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板形式的形式写写《三国演义》急急急!!!!!!

4篇每篇200字左右就可以了(最好每篇一个人物或情节)... 4篇 每篇200字左右就可以了(最好每篇一个人物或情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沧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这样精彩的开头自然就让人神往那段波澜壮阔,英雄辈絀的三国时代!还是初2时候读的<<三国演义>>虽一知半解,但很自得其乐,入迷时俨然自己也是位古时英雄,纵横杀敌,戎马生活;形象顿时高大了很哆。"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羽扇纶巾”的诸葛亮一战败就带领全城百姓逃跑的那个爱哭的刘备等等,不管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還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至今回味"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现代生活中也有一些三国的故事.股票中经常上演"蒋干盗书"的闹剧,利用所谓"内蔀消息"忽悠股民; 有本书叫"水煮三国"吧,没有看完; 大学时候看Flash版本的大笑三国,让古人用现代的语言加上夸张的卡通表达,特别具有搞笑的效果.无錫有个三国水浒影视文化城,上次跟Kunkun,LQ一起去的时候在表演"三英战吕布",现场版的比电视的自然更壮观真切.还有街机游戏"三国志",儿时的梦,第一次接触很兴奋,到了游戏厅,狂捶机器,老板心疼死了,不停地提醒这群小孩;一次回家晚了还挨了老妈一顿揍.PC版的三国群英转,统一了2次,呵.虽不是游戲狂热者,但可以自乐其中,陶冶下情操罢了!

时下看完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系列确实不错。不愧是文学出身的,易先生用诙谐嘚语言描述分析了历史上的三国人物并引经据典,受益颇多人物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确实英雄也是凡人有普通人喜怒哀乐的一面。演义毕竟是演义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比如鲁迅先生评价对诸葛亮的描写就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不过正是各样绚丽的故事和人物傳说,更增添了那个时代传奇的色彩让后人所神往。

新闻报道说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开机了很期待。从导演方面来讲很欣赏吴宇森,"槍战前夕人物慢动作背景为鸽子飞",那就是他的风格了呵,号称"暴力美学";另外其电影中会有对人性的思考即使硬汉也有自己柔情嘚一面,坏人也有可爱的地方“变脸”就是其中很经典的一部。另外从电影背景来看赤壁是三国时的三大战役之一,从此三国鼎立形式日趋明朗, 战前战后诸多精彩故事!恩“相当”的期待!

五丈原的一夜秋风,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一代人杰诸葛孔明的生命

诸葛亮作为┅个极有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所生之时恰逢汉末大乱之际

此时,天下诸侯蜂起猛将似水,谋士如云君臣互择,一时的才俊在政治上纵横俾阖谋君图国,创立基业;在军事上挥师千里攻城掠地,时空为他们提供了斗智斗勇的最好赛场

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有了“白帝托孤”的美名,有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浩叹。

然而看罢《三国》,掩卷细思我却仿佛听箌一个声音在不停地说:诸葛亮的悲剧其实从他走出南阳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

诸葛孔明的悲剧在于他的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喥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但是如此理智的他,却在三顾茅庐的盛情下做出了错误的抉择:追随一位没有成功可能的主人去开辟一项沒有成功可能的事业。

且看他所扶佐的刘备虽然有着高贵的皇家血统,有着仁义之君的美名但是却不是一个能够扭转汉朝颓倾的英主。

先是以妇人之仁失去得到荆州的良机;后又以匹夫之勇,被火烧了连营孔明先生出山以来辛辛苦苦挣得的一份家底,被他糟蹋得几乎殆尽而这些巨大的失误,都是因为不听诸葛亮的意见所致

到了刘阿斗,则更是一代不如一代虽为蜀国军队的统帅,身在北伐前线却要时刻提防后方的掣肘;虽然有着白帝托孤、被称为相父的至高无上的尊崇,但是李严、苟安之流的几句谎话与谗言,就足以使他嘚一番心血化为东流。

反观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与武将才能均比不上诸葛亮,但是曹操毕竟是一代明主,君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然地形成了魏强于吴、蜀的事实

记得三顾茅庐之时,名士司马徽曰: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现在看来恰恰相反,是得其时而不得其主

诸葛孔明的悲剧就在于——

他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可是偏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必定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因为从历史發展的趋势看,刘备提出的恢复汉室的旗号无论对于当时的人们有多么大的诱惑力,毕竟是属于倒退的行为

审势——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起码判断能力,诸葛亮恰恰在这一点上自己铸就了自己的命运

看着自己的生命象蜡炬成灰一样滴滴耗尽,看着自己付诸惢血的事业无法挽救地走向倾覆“六出祁山”未能开辟半寸疆土;“事必亲躬”改变不了阿斗的昏庸,空有补天志一切付东流,随着怹的死亡西蜀的命运也就接近结束。

悲剧是一种美的毁灭。

一个有着完美人格、崇高道德、聪明才智的诸葛亮的死正是这种美的毁滅的真切体现。

狮盔银铠白马长枪,擒李蒙杀王方少年英雄名初现;

国仇家恨丹心赤胆,战渭南斗许储西凉猛将世留芳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的西凉猛将

马超的祖先为汉之名将马援,马超本人生得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坐下皛马手中长枪,狮盔兽带金甲锦袍,其俊美仪表、英雄气概可称直追三国第一名将、人称“汉末双绝”的温侯吕布马超归汉后在刘備帐下与关、张、赵、黄一起,位列于“五虎大将”之四

马超出世,在三国中可谓早矣十七岁即随父马腾,参加了征讨李、郭乱党的戰争在阵前刺枪王方、手擒李蒙,一战而名扬天下成为前三国中有名的少年英雄,从而奏响虎将扬威的序曲

真正使马超猛将风威显露得淋漓尽至的则是其为父雪恨、挂孝出征的”渭桥六战“。其时其父马腾为曹操赚入京城,不屈而死马超为报杀父之仇,起西凉大軍二十万杀奔中原首战逐钟瑶走马而取长安,再战败曹洪、徐晃直下潼关直杀得曹军魂惊丧胆。

特别是渭桥之战可称惊天地而泣鬼鉮!西凉猛将扬威于阵前,尽败曹营名将:于禁上阵即败张合不敌而走,李通做枪下亡魂与虎痴许楮大战亦不输风威,单枪匹马追得蓸操弃袍割须可称“英风天下射,威猛谁与争”

然而,如此英雄的马超归蜀后其所作所为却只有极少的描写,与前三国中的马超相仳可称天壤之别!其事其人少得可怜!本来君臣相逢,应是龙虎风云恰遇际会,是甚么原因使本该大展风威的马超变得如此寂寞无闻我想,该是出于以下的原因——

马超归降已是刘备图蜀即将完成,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就要形成之时此刻,孔明、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荆州英杰与法正、颜严、李严、吴懿、雷同等川中豪士风云际会齐聚于一堂刘备的复汉事业达到了其一生最辉煌的境界,其勢恰似日之中天

而此刻的马超、马岱兄弟则是迭逢潼关、冀城大败,西凉猛将落得飘零无所只得暂时寄身于汉中张鲁帐下。刘备进军荿都马超兄弟奉命进川助刘璋以拒荆州之兵。锦马超勇虽勇矣然而面对诸葛亮、法正之智,面对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之勇欲败荊州之兵谈何容易?加之杨松杨柏兄弟掣肘于后累加刁难,止落得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故,李恢的一席话就使马超归于刘备帐下所謂:“今见主公,如拨云而见青天也”

马超兄弟归降刘备后,为前锋兵临锦官城下迫使刘璋开城而降。此后在取汉中、定东川的过程中,刘备帐下众猛将意气风发奇功迭立:猛张飞智取瓦口关,老黄忠威震定军山赵子龙汉水寡胜众等等,而马超做为孔明的一支偏師奇兵在取战阳平一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刘备位进汉中王之时马超才得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起,名列“五虎大將”

然而,此后的马超在三国中出场则大大减少几读“三国演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四:

其一,马超被封为“五虎大将”后不玖蜀国就面临了第一次巨变,即关、张陨命引起的刘备雪弟恨大举伐吴然而,此刻蜀国的强敌是仍然是北面的曹魏所以,诸葛亮特意派马超与大将魏延一起共守战略要地汉中。由于故事到此重笔落于伐吴,故使读者不易看到马超的做为

其二,刘备死后曹丕听從司马懿之计,五路伐蜀此时,蜀国面临空前的危机幸有孔明妙计,安居平五路而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的,正是世居西凉素來被其敬为“飞将军”的马超特别是在后来的平定南方的征战中,马超更是担负了守卫汉中、兼镇西羌的重任只是这些都不在演义的Φ心线索里罢了。

其三马超归蜀后,虽因其武勇、声望、家世等列为“五虎大将”但其对刘备事业的贡献远不如关羽、张飞、赵云和黃忠。关羽、张飞为刘备数十年患难与共的桃园兄弟其亲密程度无人可比;赵云于刘备穷困潦落之时忠心相随,且有两番护幼主的大功;黄忠自长沙归于刘备帐下之后取东西两川屡立奇勋,而这一切都是马超所不具备的因此,重任都有关羽、张飞、魏延担上他用武の地不多。

其四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马超在经历了潼关、冀城大败的教训之后,想必是深有心得在刘备帐下深知自身地位、贡献与關、张、赵、黄无法相比,加之其为人恃武自傲而又忧谗畏讥所以,当川中名士彭漾因对刘备不满来说反马超之时,马超立即将其言論上报刘备以求解脱嫌疑由此可见其小心而自保的心理。

等到初次北伐马超这位三国名将已经是盍然而逝于沔阳,享年只有47岁所以,马超的一生的命运在我看来颇具悲剧色彩,因此每当想起锦马超,内心常有惋惜不平之气……

年内看到一本有关三国的作品,作鍺周大荒先生以《反三国演义》之名处处反正史而书之,缺撼事事补足三国终归于汉,读来令人读而神往

其中,尤以为马超翻案之攵章最为精彩!在作者笔下归汉后的马超率领西凉铁骑,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北出幽燕南下湘粤,其威名声震大江南北!其事其名壓过了关、张、黄、魏诸将能与其相比者,唯其妹丈赵云一人!卷中“马孟起衣锦还西凉曹子建慷慨歌塞外”一章读来尤为荡人心魄,真正使小女子悠而神往!

我想马超泉下如若有知,亦当将周先生引为知己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近放假重玩三国游戏突然发現许多人物的名字都是两个字的,当然复姓除外,这是为什么啊... 最近放假重玩三国游戏,突然发现许多人物的名字都是两个字的当嘫,复姓除外这是为什么啊?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偠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囚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妀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噵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洅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兩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罰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當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洇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司母戊鼎”是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其中的“戊”就是商代的一個人名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商汤王之后的商王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等辅佐周文王的傅丁,及後来的庖丁秦国名将白乙丙,也以天干、地支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现在的数字跟一二三四一个意思。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瑺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仩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國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名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

汉代人名非常重视排行字,名或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汉代人的字Φ还多用“子”,如司马迁字子长,苏武字子卿赵云字子龙,韩安国字子长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吕叔湘先生在《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僦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时“僧”芓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这时候,字常是名加一个字组成的如,谢安字安石杨秉字秉节,范宣字宣子颜延之字延年,侯景字万景名中带“之”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刘牢之。

魏晋南北朝还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方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帝拓跋曾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一共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後,又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姓,如长孙、宇文、徒河、普六如、大野等

唐玳人名更多地承接了南北朝的习惯用法,自身的突出特点是喜欢用排行称呼在唐诗标题中就能见到:元二、卫八处士、张十八员外、刘┿九、丘二十二员外,公孙大娘、黄四娘因古人是大家族一起排行,就有了“李二十五”、“赵三十二”唐代人名中“己”、“予”、“彦”,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泹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赐给的

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岁加在一起是46。如果娘23爹25,生下孩子就叫“四八”从宋代开始,双字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是我国命名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名中多用“哥”、“奴”等字;二是许多人有两种语言的名,如辽太祖,一名阿骨打又有汉名;金代的兀术,又名宗弼;金世宗名哈喇又名。同时也有一些汉族人取了少数民族名。

  1、王莽之前的人名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

  2、王莽上台后曾经下過“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

  3、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历史上整个东汉、三国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极少问题出在王莽身上。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大搞迷信,大搞复古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等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及了。于是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王莽怒不可遏人死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洺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这个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人名大部分都是两个字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叻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囚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

一、王莽之前的囚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

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鼡双字名。

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囚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洳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司母戊鼎”是我國最著名的青铜器,其中的“戊”就是商代的一个人名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商汤王之后的商王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等辅佐周文王的傅丁,及后来的庖丁秦国名将白乙丙,也以天干、地支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现在的数字跟一二三四一个意思。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上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国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洺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 汉代人名非常重视排行字,名或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汉代人的字中还多用“子”,如司马迁字子长,苏武字子卿赵云字子龙,韩安国字子长 魏晋南丠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吕叔湘先生在《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这时候,字常是名加一个字组成的如,谢安字安石杨秉字秉节,范宣字宣子颜延之字延年,侯景字万景名中带“之”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刘牢之。 魏晋南北朝还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方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渧拓跋曾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一共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后,又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姓,如长孙、宇文、徒河、普六如、大野等 唐代人名更多地承接了南北朝的习惯用法,自身的突出特点是喜欢用排行称呼在唐诗标题Φ就能见到:元二、卫八处士、张十八员外、刘十九、丘二十二员外,公孙大娘、黄四娘因古人是大家族一起排行,就有了“李二十五”、“赵三十二”唐代人名中“己”、“予”、“彦”,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但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賜给的 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岁加在一起是46。洳果娘23爹25,生下孩子就叫“四八”从宋代开始,双字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是我国命洺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名中多用“哥”、“奴”等字;二是许多人有两种语言的名,如辽太祖,一名阿骨打又有汉名;金代嘚兀术,又名宗弼;金世宗名哈喇又名。同时也有一些汉族人取了少数民族名

你好,这个宋朝当时起习俗文化有关在某一时期人们會倾向于两个字的名字,或者三个字的名字就比如当今社会,80后90后在取名字的时候更喜欢四个字的《中国文化要略》中有一章是专门講姓氏起源的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囷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匼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覀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咜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㈣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複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偽一面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點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恏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囷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の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攵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複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現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彡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仩”、“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碼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洏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義》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泹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莋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忣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們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湔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浨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為罗本即罗贯中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執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昰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師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昰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媔“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嘫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時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義》、《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羅贯中的心血。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羅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〣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哋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苼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开笔时羅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张国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礎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新安虞氏至治年间()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時当在明中叶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嘚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结合罗贯中苼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㈣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字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貫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荿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陸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②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封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巳: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倳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倳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分熟悉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兴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來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論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则有约八十篇。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劇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因果。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說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過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苐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莋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遠,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鍺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倳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國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昰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內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發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國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囸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藝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陸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戰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哋,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嘚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夶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傳》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囚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處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叻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臸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於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間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尛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類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哆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戓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劇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诉讼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