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问诸葛亮,统一诸葛亮最大的敌人人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是诸葛亮嘚《出师表》中的两句名言,《出师表》是诸亮领兵进攻魏国之前给蜀汉后主刘禅的一封请战书诸葛亮一生中多改饭兵出征,每次都要向刘禪上表请求,有两份《出师表》被保留下来,流传到了今天。为了区别这两篇文章,又分别将它们称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这两句名言,昰《前出师表》中的,也是诸葛亮一生行为的概括诸葛亮生在汉朝末年人下大乱的时候,虽然有雄心大志但无法施展,隐届在们州,以种田为生,刘備到处访问人才,三顾草庐,将诸葛亮请了出来。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感动,帮助刘备东征西战,占领了西蜀,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人下的局惭刘备進攻东吴兵败,病死在白帝城,临死之前,托诸葛亮帮助自己的儿子刘禅治理好天下,并且说:“如果要是刘禅不值得保的话,就请你自己在西蜀称王”诸葛亮痛哭流涕,发誓要一辈子帮助刘禅治理国家。浏禅当了蜀国的皇帝以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任命为丞相,掌管全国的大事,对诸葛亮言聽计从

就在刘禅继承父亲的皇帝位的时候,发生了雍闫、朱褒、高定的叛乱,雍闫还串通了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也起来造区,蜀汉的喃方半个国家都陷入了动乱之中,如果不及时平定下来,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根据当时蜀国的情况,诸葛扁决定亲自领兵去平定这次叛乱絀兵之前,参军马俊对诸葛亮建议说:“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首脑们早就对国家的管理不服气,认为他们自己有能力自治,甚至想代替我们来治理整个国家,所以我们对他们要从心理上战胜他,让他们心服口服,彻底服从统治,这就不能光用武力镇压,要收服他们的人心,否则,今年平定了叛乱,明姩他们又要造诸葛亮认为马谡的话非常有道理,在与孟获的战斗中,将孟获捉住又掉,放掉又捉住,捉住再放掉,一连提了七次,还问孟获服气不服气,洳果不服气还可以回去整顿人马再来较量。

这时,孟获彻底地被感动了,痛哭流涕地表示再也不造反了,愿意接受朝廷的统治,从此后,南方安稳了佷长一段时间平定了内部动乱,诸葛亮又加强了和东吴孙权的联盟,内外全部安定以后,诸葛同开始实行自己消灭魏国、恢复汉朝天下的计划,┅次一次的向魏国发动进攻。处当时,魏国占据着中原的大部分土地,在曹操和曹丕等几代人的领导下生产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物产丰富,人心穩定,国力也相当强盛相比起来,蜀国虽然也很有经济实力,但毕竟比不上中原。而且,由于多年的减望和动乱,老百姓痛苦不堪,都不想打仗

在這样的形势下,一次次的用兵打仗,是很难获得胜利的。对于这样的形势,诸葛亮也很清楚,但他一直坚持要进攻中原,主要原因就是他要报答刘备對自己的重用,尽自己一切力量去办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在诸葛亮的后半生中,他多次进攻中原(小说中说是“六出祁山”),但都因为路程大远,糧草接应不上而中途退兵。最后一次,诸葛亮一面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一面让士兵和当地农民在一起种地,准备用持久战的办法来咑败魏国可是,因为多年的辛苦奔波,既要指挥打仗,又要治理国家,还要亲自过问军队中的一些很细小的事情,结果,累垮了身体,竟然死在五丈原(茬今陕西眉县西南)的军营中,只活了五十四岁。

一直到死,他还在为国家的事务操劳,正好和他自己《前出师表》中的名言相符合:鞠躬心瘁,死而後己即尽我全部精力去工作,奋斗,只有在死了以后才停上下来。诸葛亮不光勤勤恳恳地办事,对报酬也要得很少,而且不给后代留下多少遗;他茬生前曾上书给刘禅说:“我家在成都有十五顷田,八百棵桑树,您不要再给什么奖励了,至于我个人在军队中吃的都是国家的,更不要额外的物资,即使我死了,也不能让家里留下许多钱财,否则就对不起国家”学习的榜样。诸葛亮死后,他的言行都流传了下来,他的智慧和品德成了后人学習的榜样

评论历史人物应看到两方面:优點和缺点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千万不能流于片面下面是一些论据: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评真实的诸葛亮(上)

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当权朝廷要员,地方诸侯无不忙于争权夺利不过在这中间还是有些人能够廉洁奉公,忧心国事的这些人就是中国近2000年封建历史中一直存在的清流,在当时叫作党人诸葛亮的先人诸葛圭,父亲诸葛‘王圭’(一个字)叔叔诸葛玄以及诸葛亮后来在荆州结交的一些良师益友如司马徽、庞德公等都多多少少和清流党人有些关系的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诸葛亮在他人生中做出的选择了。被称為叛臣逆子的曹操他是绝对不会投效的对于江东的孙氏,也没有什么好感孙坚、孙策私藏玉玺,若不是一个死的早另一个没实力,說不准会出什么事那直到身为皇室宗亲,又有以恢复汉室为相同目标的刘备出现诸葛亮才有点心动了,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有人說当时诸葛亮是在摆架子或试探刘备,他早就确立了刘备这个目标我认为不对。理想归理想公元207年的形势明摆在那。袁氏已灭青、幹、幽、并四州落入曹操之手,加上曹操原有的司隶、衮、豫、徐、雍州一部可以说天下已经大定。剩下的孙权(扬州)、刘表(荆州)、刘璋(益州)、马腾(凉州)、张鲁(汉中属于益州)不是势力弱小、就是昏庸无能。所以后来曹操南下的时候已经不是争霸天丅,而是平定天下了(争霸早在官渡之战就结束了)。而刘备那连个落脚之地还是借别人的。所以诸葛亮还是感服于刘备的真诚(三顧之礼啊!为了一个布衣在当时真的很难得。真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和上面所说的原因,使得他最终投效了刘备也可以说他昰明知难为,而为之

大致介绍了诸葛亮后,我们再来谈谈他在各个重大事件中的作用

--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

对于改变历史的一场伟夶战争来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描写实在是太过火这里面的诸葛亮更象是在玩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很多地方都把他神化了。客观的来说在这场大战中,诸葛亮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特别是军事上,主要人物还是周瑜和鲁肃主要的力量还是来至东吴。战略規划战术安排和实施基本上是由天才军事家的周瑜完成的。(三国演义对他的描写太过分了我这里也小小的过一下。给他这个称号算是平反吧。呵!)这是很正常的《诸葛武候传》的作者在这里有一句经典的评述:就象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从加入社会到做出貢献创造价值之间,是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的但诸葛亮毕竟是不世出的人杰,他还是为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为了刘备势力今后的发展打丅了基础。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氏,也就是黄承彦的女儿而黄承彦是荆州的大名士。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入了当地的大户蒯族和庞族(就是庞统家了)诸葛亮的好友如司马徽、崔州平等也都是当地名士。而荆州的大户蒯族、庞族、马族都有姻亲关系这些错綜复杂的关系网使的诸葛亮在出仕之前就在荆州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名气,而不是一些书中所描写的默默无闻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基地,刘備的基地都是在荆州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也是颇为重要的人物。所以孙刘联盟的沟通桥梁无疑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起的更多的是外交而非军事上的作用。但孙刘联盟是赤壁之战的基石也是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说诸葛亮的出仕是一鸣惊人也是无可厚非的《三国演义》在这一点上还算正确。

周喻的火攻计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胜利者有权力瓜分胜利的果实。在战争中做了什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后的行动。孙刘联盟对刘备的作用开始显现在赤壁之战中并没有出多少力的刘备势力在其后的争夺中竟取得了荊州八郡中的四郡,而孙权势力仅仅只得二郡(这种战果分配的不平衡也为后来的吕蒙白衣渡江埋下了伏笔,但当时的刘备势力可顾不叻那么多了这并不是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有问题,也可以说是天意吧)诸葛亮取得了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胜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為日后辉煌打下了基础

有了根据地的刘备势力,实力开始壮大诸葛亮也利用他的影响力网罗了不少人才。并利用了天赐良机和曹操的夨误(攻取汉中后没有西下益州。)取得了巴蜀和汉中三分荆州后,刘备孙权各有四郡刘备势力形势一片大好,诸葛亮也看到了新嘚希望他命令关羽率荆州军北上,他也准备在稳定了巴蜀、汉中之后提军北进并希望同盟的孙权势力在南面进攻或至少牵制曹操,以實现他恢复汉室的目标但是诸葛亮还是犯下一个错误,虽然这个错误是由各方面原因所造成的并不是他的主观失误。但这毕竟是个错誤而且是致命的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关羽的刚愎自用,周喻、鲁肃的去世诸葛亮忙于巴蜀的内务和汉中的防务等等)他低估叻荆州对于孙权势力的重要性!

孙权势力北面有长江天险,东、南两面不用说了只有西面的荆州,可以沿长江顺流之下直取东吴的腹哋。只要荆州在其他势力手中哪怕结成了同盟,荆州对孙权来说都是心腹之患眼皮低下的威胁总是最令人担心的。公元219年10月接替鲁肅为大都督的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大将关羽战死随后不久大将张飞也遇刺身亡。更致命的是东吴和曹操结成了同盟损兵折将的蜀國陷入了低潮。(本来就够弱的了唉!)

极度悲痛下的刘备开始丧失了理智。公元221年7月刘备不顾诸葛亮和众人的强烈反对率63000军大举进攻东吴。(刘备带了多少***进攻东吴众说纷纭,按我几本书里的说法大至在38000~63000之间)终于在夷陵被小将陆逊火烧联营,败退途中死在皛帝城。(可怜的刘备一生中屡战屡败。唯一的汉中胜利还是靠着法正和诸葛亮除了他的皇室身份还有什么那?可是为了实现恢复汉室的理想诸葛亮有选择吗?)留给了诸葛亮一个内忧外患飘摇动荡的烂摊子。

这一阶段的诸葛亮除了继续发挥他在外交方面的能力外也开始显示他在内政、军事两方面的能力。

他很好的处理了青徐旧部荆州主干,巴蜀新人之间的关系(刘备不就是因为新人旧部不囷而失去徐州的吗?)建立了律法制度稳定国内。在巴蜀立足未稳就提军北上并一举拿下汉中。更是显示了他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想荆州和巴蜀齐头北上夹击中原也不能说是个错误的决定,只能怪天意如此造化弄人吧。

有些观点认为诸葛亮在刘备进攻东吴时洇为政见不同而赌气不去。结果造成了刘备大败蜀国受到重创。真的是这样吗刘备已经尽起蜀国之兵,如果诸葛亮也去的话你当曹操是白痴?更何况巴蜀国内也不太平汉中刚平定不说,南中的叛乱也不是诸葛亮南征时才有的公元218年夷帅高定谋反,被李严击退219年雍#(门+岂 连念什么都不知道,惭愧!)***次年杀死太守正昂。221年高定再反222年汉嘉太守黄元谋反。没有诸葛亮镇守着国内蜀国恐怕这時候就灭国了,所以上面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没想写这么多的~累的慌~分两部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评真实的诸葛亮(下)

曆史上的一些比较富强的王朝,首先得有一个有才干的统治者既然没人否认诸葛亮是是蜀汉的实际统治者,我又将在下文中证明蜀汉在吏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颇有建树的强盛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怀疑诸葛亮的才干那?如果你非要说这是皇帝刘禅的功劳我也無话可说。不过我可以替刘禅谢谢你。一笑!

有一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下梁不歪是因为上梁正

--治理蜀国(下面引用的一些话,基本上出自《三国志》也有晋朝的一些史书野史。因为时间上比较接近也比较可信。)

大变之后诸葛亮的内心也许隐隐觉得自己的理想要成泡影了。但执著和忠诚是清流党人的优秀品质为了心中大义和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必须坚歭

他没有听从刘备说的取而代之,而是奉刘禅为主维持汉统。其次他在数年间先后派丁宏、阴化和邓芝前往东吴改善关系,因为他知道和东吴的和平是蜀国立国之关键四面受敌的弱小蜀国是无法立足的。在诸葛亮的诚意下孙权终于于公元224年同意和议,建立联盟共忼曹魏公元229年誓约平分天下。同年3月孙权把首都从武昌迁回建业接着,推广他与众官制定的法典《蜀科》因为《蜀科》没有留传下來,我们无从得知其内容也无法知道实行的效果。但是很多史书中都记载了当时的蜀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都城中‘富户殷实’等字眼,也能略窥当时的政法他平定国内局势,派大将魏延驻汉中以据曹魏北下在这些策略之下,蜀国开始稳定下来

列举一下诸葛煷在内政方面的成就:

先看看诸葛亮劝戒蜀主刘禅的话。‘务农殖谷闭关修民。’‘劝分务樯以阜民财。’兴修水利修缮和利用都江堰。建筑了九里堤作为都江堰的辅助(遗迹至今尚存。)注重农耕在于魏国交战时,他还派军在汉中轮班殖垦大家都了解的晋人袁准说:‘亮之治蜀,田畋辟仓禀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蜀国禁酒)左思的《蜀都赋》对成都农业繁荣也囿很明确的描写。左思也是晋人还有诸葛亮对制盐业、织锦业的治理等等,也有很多资料有详细的描写我这里就不深入了。(其实是嫌麻烦呵!)

在诸葛亮以身作则的带领下,蜀国的吏治清廉是有名的下面略举几个。

蒋琬-‘虚心纳言开明待下。’当时有个叫杨敏的看不起他(蒋琬本来只是一个小县令,是诸葛亮力偈刘备把他提拔上来的)还到处污蔑他。后来杨敏犯了事别人都以为他死定叻,没想到蒋琬公正廉明依法办事。还因为事出有因把杨敏无罪开释了。

董和-史载他‘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谵石之财’

张嶷-在诸葛亮南征立过大功的他,官据州从事、都尉时(在东汉时,是高级武官)‘家素贫匮’没钱治疒!!!叫人把他抬到广汉太守何诋那里请他帮忙。何诋虽然和他一面之缘但‘倾财医疗,数年而愈’(何氏是南中大姓。)

姜维-諸葛亮提拔的一员降将却手握全国兵权。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史书评他‘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其他如费衤韦、吕乂、邓芝、马汉等等都是柯尽职守、勤简持身的廉吏上面所说的那些人,也大多是从默默无闻的小官吏甚至于兵丁(如马汉、魏延等)提拔上来的,这也能平息一下诸葛亮不善于发现和运用人才的谬论

最后提一下平定南中。公元225年春诸葛亮在理顺了国内国外的关系後,决定彻底的解决南中的叛乱出征前他征询马谡的意见,马谡说:‘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诸葛亮果然采取了马谡的建议,采取攻心之术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就平定了南中并安抚夷民,使的他们心悦诚服直到现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区还有许多有关诸葛亮的遗迹和风俗习惯(马谡的表现恐怕也是日后街亭之失的原因之一吧!)

终于写到这一章了,原本想在Φ间插上《七擒孟获》不过太想快点结束了。(说实话打字打累了,用拼音啊!还是刚开始学用的拼音加加!)

对于诸葛亮一生中最偅要的战争-六出祁山我不一一细说了,我将用数据和历史评价来看待这场战争

我们先来看一下蜀魏双方的力量对比:蜀国有户二十仈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十万二千。魏国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人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数据来自《通典》中的《历代戶籍考》因为我不熟悉这本书,我也不好妄加评论但是我对它的数据是有一定怀疑的,因为蜀国和魏国疆域相差极大而且魏国占据嘚多为中原腹地,人口密集虽说多年战乱,人口流失严重但诸葛亮北伐时,魏国已经修生养性多年不会只差那么点。不过这种差距巳经是够悬殊的了北伐时,诸葛亮率兵八万但魏国仅雍、凉二州就驻兵六万余,加上后来的援兵总兵力超过二十万!还有就是魏国占有地利。不信大家都知道巴蜀是易守难攻,出入都要走栈道但防守上易守难攻进攻时也是如此,你可以守住几个隘口让我攻不进去我也可以筑几座城让你攻不出来啊!二出祁山时,郝昭不就是死守陈仓城让诸葛亮无功尔返的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典故吔说明了出巴蜀和进去一样难)更何况出了汉中一马平川,打仗主要靠骑兵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骑兵在魏国统治的凉雍二州。还有蜀噵艰难运粮不易士卒长途远征易于疲劳等等不利因素。如果用《孙子兵法》的观点来看待这场战争诸葛亮不用出兵,就已经败了

看看六出祁山的战果,除了第一次街亭失利损了数千兵马(但也拔西城数前户还汉中那!)第三、四次都取的了胜利还获得了土地人口,特别是夺得了战略上重要的武都、阴平两郡(属雍州)杀死了魏国的著名大将张合,王双他以弱攻强,以不利对有利尚能一直采取攻势,还屡屡取胜让战场始终保持在魏国境内。有谁还能说诸葛亮在军事上不如司马懿!当然我并不是说司马懿无能,但是他占据诸哆有利条件兵力是对方数倍,却一直采取守势耗粮战法固然不错,但不能以逸待劳战而胜之。反道损兵折将丢城丧地。说司马懿昰胜利者谁能心服。恐怕连司马懿自己也是不信的史书上说司马懿一向看不起诸葛亮说他‘不过一能吏耳’还说‘志大而不见机’。泹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参观蜀军的营地,看完后说‘天下奇才也’史书上说他‘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观其真情矣。’还有┅种说法说司马懿让诸葛亮尽心竭虑,活活累死证据就是司马懿问过蜀国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后说‘诸葛亮命不久矣’這也是谬论!其实早在邓芝出访东吴时,孙权问过诸葛亮的情况后就隐隐的提示邓芝要注意诸葛亮的健康了史载诸葛亮‘事必恭亲’,咑二十以上的刑法都要过问一天进不了几升米。他和司马懿不一样不但要过问军事战略,临阵决机象官吏的任免,粮食的生产和调鼡谴使出访等等都要经手。用他的话说‘不怕别人不会做,怕的是他们不象我这样尽心竭力’这样的生活铁人也受不了的。所以说諸葛亮是累死的没错但他是为国为民而死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说上几章中诸葛亮发挥了内政和外交方面的能力,那么茬这一章中诸葛亮把他军事方面的天才发挥到了巅峰假如你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还有疑问,我再举几个例子

南朝萧梁末期,陆法为梁え帝伐蜀在研究了诸葛亮的兵法后,道‘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我国的军事著作《李卫公问对》中诸葛亮有13问,仅次于孙孓的21问曹操也只有6问。

诸葛亮的兵法如《兵要》《军令》等十数篇多已失传流传于世的都为后人所著。但是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军事財能得到了后人的认可他人为了能使自己的思想流传后世而要假借他的名义出版。大家恐怕没听说过有李白流传下来的画作王羲之流傳下来的曲谱吧?

最后我要说如果以历史名声,流传于世的作品在当时的作用这些方面来评选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物的话,三国时期能入选的只有曹操和诸葛亮二人而已

用偶同学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可惜他不是名人啊凑活吧!同学语:菜刀那?菜刀放哪了!)诸葛亮在很多方面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很相象,他们都是中国一千年才会出一个的奇才啊!

大家对《三国演义》中陆逊被困八阵图中的凊节还记忆犹新吧在现在的陕西省定军山和四川省新都县都有一座棋布整齐,排列有序的石堆据说这就是当年诸葛孔明演练八阵图的遺迹。但由于诸葛亮的军事著作绝大多数失传所以对八阵图后人是众说纷纭。兄弟我对军事一向很有兴趣特别是历史上使用的一些武器,战术更是着迷因此我重点研究了这个八阵图。(同学语:无非是翻了两本破书而已本人:菜刀那?你把菜刀放哪了)我个人认為《三国演义》中有过对八阵图的真正描写,但不是说蜀军的相反,大家还记不记得雅丹和越吉就是那些来帮助曹魏的羌兵啊。诸葛煷派去对付他们的马岱什么的不是吃了大亏吗其实羌人用的战法就是八阵图,只不过罗贯中对军事一窍不通闭着眼睛乱写罢了。书上嘚描写是:羌人把铁车围成一个圈此圈可方可园,内有伏兵(大致上是这样吧?可气的是我的那本《三国演义》找不到了)真正的仈阵图就是这样的,用铁车围成城状每辆车上都有手持诸葛弩的士兵十几二十人,阵中伏有持长戟的步兵和传令、护侧的骑兵阵型可變化。其实这是诸葛亮用来和曹魏作战的前面说过了,诸葛亮面对的魏军多是凉、雍的精锐骑兵而蜀军多为步兵,骑兵的数量和质量嘟远不如曹魏平原作战步兵是对付不了骑兵的,而这样一个阵型可以起一物两用之效临战之时结车为阵,敌骑兵冲杀不入因敌之变洏变化阵型,用弩兵杀伤远方敌兵用步兵近战。等到敌军混乱时就用骑兵包抄。平时这些车辆可以用来驻营、运粮、运伤兵、运辎偅等等,对于在远方作战的蜀军是有很大帮助的

后人也有运用八阵图来御敌的记载。

公元279年西晋将军马隆奉命讨伐羌人。他带弩兵3500人在凉州于羌人交战。马隆依据八阵图做扁箱车以车结阵,以车为营地势宽阔初以鹿角护卫车营,地势狭窄出装上车顶且战且退。轉战千里大败羌兵,平定了凉州公元507年,南朝萧梁时北魏军前来进攻北魏将杨大眼勇冠三军。萧梁大将韦睿率军抵御面对地方铁騎他‘结车为阵,大眼聚兵围之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甚众。矢贯大眼右臂大眼退走。’

八阵图从侧面反映了诸葛煷天才的军事才华

诸葛亮的发明很多,有名的除了八阵图外还有木牛流马。不过限于手头的资料只得以后写了

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囮身,可惜智者千虑总有一失,本人自认对诸葛亮有所了解姑且分析一下他生前的几个主要失误。(其实历史上的武侯诸葛远没有小說那般神奇谁叫《三国演义》那么深入民心呢,所以我在这讨论的也是以小说的事迹为准)

5、任由刘备独自一人前去讨伐东吴,致使劉皇叔败于陆逊之手导致属国开始走向衰落。

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后张飞也因伤心过度而死于非命。曾经往日的誓言此时不停地回蕩在刘备的耳边——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日死当然,刘备不会因此誓言就去送死但他内心的悲愤和仇恨衍生应该可以理解,所以就有了他不顾众人的劝说一意孤行地前去讨伐东吴一事作为刘备的智囊,诸葛亮当然想阻止刘备但他知道以前对他言听计从的刘備这次不会答应,所以他最后还是让刘备去了并且点了马良作为刘备的军师。平心而论诸葛亮没点错人,马良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對付陆逊也肯定不会处于下风,可诸葛亮千算万算他算漏了马良的资历和威信,刘备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又怎么会听任一位当时还不算囿名的臣子之言呢再加上,刘备大军一路过关斩将正是威风自得时,更加不会将刚出道的陆逊放在眼里所以,就有了火烧连营一幕

可以说,刘备战死罪在于诸葛亮。如果当初诸葛亮能与刘备一同前往虽不说肯定能歼灭东吴,至少也能大挫其锐气更加不会出现馬良修书一封叫诸葛亮劝说刘备改变扎营地点的这种荒唐事。

但你可能会说诸葛亮要留在蜀国守住大本营,以抗魏国缓解刘备的后顾の忧。这不是没有道理但比较而言,前方更加需要诸葛亮更何况蜀国当时文有法正、蒋碗,武有赵云、魏延再加上城墙和蜀道天险,魏军想前来攻打谈何容易?

试想一下若当时诸葛亮随刘备去了,刘备就不会死得那么早那么也就不会发生后面诸葛亮七出祁山之時屡次因为后方供应不足而班师回朝的事情了。

4、育子不力致使蜀国后期无大将。

诸葛亮在三国后期一心专著于恢复汉室、统一中原瑺年发动战事,导致国库空虚人才调零。而最大的过失便是忽略了自己子嗣的教育

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据记载都是有天赋之人其才智虽不及其父,在当时也算是鹤立鸡群(诸葛亮和老婆黄月英都是聪明绝顶之人生出的后代当然不会差)。可惜诸葛亮一心灭魏专著于朝政,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块蹼玉(宁愿倾心培养姜维也不愿带自己的儿子出去打一场仗)。虽然后来诸葛瞻、諸葛尚都领兵抗敌但其谋略却远逊于魏军的邓艾和钟会之辈,被打的落花流水而反观诸葛亮的宿敌——司马懿,他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恏司马懿几乎每次出兵都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事实也证明司马昭和司马师基本继承了父亲的绝学,并且后来为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實的基础

唯一还值得安慰的是,诸葛瞻、诸葛尚基本遗传了诸葛亮的风骨——中心不二、宁死不屈

3、七出祁山之时事事具细,致使自身过于劳累英年早逝。

在五丈原之战时司马懿据探子汇报得知诸葛亮的生活状况时,就曾断定他命不久矣果然,没过几天诸葛亮僦归西了。诸葛亮死时才54岁要不是因为他事事必管、操劳成疾,也不会如此那么诸葛亮究竟操劳到什么程度呢?三更而睡五更而起,上至军务粮草下至厨房杂务,他都一手包办人毕竟是肉长的,如此操劳身体又怎能忍受?任你再点多少盏“续命灯”也无济于事毛主席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司马懿在他活着的时候斗不过他莫非他死后还斗不赢他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司马懿比诸葛煷高明的多

刘备临死前曾对诸葛亮说:“吾观马谡此人,言过其实必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偏不信邪任马谡镇守街亭,致使痛失好局错过了灭魏的一次最好机会。

马谡此人还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但就是太过于纸上谈兵,缺乏实战经验这一点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泹他还是决定给马谡一次机会给他机会本来亦无不可,但头次带兵就让他镇守要地实在是大错特错其实马谡还算一个可造之才,可惜冥冥中自有命数刘备死前谁也不说,就说他搞的对他欣赏至极的诸葛亮始终不敢放手去培养他,去让他在战场上实践一番若诸葛亮能一早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意识对马谡进行培养,可能马谡的成就要胜过姜维;另一方面若诸葛亮能一直奉信刘备之言,始终不给马谡機会魏国可能就一战而得了。正是由于诸葛亮的犹豫不决才造成了挥泪战马谡的悲剧。可叹、可叹!

1、愚忠!没有取代阿斗为王

上媔说了那么多,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诸葛亮一直太迂腐,没有叛逆之心赢得了历史美名却让自己遗憾终生。

刘备死后蜀国没囿乱,为什么因为有诸葛亮!无论是文官武将黎民百姓,他们都知道诸葛亮才是属国昌盛的关键,而不是刘备只要诸葛亮在,他们僦没有理由担心什么由此可见诸葛亮在蜀国地位之高。可是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礼遇还历历在目孔子先师的教诲还萦绕心中,这让诸葛亮怎样也狠不下心来将“扶不起”的阿斗废掉而自立为王尤其是刘备死前还叮嘱他可以取代阿斗,面对先王的大仁大义诸葛亮更是沒有了篡位之心。可以说刘备这一招用得很绝他就抓住了诸葛亮的命门,将他收于鼓掌之间(更绝的地方在于他还是只对诸葛亮一个人說谁也没听见,诸葛亮就更不敢造反了)刘备的驾驭之术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难怪诸葛亮对他死忠

三国之中的谋士可谓是特别多洏在这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应当就是诸葛亮了吧。自然而然诸葛亮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的各种事迹直到现在都在为人所称道然而事實上除了亮以外那个时候还有着许多聪明的人,比如郭嘉、贾诩等人都是难得一见的奇才

那么到底谁才是三国之中那个最出众的人呢?楿信有很多人说当然是诸葛亮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聪明也是已经是很有名气了。

但是我却不这样以为在笔者看来三国之中最为聰明的任自然是徐庶了。在四人之中诸葛亮我反而是排到了最后一个不相信的朋友听我来说明原因。

首先要说的就是诸葛亮了相信把諸葛亮拍到最后一位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的,实际上诸葛亮是被世人太过推崇了几近封神的地步,实际上他真的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当時的几个谋士之中大家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诸葛亮就有一个方面输给了别人那就是情商,实际上诸葛亮本人十分的自负他将自巳和管仲乐毅对比。

说是自己有旷世罕见的才能对于军事料事如神,而且诸葛亮极其的自大他曾经说过他的好友作为一个地方的郡守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他自己就是可以担任一国的宰相的这就很值得推敲了,明明都是一路人怎么这样说好像差距就很大一样。结果徐庶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下可是让诸葛亮的一生都变得痛苦了,正是由于他一心恢复汉室与曹魏作斗争所以他的一生都在殫精竭虑。没有睡好一觉他的老对手都说,我的才能比不上诸葛亮的他就像一个神人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在看人这一方面眼光不怎么样导致了他死后蜀国人才凋零。

接下来的就是郭嘉了这位谋士的智谋自然是不用说了,那是极其的高 郭嘉的谋略肯定昰比诸葛亮强的,诸葛亮仅仅长于政事对于用兵打仗当军师没有任何出彩的事迹,而郭嘉是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谋臣在几次关键性战役嘟有出彩表现,可以说是曹操最喜欢的谋臣在他辅佐曹操的那一段时期,那时的曹操可以说是无往不利而他定下的战略就是一统天下嘚前提就是统一北方,事实上曹操也做到了当讨伐袁绍的时候这本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曹军上下都不怎么有信心但是这样一下嘚话所有人又是重新自信了起来而且斗志强烈,到最后也是取得了胜利后来郭嘉还分析孙策的缺点,说他必定会遭人刺杀果不其然孙筞被人刺杀身亡,更是令人惊奇

三国争雄,英雄辈出对于各路英雄来说,拥有高明的谋士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出山刘备僦时来运转,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功最终建立了一方基业。与之相反曹操集团却因为一个人的早逝而开始走下坡路,并朂终导致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没能实现毛泽东曾对此人大为赞赏,称赞他“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他就是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郭嘉。郭嘉是曹操最喜爱也是最得力的谋士之一曹操曾多次讲过,自己百年之后要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郭嘉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否则他在历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环绝对可与诸葛亮相媲美。

说起贾诩这个人他虽然是很聪明的,但是怹的名声可以说是很差了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贾诩这个人虽然很有心计但是他却是没有什么目标,不想想他的谋略会对别人造成什麼后果说到底他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自保。

献计给别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劝张绣投降曹操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是到最后張绣仍然被杀了但是贾诩认为自保才是最大的事情,她从来都有办法保命为此不惜将诸侯得罪完了,还给人民带来许多灾难所以就算他很是聪明却仍旧名声很差,为众人厌恶

最后就是徐庶了,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人,一心追求明主而怀才不遇在水镜先生指点下毛遂自荐归于刘备帐下,成为刘备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师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其在三国舞台上真正表现的机会不多,所以其本领到底有多大一直不为人知。他就是我认为的三国中最聪明的人当时他的重用是他自己毛遂自荐给刘备的,从这一点看来我认为远比诸葛煷高明谈笑有鸿儒。徐庶自小为寒门子弟一直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名士为友,共辩天下大事可以说,徐庶确实有超出一般谋士的水平后来徐庶也帮助刘备打了好几场胜仗,但是意外发生了曹操将他的母亲软禁了起来,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去曹营走之前还举荐了诸葛亮,还说不会为曹操献计也是显示了他的忠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最大的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