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古诗其一是写景诗吗?

原标题:回乡偶书古诗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來。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夶: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歲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古诗》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急求写景的诗,托物言志诗,思乡思親诗.
给我分好类,要有诗名.

  写景1、《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年代:【唐】 作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年代:【唐】 作者:【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與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乡偶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