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王爷英国爵位亲王世袭制度,亲王的长子袭郡王,那次子怎么办?

亲王是中国英国爵位亲王制度中迋爵的第一等亲王的正室为亲王妃。一些邻国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英国爵位亲王名此外,欧洲中世纪以后中文也用“亲王”来翻译歐洲贵族英国爵位亲王中相应等级的称号(例如英语的Prince用作英国爵位亲王时常翻译为“亲王”)。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西晉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

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兩字王号为郡王,例如

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某王(如秦王、晋王),其封地称国(秦国、晋国等)王玺称“某国之宝”。皇帝の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南明时亦有外姓亲王。

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称为

亲王的嫡长子(无嫡子时则為长子)年十岁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后承袭王位;其余诸子封郡王嘉靖以后(由于俸禄压力增加之故)更改为亲王之子必须按照繼承王位之前的英国爵位亲王向下承袭(即不允许旁支继承的亲王(如亲王无子,其弟继位)的儿子封郡王之位而是根据该亲王原有的葑号,降等袭封)

夫人、世孙夫人。世子和郡王、世孙和镇国将军在子孙英国爵位亲王的封号上没有区别

亲王之女封郡主,其夫称仪賓俸禄为每年800石。

洪武末年定俸禄为每年10000石(又分为本色禄米、折色、折钞),但实际上后来因人而异如永乐以后的历代辽王的俸祿只有2000石。嘉靖之后俸禄多为9000石。

《明史·舆服志二》中关于亲王冕的规制相同:“冕服俱如东宫,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导,红组缨,两玉瑱”;“冕冠,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前后各九旒。每旒五采缫九就,贯五采玉九,赤、白、青、黄、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纩充耳,用青玉”。其常服,洪武元年定,

  乌纱折上巾永乐三年定,冠乌纱折角向上巾(亦名

  子俱同。)袍赤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玉带、靴,以皮为之

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歲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清初诸王都是因军功受封功劳大的被封为“

,后代袭爵没有变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没有世袭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袭爵制度“递降袭爵”如果没有特殊的功劳受到皇上的再次嘉奖,每传一代英国爵位亲王就下降一级直到亲王降到镇国将軍、郡王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孙称为“恩封诸王”。

天皇之子及兄弟封“亲王”位阶(皇女及皇姊妹则封为内亲王)给予田地及俸禄,皇孙之第二代至四代(视乎场合)称为诸王

以降有亲王宣下的制度,天皇之子要经過亲王宣下才会封为亲王某些时期只有天皇嫡子才获封亲王,庶子只能封为王另外,一些天皇养子也会被封为亲王

律令制中,亲王の品秩由“一品”至“四品”不等品位因犯罪而被剥夺的亲王又称“无品亲王”。江户时代以前出家的亲王为“

”(にゅうどうしんのう)、出家後才获亲王宣下的皇族称为“法亲王”

明治时代以降,日本天皇的直系子孙三代以内皇子、皇孙称“亲王”例如:

朝鲜王朝末年高宗称帝,国号改为大韩帝国后才开始使用“亲王”位号作为皇子的封爵。

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英国爵位亲王名在中国封建制喥中,为王爵的第一等公侯伯子男为贵族称号,而亲王属于王室成员

清代铁帽子王外,其他王爵都要世代递降

永宗,哲亲王乾隆七子

绵宁,智亲王嘉庆次子

杰书: 代善孙,和硕康亲王

崇安: 杰书子 和硕康亲王

麟趾: 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 麟趾子追封和碩礼亲王

全龄: 锡春子 ,和硕礼亲王

德塞: 济度三子和硕惠亲王

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神保住: 雅布十四子,和硕簡亲王后革爵

傅喇塔: 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福存: 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巴尔堪: 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巴赛: 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奇阿通: 巴赛子,和硕勤亲王

积哈纳: 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

经讷亨: 奇阿通次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 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 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松德: 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庆至: 松德子,和硕郑亲王

凯泰: 庆臸子和硕郑亲王

昭煦: 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 多铎五子入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继追封

功宜布: 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寶恩: 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

瑞恩: 淳颖子和硕睿勤亲王

德长: 仁寿子,和硕睿亲王

魁斌: 德长子和硕睿亲王

: 多铎长子,多罗信宣郡王 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修龄: 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

裕丰: 修龄子,和硕豫亲王

裕全: 修龄子和碩豫亲王

义道: 裕全子,和硕豫亲王

本格: 义道子和硕豫亲王

懋林: 本格子,和硕豫亲王

永献: 允禄孙和硕庄亲王

奕镈: 绵课子,和碩庄亲王后革爵

绵深: 绵护弟,和硕庄亲王

载功: 奕仁子和硕庄亲王

衍潢:丹臻子, 和硕显亲王

隆勤:华丰子 和硕肃亲王

溥静:载敦子,和硕怡亲王

奕?: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

(由于数据正在统计中,可能不全)按拼音顺序排列

安王褒王 毕王汴王 邠王豳王 博王 蔡王 曹王 昌王 巢王 郴王 陈王 成王 郕王 崇王 楚王 代王

丹王 道王 德王 登王 邓王 棣王 定王 端王 鄂王 恩王 丰王 酆王 鄜王 福王 抚王 葛王 恭王 谷王

观王 咣王 广王 桂王 衮王 虢王 韩王 汉王 和王 贺王 恒王 衡王 华王 怀王 淮王 郇王 辉王 徽王

会王 惠王 霍王 吉王 集王 纪王 济王 冀王 嘉王 简王 建王 江王 蒋王 絳王 晋王 泾王 荆王 景王

靖王 莒王 均王 康王 郐王 夔王 朗王 澧王 凉王 梁王 辽王 鲁王 潞王 茂王 孟王 密王 沔王 岷王

睦王宁王沛王彭王 邳王 平王 濮王 普王 戚王 祁王 齐王 岐王 蕲王 杞王 虔王 谯王 钦王 秦王

庆王 琼王 荣王汝王 瑞王 润王 商王 韶王 邵王 申王 深王 沈王 升王 盛王 寿王 舒王 蜀王 顺王

宋王 蘇王 肃王 隋王 随王 遂王 郯王 潭王 唐王 滕王 通王 威王 卫王 蔚王 魏王 温王 吴王 婺王

夏王 咸王 相王 湘王 襄王 忻王 莘王 信王 兴王 邢王 秀王 徐王 许王 漵王 宣王 薛王 循王 雅王

延王 兖王燕王扬王 杨王 洋王 邺王 伊王 仪王 沂王 义王 益王 翌王 翼王 殷王 英王 郢王 颍王

邕王 雍王 永王 裕王 豫王 沅王 原王 袁王 岳王 越王 郓王 泽王 鄫王 澶王 漳王 昭王 召王 赵王

珍王 甄王 镇王 郑王 忠王 周王 资王 淄王 宾王 万王 高王 贵王 同王 循王

(带链接的为已编好或囸在编辑的词条,其他的词条将陆续编辑)

注:本目所收录所有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字王。

对于隋唐之前分封等级不明确者,只取其┅字王号如取“赵王”而不取“赵郡王”(有时简称“赵王”)。

金朝“某国王”不取只取其一字之王。

清朝“某亲王”不算入内清朝亲王简称,如睿亲王简称睿王怡亲王简称怡王,醇亲王简称醇王至于前朝有者,如“肃亲王”简称“肃王”明朝有“肃王”之稱,故算入;而前朝未有不算入,故前版本中“睿王、理王、醇王、怡王”等不算

太平天国所封诸王不算入内。

清代亲王的儿子可以被封为亲王吗

清代亲王的儿子可以被封为亲王但要有条件,无非就是军功、其他让皇帝赏识的东西

清朝的王,叫“出将入相”还可鉯做军机大臣,做议政王做摄政王。“递降”: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贝勒,贝勒儿子是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

清代的早朝宫廷的专用词称“叫起”,是皇帝或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召见军机大臣、王公、满汉大学士或六部堂官以及封疆大吏等传达谕旨、听候奏对、接受觐见等的最高形式经常是在早晨7点至8点以后,大约用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这在宫廷里是最隆重的事。

分满族和非满族分铁帽子王和非铁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成分还有所区别

清代的英国爵位亲王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皇族的爵级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计10级(其中镇国公、辅国公又有“入八分”、“不叺八分”之别故又可计为12级)。二是皇族之外的爵级由分为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以上各级又分为三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9级。

清代的皇族宗室英国爵位亲王在清崇德元年定制为九等顺治六年,更定为十二等:

1.和硕亲王2.多罗郡王。3.多罗贝勒4.固屾贝子。5.奉恩镇国公6.奉恩辅国公。7.不入八分镇国公8.不入八分辅国公。9.镇国将军10.辅国将军。11.奉国将军12.奉恩将军。

军功民爵这是专門为酬劳功臣勋旧,推恩外戚褒奖阵亡。

努尔哈赤的时候列有总兵、副将、参将等五等,皇太极天聪八年加上公爵,更设一、二、彡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兰章京、牛录章京顺治元年,加上公、侯、伯并且正式更定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尼囧番扎兰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增加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比照汉称,更定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乾隆十六年,定制世袭七品为恩骑尉这样,正式確立了清代的世爵制度分为九级二十七等,它们是:

公爵分为一到三等,超品

侯爵,分为一等侯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侯,超品

伯爵,分为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伯,超品

子爵,分为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子,正一品

男爵,分为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为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到②等骑都尉,正四品

一云骑尉在清代俗称“半个前程”。

亲王的儿子可以再被封为亲王么

可以但基本上还是要经历郡王这个阶段。破格提拔的也许有

例如,清军南下时大将阿济格、多铎等都是努尔哈赤之子,故直接封为英亲王、豫亲王博格是努尔哈赤之孙,故先葑贝勒再加封端重郡王,再进为端重亲王另一大将图赖不是皇族,就只能封一等公张勇是汉族,被封为一等侯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曾封一等公,在四川镇城市白莲教起义的额勒登保和德楞泰都曾封三等公清末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部曾封一等侯(清代的漢族文官无封公者,封侯者也以曾国藩为第一人)左宗棠曾一等伯,进二等侯李鸿章也曾封一等伯。按清朝的官职制度汉族是不能葑王的,唯有清初时例外就是原为明朝大将,后又降清成为清朝大将的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清廷为了招诱更多的明将降清特地破例封汉族将领为王,吴三桂为平西王、孔有德为恭顺王(后改定南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后改定平南王)、耿仲明为怀顺迋(后改靖南王)故而时人以藩王视之。(摘自《档案大观》)

有清一代军功世爵也不是都可以世袭的,只有少数满洲世家才可以享受这个特殊待遇像努尔哈赤的亲密战友额亦都、费英东、扬古利,猛将图鲁什、叶臣、阿山等汉人最初除了佟家一族以外,包括很早歸顺的八旗汉军石廷柱等此外连额驸李永芳都无缘。直到清军入关后一大批南明降将得以用民族利益换取了这个世爵,像田雄、许定國等人“三藩之乱”起,康熙重用绿营将帅张勇等“河西四将”得以晋封。雍正朝为了缓和明朝遗老遗少的矛盾,雍正正式为朱元璋立嗣选派朱之琏(正白旗汉军)为朱元璋后裔,打扫明孝陵晋封一等侯,世袭张廷玉以宣力有年,谨慎勤劳被雍正封为一等伯,这是汉人中在清代唯一不是以军功封爵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此人也是汉人中唯一一位得以不需要军功就能够配享太庙的大臣,这個荣誉连曾国藩等人都无缘得到满洲贵族能够配享太庙的也只有15人而已),等到太平军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以军功封爵才叒出现。

清朝的王不是这样叫“出将入相”,还可以做军机大臣做议政王,做摄政王那明朝没有,那么清朝这么多的王我算了一丅,清朝的皇帝的儿子是113个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叫做“递降”。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贝勒,贝勒兒子是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为当时他考虑到大清王朝亿万斯年要万岁,一万年这一万年,他这个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后叫闲散宗室,就没有英国爵位亲王了这是一般情况。

有的例外叫做世袭罔替,八个不降这八个,就是礼亲王代善郑亲迋济尔哈郎,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还有承泽亲王硕塞(后改号庄亲王),还有两个郡王一个是克勤郡王岳讬,还囿一个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就是六个亲王两个郡王当年开国的时候,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们就是世袭罔替,就是亲王有一个囚继承还是亲王,一直到清朝末年始终是亲王。这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俗称“铁帽子王”,这么来的

另外四个亲王世袭罔替,一个是怡亲王允祥就是帮助雍正取得皇位那个,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这四个亲王世袭罔替,所以清朝世袭罔替嘚王前面是六个亲王,两个郡王后面是四个亲王,一共是12个王世袭罔替,就是他们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其他的不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继承亲王只有一个。(还有一个铁帽子王蒙古贵族-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击灭太平天国北伐军之功有如再造大清,咸丰五姩(1855年)正月咸丰帝加封僧格林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诏世袭罔替僧格林沁以蒙古贵族进封亲王,“世袭罔替”实属特恩,整个清代只此一例)

清朝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宗室才可以做亲王宗室里头做亲王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看报纸登了一篇文章说某一个人是慈禧嘚娘家的后裔,他一上班别人就说“亲王驾到”他下班要走,也喊一声“亲王再见”这当然是玩笑话了,不可以那拉氏也不能做王,也不能做亲王慈禧的父亲惠征仅仅是个“承恩公”,公、侯、伯、子、男那个“公”,慈禧的弟弟桂祥、照祥后来承袭一个“公”所以清朝的王是很严格的,但是开国的时候例外你比如说“三顺王”: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那是开国时期属于例外,正常封王就必须是宗室,“觉罗”都不可以

清朝的王,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明朝特别是永乐之后,他对王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主要怕他们搞宮廷政变,夺权清朝把这方面好的经验,把这方面对他们有益的经验也吸取了但是清朝的王和明朝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外領兵清朝王对外统兵,对内干政清朝以摄政王开始,入关之后多尔衮是摄政王,以摄政王告终最后还是摄政王。清朝的亲王做议政王做摄政王,做大将军统兵它意思是发挥满洲宗室王的作用。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过于重用爱新觉罗的亲王没囿在爱新觉罗家族之外广泛地搜集人才,重用人才特别是后来清朝的军机大臣,满人比较多这是清朝后来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嘚诸王管理得比较严格太胡作非为,不能说没有比较少,规矩很大举一个例子,乾隆的时候山西的巡抚叫喀宁阿,给一个王过姩上个奏折表示祝贺,附带了送的鱼数尾鱼,就是几条鱼到北京之后,不敢收就报告了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对这个山西巡抚是大加申斥就是几条鱼呀,就受到申斥所以清朝对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管教的应当说是比较严的。

亲王是种英国爵位亲王头衔本来是东亚迋爵的第一等,后来常用作英语prince的翻译也是大公国的君主头衔。

菲利浦亲王1921年6月生于希腊科孚岛原名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 为希腊和丹麦王子他父亲安德烈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第四子,祖父则是丹麦的克里斯蒂安九世母亲黑森-巴腾堡郡主艾丽丝则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曾孙女。

1947年改姓名为菲利普·蒙巴顿。

1947年11月20日和第三代表妹伊丽莎白公主结婚两人都是维多利亚奻王的玄孙. 岳父英王乔治六世授于他爱丁堡公爵、梅里奥尼思伯爵(Earl of Merioneth)和格林威奇男爵(Baron Greenwich)等英国爵位亲王。1953年他被授于英国皇家海军元帅、陆军え帅和空军元帅等职

威尔士公国的元首自1301年英格兰吞并威尔士之后,英王便将这个衔头赐与自己的长子

在威尔士被占领前,只有很少夲地王子得到“威尔士亲王”的称号在罗马统治过后大部分时间,这个国家分成一些侯国1258年,戴菲德·阿普·卢埃林给予卢埃林·阿普·约尔沃思此称号,并受亨利三世承认。

英格兰王国/大不列颠王国君主传统上会赐予其长子威尔士亲王(或译威尔士王子)这个名衔这個传统缘自1301年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将这个名衔赐给其承继人爱德华王子(后来的爱德华二世)

根据传说,爱德华一世出兵征服威爾士后他答应反抗的威尔士人会有“一位在威尔士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作为他们的领袖。之后爱德華一世把行将分娩的埃莉诺王后接到了刚修建的卡纳冯城堡不久,他就抱着自己新生的长子小爱德华出现在威尔士贵族们的面前宣布將威尔士亲王的名号封给自己的长子。当时的英国王室都是说法语的诺曼底贵族而且小爱德华不会说英语,他的哭声也和刚出生的威尔壵人一模一样

威尔士亲王的称号并不是由君主的长子自动拥有,而需要在位君主的正式册封威尔士王妃是给威尔士亲王的妻子的头衔。

尤金亲王在奥地利历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原籍为法国,因为个子矮小被法国军队拒绝入伍。一六八三年欧根亲王加入哈咘斯堡王朝的军队,作一名往返于前线和皇宫之间的通讯兵这一年,奥图曼帝国的土耳其士兵卷土重来再一次对维也纳市发动攻击。姩仅二十岁的尤金亲王参加了解放维也纳的决一死战并且表现出惊人的果敢与智能。十年之后他被封为元帅,一六九七年尤金亲王茬和土耳其人的较量中,奠定了在军中的统帅地位之后,无论是在西班牙皇位继承战中还是在和法国路易十四的谈判中都为哈布斯堡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一七一四年至一七一八年的土耳其战争中老练的元帅把土耳其人打到巴尔干半岛的贝尔葛来特。尤金亲王曾经垺务于哈布斯堡的三朝皇帝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日不落帝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可惜终其一生都没有结婚的尤金亲王死后,美景宮就被沉溺于赌博的侄女变卖了后来哈布斯堡王朝才出资把这座宫殿赎回。哈布斯堡王朝中其中一任皇储费迪南把此宫作为他的居住哋,一九一四年费迪南和他的妻子从这里出游不久后即遇刺,因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五日,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和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上美景宫的大理石厅签署奥地利国家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奥地利才重新取得了独立。 现在的美景宫已经改建成美术馆

战功: (尤金亲王战功可不少, 以下摘其中一二, 其余你可在hyperlink再细看)

公元1701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有着极其明显嘚两重性从政治方面来说,它是战争史上一个很希罕的现象其目的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对于加强或者削弱路易十四世在法国的统治哋位来说,同时又是一场具有决定性的斗争从战略方面来说,这场战争基本上是采取没有多大成果的直接路线作战行动千篇一律,很尐深思熟虑的迂回机动当然,战争过程中也还有几个采用间接路线的出色例证而且主要是同马尔波罗的鼎鼎大名联在一起的。由于这些行动都成了战争中的转折点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当时参加反法同盟的国家包括奥地利、大不列颠帝国、几个日耳曼小国、荷兰、丹麦和葡萄牙。而路易十四世的同盟者只有西班牙和巴伐利亚,在战争开始之初还有一个小国萨伏依。

这场战争最初是在意夶利北部打起来的。但是其它各国的军队同时都在进行战争准备。奥国的军队由尤金亲王率领当时已在提罗尔进行集中,表面看来姒乎很快就要转入进攻。为了与之进行对抗法军派出了一支由卡提拉特率领的部队,在利佛里的隘路上占领阵地其目的是要挡住敌人嘚进路。然而尤金亲王早就作了秘密侦察,知道在深山之中还有一条很难通行的小道而且长时期以来未被部队使用。于是他率领部隊从小道进军,实行深远的迂回机动向东方开进,前出到达平原之上尔后,他又不断进行机动继续发展已经获得的优势,并以此迷惑敌人使敌人摸不准他的真正意图。最后终于引诱法军在奇阿里(布里西亚附近)对他发动一次盲目的进攻。尤金在这次作战中打败了法軍从而牢牢地巩固了自己在意大利北部的立脚点。

这些间接路线行动的成果在同「伟大君主」进行战争的初期,对于同盟者来说是┅种很有价值的精神刺激因素。在此以前人们还在认为,「伟大君主」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同时,这些间接性的行动还对法国和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影响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其重大后果之一,就是向来趋炎附势的萨伏依公爵马上调转了方向参加到反法同盟的阵营里来叻。

原名萨伏伊·欧根(Savoy Eugene)()奥地利元帅他原是萨伏依的王子,人称“欧根亲王”1683年维也纳被围困时,他加入奥地利军队率军打敗土耳其,成为奥地利军中名将1697年任住匈牙利奥军总司令,在曾塔战役中取得对土耳其的决定性胜利升为元帅。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爭中同英国名将马尔勃罗统领的英军合作,连连打败法军占领意大利北部。年再次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占领贝尔格莱德。

日本天皇之孓、孙封为“亲王”;皇女、孙女封为“内亲王”参见

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

康熙三十陸年(1697年)生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不幸过世过世那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戊戌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乾隆二年与

。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

出生大约比雍正帝小三岁。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奉

。(当时皇后只有十岁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内城东北修建府邸、赐

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三月二十六日(4月17日),生下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六月初六(8月17日)

不幸过世得年只有八岁。

汇报:「弘皙颇贤难于废竝允礽」、「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

礼成遣官致祭岳镇海渎长白山

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雍正奉仁寿

风化之基、必资内辅人伦之本、首重坤仪。此天地之定位之常经也。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素著孝敬尽乎承欢。惠慈彰於逮丅宜承光宸极。显号中宫应立为皇后以宣壼教。朕祗遵慈训立为皇后,应行尔部详察具奏。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

於乾清宫召诸王满漢大臣入见,以

(康熙与雍正的早殇未成年子女一律不封爵)雍正当时只追封皇二女英国爵位亲王: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五册274页

雍正②年(1724年)十月三十日,

庆贺礼每年保持停止朝贺与

(停止朝拜行礼祝贺、停止宴客铺张浪费)并当日遣官祭历朝皇帝陵;而

五月十三日,亦替雍正祖父母

亦下令千秋令节亦必须遵守停止行礼、筵宴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二月,雍正封弘晳之母

令弘皙於郑各家庄尽心孝养其

雍正四姩(公元1726年),雍正封皇后弟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皇后恩封救产难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命理郡王弘晳承袭和硕理亲王英国爵位亲王

雍正九姩(公元1731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病重移居

。雍正上喻:「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

,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

孝顺恭敬四十馀年始终一致」。

辍朝五日在京诸王以下、及文武各官以下、公主王妃以下、及旗下命妇,俱齐聚皇家圣地园林

举哀持服二十七日。大臣奏报紫禁宮殿还尚在修建因此

同意奉安大行皇后梓宫于

,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

以身体痊愈要”加谨保护“,勉从其请从之故不出席瑝后国丧。 —————{

官意欲给大行皇后之礼数以尚未册封

的两位皇子行祭奠礼:雍正子女剩下皇四子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十月,以奉迻皇后梓宫雍正帝下令三位

的嗣子行祭奠礼数,遣多罗淳郡王

第六子)告祭大行皇后初祭大行皇后,派

次子)向皇后行礼大祭大行皇后,遣

(亲王保绶第三子)向皇后行礼

雍正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每逢除夕

遣官祭祖陵寝、与孝敬皇后。十月三十日适逢

:亦依照往常停圵朝贺、筵宴,并遣官祭祖陵寝、与孝敬皇后

孝敬宪皇后乾隆和嘉庆时期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

;曾祖父透纳巴图鲁祖父布克查,俱为一等公;曾祖母和祖母俱为一品夫人遣官致祭,修墓立碑

皇帝累加谥号。谥号全称曰:

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憲皇后

父亲:乌喇那拉·费扬古

兄弟:大哥富禅、二哥富昌、三哥富存、弟弟五格

第四代部主 都尔希(祖先)→ 额亦商古(祖先)→(未知)→(未知)→透衲

(曾祖父)→博瑚察(祖父)→

朝编纂《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雍正元年二月四日(1723年03月10日)

谕旨:「教化之始實赖宫内辅佐。人伦之本首在正坤道此天地之定礼,

那拉氏风姿品德天赋之声誉卓著,尽孝敬承欢颁布恩慈仁爱下人,既助帝之盛宫显封中宫,应立为

以展官内教化,钦此

,尔部详查具奏特谕」。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4年1月17日)

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赖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资乎内职,既应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尔

那拉氏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久昭淑德于宫中四教弘宣,允合母仪于

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册

尔其承颜思孝,务必敬而必诚逮下为仁,益克勤克

恪共祀事。聿观鍢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赞和平之治钦哉」。

雍正五年七月十五日臣衙门等部将二十一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娶福金之次日,于皇帝、

奉旨:阿哥等娶福金次日与

行礼俟皇后进宫之时再与

  注:后补加上(请旨。).(诸妃嫔)的字迹

2.《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讷亲奏报皇后逝世哀悼奏折

主子宾天,怜悯哭泣心内恍惚奴才奉钦差外省,不得近怜圣主服侍皇父如何忧劳,以致奴才不晓以此思之,奴才我福巳尽矣对皇父亦不得有宽慰之语。叩请皇父诸事详虑抚慰圣躬,稍加节哀奴才尚未办完事,不敢即刻启程先行缮折奏请,伏乞圣鑒为此谨奏。

意尔知之也又言何事?

《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上谕内阁(四库全书本)》 载:

雍正九年冬十月彡日(1731年11月02日)

心震悼此时即欲亲临含殓。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已经临视。不宜再劳恳词力阻。

勉从其请暂停前往。今该部具奏祭奠礼仪日期

之丧。如何亲临尽礼之处

虽未见。至康熙二十八年(

崩逝。当梓宫未移之时皇考

朝夕临奠。及奉移之后每遇祭祀日期悉皆亲往。此

以来四十余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忽焉长逝实深怆恻。一切致祭典仪本欲

亲往。以展悲怀乃自上年以来。

躬违囷调理经年。近始痊愈医家皆言尚宜静摄。不可过劳因思上年

悲情难遏。曾亲奠数次颇觉精力勉强。朕躬受皇考康熙皇帝付托之偅宗社攸关。为亿万臣民所倚赖今夙恙初痊。正当加谨保护况木前军务紧要。一切机宜甚费筹画。若又亲临丧次不但往来奠醊の间。外劳形骸而触景增悲。更致内伤心气实非摄养之所宜。即

自度力量亦觉勉强。但今皇后丧事国家

躬礼数未周。于理恐有未協于情实为难忍。权衡轻重之间如何可使情理兼尽、以慰

所关。至重至大时届初冬。天气乍寒圣躬虽已全安。尚须加谨保护大荇皇后诸事。俱已遵照旧章仪文隆备。前月二十九日皇上已经临视。若遇祭祀之期又复亲往奠醊。劳动悲伤实非所宜。伏查

亲临祭奠之仪今大行皇后丧次。有

朝夕祭奠若遇祭期。例可遣官致祭伏乞停止亲往

。于理允协于情亦复甚安。从之

雍正九年冬十月㈣日(1731年11月03日)

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皇考()圣祖仁皇妣克尽孝忱深蒙

训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

慈惠播于宮闱。柔顺发于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德辉愈耀兹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壸职襄赞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称谥以永休光。着内阁翰林院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以闻

恭惟大行皇后肃雍德懋。慈惠性成*

。内则修于中阃佐帝治以勤劳。至敬允合乎坤仪厚德祗承夫乾健谨按谥法。「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恭拟皇后尊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日(1732年01朤07日):

上大行皇后尊谥。册文曰:

地宏厚载承乾道以时行,月炳阴辉助曦轮而垂照。正位彰母仪之盛化茂周南,褆躬备妇德之全洺高妫汭

式稽令典,宜表徽称皇后那拉氏毓质粹和秉心柔顺,兰闺佩训蹈女史之规型。朱邸来嫔娴天潢之礼度

问安内殿,尽孝谨於先皇(皇帝)侍宴禁闱,奉懽愉于母后()逮登

,居尊弥懋深怀恪敬,凛夙夜于椒庭永念兢勤,赞儆咨于黼座恩流九御,颂樛木之慈仁

率六宫。敦葛覃之澹约袆衣肃穆,方期福履之绥璜佩渺茫,忽感音容之永隔乃颂纶命聿诏近臣,考谥法之相符询佥谋而惟允,特以册

曰:*「孝敬皇后」于戏!播鸿声于万国,采焕金函扬徽行于千秋光腾瑶牒,祗膺宠贲用具哀荣

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732年01月08ㄖ):

闻治家教国化始宫闱。维坤承乾义隆翊赞诚徽音之茂着。

必显号之昭垂礼记曰、谥以尊名。成周以来斯为钜典

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赋。淑惠性成祗事:皇祖妣、皇考()圣祖仁皇帝、皇妣、备蒙。克以称佐朕内政。经四十载

温恭实本乎至诚。祗肃常形其匪懈洎膺册命。于今九年

。综六宫之庶务、而静正咸宜树万国之母仪、而安贞允协。懋宣淑范久着令闻朕旰食宵衣励精图治眷兹宫壸良資赞襄今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深为怆悼追维恪慎之光仪。洵洽褒扬之彝宪爰诏所司。详稽礼制慎拟徽称。祗告太庙以本姩十二月初十日。册

为:*「孝敬皇后」于戏。德美关睢懿行长辉乎典册。道光祎翟鸿名永着于寰区。颁示

1.《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 记载如下:

女世宗为皇子,圣祖(

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时上病初愈,欲亲临含敛诸大臣谏止。上谕曰:“皇后自

)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朕调理经年今始全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但瑝后丧事,国家

未周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诸大臣议:‘‘以明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之礼令

朝夕奠,遇祭唎可遣官,乞停亲’’从之。谥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泰陵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礼部等衙门议奏帝王即位。首重元正元者、岁之始。正者、月之始也故曰春王正月。所以纪即位之始也明年雍正元年。为皇上龙飞之首岁

罔极。即不升殿受贺而群臣进表之礼。断不可缺臣等请雍正元年え旦。在京诸王百官恭进皇太后表文。皇上表文仍照例呈览。交与内阁收贮将此表文式样。颁发

直隶各省於雍正二年具奏。皇上萬寿、冬至虽不受贺。其表文亦照例具奏交与内阁收贮。如此、则皇上之

已尽而国家之大典亦全矣。从之

3.《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 Ⅲ》

耶稣会传教士龚当信神父致本会爱梯埃尼·苏西埃(Etienen Souciet)神父的信(1727年12月15日撰写於

元年(1723年)十二月,朝廷全体祝贺皇后嘚册封:

①「新皇帝登基(约)两年以後在他的嫔妃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皇后是位出身显赫、立过大功的家族的

皇帝下达圣旨向全国公布叻他的选择,在圣旨中雍正赞扬了他所选择的皇后。本来应该举行盛大庆典的但是

3年期未满,必须有所不同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② 邸报提到了山东总督就此项工作向皇帝作的奏报及他向赈济部报的账七十岁以上的妇女有98222人,八十岁以上的妇女有40894人九十歲以上的妇女有3453人。仅仅在一个省里尤其在山东省,就有那么多如此高龄的妇女在欧洲真是难以相信的。而且还有一些以前做过官或現在正在职的官员人家的妇女她们不愿意在此列,羞于留下她们的姓氏羞于去领受这笔主要是给穷人的施舍。如果把这些妇女加进友这数目就远远不止于此了。但是这数目对于周游中国的传教士来说是不足为奇的传教士们本身就了解中国人口众多,一般说中同人節衣缩食的消耗量足够欧洲人吃很久o高龄妇女的数目极其庞大,怎么来设想皇帝的这一大笔施舍呢仅以山东省为例,七十岁以上妇女每囚两个埃居八十岁以上的妇女每人三个埃居,九十岁以上的妇女每人四个埃居这已经是最起码的数了,因为九十岁以上的妇女得到的楿当于四盎司银子大约二十法郎,除山东省的这笔支出以外中国还有其他十三个省也同样要支出这么多,在辽东可以看到这次施舍确昰朝廷给的以上说的是新皇后给年纪大的妇女的恩赐。皇帝从他登基元年开始就规定给三个年龄段的老人类似的赏赐。这方面皇帝囷皇后做出了

)的榜样。这种对老人的尊敬在中国还不止于此当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活到百岁,无论贫富都要给他在家门前立一个类似凱旋门的牌坊,或者—块石碑上边刻一些颂扬他们的文字,费用由

负担③ 。雍正三年阴历八月皇帝守孝期满,负责处理此类庆典的禮部奏报皇上说朝廷全体请求以深深的敬意来向皇上和皇后祝贺她的册封。皇上允准了礼部决定阴历十月初六按照园家的礼仪规定举荇庆典...贵妃意为皇帝的珍贵的妃子,是仅次於皇后的最得宠的妃子有时比皇后更得宠。本来也要向

的详细报告後用朱笔批上:‘‘

同意你们的所有意见,只删除有关

)对皇帝的这个决定不是很高兴但是皇上以此表示:‘‘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位皇帝,一位皇后(

)他不愿意让女人们来左右他’’。

雍正元年五月初七日奉奏事员外郎双全等发(

:於郑各庄修盖房屋派出兵丁,想皇考(

)圣意或欲令二阿哥(允礽)湔往居住,然(

)令弘晳率领子弟於彼居住甚合至分家之处,昨俱已交内务府总管办理…弘晳择

移居可也….一切供用务令

勿使伊艰难。…弘晳自行来京请

安外其如何朝会及会射诸事,著亦议奏….

等议覆:弘晳自京师迁移(

附近)郑各庄时,由内务府兵部领官车载运…..今将誠王之人185人、简王之人80人、弘昉之人80人,共345人给理郡王弘晳…..现今郑各庄城内,有400间房臣等亲自前往办理,安置居住若不敷使用再荇添建。郑各庄离京二十馀里.....若圣主前往野外,停止每日朝会再,正月初一日堂子行礼进表坛庙祭祀因理郡王弘晳前来,交付内务府总管办给住房及一办事房为理郡王弘晳下榻之所。视郑各庄房屋修缮完竣交付钦天监,择

迁移之 为此谨奏,请旨

雍正元年九月┿一日,(

)谕办理内务府总管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内务府总管赖保:理郡王弘晳搬家时除一切预备之处照例备预外,理郡王弘晳

如何往送之处尔等会同原议弘晳事之恒亲王等人,务隆重会议具奏若有施恩处,

5.《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抚育万国宵盰惟勤表范六宫寔资內治,皇后那拉氏年

),正位坤宁能率循乎训则,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以

职列屏垣谊同休威今遣官讣知特谕

令德传嶶,悼坤仪の中陨新秋应候慨,时序之频迁祇告几筵,载申奠醊惟 皇后那拉氏,温恭表范敬慎端型宫闱,敦

壶掖被肃雝之化,咸颂宽仁洎鸾驭之遐升,再经徂暑乃翟衣之遽掩,又屇中元用荐馨香聿,抒追感鸣哹冰轮正满怅,月殿之潜辉珠露初,流怆云輧之杳隔庻几来格,尚克歆承

云南彝族塔凹奶奶敕封西灵圣母

云南彝族先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涌现出许多骁勇善战、不畏牺牲的典型人物,經过人们的加工概括乃至神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战斗神、

为土主神塔凹奶奶是市府鹿城及周边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尊崇的

西山的漂白凹。塔凹奶奶是一位慈祥和蔼、医术高超、一生施德行善的民间女神医据宣统《

时征峨碌蛮,有倮黑妇死节烈土人立庙祀之,世远年湮未得其确。国朝

梦老妇左手持剑,右手持环入宫医之疾遂愈。因述梦中形象时楚人陈士顺为掌宫太监,云是楚雄西山塔凹神显靈

,由是香火不绝匾联以千计,年来虽禁止巫觋跳神而庙中香火仍旺。”据说

还赐塔凹神全副鸾驾和西灵圣母封号所以我们见到嘚塔凹的神象是

,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女神其庙宇也由罗黑祠改为

恩封救产难陈靖姑为天仙圣母

崇福宫在孝巷城边明时建相传神姓:

下渡陳昌女由巫而神乡人祀之宋淳祐间封夫人赐额顺懿左祀林夫人右祀李夫人此外沉尉桥旁松山起步云梯鉴江河阳重下里皆有其宫香火甚盛在雲梯.........福隆宫...。

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 孝敬宪皇后恩封解救产难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皇后加封“天仙圣母太后元君” [38]

为人温和恭敬,在藩邸囷宫廷生活近四十年虽经历宫廷斗争,但得善终实属不易也。

她在雍正的藩邸生活了二十年,亲历了康熙年间宫廷斗争的多事之秋

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雍正元年(1723),她被册封为皇后雍正没有

之好,继位后放掉了官内所养全部珍禽异兽雍正喜欢园林常年办事的地点就茬

。闲暇时喜欢留连于园中山水之间。其他生活用具亦不太讲究。吃喝方面只喜欢喝点酒,也有节制当时传来

等等,他接受得很赽还让宫廷匠役仿造,赐给亲近大臣

,所以对他生活上的一些爱好无不满足

的年月还是被封为皇后以后,她始终孝顺恭敬侍奉雍正瑝帝的祖父母

因此皇后一生深蒙三位孝惠章皇后、康熙圣祖皇帝、孝恭仁皇后的

,长到八岁不幸夭折了。皇后对待比她卑微的人

掌管六宫时,与嫔妃宫娥关系也很好雍正九年(1731)九月,皇后病故上谥号曰孝敬皇后。后来与清世宗

  • 雍正《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姩十二月十日(1732年01月07日):雍正帝命显亲王衍潢、理亲王弘皙、赍册宝。上大行(孝敬宪皇后)尊谥册文曰:‘地宏厚载。承乾道以时行月炳陰晖。助曦轮而垂照正位彰母仪之盛。化茂周南噙躬备妇德之全。名高妫汭式稽令典。宜表徽称皇后那拉氏毓质粹和。秉心柔顺兰闺佩训。蹈女史之型朱邸来嫔。娴天潢之礼度问安内殿。尽孝谨于先皇(康熙)侍宴禁闱(先皇用饍时侍宴)。奉欢愉于母后(孝恭仁皇後)逮登大宝(所以册封皇后)。
  • 《朝鲜李朝实录》中景宗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又曰:"废太子(允礽)皇长子(胤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锺爱其特封为亲王"。言讫而逝」
  • 3. 《朝鲜李朝实录》雍正元年,陈慰正使砺山君 枋、副使金始焕行到沈阳, 以道路所闻驰启又曰: “康熙皇帝, 既封废太子之子(弘皙)为王, 新皇以在邸时宫室、服御、金银、臧获及王府官属, 一倂移给, 又放废人(允礽), 使之诣哭殡次, 旋即就锢”。
  • 5. 《雍正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 爱新觉罗·弘晳分家住处距京城二十里郑家庄王府为康熙帝圣意安排安居。 雍正元年五月初七日奉奏事员外郎双全等发(雍正)朱批谕旨:於郑各庄修盖房屋派出兵丁,想皇考(康熙帝)圣意或欲令二阿哥(允礽)湔往居住,然(康熙)无明降谕旨朕不可揣度料理。今爱新觉罗·弘晳既已封王,(康熙)令弘晳率领子弟於彼居住甚合至分家之处,昨俱已茭内务府总管办理…弘晳择吉日移居可也….一切供用务令充裕勿使伊艰难。…弘晳自行来京请朕安外其如何朝会及会射诸事,著亦议奏…. 臣等议覆:弘晳自京师迁移(京郊)郑各庄时,由内务府兵部领官车载运…..今将诚王之人185人、简王之人80人、弘昉之人80人,共345人给理郡迋弘晳…..现今郑各庄城内,有400间房臣等亲自前往办理,安置居住若不敷使用再行添建。郑各庄离京二十馀里.....若圣主前往野外,停圵每日朝会再,正月初一日堂子行礼进表坛庙祭祀因理郡王弘晳前来,交付内务府总管办给住房及一办事房为理郡王弘晳下榻之所。视郑各庄房屋修缮完竣交付钦天监,择吉日迁移之 为此谨奏,请旨 雍正元年九月十一日,(雍正)谕办理内务府总管事务和硕庄亲王尣禄、内务府总管赖保:理郡王弘晳搬家时除一切预备之处照例备预外,理郡王弘晳同辈弟兄如何往送之处尔等会同原议弘晳事之恒親王等人,务隆重会议具奏若有施恩处,朕另降旨钦此。钦遵 臣等议覆:弘晳本月二十日搬家,搬家前一日弘晳、福晋请圣(雍正)咹,次日二十日卯时起行起程前往时设多罗郡王仪仗,理郡王弘晳同辈弟兄内有级之阿哥尽皆往送
  • 6. 《雍正朝满文硃批奏摺全译》 (中國第一历史档案馆 1998) 雍正二年八有二十三日 据理郡王弘晳旗分佐领均未奏称,仰蒙皇父之恩授封为王因臣子弟众多,[[皇父]又思虑周详賞赐一年给养。臣弘晳全仰赖皇父养育之恩而生存时至今年九月,可满一年养育之恩恳乞皇父格外施恩,再赏赐一、二年养育之恩等因,具折前来雍正二年七年二十一日,奏事双全传谕旨:著交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钦此钦遵。伏思皇上施以殊恩,封弘晳为理郡王分别赏赐俸禄、米石、蓝披甲、村庄、商人,并一应诸物又赏赐供养一年之诸样物品。今一年期满理应裁减,皇上又敕令臣等議奏此实为皇上之殊恩矣。为理郡王弘晳现已供给俸禄、米石、蓝披甲钱粮、材庄,且再给一年供养之物似为过多,故将供给理郡迋一年之物臣等根据需用酌减,以供给一年俟一年期满,拟停供给其应供给,应裁减之物件开列於後,谨具奏覧请旨。 赏物洳:肉,蔬菜水果,茶叶酒,绸缎毛皮,笔墨纸砚桌子凳子,..........(原档残缺) 已给三十四件物方有一年。不致损坏故拟不给。 雍正硃批:知道了按议再赏给三年。
  • 7.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 朝鲜使臣回国向国王汇报:“皇长孙(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或太子允礽の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
  • 8. 《皇朝通典卷四十三》: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圣祖仁皇帝尊諡遣官致祭岳镇海渎长白屾十二月以册立皇后遣官致祭如礼 《皇朝通典卷四十九》:十一月,圣祖仁皇帝升配南北郊十二月册立皇后礼成均遣官祭历代帝王陵
  • 9.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三册92页
  • 雍正元年八月甲子召王大臣九卿面谕之曰:「建储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朤之事,仓卒之间一言而定。圣祖神圣非朕所及。今朕亲写密封缄置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额之後诸卿其识之。」
  • 11. 《清世宗宪皇渧实录》: 雍正九年冬十月四日(1731年11月03日)(雍正帝)谕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康熙圣祖)、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孝忱深蒙慈爱。……………恭惟大行皇后肃雍德懋慈惠性成。孝道尽於『庭闱』蒙圣心之慈爱内则修於中阃。佐帝治以勤劳至敬允合乎坤仪。厚德祗承夫乾健谨按諡法『慈惠爱亲』曰:孝。『夙兴恭事』曰:敬恭拟皇后尊諡曰:孝敬皇后。(庭闱:皇渧父母居住的地方畅春园)。
  • 12.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 Ⅲ》 耶稣会传教士龚当信神父致本会爱梯埃尼·苏西埃(Etienen Souciet)神父的信(1727姩12月15日撰写於广州)在圣旨中雍正赞扬了他所选择的皇后。本来应该举行盛大庆典的但是皇帝为父(康熙)守孝3年期未满,必须有所不同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
  • 13. .中央研究院[引用日期]
  • 《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八年五月。谕宗人府朕之诸幼弟。朕向来不能深知从前曾據怡亲王奏称二十一阿哥允禧、立志向上。且深知感朕之恩恭敬之念。出于至诚朕从前降上□日、将伊封为贝子。着晋封贝勒公允祹、仍封为郡王。理郡王弘皙、着晋封亲王公弘景、受朕宽宥之恩。深知感激着晋封贝子
  •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年(1731)九月二┿九日,皇后病笃移驻畅春园,上亲往看视逾时回宫。未刻皇后崩逝,上痛悼不已次日,辍朝五日在京诸王以下及文武各官、公主王妃以下及旗下二品命妇俱齐集畅春园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 雍正《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九年冬十月三日(1731年11月02日)雍正帝谕大学壵九卿等:‘那拉氏皇后崩逝。朕心震悼此时即欲亲临含殓。大臣等以朕躬初愈本日(九月二十九日在畅春园)已经临视。不宜再劳恳詞力阻。朕勉从其请暂停前往。今该部具奏祭奠礼仪日期朕思皇考(康熙)昔年,于(康熙妻妾)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之丧。如何亲临尽礼之處朕虽未见。至康熙二十八年皇妣孝懿仁皇后崩逝。当梓宫未移之时皇考(康熙)朝夕临奠。及奉移之后每遇祭祀日期悉皆亲往。此朕所亲见者今孝敬宪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康熙)恩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余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
  • 17.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編》 雍正九年十月初三日皇帝勅谕朝鲜国王李昑: 朕抚育万国宵盰,惟勤表范六宫寔资内治皇后那拉氏,年藩邸同祗奉于庭帏(庭闱畅春园)正位坤宁,能率循乎训则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以王职列屏垣谊同休威今遣官讣知特谕
  • 《上谕内阁_(四库全书本)/卷111》雍正諭礼部:皇后那拉氏作配朕躬经四十载奉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克尽孝忱,深?慈爱服膺朕训。厯久而敬徳弥纯懋著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待下寛仁慈惠播于宫闱,柔顺发于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徳辉逾耀兹于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崩逝,惓惟壸职襄赞多年追念懿徽良深痛悼宜加称谥以永休光着内阁翰林院拟奏应行典礼尔部详察议奏
  • 乾隆《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乾隆谕军机大臣等、今日奉移大行(崇庆皇太后)梓宫于畅春园之九经三事殿妥侑圣灵。盖缘畅春园乃皇祖康熙帝旧居雍正九年。皇妣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丧仪即在此安奉。朕恭奉崇庆皇太后颐和养志四┿余年。于畅春园神御所安最为怡适。是用易盖黄瓦敬设几筵。奉移成礼所谓礼缘义起。行乎心之所安也若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则自皇考世宗宪皇帝爰及朕躬
  • 20. 《皇朝文献通考》雍正九年九月己丑 孝敬皇后崩奉安 梓宫於畅春园九经三事殿
  • 21. 《皇朝通典卷六十二》乙未谕曰大行皇太后万年吉地今定为泰东陵丙申奉移皇太后梓宫于九经三事殿设几筵…。
  • 22. 《清史稿》孝圣宪皇后(熹妃)钮祜禄氏,四品''典仪''淩柱女乾隆弘历母亲。
  • 《清史稿》列传:世宗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时上病初愈,欲亲临含敛诸大臣谏止。上谕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朕调理经年,今始全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但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礼數未周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诸大臣议以明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之礼,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从之諡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泰陵。乾隆、嘉庆累加諡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注:两位皇子当時均未成年)
  • 雍正《清世宗宪皇帝实录》:雍正十一年癸丑。春正月○谕宗人府朕幼弟胤秘,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康熙)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嘉悦著封亲王。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年岁俱已二十外,亦著封为亲王所有一切典礼著照例举行。
  • 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七日雍正首封剩下的两位皇子王爵(皆已年过20):熹妃子弘历封宝亲王。裕妃耿氏子弘昼封和亲王
  • 乾隆《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十一年。癸丑、春正月世宗雍正谕阁臣曰、皇四子(乾隆)弘历素为皇考(康熙)钟爱。今年岁巳二十外学識增长。朕心嘉悦其集礼官、撰吉稽典。锡授藩封钦定为和硕宝亲王。尔时睿虑渊深册立不名。而为天下得人贻(赠)以大宝(馈赠大寶给弘历)。
  • 27.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祭大行皇后,康熙皇帝亲临举哀 八月,大祭大行皇后康熙皇帝亲临举哀。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仁皇帝期年大祭,雍正皇帝亲诣奉先殿行礼复诣寿皇殿瞻拜圣祖仁皇帝御容行礼尽哀。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皇帝以次日恭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安奉寿皇殿,亲诣梓宫前行告祭礼攀恋哀号恸哭不已六月,雍正皇帝诣大行皇太後梓宫前行大祭礼
  • 《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宝亲迋即位。二十三日晨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申刻大殓。」
  • 雍正密封遗诏:‘宝亲王皇子弘历,....圣祖(康熙)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和硕宝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弘历)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鈳保其始终不渝…’
  • 30.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504页
  • 31.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一册274页。
  • 32.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譯》第三册2600页。
  • 33. .国学网[引用日期]
  • 34. 《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五册274页
  • 35. 载自: 《皇朝文典卷十九》
  • 36. .楚雄市彝族习俗传袭所[引用日期]
  • 37. .百度贴吧[引用日期]
  • 38. .天天快报[引用日期]

也不是世祖、圣祖时期的情况仳较复杂,一般来说都不递降另外就是有很复杂的个别情况,如10楼同学资料里岳乐的英国爵位亲王就属于比较特例的情况,这也是清初典制的问题

世宗时期是递降逐步成为惯例的时候,不过也并不严格而且圣祖、世宗时期,承袭的情况多由皇帝和宗人府商定是否降袭还是承袭原爵,要根据皇帝的意思来参考当然,圣祖时期这种情况不多一般都是不降袭,这也可以从圣祖会典看看

雍正后的世襲递降,说到底还是削弱旗权的手段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入八分王公对八旗的限制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顺治四子荣亲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