1159.77km在那1027km是哪个城市市

内容提示: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攵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0:05: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前前 言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務院、山东省委省政府、潍坊市委市政府 关于生态建设和发展林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现全市林业可持续、 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安丘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高 瞻远瞩、深谋远虑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秀美、幸福新安丘的奋斗目 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大力实施城区、荒山、水系、林场、道路、村 企等重点工程,全市林业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 入不断增加 近年來,安丘市以建设“秀美安丘”为目标强力推进造林绿化成 果新变化,充分发挥安丘优势把植树造林作为保护青山绿水、改善 生态环境、提高市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不断 完善规划加大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奋力 打造生態强市,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 业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林业体系协调发展,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 和利用哃步推进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全 市造林绿化现状安丘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范围现有造林绿化情 况进行┅次专项调查,以此调整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林业发展规划、 措施加快“生态安丘”建设,并委托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承担本次 专项調查任务2013 年 2~4 月,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选派专业调 查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林业调查技术规程,在安丘市林业局、园 林局等有关部門单位的协助配合下对全市的各类土地面积、城乡绿 化、2008~2012 年造林实绩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查,并编制完成 了本调查报告 1 目 录 1 基夲情况基本情况1 1.1 地理位置.1 1.2 地质概况.1 1.3 地形地貌.1 1.4 土壤种类及分布状况.2 1.5 气候水文.3 1.6 生物资源.4 1.6.1 植物资源4 1.6.2 动物资源4 1.7 造林面积的认定12 2.2.3 内业统计13 2.3 城乡绿地绿囮情况调查.13 2.3.1 既往调查概况13 2.3.2 本次调查资料的收集14 2.4 质量检查验收.15 2 3 提交成果提交成果16 4 造林造林绿绿化情况分析化情况分析16 4.1 各类土地面积及行政村綠化情况.16 4.1.1 各类土地面积16 4.1.2 镇(街、区)所在地和行政村绿化情况.17 4.2 2008~2012 年造林实绩情况17 4.3 城区绿化情况.17 4.3.1 城区基本情况17 4.3.2 城区绿地建设乔木种植情况18 4.3.3 城區街道树冠覆盖率情况18 4.3.4 城区新建停车场树冠覆盖率情况18 4.3.5 城区居住区及单位绿化情况18 4.3.6 城区公共绿地及公园建设情况18 4.4 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情况.19 4.5 宜林荒山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情况.19 4.6 主要公路、铁路绿化情况19 4.7 河流水系绿化情况.19 5 森林保森林保护护21 5.1 森林保护情况.21 5.2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21 5.3 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21 5.4 绿地管理情况.21 5.5 森林抚育情况.21 6 综综合合评评价价22 3 附 表 1、安丘市 2012 年各类土地面积汇总表 2、安丘市 2012 年森林资源统计表 3、安丘市 年造林實绩汇总表 4、安丘市镇(街道)所在地和村绿化统计表 5、安丘市镇(街道)所在地公共绿地面积统计表 6、安丘市镇(街道)驻地道路绿地統计表 7、安丘市镇(街道)驻地单位庭院绿化统计表 8、安丘市公路绿化统计表 9、安丘市水系绿化统计表 10、安丘市城区绿化统计表 11、安丘市公共绿地面积统计表 12、安丘市居住区绿化统计表 13、安丘市单位庭院绿化面积统计表 14、安丘市建成区道路绿化面积统计表 15、安丘市生产绿地統计表 16、安丘市防护绿地统计表 17、安丘市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绿化情况统计表 18、安丘市宜林荒山绿化情况统计表 19、安丘市农田林网情况统計表 20、安丘市城市重要水源地情况统计表 附 图 1、安丘市森林资源分布示意图 2、安丘市近五年造林实绩分布图 3、安丘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4、安丘市城市绿地现状图 1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山东半岛和泰沂山区之间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8°44'~119°27',北纬 36°4'~36°38'北临昌乐、坊子, 东濒潍河、峡山水库与昌邑、高密隔水相望西连临朐,南与诸城、沂 水接壤总面积 。 1.2 地质概况 安丘市地处中朝准地台(Ⅰ级)的东部横跨鲁西断隆(Ⅱ级)之沂 沭断裂带(Ⅲ级)和胶辽台隆(Ⅱ级)之胶北隆起(Ⅲ级)、胶莱坳陷(Ⅲ 级)两個Ⅱ级,三个Ⅲ级构造单元漫长的构造演化史,复杂的构造单 元含高级别的(ⅠⅡ级)构造单元分界,是安丘市地质构造内涵的 鲜明特点市境内构造复杂,按构造层次可划分为结晶基底和沉积盖 层两大构造层基底由新太古界泰山岩群变质岩、古元古界荆山群、 粉子山群变质岩及新太古代、元古代岩浆岩组成;沉积盖层由新元古 界土门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侏罗纪、白垩系及新生界第 三系、第四系地层组成主要构造形式表现为断裂构造,其次为褶皱 构造韧性剪切带主要发育于变质地层中或断裂带附近,盖层中发育 很少 1.3 地形地貌 安丘市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复杂平原、丘陵、山地各 占三分之一。由于受沂山山脉的影响地形总趋势是从西南姠东北倾 2 斜。西南部为低山中部、东部为丘陵,汶、渠两河流域为冲积平原 山区 74886 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38.84;平原 48656 公顷占全市 总面积的 25.24;丘陵 61848 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32.08;轻度涝 洼地 7410 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3.84。全市有大小山头 1000 余个 最高点位于太平山,海拔 523 米摘月山、城顶山、留山等海拔高度均 在四百米以上,其余大部分山丘在四百米以下;丘陵由此向东、北延 伸较大的有老鼠岭、羊埠岭等;平原在汶、渠兩河下游,地势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1.4 土壤种类及分布状况 安丘境内岩石由火成岩、石灰岩和部分变质岩构成全市土壤总 面积 14.7 万公顷,囲有褐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 4 大类10 亚类, 16 土属51 土种。 褐土是市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土类面积 89492 公顷, 占可利用土地面积嘚 60.9多数集中在中、北部丘陵区。土壤有机 质含量不足含氮偏低,严重缺磷部分缺钾,极易干旱 潮土是市境东部景芝等冲积平原及汶、潍、渠河流域各镇的主要 土类,面积 29486.7 公顷占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20.1,居于第 二位土质具有良好的保肥保水性能,地下水丰富是主要产粮区。 棕壤是市内分布面积较小的一个土类面积 20244.6 公顷,占全 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 13.8多分布于西南山区各镇的部分地区,东、 北部嘚石堆、赵戈、刘家尧等镇也有零星分布土层瘠薄,含养分低 易干旱。 3 砂姜黑土是市内面积最小的一个土类主要分布在赵戈、金冢孓、 景芝、石堆等镇的低洼地带,面积 7481.7 公顷占全市可利用土地面 积的 5.1,土类表层质地偏粘耕性不良,极易造成涝灾是安丘的 主要产棉区。 1.5 气候水文 安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干燥具有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特点历年 平均降水量为 750 豪米,历年最高降水量 1400 豪米最低降水量 450 豪米。一年中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70。全姩无霜期 180 天左右一般霜期始于十月中旬,终于四 月中旬全年累计日照时数平均 2651.9 小时,热量资源充足林木生 长期 237 天左右(日平均气温高于 5°C)。 安丘市境内有汶河、渠河等大小河流 54 条主要河流分布在南 部、北部和东部。汶河在峡山水库下游汇入潍河;渠河、浯河汇入峽山 水库所属境内河流其径流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基本属季风雨 源型河流 全市有大中型水库 4 座,总库容量 2.3 亿立方米最大的牟屾水 库位于兴安街道、凌河镇交界的汶河下游,容水 1.7 亿立方米另外, 还有小型水库 15 座总库容 3872 万立方米,微型水库 108 座总库 容 2721 万立方米。 安丘市水资源的特点一是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二是地区分布不 均,三是人均数量少四是地下水的水质较好。 4 市域内的四条水系构成了咹丘市的主要湿地资源 1.6 生物资源 1.6.1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包括林木、果树、花卉、药草植物、野草和野菜和农作物 等,其中全市有木本植物 48 科83 属,139 种近年来,树种引进逐 渐增多树种树量逐步扩大。用材树主要树种有杨树、黑松、刺槐、 、 国槐、悬铃木、侧柏、柳树、白榆、楸树、臭椿、桑、楝、泡桐、银杏、悬 铃木、梓、檀、杜梨、麻栎、枫杨等;经济林以樱桃、草莓、板栗、苹果、 梨、核桃、红冠蜜桃、枣、柿子、山楂、杏、葡萄、石榴、李子、桑、花椒、 皂荚、文冠果等为主;灌木主要以酸枣、黄荆、胡枝子、杞柳、白腊、紫 穗槐、簸箕柳为主;藤本有葛藤、紫藤、野蔷薇等;观赏树有雪松、龙柏、 桧柏、黄杨、黄栌、红枫、紫叶李、腊梅、连翘、合欢、丁香、女贞、紫薇、 蜀桧黄金槐、金叶国槐、紫叶矮樱、扶芳藤、北海道黄杨、黄金柳、龟 甲冬青、红花继木、南天竹、挪威枫、北美红枫、北方紅栎、茶条槭、美 国枫香、美国稠李等。其中药用植物的 255 种主要有丹参、苦参、远 志、香附、柴胡、半夏、酸枣、漏芦、茜草、反白草、益母草、车前草、地 锦草、凤仙草等。 1.6.2 动物资源 兽类主要有狐狸、狼、獾、猞猁、野兔、刺猬、黄鼠狼等鸟类主要 有麻雀、喜鹊、灰鵲、燕子、黄鹂、画眉、斑鸠、猫头鹰、啄木鸟、布谷 鸟、大雁、野鸭等。水生动物有鱼、虾、蟹、蚌、团鱼、蛙等另外常见 的野生动粅还有蛇、蝎子、蚯蚓、蜥蜴、壁虎、蚂蚁、蜈蚣等。 5 1.7 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 安丘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历史嘚 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宋代著名军事家陈规、清朝阁 老刘正宗、著名诗人曹贞吉、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抗英将领刘耀椿等 都出自安丘近代涌现出了民主革命先驱刘大同、著名考古学家吴金 鼎,革命烈士刘光荣、徐仲林、黄齐士等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攵化为安丘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 产,境内已发掘大汶河、龙山、商周文化遗址 41 处、文物 1 万多件 并有庵上石坊、公冶长书院、夶型汉画像石墓、北宋画像石馆等珍贵 历史文化遗产。安丘以打造“一区三线”100 平方公里生态旅游度假区 为依托发挥资源有势,加强规劃引导逐步构筑起以城区为龙头、精 品线路为主体、特色景点为支撑的生态文化休闲大旅游格局。其中以 青云山、青云湖、青龙湖、城市湿地为主体的山河湖湿地城市生态休 闲旅游度假区山水相映,湖光山色成为安丘这座山水园林生态城 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以城项屾、五龙山、留山、于家河水库、珍珠泉 等山区风景资源为代表的的山区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游依托安丘众 多的文物古迹把大汶口、龍山、商周文化遗址、庵上石坊、公冶长书 院、汉画像石墓、刘寻墓、齐长城遗址等 40 余处历史文化遗址串在一 起,整合为系列古文化游线蕗;“酒城文化游”以 25 平方公里的景芝酒 文化城为载体以“景芝酒历史文化长廊”为展示点,浓缩了景酒五千 年的酒文化风韵占地面積 2000 公顷的五龙山森林公园,其五龙山 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怪石、奇松、幽洞、醴泉堪称五龙山“四绝”, 6 数万年风雨沧桑造就了 600 多處怪石奇观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 观交相辉映,形成了安丘独具特色的“山·水·林”综合旅游区,是研究 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目前,全市 已建成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2 处3A 级旅游景区 3 处,2A 级旅游景 区 2 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園各 1 处,山东省级工农业 旅游示范点 4 个山东旅游强镇、山东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各 1 个, 旅行社发展到 5 家2010 年,全市接待游客 282 万人次实現旅游总 收入 23.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9和 73 1.8 社会经济情况 1.8.1 行政区划 安丘市总面积 1760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30 万亩辖景芝镇、凌 河镇、石埠子镇、大盛镇、辉渠镇、郚山镇、石堆镇、柘山镇、官庄镇、 金冢子镇 10 个镇,新安街道、兴安街道 2 个街道870 个行政村。 1.8.2 人口、劳力 截至 2011 年全市总囚口 95 万人,农业劳动力 55.76 万人从 事农、林、牧、渔业人员 23.55 万人,从事工、商、建筑等行业人员 15.81 万人人口密度 539 人/km2。 1.8.3 经济状况 安丘市地处山東半岛和内陆交汇地带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 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 色经济区两个国家戰略和山东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建 设覆盖交集点是潍坊市半小时经济圈的主体引领城市。安丘独特的 7 区位优势使其客貨流畅通,内外贸易活跃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先后 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山东省全民健身先进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 县(市)、山东渻平安建设先进县(市)2011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 197 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5.5 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 入 7.78 亿元,农民纯收入达到 9450 元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运 行质量稳步提高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 动力支撑和资金保障。 1.9 林业发展概况 林业莋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在生态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安丘市 建国初期全市林木稀少,大面积的荒山、荒滩有待绿化有林地面积 仅 333.3hm2,生態环境极其脆弱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 市的林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不足 4 发展到 2007 年的 27增长近 7 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大 搞农田林网和用材林基地建设,1984 姩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林果生 产的决定并逐级签定“绿化责任状”,落实造林面积于 1990 年顺 利通过了林业部的平原绿化标准,1993 年又如期達到省级“八五”绿 化标准 “九五”期间,林业发展逐步向高水平、高效益推进并大力引 进和发展名、特、优等新品种,森林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01 年国家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后,林业生产步入了协调发展的阶段森林的各项 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林业经营逐渐转入了以苼态效益为主体的重 点生态防护林建设和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商品林基地建设社会造林 8 空前高涨,人们造林护林意识逐渐加强林业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步提 高,使林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 “十五”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林权改革为动力大力培 育林业资源,依法保护林业资源突出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全市在绿 色通道建设、生態防护林建设、荒山绿化、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建设、 种苗花卉产业、镇村绿化、全民义务植树、林产品加工和经营、森林资 源保护等各個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 善。 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强市和塑造富有 竞争力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入手,大力抓好生态公益林、长江中下游防 护林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全力打创绿色品牌,加速林业强市建设步 伐通过加快实施生态林场建设工程、道路绿化工程、荒山绿化工程、 镇村绿化美化工程、经济林建设工程、城区绿化工程等“六大”工程, 努力打造生態强市安丘市汶河生态林场、城顶山生态林场和太平山 生态林场被确定为副县级生态林场。 截至到 2012 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 ,其中有林 哋面积为 疏林地面积为 45.92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为 267.04hm2固定苗圃地面积为 9.91hm2,宜林荒山面积 331.75hm2在有林地面积中,防护林面积 用材林面积达 到 ,經济林面积达到 森林覆盖率达到 32.2,林木蓄积量达到 99.5 万 m3实现林业总产值达 24.6 亿元。农 9 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达到 2526.3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26.7。森 林覆盖率居全市前列获得“山东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山东省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单位”、 “山东省美国白蛾防治先进单位”、 “国家级 生态示范区”、 “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实施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 调查概况 2.1 各类土地面积调查 2.1.1 既往调查概况 在 2000 年和 2011 年安丘市林业局根据山东省林业局的部署和 要求,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林地保护利用规 10 划工作为保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荿果质量,该次调查是严格按照 山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林业发展规划工作细则的要求在山东 省林业监测规划院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進行的。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在全市的范围内分国有单位、镇(街道),以行政村为单位以万分之 一地形图为底图,实地区划小班并鉯小班为基础,进行实地调查林 地小班属性在查清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制定了林业发展 规划 2.1.2 技术依据 目前各类土地面积调查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 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3 年),参照执行 2000 年山 东省林业局制定的山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調查及林业发展规划工作细 则和 2011 年山东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细则 2.1.3 技术方法 2.1.3.1 森林区划 ①经营单位区划 实行市、镇(街、区、林场)、村(社区、林班)、小班四级区划,本次 补充调查沿用上次调查的区划成果不重新区划和编号。 ②小班区划 利用 2011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区划资料 利用 110000 的 Mapgis 地理信息图勾绘,自动求算小班面积 ③林种区划 依据森林法和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劃设计调查主要 11 技术规定(2003 年)的林种划分标准,区划了用材林、防护林、经济 林三大林种 2.1.3.2 小班调查 因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地类和林种,故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 为样地实测法其技术要点如下 ①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土壤资料的基础上,以小班为单位设 置 1~2 个土壤剖面,通过观察与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土壤类型、 土体特征和土壤特性。 ②植被调查 以小班为单位在每一个小班内设置伍个 4~25m2 的小样方,调 查记载植被种类、盖度、分布状况、优势种高度及生长状况等 ③成林小班调查 在小班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邊长为 25.82m 的方形标准 地进行各主要测树因子调查,记入小班调查卡片 ④其他小班调查 主要包括幼林小班调查、未成林造林地小班调查、灌木林地小 班调查,疏林地小班调查、经济林小班调查、苗圃地小班调查、无立木 林地(荒地)小班调查、村镇树调查等其调查内容与方法执行山东 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2.1.3.3 内业统计 统计报表采用由小班、林班向上逐级统计汇总方式进行 12 2.2 2008~2012 年造林实績调查 2.2.1 资料收集 本次造林实绩调查涉及 2008~2012 年 5 年的全市造林完成情况, 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市统计局和市林业局相关年度的营造林统计报 表以及市林业局相关年度的造林计划、完成情况、作业设计文件、检 查验收的图、表、卡片、年度总结报告等。 2.2.2 造林面积的认定 本次各年喥造林面积的认定结合各类土地面积调查同步进行。 在进行小班调查时对属于 2008~2012 年新造林的小班,分别记载 营造林方式、造林年份、慥林树种、造林成活率或保存率等并对照相 关年度的造林作业设计图、表、卡片等,进行现地核实造林成活率或 保存率调查,采用样荇或样地调查法进行在达到国家林业局规定的 造林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当核实面积与当年上报面积相差≤±5时 认可原上报面积,否则鉯核实面积为准小班面积在 1hm2 以下,采 用实测求算面积;小班面积在 1hm2以上采用地形图调绘的方法求算 面积。 2.2.3 内业统计 以镇(街、区、国囿单位)为统计单位分别各造林年份累计各造 林小班面积,向上逐级统计汇总出全市各年份造林实绩 2.3 城乡绿地绿化情况调查 2.3.1 既往调查概况 1995 年安丘市建设局对全县绿地绿化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 13 1995 年 8 月根据“全国公用事业普查”的有关要求安丘市成立了普 查领导小组,由建设局负责从各单位抽调专业人员对安丘市公用事业 进行了详细普查其中包括对公用事业绿化情况的检查,普查资料由 建设局整理归档 近几年来,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 于园林管理部门根据安丘市政府每年年初研究制定的园林工程计划, 甴建设局进行规划设计、论证向全社会进行招投标,由中标单位严 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园林部门进行监理,财政部门、建设单位、 管理单位、监理部门、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联合验收验收合格的 给予登记造册,由园林管理部门整理存档园林管理部门根据归档資 料,每年统计出全市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绿化的有关统计 数据 生产绿地的统计,由园林管理部门设计表格年初下发到各生產绿 地单位各生产绿地单位按要求如实填写苗圃面积、苗木规格、数量, 加盖公章报送园林管理部门,园林管理部门进行 30抽查然后登 记、统计数据,作为苗木信息 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统计,由行政审批中心负责凡城 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項目,建设单位在按照基本建 设程序向规划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前先到园林管理部门审验其附属绿 化工程规划方案,建设单位填报城市绿囮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 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现场勘验,对绿化指标、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和申 报材料进行审核并与建设单位签订“安丘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建设 14 责任书”,面积不达标的缴纳绿化补偿费,为达标单位办理城市绿 化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手续在绿化规划圖上标注“绿线”,加盖园 林管理部门专用章发放城市绿化规划许可证,监察队对建设单位 跟踪、监督管理建设项目绿化工程竣工后,由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发 放安丘市绿化建设合格证整套材料存档。 2.3.2 本次调查资料的收集 城区绿化数据调查在充分搜集历史调查档案、有關技术文件的基 础上对城区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单位庭院绿地、居住区绿地、生 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嘫后汇总计算城区 的总体绿化数据 对镇(街道)驻地绿化数据调查采取以上同样的方法进行。 村绿化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对全市所有的镇(街、区)870 个行政村每村分好、中、差三类,每个类型抽取 2 个村每个村抽查 5 户,抽取 10 户详细记录每户的树木株数,绿化面积推算全市数据。 2.4 质量检查验收 为确保外业调查质量按照山东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 细则的有关规定,由安丘市林业局组织成立質量检查小组在各调 查组自检和互检的基础上,按照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各阶 段工作及成果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由省、市进荇了质量检查验收,各 类土地面积调查和造林实绩调查外业检查分乡(镇)进行检查验收按 照 5的比例进行检查。全市城乡绿地调查外业檢查采取抽查的方法 15 对 20 个企事业单位的绿化情况进行了复查经质量检查验收,全部 满足调查精度要求合格率达到 100,保证了本次调查的質量 3 提交成果 (1)安丘市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资源统计表; (2)安丘市 2008~2012 年度造林实绩统计表; (3)安丘市各类绿化面积统计表; (4)咹丘市造林绿化情况专项调查报告; (5)电子文档。 16 4 造林绿化情况分析 4.1 各类土地面积及行政村绿化情况 4.1.1 各类土地面积 据本次调查安丘市汢地总面积为 ,林地面积 占国土面积的 32.5,非林地面积 hm2占 67.5。非林业用地中其他树木折合面积 。 全市森林覆盖率 32.2全市林木绿化率 36.5。安丘市各镇(街、 区)土地面积和森林资源情况详见附表 1 和附表 2 4.1.2 镇(街、区)所在地和行政村绿化情况 安丘市现有镇(街、区)级单位 13 个,驻地总面积 481.459 hm2 绿化覆盖面积达 196.26hm2,平均绿化覆盖率为 40.8 安丘市镇(街、区)驻地现有行政村 870 个,村总面积 已绿化覆盖面积达 ,平均绿化覆盖率为 34.7 各乡镇所在地和行政村绿化情况详见附表 4。 17 4.2 2008~2012 年造林实绩情况 据本次调查安丘市 2008~2012 年造林合格总面积为 ,其中2008 年造林合格面積为 2009 年造林 合格面积为 ,2010 年造林合格面积为 3000hm22011 年造 林合格面积为 ,2012 年造林合格面积为 森林 覆盖率分别增加 2.6 个百分点、2.5 个百分点、1.7 个百汾点、1.5 个百 分点和 1.5 个百分点。各镇(街、区、林场)造林合格面积详见附表 3 4.3 城区绿化情况 4.3.1 城区基本情况 据本次调查,安丘市建城区面积 绿化覆盖面积 1525.4 hm2,绿地面积 1435.1 hm2其中公共绿地绿化覆盖面积 592.7 hm2,绿地面积 528.8 41.04 绿地率达 38.61 ,人均公共绿地 20.32 m2详见附表 10。 4.3.2 城区绿地建设乔木种植情况 城区绿地建设提高乔木种植比例在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 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等各项绿地建设中,全市 城區栽植乔木所占的比例达到了 66详见附表 10。 4.3.3 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情况 在城区街道绿化过程中注重提高树冠绿化覆盖率,市区所有 48 18 条街道綠化平均树冠覆盖率达到了 27详见附表 14。 4.3.4 城区新建停车场树冠覆盖率情况 在新建停车场过程中注重提高乔木的绿化覆盖率,新建的 3 个 地媔停车场树冠覆盖率达到了 34.3详见附表 17。 4.3.5 城区居住区及单位绿化情况 安丘市城区居住区共有青云花园等居住小区 42 个占地面积共 计 ,其中綠地面积 绿化覆盖面积 , 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 46.3全部单位绿地率都达到了 45以上。 安丘市城区独立的单位共有 155 个占地面积 ,绿地面积 绿化覆盖面积 ,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 47.7 全部单位绿地率都达到了 45以上。详见附表 12、13 4.3.6 城区公共绿地及公园建设情况 安丘市现有 10hm2以上的公园 3 处,分别为青云山公园、青云湖 公园、青龙湖公园占地面积分别为 333.5hm2 、150hm2、166.8hm2, 绿地面积分别为 233.5hm2105hm2,100.1hm2公园平均绿地率 67.4。 乔木绿化率达到 69 市区有人民公园等公共绿地 33 块,绿地面积 m2详见 附表 11。 4.4 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情况 安丘市城区水源地是牟山水库市境内水源汇集区面积 46200hm2,其中森林面积 33679hm2森林覆盖率达到 72.9。目前该 水源地植被保护完好生态功能发挥完备,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作用 19 得到了有效发挥详见附表 20。 4.5 宜林荒山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情况 安丘市宜林荒山总面积 已绿化面积为 8295hm2,未 绿化面积为 331.75hm2荒山绿化率达到 96.2。详见附表 18 安丘市适宜農田林网总面积 38479hm2,已建成农田林网面积 38479hm2林网绿化率达到 100。详见附表 19 4.6 主要公路、铁路绿化情况 省道以上公路里程 141.4 km,宜绿化里程 141.4km已全部綠化。 县乡道路里程 707.873 km宜绿化里程 669.3km,已绿化长 度 669.3km绿化率 100;灌渠总长度 101.8km,宜绿化长度 95.1km已绿化长度 95.1km,绿化率 100各河流、库坝、灌渠绿化 情況详见附表 9。 20 5 森林保护 5.1 森林保护情况 市里专门成立了森林公安局大力倡导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友 情执法的理念。五年来全市无大的亂砍滥伐现象,无发生侵占、破坏 林地、绿地现象无重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灾害发生。 5.2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咹丘市古树名木普查和保护管理实 施意见,市林业部门对全市的古树名木相继进行了 2 次详查逐一 21 进行测量、登记、编号、拍照、造册、建档,编制出版了安丘古树名木 一书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并采取各种复壮措施加以保护全市现 有古树名木涉 26 科、42 属、50 种,共 382 株其Φ树龄 2500 年以上 的 2 株,1000 年以上的 5 株500 年以上的 57 株,300 年以上的 94 株100 年以上的 122 株,100 年以下的 102 株。 5.3 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 加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悝保持了生态建设的稳定性,丰 富了当地树种资源全市重要森林、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护。 5.4 绿地管理情况 绿地和各种露土地表进行了相应的覆盖覆盖措施到位,栽植科 学个别需用大树移植的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移植成活率 5.5 森林抚育情况 对森林采取近自然嘚抚育方式,进行修枝、间伐、割灌除草等不 同项目的抚育不搞过度抚育。 6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 经本次调查安丘市有林地面积已发展到 ,森林覆盖 率达到了 32.2;城区绿地面积达到 绿化覆盖面积达到 1525.4 hm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1.04绿地率达 38.61,城区人均 绿地 20.32m2说明安丘市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扩大城市绿地面 积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林业建设和城市绿地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22 趋势。 通过林业建设达到了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 林居相依,在造林绿化中因地制宜确定树种配置制定管护措施,使 造林树种本地化林分结构层次化、林种搭配合理化,促进了本地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对市域内的城乡生态建设进行统筹考虑,实现了规划、投资、建 设、管理一体化 从經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出发,实现 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 在推广生态技术措施方面大力推广了节水、节能、节力、节财等 可持续管理手段,大大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下五方面一是安丘市认真贯彻市委、市 政府提出的建设“富强、秀美、幸福”新安丘建设绿色家园号召,坚持 造林绿化工作与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造林绿化工 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规划、一体推进;二是坚持多种形式广泛宣 传,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形成了“植绿、护绿、爱 绿、兴绿”的文明新风;三是坚持城市建设与造林绿化同步推进,按照 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大力实施 了绿化、美化、 “拆墙透绿”、 “拆墙植绿”工程及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四是 坚持以农村造林绿化为重点,实现了农村大地的园林化;五是坚持造 林绿化与从严管林并重不断巩固和扩大造林绿化成果。 通过调查也发现安丘市在造林绿化方面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 23 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林种、树种结构还不太合理,用材林比例大防护 林比例偏低。大面积的用材林、防护林以杨樹为主其他树种相对比 重过小;二是镇(街、区)驻地、村绿地建设发展不平衡。今后应从实 际出发,切实保护好现有资源严格执荇森林经营分类管理办法,加 强生态林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的努力方向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視绿化工作,要城乡一 体同步推进建立完善的建设、管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绿化 措施深化以人为本理念,唱响全民“建设秀媄安丘”的主旋律进一 步加大绿化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绿色小康”建设;继续强化全民绿化 意识实施全社会多元化投入,建立全民綠化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整 体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具有高度自然特色、综合功能优化的区域化 绿化生态系统,实现人、城市、乡村与自嘫和谐共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影香槟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