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款型号索尼微单相机哪款好最适合平时拍拍风景什么的?

佳能入门单反有很多种两三千嘚到五六千的都有。

①目前价位价位的是佳能1300D

2400万像素,9点对焦有WIFI,使用方便性还可以2600左右的价格.

700D已经上市好几年的型号了,目前也是快停产的状态这个价位不太建议,倒是200D比较建议刚上市的新款,有翻转触屏有WIFI,外观小巧方便性很高。

同样750D也是快停产的型号800D是750D嘚后继机型,升级到的全像素双核7代处理器750D是6代,对焦点从19点提升到45点对焦对焦速度上也提升了。增加了视频五轴防抖功能还有WIFI快捷键,比较人性化操作

77D和800D配置一样,但是多了肩屏说白了就是更像中端单反的入门机目前入门单反里面配置最高的一款,比80D的配置还偠高但是机身做工还是和800D一样。

其实价格差距这么多效果上区别只是一个80分和一个85分的差距,从2000多提升到6000更多的是机身做工,对焦性能以及连拍速度,还有WIFI 等附加功能的提升

尼康的入门单反相比佳能单反就略单薄了

尼康目前最便宜的入门单反,2400万像素 11点对焦蓝牙传输(此功能略鸡肋)。

尼康只有D5300可以选目前卖的比较好的,

这款机器可以说是尼康单反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款13年上市,有翻转屏39點对焦,WIFI依然再卖,D5500更新款都停产了包括D5600也卖了这么长时间了,D5300还依然毅力不倒

目前只有D5600可以选,和D5300相比对焦连拍等几乎没有变化就在触摸屏、蓝牙、机身材质这些方面做文章。要是预算不够5300就了要是喜欢求新,本着数码产品买新不买旧的原则买5600未尝不可,反囸我是用不出区别

可以说尼康没有了,能算的上的只能说D7100是一款中端单反,也是卖了很长时间已经停产,现在还有个别商家再卖性能没问题,半金属机身操控手感都很好,但是按照目前现在的选机标准来说也凑合。

其实纵观佳能和尼康尼康和佳能的差距还是差别挺大,只能说尼康如果在推广上面再多做点功夫更新别那么挤牙膏式的升级,也不至于现在这样

首先要说明一点,如果是家用旅遊我罗列的单反的效果差距并不会太大,就只是用用最入门的都能满足,价格更贵的只是在乎操作体验手感 连拍等有提升,但是这些对画质影响不大如果预算多的话,当然是价格越高越好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10万的车和一个30万的车,如果就是平时家用当个代步车遮风挡雨的,10万的车足够用了如果更在乎舒适性,以及操控体验加速等30万的车肯定更好,但是同样付出的金钱成本也更高同樣后期保养成本也高。

相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买了就是拍了之后也不深入研究,偶尔拍拍就放那吃灰那多花的钱就没有意义了。具体洳何权衡还要看楼主自己的选择了

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分类: 电脑数码 标签: 值得一看嘚评测 神月亮

说到富士我的印象一直是复古机身、胶片模拟、直出优秀,这应该也是现今富士的主要卖点吧如果扩大点范围,在富士品牌上持续生产的富士胶卷也让我成为富士的拥趸,富士业务卷是我很爱用的一种胶卷

相机方面,我最早接触到富士是X-E1,在X-E1上第一佽玩转接之后又用了一小段时间的X-PRO1,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过富士的机器早期X-E1、X-PRO1和同时期镜头的对焦性能都很差(这点后面会反複提到),之后开始改善了的X-E2、X-T1阶段都错过了不过最近入手了GFX 50S,又回到富士的怀抱

这次拿到这款富士X-T100,还是那个熟悉的感觉机身表媔的线条和X-E1、X-PRO1很像,只是小巧了很多再配上军舰顶,很像一台单反感谢张大妈给我这个重新体验富士X系列相机的机会,接下来就慢慢看看这台富士最新的无反相机

不过要插一句,富士启用X-T系列编号后这型号上就有点让人分不清,先是X-T1、X-T2编号很像以前的宽幅胶片机TX-1、TX-2——这两款的外形其实很像X-PRO系列;现在X-T100一不小心就会和固定镜头X-100T混淆。真替富士着急26个字母您采用了几个?

收到的时候扫了一圈外包富士一贯的风格,几乎全黑边上的产品型号注明了这是配有XC 15-45mm/f3.5-5.6 OIS PZ镜头的暗银色套机。配有变焦套头固然很好只是15-45的焦段(等效23-69mm)少许有點尴尬,但是实际上机使用后就很理解这是为什么了——待我稍后再说

惯例的,纸品有说明书、保修卡、售后说明、延保介绍、特别提醒以及镜头的简单说明——真的非常简单,只有基础的规格介绍

全套内容物,除了机身、镜头、电池还有充电器、背带、可拆卸手柄。

套机里提供的充电器需要通过USB线连接到机身接口上才能充电。如果有备用电池要替换那么充电就比较麻烦——不能总是通过机身充吧?而且充电时间也比较长于是我在淘宝上另购了一款电池充电器。

背带……背带就不用了反正已经很多年不用原装的相机背带,拍完照就放回去

机身手柄:非常关键的配件。有了这个可拆卸手柄能够给手感带来非常好的提升,大大提高握持感安装也很方便,囷我手头的老胶片单反尼康FG一样只要一个螺丝拧上去就可以。

X-T100虽然顶着X-T的首字母但是抛开军舰部,其实和X-T1/2、X-T10/20并不像缺少了手柄的机身,更像是X-A系列这和X-T100的入门机定位也很一致。

X-T100的机身非常小巧体积只有121×83×47.4mm,一部iPhone X的长度也有143.6mm机身安装上SD卡和电池后的重量是448g,不昰很轻但是半斤不到的重量,相比厚重的单反也几乎可以算的上轻若无物

平实的机身主体、细致的机身蒙皮、低调复古的军舰部、多轉盘的机身顶,X-T100在入门机的定位上保持了富士无反的复古传统机身整体的造型也非常像我的尼康FG——如果是香槟金色的机身就更好了。還有一点既然这台机不是三防机,干嘛不干脆给个带孔快门键让我能按上一个快门按钮,那就更复古啦

X-T100没有使用富士常用的X-TRANS CMOS传感器,而是一款2420万像素APS-C画幅的、带原色滤镜的CMOS传感器实际使用中感觉表现很不错,拍人肤色稍有些偏红

和我的GFX 50S比较一下,底大那啥……

這几年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迫使相机更加趋于专业化在X-T100上,虽然没有肩屏(机身太小如果机身够大说不定也会塞一个进去),泹是机顶拨盘也有3个有位于同侧的模式拨盘和主指令拨盘,以及另一侧的功能拨盘在机身背面左上角靠近模式拨盘和主指令拨盘的位置,还有最具富士特色的Q键和副指令拨盘这些拨盘和按键能搭配出不同的模式和设置,实现多样的功能

功能拨盘下面还有个扁平的拨杆,拉动它就可以弹出军舰部的闪光灯这是一颗闪光指数7的“智能”LED闪光灯,据说能根据拍摄场景自动调整释放的光量具体使用下来,拍摄的效果的确不错大部分补光和其他普通机顶灯比起来要柔和些。

背带孔居然是平口的这么轻巧的索尼微单相机哪款好,为什么偠用单反上常见的平口背带孔呢上次看到这种平口背带孔,还是在佳能的EOS M系列机型上但是人家现在也改成圆孔式的了,富士这么改不知道出于什么理由反正对于我来说,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很多漂亮的背带和腕带都不能用

机身两侧分别是插孔和micro HDMI插孔、micro USB插孔,麦克風孔和micro USB孔都可以插入对应制式的快门遥控线来控制长曝或者B门拍摄当然,还有更方便的无线控制可用

照片回放和删除按钮位于机身背媔左上方,这对于X-T100——轻巧的几乎可以单手操作——不太方便由于机身小巧,操作动作往往都可以集中在右手完成现在很常用的回放按钮放在左边,需要左手才能完成

EVF使用的是0.39英寸的236万像素OLED彩色取景器,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实际使用感觉很舒适,并不局促内部显礻的数据也很多。当然显示屏、EVF的显示切换按键“view mode”和屈光度条件都有提供。

军舰部顶部有很常规的热靴配置但是没有配热靴盖,不知道是入门机受歧视还是富士现在所有机器都不给

机身背面右侧有选择键和菜单键的圆形组合,看上面的表示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各个键嘚功能:自动对焦、白平衡、连拍、自拍

机身背面最显眼的,就是一块3英寸的104万像素显示屏面积不大,但是在小巧的机身上还是占去叻很大的区域这是一块触摸显示屏,除了能在屏幕上进行对焦/拍摄(可通过菜单选择设置)以及其他屏幕上的点击操作还提供一些手勢操作,说明书上称作T-Fn功能不过对相机触摸屏控制免疫的我完全不会想到去用。

这块显示屏有三向折叠支架提供了多角度的拍摄取景角度,也可以很方便的把显示屏翻折到机身前方进行自拍搭配美颜或者人像模式,一定是众多小姐姐的最爱

机身底部有SD卡槽和电池槽。两个槽位在一起有段时间没见到这种设计了。虽然SD卡装在底部拿取不方便但是这么小的机身,这样处理也是没办法吧不过其实SD卡槽放在micro USB口和micro HDMI口的位置才会最好,这两个口如果没地方放就丢到耳机孔那一侧反正也是空的嘛。

X-T100搭配的电池是NP-W126S也是富士比较常用的一款電池,电量800mAh这段时间使用下来,日常拍摄毫无压力

考量一台相机的性能,除了前面提到的体积重量、操作、续航更多的肯定是对焦、感光、成像等等。

首先在对焦方面X-T100只有91个对焦点,相位对焦的性能也比较差我在使用过程中只要遇到弱光环境或是对焦点物体对比鈈突出的情况,就会无法对焦或无法准确合焦无论是较老的XF56/f1.2、XF35/f1.4,还是比较新的套头XC15-45mm/f3.5-5.6、XF35/f2都有这个问题存在。XF56/1.2的拉风箱问题再碰上X-T100的对焦简直让人抓狂。XF35/f2的对焦稍好点但是也并不太完美。另外机身防抖也是欠奉的再加上有快门时滞,对运动画面的拍摄要求就不要太高

前面提到,X-T100并没有使用富士常用的X-TRANS CMOS传感器而是一块带原色滤镜的2420万像素的CMOS。但是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感光方面,X-T100支持的原生ISO在200至12800之間提供最高6400的自动ISO,另外还可以提供最低100、最高51200的扩展ISO虽说富士ISO虚标、涂抹的名声在外,但是X-T100的感光还是能让人满意的搭配套头XC 15-45mm/f3.5-5.6进荇测试,直接直出最高画质JPG比较ISO在200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甚至有比较差的感觉随后ISO提高到1250,画质变化不太明显到达4000后明显变差,但昰在ISO12800时表现很出乎意料大大好过预期——以至于我的某个富士黑朋友认为一定是虚标的!

宽容度方面的表现也很不错,下面这张是为了拍摄阳光生成的照片暗部细节已经很难看清。

我在ACR里调整截取最上部明暗极为分明的部分对比,分别提供+1、+2、+3 EV的曝光调整在+1、+2 EV时,暗部还原非常好明暗均匀,画面还都是比较纯净的+3 EV时就有比较多的噪点,但是实际调整时用ACR的减少杂色功能也可以处理的很好

X-T100的系統和富士的系列数码相机一样,内部菜单设置和其他机型几乎一模一样对比下来,主界面和GFX 50S完全一致而Q键菜单也基本一样。

前面提到X-T100內置了智能LED闪光灯试用下来,在光线不足时能够有效补光而且光量适合不会有光线太硬的感觉。下面几张就是开了内置闪光灯的拍摄效果可以看出可用性还是很高的。

X-T100提供了4K拍摄但是只能达到15p,再加上防抖差4K摄像也就没什么好玩的。不过X-T100还有一向4K连拍功能就是茬拍摄一段1秒的4K视频,然后让用户挑选15p中的任意一张导出由于4K画质达到了,导出的图片可用性还是很高的可以用来弥补X-T100在运动摄影上嘚不足。

现在智能手机拍照性能越来越强大而且附带即时分享能力,分去了相机厂商的不少市场但是相机也开始依赖智能手机了,通過无线方式和手机配对连接不但让相机上拍摄的照片也能快速分享,还可以利用手机遥控相机拍摄

X-T100的无线功能做得尤其出色,在开机時就提示与手机配对使用手机上的富士Camera Remote,按照指引很方便的就完成了配对注册

配对完成后,下次进入Camera Remote就能看到已经配对的相机不过恏像这个APP只能配对一台相机,我的手机和X-T100连接以后之前和GFX 50S的配对就没有了,不知道安卓的APP克隆功能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X-T100使用了无线网絡和蓝牙两种连接方式,每次和手机连接都很迅速连接后可以遥控相机拍摄,也可以传输照片另外连接后,X-T100还可以通过手机获得定位信息开启后在连接手机时拍摄的照片,都会自动在EXIF信息里加上定位信息

X-T100的这款套头外观和富士XF镜头外观风格一致,但是上手就发现XC系列比起XF系列镜头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只镜头虽然镜片数是9组10片(包括3片非球面镜片和2片超低色散镜片),但是重量只有135g明显能感觉箌镜身材料是全塑料,卸下镜头后盖会发现连卡口都是塑料的

虽然前口上有型号和滤镜尺寸,但XC 15-45的镜身上非常干净除了焦距和卡口点位标示外什么都没有。镜头很短小估计这就是为什么焦段是15-45——在这个焦段内才能把镜头的体积控制到这么小。不知道焦距要缩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饼干头索尼、奥巴、松下的那几颗饼干变焦头我都很喜欢。

XC 15-45的小体积让它成为了X-T100的最优搭配,XF系列的镜头大部分都不適合X-T100的小机身——镜头体积相对机身太大,导致头重脚轻只有使用XC15-45才会比较和谐。

XC 15-45镜身上有电子变焦环和对焦环装上相机,开机后会將镜筒完全伸出这时候才能变焦。由于使用了电子变焦每次开机后镜头都会回到上次使用时所设定的焦距。

这颗镜头使用了步进马达对焦时非常安静,但是由于使用了电子对焦环机身内也没有提示,变焦时是不知道具体焦距的而且变焦时有时滞,转动变焦环并不能立刻反应焦距变化加上无法知道具体焦距,如果不记得变焦环的转动方向往往要反复几次才能调整好焦距,这让我在使用时很头疼另外虽然有手动对焦环,但是手感非常空旷也没有刻度——好在机内可以调出对焦距离标尺,勉强能用用

说回到镜头本身,这颗截幅镜头的焦距是15-45mm等效135画幅焦距是23-69mm,广角和标准焦段都有了抛开一些使用上的斤斤计较,以这个焦段和体积重量来说配合X-T100使用很方便。另外广角端虽然存在畸变但是还可以接受,也没有暗角焦距推出去一点以后畸变都明显改善,可用性很高下面是对比图(22mm时机身囿移动,请见谅)

另外这颗镜头光圈可以收到f22,拍摄风景也很好用只是眩光问题还是让人有点捉急。

由于变焦范围还不错光圈也还算不小,拿来在室内拍些小静物倒是非常适合光线不够时智能闪光灯也能派上用场。

而在室外XC 15-45畸变不大的广角端也能帮助追求宽广的視野,配合轻便性会很有使用的欲望。

手头这两颗镜头等效焦距分别是85和35mm,是标准的人像和人文镜头配以大光圈,都是富士镜头中荿像很出色的可惜这两颗镜头一是大光圈带来大体积,搭配X-T100使用非常头重脚轻。尤其是XF56/1.2装上去后会导致握持都不太方便。另外这两顆镜头发售的都比较早对焦方面本来就是弱项,XF56/1.2还有拉风箱的坏毛病赶上X-T100这台也不擅长对焦的小相机,自动对焦实在让人捉急听说噺版的XF56mm/f1.2 R APD对焦快了很多,可惜我没有这个镜头

以下几张是用XF56/1.2和XF23/1.2在宜家拍的几张,都是直出成像和颜色其实都很不错。

换了几颗镜头对焦始终不给力,最后干脆入了一颗XF 35mm/f2 R WR对焦总算好了不少,搭配X-T100大小也不错富士以前的镜头,56/1.2、35/1.4这些总是很迷,明明机身做得很复古囿逼格,但是镜头外观却像是塑料的——都实实在在是全金属镜身啊!如果不上手怎么看都像是塑料的。到了XF 35mm/f2这里外形有所调整,总算是不那么像塑料镜头了

上手后还没来得及认真玩,只有简单拍拍几张除了对焦明显的快还没品出什么内容,但是手感还是不从体積小了光圈环还是保留的,日常操作也很方便

当年玩X-E1时,也是我最早接触转接的时候那时的徕卡M口和L39口转接XF卡口接环现在还留着,本來以为没什么机会用上没想到这次居然有机会再拿出来玩。

X-E1玩转接时富士机内的峰值对焦设计稍差,峰值提示不是很明显好在后续機型很快就改进了这个问题。在X-T100上峰值对焦配合无镜头拍摄和焦距设置,让转接过来的镜头能很方便的使用即使是无电子触点不能获取信息的镜头,也不但能正常拍摄还能保持焦距信息。

受到X-T100的机身大小限制有不少镜头转接上去不好看,试下来也就两颗镜头装上詓让我会想着持续玩玩。

这颗福伦达的M口旁轴镜头曾经大受欢迎因为价格相对低廉、光圈大、体积小。体积小这个优势让它装上X-T100也很合襯但是它的缺点是焦外散乱,看下面这张图晕不晕?

不过收一收光圈色彩还是不错。挂在X-T100上等效焦距大约是60寻找适合的使用场景吔是个问题。

这颗镜头很有意思是很少见的焦距超过100mm的旁轴镜头。另外据称它是著名的阿富汗少女镜Nikkor-P 105mm/f2.5(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1984年12月在巴基斯坦难民营中用这颗镜头拍下了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因而得名)的旁轴版之前在旁轴机上使用的时候,使用黄斑对焦非瑺吃力,很伤眼睛后来转接到GFX 50S上,细长的造型让它搭配GFX 50S使用都很麻烦不过配合X-T100,倒是出奇的和谐像是一门小炮。

Nikkor-P.C 105mm/f2.5在X-T100上等效焦距接菦160mm,难得这样的长焦如此轻便使用下来,感觉锐度不错色彩和焦外都很有特点,很值得挂机慢慢玩

X-T100是一台有着很强功能的入门机,鉯近乎M43相机的机身体积塞入一块APS-C画幅CMOS传感器,轻便和画质搭配的很好随机的套头虽然配置一般,但是也有不错的表现即使作为小型輕便入门机,但是也能享受到富士优秀镜头带来的出色画质——只是要牺牲一些轻便性总的来说,考虑到外观和轻便性的加成X-T100是一台非常优秀的相机。

    画质优秀富士一贯优秀的色彩管理和胶片模拟让色彩非常舒服,尤其适于直出

    机身小巧造成几个按键、接口排布不匼理,也使得使用上会偶尔会有些许不便

    对焦稍差,在光线稍差或者被摄焦点对比不强时尤为明显

    套头和机内拍摄都没有焦距标示,套头的电子变焦环有时滞让套头的操控不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微单相机哪款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