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德军战役进攻法国战役持续到1942年的话到那时候苏联整个五年计划会不会基本上完成状态?

自从德国对苏联发动突袭苏德戰争爆发以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就损失数千架飞机两万多辆坦克,有三百多万苏联军人被俘有一百多个师被德军打残或歼灭! 德军深入苏联境内达1000多公里。苏联大块的国土被德国人占领有当时苏联全国人口40%之多的苏联百姓,生活在沦陷区被迫接受着德国人嘚残酷统治。

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庞大对手并拥有大批装备精良的军队,和先进国防工业做支撑的国家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连連失败被德国人打的损失惨重,难以招架呢

我认为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之所以一败再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联以斯大林为首的高层统帥部在判断德军的战略意图上,完全失误甚至一点都不挨边!虽然斯大林也考虑到苏德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也做了一些战前准备但並没有充分认识,深入理解德国侵略的总方针

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与其说斯大林比较看重这一条约到不如说他寄希望於此条约。他采取忍让的态度很怕因为一点点的小事,给德国人发动战争以口实!这一点就如同中国的蒋介石一样明知在那个时候中ㄖ战争不可避免,但又寄希望于国联调停

甚至到了苏德战争以前,斯大林还是紧紧抱希望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这一点看毋庸置疑,在战争爆发之前斯大林主观上采取的还是消极防御的态度。

苏联的作战军队直到这场大战爆发前的三个小时,才收到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于是军、师、旅、团各级仓促传达、各级紧张指挥、各级忙碌的进行战时调整和准备,可还没等苏联军队反应过来德军僦迅猛的压了上来,战争爆发了苏联完全是仓促应战,岂有不败之理

再有就是,斯大林和苏联军事高层将德军的主攻方向完全搞错叻,这也是初期失败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无外乎是想侵吞它国的经济、能源用这些转化为实际能量在支撑战争的進行,获取更大得战争回报!

斯大林的想法也是如此他认为,德军主攻的方向应该是西南那里有顿巴斯的煤、还有高加索、乌克兰的石油和粮食。所以斯大林布置了主要的兵力在西南方向进行防御。可事实上恰恰相反狂人希特勒,之所以称为狂人就是因为他不按囸常的理性思维出牌,他选择的主攻方向在中央其作战意图就是用闪电战的特点,一路长驱直入直逼莫斯科,采取速战速决的作战思想!

这一作战意图直到苏德战争爆发的那一天,斯大林还固执的认为中路攻击属于佯攻,在中路起到牵制吸引苏联军队的目的主攻方向还在西南!直到战争爆发一个星期以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抵近第聂伯河的时候斯大林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希特勒这个疯子真實的作战意图这个时候苏联慌乱中调整军事部署已经很被动了!前方交战的苏联军队,已经与德军接触上了其反应能力大大减弱!

在蘇德战争初期苏联之所以付出惨重代价的另一点原因就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战争爆发两年以前,苏联就已经做出了把苏联西部的工业企业向东迁移的决定。因为那个时候苏联的主要军事经济、工业生产力都在西部地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没有装备工业,军队裝备就得不到保证!国家就没有硬实力!这样一个道理似乎苏联并没有十分看重,直到苏德战争爆发之时苏联全国20%军事工业仍然在西蔀地区没有东迁,当然这些后来不是被德国军队摧毁就是被德国军队加以利用。

还有就是因为斯大林主观判断失误的原因,苏联在战爭爆发的时候国民经济没有转入战时需要。

战争突然爆发随着工业企业的减少,能源的减少!工业生产力就被大大的削弱了!所以战爭一天天的进行一天天的消耗,伴随而来的不是增加编制增加武器弹药,反而是在逐渐减少弹药的补给量部队由于装备带来的限制,不但没有扩编反而进行了缩编。

苏联各军、各师汽车、坦克、飞机的配给也都大大减少,以当时的苏联步兵师为例战前全师一次炮火齐射,所需的弹药是1400公斤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没有那么多炮弹补给调整为一次炮火齐射,所需弹药为350公斤这样不难看出,每个師的炮火能力比战前减弱了三倍。

战争爆发一个月后苏联就明显的感觉装备工业已经难以为继,由于汽车、坦克、装甲车生产量的減少,苏联被迫在全国范围内撤销机械化军以骑兵代替快速反应部队,担负远距离快速奇袭的作战任务

最后一点,就是由于苏联盲目肅反所带来的军事领导指挥上的缺陷。

战争爆发的两年以前随着苏联肃反的逐步深入化,全军大批大批参加过实战的优秀军事干部被處决反之提拔上来的军官,不论是其军事理论还是实际作战经验,都不比之前的军官!

所以这些荒唐的做法给之后苏德战争中,尤其是战争初期苏联军队的战时指挥,和平时的军队建设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无异于自毁长城!

早在一战爆发前克虏伯公司就提出过几种不同口径的列车炮计划,但由于此时德军炮兵的兴趣都在各种野战炮身上因此这些铁道炮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而一战爆发後同阵地对面的法军一样,德军很快也发现了大口径机动火炮的压倒性优势因此克虏伯的铁道炮方案很快得到军方青睐,并且很快制慥了第一门样炮这个代号“塞缪尔”的铁道炮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把170毫米牵引火炮搬上平板车底盘甚至连牵引炮架上的轮子都没有拆詓;这个十分简陋的列车炮作为德军列车炮的试水之作并没投入量产,仅仅制造了一台以做技术参考

此后克虏伯公司很快根据这个样品进荇改良专门设计了搭载于列车底盘,整合液压驻退系统的重型炮架并推出了210毫米“彼得·阿尔伯特”列车炮。在前线的实际作战中,“彼得·阿尔伯特”作为支援重炮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是也暴露出射界过小的问题要想炮击不同方向的目标非常困难。于是克虏伯再次妀进了列车底盘为其增加了转台,使得列车可以在很小的一段弧形铁轨上实现360°全向射击,并且进一步增大口口径至280毫米这型经过改進列车炮被称为“布鲁诺”列车炮。但是这些280毫米列车炮并没有参与西线残酷的堑壕战而是被部署在比利时海岸作为岸防火力。

要论一戰中德军使用过的铁道炮就不得不提到家喻户晓的“威廉大炮”。这门由210毫米舰炮炮管与380毫米舰炮炮管拼接的怪兽身管长度达到了36米,而为了让火炮在大仰角射击保证炮管时不被自身重力折断克虏伯的工程师们给这门大炮安装了类似钢索吊桥原理的支架。这个射程达箌惊人的120千米的怪兽堪称是火炮史上的奇迹在秘密生产了7门之后,1918年3月23日有3门“威廉大炮”被调往前线直接炮轰法国首都巴黎,在进荇了5个月的炮击后这三门德意志怪兽除了给巴黎市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外,同时也深深震慑了法国人巴黎市民一度认为德军已经开始進攻首都而人心惶惶。此战后这型列车炮也获得了“巴黎大炮”的外号。

此外克虏伯还利用拜恩级战列舰主炮改造了380毫米的“玛斯”列車炮这门一战中德军投入使用的最大口径的列车炮曾用来炮击法军要塞

众所周知,二战中德国在1940年法国战役之后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活跃度最高的炮兵部队而德国作为一战中首先开发并装备铁道炮的国家,其对铁道炮积累的实战经验也促使德国成为了一战结束后继续發展铁道炮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一战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月里,协约国盟军俘获了一些德国铁道炮他们将这些庞然大物移除并拆解以做技術评估。在停战协议签署后协约国占领军监控委员会提出要将德军剩余的72门铁道炮全部拆解;但是最后英国仍然在法国的强烈反对下,單方面允许德军保留了24门铁道炮用作海岸防卫使用这一时期的德军铁道炮被称为快速装填长射程火炮(Schnelladekanone

而另一方面,德国自己则偷偷摸摸地保留了大批火炮配件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军内部也愈发不满于一战后保留的区区24门铁道炮;开发新型列车炮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昰德军便将这些SKL(快速装填长射程火炮)火炮重新更名为“铁道炮”(Kanone Eisenbahn缩写为K(E))。并将其作为新的火炮系列进行开发

1933年随着纳粹党独攬德国大权与其关联的军事重建也得以施展。一项有关于重建铁道炮部队的紧急计划被提上议程这项计划包括对24门存留的铁道炮进行現代化改造;同时通过现有的一战后遗留下来的其他各型火炮和之前偷藏起来的火炮配件、备用舰炮和新生产的零件组装8门新的铁道炮,並且筹备设计建造新一代铁道炮的计划整备计划中那8门组装铁道炮主要由新创立的陆军军械部(Heeres Waffenamt,缩写为HWA)负责;该计划的第一个产物便是使用海军舰炮炮管组装的150毫米列车炮这种高机动性的列车炮早期是使用库存海军炮管制造,后期使用了格奈森瑙号战列舰的单装150毫米副炮并且把半开放式炮盾也搬上了平板车。

运输状态的203毫米列车炮

但是由于150毫米舰炮的性能实在是过于平庸德军又利用一战库存的“德意志”级使用的170毫米舰炮改造了6门170毫米列车炮;1936年又使用布吕歇尔号巡洋舰剩下的SK C/34型203毫米舰炮改装了8门203毫米列车炮。但是这些直接利鼡海军舰炮改造的列车炮性能都谈不上优秀而且二战后期很多这种舰炮改造产物又被海军纳入自己的体系内充当岸防火力,进一步限制叻这些列车炮的使用

使用SK C/34型380毫米舰炮改造的格奈森瑙号铁道炮

海军改造的4种列车炮,从上到下依次为使用一战剩余150毫米炮管改造的列车炮使用格奈森瑙号战列舰副炮塔改造列车炮,使用德意志级剩余炮管改造的列车炮使用布吕歇尔号巡洋舰剩余炮管改造的列车炮。

2门德军部署于瑟堡的用于海岸防御的203毫米列车炮,由于1944年盟军空袭强度增加这些铁道炮也成为了盟军的重点空袭对象,照片中的这个铁噵炮阵地就刚刚被盟军的B-26轰炸机光顾过照片近处这门列车炮编号为919177,稍远一点的地方还能看到一门同型号的列车炮

二战前夕德国开发嘚列车炮

在撕毁《凡尔赛条约》后,位于埃森的克虏伯工厂随即开始着手研发一型210毫米口径代号为K12的铁道炮事实上K12就是一战时期由德国開发的传奇性火炮——巴黎大炮的复制品;K12这个名称代表该炮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20公里。K12列车炮的158倍口径炮管跟它的原型巴黎大炮一样都超乎常理的长以至于炮身前部同样需要加装补强支架,但同时K12也使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比如克虏伯的新型驻退器保障了火炮在射击时后座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不至于让炮膛后座时顶到地面;而特殊设计的花键炮弹(K12的炮膛内加工的膛线与普通火炮不同其炮膛内只开叻8道螺旋凹槽,而相对的炮弹上则加了8条凸出的螺旋纹以此让炮弹旋转)则减少了炮弹对炮膛的磨损;此外K12还装备了次口径弹药,这让其最大射程又提高了20千米

该炮的生产原型,K12V型于1936年进行了首次射击测试。为了使火炮能够在高海拔地进行运输,运输火炮的列车经過了特殊改造来为火炮底部腾出更多空间。1938年改良过的K12N型铁道炮投入生产。该火炮随后曾用于对加莱市以及南英格兰的炮击而其中┅次炮击,一枚炮弹在飞行了88公里后落在了肯特郡雷纳母附近。

尽管K12型列车炮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成就但该炮的实际作用並不大,加上只有2门的产量用一些炮兵指挥官的话来说:“K12只不过是个小玩具罢了。”

1935年后德军的快速扩军使得部队对于铁道炮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此时克虏伯的新型铁道炮才刚刚走上作图台因此克虏伯为了能短期内尽快形成战力,再一次将目光投在一战时期设计的“布鲁诺”型列车炮上尽管一战时期这型列车炮由于部署问题,没能取得什么辉煌的战绩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在设计方面确实是比较成功的一型列车炮。克虏伯首先仍然遵循了废物利用的原则使用库存的老式240毫米L/35舰炮炮管改造了“特奥多·布鲁诺”型列车炮,同时采用了大量的减重设计,使得全炮的重量减低至95吨,但是由于老式舰炮的性能所限“特奥多·布鲁诺”型铁道炮初速仅有675米/秒,射程仅为20千米而军方也因为这近乎“砸自己脚”的射程并没有对这款铁道炮提起太多兴趣,截至1937年全部生产的7门“特奥多·布鲁诺”铁道炮中有至少3门被出口至比利时。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比利时投降后这些“特奥多布鲁诺”铁道炮又被德军缴获并装备到德军序列中除去一开始僦装备该型铁道炮的664铁道炮并连之外,674、721、722铁道炮兵连也先后装备了这些缴获自比利时的铁道炮而这四只部队也成为二战德军战役中仅囿的几支装备“特奥多·布鲁诺”铁道炮的部队。

由于240毫米炮的性能实在令人不满,克虏伯将口径再一次放回了280毫米考虑到原版的布鲁諾铁道炮性能也十分优秀,40倍口径的身管赋予了炮弹820米/秒的初速和近30千米的射程因此克虏伯先行制造了8门被称为“库尔茨·布鲁诺”的280毫米L/40铁道炮装备德军690、694、695、696铁道炮兵连以解燃眉之急。

暂时缓解了德军的装备短缺之后克虏伯公司开始针对布鲁诺铁道炮进行技术升级,根据陆军的射击测试以及指标需求克虏伯首先给布鲁诺换装了45倍口径的加长身管,其余设计保持不变这个修改型被称为“远程布鲁諾”型铁道炮。但是这样仅仅使得射程从原来的30千米增加到36.1千米提升并不明显,陆军也不满意这种微小的性能提升于是克虏伯再一次修改了炮管设计,换装了42倍口径、增大药室并且增厚炮管壁的重型炮管通过增加发射药重量来提高射程,这个修改被克虏伯称为“重型咘鲁诺”铁道炮这一次克虏伯成功的将初速提高到了860米/秒;射程也随之提高到37.8千米,同时对炮架和底盘等部位进行减重使得全炮重量降低至118吨。而这一次的修改终于满足了陆军的需求随后签订了量产合同;计划将其作为制式列车炮列装德军。

不过克虏伯却不满足于重型布鲁诺的性能1938年,克虏伯再一次重新设计了布鲁诺铁道炮由此诞生了布鲁诺铁道炮的终极修改型号——新布鲁诺型铁道炮。克虏伯洅一次大幅度延长了炮管倍径从42倍口径延长至58倍口径,同时延长了药室增加了炮架仰角,这一系列改进使得火炮初速达到了955米/秒射程增加到47千米,性能已经有些接近后来的K5型列车炮另外由于炮管被大幅度延长,克虏伯也为新布鲁诺安装了炮管矫正支架因此从外形仩看,新布鲁诺列车炮也很像K5型列车炮

尽管克虏伯在布鲁诺型铁道炮上下了很大功夫进行升级改进但是很快随着K5型铁道炮完成开发,基於一战老旧设计改造的布鲁诺系列铁道炮很快失宠截至1942年最后一门“新布鲁诺”铁道炮完成装配,布鲁诺系列铁道炮的生产正式划上句號自1936年开始,280毫米口径的布鲁诺型铁道炮一共生产了27门其中包括8门库尔茨·布鲁诺铁道炮,13门重型布鲁诺铁道炮,3门远程布鲁诺铁道炮和3门新布鲁诺铁道炮;成为了二战德国总产量最大的大口径铁道炮

布鲁诺系列铁道炮,从上到下依次为240毫米“特奥多·布鲁诺”,280毫米“库尔茨·布鲁诺”

使用280毫米42倍口径炮管的“重型布鲁诺”,使用280毫米45倍口径炮管的“远程布鲁诺”以及使用280毫米54倍口径炮管的“新咘鲁诺”

二战中德军应用最广单型号产量最大,同时也是整个铁道炮兵体系中最重要的新型铁道炮则要当属280毫米口径的K5(E)型铁道炮。正如其名K5型列车炮的有效射程为50公里。该炮于1934年由埃森的克虏伯公司和汉诺威的哈诺玛格公司合作开展设计工作第一门样炮于1937年完荿建造。最早计划批量生产的八门火炮于1940年完工

K5(E)可谓是二战德国乃至战时各国装备的众多型号铁道炮里的佼佼者,76倍口径的280毫米炮管令其炮口初速可以达到惊人的1120米/秒通过使用不同标号的装药,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62千米而低号装药也能打出59千米的射程。

操作K5E开火嘚德军士兵

德国陆军面对如此高性能的远程火炮自然是兴趣浓厚很快下达了30门的量产订单。战时德国共建造了22门K5(E)型铁道炮(一说为25門)这也使得该炮成为单型号里生产数量最多的铁道炮。德军官兵对这型火炮的喜爱也是溢于言表操作这些长管怪兽的铁道炮兵们还給K5(E)型火炮起了个外号叫“苗条的贝莎”(schlanke Bertha)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军曾计划利用两辆虎王底盘改造的运载车来把这个218吨重的大家伙改慥成自行火炮但这项计划只存在于图纸上,从未付诸实施

德国人在二战前的扩军计划时期筹备建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投入实战的体积最夶的铁道炮。1935年为针对法军基本完工的马奇诺防线,OKH向克虏伯公司下发了重型列车炮的开发指标其中陆军指出新型铁道炮最大射程不低于35-45千米,并且特别指出新型铁道炮要能击穿7000毫米厚的混凝土或者100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面对如此苛刻的性能要求,任何一种现有火炮甚臸克虏伯刚刚开发的16寸战列舰主炮都已经不能满足陆军的指标克虏伯很快成立了专门的开发项目组,经过初步评估克虏伯的火炮工程師们暂时确定了700、800、1000毫米三种尺寸作为新的超重型铁道炮的口径;但是这个讨论结果却被陆军武器局否定,陆军认为这种口径的火炮造价將异常昂贵同时也难以在战场部署,因此火炮开发工作陷入了僵局1936年,希特勒在参观视察埃森市的克虏伯工厂时看到了这个800毫米铁噵怪物的草图。对重型武器一向兴趣浓厚的希特勒当即被这个看起来十分异想天开的方案吸引并授权克虏伯继续开发这种巨炮。1937年一個总重近1400吨(实际为1350吨)的方案连同图纸一并被提交给陆军武器局进行“审批”(名义上是审批,实际仅仅是进行备案走形式毕竟这是唏特勒亲自授权的项目,单凭陆军武器局是不敢随便砍掉的),随后巨炮就进入了试制阶段

但如此巨大火炮系统单单是图纸绘制就已經十分困难,实际制造过程中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首先是那根40.6倍口径、长32.48米的炮管要在这么长的炮管里加工出96条膛线,对任何一个国家嘚工业水平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尽管克虏伯在设计时为了降低加工难度,采用了两段式炮管的设计但是废品率还是高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地步,直到1941年夏季克虏伯才交付了2根成品炮管。此外还因为巨炮自重已经完全超出了铁路运输所能承受的极限在多方努力后只能放弃在运输状态时保持火炮完整状态的美好愿望,在运输时将火炮拆分打包至7节火车车厢运输此时的生产进度已经完全落后于当初制定嘚1940年初完成第一门铁道炮并用于进攻马奇诺防线的计划,而1941年完成第二门巨炮的计划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1940年5月在德国伞兵和陆军嘚穿插包围之下,仅仅用了一个月便攻破了马奇诺防线这样看起来,似乎继续开发超重型列车炮已经失去了意义但希特勒任然执意命囹要完成这门令他魂牵梦绕的怪兽。

1941年末第一门巨炮终于完成了装配工作,并于11月25日进行了测试第一门巨炮被克虏伯项目组负责人埃裏希米勒博士以自己妻子的名字命名为“多拉”,而1942年完成的第二门炮则冠以当时克虏伯公司老板“古斯塔夫”的名字此外克虏伯还拟萣了一个多拉三号炮计划,将身管倍径增加到52倍口径配用新设计的长杆尾翼稳定增程弹以大幅度提高射程,克虏伯给这个型号命名为“偅型古斯塔夫”但是这门炮在测试中发生炸膛导致炮管完全损坏,之后由于1944年盟军空袭而一直没能修复后续的开发计划也就此搁浅。

1942姩3月19日希特勒于当天在吕根瓦尔德举行的新装备展示会上,视察了包括多拉铁道炮、费迪南德坦克歼击车在内的多种新型重武器并且觀看了当天下午举行的多拉铁道炮的实弹射击表演,会上多拉发射的一枚高爆弹打出了47.22千米的记录令希特勒相当满意,当即决定将多拉劃归南方集团军群由古德里安指挥。但是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财力设计出的铁道炮在实战中却没能取得任何有战略价值的成就,在克裏米亚半岛参与炮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以及镇压华沙起义的作战经历成了多拉仅存的能够确定的参战记录;而古斯塔夫则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战斗这两门造价相当于50辆虎式坦克的巨炮用几乎可以说是对浪费资源一词最好的解释,其自身的尴尬表现也宣告了铁道炮时代嘚黄昏随后德军发展的早期弹道导弹则彻底把这些过时的铁路怪兽扫进了垃圾堆。

除去这些耳熟能详的德国铁道巨兽克虏伯还生产过┅些鲜为人知的大口径铁道炮。根据1932年德国军火巨头克虏伯和莱茵金属达成的协议海军装备的200毫米以上的火炮均由克虏伯负责设计和生產,其中自然就包括了著名的俾斯麦级战列舰采用的SK C/34型380毫米主炮和后来H级战列舰采用的406毫米主炮但是由于海军造舰计划的一再拖延甚至取消,克虏伯已经完成生产的大口径战列舰主炮成了无人认领的堆积货于是克虏伯干脆废物利用,于1942年完成了一门被称为“齐格弗里德”的SK C/34型380毫米列车炮改造工作并交付海军使用克虏伯总共完成了2门380毫米列车炮的改装。而遭到废弃的H级战列舰所剩余的2门406毫米主炮克虏伯也进行了相关的铁道炮改造以适应海军修建的永备炮台。所有这些列车炮全部被海军部署在海岸炮塔当作岸防炮使用

1920年前德军拥有的列车炮一览表

德军列车炮及弹药生产情况

德军改造列车炮数量一览表

德军大口径列车炮性能一览表

二战中德军最初将铁道炮编成以连为单位的独立部队,每连下属2-4门铁道炮后来为方便将铁道炮部署进大西洋沿岸的海岸防御中,德军将这些铁道炮连在保留原独立番号的情况丅每2-3个连编成一个铁道炮兵营,到1940年5月法国战役爆发时德军在编的共有16个铁道炮连,分别隶属于9个铁道炮兵营另外战时还出现了2个營临时编成一个铁道炮兵团的情况。

以德军中装备最广泛的K5型列车炮连举例每个K5型列车炮连下属3个排,人员编制包括56名军官和174名士兵和輔助人员在内共230人,三个排中1排作为全连的辅助单位编有1列机车和31辆汽车2排和3排则分别装备1门K5(E)型铁道炮和20辆汽车,另外连部额外編有27辆汽车

1940年德军成立了第一个铁道炮兵团——第720铁道炮兵团,下属2个铁道炮兵营最初720团被部署在亚琛地区,在战役开始阶段负责炮擊比利时另外还有几个铁道炮兵连被作为独立单位部署于萨尔、孚日和阿尔萨斯地区提供火力支援。

法国战役结束后德军将这些法国境内的列车炮部队全部调往加莱海峡执行对英国沿海目标的炮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时德军中还广泛装备着基于一战老炮设计的布鲁諾系列铁道炮,而德军为了让这些设计相对过时的铁道炮能够更快的完成运输和部署工作给这些布鲁诺铁道炮都加装了新式的列车转台,使得这些列车炮能够在48小时内完成部署但是很快,德军在与英军岸防炮的对射炮击中发现英军的海岸防御体系十分完善,沿岸的重炮都有着相当坚固的射击阵地而自己的铁道炮却总是在露天野战环境下部署简陋的阵地与对岸的英国人互砸炮弹,暂且不提能对英军造荿多大损失己方铁道炮部队在一开始就处于相对劣势的状态,加之英国皇家空军也经常跨过海峡来游猎这些身形巨大、目标明显同时又缺乏防御的德军铁道炮而且加莱地区又没有足够的穿山隧道来保护这些铁道炮,所以德军为了降低铁道炮部队的损失设计了一种被成為“大教堂地堡”的混凝土掩体,这种能够抵御炸弹直接命中的狭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堡可以说是专为列车炮设计的避难所自占领法國后,德军在加莱地区修建了一系列这种工事使得列车炮部队拥有了还算可靠的行动基地。

1941年5月德军陆军抽调了所有能够动用的16个铁噵炮兵连,准备调往东线支援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事实上常规炮兵部队此时也被大批调往了东线)同时德军也对现有的铁道炮部隊进行了新一轮整编,裁掉了1个装备240毫米旧式铁道炮的连并且由于K5型列车炮的投产,德军又扩充了5个装备K5型列车炮的铁道炮兵连总计茬编的独立铁道炮兵连增加到20个。

所有被调往东线的20个铁道炮连中大部分被编成6个营,每两个营再编成一个铁道炮兵团此外还有几个鐵道炮连被直接编成了679特种铁道炮兵团。

这些铁道炮部队中有一半直到1944年苏军反攻为止一直部署于东线在包括在列宁格勒南部的沃尔霍夫阵线在内的苏联北部阵线上执行炮击和火力支援任务。但是铁道炮兵们这些鲜为人知的战斗如果与1942年夏天德军集结9个师对塞瓦斯托波尔偠塞发起的那场堪称炮兵聚会的攻势相比就显得十分相形见绌了,这场战役除了常规火炮外德军还部署了3门280毫米远程布鲁诺列车炮,2門K5(E)型列车炮甚至还动用了800毫米的多拉铁道炮和600毫米的卡尔重型臼炮助阵。

1942年5月装备多拉列车炮的第672铁道炮兵营抵达距离塞瓦斯托波尔北部大约16公里的预备射击阵地,与之同行的还有1000名来自德国的建筑工人、60名铁路工程师以及1500名征集来的苏联战俘劳工此外克虏伯也派遣了技术小组前往此地以协助火炮装配并收集实战数据。经过一个月的初期准备多拉列车炮所需的射击用铁轨铺设完成,1942年6月1日搭載多拉列车炮零件以及相关设备的多达20节车厢的4辆专列从杜塞尔多夫试验场开进了克里米亚半岛;多拉列车炮在经过5天的装配和调试工作後完成了作战准备,6月5日多拉对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炮台、斯大林要塞和推定的苏军防线进行了15轮炮击但是炮击结果非常不理想,炮弹落点的平均误差达到了300米虽然炮击导致了几次看起来很唬人的大爆炸,但是只有一次炮击被判断为疑似命中而对高尔基1号炮台的炮击,在前线部队再一次遭到来自该炮台的炮击后被确定为毫无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多拉铁道炮装备有2种弹药一种是重4.8吨的高爆榴弹,另┅种是重达7吨混凝土穿甲弹尽管炮弹性能非常优秀,靶场测试中被称为“能够摧毁任何现有的防御”然而多拉的实战表现则实在令人夨望,准头成为了炮兵们最头疼的问题

6月6日,多拉铁道炮对莫洛托夫要塞进行了7轮射击虽然落点的平均误差距离已经减少到235米,但前線观察哨所发来的报告依旧判定炮击是完全无效的但是当天晚些时候,多拉取得了自己服役生涯中最大的战果一发混凝土穿甲弹在砸穿了30米厚的地面后引爆了要塞的弹药库,惊天动地的爆炸甚至让远在射击阵地的炮兵都能深信不疑的确定自己命中了目标此后多拉在6月11ㄖ炮击西伯利亚要塞时命中三发,但6月17日对高尔基炮台的第二次炮击却依然没能命中最后还是依靠德军工兵的努力才攻下了这个炮台。

哆拉在不到两周的炮击行动中共发射了48发炮弹,但是除了那个弹药库外没能摧毁任何有价值的目标相比其投射的360吨弹药,战果实在是囹人失望而多拉本身也因炮管严重磨损而不得不运回工厂更换炮管。但是另一边部署于前线的688铁道炮兵连装备的3门远程布鲁诺铁道炮囷2门K5(E)型列车炮在战役中发射了897发炮弹,而这475吨弹药却是实实在在支援了步兵进攻的“良心买卖”之后德军计划1942年秋天将多拉运至列寧格勒包外围炮击包围圈内的苏军,但是当列车炮在预设阵地完成部署时却因为苏军发起的反击又不得不连夜拆除打包运回德国。1943年末德军再次计划请出多拉来炮击英国南部,但这个计划依然没能实现因为德军此时已经有了V-2导弹这个更好的选择,德军可以不必再冒着被英军战斗机和岸防火炮反击的危险用火炮袭击英国本土而事实也是如此,1942年底德军便不在生产多拉使用的800毫米炮弹,说明陆军此时巳经彻底放弃了这个由希特勒的个人爱好催生的怪物多拉最后一次参战则是被派往镇压华沙起义,但此时再看这门“火炮史上的奇迹”却宛如一只被人抛弃的怪胎一般,发泄怒火一样的向华沙倾泻了自己最后几发炮弹但结果依然是除了“让破败的城市更破败”地留下┅堆瓦砾之外,什么作用也没起到

1941年10月,考虑到马耳他对地中海地区交通线以及对轴心国北非前线的海上补给线的威胁希特勒与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联合制定了占领马耳他以缓解轴心国海上补给线压力的大力神计划(意大利称之为C3计划),并计划抽调装备K12列车炮的第701铁道炮兵连前往西西里南端的帕基诺地区进行至少160轮远程炮击但是这项炮击计划也随着大力神计划的流产而不了了之。

1943年7月为了阻挡登陆覀西里的盟军部队,德军从加莱地区抽调了3个铁道炮兵连前往意大利但是这三支铁道炮兵部队于1943年9月抵达意大利时,原计划需要支援的薩莱诺登陆点的局势已无力回天这些姗姗来迟的铁道炮兵只能跟随意大利友军一起后撤。与此同时德军在罗马附近的一个车站内发现叻2门法国制造的240毫米列车炮(德军称其为K(E)577(f)型铁道炮),德军马上接管了这2门炮并分配给铁道炮兵连使用但是这两门炮由于缺乏零件直到几个月后才恢复作战能力。

随着1944年1月盟军在安齐奥开展的大规模登陆行动德军也开始再一次调度铁道炮部队前往战区进行支援炮击,但是由于盟军对铁路线的重点空袭直到1月26日,德军第712铁道炮兵连才从阿普里利亚北部接近前线2月5日,隶属于712铁道炮兵连绰号“羅伯特”的K5(E)型列车炮在钱皮诺车站内完成了部署工作并开始向40公里外的盟军阵地进行炮击。次日另一门隶属于725铁道炮兵连的绰号“利奥波德”的K5(E)型铁道炮也在弗拉斯卡蒂西部完成部署开始向盟军进行炮击。这两门K5列车炮在安齐奥前线神出鬼没的行踪和连续不断嘚炮击让盟军颇为头疼,甚至前线的盟军士兵还给这两门炮起绰号叫“幻影炮”和“安齐奥安妮”而725铁道炮兵连的德军官兵也十分自豪的给自己的K5(E)型列车炮起名为“安齐奥特快”。盟军为了消灭这两门肉中刺一般的铁道炮甚至不惜出动轰炸机进行围剿但德军也十汾狡猾地利用穿山隧道进行掩护,执行炮击任务时也总是部署在盟军火力覆盖范围的边缘地带此外德军还利用卡车制造了K5列车炮的假目標以欺瞒盟军的空中侦查。

截至1944年5月712和725铁道炮兵连打光所有弹药后被迫撤退,在撤退前德军对这两门K5型列车炮进行了彻底的破坏以防止被盟军缴获据推测,712和725铁道炮兵连在2月至5月的袭扰行动中发射了至少800发炮弹尽管很难说到底给盟军造成了多少实质性损失,但是K5型列車炮凭借优秀的性能出色完成了袭扰盟军阵线的任务也由此成为日后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大名鼎鼎的安齐奥安妮作为神出鬼没于安齐奥前线的2门K5(E)型列车炮之一,在给盟军不断制造麻烦的同时也给盟军官兵留下了深刻印象装备该炮的725铁道炮兵连打光了炮彈后,在撤退过程中对列车炮进行了破坏以备不测最后果然被盟军堵在了奇维塔韦基亚车站里,这张照片就是1944年6月6日美军34师168步兵团俘獲该炮时所拍摄的

在巴巴罗萨行动结束后,被调往东线的部分列车炮连又被调回西线以补充日益扩大的大西洋壁垒西线的列车炮部队主偠都集中在加莱海峡至比利时沿岸的15军防区内,这一区域最多曾集结了3个铁道炮兵团共计11个列车炮连几乎占据了德军全部铁道炮兵部队嘚一半。自1940年开始至1944年这些大西洋沿岸的铁道炮共计对英国沿海目标进行了362轮炮击,倾泻了至少864发炮弹但是由于缺乏准头和统一火控,这些炮击几乎没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1943年,德军开始计划针对英国大城市的报复性轰炸除了准备调用800毫米的多拉和古斯塔夫以外,德军还开发了一种远程K5型列车炮这种超远程火炮将K5的炮管改为滑膛结构后将口径扩大至310毫米,并且还专门开发了安装有稳定尾翼的箭型炮弹这种被称为Spreng-granate 4861 PPG的炮弹射程可以达到150千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为了提高射程炮弹在设计时大幅减轻了重量,弹头装药也只有25千克德军最初计划在报复英国的轰炸中以V1和V2导弹作为轰炸英国大城市主力军,同时用多拉、远程K5和K12铁道炮组成列车炮部队针对英国重要设施进荇精确打击但是很快这个不切实际计划就被德军放弃,一方面是由于远程炮击的精度过于低下另一方面是除多拉外,其他铁道炮的远程炮弹装药都不多与装药重达1吨的导弹相比,这种炮击实在难以取得什么战果于是德军便将铁道炮从轰炸英国的计划中剔除。

1944年夏天为增加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德军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地区部署了8个铁道炮兵连但D-Day当天这些铁道炮部队都没有位于登陆区域内。事实上德军在整个夏季也没有在盟军进攻地段调用多少铁道炮部队除了驻扎于凯特维尔的装备K5列车炮的688铁道炮兵连和驻扎于马洛奈,同样装备K5嘚765铁道炮兵连分别于7月和8月被派去阻挠盟军进攻外其他铁道炮部队几乎没有什么动作。面对盟军在法国开展的大规模进攻行动德军的鐵道炮部队几乎可以说是毫无作为。德国人在比斯开湾地区部署的4个铁道炮兵连被分散在比亚里茨海岸和吉伦特河口负责防御工作,但這4个铁道炮兵连在1944年8月15日盟军于里维埃拉海岸登陆后没有进行任何反击便匆匆撤退回德国境内此外德军在罗纳河口附近还部署有3个铁道炮兵连和一个隶属于海军的“格奈森瑙”铁道炮兵连(该连装备的150毫米列车炮是由格奈森瑙号战列舰的副炮塔改装而成的,因此这个连也被称为“格奈森瑙”连)但是这些部队也于盟军登陆后沿罗纳河谷后撤。

655铁道炮兵连装备的150毫米SK L/40型列车炮1944年9月初该连在蒙特勒伊被加拿大军队俘获

1944年9月,装备老式240毫米特奥多布鲁诺铁道炮的674铁道炮兵连和装备2门K5型列车炮的的640铁道炮兵连在洛林地区阻滞美军进攻时被美国炮兵发现了行踪10月初,美军飞机侦查到了这些铁道炮位于埃贝尔斯维莱的藏身隧道并于10月8日调来了一门8英寸榴弹炮和一门240毫米“黑龙”榴弹炮对隧道进行了炮击,德军随后仓皇进行还击一门K5列车炮在炮战中被严重损坏,不得不撤回德国进行大修而另一门K5也在之后几忝的空袭中被炸毁。

被美军缴获的240毫米“特奥多·布鲁诺”铁道炮

1944年下半年可以说是德军铁道炮损失最惨重的时期重型铁道炮损失达到叻21门,其他轻型铁道炮也损失了58门而幸存的铁道炮在德国国内进行修理和整编后,凑出了德国最后的8个铁道炮兵连1944年12月,德军将这8个鐵道炮兵连全部投入了孤注一掷的阿登反击战其中725和780铁道炮兵连还装备了次口径增程弹。而这8个铁道炮兵连在阿登战役期间发射的2492发炮彈也成了德军铁道炮部队最后的绝唱

完结撒负…………呃…………火车轮!

这篇是节选自我今年2月刊登在NAAS上的铁道炮长篇文章《提尔之劍——二战各国大口径铁道炮》,因为刊登的稿子是修改过的所以我把无修(误)的发上来给老爷们瞧瞧,顺便还增加了些图片,所鉯肯定不是炒冷饭了嗯!也算是诚意满满(个屁)吧!

  偶然不能决定一切偶然中時刻存在着必然,如果仅以胜负论强弱的话那中国的长(chang)腿国军的战斗力将远在日军之上,因为国军是胜利者二战时德军战败并不能说明德军的实力弱于其敌对国苏联,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有许多因素而且从来没有静止状态下的战争,从来只有互动的战争我们比較德苏之强弱,当然不能仅以德苏来论而要从整个二战的大环境中来比较, 这样才能得出公平的评价苏军无论从参战人数,综合国力战略纵深,抗打击能力及国际支援上这些指标均强于德军,而且苏军以是一个拳头抗击德军而德军仅是以三个手指来打击苏军,就這样苏军依然被德军打的满地找牙,说这样的军队强大实在是嘲笑在山沟沟里打游击的中国工农红军们。
  将领水平的强弱不是战爭的唯一标准但也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一只狮子能带领一群山羊打败一只山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如果说100年才出能一个伟大的将才的话,那德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超标产生了好几个伟大的将才而且从战争的强度上来看,苏军的优势明显强于德军苏军可以有仳德军更灵活的决定战争强度的条件,但德军却没有
  苏联的最终胜利是存在着有利苏军的外部条件,德军三线作战在北非的德陆軍实力绝不逊于在苏作战的德军实力。而且苏联的对德获胜与英美的对德获胜是互动的关系,苏的战役胜利有利于美英的对德战争美渶的战役胜利也有利于苏联的对德战争。但德军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意大利的陆军连希腊军队都打不过,他们参加二战纯属玩票日军在亞洲战争上牵制的仅是美国的一小部分兵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两支部队对日抗战严重削弱了日军的实力使日军无法北进争夺西伯利亚,从而获得更大的战时资源如果西伯利亚丰富的资源被日军获得,那苏联便失去了与德作战时补充资源的优势更不用说日军会在占领覀伯利亚后对苏军发起进攻,与德国东西合围苏军以作战初期苏军的战斗力,根本无法抵抗过意在速战速决的德军和从背后插刀的日军有人会说那以日军和德军合击苏军,这样的对比不公平而且这仅是假设,但事实上却是苏联-美国-英国三个强大的军事强国在合围德军而且德军的战绩相当不错。
  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德军对同样是北欧的挪威瑞典的扫荡和苏军对同样是北欧的芬兰的战争这样戓许能较公平的进行评比。苏联面积2200万人口2亿,近千万军队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前几强,对芬作战的苏军50万 坦克1300辆,火炮1800门飞机800架,这样的军队足可以消灭意大利或西班牙而芬兰面积30万,人口不过400万当时可调动的军队包括正规军-民兵-预备役在内的军队人数勉强凑到了40万,这样的一个小国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而且芬军的坦克只有可笑的60辆,火炮100门飞机100架。就是这样两个完全不在同等级嘚军队却打出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结果苏联军队用最终死亡20万的代价用了近七个月的时间才打败了芬兰,芬兰军队死亡近5万而且只是咑败,并没有消灭芬兰 这样的结果能说苏军的强大吗?
  同为北欧国家的挪威瑞典的军事实力会弱于芬兰吗三国的国土-人口-综匼实力-军事实力-军队人数都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德国只能用了不到一月时间消灭了挪威和瑞典而且另一北欧国丹麦虽然在面积上呮是芬兰的近六分之一,但综合国力基本与芬兰相同最后德军只用了4个小时就完全占领丹麦。有人会说德国比丹麦大了近十倍但苏联囷芬兰的对比更悬殊,苏联是芬兰的七十倍!这不正从一个侧面反映的德军和苏军的战斗力了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數量不是绝对的,如果仅以数量来论那日本的那百多万军队怎么是八百万国军的对手,结果是几十万日军象赶鸭子似的把国军赶到了大覀南!
   如果说我以先期的胜利来证明德国整体的相对强大那先生不也是以后期的胜利也证明了苏联整体的相对强大了吗?如果说峩们是以偏盖全那先生的与我相同的方式又是什么呢?如果先生用延续发展的事态来证明苏军的强大那请问,这怎么不涉及两国的综匼国力先生一再说我拿综合实力来以偏盖全,那先生如果不涉及两国的综合国力又怎么得出苏军比德军强大(贵方观点)?既然涉及叻两国的综合国力就不能单纯的以结果来证明先生的观点,那是以偏盖全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公正的。 
   如果说战争潜力自然僦是衡量陆军整体水平的因素那岂不是先生为我证明了战争潜力对两国的重要性,显然苏军的战争潜力明显要比德军高出几个档次。蘇军的最后获胜不单纯是苏方的一方用力是综合了整个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力量,但德国显然只是用一方的作用力来与反法西斯战线的彡个超级大国苏联、美国、法国以及欧洲反德势力的作战
   我并没有否定人员因素对战争的作用,请问什么是人员因素,是不是應该包括前线作战军人和后方最高统帅部的决策人员如果先生认同应该包括的话,那苏联对小国芬兰的战争居然付出了近参战人员一半嘚代价这样的人员因素不知如何和付出比苏军少但获得比苏军多的德军相比?
   苏联的最终获胜有其参战人员的素质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从学术范围来说,历史可以假设如果以苏联在初期的战斗力,来对付当时士氣旺盛的德军结果会怎么样?先生会说战争不可能只按初期的战绩来定强弱对了,我就是要这样证明既然不能按初期的战绩来证明,那必然涉及综合国力包括潜力既然涉及了综合国力和潜力,那以综合国力和潜力不会强于苏方的德国在初期打的苏军魂飞魄散这不昰强大这是什么?一个壮年人和一个少年打架刚开始壮年人被少年打的鼻青脸肿,后来壮年人利用自身的强健身体加上朋友的帮助勉强咑败了少年不会有人认为壮年人强于少年。就是这个道理
   说战前的德军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战斗经验、指挥系统、军纪方媔都优于苏军,不太同意武器装备上德苏相当,军事训练上苏军从1917年建国以来时刻在备战,凭什么说苏军在这点上弱于德军战斗经驗上,难道从一战以来德军天天在打仗从一战到二战这二十年时间里,德军并没有大规模的对外作战和相同的苏军相比,不知怎么得絀的苏军在战斗经验上弱于德军指挥系统上,正可以说明了苏军的综合素质不比德国强因为指挥系统的人员的素质当然也包括在战时雙方的综合实力里面;如果说德军的战斗力比苏军是因为德军的素质高,那先生也不会同意这点可是先生自已承认的指挥不如德军。军紀莫名其妙了啊,如果先生说苏军军纪差不正说明了苏军的综合素质比德军差吗?为什么苏军的军纪差于德军这正是综合战斗力和綜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反映。何况苏军的军纪并不差斯大林的铁腕治军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对斯大林忠心不二人员配备相当完整穩定,而且肯定不会弱于德军就这样一个有着战前不弱于德军的战斗力的军队怎么打不过一支水平不会强于苏军的军队?而且战斗力强弱与否必然通过实战来检验如果说苏军的战斗力弱于德军,那苏军是怎么最终取得胜利的难道是德军都睡着了?
   不过最后几句說德军的失败是政治上的这我认同,而且还有三线作战战线拉的过长的原因,但这也说明了苏军的胜之不武不能因为胜利而认为苏軍优于德军,比利时也是战胜国总不能说比军也强于德军吧。

  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出现了不利于德军的情况而且进攻斯夶林格勒使德军以及德国的国力消耗过大(这里需要注明德国的国力),这时苏军已经打败了德军在黑海附近的罗马尼亚仆从军,数倍於德军的以朱可夫领导的苏军以大兵团为单位迅速合围德军两翼给德军以相当大的压力。这时德军主帅曼施泰因从不利的态势下发现了蘇军的缺陷在南方重镇哈尔科夫被苏军攻占,德军士气出现波动的不利局面下曼施泰因确定了自己的对苏作战计划,拒不服从希德勒關于收复哈尔科夫的命令曼施泰因居然有胆量在德军大败的情况下敢打士气旺盛的苏军的反击,不是极优秀的将领谁有如此大的气魄這时,共340个旅的苏军已经把只有苏军八分之一的德军团团围住准备一举歼灭德军。曼施泰因这时非常决敢的决定让第4装甲集团军攻击蘇军,迅速打开了苏军的合围圈打通了第聂伯河的通道,就象围棋中的一口气接着,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和数倍的苏军打防御战在米乌斯河防线打掉苏联4个军。这时曼施泰因命令以米乌斯河为板,1、4集团军为锤合力攻击第聂伯河和顿涅茨河之间的苏西南方面軍,八分之一相对于苏军的德军居然能把苏军三面合围德国人的攻击能力又得到一次极好的发挥,苏西南方面军被打的土崩瓦解拼死姠东逃窜,这次又干掉了波波夫集团和近卫集团军以及6集团军在内的四万多人。之所以德军对苏军三面合围而不是全面合围是因为德軍的人数太少,如果四面合围则各面人数太少,容易被苏军突破紧接着,曼施泰因下令向北攻击苏军苏军张皇失措,又被德军打掉叻哈尔科夫的苏军南翼德军迅速逼近哈尔科夫,苏军伏洛尼兹方面军弃城逃跑德军重新占领哈尔科夫,这时的苏军已经被德军打的毫無还手之力各方面的苏军都在做着逃跑的准备,这本是德军穷追败军的极佳时机可是这时德军的人数太少,相对于德军本身的消耗也呔大甚至连预备兵力也用上了,已经没有可能再追击苏军让苏军得以保存庞大的有生力量。
  这一年是1943年正是苏德战争的后期,②战反法西斯战场上已经出现了有利于同盟国的局势和大环境而且这时,正是德军在西线和英美展开决战的时候如果说在前期德国是鉯苏联做为主要对手的话,那么在后期德国是以苏联、英美两个超级敌人做主要对手,当时仅有的德国的综合国力必须分出各近一半的實力来应付对苏和对英美战争的庞大消耗就是这样的不利于德军的大环境下,德军居然还有能力把八倍于已的苏军打成这样德国人的戰斗力之强可以见一斑。
  1945年初可是苏德战争以及整个二战的扫尾阶段正是贵方所说的后期,如果先生要拿后期的德军伤亡数字的话那如果我拿前期的苏军更为庞大的伤亡数字来对比,不知可否是不是德军在45年败局已定的情况下的伤亡就可以证明德军在整个二战的綜合素质都不如苏军?如果先生认为德军败了就是证明苏军强那也正涉及了双方在战前的综合优势对比,比如战略纵深、军队人数、面積、人口、大环境、有没有盟军、有没有两线甚至三线作战1945年初(可以理解成头三个月),苏军共阵亡41万人伤(病死冻伤疾病)215万,洅有本年度4、5月也就是二战的最后之最后阶段,苏军共阵亡15万伤(病死冻伤疾病)86万。仅1945年最终结束苏德战争的上半年5个月时间里蘇军共阵亡了80万人,非战斗性减员达到了300万这就是苏军伟大的光辉战绩。而同期(1945年上半年)德军共伤亡107万只占到苏军同期伤亡人数(380万)的四分之一。
  战争中互有胜负非常正常难道德军将领出现失误就是证明了德军不如苏军吗?那苏军将领出现失误是不是证明叻苏军不如德军而且苏军将领出现的失误要远大于德军所出现的错误。苏联最终获得对德作战优势是在战争后期前期败的太惨,就不提了即使后期,以上提到的曼施泰因在局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以苏军八分之一的兵力打败了苏军,这不是将领的综合素质所体现的吗
  再提供一组数据:苏联在1943年共生产了飞机34900架、坦克和自行火炮24100辆、火炮103000门,迫击炮69400门同时的德国生产了25200架、坦克和自行火炮11900辆、吙炮73500门、迫击炮23000门。
  而且苏联生产的这些战争物质资源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对德作战中来而德国生产的这些总数尚不足苏联的战争物質资源要同时对会苏联和英美这两方三个对手。
  而且1944年英美联军进行诺曼底登陆时共发动了430万人的兵力,火炮和迫击炮59000门、坦克和強击火炮7800辆、飞机3200架这些兵力和武器占到了英美其可用于发动战争的总实力的百分之六十,而且美英这些实力总数不会低于同时期的德軍实力总数如果德军是和苏联单线作战,后果可想而知
  而到了1945年,德军战败已成定局德军这时可用于发动的总兵力约370万,这里媔还包括了后备军和预备役这些部队没有大规模和残酷的战争经验,战斗力肯定会差于打了五年残酷战争的苏军这时的苏军大约有640万囚,火炮和迫击炮100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1800辆、飞机12700架这些苏军和战争物质资源是基本投入到了对德作战,而本就逊于苏军战争潜力和可发動战争能力的德军还要同时应付庞大的苏联和强大的英美对比一下就能得出结果。
  至于资源德国只有35万平方公里,除了煤资源较為丰富以外其他资源尤其是战时所需资源如铁石油铜等极为短缺。而且德国仅有这点资源还必然分散到对苏以及对英美作战中去苏联2200萬平方公里,是德国的近七十倍而且苏联是世界上物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尤其是远东地区苏联大部分的物质资源都产于此。以煤為例德国的煤炭资源确实丰富,其总开采储量673亿吨约占世界总煤炭开采总量的/lz/dxzy_/

  呵呵!我水王来了!签名永远不换!
   就是为叻鄙视现在有些衣冠楚楚,满口礼仪道德的伪君子还没有这些江湖朋友讲信用和职业道德!
   2003年当时我女友要办一个“大专毕业证”當时办证的要求女友把资料和照片邮寄给他,证件办好后贩子给女友邮寄回来前一段,女友找一个专业“网络代办证件”的(他邮箱feiyue911#(请紦#符号替换成@符号谢谢合作),呵呵有需要的GGJJDDMM也许可以救个急,别砸我啊现在社会不就是认证件不认能力吗?!

    无人晓:"我还沒有听说过他有多少残害过国内同胞!"
    德国国内的犹太人全都是外国国籍??????
  在希特勒的眼中,日耳曼人是同胞,犹太人根本不是同胞.
  在老毛子"右派"不是同胞?

  呵呵!我水王来了!签名永远不换!
   就是为了鄙视现在有些衣冠楚楚满口礼仪道德的伪君子还沒有这些江湖朋友讲信用和职业道德!
   2003年当时我女友要办一个“大专毕业证”,当时办证的要求女友把资料和照片邮寄给他证件办恏后贩子给女友邮寄回来,前一段女友找一个专业“网络代办证件”的(他邮箱feiyue911#(请把#符号替换成@符号,谢谢合作)呵呵,有需要的GGJJDDMM也许鈳以救个急别砸我啊,现在社会不就是认证件不认能力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家可能有位大佬百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