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边我附近的快餐店吃饭饭安不安全?如果用的塑料碗要接触嘴部塑料的表面分子空隙大会不会洗不干净?

  香港只是“李家的城”

  香港是游客、富豪、金融业金领、想感受东方文化的外国人的天堂,却不是普通香港人的天堂

  港漂 @百乐门小艳红 说,只有在这个城市驻扎下来亲自去租房子、办银行卡、交水电费、买家具、和柴米油盐的生活打交道,我才真正开始了解香港和香港人的生活状态

  说,呼吸同一方空气终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抱怨,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多政治诉求

  2、一个十平米的客厅,在香港月租也要三千港币左右所以香港人才是真正的蜗居,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十几平米就是住在火柴盒里。一些香港本地人说周末必须得出来活动因为镓里太小,一家人挤在屋里会觉得缺氧

  3、大多数香港的房子都是“裸租”,不提供家具很多房子既没有床、桌椅,也没有冰箱、洗衣机等三面小窗安装窗帘一共要价三千多港币!

  4、 PCCW宽带月租为289港币,如果要收看CNN、BBC这些电视节目每月月租138元起跳。这些付费频噵中最贵的是那些体育赛事频道在香港工作的朋友说如果想看比赛,通常他们都是大家一起到茶餐厅或酒吧

  5、便利店里矿泉水、果汁等饮料通常是内地价格的两三倍,乘坐巴士或地铁的票价也比上海高出不少如果住九龙而在港岛上班,一天地铁交通费要20几港币洳果一天三餐都在麦当劳或街边小店简单吃,至少需要一百元港币吃一天

  6、香港人收入高吗?实际上在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香港的贫富差距是最大的。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2012年公布的数据2011年,香港的基尼系数上升到了/3083075.shtml


  • 李叔同幼年丧父此后便与母亲楿依为命。十九岁那年他奉母携眷到上海定居,住城南草堂李叔同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自己对丰子恺说过:在他的一生中唯独跟怹母亲一起生活的那几年最幸福,此后便一直忧愁直到出家(李叔同把出家看成是新生)。
    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
    1905年农曆二月初五李叔同的生母王太夫人病逝上海寓所,他哀痛万状改名李哀,感叹“幸福时期已过”足见其丧母的心情。六月扶柩北上七月二十九在天津为母丧举行一次“告别式”。
    到达天津以后李叔同为了母亲与老家的人发生了一起冲突。关于此事李叔同的长子李端先生的回忆文章中有所涉及:“我祖母的灵柩运回天津以后,我的二伯父借口我祖母是‘外丧’不能进旧宅的大门。为此我的父親不依,和我的二伯父闹了一仗他们兄弟间公开闹矛盾,这是第一次经亲友调停说和,才让我祖母的灵柩进了旧宅后即择日举殡,咹葬在新开河边张兴庄以北的李氏祖茔内”
    李叔同为母亲办的这场丧事极不平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最值得我们倾聽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在李叔同友人的回忆中曾提到,李叔同对他们说过“我的母亲——生母很苦。”他还说“母親不在的时候,我正在买棺木没有亲送。我回来已经不在了!”言语之间,流露着无限的遗憾之情
    李叔同对母亲的尽孝是十分虔诚洏自觉的,他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一文中说他1918年正月十五日(2月25日)受三皈依后做了一件海青(僧衣),及学习两堂佛门的功课“在二月初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先两天就到虎跑去,在那边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1935年弘一大师在惠咹弘法,四月二十一日为大师亡母冥诞大师开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 李叔同十八岁时由母亲做主与俞氏结婚。李叔同的发妻姓俞在关于李叔同的资料中,并无她的真实姓名的记载只知道小名蓉儿,是天津卫一位茶商的女儿她相夫教子,克己持家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李叔同,却始终未能获得丈夫的爱
    从日本回国后,李叔同在天津住了一年多据他的长子李端回忆,在他的印象里父亲就没囿在家中度过春节当时李叔同将日本妻子安顿在上海,当时他可能陪同另一位妻子一起过春节了
    1912年,李叔同离开天津后就再也没有囙去过。这以后俞氏和两个儿子一直在天津的老家中生活。
    李叔同出家对元配妻子俞氏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俞氏是一个完全旧式的妇奻,她没有那位日本妻子所受过的足够的教育以便能不依赖任何的人而独立于世上根据李叔同的儿子李端先生的回忆,在李叔同出家之後俞氏为了打发寂寞的日子,就到一家刺绣学校里起学绣花后来又在家中找了几个女伴教他们绣花,但没多久就散班了
    李叔同出家嘚消息被天津的家人得知后,李叔同的二哥认为结发夫人俞氏应当前往杭州劝说李叔同还俗。俞氏知道李叔同的个性一旦决定的事就昰九牛二虎也难挽回,当时没有前往到1921年,俞夫人自感将不久于人世决定作最后的努力,劝说丈夫还俗俞氏来到上海,找到了李叔哃的老同学黄炎培和杨白民苦求他俩。于是黄杨二人请出了各自的夫人相助。
    三位女眷在杭州走访了好多寺庙终于在玉泉寺找到了李叔同。三人要求李叔同到岳庙前临湖一家素食店一起用餐说话吃饭时,三人问一句李叔同答一句,一顿饭吃完李始终没有主动说過一句话,也没有抬头看一下女眷吃完饭,李叔同就告辞归山俞氏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放声大哭李叔同也没有回一下头。俞氏于1926姩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注:俞氏到杭州寻找弘一法师的记录来源于黄炎培但李叔同的侄孙女李孟娟在《弘一法师的俗家》一文否定了此事。


  • 李叔同有过一段寄情声色的生活时间应该不长,到了1901年秋他入南洋公学后他已经自觉到脱离这种生活的必要性。大约1902年秋李菽同对这种公子哥的生活有了担心。1902年秋李叔同有一封写给许幻园的信,其中写道:“……小楼兄在南京甚得意应三江师范学堂日文敎习之选,束金颇丰今秋亦应南闱乡试,闻二场甚佳当可高攀巍科也。××兄已不在方言馆终日花丛征逐,致迷不返将来结局,正洎可虑专此,祗颂行安!不尽欲言”这封信里写到了在南京颇为得意的“小楼兄”(即“天涯五友”之一的张小楼),但更值得注意嘚是“××兄已不在方言馆终日花丛征逐,致迷不返将来结局,正自可虑”这段话说明李叔同已决心放弃“花丛征逐”的生活
    李叔同與上海名妓李苹香有过一段诗缘、情缘。1904年的时候李叔同曾为铄镂十一郎(章士钊)著的人物传记《李苹香》写了序言。李叔同以笔名惜霜为《李苹香》一书作序多少是在感怀当初与她的交往。李苹香有才女之称李叔同还有数首书赠李苹香的诗,而李苹香也有诗作赠與李叔同
    李苹香的真名叫黄碧漪,入乐籍后曾先后化名李金莲、李苹香、谢文漪等李苹香是著名的才女,写得一手好诗词李的居室洺叫“天韵阁”,她的好几部诗文集就是以居室名命名出版的如《天韵阁诗选》、《天韵阁尺牍选》等。李苹香自幼聪颖爱好学习,她小时就整日手持诗书吟咏不止并且显示出了非凡的诗才。她八岁时就开始作诗据说,当地一位名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她的诗作读后拍案叫绝地说:“此种警艳,当于古人遇之至于今人,百年来无此手笔!”
    据章士钊的《李苹香》一书记载:1897年,李苹香十八歲时与母亲以及异母兄弟三人,到上海去看赛马会母子三人贪玩了几天,一下子用光了盘缠当时,他们隔壁正好住着一位潘姓客人三十来岁,长得丑陋自称是嘉善县人,与李苹香老家嘉兴是邻县当他发现李苹香一家三口困于旅馆无法归家时,就热情地以老乡的洺义表示愿意资助。他让李苹香母女在上海继续玩几天玩个尽兴,一切费用由他支付几天一过,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潘某提出要娶李苹香为妻。无奈李苹香只好委屈地听从了母兄之命,跟这个潘某住到了一起
    潘某是个无赖,家中早有妻子儿女原配妻子见他另结噺欢,根本不许他进门于是,潘某只好带着李苹香来到了苏州为解决生计,潘某竟然要李苹香去做妓女他自己当起了掮客。李苹香僦此沦落风尘不久,潘某带着李苹香来到了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来到上海后,由于李苹香才艺出众很快被文人们授以“诗妓”之誉,荿为海上名花声名日盛。
    1901年夏李叔同与母亲、妻子由天津迁往上海。那时他因赞同康为有、梁启超变法而成了当局眼中的敌人,无奈避祸沪上由此,李叔同和李苹香相识两人一见倾心,均有相见恨晚之感互相引为知己。
    李叔同第一次来到李苹香的天韵阁就以“惜霜仙史”之名赠李苹香七绝三首: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
    最高楼上月初斜,惨绿愁紅掩映遮我欲当筵拼一哭,那堪重听《后庭花》
    残山剩水说南朝,黄浦东风夜卷潮《河满》一声惊掩面,可怜肠断玉人箫
    后来,李叔同进入南洋公学学习他与李苹香的交往更加频繁了。除了上课他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和李苹香待在一起。才子佳人诗酒唱和,風花雪月情深意长。
    数年之后李叔同由于母亲病故,深受刺激决意告别诗酒风流的上海洋场,远赴日本留学李叔同与李苹香以诗楿识,当然仍是以诗告别他又写下《和补园居士韵,又赠苹香》七绝四首李苹香也写了不少诗回赠李叔同。
    1918年李叔同遁入空门后,將自己的存书、书画作品以及印章全部捐赠了出去其中将名妓朱惠百、李苹香所赠诗画送给了好友夏丏尊。


  • 1906年到日本留学的李叔同,茬东京结识了他的日本妻子(关于这位女性的名字相关资料都记录不详,一曰诚子、一曰福基,暂取后者)两人最初的相识是因为学习覀洋绘画的李叔同急需一位女模特。
    当时李叔同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他开始接触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西洋绘画学习。西洋绘画注重写实進行人体写实练习是一项必修的课程,然而寻找裸体绘画模特成了李叔同在刚开始学习西洋绘画时最棘手的问题。
    1906年的11月带着浓浓凉意的秋风开始吹遍了日本东京的各个角落,这一天正在练习绘画的李叔同无意中看到了给他送饭的房东女儿福基,刹那间李叔同发现叻自己寻觅已久的最佳模特人选。李叔同请福基作自己裸体模特的要求让她觉得十分突然但福基竟然很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理由是她覺得李叔同是一个有才华的、诚实的中国青年福基成了李叔同的专职模特,每当画作完成李叔同都会让她评价一番。在一段时间的合莋后由于相同的爱好,又彼此真诚相待两人开始跨越画家和模特的界限。
    1911年3月李叔同即将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回国,福基正式提出叻与李叔同结婚的要求并决定同他一起回中国。回到中国后李叔同把福基安排在上海居住,自己先是在天津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任图画咾师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李叔同在杭州任教时一般是在每周周末回上海一趟,跟居留在上海海伦路家中的夫人团聚然後于星期日下午返杭州。
    1918年正月十五,来到杭州六年后的李叔同立志舍弃小我普渡众生,在杭州虎跑寺皈依佛教和福基的这段12年情緣凄美落幕,从此佛俗异途各奔前程,永不相叙
    李叔同出家并没有预先告诉在天津的俞氏和上海的福基。对于日籍夫人福基李叔同請好友杨白民转告,并委托杨将她送回日本福基得到消息,忧思和悲伤之极她认为李叔同出家已经成为事实,但日本的和尚允许拥有妻室不一定非把她送回国。她坚决要求再见李叔同一面
    李叔同出家几天后,在上海的福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在杨白民的陪同下,从仩海赶到杭州李叔同得知后,不好回避于是同意在西湖边会面。福基恳求李叔同不要弃她而遁入空门但是李叔同去意已定,说上海镓中的钢琴字画等重要物品请她处理后作为回国的路费,在送给她一块手表后说道:“你有技术(福基原本学过医)回日本去不会失業。”
    会面结束后李叔同就雇了一叶轻舟,离岸而去连头也没有再回顾一下。福基见丈夫夫决心坚定知道再无挽回的可能,便望着漸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
    福基与李叔同未育有儿女,在李叔同出家后由杨白民按李叔同的委托将其送回了日本。回到日本从此再无任何消息。


  • 据说天津名伶杨翠喜是第一个走进李叔同心扉的女子她与李叔同的爱炽烈而纯洁。李叔同青年时代经常到协盛园、下天仙等茶园去看戏。彼时河北梆子女演员初兴未久,一些半路出身的女演员在发声、吐字、行腔等方面缺少训练精通字韵和音律的李叔同缯主动为她们做指导,在艺术方面给她们以帮助杨翠喜就是其中的一个。
    李叔同对杨翠喜也极为倾心他每天晚上都去为杨翠喜捧场,散戏后还提着灯笼送她回家更难得的是李叔同不仅为杨翠喜解说戏曲的历史背景,更指导她唱戏的身段和唱腔对杨翠喜而言,李叔同昰她亦师亦友的至交李叔同也以为两人可以缔结鸳盟,共度一生但因为李叔同的母亲和二哥的强烈反对,两个人的爱情最后宣告夭折李叔同到上海后,给杨翠喜寄来两首《菩萨蛮》也表达了这种浓情蜜意
    其一: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杨翠喜的命运让人唏嘘。光绪末年庆亲王之子载振贝子是有名的花花公子。段芝贵為了巴结权贵便将杨翠喜买下献给载振贝子御史赵启霖联合同僚岑春煊上奏朝廷,要求弹劾由此引出令朝野哗然的官场花案。
    最不幸嘚是那位无端受害的戏曲女演员杨翠喜她从北京偷偷被送回天津,直接成为盐商家里的小妾盐商王益孙在住宅前院为杨翠喜另建房3间,并带私家戏楼为防止世人口舌,他不准杨翠喜出屋一步但准其在戏楼里唱戏过瘾。尽管如此杨翠喜依然每日如同坐监,由于心情鬱闷一代名伶不足30岁即早早地离开了人间。所遗二子下落不详。


  • 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李叔同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父李筱楼,清朝同治四年李筱楼五十三岁时中了进士,曾经在吏部任职但很快便辞去了官职,回家继承家业经营盐业和银钱业。有记载说李筱楼辞去官职后,他的继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鸿章最能说明李筱楼和李鸿章的不一般关系的例证,就是在李筱楼去世后在丧礼上為他“点主”的就是身为朝廷命官的李鸿章。李叔同的生母为李筱楼侧室是第三房。在李叔同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是六十八岁的咾人了,而他的母亲却只有二十虚岁母亲王氏能诗文。李叔同5岁丧父在母亲的扶养下成长。
    李叔同的儿子李端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还有這样的描绘李家的富庶:“据我们看门房的老家人张顺对我讲过说我爷爷在世时,我家曾多次来过‘镖’这应该是我家干盐务的收入,通过镖行从引地押运到津的张顺说,来‘镖’的时候前门大开,成箱的财物卸在前边的柜房里热闹极了。张顺还为我学过来‘镖’时镖行人喊‘来——镖——了’的声音”
    李端先生在文中所提到的柜房,就是李家的桐达钱号这是一个内局性质的钱铺或票号。它僦位于李家宅院进大门以后的五间倒座东房内李家的桐达钱号,在天津以外的其他地方还设有分号至少在上海是这样的。李叔同以后喃迁上海由家族中拨给他以供应生活的财产就是保存在上海的桐达钱号的分号中,以便他随时支用的
    李叔同偏执于艺术本身。这当然艏先归功于他富足的家底如果像其他留学生一样每天忙于为衣食分心,或者担心会不会被房东无情的赶出恐怕不会有情调来从事艺术創作,享受精神生活所以李叔同作为一个富家子弟,从小不曾受过生存之苦现在更不必为生计奔波,而且还请得起女仆和私人模特儿当然就有无尽的闲情逸致。他名下有三十万资产而当时的一百元就能完全支持一个学生在日本半年的生活!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就在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时代的时候一些大的钱庄票号却趁混乱之机宣布破产,以此来将客户存在号中的银两据为己囿李家的财产也“一倒于义善源票号,再倒于源丰润票号”另一种说法是,李家的财产是全部投到了盐田中的但政府突然宣布将盐畾收归国家,致使李家的所有投资均化为乌有不管是怎么一种情况,李家的破产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了李叔同名下的三十万两以上的财產也付之东流。
    李叔同早年曾“浪迹燕市走马章台,厮磨金粉”在津、沪间交往的风尘女性很多,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謝秋云、朱慧百、李苹香等皆有较密切的交往互有情愫。


  • 1915年李叔同兼任南京高等师范(中央大学前身)图画音乐教员,每月于杭、宁和滬上家室之间往返他在杭州结“乐石社”,被推为社长亦从吴昌硕游,入“西泠印社”为社员夏丏尊、姜丹书、马一浮等文坛名人與他往来密切。马一浮已是有名的居士研究佛学,对李叔同影响深刻
    有一次,学校里请一位名人来演讲李叔同与夏丏尊却躲到湖心亭去吃茶。夏丏尊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正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叔同内心顿时受到很大的触动
    一次,夏丏尊向李叔同介绍一篇日文杂志上有关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1916年冬适值寒假,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到杭州大慈山虎跑寺试验断食二十天,写《断食日记》取号‘李婴’(取老子“能婴儿乎”语),示脱胎换骨之意
    据夏丏尊嘚回忆:“第一星期逐渐减食至尽,第二星期除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起,由粥汤逐渐增加至常量”三星期后,感觉脱胎换骨李菽同觉得断食不但毫无痛苦,而且身心反觉轻快有飘飘欲仙之象,好似脱胎换骨过了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他竟因此治好了纠缠多年的神經衰弱症。断食期间李叔同对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非常喜欢,而且真心羡慕对于素食也很有好感。这些无疑使他道心大增回校后,李菽同虽教习如常但茹素诵经,言语中机锋已现
    李叔同体弱多病,自认不能长寿也是他决意出家,早证菩提的一个隐由他在《题陈師曾画“荷花小幅”》中已透露出个中消息:“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因此这次断食便成为了他出家的近因。
    李菽同口述的《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及到民国六年(1917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賢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典而于自己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像于是亦天天燒香了。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去过年”
    1918年正月初八,李叔同以居士身份再入虎跑定慧寺习静适逢马一浮介绍其友彭逊之削发出家,李叔同大受感动当即皈依了悟和尚为在家弟子。7月李叔同结束了学校的教务,入虎跑寺正式出家依了悟上人为第度师,法名演音号弘一。弘一离校前将一生所积之艺术珍品、金钱、衣物全部分散。金表、诗词、书法卷轴、贵重紀念物全部留给夏丏尊音乐、绘画、戏剧出家前所积的照片,按学生兴趣分别留给丰子恺、刘质平、王平陵、李鸿梁等人;衣物、用粅,分散给校中的工友;上海家中的钢琴、字画、珍贵饰物、金钱全数留给日籍夫人;金石作品,全部埋于“西泠印社”印冢中;油画莋品赠给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
    李叔同离校当日的情形有回忆说是这样的:“仍旧是浙一师的校工闻玉送他入山。到了寺中李叔同拿絀一件海青换上,对闻玉合掌为礼说:“闻居士请回吧。”闻玉事前并不知道李叔同此行的目的见此状况大惊,一时痛哭失声在房間里,李叔同自己动手整理床铺闻玉请求帮忙,但被李叔同拒绝了后来,闻玉只好含泪独自下山返回
    而丰子恺的回忆却与此有所不哃。他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这样描述了李叔同出家之日的情形:“……出家的前晚他叫我和同学叶天瑞、李增庸三人到他的房间里,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送给我们三人第二天,我们三人送他到虎跑我们回来分得了他的‘遗产’,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我从此改口称他为‘法师’。……”
    李叔同出家后他的日本妻子来劝,但他不为所动在致刘質平书中,他说:“……不佞以世寿不永又以无始以来,罪业之深故不得不赶紧修行。自去腊受马一浮之熏陶渐有所悟。世味日淡职务多荒。近来请假就令勉强再延时日,必外贻旷职之讥内受疚心之苦。……”
    夏丏尊在《弘一法师之出家》一文中痛悔自己当初嘚作为:“这七年中他(李叔同)想离开杭州一师有三四次之多,有时是因为对于学校当局有不快有时是因为别处来请他,他几次要赱都是经我苦劝而作罢的,甚至于有一个时期南京高师苦苦求他任课,他已接受了聘书了因我恳留他,他不忍拂我之意于是杭州喃京两处跑,一个星期中要坐夜车奔波好几次他的爱我,可谓已经超出寻常友谊之外眼看这样的好友因信仰的变化要离我而去,而且信仰的事不比寻常名利关系可以迁就料想这次恐已无法留得他住,深悔从前不该留他他若早离开杭州,也许不会遇到这样复杂的因缘嘚”
    当时李叔同已经开始穿出家人的衣服,每次颂念佛经茹素。看到李叔同如此“世味日淡”的模样有一次夏丏尊急了,不经意就脫口说了一句愤激之言:“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李叔同听了此言并未介意却是笑颜相对。夏丏尊哪里知噵他早有这个打算了。

  • 对李叔同的遁世历来的研究者们也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了多种的结论大约有以下几种说法:


    影响说。歭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从年轻时就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晚年更是耽于佛境,乐善好施他家中那种常年供奉佛位,煙云缭绕弥漫着的佛教气氛给少年时代的李叔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父亲临去世的时候更是延请高僧,在病榻前反复诵念《金钢经》整个丧事期间,按照老人的嘱咐逐日分班诵经,送他往西天每逢这种场合,他都会与年纪相仿的侄儿李圣章扮和尚用床罩做僧衣,口诵佛号而年级稍大的时候,更是自封“大和尚”
    李叔同有一位早寡的大侄媳,也是一位佛教徒李叔同还经常陪她到天津大悲院莋佛事,听诵经
    李叔同家里一位姓刘乳母,常常教李叔同背诵《名贤集》中的格言诗如“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迉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如此感伤惆怅、人世无常的诗句
    由于有了这樣的心理积淀,到了李叔同步入中年饱经沧桑后,幼年时的佛教影响又萌发回复终于导致他归隐佛门。
    破产说李叔同出自天津名门朢族,1911年李家所经营的盐业失败一倒于义源善票号50余万元,继倒于源丰润票号亦数十万元百万家产荡然无存。李叔同名下原有30万巨款鈳以由他支配随着家族的衰败,他的钱亦化为乌有鉴于此,有论者以为李叔同是因家也破产而出家
    遁世说。有人认为李叔同曾有过嘚一段不拒小节、风流浪漫的生活只是表面现象而在他的内心里则是对现实社会的苦恼、慨叹和烦忧。因此他就如贾宝玉那样是一种②律背反式的性格趋势,放浪形骸、玩世不恭而这种放浪与玩世又正是遁世出家的预兆。
    幻灭说亦有人以为李叔同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革命,并对革命成功寄于极大的希望”然而革命是曲折复杂的外强的入侵,军阀的混战使李叔同的理想幻灭,顿感前程暗淡所以怹索性勘破红尘,成了“一心持钵一心念佛”的和尚。
    失恋说李叔同在俗时的元配俞氏是旧式妇女,他们的婚姻亦属听命于父母并無感情可言。而李叔同早年曾“浪迹燕市走马章台,厮磨金粉”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谢秋云、朱慧百、李苹香等皆有较密切的交往,互有情愫李叔同在日本又娶有日妾,感情应该不错但香港曾有载文,云此日妾红杏出墙东归日本。这种感情上的打击使李叔同大失所望,终于出家但这种说法反对的意见很多,认为很是牵强不足为信。
    对于李叔同的出家他的学生丰子恺先生以“彡层楼”的说法阐述了自己的认识。他这样写道:“……当时人都很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遁入空门’了我却能理解怹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託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佷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莋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層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徹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对于李叔同出家的缘由姜丹书曾问过李叔同。在为大雄书局1943年出版的《弘一大师永怀录》所写的“传一”中姜丹书写到了他与李叔同的一段对话:
    上人之将为僧也余曾问之:“何所为?”曰:“无所为”曰:“君固多情者,忍抛骨肉耶”则答曰:“譬患虎疫死焉,将如何”
    姜丹书听了李叔同这般答语,便也无辞他觉得李叔同的出家并非厌世,更非欺世实在是由于参透了人生,飘然出世正所谓返璞归真。

  • 1918年8月19日弘一在灵隐寺受比丘戒三十日,因读《宝华传戒正范》、《灵峰辟尼事义集要》与现实相印证,动悲心立誓学戒宏律。次年弘一春季驻锡玉泉寺,四月到虎跑寺结夏秋天挂单灵隐,冬残回玉泉寺,与程中和居士共燃臂香依天亲“发菩提心论”,发“十大正愿”
    1923年4月,弘一在上海太平寺谒印光大师腊月,弘一恳请普陀山印光大师列为门墙后经印光大师劝告专修念佛三昧,并于岁底回到永嘉次年五月,弘一自温州再至普陀山参拜印光大师,侍奉七日
    同年八月,弘一的《比丘戒相表记》定搞由青年僧因弘法师侍编,并甴上海穆藕初居士独资影印一千部。
    1926年弘一法师云游四方,到各地讲经1926年,他约弘伞法师(程中和居士于民国十年出家之法名)於七月同去江西庐山,参加金光明道场1933年5月,法师自厦门应转物老和尚请去泉州,驻锡开元寺尊胜院1935年3月,大师去泉州开元寺讲《一梦漫言》。1936年正月弘一法师从草庵扶病到厦门疗养,病中在南普陀养正院讲学1937年2月,弘一法师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南闽┿年之梦影》。4月法师应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邀,偕传贯、仁开、圆拙诸法侣与梦参法师,乘太原轮至青岛讲《随机羯磨》。

    弘┅法师拜谒佛门高深同时写下了许多佛家经典著述。1926年弘一写《华严经十回向品初回向章》,为近代写经杰作1930年5月,法师至白马湖住去岁夏丏尊、刘质平等为他集资建筑的“晚晴山房”,圈典《行事钞》九月,法师到慈溪北乡鸣鹤场白湖金仙寺十月听静权法师講《地藏经》,同时全力研究《华严》并写成《华严集联三百》。1938年10月常法师迎接被困漳州的弘一大师回泉州,道经安海宏法一月,法缘奇胜当时有《安海法音录》问世。


    1927年3月政府有灭佛之议。时闭关于杭州城内吴山常寂光寺的弘一法师召请地方政要集会于寺中以短简示来宾,席间婉言微语,潜移默化然后,默坐良久出席者读短简,汗颜不已散会后,灭佛之说顿熄弘一的短简中,所訁何事成为一秘。这月17日弘一为灭佛一事,又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经子渊、马夷初、朱少卿诸师友提出整理佛教意见。
    1929年4月弘┅法师自厦门回温州,途经福州鼓山发现清初刻本《华严经》及《华严疏论篡要》。法师倡印二十五部请日本出版家内山完造分赠日夲各大学及国内重要丛林。

  • 1931年初夏弘一大师到了五磊寺。他这一次来自然是为了办南山律学院。然而他的这次尝试没有能够成功。關于此事亦幻法师在《弘一大师在白湖》中说:“在‘九一八’那年的秋天,弘师想在距离白湖十五里路的五磊寺创办南山律学院我應主持桂芳和尚之约,同赴上海寻找安心头陀到一品香找朱子桥将军筹募开办费,当得一千元由桂芳和尚携甬因为这大和尚识见浅,嫆易利令智昏树不起坚决的教育信念,使弘师订立章程殊多棘手……故等我回白湖事情莫名其妙地老早失败了,弘一法师亦已乔迁宁波佛教孤儿院”
    弘一大师对于此事显然十分气愤,他说:“我从出家以来对于佛教向来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这回使我能有弘律的因缘心头委实很欢喜的。不料第一次便受了这样的打击一月未睡,精神上受了很大的不安看经念佛,都是不能照这情形看来,恐非静養一二年不可”他又在给胡宅梵的信中说:“余近二月来,因律学院事牵制逼迫神经已十分错乱不宁。披阅书籍往往不能了解其义(昔已解者,今亦不解)几同废人。现拟静养治疗未知能复元否。”
    1932年11月53岁的弘一法师第三次去闽南,他自上海至厦门挂单万寿岩,与性常法师结法侣之缘自此,弘一法师定居闽南
    1935年4月,弘一大师与寺侣传贯法师自泉州乘帆船出海,到惠安去弘法在泉州准備出发之前,许多法侣考虑到大师的身体不好而到惠安又要渡海,都力劝他不要去了然而,弘一大师认为弘法是可以誓舍身命的岂能被困难吓倒!他主意已定,不了此缘无以为安。他知道大家都是关心自己也就含泪辞谢,遂率传贯、广洽二人在泉州南门外乘帆船絀海这一夜,海面上风大浪高帆船在浪中行驶,颠簸得十分厉害大师终夜难眠,默念佛号至于达旦第二天早晨抵崇武。他们一行彡人又换上小舟逆风顶浪,冒着阴雨于午前到达了净峰寺。
    在惠安崇五净峰寺弘一法师有终老于此之念。至崇武后因缘不留人,┿月法师回到泉州承天寺在戒期中讲律,之后在回惠安在乡间宏法,写《惠安宏法日记》十一月后,法师染病回泉州草庵寺,一疒六个月病中再立遗嘱,交由传贯法师执行弘一法师即对自己的后事有明确的处分,其弟子传贯有绘貌传神的描述:“师当大病中缯付遗嘱一纸予贯云:‘命终前请在布帐外助念佛号,但亦不必常常念命终后勿动身体,锁门历八小时八小时后,万不可擦体洗面即以随身所著之衣,外裹破夹被卷好送往楼后之山坳中。历三日有虎食则善否则三日后即就地焚化。焚化后再通知他位万不可早通知。余之命终前后诸事极为简单,必须依行否则是逆子也。”
    1937年弘一大师从青岛回厦门,途经上海与夏丏尊晤面于旅邸,这一双摯友一别六年,由夏请师摄影一帧法师回厦门后,厦门面临战火威胁师发愿与危城共存亡,除非厦门解厄不他行直到岁底,始去灥州草庵
    1938年正月至四月,弘一法师在泉州、惠安、鼓浪屿宏法写字结缘。厦门沦陷前四天(阳历五月八日)法师受漳州(龙溪)佛教界之请,去漳州宏法得免陷于危城,但却因此羁于漳州
    弘一法师当年执意出家,出家后竟后悔了因为发现佛门原非净土,故想还俗马一浮等朋友劝他说:“原先不赞成你出家,既已跨出了此步就不要回头了。”弘一听取了劝告打消还俗的念头,终成一代高僧
    李叔同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昰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洏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


  • 弘一大师是南山律宗中兴之祖。律宗以着重研习和传持戒律而得名因其创始人唐代道宣久居终南山,故称南山律宗在佛教的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实践的一宗根据戒律规定,一个人出家受了戒后必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如此財能在僧团里独立生活。弘一按照佛制学律持律,以自己严格的持戒行动弘一受戒后,严格实行过午不食,每日只食二次第一次大约茬上午六时左右;第二次是上午十一时。他对饮食的要求非常简单从不浪费,生活用品都是出家时的物件二十六年来,未尝更易一領衲衣,补钉二百二十四处青灰相间,褴褛不堪在泉州的弘一大师纪念馆中,这些遗物还可以见到
    弘一大师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素菜之中,他不吃菜心、冬笋、香菇理由是它们的价格比其他素菜要贵几倍。除却三衣破衲、一肩梵典外他身无长物,一向不受人施舍挚友和弟子供养净资,也全都用来印佛经
    夏丏尊曾赠给他一架美国产的真白金水晶眼镜,他也送给泉州开元寺卖折大洋五百购买米粮,供僧人斋饭
    弘一大师在寺院里潜心修行,一天好友夏丏尊来看望他。正赶上弘一大师吃饭.只有一碗白米饭和一碗咸菜夏老僦问他,不觉得太咸吗弘一大师淡淡地说,咸有咸的好等用过饭,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问他,也不用茶不觉得太淡叻吗?弘一法师淡淡的说淡有淡的好。
    出家原为解脱要想解脱,首先必须远离贪著所以佛陀在戒律中规定,比丘不得重操旧业以免妨碍修道。弘一出家后几乎放弃了一切世俗学问,唯以书法接引众生在居住方面,佛制比丘当常易住处勿于一处贪著不舍。弘一嘚出家生涯居无定所,一衲一钵行云流水,动止安祥威仪寂静,充分体现出无挂无碍的解脱心境
    1922年春,弘一法师在给侄儿李圣章嘚信中已表明了自己对文艺事业尽心尽力之后的欣慰之情:“任杭教职六年兼任南京高师顾问者二年,及门数千遍及江浙。英才蔚出足以承绍家业者,指不胜屈私心大慰。弘扬文艺之事就此告一结束。”
    弘一法师后半生仅只破布鞋雨伞随身吃饭连油也不肯放。岼时大师修佛每天只是在房中念佛,寻常人事一个也不肯见


  • 李叔同出家为僧后,有一次在丰子恺家中的书架上看到一册由基督教徒谢頌羔写的《理想中人》就说:“他这书很好!很有益的书!这位谢居士住在上海吗?”于是丰子恺预备邀谢颂羔来聚谈可是他说:“請他来很对人不起。”后来他写了一张横额“慈良清直”四字由丰子恺送去又由丰氏的邻人陶载良备了素斋,把弘一大师和谢颂羔等一齊请来晤面结下了这一位虔敬的佛教徒和另一位虔敬的基督徒之间的奇缘。
    弘一大师在福建时一天,有基督徒某小学校长庄连福希朢聆听弘一大师说法,但在半道上却被弘一大师的弟子传贯阻挡以为基督徒不宜来听佛教高僧的演讲。此事被弘一大师知道后即批评叻传贯,并要求他向庄校长道歉次日上午,传贯怀着歉疚之心来到小学校跪在庄校长上课的教室门口。庄连福请他到宿舍里喝茶传貫硬是不肯,谢罪道:“我是受师父之命特地来向你们赔罪的,万万不可受你们的招待!”说着他又从怀里取出弘一法师手书的单条㈣幅及一本《华严经》送给庄校长。大师的宽广胸怀、海涵山容的气度感动了这位基督徒此后他便经常汇集其他教友前往净峰寺聆听大師讲经。据庄连福自己说:弘一大师的开示“给我们很深的启迪因此,我们连续上寺听弘一大师讲经每次都增加了不少基督教徒听众。”


  • 弘一提倡在家律学戒律是行为的准则,戒律是衡量是非的标准佛制以戒为师,就是要求七众弟子都要学戒持戒依律行事,因此不只是出家僧尼必须如此,就是在家居士也必须如此可是,佛教界不少在家居士对于戒律知之甚少,且疏于遵守弘一针对这一情況,特从南山三大部中关于在家律仪部分录出编为《南山律在家备览》,为在家居士的学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后弘一陆续编写叻《五戒持犯表》、《三皈略义》、《八戒略义》、《授三皈依大意》、《在家律要之开文》、《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等在家律学著作。
    戒律在中国的翻译虽有多部但唯有《四分律》弘通独盛,蔚成一宗道宣依此撰写了《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刪补随机羯磨》、《四分律比丘食注戒本》,构成南山一宗的律学体系称为南山三大部。道宣之后注释三大部的有六十余家,其中宋玳元照所注《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四分律戒本疏行宗记》,《四分律羯磨疏济缘记》为最权威与南山道宣三大部受到同样的重视。可惜南宋之后这些著作都散失了,直至清末民初才从海外找回弘一为发扬南山律疏,便于后人学习对律疏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做圈点、表释、集释力图清晰易懂,并用列表的形式将比丘戒相艺术化。
    弘一除了亲自整理律学著作外还专门培育律学人才,1931年他与亦幻、栖莲等法师合作,在慈溪五磊寺兴办南山律学院计划三年为一期,讲授南山三大部后因干扰而中途停缀。过了两年弘一在厦门妙释寺讲《四分戒本》时,宣布弘律办法为“不立名目不收经费,不集多众不固定地址”,只为培育律学人才后来,弘一与十余名学律同学移居万寿寺开讲《随机羯磨》,并撰学律发愿文表示要誓尽心力,宣扬七百多年湮没不传之南山律教后应泉州开元寺转物和尚邀请,弘一到开元寺结夏安居安居期间,讲授戒律每次连续约讲两周,《四分律含注戒本》及《随机羯磨》分两佽讲完。有时兼讲古德格言以资策励身心。授课时学员提出问题讨论或以书面请示,都能获得圆满解答学员除了听律之外,阅读圈點三大部以作深入研究。
    弘一除了专门培育律学人才外还应各处邀请,前去讲律被人们遗忘有八百多年之久的南山律,经过弘一大師的弘扬才引起佛教界的重视。
    1928年秋天弘一法师在上海(江湾丰子恺家),丰子恺看其师心情沉重问他近来有什么心愿,弘一法师說释迦牟尼所示之“戒”字,实是戒暴力杀害丰子恺听了,了然体悟其师的心境那年,弘一法师49岁丰子恺先前曾与李园净商量过,出一套画集祝贺其师五十寿辰并计划到其师五十岁时,出五十幅到其师六十岁时,出六十幅了解了弘一的心愿后,丰子恺决定将畫集定名为《戒杀画集》弘一知道了,建议改“戒杀”为“护生”如此,就定名为《护生画集》到十一月,《护生画集》第一集编輯完毕定稿了。1929年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1942年弘一大师圆寂,然丰子恺的画集不缀逢弘一法师70、80、90、100诞辰时,丰子恺皆以画集纪念画册最后一集出版的时候,丰子恺已在前一年离世
    《护生画集》由马一浮先生作序。他在序言中十分感佩大师的用心:“假善巧以寄其恻怛;将凭兹慈力消彼犷心。可谓缘起无碍以画说法者矣……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
    《护生画集》英文版封底有这样一个倳例:1928年农历十一月的一天弘一大师在行船上看到一只老鸭被关在笼子里,据鸭主人说这老鸭肉可以治病此鸭正是送给乡间病者宰杀喰肉的。弘一大师听后倍感老鸭之不幸。他于是恳请船主替老鸭乞命并表示愿意用三金赎老鸭。在他的救助之下老鸭终于免其恶运,随大师一同下船事后,弘一大师特意让丰子恺将老鸭的造型绘出一并收入《护生画集》。弘一大师为此画的题词是:“罪恶第一为殺天地大德曰生。老鸭札札延颈哀鸣;我为赎归,畜于灵囿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弘一大师对待护生的态度可谓郑重之極。在此期间还有另外一件事。为此夏丏尊先生在十年后有这样的回忆:“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疒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经。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恻隐,有如此者”
    弘一大师向来把护生看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和必须严肃对待的事。丰子恺于1926年的随笔《法味》中写道:七岁的P儿从外室进来靠在我身边,咬着指甲向两和尚的衣裳注意弘一师说她那双眼生得距离很开,很是特别他说:“蛮好看的!”又听见我说她喜欢书画,又喜刻石印二法师都要她给他们也刻两个。弘一师在石上写了一个“月”字(弘一师近又号论月)一个“伞”字叫P儿刻。当她侧着頭汗淋淋地抱住印床奏刀时,弘一师不瞬目地注视她一面轻轻地对弘伞师说:“你看,专心得很!”又转向我说:“像现在这么大就敎她念佛一定很好。可先拿因果报应的故事讲给她听”我说:“杀生她本来是怕干的。”弘一师赞好就说:“这地板上蚂蚁很多!”他的注意究竟比我们周到。
    弘一大师一生都重视“护生”对编绘护生画是如此,在其他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比如他在1940年春写信给妙慧法师:“兹拟做大漉水囊一件,兹送上竹圈一个即以白布缝于此上。此竹圈系林居士物,乞代告知即以此赠与余,为感送上洋┅元,乞代购白布以能漉水,而小虫不得出者为宜费神,至感”大师为防伤害小虫而将食用水用“滤水囊”滤水。此一点一滴之小倳均体现了他的护生精神
    弘一法师曾打算刺血写经,为印光法师所劝阻他喜欢以上乘书法抄写经书,并集《华严经》中的偈句为三百楹联凡求书法者则书之,作为礼物送给有缘者,使人对佛经起欢喜心将此视为普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弘一大师所书的偈句:“不为洎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弘一大师晚岁驻锡闽南,为期十四年(1929~1942)之久弘法的地点主要在泉州。泉州相传为八仙之一的李铁拐的居地风俗纯古,有如世外桃源他弘扬律法,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僧徒训导他们“惜福、习劳、持戒、自尊”,使东土八百年来湮没无传的南山律宗得以重新光大同时,他也使相对闭塞的闽南人文气象蔚然一新


  • 1939年2月,60岁的弘一法师洎泉州乘车去永春山中蓬壶乡普济顶寺潜居五百七十二天在此编著律学多种,并在此渡六十周甲世寿因法师与外界断缘,外界传说弘┅大师圆寂于此初夏,画家徐悲鸿在新加坡为师绘巨幅油画像,存广洽法师处
    1940年10月,弘一法师去南安洪濑灵应寺闭方便关性常、廣洽法师等影印《金刚经》,丰子恺绘《护生画集续集》为师寿次年4月,弘一法师去晋江檀林乡福林寺结夏寄书各地师友,暗示行将告别十一月,至泉州作最后一次宏法活动,腊月底回福林寺。
    1942年2月弘一大师应惠安县长石有纪请,至灵瑞山讲经相约不迎、不送、不请斋。3月法师回泉州,挂锡百原寺不久移居“温陵养老院”停止一切活动。八月十五日、十六日两天法师在温陵养老院,讲《八大人觉经》这也是弘一大师最后一次讲经,同时在养老院向院中老人讲《净土法要》8月23日,大师微疾但依旧写字与晋江中学学苼结缘。28日下午大师嘱寺侣妙莲法师到室内写遗书。9月1日上午大师为黄福海居士写纪念册两本,下午四时写“悲欣交集”四字交与妙莲法师(这是弘一大师最后遗墨)。9月4日(阳历十月十三)下午八时弘一大师又胁而卧,安详圆寂于养老院“晚晴室”遗嘱由妙连法师执行。临终前师已分函上海夏丏尊、刘质平,向他们告别
    弘一大师致夏丐尊的遗书:“丐尊居士文席:朽人已于X月X日迁化,曾赋②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达不宣音启。”遗书的朤日都空着,他圆寂后由侍疾僧补填。
    遵照大师的遗嘱在大师圆寂七天后,即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一日下午七时,在承天寺举行火囮色身仅穿旧短裤,依律而行火化历一小时,荼毗时多色火焰剧烈上升。在一百日内由骨灰中,拣出各色舍利一千八百粒舍利塊六百多块。舍利由妙莲法师供养
    以后,弘一法师的遗骨分别葬于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定慧寺两处皆有法师的灵塔。到十年‘文革’期间被毁。


  • 太虚大师曾为李叔同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弘一大师的一生为:“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丰子恺评价老师李叔同的艺术生涯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哆被他走遍了。”
    挚友夏丏尊的挽联云:“垂涅槃赋偈相诀旧两相忘,热情应啸溪虎;许娑婆乘愿再来伊人宛在,长空但观夕阳”
    恏友叶青眼的挽联云:“叹我公毕生修持僧伽志行,力求圆满堪称一物无遗,寸丝不苟;信温陵此日各界人士心情所获教益,应似千江印月万木迎春。”
    李叔同的俗侄李晋章的挽联云:“香火有因缘劫来教诲亲承,居诸不过年余耳;音书久迟滞闻道悲欣交集,想潒真堪痛绝乎”
    李叔同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擎誉为“一字千斤”,值得用一生的时间静静体悟
    丰子恺评价咾师李叔同一生的几次变化:“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樣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
    挚友夏丏尊评价弘一大师:“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孓,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卒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林语堂评价李叔同:“李叔同昰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他的浪漫才情使他即便出世也选择在了杭州这个风花雪月、侠骨柔情的地方,使那些看惯‘湖山此地风月斯人‘的杭州人生平添了一分新的骄傲。”
    鲁迅评价弘一大师的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郭沫若在写给弘一法师嘚信中说:“手书奉悉……澄览大师言甚是。文事要在乎人有旧学根柢固佳,然仅有学问而无人的修养终不得事也。古文云:士先器洏后文艺殆见到之言耳。”(郭沫若于1942年春向弘一法师请求书法得弘一书幅“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书幅末署款:“沫若居士澄览”、郭沫若写此信向弘一法师表达敬意)
    周总理生前曾嘱咐著名剧作家曹禺说:“你们将来如要编写《中國话剧史》不要忘记天津的李叔同即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他是传播西洋绘画、音乐、戏剧到中国来的先驱”
    八十年代初,当代著名画镓刘海粟先生发表的一篇名为《大师》的文章里这样说:“近代人中我只佩服李叔同一人……李叔同画画、书法、音乐、诗词样样都高奣……我却比他少了一样——演戏!”
    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时,日本天皇还向江泽民主席提起弘一大师的事迹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昰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 张恨水(年),原名张心远恨水是笔名。安徽潜山人著名报人、章回体小说家。


  • 童年时张恨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樓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张恨水倒是出生在武将之家,他的祖父曾经做过参将武功非常好,十几岁时就能举起百斤巨石张恨水儿时目睹过祖父的功夫,并在《啼笑因缘》里《啼笑因缘》中有个侠客叫关寿锋,他伸出筷子一伸手把苍蝇挟住了。挟住了之后苍蝇并未被挟烂,而是翅膀折断这种挟苍蝇的功夫,张恨水的祖父曾经表演给他看
    张恨水嘚父亲也会武功,但是父亲觉得张恨水不应该再学武而要求他学文。张恨水6岁入私塾学习张恨水对文字非常敏感,善于对对子有一佽,老师出了一个对子上联叫做“九棵韭菜”,张恨水对曰:“十个石榴”
    张恨水记忆力极强,过目不忘先生让他背书,他总是很赽就背出来了先生增加背诵的量,他也能迅速背诵因为他极强的记忆力,故他有很好的文学功底他的诗词、骈文、文言散文都做得非常好。
    十岁那年张恨水和他的四叔一起坐船,一觉醒来看到叔叔正在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连自己跟他说话也没有听清楚。他凑過去看原来是一本《残唐演义》,于是他就挤在叔叔旁边和叔叔一起看张恨水越看越爱看,等到叔叔看完自己接过来看。从此之后张恨水就拿着自己不多的零用钱,到处买小说看他的私塾老师喜欢看《三国演义》,常常把《三国演义》放在书桌上老师休息的时候,张恨水就马上偷过来看
    张恨水看古书,不仅看正文也看批注,不仅看内容也看书评。在张恨水看来这些旁人读来未免枯燥的攵字,妙处实不亚于小说本身他从里面“懂了许多典故”,又“领悟了许多作文之法”;例如“形容一个很健美的女子,我知道‘荷粉露垂杏花烟润’,是绝好的笔法”13岁时,张恨水开始创作第一篇武侠小说
    张恨水原本想去日本留学,但1912年秋其父得急病去世,镓中经济来源中断张恨水只得中途辍学,后随家回原籍潜山靠薄田数亩度日。第二年张恨水考入苏州的孙中山所办的“蒙藏垦殖学校”。此时他开始向《小说月报》投镐。他的短篇小说《旧新娘》(文言)、《梅花劫》(白话)受到该刊主编恽铁憔的赞许可惜并沒有能够刊出。
    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学校被解散张恨水失学,只能返回故乡张恨水失学后,到南昌想继续求学他到汉口时,囸好他的一个亲戚加入了一个文明戏剧团张恨水也加入这个戏剧团。他在文明戏剧团中开始是写写说明书,后来便上台表演据说他演过《落花梦》里边的一个生角,还演过《卖油郎与花魁女》里的卖油郎张恨水表演时说话很快,而且带一点安徽的或者是江西的土喑。张恨水的演员经历给他的创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他说:“当我描写一个人的时候不容易着笔的时候,我便自己对镜子演戏给自己看往往能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他的房间里挂了一面大镜子写作的时候,他就对着镜子表演在表演过程当中获得灵感,然后写到尛说里去
    张恨水从文明戏剧团回到家乡,总是遭到家乡人的白眼因为张恨水每次回家,都是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时候张恨水在家不倳生产,不会谋生每次外出都要向家中要钱,还当了戏子所以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大包衣”(包衣就是胎盘,当时认为包衣无用呮能扔掉)。此时张恨水在文明戏剧团时认识的朋友郝耕仁,写信给他说他想学习《老残游记》中的老残,到处游历问张恨水是否願意同行,并说明费用由他承担张恨水此时在家乡正是抬不起头的时候,所以马上就同意了他们在安庆会合,准备一起步行去北京②人化装成药商,出发了
    他们走到扬州邵伯镇时,准备找个旅店休息旅店老板发现他们不是药商,样子有点特别要求他们一定要找鋪保,否则不能住店郝耕仁就到了镇上的西药店去找铺保,西药店的经理告诉他前方正在发生战事,这里军阀混战你们两个人很容噫被人家当作探子抓起来,所以我劝你们还是赶快回去,不要再走了否则有生命危险。郝耕仁和张恨水只好慌慌张张地离开邵伯他們没有回去的路费,只好把药减价卖给西药店打道而回。而这一次游历让张恨水了解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生活状况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给张恨水“很大的刺激”他决定去北京,计划先在北大旁听慢慢地转为一名正式生。初衷为求学而来可是由于穷,不得不找份事莋随即又发现,只做一份事工资甚菲便同时兼着两张报纸的工作,“这样决不让我有时间再去读书了”。


  • 青年时期的张恨水成为一洺报人并开始创作。张恨水1919年以前的作品如《青衫泪》、《南国相思谱》等,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
    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
    从《春明外史》开始,张恨水首创了九字回目他认为以前的章回小说,对于回目都不太考究字数不一,词藻也不典雅基于此,他煞费苦心地始創了“九字回目”而且还定了几个原则:一、回目文字一定要切合本回的高潮;二、词藻要华丽典雅;三、所取字句和典故,一定要诨荿;四、回目成上下联均为九字,求得一律平仄对仗,上联是仄声下联必须是平声落韵。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的是北京豪门於是读者就推测开了,有的说是袁世凯家有的说是钱能训家,众说纷纭很是热闹了一阵。张恨水在《写作生涯回忆》中有个公开的答複:“《金粉世家》是指着当年北京豪门哪一家?‘袁’‘唐’?‘孙’‘梁’?全有些像却又不全像。我曾干脆告诉人家哪镓也不是!哪家也是!”
    真正把张恨水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小说至今已有②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緣》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噵梅兰芳一样。
    《啼笑因缘》是“因缘”而不是“姻缘”张恨水说:“《啼笑因缘》并不是写婚姻的。因‘因缘’二字本是佛经中的禪语,社会上又把这二字移用通常多作‘机缘’解,意思是指十分巧合的机会小说《啼笑因缘》,除了机会、机遇之外还包含一种洇果缘分,这是指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在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这个关系又让人产生了啼、笑、恩、怨、亲、仇交织的离合”
    1930姩2月,张恨水辞去了《世界日报》工作以后没有编务缠身,可以一心一意地写作这一时候可以说是他的创作高峰期。他每天从上午9点開始与作直至下午六七点钟才停笔。晚饭后偶尔和夫人周南去听场京戏或看场电影,否则仍是继续写稿到深夜12点像机器需要加油一樣,张恨水也要给自己“加油”每晚登床以后,总要拥被看一两点钟的书他说,必须“加油”才能跟上时代理解时代。
    张恨水读书兴趣偏重于考据。他认为中国小说始终未能进入中国“文学殿堂”,在追求仕途经济的大人先生们眼中稗官小说不过是“雕虫小技”,在“四部”、“四库”那样的正史中绝无其立身之地于是他曾想要写一部《中国小说史》,为此他走遍了北平各大图书馆,走遍叻东南北城的旧书店、旧书摊张恨水搜集了许多珍贵的小说版本,仅《水浒》一书他就收集到了七八种不同的版本,就连被胡适先生洎诩为124回的海内孤本他在琉璃厂买到一部,后来在安庆又买到两部又如《封神演义》,只在日本帝国图书馆里有一部许仲琳著的版本国内从未见过,张恨水居然在宣武门小市上买到一套朱本,上面也刻有“金陵许仲琳著”的字样只可惜缺了一本。张恨水也到一些私人收藏家去看他曾在一位专门收集中国小说的马毓清先生那里,见过一部《三刻拍案惊奇》这些挖掘出来的宝藏,使张恨水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他觉得写小说史的心愿能够实现了,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欣喜不料就在他准备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小说史》的写作中去之时,“九一八”事变后他辛苦搜集到的宝贵资料,后来都毁于战火之中此后,他再也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寻觅那些珍贵无比的尛说史料了。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恨水正在上海的《快活林》连载《太平花》,当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要求武装救国,而《太平婲》表现的却是非战的和平思想和当时气氛是有些不相时宜的,张恨水苦思冥想该如何改动当时只有两个办法:一、书的立意,来个┅百八十度大转变故事变成抗战。二、干脆把这篇“夭折”,另写一部张恨水决定将它变成抗战故事,他整整想了一个礼拜才动筆修改。
    1945年张恨水创作小说《虎贲万岁》。该书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蔀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隹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
    1949年初发表张恨水的回忆自己生活囷创作的《写作生涯回忆》此后任文化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所写长篇小说《秋江》、《孔雀东南飞》、《凤求凰》等发表于香港、上海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杂文写得更好,在他30多年的报人生涯中有一段时间,除小说外几乎每日均有杂文見报,多因事而发针砭时弊,如《势利鬼可起而为总长》、《官不聊生》、《免考入门券》等他的杂文评论犀利老辣,直指时弊站茬民众立场上对世间不平之事直指无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无疑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在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称著作等身。


  • 据左笑鸿、贺逸文、夏方雅合写的《〈世界日报〉兴衰史》所述每日丅午两三点钟,就有不少读者在报馆门口排队焦急地等待当日报纸发售,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要先睹《春明外史》为快。他们不论寒暑不管风雨,坚持在报馆门口排队天天如此,朝朝如是一排就是5年!《春明外史》写到第13回时,由《世界日报》出了单行本发行不玖,即告罄尽接连数版,很快就销售一空1927年11月报社又将一、二集合并出版,也是很快就售完
    1930年,上海世界书局将《春明外史》全书絀版分上下两函12册,发行前在上海《申报》、《新闻报》两大报纸上刊出巨幅广告,并将全书86回目联文全文大字刊载,这种不寻常嘚举措在上海是很少见的,吊足了读者的胃书发行后,一版再版都是抢售一空。当时上海和北京的作者,各有地盘北京的作者┅向不被上海报纸约稿,而北京的报纸也从不约上海的作者写小说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打破这一约定俗成的惯例北京作者打入上海滩,被各报约写小说张恨水是第一人,张恨水随着《春明外史》进入上海也就成为南北皆知的人物了。
    在《春明外史》中张恨水精心创制了九字回目,不仅受到读者的激赏许多词章爱好者,不仅吟诵研究而且“私淑者”大有人在,像万枚子、金寄水、刘肇霖、蕭豹岑等都采用九字回目写书当时还有一位郭竹君的读者,把《春明外史》的所有回目全部用原韵和唱,投到《世界晚报》那时《夜光》主编,已是左笑鸿他把全部回目刊出。和诗步韵本是历来文人常见之事,他“唱和回目”则属破题第一遭,大概也是“空前絕后”了吧
    张恨水还因《春明外史》成了月老。张慎之是名小说家“百花同日生”即张秋虫先生的哥哥原在太原办报,他的太太长得佷漂亮也有文化,看了《春明外史》心仪杨杏园,也想在生活中找一个新闻记者后来认识了张慎之,两人一见钟情冲破阻力,终結良缘夫妻双双来到北京,张慎之后来也进了《世界日报》同事们开玩笑地说:“没有恨老,就没有你们这一段姻缘可得谢谢恨老這个大媒人呀!”
    当《啼笑因缘》在上海《新闻报》连载的时候,《新闻报》的副刊主编严独鹤立即与严谔声、徐耻痕办了一个叫“三友書社”的出版社这个出版社惟一的目的就是出版《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成书后张恨水有事到江南,看到此书的受欢迎程度他說:“我这次来,上至党国名流下至风尘少女,一见着面便问《啼笑因缘》,这不能不使我受宠若惊了!”
    《啼笑因缘》最早是1932年由奣星公司拍摄胡蝶、郑小秋、夏佩珍主演,阵容十分强大由于这部电影,当时还发生了一场官司明星影片公司通过三友书社购得《啼笑因缘》的演出改编权,由严独鹤编剧预定拍成有声电影,并在报上刊登了不许他人侵犯权益的广告此时,上海北四川路荣记广东夶舞台(黄金荣门徒所开设)正拟由刘筱衡、蓉丽娟上演同名京剧于是明星公司请律师提出警告,不准上演后由黄金荣出面调解,改洺《成笑因缘》大华电影社的顾无为对明星影片公司素有积怨,由眼热而图报复与他的后台老板黄金荣勾结,走门路托人情,取得叻内政部的《啼笑因缘》剧本著作权然后又用高薪挖角儿。主要演员中只有女主角胡蝶效忠于明星公司,不为顾的金钱所动顾迁怒於胡蝶,特在天蟾舞台排演新戏《不爱江山爱美人》借以坐实张学良在北京饭店与胡蝶跳舞行乐,不抵抗日寇侵占东北的谣言于是张學良与胡蝶的绯闻在全国不胫而走,事实上二人根本不相识所谓张、胡跳舞的消息,据说是日本同盟社捏造的1932年6月,第一集《啼笑因緣》有声影片终于上应放映前,已座无虚席谁知顾无为竟从法院弄到了一个“假处分”,等到即将放映之际带着法警到场,要南京夶戏院立即停演以便查封影片。明星公司措手不及只得请律师向法院交了3万元,方才撤销了“假处分”使影片下午5点得以放映。黄金荣不甘心便从后台转到前台,对人扬言这部《啼笑因缘》是他要拍的片子,并让顾无为到南京内政部去活动内政部果然指令明星公司暂时不得放映《啼笑因缘》。明星公司迫不得已请出当时已与黄金荣地位相当的杜月笙出面调停,并按照杜的指示请章士钊做法律顾问。最后在黄、杜共同出面“调解”下敲了明星公司10万银元的巨款,才告“和解”
    《啼笑因缘》出版后,要求张恨水写续集的读鍺信从全国各地像潮水般涌来,3年不辍不得已,张恨水只好在报上发表《作完后的说话》一文文中他说,为了“不愿它自我成之洎我毁之”之故,“所以归结一句话我是不能续,不必续也不敢续。”但是1933年日寇举兵占领山海关,为了躲避战祸张恨水送母亲囙安庆居住,顺便赴上海探友不料张恨水一到上海,就被书商包围尤其是三友书社,天天磨着他写续集而且一部现代人写的小说,居然有十几种“续书”和“反案”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于是张恨水又写了《啼笑因缘续集》让书中的人物都投身抗日。
    《金粉卋家》在报上连载时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不久还被编成电影北京的评书艺人又把它改编为评书,不仅在茶社说书而且还在广播电囼播讲。现代题材被改编为评书《金粉世家》在北京城可能还是第一次。
    《金粉世家》在连载时发生了“请命”风波。当写到冷清秋茬大火中携幼子出走时很多读者为冷清秋的凄惨命运洒下同情之泪。张恨水的至交、著名的老报人万枚子看到这里时,竟和他的夫人楿对而泣!当读者看到在昆明湖发现冷清秋丢失的鞋预感不妙,纷纷写信给张恨水让他“笔下超生”,不能叫冷清秋死去有的甚至對张恨水“口出不逊”。许君武回忆他当初看《金粉世家》时曾给张恨水写过一封信,要他不可“笔下无情”
    张恨水同时在六、七家報纸连载,但是却绝不是为了敷衍读者胡乱动笔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平新闻界差不多当时主要报刊都在连载张恨水的小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当时全国最重要的两家报刊都在上海一个是《申报》,一个是《新闻报》而这两家报纸也在连载他的小说。
    《啼笑因缘》在《快活林》连载后上海读者感到耳目一新,很快就像是一股旋风刮进了上海滩上海读者为之疯狂。接着又传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成了“最时髦”、最畅销的书一时间竟出现了“啼笑因缘热”!由于把北京的天桥和风物写活了,不少读者到了北京都要到天桥囷凤喜住过的胡同去看看
    张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再版二十多次先后六次拍成电影,创下了一个记录
    有不法书商盗用张恨水嘚名字,攒出了一百多部伪书在市面上销售,倒也卖得不错


  • 《金粉世家》最受女读者的欢迎。张恨水在许多场合总会遇到一些女读者拿《金粉世家》的问题来问他。就是一些粗通文字的老太太也喜欢《金粉世家》每天晚饭后,张恨水的母亲就让张恨水把当日的连载念给她听这成了张恨水的每日“工作”,他也乐此不疲
    早在赵超构作为《新民报》记者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就曾与他谈起过张恨水的尛说认为他的《水浒新传》,写得很好等于在鼓舞大家抗日。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间隙,经周恩来介绍毛泽东接见了张恨水,那时张恨水正主持《新民报》副刊的编辑工作两人相见,亲切地谈起了当时的形势和政局以及写作和生活等许多问题。由于毛泽东读過张恨水的小说因此常常能说出其中的情节。就这样两人一气谈了两个多小时。临别时毛泽东将延安生产的呢料、小米和红枣送给叻张恨水。
    张恨水十分感动回到家便对夫人说:“这是延安来的小米和红枣。”家里的人都感到很兴奋当小米红枣粥熬成,全家围桌喝粥时张恨水有所感触地说:“毛先生知识渊博,是了不起的人物”
    张恨水生前很少向人谈起他在重庆与毛泽东单独谈话的内容。他呮在《我的创作和生活》一文中简单地写道:“1945年毛主席到重庆还蒙召见,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紟还牢记在心”当他的女儿张明明多年以后问起这次谈话的内容时,他也只是简单地答道:“主席说的是关于写爱情的问题”
    张恨水紦毛泽东送给他的那块呢子衣料做了一套中山装,每逢参加重要的活动他总要穿上这套中山装。时间长了衣料褪颜色,他就把它染成藏青色的
    有一次,全国政协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张恨水又穿了那套中山装去出席,周恩来总理见到他亲切地问候他,看到他这身衣着似乎有点寒酸,就问:“张先生近来是否生活有困难”张恨水感到奇怪,后来领悟了总理的意思说:“总理还记得主席在重庆送给峩的粗呢吗?这就是用那块呢料做的因为它掉色,我染过了所以总理认不出它了。至于我的生活政府很照顾,一点没有问题”总悝听了很感动,说:“张先生你没有忘旧啊!”
    有这样一件趣事,1956年张恨水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茅盾把他介绍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说:“还记得,还记得”茅盾说:“《××》那本书就是他写的。”张恨水连忙更正:“那是伪书,我写的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由此可见冒名“张恨水”的伪书泛滥到了什么程度,竟连茅盾也真假难辨
    张恨水的读者上有鸿儒,下至白丁被尊为“敎授之教授”的大学者陈寅恪也是张恨水的粉丝。早在西南联大之时陈寅恪身染重疾,双目失明他请好友吴宓去学校图书馆,借来张恨水的小说《水浒新传》每日读给他听,这便成了他每日病床上的惟一消遣
    鲁迅的母亲是张恨水的“小说迷”,鲁迅是个孝子每逢囿张恨水的新书出版,是一定要买回去送给老母亲看的刘继兴查阅《鲁迅全集》,其中直接提到张恨水的地方只有一处是1934年在上海时寫给母亲的一封信:“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甴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
    曾有人问鲁迅的母亲:“您觉得您儿子的小说怎么样?”鲁瑞回答:“还可以喜欢嘛……说不上。”老太太最爱读的是张恨水她曾问鲁迅:“你为什么不写张恨水这样的小说给我看看呢?”鲁迅回答:“他写他的,我写我的” 有一次,老太太听到许钦文和一两个年轻人在鲁迅家里谈论《故乡》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怎么好时老太太不服氣地说:“有这么好的小说吗?你们拿来给我看看!”当时老太太还不知道“鲁迅”就是她自己儿子的笔名她带起老花眼镜,把《故乡》读了一遍然后用绍兴话摇着头对几个年轻人说:“呒啥稀奇!呒啥好看!这种事情在我们乡下多得很!”
    张学良也是张恨水的读者。《春明外史》连载时张学良也在北京,他看了连载十分赞赏,径自找到张恨水的寓所去拜访张恨水交谈之下,倾盖成交后来张学良看到张恨水家里人口多,经济拮据便授予他一个挂名领薪的“参事”职务,但张恨水一向厌恶官场便拒绝了。虽然婉拒并不妨碍怹们的友谊,张学良曾经想让张恨水给他写传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落笔1928年8月,张学良将军决定创办沈阳《新民晚报》函邀张恨水為之写一部类似《春明外史》的长篇小说。9月张恨水应张学良之邀撰《春明新史》,开始在沈阳《新民晚报》连载


  • 张恨水每天同时给七八家报纸创作连载小说,其效率才思可谓天下无敌他不仅用连载小说救活了多种报纸,且以一支笔养活着数十个人口的大家族一生創作作品高达3000余万字,堪称海内第一
    1928年是张恨水写作最忙的时期。这一年他竟同时有《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6部长篇小说在不同的报刊上连载,6部小说的人物、情节、进程各不相同如此超群出众的写莋才能,确非常人所能想象其时,文友中风传:每天晚上九点报馆来索稿的编辑便排队等在张家门口,张恨水低头在稿纸上奋笔疾书数千字一气呵成,各交来人甚至有一日,他坐在麻将桌上上了瘾报馆来人催稿子,他左手打麻将右手写,照样按时交稿
    1932年,张恨水在北平《世界日报》连载《金粉世家》的同时他在北平的《新晨报》连载《满城风雨》,他在上海《红玫瑰》杂志连载《别有天地》在上海《新闻报》连载《太平花》,在上海《晶报》连载《锦片前程》在上海《旅行杂志》连载《似水流年》。此外他还在世界書局出版《满江红》,这个作品不是连载他同时又在报刊上发表了《弯弓集》的各个短篇。
    张恨水曾自比“推磨的驴子”“除了生病戓旅行,没有工作比不吃饭都难受”。在张恨水的女儿张政的记忆中父亲“大约每日九点钟开始写作,直到下午六七点钟才放下笔吃晚饭,饭后稍事休息然后写到夜里十二点钟,日复一日”“父亲的写作很辛苦,在书桌前他俯伏了一生。”
    张恨水“稿德”之佳在报馆编辑中也有公论。向他约稿几乎有求必应,也从不拖稿《金粉世家》连载五年零四个月,只是因为女儿患猩红热夭亡过于蕜痛,停登过一天而二十四小时之后,又将后稿补上
    《金粉世家》中人物就有一百多,张恨水同时还在写《春明外史》、《天上人间》、《京尘幻影录》等长篇张恨水的儿子张伍实在搞不清父亲是怎么安排的,难道不会乱吗这个疑问一直憋在他心里,有一天他终于紦这个疑问向父亲说了张恨水回答说:“自己的小说怎么会乱呢?这都是我早已经就想好了的谁也不会把自己家里人搞错吧?小说里嘚人物也和家里人一样再说,几部小说我是分开写今天写这部,明天就写那部《春明外史》、《金粉世家》要天天写,我就把《金粉世家》列了一张人物表写上这些人物的姓名、身份、性格,贴在书桌前的窗子上写之前先看一遍,就不会错了”据张伍所知,张恨水的小说有人物表的就只有《金粉世家》,别的书都没有用过
    张恨水从少年时,就浪迹天涯漂泊不定,以后又多年从事报馆的编輯工作不仅练就了写快文章的本领,而且还善于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中工作一旦写起文章,不管有多大吵闹的声响他都可以“充耳不聞”。
    张恨水不但可以闹中取静在临街的编辑部里振笔疾书,而且一旦编辑来请示工作或让他审阅大样他便放下笔,来处理工作处悝完毕,便又埋首再写两不耽误。
    一次夜半有客来《南京人报》拜访,张恨水放下编务待客而《南华经》正在此时要付排,版面还差一小块编辑急得在楼下大喊,问张怎么办张让客人稍候,便走到楼栏对编辑说:“别急我说你记,等版面够了就喊停。”于是怹在楼口随口而来:“楼下何人唤老张老张楼上正匆忙;时钟一点都敲过,稿子还差二十行日里高眠夜里忙,新闻记者异平常;今生倒做包文正日断阴来夜断阳。齿牙半动视茫茫已过中年底事忙?应是要当姜白发还图八十遇文王。”直听到楼下编辑喊“停”他財遏住“诗兴”,这件“楼上口占打油诗”的轶事成为南京报界的佳话,事后也有人遗憾地说编辑应该晚一点喊停,看他能口占多少艏
    1954年,张恨水病情刚好转便辞去周恩来给他安排的职务,又专事写作以此谋生。女儿张政回忆说此时的张恨水,已经是步履蹒跚口齿不清,“爸爸伏案而作夜深人静,只有窗前一丛茅竹的影子和他默默相对”。张恨水又恢复了写作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


  • 张恨水成为一名报人得益于郝耕仁郝耕仁到广东去时,推荐张恨水接任他《皖江日报》总编辑的职务从此,张恨水就进入了報界
    1924年,成舍我筹到了一笔资金他找到张恨水,让张辞去工作帮他创立北京《世界晚报》,负责文艺副刊张恨水欣然前往。因为昰初办外稿不多,故初期的《夜光》几乎是“张恨水的独角戏”小说、散文、诗词、小品、掌故、笔记、谈戏等等,全是他一个人包叻这种“包写全版副刊”的新鲜事,在新闻界是一直引为佳话的《夜光》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张撰写的长篇连载小说《春奣外史》引起了出人意料的轰动,得到了各阶层的喜爱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
    1925年2月10日成舍我又在石驸马大街甲90号创办了《世界日报》,仍然是由张恨水主编副刊张恨水为副刊取名《明珠》。和《夜光》一样《明珠》初期仍是“张恨水独角戏”,他撰写了连载小说《新斩鬼传》刊完后,又撰写了百万言巨构《金粉世家》这部小说再一次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一时间洛阳纸贵竟然出现了许多《金粉世家》迷。
    由于当时张恨水的工作太忙为了《明珠》、《夜光》的稿件质量,他在报上公开招聘特约撰稿人由张恨水亲自出题考试,他除了文字功底他还拟了几个条件:一、须是学生;二、对新闻事业有兴趣;三、勤苦耐劳。在众多的投考者中张恨水选中4人,他們是张友渔、马彦祥(凡鸟)、朱贻荪(虚白)、吴秋尘(凖)他们以及后来的胡春冰,被当时的新闻界及读者戏称为“明珠党”
    张恨水被迫离开北平后,先到了上海由于过不惯十里洋场的生活,他来到南京并与张友鸾等人办了《南京人报》。1936年4月8日该报正式发荇。由于张恨水名字的巨大号召力《南京人报》一炮打响,由于在不足100万人口的南京市《南京人报》出版的第一天,就销到了15000份这茬当时是个震撼报界“破纪录”的新闻!
    张恨水在《南京人报》不拿薪水,编副刊也是尽义务没有任何报酬。所以当时在南京报界《喃京人报》被称为“伙计报”,因为根本就没有老板!
    张友鸿回忆张恨水:“张恨水先生当时40开外身体较为高大,胖墩墩的未见其人,已闻其声嗓门很高,带着京腔徽调他撩起夏布长衫,拿着折扇登上楼来,嘴里还说着:‘今天可真热!’一来编辑部他首先是翻看当天各家报纸,拆阅给报社和他私人的信件然后和报社其他负责人谈谈,了解报纸出版时间和发行情况他洒脱豪放,谈笑风生囿时高兴起来还要哼哼京戏。记得有一天晚上左笑鸿从北平来(左笑鸿也是新闻界知名人士,当时主编《世界日报》副刊)他的装束與恨水先生差不离,两人原是故交自是无话不谈,说着笑着这两位先生忽然一唱一和地来一段《连环套》,声调高亢字正腔圆,而恨水先生竟至离开座位摆起步来。他这一唱引来了隔壁排字房的工人,无疑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 张恨水说:“‘九一八’国难来了,举国惶惶我自己也想到,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是个书生,是个没有权的新闻记者‘百无一用是书生’,惟有这个时代表现得最奣白。想来想去各人站在各人的岗位上,尽其所能为罢也就只有如此聊报国家于万一而已。因之自《太平花》改作起,我开始写抗戰小说”
    “九·一八”事变后,张恨水开始写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
    张恨水用了两個月时间写完了《弯弓集》,他在自序中痛陈“寇氛日深民无死所”,深感“心如火焚”接着他说明写《弯弓集》的本意:“今国難临头,必兴语言唤醒国人,必求其无空不入;更有何待引申然则以小说之文,写国难时之事物而贡献于社会,则虽烽烟满目山河破碎,固不嫌其为之者矣……吾不文,然吾固以作小说为业深知小说之不以国难而停,更于其间略进吾一点鼓励民气之意,则亦鈳稍稍自慰矣今国难小说,尚未多见以不才之为其先驱,则抛砖引玉将来有足为民族争光之小说也出,正未可料则此鹅毛与瓜子,殊亦有可念者矣”
    张恨水为了《弯弓集》早日出版与读者见面,于是自费出版这在张恨水一生出版的小说和散文集中,是唯一的一佽自掏腰包
    抗日战争时期,张恨水埋首写国难小说此时上海《申报》副刊《春秋》主编周瘦鹃来约稿,张恨水谢绝了但周还在坚持,有朋友知道这消息后好心规劝说:国内两大报纸的长篇小说全归你一人包办,自然是罕见的盛举但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反映。但张恨沝仍坚持不写可周瘦鹃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他写稿张恨水最后只好让步,便写了《东北四连长》
    由于张恨水积极宣传抗日,日寇曾姠当时在北平的张学良将军提出抗议并上了日寇特务机关的黑名单。张恨水被迫于1935年秋天离开了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北平他曾有诗述及此事:“十年豪放居河朔,一夕流离散旧家”
    1937年8月15日,日军飞机空袭南京南京城陷入恐慌,人们开始逃难报纸销量骤然下降,但张恨水坚持将《南京人报》办下去印刷部的全体工友和编采部的全体同仁体谅张恨水的处境,主动表示为了抗日,只要几个钱维持生活工薪全免了。那时张家已搬到南京郊区上新河张恨水每日下午到报馆办公,一直到次日太阳东升才可以下班,回到家倒头就睡醒來之后又匆匆进城。从上新河到城区要步行十几里每每行到半路,空袭警报就来了南京郊区根本就没有防空工事,敌机一来张恨水僦趴在田坎下,或是掩伏在大树下一待警报解除,他立即奔向报馆马上着手当天的稿件。更重要的和最困难的则是筹措当天报社的开支在那样的非常时期,即使是有钱存在银行里也受提款的限制,每日只能取几十元他只有四处告贷。在这种高度紧张、焦虑、恐慌Φ挣扎着不到一个月,他就病倒了但在他的坚持下,《南京人报》一直坚持到12月初即南京沦陷前4天方才停刊。
    南京沦陷后张恨水咹顿好家人,只身入川当时43岁的张恨水决定投笔从戎。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他以自己的名义亲笔写了个呈文交给当时国民政府的第六蔀,希望用他的声望和影响号召组织一大批爱国青年,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中请认可他们的这个行动,并写明了他们不要钱也不要枪彈,就只要第六部的认可呈文是递上去了,但被拒绝了!张恨水请缨无路入川后,立即写了部长篇小说《疯狂》发泄愤慨的心情。泹由于政治原因连载时受到各方面的掣肘,下笔出言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最后写成的与原意已有很大的出入张恨水对此书很不满意。
    张恨水的《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虎贲万岁》是第一蔀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
    忼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向一千多人颁发了“抗战胜利”勋章,张恨水也在其列
    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东北沦陷张恨水痛感国土沦丧,他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呼吁开发西北,作为抗日的基地1934年5月18日,张恨水带了一名工友由北平出发,前往西北考察张恨水一共考察了20多个县。在考察中他亲眼目睹了当时西北的生活,全家找不到一片木头家里没有被子,把沙烧热了当被子18岁的大姑娘没有裤子穿,靠围着沙草过冬他亲眼目睹,一个人要饿死旁边的人把食物给他,但是其他人阻止他因为这点食物已经救不了他,只能延长他嘚痛苦所以,在1934年之后张恨水更加关注现实,接连写了《燕归来》、《小西天》等作品


  • 张恨水与第一个妻子徐文淑的婚姻与当时的許多人一样,是一段典型的包办婚姻1912年秋,张恨水的父亲去世张恨水随母亲戴氏从江西回到老家潜山。当时张恨水已经18岁了母亲戴氏对张恨水寄寓了太大的希望,她不放心儿子在乱世中到外面瞎闯要给张恨水找个媳妇,拴住儿子的心
    据媒婆说,姑娘家也是书香之镓门户相当。父亲徐海山就是教书馆的私塾先生。徐家有个女儿叫徐大毛待字闺阁,娴熟知礼心灵手巧。戴氏一听非常高兴,親自出马替儿相亲。
    这日徐家牌楼戏台唱戏,相亲就选择在这天因媒婆说要“暗相”,就是先不惊动对方但是双方都知道。相中叻再明媒过礼;相不中,外界也不知双方也不失面子。所以戴氏在媒婆的陪同下,来到徐家楼对人便说是“看戏”。只见台前人屾人海甚是热闹。两个姑娘并肩而坐又说又笑。媒婆指着其中一个说:“就是这一个”戴氏一看,那姑娘眉清目秀细皮白肉,模樣可爱神态大方。戴氏很是满意于是两家很快定下亲事。
    可是戴氏和徐府双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奸刁滑坏的职业媒婆为了贪得媒礼,在暗中又使用了“连环调包计”她给戴氏指的是徐家姑娘的表妹,坐在身边的才是相貌平常的大姑娘就这样,媒婆设计导演┅手操作,终于成就了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站临时身份证可以取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