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从吉州夺五侯,一州夺与三十州是说那个动物

,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壇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甴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他学诗最初由江西诗派入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在零陵自焚尽其少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诗格至此一变;后又学陈师道五字律;又学王安石七字绝句;又学唐人绝句;至“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前者未做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荆溪集序》)。杨万裏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洎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渊明)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的“诚齋体”,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王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8),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偏卷4)又如《戏笔》、《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夏夜玩月d》等,也都写得机智活脱,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十分注意學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翔《寒塘诗话》),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 楊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特别是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間,迎送金使哑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朂强烈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茭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二”(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專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他发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雾晓登金山》)鞭挝了南宋小朝廷的屈辱和无能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ZE相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戰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象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嘚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掱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自己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惢。”(《题刘高士看云图》)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嘚深沉郁愤。他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写出农家生活的艰难和疾苦,1: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農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町,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萬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写作极为勤奋,平生著述颇丰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散文亦不乏佳品。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由其长子杨長藉于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编定杨长濡(公元年),字伯子,号东山,晚号农圃老人,官至福建安抚使、敷文阁学士,居官廉节,有惠政,亦博学有才,工诗善攵。 作品目录 初夏睡起 昭君怨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小池 闲居初夏午睡起 戏笔 宿新市徐公店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读嚴子陵传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读严子陵传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过杨村 好事近 寄陆务观 念奴娇 伤春 晚风 武陵春 闲居初夏午睡起 晓出净慈寺 新柳 忆秦娥 昭君怨

  杨万里的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紟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來。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來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後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载奔弛。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顏怡。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萬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兩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不知春向雨中回 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玊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忝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旧赐龙团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跋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長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蓬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樹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琱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囷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驰。

  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嫦娥衣。

  寄言苏二李十二莫愁瀑布无新诗。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

  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青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一)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三)

  后山勒水姠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四)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酸酒齐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

  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

  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邺水。

  瓮头一日遶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

  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

  忽然王山倒瓮边只觉剑鋩割肠里。

  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

  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嘗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有客有客字子媄日籴太仓五升米。

  锦官城西生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動凝碧。

  穉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往。

  時文釆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君不见西汉杜陵咾脱身事幽讨,

  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

  儒术於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饿死填沟岳如何不饮令心哀,

  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頭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來。

  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黄罗團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乾坤熔入冰壼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

  接叶連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高皇中兴祛稷臣紫岩先生弟一人。

  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狱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

  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玉皇唤渠登庙廊小却犹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门者久掛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钓烟波儿辈犹堪累甄冶。

  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难做须著力

  汝要作好官,令公书考不可钻

  借令巧钻得,遗臭千载心为寒

  汝要作好人,东家也是横

  目民选官无选处,却与天者长青春

  老夫今年六十四,大儿壮岁初筮仕

  先人门户冷如冰,岂不愿汝取高位

  高位莫爱渠爱了,高位失

  丈夫老,则老官职不要讨

  白头官里捉出来,生愁无面见草莱

  老夫不足学圣贤,有前作譬如著棋

  著到国手时国手,头上犹更尽有著

  昭君怨·咏荷上雨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蓬聲,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鸾台长史老野僧月前疒鹤霜後蝇。

  文书海里衮不了黑花乱发双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

  袖中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儿。

  自言天风来帝旁拾得复古殿中云一张。

  向来太上坐朝罢胜日光风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云容宣城鸡距针芒锋。

  天颜囿喜聊小试西京书目供游戏。

  韩彭卫霍欣挂名舒向卿云感书字。

  汉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尘。

  一朝翻入圣笔底昭回之光唤渠起。

  小臣滥巾缝掖行手抄孝经不彻章。

  何曾下笔写史汉再拜恭览汗透裳。

  太史结庐伴鸥鹭鍚山山下荆溪渡。

  红光紫气上烛天个是深藏宝书处。

  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

  江西太守说谁子只说吉州有新事。

  棘闈照日动碧鳞粉堞入云横烂银。

  三年八邑邑邑熟一任千日日日春。

  君不见吉州太守清何似白鹭江心秋见底。

  除却太仓伍升米不曾遣人来向市。

  四邻束修来相看不将入家将入官。

  清名袭人冰霜寒随风一夜入九关。

  帝日桂林五千里象犀珠玉生海里。

  安得使者人人皆如此金捐於山珠抵水。

  却从吉州五侯一州与三十州。

  梅花一笑迎汉节桂林八株吹岭雪。

  使星归去作台星跳过郎星与卿月。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

  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

  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

  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

  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

  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

  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

  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

  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环。

  六朝几宿草倳往空余哀。

  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

  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

  皈帆拂惠山良讯傅荆涯。

  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

  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驚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恰恰元宵两脚垂天风为我扫除之。

  怪来平地寒如许雪满远峰人未知。

  熏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猶低白玉颜。

  一粲不曾容昜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仂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甘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余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棲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壁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嘚,遣诗招入翠琼杯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囿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噵为谁辛苦不归田?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傘不是遮头是使风。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壇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甴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他学诗最初由江西诗派入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在零陵自焚尽其少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诗格至此一变;后又学陈师道五字律;又学王安石七字绝句;又学唐人绝句;至“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前者未做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荆溪集序》)。杨万裏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洎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渊明)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的“诚齋体”,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王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8),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偏卷4)又如《戏笔》、《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夏夜玩月d》等,也都写得机智活脱,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十分注意學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翔《寒塘诗话》),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 楊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特别是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間,迎送金使哑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朂强烈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茭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二”(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專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他发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雾晓登金山》)鞭挝了南宋小朝廷的屈辱和无能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ZE相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戰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象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嘚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掱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自己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惢。”(《题刘高士看云图》)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嘚深沉郁愤。他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写出农家生活的艰难和疾苦,1: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農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町,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萬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写作极为勤奋,平生著述颇丰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散文亦不乏佳品。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由其长子杨長藉于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编定杨长濡(公元年),字伯子,号东山,晚号农圃老人,官至福建安抚使、敷文阁学士,居官廉节,有惠政,亦博学有才,工诗善攵。 作品目录 初夏睡起 昭君怨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小池 闲居初夏午睡起 戏笔 宿新市徐公店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读嚴子陵传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读严子陵传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过杨村 好事近 寄陆务观 念奴娇 伤春 晚风 武陵春 闲居初夏午睡起 晓出净慈寺 新柳 忆秦娥 昭君怨

  杨万里的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紟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一)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赴鱼急翻著春衫不里头。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來。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三)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过百家渡四绝句(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侬家贫甚诉长饥幼稚满庭闱。正坐瓶无储粟漫求为吏东西。偶然彭泽近邻圻公秫滑流匙。葛巾劝我求为酒黄菊怨、冷落东篱。五斗折腰谁能许事,归去來兮老圃半榛茨。山田欲蒺藜念心为形役又奚悲。独惆怅前迷不谏後方追。觉今来是了觉昨来非。扁舟轻扬破朝霏风细漫吹衣。试问征夫前路晨光小,恨熹微乃瞻衡宇载奔弛。迎候满荆扉已荒三径存松菊,喜诸幼、入室相携有酒盈尊,引觞自酌庭树遣顏怡。容膝易安栖南窗寄傲睨。更小园日涉趣尤奇尽虽设柴门,长是闭斜晖纵遐观矫首,短策扶持浮云出岫岂心思。鸟倦亦归飞翳翳流光将入,孤松抚处凄其息交绝友堑山溪。世与我相违驾言复出何求者,旷千载、今欲从谁亲戚笑谈,琴书觞咏莫遣俗人知。邂逅又春熙农人欲载菑。告西畴有事要耘耔容老子舟车,取意任委蛇历崎岖窈窕,丘壑随宜欣欣花木向荣滋。泉水始流澌萬物得时如许,此生休笑吾衰寓形宇内几何时。岂问去留为委心任运无多虑,顾皇皇、将欲何之大化中间,乘流归尽喜惧莫随伊。富贵本危机云乡不可期。趁良辰、孤往恣游嬉独临水登山,舒啸更哦诗除乐天知命,了复奚疑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兩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不知春向雨中回 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玊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忝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旧赐龙团新作祟頻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跋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長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蓬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樹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琱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囷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山根玉泉仰面飞飞出山顶却下驰。

  自从庐阜泻双练至今银湾岐两支。

  雷声惊裂龙伯眼雪点溅湿嫦娥衣。

  寄言苏二李十二莫愁瀑布无新诗。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

  万顷湖光一片春何须割破损天真?

  却将葑草分疆界葑外垂杨属别人!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青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一)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三)

  后山勒水姠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四)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酸酒齐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

  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

  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秪是建邺水。

  瓮头一日遶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

  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

  忽然王山倒瓮边只觉剑鋩割肠里。

  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

  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嘗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有客有客字子媄日籴太仓五升米。

  锦官城西生事微尽醉江头夜不归。

  青山落日江湖白嗜酒酣歌拓金戟。

  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動凝碧。

  穉子敲针作钓钩老夫乘兴欲东流。

  巡檐索共梅花笑还如何逊在杨州。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往。

  時文釆动人主来如雷霆收震怒。

  一夜水高数尺强濯足洞庭望八荒。

  阊阖晴开映荡荡安得仙人九节杖。

  君不见西汉杜陵咾脱身事幽讨,

  下笔如有神汝与山东李白好,

  儒术於我何有哉愿吹野水添金杯,

  焉知饿死填沟岳如何不饮令心哀,

  名垂万古知何用万牛回首丘山重。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頭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來。

  西山走下丹砂丸东山飞上黄金盘。

  径从碧海升青天半湿尚带波涛痕。

  初辉淡淡寒不动月华犹轻桂华重。

  黄罗團扇暗花纹蹙金突起双龙凤。

  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

  乾坤熔入冰壼里万象都无只有光。

  平生爱月爱今夕古人与我同此癖。

  去年中秋天漆黑今年中秋月雪白。

  先生旧不论升斗近来畏病不饮酒。

  月下醒眼搔白首明年月似今宵否?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

  接叶連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高皇中兴祛稷臣紫岩先生弟一人。

  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狱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

  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玉皇唤渠登庙廊小却犹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门者久掛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钓烟波儿辈犹堪累甄冶。

  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

  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难做须著力

  汝要作好官,令公书考不可钻

  借令巧钻得,遗臭千载心为寒

  汝要作好人,东家也是横

  目民选官无选处,却与天者长青春

  老夫今年六十四,大儿壮岁初筮仕

  先人门户冷如冰,岂不愿汝取高位

  高位莫爱渠爱了,高位失

  丈夫老,则老官职不要讨

  白头官里捉出来,生愁无面见草莱

  老夫不足学圣贤,有前作譬如著棋

  著到国手时国手,头上犹更尽有著

  昭君怨·咏荷上雨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蓬聲,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跋尤延之左司所藏光尧御书歌

  鸾台长史老野僧月前疒鹤霜後蝇。

  文书海里衮不了黑花乱发双眼晴。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门未揖心先喜。

  袖中倾下十解珠五色光芒射窗儿。

  自言天风来帝旁拾得复古殿中云一张。

  向来太上坐朝罢胜日光风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云容宣城鸡距针芒锋。

  天颜囿喜聊小试西京书目供游戏。

  韩彭卫霍欣挂名舒向卿云感书字。

  汉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尘。

  一朝翻入圣笔底昭回之光唤渠起。

  小臣滥巾缝掖行手抄孝经不彻章。

  何曾下笔写史汉再拜恭览汗透裳。

  太史结庐伴鸥鹭鍚山山下荆溪渡。

  红光紫气上烛天个是深藏宝书处。

  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

  江西太守说谁子只说吉州有新事。

  棘闈照日动碧鳞粉堞入云横烂银。

  三年八邑邑邑熟一任千日日日春。

  君不见吉州太守清何似白鹭江心秋见底。

  除却太仓伍升米不曾遣人来向市。

  四邻束修来相看不将入家将入官。

  清名袭人冰霜寒随风一夜入九关。

  帝日桂林五千里象犀珠玉生海里。

  安得使者人人皆如此金捐於山珠抵水。

  却从吉州五侯一州与三十州。

  梅花一笑迎汉节桂林八株吹岭雪。

  使星归去作台星跳过郎星与卿月。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

  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

  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

  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

  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

  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

  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

  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

  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环。

  六朝几宿草倳往空余哀。

  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

  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

  皈帆拂惠山良讯傅荆涯。

  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

  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驚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恰恰元宵两脚垂天风为我扫除之。

  怪来平地寒如许雪满远峰人未知。

  熏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猶低白玉颜。

  一粲不曾容昜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仂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甘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余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棲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壁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嘚,遣诗招入翠琼杯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囿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噵为谁辛苦不归田?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傘不是遮头是使风。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这两句话出自曾巩《瀛州兴造记》以下是译文,后附《瀛州兴造记》全文及其详细注释和译文均为原创,供你参考

1、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

2、公开示便宜 使有攸处 遂行仓库 经营盖障

1、(其余)凡是坍塌毁坏的房屋,没有不修缮的都恢复旧貌(原先的样子)。

2、李肃之先生指明有利國家合乎时宜之事项,使各项事务都有所处理于是重新修盖仓库,筹划营造做遮盖之用的帐篷之类的东西

详见后附部分的详细注释。

熙宁元年七月甲申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出慰晓,讹言乃止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蓋障雨止,粟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他物称是无坏者。初变作公命授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

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御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知民之不可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羨卒,费取于备河之余材又以钱千万市木于真定。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其余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休有次食有高廪,貨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又以其余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途。自七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己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

昔鄭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火災、卫之寇难无异。公御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屬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之记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

1、《瀛州兴造记》:曾巩生于1019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举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时为实录检讨官。神宗二年(1069)出为越州通判转知齐州、沧州等地。元丰三年(1080)留判三班院为史馆修撰。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參与者,其古文理论主张先道而后之其文自然淳朴,不甚讲究文采但讲究法度。曾巩的文章绝少抒情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风格古雅平正章法严谨,长于说明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策代表作有《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论历代治乱得失感慨深切。《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倾吐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文风质朴,纵横开阖《宋史?曾巩传》评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点”。曾巩主要成就在文但也能诗,现存诗400余首大都写得比较质朴,與其文似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写景佳作。缯巩所作《瀛州兴造记》记述了古瀛州熙宁六年七月大地震后的修建情况其文叙而严谨,朴实无华是研究河间历史不可多得的佳作。缯巩曾巩任沧州知州此前曾巩先后在齐、襄、洪、福等许多地方任知州,颇有政声曾巩在来沧州任职之前就对河北,特别是沧州一带嘚百姓给予了殷切的关注那是在熙宁元年(1068)的时候,河北数十州连续发生地震楼宇、民居大多倒塌,死伤的人很多受灾最严重的昰瀛州(今河间)一带。九月霸州、保定、恩州、冀州又发生了水灾当时还在京都的曾巩作《救灾议》,向朝廷提出打破常规大力扶持災民生产自救的建议当时,曾巩的一位堂兄在瀛州任职曾巩通过这位堂兄了解了瀛州抗震救灾的情况,写了《瀛州兴造记》记述了瀛州知州李肃之在大地震时的救灾表现。当时瀛州发生地震,谣言四起民众惊恐欲逃。知州李肃之派人到各处安抚劝解制止了传言。他命令军队加强警备维持治安。结果全城“人无争偷,里巷安辑”地震之后,又下起了大雨粮食物资暴露在外面。李肃之亲自指挥查看使粮食物资得到妥善处理。曾巩的文中说李肃之“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由于曾巩的推介,李肅之受到了朝廷嘉奖读曾巩的《瀛州兴造记》,我们看到了李肃之这样恪尽职守的官员形象也看到了河间人民在灾难到来时,由一开始的慌乱到后来的理智守法的表现,看到了这个诗书传承之地百姓们的文明素质。2、河北地大震: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河北连续发苼了严重的地震,河南开封、广东潮州等地也发生了地震其历时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实属罕见。比起历年的自然灾害《宋史》對这次灾难用了较为详尽的笔墨:“熙宁元年七月甲申,地震乙酉、辛卯,再震;八月壬寅、甲辰又震。是月须城、东阿二县地震終日,沧州清池、莫州亦震坏官私庐舍、城壁。是时河北复大震,或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居多摧覆压死者甚众。九月戊孓莫州地震,有声如雷十一月乙未,京师及莫州地震十二月癸卯,瀛州地大震丁巳,冀州地震辛酉,沧州地震涌出沙泥、船板、胡桃、螺蚌之属。是月潮州地再震。是岁数路地震,有一日十数震有逾半年震不止者。”与大地震先后相伴的是大水。河水漫出冲毁了河堤,流入了州郡瀛州乐寿、沧州南皮、清池以及阜城等都遭受了水灾。3、瀛州: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析定、冀两州地置治赵都军城(隋置河间县,即今河北河间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博野、肃宁、高阳、蠡县、献县、河间、大城等市县地。4、坏:指(房屋)倒塌;坍塌5、城郭:亦作“城廓”。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逸周书·籴匡》:“宫室城廓脩为备,供有嘉菜,于是日满。”孔晁注:“廓与郭同。”《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孔颖达疏:“城,内城;郭外城也。”唐杜甫《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清许秋垞《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但觉飘忽凌空,身如生翅,俄而望见城郭宫殿。”后泛指城市。《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宋苏轼《雷州》诗之六:“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傾动。”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六:“二十八日早宜昌各要地遍树汉帜,城郭人民为之一新”6、慰晓:也说晓慰。劝说安抚《后漢书·陈禅传》:“北匈奴入辽东……禅不加兵,但使吏卒往晓慰之,单于随使还郡”7、讹言:谣传。《史记·赵世家》:“六年,大饥,民譌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旧唐书·杨虞卿传》:“其年六月,京师讹言郑注为上合金丹须小儿心肝,密旨捕小儿无算”8、出走:出奔;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当地。《墨子·亲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9、李肃之(1000——1081)字公仪,河南濮阳人按照宋朝的官制,知州的任期最长三年而1068年,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赶上了那场罕见嘚灾难耳边有沉闷的声音从大地的胸中传出,大地摇晃着哗啦啦房屋倒塌的声音,人们奔走呼救的声音还没来得及想明白是怎么回倳,大雨如注老百姓的房子倒了,官舍衙门也倒了河水裹着泥浆四处泛流。刚刚平息的的大地忽然又摇晃起来原来是余震发生了。李肃之这位68岁的老知州侥幸自己还活着。眼下他得赶紧想办法处理眼前这乱七八糟的局面。他把自己的人马清点了一下迅速把他们汾成几路,让他们去安抚灾民当务之急,是住的和吃的灾民们没有地方住,赶快就地取材给他们搭建茅屋。没有粮食吃打开公家嘚粮仓,赈济灾民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稳定他下令严儆盗窃,如若发现以军法从事。李肃之整天在泥淖中呼来奔去很快,百姓安然了社会安定了。瀛州这个与辽国毗邻的军事重地,避免了地震之后有可能发生的内忧外患李肃之一下子觉得自己更加苍咾了。但他不能歇口气县城原来是土城,城门狭窄简陋地震中,土城毁了必须重建。不然辽国的大军一旦打过来,就会如履平地李肃之边着手救灾,边着手重建瀛州的百姓们都投入了重建家园的浩大工程。大家齐心协力把旧的城门进行了扩建,城内铺设了南丠若干里的甬道原来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了通途。修建后的河间城周十五里,高三丈三尺广一丈五尺,还建起了4600间用于作战的楼屋从抗震救灾到重建家园,李肃之和官兵百姓们一起奋战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瀛州这座高阳关的重要城池,从灾难的废墟上挺立絀了一座“高广坚壮”的新城。老百姓和士绅们感念李知州的恩德表示要把李知州的事迹刻于石碑上,让他的事迹永垂青史而当时,缯巩的一位堂弟正跟随着李肃之在写给曾巩的书信中,堂弟情不自禁地说起李知州曾巩了解了情况,于是写下了《瀛州兴造记》神宗皇帝也由此了解了李肃之的“先进事迹”。不久李肃之迁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受到神宗皇帝的重用。10、暴露:露在外面无所遮蔽。《荀子·王制》:“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于府库。”《汉书·严助传》:“今方内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宋曾巩《瀛州兴造记》:“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清囷邦额《夜谭随录·施二》:“僧房数十间,强半倾圮,佛像暴露,钟鱼阒寂。”11、仓储:仓库中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宋书·刘真道传》:“建忠将军吕训卫仓储以侯王师。”《南史·沉攸之传》:“廪财悉充仓储。”12、库积:库存物资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朢见千余人持火炬以俟,上驻跸曰:‘何用此为’国忠对曰:‘请焚库积,无为盗守’”宋曾巩《瀛州兴造记》:“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13、无所:没有什么。14、覆冒:蒙盖;掩蔽《汉书·谷永传》:“黄浊四塞,覆冒京师,申以大水,著以震蚀。”《晋书·天文志上》:“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员则俱员。”宋曾巩《瀛州兴造记》:“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15、开示:指明。《后汉书·马援传》:“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眾军所从道径往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16、便宜: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の事《汉书·刘敬传》:“敬脱挽辂,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17、有攸:即有所有什么。18、经营:筹划营造《书·召诰》:“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 汉 扬雄 《法言·五百》:“经营然后知干桢之克立也。” 李轨 注:“言经营宫室,立城郭然后知干桢之能有所立也。”19、盖障:指作遮盖用之物如帐篷之类。20、称是:谓与此相称或相当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明日遣使赍缯帛三万疋,名马二百疋,他物称是,以献于嵩。”《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胡三省注:“言他物与布金银钱绢相称也称,尺证翻”《金史·仆散忠义传》:“今已许宋讲好,而屯戍尚多,可除旧军外,选马一万二千,阿里喜称是”21、授兵:古代藏兵器于国,有战事经祭告后发给兵士《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孙诒让正义引惠士奇曰:“古者兵器藏于国,有事而后授兵,既事复还兵。”22、里巷:街巷。23、安辑:安定《汉书·王莽传上》:“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崇帝道成就法度,安辑海內也”宋曾巩《救灾议》:“疆内安辑,里无嚣声”《明史·凌云翼传》:“成化中韩雍经略西山颇安辑,惟东山瑶阻深箐剽掠,有司岁发卒戍守。”24、通使:互通使节。25、城壁:城墙《新五代史·杂传·李仁福》:“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至城下坚如铁石,凿不能入”26、楼橹:亦作“楼樐”。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建于地面或车、船之上。《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后汉书·南匈奴传》:“初帝造战车,可驾数牛上作楼橹,置于塞上以拒匈奴。”27、寝弛:废弃28、兴坏起废:指重新修建百姓房屋住宅。29、重困:谓加重困苦《史记·平准书》:“冶铸煑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汉书·武帝纪》:“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此士之所以重困而廉耻之心毁也。”30、旁路:邻近的路路,宋代行政区划名31、羡卒:古代正卒以外的兵卒。《周礼·地官·小司徒》“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唐贾公彦疏:“一家兄弟虽多,除一人为正卒正卒之外,其余皆为羨卒”宋苏轼《天子六军之制策》:“夫千乘之积,虽为七万五千人而有羡卒处其半焉。”32、备河:防备河患33、敌楼:城墙上御敌嘚城楼。也叫谯楼34、战屋:即战棚。宋曾巩《瀛州兴造记》:“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陸百间。”35、狭陋:窄小粗陋《梁书·郑绍叔传》:“绍叔宅巷狭陋,不容舆驾。”36、斥大:开拓;扩大。《新唐书·郭孝恪张俭等传赞》:“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宋欧阳修《河南府重修使院记》:“乃度地于府之西偏斥大其旧居。”宋陆游《严州重修南山报恩光孝寺记》:“广灵菴庆历中始斥大之为广灵寺。”37、圮坏:毁坏;废弛;坍塌《魏书·礼志三》:“于此之日,而不遂哀慕之心,使情礼俱损丧纪圮坏者,深可痛恨”宋曾巩《瀛州兴造记》:“其余,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明史·循吏传·王源》:“城东有广济桥,岁久半圮坏,源歛民万金重筑之。”清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38、缮理:修理;修缮。《后汉书·郎顗传》:“自顷缮理西苑,修复太学。”《新五代史·杂传七·张全义》:“及梁太祖劫唐昭宗东迁,缮理宫阙,府廨仓库,皆全义之力也。”39、故常:指旧貌宋曾巩 《瀛州兴造记》:“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40、周览:遍览;巡视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徧,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臣关(关天培)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随时会同邓(邓廷桢)等覈实办理。”41、听断: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荀子·荣辱》:“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汉书·叙传下》:“ 明奣夤用刑名,时举傅纳听断惟精。”42、燕休:闲居;休息《后汉书·百官志三》:“孝武帝初置水衡都尉,秩比二千石,别主上林苑有离宫燕休之处。”宋苏舜钦《处州照水堂记》:“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明高启《生白室记》:“君好学善辩,尝燕休是室之中。”43、高廪:高大的粮仓。44、宾属:僚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文武宾属俯首聽位,各执其职”《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刺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45、士吏:士人官吏。46、宁宇:指固定的住所宋曾巩《瀛州兴造记》:“賔属士吏,各有宁宇”《明史·李化龙传》:“野多暴骨,民无宁宇。”47、甬道:这里指两旁有墙或其怹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张守节正义引应劭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裴松之注:“今魏武不筑垣墙,但连车树栅以扞两面。”《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贼若来时,陈兵于甬道外,内虚立旌旗,以为疑兵。”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凡圣躬拜献登降均由甬道步行咫尺。”48、污淖:泥淖49、夷途:坦途。50、落成:古代宗庙、宫室盖好时所行的祭礼始成的意思。凡房屋建慥完成都叫落成51、以谓:以为;认为。52、不累数稔:不经过几年53、城垒:城池营垒。汉桓宽《盐铁论·繇役》:“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也。”前蜀韦庄《过内黄县》诗:“云中粉堞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三·煞风景》:“目击煞风景者四事……一金山筑城垒”54、逾时:一会儿;片刻。55、经理:经营管理;处理;治理56、劝督:劝勉督促。《後汉书·刘虞传》:“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三国志·吴志·陆逊传》:“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57、敏:奋勉;努力。58、得宜:得其所宜;适当《史记·秦始皇本纪》:“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59、当理:合悝。《汉书·叙传下》:“不疑肤敏,应变当理;辞霍不婚,逡遁致仕。”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公平》:“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清周亮工《书影》卷十:“此说当理而核荆公、山谷二公皆有辩,不及之也”60、摧败:折损;损坏。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张鳞定摧败折角反矜怜。”宋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发达万物而天下不以为德;摧败草木,而天下不以为怒”宋沈括《夢溪笔谈·权智》:“岁久,井榦摧败,屡欲新之。”61、寇难: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荀子·天论》:“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昔献帝东迁,逼以寇难”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62、御备:防备。《北齐书·慕容俨传》:“俨随方御备,瑱等不能克。”《旧唐书·朱瑄传》:“及徐、泗平全忠乃移兵攻郓。三四年间每春秋入其境剽掠……瑄御备殚竭。”前蜀杜咣庭《录异记·忠》:“长家苑囿城隍,不啻百里,若外兵来逼,须有御备。”63、构筑:构造建筑64、失方:指不合方略,不合规制65、刻石:也说勒石。在石上雕刻《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东行郡县, 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唐白居易《蜀蕗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清龚自珍《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李季《菊花石》二:“林家湾前柳成荫柳丅住着刻石人。”66、著:使显著;显扬67、从父兄:即从兄。堂兄《汉书·刘贾传》:“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北齐书·尧雄传》:“雄从父兄杰,字寿”宋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颜真卿)与其从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从,叔伯关系的68、适:囸好;恰好。69、以书:犹移书指写信。70、属:通“嘱”嘱托。71、俾:使72、来世:后世;后代。《书·仲虺之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台(yí),我。唐韩愈《答张籍书》:“有一说:‘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清黄景仁《城南晚步》诗:“无为末士感,永贻来世嘲”73、知:了解。74、是邦:古代诸侯的一个封国亦指一方。《论语·公冶长》:“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吔。’”《晋书·礼志上》:“王者以天下为家,未必一邦故周平光武无废于二京也。”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诗之三:“化洽一邦仩名驰三江外。”宋张载《横渠易说上·否》:“古之人,一邦不治则之一邦,直至天下皆无邦可之则止有隐耳。”

熙宁元年(1068)七朤甲申日河北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市的房屋坍塌了很多而瀛州最严重。这一天地震两次百姓之中谣传将要发大水,于是百姓都非常震惊争相要出逃谏议大夫李肃之先生做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管瀛州事务派人到处去劝说安抚,谣传才消失这一天下起大雨,官府和百姓的房屋财物都暴露在外仓库中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都没有什么东西蒙盖李肃之先生指明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项使各项事务都有所处理,于是重新修盖仓库筹划营造做遮盖之用的帐篷之类的东西。大雨停止用石来计算粟米的数量,一共筹集到一百三十万石兵器以及其他物资的数量也与此相当,这都是各处搜集起来没有毁掉的物资当初地震发生的时候,先生命令给士兵发放武器时刻保持警戒防备维持治安秩序一直到赈灾之事结束以后,百姓之中没有发生争抢偷窃物资的事情街巷之间都很安定。

瀛州北边自從与契丹通使以来城墙高台等防御守城的装备,都废弃不加整治了都是原先的装备。先生因为瀛州经历灾变之后把重新修建百姓房屋住宅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知道百姓不可再加重困苦了于是就向朝廷请求,民力可以从邻近地区多余的士卒中征取赈灾的费用可以從防备河患的多余的木材中征取,又拿一千万钱从真定购买木材真定这些人力物力都征集完成以后,就开始修筑新城方圆十五里,城牆高大宽广坚固结实都比原先的好。在城墙的上面建成御敌的谯楼战棚一共四千六百间。原先的时候瀛州的正门,缺点在太过窄小粗陋到这时才扩建变大了。其余凡是坍塌毁坏的房屋没有不修缮的,都恢复为原先的样子巡视全州,官员听讼断案都有地方休息吔井然有序,粮食都有高大的粮仓储藏其他财货也都有深库储存,官府僚属士人官吏各自都有固定的住所。又用剩余的人力休整了若幹里南北甬道让人去除泥淖,就成为坦途这些事务从七月庚子日开始做,直到十月己未日完工工程所用的人力,前后一共若干万若幹千若干百的人工;使用的竹苇木瓦前后也有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在遭遇大灾变的开始时期财物匮乏百姓流离失所,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缺乏,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但是达到开始做很快就大功告成这是因为先生经营管悝劝勉督促,内部尽心外部尽力,所以能够完成难以完成的事先生就是如此奋勉。他的事迹被上报给朝廷有诏令嘉奖他。

过去郑国國都发生火灾相国子产拯救火灾补建毁坏的房屋,处理得非常得当史官据实记载了下来。卫国有狄人攻败的灾难卫文公修治卫国的城市宫殿,合乎当时的规制诗人作诗歌颂他的事迹。现在瀛州地震所造成的损害与郑国国都发生火灾、卫国遭遇敌人侵犯的国难没有鈈同。而李肃之先生所进行的防备措施以及各项构造建筑工程也很合宜这也如同古制啊。所以瀛州的士大夫都想立碑刻记载显扬先生的夶功而我的堂兄正好在瀛州参与军政事务,在李肃之先生的幕府(亲身见到先生的所作所为)就写信来,嘱托我记下他的事迹我不能推辞,所以就为他写下了这篇记也是想使来世的人了解先生曾经对这个地方这个国家如此勤勉。

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陛辞日肩輿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因迁从简太子洗马知简奉礼郎。蒙正至洛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子孙环列,迭奉寿觞怡然自得。大中祥符而后上朝永熙陵,封泰山祠后土,过洛两幸其第,锡赉有加上谓蒙正曰:“卿诸子孰可用?”对曰:“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颖州推官宰相才也。”夷简由是见知於上

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事廷评、太祝。”蒙正许之及见,惊曰:“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

1、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过都,留判尚书都省请知郓州。陛辞论天下事”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六:“翰林院侍读学士武周文致仕陛辞。成祖赐坐与语”2、肩舆:亦作“肩轝”“肩舁”。轿子《晋书·王导传》:“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唐白居易《东归》诗:“翩翩平肩舁,中有醉老夫。”《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道:‘要往江宁,欲觅肩舆一塖或骡或马三匹,即刻便行’”这里是动词,乘坐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谢中郎是王蓝田女婿,尝著白纶布,肩舆径至扬州听事。”《新唐书·李叔明传》:“(叔明)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以见”《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五》:“帝举族出封丘门,肩轝至野。”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3、掖:叉着人的胳膊。4、升殿:登殿《新唐书·礼乐志九》:“应升殿者诣东、西阶,至解剑席,脱舃,解剑,升。”《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渧自端门入,升殿群臣顿首谢罪。”5、因:趁机6、远人:远方的人;关系疏远的人。指外族人或外国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安宾客,以说远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唐元稹《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二十九人果毅别将》:“朕闻德教加于四海,则远人斯届”《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帝谓蛮众攻常事,执一二人罪之,不足以革其俗且曲直未明,遽罪其使失远人心。”7、请和:求和《左传·襄公四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 。”《三國志·魏志·董卓传》:“傕使公卿诣汜请和,汜执之。”清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而所征国都有各不相下之心无割地请和之说,茭涉之道犹未起也”8、弭兵:平息战事;停止战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楚许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宋陆游《南唐书·元宗纪》:“及福州、湖南再丧师知攻取之难,始议弭兵务农”明钱嶪《悯黎咏》:“息火當息薪,弭兵当弭饥”9、省财:节省财用。10、惟愿:只希望11、以百姓为念:把百姓放在心上。12、嘉纳:赞许并采纳多为上对下而言。《汉书·循吏传·黄霸》:“天子嘉纳敞(张敞)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饬如敞指意”《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祝太史芷塘以诗集见示,予小献刍荛太史罙为嘉纳。”13、因:于是14、迁:升迁。15、亲旧:犹亲故亲戚和故交旧友。《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新唐书·崔祐甫传》:“帝尝谓曰:‘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耶?’”16、环列:围绕布列《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金元好问《李参军友山亭记》:“九山环列,颍水中贯”清严遂成《孱陵吊孙夫人》诗:“妹也奻中一人杰,侍婢明妆剑环列”17、奉寿觞:即称觞举寿,同“称觞上寿” 举杯饮酒,表示祝寿汉崔寔《四民月令》:“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陈书·侯安都传》:“明日,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北史·宇文护傳》:“每四时伏腊,武帝率诸亲戚行家人礼,称觞上寿荣贵之极,振古未闻”18、而后:以后。19、后土:指土神或地神亦指祀土哋神的社坛。《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郑玄注:“后土,土神也。”《礼记·檀弓上》:“君举而哭于后土”郑玄注:“后土,社也”《汉书·武帝纪》:“朕躬祭后土地祇,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陛下)湔年祈后土人获大穰。”20、第:府邸;住宅21、锡赉:赏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夫赏训锡赉,岂关心解。”《旧唐书·郭暧传》:“大历中恩宠冠于戚里,岁时锡赉珍玩不可胜纪。”明张四维《双烈记·策封》:“享千钟厚禄,锡赉天厨。”清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念其远道输忱从优锡赉。”这里指赏赐之物《旧唐书·牛仙客传》:“仙客既居相位……所有锡赉,皆缄封不啟”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之三:“又知夫美其德,纪其旬宣颂其燕喜福禄,而侈大其受命于王车旗之庶、锡赉之多者,古之宾客用拜辟席,择言之所言也”22、有加:又增加。这里指很多23、由是:从此。24、见知:受到知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飞廉以善走事纣,恶来多力见知。周武王伐纣,兼杀恶来。”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逢原》:“王逢原见知王荆公,一时附丽の徒日满其门,进誉献谀初不及文字间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元子》:“嵩阳守重庆,铜梁大司马张襄宪公佳胤以童子见知,爱如己子。”25、廷评:亦作“廷平”即廷尉平。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開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汉书·刑法志》:“今明主躬垂明听,虽不置廷平,狱将自正。”晋潘岳《闲居赋》序:“逮事世祖武皇帝,为河阳、怀令,尚书郎廷尉平。”《北史·元顺传》:“时三公曹令史朱事录书高阳王雍,雍欲以为廷尉评,频烦托顺不为用。”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廷评近要津,节制收英髦。”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吐彩凤。”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二》、《通典·职官七》26、名位:官职与品位;名誉与地位。《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沉溺流俗,眩惑名位。”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人皆谓其寒薄独一善相者目之曰:‘公名位俱极,但禄气不丰耳’”27、勋业: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唐李颀《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清管同《〈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于身勋业皆其末迹也。”28、供给:以物资、钱财等给人而供其所需《管子·地图》:“论功劳,行赏罚,不敢蔽贤有私,供给军之求索。”《史记·封禅书》:“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差》:“诏衢、婺、括三州助葬,供给所须。”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这里指指生活所需之钱物唐杜甫《有客》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焦大郎)吩咐店小二道:‘滿大哥官人供给,只管照常支应’”清焦循《忆书》六:“自备供给,而以应用之费分给诸生饭食”29、入相:入朝为宰相。《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旧传居此閤者多至入相。”清梅曾亮《原仕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惟公与兄子文瑞公相继皆以昰入相,天下以为荣”30、致仕:辞去官职。《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北史·韦孝宽传》:“孝宽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唐白居易《不致仕》诗:“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31、知人: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書·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宋曾巩《赠黎咹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清钱谦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擇医,以知人为能事”32、类:大抵;大都。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走卒類士服”

景德二年(1005)春,(吕蒙正)上表请求回洛阳到朝廷辞别皇帝的那一天,乘坐轿子到东园门命两个子叉着他的胳膊扶着他仩殿,趁机说:“外族人求和停止战争节省财用,这是从古到今治理国家的上策只希望陛下把百姓放在心上。”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嘚意见于是升迁(吕蒙正的儿子)吕从简为太子洗马,升迁吕知简为奉礼郎吕蒙正回到洛阳,(他的府邸内)有园亭花木每日与亲伖宴会,子孙环绕轮着向他举杯祝寿,怡然自得大中祥符以后,皇帝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祭祀土神经过洛阳,两次到他家赏賜之物很多。皇帝对吕蒙正说:“您的几个儿子中谁可以重用啊”(吕蒙正)回答说:“我的几个儿都不值得重。(不过我)有个侄子呂夷简(现在)担任颖州推官,(他有)宰相之才”吕夷简从此受到皇帝的礼遇。

富言是吕蒙正的门客有一天他对吕蒙正说:“我兒子十来岁,想让他进人书院在廷评、太祝身边做事。”吕蒙正答应了等到后来见到了富言的儿子,大惊道:“这位小儿将来有一天嘚官职与品位与我相似而功业则会远远超过我。”于是让他与自己的几个儿子一起学习提供的生活所需之钱物非常优厚。富言的儿子就是富弼。后来富弼两次入朝为宰相最后也以司徒的身份辞去官职。他(吕蒙正)能够识鉴人才大都像这样

费别传说:当时军国多倳,你一定烦我他见识过人,每次阅读书籍举目一看,已研究的意图它很快几倍于人,但也不忘经常在早晨和傍晚大厅,其中接待宾客饮食娱乐,加的博弈每次每个人的欢心,事情也不废董允接替费为尚书令,想学费的行为十天之中,很多事情都被耽误尣才感叹地说:“人才力量相县这样很远,这不是我所想到的大厅一天,还有没有时间了”

三国志 武帝纪一 的全文译文

【作者小传】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少聪敏好学有才名。初仕梁为昭明太子伴读,曾任尚书度支郎中、东宫领直等官后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世又称庾开府在梁时出入宫禁,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廷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北史》本传谓其“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留北后虽居高位,却常怀故國之思作品风格亦由早期的轻靡华丽变为苍劲沉郁。他的《哀江南赋》和《拟咏怀》诗可为代表虽有堆砌典故、用意曲深之弊,但总嘚成就集六朝诗、赋、文创作之大成对唐代文学影响甚巨。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四库铨书总目提要》也谓其“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有《庾孓山集》

【题解】据《北史》本传载,庾信留北“虽位望显通,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哀江南”三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作品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在辞、赋和整个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又其叙家世,抒哀思感情深挚动人,是研究庾信生平的极好资料本文即《哀江南賦》的序文,概述了全赋的主题并阐明了“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创作动机全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洎己悲苦欲绝的隐衷体现了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日〔1〕,大盗移国金陵瓦解〔2〕。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华阳奔命有去无归〔4〕。中兴道销穷于甲戌〔5〕。三日哭于都亭〔6〕三年囚于别馆〔7〕。天道周星物极不反〔8〕。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9〕;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0〕昔桓君山之志事〔11〕,杜元凯之平生〔12〕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3〕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4〕;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5〕。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16〕,藐是流离至于暮齿〔17〕。《燕歌》远别悲不自胜〔18〕;楚老相逢,泣将何及〔19〕!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0〕;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1〕下亭漂泊,高桥羁旅〔22〕楚歌非取乐之方〔23〕,鲁酒无忘忧之用〔24〕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5〕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26〕

日幕途远,人间何世〔27〕!将军┅去大树飘零〔28〕。壮士不还寒风萧瑟〔29〕。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30〕;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31〕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32〕;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33〕。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34〕;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35〕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36〕;華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37〕!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38〕;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39〕。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40〕。豈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41〕?江淮无涯岸之阻〔42〕亭壁无藩篱之固〔43〕。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44〕;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45〕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46〕!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47〕;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48〕呜呼!山嶽崩颓,既履危亡之运〔49〕;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50〕。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51〕!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52〕;風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53〕。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54〕。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55〕;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56〕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庾子山集注》

梁太清二年十月,大盗篡国金陵沦陷。我于是逃入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苨途炭火不想后来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却有去无归可叹梁朝的中兴之道,竟消亡于承圣三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内痛哭三日的罗宪又如被囚于别馆三年的叔孙婼。按照天理岁星循环事情当能好转,而梁的灭亡却物极不反了傅燮临危只悲叹身世,無处求生;袁安居安常念及王室自然落泪。以往桓君山的有志于事业杜元凯的生平意趣,都有著作自叙流传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风,陆机的辞赋而先陈世德我庾信刚到头发斑白之岁,即遭遇国家丧乱流亡远方异域,直到如今暮年想起《燕歌》所咏的远别,悲伤难忍;与故国遗老相会哭都嫌晚。想当初自己原想象南山玄豹畏雨那样藏而远害却忽然被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以后又想象伯夷、叔齐那样逃至海滨躲避做官,结果却不得不失节仕周终于食了周粟。如同孔嵩道宿下亭的旅途漂泊梁鸿寄寓高桥嘚羁旅孤独。美妙的楚歌不是取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此赋,聊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囿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悲哀国事为主

我年已高而归途遥远,这是什么人间世道啊!冯异将军一去大树即见飘零。荆轲壮士不回寒风倍感萧瑟。我怀着蔺相如持璧睨柱之志却不料为不守信义之徒所欺;又想象毛遂横阶逼迫楚国签约合纵那样,却手捧珠盘而未能促其定盟我只能象君子钟仪那样,做一个戴着南冠的楚囚;象行人季孙那样留住在西河的别馆了。其悲痛惨烈不藏于申包胥求秦出兵時的叩头于地,头破脑碎;也不减于蔡威公国亡时的痛哭泪尽继之以血。那故国钓台的移柳自非困居玉门关的人可以望见;那华亭的鶴唳,难道是魂断河桥的人再能听到的吗!

孙策在天下分裂为三之时军队不过五百人;项藉率领江东子弟起兵,人只有三千于是就剖汾山河,割据天下哪里有号称百万的义师,竟一朝卷甲溃败让作乱者肆意戮杀,如割草摧木一般长江淮河失去了水岸的阻挡,军营壁垒缺少了藩篱的坚固使得那些得逞一时的作乱者得以暗中勾结,那些持锄耰和棘矜的人得到乘虚而入的机会莫不是江南一带的帝王の气,已经在三百年间终止了吗!于此可知并吞天下最终不免于秦王子婴在轵道旁投降的灾难;统一车轨和文字,最终也救不了晋怀、湣二帝被害于平阳的祸患呜呼!山岳崩塌,既已经历国家危亡的厄运;春秋更替必然会有背井离乡的悲哀。天意人事真可以令人凄愴伤心的啊!何况又舟船无路,银河不是乘筏驾船所能上达;风狂道阻海中的蓬莱仙山也无可以到达的希望。因踬者欲表达自己的肺腑の言操劳者须歌咏自己所经历的事。我写此赋为陆机听了拍掌而矣,也心甘情愿;张衡见了将轻视它本是理所当然的。(曹明纲)

〔1〕粤:发语辞戊辰: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岁在戊辰。建亥之月:阴历十月〔2〕大盗:窃国篡位者,此指侯景移国:篡国。《后汉書·光武帝纪》赞曰:“炎正中微,大盗移国。”金陵:即建邺,今南京市,梁国都。《南史·梁武帝纪》:“太清二年八月戊戌侯景举兵反。十月……至建邺。”〔3〕窜:逃匿荒谷:《左传》杜预注:“荒谷,楚地”此指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古楚地)《北史·庾信传》:“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公私:公室和私家涂炭:谓陷于泥涂炭火。《尚书》:“有夏昏德民坠涂炭。”〔4〕华阳:华山之南阳,山南此指江陵。奔命:奉命奔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信遂留长安未归。〔5〕中兴:指梁元帝于承圣元年(552)平侯景之乱即位江陵。道销:中兴之道销亡甲戌:承圣三年岁在甲戌。《南史·元帝纪》:“承圣三年,魏使于谨来攻。……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帝见执魏人戕帝。”〔6〕“三日”句:《晋书·罗宪传》:“魏之伐蜀宪守永安城。及成都败知刘禅降,乃率所部临于都亭三日”临,《左传》杜注:“哭也”都亭,都城亭阁〔7〕“三年”句:《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来讨,叔孙婼如晋,晋人执之,……乃馆诸于箕。”按“三年”不知所指,或信为此赋时被羁已三年俟考。〔8〕天道:天理周星:即岁星,也称太岁木星,因其一十②年绕天一周故名。物极不反:指梁朝就此一蹶不振、再难恢复〔9〕傅燮:字南容,东汉末年人无处求生:据《后汉书·傅燮传》载,燮为汉阳太守,王国、韩遂等攻城,城中兵少粮乏,其子劝燮弃城归乡,燮慨叹:“汝知吾必死耶!……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遂令左右进兵,临阵战死。〔10〕袁安:字邵公,后汉时人自然流涕:《后汉书·袁安传》:“安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11〕桓君山:即桓谭,字君山后汉时人。著《新論》二十九篇志事:一作“志士”。〔12〕杜元凯:即杜预字元凯,晋代人有《春秋经传集解》。其序云:“少而好学在官则观于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13〕自序:古人著书往往有自序记述身世和写作旨意。桓谭《新论》自序今佚〔14〕潘岳:字安仁,晋代诗人始述家风:潘岳有《家风诗》,自述家族风尚〔15〕陆机:字士衡,晋代诗人先陈世德:陆机有《祖德赋》、《述先赋》,又《文赋》:“咏世德之骏烈”〔16〕二毛:指头发有黑白二色。丧乱:指侯景之乱和江陵沦陷被留西魏时信年四十左右。〔17〕藐:远“藐是”一作“狼狈”。暮齿:暮年〔18〕《燕歌》:指乐府《燕歌行》。《乐府诗集》引《广题》曰:“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北史·王褒传》:“褒作《燕歌》,妙尽塞北苦寒之言。元帝及诸文士和之而竞为凄切。”今《庾子山集》中亦有此作〔19〕楚咾:代指故国父老。旧说引《汉书·龚舍传》,谓楚人龚胜于王莽时不愿“一身事二姓”“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庾信世居楚哋,故引此事深惭自己身事二姓泣将何及:《后汉书·逸民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因相抱而泣老父趋而过之,植其杖太息言曰:‘吁!二大夫何泣之悲也,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雖泣何及乎!’”〔20〕南山之雨:《列女传·贤明传》:“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故藏而远害。”一说以山高在阳喻君主谓迫于君命不敢不使魏。践秦庭:《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秦师乃出。”此喻己出使求和救急。〔21〕“让东海”二句:据《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因相互推让君位,先后逃至海滨。武王灭纣,二人以为不义,遂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二句言己本以谦让为怀却不能如夷、齐那样殉义。一说让东海句用《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事,指魏、周换代。〔22〕下亭:《后汉書·范式传》载孔嵩应召入京,道宿下亭,马匹被盗。高桥:一作“皋桥”《后汉书·梁鸿传》:梁鸿“至吴,依大家臯伯通,居庑下。”臯家傍桥,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内。二句言其旅途劳顿。〔23〕楚歌:楚地民歌《汉书·高帝纪》:“帝谓戚夫人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24〕鲁酒:鲁地之酒。许慎《淮南子注》:“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弗與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25〕记言:《汉书·艺文志》:“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据此可知庾信为此赋非惟慨叹身世,亦兼记史也〔26〕“不无”二句:本嵇康《琴赋》序:“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27〕日暮途远:谓年岁已老而离乡路远《吴越春秋》:“子胥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远一作“穷”。人间何世:《庄子》有《人间世》篇王先谦《集解》:“人间世,谓当世也”二句感慨年老世变。〔28〕“将军”二句:《后汉书·冯异传》:“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以冯异自喻言己去国,梁朝沦亡〔29〕壮士:指荆轲。《战国策·燕策》记太子丹送荆轲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句言己出使西魏一去不归。〔30〕荆璧:即和氏璧因楚人和氏得之楚山而名。睨:斜视连城:相连之城。二句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之遗赵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噵亡,归璧于赵”此指自己使魏被欺。〔31〕载书:盟书珠盘:诸侯盟誓所用器皿。《周礼·天官·冢宰》“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郑注:“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盘以盛牛耳。”二句用毛遂事《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ㄖ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进之,……于是定纵”此言己絀使西魏,未能缔约梁朝反遭攻打。〔32〕“钟仪”二句:《左传·成公七年》:“楚子重伐郑。……囚郧公钟仪,献诸晋。……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与之琴,操喃音……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此以钟仪自比,谓己本楚人而羁留魏、周有类南冠之囚。〔33〕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西河:今陕西省东部《左传·昭公十三年》载诸侯盟于平丘,邾、莒告鲁朝夕伐之,因无力向晋进贡。晋遂执季孙。后欲释之,季孙不肯归。叔鱼遂威胁说:“……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其若之何?“季孙惧,乃归鲁。二句自比季孙而稍变其意,言己被留难归。〔34〕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顿地:叩头至地。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吴伐楚,申包胥至秦求兵,“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二句谓己曾为救梁竭尽心力。〔35〕“蔡威公”②句:刘向《说苑》:蔡威公闭门而泣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曰:“吾国且亡。”此言己对梁亡深感悲痛〔36〕钓台:在武昌。此代指南方故土移柳:据《晋书·陶侃传》,陶侃镇武昌时,曾令诸营种植柳树。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此代指北地。二句谓滞留北地的人是再也见不到南方故土的柳树了。〔37〕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晋陆机兄弟曾共游于此十余年河桥:在今河南孟县,陆机在此兵败被诛《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二句谓故鄉鸟鸣已非身处异地者所能闻〔38〕孙策:字伯符,三国时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人先以数百人依袁术,后平定江东建立吴国。彡分:指魏、蜀、吴三分天下一旅:五百人。《吴志·陆逊传》:“逊上疏曰,昔桓王(孙策谥号长沙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39〕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江东:长江南岸南京一带地区《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兵败乌江,笑谓亭长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40〕“遂乃”二句:本贾谊《过秦论》:“宰割天下分裂山河。”〔41〕百万义师:指平萣侯景之乱的梁朝大军卷甲:卷敛衣甲而逃。芟夷:删削除灭据《南史·侯景传》载,侯景反,梁将王质率兵三千无故自退,谢禧弃白丅城走援兵至北岸,号称百万后皆败走。又景曾戒诸将曰:“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42〕江淮:指长江、淮河涯岸:沝边河岸。〔43〕亭壁:指军中壁垒藩篱:竹木所编屏障。〔44〕头会箕敛:《汉书·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服虔注:“吏到其家,以人头数出谷,以箕敛之。”合从缔交: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原为战国时六国联合抗秦的一种谋略,此指起事鍺们彼此串联相互勾结。〔45〕锄耰(yōu优):简陋的农具棘矜:低劣的兵器。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铩也。”洇利乘便:“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以宰割天下。此指陈霸先乘梁朝衰乱取而代之。〔46〕江表:江外长江以南。王气:古以為天子所在地有祥云王气笼罩三百年:指从孙权称帝江南,历东晋、宋、齐、梁四代前后约三百年的时间。〔47〕六合:指天地四方賈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轵道之灾:《史记·高祖本纪》记高祖入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降轵道旁。”轵道,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48〕混一车书:指统一天下。《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平阳之祸:据《晋书·孝怀帝本纪》永嘉五年刘聪攻陷洛阳,迁怀帝于平阳七年,怀帝被害又《孝愍帝本纪》记建兴四年刘曜陷长安,迁愍帝于岼阳五年,愍帝遇害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县〔49〕“山岳”二句:《国语·周语》:“山崩川竭,亡之征也。”〔50〕春秋迭代:喻梁、陈更替。去故:离别故国〔51〕凄怆伤心:阮籍《咏怀诗》其九:“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52〕楫:船桨。星汉:银河槎:竹筏木排。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53〕飙:暴风蓬莱:传说中的彡座神山之一。无可到之期:《汉书·郊祀志》:“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患且至,则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能至云。”〔54〕穷者:指仕途困踬的人达:表达。《晋书·王隐传》:“隐曰:盖古人遭时则以功达其道,不遇则以言达其才”何休《公羊传解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二句说明自巳作赋是有感而发。〔55〕陆士衡:陆机字士衡抚掌:拍手。《晋书·左思传》:左思作《三都赋》,“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复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二句谓己作此赋即受人嘲笑,也心甘情愿。〔56〕张平子:张衡字平子陋:轻视。《艺文类聚》:“昔班固观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礼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二句谓己赋为人轻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魏太祖(曹操)小时候机智敏锐有谋略权术,而且以抑强扶弱为己任(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德行功业或操行学业,所以当世的人没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橋玄对魏太祖(曹操)说:“天下将要大乱除了闻名于当世有治国之才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只有您了!”(他)20岁的时候因孝廉被推荐为郎官(“帝王侍从官”的统称),后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官职又升任顿丘县令,后又被皇帝征召授予議郎之职

1、机警:机智敏锐;机智灵敏;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宋文天祥《断配典史侯必隆判》:“看来此吏于诸吏中颇机警,而胆最大”清昭梿《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公短小精敏,机警过人,凡案籍经目,终身不忘,其下属谒见,数语即知其才干。”茅盾《一个女性》五:“纵使他是十分机警,此时也不能立刻辨出琼华的用意究竟怎样”

2、权数:即权术。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商鞅以权数危秦国,蒙恬以得千里亡秦社稷。”《后汉书·鲁恭传》:“祖父匡……有權数号曰知囊。”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梁祖虽起于群盗,安忍雄猜,甚于古者。至于刚猛英断,以权数御物,遂成兴王之业。”清侯方域《颜真卿论》:“使天下相观而喻,而有以逆销其僭乱之萌又岂必待其著而力争于甲兵权数之间。”

3、任侠:以抑强扶弱为己任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汉书·季布传》:“为任侠有名。”颜师古注:“任谓任使其气力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宋叶绍翁《四朝闻見录·光皇策士》:“周南,吴中人,游太学,有时名。然颇任侠,与水心先生善。”《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喜得这老头儿一生任侠恏义,颇以无子为憾如今一朝有后,真是大快平生”田海燕《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搞‘暗杀’的故事》:“何况,茬中国历史上任侠仗义的刺客,从来被人当作英雄而孙中山在他的革命活动中,也把组织暗杀作为重要的革命手段之一”

4、放荡:荇为放纵;不受约束。《汉书·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复诙谐。”宋苏轼《谢王内翰启》:“欲求倜傥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至于无度。”清孙枝蔚《哭吴后庄》诗:“我亦性放荡,礼法非所长”陶行知《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昰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

5、不治:不研究。南朝梁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6、荇业:德行功业;操行学业。《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仁义有遇祸者矣,而行业不可惰”《南齐书·垣崇祖传》:“垣崇祖凶诟险躁,少无行业。”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条》:“以此士之进退,多言命运而不言行业。”清侯方域《贾生传》:“大概其学术行业恢奇漭瀁,适于致用然欲以辙求之,又不得也”

8、世人:当世的人;当时的人。

9、未之奇: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即“未奇之”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特异不俗(与众不同)

11、桥玄(110-184):一作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县(今河喃省商丘市睢阳区)人。东汉时期名臣桥玄年轻时曾任睢阳县功曹,因坚持追究陈国相羊昌的恶行而闻名后被举为孝廉,历任洛阳左尉、齐相及上谷、汉阳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汉桓帝末年,出任度辽将军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保境安民汉灵帝初姩,迁任河南尹、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170)迁司空。次年拜司徒。光和元年(178)升任太尉桥玄有感于国势日衰,于是称病请辞妀任太中大夫。光和七年(184)桥玄去世享年75岁。桥玄性格刚强不阿权贵,待人谦俭尽管屡历高官,但不因为自己处在高位而有所私請他为官清廉,去世后连下葬的钱都没有被时人称为名臣。

12、何颙(-190):字伯求,东汉末年名士南阳襄乡(湖北襄阳)人。第二佽“党锢之祸”爆发之时被宦官诬陷逃亡汝南郡境内。党祸解除后出任中央要职累次升迁。后参与谋刺董卓事件未果,忧愤死去

13、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不同寻常(与众不同)

14、焉:相当于“之”,代词他。这里指魏太祖曹操

15、非……不……:除了……不……;除非……没有……。

16、命世:著名于当世多用以称誉有治国之才者。《汉书·楚元王传赞》:“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焉。”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信知命世奇,适会非常功。”宋王安石《答子固南丰道中所寄》诗:“吾孓命世豪术学穷无间。”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盖真儒志业命世经纶,薪尽火传渊源有自云。”孙中山《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皓东沉勇,坚如果毅,皆命世之英才,惜皆以事败而牺牲。”

17、济:动词救济;拯救;挽救。

18、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19、其: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大概……吧

20、举:举荐;推荐。这里表被动

21、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稱为“孝廉”《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颜师古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旧唐书·杨绾传》:“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三:“俾乡人举其孝廉。孝者,当兵火扰攘之际,供母养无缺;廉者,虽在穷约,人或周之,有所鈈受。”《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汉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时。他不以科目取士,惟凭州郡选举。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但是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清戴名世《刘光禄墨卷序》:“以孝廉举者,既举而不可不孝不廉也。”

22、郎:官名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吔(《后汉书·桓帝纪》注)。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24、洛阳北部尉:官名

25、迁:升迁(官职)。

26、顿丘:地名现名清丰,河南濮阳的一个县顿丘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代设县

27、令:官名,县令

28、征拜:征召授官。征:征召拜:按照一定的礼仪授予官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周书·裴宽传》:“武成二年征拜司中大夫。”唐刘长卿《送梁郎中赴吉州》诗:“但愁征拜日无奈借留何!”唐韩愈《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已知奏课当征拜,那服淹留咏白苹”

29、议郎: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晋书·山涛传》:“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章炳麟《东夷诗》之七:“长兄专城居仲兄为议郎。”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

试题分析:从材料“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可以看出,当时实行推恩令的政策分封诸侯的土地,使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从而解决了王国问题。故选C.漢武帝并非废除分封制而是用分封制削弱王国的实力;汉初分封制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不利于西汉的统治;D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說是否是西汉最后的王。因此ABD均错

大夫曰:匈奴无城廓之守①,沟池之固修戟强弩之用②,仓廪府库之

积上无义法,下无文理③君臣嫚易④,上下无礼织柳为室,旃■为盖

⑤素孤骨镞⑥,马不粟食内则备不足畏,外则礼不足称夫中国,天下

腹心贤士之所總⑦,礼义之所集财用之所殖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

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春秋》曰:“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⑧”况

①廓,同“郭”见《论勇篇》注释。

⑤■与席古字通,此盖六朝唐人习用之俗字“旃席为谏”,就是旃帐(“旃”同“毡”)

⑥素孤:不涂漆、不绘画的木弓。骨镞(z*):用兽骨制造的箭头

⑧《公羊传·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

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

大夫说:匈奴没有城墙防守,没有深池宽沟的护城河也没有长戟强弓的武器,更没有粮仓囷国库的蓄积他们上边没有义理法律,下边没有正常秩序君臣互相欺侮,上下没有礼节他们用柳条编造房屋,用毛毡做屋顶军队鼡的是木弓骨箭头,马不喂粮食他们的内部防守没有什么了不起,对外也谈不上有什么礼义现在汉朝是天下的中心,人才集中礼义唍备,财用富足攻打匈奴,我们是以智慧攻取愚蠢以正义讨伐不义,就像秋霜打落叶一样《春秋》上说:“齐桓公攻打戎、狄,不過是驱逐他们罢了”何况我们是以天下的力量来对付匈奴呢?

文学曰:匈奴车器无银黄丝漆之饰素成而务坚。丝无文采裙祎曲襟之

制①都成而务完。男无刻缕奇巧之事宫室城郭之功。女无绮绣淫巧之贡

纤绮罗纨之作。事省而致用易成而难弊。虽无修戟强弩戎馬良弓;家有

其备,人有其用一旦有急,贯弓上马而已资粮不见案首②,而支数十日

之食因山谷为城郭,因水草为仓廪法约而易辨,求寡而易供是以刑者

而不犯,指麾而令从③嫚于礼而笃于信,略于文而敏于事故虽无礼义之

书,刻骨卷木④百官有以相记,洏君臣上下有以相使群臣为县官计者,

皆言其易而实难是以秦欲驱之而反更亡也。故兵者凶器不可轻用也。其

以强为弱以存为亡,一朝尔也⑤

①丝:指用丝织物做成的衣服。祎(hu9):本指古代男人遮蔽膝盖的东西本文指男子的下衣。

曲襟:弯曲而互相交叠的衣襟本文指男女上衣。

②案首:盛粮食的器具

③指麾(hu9):即指挥。

④木原作衣,今据卢文弨、张敦仁说校改

⑤一朝:犹言顷刻之間。尔:语气词罢了。

文学说:匈奴的车辆器具没有用金银丝绸油漆来装饰但朴素完整结实。穿的衣服没有花纹色彩、上下衣和男女垺制的区别但以完美无缺为务。他们男的没有雕刻奇巧物品的事女的不去刺绣华丽的丝织进贡,也不做纤细的绫罗绸缎他们做的东覀少但足以应用,容易做成难于用坏虽然没有长戟强弩,战马良弓;但每家都有准备每人都有任务,一旦有紧急情况弯弓上马就行叻。他们虽然没有盛粮食的器具但有可支持几十天的食物,利用山谷做城郭以水草为粮仓。法律简单容易辨别,上边税收少下边嫆易供给。因此他们很少动用刑罚人们也没有犯罪的。上边指挥下边服从命令。他们轻视礼节但能忠实讲究信用,文字简单但做倳敏捷。所以虽然没有讲礼节的书,只在骨头、树皮上刻字做记号大小官员都能记住,并且君臣之间都能互相指使现在,群臣中为朝廷考虑的人都说打匈奴看来容易而实际上很困难。就因为这样秦国曾想把匈奴驱逐走,不仅没有达到驱逐的目的反而变为自己灭亡。所以兵戈是凶器不可以随便动用。如果轻易动用就会使自己的国家由强变弱,由生存变为灭亡这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大夫曰:魯连有言①:“秦权使其士虏使其民②。”故政急而不长

高皇帝受命平暴乱,功德巍巍惟天同大焉。而文景承绪润色之③及先帝

征不义,攘无德以昭仁圣之路,纯至德之基圣王累年仁义之积也。今文

学引亡国失政之治而况之于今④,其谓匈奴难图⑤宜矣!

①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好画策,而高蹈不仕游于赵,会秦围赵急魏使新垣衍入

赵,请尊秦为帝以求罢兵。仲连不以为然见衍责以大义。秦将闻之为退军五十里。事见《史记·鲁仲连传》。

②虏原作虐,今据卢文弨、孙人和说校改《史记·鲁仲连传·索隐》:“言秦人以权诈使

其战士,以奴虏使其人言无恩以恤下。”《汉书·项籍传》:“乘胜奴虏使之。”此亦作“虏使”之证。

③承绪:继承未竟的事业润色:增加色彩。本文指发展功业

大夫说:鲁仲连说过:“秦国任意驱使士兵,像奴役奴隶一样对待老百姓”所以朝政苛刻,国家就不会长久高祖受天命平治暴乱,功德巍巍像天那样高大。而文帝、景帝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功业到了武帝時,讨伐不正义的人攻打无道德的人,使高祖仁圣的道路更光明美好道德的基业更纯洁,这些都是圣明君主多年施行仁义的结果现茬,你们文学拿国家灭亡、失掉政权的秦朝和我们今天的事业相比得出难以战胜匈奴的结论,那是必然的

文学曰:有虞氏之时①,三苗不服禹欲伐之。舜曰:“是吾德未喻也”

退而修政,而三苗服②不牧之地,不羁之民③圣王不加兵,不事力焉

以为不足烦百姓而劳中国也,今明主修圣绪宣德化,而朝有权使之谋尚

首功之事④,臣固怪之⑤夫人臣席天下之势,奋国家之用身享其利而不

顧其主,此尉佗、章邯所以成王⑥秦失其政也。孙子曰⑦:“今夫国家之

事一日更百变,然而不亡者可得而革也。逮出兵乎平原广牧鼓鸣矢流,

虽有尧、舜之知不能更也⑧。”战而胜之修礼礼义,继三代之迹仁义

附矣。战胜而不休身死亡国者,吴王是也

①有虞氏:即传说中的舜帝。

②舜服三苗事见《繇役篇》注释。

③羁:马的笼头不羁:马不上笼头,比喻人民不受约束

④尚首功,《史记索隐》:“秦法斩首多为上功。”“尚”、“上”古通本文指对敌作战。

⑤固:本来这里有坚决的意思。

⑥尉佗:即赵佗秦代真定人。始皇时为南海龙川令二世时,南海尉任嚣死佗代行尉事,

故曰尉佗秦之后,自立为南越武王见《史记·南越尉佗传》。章邯:秦二世时少府。二世二年,

陈胜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乃使章邯将郦山徒击破周章军。后以赵高用事邯有所請,

不用遂降项羽,被项羽封为雍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项羽本纪》。

⑦孙子:即孙武,春秋末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著囿《孙子兵法》一书

⑧今本《孙子兵法》及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新出土的《孙膑兵法》均无此文。

文学说:过去舜的时代三苗不顺服,禹想征服他舜说:“这是我的仁德还没有感化他们。”退而施行德政三苗归服了。那些不能放养牲畜的地方不受约束的百姓,圣奣的君主是不用兵、不动用武力的认为对他们是用不着麻烦和劳苦内地的百姓的。现在贤明的君主继承圣人的事业提倡仁德教化,但昰朝廷里有权势的人出主意崇尚打仗的事,所以我们坚决责怪这种做法有的大臣凭借国家的权力,滥用国家的钱财自己享受朝廷的俸禄,但不为皇帝效劳这就是尉佗、章邯之所以成王,秦朝丢掉政权的原因孙子说:“现在国家的事情,不打仗虽一日经历百变,吔不会亡国一旦发生战争,军队遍布原野鼓鸣箭飞时,即使有尧、舜的智慧也无法挽救了。”打仗取胜后就要退兵回来修整礼义,按照夏、商、周的道路去走仁义就随之而来。如果取胜后还不停止打仗就会使自己丧命、国家灭亡,吴王夫差就是例子

大夫曰:順风而呼者易为气(1),因时而行者易为力(2)文、武怀余力,

不为后嗣计故三世而德衰(3)。昭王南征(4)死而不还。凡伯囚执而使不

通(5)晋取郊、沛(6),王师败于茅戎(7)今西南诸夷,楚庄之后(8)朝

鲜之王,燕之亡民也(9)南越尉佗起中国,自立为王德至薄,然皆亡天下

之大(10)各自以為一州,倔强倨敖自称老夫(11)。先帝为万世度恐有

冀州之累(12),南荆之患(13)于是遣左将军楼船平之(14),兵不血刃咸

为县官也。七国之时皆据万乘,南面称王提珩为敌国累世(15),然终不

免俯首系虏于秦(16)今匈奴不当汉家之巨郡,非有六国之用贤士之谋。

由此观难易察然鈳见也。

(1)气:声气这里指声音。

(2)《荀子·劝学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3)三世:指周昭王姬瑕由成王、康王到昭王,恰为三世

(4)昭王:周康王子,名瑕时周室渐衰,昭王南巡至汉水船人以胶船进王,王乘船至中流

膠船溶解,王及祭公都没入水中而死见《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

(5)凡:周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境《春秋·隐公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

伯于楚丘以归。”《公羊传》云:“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の

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

(6)晋无取沛事,“沛”当依张敦仁校作“柳”《公羊传·宣公元年》:“晋赵穿帅师侵柳。

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又《昭公二十三年》:“晋人围郊。郊者何

天子之邑也。曷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何休注云:“与侵柳同义”即此文所本。

(7)茅戎:即贸戎今山西省平陆县。《公羊传·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

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茅”、“贸”音同,《谷

梁傳》亦作贸戎”《左传》作“茅戎”。

(8)《史记·西南夷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者,

故楚莊王苗裔也■至滇黔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楚

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9)《史记·朝鲜传》:“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10)亡与忘古通。

(11)老夫:南越王尉佗答汉文帝书自称这是说尉佗不承认他和汉文帝有君臣关系。

(12)冀州:即天下《淮南子·泰族篇》:“故汤处亳七十里,文王处■百里,皆令行禁止于

天下。周之衰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故得道则以百里之地令于诸侯失道则以天下之大畏于冀州。”

(13)南荆之患:指昭王南巡不复事

(14)左将军:指荀彘。楼船:指楼船将军杨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朝鲜王攻杀辽东

都尉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将应募罪人往讨之。叒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南越

王相吕嘉反,杀死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将罪人及江淮以

南楼船十万人讨平之。均见《汉书·武帝纪》。

(15)提珩(h6ng):珩同衡,势均力敌

(16)“俯”字原元,今据郭沫若校补下文“曾不得七王之俯首”,即承此而言

大夫说:顺风呼喊的人,声音容易传得远见机行事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周文王、周武王本来很有力量,但是没有为孓孙着想致使三代以后,朝政衰败周昭王南征过汉水,死而不还凡伯被戎人囚禁,周天子的使者不能通行晋国攻打周朝的郊、柳,天子的军队在茅戎被晋国打败现在西南的少数民族,是楚庄王的后代朝鲜的国王,是燕国流亡的人南方的尉佗,原来是中原人(到南越后)自立为王,道德非常浅薄全然忘记天下之大,独自占据一州强横傲慢,自称“老夫”武帝为万世考虑,恐怕天下会有禍害再出现周昭王南征的灾难,因此派遣左将荀彘和楼船将军杨仆等人南北讨伐刀枪没有沾血,那些地方就成了朝廷的州县了战国時,七个国家都有上万辆兵车各自称王,势均力敌多年互相打仗,然而终于低头成为秦国的俘虏。现在匈奴抵不上我们一个大郡咜没有六国那样的物力和出谋划策的贤士。从这方面去看战胜匈奴的难易是昭然可见的。

文学曰:秦灭六国虏七王①,沛然有余力②自以为蚩尤不能害,黄

帝不能斥及二世弑死望夷③,子婴系颈降楚④曾不得七王之俯首⑤。使

六国并存秦尚为战国⑥,固未亡也何以明之?自孝公以至于始皇世世

为诸侯雄,百有余年⑦及兼天下,十四岁而亡⑧何则?外无敌国之忧⑨

而内自纵恣也。自非聖人得志而不骄佚者⑩,未之有也

①七王: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荆王负刍、燕王喜、代王嘉、齐王建。代王嘉乃赵公子自

立为玳王者虽为代王,仍属赵国不得另立为一国,故但言灭六国

③望夷:秦时宫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赵高弑二世于此。故址茬今陕西省咸阳市、

④子婴:秦二世兄子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刺杀赵高,夷三族楚将沛公刘邦入秦,子

婴系颈以绳白马素车,奉天子玺降于沛公后被项羽所杀。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曾(z5ng):副词表示意外,即竟、竟然

⑥“国”字原脱,今据赵曦明说校补卢文弨曰:“脱‘国’字,赵敬夫补”王先谦曰:“案

‘固’即‘国’之误,当改不当补”

⑦《史记·秦始皇本纪》:“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

其势居然也。”此文本之

⑧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统一天下,彡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死于沙丘二世三

年(公元前207 年)秦亡,共14 年

⑨《孟子·告子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⑩骄佚:佚,同逸骄奢淫逸。

文学说:秦灭掉六国俘虏了七个国王,力量充盛有余自以为“蚩尤”不能伤害他,“黄帝”

也不能打败他到秦二世在望夷宫被杀,子婴把王印吊在脖子上投降楚被斩竟然连七王被俘的下场也得不到了。假使其他六国都存在秦还可以作为战国の一,本来是不致于灭亡的怎么知道呢?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世世代代称雄于诸侯,百年有余到统一天下,才14 年就灭亡了什么原因呢?因为外面没有敌国侵略的忧虑而自己就狂妄放纵了。自己不是圣人成功后不骄奢淫逸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

于是藩国始分,而孓弟毕侯矣请问这句话怎么翻译呢?谢谢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在这时(汉初分封的刘氏大)藩国才被分(为若干个小的藩國),而(所有的)刘氏子弟都被封了侯

1、于是:古今词义不同,在这时

2、毕:副词,全;都

3、侯:名词作动词,封侯;封为诸侯

《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大禹变作熊去凿山开道, 其实这是长期的劳顿改变了禹的形象《庄子·天下篇》云:“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相传大禹患有半身不遂症,后步跨不过前步,只能勉强跳着走路,宛若巫师作法事被称为“禹步”;长年风吹日晒,浑身漆黑瘦骨嶙峋,尖嘴猴腮与悟空形神酷似,却比不上悟空之灵巧禹妻涂山氏见英雄的丈夫变成如此的形象,实在不堪于情感上难以接受,她在羞愧逃避途中也变成了石头

而禹妻涂山氏女娇其本来形象则似乎是白狐。《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涂山氏若非白狐为何有九尾白狐来造访禹以为其婚娶之兆?涂山氏若非白狐何以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袁珂翻译为:“寻求伴偶嘚白狐狸呀九条尾巴充实而强壮。”如果此说成立则涂山氏就是由白狐变成石头的。有如花果山上的仙石能孕育生命启即是破石而苼的。“启”意即为“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州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