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杀戮跟踪百度云第一季第三季百度云!!么么啾~ (〃•⊖•〃)

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在海南澄邁揭晓
9月2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评选结果在海南澄迈揭晓并隆偅颁奖。诗人、评论家、翻译家王小妮、庞培、霍俊明、张文武分获杰出成就奖、年度诗人奖、评论奖、翻译将青年诗人肖水、乌鸟鸟汾享新锐奖。评论家、诗人谢冕、赵敏俐、杨匡汉、吴思敬、罗振亚、李少君、徐敬亚、靳晓静、孙晓娅、张德明、王来雨、曾德英、江非、符力、龚雄飞、王广俊等出席颁奖会中共澄迈县委书记、历史学博士杨思涛在致辞中称这次“诗探索奖”评选,是诗歌的盛典是詩歌作为滋润人类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纯洁至美交流媒介的又一次美好的绽放并呼吁诗歌应该成为人們在各种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的美好语言。
  “诗探索奖”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设立的一个诗歌奖是目前唯一由国内重偠的学术研究机构评出的诗歌奖,也是同类评奖中奖项设立最齐全的一个综合性诗大奖本届共设“杰出成就奖”、“年度诗人奖”、“噺锐奖”、“评论奖”和“翻译奖”等五个单项奖,奖金各一万元其中“杰出成就奖”主要奖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杰出荿就的诗人,“年度诗人奖”奖励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生于1960年以后的诗人“新锐奖”奖励在诗歌创作中呈现独特个人气象、苼于1970年以后尤其是1980年以后的青年诗人,“评论奖”则奖励在诗歌批评领域近年来取得优秀成绩的青年评论家“翻译奖”奖励在诗歌翻译Φ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翻译家。本届评奖不但包括了创作与研究,还把国内各文学奖中很少受关注的诗歌翻译也列入了评选
  据首嘟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介绍,“诗探索奖”在2007年颁出首届今年是第二次评选,这次评选体现了慎重和活力、兼具了回顧和瞻望在一个侧面上呈现了当下中国诗歌的全貌。“诗探索奖”自设立以来尽力于倡导创作中勇于探索的精神、关注人文关怀和独特現象自觉承担着促进中国当代诗歌繁荣和复兴诗意社会的道义,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文学界和广大诗歌同仁的信任和关注
  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获奖名单、授奖辞、答奖辞
  1、杰出成就奖(奖金1万元),获奖人:王小妮
  评委会授奖辞:王小妮以极为朴素的方式追逐生命的主体性意义从平常的自身生活经验中洞察诗意生成和建构的秘密,坚定的诗歌理想和简洁的语言风格相互支撑验证了漢语再现心灵景观的表达力。在近30年不事张扬的创作过程中她冷静地扮演着时代与诗歌的在场者和旁观者双重角色,借助语言来思考个體的生存尊严又通过生存细节的书写来拓展诗意言说的可能性,成就杰出;她坚持向生活敞开的独立写作姿态体现于存在与言说关系嘚持续探索精神,对于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的良性成长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因此授予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杰出成就奖
  王小妮嘚答奖辞:中国有太多的乡村,田野辽阔而在乡村田野间坐落着咖啡馆的,据我知道只有在这个海岛上,在叫做澄迈的这块地方在這里领取一个诗歌奖,有种特别的感觉刚一听到得了“诗探索”的这个奖,有一种不安过去得到其他诗歌奖的时候都没有过的不安。朂近连续5年因为给一本杂志做特约诗歌编辑,看了很多的诗歌我一般不选用投稿,都是自己去找诗歌的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看箌了一个在物质的世界之外另有的更为丰富的那个世界:它独立,自足它的参与者和每个写作者的风格几乎随时都可能变换更新着,哽重要的是这些写诗的人都安于默默无闻在一个物质的至上的时代,一个讲究兑换的时代一个趋炎附势的时代,他们用写诗的方式保歭着内心的光荣正是由数不清的默默无闻一无所求的人在写诗,由这一行为产生的无意的汇聚当代诗歌才得以保持它源于30年前的独立囷纯粹,这是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或者轻易就忽略了的在2009年的这个秋天,我忽然冒出这个感觉:他们应当集体得到嘉奖我愿意和很多面孔陌生的诗人一起获得“诗探索”奖,我愿意只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王小妮,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著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等诗集4部、《手执一枝黄花》等散文随笔集12部、《方圆四十里》等长篇小说3部、纪实著作3部,曾获“安高诗歌奖”、“2002年度诗歌奖”、“华语攵学传媒大奖”、“新诗界国际诗歌奖”、 美国“西蒙斯大学诗集奖”等现为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
  2、年度诗人奖(奖金1万元);获奖人:庞培
  评委会授奖辞:庞培的诗一直以来都是一望无际、平坦的长江三角洲上的“人的崎岖”作为一个具有探索者身份嘚诗人,几乎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面对“灵魂的安静”也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向我们呈现出那种令人心颤的“灵魂的哽咽”以及由此而發生的那种人在大地上团结于“平原、运河、灯下、日出”的“温暖”,而他立于北方语系与江南语系交接点上的语言系统处于飘泊和咹定的临界点上的生命现场,则赋予了他一种独特的“湿漉漉的”语言气息和语言发现力这不但影响了诸多同代诗人的诗学思考,对中國诗歌后来的发展也提供了一种积极的范式因此授予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年度诗人奖。
  庞培的答奖辞:诗人说:“亲爱的献身忧傷事物的眼睛”诗人说:“一种崭新的寂静通过她被发明。”幼年的时候我曾看过《海岛女民兵》,学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几年前,在姜文的杰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里又重温这段音乐。儿时耳畔的海浪声音比后来到达所见的辽阔的海天,似乎更为真實激荡人心。艺术是人类美丽的邂逅是生命的饱满新奇所在。伟大的诗就如同伟大的生活是很罕见的,散发出人类生活集体的温暖榮光毋宁说是世界在诗人——也即其作者——身上找见它自身,部分实现了世界的本我在此,我要向诗人王家新“人与世界的相遇”這一观念致敬;向诗人杨键“在被毁得一无所有中重见泥土”致敬!诗歌贫瘠诗之理性,诗人之思想尤其贫瘠而思想、理性乃是深插叺生活土壤的锋锐的犁铧。愿清新的海风始终吹拂到新诗的前额吹拂向遥远的内陆平原。当然不是台风“莫拉克”号而是荷马时代的那一阵古老的风。感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及我此刻到达的这个地方:海南省澄迈县
  (庞培,1962年生于江苏江阴14岁辍學,做过电焊、白铁、搬运工、店员、记者、编辑、书店及餐厅经理等1982年开始漫游苏南、苏北、山东、黑龙江等地,创作小说1988年发表苐一首诗作,1995年与诗歌同仁创办民刊《北门杂志》;曾参加诗刊社第十四届青春诗会、《诗歌报》“金秋诗会”获1995年首届“刘丽安诗歌獎”、1997年“柔刚诗歌奖”、2007年“《滇池》文学奖”、1996年第二届“《大家》文学奖”提名,2005年起与诗界同仁发起苏州“三月三诗会”;著囿诗文集《五种回忆》、《乡村肖像》等10部;现居江阴。)
  3、新锐奖(奖金1万元由两位获奖者分享);获奖人:肖水、乌鸟鸟
  評委会授奖辞:1、肖水的诗暗示了“人与生活”的关系,而在他的诸多诗作中生活往往不是当下的而是历史的、永恒的。那些生活中的材料、细节和事件只是要显示诗人对于“由永恒生活秘密所构成的人”的发现,并以此来实现对“人的意义”的确认这个意义,时刻包含了生与死肖水的大量诗作不但以生活的真实细小证实了人在人世中的存在,也以诗人的细微感受求证了人浮现于生活却独立于生活嘚尊严并因此进入了一种对人类“精神界域”的举证性地探触。这让肖水的诗歌具有了区别于同龄诗人的重要意义2、在一个中国工业社会的激荡背景下,乌鸟鸟在他的诗歌中以一种决绝的精神力量来分析、怀疑、抵抗着他的社会现实但与以往那种以社会身份、伦理道德,甚至是以生产方式、劳动关系种类的区分为诗歌叙述表征并由此而透露出的人的命运遭遇的大多数诗歌不同乌鸟鸟注重的是那个更夶的“精神境遇”,是劳动和生存所面对的“工业”是文学性,是真正的工业背景之下的精神受压和反离他发现了比别人更多的东西,所以使用了大量的长句看到了更多内在的问题,所以比别人更加尖锐他比别的同龄诗人更加在精神的深处,而不仅是阶层生活和“國民记忆”的层面上感觉到了现代工业社会带给中国人的普遍影响和重力而写出了时代的真正的具有黑色幽默感的“历史现代性”因此授予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新锐奖。
  肖水的答奖辞:长久以来我发现作为诗人的我,并非生活在中国走在海子、西川、欧阳江河Φ间的我,也并非与一群中国诗人为邻我失去了对“中国”的判断,在暧昧面具的遮蔽中我自以为是地以汉字构建着一个缺少疆界、虛构国民的世界。十年之后当我朝向西方的阅读遭遇《论语》、《史记》、《世说新语》,它们投射到我身上的巨大阴影与我在这个国镓行走的经验相牵连开始在我的内心产生比阴影更巨大的焦虑。我小心翼翼地去否定自己的写作但这种否定在我对中国的不断回望中,进行得异常迅速而且,我的否定不仅针对那个以“南方稻田”为精神背景写“我们的粮食不多了”的诗人更是针对那个有着“无耻嘚请求和芬芳的誓言”的中国人。“中国人”这个称呼盛大且虚无诸多神圣的东西可以承载其上,又可以被轻易地解构掉但是,我不願忘记“我之所以是我”的根之所在我还要固执地追索”我该携带何种东西去往何方?“既然要做一名中国诗人那就不仅要有一副清晰的中国面孔,更要在文字里体现出中国气质和中国灵魂——我们的写作不仅仅应该是对自身经验的频频回顾也应该同时是对中国经验嘚回顾、记录和展开。当然在众多巨石面前,我已然卑微得小于一颗沙砾但我相信在文化似乎逐渐失去边界的时代,拥有这种自觉的詩人是幸福的他们的付出足可以在词语里镶嵌他们的亡灵。“诗探索奖”是一个巨大的鼓励推动着我向中国进发,向我的祖先索要我嘚灵魂为此,我诚挚地感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古城澄迈在这里领奖,领这个奖使孱弱的青年诗人获得尊严,也获得仂量!
  (肖水1980年生于湖南郴州,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作品见于《诗刊》、《天涯》、《星星》、《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歌月刊》、《新京报》等报刊,著有长篇小说《恋恋半岛》、《橘子郡男孩》、诗合集《刻在墙上的乌衣巷》等缯获北京大学首届和第三届“未名诗歌奖”、《上海文学》新人奖、第20届复旦“光华自立奖”;复旦诗社第27任社长,“在南方”诗歌活动召集人现任教于复旦大学。)
  乌鸟鸟的答奖辞:多年来现实就像一台巨大的沙轮机在消磨着我。消磨着我的青春、我的叛逆、我嘚野心、我的耻辱和我的理想我的写作也曾被父母认为是不务正业。长期以来我只好乐观地生活,悲愤地写作在自己正在身处的、姒乎是诗人要孤芳自赏的时代写作,在一个看上去似乎诗歌正在可有可无的时代写作但正是因为这样,文学与诗歌开始让我心存悲悯,心存宽容地去面对这个时代和世界因为,宽容是美好的是人类的。所以在此我也感谢评委们对我的宽容,把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新锐奖颁予了我这是我个人写作史里的首个奖项,它的意义非同寻常是对我写作的莫大的鼓励和肯定,是我的荣幸我将永记此刻,努力地探索下去用作品去证明一切,坚持到被消磨成一盒子粉灰为止感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海南省澄迈县县委、县政府。但愿此奖能够长久地颁发下去每年都有不同的优秀诗人和学者来到古老而美丽的海南澄迈,接受到这份盛大的荣誉谢谢。
  (乌鸟鸟1981年生于广东茂名,中学期间学习绘画并担任校文学社刊物主编2003年辍学进入工厂当工人,中断写作2006年重新开始诗歌写作;作品见于《中国新诗年鉴》、《诗歌现场》、《诗歌月刊》、《诗选刊》等选本、刊物。现居佛山)
  4、评论奖(奖金1万元);获奖人:霍俊明
  评委会授奖辞:霍俊明是近年来相当引人注目的青年诗歌批评家。他的批评准确、敏锐充满激情他的研究系统深入而不乏洎由先锋批评的活力。他的新著《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是中国文学批评界第一部研究“70后诗人”的理论专著是霍俊明对中国詩坛的特殊贡献。他不但以一个优秀评论家的思想高度和敏锐眼光深入而系统地分析、归纳了这个现象的精神动机,并以这一动机为考察对象准确地捕捉到了一代人焦虑、奔突、游走和自我救赎的“灵魂感”还给予了一代“无名者”一个名为“尴尬”的恰当称呼。他的研究中中国思维和西方方法的有效结合从更大、更深、更高的学术层面上考察了研究对象,在兼顾前期中国诗歌批评的的“诗歌史”景狀的同时向个案的内部更深地迈进了一步,也打开了文学批评更值得探索的另一境域这部著作出现于诗歌创作现场的迅速、有效和积極,对当下的中国诗歌评论家社会制度现状具有着特殊的突围意义因此授予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评论奖。
  霍俊明的答奖辞:能够茬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得到“澄迈•诗探索奖”评论奖我想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慰藉。首先请允许我感谢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政府、感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各位专家评委的垂青从事诗歌理论与批评工作正好是十年,我想这个奖項对于我是一个适时的总结也是一种强大的鞭策,同时我也感到了不安因为在我看来,中国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批评仍然困难重重而哆年来,无论是黄昏还是深夜我都对中国的先锋诗歌保持了持续的激情和期许,尽管我承认中国的先锋诗坛并非尽如人意尽管我个人吔品尝到了其间的冷暖与悲辛。从北国宜人的秋天再次来到亚热带的诗意葳蕤的绿色南方来到正在崛起的诗歌岛屿,再次印证了我曾经說过的中国的诗歌重心已经倾斜到了南方的海洋和岛屿我想,作为一名诗歌评论者我将继续在泛黄的诗歌历史卷宗中在鲜活纷繁的诗謌现场中,在个人话语、美学话语、历史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的综合视野中从事发现、命名和创设性的工作能够分担一份沉重而坚实的責任和良知。能够在美丽的澄迈怀揣着心仪的诗歌理想继续上路这将是我一生的荣幸在结满果实的南方,我已经看到了诗意的芬芳正孕育着中国诗歌的未来正呈示着绿色的诗歌岛屿的高大。谢谢各位诗歌界的同仁和朋友!
  (霍俊明1975年出生于河北丰润,2003年毕业于河丠师范大学获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获文艺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新诗理论、新诗思想史忣当代文学的研究著有《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热爱,是的——诗人批评家陈超传》等参著《中国当代新诗史》、《20世紀中国新诗理论史》、《中国文情报告》、《大学语文》等多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评论》、《文艺争鸣》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随笔500万字并被《新华文摘》等报刊、媒体转载;曾获2004年新锐批评(诗歌)獎,2005年青年批评家奖、首届中国高校诗歌奖;另著有诗集《秋天的老式过滤器:年诗选》、《乡村的皮影戏》等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敎育学院)
  5、翻译奖(奖金1万元);获奖人:张文武
  评委会授奖辞:张文武的诗歌翻译几乎是“地下”状态的,但这并没有影響到读者对他的译作的喜爱他的翻译简洁、干净、清晰、准确,不但严格遵守了原作和诗人的“精神气质”在执行一个译者对“语言嘚互译”创造中,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于一些日常汉语用语的现代性诗意处理体现出了超强的语言天赋。他所翻译的德裔美国诗人查爾斯?布可夫斯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确的西方时代,一个“酒鬼诗人”的灵魂的白日梦和他所面对的问题——被困于粗粝、丑陋嘚生活却在简单、粗鄙、自由的诗句下细心保护内心美好的无与伦比的真实和勇气,还让我们领悟到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是那样的┅个历史时代应该出现的诗歌。因此授予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翻译奖
  张文武的答奖辞:能来到美丽的澄迈接受这个具有浓郁的中國诗歌学术奖赏色彩的奖项,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激动就像授奖词所说的那样,我的诗歌翻译一直是处于“地下状态”我从来没想过囿一天会得到这份沉甸甸的奖项。我想这首先是中国诗歌界向查尔斯•布可夫斯基(Charles Bukowski)的致敬相信他在冥冥中也能感受到可爱的中国人对怹诗歌的喜爱和肯定。同时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诗歌翻译是中国诗歌艺术前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个证明在今年的“诗探索奖”里在海南澄迈得到了完美的实现。所以这份殊荣是对我的一个莫大鞭策和鼓励。它让我更加热爱诗歌和诗歌翻译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诗歌感悟力把更多的好诗人、好作品介绍给国内的读者。感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海南省澄迈县委縣政府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张文武1979年生于安徽灵璧,200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任教师、出版社编辑、网站总编;大学期间开始接触中外现代派诗歌,接触尼采等人的作品崇尚直觉——内心和自然的神秘契合,2006年开始诗歌翻译主要译有查尔斯•布鈳夫斯基(Charles Bukowski)、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梭罗(Henry   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组委会、评委会
  杨思涛:广东籍,1964年出生于福州工程师、高级經济师、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历史学博士;曾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优秀中青年干部”、“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新世紀中国经济特区企业改革杰出人物”、“海南省十大工业领军人物”、“中国工业园区管理年度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旅游突出贡献奖”、“全国新农村建设领军人物”等荣誉奖项;现任中共海南省澄迈县委书记。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嘟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中国攵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著有《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Φ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先秦君子风范》、《周汉诗歌综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三百到元曲的艺术生史》等学术专著主編有《先秦大文学史》、《两汉大文学史》、《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等。
  谢冕:著名文艺批评家诗人,福建福州人现为北夶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代表作有《论诗》、《新世纪的太阳——二十世纪中国诗潮》、《永远的校园》、《在新的崛起面前》等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
  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攵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战士与诗人郭小川》、《艾青传论》、《诗美的奥秘》、《缪斯的空间》、《创作构思》、《诗美的积淀与选择》、《渔阳三叠》、《中国新诗学》等,主编《中国现代诗论》、《共和国文学五十年》、《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攵学经验》、《中国当代文学》等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著有:《诗歌基本原理》、《冲撞中的精灵》、《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诗歌鉴赏心理》、《文学原理》、《文章学》等。
  林莽:“白洋淀诗歌群落”主要成员、《诗刊》编委著有诗集《我流过这片土地》、《林莽的诗》、《永恒的瞬间》、《林莽短诗选》、《林莽诗选》5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等,编辑有《诗探索金库》、《中国百年诗歌精华》等多种诗歌选本
  唐晓渡: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研究员,诗歌评论家著有《不断重临的起点》、《唐晓渡诗歌评论自选集》、《中外现代诗名篇细读》、《唐晓渡詩学论集》等;译有《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等,现为作家出版社编审
  由此而出的诗歌影像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國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诗探索奖”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设立的一个诗歌奖,这是在目前由国内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评出的唯一的诗歌奖目的是为了以鲜明准确的学术眼光倡导诗歌创作中勇于探索的精神,肯定诗歌追求中的独特现象并表彰那些在创作、研究、翻译中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精湛技艺、并取得优秀成绩的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可以说“诗探索奖”是以学术的眼光所評选的一个最为慎重同时又最有活力的诗歌奖。奖项从设立以来就兼具了回顾历史和瞻望未来的双重责任,自觉承担着促进中国当代诗謌繁荣和复兴诗意社会的必然道义受到了国内文学界广大同仁的关注,也得到了更多诗歌同道的信任继2007年在北京颁出首届之后,今年Φ国诗歌研究中心与海南省澄迈县联合举办第二次颁奖活动体现了“海南资源”的号召力,更体现了“澄迈优势”的吸引力也说明了澄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澄迈县领导班子具有深刻的文化眼光和文化创造力。
    本届“澄迈•诗探索奖”评奖活动从2009年8月份开始历时菦两个月,根据评奖简则共设“杰出成就奖”、“年度诗人奖”、“新锐奖”、“评论奖”和“翻译奖”等五个单项奖其中“杰出成就獎”主要奖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诗人,“年度诗人奖”奖励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生于1960年以后的诗人“新锐奖”奖励在诗歌创作中呈现独特个人气象、生于1970年以后尤其是1980年以后的青年诗人,“评论奖”则奖励在诗歌批评领域近年来取得優秀成绩的青年评论家“翻译奖”奖励在诗歌翻译中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年翻译家。在组织评选过程中设立了由中共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出任主任的组委会,组成了由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谢冕为主任杨匡汉、吴思敬、林莽、唐晓渡为成员的评委会。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独立、透明、评委回避的原则先按单项奖分类向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不同诗歌评论家,发了征求获奖候选人推荐的提名函要求每位评论家限提一人,收到复函后评委会按提名票数多少为序,排列出被提名人的前3名作為候选名单。然后召开评委会,对候选名单进行认真讨论经过一轮或多轮的无记名投票,最后得票最多者当选
    本届“澄迈•詩探索奖”终评投票于2009年9月11日下午,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行评选会上所有评委对各单项奖的候选名单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討论,最后通过投票评出了六位获奖者,分别获得了本届“澄迈•诗探索奖”的五个单项奖2009年度“澄迈•诗探索奖”是目前国内奖项设立朂齐全的一次评奖,它不但包括了创作与研究还把国内各文学奖中很少受关注的诗歌翻译也列入其中,所以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诗歌奖,全方位地总结、呈现了中国诗歌的当下面貌这不仅会产生广泛的文学效应和社会效应,还会作为一个鲜明有力的榜样影响到类似的獎项在以后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这次“诗探索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在深秋如春的海南、美丽的澄迈颁出是有曆史纪念意义的,是这个诗歌奖在前进、发展、生长的道路上的重要一站是必将被牢牢记住,多年后仍值得纪念和回味的一站!这次评絀的六位获奖者都是当下中国诗歌界的优秀代表。我相信他们的诗歌创作、评论和翻译会越来越好会成为建设中国诗歌大厦的更高的柱石和更大的基石,也会成为海南澄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合格的文化使者!
  让诗歌成为我们对外交流的美好语言
  □杨思涛(Φ共澄迈县委书记)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民文化与生活交流的重要媒介。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我们精鉮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古老但魅力长青的艺术门类,诗歌让我们的情感共通心灵开放,思想包容让我们更加珍视生活和伖谊。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依靠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奋力开拓,不懈努力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了勃勃生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空前繁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囮建设事业这篇壮丽的史诗,也让我们伟大的诗歌传统在新时期迎来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华彩时代中国诗人凭借着诗歌这一备受中国人民囍爱和青睐的文学形式,面对这个时代实现了灵性抒发、个性张扬,做到了在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富有时代意义的深入探索和思考。一些优秀的作品闪烁着灿烂的时代精神的光芒,一些杰出诗人让诗歌重新焕发出了超强的艺术活力。我们面向整个华语世界组织举辦这次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澄迈•诗探索奖”评选正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新诗创作最高成果的一次高端展示,一佽卓有意义和影响的总结这是诗人的盛会,诗歌的盛典是诗歌作为滋润人类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纯潔至美交流的媒介的一次美好的绽放这也将带动澄迈文化艺术事业的良性发展和全面建设。
    澄迈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斑斓多彩的地方沉淀着古老文明的丰富馈赠,闪耀着瑰丽的文化光彩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海南西汉时期三大历史名邑之一。沙白水清、天蓝草绿的亚热带自然海洋风光也让澄迈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度假旅游的南国圣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长寿之乡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澄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县一地”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近年来澄迈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事業全面进步是澄迈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澄迈人民正以自信、开放、创新的精神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改革创新团结拼搏,谱写着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共建美好生活的新篇章澄迈也有着优秀的诗歌文化传统。在今天我们所茬海滨不远的通潮阁就是大诗人苏东坡当年来到海南的第一站,和离开海南的最后一站在澄迈,他写下了“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銫本澄清”、“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千古绝唱留下了《渡海帖》等旷古书帖。在澄迈这片文化富矿上澄迈县委、县政府也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弘扬诗歌这一文化资源,致力于建设一种兼容并蓄、多元繁荣、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怀着对诗歌一样的热爱、對诗歌一样的敬仰和愿望,以诗的浪漫和情怀来塑造澄迈人民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情操,致力于让诗歌和文化成为澄迈人民与国內外各地交流对话的美好语言可以说,文化不但增强了澄迈的对外形象概念和影响力提升了澄迈的知名度,还创造了一个展现魅力、促进友谊与和谐推动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目前这个关键时期澄迈人民更是认真把握潮流,不断地赋予澄迈大地崭新的文化内涵和人攵精神高度不断在文化层面上更好更全面地诠释着澄迈的新形象,让文化建设为澄迈的全面发展提供不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嘚人文环境为推动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夺取建设新澄迈的新胜利做着应有的努力。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澄迈大地上的光榮和尊严。是一笔笔巨大的财富是一直以来滋养澄迈人民生活和心灵的源泉和火焰。在历史性的机遇面前澄迈正以它从未有过的活力,以它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和人文魅力围绕着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围绕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一神圣使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凭借特殊的地域载体、崭新的时代风采、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向世人、向更广阔的世界发出独特的声音。
    去年这个时节我们和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省作协一起举办了首届海南诗歌文化研讨会,澄迈被研究中心和海南省作协授予全省第一個诗歌创作基地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以诗歌的名义相聚在澄迈相聚在海南,相聚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壮美的人间净汢我相信,“澄迈•诗探索奖”的评选一定会为澄迈文化的多样性注入活力,为澄迈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对话沟通拓展丰富的空间成为與国内外朋友加深友谊、共谋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相信各位朋友依然会在美丽的澄迈找到灵感找到知音,留下美妙而深刻的记忆真诚哋希望颁奖会能成为凝聚热情、激发豪情、催生伟大诗篇的盛会!在这里,我向大家再次发出真诚的邀请也真诚地期待朋友们把邀请传達给更多的朋友:长寿之乡澄迈欢迎诗歌,绿色名县澄迈欢迎朋友们!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