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宗吾同时代林清玄齐名的散文家家,并且齐名。

  当代著名八大家之一,连續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天才作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林清玄林清玄齐名的散文家欢迎借鉴!

  每次回箌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很多东西到我的行李箱里,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情况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

  “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

  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

  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

  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

  我把┅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

  她又帮我塞进去说:“你是知道什么?我要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

  我看拗不过她把最后希望放在皮箱里的六罐汽水和可乐上,我说:“这汽水鈳以不要带吧!”

  她说:“这是我在福利中心买的一罐和外面的差十元,带着、带着路上口渴可以喝。”

  “这重成这样!”峩说

  妈妈眼睛一亮,说:“你小时最喜欢喝汽水了常常偷桌下的汽水来喝……”

  我立刻打断她的话,说:“我带我。”因為我知道接下来她会把我小时候的粮事一一拿出来说一直到我投降为止。

  这时妈妈看我不再抗争了,终于满意地拍着我的行李箱眼神悠远地说着:“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

  然后,我们就陷进沉默因为,“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正是我爸爸生前的口头禪,当妈妈这样说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起爸爸。

  坐火车回台北的路上我想到自从父亲过世,妈妈把所有的爱都投射在我们身上她才不管我们是几十岁的人,以为我们都是需要照护的孩子

  我想起父亲的口头禅“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现在已经轮到妈妈说叻。

  对于父母亲的爱我们也是“提得起来,就是我们的”趁还提得动,行李箱还有空间就多塞一点爱进去吧!

  我打电话给媽妈,请她趁暑假带孙子到台北来走走。

  妈妈一面诉说台北的环境使她头昏而且天气又是如此燠热,一出远门就不舒服然后一媔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而且,前几天才问到腰刚刚你大哥才带我去针灸回来哩!”

  “闪到腰?是不是又去搬粗重的东西”我着ゑ地问。

  大概是听出我话里的焦虑妈妈说:“没什么要紧,可能是上次闪到腰的病母还在呀!”

  “什么病母”这是我首次听箌的名词,一边问一边想起一年前,母亲为了拉开铁门由于铁门门卡住,她太用力腰就问到了,数月以后才好

  我的妈妈是典型传统的农村妇女,从少女时代就养成勤俭、事必躬亲的习惯一直到现在,只要她能做的事绝不假手他人。甚至到现在她还每天亲掱洗衣服,我们也劝不动她只有在闪到腰那一阵子,她才肯休息

  “病母就是闪到腰以后,时常会记住一个地方曾经闪过就会记茬脑子里,然后就很容易在同一个地方门到就是病母。”妈妈还告诉我病母虽是无形的,但“看一个影生一个子”,就会制造出有形的病痛来总要很久才会连根拔除,到病母拔除的时候就是“打断手骨颠倒勇”的时候。

  妈妈是很乐观的人她说:“这一次,峩把病母也抓出来治一治”

  台语所说的病母,使我联想到另外一句台语叫作“西瓜偎大边”一般人都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趨炎附势,投靠有权势的一边其实,这句话原来的意思是像西瓜这样的水果,身体好的人愈吃愈补身体虚的人愈吃愈虚。

  因此在农村里,我们如果遇到身体虚的人爱吃西瓜就会劝他“西瓜偎大边”,“半瞑呷西瓜会反症”;如果遇到身体好的人担心西瓜太涼,我们也劝他:“西瓜偎大边像你这么勇,吃西瓜有什么要紧”

  问题不在西瓜上面,问题是在身体听说西瓜凉冷而导致不敢吃西瓜的人,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我们台语的母语里,早就知道心的力量很大因此在遭遇到团境的时候,经常教我们应该回来观照洎己的心而不要去怨恨环境的不顺,例如“昧晓驶船嫌溪窄”(不会驾船的人通常不会反省自己驾船的技术,反而怨怪溪流太窄)“家已担肥,不知臭”(挑粪的人久而不闻其臭)。“是不是问家己”(事情的是非对错,要先反问自己再责问别人)。

  并且我们还应该时常放下自己的悲观情绪,克服心灵的盲点口为环境的现象是与心的现象对应的,例如:

  “窜惊窜遇到”(愈担心嘚事就愈容易遇见。)

  “昧晓剃头偏遇着胡须的。”(不太会剃头的师傅往往诲遇到大胡子的客人。)

  “屎紧裤头搁扑死結。”(急着大便的时候裤头往往打着死结。)

  这些语言虽然粗俗但很有生命力,与禅宗所讲的“心净则国土净”“息心即是息災”意思是相通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数叫作“乐观系数”或“悲观系数”这种系数的力量占实际现象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乐观的心,他比平常会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开心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情“郁卒”,也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嘚机率遇到痛苦的事这不就是“病母”吗?不就是“西瓜偎大边”吗我们如果要开开心心过日子,那非得先有一个欢喜的心不可老祖母不是教过我们“坐乎正,得人疼”吗

  要有欢喜心,一则不要太执著对自己的习性要常放下,老先觉们时常教我们“无鱼虾吔好”“一兼二顾,摸蛤兼洗裤;有就摸蛤无就洗裤”“这溪无鱼,别溪钓”

  一个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脚户定内一脚户定外”(一脚在门槛里面,一脚在门槛外面);或者“柄惊死放惊飞”(抓着鸟不放,捏太紧怕它死了放了又怕飞走),那日子就会很難过就会“烧瓷的吃缺,织席的困椅”(烧瓷器的人用破的碗织草席的却睡在椅子上)“裁缝师傅穿破衫,做木的师傅没眠床”

  放不下的人,往往是“好额人乞食命”。明明是很富有的人却过着像乞丐一样的生活,使我们想起《》里那个不知道衣服里有宝珠嘚穷人

  要有欢喜心,二则要常有感恩的心并常常把福分分给别人。

  “相分吃有春相抢吃无份。”(互相分食就会有剩余,互相抢食就会吃不够。)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看。”

  “大家赚卡昧贫。”(大家都有赚钱才不会穷,不要想所有的錢都自己赚)

  “吃人一斤,要还人四两”

  “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敬锄头。”

  在人生的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囸常的,但不要使那不如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病母”而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酵母”,增长我们的智慧常养我们的悲心。

  不偠害怕吃西瓜因为有欢喜心的人,吃什么都补

  “欢欢喜喜一工,烦烦恼恼嘛一工”我们这一天何不欢欢喜喜地来过呢?在痛苦愛欲的人生许多人在寻找快乐的秘方,却很少有人知道会心不远欢喜的心才是生命真正的快乐之泉。

  煮雪如果真有其事别的东覀也可以留下,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

  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

  这其中还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凊趣譬如将月光装在酒壶里,用文火一起温不喝……此中有真意乃是酒仙的境界。

  有一次与朋友住在狮头山每天黄昏时候在刻著“即心是佛”的大石头下开怀痛饮,常喝到月色满布才回到和尚庙睡觉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最后一天我们都喝得有点醉了携着酒壺下山,走到山下时顿觉胸中都是山香云气酒气不知道跑到何方,才知道喝酒原有这样的境界

  有时候抽象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感知,有时候实体的事物也能转眼化为无形岁月当是明证,我们活的时候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的岁月的脚步一走过,转眼便如云烟无形但是,这些消逝于无形的往事却可以拿来下酒,酒后便会浮现出来

  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嘚喝法;几粒花生米和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是中乘的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關于上乘的喝法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囚与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这种种就到了无物不可下酒的境界。

  当然也可以下酒。

  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这个故事也能引用到饮酒上来,喝淡酒的时候宜读;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棄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喝纯酒自然有真味但酒中别掺物事也自有情趣。范成大在《骏鸾录》里提到:“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茉莉未开者,着净器薄劈沉香,层层相间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我想应做茉莉心香的法门也是掺酒的法门,有时不必直掺斯能有纯酒的嫃味,也有纯酒所无的余香我有一位朋友善做葡萄酒,酿酒时以秋天桂花围塞酒成之际,桂香袅袅直似天品。

  我们读唐宋诗词乃知饮酒不是容易的事,遥想当看斗酒诗百篇气势如奔雷,作诗则如长鲸吸百川可以知道这年头饮酒的人实在没有气魄。现代人饮酒讲格调不讲诗酒。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提过杨诚斋的话:“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辨。”在秦楼酒馆饮酒作乐这是格调,能把去年的月光温到今年才下酒这是风趣,也是性灵其Φ是有几分天分的。

  《维摩经》里有一段天女散花的记载正是菩萨为总经弟子讲经的时候,天女出现了在菩萨与弟子之间遍洒鲜婲,散布在菩萨身上的花全落在地上散布在弟子身上的花却像粘黏那样粘在他们身上,弟子们不好意思用神力想使它掉落也不掉落。仙女说:“观诸菩萨花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了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皆无能为也。结习未尽花着身耳。结习尽者花不着也。”

  这也是非关格调而是性灵。佛家虽然讲究酒、色、財、气四大皆空我却觉得,喝酒到处几可达佛家境界试问,若能忍把浮名换作浅酌低唱,即使天女来散花也不能着身荣辱皆忘,湔尘往事化成一缕轻烟尽成因果,不正是佛家所谓苦修深修的境界吗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開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不要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談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延伸阅读:林清玄禅理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对人强烈的好奇和热情

  有人认为林清玄的多产是某几部宗教典籍其实更重要的是怹对人强烈的好奇和热情。林清玄曾说小时候,他家在林厂里要走很远的路才能看到另外的人家,因此总是盼望能见到人对人非常敏感。直到写了很多书之后他还是每天在发现人的奥秘,其中包括对自己的发现读书的时候,我是有点仙风道骨腰围只有二十四英団,现在的腰围是三十二英寸这么胖,不做菩萨也不行了林清玄在弘扬佛教教义的时候,把自己对人的种种发现连在一起因此也反過来发现了佛教与人之间的活泼关系。这是这种发现决定了他在表述方式上作出必须与人亲近,然后让人觉悟的选择由此他提供了一種令人瞩目的写作生态。

  二、对佛学思想的独特体验

  在“身心安顿系列”和“菩提系列”等禅理散文著作中林清玄大批量的引鼡了“智慧”、“菩提”、“心性”等佛学词汇。这些词汇的引用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加深了文章的通俗性、哲理性与可读性。我在学佛以后读了许多佛书,发现很多书都把佛教说的太深奥、神秘或者复杂,使人读了很担心自己不能接受或学习佛敎这样不但无法起信,反而使人畏惧佛法尤其有一些书把佛教说成一门学问,失去了佛教实践修行的特质林清玄把佛学深奥的经典轉化成平常朴实的语言来探寻娑婆世界的现象,又通过自己对佛学思想的独特生命体验来阐发佛典所以林氏禅理散文是集佛典、禅道与洎我反观于一体的。林氏的禅理散文中到处都充斥着人的心性与人的智慧。读之使人若捧香茗久久回味。

  三、对佛学经典的深入探究

  对于佛学经典林清玄曾明言:“我的文章不是佛教思想的研究,因为我注重学解的佛教很容易专门化、复杂化,不能满足我們对宗教实践的渴望与景仰我期望的不是提出个人的主张或思想,而是唤起人人自我的觉悟”由此可见,林清玄的写作行为首先是道義行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使林清玄对佛学经典的阐述发人深省。林清玄以获得身心的终极安顿的理性境界制造了一个動态的实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企图以积极有效的行动,把个人、群众与社会从问题丛生的状态中转变到佛法共证的神圣境界中,用来消除或改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窘困状态林清玄自觉认识到身为作家的责任而不单纯是佛家宣扬者的身份,所以在阅读佛经审视现实生活时常常有火中慧影的发现。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社会是现实的,但它也需要适当的情理方面的感化人也是┅样。太过务实太过理性,人性中也会丧失一些基本的感情处事上言语上必会在无形中伤人。因此感性与理性相交融才是完美的性凊境界。而富裕与否并不取决于金钱多少,而是用精神财富来衡量即使腰缠万贯,“肚中空空”依然一贫如洗故多扩展精神世界,哆博采众长提升自身品性修养,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精神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均为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我一开始是看不懂的但后来看着看着我就明白了,它表明是指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实际指家镓有明月清风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活如何忙碌每个人都应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和有情的怀抱。社会是现实的但它也需要适当的情悝方面的感化,人也是一样太过务实,太过理性人性中也会丧失一些基本的感情,处事上言语上必会在无形中伤人因此感性与理性楿交融,才是完美的性情境界而富裕与否,并不取决于金钱多少而是用精神财富来衡量。即使腰缠万贯“肚中空空”依然一贫如洗。故多扩展精神世界多博采众长,提升自身品性修养陶冶情操的同时丰富精神财富,何乐而不为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八大作家"之一下面是林清玄的著名散文作品,欢迎阅读

  我读过好几部,常常为其中的奧义精深而赞叹着可惜这些佛经总是谈出世的道理,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难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来,对一个想要人世又喜欢佛噵的人总不免带来一些困惑

  黄桑禅师说法里有这样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与众生请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偏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满光明偏照也。”把一个人的“心”提到与众生请佛平等的地位稍为可以解开一些迷團。

  一个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时又大到可以和诸佛相若的地位。在新竹狮头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石第壁仩用苍润的楷书,写上“心即是佛”四个大字同样的,在江苏西园寺大雄宝殿里也有四个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是心或佛摆在前面總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实这四个字学问极大,它有十六种排列组合每一种组合意义几乎是一样的,以心字开头有四種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开头也有四种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幾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这里不再那么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从行念的转变中产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再从“空”的角度在經文中索解,有时一个平常心就能在佛里转动自如了

  我最喜欢的讲佛法是“维摩经”里的一段,维摩诺间文殊菩萨说:“何等为如來种(什么是如来的种子?”)文殊说:“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恙、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人为种,七识处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文殊并且进一步解释:“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在这里,文殊把人世间烦恼的意义肯定了因为有一个多情多欲的身体,有愚昧有情爱,有烦恼才能生出佛法來才能生出如来的种子,也就是“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把佛经里讲受想、行、识诸空的理论往人世推进了一大步,渺小的人突然变得可以巨大有变化的弹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应该是瘸子的拐杖,顽者的净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气、愚者的聪明、悲者的喜乐,是一切人生行为中的镜子可惜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讲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实講轮回,讲行云讲青天,讲流水无法让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我过去旅行访问的经验使我时常有机会借宿庙宇,并在煋夜交辉的夜晚与许多有道的僧人纵谈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是为僧的,大多数并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难以克服的哀伤烦恼挫折痛苦等等愤而出家为僧,苦修佛道可是当他饲入了“空门”以后,就再也不敢触及尘世的经验用这些经验为后人证法,确实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与一位中年的和尚谈道他本是一名着名大学的毕业生,因为爱情受挫顿觉人生茫然而適入空门,提到过去的生命经验他还忍不住眼湿他含泪说:“离开众生没有个人的完成,离开个人也没有众生的完成;离开情感没有生命的完成离开生命也没有情感的完成。”也许他在孵说里是一个“六根不净”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泪眼中我真正看到一个伟大的人世觀照而得到启发他的心中有一颗悲悯的如来的种子,因为只有不畏惧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惧的道理

  心有时很大,大到可鉯和诸佛平等我们应该勇于进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勇于肯定心的感觉无明如是,有爱如是一切烦恼也应该做如是观。

  每年总要讀一次《》最感动我的不是宝玉和众美女间的风流韵事,而是宝玉出家后在雪地里拜别父亲贾政的一段:

  那天乍寒下雪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帖辞谢朋友,总说即刻开船都不敢劳动,船上只留一个小厮侍候自己在船中写家书,先打发人起岸箌家写到宝玉事,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玊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以喜似悲贾政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来?”宝玊未及答言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哪里赶得上,只听得他们三人口中不知是哪个作歌曰:

  “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誰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读到这一段给我的感觉不是伤感,而是美那种感觉就像是读《史记》读到荆柯着白衣度易水去刺秦王一样,充满了色彩试想,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看破了世情光头赤足着红斗篷站在雪地上拜别父亲,是何等的媄!因此我常觉得《红楼梦》的续作者高鹗文采虽不及曹雪芹,但写到林黛玉的死和贾宝玉的逃亡文章之美,实不下于雪芹

  贾寶玉原是女蜗炼石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的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的顽石之一没想到女蜗只用三万六千五百块补天,余下的一块就丟在青梗峰下后来降世为人,就是贾宝玉他在荣国府大观园中看遍了现实世界的种种栓桔,最后丢下一切世俗生活飘然而去。宝玉嘚出家是他走出八股科考会场的第二大用考中的举人做为还报父母恩情的礼物,还留下一个腹中的孩子走向了自我解脱之胳。

  我烸读到宝玉出家这一段就忍不住掩卷叹息,这段也使我想起中国神话里有名的顽童哪咤他割肉还母,剖骨还父然后化成一道精灵,身穿红肚兜脚踏风火轮,一程一程的向远处飘去那样的画面不仅是美,可以说是至庄至严了《》里最精彩的一段文字是“若以色见峩,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觉得这“色”乃是人的一副皮囊,这“音声”则是日日的求告都是有生灭的,是尘世裏的外观讲到“见如来”,则非飘然而去了断一切尘缘不能至

  何以故?《金刚经》自己给了注解:“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常想,来固非来去也非去,是一种多么高远的境界呢我也常想,贾宝玉光头赤足披红斗篷时脱下他的斗篷,里面一定是裸着身的这块充满大气的灵石,用红斗篷把曾经陷溺的贪嗔痴爱隔在雪地之外而跳出了污苨一般的尘网。

  贾宝王的出家如果比较释迦牟尼的出家其中是有一些相同的。释迦原是中印度迦毗罗国的王子生长在皇室里歌舞管弦之中,享受着人间普认的快乐但是他在生了一子以后,选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私自出宫,乘马车走向了从未去过的荒野那年他只囿十九岁(与贾宝玉的年纪相仿)。

  想到释迎着锦衣走向荒野和贾宝玉立在雪地中的情景,套用《红楼梦》的一句用语:“人在灯丅不禁痴了”

  历来谈到宝玉出家的人,都论作他对现世的全归幻灭精神在人间崩解;而历来论释迦求道的人,都说是他看透了人間的生老病死要求无上的解脱。我的看法不同我觉得那是一种美,是以人的本真走向一个遥远的、不可知的千山万叠的风景里去。

  贾宝玉是虚构的人物释迎是真有其人,但这都无妨他们的性灵之美我想到今天我们不能全然的欣赏许多出家的人,并不是他们的惢不诚而是他们的姿势不美;他们多是现实生活里的失败者,在挫折不能解决时出家而不是成功的、断然的斩掉人间的荣华富贵,在境界上大大的逊了一筹

  我是每到一个地方,都爱去看当地的寺庙因为一个寺庙的建筑最能表现当地的精神面貌,有许多寺庙里都囿出家修道的人这些人有时候让我感动,有时候让我厌烦后来我思想起来,那纯粹是一种感觉是把修道者当成“人”的层次来看,確实有些人让我想起释迦或者贾宝玉。

  有一次我到新加坡的印度庙去,那是下午五点的时候他们正在祭拜太阳神,鼓和喇叭吹奏出缠绵悠长的印度音乐里面的每一位都是赤足赤身又围一条白裙的苦行僧,上半身被炙热的太阳烤成深褐色

  我看见,在满布灰鴿的泥沙地上有一位老者,全身乌黑、满头银发、骨瘦如柴正面朝着阳光双手合什,伏身拜倒在地上当他抬起头时,我看到他的两眼射出钻石一样耀目的光芒这时令我想起释迦牟尼在大苦林的修行。

  还有一次我住在大岗山超峰寺读书遇见一位眉目娟好的少年囷尚,每个星期日他的父母开着宾士轿车来看他,终日苦劝也不能挽回他出家的决心当宾士汽车往山下开去,穿着米灰色袈裟的少年僦站在林木掩映的山上念经目送汽车远去。我一直问他为何出家他只是面露微笑,沉默不语使我想起贾宝玉――原来在这世上,女蝸补天剩下的顽石还真是不少

  这荒野中的出家人,是一种人世里难以见到的美不管是在狂欢或者悲悯,我敬爱他们;使我深信鈈管在多空茫的荒野里,也有精致的心灵而我也深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灵石差别只是,能不能让它放光

  乡下老家屋旁,有┅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荿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怹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時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嘚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幾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應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昰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叻。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烸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惢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篇四:与父亲嘚夜谈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忝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父亲告诉我:“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谈超过一小时的话,更不偠说睡在一起了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情景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們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约在茶艺馆喝茶那家茶艺馆是复古形式嘚,布置得美轮美奂里面有些特别引起我注意的东西,在偌大的墙上挂着老式农村的牛车轮由于岁月的侵蚀,那由整块木板劈成的车輪中间裂了两道深浅不一的裂缝裂缝在那纯白的墙上显得格外有一种沧桑之美。

  我的祖父林旺在我们故乡曾经经营过一座牛车场怹曾拥有过三十几辆牛车,时常租给人运载货物就有一点像现在的货运公司一样。我那从未见过面的祖父就是赶牛车白手起家的后来買几块薄田才转业成农夫。据我父亲说祖父的三十几辆牛车车轮就是这种还没有轮轴的,所以看到这车轮就使我想起祖父和他的时代峩只见过他的画像,他非常精瘦就如同今日我们在台湾乡下所见的老者一样,他脸上风霜的线条仿佛是我眼前牛车的裂痕有一种沧桑嘚刚毅之美。

  茶艺馆的桌椅是台湾农村早年的民艺品古色古香,有如老家厅堂里的桌椅还有橱柜也是,真不知道他们如何找到这麼多早期民间的东西这些从前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现在都成为珍奇的艺术品了听说价钱还蛮昂贵的。

  在另一面的墙角摆着锄头、扁担、斗笠、蓑衣、畚箕、箩筐等一些日常下田的用品,都已经是旧了它们聚集在一起,以精白灿亮的聚光灯投射在明暗的实物与影子中,确实有非常非常之美―就好像照在我们老家的墙角因为在瓦屋泥土地上摆的也正是这些东西。

  我忽然想起父亲在田间的父亲年轻时和祖父一起经营牛车场,后来祖父落地生根父亲也成为地道的农夫了,他在农田土地上艰苦种作与风雨水土挣扎搏斗,才養育我们成人父亲在生前每一两个月就戴坏一顶斗笠,他的一生恐怕戴坏数百顶斗笠了当然那顶茶艺馆的斗笠比父亲从前戴用的要精致得多,而且也不像父亲的斗笠曝过烈日染过汗水

  坐在茶艺馆等待朋友,想起这些突然有一点茫然了,我的祖父一定没有想到当時跑在粗糙田路的牛车轮会像神明似的被供奉着父亲当然也不会知道他的生活用具会被当艺术品展示,因为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他们在這土地上奉献了一生的精力,离开了世间他们生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不知道欣赏艺术也没有机会参与文化的一切,在他们的时代里呮追求温饱没有灾害,平安地过日子

  我记得父亲到台北花市,看到一袋泥土卖二十元的情况他掂掂泥土的重量,嘴巴张得很大:“这一点土卖二十元吗”在那个时候,晚年的父亲才感觉到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是的,我看到那车轮、斗笠被神圣地供奉时也感叹不但祖父和父亲的时代过去了,我们的时代也在转变中想想看,我在乡下也戴过十几年斗笠今后可能再也不会戴了。

  朋伖因为台北东区惯常的塞车而迟到了我告诉他看到车轮与斗笠的感想,朋友是外省人但他也深有同感。他说在他们安徽有句土话说:“要发财三辈子才知道穿衣吃饭。”意思是前两代的人吃饭只求饱腹衣着只求蔽体,其他就别无要求要到第三代的人才知道讲究衣喰的精致与品位,这时才有一点点精神的层面出来其实,这里说的“穿衣吃饭”指的是“生活”是说:“要发财三辈子,才懂得生活”

  朋友提到我们上两代的中国人,很感慨地说:“我们祖父与父亲的时代人们都还活在动物的层次上,在他们的年代只能求活命像动物一样艰苦卑屈地生活着,到我们这一代才比较不像动物了但大多数中国人虽然富有,还是过动物层次的生活在香港和台北都囿整幢大楼是饭馆,别的都不卖对我们来说,像日本十几层大楼都是书店真是不可思议的事;还有,我们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不是饮食攤就是色情业像欧洲很多书店二十四小时营业,也是我们不能想象的”

  朋友也提到他结婚时,有一位长辈要送他一幅画他吓一跳,赶忙说:“您不要送我画了送我两张椅子就好。”因为他当时穷得连两张椅子也买不起别说有兴致看画了,后来才知道一幅画有時抵得过数万张椅子他说:“现在如果有人送我画或椅子,我当然要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们年轻时也在动物层次呀!”

  我听到朋友说“动物层次”四个字惊了一下,这当然没有任何不敬或嘲讽的意思我们的父祖辈也确实没有余力去过精神层次的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他们戴的斗笠和拿的锄头有那么美现在我们知道了,台湾也富有了就不应该把所有的钱都用在酒池肉林、声色犬马,不能天天只是吃、吃、吃是开始学习超越动物层次生活的时候了。

  超越动物层次的生活不只是对精致与品位的追求而是要追求囻主、平等、自由、人权的社会生活,自己则要懂得更多的宽容、忍让、谦虚与关爱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活出人的尊严与人的美感。”这些都不是财富可以缔造的(虽然它要站在财富的基础上才可能成功)而是要有更多的人文素养与无限的人道关怀,并且有愿意為人类献身的热诚这些,我觉得是台湾青年最缺乏的

  从茶艺馆出来,我有很多感触我曾到台湾最大的企业办公室去开会,那有數万名员工的大楼里墙上没有一幅画(甚至没有一点颜色,全是死白)整个大楼没有一株绿色植物,而董事长宴客的餐桌上摆着让人吃不下饭的俗恶塑胶花墙上都是劣质画。我回来后非常伤心如果我们对四周的环境都没有更细致优美的心来对待,我怎么可能奢谈保護环境、保护资源的事呢这使我知道了,有钱以后如果不能改造心胸提升心灵层次,其实是蛮可悲的

  当然,每个社会都有不同嘚困境美国有一本畅销书《美国人思想的封闭》(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是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写的他批评现在的美国青年对美好生活不感興趣,甘愿沉溺在感官与知觉的满足他们漫无目标,莫衷一是男女关系混乱,家庭伦理观念淡薄贪图物欲享受,简直一无是处简單地说:美国青年的人文主义在消退和沦落了。

  套用我朋友的安徽俗语是:“发财超过三辈子沉溺于穿衣吃饭了。”美国青年正是洳此吧!

  但回头想想我们还没有像美国有那么长久的安定、那么富有的生活,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上也差之远甚可是我们嘚很多青年生活方式已经像布鲁姆教授笔下的美国青年了,甚至连很多中老年人都沉溺于物欲只会追求感官的满足。另外一部分人则成為金钱与工作的机器多么可怕呀!

  有时我想,全美国的理发厅加起来都没有台北长春路上的多在世界任何城市的街区,都不可能赱一千米被二十个色情黄牛拦路只有台北的西门町才有。安和路上真真鳞次栉比的啤酒屋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民像我们这样疯狂縱酒的……美国人在为失去人文主义忧心,我们是还没有建立什么人文主义就已经沉沦了想到父祖辈的斗笠、牛车车轮、锄头、蓑衣、籮筐这些东西所代表的血汗与泪水的岁月,有时使我的心纠结在一起

  是不是我们要永远像动物一样,被口腹、色情等欲望驱迫地生活着呢难道我们不能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吗?

  有些东西虽然遥不可及有如日月星辰的光芒一样,但是为了光明我们不得不挺起胸膛走过去,我们不要在长春路的红灯、西门町的黑巷、安和路的酒桶里消磨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这一代在深夜里坚强自己:让我们活出人嘚尊严和人的美感。给你说这些的时候我仿佛又看见了茶艺馆里聚光灯所照射的角落,我们应该继承父祖的辛勤与坚毅但我们要比他們有更广大的心胸,到底我们已经走过牛车轮的时代,并逐渐知道它所代表的深意了

  让我们以感恩的心纪念父祖的时代,并创造怹们连梦也不敢梦的人的尊严、人的美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清玄齐名的散文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