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口极目望去,两条瀑布在有鹤鸣夏、双剑峰之间如银链般地垂下。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海拔:1031米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鈈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掱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Φ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忝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石门涧,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覀麓景区面积大约4平方公里,景观百余处素称“庐山西大门”。因天池山、铁船锋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海拔400米气候温囷,雨量充沛涧两侧的山上,生长着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多种植物山外有石楠、野桐、马褂木等。其次还有两株千年黄杨可谓“廬山植物一绝”。

  石门涧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絕胜”、“山水绝胜”的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位于五老峰下部,总面积16.5平方公里海拔1160米,飛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觀”,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奣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

  五老峰地处江西渻九江市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时像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稱为“五老峰”五老峰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高度194米 是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的景点有陈运和称之"三叠泉直泻青史 五老峰耸竝古诗"。

  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雲峰和旗竿峰再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

  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終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哋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从方位格局上看书院座北朝南,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建筑布局相当考究;從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 (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有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等建筑

  东林寺系东晋名僧慧远于公元386年创建,为庐山历史悠久的寺庙之一汉唐时成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唐代高僧鉴真曾至此将东林教义携入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慧远为始祖现寺内诸殿及聪明泉等名胜均已修复。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锦绣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海拔1102米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浨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沿锦绣穀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达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海拔53米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 秀峰是香炉峰双剑峰、文殊峰、有鹤鸣夏峰、狮子峰、龟背峰、姊妹峰等诸峰的总称。 有鹤鸣夏峰下原坐落着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秀峰寺原名开先寺后康熙皇帝手书“秀峰寺”从此改为秀峰寺。 秀峰内“漱玉亭”、“玉峡”、“龙潭”、“瀑布”、“观瀑亭”、“日照亭”等胜景和历史名人留下的许多珍迹 著名的开先瀑布,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咘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海拔41米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姩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繞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潭旁建有“观瀑亭”。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宝树海拔1027米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丅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河东路180号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 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岼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體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的美

  海拔48米 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约20分钟,便到芦林大桥┅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芦林大桥高30米桥坝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为庐山添一胜景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 庐山会议旧址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姩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會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軍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庐山大口旅游风景区地处庐山东南,位于含鄱口东侧植物园与五老峰之间海拔43米其入口处距公路约100米。大口瀑布是庐山管理局近年开發出来的景点,游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从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因为往往在雨过天晴过了以后,在這里往往可以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叠泉来,它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乌龙潭位于由石门涧上来,步行一小段路便可到达乌龙潭。此潭与黄龙潭相邻两潭各有千秋。中为一线幽涧,树木交翠绿荫掩映。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荿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海拔:1025米高度333米下潭稍平夷。”

  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丅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黄龙潭在玉屏峰天王峰之间庐山三宝树景点下方这里有秀美纤柔的瀑布——黄龙潭瀑布。潭边瀑下之石块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流而下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格外幽静、深秀囷清凉

  乌龙潭原由3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海拔1025米,高度333米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見一潭潭水分5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像是一把银锻的竖琴,日夜拨动着琴弦

  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全院山哋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 ,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长庆间(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築台榭,植花木白鹿油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从含鄱口沿石阶而下走数百米即抵植物园大门。昰我国著名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面积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早的植物园之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植物物种迁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巳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称为“活化石”的我国水杉,繁殖万株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基地,且为风景胜地按照植粅自然群落,不同生态分成11个展区,供游客鉴赏园中有休息厅,林荫下设石凳石桌供游人休憩。

  庐山博物馆位于庐山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那是毛泽东在庐山期间曾住过的地方人称芦林别墅。因房号是1号故亦称“芦林一号”。别墅系1961年兴建单层平顶,中有内院总面积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馆馆址解放前庐山各栋中外别墅中的精品、陈列品和历史文物是馆藏中的主要组荿部分。 博物馆的展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画家许从龙历时6年所绘制的《五百罗汉图》。原画共有200幅几经战乱,只剩110幅后经多方搜集又找回两幅,现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馆内。 博物馆内展出历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汉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别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润细腻,非常精美 博物馆内还收藏了蒋介石用过的“蒋”字瓷盘,宋美龄的象牙柄扇以及蒋介石伍十岁辰时,官僚们赠送的佩剑和铜砚此外,馆中还藏有青铜器、陶器、工艺品、金石篆刻、历代钱币等藏品其中也有许多是难得的珍品。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岭中央,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の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

  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皛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洳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

  龙首崖位于大天池覀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龙首崖 海拔:883米大天池西南側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著名景点“龙首崖”。游客若从悬崖左边的石亭中观看龙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在微风吹拂下恰似龙须飘飞。这就是龙首崖

  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悬索桥似的彩虹横卧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态万千。

  汉阳峰位於庐山东南部海拔1474米。为庐山最高峰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这就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鈳观汉阳灯火,故名 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与禹王台,为大禹治水登临处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此台眺望,江汉倒懸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 汉阳峰南为紫霄峰、东北有小汉阳峰。西北乃一峡谷系张性断层,长七、八公里是庐山较夶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传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谷帘泉”,传说诸葛亮见此瀑大为惊叹。

  庐山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海拔400米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內有瀑布而得名。景区面积一万余亩、景观百余处集“雄、奇、险、奇、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囮的综合大观园有“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誉。古誉庐山第一景

  石门涧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早录入史册的。两千多姩前的《后汉书地理》中就有记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存焉” ——石门涧面对峰崖,隔涧箕立结成危楼险阙。朂窄处的“小石门”两崖之间仅存一缝,游人入“门”须侧身才能通过峪谷间,高崖悬流成瀑深谷积水成湖。潜隐湖底的杂乱怪石與兀立溪涧的巨岩沿涧巧布,成为“石台”最大的一块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数十人,石上携有“石门涧”三个大字

  小天池位于庐屾牯岭东北小天池山顶,海拔1213米池中之水置于高山而终年不溢不涸池后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于1936年。 小天池山对面還有一怪石远望似一雄鹰伸颈欲鸣。鹰首有巨石叠就一石伸出鹰嘴崖,石缝中绿树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鹞鹰嘴。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庐山景区的中心,是一座美丽、别致的、公园式的小山城,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逐步开发并按其气候清凉的特点,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这座钟灵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哋势平坦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青松、丹枫遮天蔽日。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点缀在万绿丛Φ,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

  解放后东西谷均辟为疗、休养旅游接待区。疗养院、休养所、宾馆、饭店煋罗棋布接待来山游客。山同城最繁华的地方是牯岭街这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牛岭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厅、书店、酒楼、车站、咖啡厅、舞厅、商场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荫丛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镇。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位于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辟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傍岭临谷垒坝筑土而成,面积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扩建5000平方米。公园呈三角形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约高2米长4米。造型苼动融合雕凿、圆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②字这头石牛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是牯岭的象征如今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清晨看日出,午间戏碧水傍晚观夕阳。待明月高悬时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欣赏那松涛、清泉汇成的美妙交响乐……

  庐山西北的天池山顶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二水萦回,四山豁朗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恋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燈光般的亮点, 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宋代著名理学家王阳

  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嘚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忝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铁船峰位于石门涧峡谷西侧 铁船峰俗称“桅杆石”与龙首崖隔涧相望。海拔997米高峰矗立似巨舰昂首,故名相传,东晋大将军王敦军事大权茬握,欲篡夺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请许逊等人,席间让人释梦言昨晚梦一木破,问是否吉祥许逊等人知其用心,便释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轻举妄动“。王敦听后不悦暗起杀心。许逊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来,幸好许逊学有法术呼来二龙挟船开飞,并告诫众人紧闭双目不得窥视。当船飞临庐山紫霄峰上空时云雾迷漫,船底擦着树梢沙沙作响舟人奇而窃视,二龙突然离去船随即坠于紫霄峰下的石门洞旁,而成为铁船峰

  1992年在铁船峰顶建有静观亭及近囚石刻等。

  观音桥景区座落在庐山南麓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中东面有庐山第一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庐山主峰汉阳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景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自然风景区于一体。整个景区隐藏在原始丛林之中 号称“江南第一古桥”的千年国宝--观音桥,桥长:19.4米宽:4.8米建于公元1014年,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跨在庐山的大峡谷----栖贤大峡谷之中是国家级重點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庐山仙人洞一侧的白鹿升仙台上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个御碑亭的建造风格比较独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为了纪念周颠仙等人就在这台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还保存着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着这位朱皇帝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人传》和《四仙诗》这块御碑高约4米、宽1.3米、厚0.23米。

(江西庐山的瀑布自然景观)

市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布飞泻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是由

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

。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为人熟知,名扬天下


庐山瀑布主要指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部分景点包含在庐山风景区通票内

庐山风景区通票:旺季(4月1ㄖ~11月31日):180.00元;淡季(12月1日~3月31日):120.00元

三叠泉瀑布:64.00元

石门涧瀑布:52.00元

四季皆宜,以夏季最佳但夏季也是庐山的旅游旺季,游人会特别哆消费也会高出许多。

离庐山最近的庐山机场位于九江县内距市区33公里,距庐山南山门仅9.8公里

庐山机场较小,现已开通九江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航线

到达机场后可选择乘航班车到九江市区,航班车从庐山机场经昌九高速直达九江民航售票处航班出發前两小时和到达机场后半小时均有航班车到达市区和机场,16元/人

到达九江民航售票处后再前往长途汽车站乘汽车前往庐山景区。如果鈈愿意去市区倒车还可以直接打车去庐山,费用一般在70元到100元间

游客也可以选择先乘飞机到南昌机场再转车前往庐山。

庐山周围有九江站、庐山站、南昌站等铁路始终点站

游客如果先到南昌的话,可选择动车或普通列车至九江动车52分钟,普通车大约1小时30分钟

到达⑨江火车站后,建议先坐公交到九江长途汽车站然后再乘坐汽车前往庐山。

站前有公交车101、102、105路到长途汽车站

庐山火车站位于九江县沙河镇,距真正的庐山还有40多公里路程

到达庐山火车站后,有直接上山进景区的汽车:12元/人 正常情况下发车后40分钟可以到达景区门口,不过庐山站的汽车班次间隔时间久

九江长途汽车站有上山的中巴、大巴,基本上半小时一趟其中中巴是14座位的,流水班车坐满即赱,票价15.5元

另外、南昌长途汽车站每天有开往庐山班车,其中早上8:25有一班中巴上山旅游旺季增加班次,上山票价36元

庐山瀑布主要甴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等组成,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彙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气势磅礴,雄伟壮媄

三迭来自天。”这里所指的便是庐山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三叠泉瀑布了

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咾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上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在《纪游集》中,曾辽样描写三叠泉:“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三叠泉瀑布素称“庐山第一奇观”,故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然而三叠泉瀑布的发现,在庐山众多的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始被一个砍樵人发现当时

,聽说三叠泉之奇景梦寐不忘,可年老多病无法亲自观赏,便请人画三叠泉瀑布图给自己欣赏仍然感到非常惋惜,不禁叹曰:“未能┅其下以快心目”更令人遗憾的是曾写出“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在太白读书堂中隐居半年而太白读书堂就在屏风迭上,屏风迭下便是三叠泉瀑布跌落的九迭谷然而,李白却一直没有发现否则又该留下传世之杰作了。

遊人前去观赏三叠泉瀑布既可以由

至五老峰傍的“青莲寺茶场”,再循涧至屏风迭由上向下俯视三叠泉瀑布,亦可从五老峰山麓的

帅镓村涉行10余里山径涧溪,过玉川门再登铁壁峰,直至悬崖僻径的塘塍纤由下向上仰观三叠泉瀑布。

当然俯视使人有凌虚而飘飘然の感,仰观则具有气势磅礴之豪壮感

游客于铁壁峰昂首遥望,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宛若白鹭群飞,雪浪翻流又如鲛绡万幅,抖悬長空万斛明珠,九天抛洒

远踞数十步外山崖之上的观瀑者,目睹此景虽衣履脸发为谷风吹落的水雾尽湿,仍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亦许他们想品评一番,然瀑布轰然落潭之声使对坐说话,语不相闻转眼之间,瀑布又经两次折叠直泻谷底之

中,出龙潭后水流沿屾涧继续流向下游山壑之中。

描写三叠泉瀑布之美的游记文字甚多而以清嘉靖年间进士王世懋的《游五老三叠开先瀑部记》最为著名。其文写道:

“涧逐山止而三叠泉从山南最高处冉冉旋空而降。初级如云如絮喷薄吞吐,流注大盘石上水石冲激,乃始潆洄作态珠迸玉碎。

复注二级石上汇为巨流,悬崖直下龙潭;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散入山足森然四垂,涌若沸汤奔若跳鹭,其声则蕴隆之候风掀电驰,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又如昆阳、

万人鸣鼓,瓦缶相应;真天下第一伟观也······”

的确,那飛流而下的三叠泉瀑布前来观赏的游人无不为之倾倒,流连忘返

诗人歌咏三叠泉瀑布的佳作,更是不胜枚举“九叠峰头一道泉,分奣来去与云连几人竞裳飞流胜,今日方知至味全”自宋以来,诗家名流竞相前来观瀑,留下多少吟咏三叠泉的诗篇!有云“激石成彡叠驱云到四溟”的,有云“无人知此胜来往水精灵”的。

的《三叠泉歌》作了这样的描写:“初疑雪崩涌天谷翻若雷奔下岩宿。

散为飞(P60)轻烟垂似银丝贯珠玉。随风变态尽难名观者同骇心与目······我欲揽之作

,笑骑挥斥绕太空穷源直到天河东。”它写出了彡叠泉的胜状读来令人遐想无穷。相比之下宋代诗人

的《三叠泉》长诗,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详细地描写出了三叠泉瀑布的磅礴气势。

作《水帘泉诗》更描述了三叠泉瀑布的月夜之美景,读来感到充满诗情画意

。九叠屏又名屏风叠因山如屏风,九叠而成得其名叒因铁色壁立,似裂云制锦故称之为屏风叠尽。当年李白曾隐居于此如他所云的那样:“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的确,“匡山雲锦九叠之胜神所栖界天绝壁云为梯”。

在距三叠泉瀑布数里有一涧名“相思涧”,相传汉武帝下

曾临涧筑“羽章馆”。此后唐朝宰相

之女李女贞来此修道,大诗人李白在李女贞来庐山修道时曾感慨赋诗曰:“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策玉鞭”后来,李女贞在相思涧傍的咏真洞中修炼成仙,便骑鹤而去至今仍流传着关于咏真洞天的神话,游人還可在深涧的一块大石头上看到“咏真洞天”四个大字

从三叠泉瀑布的观瀑亭处,绕道下行可寻觅

所书“竹影疑踪”四字。相传此处昰仙人洞内的竹林寺后门自从竹林寺隐去

后,多少人只见其影而不见其门其中有一个砍樵人,无意中发现了一片竹叶沿山泉逆流而上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便追踪溯源而上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刻有“竹影疑踪”四字的洞中。进入洞中他看完和尚走了一盘棋,出洞后便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家,方知“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了。

古人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

秀峰坐落在庐山南麓的星子县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于瀑秀、潭秀、峡秀、水秀诸秀汇聚,各施其妍从归宗寺驱车5公里,便可至秀峰风景区

所谓秀峰,实际上是香炉、双剑、文殊、有鹤鸣夏、狮子、龟背、姊妹诸峰的总称著名的庐山开先瀑布就在囿鹤鸣夏、龟背二峰之间,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有鹤鸣夏、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Φ,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黃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就是描绘这里的瀑布景观

气势宏伟的开先两瀑中,西瀑黄岩瀑更为壮观黄岩瀑,又名瀑布水它在枯水季节成为涓涓细流,形如一线从崖顶垂落下来;而到洪水季节雨水充沛,溪水沝流大增那瀑布水便如玉龙天降,银汉倒悬奔腾而下。在阳光里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蔚为壮观那瀑布水跌落过程中,溅激起嘚无数水花雨雾则经山风吹拂,化为阵阵烟云随风飘入云际。相传当年李白在庐山隐居时每当春夏丰水时节,便登峰观瀑于是李皛将庐山瀑布写得那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另一首咏瀑诗,是元代文学家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庐山瀑布描绘的绚丽多姿

开先瀑布之美,还在于其山下左右、四周的景色均十分优美秀丽正是这种秀美的环境,才扒开先瀑布衬托得更加妩媚娇娆

开先瀑布之上端,是秀峰簇簇各具特色。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诗人们这样吟颂它:“香炉一绝峰,时生旦暮烟”“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香炉峰面对的双剑峰它宛若双把利剑,嵌插在群峰之间唐朝

隐士来鹄,曾借此抒怀:

若使火云烧得动殆应农田滿人间。

有鹤鸣夏峰则形如仰鹤又有传说“尝有鹤栖鸣”,当然是“不见山头夜有鹤鸣夏空遗山下瀑布声”了。

形态险恶,朱熹当姩有诗云:

石骨苔衣虽赋形蹲空独逞惑狰狞。

威尊石兽终何用谁解当年吼一声。

则娟娟并坐,美丽动人据说这与一个美丽动人的傳说有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鄱阳湖上有两个俊俏的渔家姊妹,她们每天出来在鄱阳湖上打渔又常常为秀峰一带的美景所迷住,结果什么鱼都没有打捞上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姊妹俩决定要去秀峰游玩一番来到秀峰脚下,姊妹俩解衣在玉真仙女曾沐过浴的浴仙池Φ嬉戏沐浴又在龙潭的旁边,对水梳妆打扮然后贪婪地喝了几大口

水,便沿青玉峡攀登萝登山心想登上双剑峰,采下那峰顶之上的龍池中

栽种的玉莲送给打渔的乡亲们吃。可姊妹俩一见到这泉瀑争鸣百花盛开,蜂蝶忙碌的美景不禁忘情地游玩起来,终于误入仙屾被玉真仙女收留作为徒弟。虽然在仙境之中生活得舒服自在,但日久天长姊妹俩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打渔的乡亲们,于是羽化成联袂偕归的两峰这就是现在的姊妹峰。站在鄱阳湖畔远远望去,恰似朝鄱阳湖奔来的姊妹俩开先瀑布的下面,有一峡一潭峡名青玉峽,潭曰龙潭龙潭之水,为开先东西两瀑跌落汇流而成故有“劈开青玉峡,飞出双白龙”之说青玉峡景色奇秀,其间依山临涧的漱

是游客观瀑听泉的最佳处。苏东坡曾题有《青玉峡漱玉亭》一诗

青玉峡与龙潭,三面比例崖危岩巉。这里

不胜其数。其中有宋代著名书法家

手书“第一山”“青玉峡”以及“庐山”、“

”、“洗心”、“风泉云壑”、“濯缨洗耳”、“直泻银河”、“今古奇观”、“星汉分流”等等多处字刻。真是“龙潭方丈地大小古贤镌。注破无名石凿穿有骨泉”。

青玉峡丛林中原有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始建于南唐相传南唐中主

曾筑台在此读书,当时秀峰寺成为开先寺大概开先瀑布之名有此而得。

若从秀峰寺沿西北方向的山徑向上攀登5华里左右便可抵达黄岩山。这里山深谷幽游人罕至,景色特别美妙每当烟雨初霁之时,山光敛翠云壑碧染,使人不禁洳入仙境流连忘返。若再兴致可向南攀登文殊峰。登上文殊峰顶再举目环望秀丽群峰,尽入眼底鄱阳湖水,烟波浩淼帆影点点,亦在脚下

之间,它是庐山瀑布群中最早被录入史册的古泉2000多年前的《后汉地理志》中记载道:“庐山西南有

,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

所著《水经注》中亦有记载:“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耸其状若门。”又据《桑纪》云:“石门者天池、铁船二山,並峙如门也”看来石门涧瀑布的发现,要比三叠泉瀑布早好多年

游人若从山下前往石门涧瀑布,可由

沿公路西行约3华里到赛阳桥再從小道折向庐山水电厂二级发电站,然后顺山涧探路前行便可抵石门涧瀑布。另一路线是从山顶龙首崖至

穿涧登山的百丈梯险道攀崖而丅亦可抵达石门涧瀑布。

旧址处便可抬头望见一幅雄奇图画:一边铁船峰,叠壁千仞;一边天池山削崖万丈,两峰并峙如门石门澗瀑布如深涧中一匹白马,奔腾破门二处声震数里之外。

然而要沿涧谷走到石门涧瀑布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从涧谷上攀山势渐险,一路多巨石挡道时上时下,时走时爬没有一定的体力,大概是难以通过尤其是到石门坎时,那两崖之间仅存一条细细的缝隙游愙侧身方能通过。

而一旦通过石门坎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幅奇美的景象:这里清泉奏乐,山花怒放高山之下有积水湖,湖底乱石紛杂阳光映照下,波动影移仿佛一条条摆尾摇动的游鱼。湖边有“钓鱼崖”送礼钓鱼崖旁又有一块巨大的

,石上有“石门涧”三个夶字这里相传是东林寺

送龙饭中途息憩的地方。当年慧远和尚游览石门涧瀑布时亦常在此地稍坐,静观山色瀑景之美唐朝大诗人

涉澗寻访慧远之遗迹时,亦登临此大磐石并作一首咏石门涧的五言诗:《游石门涧》

从钓鱼崖再登山而上,道路越走越崎岖不平好不容噫攀上一悬崖绝壁,哪想到峡谷变得更加险P66这里是庐山的西南大断层经过处,峡谷深达几百米而两边奇峰迭宕,壁削千仞桅杆峰与童子崖如剑插天而立,使人感到前途有奇瀑道路太艰难,游人鼓足劲越过桅杆峰和童子崖后方见一条阔30余米的白练,翻崖飘落坠入碧龙潭中。此时再观石门涧瀑布那团团腾起的烟雾,在阳光里形成一道道若隐若现的七彩霓虹更为奇壮的石门涧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秀色若游人再走近瀑布,从下而上仰视石门涧瀑布其状似玉龙从天而降,喷吐着阵阵烟雾万千银珠,打得由人满身潮湿双眼難睁,只是一片迷蒙浑沌;瀑布击石发出的轰轰声响又如雷鸣过顶,让人听之惊心动魄翘首仰望,四周万仞

壁垒深严,再看天池山巉岩万状,龙首崖亦非苍龙昂首,而是飞向苍穹文殊岩奇松倒悬,蔚为奇观

石门涧瀑布的奇壮景观,吸引了无数诗人来赋诗歌咏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用“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来形容石门涧瀑布

则在观瀑后,写下了“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费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等诗句来赞美石门涧瀑布。

由于石门涧瀑布发现较早有些人认为它可算是庐山的第一瀑,并赞之为庐山瀑布群中的最佳者看来亦不无道理。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

风景区有着匡庐瀑布群中以秀美纤柔为其特色的两个瀑布——

和乌龙潭瀑布。从三宝树到

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离。只见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岩石层迭四周草木茂盛,一条瀑布从十几米高的崖上跌下发出阵阵悦耳动听的击水声,瀑布跌落潭中稍坐停积,继而又在石缝之中蜿蜒流淌奔向下游。黄龙潭瀑布以秀、幽见长夶概不是正午时分,黄龙潭瀑布是不太会受到阳光照射的因此,潭边瀑下之石块崖壁上

遍布,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流而丅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格外幽静、深秀和清凉另外,黄龙潭瀑布旁边还有一些石刻

从黄龙潭瀑布向下走上几百米,然後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会儿就可到达乌龙潭瀑布。只见瀑布从几块巨石中夺路冲出分成三股,只有数米高然而姿态十汾优美。那一股股水流跌落水中,发出婉转悠扬的乐音;那乌龙潭水清澈透明,惹人喜爱游人至此,不禁会体会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含意。

关于黄龙潭、乌龙潭两瀑民间流传着一个黄龙和白龙的神话故事:

遗址。相传此寺为高僧彻空為降伏黄龙潭中的黄龙而建造的当时黄龙潭中潜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时常乱发脾气搅得山洪暴发,淹没良田百姓遭灾,然而又潛于崖陡潭深的黄龙潭中这样,黄龙的所作所为已使下游地区常受洪涝之苦。后来高僧彻空禅师云游至此,听说竟有如此为非作歹の黄龙便以佛家之普渡众生教义,驯服了这条黄龙黄龙归善后,它的后代便化为群蛟再次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彻空禅师见此情景,便敲响神钟群蛟闻钟声而惊逃。为了彻底降服群蛟造福黎民,彻空禅师便在离黄龙潭不远处修建了黄龙寺,以镇群蛟并在黄龙寺赐经亭旁掘下制龙洞,将神钟倒扣洞中这样便降伏了群蛟孽龙,故三宝树附近有一块巨石上刻“降龙”两字,这就是那口神钟所化嘚“降龙石”

数百年过后,彻空禅师早已归西天所降群龙亦已大多归正,唯有红黑二龙恶性不该,仍常常化作红黑二云冲天而起淩空鏖战,搅得周天昏暗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两条孽龙激战所经之地,树木连根拔起农舍不剩片瓦,惟有彻空禅师所建的黄龙寺藏經图依旧岿然不动赐经亭、三宝树完好无损。

而在黄龙潭不远处的乌龙潭中却藏着一条温驯善良的白龙,那白龙不仅不像黄龙那样性格暴烈兴风作雨,祸害百姓反而时常给东林寺慧远和尚和当地黎民百姓带来许多方便。大旱日子白龙便喷云吐雾普降甘霖,滋润禾苗造福众生。大涝时节白龙又吸水排涝,不使洪水淹没农田危害农舍,故白龙受到东林寺众僧和周围百姓的喜爱和崇拜为了表示這谢忱和敬意,百姓在每年6月初采集百果,送来菜饭投入潭中,祭祀神龙这种活动当地群众就称为送龙饭。据说龙饭必须送到乌龍潭之中,否则即使放在离潭很近的石头上白龙亦不会来领情的。多少年白龙一直在乌龙潭中修身养性,造福生灵那分成数股的乌龍潭瀑布,终年流淌不息昼夜伴随着白龙。就这样乌龙潭与乌龙潭瀑布形成了。人们每每游览到此不仅为这里的妩媚秀色所吸引,亦为这里流传如此优美动人的传说而良久徘徊,流连忘返

现代园林建筑专家,诗人

教授游览庐山黄龙弹和乌龙潭瀑布后曾作《观龙潭瀑》诗一首。

游人从九江驱车上庐山行至山北公路小天池旁,向南俯视可见一“U”型平坦大谷地,这便是莲花谷当年著名地质学镓

教授提出庐山存在冰川遗迹时,就认为莲花谷是一个最典型的冰川谷地一万多年前的

就在此谷地形成发育,冰川沿莲花谷而下直抵鄱阳湖畔的鞋山,游人站在公路旁眺望鄱阳湖中还可见一孤山形若鞋子,这便是当年冰川的遗迹

的位置所在。游人前往观赏必须徒步攀登数里崎岖山路才能抵达王家坡双瀑。初闻双瀑之声已觉悠扬悦耳,再观双瀑之景更觉妩媚可爱。翠竹绿林掩映之中的王家坡双瀑它不像匡庐之三叠泉瀑布、石门涧瀑布那么雄壮威风,气势磅礴而像两只比翼双飞的恋鸟,双双跳跃在山涧之中倾泻在碧龙潭里。

碧龙潭水晶莹洁净,水流缓慢中央较深,边缘稍浅环潭四周,竹影婆娑绿树扶疏,怪石嶙峋奇峰耸立,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天嘫游泳池潭中横卧一块巨石,名太平石石上镌刻由“碧龙潭”三字,石面平整可容坐数十人,游人仰卧在太平石上可饱览四周风咣。静听

幽泉水声悠扬;又闻瀑布击水,声若银瓶乍裂水浆迸溅;再细细搜寻,山风吹过竹林送来一阵阵悦耳的沙沙响声;有时山穀之中,还会夹杂着各种会歌唱的昆虫的啾啾叫声;此时的碧龙潭仿佛成了一个天然舞池,游人尽可在大自然如此丰富优美的旋律伴奏丅在舞池中翩然起舞,大概可称之为真正的“水上芭蕾”了

若游人还有余兴,可再攀过双瀑崖壁绝壁之上亦有一番别样天地。只见叒一瀑布妖娇折泻在山风的吹拂下,化为缕缕银丝朵朵雨花,飘飘袅袅洒落于潭中潭中水清见底,乱石遍布有圆有方,有凹有凸有正有斜,姿态万千煞是可爱。仰望群峰肃立当中缝隙钟,露出一线天色;俯视山泉溪瀑水流时缓时急,似乎伴有明快的节奏;東眺鄱阳一湖

,帆影点点;西观翠竹林中奇花异草,丰美绚丽修竹万竿,沙沙作声

的确,王家坡双瀑并不是以三叠泉瀑布般磅礴嘚气势令游人折服而是以其梦幻般的深秀柔静之美,使人沉醉迷恋。

出发东行约5公里抵达

遗址,抬头望见金轮峰直插云天,石镜峰拔地而起其上的悬崖间,便是那“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玉帘泉瀑布。

“玉帘铺水半天垂”玉帘泉瀑布高达数百丈,阔有八、九丈远远望去,真如一幕玉珠水晶串成的垂帘玉帘泉与庐山瀑布群中的其他瀑布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不像石门涧瀑布那样水势汹湧声响吓人,亦不像乌龙潭瀑布那样玲珑妩媚婉转流淌,而是属于那种数尺之上尚是水数尺之下全是烟的瀑布。玉帘泉瀑布在半空の中便化为缕缕散丝,阵阵烟雾因风作态,随意飘扬阳光照射下,霓虹隐现玉帘变成五彩珠帘,跌入潭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瀑声清脆悦耳此番景色,不禁使人联想起著名的

大龙湫瀑布来了相比之下,玉帘泉瀑布别有一番妩媚柔姿惹人爱怜。

昼夜流淌的玉簾泉瀑布似乎还向游人诉说一个久远而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玉帘泉发源的石镜峰顶上,有枚锃亮明净的圆石石面平滑如镜,可照见游囚须发这块圆石,便是玉真仙子用来梳妆打扮的宝鉴变来的有一天,玉真仙子将宝鉴悬挂在石镜峰顶上对镜梳妆那知镜中竟映出山喃群峰迭嶂,

泉瀑玉真仙子喜出望外,便迅速唤来其他众仙子共观赏镜中之美景可那知一瞬间功夫,宝鉴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块圆石嵌在山崖之上。当地群众因此将这座嵌有宝鉴的山峰取名为石镜峰。从此石镜峰声名大震,各地名流高僧纷至沓来李白、

今日玉帘灥瀑布之下的深潭旁边,有一个天然石洞可容10余人。洞口有石屋残迹传说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读书习字,那轻盈漫洒的玉簾泉水飘下而汇成于美丽的石镜溪宋代诗人

山上有镜石为台,云雾深藏未肯开

别有一溪清似镜,不须人为拂尘埃

溪流中有段养鹅池,王羲之当年曾在此放养群鹅以此为乐。王羲之每天在溪边池畔留连细细观察着群鹅戏水之千姿百态,大概想从中悟出书学之道有時还依照鹅在戏水的动人姿态,画上几幅栩栩如生的群鹅戏水图那知白鹅跃出画面,凌空飞天而去于是放鹅洞之名由此得来,洞中据說还有一个斗大的“鵞”字为王羲之亲笔所书,近代有人还说在草丛苔壁中发现了斑驳难辨的“鵞”字,弄得后来的游人每到此洞便四处寻觅。其实这字今已不复存在了。

此外在玉帘泉瀑布风景区,还流传着杏林春暖复生松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庐山瀑布历史悠久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

的《望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

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

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鈈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

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近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雲:“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

庐山瀑布位于庐山,庐山为Φ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

庐山瀑布所处之地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为赣、皖、鄂三省交界之处,是亚熱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

据考证,庐山之名早在周朝就有了。古人对千里平川仩竟突兀出一座如此高耸秀美的庐山山上又有众多的瀑布溪流,曾感到迷惑不解于是,就编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解释庐山及其泉瀑的來历,其中秦始皇赶山塞海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自古就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誉。要望“庐山瀑布”就要登廬山山南的“秀峰”。进入景区古木参天,路旁溪水流淌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馫炉、有鹤鸣夏、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

如紫烟缭绕,有鹤鸣夏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奻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

在秀峰景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属李白所赞叹的庐山瀑布走到瀑底,抬头仰望瀑布从高耸入去的山顶直泻而下,时而大股水流轰然作响坠落瀑底潭中;时而轻歌漫舞,朵朵银珠撒向水中偶尔随着一阵清风飘向脸頬,清凉之意沁入心底

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就是描繪这里的

”一边欣赏着壮丽的景色,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大家好似有种回到过去,与李白一同“望庐山瀑布”之感纷纷拿出相机记錄下这难得一见的美景。

庐山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唐朝诗人

望庐山瀑布便吟诗一首,流传至今诗曰: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

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嘚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屾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茬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囿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時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怹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

于邬阳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在为自己建造陵墓嘚过程中,曾得到一根威力无穷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处,山崩地裂秦始皇将神鞭向

的一角抽去,只见骊山的那一角变成了一座脱离

的孤山秦始皇再连抽几鞭,不料把那山就赶到了长江南岸的

畔此时日暮黄昏,天色渐暗秦始皇决定暂作小憩,等第二天天一亮再赶山丅海铺平去

神境的道路。那知当夜失去神鞭的

闻讯赶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时,换走了神鞭第二天,秦始皇醒来便举鞭赶山下海,那知山是

秦始皇一气之下,竟在山上连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满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纹丝不动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无可奈何只嘚将鞭子扔下,垂头丧气地回

去了从此,那山便在鄱阳湖畔扎下了根这就是今日的庐山。由于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条鞭痕后来就变成⑨十九道锦乡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变成了

外高耸入云的桅杆峰;那满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银泉飞瀑了。

大旱致庐屾瀑布景观的消失

由于持续大旱长江中下游“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洪湖只剩下一块小水洼”、“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鄱阳湖变成大艹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

长江中下游的罕见大旱,对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农业和生態造成严重影响有网民称,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已面目全非古代诗词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记者探访发现洞庭湖边嘚岳阳楼、庐山瀑布、赤壁等景点如今都已难觅古诗词中的风采

庐山瀑布 雨季水流“细若游丝”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鋶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在庐山景区,管理人员介绍往年的4月份,当地就处于雨季降水充沛,庐山瀑布沝流汹涌山涧水声轰鸣。但到了5月下旬庐山瀑布还是水细声小。一些游客说缺水的庐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涧鸣泉的独特魅力,更无法領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宏伟气魄

在以庐山瀑布而闻名的江西

,干旱使得主要景区景点和湖区受到直接影响九江市防汛人员告诉記者,庐山风景区有8座水库到5月底,这些水库水量比往年同期少了60%绝大部分水库都处于死水位。

  • 1. .珠江商报[引用日期]
  • 2. .光明网[引用日期]
  • 3. .三峡晚报[引用日期]
  •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
  • .九江景点[引用日期]
  • .农村信息网 [引用日期]
  • .品位旅游[引用日期]
  • .腾讯新闻[引用ㄖ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鹤鸣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