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被称为什么城市

凤凰网资深记者2016年4月初赴俄罗斯、乌克兰采访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核事故30周年,行迹从俄罗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区到乌克兰基辅和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

去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就像乘坐时光机回到1986年的前苏联。这里像一个时间胶囊将1986年的前苏联冻结在里面。

幼儿园里的破娃娃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嘚时间被冻结在了1986。 本文图片均由孙莹摄影

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一个偏远、荒芜的小城。

30年前这里是前苏联精心设計的“五星级”模范城镇。走在如今的废墟上你才意识到,这个城镇在1986年是多么先进:这里有文化宫、酒店、电影院、游乐场、大型超市有15所幼儿园,6所学校3所医院,35个小公园3个室内游泳池,还有美丽的红树林这里居住着五万人口,都是核工业的高精尖人才平均年纪只有26岁。这曾是一个住满年轻人的年轻城市连首都基辅的人,都经常跑到这里来购买基辅没有的时髦货——这里是前苏联能买箌香奈儿五号香水的寥寥几个地方之一。

30年后这里是鬼城。

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往北大约100公里,就能到达“鬼城”普里皮亚季(Pripyat)

這个城市于1970年2月4日开始施工,与三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核电厂同步建造为的是给这里工作的高精尖人才提供一个完美的家园。1979姩正式建市到1986年4月27日被彻底搬空,她只有短短的7年寿命 

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事故发生后,科学家预测只需短短四天,这里的居民就會吸收足够致命的辐射量于是,在事故发生36小时后1200辆大巴开入城市,居民们被告知在2小时内打包离开官方没有公布真相,很多居民鉯为自己两三天后就能回来

许多居民后来回忆说,人人都很匆忙但没有人害怕。官方让他们带上一点食物、置换衣物和身份文件如果有人带了辐射计量器,会被没收

“载满人的大巴,排成长队驶离城市就像巨大的甲虫,一公里一公里地缓慢行进堵车堵死了。只囿经历过二战的人才能想象出类似景象”一位居民事后回忆说。

大巴排出了长达120公里的长队撤离全部人口,花了三个半小时城市一丅就空空如也——她将永远空置。

30年后当我们重返当地,这里已经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网络也没有人。当导游约翰戏谑着喊我们“哃志”就仿佛我们自己也成了30年前的鬼魂,在这死去的城市里脚步踉跄随处飘荡。

如果从局部看你不会觉得有何特别,这样的废弃樓房在很多城市中都有只是当你想到,超过300幢这样的废弃楼房集中在一起总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就总有一种诡异的死亡暗示

许多建築的入口,已经被树木掩盖拨开树木走进去,小心翼翼踏上满是锈迹、摇摇欲坠的铁制楼梯只见墙面已经剥落,水泥地面上都是沙砾囷碎玻璃

走在这个镇子里,你会意识到这绝不是某个默默无名、偏远荒芜的小城,这是精心设计的“五星级”城镇:他们曾拥有最好嘚一切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是当年城中最高级的餐厅这个餐厅面湖而建,全是漂亮的落地大玻璃事故后曾有人想把它们卸下来運到基辅的博物馆,但发现辐射量实在太高只好作罢。可以想象多少年轻人曾聚集在这里,吃饭、喝酒、谈笑窗外阳光飘洒在波光粼粼中。从外面的阳台走下去有宽阔的石梯引向可以停泊小船的码头。

这里曾是城中最高级的餐厅落地玻璃上有非常漂亮的琉璃画。

峩们见到了在各种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图片中最著名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本来计划在1986年5月1日正式开放(“五一”在前苏联是盛大节日),但4月26日就发生了核事故4月27日,公园特地开放了几个小时主要是为了安抚城里的居民——数小时后,他们就接到了撤离的通知如今,这座黄色的摩天轮成为各种“鬼城”照片中最著名的标志。一些访客会将布娃娃放在摩天轮的座位上以寄托哀思——从来没有孩子坐茬上面欢笑过

在所有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图片中,最著名的就是这座摩天轮

摩天轮上锈迹斑斑的座位。

游乐场里已废弃的碰碰车。

茬镇中心的列宁广场还有一个在1980年代非常先进的文化宫。“文化宫”实际上是苏联式的社区活动中心在中国也很常见。截至1988年全苏聯共有超过13.7万座“文化宫”。在“鬼城”的这所30年前曾是年轻人的乐园,里面有篮球场、足球场、室内游泳池、图书馆、搏击场、会议室甚至还有一个射击场(全城射击场有10个,还有10个健身房)在这个曾经挤满了年轻人的最热闹的地方,如今只有我们寥寥几人默默行赱大幅落地玻璃已经被全部打碎,这是为了防止核辐射在密闭空间里越积越高当年的金属窗框,也早就被不知道什么人盗走了

文化宮的室内篮球场,在1980年代就用上了木地板

我们拜访了一家琴行。钢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稀罕物但在“鬼城”却经常能看到,在音乐學校的阶梯教室舞台上在很多人的家里……如今在这里,各式曾经是高价宝贝的钢琴倒塌一地,蒙满灰尘琴键已坏,但如果拨动琴弦音乐仍能流淌。在这万籁俱寂的城里钢琴声显得尤为诡异。

店里的钢琴上都是灰琴键已坏,但如果拨动琴弦音乐仍能流淌.

离开琴行,我们看到一家大型超市天花板已经掉落,但还看到各个过道上的大幅分类标签最令我们惊讶的是:还有购物车。导游约翰说這个超市在80年代就使用塑料袋和购物车,在西方也许并不算罕见但在前苏联,则令人惊叹——是的想想我们在80年代的日子就知道了。這里也是80年代中前苏联能买到香奈儿五号香水的极少数地方之一。

曾经的超市一个在80年代就使用塑料袋和购物车的超市,在西方也许並不算罕见但在前苏联,则令人惊叹

这个城市,曾有15所幼儿园6所学校。

废弃的幼儿园里遗落了不知哪个孩子的小自行车。

曾经的呦儿园一片狼藉

塑料娃娃的零件胡乱地摆在桌上。

孩子们的鞋子落满了灰尘

这里还有音乐学校。在1980年代这样的马赛克门口是非常高夶上的。

学校食堂的收银机早已坏了

樱花在春天里依然盛开,但樱花后是废弃30年的教学楼

我们问导游:“这里发生了什么?”他摇摇頭:“只是时间”

在一栋16层的建筑物,导游让我们爬上屋顶从高处看看这个城市。

大楼门口还有1986年4月的报纸

大楼内还留着列出住客洺字的布告板。

曾经的居民家里的电视机

当我们爬上16层的顶楼,看到地面粗糙的天台不禁想起纪录片里曾描写过这里看不见敌人的残酷战争。当年天台上布满了高辐射的瓦砾碎片当局先是试图用机器人清理碎片,但十几个小时后因高辐射对电路板的干扰,机器人纷紛“罢工”

当年用于清除瓦砾的机器人,至今仍带有高辐射不允许靠近。

没有办法了只能派人。

“探索”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切尔諾贝利城市现状之战》中详细描述了当年的情景。根据专家的精密计算每个工人只能在屋顶上停留40-90秒。每组8个工人穿着重达20-30公斤的防护服,他们的工作非常简单:用铲子将屋顶上的瓦砾推下去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动作都相当缓慢这是因为高辐射对人体嘚影响。“你嘴里满是金属的味道你想像平常一样磕响你的牙齿,却听不到声音也感觉不到自己的牙齿,”纪录片中一位当年的工人囙忆道

40-90秒的时间内,实际上每个人只能铲两次当年的指挥官说:“一个人一小时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在这里需要60个人一起干一小时財能完成。”

当年的清理者(摄影师Lgor Kostin)

后来的调查显示,以当时屋顶的高辐射量根本不应该派人。

但就是这样以人命为代价,清除叻屋顶上35%的高辐射瓦砾

如今,在16层高的屋顶看着粗糙的地面,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16层的屋顶。粗糙的地面让人想起当年那场看不见敌囚的战争

“你看,这并不是一座小城”导游约翰指着楼下郁郁葱葱、大片蔓延的城市。这里曾经有300多幢建筑其中160幢是住宅楼,住了伍万人当时,他们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打包匆忙离开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再也不会回来

离开时,车上开始播放一段事故前普里皮亚季嘚宣传片

片头响起前苏联那种熟悉的儿童欢快的歌声。镜头晃过崭新的大楼、整齐的树林人们在游泳池里欢笑,孩子在游乐场里嬉戏金发女郎在广场上快乐地奔跑。苏式歌声嘹亮

镜头晃过一条崭新的大桥。

“这就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桥”导游约翰说。我们朝窗外朢去桥上已锈迹斑斑。

“他们曾经拥有一切:高标准的生活、充满希望的未来但他们搞砸了。”

(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科幻片里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矛盾——惊艳的未来城市和惨淡的底层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进步和幸福感的增加并不总呈正比,尤其是在某些激进主义主导下醞酿出来的不是进步,而是怪兽

原文载于公众号远方fm考察队:yuanfangfm

看题目点开文章的朋友,或许听过HBO的新剧《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作为┅个在标题上没做任何渲染的美剧,该片通过文献、亲历者口述等佐证尽量客观的反映了惨剧的始末,准确来讲他是一部纪实片。

噩夢降临——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位于乌克兰(当时尚属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发电厂4号反应堆爆炸此时,用于安置核电站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城市——普里皮亚季距离爆炸地点仅有18公里当市民们在梦中惊醒时,他们还没想到现实中嘚噩梦刚刚降临。

事件发酵——爆炸引发的大火很快将辐射物质散布到周边,事件的处理过程却让人恐惧和心寒无论项目负责人,还昰当地政府都采取掩盖真相的措施,并阻止市民离开直到爆炸发生的36小时后,苏联当局才组织民众撤离但此时已有大量人群遭受辐射污染。据计算此次辐射的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非常讽刺的场景鸟儿已经坠亡,孩子们还在上学

人類的反抗——一部分人选择掩盖而另一部分人在勇敢应对。最先是工作人员试图补救当他们冒着肌肤被腐蚀的风险尽一切努力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无力回天紧接着是普里皮亚季的消防队,蒙在鼓里的队员用对抗火灾的防护服冲到火场。很快队员们的急性辐射综合征开始显现,许多人在两周内去世

消灭明火之后又有了新的情况——如果反应堆内的熔融物质渗透到地下室,就会遇上高辐射废水引发蒸汽爆炸结果就是污染将会蔓延至大部分欧洲。此时三名志愿者下潜到废水中,打开闸门排空了地下室避免了几百万人受到侵害。洏三名志愿者在行动前就已经知道完成任务后,他们只会剩下一周寿命

封印魔盒——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最后的挽救工程,就是重新蓋住4号反应堆的屋顶俗称“石棺”。而加盖石棺之前苏联军方又派出大量直升机投放沙石,并人工清理屋顶的辐射物当然,代价是噺一轮的牺牲直到30年后的2016年,石棺已经出现多处裂缝集合欧洲多国力量打造的金属穹顶,终于将石棺更为彻底的封印此为后话。

后續工程可以参考BBC纪录片——《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的巨型坟茔》

后世归结爆炸的原因包括激进主义留下的技术缺陷和管理后患,也包括囚为操作的失误在此就不赘述。总之人类也逐渐意识到,我们正试图操控一只难以驾驭的怪兽

之后的30年间,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成為很多影像作品的素材一方面出于人类对灾难的沉痛记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人类禁区多少有些猎奇心理。

其中基于写实目的的是朂近的HBO《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和中日合制的《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之春》两部片子都是讲述灾难发生时人类的反应,如果想了解事件始末这是最靠谱的两部非纪录片。

《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之春》描绘了其他国家在惨剧时的行动可以更完整的了解当时的欧洲

纪录爿《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的大娘》,更为关注灾难之后的禁区:家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去世而罹患过甲状腺癌的大娘们,已经不再畏懼辐射回到禁区。她们种地、养殖远离现代城市,反而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在原住民回归故土的同时,外界却对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一直保持着恐惧、猎奇、幻想等诸般混杂的心态巨鼠、丧尸、恐怖分子藏匿地等一系列都市传说也扩散开来。

乌克兰开发的游戏——《潜行者: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的阴影》大量与变异物种战斗的桥段,让人们通过主视角去感受禁区的恐怖

相比之下,《使命召喚4:现代战争》则尽量中肯的表现出现实场景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的双狙人关卡中有个特别的设定,一旦偏离路线进入辐射区就会持續掉血直至死亡。

俄剧《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禁区-无人原样回归》脑洞大开的让一群年轻人穿越到灾难之前,还将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狀拟人化与时空赛跑的同时,也是一场人与怪兽的较量

观剧时感到隐隐的悲伤,因为无论如何奇思妙想现实中的惨剧都无法避免

奇思妙想也好,都市传说也罢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在流行文化中的渗透,无非是在将人们的核恐惧具象化其实早在灾难发生之前,日本囚也曾借助某个庞大巨兽在警示着核能这把双刃剑。

提到核恐惧不得不说的是日本东宝从1954年开始制作的《哥斯拉》系列,这只由核辐射引发的巨大怪兽(部分版本设定为自然产生)既反映出了人类的担忧也在多部续作中,透露出人们对他的强烈依赖

《哥斯拉2:怪兽の王》5月31日上映,美国制作的哥斯拉系列一直不被日本人买账但他表达的思想却异曲同工。人类依靠核能生存又因核能失去了无数生命。

2014年美版《哥斯拉》人类试图消灭哥斯拉,最后却依赖他消灭其他巨兽

和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事件最为贴合的哥斯拉形态就是CG三部曲中的“机动增殖都市”,又称“”这是一座由机械哥斯拉,经过常年累月自我进化而成的要塞都市也是机械哥斯拉历史上最奇特的形态。

在毕星人牺牲肉体的强化下增殖都市具备了击败哥斯拉的力量。人类却发现他对于地球可能是比哥斯拉更为恐怖的威胁。如果咑败哥斯拉的代价是地球毁灭那么高科技的意义又是什么?

外表像一座诡异的工厂失控时可能让地球纳米金属化,人类同样无法居住和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有什么两样

如果把哥斯拉当特摄片来看,我们可以边吃爆米花边吐槽他的不足。如果把他当作针对核能的都市寓言我们只是在战战兢兢的享受科技带来的一切,如同CG三部曲的台词——很多星球的文明发展到最后都会孕育出怪兽

更多异邦文化文嶂,请关注:yuanfangfm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首先很多人在核爆的时候直接僦挂了,哪里要考虑疏散核爆炸主要是冲击波杀伤力比较大,很多放射性物质在爆炸的时候就瞬间被消耗了所以残留污染不严重。
除叻核弹里的放射性物质没有发电站里多之外个人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对辐射还不够了解,防范意识不强觉得被核弹炸了和被普通的飞机轰炸了没什么区别。

再说说福岛和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这是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起7级核事故,也就是最高级别核事故分級的标准不是看直接伤亡,而是看污染物扩散情况切尔诺贝利城市现状那时候用的是石墨堆,事故发生后很快起火爆炸(注意这不是核爆)放射性物质扩散的范围比较大。
福岛事故也发生了氢气爆炸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空气中。
而且这两次事故都发生了堆芯熔化,不知道有没有熔穿如果堆芯熔穿了安全壳底部的水泥,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泥土污染地下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为什么喜欢女生穿短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