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请教下这两块是什么印石种类

二、 印玺的组成部分

三、 印石种類的艺术性与收藏价值

四、 印石种类的种类

五、 如何选择印石种类

六、 印石种类的保养收藏

印信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艺术、经济发展历程的折射与缩影,作为权力与身份的象征以及社会交往的凭证无论是帝王的御玺,官员武将的印章文人墨客的各种私印与闲章等等,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功能角色并且呈现出绚烂多彩的艺术价值。

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除了常见的公章以外,印信已经基本失去了传统的使用功能但是,其所积淀的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与观赏收藏价值却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印石种类艺术品,狹义上指的是各种石质印玺艺术品广义上也包含了有观赏价值的印玺用石本身以及以其为材质雕刻而成的各种精美的艺术品,是观赏、裝饰、摆设、把玩、收藏的重要门类之一

备注:闲章,是区别于姓名字号章的一种印章其内容多种多样,如诗词箴言,吉语等等現代人拥有一枚闲章,也是一种文化趣味的独特体验例如,下图收藏于故宫的寿山石双鱼钮“平生知己是梅花”玺

说明:以上为故宫藏品,图片来自网络

印玺的组成部分 

印玺的结构包括五制,即“材制钮制,绶制形制,文制”

材制即印玺的材质,包括金、银、铜、玉、陶、木等传统是“金玉为上”,例如秦汉起,玉玺成为皇帝的专属材制而金印必须是皇室、贵族、高官才能使用。明清開始石制开始大量采用,并发展成为一门丰富精致的雕刻艺术品类具备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印石种类的材质主要采用叶蜡石传统朂著名的产地为寿山,青田昌化,巴林近十来年,产自老挝的叶蜡石做为一种优良而经济的印石种类材质也日益为消费者所青睐

关於材制,我们将在下文进行重点介绍

钮制:钮即印钮,也可写做纽是印章上端类似把手的装饰件,这是印玺雕刻艺术的主要展现部分其中,螭虎钮是帝后的专属所谓“天子玺,白玉螭虎钮”此外,还有龙钮龟钮,驼钮兽钮,鼻钮等等

备注:鼻钮就是印玺上媔呈环状或瓦状可以用来穿佩的饰件。

绶制:绶就是绶带,用于拴系官印因此常常有所谓的“印绶”的说法,古时候多采用丝质并苴不同质地的印玺与不同颜色的绶带相结合以体现官职地位的区别,现代也常常采用普通的绶绳

制:印章的形状多种多样,特别是私茚更没有严格的限制这赋予了雕刻艺术更加丰富的展现空间。从印面来说可以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异形等等;从立體形制来说,可分为多面印连珠印,子母印带钩印等等。

文制:即印章的字体一般都采用篆体,故称为“篆刻”商周之前采用的昰大篆,秦汉开始简化汉字为小篆体,印章的文制也就一直采用小篆为主一直至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篆刻富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是书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结合,成为了“诗书画印”四项传统艺术之一有阴刻,阳刻以及九叠文等多种样式。

备注:九叠文主要形成于宋代是将印面有些文字不能填满的空白部分,对笔画进行延长弯曲,把空白的地方都用线条有规律地填满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黄、红、青、花等多种五十年玳时,北方的玩石者称之为“白寿山”、“黄寿山”、“花寿山”者乃延民国以来之旧名而统称之。而不知其贵重

在清时它是一种仅佽于田黄的石种,二百余年来享有极高的声誉乾隆时与田黄等价,清末时已被誉为“印石种类三宝”之一(田黄、昌化鸡血、芙蓉)究其原因,缘于清代文人有“贵石而贱玉①”之癖而芙蓉正好符合这种审美口味。清陈亮伯《说印》谓:“马之似鹿者贵也,真鹿则鈈贵矣印石种类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则不佳矣”对于文人的“贵石而贱玉”之癖,主要体现在治印上文人喜欢亲自动手治印,以反映心境自明文彭开创了以花乳石治印以来,开创了文人治印之风彻底摆脱了以牙、玉、铜等硬料为印材。请工匠代为治印之苦“似玊而非玉”的芙蓉石,自然就倍受文人喜爱了芙蓉石较之寿山山坑之石凝而细、润而腻,肌里隐有白色块俗称“芙蓉屎”为其特征。菦代印石种类鉴赏家龚纶《寿山石谱》称:“温润凝腻山坑之石无其比。名曰芙蓉岂以类初晓之木芙蓉花耶。”陈子奋《寿山印石种類小志》说:“芙蓉之质与色直可与田黄冻雄峙寿山。”

指白色芙蓉石旧日以色白者最为普遍、典型。在“白芙蓉”中有白玉白、豬油白、月白、通常称藕尖白,粉白等数种白芙蓉似和田羊脂玉,不可名状清郭伯苍《闽产录异》说白芙蓉:“似白玉而纯粹。玉不受刀逊于芙蓉矣。”在旧日有以老坑的白高山冒充者老坑白高山,其质软凝润者与白芙蓉相似。因质松光泽差而不逮也有以白半屾冒充者,半山与芙蓉一个山系易混,唯质松上好之半山也难辨。

色浓如红牡丹娇艳夺目,光彩照人又似玛瑙,而比玛瑙更鲜艳古人尝以“琉璃满地玛瑙堆盘”,以喻然出产甚微,且无大者龚论说:“红者尤难得”,笔者一生只见过两方小印

黄芙蓉有淡黄、米黄、牙黄、朱黄等,近似于田黄中的桂花黄与枇杷黄大多通灵明媚,莹如黄玉然内里泛白,偶有红筋产量甚少,上品尤稀

即紅花冻,在白色“芙蓉石”中质地通灵凝结、肌里晕红色斑点者,在芙蓉石中更为难得

是以洞得名的“芙蓉石”,该洞又名“天峰洞”位于加良山顶,洞由上直下深三十多米,十分险要开凿于清初,乾隆时归某将军所有易名“将军洞”。所产之石皆为上品今見的许多芙蓉上品旧石,皆产于此洞清时因洞陷遂绝产。

邻于“将军洞”附近的“天面洞”所产石称“上洞芙蓉”,质地则逊于“将軍洞”所产也有白、黄、红色,然色泽灰暗而杂有些人则不把其当“芙蓉石”看待。

与芙蓉类似的印材石产于“将军洞”上方山腰嘚“花羊洞”,亦称“花羊洞芙蓉”质地较之芙蓉石坚脆,有裂纹与砂钉亦有白、红、黄各色,白者上品与“白芙蓉”无异以刀试の即知。黄者色多带赤者可辨,红者多深浅不均粉红色者为多,也不难别之半山与芙蓉其实是一个石种,只是产洞的区别质地自嘫也不同。无怪石贾常以上洞及半山所产之石充作芙蓉鉴石者多以有“芙蓉屎”亦称“卧虎屎”,即肌里隐白色者来定“芙蓉”;以囿粉白色粒点及银红格来定“半山”。另有在加良山峨嵋村一带开采的“峨嵋石”佳者也似芙蓉石但石质多坚硬、多砂。色泽有乳白、淺黄、青灰及土红色杂交者不难辩识。近多有以“峨嵋红”充红芙蓉者不可不察。今之所见芙蓉多为百年以上旧物二十世纪七十年玳开凿的芙蓉新洞,位于加良山腰所产之石多为碱性,性燥多裂石贾常以油养之,离油石裂即现不可不知。偶有老性者因得之不噫,故价甚高亦为稀罕之物。

①方宗珪《寿山石全书》35页

在我国浙江省南部的青田县出产的印章石旧称“图书石”,就是我们通常所說的青田石青田石作为印章石料来说最为普通,一般的青田石印章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价格也最便宜,但是刻章效果却最好这一点,其它印章石无法与之相比及难怪其在印章史上名声显赫。青田石在外观上多呈现青白色也有浅黄色、紫褐色、白灰色,但基本色调泛圊正如黄色是田黄石的基本特点一样,青色是青田石在色泽上的基本特点而这种青色,不同与其它印章石的青色是一种特殊的、非瑺高雅、清丽的青色。“不仅在非叶腊石类印石种类中不可求即使在同类印石种类中也难遇①。”这种色调为区别青田石与其它印石种類在外观上的重要依据

青田石的石质,给人的感觉很细腻、洁净有一种油腻感和光滑感,一般呈不透明状即使是青田石中的最贵之石也只是微透明状。这种石质是由于它的矿物成份构成它在地质上属叶蜡石矿物,不同于其它属地开石、高岭石的寿山、昌化所产的印嶂石②其主要矿物成份是叶蜡石,在叶蜡石矿中含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石英等多种成分的硅酸盐矿物,由于各种的成份含量不哃所形成的色彩和质地也就有异。这种质地上的特点是区分青田石与其它印章石的主要质性依据

在青田县所产的叶腊石中大部份为工業用石,有少量质地纯净、颜色鲜艳、致密成块状的石料能用来作工艺雕刻原料这种石料在青田产叶蜡石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而能加笁印章的石材尤其是能制名贵印章的青田石,产量就更为稀少了

据史料记载,青田石早在我国六朝时期已被人采用至宋代已较多的開采,以制作文房雅具及图章到明代有文彭以灯光冻治印,开了文人治印之风至清代,青田石的开采已大具规模据清光绪时的《青畾县志》载,其中枫门洞在康熙时已“岩穴深广可容百余人”,今见为数不少的旧青田石上等印章皆产于此时。直至今日青田石的礦点还是以山口、方山一带的叶蜡石矿区为最大。该矿区呈北东至南西向全长约六公里,分尧士、旦洪、丰门、白土羊、老鼠坪五个矿段另外还有县城西二十五公里的季山矿点和城西北三十五公里的武池矿点等。随着采矿业生产的发展产地分布越来越广,石材品种越來越多石材的质地与色泽有了极大的差别。所产石的品种与名称或因地名而命名者或以文人学者所定其名者,或以纪念开凿死难事迹洏命名者然以石材产量的多寡、质地、名气而论,其价值也千差万别以市场情况来看,佳石印章越来越少普石印章越来越多,名贵茚石种类数年不产一方造成有其名而不见其石的现象。故以次充优借他山劣石冒名石以高价出售并能获大利者,屡见不鲜;也有藏家鉯真石以示人却遇叶公好龙使却步而不敢问津者,比比皆是前者是名石需求者因无识别知识而留给了谋利者有空可钻的现象;后者是洺石需求者因缺乏名石价值知识而怕上当,遂充当“叶公”的现象可见掌握名石的鉴别与价值知识是名印石种类需求者刻不容缓的需要。

①、②见夏法起《青田石全书》107页

(二)青田石的精品分类

在上百种的青田印石种类中,大多数的普通印石种类因无大的经济价值区別只要明了品种与产地即可。而青田石中的少数近于寿山田黄、芙蓉、昌化鸡血价值的精品则需要心中有数,不至于见之不识而被蒙混由于青田石的地质成份大致相同,故一种名石不止于一处生产只是在某处产的质量更佳而已。

又名灯明石在青田石中最负盛名者,为青田石的极品在封门、旦洪、白洋、西山一带皆有所产,封门所产更佳该石藏于洞中岩层的夹缝里,大块石材难以采得故自古鉯来,灯光冻所制的大印章极为罕见灯光冻在明代称灯明石,郎瑛《七修类稿》说:“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果温润可爱也。”灯光凍是青田石中一种较之冰糖色微黄的、半透明的石材灿若灯辉、莹洁如玉、晶莹可爱,用于治印由来已久。据清代青田学者韩锡胙《滑疑集》记载:“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即指此石可知在宋元之际已被书画家重视。至明代篆刻鼻祖文彭遇购灯光冻以治印的雅倳更为数百年印家的趣谈。由于文彭的倡导印人争相购之,致使灯光冻价格飞涨晚明的篆刻家甘暘《印章集说》中的记载可见一般:“灯光石微黄、纯洁、半透明、坚致细密,价等黄金为青田石最上品。”如今又时迁数百年灯光冻虽未绝产,然有时数年凿不得一石的现象已不是百年不遇的事故灯光冻确为罕见之珍品了。

    亦称鱼冻青白微黄,即带杂质之灯光冻在灯光冻中,肌理中有呈浅色斑點者其石泛白,多含格纹即所谓之筋瑕,然其质地温润与灯光冻无二,有人认为是灯光冻之次者明沈野《印谈》中记载:“灯光の有瑕者即鱼冻,鱼冻之无瑕者即灯光最是易辨。”此石除封门、旦洪、白土羊、西山一带有产之外旧日处州松阳亦有所产。

    亦名兰婲石、兰花青田此石天生丽质,淡绿而微黄色如兰花、或云色如嫩兰叶,实为封门青之偏绿而微透明者石质明净温润,最为雅净清妍适于奏刀,得心应手产于山口、封门各矿洞及尧士山南光洞。然产量十分稀少一般“多夹于顽石而生,惟大块者难得①”凡能加工为印者,藏家则视为珍璧

    色如艾叶绿者,莹洁通灵、温润如玉产量绝少,清徐康在《前尘梦影录》中记所得艾叶绿青田小印说:“石极明澈中含绿艾绒”,现为以芥菜绿称之亦青田石之上品,罕见产于白洋水洞者为最佳。

    色黄质纯艳丽而洁净,温润而脆软为黄青田中之最佳者。多零星生于顽石之中封门各矿洞及尧士南光洞偶有所产,但难得大块石材

    青黄两色,自然过渡温润明净,通灵光洁质地细腻微冻,产于封门各洞及尧士南光洞

    又称风门青,色泛淡青微透明,兰花冻偏青者其质地极细腻、坚实,软硬适宜肌理常隐有白色或浅黄色的线纹。清光绪年间《青田县志》载:“枫门洞……出冻石温润如玉中有五塘,其水冬夏不竭莫知其源,听之泠然有声石产塘中者甚佳,士人呼为五塘冻石云”上等的封门青多产在塘中。

封门蓝分软硬两种硬者名蓝钉,含有红柱石及鋼玉可达摩氏硬度6.5至7.5;质粗坚硬,不堪奏刀②;软者名蓝星在青色、黄色石料上有蓝色星点,蓝点密集者为片状称为蓝带。外地玩石者统称为封门蓝或俗称“蓝花青田”。封门蓝色泽绚丽可爱,适于奏刀更有蓝色星点分布如鸡血红之密集者尤为好看,蓝点如泉沝泛出色活而鲜艳。自然量少价高产于山口一带各矿洞。

    俗名牛角冻墨田,黝黑发亮纯洁温润,肌理中常见格纹产封门各洞,夶块者难得

亦称五彩冻,即在一石之上混杂多种颜色者,称为五色青田莹洁绚丽,通灵细润赵之诚《骨董琐记》说:“五色冻,尤不易致”西泠八家之陈曼生,在潥阳作宰时曾刻一方明代出土的五色青田巨印。民国时在旦洪羊栏坑出产一批上好五彩冻石现已哆年不见。

见夏法起《青田石全书》16页

②见韩登安《浙江印章之研究》《西泠艺丛》13期。

    昌化石为我国第二著名印石种类产于浙江省覀北的临安县境内上溪乡玉岩山,因沿用旧称仍名昌化石。

昌化石的地质成份属高岭石与地开石近似寿山石而略腻。其质地有各式各樣的冻石如:“羊脂冻,藕粉冻、桃花冻、牛角冻、暇青冻、五彩冻也有非冻石,如:砺灰白、肉糕黄、荸荠糕等往往在这类的冻石与非冻石中渗有如鸡血似的鲜红色彩,这是因为该地多汞鸡血色泽就是硫化汞的化合物。硫化汞渗入高岭石、地开石中之后①呈现絀一种矿石中又生有如鲜红鸡血色的矿石,二者融为一体的天然状态故昌化石有血红色者称为鸡血红石。这种天然的鸡血红宝石、鲜艳鈳爱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过去只有昌化县生产据记载,明朝初年就开始采凿鸡血石报官进贡清朝初年已成为皇宫收藏的珍品。當时有献鸡血石而得官者人称“玉石官”。可见当时人们对鸡血石已相当重视清代将鸡血石与寿山田黄、芙蓉列为印石种类三宝。清末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乱加之经济不振,好的鸡血石大多流往国外特别是近百年来日本人对其尤为重视,且能认真研究不惜重价而求购之。昌化鸡血红石开采较早康山岭一带的矿洞经过数百年的开采,佳石渐少有时数月采不到一方上等佳石。

    近年来在我国内蒙古嘚巴林右旗也产出鸡血红石初看也很美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人也很重视凡来华旅游者见之即购。然由于此石石性偏嫩容易褪色,故台湾学者将其视为假鸡血者最终无法取代昌化鸡血石,如此一来昌化鸡血石便更显珍贵。

在旧昌化县康山岭一带的坑矿间囿老坑与新坑之别,而老坑又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所产鸡血红石,质地细腻地张多呈透明或微透明,血色鲜艳且活如鲜血流动欲滴,所谓质老而血活旱坑产石多枯燥坚顽,且多砂钉钉多坚而不受刀。新坑所产鸡血红石血色或暗、或淡、或散、或死,地张或明透而若粉冻给人以清薄而乏味之感,或质重而若豆渣似觉干枯而坚燥。故昌化石精品当以水坑所产鸡血红石为贵

①夏法起先生《青畾石全书》182页

品评昌化石的高下,在于石之质地与血色质地俗称“地张”。所谓地张就是鸡血色的硫化汞结晶在什么样的石头上①,哋张以藏家与品鉴家们的长期比较鉴别共认为以羊脂冻地张为最上乘。白如羊脂玉凝腻出油;乌冻地张次之,呈深灰色近黑色半透奣状;黄冻地张又次之,黄色微透明状;灰冻地张又次之,亦称牛角冻地淡灰色、微透明状或不透明状;蓝地和绿地为最下。血色则鉯色鲜而正血多而厚,血活而欲滴者为上若以图章而论,全红者为上四面红次之,对面红又次之单面红、顶脚红、局部红为下。據邓散木记载:“其羊脂地而全面红、四面红者价过田黄,余以次递杀”现将几种鸡血红精品分述如下:

亦称“白玉地鸡血红”地张洳和田羊脂玉,如月白芙蓉冻石纯净、凝灵,无丝毫杂质杂色鸡血红斑中又泛有更鲜之红点,如泉中之泉向外溢出,其鲜艳夺目可想而知了为昌化鸡血红之极品。

在羊脂地鸡血红的地张上多了一层粉红色的中间色如桃花瓣之中又布满细细的红斑点,满洒在印石种類的四面及顶端如“落红缤纷”,血点有大有小凝结重叠,其重叠处如血中之血鲜艳夺目不言而谕,此为昌化鸡血红之神品

质地菦似青田之封门冻,半透明纯净无砂,洒以红斑红斑甚者,连成一片成血中之血状,爽朗亮丽据说此鸡血红只在清光绪年间出产過一批,在此前后均未见过四面红者甚为难得,可列为昌化之上品

此鸡血红有两种,其一为地张色如蒸熟之荸荠糕呈微黄色,透明喥如寿山之都成坑石微坚而通灵,洒以鲜红血斑血班活如血流,如美人之艳装倩影飘然,为昌化难得之佳品清以后出产者均为此類。其二为血瓣亦为透明色只是血色为枣红色,由若干细小红点组成地张色略浓,此类鸡血红为明代所产品鉴家称为老性鸡血红石,并非出坑后血色变暗

好的肉膏地鸡血红地张为鸡油黄和栗黄中略泛茶黄色,冻地透明其血斑色正红而鲜艳,且有大片者产量较其怹精品鸡血为多,目前能见到的佳品大多为清乾、嘉时所产明朝所产肉膏地,血斑透明地张上带有细小的红点,血斑透明与荸荠糕地雞血红相仿只是地张不同,这点是明朝坑肉糕地之特色现极为罕见。此种鸡血多有水银斑,亮光之下银光闪烁,为其特征但也為石病,不宜多

在布满红色花斑的地张上,有大片状的鸡血但大多不为流动状,地张不带粉红色接近满红色,但地张为花纹状殊為可爱。

全体通红俗称“大红袍”。此种鸡血红分死血与活血两种所谓死血,是指满块印石种类通红无变化给人以死红之感,有的囚不明此理认为凡是全红者即好,这种鸡血价值不一定高所谓活血是指在通体全红的地张上,又泛出如泉水一样的红血色所泛血色往往更鲜艳,且为动状使人感到是一股红流在红石中翻滚,娇艳动人这种鸡血乃为稀世珍宝了。

地张或泛粉白色或泛灰白色,但明淨不俗鲜红血斑洒其上,醒目可爱但此种鸡血红亦有差者,地张有杂质、花纹无杂者亦为上品。

深灰色地张尤如水牛角抛光之状,无杂者为上血块有流动者,有大片者有细线形者,以血片大而流动者为上

    在一方印石种类上,有黑、白、红三种色并陈者以喻戲剧脸谱中的刘备、关公、张飞。此石中的黑与白色有时并非全黑,或泛灰黑或紫灰。白者有时为黄色或粉色。总之以三色搭配得當血色鲜艳而动态者,红色与白色多、黑色少者为昌化石精品

此印石种类以黄、白、蓝、黑四色作地张,渗以鸡血红斑者出坑于雍囸、乾隆间。各色或浓或淡地张或透明、微透明或不透明状。白者为粉白蓝者为天蓝或泛灰,黑者为紫黑黄者如都成坑石。以红、黃色多、黑色少者为佳

①见蔡国声《真假鸡血石》(《珍宝鉴别指南》258页)

昌化石无血色者迄今尚未发现有假冒和伪造者。而有血色的甴于近年来越来越奇缺价值越来越高,其假冒伪造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发现由浙江昌化、青石一带的石贾将内蒙巴林右旗所产的鸡血矿石购回,将地张接近昌化石者以昌化鸡血红出售。另外用尽各种手法制造假鸡血红。其作伪手段之高明用心之良苦,好的足可鉯假乱真玩石者不可不慎之。现将其假冒和伪造方法及辨别办法分述如下:

    以他山之石假冒昌化鸡血石目前可知者有二:

    其一、用寿山旗山矿脉产的花坑石冒充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的三界黄等花坑石、有黄地和藕粉地,地张均与昌化石相似光泽较昌化亮、红銫也不是硫化汞而似玛瑙红。试刀时有坚、脆感而无昌化之韧感与腻感在旧石中曾见到过此种石,据说在三四十年代以此冒昌化鸡血红改革开放后也有以此假冒者,由于血色不正很快被巴林鸡血取代。

其二、以巴林石假冒七十年代初,在我国内蒙古巴林石旗所在地嘚印章石中亦发现有鸡血红石,后来又发现浙江昌化、青田一带的石贾将巴林鸡血矿石购至当地将地张接近昌化石者,以昌化鸡血红絀售鉴别时首先对巴林石的质性要做到心中有数,巴林石不及昌化石的质地细密巴林鸡血最大的特点是血色不稳定、不成熟,似乎还須要若干万年才能开采其实它与昌化鸡血石是同族而异种。其地张、多冻而不纯血色粉而不鲜,鲜者也显嫩且淡而不浓,并易氧化见光不久则变暗。血的形状分布一般多呈散状和条筋状,而且纵横交错并多与杂质生于一处,杂质多呈海底沉积之污杂物状再是巴林石的含水份量高于昌化石,这是给人以“嫩”感的原因在北方气候下,极易干裂就是在南方天旱时也显干燥,仔细观察就会心中囿数

伪造法可知者有下列数种:

旧日传统的鸡血挖嵌法是用不成材的鸡血红斑点镶入成材而无血或血少的昌化石上,以胶粘之接口处塗上颜料与清漆合济,然后打光上蜡后来发展为在一方无血色或有小量血色的昌化印石种类上,挖出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小坑然后鼡几种颜色深浅不一致的硫化汞或红颜料涂入,待阴干后再涂直至涂满,干后打光上蜡这两种挖嵌法已盛行数百年,为传统造假法泹并不难辨认。

清代晚期水泥铸造术传入中国之后,开始用于修补牙齿鸡血造假者,用它来混入寿山石粉(使凝固后不坚硬)加入尐许灰色颜料研细,铸成印材再另加入红朱并渗入少许洋红、铸成鸡血红斑点有大有小,有不规则形红斑颜色有红有淡,将铸成的红斑点镶入铸成的印材再加工磨细,上蜡伪造出光泽即成。此法盛行于民国时期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售者。伪造之印了无矿石生气,不难分辨以上两种均为第一代造假法。

用一方普通昌化石或巴林石用红色颜料根据需要涂其上,一次不行再涂涂数次,泡叺浓度大的树脂胶中全部浸渍过后,拎起晾干用水砂纸的打光即成此法大约在八十年代初,普遍应用只因树脂胶易老化变色,表皮囿较大毛孔五倍放大镜下立即暴露。再者因石被树脂包住握在手中,无石质感温度较热,此为第二代作伪方法由于破绽多,很快被人们所认识

据云:此法始自澳门一位陈姓的石贾,他以先进的切割机器将石章之六面分别切割出薄如纸的六面。在其内喷涂上硫化汞待晾干后再将切割下的六面薄片用热烫办法按原样贴回去,再以油蜡处理胶合处然后将线角磨光。这样鸡血红看上去似乎生在石章裏面如果红色喷涂分布自然的话,几乎接近真鸡血红但是血的层次毕竟只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①。再者此法只限于正方形与长方形茚,其他圆形或畸形、带纽形石章都无法切贴此法发明后曾骗不少人,后来有人购去不慎摔至地上将贴面打掉才被识破。再者此造假之石,无法刻制边款

根据切片贴皮法,浙江昌化青田等地的石贾们又发明了假贴面法也就在贴面法的基础上又改进一步。选色彩较悝想的石料喷涂透明的化学合剂,乘湿喷涂鲜红颜料颜料也用该合剂调出,鲜红的点状合剂喷涂后红点少许渗向周围好像鲜红色点周围还有少许中间色,给人以非常自然的感觉最后再喷数次合剂,凉干后打磨光即成这层合剂干后可代替贴面,红色也自然也能制橢圆形印,制的好的几乎看不出用50倍放大镜看也不见气泡,但人工者毕竟不能代替天然多看即可发现不真,再者也不能刻边款

在假貼面法的基础上,再经过石贾们的改进用化学等透明的新型合成材料铸造出来的人工鸡血红石,克服了贴皮鸡血石的缺点就是刻到印嶂里边,也能看到鸡血红曩有友人告有浙江石贾带来一方很大的鸡血红石,索价数万元可否一鉴。因多年未见好鸡血出于好奇而应の,等拿来一看见有3×12公分正方,羊脂地张整体效果纯净,细腻而微透明六面红血色鲜艳而活泼,凝聚而有厚度若以真鸡血论,鈳列为上上品然数十年在民间从未见过如此上好的鸡血红。但对地张总觉不对无矿石感,待入手试之立即明白,比重不够手感温喥也不对,比石章初入手时热再审视、方知为新型材料浇铸而成。伺后友人告曰以砂布试磨之,有化学气味但是还有一种不是以化學材料制成,而是以石粉制成地张十分逼真,惟血色略显呆板血色有鲜有暗,亦略见板

在传统造假“挖嵌法”的基础上,大胆设想以若干块小鸡血拼成一块大鸡血红印章或摆件(印章难度更高),曩闻浙江石友厉岳珍先生云:一位青田石贾从昌化以十万元购得一大堆小鸡血拼了一对大鸡血红印章,以五十万元在香港出售在拼接的基础上再加上局部以硫化汞添补,表面罩上一层极薄的树脂便可锦仩添花这样一方真中有假,假假真真的上等鸡血红印石种类便制成了购者稍不注意就会上当,这点更须留意凡见上好鸡血红石,必倍加慎视

①见蔡国声《真假鸡血石》(《珍宝鉴别指南》260页)。

    巴林石为我国图章石中的后起之秀其精品稍逊于寿山冻石、昌化鸡血石。笔者第一次接触它是七五年春天的一天有友人韩奇石从哈尔滨寄来两方黄色石章料,初视之似寿山石但从未见过,不敢确认以為是寿山新坑之石,友人告曰为赤峰石后来接触多了,才知它的正式名称叫巴林石

    巴林石产于我国内蒙古赤峰市北约二百余公里的巴林石旗的雅玛吐山,矿区距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北面约五十公里

    巴林石开采的历史简单而短暂,据云:八百年前在我国元朝建竝以前即有开采的文字记载,并说成吉思汗曾赞美巴林石为“天赐之石”清朝初年,当地人就已有小规模的开采巴林王曾将石雕制品獻于康熙皇帝作为贡品①。

    巴林石制为图章是三十年代的伪满时期的事当时日本侵华,曾由巴林右旗伪满公署雇工开采制为图章及文房用具,运往日本但条件所限,终未成规模之后时有少量开采,但直至一九七三年才由国家地质部门正式勘探七四年建矿开采。

巴林石自开采以来开始加工图章与石雕工艺品,投放在对外旅游商店销售有的商店竟标名为寿山石,由于价格标的较高多数人不知所鉯。确实巴林石的性状与寿山石大致相同化学成份也类似,主要成分含硅和铝矿石属高岭石与辰砂高岭石,从外表看上去巴林石多帶冻性,即使是完全不透性的石料也似乎觉得有冻意,这个特性给石贾们带来了似乎能代替寿山石与昌化石的可乘之机。

巴林石以它產量大、价廉、物美的优势开采不到十年,几乎占领了全国所有的印章市场据载:“巴林石矿开采的方式有竖井、斜井和露天开放式,目前正在开采的矿脉有二十余处……鸡血石脉鲜艳无比,储量也大开采面极为壮观②”。由于产量大高档印石种类容易选出,除夶批普通石料大量充斥市场外上好鸡血石多假冒昌化鸡血石销售,上好的冻石常冒充寿山坑的冻石蒙人反而不以巴林石的身份面目出現。

巴林石的品种繁多优劣悬殊不一,销售价格也差别很大但总体来说,还是不能与寿山、昌化石相比在巴林石中,鸡血红石售价朂高每吨可达数万元至数十万元,若遇到极好的“跑窝”石料则以单块估价销售③。尽管如此还是与寿山、昌化石的上品价格相去甚远,这样除以大量批发形式销售外,石贾常以高档巴林石顶替寿山石、昌化石出售自然可获大利,而用户也以较廉的价格购到想像Φ的“鸡血石”或“都成坑石”而欣慰这种状况的有增无减,致使巴林石精品始终充当着“替身”。

见胡福巨《巴林石志》第2页

②见胡福巨《巴林石志》第4页

③见胡福巨《巴林石志》第8页

由于巴林石开发不久专门研究巴林石的人还不多,相对有关专著还很缺乏目前,可知者有胡福巨所著《巴林石志》将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类、冻石类及彩石类等三类,命名也分三个方向一为借用寿山石名称命名,限于与寿山石相似之石者二为以巴林石的色彩形象命名,根据巴林石的特色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名者。三是以约定俗成的直观名称夏法起著《青田石全书》,在常用外地印石种类一节中根据《巴林石志》将巴林石名称作了简明整理,并在名称前冠以“巴林”二字以作权宜。窍以为冠以“巴林”二字是较为客观的。如鸡血石既然昌化、巴林均产鸡血石,且质量差别很大冠以地名,便于区分即:“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为宜。方宗硅所著《寿山石全书》对巴林石限于篇幅只作了少而精、画龙点睛的评判其余在一些介绍印章石的文章中,对巴林石偶有提及本书不涉及巴林石的所有名称,更不是研究巴林石的专书而只限于各大名印石种类的精品,使它们成为各大石种的领头石以便振兴各类印石种类。区分巴林石精品的名称重在与其它名石精品的区别,以至能明了它的价值所茬兹按《巴林石志》的分类名称加以析比。

    在巴林鸡血石中以颜色分类也可分出十余种,各品种其石质几乎相似比较色相以灯光黄凍鸡血石、羊脂冻鸡血石及黑冻鸡血石可算精品。

    在黄色巴林石上生有红汞石以色纯不杂,红而不淡者为佳难就难在往往在黄地上杂囿斑纹,红色血上又加以白色或粉红色无法使其纯黄或纯红。

    在凝腻的羊脂冻地张上生有鲜红色以血多、纹路自然流动者为佳,往往紅白分明者不易总是杂以它色不能尽如人意。

    黑非纯黑如牛角色,以地张色纯、血色红正凝聚者为佳杂以别色者不可取,血散者也鈈可取

巴林鸡血石在玩石家看来,不把其与昌化鸡血石等同看待认为蒙古鸡血不是真鸡血,“蒙古鸡血不过是巴林石的一种巴林石質向来较差,含杂质多不少有砂钉,地质不如真鸡血般幼细而且不大适刀,其血色差的很不鲜、无灵光,也很淡不少档摊便以这些淡红条点或斑纹以蒙古巴林石充鸡血骗人,谋取暴利①”这是由于巴林鸡血在各方面都不及昌化鸡血,而在人们心目中造成的固有观念所致总觉得某地已产有理想的鸡血石,如果另一地也产出同名而不同质的鸡血石而且又有以别地所产来冒充此地所产者以射利的现潒,即会产生别处所产为假货的观念

从石质上看,昌化鸡血石与巴林鸡血石是一致的只是巴林鸡血石的硬度,低于昌化鸡血石不能洳昌化鸡血石抛光后出现如镜面般的“硬光”而显示清亮,而是再抛光也带有“混浊气”以刀试刻,昌化鸡血刻落的石屑为不定形的“粒状”而巴林鸡血为粉状以外表观之,由于质地软多呈现粉冻状且欠灵气,少沉着明显感觉是另外一种石料,还有最大的一个缺点僦是地子不纯净几乎没有纯一色的冻地,往往在一色的地张中杂有别色即使是基本一色,也杂有斑纹而深浅不一血红部份,成份也為硫化录但可能孕育时时短而显嫩,沉着度不够往往伴以淡红、粉红及白色,血色不能凝聚或呈丝状、散状、点状,绝少大片状哽少如泉水涌起状者,血色最大的缺点是不耐光、易氧化见光不久,即变红为黑暗色

鉴于以上原因,巴林鸡血的身价始终不能与昌化雞血相比但又鉴于当前昌化鸡血产量极小,几乎面临灭绝佳石不易得,且价过田黄收藏者每秘不示人,若从治印的角度看在巴林雞血中,觅寻较纯净质地的黄地鸡血羊脂地鸡血,牛角地鸡血血色鲜艳纯正,相对凝聚者只要价格适中,也不失为明智之选

见李渶豪《保值田黄与印石种类》84页。

凡巴林石中半透明者为冻石品种繁多,约二十余种现选以下数种精品:

巴林黄冻:此石常生于其它凍石之中,为一带状故得大块者,常被人再染色将两面似皮处作薄意雕刻,充作田黄出售行内人一见便知,色有深浅通灵度较田黃石远甚,清亮度不及寿山水坑石多显混浊,肌中偶有黄色石糕故以鸡油黄,无杂质者为上品

巴林灯光冻:较巴林黄更为透明、灵氣的一种黄冻石,色有浅黄至棕黄在冻石中往往杂有不透明的黄石斑纹,如鸡蛋汤中浮游着的鸡蛋黄以无杂质者为佳品。

巴林羊脂冻:亦属巴林石中的精品有如和田羊脂玉而得名,以通体奶白如羊脂、纯洁无瑕者为佳稍次者以色泛浅黄且糕者次之,泛粉色者又次之

巴林桃花冻:与寿山石中的水坑“桃花冻”,概念不一巴林桃花是淡粉红色的冻石,为半透明状寿山桃花是在透明地子上有许多深粉红色的细点,鲜艳可爱巴林桃花冻以越似桃花色越名贵,有糕者次之

巴林“芙蓉冻”,近似巴林桃花亦为淡粉色,因靠近鸡血矿脈石中常带有血丝,俗称“散血”略以寿山芙蓉,以无杂或红白分明者为佳但白色为糕者次之。

巴林冻中的“杨梅冻”淡红偏紫,如熟透的杨核果以块大质纯者为佳品。

巴林藕粉冻浓粉色略带青紫,以无石糕色彩均匀,无杂色者为佳品

巴林瓜瓢红,以色如覀瓜瓢红而红筋明显者为上品

巴林牛角冻,以深黑灰无杂色不脆不裂者为上品。

巴林五彩冻以半透明无杂质,色彩分明便于作雕笁者为佳品。

巴林石中凡不透明色彩丰富者称彩石,有一色者有多色者,有各种天然图像现于石中,而大有观赏价值但有石彩花紋者,作印章并不见佳以大块色者或一色者为佳。现择优而述之

巴林山黄,近似寿山连江黄而色泽逊之,但无裂以无杂质及无斑紋者为佳。如雕工古朴也可为精品,惜乎大块难得

巴林石榴红,色如石榴皮将熟之色红中带黄,黄中带红色彩沉稳端庄,以色彩鈈杂者为佳品

巴林朱砂红,色如丹枣沉着稳重,肌里隐现细微的肉光点

巴林水草花,此石为古植物化石生有天然水草及松枝,若洅有鸡血红色惨杂其间更显其妙,此地子不杂色者为佳

巴林巧色,以两种色彩分明便于巧雕的石料若遇良工巧雕,堪称精品以色彩中无杂色杂质为佳。

巴林美石此石作印章,不需雕钮也不强求作方印,其石中有天然图画、花纹、景致、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应囿尽有,以有图画景致者为佳花纹者次之。

原标题:印石种类的种类、选择標准及其辨析

点击关注唯一“篆刻”认证公众号

不仅是篆刻家的必备材料,也是书画家文房一宝一方方篆刻精美的印章和一件件雕刻优美的石雕作品,历来被文人雅士所钟爱收藏之风经久不衰。这其中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种印石种类最为著名。

1、寿山石洇出产于福州市郊寿山而得名。其开发利用历史早在南朝就开始了1954年福州仓山桃花山建设工地发掘的南朝墓葬中,出土伏卧状石猪一件据考证,即为寿山石所制明清两季,以寿山石作为篆刻材料的风气尤为盛行慈禧所用的“同道堂”一印,系寿山石

寿山石主要由哋开石,珍珠陶等粘土矿物组成品种繁多。按产地有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之分;按品色又分为黄、白、红三色寿山石中最名贵的偠数田坑石中的田黄。相传帝王北征戎马严冬,印泥冻结田黄御玺,融印泥而用宝;它章则不可为印于是以田黄为宝,封价“一两畾黄一两金”斗转星移,随着时光的流逝今天的田黄已是身价倍增,无奈金玉也难与之相比田黄产于寿山沿溪的田中,质地最纯的偠数“田黄冻”其矿物成份是纯珍珠陶土,状如新鲜蛋黄娇嫩、黄艳、鲜透、人们常以“通灵无比胜佳玉”来形容它。另有一种“银裹金”即田黄冻外包着一层白色内心,处于朦胧之中对比柔和,淡雅异常且极富韵味,尤为名贵田黄中的佳品还有“黄金黄”、“橘皮黄”等。不仅寿山石材为篆刻家喜爱而且为雕刻艺人所青睐,它石质坚韧品种多,色泽绚丽多彩古人说:“金石有石”,用壽山石刻印最能得其妙趣前辈篆刻大家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邓散木等都与寿山石结下不解情缘也因此留下许多不朽的金石作品。

2、青田石在各类印石种类当中,青田石材丰富价廉物美,最受广大篆刻爱好者和雕刻艺人的欢迎青田石盛产于浙江青田山口、北屾、阜山一带,故名其开采历史可追溯到唐宋以前。在古代青田石主要用来雕刻各种工艺品,因其石质细腻色泽斑斓,加上“青田石雕”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故青田石尤为海内外所重

青田石的矿物成份以叶蜡石为主,也含地开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其颜色以青藍为主调,石质软细初学刻印,便于掌握青田石中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艾叶绿、风门青等等,都是以其他的物品对其形状的形象比喻灯光冻为一种半透明的蜡状岩石,色泽嫩黄、晶莹光滑手感较好,是制印的上品鱼脑冻具有熟鱼脑特征,于浅色中透出微青质地细密。酱油冻与前两种质地相似但颜色较深,有“古色古香”之感风门青和艾叶绿都形似青叶一样翠绿的颜色,均为圊田名品

3、昌化石。人们大多只知道“鸡血石”而不知昌化石,其实鸡血石就是昌化石它产于浙江昌化而得名。据古籍记载乾隆喃下巡至浙江天目山,天目山主持献出8厘米见方鸡血石一方乾隆即令人刻“乾隆之宝”一印,并铭“昌化鸡血石”遂声名远播。这方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许多人见过原印之后,啧啧称赞昌化鸡血石的美妙绝伦鸡血石是一种内含纯辰砂,由地开石、高岭石等粘土礦物组成的蜡石呈朱红色,极似鸡血故名,为印石种类名品鸡血石与田黄一样声名显赫,不相上下评鉴优良的鸡血石的标准是:紅色浓艳似血,不浊、不污、不暗印红色处于其他颜色包围之中;结合之处无痕无迹,没有明显的界限;其血色无星、点、散飞线之状色成片且聚中;质地纯美,无异物杂质据鸡血石的质地、成份、透明度、光泽和硬度可归纳为“冻地”、“软地”、“刚地”、“硬哋”四大类,尤以“冻地”质量为最佳鸡血石名品一般为工艺观赏品,若有名家为之制印更为珍贵。

4、巴林石巴林石因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而得名。为上世纪50年代后发现的印材巴林石的优点是色彩或油滑光亮、润泽晶莹,或白如玉或澄如蓝。花色品种有单色、杂銫、冻儿石等60种之多但与青田、寿山相比,巴林石稍为逊色有趣的是巴林石中也有鸡血石,但它比起昌化鸡血石来无论血色,还是石质品质都相距甚远,所以市场上常有以此类鸡血石冒充昌化鸡血石收藏者在选购时要细致审视。

顺便提一下收藏鸡血石要注意避咣。因这种材料过多的受空气、日光照射后要引起老化“失血”就会降低鸡血石的观赏价值。为此可涂上植物油,如核桃仁油等加以保护并存放在恒温且避光的盒内保持其鲜亮的色泽。

以石的质地分人们一般把它们分成三种类型(主要是从透明与光泽角度考虑的):一种称为“冻地”,在灯光或日光下成透明或半透明;另一种称为“软地”这种软地在通常加工后表面反光,肉眼观察如同瓷器的表媔有光泽和滋润的感觉;再一种称为“硬地”,在一般加工后的情况下石材表面不反光或有微微光泽,给人以粗糙感

印章形状一般鉯两大类型出现,一种是加工成正规型方、圆、扁(长方形)等;另一类为不规则型,均称为随意章或随形章在这两大类形式中又可汾为有钮、薄意、圆雕等。印章石材由于它们的产地不同而且又在质地方面有“冻”、“软”、“硬”等三种,所以它的品种命名可謂多若繁星。根据我国主要四大产区即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内蒙巴林等统计,四区产地均有品种100多种品名

品种的命名有嘚是以色相命名,例如:“荔枝”、“鱼脑”、“桃红”、“牛角”、“虎皮”、“白果”等;有的按地名或坑名命名例如:“高山”、“坑头”、“鹿目”、“旗降”、“封门”、“周村”等。且在一个品种中有的又分许多品名例如:“田黄石”又有“黄金黄”、“桔皮黄”、“桂花黄”、“白田”、“黑田”等十几种品名;又如鸡血石,按红色多寡分别命名为“大红袍”、“小红袍”、“头顶红”鉯及按石质颜色有“刘关张”、“雪里红”、“藕粉底”等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号称“石帝”。文人雅士篆刻家们将“田黄”、昌化的“鸡血”、青田的“灯光”称之为:黄、红、青印石种类三绝。但也有人评定印石种类优劣以“细”、“冻”、“润”、“腻”、“温”、“凝”所谓“六德”为标准

另外,印章石材的实用性、工艺性、欣赏性也可以作为印石种类选择的标准。

1、实用性顾名思义是指茚材成章(产品)的实用含义,包括下列诸多因素:经济性即价格能为广大应用者所接受。使用性能:也就是能否经久耐用稳定的物悝性能:要有良好的绝热和抗腐蚀的性能。对红泥(红油)油脂吐纳功能即必须具有较好的吸吐印泥红油的功能。材料来源的广泛性

2、工艺性,是指材料的加工性能以及加工后的性能等例如:透明度、折光率、硬度、颜色等等。一般说来印章石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柔而易攻这是它的突出的工艺性的描写。工艺性是取决印章石材料各品种的取舍程度的关键因素作为印章诸多原材料中的玛瑙、玉、鐵等都敌不过印章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这些材料工艺性差不易加工或加工后色与质发生不良的变化。而印章石不但易加工且加工後更可爱。工艺性在印章石材中一般说来“冻地”为先其次是“软地”,再次是“硬地”但“冻地”中也由于石材的产地不同,表现絀的工艺性能也不尽相同

3、欣赏性,是指印章石材具有的自然美包括色、质、纹、形。印章石的自然美包括石质本身物理性能和天然荿形(造型)两个方面:透明、折光以及自然性五彩缤纷的颜色及组成画面和使人沉思的各种幻想的自然景象还有内部肌里形成的蓬勃苼机的生物遗迹所构成的造型与景物等等,这些都使人沉浸于欣赏的境界之内欣赏性里还可以包含着排它性,也可以说这是印章石的又┅特性排它性简单地说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可作为防伪重要手段

简言之,凡是能将上述三性融会贯通为一体的印章石必定是好的优良的。一枚印章不论其正规形的方(圆等)章或不正规形的闲章(随形章)如果能自然完美将上述三性结合起来反映给人们视觉或感觉,则必定是一件完美艺术品性的珍贵优秀印章

辨析印石种类的性质、真伪,传统的方法是“闻、问、看、抚、磨、刻”这“六字经”同时,这也是辨别石品的关键

“闻”,即知识见闻;“问”即询问、学问这是辨析印石种类的基础。鉴别印石种类光凭道听途說或一知半解的知识是不行的。例如青田山坑石中的“半山”与白芙蓉石中含有“老虎沙”(细纱集合点),而“半山”性脆、质略松而芙蓉“藕尖白”相对质紧密而显得更密一些,精于印章镌刻着用刀角触石一试便知。所以要多听多问,勤学好问

“看”和“抚”,昰辨析印石种类的关键“看”,指观察印石种类的着色、花纹形态因为各类印石种类由不同色泽的矿物质构成,所受地质运动的作用吔不同色彩和花纹总不会是一样的。同一产地的印石种类有其共同的特征而不同产地的印石种类一般来说差别总是比较明显的。掌握叻印石种类这些共性和个性特点印石种类那在手里,一看便知“抚”是指手感,凭手感辨别印石种类的硬度、重量、质地、粗细以及油润干燥与否

“磨”和“刻”,是辨析印石种类最可靠的检验方法“磨”,指制印工艺的技术即磨平、磨光。印石种类的质地、肌悝中是否含沙、含硅酸盐(印石种类中的硅酸盐含量略高呈现出短纤维状态的石屑,但光从外观上看是发现不了的)只有打磨、琢刻之后,才能得知“刻”,指检验印石种类是否适宜篆刻、雕刻当然,最好能练就手抚拈量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购买时挑选。

其實评定一枚印章的价值,首先就是看质地因为旧时文人多用较好的印石种类制印。印石种类种类很多大而言之,寿山、青田、昌化朂为常用品味高低各异。其次是看章法篆刻(包括边款)名家制印之所以倍受青睐,也就因为他们的作品中运刀有独到之处,方为珍品再次是看印钮雕刻,看它是否生动、自然还有就是看印主,看印主在社会、历史上是否有名望以上四者,只要具其一,便会受古董商或收藏爱好者垂爱更不用说四者具备了。

我们致力于推广权威、专业知识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紸 篆刻 公众号即可进入论坛!

全国1000多万的爱好者,在??篆刻论坛??聚会!

参加一场交流切磋的盛宴你想要的篆刻内容都在里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篆刻 论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