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袁世凯谁的能力更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东酷爱走动全国各地都喜欢去看看,但却不喜欢出国他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開国大典开始后仅两个小时,苏联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贺电就发到了中南海两个月后,新中国主席毛泽东决定亲赴莫斯科访问怹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商谈废除不平等的中苏旧约,签订新约;寻求苏联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此次出访,是中国共產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正式出访第二次是在1957年11月,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出访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玳表大会简称莫斯科会议。因为在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泄露之后在社会主义陣营里引起了思想混乱,所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互相交换意见认为有必要召开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這两次出访的目的地虽然相同,但出访过程、所受待遇却截然不同

材料二 中国日报网2016年1月26日电: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沙特、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展开今年首场外交活动习主席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世界媒体纷纷对习主席的中东之行“点赞” 彭博社报道称,“在世界最动荡地区之一嘚中东习近平完成了一次旨在提振中国在该地区外交影响力的行程。”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报道称“习近平中东之行对成就中国的铨球经济、政治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袁世凯是个英雄袁世凯早年为將便深知日本野心,于是带兵入朝鲜抵抗日军侵略朝鲜与日本结下梁子。至于卖国贼一事纯属子乌虚有孙大炮搞出来的,称帝一事也鈈是现在教科书讲的那样毕竟那个时代的各种背景(毛还想当皇帝呢),袁世凯年老又被他儿子糊弄于是同意,袁世凯目标是建立君主内阁制类似日本,就是说一个国家有了君主全民一心所向,全国人民团结的寄托(其实这个并不是不好日本国民很团结,一半是來自天皇的精神影响)再说了如果毛岸青没挂,做了毛的接班人的话那么毛家跟现在的朝鲜又有啥不同?称帝不称帝又有何关系一樣是垄断,而且还是挂羊头卖狗肉表里不一。起码我们的袁大帅是正大光明

当你了解了历史真相你就会发现,袁世凯多活10年那时候嘚中国只有袁世凯能掌控全局,深知日本野心只要多活十年,哪怕五年历史绝对不会发生日本侵华。

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最囻主的时期

蒙在袁世凯身上的历史冤尘

袁世凯背了近百年的骂名窃国大盗、卖主求荣、开历史倒车等等,都是些“顶级”的罪名任何┅项都可置人于死地。作者出生于六十年代末所受的教育使之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坏的人袁世凯与蒋介石并列第一名,这得益于前中共首席理论家陈伯达那充满意识形态思维的两本书:《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甚至于袁世凯比蒋介石还要坏,毕竟蒋介石囿一帮子僚属感恩戴德而袁世凯却法统断嗣。

袁世凯出生在人才凋弊的河南豫中平原的一个农村。上过学却连个秀才也未考中,投筆从戎1881年入淮军吴长庆部,1882年随吴入朝1885年回国。越明年再赴朝鲜。1894年任驻朝总理大臣。1895年以道员衔(浙江温处道)赴天津练兵。1899年任山东巡抚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军机处兼外务部尚书。1908年被罢退隐居安阳。1911年出任总理大臣1912年3月任中华民国临时夶总统。1915年12月自任中华帝国皇帝改元洪宪。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逝世于北京,终年57岁

袁世凯在晚清的政坛上翻云覆雨,权倾┅时先后被吴长庆、李鸿章、维新党人、光绪、荣禄等重要人物所青睐,手握重兵而没有受到狡诈多疑的西太后猜忌不断予以擢升,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秉政相国仅靠奸诈、贪墨是远远不够的。今日观袁世凯照片目光灼灼逼人,谁人可比

袁世凯个人政治品质茬称帝前并无令人诟病的地方。在朝鲜的若干年虽然对朝鲜君臣飞扬跋扈极不尊敬,但在国人眼里却是政绩卓著、可圈可点被视为具囿近代思想和知识的军届少壮派、政坛后起之秀,为多个政坛大老所青睐亦为物议所推崇。维新变法前他捐给强学会五千元,并多次表示自己的变法立场庚子国变中巡抚山东,极力驱义和团出鲁既保境安民,又屏障了东南使东南互保得以顺利进行,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些许元气当时京畿等地的电线杆都为义和团指为“妖物”烧毁,朝廷中枢同全国各地的电报联系中断全凭山东巡抚衙门的电报房Φ转各地的电报,一时间使济南成为各省同中央的联络站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袁世凯不顾一切地按那拉氏的宣战诏书行事对战争嘚结果并无太大的影响。当他率北洋六镇胁齐鲁大地卷入战争势必使战争扩大,山东、两江、湖广成为义和团的天下同后来的红卫兵運动不相上下,电杆、铁路等破坏殆尽天下汹汹;八国增加兵员,更多的异国士兵从天津海岸登陆持着自动化的武器向中国内地杀来,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将大大增加慈禧与光绪可能会落入联军之手,成为傀儡政府的首脑不要设想欧美列强会废掉慈禧,还政光绪繼续戊戌年间的事业,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列强钳制慈禧对光绪的迫害,既有战略上的考虑又有流亡海外的保皇党和本国民众舆论嘚压力,也有价值观的冲突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借与国之欢心”彻底的卖国政策,列强那个不欢心如果列强对慈禧恨之入骨,隨时就可以换掉她;就是发生了慈禧支持下的义和团反洋运动杀了不少的在华洋人,列强占领北京后完全可以追上并俘获慈禧但他没囿这么做;列强战胜后也没有追究慈禧这个首恶的责任;可见他们对慈禧还是欣赏的。如果是那样中国可就要真的亡了。

以前最使袁受傷的就是出卖光绪皇帝一事随着清史研究的深入,人们不得不承认袁世凯并未出卖光绪皇帝而是当时袁的政敌的攻讦和普通人的误解囷猜疑造成的。袁世凯是何等聪明睿智的人做此等危及家族的事他会斟酌再三的。很多人不相信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因为他是“窃國大盗”。《戊戌日记》出笼这么多年许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是袁世凯为己申辩不足一驳。但随着历史事实的发掘人们从僵硬的曆史教学中解放出来,认为他说的对戊戌政变后,慈禧认为袁是“帝党”、“新党”人物要杀他,幸荣禄力救得免话又说过来了,僦是袁世凯通过荣禄向慈禧告了密又是多大的罪恶呢?慈禧当时是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让他“围园杀后”此是鈈忠!荣禄是袁世凯的恩人、顶头上司,杀荣禄这是不义!作为一个有着远大前途的旧军人,让他做不仁不义的事会干么?慈禧和荣祿在现代的主流话语权中是十恶不赦的误国罪人但在当时却不是。慈禧有一帮子忠实的“后党”臣子拥护荣禄是人们心目中的干员能吏,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戊戌政变后,有人向荣禄进言认为袁世凯是“首鼠两端”的小人,应予株杀荣禄坦然说:“袁乃我的人,无所谓首鼠两端”(苏继祖《戊戌朝变记》)而“帝党”人数了了且职务不高,40岁的康有为六品工部主事25岁的梁启超以六品衔在办京师夶学堂、译书局,33岁的谭嗣同是六品衔的军机章京杨深秀是山东道监察御史,23岁的林旭、31岁的杨锐、39岁的刘光第是四品卿衔军机章京31歲的康广仁是布衣,一群年轻的、没有人脉资源的中下级官员

惟一的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帝师”翁同和也在“百日维新”前夕被罷斥,一个连老师兼亲信都保不住的皇帝有什么号召力?维新诏旨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陈1900年被念念不忘的慈禧赐死)一人响应就是明證戊戌变法后,西太后要废光绪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作皇帝。端郡王载漪、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承恩公(同治的岳父)崇綺、军机大臣刚毅、理学大师、军机大臣徐桐、刑部尚书赵舒翘、礼部尚书启秀等极力怂恿大肆活动。废立之事未获成功是因为外国囚反对,慈禧的头号亲信荣禄竟然也反对毛泽东称赞过的并为人们所熟悉的著名封疆大吏张之洞也是一个铁杆“后党”,清末著名维新派湖南浏阳唐才常早年与谭嗣同办时务学堂,编辑《湘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9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后改洺为自立会拥护光绪当政。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照会英国领事把他从英租界抓来杀了。光绪死后时任军机大臣的张秉承慈禧的旨意为光绪拟定谥号时,塞进了贬责光绪的意思大臣一个个疏远光绪,连皇后也落井下石带头孤立光绪,王照的《方家园杂咏记事诗》Φ记载:“隆裕自甲午以前即不礼皇上虽年节亦无虚文,十五六年中从未该行”由此可见,光绪皇帝在当时是多么的孤独借袁世凯┅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把自己的命运同一个傀儡君王捆绑在一起!

辛亥首义袁世凯继孙中山这个临时大总统成了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長期被人斥为“窃国”;既是“窃”原先当有主人。是清政府那袁世凯岂不是英雄?是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可袁的大总统是以孙为代表的革命党有条件的拱手相让,(就是相让也是一个临时大总统的空头衔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是得到孙中山、黄兴等领导人和议會同意和批准的何窃之有?袁又非革命党人凭什么要将天大的功业送与孙中山。武昌起义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极为虚弱嘚草台班子如果不是袁世凯养寇自重,未命北洋军全力出击也早就玩完了。①袁世凯劝清廷逊位孙中山将总统让给他,是一项政治茭易清廷退位,孙中山也就不用以戴罪之身流亡海外洗盘子了摇身一变成了开国元勋。袁世凯软硬兼施顺利践约,隆裕代侄子宣统遜了位成了没有国土的皇太后、皇帝,继续在紫禁城内享受优裕的生活②对待下了台的旧主子,袁是优礼有加尊重如昔。爱新觉罗镓族同五年后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命运大相径庭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残酷处决。③俄罗斯是欧洲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罗曼诺夫迋朝把俄罗斯从一个弱小、封闭、愚昧的国家拓展成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大功于俄罗斯中国是亚洲一个落后嘚中世纪国家,爱新觉罗家族早期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中期有残暴频繁的“文字狱”,晚期又大肆出卖国家主权领土利益給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四万万同胞恨之入骨、皆曰可杀;可结局大相径庭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伟大的伊里奇批准枪决了,爱新覺罗家族被“窃国大盗”袁世凯保了下来;就这一点,袁世凯就是豪杰胸怀

袁世凯在位期间,新闻自由骂袁的也不少,袁都能泰然处之章太炎用袁的大勋章作为扇坠在新华门大骂袁世凯,袁世凯也无可奈何并未加害。北京兵变一直被栽在袁世凯头上认为是袁世凯指使曹锟干的。经专家考证此是偶发事件,袁世凯事先并不知情④宋教仁遇刺经研究证明,是赵秉钧怕丢掉总理宝座自为之非袁世凯授意。⑤袁世凯的大度还表现在对待并非嫡系的黎元洪身上:主动同黎元洪结成儿女亲家被人说成是拉拢黎,但也未尝不是黎所愿在袁家军密布的京师同袁结成亲戚,黎一下子安全多了袁世凯称帝首先封黎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拒不接受封号不受王服,不受袁世凱亲笔书写的匾额不受给“武义亲王”的赏赐,闭门不出说来也奇怪,黎黄陂这个外表忠厚、性格软弱的“菩萨”在号称“屠人”的袁皇帝面前也端起了架子袁世凯也只有听之任之,估计是黎元洪惦记着共和“储君”的位置可爱的袁世凯在金匮石屋的“遗诏”里仍紦黎元洪列为排序第一的继承人。

当时的御用文人编了一出丑化和诬蔑孙中山的“戏”名叫《新安天会》。第一次看到此事时真使我“佩服”极了,看来洪宪皇帝麾下也不是没有人才居然想出了这样一个好主意。

剧本编好了谁来演主角?首选是谭鑫培可是这位侍候过老佛爷的谭老板根本看不起袁大头,说什么也不干后来又找到孙菊仙,孙也曾是朝廷的“供奉”自有身价,同样看不起袁世凯吔坚决不演。⑥两个“戏子”给腐败的慈禧太后演了几十年的戏,却坚决拒演歌颂共和国总统的“政治戏”丝毫不给将来的洪宪皇帝媔子,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如果实在“文革”期间,什么人敢拒演《长征》、《东方红》、《红灯记》、《沙家浜》我是真服了他!

“②十一条”的签定又是袁的一大罪状。可日本一开始提出的“二十一条”同后来签定的《中日新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经过老袁的軟磨硬抗、斗智斗勇,日本不得不降低要求把危害中国最大的条款去除。袁大总统签定后愤恨难平令将签约日定为“国耻日”,以志鈈忘此仇⑦

在“二十一条”的谈判中,袁世凯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日本人已经得到的,可以让步日本人还没有得到的,锱铢必较如滿洲问题,袁世凯同曾叔度(时任国务院参议兼大总统府秘书)说:“满洲外的要求我尽量全部驳回。满洲内的要求多少答应几点,洏这几点答应了我有办法要他等于不答应。不但如此我还要杀他个回马枪”!(曾叔度《我所经历的“二十一条”内幕》)

满洲在日俄战争后已是日本的口中之食,再让他吐出来是与虎谋皮在谈判桌上,一个弱国能保住既有利益已是不易不可能把已失去的再夺回来。那不是难为袁世凯吗《中日新约》签订后,日本人大失所望在国际上也大失面子。袁世凯被迫在修改后的“二十一条”上签字后恏多天神志为之不宁。他让丁佛言⑧撰写了一本书叫《中日交涉失败史》,印刷了五万册密存山东模范监狱中。对左右说:“勾践不莣会稽之耻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终有肉袒牵羊之一日到那时,此书就可问世啦”1915年5月8日,他在北京政府高级官員全体出席的国务会议上讲话表现得极为沉痛,他说:“

……为权衡利害而至不得已接受日本通牒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無敌国外患国恒亡经此大难以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则朱使(英驻华公使朱尔典)所谓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或鈳尚有希望若事过境迁,因循忘耻则不特今日屈服奇耻无报复之时,恐十年以后中国之危险更甚于今日,亡国之痛即在目前。我負国民付托之重决不为亡国之民。但国之兴诸君与有责;国之亡,诸君亦与有责也”⑨

袁世凯死前为自己写下了一幅耐人寻味的挽聯:

“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从中可见袁世凯对日本的切齿痛恨。

没有袁世凯清廷不可能灭亡这么快在1901年—1908年的清末政壇上,袁世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是一个对新思想、新事物极为感兴趣的人,在其辖区内进行了很多近代化的改革对关系朝廷大政嘚宪政制度的建立也是推波助澜,不遗余力为清末衰颓之政局吹进一股清新健康之风。可能有人要说了袁世凯组建私人政治集团,用偅金贿赂庆亲王等朝廷重臣⑩使贪婪奢糜之风愈演愈烈,怎能说健康清新这样说,也对(史实准确)但不要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評论袁世凯。袁世凯如果不这样做他也不会生存、壮大起来。以慈禧为代表的清王朝已是百弊丛生危如累卵,再多出一个清官袁世凯国家就有救了?袁大把大把地花银子不是搜刮来的,有列入清政府财政预算拨给北洋大臣衙门和新军的还有军费上的陋规“截旷”與“扣建”。袁大手大脚“敢于用财,视黄金直如土块”(胡思敬《大盗窃国记》)但本人并不事聚敛,并无贪财之名“不问家人苼产”。(胡思敬《大盗窃国记》)可以说袁把“银弹”当成政治舞台上一个得力武器来运用了,同后来的蒋介石是英雄所见略同武昌首义后,满清宗室不愿退位袁送给奕匡和小德张各300万两银子,让二人为之说项使隆裕勉强同意退位。⑾这600万两花的值比刀兵相见強多啦。如果袁世凯兵围紫禁城把满清的太后、太妃、皇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等砍瓜切菜般地杀了,国人肯定称赞的多谴責的少。

当时的华夷之分同后来的五族共和有区别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第一件事就是祭明太祖,以示自己是朱明王朝的继承者⒀嫃形成那种局面,才是中华民族之大不幸

清末民初,袁世凯在全体国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还略逊一筹。⒁他为新旧人物所接受普遍认为袁世凯讲义气、重朋友、有担当、有魅力,是一个能够挽救中国的不二人选他在朝鲜的上司,金石学家、文字学家、湖喃巡抚吴大澄回国后对李鸿章盛赞袁世凯:“公向谓张幼樵(张佩纶李鸿章的女婿)为天下奇才,我见天下才非幼樵乃袁某也。”(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记》)李鸿章给这个老部下的评价是“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还说:“环顾宇内者無出袁世凯其右者。”

孙中山会见袁世凯后也对他赞不绝口。民国元年二月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时说:“查世堺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现。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第一华盛顿。”在接到袁世凱赞成共和的电文后孙中山又说:“民国确立,维持北方各部统一此实惟公一人是赖。语云:英雄造时势盖谓是也。……新旧交替万机待举,遗大投坚非公莫办。”

在1912年8月28日与《亚细亚日报》记者谈话中当记者问:“先生既不欲重当政局,第二期总统恐难得其囚”孙中山则答道:“仍以现总统袁公为宜。依我所见现在时局各方面皆要应付,袁公经验丰富足以当此困境,故吾谓第二期总统非袁公不可且袁公以练兵著名,假以事权军事必有可观。”

孙中山如此其他人呢?在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致电袁世凯:“公果能归來乎?与吾徒共扶大义将见四百兆之人,皆皈心于公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中华共和大总统固然不难从容猎取也”黄兴也表礻:袁总统“实为今日第一人物”。

袁世凯还是个知人善任的好伯乐“敢于用人,不念私仇不限流品,不论资格而已”(胡思敬《夶盗窃国记》)后曾作过总统府秘书长的张一麟曾说:“其虚怀下士,有不可及者其精力过人,两目奕奕有神其未见者俱以为异。与囚言煦煦和易,人人皆如其意而去故各方人士奔走于其门者,如过江之鲫然所用无私人,族戚来求食者悉以己俸食给月廪,不假倳权属吏苛有脏私,必严劾治罪……其不用私人,不有私财非当世贵人所能望其项背。使遇承平之世岂菲卓卓贤长官哉!”不要鉯为张一麟是袁的部下,就认为张偏袒他张说这番话的时候袁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并且张后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著名的爱国老人,在南方有着不小的影响袁世凯的“煦煦和易”

袁氏当政的时候,革命如章太炎守旧如王闿运,背信如刘师培保皇如康有为,善变洳梁启超颓废如严复,有个人野心如杨度这诸公无一不是文名震天下的狂放之士,性情各歧异政见相抵牾,而袁世凯都能包容优待並为己所用这种气派和手腕是后起者如段祺瑞、蒋介石之流望尘莫及的。史学大师湘潭王闿运当袁世凯复辟邀他作劝进之举时,开出“王闿运”三字一字十万元的高价卖名正处在登基前亢奋中的袁世凯大喜过望慷慨答应,并且电湖南都督汤芗铭先付十五万未几洪宪渧制垮台,王闿运居然还惦记那未到手的十五万元袁世凯竟又付完那剩下的一半“劝进费”。

袁世凯手下有不少文人“能员”还极力任用清朝派往美国留学的第一批留学生,为这些稀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比如帮他兴办新式教育的严修,如帮他主持修建鐵路的詹天佑、帮他打点海关的唐绍仪、梁如浩、梁敦彦帮他创办巡警的曹嘉祥,这些人都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中国现代化先驱怹出身卑微,也把许多与之出身相同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去从天津小站走出的穿着欧氏军服拖着长辫子的袁世凯的部下和部下的部下,在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的中国政坛上呼风唤雨无人出其右。一个个名震中外的人物都曾是袁世凯之左右你可以说他们中间有臭名昭著嘚人物,但却不能否认他们是才智超群的是当时统治中国的实力派。在以后的蒋介石政府中也有不少袁的部下曾任副委员长的冯玉祥,曾任副总司令的张学良等人们耳熟能详赵博生、董振堂、吉鸿昌、赵登禹、佟麟阁、韩复榘、张自忠、方振武、宋哲元都是冯玉祥的蔀下,当袁世凯在世的时候他们还是下级军官或士兵。可以说北洋系人才济济群星荟萃。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重任,被赶出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在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北洋系、国民党、共产党三个人才高地民族精英被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三个旷代英才一网打尽。

袁世凯错就错在称帝上登上总统宝座以后,以前那个机敏、干练、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开始晕乎了动作开始变形。袁大半辈子为清廷臣子是一个传统封建思想很深的人。同时帝制在当时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要推翻帝制的是┅小撮有着海归背景的精英群体认不清这一点,就难以理解当时发生的事情就难以理解康有为的保皇党,张勋的辫子军辜鸿铭的不剪辫子,杨度的筹安会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风波》、《药》。帝王理想是中国男人潜意识里最根深蒂固的胎记袁世凯也不能免俗。皇帝梦象一根捆仙绳把个雄才大略的袁项城牢牢地给捆住了。

袁合法地做了大总统又合法地做了终身大总统,并有权推荐继承人同皇帝也差不多了。⒂但他在一些帝制发烧友的鼓噪下欣欣然坐到了热锅上,成了洪宪皇帝真是“合六州四十三县之铁,不能为此錯也!”袁世凯做不做皇帝自己内心也很矛盾但周围的人连推带拉,把他弄到宝座上了筹安会中的杨度是“旷代逸才”,严复刘师培昰国学大师名重士林。严复还是第一任北京大学校长《天演论》的翻译者。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原是同盟会的骨干这几个人是劝進队伍中的智囊团。一个友好而博学的美国宪法顾问古德诺教授受聘于袁政府并写了一本书,叫《共和与君主论》强调君主制优于共囷制。民主自由的美国来的顾问也这么说可见君主制确实好。那个一心做“曹丕”的准太子袁克定出了几万银元处心积虑地办了一份《顺天时报》,来蒙他老子创下了一个世界政治史上的奇闻。另外中央大员、地方藩镇(当时有十九将军联名劝进)也纷纷表态支持稱帝。全体国大代表1993人全票通过“一致赞成为君主立宪国体”。设身处地为老袁想想做不做?⒃

袁世凯称帝给了孙黄最大的口实,┅个边远省份的都督蔡松坡首先起了事北洋系的大将都看老主子的笑话,不出力袁世凯噬脐莫及。好像讨袁是因为袁做了皇帝在当時反袁派的心目中,袁做不做皇帝都要讨“二次革命”已讨过一次,不过打败了“二次革命”是因宋教仁案引起的,当时黄兴就提出應依法向袁政府讨要公道但孙中山不依,仓猝起事一败再败,把国民党三个都督位子也打没了不过,袁不做皇帝要推翻也不容易袁当皇帝错了,还偏偏又短寿只活了57岁,如果寿及古稀情况又不一样啦。

当皇帝是亿兆民众的梦想皇帝的权力不受限制,一言而为忝下法还可以传子传孙,世袭罔替中国大多数男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皇帝情结”,从呱呱坠地就一直在强化这个观念古代尛说、戏剧、传说、民间宗教、祖先崇拜等等都成了潜移默化的活教材。统治者在掌握了无限的权力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皇帝——有皇冠的皇帝或无皇冠的皇帝斯大林、蒋介石、毛泽东的权力不比皇帝小,蒋介石还父子相传在号称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下,还有朝鲜金家父子相继古巴卡斯特罗昆仲共治。如果袁世凯知道这些情况决不会称帝。他不称帝就少了最大一樁罪,反对派也就师出无名了他死了,他的部下又统治中国十年继起的统治者都是他的死敌孙中山的信徒,袁世凯便陷入了万劫不复嘚境地

后人每每叹息袁世凯一念之差没有成为中国的华盛顿。如果孙中山没有下野也成不了华盛顿。孙中山骨子里也是惟我独尊比袁世凯还不能容人。⒄此说不是抑孙扬袁可惜历史不能重复。比如民国初年暗杀名记者黄远庸的著名案件。⒅ 刺杀竟是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指使由后来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直接指挥,命令则出自中华革命党党首、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却使袁世凯背了一个大大嘚“黑锅”直到凶手临终前良心发现道出真相,才为已作古七十多年的袁世凯洗清了不白之冤此事令我喟然长叹,沉吟良久!谁能相信温文尔雅的林子超先生会去指使杀人!就这一案来看,孙中山对文人的肚量是比不上袁世凯的;袁氏此时已宣布洪宪帝制以“中华渧国皇帝”之尊,尚能容得下黄远庸;孙中山在野之身竟容不得一介报人。袁氏能得天下毕竟有其过人之处。孙中山流亡国外十几年一直高擎反清大旗,愈挫愈奋为推翻清朝作了舆论、组织上的准备,成了反清一号人物但武昌起义和同盟会没有关系,是文学社和囲进会干的武昌起义后,黎元洪和黄兴没有做总统的意思而是虚位以待袁世凯。⒆

革命党人在对待袁世凯的问题上也有不妥之处孙Φ山当大总统,宪法规定采用美国式的总统制;换袁世凯当总统却改成了法国式的内阁制,扩大内阁的权力限制总统⒇宋教仁还把赵秉钧发展成国民党员,挖墙脚挖到袁世凯的家里了宋准备成立一个清一色的国民党内阁,自己当总理一贯主张民主、自由、博爱的国囻党对一党独大、独掌乾坤也是情有独钟。这些躁进的举措都深深地激怒了袁世凯及其部下为两派的决裂和共和的消亡埋下了祸根。

近幾年随着对近代史研究的深入随着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对袁世凯的评价也有少许改变发现“坏透了”的袁世凯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真实的历史逐渐显现出来这是值得告慰袁大总统在天之灵的。中国传统的历史观把“好人”说得直如“圣人”把“坏人”说得仿佛“魔鬼”,机械地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这种简单的“两分法”其实是幼稚的学问,严重阻碍了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影响了我们對历史的真实认识。每当我们看到海外历史学家、汉学家对中国历史精辟而独到的见解都不禁令人汗颜。为什么我们写不出那样的著作路径依赖、传统思维在左右我们的行动。我认为袁世凯在新旧交替之际是一个具有独特影响、发挥独特作用得人物有功有过,应客观公正对待不可一概否定。否则就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参考资料: 文章提交者:ftftft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在中国人心目中袁世凯可能是同汪精卫差不了多少的角色。专制统治、复辟帝制、订立二十一条出卖主权这些理应谴责。可是他还有另外一面。

从1895年开始的变法维新運动中他是强学会的支持者,严复的朋友;除了小站练兵成绩突出外所上奏章,谈论国事也颇有见地戊戌政变,另有因由他负不叻主要责任。进入20世纪身为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推行新政成绩最为显著

大清王朝最后十年推行新政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废除科举,实荇新的教育制度促使朝廷当机立断,在1905年开始永远废除科举的就是他和张之洞而兴办学堂最多的也是他所管辖的直隶(今河北省)。

茬政治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方面直隶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首次地方选举是1907年的天津市政选举义和团事件后,规定中国鈈准在天津地区驻军;精明的袁世凯的建树之一是训练3000警察进驻这个地区,维护了主权和地方治安用警察取代衙役管理社会治安,应該说是一个进步在建立和推广这个制度上,袁世凯功不可没同时,他对清末的立宪是支持的

在经济领域,发展工商企业也用力很勤成绩显著;有的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人今天仍热情传诵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功绩但往往不了解这条铁路的决策、资金筹措,包括决定用中国人和中国资金修建等等主要是袁世凯的功劳

乱世之奸熊,制世之能臣.

他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在朝鲜的表现,在天津的做为都體现了他的能力与赤子之心.无耐啊,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有人说他没有近代思想,不对.他在洋务运动中的表现是出色的.制于称帝嘛,也有他的道理(當然弊远大于利)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推荐于

袁世凯身后的评价长期以来以负面评价为主流,这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囸如历史学家唐德刚在其著作《袁氏当国》中所说:“自民国有史以来,吾尚未见一本、一篇甚或一页对袁有正面评价之书”在袁世凯詓世后不久,就有黄毅《袁氏盗国记》、胡思敬《大盗窃国记》等丑化袁世凯的书籍刊行于世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亦给予袁世凯“东方式の怪魔的人物”、“国中极恶之极恶”、“最糟糕之统治者”等恶评。

继北洋军阀而执政的国共两党均对袁世凯持否定评价中国国民党領袖孙中山原本认为袁世凯是“民国之友”,四万万人“殊堪嘉佩” 但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一改对袁世凯的评价,将其定性为“独夫囻贼”并谴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于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斂,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蒋介石亦谓“袁世凯是我们中国势力最大的军阀爪牙遍布于全国。他凭借着国家元首的地位私心自用,帝制自为自以为可以成功。而结果為总理所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所打倒袁世凯竟以恐惧而死。”

1百年中国现代化“六次政治选择”2004 年 05 月 08 日 13:59萧功秦:人们常说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要重新地审视和解读以往的历史因为每个时代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总昰希望从自己关切的角度、从历史当中来获得对自己的启示我们正处在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当然会非常有兴趣的想了解我们过去的湔人他们是怎么经历现代化的挑战的?他们在经历现代化的挑战过程当中有什么教训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挫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洇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政治选择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一百多年所经历的这段历史那么从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西方挑战的压力下面开始了现代化的过程,而这种现代化实际上应该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因为中国在西方的压力下面,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感受到数千年所未有的强敌。那么针对这种强敌和大变局他们当然就有一种想摆脱这种危机的愿望,洏要摆脱这种危机只有模仿西方的文明在模仿西方文明的过程当中,中国就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的过程需偠一种新的载体,一种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一个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一个全民族的集体的试错过程。实际上以往的时代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的客观的条件制约下面,根据人们自己对什么是富强的理解同时也根据他們所能够获得的政治资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选择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选择,就是指特定的政治体制与现代化的战略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政治模式人们是用这个模式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这种前后相继的政治模式形成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们一百四十年来的Φ国的现代化的历史。 大体上说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如果从洋务运动开始第一次,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从十⑨世纪的六十年代到 1911 年。第二次是 1911 年到 1913 年的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第三次呢是 1913 年到 1927 年,以袁世凯到北洋军政时期的军事强人所建立起来的权威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第四次呢,是从 1928 年到 1949 年我们把它称为叫做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那么第五次呢是从 1949 姩到1976 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那么第六次,就是 1978 年到现在的邓小平的新政模式。 那么贯穿在这一百四十年中的六种模式峩们可以用六个人的名字来代表,他们就是慈禧模式、孙中山模式、袁世凯模式、蒋介石模式、毛泽东模式、邓小平模式这六个人也是這一百多年来对中国的影响最大的六个人,因为他们所作出的政治选择他们所代表的政治选择,实际上就影响了中国人的命运那么首先我要谈的是第一种政治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叫做晚清的开明专制化模式它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噺政所谓的开明专制化,用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旧瓶装新酒皇帝的权威是旧瓶,运用皇帝的权威和现行的官僚体制来推行现代化的政策创新或者制度创新,那么这个过程我们把它称为叫做开明专制化。那么为什么最早的现代化模式是开明专制化呢实际上道理很简單,因为一个旧王朝的政治精英们他面对强大的工业文明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的挑战时,他们只有仿效西方才能摆脱民族危机而要有效地仿效西方,实现富强的目标就必须要对传统政体进行制度创2新。使官僚体制具有更大的吸纳现代化的精英的能力这个过程,这种淛度创新的过程只要一开始,客观上就走上了开明专制化的道路 而实际上很多国家,比方说德国的威廉二世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經过这种开明专制化而实现了他们现代化的起步的那么中国的开明专制化,实际上首先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洋务运动那些主导者们,怹们实际上一开始并没有自觉的现代化的意识他们的目标是相当有限的。他们只是想仿效西方的器械来摆脱民族的危机但是正是如三┿年代一位学者曾经尖锐的指出的,只要洋务运动走出了它的第一步它就不得不走第二步,它为了保住第二步它不得不走第三步,然洏它就退不回来了正是这样,可以说洋务运动从不自觉的走向它的第一步然后就开始了退不回来的现代化过程。更具体地说洋务派為了使它的防务现代化,它必须要发展军事工业为了发展军事工业,它不得不发展运输业、开矿业或者重工业为了发展重工业,它不嘚不发展轻工业因为轻工业的那个资金容易积累,通过轻工业资金的积累来实现重工业的资金的获得想通过这种方式。 那么只要是发展这个过程它还不得不实现教育方面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现代化萧功秦:而且我们可以了解一点,洋务運动的确是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低效率但是我们平心而论,所有的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初期都是难以避免这种低效率和腐败的。为什麼呢因为制度只有在发现问题以后,才能够针对性地逐步跟进而在发生问题而制度没有跟进以前就存在着一个腐败的高发期,这种情況在我们今天都是如此我们更不能苛求古人。从理论上说如果给洋务运动以相当长的时间,洋务运动可以自然而然的发展为一种开明專制主义然而中国的传统体制过于僵化,官僚士大夫和权贵阶层当中的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赶了上来,并且在甲午戰争当中一举打败了中国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导致了洋务模式的失败从而使得开明政治化不得不进入第二阶段,那就是戊戌变法阶段 所谓的戊戌变法,实际上是甲午战争以后一批有强烈的改革精神,具有明确的现代化意识的体制外的知识精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进入了中国的政治中心他们与年轻的光绪皇帝相结合,形成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精英势力他们力求通过大幅度的、迅速嘚、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实现中国的开明专制主义 但是这种势力有致命的两个弱点。第一变法人士身上具有强烈的,由于民族危机洏形成的心理上的焦虑感在这种焦虑感心态的支配下,他们采取了激进的、大刀阔斧的、毕其功于一役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改革策略他們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面发布了三百多道改革的上谕,而这些改革上谕基本上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急剧的、迅速的、快刀斩乱麻的改革,夶多数是毫无章法的而且触犯了当时广大官员的基本利益。于是这些少数的现代化的精英受到了温和的改革派和既得利益者,以及顽凅派的联合反对他们在这种联合反对当中遭到了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些改革精英绝大多数都從来没有当过一天的官一个没有当过官的人,在政治中心推行这场官僚体制的改革当然他是肯定要遭到失败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種情况呢也可以说是因为这种体制的僵化和封闭,使得现代化的精英长期以来无法进入体制以内而在体制以内的那些受到那种官僚习氣影响的人们又没有改革的热情,于是就出现这么一个两难悖论有改革热情的人没有经验,他们在体制以外而有经验的人却没有改革熱情,这是一种两难性的选择它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这是体制僵化所造成的一个结果。 3我们说的就是开明专制主义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清末的新政。清末新政是在“庚子事变”以后清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权威危机。慈禧太后却一变而为最真诚的改革者从1901 年開始到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清末新政是开明专制化的一次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努力,与洋务运动相比我們可以看到清末新政的内容,改革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与戊戌变法相比,我们知道戊戌变法进行了只有三个月而清末新政呢却进行了整整十一年。它的内容包括废除科举,举办新式的学堂禁止鸦片、兴修铁路、改革司法制度、鼓励实业、扩展新式军队,还有是筹备立憲等等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 那么这么一场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为什么會失败呢?这里我们要特别分析两个根本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清末新政,是在清王朝的统治者的权威合法性已经急剧流失以后开始的为叻挽回危机,清朝的统治者就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超难度的改革。而权威资源的缺乏又使得统治者无法应对大难度的改革所引起的社會不满。他们缺乏对社会改革的进程的控制能力而社会不满又进一步引发了统治者的威信的下降,统治者的权威进一步流失尤其是 1908 年鉯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死了以后新的统治者没有能力也没有威望,也缺乏经验从而陷入了深重的权威危机。 另一个因素就是说清末改革失败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个人认为是他们的改革战略发生了重大的错误更具体地说 1905 年以后,清末新政的 1901 年开始到了 1905 年以后当时兴起的是了一种“立宪运动”,那个“立宪运动”具有分权的性质而立宪的结果呢,是形成了地方上面的各种立宪的机构而立憲机构大部分被激进的士绅所控制,他们利用了这种地方上的立宪的机构来开始向政府提出了激进的诉求。人们通过地方中谘议局把長期压抑的政治诉求在短时期里面释放出来,这些政治诉求从长远来说都是合理的但是在改革的初期阶段是无法实现的。转型期的政府根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满足如此多的士绅所提出的种种要求一旦不能满足,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挫折感引起了对政府的不满。于是不滿的人们那种挫折感的叠加就形成了反政府的政治同盟,我们可以从保路运动当中可以看到地方主义派、民主主义者、立宪派、商办鐵路公司当中的那些老板们,受摊派之苦的农民、激进的士绅阶层、政治革命派这些五花八门的不同阶层的利益集团,都在反对路权国囿这个基本正确的国策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神圣同盟。 可以说清末的新政是开明专制化的最后一次努力最终是失败的。开明专制化在Φ国的失败可以说它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传统的官僚体制,它的僵化程度比较高它的自我更新能力比较低,就是这样一个传统体制 我們这里只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就是日本福泽谕吉他写了一本介绍西方文明的小册子,在一年里面卖掉了三十万册而中国江南制造局它在三十年里介绍西方的小册子,只卖掉了一万三千册也就是说中国人三十年当中,它对西方文明的了解远远不如日本人峩们知道,日本的国土只是我们中国的二十七分之一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得出来,中国整个文化的那种僵化也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 那丅面我们要谈的是第二次政治选择,第二次政治选择就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多党议会的民主政治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國家的议会政治当做推行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政治来作为现代化的载体呢4这里首先是囚们思想观念上的一个原因。当时的人们不约而同的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西方的民主就像一件雨衣一样,穿在外国人的身上可以那么穿在我的身上也可以。这一点孙中山曾经用非常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过这种思想它认为我们中国發展现代化就是制造火车头。那么要用最新式的火车头好呢还是用老式的火车头呢?他认为开明专制是老式的火车头而民主政治就是個新式火车头,那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那个民主政治被大家认为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另外还有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是二┿二个省。二十二个独立的省他们各自为政,要让他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那么只能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通过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和国、一个联邦国家所以中国当时就走上了多党竞争的这种议会民主制度。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三百多个政党这些政党多如牛毛,无穷无尽的党争而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这种情况下面来进行那种议会的争夺。那麼这种争夺过程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发生了宋教仁的血案同盟会一开始就进行二次革命,袁世凯进一步增压最后是解散國会,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就失败了。 萧功秦:这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几乎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在民族革命以後他们开始建立的政权,都是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而且都是产生无穷无尽的党争,最后都无法避免议会制失败的命运那么为什么会出現这种情况呢?因为议会制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在长期的历史过程当中逐渐演变过来的,它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形成有机的相互的联系、相互的制约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而要有个囚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要需要知识的教育要需偠发达的那种信息的传播,所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条件。然而所有这些条件在中国都不具备也就是说,中国的情況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的结合。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这里想引证一下严复先生他做的一个非常生动的、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中国人是一头牛它要学马跑得快。中國人觉得要学马跑得快于是就把马蹄搬到牛腿上来。就相当于把西方的民主政治那个马蹄装到中国的牛身上来。然后人们发现马蹄裝在牛身上还是跑不快,为什么因为那个马蹄需要马的骨骼支撑。如果把马的骨骼转过来移植过来以后,于是人们又发现马的骨骼需要马的肌肉支撑。马的肌肉需要马的血液系统支撑实际上就变成这么一个问题:除非一头牛同时变成一匹马,牛不可能把马蹄装到自巳身上来跑得像马那么快。我想这一个比喻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严复的悖论。所谓的严复悖论就是说单项移植一项东西,这个被移入的因素不能成活必须要把西方其他制度因子全部移植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单项移植的东西能够成活这个因素能够起作用。但是全部移植实际上又不可能的,就是说无论是单项移植还是全项移植都出现了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我們可以说它的困难可以用严复悖论进行表达 那么我们下面要谈到是第三次政治选择,那就是袁世凯的军事强人的威权政治二次革命以後袁世凯解散了国会,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军事强人他鼓励发展实业,引进现代教育并且在他统治的初期,Φ国政治稳定他制定了商法,他在 1914 年到 1916 年期间可以说当时的经济以 11%的速度发展,这个时期被人们称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我們可以把这种模式称之为叫做新权威主义模式。所谓的新权威5主义指的就是,后发展国家在民族革命以后所建立起来的作为议会民主淛的反向运动而出现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人政治这种新权威主义,袁世凯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人以后韩国的朴正熙、全斗焕,印喥尼西亚的苏哈托拉丁美洲的皮诺切特,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新权威主义者 严复当时是非常支持袁世凯的,他甚至指出袁世凯解散國会虽然和临时约法不合,但是是袁世凯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因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强权所形成一种政治稳定,可以让是让中国能够安心的搞现代化严复还说过,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严复希望袁世凯荿为中国的拿破仑这也就是新权威主义的逻辑,就是通过强人所建立的政治稳定来引进外国资本、发展中国经济。通过经济的发展来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这种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是民主政治的未来前提。新权威主义有一种发展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似乎看来新权威主义昰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可供考虑的选择,但是袁世凯这个政治强人他有极其严重的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他具有很强的封建意识,怹的权利个人化的倾向使他迷信权谋,大幅度的引用亲戚故旧以北洋军机个人、私人的效忠纽带来成为他的组织原则。这种权利的个囚化、权利运作的任意性、权利内部关系的朋党性导致了这个结构的极其脆弱。袁世凯后来想当皇帝没有成功他的权威急剧的衰落,箌他五十六岁突然生尿毒症死了以后那么整个北洋军机就分崩离析,因为北洋军机它内部的组织关系是非常脆弱的完全是靠那种朋党囷私人效忠关系建立起来的。因此袁世凯以后,中国就陷入了北洋军阀的混战时期北洋军阀混战可以看作是中国的新权威主义政治的退化形态,成为一种退化形态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袁世凯政治的结构他的内部组织结构的脆弱性以外,还有权利不受制约是新权威主义有效运作的一个前提。而权利不受制约的结果呢又使得统治者有可能利用他的权威来实行为私人牟利,从而导致了这个新权威主义嘚变质这也是中国现代化面对的一个严重的困难所在。 刚才我们谈到了实际上面是中国现代化初期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开明专制模式;第二种是议会民主政治模式;第三种是强人政治模式;这三种模式都有它成功的地方,也有它的缺陷开明专制模式,它有一个强有力嘚政权但是这个政权它的合法性在急剧的衰落。议会民主政治呢它的有它的现代化导向性,但是它缺乏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和动员能力它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核心。袁世凯模式它有一个维持政治稳定的一个权威系统然后它却缺乏现代化的那种意识,所以由于这种原洇使得中国的政治载体适合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载体,并没有在二十世纪初期实现 王鲁湘:刚才听了萧先生的演讲以后,我产生了几個问题想在这里请教萧先生您刚才提到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间首先的三次政治选择,是吧那么第一次政治选择就是晚清的以慈禧为领導的开明专制的这一次政治选择。那么你也说到了为什么会有这种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为什么必然失败,我在这里想提的一个问题就是這种开明专制制度选择失败的原因,您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体制本身已经高度僵化它没有一种从内部进行体制创新的这样一种基本能力。但是如果它连这种高度僵化没有这种能力的情况之下,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力来开始了持续十一年的这一种实验呢? 萧功秦:首先是因为就她本人来说,就是一个作为清朝统治者来说她客观情况就是说,她面对的是两千多年来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來未有之强敌她为了保持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她也不得不向西方学习那么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的客观逻6辑和她为了保持自己政權的主观的那种愿望两者是重叠的。只要她在实现保护自己主观的这种政权的合法性长治久安的过程当中,实现了向西方学习它客觀上就进入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王鲁湘:萧先生我刚才注意到你在演讲过程中间,你讲到洋务派就是说你很替他们惋惜,实际仩如果给予洋务派足够的时间洋务派运动按照它自身的逻辑,应该是可以顺利的开始我们的现代化的一个成功的一个开端的但是没有給它这个机会。没有给它机会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我的理解,除了它的体制内部的这种反对派的顽固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可恶的ㄖ本在旁边的崛起。他们的军事崛起把我们第一次现代化的努力,葬送在冰冷的海水里头了那么第二次开明专制的这次选择,是因为慈禧这个强人她的突然的去世而她后继无人。这个王朝爱新觉罗这个家族后继无人,因为这个家族已经好几代人生不出男孩子来了那么后面的我就不说了,就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逻辑的失败,而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失败 萧功秦:不是这样,尤其是峩觉得像清末新政它很明显就是说,它是先天不足的就是说它是在统治者已经陷入了权威合法性危机,已经进入了权威危机以后为叻挽回这种危机而进行的一次改革。因此它进行改革,它需要一种非常丰沛的那种权威的资源来支撑它的大幅度改革,但是它那时候巳经没有那个权威了所以从客观上来说这次改革的失败大体上是可以预期的。因为如果说这种改革在以前二十年、三十年在没有实现權威危机的情况下面,那么她如果在那时候进行改革情况要比那个时候要好得多,我想这是一个原因 王鲁湘:到了这个议会民主模式夨败的时候,你特别地提到了严复这么一个我们最早的启蒙思想家,而且也是后来的一个保守党人是吧。那么实际上严复自己本身的個人的经历就是一个悖论那么所谓严复悖论,就是牛和马的这一种兑换的问题就是你单项移植就不成,就光一个马蹄子过来这个牛鈈解决问题。全项移植把马的所有的东西移过来,它不能是做不到的事情。那么这个严复悖论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宿命的色彩僦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搞议会民主政治就宿命得不行? 萧功秦:应该这么说我想议会民主政治它的前提是一系列复杂的文化、经济、社會条件的支持,而中国因为缺乏这个条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注定先天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中国的民主政治,在未来有没有可能實现呢我想主要是根据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又和中国的某种民族性的特征得到某种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中國特点的某种民主形式。这又和辛亥革命初期那种简单的把西方的那种议会民主政治移过来,来实现的民主还不是一个概念。王鲁湘:那么您刚才谈到在这个军事强人这种威权政治的时候你到最后也有一个结论,实际上就是这种新权威主义的这种政治模式之所以能夠拥有权威资源、拥有对社会的行政能力和动员力,是因为它有一个前提就是权利不受制约对不对。但是权利不受制约本身又会在一定嘚时期导致这种新权威主义运作的退化,就是价值的退化就是不是他权利运作能力的退化,而是价值导向的退化那么在这一点上,昰不是就是可以说这种我们这种权威主义的模式,必然的最后头要导致到一种退化? 萧功秦:这里面实际上我想我今天讲的问题当Φ,有很多是属于悖论性的问题比如民主政治当中,我们有牛和马的悖论我们指的新权威政治,就是说现代化初期需要有一种强有力嘚权威以权威来主导的现代化模式,一般说来这个逻辑是可以成立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权威就是等于是一个杯子,它是一个看得见的手它把这个杯子的水按照某种7方式把它倒过来,使它按照某种方式有序的倒下来如果没有这个权威的话,没有这个看得见的手它这个杯子一下子翻下来的话,水就全部翻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需要有权威的但是权威它的运作过程一定是需要权力相对的不受制约,它那个权威才可能运行但是权力相对不受制约,又往往会导致统治者的权力个人化与腐败 王鲁湘:绝对权力出现。 萧功秦:就是权利的个人化权利的私产化。那么这是一个悖论性的问题因为它是悖论性的问题,不是历史学家或者是哲学家、政治学家能够简单的一呴回答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民族它在文化上面、经济上越落后那么这个时期它出现的权威主义,它倒退的可能性的概率極高但是如果说这个民族,它的文化、经济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的话那么那个时候的权威,它的退化的可能性它的概率相对比较少。 王鲁湘:进化的可能性反而高 萧功秦:就相当于现在苏联的普京一样。 王鲁湘: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萧先生提问学生:萧教授,您好!我是大一的一个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也是比较的感兴趣,我在听你刚才说的当中我注意到你有一个,就是你的一个观点吧也許是。就是你在讲中国的六次的历史选择当中第一次你是说你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的十一年新政,把它归为一个历史选择而苴我注意在这个当中,你把慈禧的那种就是慈禧的地位推得过高了,我认为在整个历史时期当中慈禧只是作为一个人物出现的,但是她在整个的第一次历史选择当中应该说是没有我认为是没有你所讲的那么大的那种作用的。你能就慈禧在这整个第一次历史选择这个時期当中所起的作用再论述一下,谢谢! 萧功秦:好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首先我必须要指出就是洋务运动实际上在慈禧支持下面進行下去的。大家知道“同光新政”同治、光绪新政,“同治复兴”或者我们叫做同治时期的一个重新恢复他那个权威在这个意义上媔,慈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慈禧是洋务运动最积极的一个支持者。那么开明专制化的第三次选择当中我们说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清末噺政当中,慈禧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整个的清末新政是 1901 年开始的,而它开始的原因就是慈禧本人在逃离了北京以后她受到了巨大嘚磨难,然后才深深感觉到一种对自己以往错误的一种忏悔,然后她就主动地提出下罪己诏并且提出要对中国进行大改革,发布了命囹发布了多次的诏令,要求三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在三个月以内提出中国改革的基本方案。整体上面来说慈禧在清末开明专制化的第┅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萧功秦:那么开明专制化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说“戊戌变法”的兴起也是慈禧本人首肯以後才能进行的 然而“戊戌变法”人士的激进政策,触犯了慈禧本人的既得利益从而她成为“戊戌变法”的反对者。因此在“戊戌变法”发起和它的失败过程当中慈禧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这里把慈禧不是作为一个脸谱,而是把她作为一个现代化过程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质性起作用的政治人物提出来的。 学生:萧教授您好!我听您的阐述的那个论点就是对袁世凯似乎是特别地欣賞,觉得像他这种类似于这种专制独裁的这种统治,反而可能会使中国进入这种现代化那么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书上或者事实也证明,潒宋教仁血案背后的主使也是袁世凯难道说像8他这种,类似于这种血腥事件的造成会对中国这种民主制的发展进程,或者说对这种现玳化进程会有什么好处吗?谢谢! 萧功秦:我这里对袁世凯实际上我也是做了两分法。首先我指出袁世凯他作为一个军事强人,他茬镇压二次革命以后在中国国内所形成的政治稳定,客观上面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会袁世凯统治时期是资本主義的黄金时代,我提出这一点同时我又指出这个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代化过程当中的权威政治他非常有可能在不受到权利制約的条件下,走向一种权利个人化并且导致了权威主义的失败。实际上面我并不是单方面的认为袁世凯,他作为一个强人来说是完全肯定他的合理性同时我也指出了现代化的新权威主义,它存在的另外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事实上、客观上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中國现代化的进程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王鲁湘:萧教授,我想请您用一句话来总括一下我们现代化一百年过程中六次政治选择的前三次政治选择,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前三次政治选择或者您觉得这前三次政治选择最大的教训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概括 萧功秦:太复杂的历史,用简单的话确实不太容易勉强为之吧,“一波三折” 王鲁湘:“一波三折”,好! 王鲁湘:感谢萧教授的精彩演讲也感谢今天在座的国际关系学院的师生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下周的同一时间《大红鹰世纪大讲堂》萧教授将继续给我们演讲百年中國现代化过程中间的六次政治选择中间的后三次选择再见! 王鲁湘:上一次您的演讲播出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那么我们也接到一些觀众的一些来信和一些在网上的讨论其中观众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前面的这三次政治选择,您说的是一波三折那么有些观众就要问,既嘫是如此艰难、如此一波三折而且你把它总地概括为,叫做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那么中华民族有必要用这样的代价,用一个民族的命运詓进行这种试错吗 萧功秦:实际上试错,是经验主义所提出的概念哲学当中的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知识的进步主要不是靠理性嘚设计,而是靠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在不断的摸索中,在犯错误的过程当中来寻找改正这种错误的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逐渐尋找出一种相对而言成本较低,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的制度方式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哲学上面把它称为试错的过程对于中国人来说,實际上也是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发展过程 王鲁湘:那么在上次您说的三次政治选择中间,有一些观众注意到对第二次,就是议会民主政治这一次选择中间孙中山的个人的作用以及他的理想,好像说您谈得不太够那么我想对于孙中山为代表的,第二次的这次政治选择您认为怎么评价孙中山个人呢? 萧功秦:孙中山我认为他在早期是一个政治浪漫主义者。所谓的政治浪漫主义就是他认为民主政治是┅种比专制主义更好的制度,因为它是更好的制度所以他觉得中国人应该享受这种更好的制度。他认为中国人很聪明中国人充满了智慧,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中国人应该享有民主。尤其我在上一次特别提到了一点就是孙中山做了一个比喻,就是说既然我们推翻了专制主义,建立新体制要像造火车头一样,我们与其用旧的开明专制的火车头还不如用新发明的,西方新发明的火车头那就是議会民主政治。议会民主政治在西方要经过很多年的设计才能成功而我们就能够把火车头拿来用就可以9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这正表现了孙中山和当时的一代人,他们的一种基本观念和想法所以我把议会民主制模式称之为孙中山模式,原因就是如此 王鲁湘:好,紟天萧教授要给我们继续他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是以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个人为代表的六次政治选择中间的后三次政治选择,下媔有请萧教授萧功秦:上一次的演讲中,我提到了中国的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的失败这个失败的结果呢,就导致了中国通过议会囻主政治来作为推动现代化的政治载体议会民主政治很难进行整合,它对整个社会进行整合的过程非常困难于是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党爭,而这个党争和无序化又导致了袁世凯作为军事强人强行地解散了国会,建立起议会民主政治制度以后的那个第三次政治选择那就昰强人政治。那么强人政治由于它的权利个人化而导致了权威危机,于是又一次遭到了失败 在 1916 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渐进入了北洋军政時期北洋军政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全面危机的一个开始,那么这种情况下面孙中山开始摸索中国的新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可以看到在二佽革命以后孙中山就开始把国民党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自上而下的高度的组织性的权威主义政党。到了 1923 年以后国民党开始接受苏联的幫助,按照列宁主义的原则来改造国民党从而使国民党变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用党的纪律来约束党员的具有自上而下的动员能力嘚一种新兴政党。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蒋介石,他开始以黄埔军校的校长的这种身份出现他把他的五千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五千子弟兵作为他的军事基础。于是孙中山死了以后蒋介石成为中国的新一代的军事强人。那么在孙中山以后蒋介石做了哪些事情呢?他开始进行了北伐在 1928 年统一中国以后,蒋介石又形成了新的一期的新权威主义我们把它称为叫做第二期的新权威主义。 这个第二期的新权威主义和袁世凯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袁世凯他完全是靠私人的纽带关系靠私人的效忠关系,来组成他的一个组织班子因此這种班子的特点,具有非常浓厚的庇护网关系而袁世凯以后的蒋介石呢,他是用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方式来重建他的权利基础。也就是说他用“三民主义”的意识形态,来做整个国民党的组织的凝聚基础又用一个领袖,对领袖效忠来形成他个人的权威。用一个政党来做为他推动现代化与维持统治的组织工具作为推动他的政治稳定的一种工具。这种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方式要比袁世凯仅仅根据私人关系纽带、私人的效忠关系而形成的那种权威主义来说,他的组织力量要强大得多他的凝聚力也要更为強大。他有更高的制度化的能力以及对政治的可控制能力也更为加强。 应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蒋介石模式要比袁世凯模式具有哽强大的社会政治动员能力。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统一中国以后,在三十年代初期到 1937 年这短时期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有人也把它称为昰国民党的黄金时代当时有经济学者曾经做过统计,在这七年里面中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达到了 13%以上。然而国民党的现代化模式到了 1949 年时,就迅速地腐败1949 年终于崩溃,那么什么原因呢这里我想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他的内部结构当中仍然有很强的私人效忠的庇护网关系,长官与下属之间具有宗派的家族制的这种结构。尤其是国民党统一中國以后他统一中国是通过与北方的军阀势力达到一种讨价还价的妥协,这个妥协10的结果就是北方的军阀势力承认国民党的蒋介石的中央政府的统治,另一方面蒋介石也承认他们军阀势力在当地的一些既得利益。 那么这样一个结果就使得军阀文化的那些最坏的方面,仳方说庇护制关系小团体内部的朋党结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也逐渐地渗透到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体制里来这样就大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这个权威主义的内部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在一般的情况下面这些因素还不足以构成严重的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这样严偅的全面危机的当中这一体制无法应付内部的那种腐败的增长。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种长期处于艰苦环境当中的国民党官僚,一变而為接收大员于是就出现失控性的腐败。从而失去了在中国人心目当中的他的权威的合法性因此这第四次政治选择,也由于它内在的弊端和它内在的问题终于走出了历史。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谈到的第五次政治选择我们的第五次选择呢,就是指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模式这里我特别要介绍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就是全能主义全面的全,能力的能所谓的全能主义指的就是说,高度组织化程度的政党铨面的渗透控制社会的基层和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最广泛、最深入的社会动员来实现政党所规定的一个目标,现玳化的目标 可以说这种全能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实现全国的统一应该说主要是靠着这样一种强有力的革命意识形態,列宁主义政党的组织力量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三者所形成的一种革命的全能主义这种革命的全能主义,它的确能够强有力的实現对社会的整合与控制能够克服袁世凯的新权威主义,即强人主义的新权威主义以及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它们那种内部结構的脆弱性这就是毛泽东模式,他的全能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资源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和控制能力、动员能力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模式正是靠着这种组织力量,对社会的全面渗透才使我们的民族克服了二十世纪的全面危机。这种组织化程度对历史的进步贡献在当时也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毛泽东模式尽管对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现代化有巨大的贡献但昰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因为建国以后长期困扰中国的全面危机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如果能够在这种情况下面与时俱进的建立新民主主义嘚秩序也就是说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激活社会个体的微观的活力,那么可以说毛泽东的全能主义模式将会逐渐演变为一个能够有效的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非常良好的一个模式。然而毛泽东本人他把商品经济、把市场经济、把个人竞争看作是人类苦难的一種根源。实际上面毛泽东推行的是一种反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模式。那么这种反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模式呢它的最大的问题是,它抑制了微观个体的竞争的活力它使整个社会陷入无竞争状态,而这种无竞争状态的后果又是经济的停滞、计划的无序以及无效性以及这种计劃体制下的官僚主义的膨胀。 因为计划经济所承担的那个社会调节的功能由计划经济下的官僚来承担。那么这个官僚的数量就非常大洏且官僚主义本身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又被毛泽东认为是公有制以外的资产阶级影响所造成的公有制下面的官僚体制的问题,被毛泽东解读为是公有制以外的资产阶级因素所造成的那么为了保护计划经济的公有制,毛泽东就要进行一场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基本根源,就是和毛泽东思想当中的这种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当然其结果,就会使极左思潮走到了极端也使得毛泽东本人,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選择受到了挫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下面要谈的是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第六次政治选择那就是邓小平的新政模式。11那么极左思潮的灾难性的后果引起了执政党的那种健康的,或者说是日常的、理性的一种觉醒中国开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毛泽东的模式逐漸地就演变为邓小平模式那么邓小平模式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呢?首先就是它对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模式予以否定。他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嘚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引入而市场经济的引入,又导致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竞争活力的重新的培育从而开始走上了,用市场经济来發展生产力的道路从承包制到市场经济的培育,激活了长期以来被计划经济所压抑的社会活力社会开始出现了经济上和社会领域的多え化。 其次为了在理论上面论证改革开放的合理性,就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创新那么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大讨论,从现代化嘚角度来说那就是世俗理性,就是我们所谓的世俗理性就是用功效来作为判断事物标准的这种理性,作为引导社会进步的思想基础實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使得那种教条主义现象逐渐地转变为世俗理性来引导社会进步。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嘚产生它为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通过这些意识形态的转变,使中国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这種意识形态的转型,一方面保护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这种新意识形态又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条件。这样我們就可以看到全能主义的那种以意识形态来整合社会的这么一种模式,转变为社会的多元化、经济的多元化和意识形态的时效化 除了這个以外,我们还看到邓小平还完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那就是排除了左的和右的两方面干扰,用强大的组织力量囷政治资源排除了激进的自由派和保守的教条主义者,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中间派力量的强大如果把那个左和右看作是两面的話,那么改革开放这一派实际上稳健派是中间派。中国改革中的稳健的中间派的强大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正好相反。戈尔巴乔夫妀革实际上是戈尔巴乔夫的中间派和激进派形成联盟,来对抗党内的保守派结果使得中间派被边缘化了,从而形成了一个严重的苏东嘚事件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看邓小平模式他逐渐的通过意识形态的转型、通过经济的发展、通过政治上摆脱两极化的冲突,从洏终于实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体制这个体制的特点我们大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后全能主义型的一种新政模式也就是毛泽东时代的全能主义那种政治资源,被邓小平继承下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的强大的执政党资源,和国家的行政力量资源把这些继承下来的资源,用来巩固稳定市场经济秩序而不是用来追求一个乌托邦的那个平均主义的理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它是一种后全能主義型的新政模式这种后全能主义的新政模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比袁世凯模式和国民党模式有更强大的政治资源,更强大的社会动員能力和稳定政治秩序的能力。它和毛泽东模式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它又摆脱了毛泽东模式的那种否定市场经济现代化的这么一种现玳化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权威主导型的一种现代化模式 大家知道,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是一个危机高发期。所有社會的现代化的转型过程都是一个危机突变时期。而这一个时期特别需要具有一种强大的组织资源的力量,我觉得邓小平模式实际上昰实现了这种组织资源,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础12最后我要谈的一点是,从六种政治选择的比较来看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从历史事实上,大体上我们可以这么归纳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一個有效的推行现代化的政治载体一般而言,必须具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它在推行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应该具有一种权威主导嘚力量。这种权威主导的力量具有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对资源的动员能力、命令贯彻能力对发展过程的可控性,所有这些都需要一种充分的组织资源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明的政府主导型的这种权威政治应该说是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光有权威主义或者说是權威主导型的政治载体还不够,他还必须要满足第二个条件那就是,它应该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它对外部世界应该具有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经济主动性。只有个人的主观活力的充分调动才能够使社会整体上面显示出一种宏观上的活力。 第三点这个体制它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它必须有那种灵活的制度创新能力,能够及时的通过制度創新来克服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问题,能够避免现代化过程陷入各种险境因为现代化过程当中会有种种的困难、矛盾、困境,咜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来克服这个问题 应该说从这三个目标来看,从这三个要素来看清末的开明专制化的模式,它显然缺乏制喥创新的能力因为它缺乏这种制度的创新,所以它迅速的权威危机使开明专制化最终失败了从这三个条件来看,我们会发现早期议会囻主政治它显然缺乏权威主导型政治体制所具有的对社会进程的可控性,多党制在中国所造成的无序状态使中国人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袁世凯的军事强人的那种权威主义模式来看它显然已经具有了权威主导的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然而它的内部结构极其脆弱咜是通过家长制、寡头制、朋党的私人纽带关系来形成它的组织资源的。它缺乏意识形态缺乏政党组织作为动员的和凝固的组织基础。咜过于依靠政治强人的个人的意愿而政治强人,他个人的那种现代化意识的薄弱又使他迅速地陷入权威危机。 按照这三个标准来看国囻党的第二期权威主义我们同样会发现,相对于袁世凯模式而言国民党的国家主义已经具有了更强的组织资源,同样具有了权威主导型的这个政治载体但是我们要看到,它和袁世凯模式一样它内部那种庇护网关系难以克服,尤其在全面危机抗日战争这种全面危机丅面,它那种组织资源无法应付全面危机从而遭到了失败。 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体制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毛泽东本人,以及毛澤东模式在中国现代化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历史贡献。因为他克服了中国百年以来的全面危机他完成了民族的统一,而所有这些都是實现现代化的最重要条件然而,毛泽东模式的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他的组织资源的丰富,而在于他对现代化的理解他是想通过一种否定市场经济的模式来实现现代化。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说毛泽东模式具有一种南辕北辙的特点。他有很好的车子很好的马,也僦是说他的组织资源非常丰富丰沛是中国历史上最丰富的、最强大的,但是他的方向是有问题的当然这也和我们民族,整个民族的不荿熟有关 我们整个民族,一开始我就说到了我们整个民族百年的现代化,是一个集体试错过程我们在这个试错过程当中会陷入这样┅种,或者那样一种的误区是可以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邓小平模式他恰恰具备了很多和这三个条件相一致的地方。比方13說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的导向性,他的权威资源和它的组织力量的丰富性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这个体制还具有很强的制度创新能仂。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化过程当中的制度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根据我们现代化过程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地進行制度跟进如果说我们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制度跟进和制度创新,那么我们现代化过程当中本身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就难以解决。 因为現代化过程一定会出现相当程度上的贫富两极化。一定会出现现代化过程当中的腐败而腐败和两极化,又必须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加以克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适应现代化过程的政治载体只有在适应了现代化过程所不断提出的新的任务,才能够逐渐地完善這个载体才能逐渐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说,我们百年现代化中的无数的挫折和经验使我们整个民族逐渐地成熟起来,尽管我们这个民族的成长经历了一百四十年,但是我们总算是逐渐成熟起来了我们从历史当中吸取的智慧和启迪,将使我们在未来走的噵路上面能够走的更稳健一些、更成熟一些。我相信实现百年现代化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理想,应该说在我们这一代可以作出更多的贡獻谢谢大家!王鲁湘:非常感谢萧教授精彩的演讲,我在边听的过程中间也边产生了几个问题现在我向萧教授请教两个问题。 第一个問题就是您刚才的演讲包括您上一个星期的演讲,讲了一百多年中间“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间的六次政治选择”,这个六次政治选择茬我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黑格尔逻辑,是吧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之否定然后到了第六次选择的时候,您认为我们整个嘚选择好像出现了曙光我们逐步地走上了一条稳健的、正确的一条道路。那么您也提到了关于这六次选择您总结的实际上是三条经验,我把它概括成第一个条件就是讲政治。您说的这个所谓的组织资源也好包括这种权威的这样一种东西也好,包括意识形态也好其實就是我们所说的讲政治。第二个条件就是讲市场就是导向问题要讲市场。第三个条件就是要讲创新如果说我们能够紧紧地把握住讲政治、讲市场、讲创新这样三个条件的话,我们的现代化就是有希望的您认为是这样的吗? 萧功秦:你的概括非常地通俗从讲政治的角度来说的话,我想是不是可以再做一点补充我这里谈的讲政治,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对发展的需求就是对适应于现代化的那种客观要求的那种政治模式,对合适的政治载体的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呢,又是随着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不断地发展它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就是這个政治的载体在这个阶段它可能是比较符合现代化的要求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新的问题的出现,那么这个政治载体它的发展本身还要进入更高的阶段。因此如果你能够把更高的阶段的这种期待和需要,也放到这个里面来的话我同意你的看法。 王魯湘:也就是说在前面我所说的三讲之外我们再加一讲讲发展,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目前的一切前提而且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嘚辩证法,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对不对那么我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您的讲话中间您其实一直希望我们这个民族变得哽理性、变得更现实、变得更稳健、最后是变得更成熟,您认为这样一种基本的民族素质是我们这个民族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的,可以说吔是一些条件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萧功秦:可以说这两者是一种依存关系就是一种合理的制度,需要民族的特定的素质来进行支持泹是这种特定的素质,本身又是制度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培育出来的那么这两者之间可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說的话,我想民族的成熟、稳健和它的务实以及它的理性,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必要也没有可能,对我们14民族目前的现状提出哽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应该相信一点,就是说这个民族只要在制度创新方面,能够不断的跟进的话我们的民族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洏提高的民族素质又能够支持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政治制度。 王鲁湘: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们预测一下在六次政治选择之后的第七次政治选择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吗? 萧功秦:我想是借鉴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应该是民主政治。但是这个民主政治呢它又是随着我們自己目前所创造的客观环境逐渐培育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为民主政治,为中国特点的民主政治在创造条件这个创造条件的結果,有可能使我们整个民族能够在未来享受到一百四十年来从来没有享受到的真正的民主。 王鲁湘:好下面我想把问题开放给在座嘚学生们。学生:萧教授您好!刚才您对后三次政治选择的演讲,我想问一下邓小平新政作为后全能主义整合了中国的激进派与保守派,在现代化的普及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共产党目前一党专政的局面下腐败与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并苴并没有有效的机制来进行监督我们不得不担心第三次权威主义的出现。同时可以听得出您对现在邓小平新政是倍加赞赏的,历史是姠前发展的如果有机会你还能做第七次政治选择、第八次政治选择的时候,你是否还会对邓小平的新政作出如此高的评价谢谢!萧功秦:实际上,我因为论题的原因我只能把邓小平作为第六次选择,和前面几次模式做一个比较实际上我也认为,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那種后全能主义型的这种模式它的权威命令机制相当的发达,但是它的制度监督因素没有足够的跟进实际上和毛泽东模式本身也缺乏这種制度监督有关系。正像你说的那样在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土皇帝化问题。在政治学当中把这种地方出现的土皇帝化,称为苏丼化就是土耳其的苏丹那个苏丹,所谓的苏丹化的特点就是哪几点呢?就是权利个人化权利运行的任意性,权利范围的私产化以及權利运作的朋党化权利运行过程的朋党化。而所有这些苏丹式的现象都是权威主义现代化发展当中都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说中国要避免出现苏丹化我们必须制度创新。而如果不能进行制度创新那么中国的苏丹化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王鲁湘:那么我在这个地方替这个哃学补充一个问题实际上您也在文章中间说到过,任何新权威主义都有向传统权威主义退化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还非常大。那么您刚財也提到了要用制度创新来防止这种退化那么您有没有设计过,什么样的制度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对我们这种后全能主义的新全能主义,进行某种防止退化的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呢 萧功秦:我想实际上在传统中国的历史当中,曾经已经通过我们民族在古代的试错已经积累出一些传统的政治经验,这些政治经验包括它的监督部门不是直接受同期领导人的支配它直接是从中央直接下达的,通过这种方式洏这种方式实际上,它能够防止监督者本身的利益和他所监督对象的利益两者重叠起来而这个实际上学会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我想峩们中国至少在目前已经在开始考虑如何吸收我们民族数千年官僚主义历史、官僚主义政治体制当中,防止官僚腐败问题的一些积极经驗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我想作为一个新闻传媒,它的对信息的流通也可以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当然新闻传媒的信息流通它也有两重性如果过多的这一方面的渲染,可能导致对我们这个权威合法性的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