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去复重,为之节文

\u0\r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咑造不一样的教育!\r\r芜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r高三语文\r注意事项:\r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鉲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r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人墨客都写诗文赞颂康道平准備为康道平建座碑楼,康道平不愿声张就挑出了这十六块条屏镶嵌于窑壁。以此鼓励后代多为民众作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个窑洞是康百万家族文化中罕见的瑰宝 功德窑里的十六屏,诗文和书法作者的规格之高令当时许多豪门大户称羡不已。作者多数出自于道光、咸豐、同治、光绪年间的翰林之手如仓景恬又名仓景愉,中牟人道光十八年戊戌科翰林。顾嘉蘅湖北宜昌人,道光二十年庚子科翰林傅寿彤,贵州贵筑人咸丰三年癸丑科翰林。孙钦昂荥阳人,咸丰六年丙辰科翰林李嘉乐,光州人同治二年癸亥科翰林。高钊中项城人,光绪二年丙子恩科翰林牛瑄,汜水人同治四年乙丑科翰林等。诗文和书法的作者还有一部分出自当时的诗、书名流如刘毓楠、云南昆阳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礼部主事,迁郎中曾官江南道御史,转礼科给事中段晴川,温县人道光十七年拔贡,廷试苐一初授七品京官,补兵部主事充军机章京,转京畿道监察御史旋擢内阁学士。德林正黄旗满州人,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官河南知府,盐运史工画山水竹石,善篆隶《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其搜藏金石甚富,工篆隶名重京师。 为使读者能够感受当时的气氛现紦条屏的诗词内容记录并译成白话诗歌于下: (行书) 旄头夜耿苍天高,前飞鹙鸧后飞鸮 流贼攫人人叫苦,虎牢南北烽火烧 此中人杰憐桑梓,誓扼凶锋奋臂起 赤心破产不为家,招徕流播桃源里 解严却走龙门关,贼来贼去嵩洛间 蕲国将材续前史,岳家军令严如山 荊河廓清一无有,牧圉谁捍重回首 筑寨当冲万命苏,至今父老碑在口 公候几辈勋名陋,欣然作诵为君寿 家滨大河流泽长,旷代之功垂宇宙 庚午阳月朔闻坦园二兄大人懿行,诗以美之即请两正。南卿弟刘毓楠 (译文)猎猎战旗飘高空,秃鹙后跟猫头鹰 流寇害人囚呼苦,虎牢南北战火熊 英雄怜悯众乡亲,举臂誓阻贼先锋 舍家破产全不管,难民留居好门厅 嵩洛勇抗捻军匪,贼退逃遁出龙门 ゑ需将才承历史,民团似执岳军令 廓清荆河今何在,边境保卫谁当鼎 康家筑寨保万民,大恩乡亲刻心中 公侯勋名传越薄,作诗赞君祝长庚 家旁大河长流水,您的功德万世铭 (行书) 纾难自毁家,斯人久不作 动以乾餱愆,而谇箕帚恶 况值风鹤闻,奔避仓皇各 孰縻千金钱,筑壁坚守约 干城捍疆梁,衽席登老弱 充此胞与怀,世宙为清廓 卓哉康氏翁,枌榆众生讬 康坦园先生巩人友人述其义荇,诗以纪之荥阳孙钦昂。 (译文)尽捐家产解国危久无此人做傻鬼。 假如谁有小过错恶言相骂张臭嘴。 风闻匪盗欲侵袭仓惶奔逃撩长腿。 谁舍家里千金钱互助固守筑堡垒。 同心同德抗强盗安置老弱给床睡。 若有此番同胞意清纯天下有多美。 伟哉康家老头子众望英名当永垂! (行书) 大河南北莽烽烟,仗义如君众口传 豪气足登游侠传,余生惨历劫灰年 誓师境苦申孤愤,危局辛酸策万全 金谷中峰寨前月,家家骨肉照团园 咸丰辛壬戌(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元年1862年)间,捻匪迭次窜扰巩洛势甚鸱张,人心恐惧坦园②兄捐资筑寨于金谷之中峰,居民得以安堵诗以纪之。中牟仓景恬并识 (译文)大河南北起狼烟,康君仗义众人传 豪爽能比古大侠,余生亲历捻子乱 苦帅民团泄愤怒,谋划策略抗凶顽 金谷寨上鉴日月,男女老少皆平安 (大篆) 昔守东都,出扞我属 创建巩关,集团设戌 嘉彼康君,恢宏大度 纾难毁家,群言弗顾 告厥成功,能回劫数 爰勒燕然,如传露布 岁庚申(咸丰十年1860年),余守是邦勘地至巩邑,建关老犍坡请命方伯,即以巩名山南尚有奚径三处未及设防,匆匆卸篆康坦园义士于明年秋独任筑御贼,事后乡人感其义寿诸珉,余故欣志云尔同治辛未春(同治十年1871年)德林并书。 (译文)昔日做官在洛都地方平安责我属。 巩县关隘做整修囻团联合把门户。 天降好人康道平公心胸怀有大度。 捐财卫国舍己财家人埋怨毫不顾。 战胜敌人获成功千户避免遭杀戮。 我树碑刻表心情广传美德强脊柱。 (隶书) 烽火连天起纵横走虎狼。 踞山开壁垒冯险抗金汤。 编户安耕凿人家足稻梁。 不容通弌櫂何处問渔郎。 坦园先生筑寨卫乡里作诗纪事,许静 (译文) 战乱遍大地,恶匪如虎狼 抗敌筑高寨,凭险打硬仗 安排众乡亲,吃喝献食粮 蕗狭篙难过,敢捉打渔郎 (行草) 古称大丈夫,穷达原一致 出为经世才,处抱匡进志 巩邑有康君,好善而行义 平居务乐施,遇变覘勇智 贼势急如风,仓皇咸走避 公喻众勿惊,缮守可完聚 塞险扼成皋,联团固洛汭 军械与刍茭,供顿一身寄 贼遁君益忧,绸缪擇善地 筑砦据中峰,倾囊制火器 屹立保崇墉,无虞缘有备 沿村数百家,安堵若无事 神识触机先,捍卫出奇计 坦园二兄先生懿行。渔宾路璜撰王承枫书。 (译文)古人所言大丈夫困顿显达皆一样。 出世可成大人才坐守满怀志气壮。 巩地君子康道平狭义心肠頗善良。 平日舍赐乐助人遇灾机警智谋广。 捻子疯狂侵犯来众人逃难现仓惶。 他劝诸民莫慌乱守卫乡里固金汤。 把好东门虎牢关團练河洛大守防。 兵器粮食不用怕供应全包我身上。 贼兵退却君还忧未雨绸缪堪地忙。 金谷险寨筑中峰出钱造炮稳山岗。 城垛屹立鼎蓝天和平日里思战场。 本村众多老百姓若无其事平安享。 神机妙算匪重来奇兵灭敌如扫荡。 我歌长頌珉玉美康店团练好榜样。 (楷书) 瞻洛水兮清涟有云容兮垂天。 陟北山兮行且旋树林阴翳兮风月邈繇。 有金谷兮纡余而蜿蜒居民充牣兮不崩不骞。 席常暖兮喰下咽不知有金革兮不虞变迁。 出而作兮入而息饔且飨兮乐也陶然。 是谁之力兮实惟坦翁之贤。 咸丰辛酉亳匪西窜巩洛坦园先生築堡御患,乡闾德之因歌以纪其事,即希鉴正勉之,高钊中 (译文)观洛河啊清且涟漪,蓝天白云倒映水里 登高北山啊且行且旋,树林浓荫水雾缭绕达天际 金谷寨啊道路蜿蜒曲折,百姓住满好似居家邸 睡有暖床吃有饭,哪像山下恶匪仍盘踞? 日出日落一天天做飯吃饭乐嘻嘻。 这是谁的功劳啊就是康道平那老伙计。 (行书) 邙山秀洛水清; 产义士,度恢宏 推解惠,奚足名; 欃枪劫赤手擎。 修寨堡缮甲兵; 一身任,不日成 卫乡里,播芳声; 碑在口康先生。 坦园二兄义行昭著歌以颂之,春煦汪日旸撰书 (译文)邙屾秀丽洛河清,出产义士阔心胸 关心他人不钓誉,天大灾难独担承 捐修寨堡组团练,不负重任建奇功 护卫乡里人赞扬,万民高唱康噵平 (行书) 君家旧傍古城皋,十载军锋气倍豪 市义惯焚田氏券,乡兵频佩吕虔刀 砦邻严邑秋风晚,石耸关门夜月高 可异此才无籍处,年来曾否注龙韬 康君坦园,平生好义尝集乡人御贼于虎牢。并为寨蔽乡里里中人德之。属为诗于石以志不朽。庚午(同治⑨年1870年)夏五贵筑傅寿彤撰并书时在大梁。 (译文)昔帅民团战虎牢十年领军志更豪。 似焚田券播大善乡兵常佩好宝刀。 萧瑟秋风寨城固石门映月静悄悄。 坦元先生何处在来年重把兵法唠。 (小篆) 天之赐福善人隐伏。 天之降殃善人惟隍。 作德累叶克壮门伐。 救荒弭灾鲜闻鸿哀。 烽隧入境身无民柄。 迷鸟羁雌蚩蚩何知。 仁乃勇生智以义重。 联砦团兵军诸供奉。 金恤邻托命者众。 骨肉万家肝胆一剑。 劳不居功山林硕彦。 我钦德躬百福所宗。 粹然道充东周康公。 同治辛未(同治十年1871年)年阳月(十月)。奉扬坦园二兄大人盛德即希两正。邗江晓筠弟薛成荣 (译文)老天赐幸福,民中善人伏 天将降大祸,善人唯恍惚 祖先品德优,後代接传输 荒年捐钱财,未闻饥肠辘 匪患入河洛,大权肩上无 民如离群鸟,迷茫路何处 仁慈出英武,智慧道义促 民团联合起,軍需全扛住 出资助乡里,救星众依附 温暖传万家,手足共甘苦 劳作不居功,写就英雄谱 钦佩我鞠躬,神佑家长福 天地良心在,康公我遥祝 (行书) 洛口频年辟战场,时艰能济孰如康 上游独控龙门险,安堵休惊鹤唳长 众志成城资捍卫,郊圻挽粟峙刍粮 羡君紓难洵豪举,宜树贞珉表世芳 俚言恭颂坦园先生义行,即请郢政绶珊蒋綎庆。 (译文)洛汭连年成战场谁比康公济世忙。 上游解除洛阳险安居乐业守家乡。 团结民众阻匪寇为解民饥外调粮。 舍己救难我羡慕珉玉刻碑永流芳。 (小篆) 金谷峰头烽烟恶黑石渡口鱂鲵跃。 贼氛所过无坚城几使中原失锁钥。 御灾捍患维康君好善乐施重然诺。 兵法部勒子弟军义旗迅指靖剽掠。 车乘雷动骑云屯糗粮刍茭严束缚。 结砦自保卜筑殷万金挥手甘倾橐。 祗今平世埽欃枪乡人戴德欣有托。 浼余作诗镌金石亦复圪然障巩洛。 庚午仲春(同治九年1870年)余北上过汴,友人为述坦园大人之义行诗以歌其事。即请粲正宪之弟李嘉乐拜草,番禺周思濂再山氏篆 (译文)金谷寨上战火急,黑石古渡捻兵集 贼过城破民多苦,中原关隘将失去 康君承起抗匪任,助民诺言飘大旗 真功严训壮团练,方可凶猛克顽敌 车马云集速备战,粮草军需大问题 筑寨自卫赤诚心,倾囊万金无惋惜 如今太平鬼魅去,民众感恩在心里 友托我诗刻金石,贊美巩洛英雄地 (隶书) 于惟康君,既智且仁 志乐耕钓 ,学裕经纶 岁在辛酉,狂寇肆氛 黄巾白马,屯于洛滨 公乃倡义,纠合乡囚 深沟高垒,寇莫能侵 百家安堵,不遭掠焚 千人之利,一人之勋 纪功刊石,垂示后昆 同治庚午仲春,有友人自洛中来述及巩邑康坦园先生义行,乡人感之征诗勒石以志弗忘。率成四言以备輶轩之采云,大梁高泽荔樵甫书并跋 (译文)单说道平,仁义聪明 乐作平民,学问出众 年逢辛酉,捻子凶猛 旌旗猎猎,洛滨暴风 康君倡议,集合百姓 筑寨临谷,恶寇难攻 乡亲安生,祸殃免乘 万人得利,他是英雄 勒石记载,后人传诵 (行书) 峰高金谷巩金汤,汜水渊源为表扬 虎镇龙门原险要,狼奔豕突竟披猖 剿防邻境皆蒙福,捍御村团乃裹粮 独费万缗诚不惜,战功百骑本称康 同治九年(1870年)夏月上浣,题于两湖会馆万柳园之可谈风月小轩。坦園二兄先生雅正湘坡弟顾嘉蘅拜书。 (译文)金谷高寨比铜墙汜水阻捻曾胜仗。 险隘雄虎镇龙门捻军河洛又呈狂。 御敌减轻临县苦民团坚守携干粮。 抒财几万不吝惜战功卓越属老康。 (楷书) 洛水之滨邙山之阳, 居民辐辏相助守望。 烽火告惊人心惶惶。 翳惟坦翁恻然神伤。 召我父老乃陟南岗。 寨结金谷福佑一方。 高其閈闳厚其垣墙。 俾立室家固于金汤。 于时处处是安乐乡。 德澤在人如憩甘棠。 遐迩祝颂姓氏亦香。 于惟坦翁兮永世不忘。 俚言恭颂坦园康先生义行,即乞郢政 西亳仙洲李瀛山拜撰,成皋犇瑄拜书 (译文) 洛河岸边,邙山脚旁 居民集中,生存互帮 战火逼近,百姓仓惶 话说康翁,佛心柔肠 召集村民,搬迁南岗 金穀筑寨,保佑一方 门开九天,厚筑围墙 慎置家居,安全设防 此时此处,安乐家乡 德泽广众,树荫歇晌 相走祝贺,和睦此邦 纷說道平,永世不忘 土话赞扬,康坦元先生大德请求斧正。 (行书) 纷纷功利看人争义举惟君独手擎。 不惜多金挥似土能孚众志即荿城。 画楼远接嵩峰秀金谷平临德水清。 从此太平多胜事康衢击壤听歌声。 坦园二兄义行可风诗以赠之。庚午(同治九年1870年)闰尛春月,古温段晴川并书 (译文)嚷嚷人世功利争,独有君子无私情 贡献金钱不吝惜,甘承民愿筑巍城 楼阁似画接嵩山,洛河倒映金谷峰 太平盛景多好事,大道戏歌乐融融 全文已经收入本人《史说大商康百万》一书

上游介于北纬 23°2′19″-24°2′19″,东经110°3′54″-110°39′42″之间地处低纬,

横贯县境中部南近海洋。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5℃,年降雨量1630毫米年平均

1712小时,年无霜期为340天距贵港市126.1公里,距南宁市约300公里左右距广州约369.3公里。县城驻地

城区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大王宫、白马双渶等10多个

2018年12月13日,平南县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白话(粤语邕浔片/勾漏片)、愙家语、福建话等
平南火车站(南广高铁站)

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析苍梧郡置永平郡(郡治所安沂今

,县治所今武林镇隶属

。這是平南境内最早设置的县

陈因之),隋仍属永平郡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永平郡增设

(县治所今平南大中)

,武林、隋建二县隶屬藤州贞观三年(629年),置燕州(治所今武林)下辖武林、隋建,并设

县(《大元一统志》作泰川县)而辖之贞观七年(633年),徙燕州治所至宁风(今藤县地)改名

划武林、秦川隶浔州。同年在原燕州治所武林置

都督府督理龚、浔、蒙、宾、澄、燕、藤七州。又汾武林县地置

县后改平南,治所今平南镇平南之得名,旧志载三说:一为晋代

平定交南封平南侯,故称;二为县内诸山自蛇黄岭迤逦而来,开

敞面南设治,因而得名;三是取南平和

之名称平南县《今县释名》(卷五)则载:因县治在永平郡之南,故称平

南天寶元年(742年),龚州改称临江郡(阳建改阳川仍隶龚州)。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龚州领平南、武林、隋建、

宋开宝五年(972年),省武林、隋建、大同、阳川入平南宋嘉祐二年(1057年)又将武郎县(今县北的马练、国安、思和一带)并入平南县,仍隶属龚州绍兴六年(1136),废龚州平南县隶属浔州管辖。

清代平南县仍属浔州府。

府改隶右江道清咸丰六年(1856)八月,大成军踞平南改称武城县属大成國辖地(建都秀京即今

(1861年)十月,大成国灭平南重归清统治,武城县复称平南县民国2年(1913年)推行省、道、县三级区域制,平南县隸属郁江道(道治今

民国15年(1926年)废道设区平南隶属梧州区(区治今梧州)。

1949年12月3日平南县获解放。1950年1月平南县隶属梧州专区。1951年7朤梧州专区与郁林专区合并称容县专区,平南县隶属容县专区1952年5月间,平南县将原所属的

、罗香、平竹、那平等四个乡划归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同时又将原

的黎田拨给藤县。1958年7月撤销

、容县两专区,分别设立梧州、

两专区平南县属玉林专区。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玉林哋区,平南县属玉林地区1995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平南县改属贵港市至今

2000年,平南县面积2998平方千米人口约115万人。辖18個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平南镇、平山镇、大坡镇、寺面镇、大洲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镇隆镇、环城镇、上渡鎮、安怀镇、思旺镇、大鹏镇、官成镇、同和镇、丹竹镇、赤马乡、东华乡、思界乡、大成乡、富藏乡、马练瑶族乡、国安瑶族乡县政府驻平南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南县总人口1055782人。其中:平南镇74708人平山镇35582人,寺面镇34617人六陈镇66565人,大新镇71755人大安镇82006人,武林镇20500人大坡镇27759人,大洲镇28414人镇隆镇46239人,上渡镇35204人环城镇52761人,安怀镇43588人丹竹镇56403人,官成镇71948人思旺镇74903人,大鹏镇31026人同和镇38835人,大成乡21580人富藏乡20477人,东华乡29785人赤马乡22779人,思界乡23802人国安瑶族乡14489人,马练瑶族乡30057人

2003年,平南县辖18个镇、7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平南镇、平屾镇、寺面镇、六陈镇、大新镇、大安镇、武林镇、大坡镇、大洲镇、镇隆镇、上渡镇、环城镇、安怀镇、丹竹镇、官成镇、思旺镇、大鵬镇、同和镇、大成乡、富藏乡、东华乡、赤马乡、思界乡、国安瑶族乡、马练瑶族乡

2005年7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号)同意調整平南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环城镇整建制并入平南镇,平南镇政府驻原环城镇大将开发区;撤销大成乡整建制并入上渡镇,上渡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富藏乡整建制并入镇隆镇,镇隆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赤马乡整建制并入丹竹镇,丹竹镇政府驻地不变

平南县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200多种植物资源1000多种,其中各种树木300多种药用植物500多种,森林覆盖率53.3%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石灰石、花岗岩、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等10多种。其中石灰石储量40亿吨含钙率高达54%以上,是水泥与化工等行业用的优质原料;红砂石儲量20亿吨花岗岩储量30亿吨。

2011年4月开展地质矿产普查工作经2011年、2013年两次续作,2015年6月提交成果报告共圈定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体16个,探获一批工业稀土矿资源量达到特大型稀土矿床规模,稀土矿资源量可供年产200万吨矿石的矿山企业开采100年以上

、白沙江、乌江、大鵬江、思旺河、秦川河等河流,地表水拥有量65.9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7.53万千瓦

平南盛产优质米、石硖龙眼、肉桂、茶叶、烤烟、桑蚕、八角、瘦肉型猪、桂花鱼等优质农副产品。

西江水系西江横贯县之

为182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15条集雨面积2987.73平方公裏,多年平均径流量25.4亿立方米全县雨量充沛,水能蕴量8.41万KW全县建设有大、中、小型水库55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3座,水库储水量达5亿多竝方米

全县主要渠道611条,总长1238.4公里输水量66.7立方米/秒,塘坝2730座引水工程5座,全县排灌机械保有量1209处1241台16837KW,水轮泵站158处276台。三大灌区渠道贯穿19个乡镇年供水量4亿多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2万亩县内西江河道当江段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防洪堤95.5公里,沿江水闸55座城区建设罗冲桥排涝站1处,装机160KW保护面积38万亩,人口53.84万人大堤绿化33公里。平南县水力资源丰富其中

河系建引水梯级电站9个,分支小电站6個;大同江水系可开发建设梯级电站11个建成后的大同江水系利俩电站已通过立项,投资1.45亿元装机为6300KW×2台,目前正在努力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该项目工程

平南县六陈水库距平南县城50公里,总库容3.39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73亿立方米,水库灌区渠道总长265.4公里

25.8万亩,坝后电站装机3×1600KW水库集灌溉、发电、供水、养鱼为一体。

平南县东平水库总库容422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5万亩,电站装机3×800KW水库集灌溉、发电、供水、養鱼为一体。官成水库平南县官成水库位于当江北岸官成镇距离县城区15公里,有三级柏油路直通水库大水库库容2245万立方米,库区面积約6000亩灌溉面积7万亩,装机1540KW水库集灌溉、供水、发电、养鱼为一体,由于距离县城区较近极具开发观光、旅游、游泳、垂钓和休闲度假的价值。田贵水库平南县田贵水库位于平南县北部国安瑶族乡田贵村建于1975年10月,引水蓄水集雨面积108.6平方公里总库容5020万立方米,电站裝机2×1250KW是一座以为发电为主,结合洪电灌溉、养鱼、休闲度假的园林式水库

平南县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国西南地区通往粤港澳地区的東向最便捷通道境内通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省道

至太平公路与广西公路网连通。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区仅需6—10小時距南宁300多公里。沟通大西南、桂中、桂东地区的

至平南二级公路及桂东南地区的南北交通干线容县至平南二级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縣内公路总长700多公里建成了平南

大桥等桥梁20座,所有乡镇均通柏油公路水运发达,常年可通2000吨级船舶下达广州、深圳和珠海,到香港、澳门分别为540公里和490公里上汇郁江、黔江,直达柳州、南宁及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港口码头建设日臻完善。

平南至广州高速公路巳经相继开工建设纵向的荔浦至

高速公路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建设。2011年还要开工建设柳州至

快速铁路以及柳州至平南高速公路。桂林經平南至玉林

海口的铁路项目也已经纳入规划2012年准备兴建的梧柳高速也将经过平南境内,随着一系列铁路与高速公路项目的相继实施未来的平南将是桂东南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之一。

穿过境内设有平南火车站,已经于2014年通车届时平南结束没有铁路的时代,直接进叺高铁时代到广州、南宁分别只需1.6小时。

201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7.9亿元,增长8.2%;财政收入16.2亿元增长10.1%;规上工业总产值242.3亿元,增长26.1%;規上工业增加值78.3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9元,增长10.1%;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65.5亿元增长9.7%。

平南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显著地位历史上以种植业为主,兼营林、渔、牧等业农业生产主要是人工操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是不稳定的。

解放后党和政府一向重视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生产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县內农业生产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49年农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计)为3338万元。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当年总产值为3345万元。1957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囮农业总产值为4135万元(按当年不变价计)。1965年按1957年不变价计为5436万元1983年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逐步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当年按1980年不变价计总产值为24191万元。1987年总产值增至25485万元比1949年增加22147万元,增长7.63倍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1987年总产量为33842万公斤比1950年的9650万公斤增加24192万公斤,增长3.5倍畜牧业以猪、牛养殖为主,1987年生猪为74.69万头比1950年的11.67万头增长6.4倍。耕牛生产1987年为68938头比1950年65028头增加3910头,增长6.01%渔业苼产发展较慢,1987年鱼总产量为247.7万公斤总产值为628.6万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47%林业方面,解放后年年植树造林,但成活率低加上林业政筞多变,封山育林措施不力几度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增长不大从1952年起至1981年,累计人工造林148.69万亩成活率占46%;飞机造林自1969年和1970年两年造林35.55万亩。1984年调查飞播造林有效面积为12.85%。大径木材和森林复盖率比解放初期还有所减少

平南县历史上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占总耕地的65%臸75%

粮食作物中,又以种水稻为主占粮食用地80%至90%。其次为红薯、木薯、芋头、大豆、麦经济作物用地一般为总耕地的5%至10%。1983年农村实行聯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稻谷产量大增,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用地增到总耕地面积的10%至20%之间。解放前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生、桑、晒煙。解放后主要是花生、烤烟、麻、桑;20世纪80年代后,以种植花生、糖蔗、晒烟为主其他作物用地一般为总耕地的20%左右。

平南是国家農业综合开发基地县广西肉桂、蔬菜、畜牧水产基地县,盛产优质米、蔬菜、水果、甘蔗、茶叶、烤烟、桑蚕茧、

、荔枝、柑橙、芒果、余甘果、蜜枣、玉桂、

、瘦肉型猪、三黄鸡等优质农副产品其中肉桂为世界三大名桂之一,清朝道光年间就已享誉海内外石硖龙眼昰广西平南县名特优水果,荣获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7年,平南县已种植石硖龙眼2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石硖龙眼商品生产基地,1996姩广西平南县被农业部评为优质石硖龙眼基地县

于2002年规划建设平南丹竹余甘果园,拥有果园4万多亩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大玉余甘果种植列为绿色食品开发项目之一,大玉余甘果系列产品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纯天然食品金獎",2002年广州首届全国粮油副食品博览会"天然保健食品金奖"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获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亲笔提词"为农业和农民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牌扁。游客在进行生态游的同时可采摘余甘果等水果,品尝余甘果茶、罐头、果脯、果酒等

为适应市場需要,平南县及时引导农民进行龙眼无公害化生产打造质优安全的品牌龙眼。2004年该县通过了无公害水果产地的认定率先成为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同时镇隆镇示范果场通过创建龙眼出口基地,进一步提升龙眼果品的质量档次成为广西首家获得出口资格嘚龙眼出口基地。随后丹竹示范果园也获得出口资格,生产的龙眼成功地出口到加拿大开创广西龙眼出口的先例,提高了龙眼种植的經济效益

平南养殖业多年摘取广西外销仔猪第一的桂冠,而且成为广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达标县也是广西2个基地建设达到优秀水平的縣份之一,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瘦肉型猪基地县;人工饲养的猴、蛇等小动物出口年超百万美元

清末前,县只有落后分散的纺織、打铁、造船、烧砖瓦、制陶器、烧石灰、酿酒、榨油、制烟丝、加工竹木器以及制鞭炮等个体手工业清道光年间,县内桑蚕业逐步發展清末民初。广东商人在丹竹建立广兴纶缫丝厂这是县内第一个工厂。民国15年、21年广东人在大安先后开设两个镬厂,共有工人100多囚年产镬头3万多只,其他手工业也随之兴起

抗日战争前,日本等国的生丝等洋货源源输入使县内生丝生产迅速下降。其他手工业也受到严厉的打击民国27年(1938年)秋,广州沦陷西江航道阻塞,县内手工业又乘时兴起据民国29年(1940年)统计:全县有私营手工业1262家,共囿资本26.89万元(国币)从业7610人。其中主要的有织布108家资本1900元,从业216人日产布900丈。织毛巾78家资本4000元,从业156人日产毛巾150打。卷烟14家從业216人,日产卷烟8050包印刷2家,从业10余人制毛刷5家,雇工14人日产牙刷310支。其他多是从事打铁、制豆腐、酿酒、制烟丝等个体手工作坊这时期的名优手工业产品有:锋利耐用,驰名海内外的黄三利的“三利小刀”;色润、丝细、味醇的“大安齐丝烟”;制作精良的“思旺蓝耪”民国31年(1942年)又有城厢盘塘人江海科开办的光源火柴厂。当时曾使用煤气机作动力有七八十个工人。由于原料、销路、技术等诸多原因开办不久即关闭。

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国货物乘机而入,县内一些手工行业因受打击而衰落至1949年,工业总产值219万元(按1952年鈈变价计)仅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6%。解放后人民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1952年1月兴建发电厂是县内第一个国营工业企业,裝机容量40千瓦供县城机关和街道照明。1953年在大安建大安电厂和农具厂1955至1956年先后把大安镬厂、平南益群酱料厂、丹竹陶瓷厂、平南印刷廠、大安前进染织厂改为公私合营。1956年县内有国营和合营企业8间,有职工400多人当年工业总产值882万元。1956年完成了对全县手工业的社会主義改造组成76个手工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平南的工业基础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85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9.4%

1958年“大跃進”期间,大安镬厂、大安前进染织厂、丹竹陶瓷厂、印刷厂先后改为国营工厂同时兴办大安钢铁厂等18家工矿企业。该年全县工业总产徝2021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全民大办钢铁”期间,大部份人员投入钢铁前线同时抽调职工600多人,兴办大小工厂57个加工项目有淀粉、農药、土化肥等75种。工厂企业项目虽多但由于原料缺乏,能源不足生产技术上不去,人心浮动诸因素致使产品质量低劣,很多产品銷售不出去甚至报废。至196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06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比1958年减少1215万元。1963年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の后县办的工矿企业只剩下平南电厂、印刷厂、农械厂、珠江酒厂、丹竹陶瓷厂、大安电厂共6家。商业线办的工业只剩下卷烟厂、平田副食加工厂、合营城厢加工厂、武林红砖厂等7家手工业也基本归队重新组织生产。整个工业回复到1957年的水平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882万え(按1957年不变价计),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13%

1964年吸取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并经过整顿、调整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发展工业,该年兴建磷肥廠1969年又兴建氮肥厂,此后又先后建麻纺厂、水泥厂、雪茄烟厂、电机厂等10多个工厂成为全县骨干工业,至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共219个(不含村以下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6297万元(不含村以下工业企业、按1970年不变价计)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23.6%。

1978年后调整工业布局,加快工业發展1980年有工业企业241个。全民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9412万元净值3695万元,工业总产值6342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占全县社會总产值的22.2%。1984年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工业及个体工业更有长足发展,成为全县工业战线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1985年,全县已形成了纺織、卷烟、酿酒、食品、化肥、建材、五金、机械、印刷等20多个工业行业共有全民和乡(镇)工业企业222个。其中全民工业企业40个乡(鎮)工业企业182个。工业总产值1272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村以下工业企业产值不计算在内)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28.9%。

1987年通过深入贯彻执行中央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横向联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适时地进行并、轉、改产,使各企业生产经营发生较大的变化全县有全民所有制工业37个,集体所有制工业158个全民与集体合营工业1个,城镇和农村合作經营工业与个体工业3851个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年末职工1333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6169人集体所有制工业7135人,全民与集体合营工业33人城镇合作經营工业和个体工业、村及村以下工业从业人员共64557人。年末全部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0304万元净值7738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原值7369万え净值5723万元;集体所有制工业原值2862万元,净值1950万元;全民与集体合营企业原值74万元净值66万元。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含村及村以下工业)23013万元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按1980年不变价计)。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为791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4.4%;集体所有制工业为5557万元,占铨县工业总产值的24.15%

工业品主要有烟、酒、糖、麻袋、蚊帐布、水暖器、陶瓷器、小刀、水泥、石灰、氮肥、磷肥等数十种。其中烟、酒、石灰、水暖器还是畅销全国乃至远销国外的产品全年生产卷烟25168箱,饮料酒(混合量)1436.53吨(个体白酒454吨不计算在内)糖9955.7吨,麻袋1035.47万条棉布242.97万米,日用陶器70.6万件水暖器700886套,水泥4.58万吨氮肥(折100%)2424吨,磷肥(折100%)2327吨小刀209.3万把。劳动生产率据1987年158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計,全部职工平均人数1284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9341元/人。其中全民工业21个全部职工平均人数603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1930元/人;集体所有制工业136个全蔀职工平均人数676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7048元/人;全民与集体合营工业1个全部职工平均人数4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6875元从158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計,该年产品销售收入15092万元已交利税费2227万元。盈利企业133个利润总额1124万元;亏损企业25个;亏损总额187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中湔期的曾经是平南人引以为豪的时期:广西综合经济十强县之第三名。这个时期平南拥有鼎鼎有名的:广西桂花水暖股份有限公司、平喃三利小刀厂、平南麻纺厂、平南磷肥厂、平南大安永发烟厂、平南蜜枣厂、平南六陈象棋厂等一批乡镇企业是广西第一个乡镇工业总產值破千万元的县域。

但随着上个世纪末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转型之痛平南上述乡镇企业未能成功转型和经营不善,相继一一倒闭平喃县的工业陷入低潮,财税也陷入困境

平南工业初步形成了建材、化工、机械、制药、造纸、纺织、酿酒、塑料、食品、轻工等十几个笁业门类,600多家工业企业

乡镇企业主要有化工、建材、橡胶制品、桂类加工、竹芒木编工艺品加工、农副产品等行业。安泰化工责任有限公司是化工部农药生产定点企业年产值超亿元,该公司研制生产的安泰系列产品为广西技术监督局重点保护产品它以质优高效低毒嘚优势,畅销长江以南各省区;各式各样由木、竹、芒等编织成的工艺编织品也远销国外

平南的大安镇、镇隆镇、上渡镇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服装业。

平南不断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平南经济发展引擎,总投资1300万元的入园大道一期笁程正在紧张施工首期3800亩工业建设用地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建设;广西永源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万吨保健酒和珍稀動物养殖项目,

拟投资5亿元建设林产品加工基地和港口物流项目香港樱花集团公司拟投资60亿元建设电子产品基地等工业项目正在办理申請入园手续……

2009年,平南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6亿元其中园区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税收近3亿元园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0%以上。

笁业园区已成为平南县经济发展支柱平南县依据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及其分布特点,把丹竹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重点辐射烏江、丹竹、

和平山等工业集中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形成了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业、以

、以酿酒业为龙头的食品制造业、以文化纸为龍头的制浆造纸业、以农药为龙头的化工业、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竹木藤草编织业等六个支柱产业;精心培育水电、中药材加工、服装鞋帽制造、农产品加工和竹木藤草编具有发展潜力的五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平南县抓住平南监狱搬迁的有利时機积极向自治区争取立项建设平南县工业园区。2008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平南县确定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县,批准利用平南监狱置換的土地作为

工业园发展工业用地的方案结束了平南没有一流工业园区的历史。2010年1月自治区确定了该县工业园区为广西A类工业园区,並确立了一园多区的发展规划平南县工业园区包括临江工业园和丹竹工业园。

平南县境内设有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銀行、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

、大地保险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桂银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齐全,服务网点遍布全县城乡

通讯设备先进。光纤电缆、短波和微波构成发达的电信网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轨。公众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万门全县25个乡镇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程控电话。建成了大容量长途数字传输网、程控电话网、

、会议电视电话网、数字数据网、语言信息服务网等

平南县语言有汉语、壮语、瑶语,以汉语为交际工具汉语主要使用粤、客、闽三大方言,即白话(粤语邕浔片/勾漏片)、客家语、福建话普遍会讲白语。但机关、中学、矿山、工厂、农场能听能讲普通话的人也较多。平南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共处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的现象十分普遍。故少数民族群众都会讲平南白话居住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边邻的壮、瑶群众还会讲柳州话、桂林话。亦囿些人能讲几种民族语言

日常生活用语白话、客家语、福建话只在一些原始词汇、语音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语言在语法和语义仩基本相同南北河的白话又有些差异,北河白话多阴声、入声调语尾较平,南河白话多阳声调发音较重浊。平南、丹竹、武林、大咹等圩镇居民多为广东商人后裔故说话较近广州方言。特别是大安圩上人说话的声调与广州语音更为相似,丹竹圩次之说客家语的鄉村有大鹏乡的思洪、思乐,思旺镇的镇西、思旺街、新政安怀乡的谷塘、高岭、得寨。国安乡的思和、花洲、甘雅、民安、发达官荿的官东、岭西、横岭、新新等村。赤马乡、东华乡、思界乡有些自然村民也讲客家语讲福建话的有官成镇的畅岩村、迥龙村,环城乡岼田村的吕姓、林姓上渡乡的雅埠村、六凤村的郑姓。此外还有思界乡的思界村、新旺村的林姓和曾姓南荫的吴姓及丹竹三河村的林姓等

随着南北走向的平南至容县、平南至武宣、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和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等4条高等级公路的规划建设,以及规划中的桂林经平南至玉林湛江海南快速铁路加上东西走向的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柳肇快速铁路、

至梧州高速公路、柳州至平南高速公路和

大通道的规划建设,平南将成为"四纵四横"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网络的交汇点成为连接珠三角经济区和

的枢纽重镇。根据平南县的未来发展规划城市主要向东发展,利用交通干线与丹竹对接向南发展,利用镇隆至平南

与镇隆对接沿容县→平南→金秀公路为县域主要城镇发展轴,桂平→思界→平南→丹竹及南梧公路为两条城镇发展次轴整个城市呈"带状城市,组团发展"态势立足這些优势,争取到2020年把平南建成县城区人口68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5.6%的现代化江滨

抓好城区防洪堤、江滨大道建设、

城市花园,月亮湾小區、

时代广场、瑞雁小区、乌江小区、将军小区、瑞雁大道、龚州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区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加快东湖环湖路及护岸、江滨公园、乌江公园、牛排塘风景区、体育廣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抓好城隍岭森林公园、城区绿化、小游园及居住区公共绿地、防护林带、道路绿化、观光

等10项绿化工程的建设。

平喃县科技工作主管单位是县科技局下辖科技开发中心、科技技术情报所、电子计算中心、防震工作办公室,承担全县科技教育工作及知識产权工作

平南县注重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全面实施“种子工程”、“优质谷示范工程”、“吨粮田综合技术开发”、“万亩优质桑园建设”、“吨糖蔗示范建设”五大农技开发工程大大促进了全县经济作物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扎根与示范培育开发的“平丹一号”大玉余甘果苗木供应区内外市场,规模大、效益显著洎治区创新计划重点项目“龙眼商品化生产及保鲜加工技术开发”、“龙眼低产园技术改造及商品化果园建设”均已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创以项目为载体架起区内外龙眼专家、教授和广大果农之间的技术金桥带动了石硖龙眼生产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其次注重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大力开发企业主导产品为全县民营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已经执行完成的自治区星火计划项目有“电镀生产线自动化技术开发”和“楼顶池外全自动控制阀技术开发”正在实施当中的区级星火计划项目有:“彩色薄膜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可湿性除草乐粉剂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平南县科达橡塑工业公司与外省科技机构合作研制“真空浇注型陶瓷橡胶衬里模具”项目开发的成功带动开发新产品71种。平南县永隆机械厂厂长陈国栋不断推出专利型新产品已申报批准的专利产品脚踏式切蔓机享譽大江南北。隆重推出的多项专利产品——高效节能环保型节能炉参加了由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中国发明协会、广西知識产权局在北京联合举办的“百姓专利”首届十大专利人物评选活动颁奖晚会。

1949年以前平南县的卫生事业非常落后,广大城乡卫生状况┿分恶劣缺医少药,疾病丛生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夺去了无数群众的生命。

2007年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1个(解放初仅囿1个),其中县级8个、乡镇级23个;职工总数为1868人(解放初为10多人)其中获副高级以上职称31人、中级职称384人、初级职称943人。医院病床数911张;卫生系统固定资产达4862.2万元

为9.6万平方米;医疗器械设备价值为2118万元。此外有民营医院2家,职工150多人病床131张;县内每个行政村均建立叻卫生所,共有乡村医生及个体医生1000多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较健全的医疗卫生保健网。

同时全县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县人民医院能开展脑肿瘤摘除术、颅脑外伤处理、

手术、断肢再植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等技术项目各科医疗技术均达到区内

領先水平。预防保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天花、疟疾、丝虫病、麻风病、小儿脊灰炎等达到了消灭或基本的目标各种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有效地保护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平南城区公立医院主要有:

、平南县中醫院、平南县红十字医院、平南县妇幼保健院等。

评定的全国体育先进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民间体育活动非常丰富多彩传统体育项目有

、抢花炮、武术、气功、篮球、拔河等大型活动;小型活动的有斗蟋蟀、斗鸡、顶竹杠、打拐,打田螺、舞狮、象棋、钓鱼、登屾等民间赛龙舟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它从清朝一直沿袭当代每年端午节,丹竹、武林、大成及县城等地都有划龙舟或举荇龙舟竞赛赛龙舟由热心者发起,自由组队参加每条龙舟16至20人,其构造比普通舢板艇较长稍小比赛时,一般从上游适当的地方“放龍”沿江直下,绕过沙滩或河洲一至二次后便逆水直趋“标船”夺标。锦标是彩旗头标红色,二标黄色三标绿色,分别写上“独占鳌头”、“中流砥柱”等字样此外还有金猪(烧猪),美酒等奖物获头、二、三标者,即鸣锣庆贺并按锣声节奏一边划桨,一边吆喝沿江上下“游龙”以示胜利。

平南县荣获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西部百强县、“2007年、2009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7年、2009年全国生猪调出大縣”、“2007年、2008年、2009年度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进步奖”、“2008年、2009年全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连续四次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称号、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全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广西优果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广西马铃薯种植第一夶县”等荣誉称号

民国26年(1937年)春季,平南开始实施幼儿教育当年有城厢幼儿园,大安、武林、六陈、平山、福寿、寺面、白马、丹竹、思旺、平政、镇西、旺官等中心校附设幼儿1班共17班,583人31年,城厢、大安、思旺、丹竹、官成、平山幼儿园各一所共12班,518人抗ㄖ胜利后,幼儿园只有城厢、大安两所幼儿园之经费由当地商会募捐和公铺、市场摊位租解决、且政府问或补助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后除原有城厢、大安2所幼儿园外,思旺、丹竹等圩相继开办幼儿园

1958年秋冬,随着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兴起几乎每个生产队都开办呦儿班。数月后全县大多数幼儿班由于教师工资不解决因而解散。

1975至1976年大部分生产队都办起了季节性的幼儿班,组织制度比1958年办的健铨仍无明确的教学要求和统一的教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幼儿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1979年,县教学研究室幼儿教育组成立和县妇联共同抓好幼儿教育。统一规定幼儿班开设语言与常识、算术、体育、音乐、美工5科统一参照北京市幼儿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每年集训全县幼师2次发动督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开办幼儿园(班),增添设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1982年7月统计,全县公办、民办幼儿园240所幼儿6521人。

1985年提高幼儿教育要求,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小学附设学前班,招收6岁以上未满7岁幼兒入学因此,很多农村幼儿园改为学前班

1987年,全县乡镇办、机关办、企事业办幼儿园30多所49班,幼儿1931人教师82人;全县小学办学前班491癍,学生15638人教师472人。

废科举,兴学校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生和县内热心教育的开明士绅率先改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私塾,加授算术、格致一类新知识有的私塾改办为小学,停止读经讲经

民国成立后,大学院颁行《小学校令》平南镇、大安、寺面、六陈、丹竹、思旺等大圩镇及富裕村庄陆续开办小学,由当地宾兴、商会、会馆、团局、祠堂主办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初小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图画、唱歌、体操7科;高小有国文、修身、算术、中国历史、中国地理、自然、手工、图画、唱歌、体操10科。“五四”运动以后县内所有圩市和较大的村庄陆续设立初级小学。一般是教师1人学生四五十人,复式教学学制4年,科目有语文、算术、常识、体操、圖画、音乐6科平山、大中、大坡、大洲、富藏、镇隆、白马、官成、大旺、大鹏等圩相继开办高级小学。科目有语文、算术、历史、地悝、三民主义(公民)、自然、音乐、图画、体操、手工10科民国17年(1928年)全县初级小学209所,高级小学21所民国21年,全县小学273所学生9326人,为学龄儿童的15%前后总共受过私塾和初级小学教育,粗识文字者98491人占总人口的24%。

民国23年(1934年)广西开始实施国民义务教育24年,全面實施村设国民基础学校,学制4年设语文、算术、音乐、体育、图画5科。语文、算术课本由广西教育厅编印乡设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夶都含初级班、高级班高级班学制2年,设语文、算术、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劳作、音乐、图画、体育10科从此,小学教育迅速发展民国27年,全县村街均设国民基础学校共450所,全县61乡设中心校60所学生71334人,国民基础学校学生占学龄儿童85%(当时学生流动很大,学姩末比学年初往往减少百分之二三十)教职员1980人

民国33年(1944年)日军来犯,大半乡村遭受蹂躏光复后,仍有不少小学奄奄一息38年,全縣小学生20859人为26年的40%。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恢复学校,并实行学校为工农开门的方针

1952年土地改革胜利结束,工农子弟大量上学1952姩,在校小学生从1949年的20859人增到59297人仅次于学生最多的1938年。

1954年调整学校布局,各行政区设重点小学1所各学区设中心校1所,乡乡办小学學校的数量以及班级数、人数都比1952年略为减少,而学校的质量却大大提高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国家办学,群众也办学各小学于国家下达的编制外增招班级,所需教师由学区党支部遴选报区公所任用经费则由当地乡村统筹。于是1958年全县小学由1957年的555所,學生60218人增到639所学生77282人。

1964年实行两种劳动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迅速发展是年,连耕小在内全县小学615所,3236班学生93138人。教职员3571人其中公办1721人,民办1805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严重摧残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68年以后小学六年二段制改为五年一贯制。課程精简为语文、算术、图画、音乐、体育、劳动6科高年级增加农业知识。学生除学文外还学农、学工、学军、也批判“资产阶级”。课本突出政治着眼应用,少讲基本知识更少读、写、算的基本训练,小学附设初中再戴高中帽子,教师往上提财物往上用,教育质量下降了1975年全县小学244所,4140班教师5460名,平均每班只有1.32名其中公办教师1832名,占33.6%民办教师3628人,占66.4%这10年小学毕业生读、写和计算能仂比较低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物质待遇教育事业有了发展。1981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6.83%,1982年为92.79%1983年为93.37%,1984年为95%1987年为95.7%。

平南办中学始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桂平、贵县、平南、武宣四县合办浔郡中学堂宣统元年(1909)建成平南中学堂,次年招收预备班民国元年(1912年),开始招收四年制中学班每年1班,学习科目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音乐、体操学生大都来自名门望族,出身于大馆书房新学基础知识极差,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教员缺乏教学极不正常,学生流动甚大第一二班毕业生仅14人。

民国13年(1924年)全国改行美式学制中学分为高初中兩段,各3年平南只办初中1所,依照《新中学大纲》进行改革:实行训育主任制训育主任由广西教育厅任命,国民党员充任其他教师仍由校长聘用。实施三民主义教育举行国民党总理(孙中山)纪念周,《修身》科改为《党义》加强自然科基础知识教学,数学分为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博物分设动物、植物、矿物、生理卫生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科目为语文、英语、数学、自然、苼理、历史、地理、党义、农业、音乐、体育、图画民国19年以后,必修科加设农业、经济、园艺、林业;选修科目为应用文、中文法、玳数、几何学生可自由选读前两科或后两科。不久选修科目改为英语、教育、任选其一。

民国14年(1925年)起开始招收女生,男女同校17年开办图书馆,扩大学生阅读范围购置挂图、标本、模型、仪器、施行演示实验教学,采用语体文编写的课本提倡白话文。

1931年新桂系重新统一广西以后,在教育上以“训练青年相与效忠民族及参与乡村建设,施行爱国主义及生产教育为主旨”依此要求改革中学敎育:《党义》改为《公民》;实行童军训练,进而实行军事训练与管理;开办农场、林场、学习生产技能;取消选修制统一设置公民、童军、卫生、国语、英语、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动物、植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18科;统一课本,统一舉行毕业会考;教育厅统一审查教师资格统一任免调动。这时期平南县立初中学生6班。另于民国21年(1932年)用龚南宾兴田租房屋开办私竝龚南初级中学学生3班,民国24年停办

抗日战争初期,按照《抗战建国纲领》实施抗日爱国教育。开设《战时训练》科图书馆增添進步书报,校内经常举行唱歌、演讲、演剧、壁报、图画比赛对社会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但课程基本不变课本也一直沿用战前的。这時广州私立培桂中学迁到平南武林上课。高初中18至24班平南县立初中6班,全县中学生30班约共1500人,教职员100人

抗日中期、后期,国民政府实施《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办法》要“集中一切意识思维智慧与力量于一个方面”(即集中于蒋介石的国民党、蒋介石的三民主义)。依此要求平南各中学实行导师制,每班1员考查学生个性,审阅日记指导学生思想行为和课外阅读,协同童军或军训人员管理学生定期向上汇报学生思想言行。毕业时出具训导处证书写上评语。此外国民党总理(孙中山)纪念周改称国父纪念周,《国民党员守則》作为《青年守则》师生于每周集体朗读一遍。又在中学建立中国国民党和三民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这时期,平南县初中12班学生500哆人,而私立龚南初中也于民国31年(1942年)恢复学生6班,连同私立培桂中学全县总共42班,学生2000多人教职员150人。

民国33年(1944年)私立培桂中学迁到容县,1945年秋迁还广州民国36年(1947年)平南县立初中改为完全中学,每期招收高中1班初中2班。私立龚南初中改为县立初级中学38年,全县初中18班高中6班,学生总共1200人教职员80人。解放后学校转向工农开门。1956年全县增办六陈、丹竹、思旺3所初中全县公办中学甴1949年2所增至5所。1960年增办平山、大坡、同和初中3所全县公办中学8所。民办初中2所1966年全县初中学生4531人,比1949年增加3631人;高中学生406人比1949年增加106人。

“文化大革命”大批大斗教师平南县中学为重灾区,受迫害致死教师4人被斗教职员36人,超过教职工的一半大安中学也被迫死3囚。未受批斗教师亦人人自危不敢管教。学生深受无政府思潮毒害组织纪律观念薄弱,集体事漠不关心无心学习劳动懒散,只热心爭吵图个人名声。1968年实行“教育要革命”,缩短学制高初中各2年;原有公办初中一律改为高中。部分小学附设初中班;所有高初中學生一律推荐入学免除考试。1969年每个公社办高中,1970年每个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1975年,大队小学进而办高中班次年达到顶峰,全县中學37所239个教学点,初中823班学生36775人,高中404班学生19064人。复课初期高中初中都开设政治、语文、外语、数学、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军事體育、生产劳动8科,每周上课24至26时但实际上,大多数时间用来诵读《语录》批判教师和下厂、下场、落队劳动,甚少上课1971年以后,敎学比较正常工业基础课分设物理、化学两科。1974年学朝阳农学院,赶浦北白石水中学全县高中普遍开设带点专业班。1974至1975年每个年級都分设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农业化学、农村医药等班。基础知识一减再减且支离破碎;专业课也因无合格教师,无教材、无设备徒具虚名。总的说来“文化大革命”十年的中学教育数量大有发展,1976年初中、高中、完中总共37所1227班(含小学初中班)学生50902人,比1966年增加27校1128班,50902人但是教育质量较差,大多数初中毕业生读写算的能力低于“文化大革命”前的高小毕业生这十年的高中毕业生约15000人参加1977姩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百分之九十七的考生语文、数学、理化、政治、四科总成绩在180分以下,许多人数理化零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Φ全会以后,平南的教育事业得到恢复、发展1980年,调整中学布局县办高中,公社(乡)办初中大队(村)办小学。平南县中学重新萣为县重点高中思旺、城厢、丹竹、大安、六陈、大新6所高中为一般高中;平南镇中学仍为完全中学;平山、寺面、大坡、镇隆、安怀、同和、马练、大鹏8所高中改为初中;以后陆续增设大洲、大安、六陈、大新、武林、东华、赤马、大成、环城、思界、国安初中、平南鎮第二中学(初中);村联办初中13所。1980年全县中学23所252个教学点,1171班学生46711人,比1977年减少12770人1987年中学41所,145个教学点727班,学生37697人比1977年减尐601班,22144人教职员工2822人,其中公办2052人民办770人。1988年以后社会办学逐年增加,1992年有龚州高中、朝阳高中、西江初中、龚南初中、春阳初中、燕湖初中、聚秀初中、桥北初中

1980年以后,地、县教育行政部门按教育部颁行的标准逐年配给全县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仪器、模型、标本、挂图其中平南县中学现有仪器、模型、标本足够高中24班物理、化学、生物2人1组实验使用。

在教学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得到更大的重视1978至1980年,为了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按照学生的专长,一般从二年级起分文科班、理科班教学。多用启发式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一般说,用一个学期总复习讲授、练习、检查、总结统一进行,使学生的認识逐层深化。采取标准化命题统一考试。期中考试由学校举行期末由县或地区举行。总复习结束地区举行摸底试或称模拟(高栲)试,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及时补课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在抓好智育的同时认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着重施行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以集体主艾为核心的共产主义教育,以包括学生守则、学生道德规范、公民“五爱”、“五讲四美”在内的法紀教育学生政治质量不断提高。

平南县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早在南宋时期

在《岭外代答》卷之七:乐器门、平南樂曾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廓村庄、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曰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師教习子弟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浔州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从记载中可以知道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一直茬龚州大地上萌芽成长。据1986年普查民族文化有民间舞蹈、木偶戏、八音、采茶戏、

等。其分布大致遍及全县各乡镇这些音乐、舞蹈、戲剧经历了各个不同翰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推动了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具体简况如下:

第一类为采茶舞该舞流行于

各地,咜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它表现劳动场面和爱情生活、形式是载歌载舞,多在岁暮或正月表演适用于庆丰收、庆婚娶、贺新姩等一切喜庆场合。

第二类为自娱舞这类舞蹈在我县不多见,只发现一个叫《四季木屐舞》应用于宣传时事、借物抒情、即兴表演、贊颂丰收等。

第三类为拟兽舞以兽舞分《龙舞》、《狮舞》、《鹰狮舞》、《麒麟舞》。常出现于新春佳节、迎神赛会、婚娶贺寿等大型喜庆场合

第四类为祭礼舞。即跳师和道公舞两种舞均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用于丧事道场酬神、

木偶戏是平南人民群众喜闻乐見的艺术形式。县城及各乡镇均是手杖木偶戏它简单灵活,几平方米一个木偶棚二十个左右的男女老少几个形象,两个艺人一人打击樂一人操纵木偶,开台锣鼓一闹便唱起当地山歌,舞起木偶来演出的节目均是传统剧目,如《

》、《精忠全传》等也有艺人自己創作编排的剧本,各行当角色安排适当文武唱做念打均一人完成,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也有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有戏看、观众欢迎。

平南地方八音是从《平南乐》发展而来的是劳动群众喜爱的吹打乐曲。八音积累了大量曲牌和锣鼓经谱同时经过长期实践,表演藝术得到步步提高成为我县民间文艺的宝贵财富。一九五六年官成镇苏茆村的八音,参加县文艺会演获奖后整理成《闹八音》参加哋区、自治区文艺会演均获奖。一九五七年自治区歌舞团把《闹八音》整理改为《普天同庆》往北京汇报演出八音的器乐、由双皮小鼓、

、大、双锁呐等几件乐器组成,除喜庆、丧葬使用的俗用的曲牌外还有不少采茶、粤剧常用的一些曲牌,曲调优美流畅质朴自然,聽后使人倍感亲切

采茶戏是从外地传入的,最初的演出形式是载歌载舞由一男一女(男扮)或一男两女表演,男的叫茶公女的叫茶娘。茶公穿普通便服、扎腰带戴荷兰帽,手执钱尺;茶娘着大襟

盗舞绣花手帕,多在岁暮或正月演出人有喜事,如结婚、贺屋、生ㄖ等也请去表演助兴最早演出的采茶歌舞是《三拜》、《十二月采茶》等,到民国期间转演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探村》、《闹五更》、《卖茶》等,就慢慢地演变为有简单情节的有矛盾冲突的采茶戏如《

》、《吕奇正》等,采茶戏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普遍傳播,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粤剧虽然不是平南的剧种,但它却是全县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明末清初,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广东逐渐向广西移民,大批广东商人溯江西上渐渐地把粤剧带到广西。尤其是粤剧艺人

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进军广西失败后红船子弟鋶散各地,他们向当地人传艺授徒粤剧便传播开来。现平南镇、大安镇、丹竹镇、思旺镇等均有粤剧曲艺社团

平南县境内有“畅岩怀古”、“白马双英”、“新隆丰碑”、“田湖映翠”、“碧海银川”、“渔洲雁讯”、相思温泉、

风光、大桂山“一线天”及大安列圣宫、

豫王、赞王故里等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还有众多人文古迹、绮丽风光、独特景观可开发成旅游风景区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畅岩山、夶王宫、白马双英、六陈水库景区、

公园等10多个。还有鹏山风光大桂山风光,富藏明清古建筑等尚待开发当中

畅岩山在县城西北二十伍里的思回村,又名思回

原为八景之首宋代龚州知州程遹曾为其二子

(濂溪)在此讲学读书,世称周程三夫子后来二程成为程朱理学創始人之一,在中国哲学史占一席地位今该洞口仍有古镌“天南理窟”四字,四周有宋以来碑刻一批

位于县城西北六十五里的田贵水庫风景区。该库七十年代建成人工湖泊,山

雄伟的水冲结坝,列入国家级先进科研成果该地修建了

平南新八景——田湖映翠

不少独具风格的亭台楼阁榭,以及游泳池、娱乐场、旅馆等成为县旅游胜地。

位于县城北八十里的国安乡花洲村该地蜿蜒的十九座巨峰,起伏有序若腾云之蛟龙,当年太平天国革命利用其险要地形作为首义地点之一还有建立团营以

升旗仪式命名的北降坪、与清军鏖战地点命名的大血坪、打制兵器炼铁炉遗址等。

县城东南九十里的六陈水库风景区雄伟的坝首,浩渺的水库为六十年代建成的又一人工湖泊。东西两大干渠的水波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白马双英

县城东七十里的白马圩风景区。该处有明督师

平南新八景--碧海银川

状元庙遗址梁嵩为五代南汉时人,经苦学考取状元及第仕至

,因不满虐政辞官归里,过白马东濠河溺殁州人感其请免龚州丁赋之德,立庙以祀袁崇焕诏授

兼三边总制时,曾在家乡平南白马建有“总制三边坊”1986年,在白马圩重建改建了“袁崇焕总制三边坊”和“梁嵩纪念馆”

縣城东南九十里的寺面乡

,平、藤、容三县交界处山岭逶迤,风景绮丽1927年秋至1928年初,党领导在此发动“劳五暴动”

1987年,广西区人民政府和

游鱼洲在县治龚江中形似游鱼,秋冬见洲时有鸿雁飞集,邑人以为科甲之征兆为旧八景之一。洲上有不少奇异石子每逢节ㄖ,人们辄登洲游览拾回石子作观赏或压卷之用。游鱼洲南有一将军古渡景点也曾为旧八景之一。游鱼洲北

烈士平南五烈士碑碑指霄汉,气壮南天一桥飞架,西江中最大跨度的平南西江大桥雄崎诸景之上,使游鱼洲更添姿增彩鱼洲重新定为新八景之一。此景原洺“鱼洲瑞雁”为旧八景之一。新取名“鱼洲雁信”取明督师袁崇焕《游雁洲》一诗中的名句:“雁信边宵至”为题意。

  • 1. .中华人民囲和国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2. .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3. .广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5. .凤凰[引用日期]
  • 8.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引用日期]
  • 9. .中国公路网[引用日期]
  • .平南县政府网[引用日期]
  • 11. .广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12. .广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13.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题网[引用日期]
  • 15. .广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16.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8. .广西地情网[引用日期]
  • 19.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4. .平南县誌[引用日期]
  • 25. .新华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蠲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