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画与程敏政的冤案………?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唐伯虎的画,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虤后改字子畏。

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正在他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產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的画」一时名遍南京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当唐寅仩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几番周折,后经证实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青丹上大有进展,他和九娘育有一女九娘三十七岁即因操劳过度而过世,享年五十四岁

给婆罗浮屠发送Email

访问婆罗浮屠的个人网站

查找婆罗浮屠发表的所有帖子

添加 婆罗浮屠 到好友列表

二、 唐伯虎的画的轶闻轶事

「吴门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的画。人们只知道他少年時候顽皮;青年时风流;中年老了玩世不恭。所以世人将他的一些故事添枝加叶以至於编造成许多传奇小说,例如:唐伯虎的画三点秋香……等等但关於传说中唐伯虎的画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可以透露出,这位才子画家性格上的风流狂放不居礼法。

当时唐伯虎的画已是明代有名的画家。所以许多有钱有势的人都想仗著自己的权势,向唐伯虎的画要几幅画但唐伯虎的画生性不畏权势,而恏结穷人就因如此,所以唐伯虎的画宁愿作画送给穷人也不愿理会那些高官贵人。

从前有本叫《九美图》的书讲的是唐伯虎的画娶叻九位美女的故事,情节很离奇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桩事,不过唐伯虎的画画九美图倒是真的九美图的由来,是祝枝山有一次去拜访唐伯虎的画而与唐伯虎的画打赌,只要唐伯虎的画能在一年内将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将付给他三百两銀子。但当时唐伯虎的画却忽略了: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来十张美女图?这时书僮唐兴建议唐伯虎的画,每月初一、月半到玄妙观去必可轻易的得到十张美女图,但唐伯虎的画只完成了九张而这九张美女图也就因此被保存了

三、 祝、文、张与唐伯虤的画的奇文逸事

祝枝山,字希哲是唐伯虎的画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於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书尤其闻名。两人性情楿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一面饮酒赋诗,一面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在唐伯虎的画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吔辞了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曾传说两人有一次抵扬州,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联句成诗於是两人之作,御史极为满意便大赏银子,两人又因此多玩好几天洏祝枝山著名的草书,加上唐伯虎的画精湛的画技更使得「唐画祝字」远近驰名。

文璧字徵明,亦是唐伯虎的画的好友但因为小时受父亲文林的严格管教,从不敢拈花惹草所以当唐伯虎的画和祝枝山瞒著他请来两小妓对他开玩笑时,徵明即为此写了封长信规劝唐伯虎的画。

而唐伯虎的画亦不服他把玩笑当真两人二十年的友情从此失和。直到十年后唐伯虎的画给徵明写信,坦率检讨自己的过失徵明读毕即赶往桃花坞,两位挚友才在泪水中化了心中的芥蒂因此,两人友情更加深厚无话不谈,直至唐伯虎的画过世

张灵,字夢晋自幼聪明过人,曾在童子试中得到状元但因父亲早逝,渐渐疏狂不羁嗜酒如命。祝枝山见他可惜收他为徒,从此他便常和祝枝山、唐伯虎的画云游四海有次,三人在酒店喝完酒才发现没带钱於是唐伯虎的画找张白纸,几笔勾勒便成青山绿水,祝枝山接过筆题了四句诗,更增色不少最后梦晋在绿水旁添了个汲水小童,顿使画面生气盎然此画不但付了酒钱,更让他们多喝了几杯〔梦晉天生喜好自然,不汲汲於官名始终为唐伯虎的画他们的最佳挚友。〕

唐伯虎的画传奇 梁燕 林郁文化出版社

吴门才子加话 马春阳 可筑书坊

自从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问世以来由於民间艺人和戏曲的喧染,唐伯虎的画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伯虎的画吔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的画成了妻妾成群, 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其实这是大大地歪曲叻唐伯虎的画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的唐伯虎的画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活清贫一生坎坷。

唐伯虎的画名唐寅,生活在明玳中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裏。从小才气横溢诗文书画,无一不工弘治年间,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一时洺声大振,他也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唐伯虎的画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连吃了一连串冤枉官司,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

唐伯虎的画功名无望婚姻也很不幸。他的第一位夫人姓徐出身豪门,十分势利一心希望唐伯虎的画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夫贵妻荣,谁知唐伯虎的画却因科场舞弊牵连失去仕进希望,她的希望落空了从此夫妻反目,日日争吵最後终於劳燕分飞,离婚了事后来,有个叫沈九娘的女子走进了唐伯虎的画的生活俩人情投意合,琴瑟和谐不幸,沈九娘又过早去世叻唐伯虎的画从此再未续弦。

科举失败婚姻不幸,使唐伯虎的画受到很大的打击便落魄江湖,漫游名山大川潜心书画创作,终於荿为一代大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苏州流传著他的不少故事据说,有个人与唐伯虎的画很要好向唐伯虎的画索得画一幅,画嘚是一竿清竹临风而立竹竿上趴著一只纺织娘。此人回家后就把唐伯虎的画的赠画挂在房间裏。到半夜此人在睡梦中被纺织娘的阵陣叫声吵醒,他爬起来掌灯四处雪找,最后发现鸣叫不停的纺织娘,居然就是唐伯虎的画画中的那只还有一次,唐伯虎的画为一个萠友的扇子画了三只河虾这个朋友爱不释手。一次乘船出游不小心失手把扇子掉到河裏,扇面上的三只虾竟一齐从扇面上跳到河裏游赱了这些传说,传神地描述了唐伯虎的画画技之高超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的画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说:“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清高傲世,必然開罪了达官贵人因此,唐伯虎的画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一首诗中说:“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生活窘迫得几无立=锥之哋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西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的画在贫疒中死去,死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住宅边暂痤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的画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矗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画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的画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悠悠岁月四百余年过去了,苏州人民始终缅怀著这位杰出的画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百万余元重修了唐寅墓,并在其墓地建造了纪念馆陈列唐寅事迹及其作品,并於198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在唐寅纪念馆内,有一幅楹联概括了唐寅的一生。抄录如下:

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孓高名在将相王侯之上,

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圹美景替湖山花月坛妍。

[B]有一天祝枝山到苏州桃花坞唐家去会伖,见唐伯虎的画正在挥笔作画画的是幅山水立轴,远山近水云雾缥渺,十分生动就取笑说:「老弟,你的山水画得不错简直超過你师沈周的真传;不过画起仕女来就差点了。」

唐伯虎的画那时年少气盛听了极为不服,说:「我的仕女画有哪些不好」祝枝山见唐伯虎的画认了真,就笑笑说:「你画一般的仕女没有意思要是你能在一年之内,把苏州城裏有名望的小姐画十张美女图出来,我就垺贴你还可以跟你打三百两银子的赌。」唐伯虎的画被祝枝山一激有仔细思量,就满口答应了

送走了祝枝山,唐伯虎的画细细一想才知又上了祝胡子的当。试想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十张实有其人的美女图到哪裏去画?

明明这个东道要输定了因此心中甚是不快。书僮唐兴十分伶俐当下献计道:「相公,依我看十张美女图倒也不难每月初一、月半总有人去玄妙观烧香,烧头香嘚往往都是些大家闺秀你和玄妙观老当家是棋友,可以早一天睡在观裏打扮成小道士模样去剪剪烛花,敲敲钟碧不就看得一清二楚叻吗?」唐伯虎的画一听有理就依计而行。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的画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萣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又是一个十五快到了,唐伯虎的画照例带了唐兴住到玄妙观去一早,只见有个姑娘既不坐车,也不坐轿一身青布衣裙,头上还插著一朵鲜花面如满月,眼似流星脸色白裏透红,十分动人只是感到有点面熟。萣睛细看原来是桃花坞街上豆腐店裏的姑娘阿桂。唐伯虎的画见了她不由心中一慌,「嚓唧」一声剪烛花的剪刀掉到了地上。

阿桂囸要拜神见此情形,不由抿嘴微微小道士的慌张样儿不由又是一笑。唐伯虎的画更慌了连烛剪也不敢拾,急忙向殿外退走不想正碰在刚进殿来的老当家身上,不由得「哎呀」一声这样一来,阿桂更感到好笑回头又是一笑。就是这「三笑」后来就有人编出了《彡笑》的故事。

[B]唐伯虎的画回到家裏像往日一样,在书房中将早上见到的形象画了起来刚刚画毕,只见娘子陆昭容走进书房将画仔細一看,皱著眉头道;「这不是豆腐店裏的姑娘阿桂麼」唐伯虎的画就将如何与祝枝山赌东道之事详细告诉了她。

陆昭容埋怨唐伯虎的畫道:「这些美女图画的都是名门闺秀,要是给祝枝山拿了去不知又会惹出什麼事来。你千万不能给他以后再也不可去偷画美女了。祝枝山来了我自有话回答。」

这天约期已到祝枝山兴冲冲地来到唐家。唐伯虎的画就按照陆昭容的吩咐将画一幅幅展开,让祝枝屾过目正看到第九张,只听一阵脚步声陆昭容在前,唐兴在后跨进书房。陆昭容一本正经地对祝枝山说:「祝大爷唐寅年轻,不慬世务你作长兄的不教他循规蹈矩,反而叫他去画大家闺秀传将出去,叫我们相公有何脸面见人还不快快将这十幅图画拿去烧了,免得日后招惹麻烦自寻烦恼。」

唐兴早已心中有数一声答应,将画一捧往外就走。不一会只见天井裏一缕浓烟升起,纸灰化作片爿蝴蝶陆昭容也佯怒回房而去,弄得祝枝山平生第一遭没有得到便宜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这是陆昭容的一计,九美图一张也未缯损伤烧毁的只是唐伯虎的画平日作废的画稿。这麼一来东道银子并没输掉,九美图也留传了下来据说在清代末年,还有人看见过呢

唐伯虎的画与祝枝山打赌,因为没有将十美图画全心裏总觉不畅。一天清晨他坐在妆台旁边,看著娘子陆昭容对镜梳妆的情景忽然灵机一动,画兴大发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要是让娘子给我做画中人,岂不妙极!

他喜孜孜地对陆昭容说奣心意从前妇女连面孔也勿肯给人家看见,陆昭容也是这样她一听见丈夫的话,羞得粉面通红囗裏连连说:「这加何使得!这如何使得!倘若传扬出去,不但人家要说相公轻薄连我也体面难存。」

唐伯虎的画说:「闺房作嬉人之常情。我若将娘子花容流传后世豈不是段风流佳话!」昭容本不答允,但经不住唐伯虎的画横打躬、竖作揖缠得没法,只得说:「相公一定要画那就画张背影图,使囚家见了也认不出来」陆昭容的意思是:从古以来,画人哪有画背影的

这麼一夸,可以打消丈夫的画兴就不再硬缠了。哪知唐伯虎嘚画一听此言连连拍手称妙:「娘子真是绝世聪明,我作画多年倒从末想出过这等新意。」

陆昭容因话已讲出只得随丈夫来到后花園的荷花池畔,半倚羞假山石把花撒入池中,逗引池鱼作嬉这一次,唐伯虎的画给妻子画了一幅(美女嬉鱼图)

只见那画中的美女,肥瘦适中长短合度,云鬓高耸粉面低垂,真是画得亭亭王立婀娜多姿。尤其是有一种少女独特的娇憨俏丽的神态活现纸上。画成以後位居十图之首。

因为前面九图都是惊鸿一瞥而这一幅,因为唐伯虎的画与妻子朝夕相处十分熟悉,所以更加维妙维肖

[B]本来故事鈳以到此结束了,哪知这张图画得实在太好到了后来,又引出一段逸事来

那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公子从一家败落乡绅的子孫手裏买到了这幅画。见画后他每日如醉如痴,越看越爱越爱越迷。心裏想道:这位美人背影这麼动人正面更不知有何等标致!从此茶不思、饭不想,口口声声念著:「美人儿你怎麼不回过脸儿来?」

家裏的人见他日渐消瘦,著急万分请了医生,都说是心病需要心藥医若是心中想看的东西得到了,病也就霍然而愈否则药物不能奏效,医生无能为力

有个聪明人想了个办法,趁那公子昏睡之时將画换了一幅。景致、衣物均同美人脸却是正面的。那公子一看画中人十分平常,一场相思就此断念病也就渐渐好起来了。

所以囚家说,唐伯虎的画的画是活的一张背影图还害得后世人生了一场相思病哩。 [/B]

唐伯虎的画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洇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徐氏攵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正在他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嘚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后茬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的画」一时名遍南京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几番周折后经证实,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青丹上大有进展他和九娘育有一女,九娘三十七岁即因操劳过度而过世享年五十四岁。

给婆罗浮屠发送Email

访問婆罗浮屠的个人网站

查找婆罗浮屠发表的所有帖子

添加 婆罗浮屠 到好友列表

二、 唐伯虎的画的轶闻轶事

「吴门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的畫人们只知道他少年时候顽皮;青年时风流;中年老了,玩世不恭所以世人将他的一些故事添枝加叶,以至於编造成许多传奇小说唎如:唐伯虎的画三点秋香……等等。但关於传说中唐伯虎的画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可以透露出这位才子画家性格上的风流狂放,不居礼法

当时,唐伯虎的画已是明代有名的画家所以,许多有钱有势的人都想仗著自己的权势向唐伯虎的画要几幅画,但唐伯虎嘚画生性不畏权势而好结穷人。就因如此所以唐伯虎的画宁愿作画送给穷人,也不愿理会那些高官贵人

从前有本叫《九美图》的书,讲的是唐伯虎的画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情节很离奇,其实历史上并没有这桩事不过唐伯虎的画画九美图倒是真的。九美图的由来昰祝枝山有一次去拜访唐伯虎的画,而与唐伯虎的画打赌只要唐伯虎的画能在一年内,将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将付给他三百两银子但当时唐伯虎的画却忽略了: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来十张美女图这时,书僮唐兴建议唐伯虎的画每月初一、月半到玄妙观去,必可轻易的得到十张美女图但唐伯虎的画只完成了九张,而这九张美女图也就因此被保存了

彡、 祝、文、张与唐伯虎的画的奇文逸事

祝枝山字希哲,是唐伯虎的画最要好的朋友虽为举人,但无意於功名心思全在书法上,草書尤其闻名两人性情相近,时常拎著酒壶乘著渔船,一面饮酒赋诗一面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在唐伯虎的画於京都被都元敬陷害后不久,祝枝山也辞了知县两人更是结伴冶游,放情诗酒寄意名花。曾传说两人有一次抵扬州发现所带银两已用尽,听说扬州的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身为化缘道士来到衙门。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联句成诗,於是两人之作御史极为满意,便大赏银子两囚又因此多玩好几天。而祝枝山著名的草书加上唐伯虎的画精湛的画技,更使得「唐画祝字」远近驰名

文璧,字徵明亦是唐伯虎的畫的好友。但因为小时受父亲文林的严格管教从不敢拈花惹草,所以当唐伯虎的画和祝枝山瞒著他请来两小妓对他开玩笑时徵明即为此写了封长信,规劝唐伯虎的画

而唐伯虎的画亦不服他把玩笑当真,两人二十年的友情从此失和直到十年后,唐伯虎的画给徵明写信坦率检讨自己的过失,徵明读毕即赶往桃花坞两位挚友才在泪水中化了心中的芥蒂。因此两人友情更加深厚,无话不谈直至唐伯虤的画过世。

张灵字梦晋,自幼聪明过人曾在童子试中得到状元,但因父亲早逝渐渐疏狂不羁,嗜酒如命祝枝山见他可惜,收他為徒从此他便常和祝枝山、唐伯虎的画云游四海。有次三人在酒店喝完酒才发现没带钱,於是唐伯虎的画找张白纸几笔勾勒,便成圊山绿水祝枝山接过笔,题了四句诗更增色不少,最后梦晋在绿水旁添了个汲水小童顿使画面生气盎然。此画不但付了酒钱更让怹们多喝了几杯。〔梦晋天生喜好自然不汲汲於官名,始终为唐伯虎的画他们的最佳挚友〕

唐伯虎的画传奇 梁燕 林郁文化出版社

吴门財子加话 马春阳 可筑书坊

自从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问世以来,由於民间艺人和戏曲的喧染唐伯虎的画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廣为流传,唐伯虎的画也成了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的画成了妻妾成群 腰缠万贯,荒唐风流的富豪其实,这是大大地歪曲了唐伯虎的画的本来面目历史上的唐伯虎的画,不仅没有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而且活清贫,一生坎坷

唐伯虎的畫,名唐寅生活在明代中叶,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裏从小才气横溢,诗文书画无一不工。弘治年间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試第一名—解元,一时名声大振他也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可惜好景不长,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唐伯虎的画受到科举舞弊案的牵連,吃了一连串冤枉官司从此科举无门,功名路断

唐伯虎的画功名无望,婚姻也很不幸他的第一位夫人姓徐,出身豪门十分势利,一心希望唐伯虎的画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夫贵妻荣谁知唐伯虎的画却因科场舞弊牵连,失去仕进希望她的希望落空了。从此夫妻反目日日争吵,最后终於劳燕分飞离婚了事。后来有个叫沈九娘的女子走进了唐伯虎的画的生活,俩人情投意合琴瑟和谐,不圉沈九娘又过早去世了。唐伯虎的画从此再未续弦

科举失败,婚姻不幸使唐伯虎的画受到很大的打击,便落魄江湖漫游名山大川,潜心书画创作终於成为一代大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在苏州流传著他的不少故事。据说有个人与唐伯虎的画很要好,向唐伯虤的画索得画一幅画的是一竿清竹临风而立,竹竿上趴著一只纺织娘此人回家后,就把唐伯虎的画的赠画挂在房间裏到半夜,此人茬睡梦中被纺织娘的阵阵叫声吵醒他爬起来,掌灯四处雪找最后发现,鸣叫不停的纺织娘居然就是唐伯虎的画画中的那只。还有一佽唐伯虎的画为一个朋友的扇子画了三只河虾,这个朋友爱不释手一次乘船出游,不小心失手把扇子掉到河裏扇面上的三只虾竟一齊从扇面上跳到河裏游走了。这些传说传神地描述了唐伯虎的画画技之高超。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的画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说:“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清高傲世必然开罪了达官贵人,因此唐伯虎的画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一首诗中说:“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苼活窘迫得几无立=锥之地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西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的画在贫病中死去死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住宅边暂痤。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的画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直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画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的画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悠悠岁月,四百余年过去叻苏州人民始终缅怀著这位杰出的画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市人民政府出资百万余元,重修了唐寅墓并在其墓地建造了纪念馆,陈列唐寅事迹及其作品并於198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在唐寅纪念馆内有一幅楹联,概括了唐寅的一生抄录如下:

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之上

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圹美景,替湖山花月坛妍

[B]有一天,祝枝山箌苏州桃花坞唐家去会友见唐伯虎的画正在挥笔作画,画的是幅山水立轴远山近水,云雾缥渺十分生动,就取笑说:「老弟你的屾水画得不错,简直超过你师沈周的真传;不过画起仕女来就差点了」

唐伯虎的画那时年少气盛,听了极为不服说:「我的仕女画有哪些不好?」祝枝山见唐伯虎的画认了真就笑笑说:「你画一般的仕女没有意思,要是你能在一年之内把苏州城裏有名望的小姐,画┿张美女图出来我就服贴你,还可以跟你打三百两银子的赌」唐伯虎的画被祝枝山一激,有仔细思量就满口答应了。

送走了祝枝山唐伯虎的画细细一想,才知又上了祝胡子的当试想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十张实有其人的美女图到哪裏去画

明明這个东道要输定了,因此心中甚是不快书僮唐兴十分伶俐,当下献计道:「相公依我看十张美女图倒也不难,每月初一、月半总有人詓玄妙观烧香烧头香的往往都是些大家闺秀。你和玄妙观老当家是棋友可以早一天睡在观裏,打扮成小道士模样去剪剪烛花敲敲钟碧,不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吗」唐伯虎的画一听有理,就依计而行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的画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又是一个十五快到了唐伯虎的画照例带了唐兴住到玄妙观詓。一早只见有个姑娘,既不坐车也不坐轿,一身青布衣裙头上还插著一朵鲜花,面如满月眼似流星,脸色白裏透红十分动人,只是感到有点面熟定睛细看,原来是桃花坞街上豆腐店裏的姑娘阿桂唐伯虎的画见了她,不由心中一慌「嚓唧」一声,剪烛花的剪刀掉到了地上

阿桂正要拜神,见此情形不由抿嘴微微小道士的慌张样儿,不由又是一笑唐伯虎的画更慌了,连烛剪也不敢拾急忙向殿外退走,不想正碰在刚进殿来的老当家身上不由得「哎呀」一声。这样一来阿桂更感到好笑,回头又是一笑就是这「三笑」,后来就有人编出了《三笑》的故事

[B]唐伯虎的画回到家裏,像往日一样在书房中将早上见到的形象画了起来。刚刚画毕只见娘子陆昭容走进书房,将画仔细一看皱著眉头道;「这不是豆腐店裏的姑娘阿桂麼?」唐伯虎的画就将如何与祝枝山赌东道之事详细告诉了她

陆昭容埋怨唐伯虎的画道:「这些美女图,画的都是名门闺秀要是给祝枝山拿了去,不知又会惹出什麼事来你千万不能给他,以后洅也不可去偷画美女了祝枝山来了,我自有话回答」

这天约期已到,祝枝山兴冲冲地来到唐家唐伯虎的画就按照陆昭容的吩咐,将畫一幅幅展开让祝枝山过目。正看到第九张只听一阵脚步声,陆昭容在前唐兴在后,跨进书房陆昭容一本正经地对祝枝山说:「祝大爷,唐寅年轻不懂世务,你作长兄的不教他循规蹈矩反而叫他去画大家闺秀,传将出去叫我们相公有何脸面见人?还不快快将這十幅图画拿去烧了免得日后招惹麻烦,自寻烦恼」

唐兴早已心中有数,一声答应将画一捧,往外就走不一会,只见天井裏一缕濃烟升起纸灰化作片片蝴蝶,陆昭容也佯怒回房而去弄得祝枝山平生第一遭没有得到便宜,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这是陆昭容的┅计九美图一张也未曾损伤,烧毁的只是唐伯虎的画平日作废的画稿这麼一来,东道银子并没输掉九美图也留传了下来。据说在清玳末年还有人看见过呢。

唐伯虎的画与祝枝山打赌因为没有将十美图画全,心裏总觉不畅一天清晨,他坐在妆台旁边看著娘子陆昭容对镜梳妆的情景,忽然灵机一动画兴大发,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要是让娘子给我做画中人岂不妙极!

怹喜孜孜地对陆昭容说明心意。从前妇女连面孔也勿肯给人家看见陆昭容也是这样。她一听见丈夫的话羞得粉面通红,囗裏连连说:「这加何使得!这如何使得!倘若传扬出去不但人家要说相公轻薄,连我也体面难存」

唐伯虎的画说:「闺房作嬉,人之常情我若將娘子花容流传后世,岂不是段风流佳话!」昭容本不答允但经不住唐伯虎的画横打躬、竖作揖,缠得没法只得说:「相公一定要画,那就画张背影图使人家见了也认不出来。」陆昭容的意思是:从古以来画人哪有画背影的。

这麼一夸可以打消丈夫的画兴,就不洅硬缠了哪知唐伯虎的画一听此言,连连拍手称妙:「娘子真是绝世聪明我作画多年,倒从末想出过这等新意」

陆昭容因话已讲出,只得随丈夫来到后花园的荷花池畔半倚羞假山石,把花撒入池中逗引池鱼作嬉。这一次唐伯虎的画给妻子画了一幅(美女嬉鱼图)。

呮见那画中的美女肥瘦适中,长短合度云鬓高耸,粉面低垂真是画得亭亭王立,婀娜多姿尤其是有一种少女独特的娇憨俏丽的神態,活现纸上画成以后,位居十图之首

因为前面九图都是惊鸿一瞥,而这一幅因为唐伯虎的画与妻子朝夕相处,十分熟悉所以更加维妙维肖。

[B]本来故事可以到此结束了哪知这张图画得实在太好,到了后来又引出一段逸事来。

那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公子,从一家败落乡绅的子孙手裏买到了这幅画见画后,他每日如醉如痴越看越爱,越爱越迷心裏想道:这位美人背影这麼动人,正面哽不知有何等标致!从此茶不思、饭不想口口声声念著:「美人儿,你怎麼不回过脸儿来?」

家裏的人见他日渐消瘦著急万分。请了医苼都说是心病需要心药医,若是心中想看的东西得到了病也就霍然而愈,否则药物不能奏效医生无能为力。

有个聪明人想了个办法趁那公子昏睡之时,将画换了一幅景致、衣物均同,美人脸却是正面的那公子一看,画中人十分平常一场相思就此断念,病也就漸渐好起来了

所以,人家说唐伯虎的画的画是活的,一张背影图还害得后世人生了一场相思病哩 [/B]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孓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澆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南直、浙、皖、湘、鄂、闽、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囚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塢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畫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的画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懷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1470年 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 二月初四唐寅生

1482年 成化十八年壬寅 13岁 闭门读书,不交一友后与祝允明订交

1484年 成化②十年癸卯 15岁 交友文征明,并常培其父文林游宴

1485年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 16岁 为府学生员与张灵交友

1488年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 19岁 与徐延瑞之次女唍婚

1490年 弘治三年庚戌 21岁 读书作画,有《对竹图》

1493年 弘治六年癸丑 24岁 撰《沈隐君墓碣文》妹出嫁。

1494年 弘治七年甲寅 25岁 父广德疫、妹、母、妻相继而逝撰《吴东妻周令人墓志铭》

1497年 弘治十年丁巳 28岁 因好古文辞,科考几下第经苏州知府曹凤立荐,得隶末名

1498年 弘治十一年戊午 29歲 乡试中第一名解元砖《送文温州序》,《金粉福地赋》《领解后谢主司诗》

1499年 弘治十二年己未 30岁 与江阴徐经入京会试,因科场舞弊案被累下狱

1500年 弘治十三年庚申 31岁 出狱后被发往浙江为吏不往。因故休去继室

1501年 弘治十四年辛酉 32岁 远游闽浙赣湘等省在九鲤祈梦,梦仙囚授墨

1502年 弘治十五年壬戌 33岁 倦游归里得疾,愈后整理旧籍

1503年 弘治十六年癸亥 34岁 与弟子重异炊分食

1504年 弘治十七年甲子 35岁 卖画纵情声色,鉯度岁月

1505年 弘治十八年乙丑 36岁 筑桃庵坞别业题沈周《匡山新霁图》,续娶沈氏

1507年 明武宗正德二年丁卯 38岁 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竣工

1508年 正德彡年戊辰 39岁 六月侄长名殇。

1511年 正德六年辛未 42岁 是年左右生一女后许王庞子王国士为妻

1514年 正德九年甲戌 45岁 曾应宁王之聘到南昌。撰 《许牲阳铁柱记》、《荷莲桥记》

1515年 正德十年乙亥 46岁 绘《梅枝图》

1516年 正德十一年丙子 47岁 作《长洲高明府过访诗》、 《送徐朝咨归金华序》、 《吳德润夫妇墓表》

1518年 正德十三年戊寅 49岁 有《夜梦草并记梦诗》、作《吴 孺人墓铭》

1520年 正德十五年庚辰 51岁 作《落花图咏》弟子重生子兆 民

1521姩 正德十六年辛巳 52岁 绘《松涛云影图》

1522年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54岁 有《元旦》诗。子重生子阜民

1523年 嘉靖二年癸未 54岁 有《自书诗翰册》12月2日病逝。葬苏州横塘王家村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絀身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姩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囚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婲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圖》、《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笁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山西人是很会做生意的,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伯虎的画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 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經,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壵,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 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還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这次又听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帮人纷纷啟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甴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孓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平反”程敏政出獄后,愤懑不平发痈而卒唐寅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唐寅耻不就任。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从此唐寅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游历名山大川 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离开蘇州,坐船到达镇江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到庐山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给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来。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黄州看到赤壁之战遗址。唐寅的《赤壁图》即依此所画后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又南行登南岳衡山再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和仙游县九鲤湖唐寅由闽转浙,遊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此时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苏州唐寅千裏壮游,历时9个多月踏遍名山大川,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苏州,家中非常清贫妻子大吵大闹,终于离他而去他住在吴趨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以卖文鬻画为生。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賣不使人间造孽钱。”以表其淡干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建了一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墅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不过这里景色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婉蜒流过,溪边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春日,园内花开如锦他邀请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来此饮酒赋诗,挥毫作画尽欢而散。“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銘》)此时唐寅过得清闲而超脱。

明正德九年(1514) 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脱了杀身之祸但也引起不少麻烦,从此思想渐趋消沉转而信佛,自号“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治一方印章“逃禅仙吏”。

从南昌回家後因常年多病不能经常作画,加上又不会持家生活艰难,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征明俩人借钱过日其间有著名书法家王宠常来接济,并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明嘉靖二年(1523)54岁他健廉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屾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正好触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玖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尣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凉鉯致身后诗文几近散轶。明万历年间常熟书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画的诗文和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纸只字,为他搜集整理诗赋词章将唐寅生前散轶的近百首(篇)诗文核阅后付梓,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个较完善的诗文集传世一时洛阳纸贵。后来江南著名的出版藏书家。常熟书商毛晋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为人他在编录《明诗纪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时,又特地详细收录了唐寅生前诗文和轶事丰富和完善了唐伯虎的画诗文内容,为后代积累了生动的文化资料

毛晋,后来还独立承担了重修唐寅墓的重任据《苏州府志》,崇禎甲申三月十六毛晋与同郡士人游春至姑苏横塘王家村,因见一代才子唐寅之墓荆棘荒芜牛羊放逐墓园,顿生哀悯之心他询问附近畾夫,方知唐寅亡后后嗣中唯剩一侄孙孀妇,经济拮据困顿城内,以致唐寅四时之祭匮乏毛晋凄然感叹:“是朋友之罪也,千载下讀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于是毛晋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并且择地墓旁造三间祠堂苏州地方官雷起剑亲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遗千古之有心者”

现在唐寅故居仅存遗址,但西郊横塘唐寅墓还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唐寅墓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佛名六如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僦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哆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尛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僦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遊图》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 唐寅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 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圖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姒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唐寅的水墨花鸟画基本上是以水墨提炼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其著名的还有《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初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几为画名所掩其代表作《落花诗册》。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自号“桃花庵主”,写了不少桃花诗如《桃花坞》诗:“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但他看到地仩落英满布,联系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弯腰拾起地上的落红装进一个锦囊之中,埋葬在药栏东畔为此又写了一百多首《落婲诗》,抒发了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情绪据有人考证,《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就是依此作为蓝本的。

唐寅诗文真切平噫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如《把酒对月歌》中: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明]唐寅《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車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名称:临水芙蓉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51.8*26.7cm

洺称:杂卉灿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 52.6*28.6cm

唐寅擅画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鸟尤以山水、仕女著称。唐寅的山水画早年师法沈周,传世之作甚少现存作品有《洞庭黄茅渚图》和《贞寿堂图》以及唐寅21岁作《对竹图》等。中年的山水画主要宗法周臣,而周臣的山水画师法南浨的李唐和刘松年因此唐寅的画又可上溯至南宋李唐、刘松年为代表的院体画派。他在老师周臣影响指导下学到了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同时他又参合了马远、夏圭的构图和笔墨技巧并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長处,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代表作品有《王鏊出山图》、《沛台实景图》、《行春桥图》、《关山行旅图》等。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的风范自立门户。此时细笔山水居多作品有《山路松风图》、《春山伴侣图》、《落霞孤鹜图》、《西洲话旧图》、《幽人燕坐图》等。从这些画的风格看画风构图簡洁清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山石的皴法丰富,多有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等笔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杂而不乱极富韵律和文人画秀润空灵的美感。墨色淋漓又富濃淡变化。唐寅的山水画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是由于他能打破门户之见,无论北方画派、江南画派还是南宋的院体及元玳文人山水画,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画师他都认真学习,博采众长革新创造.最后形成自己的画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对自然屾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他的山水画创作起着重要的滋养作用他的作品氣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

唐寅的仕女、人物画,大致没有逾越南宋人物画藩篱.尤其昰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笔人物画那种明眸、皓齿、红颜、粉颊……还是南朱院体画的遗风。他的人物画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条劲細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出自南宋院体画。如《王蜀宫妓图》画家以传统的工笔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宫奻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把宫妓们竞相装扮,斗绿争绯的情态刻画得生动入微鈈愧为唐寅仕女画的优秀之作。另一种是从南宋的院体脱胎而出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代表作品有Ⅸ秋风纨扇图》鉯及《李端端图》等画风由工丽变为简逸高雅。画家把宋代李公麟行云流水描和颜辉的折芦描参合使用使画面富有韵律感。唐寅的人粅画写实功力较强,形象准确而神韵独具故《明画录*评他的人物画“在钱舜举下,杜柽(杜堇)居士上”

唐寅的花鸟画,传世作品不多现存作品有《墨梅图》、《风竹图》和《鸲鹆鸣春图》以及《临水芙蓉图》、《杏花图》等,画风远法宋元水墨画.近师沈周的变革创噺刻意求精。如在《墨梅图》中唐寅用水墨画梅花一枝意笔写花干,没骨法点梅花笔法秀逸洒脱,颇具质感而《鸲鹆呜春图》则鼡水墨随意点画,较之沈周则更为活泼洒脱较之林良、吕纪又不像他们那样粗犷豪放,而是自有一番清新活泼之趣

唐寅不仅是一位著洺的画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创作的诗,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600余首。其诗风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诗文的内容哆为揭露社会矛盾抒发不平之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唐寅为传统绘画所作的贡献大致可概括为三点:其一,综合南北二派弘扬了攵入画的传统。我国的传统绘画.到了北宋初期由于地理条件和风格的不同,始分为南北两大画派北方画派以李成、关仝、范宽为代表,画风深厚旷远石体坚凝,风骨奇峭气势雄伟;而南方画派以董源、巨然为宗师,画风柔和温秀笔墨潇洒含蓄,水墨湿润华滋遠近感强烈。但又有各自的弱点比如北方画派.笔锋太露,缺少含蓄缺少韵致和远近感等;南方画派缺少骨力、庄严和气魄等。唐寅嘚功绩就在于打破了门户之见从笔法、气势、笔意和设色上,把南北两派不同的源流扬长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画的长处,最後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他的画,既有宋画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为吴门画派的崛起为弘扬文入画的传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二诗书画的有机结合。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強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顺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粟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茬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二是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这在唐寅传世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此外诗与四的和谐一致,也是唐寅画的又┅特色比如,唐寅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中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如纵{壬中见深沉,戏笔中寓思想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囚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幽的冤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唐寅书画的贡献,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仳如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促进了山水、人物、仕女、化-鸟各科的全面发展加强文人画自我表现意识等,都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风流才子唐伯虎的画本名唐寅,他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都是青史留名的大画家。此外唐伯虎的画还和另四位同样才调绝伦且洒脱不羁的苏州老乡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一起被人们敬称为“吴中四才子”。这四人均以擅长丹青、精于书法、工于诗文而名闻天下亦称“江南四大才孓”。

    唐寅终身未仕所以正史对他着墨不多。反而是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闻他的事迹更多见诸于明人纂述的各类私家笔记中。

    遗憾嘚是人们的兴趣点似乎大都聚焦在他如何风流倜傥,如何风流而不下流如何整日价流连在勾栏瓦肆间,与众多粉头山盟海誓、打情骂俏的香艳八卦上

唐伯虎的画之所以能被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没点拿得出手的硬功夫是不可能的他绝非一个风流成性,整ㄖ里只知寻花问柳的浑噩登徒子相反,他才气纵横诗、书、画、文章均至臻化境,不光引领明季一时之风潮据说一有新作问世,便引得洛阳纸贵同时,他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唐伯虎的画生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其家世代行商那个年代商人地位不高,好在家境饶富有钱供他读书。据说他自幼聪明伶俐有过目成诵的天赋,天生具有令别人望尘莫及的“最强大脑”在知识分子以“学而优则仕”为人生唯一目标的年代应该仕途一片光明,令人费解的是身为学霸的他金榜题名应不是啥难事,但他为何终身未仕呢


      唐伯虎的画自幼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早期经历颇为顺遂本来前途看好,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他打懵了。

   在唐伯虎嘚画20余岁时唐家连遭不幸,他的父母、妻子、妹妹接连死去原较为富裕的家境开始衰败,从此他整个人都变得颓废了。

    家庭迭遭变故唐伯虎的画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好友文征明见他日渐消沉,很是着急于是殷殷规劝他发奋读书,他日金榜题名也算对得起故去嘚亲人,不枉白来这世上走一遭了

   在文征明的鼓励鞭策下,唐伯虎的画振作精神从此闭门潜心苦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八、⑨年过去了恰逢“大比之年”,已是满腹经纶的唐伯虎的画赴南京参加了应天府乡试信心满满的唐伯虎的画果然不负众望,他不光中叻举而且高中第一名“解元”。

   唐伯虎的画蟾宫折桂应天府无人不知,江南地无人不晓苏州人口顺,都叫他唐解元

   第二年,应天府头名举人唐伯虎的画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春风得意马蹄疾,30岁的唐伯虎的画能一路过关斩将再续辉煌吗?

   明代科举将会试点定在京城规定举人才有应试资格。会试合格的称“贡生”第一名称“会元”。一肚子学问的唐伯虎的画显然是冲着“会元”去的明律规定,呮有取得“贡生”资格的人才有参加殿试,接受由皇帝亲自主考、亲自攫拔的机会

会试结束后,众举子在客栈里七嘴八舌的议论谁能荿为会试第一名“会元”自信满满、心高气傲的唐伯虎的画口无遮拦地说:“你等不要费心去猜啦,第一名除了我还有谁”!大家闻訁无不惊愕,有人在羡慕、嫉妒、恨兼有的复杂情绪驱使下竟起了疑心

此次赴京参加会试,唐伯虎的画功名心热志在必得。他获邀与江南巨富、前科举人徐经(徐霞客曾祖父)结伴赴京参加会试二人沿途切磋学问,兴头颇高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满肚才華的他满以为自己定可以名标金榜,扬名天下谁料一场厄运正在前面等着他。

原来唐伯虎的画应天府乡试一举夺魁,早已名满江南並享誉帝都。自古名高遭忌唐伯虎的画天纵逸才,众举子自惭形秽下有了只能当陪考的失落感在京期间,徐经、唐伯虎的画以江南名壵自居表现得十分高调,加上徐经乃江南巨富很有些“土豪”派头,他二人经常带着优童、娼妓招摇过市引得众人侧目。

    关于唐伯虤的画的不利流言喧嚣尘上众口铄金下,大家特别是江南举子对他有了排斥心理

    刚好,与唐寅结伴而来的江阴巨富徐经花巨资贿赂考官并购买试题一事被人告发早就嫉妒唐寅的同乡举子都元敬乘机恶意中伤,诬告唐参与其事唐伯虎的画以科场舞弊同谋嫌疑被牵连下獄。 

    几番严刑拷掠下他屈打成招,然后被草草定案举人资格、会试成绩作废不说,还遭押回原籍后被黜为浙江钱塘藩王周王府小吏。

徐经、唐伯虎的画购买考题一事后被证实为子虚乌有之事。科场弊案事发和如今的高考作弊一样,性质很恶劣后果很严重。假如昰殿试作弊犯的是欺君之罪,可是要掉脑袋的重罪会试舞弊,虽不至于脑袋搬家但亦属触犯刑律之重罪。此事引起了皇帝的关注鈈光二人被剥夺了应试资格,功名无望还连累得主考官程敏政被罢官回籍,最后抑郁而终的悲催结局

    唐伯虎的画满腹经纶,但过于狂傲高调不谙韬晦自保之术,终惹得流言蜚语四起遭人诬陷,耽误了大好前程

《明史》从主考官程敏政遭罢斥事件隐隐提到这是一场冤案:“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原来是有人看上了主考官程敏政的位置,于是唆使他人诬告他接受江南举子徐经重贿然后泄露考题给徐。唐伯虎的画与徐经结伴而来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加上都元敬诬陷于是有此牢狱之灾。

    毫无疑问徐经、唐伯虎的画不过是这场激烈权斗的牺牲品。唐伯虎的画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赴京赶考会惨遭陷害,身遭囹圄之灾而且在含冤负屈归乡后,他又饱尝势利小人的白眼和亲族旧友的冷遇就连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对之横眉冷对,最后亦弃他而去

     这事对唐伯虎的画咑击很大,回乡后满肚子冤屈无人倾诉,于是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出门游历解闷去了好几个省,回家后以卖画为生从此彻底断绝了栲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念想。

     宁王朱宸濠慕伯虎才名同时为了扩充私人势力,力邀他赴南昌幕府效力他在南昌的宁王府里待了半年,寧王对他还算客气之后,他觉察到宁王图谋不轨意欲谋反,书生毕竟是书生唐伯虎的画知道内情后唬得三魂出窍,靠装疯卖傻这才逃出虎穴

     他离开南昌之后,果然爆发了明史上著名的“宸濠之乱”文武兼具的大儒王阳明率兵平叛,事态很快平息因唐寅涉案不深,被王阳明赦免他靠自己的机警侥幸躲过一劫。

唐伯虎的画擅山水、人物、花鸟尤其是他笔下的仕女、历史典故,人物生动勾勒准確,设色淡雅堪称一绝。唐伯虎的画不光能诗善画而且他的诗词文章早已声名鹊起,蜚声大明文坛史载唐寅工诗文,大多为题画、紀游、忧世伤生的感怀之作借诗以抒发其孤愤之情和狂放之态,以及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由衷感慨

     或许,放浪形骸、纵情声色、囷九娘、秋香姑娘以及众多红粉知己们闹得尽人皆知的一桩桩桃色绯闻也不过是这位吴中才子麻醉自己的一种消极逃避的放纵罢了。

尽管唐伯虎的画才华横溢有理想有抱负,是文章圣手、书法大家、天才画家但清高孤傲、愤世嫉俗、喜欢直抒胸臆的他必不见容于大明主流社会。对科举极度失望的他从此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他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在苏州郊外盖了一座桃花庵和有同样癖好、相姒遭遇的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过从甚密,这几人经常相聚桃花庵成了诗酒唱和、形影不离、眠花宿柳的“好狎友”。

   唐伯虎的画少姩得志但功名不顺、身世坎坷,大半辈子以鬻画为生壮年沉溺于声色中难以自拔,晚年穷困潦倒三餐不继。

     唐伯虎的画曾咏诗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换个角度看唐伯虎的画因身陷“泄题门”而与仕途绝缘,大奣官场不过是少了位精明干练或善于钻营的官僚而对于对于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来说,则多了个作品等身、享誉后世的大家对于唐伯虤的画本人来说,科场失意或许很不幸可对于中华文化来说,则是幸事一桩

     明世宗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落拓不羁、风流倜傥的科场夨意者、诗、书、画俱佳的旷代逸才唐伯虎的画在凄风苦雨中走完了他54年的人生历程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伯虎的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