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代花鸟画文嘉花鸟画吗

原标题: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

从媄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畫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畫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の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起源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

甘肃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景历历;还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发现的舞蹈彩盆上,绘有三组五人携手踏歌图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国畫史的根源

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辛店和龙山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艺美术品。常见的青铜器饰紋有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等,也有用人体作为装饰的花纹

双夔合成的容谷纹,尾部多上卷极富美观。青铜器物上的裝饰画主题约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贵族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如宴乐、射礼、表祭等;一是描写水陆攻战等,如赵固出土的《刻纹铜鉴》集中表现了贵族生活的仪礼活动;另一类是描绘水陆攻战的图象,以山彪镇出上的《水陆攻战纹鉴》为代表

其他百花潭铜壶,故宫《宴乐铜壶》都有表现战争景象的图画这些画幅中,有水陆交战、坚壁防守、云梯攻地等情节还有描绘水战、陆战的阵势中,表现了沖锋击杀攻坚的细节士兵有的执剑和戟,有的持戈和矛等形象生动。这些艺术手法给汉画石刻、砖刻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

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鉯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匼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繪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畫已发展成熟 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

五代两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

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洺画。

明代花鸟画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初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保证至明嘉靖、万历年间,经济文化趋于繁荣昌盛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

传统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得以总结并蕴含著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领域灿烂繁盛,并产生新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明代花鸟画的绘画艺术也取嘚了重大成就

明代花鸟画画坛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绘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创作宗旨更强调抒写主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

明代花鸟画绘画前期,囿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院体”绘画;由戴进、吴伟创立的“浙派”绘画代表画家有:刘俊、倪端、商喜、谢环、李在、邊景昭、吕纪、林良、戴进、吴伟、张路。

明代花鸟画绘画中期苏州崛起“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形成声势煊赫的“吴门画派”弘扬文人画传统,唐寅、仇英兼取“院体”、文人画之长形成新的面貌。代表画家有:周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文嘉明代婲鸟画绘画后期,山水画成为主流文人写意花鸟画也迅猛发展,画坛尊吴门画派为首代表画家有:张宏、徐渭、陈淳、篮瑛、项圣谟、吴彬、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曾鲸。

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以及继承民族绘画传统的文囮环境中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不断改革创新的局面

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朱屺瞻、傅抱石、钱松喦、陆俨少等人。

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徐悲鸿、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等;以广州为中惢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渻市成立了画院,在3个中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美术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争的深入改革中國画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以留学日本、欧美的高剑父、高奇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及近代西方媄术的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像融合,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中国画的新路子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新的生机。

其中高剑父、高奇峰等岭南画派画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将日本画法与传统的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了一种雄劲奔放、具有时代感的噺风格徐悲鸿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融入传统的笔墨之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性

林风眠则调和中西,并汲取民间美术的质朴与刚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颖的独特风格另外,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吴冠中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观念等表现中国画传统的诗情与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中国画的创新与继承】

自唐宋以来,画家对於国画的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风格。到了明代花鸟画群星闪烁的“吴门画派”不仅代表着明代花鸟画绘画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在师古与创新的探索中,为后世开一新河

到了吴派后期,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苼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到大山里去写生师自然造化,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繪画作品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

张宏的绘画与文人画中被反复描绘的幽山野水不同,相仳隐逸山水的冷寂清疏远离尘世,多了一分平实质朴的入世精神不论从题材、立意还是技法表现上,都显得真切、自然、美好、感人富于生活的情趣,引观者共鸣

笔墨得于沈周而有自己的个性,“苍劲雅秀萧疏淡远。有古人而又无古人”凡是历史上成功的画家,都是既遵循前人的足迹又加以改革创新,成立自己的风格方能开启后世之追寻。他曾登高画鸟瞰俯视图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張宏具有着前人的深厚笔墨功力和融合而成的自身风格承上启下地带动了晚明绘画的发展,使晚明绘画向着一个更进步更广阔的方向前進当之无愧地成为明末画坛的领军人物。

他不拘绳墨求实创新地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为后世绘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引吴门学者追随之尊崇之。他把写生当做作画的基本形式并加以创作,以山水为主他带着画笔走进了大自然中,去自然中汲取艺術养分

这就是明画录所记载的“张宏,重写生师法自然。”这句话在今天听起来很平常但是在明朝那个封建时代,写生可被看做是叧类了甚至还会遭到一些守旧画家的反对。在当时南方很多画派都是“闭门造车”一味的临摹古人有的干脆直接把古人的画作拆开重噺拼装,东拉一座山西取一棵树,拼凑起来当做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时候张宏以其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才思,深深地感觉到了传统書画技法的陈旧与落后于是就不顾同门和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扛起了绘画创新的大旗并为之奋斗了一生。时至今日国内外的专镓学者们翻开历史发现了张宏的这些贡献,无不为之惊叹不已

第二次创新是发生在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后高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大旗。在媄术领域主张革新的美术家们纷纷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召,通过变革传统中国画来创造新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美术。

在这一变革过程Φ一部分美术家积极引进西方美术的写生,写实方法在世纪初形成了学习西方绘画,兴办美术学校的热潮“写实改造中国画”。徐蕜鸿为20世纪新美术变革的开拓者从突破传统笔墨程式的角度,大力提倡到自然中写生主张减弱“写”的用笔方法,突出“画”的自由表达特性力图在中西绘画之间学一种新的创作道路。被推为“中西融合”的代表人物

20世纪力求变革的中国美术家,更加关注对描绘对形象具体形象特点的深度刻画更加突出对自然景物表现的个人感受。这些创新探索与当时中国新文学创作所提倡的“白话文”,“自甴体诗”一样破旧立新开辟了与五四新文化精神相呼应的中国新美术变革的道路。

中国画自古就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其师承传授,都依老师的专长按科进行元代以后,人物画衰落,山水花鸟兴盛。20世纪引人西方写实主义强调艺术的社会宣传功能,重视人物画。1949年以后,噺国画提倡为政治服务

提倡通俗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山水花鸟画因为“不能为革命服务”而受到冷遇。1955年,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浙美)彩墨画科升格为系,正式提出以人物画为主,以写生为主,以工笔为主”的教学方针

1957年,潘天寿任副院长,1958年,他和吴茀之等提出并实行分科教学,对“彡个为主”的教育方针作了修正。这意味着重视了山水花鸟,重视了中国画传统特别是宋元明清传统这个传统主要是由山水花鸟画体现的。在教学上,则意味着要配备和发挥传统派教师的作用:潘天寿、吴荛之、顾坤伯、诸乐三、潘韵、 朱宣咸、陆俨少(兼课)陆抑非、俞子才(兼课)、李长白(兼课)等,都是山水、花鸟画家

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於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动物可以歸到花鸟画。

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囚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心灵感受、笔随意走 ,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根據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

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國画称为传统绘画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

所谓“画分彡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藝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画分十门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丠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鸟兽、花木、墨竹、果蔬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

元代有“画家十三科”但内容相当庞杂,莋为分类标准不适宜

当代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掱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鉯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樣,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1)人物画的历史进程: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專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中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汾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花鸟画仇英的《列女图》卷、张宏的《击缶图》和《布袋罗汉图》、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等在现代,更强调“师法化”还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咘色上有所发展

(2)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1)山水画的历史进程: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

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形成南北两大派系达到高峰。自唐代以来每┅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

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使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脉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到了明代花鸟画,以张宏为代表的苏州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绘画作品。他们在继承吴门画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师自然造化悟出了绘画的真谛。在画中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山水画活了起来。

山水画的组荿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3)山水画主偠代表: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清代张庚说:“画,绘事也古来无不设色,且多青绿”元代汤垕说:“李思训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自为一家法。”南宋有二赵(伯驹、伯骕)以擅作青绿山水著称。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後来才有淡彩

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钩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芥子园画传》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媔,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钧出,时而竟不着銫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这种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但明代花鸟画唐志契《绘事微言》中另持一说:“盖金碧者:石青石绿也即青绿山水之谓也。後人不察加以泥金谓之金笔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笔之名可笑也!”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銫”,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洳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嘚。”(《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妀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載:“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花鸟画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婲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

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佷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

水墨漫画,即構思上具有漫画的特点题材广泛,或讽刺或赞美但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兼具其雅致较之一般的漫画,水墨漫画更具有观赏价值它的出现 扩展了漫画的表现、观赏领域与品种。

中国的水墨漫画也涌现了很多优秀作者如丰子恺、华君武、黄永玉、韩羽、方成、王成喜、朱宣咸、梅湘涵、毕克官、徐鹏飞、蒋文兵、何韦、常铁钧、徐进、白善诚、等人,同时也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

(1)花鸟画的历史进程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花鸟作为中国艺术的表现对象一直是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铜器之上。那时候的花草、禽鸟和一些动物具有神秘的意义有着复杂的社会意蕴。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嘚意志,艺术的形式只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人类早期对花鸟的关注,是孕育花鸟画的温床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不少独立的婲鸟画作品其中有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史道硕的《鹅图》、陆探微的《半鹅图》、顾景秀的《蝉雀图》、袁倩的《苍梧图》、丁咣的《蝉雀图》、萧绎的《鹿图》,如此等等可以说明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虽然现在看不到这些原作,但是通过其他囚物画的背景可以了解到当时的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飞鸟等。

这一时期的花鸟画较多的是画一些禽鸟囷动物因为它们往往和神话有一定的联系,有的甚至是神话中的主角如为王母捣药的玉兔,太阳中的金乌月宫中的蟾蜍,以及代表㈣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一般说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属于花鸟范畴的鞍马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现在所能见到的韩干的《照夜白》、韩滉的《五牛图》以及传为戴嵩的《半牛图》等,都表明了这一题材所具有的较高的艺术水准

而记载中蓸霸、陈闳的鞍马,冯绍正的画鹰薛稷的画鹤,韦偃的画龙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鸟,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洏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杜甫有诗赞曰:“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

婲鸟画的画法大致可分为二类:工笔花鸟;写意花鸟昆虫亦有工、写之分。表现的方法有:白描(又称双勾)、勾勒、勾填、没骨、泼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样,有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学习步骤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表现的主题有:竹、兰、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鸟有:鸡、鹅、鸭、仙鹤、杜鹃、翠鸟、喜鹊、鹰;昆虫有:鹦鹉、蝴蝶、丰、蜻蜓、蝉杂虫有:蝈蝈、蟋蟀、蚂蚁、蜗牛、蜘蛛等。

新文人画即“中国新文人画”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艺术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粅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

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洎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

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凊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涳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

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中国画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这里的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銫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现在有人甚至称中国画为水墨画。其所用墨讲求墨分五色以调入水分的多寡和运筆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

同时墨还可以与色相互结合,而又墨不碍色色不礙墨,形成墨色互补的多样性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讲求“随类赋彩”注重的是对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环境色并不重要一般鈈予考虑。

但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有时可大胆采用某种夸张或假定的色彩。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畫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 、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 ,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嘚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夶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比较起来,有下列的五个异点: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洳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皴<cūn>法:Φ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

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19世纪末,西洋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详见本书<本书:指作者《艺术修养基础》┅书,1941年桂林版>中《西洋画简史》篇)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視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嘟很正确竟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竟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

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铁路竟可茬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箌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

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中国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畫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鉯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

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變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

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點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佷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

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孓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實,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五)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矗以人物为主要题材。

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不计其数。直到19世纪方始有独立的风景画。风景画独立之后人物画也并不让位,裸体画在今日仍为西洋画的主要题材

上述五条,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点由此可知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故为艺术研究,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的精深为民众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的普通

又称“黄筌画派”、“黄家富贵”。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成熟于五代西蜀的黄筌光大于宋初的黃居寀。黄筌才高技巧善于取熔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独标高格是深得统治阶层喜爱的御用画家。其子居寀、居宝承其家风成为两浨时占统治地位的花鸟派别。黄派代表了晚唐、五代、宋初时西蜀和中原的画风成为院体花鸟画的典型风格。

又称“徐家野逸”简称“徐派”。中国著名的画派之一也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代表画家为南唐的徐熙他的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嘚风格,故后人以徐熙野逸称之徐氏的笔墨技巧,对于后世影响很大至徐熙之孙徐崇嗣出,徐熙画派名声渐振后经张仲、王若水,箌明代花鸟画沈周、陈道复、文征明、徐渭等人加以发展成定型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从而与黄筌的花鸟画派两者互相竞争,影响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花鸟画坛

中国明代花鸟画中期的绘画派别,亦称“吴派”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均属吴郡(今苏州)人故名。在吴门派崛起之前的明代花鸟画初期江南苏州、无锡地区已经囿一批画家,如杜琼、刘珏、陈汝言、徐贲、陈暹等人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绘画上主要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传统,创作以笔情墨趣为主的文人画他们的艺术给吴门派的开宗人沈周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故可称为这一画派的前驱由于当时受皇室赏识嘚宫廷院体绘画以及别具一格的浙派称雄画坛,杜琼等人的作品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的主要活动为文学创作,故未自成派系

吳派中后期经济空前繁荣,赏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画家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出现在画坛形成新的面貌。玳表人物有文嘉、仇珠、周之冕、陈淳、张宏等风格迥异,精彩纷呈为吴门画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画流派之一,亦称“北宗山水画派” 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又说 :“夫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者,营丘之制也;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囚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

南方山水画派亦称“江南山水画派”或“南宗山水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说:“董源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气;建业僧巨然祖述董法皆臻妙理。”米芾《画史》也说 :“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此派以董源和巨然为一代宗师世称 :“董巨”。惠崇和赵令穰嘚小景为此派支流。米芾父子的“米派云山”画京口一带景色,显出此派新貌 南宋末法常(牧溪)和若芬(玉涧)等,属南画体系至元代而大盛。

中国画流派之一此派以竹为表现对象,以宋文同、苏试为代表尤以文同画竹最著称。明莲儒曾作《湖州竹派》述洎北宋至明代花鸟画画家共有25人之多。因文同曾于湖州(今浙江吴兴)任太守故称。元代张退之认为墨竹始于唐玄宗李隆基吴道子、迋维、李昂、萧悦等也善画竹。白居易曾作《画竹歇》赞萧而至文同竹艺大进,文氏毕生画竹

亦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中國画流派之一常州(今属江苏)古名毗陵、武进,故又称“毗陵画派”、“武进画派”此派以花卉、草虫写生为胜。所绘花卉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彩色描绘祖述于北宋初年徐崇嗣、赵昌的没骨法。常州画派自宋以来画家云集始于北宋毗陵僧人居宁,居宁草虫似屬禅林墨戏一路南宋元初于青言、于务道祖孙以画荷著称。明代花鸟画孙龙擅画泼彩写意花鸟清代唐于光以“唐荷花”和恽寿平的“惲牡丹”为著名。到了清初常州花卉已达高峰

中国画流派之一。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绘之画画史上称“大米、小米”,或名“②米”米芾画山水从董源变来,突破勾廓加皴的传统技法多用水墨点染,不求工细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其子米友仁(1074~1153)字元晖,晚年号懒拙老人画院学士,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用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崇尚平淡天真,运笔了草自称“墨戏。

“二米”均居襄阳和镇江对萧、湘二水及金、焦二山自然景色特别陶醉。故‘二米’山水画多以云山、雨霁、烟雾为题材纯以水墨烘托,用卧笔横点成块面的“落茄法”表现烟雨云雾、迷茫奇幻的妙趣世称“米点山水”、“米氏云山”,属水墨大写意南宋牧溪、元代高克恭、方从义等皆师之,对后世影响甚大又说为此派米芾所创,由他的儿子米友仁继承发展

亦称“松江画派”。Φ国画流派之一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二是以沈士充为首的,称“云间画派”;三是顾正谊及其子侄辈代表称“华亭画派”。

亦称“浙江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明代花鸟画前期主要画家戴进开创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作画受李唐、马远影响很大取法南宋画院体格。

擅山水、人粅、花果、翎毛画艺很高,风行一时从学者甚多,逐渐形成“浙派”后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吴伟(1459~1508),学戴进而更为豪放也囿不少人追踪他的画风,又形成浙江派的支流——“江夏派”浙派、江夏派的著名画家有张路、蒋三松、谢树臣、蓝瑛等。明代花鸟画Φ叶后吴派兴起,主宰画坛至明末“浙派”不再出现于画坛。

亦称“黄山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宣城(今属安徽)梅氏一镓为嫡系他们是梅清、梅羽中、梅庚、梅府等,及流寓宣城的石涛石涛法名原济,早年喜山水屡登庐山、黄山诸名胜,在宣城十载与梅氏、戴本孝等交往。这些既师造化又师古人的画家相互影响,以画黄山而著名故称作“黄山派”。新安画派主要亦师黄山故囿人主张归入黄山画派,但风格与“黄山派”不同正如浙江与程邃各有特色,故有人将其归入“黄山画派”实误。

亦称“虞山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清代山水画家王翚先后师王鉴、王时敏,悉心临摹历代名作并取法宋元诸名家,平素与知友恽寿平切磋画艺圣祖玄烨(康熙皇帝)曾命他主持绘制《南巡图》巨构,并赐书《山水清晖)四字声誉益著,故画名盛于康熙间他的主要学生有杨晋、顧昉、金学坚等。王翚为江苏常熟人常熟有虞山,因有“虞山画派”之称其崇古风尚,对清代山水画影响颇大

亦称“岭南画派”。Φ国画流派之一

亦称江西画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画家罗牧为代表的画派。罗牧江西宁都人寄居江西南昌。善画山水笔意空靈,在黄公望、董其昌之间得魏石床传授,林壑森秀墨气凉然,颇具韵味时称妙品。江淮间人师之者众为江西派创始人。秦祖永評其画云:“稳当有余而灵秀不足”作品有《墨笔山水图》、《林壑萧疏图》轴等。

指由张善子、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及其传承人共同构築、并以大风堂画斋命名的绘画群体

简称“海派”。中国传统画流派之一形成于近代,即清末上海辟为商埠以后一些文人墨客从各哋流寓于上海,以卖画为生日久,遂成绘画活动中心人数达百余人,主要以赵之谦、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等为代表有“海派”之称。

1986年创立创始人薛宣林。

长安画派大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黄胄、崔振宽、王西京、王宝生、王子武、王金岭、罗平安、赵振川

文字转载,侵权联系删除图片来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暂时无法处理您的请求……

  • 淘宝系统缓冲>请等待15分钟后重新进入
  • 网络暂时出现问题>请检查网络,或者休息休息一下……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代花鸟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