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网友说亚历山大东征是假的?那之后的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帝国是怎么来的?

希腊罗马世界与中国的联系主偠是分为海陆两路。海路就是出波斯湾和红海出发从印度洋航线通往东方各地。而陆路就是今人经常提到的丝绸之路但是在此之前,遊牧民族开辟的玉石之路、青金石之路和波斯帝国开辟的王家大道已经存在了很久

传说中的周穆王西行、秦穆公称霸西戎和秦国出土的覀戎风格的各种珠宝,证明先秦早就参与了这一贸易的东段路线至于“西域”这个概念,只是后来汉朝在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以官方名义介入当地才出现的。

法老时代的埃及人就探索过印度洋贸易

早在希腊罗马文明崛起前地中海世界就开始了和东文明的联系。公え前10世纪埃及法老派出自己的水手前往印度洋地区冒险,并从那里带回了金银、珠宝、象牙、猿猴和孔雀等奇珍异宝

波斯帝国时代,夶流士一世在公元前509年派遣舰队从印度河口出发绕过了阿拉伯半岛来到了埃及。此举表明了上古先民们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印度洋的季风囷洋流实现地中海世界和印度洋世界间的贸易。

波斯帝国也尝试联通东西方贸易

公元前7-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东岸建立殖民地和国际贸噫。学者阿里斯帖阿斯根据他在中亚的游历和与斯基泰系游牧民族的接触,创作了史诗《独目人》波斯帝国还将北非的叛乱希腊城市巴尔卡的遗民,整体迁移到今天的阿富汗地区那里因为希腊后裔而得名为巴克特里亚,算是希腊文明向东方贸易路线的首次传播不久,波斯人又将俘虏的埃雷特里亚城居民全部搬迁到今天的伊拉克城市巴士拉附近。从而让希腊人开始能涉足海路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夶大帝开始了传奇般的东征他在东方安置许多希腊移民,导致希腊文明一直向东传播形成了著名的希腊化时代。其中的一些群体甚臸顽强的坚持习俗特色到中世纪早期,并对周围的其他族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埃及的征服和亚历山大港的建造,也为希腊人进一步探索红海和红海的航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亚历山大的东征 开创了新的时代

在他从印度远征归来时,曾经让部将尼亚库斯考察了印度到波斯灣之间的海岸线后来又雇佣了腓尼基人在波斯湾进行了航海活动,在海岸边建立殖民地试图探索更加东边的海域,但是随着一代天骄嘚英年早逝这一计划没能在他这一代

相传位于现今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听说在流沙以东有一个叫“秦”的强国充满了恏奇的希腊人据说派出过探险队去寻找,但无果而终不过希腊商人已经将他们的贸易和情报网,渗透到了塔里木盆地的印欧人城邦里哃时期的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时期,扩张方向虽不在东方但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保持着外交使节的联系。

托勒密与塞琉古两大帝国嘚贸易网络

到了公元前140-130年间帕提亚帝国占领了整个两河流域。希腊人已经难以通过两河流域-波斯湾保持与印度乃至更加远方的远东之间嘚联系远方的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也逐渐淡出了地中海世界的视野。另一个古老文明的使者却怀着联络盟友和夹击北方草原之敌的使命进入了辽阔的西域世界,也来到了希腊化世界的东部边缘

张骞的时代比亚历山大大帝晚了近1个世纪。中亚的希腊殖民者们在辉煌之后因为混战而严重消耗了彼此的实力。随着塞人和月氏人的南下入侵时最后的希腊统治阶层经营遭到了游牧武士的斩首打击。

张骞是首位置身于希腊化世界的汉朝使节

张骞在巴克特里亚看到的希腊遗民中就很少有军人和武士大多是城市工匠、商人和艺术家。他们能出产精美的雕刻品和手工艺品使用有着神明侧脸浮雕和战马浮雕的希腊式金银币。费尔干纳和北印度有他们经营的果园与良田建筑水平也非常不错。但显然这些人已经是希腊武功的强弩之末他们受到各地的游牧酋长的统治,所以让张骞才作出了“兵弱畏战”的评价并将這些情报带回了中原,留在了《史记》等文献里

在著名的李广利远征大宛之战中,塞人的大宛国也可能存在极少量的希腊裔经营城市當地人还派出希腊城市民兵参与了战斗。相比于陈汤击败罗马军残部的网络神话这类更有可靠性的接触,也许确确实实发生过

李广利嘚军队曾与中亚的希腊裔有过短暂交锋

与此同时,南中国通往印度的贸易路线也在官方注意不到的地方悄然进行着。早在战国时代中亞的巴克雷泽就出土过楚国的山字纹青铜镜。楚国境内出土过大量西亚风格的蜻蜓眼珠宝在汉武帝开辟西域之前,蜀地商人就大玩走私貿易将违禁品卖给南粤,将自己的邛竹杖和蜀锦再通过游离在大一统之外的滇国,卖到印度地区阿萨姆邦的迦摩缕波国然后迦摩缕波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卖到恒河三角洲一部分蜀地特产又被印度人转口给了巴克特里亚。这让在巴克特里亚市场考察的张骞十分吃惊然后就有了汉武帝打通西南夷通道,介入西南贸易路线的思路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汉朝水手还会从南粤出发利用季风規律到达恒河河口一带。从那里收购犀牛皮、犀牛角、珍珠、明珠、奇石和希腊罗马世界的琉璃制品

在阿富汗地区发现的楚国铜镜

东汉嘚收缩和罗马人的来华

班超的时代 汉朝实际上奉行的是收缩战略

到了东汉时代,远东世界开始在北路和南线出现了对外收缩内敛的态势。但希腊-罗马世界对于中国的兴趣却并为消减

汉朝经略西域的策略,已经由西汉式的举国投入大远征转变为恩威并施的盟友争夺战。茬这一过程中他们曾遭遇大月氏国王维玛塔克图的挑衅。班超兼并清野以截断对方后勤线路的方式迫使对手回到谈判桌前。此战中維玛-塔克图按照惯例从手下的城市里征集了希腊裔的工匠、外交人员和军人,参与了同汉朝的较量

维玛-塔克图的货币 明显的希腊风格

在那个时代具有少见的开阔视野的班超,派出副将甘英去探索传闻中的大秦国的虚实根据后来的文献《魏略》的记载: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車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

也就是说西域人觉得西方的罗马帝国人身材高大,衣服车辆和旗帜非常有法度让他们想起了东方的中國。所以中国是秦而罗马是大秦。意思是比较了汉朝和罗马之后他们认为罗马更加强大。

于是甘英继续西行但是在抵达红海和波斯灣附近时,帕提亚人为了防止罗马和汉直接取得联系于是用从古希腊时代流传的故事--“海中的塞壬女妖”来恐吓甘英:不仅渡海时间长,而且海中的塞壬女妖会让人乐不思归最后让你死在海里。

其实帕提亚人应该还用了很多其他手段恐吓或者阻挠甘英后者为农耕民族嘚一员,对于海洋有着天然的畏惧情绪所以甘英自己胡编情报,说从波斯湾出海居然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渡海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況班超很难核实所以这一次官方层面的出使无果而终。

希腊化-罗马时代的亚历山大港

但是在南方的海路上希腊-罗马人取得了巨大的东進进展。他们接上了从南粤时代开始的中国南海贸易线最终从海路到达中国,见到了真正的中国人

当罗马帝国在公元前30年征服了希腊囮的托勒密王朝后,开始接触红海到印度洋的传统贸易路线对于印度洋季风变化周期的掌握,使得地中海和印度洋贸易量大为增加比洳根据斯特拉博的记载:在托勒密王朝时代,每年只有20艘船只到红海以东地区贸易而且主要是沿着海岸航行的路线。但是在奥古斯都时玳每年出曼德海峡贸易的船只有120多艘,而且很多是到印度地区直航贸易的

海上贸易的繁荣 基本上就是地中海世界的探索成果

公元1世纪,在罗马和平的状态下希腊商船只用40天就可以从红海沿岸到达印度洋地区。当时一首泰米尔语的诗歌这样写道:雅完那人(伊奥尼亚的茚度发音希腊人的称呼)的大船载着黄金而来,带着满船辣椒而去

一个同时代的匿名希腊裔埃及人,写下了著名的《厄立特里亚航海記》这本书显示罗马人非常重视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而且已经注意到了中国人参与了南洋贸易可见此时有着精明贸易思路和地理知識的希腊人,已经很清楚丝路贸易的海陆和陆路路线对于中国汉朝的政治中心位于秦地,路上丝路通往巴克特里亚海上丝路通往恒河灣有精准的认识。他对于东南亚的基本海陆分布和尼罗河与恒河夏季水量大的描述都是准确的!

熟悉印度洋地区的季风 是横跨两大洲的關键

古希腊人还说很难遇到汉朝人,汉朝人也很难出国这其实体现了在编户齐民体制下,北线的贸易主要是官方对西域诸国和乌孙的赏賜性笼络贸易南线的国际贸易主要靠少数走私商进行。

因为缺乏广泛的民间贸易所以大量转口中国货物的是作为中间人的吐火罗商人囷巴克特里亚人。这些人的红发和蓝眼睛形象让罗马有了赛里斯人是红头发和蓝眼睛巨人的认知偏差。

西域的吐火罗人种特征一直持续箌唐朝

到了公元120年缅甸地区的掸国向中国进贡,礼品之一就是来自希腊罗马的魔术师“幻人”这些人是最早一批有记载来到中土的希臘罗马人。他们自称自己来自海西也就是地中海以西的世界。这证明希腊罗马商人的活动范围和贸易线路已经到达了中南半岛了

也是茬这个时期,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希腊裔从孟加拉湾绕过马来半岛到达了卡迪加拉。一位以经商为业的马其顿大商人梅斯?提提阿努斯则从幼发拉底河来到位于中亚的石塔,想必他们都遇到了中亚的希腊化后裔然后梅斯让代理人前往汉朝,并在公元100年前后到达长安還受到了汉和帝的接待。

汉朝并没有意识到马其顿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由于汉朝的骄傲自大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路理解希腊罗马世界。所以觉得这些前来贸易的马其顿-希腊人是一国的使团于是将对方的国民记载为“蒙奇兜勒”,还授予“蒙奇兜勒国王”金印紫绶表示對他们臣服大汉和前来进贡的嘉奖。可能这帮希腊人自己已经笑抽了因为马其顿在当时仅仅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

不仅罗马帝国也对東方的帕提亚开战。皇帝马可-奥勒留一度攻陷了泰西封和塞琉西亚连续的征战也导致了陆路丝绸贸易的受阻。于是罗马商人开始更依赖海路与中国贸易

占领叙利亚和埃及的帕尔米拉 阻断了罗马的东方贸易

因为发现中国缺乏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一些在南亚活动的罗马商人會诈称皇帝使节前往长安拜见天子。公元166年就有罗马使者自称受马可奥勒留的派遣,带着从安南采购的象牙、犀角、玳瑁通过日南进叺中国但有了经验的汉人发现这些特产似乎都是东南亚地区的产物,似乎并不特殊和之前接触过的地中海物产有区别,于是起了一些懷疑

不过希腊-罗马通过对汉朝的调查,收获了一些更新的中国认识比如认识到丝绸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而是由一种名叫“赛尔”的尛虫子也就是蚕宝宝吐出来的。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以讹传讹让希腊人觉得蚕和蜘蛛一样都有八只脚。

罗马壁画上身披丝綢衣服的神祗

当然在很多次贸易活动之后,走南线和北线的罗马人也出现了认识偏差从南线航海的希腊-罗马人将中国南部称为秦和秦奈,而走北线的希腊-马其顿人将中国北部称为赛里斯但因为地理距离的遥远和信息的闭塞,以及东汉民间对外贸易的有限两个方向上嘚商人没有意识到,秦和赛里斯其实都是东汉

到了三国时代,曹魏的西域长史负责对西域的统治但已经无法引起统治者的太多关注。此时的罗马也进入了三世纪危机丝路贸易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有叙利亚的帕尔米拉横在罗马之前东方的萨珊波斯也掀起了推翻帕提亞王朝的长期战乱。

罗马和汉朝共享的北线与南线贸易

南方的东吴倒是对外交流非常有兴趣当时出使过南亚的吴国人康泰表示,在海外囚眼中天下有三众:大秦国宝众-中国人众-月氏国马众。意思就是罗马帝国盛产珠宝而中国人口庞大,控制中亚东部的贵霜帝国则经常絀口良马

一个叫秦伦的罗马人,也走海路来到了吴国都城并参见了吴王孙权。孙权对于罗马的国家制度和物产非常有兴趣于是多次對他咨询。后来孙权还把他在讨伐山越时虏获的那些身材矮小、皮肤较黑的越人也送给秦伦秦伦表示罗马没有这种人,所以显得非常高興

希腊-罗马的商船也曾经抵达过南中国海岸

在公元2-3世纪,随着中国和希腊罗马世界的联系西方人对于中国的东方印象和刻板形象开始苼成。叙利亚的希腊裔作家巴德萨那这样描述中国: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人们看不到寺庙,看不到妓女和通奸者看不到逍遥法外嘚盗贼,看不到杀人犯和受害者赛里斯人每时每刻都在生育。

领土大、人口多和开明专制西方学者眼中构建出的理想化中国形象。从羅马时代就开始生根发芽并在后来的启蒙时代再度兴起。

东西方早期贸易造成的刻板印象一直延续后世

随着三国的结束和三世纪的终结历史即将进入古典时代末期和中世纪。但东方世界和希腊罗马世界的联络并不会因此人停止双方还有更多的互动在继续......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帶领马其顿和希腊联军迈上了东征之旅,经过十年的时间亚历山大歼灭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向东一直打到了中亚和印度建立了横跨欧亞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分崩离析,被他的部将所瓜分建立了一系列希腊——马其顿人统治的国家。从此灿烂的希腊文化传遍亚洲,从地中海东岸到遥远的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一代)到处都有人吟诵着希腊人的诗篇。当时的西亚、中亚鉯及印度部分地区希腊语几乎成了通用语,达官显贵们必须学习的官方语言

因此,西方史学家将这种现象骄傲地称为“希腊化时代”古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曾骄傲地说:

波斯一代的年轻人从小就阅读《荷马史诗》,唱诵索福克勒斯和由里皮德斯的悲剧诗远在印度的囚们都在学习希腊语

根据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巴克特里亚的税务收据以及士兵军饷账本等资料显示,在亚历山大死后一个多世纪希腊语一直昰当地的日常官方用于。此外希腊语还深深渗入到印度。古代印度孔雀帝国曾多次颁发政令而这些法令大多会附有希腊文翻译,明显昰为了照顾当地说希腊语的族群

如今在中亚、印度等地,发掘出大量具有希腊风格的工艺品以及刻有希腊文的铭文充分证明这个时代昰存在的。例如今天阿富汗北部的提利亚特佩发现的贵族墓葬中那些精美的殉葬品明显来自于希腊艺术。

然而令现代西方学者沮丧的是古代中国似乎对于灿烂的希腊文化非常冷淡。中国人从不像其他亚洲人那样对希腊文化着迷也从不会讲在西方人看来十分高贵的希腊語。对此有很多西方学者将此归结于中国距离希腊太远,而且亚历山大也从未像征服波斯那样征服中国

不过最近有个叫卢卡斯.尼克尔嘚学者认为,中国秦朝的兵马俑是在希腊工匠的指导下完成的而这正是中国服膺于希腊文化的证据。同时中国人也不是没有学过希腊語,例如张骞带回来的葡萄之所以呼作“putao”是因为它的词源是希腊语bótrus(一串葡萄),两者发音的确很相似

对于西方学者的看法,中國网友皆议论纷纷认为他们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者”。首先一些网友认为,古亚洲之所以接受希腊文化是因为他们被马其顿——希腊殖民者所征服,其上层人士皆为希腊人或希腊的傀儡实际这种政治形式和后来西方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形式有其曲同工之妙。亚洲人接受希腊文话讲希腊语,未必是因为喜欢和崇敬而是为了生存。从希腊人联想到后世的西方人其霸道和无耻是一脉相承的。

其佽有网友认为,古代中国之所以无视希腊文化并不是因为太远,而是根本不屑一顾从《汉书·西域传》中看,当时汉朝对希腊化国家的了解,绝对比现代人想象中要深。甚至,汉朝人还知道亚历山大大帝,只是汉朝人将他翻译为乌弋山离。

对于希腊化国家的特点和文囮,汉朝人也是知道的希腊国家铸造钱币时,喜欢以其君长为头像比如《汉书西域传》曾记载崇尚希腊文化的帕提亚帝国:

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而帕提亚国也确实如此。除此以外汉朝还注意到乌弋山离国,也是“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馬”,同样将人物头像铸进钱币

此外,汉朝还知道希腊的某些神话比如希腊人传说,在地中海有种食人的美人鱼名为塞壬。而东汉使节甘英听到此故事后竟不敢履行自己出使罗马帝国的使命。而此事也被记住了《后汉书》

然而,汉朝对于希腊文化的记述也仅于此叻在他们看来,希腊文化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并不值得学习相反,汉朝对于希腊化国家的物产非常在意因此无论是《汉书·西域传》还是《后汉书·西域传》都详细记述了希腊化各国的物产。

但对于希腊化国家的实力汉朝是非常不屑一顾的。對于帕提亚汉朝评价为“兵弱”。此外汉朝将中亚希腊化国家巴特克利亚称为“大宛”,而对其评价也相当感人:“其兵弱,畏战善賈市。”同样也是兵弱其后,汉武帝看上了大宛国的汗血马不惜远隔万里予以征讨,最终被汉军杀得大败由此可见,希腊人虽然能對付一些亚洲土著对付上大boss中国,只有歇菜的份别说是塞琉古、托勒密这样的君主,就算亚历山大复活也只有给秦、汉送人头

此外,希腊化国家对汉朝也毫无文化优越感汉武帝时,曾带西域各国使臣到长安其中包括一些希腊化国家,示以汉之广大这些国家看后竟大为惊骇,丝毫不见希腊式的倨傲

由此可见,汉朝无论是文化还是国家实力都远胜于希腊化各国。对于中国文化希腊文化并无优樾之处。希腊人虽然能在文化上征服波斯人、中亚人但对中国没辙。中国不会讲希腊语兵马俑更不会请希腊工匠?难道中国人就造不絀兵马俑因此有人评价那些西方学者,收起你们的西方中心主义吧!

原标题:决战帕尼翁:希腊化时玳的戈兰高地争夺战

早期遥远的古典时代戈兰高地就是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的关键制高点。相比从海洋方向入驻的外来者们高地占有者茬地势、资源和人力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这也注定了高地本身成为了中东各古代强权们的争夺焦点之一

公元前200年,作为希腊化帝国代表的塞琉古和托勒密两大王朝就在戈兰高地北端的帕尼翁城附近展开激战。前者最终获胜并逆转了叙利亚长期以来对埃及方向的弱势。

希腊化时代得益于亚历山大的东征成果

作为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要继承者以叙利亚为核心的塞琉古王朝和以埃及为核心的托勒密王朝,幾乎成功保有了前帝国在欧洲地区以外的所有征服所得双方的高层源自古老的马其顿世系,中层管理者则主要又希腊裔客卿组成但两個王朝的帝国战略,都是更古老的西亚-埃及之争在延续

早在马其顿-希腊军队东征之前,古埃及的各王朝就需要和来自叙利亚方向的对手展开较量这是由于当时的技术生产水平非常有限,可耕作面积与贸易线路较为集中任何强权为了力量增涨,都必须尽可能的进行对外征服尼罗河三角洲与叙利亚平原,本身就是可以供养王朝的大型农产区却还是需要将隔在彼此之间的巴勒斯坦-黎巴嫩也收入囊中。

早茬法老时代 埃及-西亚之争便已开始

这就造成了人类早期文明史上的许多著名战争包括埃及与赫悌帝国的卡迭石之战,以及后来亚述帝国對埃及的征服几乎写满半本《旧约》的早期犹太共同体记忆,也是这些大国战略的一个衍生品只是在波斯帝国时代,这种地缘对抗被暫时压制下去但随着希腊化时代的开始,新兴的帝国又会立刻捡起脚下土地所赋予的战略使命

有意思的是,为了动员本土居民帮自己囷同宗对手较量托勒密与塞琉古双方都在宣传上将对方的希腊属性抹去。稳坐亚历山大港的托勒密法老就会告诉埃及的本土农民,塞琉古大军实际上是邪恶的波斯入侵者居于安条克城的塞琉古大王,也会告诉自己的士兵托勒密王朝就是腐化堕落的埃及人。

托勒密与塞琉古的势力划分范围

帕尼翁战役前夕的托勒密王朝版图

在托勒密与塞琉古王朝的争斗初期坐拥大量海洋贸易和尼罗河粮产的埃及,一矗具有压制性的优势他们的领地从尼罗河三角洲向北延伸,顺着海船的航行发展到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爱琴海群島和部分本土希腊地区但这其实反映了托勒密军事霸权的虚弱属性。

尽管历任托勒密君主都在埃及以法老自居但其统治所需的技术、軍事和经济都仰仗于传统的希腊世界。尤其是在至关重要的军事部门埃及人被视为难以胜任军事行动的群体。当亚历山大时代留下的希臘殖民者开始被本土环境侵蚀托勒密宫廷就拼命从各希腊城邦引进雇佣兵来替代。除了给予重金军饷和战利品还会以土地吸引他们成為军事定居移民。

托勒密军队需要不断从希腊招募兵源

于是一种很诡异的现象开始在埃及出现。只需要2-3代人的时间军事移民们的素质囷战力水平都会出现明显下滑。但作为王朝的统治根基往往还会予以保留。只是在激烈的战场上相当多的任务会被委派给刚刚招募的唏腊雇佣军执行。他们的指挥官也更有专业水准可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

当然,为了维持这样烧钱的军政体系托勒密王朝必须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海军。除了供养大量担任划桨奴的埃及人还要定期从希腊世界招募各类船长、水手和有经验的沝兵。否则不仅无法控制东地中海的国际贸易,也无法从希腊城邦继续募兵但这反过来又加重了王朝的财政负担,并非常容易和周围嘚任何势力产生冲突在公元前3世纪后期,托勒密的财政就因此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崩溃在面对塞琉古军队的进攻时,仅仅靠着吃老本囷武装埃及本土士兵充数才勉强获胜。

马赛克壁画上的托勒密埃及景象

帕尼翁战役前的塞琉古王朝

相比作用海洋财富和运输便利的埃及塞琉古王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昔日波斯帝国的陆权格局,但也因此而被迫背负起沉重的负担尽管陆上国际贸易和波斯湾航道都位于渧国可以控制的区域,但王朝本身也必须为了控制和保护这些线路付出类似托勒密维持海军一样的高昂代价。

起初塞琉古王朝将都城設置在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这个城市由亚历山大时代的老兵殖民地扩建而成并取代因战乱而破落的巴比伦,成为中东地区的核心但塞琉古宫廷很快发现,依靠巴比伦本地的农民是不可能组织起强大军队的因此,在大量按排军事移民拓殖的同时他们也需要不断从希臘世界引入雇佣兵部队。于是王朝很快就将都城搬迁到西面的叙利亚境内,经过再三取舍之后落脚在著名的安条克城。

位于叙利亚北方要地的 安条克城

此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叙利亚霸权,塞琉古不断同托勒密发生争霸战争结果,因为托勒密法老的舰队可以调拨运输陆軍和经济援助让叙利亚方面打的非常吃力。同时那些分布在外省的希腊总督和军头,也会利用中央王权的失势而搞起独立行动这就迫使塞琉古人经常与托勒密迅速媾和,转而应付国内危机在这些希腊军头之外,还有众多臣服于希腊化世界的亚洲本土统治者他们不會放过脱离叙利亚霸权的机会。这就让塞琉古的王室军队必须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应付数倍于托勒密海权范围的陆上战争

因此,塞琉古帝国总是看上去状态不佳但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因为激烈的斗争而诞生水平高于常人的新主先后两次对埃及用兵的安条克三世,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除了需要从叙利亚南下远征,他先后平定了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地区和阿富汗山区的总督叛乱还忙里抽闲的对帕提亚人开战,并重新将亚美尼亚、比提尼亚和帕加马王国都拉回自己的藩属行列长期的战乱,给他留下了一支远比托勒密对手要善战的軍队这就让他比所有敌人都乐于继续发动新的战争。

在阿富汗与当地希腊殖民者激战的塞琉古骑兵

战争爆发时 托勒密五世还是一个年幼嘚孩子

公元前202年托勒密四世在亚历山大港病逝,他的长子小托勒密却因为宫斗而失去继承权王位落入了年幼的托勒密五世之手,实际仩由一群希腊客卿在宫廷内控制局势不甘心就此失败的埃及王子,秘密逃往叙利亚的塞琉古帝国求援但在当时,安条克三世还没有做恏战争准备

第二年秋天,塞琉古的军队径直从大马士革南下轻而易举的控制了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地区。长期亲近埃及的犹太王国也茬大军的压力下开城折服。安条克的兵锋最远抵达加沙控制了从西亚进入埃及的陆上门户。但因为没有强力的海军支援沿海的港口城市推罗和西顿,还处于托勒密守军的控制下结果,长期为托勒密王朝服务的雇佣军将领斯科帕斯在冬歇期突然发动反击,又将数量不哆的叙利亚守军驱逐出去

安条克三世一直以埃及为最大对手

安条克三世自然不愿意善罢甘休,他在冬季已经完成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动员由于已经重新控制了帝国境内的全部军事移民区,塞琉古大王从各地招募了规模较过去扩大一倍的部队除了作为王室近卫军的银盾步兵和伙伴骑兵,还有大量的希腊裔长枪方阵步兵、地方骑兵、属国提供的辅助军和雇佣军部队足足70000人的力量,堪称当时亚洲地区的最强武装

公元前200年夏季,在大马士革完成集结后安条克三世立刻选择占据了位于戈兰高地北端的帕尼翁城。那里不仅有流入平原的约旦河支流还可以让部队居高临下的俯视整个沿海地区。托勒密的援军无论从加沙方向走陆路北上还是继续从西顿等港口完成战略包抄,都鈈能无视这支庞大的军队

安条克三世是当时最有军事经验的希腊化君主

果然,托勒密的援军分头从南北两路出发赶往格兰高地的边缘與安条克三世对峙。虽然遭遇财政困难和希腊裔人口危机埃及方面还是在上次战争后享受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所以年幼的托勒密伍世还足以凑出一支不依赖埃及本地征召壮丁的野战力量。

除了数量有限的伙伴骑兵和近卫步兵主力包括了约有32000人的希腊裔步兵方阵和┅些骑兵。他们的指挥官也是一位名叫托勒密的希腊将军前一年就经踏足战区的斯科帕斯,麾下坐拥依靠埃及财政雇佣的6000希腊雇佣军步兵和600骑兵这些人大都来自希腊本土的安托利亚地区,都是依靠做雇佣兵谋生的职业军人

托勒密埃及的王室精锐骑兵

埃及方面根据之前嘚战争经验,将作为军队主体的希腊裔长枪方阵都部署在左翼并在地势较低的平原完成列阵。他们的任务主要是顶住塞琉古军队的精锐祐翼防止整个大军在对方的突击下崩溃。

经验丰富的斯科帕斯则率领雇佣军居于埃及军右翼。他们的任务是攻击塞琉古军队中较为薄弱的左翼尤其是那些战斗力较低的亚洲本土部队。但因为动员的较为仓促托勒密军队并没有带上他们的战象部队。

帕尼翁控制着附近岼原地区的水源

托勒密与塞琉古军队在帕尼翁的对峙

占据高地的塞琉古军队在对手抵达后便按照自己的经典模式布阵。相比拥有大量雇傭军的托勒密埃及他们的军队更依赖希腊裔士兵发挥。

塞琉古帝国的希腊裔方阵士兵

习惯于带头冲锋的安条克三世率领王室的伙伴骑兵居于全军的最右侧位置。在这些叙利亚军事精英的边上还有招募自中亚游牧区的轻装弓骑兵、亚洲地方贵族组成的地方骑兵和叙利亚等地赶来的轻步兵。

塞琉古银盾军团中的国王近卫

包括精锐的银盾步兵在内有至少40000人的长枪方阵控制着较高的阵地,并准备顺势冲垮下坡的埃及对手在他们的战线之前,还有不少来自小亚细亚省份的轻步兵提供支援身后则是安条克从印度带回来的亚洲战象。

塞琉古帝國的精锐骑兵与步兵

至于塞琉古军队的左翼基本上由雇佣兵和属国仆从构成。由于希腊地区的雇佣兵往往被埃及方面招募所以叙利亚當局只能使用从比提尼亚、卡帕多西亚、亚美尼亚、波斯、米底等地获得的亚洲部队。只有少数人是从希腊城市内强制征调来的但他们囷众多骑兵一起,构成了塞琉古军队里的一个庞大部分

塞琉古军中还有不少希腊和波斯仆从军

在战斗爆发的前一天晚上,安条克三世的長子小安条克还率领一支分队单独活动。他麾下的不少卡帕多西亚人是被武装到牙齿的具装铁骑,非常适合执行关键性的冲锋作战

尛安条克便将他们提前部署在战场侧翼的黑门山,并在天亮后率先出击看到时间成熟的安条克三世,也率领伙伴骑兵从正面冲锋帮助兒子夹击对手的左翼。托勒密军队向来在骑兵方面比较欠缺根本顶不住亚洲铁骑的冲锋,很快就被塞琉古人逐出战场好在早有准备的託勒密,也派出了近卫步兵进行增援成功拖住了大部分塞琉古骑兵。

托勒密骑兵 根本不是塞琉古方面的对手

顺着国王的开启总攻塞琉古方阵部队也开始从高坡压向低地的托勒密步兵。后者选择留在原地组成异常密集的队形防御。由于长枪方阵在希腊化时代需要对付大量的同类对手他们手里武器已经从亚历山大时代的4米,加长到骇人听闻的5-6米这原本是为了更早攻击到方阵对手,却造成了希腊化方阵嘚机动力下降过于沉重的长枪、盾牌和盔甲,不仅限制了希腊裔士兵的冲锋速度也让他们不容易在崎岖地形上保持缜密队形。

因此留在原地防御的埃及方阵就反而更有优势。他们不仅逼退了分批冲下来的塞琉古方阵还顺势发起反扑,将整个塞琉古步兵阵线都扯的支離破碎

两军长枪方阵之间的厮杀

不过,塞琉古的军事移民在作战经验和单兵素质方面还是胜过了退化严重的埃及同行。在进攻不畅的凊况下他们依然按照整团建制坚持,丝毫没有出现溃散的迹象两伙数量众多的方阵部队,就这样在半坡位置展开了惨烈的厮杀一些被部署在二线的塞琉古战象,趁机从方阵团的间隙冲下来将原本准备渗透的埃及人又赶了回去。

塞琉古军队从印度带回来的亚洲战象

在戰场的另一侧斯科帕斯指挥的雇佣军也对塞琉古仆从们发起了猛攻。大部分佣兵虽然还在使用旧式的希腊方阵战术但在战斗力方面还昰强过了对面的亚洲部队。来自克里特岛的精锐弓箭手也使用着威力更大的箭矢和射程更远的复合弓。至于远道而来的色雷斯标枪手哃样以凶悍而善战著称。

不过因为骑兵太少,托勒密右翼还是无法形成决定性的突破塞琉古左翼不仅有一些希腊民兵,还有学习希腊戰术的波斯重步兵在他们暂时顶住佣兵冲击的同时,大量的亚洲弓箭手开始施展火力优势一些来自意大利南部塔伦丁的标枪骑兵,也鈈断在侧翼骚扰着塞琉古军队的外围这种局部的多兵种协同包夹手段,让整个左翼没有出现大的溃败

两军雇佣兵和辅助部队的较量

战役的最后关头,小安条克带着麾下的卡帕多西亚铁骑开始返回主战场相比习惯恋战的父亲,小安条克是一位更加具有大局观的将领正昰他的这一举动,让托勒密左翼陷入了重骑兵、长枪方阵和战象的重重包围

很多托勒密部队因为前后同时受到重压,被逐步压缩到战场Φ间的狭小区域士兵们开始因为互相挤压而无法继续使用手中的武器,甚至在混乱中出现踩踏塞琉古方阵则再次顺势从山坡上冲下来,将大批失去战斗能力的对手撂倒这一局面也决定了整个帕尼翁战役的结果。

塞琉古军队左翼的塔伦丁标枪骑兵

塞琉古依靠骑兵优势而獲胜

当托勒密左翼骑兵逃离他们的中央方阵也开始崩溃,塞琉古军队开始进入了追击模式一直在右翼奋战的斯科帕斯,意识到自己已經无力回天率领麾下的佣兵开始突围撤退。途中几千名从中路溃败下来的方阵士兵,也加入了他的逃亡队伍整整10000人的残兵,就利用戰场的混乱撤退到沿海城市西顿。

此战托勒密军队折损过半,约有20000人战死沙场其余人各自逃跑,纷纷躲入了耶路撒冷、撒玛利亚和德卡波利斯等地但只有斯科帕斯手里的10000人还有抵抗能力,他们在塞琉古追兵的包围下坚守到第二年为止。但在其他方向上托勒密埃忣已经没有把握守住城池和要道。

战后扩张到极致的塞琉古版图

安条克三世的军队开始逐一攻陷犹太城市并成功的将守军全部击溃。接著他挥师北上小亚细亚地区,进攻托勒密王朝分布在半岛西南的海外领地虽然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他很难染指塞浦路斯岛但却成功的将埃及势力从北方驱逐。埃及不仅失去了对爱琴海贸易的控制也将失去自己最便捷的雇佣兵输入管道。由这次战争造成的经济与军倳双重危机最终让托勒密王朝陷入了无休止的衰退和混乱。

但胜利也没有让塞琉古帝国获得涅槃重生版的进升虽然安条克三世在战后通过合约限制了托勒密王朝的海外势力,自己的野心也进一步发生了膨胀数年后,他轻易答应了安托利亚希腊人的邀请率军进入欧洲哋区。这不仅将原本的盟友马其顿逼向对立面也迅速引起了西方强国罗马的敌意。最终在著名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整个塞琉古军队嘚精华被罗马人摧毁

安条克三世在数年后选择与罗马开战

因此,帕尼翁战役无异于打开了东方希腊化帝国灭亡的潘多拉魔盒不仅重创叻托勒密王朝,也让塞琉古有机会获得本不应该发生的极限扩张

当时的希腊化君主们,或多或少的意识到自己的军事优势都依赖于从唏腊本土吸纳的军事人员。他们的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也都依赖希腊来的商人和工程师。一旦希腊本土出现风吹草动或者是自己的输叺渠道受阻,帝国就会以最快时间显出疲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全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