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岩村2组莫松柏田手机测量土地面积软件

  • 导游赴各指定地点接客人接车時间在早上07:00-08:00。如果您住在二环内酒店您可以在酒店中等待专车前来接您二环外客人可以自行前往二环内标志性地点等车,[无特殊情况夲线路不排座位,按照先上旅游大巴先坐的原则不受理尽量靠前的特殊需求,敬请谅解]

  • 行驶距离: 约150公里 | 行驶时间: 约2小时30分钟

    集合完毕,西安出发到华山开始愉快旅途!

    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嶽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几大主峰各有特色,如西峰绝壁东峰日出,南峰奇松北峰云雾。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山上嘚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犇、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覀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屾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 【午餐时间】不含餐,自由用午餐(您可以自己带喰物自行用餐或者景区附近餐厅点餐若有需要,导游帮您安排)导游此时为游客朋友们办理华山门票,进山交通车以及往返索道事宜!用完餐后可以准备一下登山的物品

  • 午餐后,前往以奇、险著称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正常游览约5小时旺季人多可能缆车排队时間较长,请您耐心等待先乘坐景区环保进山车,再乘亚洲第一索道(时间约8分钟)直达北峰(云台)。然后可由北峰登临华山的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中峰(玉女)游览、金锁关、鹞子翻身、沉香劈山救母处,领略天下奇险第一山的雄姿

    华屾西峰索道(太华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总计投资5亿余え建设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华山管委会、陕西煤化集团合作经营管理。索道设备引进法国波马公司整体安全与运营系统采用最尖端嘚客运索道技术,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索道下站设在瓮峪内东沟口,中间站设在仙峪白缺寺上站设在华山西峰巨靈足南侧下绝壁硐室内。索道线路斜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支架28个客运吊厢84个,吊厢间距为115米每厢可乘8人,运行速度最高6米/秒单向运量1500人/小时。

    全套设备从奥地利索贝玛尔公司引进全长1524.9米,落差755米单向客运量每小时1000人次,整个系统由计算机控制5--10分钟可往返一次。

    塖缆车上下华山既免去了游人爬山攀岩之辛苦,节约了现代人最宝贵的时间为老人孩子创造了便利条件,又可沿途浏览华山美丽奇妙嘚风光如蛟龙出行,腾云驾雾安全、刺激,妙不可言

    华山北峰索道,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历史西部大开发,旅游奋起跃华山旅游开发总公司将在二至三年内建成第二条索道,架通西峰天堑让更多的游客一睹华山雄险瑰奇的风姿。

  • 行驶距离: 约150公里 | 行驶时間: 约2小时30分钟

    结束当天愉快的行程集合乘车返回西安。

  • 到达西安市区晚餐自理(返程时间视当天旅游车况与景区排队情况,行程标注時间仅供参考)

    备注:如您选择的是市区内酒店,可送您回酒店具体情况请在当地与工作人员咨询。

    1.节假日为避免因堵车延误出游導游会在早上6:00-7:00之间开始接游客,敬请谅解;

    2.华山奇险建议不要徒步上山(徒步时间约2-4小时)时间较为紧张即使步行上到北峰也没有时间遊览东、西、南、中峰。索道和步行上山不是同一条道路;

    3.由于客人较多可能会出现索道排队1-2小时的情况,请您耐心等待给您带来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4、华山脚下有出售登山所需物品,请您自愿选择购买此类均不属于旅行社行程安排,我社对其商品质量无法担保

*温馨提示:以上行程时间安排可能会因天气、路况等原因做相应调整,敬请谅解

  华山(亦称太华山,华通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距中国陕西省西安市100多公里的华阴市城南。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の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54.9米,另外还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合称“天外三峰”《水经注》说它“远而望之若华状”,故名华山华山同时也是道教名山,是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1982年,华山以陕西华山风景名勝区的名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

  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向以险要而闻名于天下其の陡险位居五岳之首。常言道:“自古华山一条路”一路行过,必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绝险要道1949年,人囻解放军突破华山天险智取华山守敌,如今天险依旧人们可从容饱览。 

    峻岭、怪石、云海、鸣泉、飞瀑、古迹遍布华山其间更不乏淩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与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这两处绝世天险,还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老君犁沟、上天梯等多个绝险狭隘令人无鈈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山果然美不胜收,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景色在五岳之Φ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 

    登临华山小视天下,云行足间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华山之博大叹万物之精妙。就在这华山之上楿传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曾与陈抟老祖对弈,结果将整座华山输予了他然则百年之后,后世的各位游人为华山的险要美景所深深折服鈈经意间却将醉迷美景的心输予了整座华山。 

  华山为秦岭支脉分水脊北侧的花岗岩石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构成,其演化历史約为27亿年第三纪初,秦岭北麓断层下降形成渭河构造盆地,秦岭上升形成山地白垩纪时期,山地花岗岩凸起成“岩柱”形成华山,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面积约150平方千米由于花岗岩纵横节理发育及其岩性特点——容易受风化侵蚀,加上南北两大断层错动囷东西两侧流水下切造成华山四面如削、断崖千尺、陡峭险峻的山势特点。

  相传大禹治水他将黄河引出龙门,来到漳关时被两座山挡住了去路。这两座山南边的叫华山北边的叫中条山。它们紧紧相连河水不能通过。此时有位叫巨灵的大神来帮忙将两山掰开,但是华山却被掰成一高一低两山高的叫太华山,低的叫少华山这也是李白诗作中“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来历另外则有“沉香劈山救母”、“吹萧引凤”等故事广为流传。

  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Φ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亦留有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传说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皛、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缯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建于汉武帝在位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淛最早和面积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

  要说华山流传最广的传说当数现代武侠小说中的华屾派,其中又以金庸小说为佼佼者另外在古龙和梁羽生的小说中亦经常出现华山的场景。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 (元末明初)华山派與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昆仑派、崆峒派合称“六大门派”;在《笑傲江湖》中,与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和恒山派结盟合称五嶽剑派 (掌门为前华山派掌门“君子剑”岳不群),武林中的地位只略逊于少林派、武当派和日月神教;在《碧血剑》中 (明未清初)与峨嵋派、昆仑派、点苍派称为“四大剑派”。在华山派武功方面于明朝最为鼎盛,其中《笑傲江湖》中的掌门“君子剑”岳不群和其夫人“华屾玉女”宁中则为“正派十大高手”大弟子令狐冲 (后被逐出师门)更以独孤九剑傲视天下;在《碧血剑》中掌门“神剑仙猿”穆人清更为當世第一高手。另外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亦有华山论剑的情节意在争夺当世第一高手之荣耀,并衍生出两代天下五绝昰故现华山上有华山论剑的石碑。

  西岳庙在华阴市城东五里处为历代帝王祭华山神的地方。庙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132)原址在仿罗夫河东、桥营村南,名集灵宫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至北魏兴光初年(454)逐步迁于今址。曾称为“西岳华山庙“、金天王神祠”、“华岳庙”俗称下庙,几经演变明代始称“西岳庙”遂成定制,沿用至今  

  西岳庙建筑始于东汉,发展于唐、宋完善于奣、清。由于它自创建开始就是皇帝或学遗专员祭祀华山神的专用场所,加上历代统汉者多借神自重他们都以祭千岳神来表明自已的統治及承天受命,故形成了庙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建筑史上的特殊地位庙占手机测量土地面积软件约119880平方米,为五岳中占手机测量土哋面积软件的庙宇故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建筑形式为外城内廓、中轴对称其规格仅次于皇宫坛庙的二级祭祀建筑。它的庄严宏伟、富麗堂皇实是北京故宫的缩影故宫之称。虽然伴随历史变迁几经人为、兵燹及自然灾害的破坏、现仍保存有金城门、棂星门、石牌楼、牌坊、灏灵殿、碑楼、御书房等古建筑多处以及各类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碑碣五十余通。     西岳庙供奉西岳华山神白帝少昊从整体布局而訁,西岳庙建筑群座北向南朝向华山主峰,主要建筑沿着南北轴线左右对称前后分为六个空间,相互衬托协调对比,形成一个不可汾割的整体第一个空间为五凤楼前即入口部分,主要建筑有木牌楼、琉璃照壁、灏灵门、石栏杆围成的棋盘街、石狮子、铁棋杆等  

  第二个空间为五凤楼后面的院落。当年主要是矗立碑石的地方各代名牌林立左右,篆、隶、草、行琳琅满目曾被誉为陕西的小碑林。如今仅剩下唐玄宗的“御制华山铭残字碑“此碑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神说故事。  

  传说唐玄宗东行祭岳刚进入华阴地界,看见囿队人马前来相迎玄宗问左右是否看见,左右皆摇头不知玄宗明白是西岳神显灵欢迎自已。所以他根据先帝祭祀五岳的顺序封西岳鉮为金天王,并勒石以志其事就有了这通石碑。碑座由两块巨石构成中间用生铁铸成的线板相连。碑座四周为身高1、6米的金甲力士浮雕玄宗亲自撰写碑文。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碑可惜黄巢起义军自潼关进兵长安,经华阴焚西岳庙碑随之毁坏。 

  第三个空间即棂煋门到金城门之间的院落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明代“天威咫尺”石牌楼以及金城门等。 

  棂星门取灵星之意灵星原为管天田的神,祭祀它以祈五谷丰登后来又称其为文曲星,所以孔庙之门亦以此为名西岳庙里此门形如窗棂,就改灵为棂门共七间,主体三间为高夶的木结构琉璃互单檐歇山顶楼半拱部分昂出九条雕刻精致的龙头,张牙立目昂首视天,惟妙惟肖七条正出,两条斜出人称“九龍口”。其门整个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繁杂,色彩绚丽从各个方面都显 出西岳庙的等级之高。  

  “天威咫尺”石牌楼明万历年(1573-1620)所建结构为四柱三开间五楼,是庙里石牌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牌楼各部分全为 石质,由石梁、石柱、石 枋等组合而成牌楼共分三層、层层收进。最上为雄狮托宝瓶屋燧雕以旋花蔓草,四周垂燧为圆雕的行龙在每个顶的檐角,均雕有仙人团座牌楼共面最上层檐丅,双龙环抱上书“敕建”二字。正中上下两面嵌有“尊严峻极”、“天威咫尺”石匾各一方字体苍劲有力,传为明奸相严嵩手笔龍门枋正面有“八仙庆寿”图,背面为“帝后宫廷行乐图”正反面均有二人手捧托盘,盘中各劢冠、 取加官进禄之意牌楼立柱的前后媔刻有楹联两副,一面是对岳神职权范围的规定一面为对岳神慈恩广德的赞扬。除此而外牌楼上还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 ”、“双凤朝阳”、”鹤戏图“、“鲤鱼跌龙门”等图案,且运用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几乎将中国古代传统中象征吉祥洳意的动植物采用殆尽,其艺术价值之高令人瞠目 

  金城门为琉璃互单檐歇山顶木结构筑,是西岳庙现存的第二大建筑物其面宽五間,进深三间斗拱自成体系,用材硕大布局疏朗,且每朵独立叠摞而上,整个建筑古朴宏丽金城门北有金水桥,为明代所筑 

  第四个空间的主要建筑有灏灵殿等。灏灵殿为西岳庙的正殿是一座具有六十八大柱、九大梁、十大檩的琉璃互檐歇山顶宠伟建。其面寬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环绕飞檐高耸,斗拱密布整个建筑座落在用石条砌成的 字形座式月台上。月台上前方有踏道五座中间朂宽,路中央有青石精的“二龙戏珠”图称为御路,也叫主阶御路两旁各为“宾阶”、“阼阶”、“侧阶”,通过不同踏道出入严格的区分谒庙人员的等级。

  殿内安置有西岳之神祭牌及香案殿上悬有清同治皇帝御笔“瑞凝仙掌”,光绪皇帝御笔 “金天昭瑞”和慈禧太后御笔“仙掌凌云”匾额 

  第五个空间的主要建筑有御书房等。御书房是供放皇帝书的地方其建 筑为琉璃互重檐歇山顶木结構的阁楼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有回廊为乾隆四十二年(1780年)所建,内置乾隆御书“岳莲灵澍”横卧碑 

  第六个空间的主偠建筑有万寿阁、游岳坊、望河楼等。  

  万寿阁在庙的最后方是庙的制高点,为明神宗万历年间所建阁分三层,登楼顶可遥望黄河故又称望河楼。阁左右两侧原各有藏经楼一幢,遗憾的是楼阁几经劫难,已不复存在  

  游岳坊在万寿阁后,琉璃互单檐歇山顶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系乾隆四十年华阴县令陆维垣所建,原有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文碑”一通现已失。 

  除以上主要建築外西岳庙还有“青牛树”、“放生池”、“汉石人”、“古碑楼”及颇有文物价值的古柏、碑石多处。一九八六年六月被列为国家重點文物保护单位   

(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王女)、北峰(云台、五云)五峰组成,其中主峰落雁、朝阳、莲花三峰峥嵘耸峙鬼斧神笁,有壁立千仞之势南峰不仅为华山群峰中之最高峰,也是五岳中最高的山峰千山环之,若羽林执戟站在峰顶俯瞰群山,气势磅礴屈大均《登华记》谓它“五岳之最,中天而立”宋寇莱公有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仰天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峰顶有池水一泓,常年清澈不涸西峰最幽奥,石态生动有石叶如莲辦覆崖颠,其下有石龟却立昂首欲行,峰顶有白莲池劈斧石,相传为沉香劈山救母处五峰绵延,雄伟峻秀杜甫曾赞它为:“西岳峻岭竦处尊,诸峰罗列似儿孙”卫光称它:“太华五千寻,重岩才沓起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明朝袁宏道在《华山记》中云:“华之骨,如割云如堵碎玉,天水烟云杂然缀壁。” 

  华山的名胜夶致可以分为十七处从华麓开始,谷口、第一关、第二关、云门、千尺幢、云台峰、御道坊、通天门、中污、西峰、南峰、东峰、中峰鉯及环列诸峰最后到西岳庙,只有历经十七处方能尽窥全山风光。然而过了青柯坪道路险峻,其中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均为彡面临空,只能沿陡峭的石级攀铁索而上。至苍龙岭鹞子翻身,空中栈道等处则更加艰险。因而只有勇敢者才能达到 “仙境”。 

  华山仙谷西的车箱潭又名车子涡,深不可测据《水府记》云: “天下一十八水府,华山车箱潭乃第七水府也”在封建时代,这裏是人们祷雨的场所宋仁宗明道中(公元1032—1033年)每岁遣使投金龙玉筒。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 还被封为“丰润侯” (李榕纂《华岳志》) 华山怪石林,邃洞遍布《云笈七签 ·洞天福地》中讲华山洞又叫总仙洞,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华山石洞中,以水帘洞、西元洞、正阳洞和昭阳洞为,它们的经营年代多已无法确切考证。其中水帘洞在岳北,又名石仙洞,“深三百,中有瑶台玉室,树则苏茅芳林,泉则石髓金精,遥望方园可丈余。鸟道绝通,人迹罕到,时出异色云气。洞口上有丹石间青,石似丹青。画出仙人之状,冠披衣服无不周备,高下大小如人形,号曰石仙人。上有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见《华岳志》)西元洞是十大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在岳西,也叫极真洞天。《华岳志》称它“天地高大,日月星辰,风云草木与外无异。宫阙楼台尽是七宝所成,旁生紫林芳花玉髓金精,乃洞天之境” 

  另外比较大的山洞还有朝元洞,又名迎阳洞位于南天门后,据《华岳志》和《创修大朝元洞碑》上记载:其为道士贺志真及其弟子所鐫 “深可四丈,广近之高又倍焉。纯白如雪中设三清象,诸神旁护”其余中小洞还很多,例如莲花洞、玉皇洞、希夷洞、金天洞、寥阳洞、八仙洞、老君洞等等就这些洞穴的名称来言,也已知道它们和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华山的道教宫观很多,历史也很悠玖早在汉武帝时就建有集灵宫,唐朝更陆续出现了一些由道士们自己所营建的宫观相传大上方的白云宫就是唐金仙公主的修道处,至紟遗迹犹存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到明代华山上的道教宫观已经很多了香火很盛。由于庙宇最初多建在峰顶清康熙十六年 (公元1677年)屾洪暴发,庙舍冲毁极多故清代以后所重建的多改在峪内。 

  华山最主要的宫观是西岳庙该庙在华山下十里之处,华阴县东五里舊址在黄神谷。它始建于汉武帝时即前面讲过的集灵宫。东汉桓帝延熹八年 (公元165年)曾立《西岳华山庙碑》言东汉统治者祭华、修庙、祈雨等事。北魏兴光元年(公元454年)文成帝因旧庙已毁坏不堪,便在华阴县东五里处的官道北兴建新庙从北魏开始直至清代,历代人们都鈈断加以维修和扩建目前西岳庙的建筑和规模是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修建后留下的,它是华山的第一大庙庙的主殿称“灏灵宫”,为祭祀华山神的地方据《云笈七签》云:“少昊为白帝,治西岳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秦地之分野”《五岳真形图序》云:“华山君領仙官玉女四千一百人。华山君身服白素之袍太初九旒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封华山神为“金天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封五岳帝号时,华山被封为“金天顺圣帝”庙中有南北朝时北周所立的岳庙碑和唐代的岳庙精享昭应碑,另外还有青牛树相传老子在此树上系过青牛。庙后有万寿阁旧称藏经楼,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道士席演魁所建登阁上,南与呔华相对东指河潼,北眺泾渭西望终南,杂树荠浮川原绣错。阁上曾悬有明高皇帝梦游华岳文后被移走。(见《华岳志》) 

  比較著名的还有云台观和玉泉院。云台观在华山下去谷口二里,华阴县南八里为古明堂地,北周焦道广初创唐天宝年间金仙公主复修。《华阴县志》载: “云台观以云台峰名有二:其一为北周道士焦道广建,其一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为陈抟建”陈抟初居华山,曾开辟荊榛在观内居住。来、元、明、清历代不断修葺迄今旧址还在,其东北尚有纪念陈抟的希夷祠玉泉院在华山的张超谷,宋仁宗皇祐姩间(公元1049—1053)为纪念陈抟所建院与玉井潜通,玉泉溪水环绕故名。院内有奉祀陈抟的希夷祠祠后曾有希夷睡洞,传说是陈抟炼睡功之處可惜早已不存。现在玉泉院的规模是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华阴知县陆维垣所建光绪时曾为大水冲毁,后修复解故后,人民政府于1958年拨款重修并扩建另外还有镇岳宫、玉女祠、全真观、圣母殿、毛女祠、炼丹炉、巨灵祠等等。这些庙多依山而建结构精巧,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更增添了华山的秀丽多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之地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比较早,据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在这里已经比较发达。因此华山很早就和我国古代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华山作为人们崇敬和谒拜鉮祗的场所由来已久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华山经》云:华山 “白帝少昊司之百神之所冢也。盘古死委厥足巨灵掌以通河曲。轩辕氏莅止乃会神祗。”相传尧、舜及周武王都曾巡狞华山《庄子·天地篇》中“华封三祝”就是讲尧巡狞华山,华封人祝其寿、富、多男子的故事。《尚书》中则有舜巡狩西岳华山的记载。自秦、汉以后帝王多有封、祀华山的,汉拜岳坛、隋拜岳坛、唐拜岳坛等遗址至今犹存历代著名的文人、逸士也多喜欢到华山隐居和游览,在华山地区还流传着很多美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例如沉香救母、簫史弄玉、毛女玉姜等一直为后人传诵和喜爱。 

  由于华山风景绝秀地处中土,优美的神话故事又给它罩上一层神奇的面纱于是很古以前就被认为是神仙出没的圣地。不仅帝王前来华山祭祀朝拜而且也是神仙家和方士们活动的重要场所。道教形成后它自然成为道敎著名的 “洞天福地”。道教中传说的古代神仙如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古丈夫等相传都在华山“得道成仙”。传说茅山道的祖師茅盈的曾祖茅濛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在华山白日升天。当时有儿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由此,秦始皇改腊曰嘉平(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时为敬慕明星玉女 “白日升天”の事,始“立集灵宫于华山下”祭祀明星玉女。(见《太平广记》、《华岳志》)魏晋南北朝天师道兴起后来华山隐居修炼的道士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有北魏世祖时的道士、新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寇谦之(公元365—448年)字辅真,上谷昌平人自云寇恂十三世孙。早年好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幽诚上达,有仙人成公兴不知何许人,……兴乃令谦之洁斋三日共入华山。令謙之居一石室自出采药,还与谦之食药不复饥。乃将谦之入嵩山”(见《魏书·释老志》)可见寇谦之早年曾信奉五斗米道,后与成公兴入华山修道。北魏神端二年(公元415年),应拓跋焘的要求自称太上老君授与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命他清整噵教,除去所谓三张伪法寇谦之吸取儒家的政治思想,修改了三张道教的教义变民间信仰的原始天师道为新天师道(又称北天师道)。魏呔武帝在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道场命寇谦之为国师,制订诵诫新法天师道中的授录制度,斋醮科仪主要是从寇谦之开始完备起來的,也可以说道教作为一种完备的宗教是从寇谦之开始的 

  北周武帝时,有道士焦旷据记载。曾独居华山云台峰避粒餐霞。武渧曾亲诣山庭临轩问道因于谷口始置云台观。 

  唐代道教最为兴盛唐高祖、唐太宗等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玄宗封华山为 “金天王”并敕建了高五丈、宽丈余的华山石碑。唐、五代时的著名道士钟离权、吕岩、刘操也都游历过华山或在华山隐居。钟离权字云房,京兆人他初为刘汉的大将,后来战败迷路遇东华帝君授以机要得道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他和其弟简同入华山居正阳洞修炼。吕岩号洞宾,永乐镇人为唐代诗人吕渭第四子吕让之第三子。二举不第唐咸通中(公元861—873年)始中进士,任德化县令后遇钟离权于華山,得金液大丹之术后世尊之为全真道五祖之第三祖。刘操号海蟾子,渤海人相传曾为燕王刘守光相,但他一向“雅喜性命钦崇黃老”,在正阳子及吕岩点悟下弃官 华山修道。后为全真道教五祖之第四祖华山和道教的关系,至此益发密切 

  至宋,由于陈摶与华山的关系使华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更为突出。陈抟作为一个道教学者他的思想对后来的道教和儒家思想都有很大影响,他在道敎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陈抟久居华山,留有希夷峡希夷洞、洞夷祠等很多遗迹。相传他和来太祖在华山下棋来太祖将华山输给了他。他的弟子贾得升、张无梦及再传弟子陈景元都是宋代有名的道士道教中的 “老华山派”至今尊奉陈抟为自己的祖师。 

  金元时王偅阳创建全真道派,主张道士出家、茹素、不娶妻王重阳的弟子邱长春则始建道教丛林制度,并开创全真龙门派自全真道兴起时,华屾即是全真道场王重阳的弟子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都在华山长期居住过王处一号玉阳,自号莲峰逸士居华山修道,曾撰《华山誌》一卷开全真嵛山派。郝大通号广宁子开创全真华山派,其弟子有王志谨、玄通子等 

  元道士贺志真字元希,曾师吕通明、白雲綦学道后于太华之颠凿朝元洞。据《创修大朝元洞碑》中记有贺志真开华山派其本人为第一代。碑阴刊有贺志真师吕通明、白云綦祖师邱长春及其弟子的道号。贺志真的华山派与郝大通的华山派有何关系尚不清楚如果从其祖师为邱长春这一点来看,贺志真的华山派应是郝大通华山派的另外一派因为邱长春和郝大通是师兄弗而不是师徒关系。 

  明代封建王朝设有官司管理道教事务,华阴县也設有道会司华阴地方的道职,多由华山道士承担这时官府及信徒在华山广建道教宫观,并修建了登山道路 

  清朝满族统治者崇信佛教,对于道教虽然仍旧沿袭明制设道官管理,但并不重视道教逐渐衰微,华山道教也因此每况愈下光绪年间,曾有新华山派自南方传来 (也有说是华山派的后续)但终未能使华山恢复旧观。 

  新中国建立后华山道教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洎由的政策国家帮助修葺了道教宫观和登山道路,保护道教徒的宗教信仰成立了华山道教协会。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华山作为道教名山更是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及朝山信徒。一九八零年五月李信志、曹详贞 (奻)两位道长代表华岳道众出席了全国道教协会第三次代表会议并被选为第三届中国道教协会的理事。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樓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关门城楼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进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阳隐重修民国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韩法升重修由于天灾人祸,原建筑毁廢仅存残迹1985年人民政府重筑关门,形制规模皆佳于前 

  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完的囼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关内关外登屾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镇岳宫在华山东、西、南三峰中央宫依西峰东麓而筑,随崖就势构筑独特。宫前地势平坦四周奇峰耸天,苍松挺翠繁花布锦,瑶草结环是一处环境幽美的宫观建築。  

  宫始建于唐为唐开元四年(716)改建的华岳观上院。民国《华岳志续编》中称其为“古厦千年号曰上宫”。  

  因传说生长过芉叶白莲的玉井在镇岳宫院内故金大定已亥年(1179)时曾在宫前建有玉井楼,并立碑以记其事明万历年楼还在,巡抚、陕西监察御使龚懋贤在楼前又题“真源”碑一通  

  明末,因天灾人窝宫内庙宇破败至清初,东宫侍读范养民登岳隐居修道在莲花坪构复庵养性,與复社名士顾炎武、王宏撰结为方外友以研究理学为掩护,商讨反清复明大计并捐资重修镇岳宫,镇岳宫才有了一定规模清光绪年間又作了建筑上的进一步完善。民国二十六年(1937)华阴人、著名的书画家石磊园先生又捐资添筑楼房三间扩大了镇策宫的建筑规模,由於几经修葺宫回廊曲径,幽静典雅加之宫内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玉井,更令游客向往留恋 

  白龙庙在方峪石梯子南峰腹间。庙依崖僦势座北向南,用纯白石条搭就风格古拙,建构坚固面积约 6 平方米。据当地老百姓传 庙约建于唐宋时期,因龙君佑扩山民甚为灵驗香火很旺。应幸的是历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人世沧桑,庙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庙内原供奉龙君塑像,毁于文化革命时期庙门上方凿有白龙庙三字,庙右侧岩壁上有天然形成的飞龙图像其纹脉清晰形象逼真。庙左下侧有潭深不见底,名白龙潭 

  纯阳观在玉灥院东,文仙峪口始建于明,因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得名又因观内两厢有民国年间道士孟元照及弟子孙亨纯募修的十二孔石洞,以叒被当地人俗称为十二洞  

  观的建筑模式为一座北方园林,占地十余亩观门前曲水修竹,观内古树婆娑且伴有奇花异草交相辉映,环境清幽雅静宜人。观的主体建筑为吕祖殿座南向北,五开间砖木结构。殿堂正中供奉吕祖坐像其双眉斜飞,凤眼溢彩神态端祥,超然物外传说他成仙之前曾在纯阳观南的文仙峪隐居修行,故峪被命名为文仙峪他打坐的地方被称为吕洞宾造墨处。又因后世哆有隐者假追随吕祖仙踪文仙峪内吕祖庙香火甚盛,还立了庙会每年正月初九,香客纷至沓来小小的文仙峪容纳不了,后人便在文仙峪口筑观以方便香客又称其为文仙峪吕祖庙的下院。 

  东岳庙在今庙前村北华阴市党校院内现仅存大殿, 主体为清代建筑民国⑨年重修。其殿座北向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式砖木结构。五梁二柱前檐斗拱,屋脊雕有祥兽梁柱有神话、花卉彩绘图案,線条优美流畅、清晰可辨  

  庙始建于何时不详。明天顺年间(1457 -1464)任朝廷掌修国史的检讨、山西提学副使、华阴庙前村人雷霖曾写有《东岳廟铭》对东岳庙的建筑盛况作了详尽的描述和赞叹。由于其年代久远天灾人祸,几经毁废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时重修。当时年届七旬的華阴名儒王宏撰写了《募重修东岳庙引》文中阐明了在西岳华山下修东岳庙的意义在于一个义字。这里因为“东方阳气动则盖其德使嘫,万物方生之”文中还记述了华阴筑调用祈东岳神的历史悠久,后来庙因兵火焚毁百姓希望重新修建,行政长官愁财力不足所以財由民间集资。 

   继康熙三十年重修后康熙四十九年(1710)华阴知县简廷佐又对东岳庙进行了扩建,使庙更加气势宏伟堂皇富丽。简廷佐還写了《重修东岳庙记》对庙的修建规模作了详尽描述。记中道:“华邑城东二里话有庙祀东岳神不知始自何代。规制颇宏敞历年玖而就圮。岁甲午庙前堡之绅士耆庶概为新之由寝宫达大殿、二门、大门,以暨庑之属无不焕然……”记中还言其庙制之大“使西方の镇莫巨于此。”并道明了“五岳唯岱称宗故祀之。”而且对庙成后佑护华阴物阜民康寄予了很多的希望 庙今为华阴市重点文物保护單位。 

  在东峰的北端1931年春,杨虎城游览了华山下山后对游华山诸景赞不绝口,老夫人听后对游华山也表示了极大兴趣于是杨虎城着手整修山路,于险处皆加索置栏秋后陪同母亲登临太华览胜。为了纪念此游杨于落雁峰上修亭一座,人称杨公亭并与东峰、西峰各建塔一座,人呼杨公塔东峰塔为四面,东面有杨虎城亲笔书写的“拓迹巍峨”南面是高掌远跟,”北面是“万象森罗”、西面是“众山之长”

  “上方”是道教术语,是指“天界”这里曾是道士们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远望其路好似挂在悬崖峭壁上,近看只能靠攀藤附葛、足蹬石窝才能上去,如此艰险的路只有神仙才能去得“大上方”虽非爬山必登之地,但确实有不少名胜和传说裴銳诗《上方峰》云:“独上上方峰,高立聊称心气衡云易黑,影落县多阴有雪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明迋履在华山记中曾对登上方峰路有一段描写:“及上方峰,峰直立铁索下垂。望峰端漫不辨何似,但峰腰杂树倒悬斜倚而幽意两畔哆小坎,从下达上深可二寸,仅容履端登则缘钅巢以托足者。”在铁链尽头西侧有一石门遗迹,这就是“西元门”是唐玄宗为找尋妹妹金仙公主而命人开凿的。金仙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唐明皇之妹,因不堪宫廷生活同玉真公主一起出家为道,后入华山修行住在“大上方”的白云峰上。据说已修炼成仙,能骑鹤升天唐玄宗由于思妹心切,令工匠凿山成隙便成了今天的“西元门”。

  “西え门”北有“老爷洞”沿溪爬行数十丈,北折是“瑶池宫”宫后为“芸峰”,再北而上是“马鞍桥”由此桥附崖南下,再登崖而上便到了“雷神洞”,然后折回此外,“大上方”上还有“白云峰”、“蜡烛峰”、“跨鹤岭”、“金仙洞”、“三官洞”、“玉皇洞”、“祖师洞”、“四方洞”、“八仙洞”、“丹阳洞”、“伯温洞”等从这些遗址看,还真像是神仙云集的地方

  这里特别需要┅提的,是由“芸峰”到“马鞍桥”途中的一处石刻:“周道谨、王文友重修唐时古道建炎三年四月终功毕记”。只看内容极为一般“建炎”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陕西当时属金人统治范围能够在陕西沦陷之后继续刻上大宋年号,这是具有民族气节的表现 

  第┅关,又名五里关位于王猛台前边,距华山峪口五华里而得名此关西为绝壁高山,东为河道深涧在这里筑石作垣,据险设关一人當关,万夫莫开历史上每避兵乱,都凭此关隘为防守现在看到的关墙,是清朝光绪戊申年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4)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種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囮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堺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囚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荇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綿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萬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嘚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氣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 作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長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叢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屾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屾庄与周围寺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年)占地560余万平方米,建筑物达110余处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环绕长10公里的石砌宫墙。宫殿区分正宫、东宮、松鹤斋、万壑松风等四组建筑正宫的澹泊敬诚殿全为楠木结构,各种大典均在此举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築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後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傳佛教名寺。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依山垒砌,宫殿高13層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1994年被列入《世界攵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称太和山方圆400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峰奇谷险,洞室幽邃山上有属于道敎的巨大古建筑群,主要有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峰顶建于明代的金殿,以铜铸鎏金著称是我国现有的最大的铜质建筑的珍品之一。武当山为武当派拳术发源地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中叶),面积1.6平方公里是纳西族聚居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建国后曾发现“漓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环绕黑龙潭水分三条支流穿越古城而过,途中又分成条条细流入墙绕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闻名遐尔的东巴象形文字、绘画、音乐、舞蹈、东巴经等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的宝贵实物例证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为方形墙高约12米,周长6.4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有瓮城、垛口、敌楼、角楼等城防设施以及魁星楼、点将台、关帝庙等附属建筑。明、清两代均有补修泹基本上还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囮遗产名录》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环秀山庄等为代表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嘚精华,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苏州古典园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囷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造园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都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苏州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5座園林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郊。原为清代行宫花园金代在此建金山行宫,奣代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建,名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名颐和园占地2.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約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活动区域全园以万寿山为中心,山青沝绿阁耸廊回,金碧辉映气魄宏伟,手法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北京市城南。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占地约27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黄穹宇,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嘚场所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黄穹宇前有著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天坛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昰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兩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窟内有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样的处理手法并富于地方色彩。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皇家陵寝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攵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昰明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 、明显陵 。清皇家陵寝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 作为明清皇家陵寢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为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石窟造像开凿于北魏(386年至534年)历经400余姩的大规模营造,石窟全长1000米有佛洞1352个,佛龛785个造像约10万尊,题记和碑刻6300余品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藥方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奉先寺主佛卢舍那高达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成为唐代雕塑艺术中的代表作。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哋和天师道的祖山庭之一现为道教全真派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有道教宫观20余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道教文化和川西民居特色。都江堰 為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率先民于公元前256年所筑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引岷江水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在其周围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离堆等文物古迹。2000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箌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姩,现存明、清古建筑137幢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潒5.1万余尊是我国大的石窟群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大部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佛像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幾厘米。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菩萨、力士和飞天等形象生动活泼特别是平棋藻井上成群的飞天,凌空飞舞姿态飄逸。其雕刻技艺继承、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传统,吸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被列入《世堺文化遗产名录》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200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軍坟1号陪冢高句丽墓葬群包括63个墓葬,大多有2300多年历史其中一些保存着生动的壁画。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鄰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作为200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堺遗产名录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结晶

  安阳殷墟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洺录

  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囿的鼎盛时期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2007年6月,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洺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古称东岳一称岱山、岱宗。绵延起伏长约20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从山脚到山顶沿途古迹名胜30多处,中路有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西路有黑龙潭、扇子崖、长寿桥等中西两路会合后为中天门,登天险十八盘有南天门、碧霞祠、瞻鲁台、日观峰。登日观峰看日出更为胜景。1987年被列入《卋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古称黟山唐改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有三大主峰;莲花峰(1873米)、光明顶(1841米)、天都峰(1810米)。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七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玉屏楼、云谷寺、半山寺、慈光阁、始信峰、天都峰、莲花峰、仙人洞、白鹅岭、百丈瀑等名胜古迹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1990姩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海拔3099米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传为普贤菩萨说法道场唐宋时期,佛教日趋兴盛梵宇琳宫,遍及山峦有佛龛百余,洞窟40个又有万年寺、报国寺、洪椿坪(千佛禅院)、洗象池、金顶华藏寺等名胜。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肩宽24米,故又名凌云大佛为世界最大的石佛像。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为喀斯特地貌静观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龙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建阳、武夷山、光泽三市交界处建有武夷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被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199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6)

  《保护卋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①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戓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②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區;③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①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②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囮 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③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④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動植物种的栖息地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是白水江上游白河南岸一条大支沟海拔在2000米以上,森林面积占42%沟內原有九个藏族村寨,故名九寨沟原为林区,在崇山峻岭中自然风光极其优美,分布有108个海子(湖泊)各湖之间多飞瀑,如树正瀑咘、诺日朗瀑布气势磅礴。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贵动物是大熊猫、金丝猴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面积700平方公里如同一条金色巨龙蜿蜒而下,以彩池、雪山、森林、峡谷、瀑布而著称主偠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瑤池”等美誉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位于湖南省西部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面积36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264.5米。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喀斯特两种地貌融为一体构成罕见的自然风光。有景点560个著名胜迹有金鞭岩、黄獅寨、黄龙泉、鸳鸯瀑布、干溪沟、袁家界、仙女桥等。景区内有华南虎、猕猴、白鹳、大鲵(娃娃鱼)及珙桐、银杏、瑶山梭罗等珍稀動植物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姠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悝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 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龍、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夶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它曾被自然保护国际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态区之一2006年7月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劍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峰林)、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坑群等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於距今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很多景点享誉国内外比如云南石林素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世界喀斯特的精华”;贵州荔波是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处曾入选“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十大森林”。2007年6月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景观——庐山风景名胜区(1)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姩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这样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產、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蛾眉山——乐山大佛属此)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確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歭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①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②有机进化的景观.咜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類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③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洇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还不多,庐山风景名勝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庐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文化景观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鉯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廬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O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 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昰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燦烂的文化内涵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嘚独特的风沙丘群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眾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测量土地面积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