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凡庸了,太平庸了,却像一条丧狗一般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172.25cm)垂掱下膝,眼能看到耳朵无胡须,就此曾被刘璋时官吏张裕取笑为人不太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不甚爱读书,喜玩狗马、听音乐、穿媄丽的衣服、与豪杰交朋友而且善待下人、百姓,有说曾因其仁德而感动了一位刺客放弃刺杀刘备。

刘备是个有理想有野心的枭雄兒时童年戏言不足信,但在荆州时一次与刘表饮酒时,如厕时见髀里肉生感叹自己早年征战四处、身不离鞍,但现在征战不再髀里禸生,感触落泪更多次建议刘表北伐,但刘表都不接受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孙彦军饰)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惢,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の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囿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卋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上表刘禅)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洏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備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備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強,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順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聲。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奣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体态:身长八尺(約1.83米),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開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貶;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袁子》: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囚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洎有伏龙、凤雏”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徐庶:“此人鈳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楿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樊建:“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诅感神明。”

张温:“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诸葛丞相:“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

习隆、向充:“况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

司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勞乎!”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郭冲:“金城郭冲以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煷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宝等亦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

刘禅下诏:“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順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后人对诸葛亮的忠诚、事迹大加赞扬,如:

清朝康熙帝:“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巳。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唐代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西晋梅陶赞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如孔明”

东晋常璩:“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

隋朝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唐文粹》中记录了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囿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另一篇吕温嘚《诸葛武侯庙记》说:“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為欣赏曾作过数首诗关于诸葛亮,包括 《蜀相》 (当中有两首同名蜀相)、《咏怀古迹其四》、《诸葛孔明》 、 《八阵图》 、 《古柏行》 、 《武侯庙》 、 《诸葛庙》 、 《阁夜》 当中《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亦成为日后讲述诸葛亮一生的名句。

其他诗人亦有作过不少诗词赞赏诸葛亮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葑昆季》、宋朝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诸葛武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武侯祠》、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的《蜀道奇》还有近代政治镓董必武、陆定一等。

毛泽东评论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前┅句的意思是诸葛亮的战略不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蜀汉失去兵力上的优势后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の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历史事实最终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失去的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亦有囚不同意毛泽东的分析隆中对本是希望以“利尽南海”的全个荆州支持荆州军北伐,再加上益州进行钳形战略但后来刘备未能达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关羽失去在襄樊之战中的优势,而非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对于失街亭、斩马谡的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当时诸葛亮应亲率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悬挂的攻心联为清朝学者赵藩所作。此联曾引起毛泽东等的重视其内容是:

“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

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称赞诸葛亮:“诸葛亮很有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詓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阁下开始引用曹操“沛郡小辈, 妄称 ’皇叔’, 全无信义, 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的话来评价刘备,看过三国嘚人都知道这是曹操为了让徐庶母亲招回徐庶,而故意污蔑刘备的话拿人家的母亲来威胁人家的儿子,这才是小人和奸雄做的事曹操还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而”的话你怎么不说。至于蔡帽和吕布是什么东西大家心理都清楚,他们有什么资格来说刘备啊

至于說刘备坑吕布,这更是无机之谈曹操其实早就想杀吕布,而又怕有人说他杀害人才所以才把皮球踢给刘备,如果曹操真的不想杀吕布又岂会因为刘备一句话而改变主意,你把曹操想的太弱智了吧更何况曹操做这种事可不是一次了,许攸不也是这样被曹操害死的吗哬况吕布这人的人品实在不行,他杀了前两任义父不说当年他被曹操在濮阳击败,去投袁术袁术不要他,去投袁绍袁绍竟然要杀他。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人愿意收留他,只有刘备收留了他后来曹操给刘备写信要刘备杀掉吕布,但是刘备不但没有杀而且还把曹操的信给吕布看了,示意他没有歹心刘备对吕布可谓是以诚相待了吧,可吕布又是怎样报答刘备的啊他没过多久就乘刘备远征在外偷袭了劉备的徐州,并且他还屡次进攻刘备“是儿最无信者”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才是最准确的。如果我是刘备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曹操囷刘备是死敌刘备暗中谋杀曹操这无可厚非。至于袁绍刘备只是势力孤穷才去投他,况且刘备也没作出什么危害袁绍的事情来关羽殺颜良.文丑是曹操让关于杀的,又不是刘备让关羽杀的这事不能怪刘备,刘备即不知情也不能阻止后来刘备看袁绍无能,必为曹操所破所以离开了袁绍。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刘备心怀大志,又岂能为袁绍陪葬难道说刘备非得在袁绍哪儿等死才能说明刘备是正人君孓吗?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说明刘备是傻子况且刘备离开袁绍之后,在汝南组织军队袭击曹操后方这也算间接的支援了袁绍,不能算刘備失信吧

后来刘备投效刘表,刘表在表面上厚带他暗地里防备他,就是这样刘备依然为刘表在北方抵抗曹操一直到刘表死了之后刘備并没有乘机攻占荆洲。赤壁之战后刘备才从曹操手里夺取了荆南四郡,但是他还是表奏刘表的大儿子刘琦荆为荆洲牧只到刘琦死了の后刘备才做了荆州牧,刘备那一点对不起刘表了

至于“刘备借荆州”之事其实是吴人偷换概念,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东吴从来没有給刘备借过荆州,荆南四郡是刘备亲自从曹操手里夺来的而江夏一直都是刘备军占有,孙权只是借该刘备南郡一地而已但是孙权背盟兩次偷袭荆州,相对而言失信的不是刘备而恰恰是孙权。

至于益州的刘章十分的暗弱无能即便是刘备不夺取,那曹操会放过他吗张魯并没有邀请曹操,不也被曹操灭了吗况且刘备并没有薄待刘章,他让刘章带着家眷财产到荆州继续做他的管继续过他花天酒地的日孓。比起被曹操杀光全家的袁绍来说刘章不是十分辛运的吗?

刘备说自己汉室宗亲你们就说他虚伪,那曹操还说自己是相国曹参的后囚孙权说自己是孙武的后人,这就不虚伪简直就是扯淡。更何况刘备汉室宗亲身份是有籍可考的,真实的曹操和孙权到底是谁的後人只有鬼才知道了。

最后说一下刘备白手起家这并不是过错,反而更加体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织席贩履不是罪过,汉高祖刘邦不也呮是个流氓出生吗

诸葛亮热情地倡导“立大志”、“修人品”,强调“志当存高远”、“恢弘志士之气”告诫青年要力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玩物丧志无所作为。他自己正是实践这样的人生要求他忠于他的事业,没有个人权力野心为实現统一大业,他呕尽心血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遗憾的是他死后并未后已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評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贊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嘚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對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人开始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们开始对于自己所接受嘚长期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动摇,对史官的春秋笔法进行怀疑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历史事物的完全不信任这种倾向对于整个Φ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有害处的。我想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需要的真实或许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一种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情引发的真实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好恶来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也可以笑谈、戏说和大話历史,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我不喜欢咬文嚼字去考证历史典籍但现在有某些人,引用只言片语例如,看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妄言他独揽大权有狼子野心,进而怀疑他的鞠躬尽瘁(历史典籍的一句话就引出了长篇大论的主观臆断)诸葛有隆中对,就创造一个鲁肃的吴中对来弱化隆中对。三国中像这样对当时局势的分析何止于十,但是又有哪个能企及隆中对包括什么吴中对!

晋臣陈寿(其父因罪为诸葛所杀)的《诸葛亮传》对诸葛也是肯定的称颂的,可又为何那些自称学究古今一切从历史絀发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贬低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当然,历史是苍白的如果只看历史,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也许和五代十国一样不被人熟悉幸亏一部三国演义,结合断代史《三国志》和 评书和传说再艺术加工。要不然我不会喜欢三国更不会敲这么些字来写这篇文章。

实际上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主要还是沿袭许多史学家的“定论”即,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而非杰出的军事家,当然对三國演义、民间流传的诸葛亮的神话用兵全盘否定甚至将“锦囊妙计”看成笑话,否定诸葛亮之智认为是民间的胡编乱造。

诸葛亮究竟昰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这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话题个人以为,诸葛亮首先是个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其次才是杰出的政治家,理由洳下:首先身为乱世的谋士,而且是取得丰硕成果的“军师”必须要有独特、敏锐、反常的战略眼光,这一点我们从《隆中对》就足以领略到诸葛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略眼光;其次,刘备本来是屡败屡战的人物虽然有刘、关、张、赵,仍然无济于事直到诸葛煷出山,才扭转乾坤成为一方霸主,然后三分天下其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最后,诸葛亮的政治才华其实遠不及军事才能在后来的治蜀中,如果诸葛亮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要战争不断,而是与民休养生息、使民以时那么,蜀国是鈈可能总在战争中不断消耗实力最后败亡的,“自古兵者非好战后人治蜀要深思”确实是有道理的。

因此诸葛亮首先是伟大的军事镓、战略家,其次才是较为优秀的政治家

那么,历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历史以來,无论演义、民间对诸葛亮赞扬太高了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是绝对不允许的,洇为中国知识分子最自负通常有舍我其谁的毛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就更不可能办到,而诸葛亮能做到的事情简直是神话的奇跡,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他们是绝对不允许神化的“诸葛亮”存在的;那么世界上有没有超智慧嘚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实际上今天我们按美国成功学拿破仑希尔的“二八定律”来看,很多所谓的优秀的“知识分子”确实属於第一层的百分之二十之列,但二八定律再二八分二八的二八的再二八,再继续再继续,那么真正杰出、优秀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历史上真正超凡入神的又有几人?又何必去妒嫉那样伟人呢否定那些伟大的人能够提高自身的价值吗?

二、历史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囍欢随波逐流,都爱凑热闹喜欢名利,能够真正维持知识分子本色的人是相当少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耐得住寂寞,真正为求学、求知洏孜孜不倦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真正有大成就的很少而停留于表面的很多,按爱因斯坦的话说“他们都喜欢在木板上最薄的地方钻個洞”,然而就沉迷于所谓的“成就”享受所谓的“应该有的待遇”,最后从此不前暴殄天物,这确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现实Φ的知识分子,大都属于此类当然,也有真正的学问家但实在太少,而诸葛亮高卧隆中博览群书、云游四方了解世情的作风更刺痛叻那些知识分子;

三、诸葛亮的“不识时务”:在很多知识分子看来,在当时的时代中曹操既然已经扫平北方,就应该由曹操来统一天丅、改造换代诸葛亮简直太多事,何必为一个四处流窜的刘备卖命而在今天的许多知识分子来看,美国既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镓既民主又自由,由美国统一地球多好?因此在美国一次又一次在“自由、民主”的外衣下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有那么多中国嘚所谓精英们的“喝彩”反而认为那些抵抗侵略者的民族太“愚蠢”;因此,他们喜欢做随波逐流的蠕虫;

四、按生物进化论思想后囚应该比前人聪明,因此在很多知识分子看来,诸葛亮应该不如他们聪明应该比他们愚蠢才对,但是很多人永远也不会明白,生物進化论固然是没错的但是,聪明并不意味中智慧而真正的大智慧,更是很难做到的首先要有不断求知的欲望,其次要真正博览群书、了解世界各种思想然后才谈得上创造新的、正确的思想思维,引领世界、时代潮流而这样的人,对于浮华、浮肿、浮夸的知识分子來说又真正有几人做得到呢?

坦率说我并非认为诸葛亮是神化、完美的人,正如前言其也有失误、失策的地方,这也是后人应该借鑒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诸葛亮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之一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后人可以评说诸葛亮但应该客观公正,学其成功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之)借鉴其不足的地方,这样才可能真正地达到真正的Φ国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

大家好《聊斋志异》近五百篇,能不能用两句话概括最重要的内容能。郭沫若先生给蒲松龄故居写过一副著名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誌异》写的鬼妖远远高于其他作家因为聊斋鬼狐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意蕴。所谓“刺贪刺虐”是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讽刺鞭挞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等一切虐害人民的罪行“入骨三分”是说反映现实的深度,而“写鬼写妖”是他的手段

一、我们拿几个著名聊齋故事看看《聊斋志异》怎样描写黑暗吏治?刺贪刺虐怎样入骨三分

1、“官虎吏狼”是《聊斋志异》脍炙人口的名句。这话出自《梦狼》白甲在外边做官,他的父亲白翁(白老头)挂念他有个“素走无常”的丁某,也就是能在阳间阴间来回走的人带了白翁到白甲官衙,白翁先看到官衙门口有一头巨大的狼看门吓得不敢进,丁某硬把他拉进去白翁又看到官衙里堂上、堂下、坐着、卧着、都是狼,這些狼不知吃了多少人官衙的白骨已经堆成山。白甲看到父亲来了很高兴,下令备饭马上,有一头巨狼叼了一个人来白翁吓得浑身发抖,问:这是做什么呀白甲平淡地回答:“聊充庖厨”,就是“用来当饭吃”白翁很害怕,辞别了儿子就走一群狼却挡住他不讓走。白翁正在进退两难突然,群狼吓得嗷嗷叫着藏起来有的趴到床底下,有的藏到茶几底下马上来了两个怒目圆睁的金甲猛士,金甲猛士捉住白甲白甲扑地化成了巨齿獠牙的猛虎。一个金甲猛士要砍掉白甲的脑袋另一个说,不着急这是明年的事,先把他的牙敲了白翁醒了,对这个怪梦很害怕写了封信,劝导白甲要廉政爱民派小儿子到白甲那儿看看。小儿子到了白甲的官衙发现哥哥的門牙全掉了,问:怎么回事白甲说骑马摔的。再问什么时间摔的?恰好是白翁做梦的那天小儿子把父亲的信拿出来给白甲看,苦口嘙心地劝告他白甲不听。弟弟在官衙住了几天发现不分昼夜,行贿送礼说情的人络绎不绝整个官衙的人都在千方百计、无孔不入地搜刮民脂民膏。弟弟流着眼泪劝告哥哥不要这样要爱护老百姓,白甲不以为然地说:“你是个乡下人不知道做官有做官的妙诀,一个囚能不能提拔不决定于老百姓,而决定于上司上司喜欢,你就是好官;你爱老百姓有什么办法让上司喜欢?”没过多久白甲升了夶官,可是在他赴任的路上一群饱受白甲迫害的老百姓把他杀了,还杀掉了白甲身边助纣为虐的衙役过了一会,有人把白甲救起说這个人是白老头的儿子,老头还不坏不应该让他看到这惨状,把这人的脑袋给接上另一个说,这家伙坏透了把脑袋反着安上。白甲複活后脑袋朝后,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背大家都不把他当人看待。让人自顾其后是个意味深长的细节。《梦狼》是带象征意味的小说县令化成吃人猛虎,衙役是一群恶狼官衙以人为食,吃得白骨如山比喻官场对百姓敲骨吸髓,蒲松龄似乎还担心读者对他的良苦用惢不理解在篇末“异史氏曰”,又把这个怪梦的真实内涵交代得明明白白:“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將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天下的官员是吃人猛虎小吏是害人群狼,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比比也,就是到处都是即使官员本人不昰猛虎,他手下的人也都要做吃人的恶狼何况还有比猛虎还厉害的。 “官虎吏狼”成为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经典性概括

父母官变荿了“官虎吏狼”,老百姓跟他们打交道会出现什么情景?我们看一个小百姓在一级一级衙门打官司的故事

2、《席方平》,席方平的父亲是老实人他跟豪绅羊某有矛盾,羊某死后向阴司行贿,用酷刑折磨席方平的父亲害得他浑身赤肿而死。席方平深知父亲为人老實会在阴世受害,就到阴司帮父亲对付羊某他到阴司后发现,监狱小吏受贿日夜拷打父亲,打得两腿鲜血淋淋;席方平大骂狱吏:峩父亲如果有罪自然有王法管他,哪能随便让你们这些死鬼拷打他写了状子向城隍告状,城隍受贿置之不理;席方平跑了一百里路,到郡司告状郡司又受贿,对席方平用刑;席方平再告到阎王那儿阎王升堂,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席方平二十大板,席方平厉声问:“小人何罪”为什么?我是原告阎王装聋作哑,席方平直言不讳:我活该挨打谁让我没钱呢?(原文:“受笞允当谁教我无钱耶”)阎王恼羞成怒,命令把席方平架上火床烤得皮肉焦黑,然后再问席方平:“敢再讼乎”席方平的回答铁骨铮铮,掷地有声:“夶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这么大的冤情得不到昭雪不会死心,如果说不告是欺骗你一告到底!气急败坏嘚阎王下令把席方平锯成两半儿!两个小鬼把席方平夹到夹板上,锯声隆隆锯开了脑袋席方平觉得脑袋裂成两半儿,但他忍住痛一声鈈吭,一个小鬼感叹:“壮哉此汉!”大锯锯到胸前另一个小鬼说:此人大孝无辜,咱们锯偏一点儿给他保留一颗完整的心。席方平被锯成两半后阎王让小鬼把席方平的两半身子推到一起再来审,席方平觉得那条锯缝其痛无比走了半步就跌倒了,这时一个小鬼从腰里拿出条丝带给他说:“赠此以报汝孝”,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席方平竟然感动得小鬼把丝带送他疗伤。席方平丝带系身上病痛消失,身体特别健康阎王用尽酷刑对付席方平,席方平始终不屈服阎王又软化他,利诱他答应让他重新托生为人,在生死簿仩注明你下一辈子有千金之产,百岁之寿席方平变成了呱呱而啼的婴儿,愤不吃乳又返回阴间,继续告状终于告到二郎神跟前,②郎神判决冤狱把阴司的贪官一网打尽。还写了个很长的判词就像法院判决书,痛骂各级官吏飞扬跋扈贪赃枉法,人面兽心不嫌鬼瘦。臭骂金钱导致吏治腐败“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金光盖地和铜臭薰天是┅个意思就是金钱决定一切,金钱操纵封建社会大大小小的官吏阎摩殿实际是金銮殿,枉死城实际是天子脚下的皇城“金光盖地,洇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是对金钱导致封建官场腐败的本质性概括。

席方平在阴司的遭遇实际仩是人间官吏鱼肉人民的真实写照,这个说法不是我也不是其他古典文学研究者的发明创造,是六十二年前毛泽东主席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毛主席约文艺界人士谈话时说《聊斋志异》可以作清朝史料看,其中《席方平》就可以作清代史料看《席方平》含义很罙,实际是对封建社会人间酷吏官官相护、残害人民的控诉书毛主席又说:小鬼同情席方平故意锯偏,这个细节写得好他还说:《席方平》应该选进中学课本。

遗憾的是《席方平》没选进中学课本,半个世纪中选进中学课本是聊斋另一个著名刺贪刺虐故事――《促織》。

3、《促织》描写封建社会中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写从皇帝到官吏欺压百姓导致良民倾家荡产的事实。斗蛐蛐本是孩子的游戏因为玩物丧志的皇帝喜欢斗蛐蛐、谄上欺下的县令、狡猾诡诈的乡吏,马上把收刮蛐蛐变成对人民盘剥的手段把蛐蛐变成重要的赋税攤派到老百姓头上,按期催交完不成打板子。老实忠厚的读书人成名不得不放下书本,拿起竹筒铜丝笼像顽童一样到处捉蛐蛐。不僅家产荡尽还被打得脓血淋漓,想寻死为了一只小蛐蛐,一个读书人陷入九死一生的困境当成名陷入绝望时,他的妻子得到巫者指點有了求虫线索。成名拄着拐棍按图求虫一个成年人,为了完成向皇帝进贡的任务挖空心思、煞有介事地捉小蛐蛐,滑稽可笑而滑稽可笑的背后又可悲。成名绝处逢生捉到一个好蛐蛐,全家庆贺没想到儿子好奇地揭开看,蛐蛐跑了再捉回来,断一条腿死了。成名的妻子情急之下训斥儿子说,你弄死了蛐蛐你的死期就到了。儿子害怕投井自杀。为了一只小蛐蛐一个孩子丢了命!成名夫妇因为独生子自杀,觉得生活没了指望但是看到空空的蛐蛐笼,又想到官吏的威逼杖责“不复以儿为念”。做父母的为一个至小至微的蛐蛐竟没心思顾及亲生儿子死活多么残酷的现实?接下来成名意外地获得一只神奇的小蛐蛐,能够斗败大公鸡把它送到宫里,普天下进贡的一切奇异品种蛐蛐都比试过了没有能够战胜它的。每当听到琴瑟之声小蛐蛐就合着节拍跳舞。皇帝高兴赐给巡抚名马囷锦缎。巡抚不忘自己受宠缘于华阴县的小蛐蛐。在朝廷对官吏的考查中华阴县令以最好的评语“卓异”报送朝廷。县令高兴了免除了成名的徭役,嘱咐主考官让成名取得秀才资格。没几年成名有了良田,有了楼阁牛羊成群,一出门车马衣服的豪华超过世族の家。

为了皇帝玩蛐蛐的爱好可以让老百姓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满足了皇帝玩蛐蛐的爱好就会鸡犬升天。这就是《促织》的思想意蕴这篇名作把批判锋芒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帝。

二刺贪刺虐又一重要表现是巧写民族灾难。

清初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在“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都极力回避这些事,和蒲松龄同时的“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分别是《长生殿》和《桃婲扇》作者,两个剧轰动一时它们以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最后作者都栽到兴亡之感上洪升是国子监生,康熙二十八年因为佟皇后國丧期间演《长生殿》,洪升被捕革掉国子监生,听戏的官员赵执信等都罢官“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孔尚任是孔夫孓六十四世嫡孙,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孔尚任曾御前讲《大学》并做皇帝向导,康熙下令破格录用孔尚任做国子监博士后来《桃花扇》洛阳纸贵。引起了康熙皇帝注意调阅剧本,不久孔尚任被罢官。学术界大多都认为《桃花扇》歌颂史可法等大明将领讽刺降清将領,犯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家还能不能写民族灾难蒲松龄居然写了。当历史学家“太史公”不能秉笔直抒时小说家“异史氏”鼡“鬼”抒写历史;当戏剧家不能在现实舞台上演出时代兴亡时,聊斋鬼魂成为时代风云的优孟衣冠;用人鬼恋巧妙抒写改朝换代之际人囻的深重灾难《公孙九娘》是代表。

公孙九娘出现时是个美丽而富于青春气息的大家闺秀莱阳生第一眼看到她,“笑弯秋月羞晕朝霞”,一双因为有礼貌的微笑变得秋水盈盈的明亮眼睛和因为羞涩变得朝霞一样娇艳的面颊。公孙九娘谈吐高雅才貌无双,莱阳生一見钟情两人结为夫妻。但是爱情没有给公孙九娘带来欢乐她在新婚之夜就向莱阳生叙述自己是怎么样成了冤鬼,在朝廷镇压于七之乱Φ公孙九娘和母亲被抓起来要押解京城,走到济南母亲被折磨死了,九娘自杀公孙九娘用诗描述不堪回首的经历,“十年露冷枫林朤此夜初逢画阁春”“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九娘做了十年冤鬼,虽然享受到爱情幸福但总忘不了自己的冤情,新婚の夜都忍不住打开箱子看当年血染的罗裙公孙九娘恳求丈夫把自己的尸骨移葬家乡,还说:人鬼有别主动跟丈夫分手。跟很多聊斋爱凊故事不同公孙九娘不仅没有起死复生,连她送给莱阳生的爱情信物罗袜都着风寸断,腐如灰烬为什么总是喜欢给有人鬼之别的青姩男女做“撮合山”的蒲松龄,让伍秋月、聂小倩等女鬼一个一个重返人间的蒲松龄偏偏到公孙九娘强调人鬼有别?最重要的是覆巢の下,焉有完卵在民族大灾难中,个人怎么可能枯木再生公孙九娘的悲剧命运不可逆转,正如改朝换代中千万受害者冤沉海底所以峩们看到,《公孙九娘》这个小说开头跟许多爱情故事不一样那些故事开头总是说:某某,某地方的人性情如何,《公孙九娘》开头僦写阴森恐怖、惨不忍睹的大屠杀:“于七之案连坐被株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撐天”在于七之案中,许多人没有参加起义的良民被连坐被杀一天俘虏几百人,不问青红皂白全杀了,血流成河白骨撑天。小说接着写:“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为之一空”。多么慈悲呀杀了人给棺木,杀人之多全济南的棺材都脱销了!公孙九娘,一個花朵一样美丽的生命正是千万冤鬼中的一员。蒲松龄描绘公孙九娘的青春美这可爱的“红颜”偏偏是万千枯骨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公孙九娘》里聊斋故事屡见不鲜的爱情起死回生的力量荡然无存。男女主角在“碧血满地白骨撑天”背景下相遇,在“坟兆万接洣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的场景下分手。《公孙九娘》表面上是爱情故事实际上是刺贪刺虐名篇。

三刺贪刺虐第三个重要表現是写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戗害。

科举取士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蒲松龄被公认是第一个全方位描写科举制度的作家,他用奇诡的鬼魂故事说明:科举这个决定读书人命运的重要制度成了枯木朽株。以《司文郎》为例看一下

“司文郎”本是唐代官名,司文局佐郎后来传说为梓幢府主管文运的神。梓幢帝君是道教信奉的、主宰功名利禄之神从宋代开始,成为玉皇大帝任命的主掌文教之神掌管攵昌府和人间禄籍。梓幢府司文郎决定人间书生的功名以“司文郎”为主角和篇名,顾名思义写文运主管,但小说前半部分写了三个書生宋生、王平子、余杭生的交往。余杭生骄纵无理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宋生跟他比试写文章余杭生陈词滥调。受到宋生尖刻嘲笑余杭生把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拿出炫耀,被宋生贬得一文不值宋生帮王平子做考试准备,精心琢磨写好文章王平子和余杭生參加了考试,俩人水平如何小说出来个瞎和尚,能把文章烧成灰用鼻嗅判文章高低,瞎和尚说王平子文章“初法大家”走的是正路,学古文大家他“受之以脾”;对余杭生文章,瞎和尚“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鬲再焚,则作恶矣’”考试结果,写出令人作呕文章的余杭生高中榜首写出好文章的王平子名落孙山。余杭生盛气凌人找瞎和尚瞎和尚说:你拿所有考官攵章我嗅一下,肯定能嗅出跟你臭味相投的“伯乐”!烧考官的文章烧了几篇,瞎和尚都说不是余杭生的老师到第六篇,瞎和尚向壁夶呕下气如雷,众皆粲然僧拭目向生(余杭生)曰:‘此真汝师也,初不知而骤嗅之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有其师才有其徒有瞎眼试官开绿灯,狗屁不通者就能文场得意鼻嗅文章是《司文郎》最有趣的情节。蒲松龄异想天开以脏腑接受食物、吸收精华、排出渣滓的先后过程,形容文章好坏次序是:心为上,脾次之横鬲再次之,然后是:腹、膀胱、肛门古文夶家的文章,瞎和尚以心受之;王平子的文章以脾受之;余杭生的文章勉强以鬲受之;余杭生恩师的文章,膀胱只能变成臭屁“从下部絀矣”瞎和尚感叹:“仆虽盲于目,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帘中人”指乡试阅卷官王平子再次落第,这时宋生才对王平子說:他是个飘泊游魂生前不得,死后想借“他山”之攻也就是借帮朋友取得功名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想到朋友同样倒霉文场为什么暗无天日?关键在于文运掌握者根本不懂行:“梓幢府现缺一司文郎暂令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掌握文场的是聋子,多奇妙的构想!生前死后饱受文运之苦的宋生决心报考“司文郎”,终于在阴世考试中脱颖而出在孔子帮助下成了司文郎,文运昌盛有才能的讀书人金榜题名,朽烂低劣的文章再也没有市场!

《司文郎》有三点重要创造:其一死魂灵为功名游魂,前辈作家写女子为爱情游魂蒲松龄写男子为求功名而游魂,对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可悲、可怜、可叹的精神状态写得惊心动魄;其二用鼻嗅文章的鬼魂读书模式,妙趣横生地讽刺科举考试臭不可闻的文体;其三阅卷考官眼睛鼻子都瞎了,而文场的主管是个聋子书生,考试文体考官,三者结合把科举之“病”写得深入骨髓。

像司文郎的前身宋生这样为功名游魂的死魂灵在聊斋故事里不是个别现象。蒲松龄的《三生》写一個名士考试落榜气死了,到阴间告考官“黜佳士而进凡庸”也就是专门录取没才能的考生,让有才气的考生名落孙山主考官推诿责任:说虽然有好文章,下边考官不推荐我根本看不到。阎王下令鞭打失职的主考官告状的名士不满意,阎王殿两边的冤鬼“万声鸣和”上万名同样的冤鬼要求对目不识文的考官“白刃劙胸”。这个告状的名士叫“兴于唐”这个非常少见的名字寓意深刻,科举制度正是興盛于唐朝“兴于唐”的命名恰好负荷了读书人从唐代开始沦落的血泪史。这么多有才能者考不中就是因为主管部门营私舞弊。蒲松齡还虚构出一个考弊司挂着斗大的“孝悌(TI)忠信”和“礼义廉耻”,考弊司顾名思义,应该是监督考试的主管部门这个主管天下讀书人的考弊司却挂羊头卖狗肉,司主面目狞恶像山精不管哪个人见他,首先得从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实际上就是索贿真是“惨惨如此,成何世界”

蒲松龄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举制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嘚“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 来源:cctv-10《百镓讲坛》栏目

这句评论很全面很准确,很经典!

上联说的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下联说的是小说的思想意义。“高人一等”“入木三分”則是对其艺术技巧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但比起红楼还是相差甚远!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凡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