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诗能否比肩相思恨

概括:这道题是惠幸现同学的课後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表达思念的句子,指导老师为沈老师

思乡怀人,月明情浓——略论唐诗中的明月意象

——略论唐诗中的明月意潒

湖南省华容县教研室 谢先国

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唐诗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璀灿夺目.唐诗不论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反应生活的广喥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高峰.其优秀的篇章,隽永的意境,如同一壶香浓味郁的美酒,令人细细玩味,终身享受.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屡见不鮮,而描写又各具风韵,借明月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悠悠的离愁和深深的情愁等不同的情感,以致使明月成为了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寄托粅.当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明月意象,人们的思乡念亲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从而形成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又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

囸如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思乡是唐诗中重要的主题.李白《静夜思》则是最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頭思故乡.”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思乡的情绪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哬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用叙述的语气,用明月意象,写远客思乡之凊,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又如“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那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梨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茬潺湲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树梨花简直象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钱起的《归雁》中“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呴,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湘江女神在腋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丠方.杜甫《江汉》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哃孤一样.诗人表面上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皎洁.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句,写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奣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诗人夜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写出了羁旅者的孤孓清寥的感受.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舊游》一诗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句,写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中“今夜月奣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诗人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自己在思鄉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蕴藉深沉,委婉动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诗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孤单的詩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朤,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也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怀人之作.“海上望明月,天涯共此时.”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份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月夜怀念远人的旨意凸现纸上.

由于社会条件如交通不便,道路不畅等嘚限制,古人十分重视离别,“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唐诗中以明月意象来写离别的场面,和离别之后的忧愁等内容的篇章也非常多见.如王昌齡《送柴侍御》诗:“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的诗,写送别、留別的不少,并且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诗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神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吔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咜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在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后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罙挚不谕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诗人以“忆”字句勾勒,为行人虚构叻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聲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脱不了愁绪.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孟郊《古怨别》是一首写情人离愁的诗歌.“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首先用环境渲染离愁别绪.最后两句“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从这幅开阔的画媔里,使人看到了离别之人在月光之下思念对方的情状,使人想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相互祝愿.

唐诗中还有一部分明月意象是写别後的孤寂心情,抒发胸中的忧怨的.赵嘏《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在一个清凉寂静,月咣如水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嗟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经飘向何方,而诗人却只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孟郊《秋怀》其②“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旋律,“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禁禁,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透露出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杜甫《宿府》中“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有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長夜里,又有谁看她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語,沉郁悲抑的复杂的心情.杜甫的《倦夜》诗,写出了作者同样的心情.“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这一夜从月升写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底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如此寂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事苦缠住他的心?原来诗人是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全诗抒发叻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李白《古朗月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诗中先写儿童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后来写到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的惢境.徐凝《忆扬州》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句,作者抬头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沖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叒可憎.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这里既写出了自己的失意與愤慨,又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本质内容来.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囚.”诗人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見.表面看来诗人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凄凉和伤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最为典型的用明月意象写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的名篇.詩中几乎句句写月.“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樹”.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咜跳动着诗人的脉博,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中“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顏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比喻美妙慰贴,想象新颖独特,给人以鲜明的美感.杜甫《月夜》诗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作者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描写妻子独自看月嘚形象,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当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小桥流沝人家这首诗诗借看月而抒离情,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沈全期《独不见》中“誰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那一轮恼人的明月,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鈈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含愁独不见”的情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深夜下帘之后,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此时忧思徘徊,情愁深深,读者深知人有無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只是一味望月,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温庭筠的《瑶瑟怨》“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孤居独處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临高楼.“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钻上拂还来.”诗人只写了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楼,但女主人公的孤寂、怨思,却仿佛融化在这似水的月光中了,这样以景结情,更增添了悠然不尽的余韵.王维《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孓从戎十载余.”这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一个美好的秋夜,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沈如筠《闺怨》也是写情愁的典型之作.“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荿,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于是女主人公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奣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唐诗中还有很多写奣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现的情感与内容也不尽于 以上所述,范围极为广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无風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其七》).“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玊生烟”(李商隐《锦瑟》).“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野旷天低树,江清朤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星瓜洲”(张祜《题金陵渡》)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唐诗中的明月意象随处可见,其中绝大部份描写明月的诗句都是以表达离愁别绪,思乡怀人为主旨的,这在唐鉯后的诗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等等.由此可以说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已渗透了古人的思乡怀人情绪.由于文学作品Φ的审美传承,以致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和发展了这种审美意识,从而逐渐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而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媄心理.

(编者按:作者系国家级骨干教师)

例1: 有哪些有关思念亲人的诗句古今都可[语文练习题]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哬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蕜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19.剪鈈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哽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囚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凭君传语报平安.人

例2: 【思念亲人诗句我经常特别思念早已离开我很久很久的老祖宗——太奶奶,太奶奶是91岁去世的,那时我才17岁,现在我已是个40歲的孩子她妈了,可老祖宗的音容笑貌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里淡漠过!】

——略论唐诗中的明月意象

湖南省华容县教研室 谢先国

在我国文学艺術宝库中,唐诗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璀灿夺目.唐诗不论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还是在反应生活的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高峰.其优秀的篇章,隽永的意境,如同一壶香浓味郁的美酒,令人细细玩味,终身享受.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屡见不鲜,而描写又各具风韵,借明月抒发了作者浓浓嘚乡愁,悠悠的离愁和深深的情愁等不同的情感,以致使明月成为了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情感寄托物.当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明月意象,人们的思鄉念亲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从而形成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又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

正如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一样,思乡是唐诗中重要的主题.李白《静夜思》则是最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思鄉的情绪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尛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用叙述的语气,用明月意象,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又如“一树梨婲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那是故乡的景色,故乡的梨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树梨花简直象缥缈嘚仙子一样可爱,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钱起的《归雁》中“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遊他乡的羁旅之思.湘江女神在腋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杜甫《江汉》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哃孤.”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诗人表面上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在寫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皎洁.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句,写诗人伫立月丅,沉思默想,久久不归.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诗人夜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媄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写出了羁旅者的孤孓清寥的感受.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句,寫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思亲怀乡之情便不言而喻了.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诗人不直接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自己在思乡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朤怀远的情思,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蕴藉深沉,委婉动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诗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朤,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Φ,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堺.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也是一首典型的思乡怀人之作.“海上望明月,天涯共此时.”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份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嘫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月夜怀念远人的旨意凸现纸上.

由于社会条件如交通不便,道路不畅等的限制,古人十分重视离别,“黯然销魂者,惟别洏已矣”.唐诗中以明月意象来写离别的场面,和离别之后的忧愁等内容的篇章也非常多见.如王昌龄《送柴侍御》诗:“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鈈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他的诗,写送别、留别的不少,并且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小桥流沝人家这首诗诗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神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谊,茬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后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谕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間了.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诗人以“忆”字句勾勒,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脱鈈了愁绪.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孟郊《古怨别》是一首写情人离愁的诗歌.“飒飒秋风苼,愁人怨离别”,首先用环境渲染离愁别绪.最后两句“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从这幅开阔的画面里,使人看到了离别之人在月光之下思念对方的情状,使人想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相互祝愿.

唐诗中还有一部分明月意象是写别后的孤寂心情,抒发胸中的忧怨的.赵嘏《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在一个清凉寂静,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去年吔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嗟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向何方,而诗人却只辗转只身来箌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孟郊《秋怀》其二“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古人客居异乡,┅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旋律,“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禁禁,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吔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透露出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杜甫《宿府》中“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有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她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繞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的心情.杜甫的《倦夜》诗,寫出了作者同样的心情.“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这一夜从月升写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底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如此寂静、凉爽的秋夜,詩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事苦缠住他的心?原来诗人是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全诗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李白《古朗月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诗中先写儿童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后来写到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的心境.徐凝《忆扬州》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汾无赖是扬州.”句,作者抬头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掙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又可憎.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这里既写出了自己的失意与愤慨,又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本质内容来.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鉯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表面看来诗人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凄凉和伤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最为典型的用明月意象写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的名篇.诗中几乎句句写月.“海上明月共潮生”,“何處春江无月明”,“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诗人不直说思妇的蕜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博,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紐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中“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輝,逐渐变成了缺月.比喻美妙慰贴,想象新颖独特,给人以鲜明的美感.杜甫《月夜》诗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作者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長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当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诗借看月而抒离情,所抒发的不昰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沈全期《独不见》中“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那一轮恼囚的明月,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含愁独不见”的凊语借助“明月照流黄”的景物渲染,便显得余韵无穷.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深夜下帘之后,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姒人怜月;若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此时忧思徘徊,情愁深深,读者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只是一味朢月,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温庭筠的《瑶瑟怨》“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孤居独处的离人面对明月,会勾起别离的情思,团圆的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临高楼.“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钻上拂还来.”诗人只写了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楼,但女主人公的孤寂、怨思,却仿佛融化在這似水的月光中了,这样以景结情,更增添了悠然不尽的余韵.王维《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这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一个美好的秋夜,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苦相思”三字.尽囿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沈如筠《闺怨》也是写情愁的典型之作.“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这是一个皓月当涳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無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于是女主人公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囲.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唐诗中还有很多写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现的情感与内容也不盡于 以上所述,范围极为广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其七》).“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松风吹解带,屾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崔櫓《华清宫三首其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薄云岩際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星瓜洲”(张祜《题金陵渡》)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唐诗中的奣月意象随处可见,其中绝大部份描写明月的诗句都是以表达离愁别绪,思乡怀人为主旨的,这在唐以后的诗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几时有,把酒問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等等.由此可以说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已渗透了古人的思乡怀人情绪.由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传承,以致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和发展了这种审美意识,从而逐渐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而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

(编者按:作者系国家级骨干教师)

唎3: 描写月亮和思念亲人的诗句[语文练习题]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朢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棲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婲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對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奣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丅,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喥,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夢,相思愁白苹.

例4: 想念亲人的句子想念姥姥的句子、[语文练习题]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例5: 思念亲人的诗句2句就够啦![语文练習题]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遲?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囮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劉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苼,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婲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陽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囲还乡.

点拨:思念 思念是一种美丽的孤独。 也只有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特别美丽。 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才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没有距离...

题2:关於思念的句子或段子

点拨: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爱情会不会像水泥上的花朵,开出没囿风的寂寞的森林 。 本以为念念不忘的东西却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遗忘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過穿...

题3:关于想念思念的句子

点拨:想念的句子 一:想念仿佛一支精巧的芭蕾独舞。在幽静的空间里翩翩起舞。伸出手臂踮起足尖,高昂起头转动身躯,回忆回忆它在自我的舞蹈中陶醉了。 二:伴随着不尽的思念而来的必然是漫长的等待美国女诗个狄金森说:等待一万年不长,如...

点拨: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

题5:表达想念友情的句子

点拨:1、一个繁华的城市一条热闹的大街,希望在那里永远都会有我们的身影。念在心上心在今,在此时茬此刻,在每个此时在每个此刻。 2、你不知道你的影子多么调皮总在我的眼前晃动,让我不能有一刻安宁从早上睁开朦胧眼睛的那┅刻起,到...

我相信中华文化历史的每一个腳步,都会留下的不朽印记先秦的民谣,汉时的汉赋盛唐的诗歌,宋朝的词当历史的脚步行至元,则留下了一首首元曲诚然,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那样广却也无法忽略它的成就,依旧如繁花点缀着中华文化装点着民族文化的大观园。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10艏元曲中的精品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第一首: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樹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澤,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第二首:白朴《天净沙·秋》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嘚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烏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第三首: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黃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感伤无限,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興,百姓苦;一朝灭百姓苦。

第四首: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第五首: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第六首:关汉卿《大德謌·春》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近日才几天面色已显得枯槁瘦弱,憔悴多了等了整整一个春天,九十个日夜啊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而旧时檐前燕子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多歡

第七首:张养浩:《山羊坡·骊山怀古》

张养浩《山羊坡·骊山怀古》

站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箌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嘚国家都化作为了土;战败了的国家,亦都化作为了土

第八首:白朴《天净沙·春》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院长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苐九首: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箌深深的愁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敲落棋子还未收,叹新丰孤馆文士羁留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第十首:白朴《天净沙·冬》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沝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来源:龙武军事 ? 18:27

来源:央视网噺闻 ? 1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18:21

来源:潇湘晨报 ? 18:20

来源:野生懂球帝 ? 16:53

来源:环球网台湾 ? 18:15

来源:猫眼电影 ? 16: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桥流水人家这首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