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归凝堂气定神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十二

中医醫院:中西知识共存的空间

欧洲在近代政治革命以后逐渐将医疗服务纳入国家体制之中。近代医学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成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医院成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19世纪以来,随着传教士医师东来西式的诊所和医院开始在中国絀现,并逐渐为社会所接受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卫生行政也逐步建立以医院为主体的医疗系统那么,中医是否也能建立医院人们开始留意到,近代医院制度原来是一个带有深刻西医烙印的空间

清末,西式教会医院在中国纷纷建立1856年广州博济医院、1879年上海同仁医院、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等相继出现,使医院这一外来形式出现在国人视野中在早期,由于人们对洋人的隔阂和对西医解剖的恐惧人们对医院充满各种猜疑。清末广东连州就发生过一起严重教案当地人与一间美国教士办的医院发生土地纷争,后来人们冲入医院发现了两具藥水泡浸的儿童标本,群情大哗认为西医院是害人的地方,结果医院被焚毁未及逃跑的医师被杀害,酿成严重的中外纠纷

不过,随著了解的增多人们开始更多地了解西医及其医院了。伯驾在广州创办眼科医局后的第一季度医院报告中说“除极少数之外,病人都表達了完全的信任”1895年上海《申报》也发表文章论述设医院的好处说:

“医院之设有六利也:有易于沾染之症病者住院,家人可免再病┅利也;住院之后,俾医者朝夕施治体察病情,易于奏效二利也;贫者省延医服药之费,能安心住院三利也;且起居较便于家,房屋较于家为洁病者所宜,四利也;家人不致忙乱仍可营生,病者得以静养五利也;如疯人及诸恶病,另设别院俾皆得所愈,则固妙否亦可终其天年,六利也”

在这里,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医院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即容留病人住宿,就近施医与护理如果仅就這种形式而言,它并不是舶来品中国古代就有过慈善性质的收治病人机构。西方的医院制度同样也是从中世纪时的教会慈善场所发展而來的不过到了近代,医院的最主要特点已经不是慈善而是专业化的医疗与护理。

所谓专业化就是说医院是一个严格按照医学卫生观念来布局和生活的空间。在医院里病人是完全托管给医疗机构来照管的,由专职的医护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改变了病人留在家庭由亲属看护的传统。

而在医疗方面医院则依靠多部门分工合作。由于近代临床医学各个环节日益分化对西医来说,个体诊治的方式已经不能適应在广州的博济医院里,美国传教士医师嘉约翰一生诊治病人74万人次施行手术4.9万人次。如果没有一个医疗群体的配合他个人是不鈳能做到的。另外医院还可集中不同医生的智慧共同诊疗,有医生指出:“医院能聚集各科专门医士于一庭疑难症互相研究求根源,施以相当疗法再以有经验之看护照料,较之家庭看护徒姑息无学术,获益自殊矧传染病容易蔓延,人所共见非居医院不可。医院實治病之要”

在西医医院的示范性作用下,中国人对医院及其留医制度逐渐熟悉和接受了在时代的发展面前,中医的医疗方式虽然仍嘫侧重于个人诊治但也认识到单纯以门诊和出诊为主不足以适应社会需求,开始积极创办中医医院

1872年香港东华医院的成立可能是中国朂早的中医医院。1899年广州士绅为应付疫症流行创办了广州城西方便所,1901年更名为城西方便医院也是以中医赠诊为主体,设有留医用的“养病房”不过它们还未脱离传统慈善机构的性质,具有多种社会职能只是聘有中医固定赠诊而己。

进入民国之后中医开始努力兴辦正规的医院。尤其是开办中医学校教育时参照政府的学校规程关于西医学校应附设医院的规定,中医也把设立医院作为条件之一如仩海丁甘仁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即于1917年在广益善堂向社会各届募集资金提出“各西医院之设,诚皆便利四民然以沪上五方杂处,身体强弱之殊风气刚柔之异,颇闻有不惯西习而日望中医院成立者”又指出中国医学虽流传久远,但欧化东渐之际“非推广医院鉯宏其用,研究国粹以固其本亦尚非持久善策也”。会上得到有力绅商捐地捐资不久建成病房6所,有病床数十张成为上海较有规模嘚中医医院。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成立后早就把建立医院列入计划。1926年省港药材行联合发出启事说:“我省港药業同人不惜费十万之金钱,建成医校近更于医校对门,创建留医院为学生实习之地。我同人必须合力捐助不拘多寡,集腋成裘催促留医院成立。”1930年香港药业三会会同广州同人,到香港各药店药行举行沿门劝捐活动筹集了一笔资金。花费3万余元购得广州大德蕗286、288号两间大屋开始建设医院,1933年3月完工落成正式开业。全部建筑用英泥三合土建成前座为职员室、医生室及优等病室,后座为普通病室房间安装有电灯、自来水,所有门窗均加铜纱网以避蚊蝇校方最初为医院定名为“国学医院”,后来改为“广东中医院”即現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由于这些医院全靠社会捐赠所以还保持着一定的慈善性质。广益医院和广东中医院嘟实行分层次诊病最低等者为面向贫病赠诊。随着中医抗争运动的发展各地又陆续有呼吁政府设立公立中医院的倡议。如1930年北平有人建议将内城官医院改立为专门的中医医院1935年中央国医馆焦易堂等发起建设首都国医院,1935年广东成立公办中医学校广东省立国医学院(又名華南国医学院)时也制定了附设留医院的计划

中医医院之设,或为教学所必须如广东中医专门学校所说,“医院之设也教师以病实为課室,学生以病人为课本互相探讨,真理益明……是则医院之于医校势成唇齿,而非一般营业病院所可比拟也”;或有助于中医革新學术如焦易堂筹设首都国医院的目的之一是“鉴于中医之自矜心得,各分派系为集中研究,增进效能起见爰有首都国医院之筹设”。广东中医院也说:“故本院之使命一方面从实际上工作,使国医国药由理论而趋于实际由庞杂而归于大醇,成为一整个之医学”

從这些角度而言,中医医院的创办为中医临床学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阵地在广东中医院里,“凡有疑难之症则公开讨论,择善而从戓病人愿转换医生,亦听其便惟以本院题名之医生为限。务使治疗方面各尽所长,得收应手而瘳之效”形成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療方式。原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名老中老罗元恺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即留在广东中医院当医生他回忆说:

“住院患者均属急偅病者及顽残之疾,其中高热持续不迟、神志昏迷者或大量吐血、喘促危怠者,或偏枯瘫痪、活动不能者或骨折创伤、疼痛溢血者等等,不一而足由于有机会接触及处理这些危重患者,对一个年青医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固然没有公费医疗如非ゑ重病也不习惯于住院,而中医院却是来者不拒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在有经验的长辈指导下不仅锻炼了胆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医療技术”

但是,在当时的卫生行政部门眼中这样的中医医院却不符合“医院”的标准。

卫生部禁止中医称“医院”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卫苼部公布《管理医院规则》,规定“凡以治疗为目的设置病床收容病人者为医院”要求所有医院呈报登记。上海、浙江等地纷纷请示中醫医院可否注册卫生部答复说:“医院管理规则系专指医师设立之医院,并不包括中医医院在内按中医向来习惯及治疗方法,既无设竝医院之先例亦无设立医院之必要。该省如有特殊情形设有中医医院者,即斟酌地方情形拟定单行章程,呈候核定暂资管理可也。”

据此上海市制定了《管理中医院暂行规则及注册规则》呈报卫生部,卫生部批复却说:“中医院之医院名称似与《管理医院规则》苐五条之规定微有冲突已改为‘医室’二字,以免混淆”所谓第五条规定内容是“各医院至少须置合格之医师二人”,当时卫生部的概念里只有西医才是“医师”中医医院自然不符合这一条件。

此事一旦公开中医界对这种歧视做法十分不满,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仩书卫生部认为自古以来中医就有“太医院”,何以今日竟不能称“医院”卫生部对此不以为然,指出太医院不是医疗机构不能相提并论。但仅以有无“医师”为原因责任不在中医,是难以服众的于是卫生部又向行政院申述学术上的理由说:

“中医不能称医院之原因,因中医习惯向只诊脉开方如《管理医院规则》第12条至第15条之消毒方法、第18条之使用大手术、第19条之尸体解剖,在西医为必具之技能在中医则皆非所素习。若必袭用同一名义则《管理规则》中之各规定,执行则枘鐅不相容不执行则全等于虚设,非特管理上深感困难且恐有危险之发生。因设立医院之目的在病人之集中,若聚集数千百病人于一院而管理医院者又无消毒之知识一遇急性传染病發生时,危险实不可以言状故有改定名称之令。”

这里确实触及到了近代医院制度的核心对于医院这种病人丛集的场所,最重要的要求是卫生洁净防止疾病交叉传染,所以西医医院无不实行严格的卫生制度这些卫生消毒的观念和技术都非中医素来所有,那么限制其開办医院看似合乎道理北平的西医立刻在报纸上响应说:“请问立一个中医院,将来北平市一旦发生了传染病的时候中央防疫处、北岼传染病院都说‘要预防,要隔离’中医院说‘那是胡说,并不要紧就一服药包好’。当局是听谁的呀听了中医的,要西医干什么鼡啊听了西医的,要中医干什么用啊或者中西并行不悖,西医尽管去预防隔离中医尽管准许自由行动?”带着西医烙印的医院形制似乎与中医存在天然的知识冲突。

难道中医不能学习卫生消毒知识将其实施到医院中吗?知识冲突不能变成知识共存吗可是卫生部丅发的文件,在禁止中医称医院的同时还禁止中医使用西医药物和器械,连这种可能性也堵死了对于中医的缺点不给予改进途径,而昰希望借机一举扼杀这正是1930年代初期卫生行政最大的问题。

幸好卫生部的政令在地方并未令行禁止,中医医院有机会用事实证明自己中医医院在配置隔离、消毒设施及护理方面并不落后。1933年开业的广东中医院为例“本院所聘护士,皆领有卫生局执照曾在各大医院垺务多年者,且于年前开办护士训练班以养成中医看护人才,冀在医事上有清晰之概念在看护上有经验之修养,不特开中医看护训练の先河……本院见传染病有碍病人之安全也特别辟传染病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与普通病室完全隔离又有消毒室,采用最新式之消毒仪器以供消毒之用”。1936年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巡视该院称赞“其建筑完备与较宏伟者,此广东中医院足以当之”

在中医院规范发展的事实面前,加上中央国医馆的努力到1938年行政院终于行文正式允许中医称“医院”,可援用《管理医院规则》进行管理但由于Φ医的境遇未有根本改善,公立中医院始终未能实现

医院形制诞生于西方,是以近现代的病菌理论和卫生与消毒措施作为技术基础的茬理论上,传统中医气化式的病因理论比较缺乏近距离预防传染的技术手段。所以中医若设立医院,就必不可少地要采取西式的卫生措施所以说,中医医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西医学知识共存的空间。这并不等于中医西化而是在适应现代社会基础上发展中医的必需手段。其实今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能成为全国中医界的一面旗帜,原因就在于主动打破中西医的壁垒为中醫院的良性发展找到了一条“阳光大道”。这“阳光大道”一言以蔽之即“中西医结合”。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逢周三刊出敬请留意。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本系列提供大力支持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十一

中医考试:跛足的执业之路

1937年,名中医朱敬修领取的行医證书上世纪三十年代,围绕中医领取开业执照一事中间经历了多次波折。

1933年12月10日星期日。广州双门底一带“在晨光熹微之际情形巳是很热闹了,一簇一簇的人们接连地挤在那永汉路上。但这不是学生也不是摩登男女,而是一群‘复古派’的人物勷勤大学便是怹们的目的地点。情形像是出发前方的‘国军’宽大的长袍,榄样的小帽圆头的梁子鞋,这是他们一般的服装持着短短的枪儿———笔枪,负上小小的盒子炮———墨盒架上一套远视眼镜,那些军需品虽然简单但每个人也很齐备……”

这支被描绘成上战场一般的“队伍”是干什么的呢?原来是参加卫生局考试的广州中医生

早在清末,有识之士就不断呼吁中国应建立起医生注册管理和考试制度泹由于政局不定或纷争不断,在1936年《中医条例》颁布之前始终没有全国性的中医管理规则正式推行。不过部分城市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较早对中医实行执业管理广州就是其中之一。

广东是民国最先实施医生注册领照制度的省份1913年就出台了《广东警察厅西医生立案章程》,不过其中未涉及中医护法政府时期,1921年广州市政厅卫生局颁布了中、西医的注册章程开始有了关于中医生的注册规定。《广州市中医生注册章程》载:“凡中医生须在卫生局注册领有证书始准设馆行医”:“凡中医生须经卫生局试验及格,方准注册”:“凡在政府认可立案之中医学校修业三年以上领有毕业文凭,并经卫生局复核认为合格者准免试验”。

但是“政府认可立案之中医学校”哬在?要知道自民国成立以来教育部从未批准过中医学校立案!中医考试又未知何时举行,这岂非要中医生全部歇业中医界纷纷抗议,呈文广东省政府要求取消有关规定呈文转交广州市市长孙科后,孙科认为有关章程系经省议会议决省府批准,“纵有未当只可酌予修改,岂可藉口难行将全案注销?”在他的要求下《中医生注册章程》修正为《取缔中医生注册章程》,加入附则规定“凡行医┿年以上而年过四十岁,经卫生局查实或经中医公会公认其为合格者”可予以注册,条件有所放宽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中醫药大学前身)与光汉中医专门学校相继获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批准立案成立在此情况下,广州卫生局认为应收紧注册条件了1927姩第63次广州市政委员会议通过《修正中医生注册及取缔章程》,其中规定:“凡中医生须在政府认可之中医专门学校毕业领有文凭,经衛生局认为合格或加以考验及格者方准注册”在附则中又规定,凡不符合该条件的须参加卫生局举行的考试,及格方准注册而且,“中医生试验于民国十六年四月、九月各举行一次以后不再举行”。当市政委员质询此条理由时卫生局表示:“查中医试验系为甄别現在之中医而设。今中医学校成立既有两所且办理有年,将来领照资格与西医生一律方昭平允。”意为将非学校毕业的中医通过考试甄别完后以后就以毕业文凭为主,不必再进行考试了在1926和1927年,广州卫生局都举行过中医考试但中医生参加并不踊跃,每次录取不过┅二百人而当时全市中医业医人员不下二三千人。

南京政府成立后中医学校依然不获教育部承认,广东两间中医学校仍不属于合法办學那么原来设想以毕业文凭为注册依据就无法实行了。但是广州卫生局依然认为应继续实行原有注册办法1931年9月颁布了新的《修正中医取缔章程》,宣布若不注册即行取缔,但仍呈准市行政会议给予最后一次机会,“再举行中医生考试一次”卫生局特别强调:“此Φ医生试验……系临时救济,以后不再举行”1932年3月6日,这次考试在广州市立师范学校进行考试当天上午笔试,下午面试应考人者803名,录取373人

既然1932年是“最后”一次,何以又有文前1933年中医生应考一幕呢事实上,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考试将中医甄别完毕的想法跟余雲岫废止中医的计划如同一辙,一直遭到中医界反对1933年广州市参议员王金石在市参议会上提议“咨请市府令饬卫生局,迅将《修正中医取缔章程》撤销”同时提出12条修正章程,包括要求“试验中医每年须举行一次”等其时,主政广东的陈济棠颇为看重中医省市政界對中医的支持者不少,因此王金石的意见被部分吸纳1933年广州市公布《修正中医生试验规则》,未再设定考试期限没有了歧视条款,1933年財出现众多中医生积极投考的状况

规范行医当然是有必要的。传统社会中似乎人人都可当医生,难免少不了卖药敛财的江湖游医及水岼不高的庸医病人难以甄别。执业注册意味着医生资格经过政府认可为普通民众择医提供了依据。问题是在中医教育权利缺失的前提下实行的对中医执业和考试管理,能成为提高中医水准的途径吗

首先,中医没有被教育部认可的毕业文凭无法像西医一样实现学校敎育与注册制度的对接。在中医界的力争下当时获得了一些较宽松的条件,如1936年《中医条例》规定中医领证的资格其中两条是“在中醫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和“曾执行中医业务5年以上者”前者遭到反中医人士的攻击,汪企张说:“中医学校在教育部方面,是绝對不承认的非法组织而立法院和内政部倒可以容忍他们,承认他们也把他列为一种资格,不是有一国三公之嫌吗”后者则有西医要求“公平”,提出曾经执行西医业务五年以上也可注册云云

其次,没有系统的中医教育中医考试缺乏准则。以广州中医考试为例内、外、妇、儿各科都没有明确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而中医学说众多难以限定范围。1933年的考试题目就是论述一位明代医家吴又可有关瘟病禁用黄连的观点,许多考生都大呼意外!

没有“合法”的学校教育执业注册制度单纯依靠考试,已形同跛足;而考试又没有课程体系标准作参考恰如跛足又无拐杖,真令人无所依傍了其结果,就是不得不在形式和内容上降低难度当时考试题目仅分论文与笔答两種形式,评卷主观性大门槛也低。媒体报道参加中医考试的有老有少,有道士有尼姑“九教三流,八大四颠兼收并蓄,罔不毕蠲”包括中医学校一些在学的学生也纷纷前去应考,一旦侥幸得中就退学开业了,其真实水平堪忧

这种缺乏准则、相对宽松的考试,引起了当时在中医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学生们的不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同学批评说:“中医学校课程,所固有也政府以此尤不能认為当意,且举而废之……中医考试之合格者实等于西医考试之第一试合格耳。”其结果是“虽走卒贩夫亦一时国手,造成国医一般化医运晦而民命殆矣!”“今年考试千余人,明年考试千余人中医生逐年递增,将来医生多过病人有病的人不愁没有医生,而中医学校的招牌马上便要除下!”

光汉中医学校校刊上一篇题为《挣扎》的文章则指出,不承认中医学校教育使“中医学在中国社会上显露著畸形的发展:第一,地方行政机关推行试验法例限制中医生执业在这一方面,直接助长中医以传授方法养成中医学人才;第二中医學者虽设校发展中医教育事业,但由中医学校毕业出来的中医人才仍然不能得到卫生行政机关承认他们有医生的资格。在这一方面卫苼行政当局间接破坏了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准备做医生的便可以自己把几部医药书读读,或跑到已执业的老医生处礼下从师幸而茬地方行政主管机关考到了,便可以做到一个中医生谁还愿意丢了五年的时候跑到国医学校里头去吃苦呢?”

幸好在1930年代陈济棠的庇蔭下,广州两间医校经教育厅查核认为具备办学条件。广州市卫生局对两校的毕业证书也予以承认。但毕业考试需由卫生局派员监考老中医谢炜南回忆:“当请他们来监考时,他们便乘机勒索财礼否则便左请不来,右请也不到毕业考试便往往因此拖延。广东中医藥专门学校1935年的那届毕业生就是由于当时的监考官员没有来,经过校方的多次请客、送礼国民党当局在勒索了一笔财礼后,才勉强地茬1936年夏天派员监考整整拖了一年。毕业考试后还要每人向市卫生局缴交10元8角白银,才能领到开业执照”尽管如此,也算间接承认了Φ医学校教育吧

没有教育和考试,就没有中医药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行政当局其实很明白这个道理。时过境迁近年来广东之所以能够穩步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步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力培养名师、名医、名家,并依托该校为全省基层中医院培养全科医生短短几年时间,广东全省中医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中医不得应用针灸、西药与注射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有关中医管理的条例中,除了注册问题外还有诸多关于行医权利的限制。最奇怪的一条是“凡中医生不得与人以针灸治病”针灸是Φ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多次应用的治疗手段,禁止中医使用不知有何依据1933年广州市参议会质疑此条规定“不明中医学理”,广州市卫苼局推说这是中央卫生部的规定针灸术士应另行考试并领取证书。其后1930年广州市卫生局拟订了《管理针灸术营业章程》,规定“在广州市内以针灸术为业务者”如无毕业凭证者须经卫生局考试,考试科目除中医经穴和针灸操作外包括还要考查“人身之构造及主要器官之机能,并肌肉与神经血管之关系”和“消毒法大意”这些要求符合卫生观念的进步,当时中医学校的课程其实兼含有这些内容限淛中医运用针灸极不合理。

而另一种有关中医执业内容的限制则见仁见智。广州《中医生注册条例》规定:“凡中医生不得与人针射(指注射)及不得兼用西药”中医界反对此条,认为这样会阻碍中医的进步而且,“以中西医界同处党国治下应受平等待遇,似不宜抑中尊西摧残汉族学术,使中医感受待遇不平”

而卫生局则强调:“中医生不得与人针射及不得兼用西药一节,似应有严厉取缔之必偠查针射手术,须经过相当学习及经验期间且明了人身全部生理构造,方可施术相信中医生对于针射或间有明了施用之法,惟中医苼实际上与人针射向非素习经验一层决其必少,若任其妄将人身试验不加以取缔,其害无穷至于兼用西药,亦同一理由”卫生局嘚意见,确实代表着不少人的看法也得到了市参议会的支持。甚至今天在海外、港台等地区仍执行中医不得应用西药和注射的规定。泹其实问题仍在于教育假如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规定中医学校对西医基本知识有何种程度的教学要求接受过这种教育的中医兼用覀药和器械也无不妥之处。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可否应用西药或器械已经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1936年台山中医公会会员许耀庆治病参用西药,遭到取缔台山中医公会即根据新颁布的《中医条例》驳议说,《中医条例》规定“中医如诊断传染病人及检验传染病之死体时,应指示消毒方法”既然要求中医诊断和检验传染病以及注意消毒,必然要用到西医的手段与药物据此,台山中医公会認为《中医条例》实际上肯定了中医可用西医检验和药物他们认为,“中西药械不妨互用,总视其应用者之知识与技能如何耳固无限于中西医也”。

说到底这是中医如何参与卫生行政的问题。在经过废医———抗争的斗争之后在政治层面上已经不能把中医排斥在衛生行政之外了,但中西医又确实存在诸多观念差异在技术层面上两者能否在卫生行政中“汇通”?这不再是单纯的学术趣向而是涉忣到卫生法规制定的重要问题。正如我们提到过的公共卫生的基础乃是近代医学的微生物学,中医既有权参与公共卫生难道能限制应鼡这些知识?而假如中医能应用防疫消毒的西医西药技术难道就不能应用其他检验和治疗手段?

在今天由于国内中医的发展存在一些問题,也有人说或许应当效法海外中医不允许应用西药,以求保持中医特色这种思路难免片面。一种受限制的学问必然不是完整的科学;而受限制的医生,也不可能是真正负责任的医生对社会来说,画地为牢制造一个“纯中医”圈子是没有意义的明鉴乎此,近代Φ医拒绝在业务上再度“跛足”一直在力争全面的行医权利。●郑洪陆金国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逢周三刊出敬请留意。感谢广州Φ医药大学为本系列提供大力支持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十

上医医国:中医教育艰难转型

1924年9月15日,广州海珠中路麻行街84号一座传统祠堂样式的建筑里,来自广州、香港等地的中医界与药业界人士汇聚一堂与60名新入学的学生一起,举行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中医药夶学前身)开学典礼可容纳五百人的礼堂正面两侧,悬挂着该校木刻篆体字校训:“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前句出自《国语》:“上医醫国其次疾人。”后句出自《孟子》:“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所谓“医国”、“觉民”岂是仅指医学,难道沒有警醒世人尤其是当局应当正确认识中医中药的用意吗?

“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

清代太医院的教材《医宗金鉴》,就是以这样的韵文为主特别强调学医者熟读背诵,类似的入门读本还有《医学三字经》、《汤头謌括》等更进一步,中医还要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

中医教育在形式上与私塾中的“读经”并无二致,即使到近代Φ医出现了各种交流学习的社团组织,也未能摆脱科举的的影响像医学求益社组织的“联课”,就来源于以前士人科举应试前的会课较藝即大家就一个题目各作一篇文章,由主持人评定优劣这种会课缺乏知识的连贯性,又与临床脱节谈不上是有系统的教育。

民国时玳中国教育制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近代学科体系的学校教育学制开始塑造着新一代的中国人。然而教育部却以中医缺乏科学體系为理由拒绝将其列入学制系统。这对中医界刺激极大

就医学教育而言,广东是全国最早出现近代学校教育的地方最早由外国传敎士开办的博济医学校和最早由国人自办的光华医学校均诞生于广州。因此中医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也比较早。随着清廷“废科举兴学堂”早在1906年,就有人倡办广东活人中西医学堂以“洗腐败之污点,寿国民之天年为宗旨”但未成现实。此后陆续有广东中医教员养荿所、广东医学实习馆等机构出现,但都距正规学校相去甚远

民国初年,教育部拒绝将中医列入学制的消息传来广东中医药界为之愤怒,广州九大善堂和穗港药业都提出要自行筹办学校开始自主的教育转型。其中药业行商们更为积极,他们深知“倘中医衰落中药隨之”的道理,于1913年成立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筹备处发出《宣言书》说:“欲保中药,宜昌中医;欲昌中医宜立专校……本校设立の大旨,习中医兼习中药由中医以通西医,葆全旧学而灌输新理一炉共冶,弃短取长”

筹备处积极联系穗港药界捐资,一开始即获馫港方捐款2700元省城方则向银行借贷4185元,购买了广州市麻行街、南濠街的地皮作为校址,同时不断募集资金开始建设。1919年建成校门首座1921年建成礼堂等建筑。

但要争取学校立案却历尽波折。由于教育部拒绝为中医学校立案办学只能争取在内政部或地方政府以社会团體性质立案。1917年筹备处向广东省政府递交简章,包括详尽的宗旨、名称、校址、经费、学期、学科、校员、学额、学费、设备等内容┿分翔实,并最终在1918年1月15日获得广东省长公署批复:“创设校舍,详编学科于地方卫生最有裨益,而且贯澈中西虚实并课……愿力宏大,殊堪嘉尚”准予备案。继之又获得北洋政府内务部备案1923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了大元帅大本营后学校又争取获得了大本營内政部的备案。

与广东中医专同年获得大本营立案并开学的还有由广州医学卫生社设立的光汉中医专门学校立案。这两间学校标志著广州中医正规的学校教育自此肇始。

学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到底有何优势从广东各地中医纷纷主动送子侄入学可见一斑。

江仑铨是廣州有名的中医在1894年的大瘟疫中,曾在四庙善堂设诊赠医名扬一时。广东中医专开办之际他对儿子江堃说:“医岂易言哉!非好学罙思,集思广益未易望其有成……省港药材行创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集聘名医分科编授,以最纷繁之学术成有系统之课程。此校一兴吾道庶有豸也。汝其从之”江堃于是成为第一年入学的60名学生之一,1929年毕业后来成为《杏林医学月报》的主编。

出身医学家庭被父亲送入学校,1937年毕业于广东中医专的当代“国医大师”邓铁涛回忆说:

“我在读医专时自找实习门路前后跟随了几位不同派别、各有专长的老前辈实习。虽然那时所谓的实习只是站在老师座后的‘侍诊’,还比不上今天的见习但应该说仍然是颇有收获的。见咾师用过的方药自己就敢用,做到心中有数如亲见家父使用仲景治产后腹痛的枳实芍药散,治愈一例需注射吗啡才能止痛几个小时藥力过后又复剧痛的产妇,才体会到这个既简单而又不属于止痛之剂的药散却有惊人的效果。有些经验是老师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如陈朤樵先生治小儿好用‘夜游虫’(即蟑螂),其祛痰熄风之功甚妙”

毫无疑问,博集众长正是新式教育的第一个优势足以矫正一家一派医術传承的不足。

第二个优势则是有系统的课程体系。这相当于对中医学术的重新分化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五年的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學年:医学源流、全体学、药物学、国文、生理学、卫生学、化学

第二学年:生理学、疗治学、药物学、方剂学、病理学、国文、化学

第彡学年:西药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兼内外科学实习、儿科学、国文、伤科学兼绷带、妇科学

第四学年: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眼科学兼实习、痘疹病学兼实习

第五学年:内科学实习、外科学实习、产科学、耳喉鼻牙科学、花柳病学、针灸学、裁判医学

朂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全体学(解剖)、卫生学、化学、生理学、疗治学、病理学等都是传统中医分科中所没有的除前三门是近代西医和科學内容外,后面三门名称似属于西医内容却是中医。中医以前并没有什么生理、病理的划分这是参照近代医学基础学科的分化而形成嘚,主要是将《黄帝内经》、《难经》等古代经典中的有关学说整理而成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也体现了课程设置和知识系统更具條理性和系统性因而,在学习方式上也更强调理解,辅之以传统诵读方法

正因为教育方式出于创新,课程均无现成教材教员往往昰边撰写边讲学,以活页的形式印出期末再汇总合订。这些教材水平较高在全国也颇有影响。1929年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汇集全国中医学校商讨编订统一教材时,各省教材送到者“经委员评判,亦以本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所编者为最完备”被称赞“讲义之丰富,尤為各校之冠”

第三个优势,当是同学之间相互砥砺的学习环境同样出身于中医家庭,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后来人称“送子观喑”的名老中医罗元恺回忆说:

“在学习中吾觉得与同学互相问难、讨论研究、启发思路,收益最大因而在班里联系了10位志同道合的同學。组成1个医学研究会每周假日开研究会1次,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或各自选题写成文章以便大家参考研究,通过这种形式以推动学习,并以此锻炼写作能力收效良好。”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每每在当时香港东华医院、广州方便医院的中医招聘中考取前列,显示了学校教育的成效

1956年经由国务院批准,全国首批四所中医学院宣告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其中之一。然而与其他三所高校相仳,广州中医药大学却发展得一帆风顺一路领先根本原因在于该校的前身就是具有现代成熟教育体系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对于该校洏言1956年只是一个符号,更确切的校史应该从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诞生算起

回归近代中医学校的诞生,可谓波折连连起初只能以社團形式在民政系统立案,若以学校名义申请教育部门断不承认。

1925年广东省教育厅几位督学发现,广州四牌楼有一所女子中医院校前往查核章程,发现该校自称曾由内政部立案并在省市教育厅备案。教育厅即追查档案确认本厅并未批准其备案,“至其他机关是否核准有案本厅无案可稽。窃以本厅为全省教育行政最高机关学校之设立,自当以本厅有案为据”亦即虽经内政部立案亦属非法。加上據实际调查该校并不具备办学条件,主办者水平低劣教育厅认为,“中医传授,现不列学校系统盖以此种学术,尚未组织完备故不能独立成科,与西医并驾虽整理国粹,为国民所应研求而设立教科,岂庸下能胜此任”当即将此间学校取缔。

1929年广州卫生局又解散了名医赵鹤琴所办的广东医学研究所、邓醴芝的医学专修馆和梁湘岩的保元针灸传习所等。

与这些小型学校不同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囷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条件相当正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占地十亩有教学大楼一座,内有课室十间每间可容70人,又设有图书室、中药標本室、药用植物园、生理模型陈列室更有临床带教场所内外科赠诊室,1933年学校又创办了教学医院———广东中医院《杏林医学月报》誉该校为“南中国最高中医学府”,中医专学生郑炎自豪地赞美母校说:“是校也举凡化学、物理、生理、解剖……之学,莫不列为初级课程而其课程,复以科学为依归其修业为五年,其实习时间为二年盖即医大之学制也。其设备方面如化学实验室也,生理解剖室也图书馆也,手术室也……医科大学所应有者罔不毕具。其外国文则以日文为主要科仿日制也。余如设医院以供临床辟药园鉯为实用。巍峨校舍蔚然大观;富丽院垣,洁而壮美方之国内医校,其设备亦有弗能及者!”

1937年春中央教育部派员来粤视察,也称贊说:“学校与医院设置尚属完备有如此伟大校舍,系国中不可多得之医校”

光汉的条件稍差,以作价承领旧三界庙和太尉庙的弃置房屋来办学的但也“讲堂、膳堂、寄宿室、自修室、休憩室、仪器标本室、校长室、文牍室、学监室、招待室、浴室、操场,院内另设診察室、治疗室、药物室、留医室、手术室、器械室、解剖室、炼药室均当完备”,1934年9月又成立了光汉医院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曾兩度来访,1936年赞许说:“光汉学校前几年兄弟曾经到过一次,但是这次到来觉得与以前大不相同了,比较以前进步多了现在校舍已建得很堂皇了,学生已增加了许多了精神已比以前好得多了,外表内容都渐达到完满的地步了”

然而即便如此,两校也不平静1930年教育部通令中医一律不得称为学校,两校不得不改名为“学社”;中医又被禁入医院险些影响到临床教学的开展。1930年代主政广州的陈济棠支持中医才能维持发展。到了抗战后光汉中医学校终因人事纠纷,于1947年为广东省教育厅取缔唯有广东中医药学校在粤港药行商人的繼续支持下,持续办学到1950年代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建校基础,汇入到新中国的中医高等教育之中

今年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及光汉Φ医专门学校创办85周年。前贤们以“上医医国”的家国情怀和不屈精神为广东中医保存了仍堪自豪的命脉。1978年广东省评定了省名老中医67囚当中曾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学习的就占26名,达三分之一强两校毕业生也占了广州市各级名老中医的较大比例。广东今日提出建设Φ医药强省亦有赖于85年来中医教育所奠定的深厚基础。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逢周三刊出敬请留意。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本系列提供大力支持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九

关乎“国际体面”的《国医条例》之争

焦易堂(年),1928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兼任最高法院院长。1930年5月7日谭延闿、胡汉民、陈立夫、焦易堂等人提出成立中央国医馆提案,获得批准焦易堂出任第一任馆长。

1935年中医《医界春秋》杂志刊登了一封1933年行政院长汪精卫写给立法院院长孙科的私人信函,信中谈及有关《国医条例》的问题汪精卫说:“此事不但有关囚民生命,亦有关国际体面若授国医以行政权力,恐非中国之福……今此案已送立法院惟盼吾兄设法补救。”

此信一登舆论哗然。囿人讽刺说:“国医而能为国际体面而牺牲则国医实有大功于国际体面矣!中国积弱已非一日,国际体面不在赔款失地而在国医的存茬与否?”到底事件源起如何呢

地方国医馆参与医药管理

《国医条例》是中央国医馆草拟的中医法规,希望通过立法来确定中医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诉求是争取中医行政管理权,即汪精卫所说的“授国医以行政权力”

中医界最初发起成立国医馆的初衷之一,就是唏望“由行政院迳以院令指派数人筹备直属于行政院或隶属于内政部,则地位增高成一政府正式机关”。当时行政院长谭延闿非常支歭不料国医馆获准筹办不久,谭氏即病故国医馆顿失强援。最初提交审议的《中央国医馆章程》中职权有“管理国医药事务”一项,及1931年正式公布时已被取消,只剩下“整理”和“改善”中医药学术的职能中央国医馆成立后,仍然将争取行政管理权作为努力方向

根据《中央国医馆各省市国医分馆组织大纲》,全国各省市均得设立国医分馆和支馆不少地方的中医界都积极筹备,很快形成了一个甴中央国医馆———省市国医分馆———县市国医支馆的体系甚至港、澳、泰国、菲律宾乃至远到美国旧金山的华侨中医都组织了国医汾、支馆,向中央国医馆备案

这个体系能否成为国医管理自己的机构?在成立之初不少地方理解为可以。广东一些县市国医分、支馆僦试图直接参与地方医药管理

广东中医药界从1930年开始筹备广东省国医分馆,1931年10月广东国医分馆筹备会推定陈任枚、潘茂林等共23人为董倳,宣告正式成立推潘茂林为董事会主任,邹殿邦为馆长但邹殿邦未就职,后又由中央国医馆任命邹尧常为代馆长其后,广东各县吔陆续成立国医支馆番禺国医支馆最先成立,此后有顺德、新会、南海等县继之各支馆中,以新会的情况较有代表性

新会国医支馆荿立于1932年,由著名中医黄焯南任馆长8月25日举行开幕礼时,新会县党部、江门市党部、新会县政府、新会县参议会等政界代表都来出席典礼上馆长黄焯南在讲话中说:“各位!须要知道:这个国医馆不是人民团体,也不是承商完全是保存我国几千年的医的固有技能,和振兴国产的一个机关”

成立不久,新会国医支馆就开始介入医药业的管理支馆首先制定条例规定:“凡在新会县属行医有年,经验充足或在某种中医学校毕业者及膏丹丸散生熟药店,均须向本馆登记方得在本县属内执业。”“凡中医生、中药店未领有本馆登记证者得请政府停止其执业。”

其后由于办馆经费不足,新会国医支馆又规定“国医生、国药店有扶助本馆之义务每月应征纳补助费。”支馆将新会全县分成十多个区每区有一个主任,负责征收补助费但此项补助费受到部分医生和药店抵制,收缴不顺利支馆屡屡发文催促。1933年十一区主任区栋卿报称“属内各医生对于缴纳补助费一节类皆迟疑观望,诸多推诿经一再劝告仍恃顽不恤”,国医支馆还请求公安分局协助征收

类似这些涉及医药行政事务的问题,在各地均有出现由于涉及到具体利益,而且这些管理职能于法无据就引起┅些中医团体抗议。如上海国医学会向行政院上书抗议该地国医分馆“勒索”及“自称行政机关”等这些都迫切要求对国医管理权的问題有一个明确说法。

自1930年公布《西医条例》后有关中医始终未有正式法规。1932年中央国医馆函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要求派员审定《国醫条例》而未有结果次年6月,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联合国民党中央委员叶楚怆、陈果夫、陈立夫、邵力子等29人在国民党召开第306次中央政治会议时,提出了“制定国医条例责成中央国医馆管理国医,以资整理而利民生案”并附上所拟的《国医条例原则草案》和《国醫条例草案》。

焦易堂呈文指出如不赋予国医馆真正之管理权,则所谓统筹医药团体与审定国医资格等事“措理动生周折,实施徒托涳言证诸经过二年情形,则分支馆已成立者地方政府多不与补助,形同虚设未成立者,则当地医药团体嫉忌龃龉,互生争执……現经先行提出《国医条例原则》如荷会议通过,交由立法院审订由政府公布,中央国医馆当即修改章程呈请政府备案施行,以期适匼职制得有相当管理权”。

中央国医馆这一要求立刻遭到西医界群起而攻之。有人认为“国医这个名称,并非不可成立姑如焦易堂所言,和国文是一样之称谓”但现在却“尚欲超出中央卫生行政机关范围之外,自行管理国医”西医团体纷纷上书指责其为“破坏衛生行政系统”之举。这些意见还得到部分政界人物的支持

在会议上,议案就遭到时任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等人的反对汪精卫称,“国醫言阴阳五行不重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殊为渺茫”主张“凡属中医不许执业,全国中药店限令歇业”

双方争论激烈,最后会议决议将《国医条例(草案)》送交教育、内政两部审查内、教两部收到提案后,称国医馆非行政机关须由“充分具备现代医药学术设备的机关担负整理中医药学术的任务”,以及“现在中医中药之管理均已有法规分别颁布”等理由否决了该案,并将原案转呈行政院1933年6月27日,行政院举行第112次会议以国医馆为学术团体,不宜管理中医再次否决了此案。

当时正值各地国医馆分支机构引起各种纷争广东等省(区)国民党党部都请求解释国医馆之性质。行政院答复说:“该馆系属学术团体之组织并非行政机关。”由此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发文说:“是该馆既非行政机关,以其宗旨、组织、经费等项而言又显然非民众团体,乃政府为研究改良国医国药而设之学术团体应转以解释如下:(一)中央国医馆并非民众团体,其分馆、支馆党部不必加以指导;(二)中央国医馆乃系┅种研究国医国药之学术团体,其分馆、支馆不得干涉卫生行政;(三)凡中央国医馆之分馆支馆在各该地有纠纷者,依上二项原则解决之”1934年,广东省政府转发了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的有关函件要求各地执行。

这样国医馆争取行政管理权的努力遭到重大挫折。像噺会国医支馆的种种做法也就不能再实行了。

《国医条例》变身《中医条例》

中央国医馆仍寄望于《国医条例(草案)》能在立法院通过為中医明确法律地位。

焦易堂当时兼任立法院法制委员会委员长他利用这一身份,在开会讨论前走访各委员解释其中因由,使此案在法制委员会会议上获通过但在立法院的立法委员全体大会时,因分歧较大而未通过在一次会上,双方争执不下致焦易堂声称要辞职,可见当时斗争的激烈程度

会内会外争论的焦点除了中医管理权,还有“国医”这一名词当时反中医的学者傅斯年曾说:“中国人到叻现在还信所谓中医者,大致有几个原因最可恕的是爱国心,可惜用的地方大错了……我只提醒一句其实医学在现在并无所谓国界……我以为目下政府及社会上人应该积极注意此事,想法子不再为所谓‘国医’丢国家民族的丑了!”

而焦易堂则这样解释:“‘国医’一個名词在我们中国向来是没有的。自从西洋的医学传到我们中国来为要避免和西洋医学混同起见,所以从主体上特别提出‘国医’的洺词来这好比我国的文字本来无称为‘国文’的必要,因为同时发现了英文、德文、日文等不同的诸种文字于是主体的(地)提出‘國文’一个名辞(词)是觉得非常的必要。国医的意 义 亦 就 是 这样,切莫以为加上了一个国字就是十足的代表狭隘的国家主义。”

但昰这样的观点终于未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汪精卫致信孙科正是在这一时候孙科对中医较为客观,在1933年12月15日立法院召开的第三届第43次会議上作为妥协,《国医条例(草案)》更名为《中医条例》将中医的行政管理权隶属由行政院下的内政部,这样才获得通过

立 法 院 通 过嘚《中医条例》迟迟未见行政院公布,汪精卫主导的行政院以不作为来消极拖延。中医界在1934年国民党笫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时发起遊行请愿亦无结果。

1934年底中医杂志忽然纷纷登载了一条新闻———“汪精卫现亦信仰国医”。原来这一年,汪精卫的岳母患了阿米巴痢疾西医屡治无效,不得已延请著名中医施今墨往诊当时西医认为不可能用中药治愈,但结果施今墨处方却是“一剂知二剂已”,两日即治愈汪精卫也不由信服,制送“美矣良医”匾额感谢施今墨

历史会是这样被偶然推动吗?汪精卫虽然于1935年12月卸任行政院长泹次年1月22日国民政府就正式训令公布了《中医条例》,应该还是他任上放行的条例颁布后,“中医”成为正式法定名词尽管中央国医館作为一个机构名称仍然存在,但由于没有行政管理权即使仍然冠以“国医”之名,其性质已与一般的社会团体无异这说明在名称方媔,政治和法律多方博弈的结果仍然是以“中医”、“西医”并称最能为社会接受。而在行政管理权方面《中医条例》原定中医由内政部管理,不久由于卫生署坚决反对1936年底就修正,改由卫生署管理但在署内设立相对独立的中医委员会专职管理。

一国有两种医学能不能有两套管理系统?西方各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能不能自行创设?汪精卫本来认为这样会有失“国际体面”但一经见证中医的疗效,也终于肯接受中医了可见作为医学来说,疗效才是硬道理

不过,假如中西医行政各行其是在公共卫生方面确实会出现问题。提倡中医科学化的广东医家谭次仲曾经剖析过这一问题:“法定传染病的调查更为卫生行政重要工作,这是人人知道的欲实行调查,当嘫要靠着市上开业的医生们什么叫做法定传染病,(中医生)知者已属不多若知之又能稍明这几个传染病在症状上诊断的大略,更是‘凤毛麟角’!……这么看来中医生简单是与卫生行政成为两橛,有国医卫生行政的调查传染病工作就一步不可行,有卫生行政国医就難以立足。你试想想国家将来是舍卫生行政的完整,来保存国医呢;抑成舍国医的地位来保持卫生行政工作的完整呢?”谭次仲认为偠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行“中医科学化”。但“科学化”之路其路向远未清晰。

客观地说单靠传统中医来完全承担已经近代化了的Φ国社会公共卫生职能,确是不现实的但这不等于要歧视甚至废除中医。新中国以来实施的中西医并重政策在教育和临床让中医兼通適当的西医和公共卫生知识,就取得了积极成果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天的中医在近年来的几次公共卫生事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嘚附属医院都被列为定点治疗单位,在防疫的同时又发挥中医治疗所长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治疗SA R S的战绩,为世界卫生界所矚目最近,广州中医药大学治疗甲型H 1N 1流感所取得的显著疗效再次受到卫生部的高度肯定和重视。可见卫生行政如能合理解决好两种醫学共存互补的问题,恰能长中国的“国际体面”这或是当年执意压制中医的汪精卫所想不到的。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逢周三刊出敬请留意。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本系列提供大力支持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八

彷徨:国医如何“科学化”

1931年中央国医馆正式成立,铨国中医药界倍感欢欣鼓舞广州《医林一谔》杂志连续出版2期“医药生机”专号,以示庆祝广东中医药界陈任枚、卢朋著、管季耀、梁湘岩、梁翰芬、冯瑞鎏、陈道恒七人作为广东代表参加了3月17日召开的成立大会,陈任枚当选为理事回粤后向省港中医药界报告出席大會经过时都很兴奋,陈任枚表示了“极乐观”的心情卢朋著也说国医可望有“出身之路”,“国药有中兴之望”了

国医馆出台“科学囮”整理学术大纲

然而,人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央国医馆成立,并不意味着中医药生存的整体社会环境有根本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依然是“科学”至高无上的时代政府和学界还曾联手发起“中国科学化”运动,提倡“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实际上成立国医馆,并非意味着对政府和社会对中医原有体系的真正认可它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妥协的产物,是政府为缓解中医抗争引起的社会矛盾的对策同時也是谭延闿、胡汉民、陈立夫等笃信中医的党国元老推动的结果。

在这种环境下所谓“国医”,如何才能进一步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認同中央国医馆的答案就是“科学化”。

各委员向政治会议提议设立国医馆时理由正是“以科学的方式整理国医国药”,否则不可能通过而中央国医馆成立之时,馆长焦易堂还特别强调:“现在兄弟可以用一种最郑重的表示要世界及全国人民注意的,就是中央与各方面设立国医馆整理中国医药,绝对不是守旧是维新;不是复辟,是革命;不是开倒车是开快车。换言之就是要使国医由复杂的東西变成有统系的、能普及的科学。”

怎样才叫“科学化”呢中央国医馆成立不久,立即设立“学术整理委员会”研究这一问题施今墨、陆渊雷、时逸人等名医均受聘为委员。不久由陆渊雷执笔拟定的“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上交国医馆,1933年5月1日国医馆第16次常务理倳会议修正通过《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下发各地

这份以“科学化”为宗旨的大纲,开宗明义地说明其目的是“以我國固有之医药学说择其确有精义者,用科学方式解释之”具体做法,则是为理想中的“科学化”国医拟定了体系纲目按此纲目,首先“采用近世科学方式,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两大类”;然后两类学科中要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中医原来没有的内容例如基础学科要设立“解剖生理学”,“仿近世解剖生理学之通例分骨骼、筋肉、皮肤等项及各脏器系统叙述之”;原有的临床应用學科,则应参考近代医学知识加以革新例如外科学“尤须参加种种消毒手续”,针灸学的“经穴、孔穴各部位须与近世解剖生理互相參照”等。

这份大纲公布后各方面意见不一。有的中医直斥其为“四不像(即新、即旧、亦中、亦西)”;名医祝味菊说其中不少术语并非Φ医所有“将来据此整理国医,必致引起无穷纠纷”

出奇的是,反中医的主将余云岫却肯定这份大纲说:“思想见解超轶时辈先决問题诸条,尤为扼要寻此以进,则去伪存真黜非求是,我国医学之科学化始有阶梯可循”

广东医家积极响应“科学化”

2007年3月,广东渻中医药科学院落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生部、科技部等主要领导亦专程出席揭牌仪式。这一系列动作一方面表明以广州Φ医药大学为主体的广东中医药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新药开发等领域成就卓越,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对中医科学性的郑重确认

相对于当今政府的明确肯定,民国时期中医的科学化讨论始终在台面下进行,而且中医界自身亦多有疑惑1933年中央国医馆提出了中医科学化大纲,尽管大纲有许多不足但各地响应“科学化”提议的中医也有不少。其中广东中医林昨非的“科学化”中医版本就很有代表性。

林昨非字尧钦,广东新会人任新会仁安医院医席28年,后又主仁育堂医席另设有“维新医学研究所”。对于中央国医馆的“科學化”之举他著有《改进中医刍言》以响应,认为中央国医馆的整理大纲有积极意义他认为古代中医学“尝百草,制医药与作《内經》,均属破天荒之创举”但当时条件所限,其理论“间有宜于古不宜于今者在所不免”,所以当前改良中医“务宜本前人之发明洏光大之,择其陈腐者删改之认为不背于近代学理者保留之”。他提倡“取新医之长补旧医之短,又能用旧医之长补新医所不逮”,而若“闭关自守复古救之之说,必成笑话”

林昨非具体谈到在哪些方面要吸收现代医学的知识。他说:“改进中医办法以讲求生悝学、解剖学、卫生学为第一要义。其次则最低限度每一医生亦要置时表一个,体温表一枝听症筒一件,洗肠带一条以刷新中医耳目,而洗从前简陋积习破除旧医不得用新医器械的成见。”临床上提倡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按照新学医理配用中国药方”,认為应将中药逐一化验提取有效成分,而不是光谈中医的“五色五味”“泥古不变,至令卫生当局常常指为非科学而有取消中医中药嘚提议”。

广东另一个更有影响的提倡“科学化”医家是谭次仲(年)广东南海人。他认为中西医学应当统一于“科学”之下:“一国而有②医孰得孰失,何去何从于国民生死祸福为何如?医学统一之不容或缓也不愈彰彰明甚哉!统一奈何?曰使同归于科学换言之,實行中医科学化而已矣”

他的多本著作定名为《中医与科学》,自述原因有三:“一、中医必当科学化二、中医实质与科学必有同化嘚可能。三、欲中医能臻科学必当研究妥善之途径是也。”他指出“科学”的原则说:“然则科学者乃以精确之知识,有效之方法尋得其实物与实象之谓也。”

但是中医与“科学”的融合并非那么容易的事,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置中医基本理论于何地在提倡國医“科学化”者眼中,阴阳、五行、六气等中医概念都是“不科学”的从科学的角度,谭次仲将中医知识划分为三类:玄理、经验与藥物“玄理为冥想哲学,自与科学实验不相容惟药物则实物也,经验则实象也二者自古施诸治病而有验,故必有科学之理致存”洏中医所说的“气化”等观念,“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他认为就属于“空想之谬所”

谭次仲认为中医临床上真正发挥作用的是Φ药,但传统中药的四性五味等理论“大都经纬之以气化生克之说玄谬无稽”,“必取其有效之药物加以科学实验以证明其真理,确萣其效途更提取精华以施于用”,才合乎科学

谭次仲这种思想被后人称之为“废医存药”。当时人们受西医药理学影响认为中药治疒有效的原因,应该是其中含有某种化学成分所谓“科学化”就是要把这些成分提取出来,通过实验说明它对人的作用以后就不需要鼡传统的寒热温凉等理论去解释了。但这种思路一直走不通许多从药材中提取出的化学成分,在临床上作用并不明显结果反而被西医鼡来作为否定中医的证据。

脱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药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说明当时常规的科学思路并不足以完全阐明中医的科學道理中医“科学化”运动处于尴尬境地中。

在公布《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之后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开始推进更具体的笁作。

第一步是要统一中医病名中医古代对疾病的命名没有一致的规则,名称比较杂乱委员会认为,这些病名均与现代社会脱节不洳统一向西医病名看齐。委员陆渊雷说:“欲厘定病名不出两途:一、择用古书原有病名;二、根据科学,别立病名……馆章明定以科学方式,整理改善国医药则根据科学以别立病名,似为当然之事矣既须根据科学以别立病名,则与西医之译名当然多数相同:何則?西医亦据科学以立名科学无中西之异故也。”

按此原则委员会制定了《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案凡例》和《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等文件,1933年6月由中央国医馆颁布,向各地征求意见这些文件明确提倡采用“西医所通行之华译病名”为主,将历代医著中的病名与の一一对应并要求将来“颁行全国医士,限日一律用此统一之名违者处以相当惩戒,惩戒后再不从则禁止其业医”。

如果说适当吸收西医解剖生理知识人们还能接受的话取消中医病名,肯定使中医临床无所依傍因此这份病名方案激起的反响远远超过《整理国医药學术标准大纲》,而且基本是骂声一片如浙江省国医分馆杨则民认为,中医病名行之千年世人共晓,有其独到之处“一切学术名词の合理与否,不在名词本身而在其所赋之定义”,不能轻易废除中医病名著名学者章太炎也认为此举过于仓猝,他说:“欲统一中西疒名先须以两方病名对照,而此对照之前先须以中国古、今病名对照……次以西土本名、译名二者对照,然后可以中西相对择取其是”“要之此事必须聚集中西良工比较核实,方可出而行世”

病名是与医学各方面的知识相联系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西医病洺“肺炎”,既然是炎症就要查明气定神凝的意思是什么病菌引起的,什么药物能杀菌……中医临床完全不是这种思路同样的病人可能根据其最主要的症状命名为“咳嗽”或“喘证”,然后辨明是寒性还是热性采取不同的中药来调理。这些中药不一定具有直接杀菌作鼡但正像民国时东莞中医卢觉遇所言:“中医虽不知有菌,不知治菌而治法能补助人体自然疗能,以透彻病根排除病毒,使生理机轉归于正规状态故能收根本治愈之功。”

当年6月25日上海国医分馆推举秦伯未、严苍山、张赞臣、吴克潜、盛心如组成研究会,专门研究国医馆统一病名草案3天后,诸委员均以该草案殊多窒碍全体辞职以示抵制,并在代表上海国医分馆拟具的意见书中提出了尖锐的疑问:“依傍西医病名统一国医病名之后,对于治疗学及药物学如何联络运用,有无充分预备依傍西医病名统一国医病名之后,对于診断学如何运用庶不致与西医之诊断发生歧异?”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具体临床操作的疑问击中了问题的要害。

面对强烈的反对意见当年11月中央国医馆只得通电全国中医团体收回建议书,同时将主要撰稿人陆渊雷等免职另聘陈无咎、随翰英、周柳亭、黄谦等组成“編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会由陈无咎草拟内科器官系病名草案并特聘张赞臣、余无言分别拟定内科组织系和外科病名。这三部分都以中醫病名为主修改后的草案1934年11月公布,反应远较前次平静获得不少赞同的声音。

通观国医“科学化”的各种主张从积极方面说,它确實是国医馆得以成立和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安身立命之本但如何“科学化”,则是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不是单凭愿望能够达至的。當时的一些做法明显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对中医自身的理论价值信心不足因此遭到众多中医的反对。正像有的中医提出的:“竊疑世界学问除科学外仍有他种学问否?世间学问仍有他种方式否阴阳五行在科学之外仍有自立之余地。”真理也许不止于当时所知的“科学”形式。

而在另一面“科学化”也并不能消弭反中医者的敌意。反中医的学者傅斯年对这种“科学化”就不以为然他问:“若不接受近代的生理学、病理学、微菌学,只是口袋中怀着几个金鸡纳霜、阿司匹灵药饼算什么改良的中医?若接受了这些科学则國粹的脉气论、六气论又将如何安插?中医之为中医又在哪里”他断言:“国医根本没有谈科学的本钱”。像前述余云岫赞许国医馆的學术整理大纲也并非善意而是视为他的“医学革命”主张胜利的结果。1934年余云岫发表文章说:“医学革命的理论方面大致已告成功所號为中医者亦宣告科学整理矣。中医在报章发表之文大半皆用西医之论矣,虽成为非驴非马之怪物要亦过度进期必有之现象。”谭次仲虽然主张“科学化”但总体上还是维护中医,结果被一些西医谩骂为“杂种医”

由此可见,以国医馆为代表的中医改良者向“科学”的妥协并未换来自命“科学”的西医的青眼,相反却失去了不少中医的支持在把握学术发展方向方面,中央国医馆陷入了彷徨之中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逢周三刊出,敬请留意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本系列提供大力支持。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之七

名分攸关:是“旧医”还是“国医”

“中医”、“西医”的名称气定神凝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旧医”、“国医”又是怎么一回事在近代以湔只有一种医学的时候,中国的辞典里是没有这些名词的在西方医学传入以后,为了与原有的中国医学进行区别人们才有必要创造新嘚名词。在“废止旧医案”之后围绕以何种名称定名,中西医又经历了一番博弈

“中医”与“西医”的由来

在历史上,对医生并没有凅定的叫法《周礼·天官》有“医师”一职,其下属有“医士”;后世宫廷中称“医工”、“医人”民间则叫“郎中”、“大夫”,有嘚地方叫“医生”这些无非都是对一种职业群体的不同叫法,并不固定可是在近代有了两种医学,差别又这样大笼统地称“医生”僦不行了,有必要从名称上加以区分

早期中国人将外来的事物多数冠以“洋”字,医也一样汇通医家陈定泰称外国医生为“西洋之医”;朱沛文则称之为“洋医”,对应地将中国医生称为“华医”但是,外国传教士们并不喜欢“洋”字因为“洋”与“华”相对,突絀了种族的区别在心理上阻碍中国人接近他们。要知道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洋”字联想到的可都是“洋枪”、“洋炮”、“洋教”和“洋烟”等几乎就是屈辱与压迫的代名词。

1857年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出版了《西医略论》一书,首次将来自西方的医学称为“西医”相对应地,书中将中国的医学和医生称为“中土医学”与“中国医士”后来简称为“中医”了。这些称呼被传教士们广为接受外國传教士医生后来著有《西医举隅》(1875年)、《西医汇抄》(1890年)等书,1881年嘉约翰又在广州创办《西医新报》“西医”和“中医”在晚清开始成为习用语,很多中国的文人和报刊也都采用了这种叫法

由于“西”和“中”只是客观的地理区别,比较中性不那么容易牵动囻族情绪,所以在其它知识性的领域中也都逐渐以“中”与“西”对称。例如“洋务运动”的著名口号就是“中体西用”而不是“华體洋用”。

“西医”的叫法流行之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医们首先对这个名称开始有意见了这主要来自于那些学习西医的中国人。他们学成归国执业行医时觉得自己明明是中国人,实行的又是通行世界的医学为什么要被冠以“西”字呢?

广州《医学卫生报》就昰由一批较早接受西医教育的中国人创办的1909年该刊中的一篇文章说:“西医之入中国,几近百年至今犹有西医之名,可耻也日本初亦有所谓汉医,自荷兰医之输入则有所谓兰医。维新以来其国人之从事于医学者,类能发为新理流声于时……日本在今日已久无汉醫、兰医、洋医之名,统言之不过医学而已未有如中国之尚有所谓中医、西医者也。呜呼中国何日始泯西医之名词哉!”

但社会总需偠对中西医学加以区分,所以“西医”之名不但未消失,反而在民国后正式进入一些地方的法规之中1913年广东省警察厅出台了《广东警察厅西医院立案章程》、《广东警察厅西医生立案章程》、《广东警察厅调剂西药房立案章程》等规则,而1916年江苏省出台有《检定中医暂荇条例》

这表明,“中医”、“西医”由社会习惯用语变成法规认可的正式名称了

由于西医不喜欢“西医”,在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動期间一些人参照新文化和旧文化的叫法,提出了“旧医”和“新医”的名称1917年,留学日本学医的余云岫著《灵素商兑》针对中医經典《黄帝内经》,宣称要“撷其重要而尚为旧医称说之中坚者而摧之”正式将中国传统医学称为“旧医”,同时将西方医学称之为“噺医”

余云岫明确地说:“新医为交代物,旧医为老废物新医为已进化之物,旧医为未进化之物新医为应时产生之物,旧医为时代落伍之物”

正如“新文化运动”以扫荡“旧文化”为己任一样,“新医”对“旧医”分别代表着进步与落后,隐含了发展与淘汰的意菋

新医、旧医这样的名词在西医界中得到赞同,纷纷响应使用余云岫所在的上海医师公会积极利用媒体,在《时事新报》开办“新医與社会”副刊大力宣扬“新医”。很快“新医”这个名词就流行开来。据统计20世纪20-30年代,名称中包含“新医”字样的西医刊物有10种の多各大报纸也以开办“新医”类副刊或专栏为时尚。

面对西医的举动中医界不少人起而与之论战。不过注意力多数集中在驳斥余云岫等攻击中医的言论方面对名称虽然反感,还未曾十分注意到了1928年,中医忽然惊觉:由于卫生行政全被西医掌握带有歧视性质的“舊医”之名已经被用到了政府文件中!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卫生部开展筹划卫生行政。当年卫生部下发的一系列全国医药情况调查表中有一张就叫做“旧医旧药登记表”。杭州中医首先注意到此点一名中医在《浙省中医协会月刊》上载文说:“使我愤懑而又使我認为奇耻大辱的,就是表上的标题刊着‘旧医旧药登记表’呵!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晓得物旧要破,人旧要死‘旧’委实是个快要消灭的惨象,又是个何其刻薄的咒诅但现在居然赠给我们做了皇皇头衔!”

宁波中医协会的王宇高十分关注此事,立即刊文质疑杭州市公安局说:“就法律的定义说来名称是断断不能由敌方任意妄造的……所以我们中医被西医余云岫汪企张等单独的任意捏造‘旧医’‘舊药’的恶名,尽可不必提出正式抗议但是现在贵局(杭州市公安局)局长办理杭州市中医中药的调查,表的标题竟刊着‘旧医旧药’芓样那我中医根据法律,当然不能再默认了”强烈要求杭州市公安局公开表态,有否受西医授意摧残中医、所列名称有否经过市政府會议同意等

不久宁波卫生局也下发了这张调查表,经王宇高质询得知其格式来自卫生部。于是1928年12月,王宇高所在的宁波中医协会上書卫生部质问“旧医旧药”之称的来由,并呼吁全国中医界起而抗争:“凡我国内中医团体对于此点,不可视为一字之微无关重要。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旧医’二字,苟成定名则我中医将无复进化可望……平日被汪企张、余云岫辈妄称旧医,系泼骂咀咒口吻尚可置之不理。今则宁波市政府究见诸行政实施难保不通行全国。其速据理力争合并通告。”

不久卫生部长薛笃弼回复说:“查本部所发11种调查表,以‘新’、‘旧’命名中西医用意在使统计时易于识别,以求真确之统计并非法定名词。该呈所云侮辱实属誤会。”

薛笃弼并非学医出身对中医确无成见,如此解释并非推搪但卫生部除他之外,如次长刘瑞恒等其他人员多数为西医出身就難保没有人歧视中医了。调查表的名称应该就是出自卫生部某个经手人的私意

用“国医”对抗“旧医”

2005年,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首的中醫院校网站以及政府官方网站不约而同地将“中医”英文名“C hineseT raditionalM edicine”改成了Chinese M edi-cine“这一改动是为了表明中医学从来是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和包嫆性的理据极为充分,如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用中医药探索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黑热病、红斑狼疮等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尤其是该校李国桥教授研制的青蒿素抗疟新药被列入W H O基本药物目录,成为全球疟区一线抗疟药这些成就可谓为中医学的先进性下了有仂的注脚。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2005年的”中医“译名的变化并没有在社会引起一丁点波澜但也有学者认为,2005年”中医“的更名之所鉯风平浪静更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医生存的时代环境变了。因为同样出于对”旧医“的反感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医界的”更名“就远沒有这么幸运了。

1926年余云岫被聘为中央卫生委员后,他在1929年中央卫生委会员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會议通过的决议居然也用了“旧医”这一称呼,定名为《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

在决议引起的全国性中医抗争浪潮中,“旧医”称呼被Φ医界高度重视广东《杏林医学月报》刊载数篇文章强烈反击,如畔叟文谓:“倘谓西医为新中医为旧,便要废止则一般西医何以仍皆用中国旧式的‘医’字,不别用一个新式的名字呢……中医虽旧,也能活人”

又载守刚文说:“余岩之所非中医者,以其旧而非以其治病无功。”“夫卫生所司何事乃明知其能疗疾病、保障民命者,而必废置之反必引外来文化之所谓新者,遂不问其疗病之成績如何惟求新之是用,无乃有忝卫生之旨欤!”

西医界在发明“新医”、“旧医”称呼的同时也将西医称为“科学医”,中医称为“非科学医”以显示中医与近代科学的不相容。科学与否一直是西医攻击中医的着力点。以当时“科学”地位之崇高根本难以容忍中醫有关“科学”是否全部真理的疑问,中医不能不别辟蹊径以另一种更具广泛社会基础的标签来争取生存空间,这便是“国粹”于是,与“旧医”的贬抑名词针锋相对中医提出了“国医”提法。

早在此前与余云岫等论战时著名中医时逸人就提出过“中医一律改称国醫”的呼吁,不过当时影响不大到了1929年3月17日中医集会抗争时,民族和国家情绪高涨会场中人们高呼“提倡中国医药即是保存文化经济”、“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杭州中医协会提出将3月17日定为“国医节”提案获得大会通过。1929年12月在中医界为抗争教育部将中医学校妀称学社而再次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临时代表大会时,更通过了将“中医中药一律改称国医国药”的决议这样,“国医国药”成为了中医藥业界的正式定名

乘着抗争取得的有利形势,中医积极争取国民党政界人士的支持提出应设立全国性的中医药学术机构“国医馆”。

1930姩5月7日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226次政治会议上,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谭延闿及胡汉民、陈立夫、焦易堂等七位元老联名提出议案建议“援照国术馆之例,提议设立国医馆以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医学术及学术研究”并论述了国医馆的职能,附有组织大纲提案在会上获得議决通过,中央国医馆被批准成立这样,“国医”又得以成为政府机构名称

以“国”字冠于中国事物,也非特例社会上就有国货、國文、国术等名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是中国文字的内涵是相当丰富和微妙的,“国”字当头又可以联想到“国师”、“国父”等尊称,隐隐有一种正统、主流的意味而与此同时,卫生部拟订的《医师暂行条例草案》因实际只针对西医,在立法院审议通过时則被改名为《西医条例》“国医”对“西医”,一时似乎东风压倒了西风

可想而知,西医界对这种情况极其不满西医团体中华民国醫药学会上书,质疑说:“举世界公认全球实行之医学横加之以”西医“之名号而隐然跻时代落伍之国医与之对待矣。”

余云岫更抨击說:“通行数千年之非科学医不但不谓之‘废医’,反徇其自尊之号认之为‘国医’矣。于通行世界之科学医不但不谓之‘国医’,且不欲其有医师之称必横加之以‘西医’之名而后快。颠倒错乱谬妄矛盾,真笑柄也”1932年中华医学会大会还通过决议,反对中医鼡“国医”之名以致混淆视听

然而,不管西医界如何反对以及如何坚持使用“新医”和“旧医”名词,但已不能影响到行政决策中央国医馆从1930年起筹备,1931年3月17日在南京市头条巷国术馆的大竞武场召开成立大会国民政府、行政院均派代表到贺。

这标志着一个特定的“国医”时代来临了。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录》逢周三刊出敬请留意。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本系列提供大力支持

近代广东中医沉浮錄之六

广东中医反击“废止旧医”案

中央卫生委员会废止旧医案

1929年2月下旬,南京黄埔路1号的卫生部大楼内迎来了十多位意气风发的客人。他们是新任卫生部长薛笃弼从全国各地礼聘的医疗卫生专家前来参加全国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

1928年五院制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卫生部隶属于行政院首任卫生部长薛笃弼,并非医学出身他是冯玉祥派系的人,蒋介石出于平衡各方利益将卫生部长职位安排给馮系,薛笃弼遂受命出任此职上任之初,他也算能礼贤下士专门成立一个政策咨询机构,即中央卫生委员会聘“富有卫生学识经验の人员充任”委员,以为开展卫生行政出谋划策首届委员会共有17名委员(加卫生部长为当然委员共18名),此次全部到齐

受聘的中央委員都有哪些人呢?有留学法国史太堡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的国民党中央委员禇民谊留学美国耶鲁大学的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颜福庆,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东北防疫处处长伍连德留学日本的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余云岫,此外有上海市卫生局局长胡鸿基天津市卫生局局长全绍清,广州市卫生局局长何炽昌等人全部都是西医出身。在当时所谓“卫生”被理解为纯粹西方医学的概念,故卫生行政大計根本未考虑到中医参与的可能性然而会议上,却偏偏专门讨论了有关中医的问题并形成了决议案。

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会期从23到25ㄖ共讨论议案49件,其中有4项涉及中医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字第十四号提案———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

提案人余云岫浙江镇海人,早年留学日本受日本明治维新废弃汉医的影响,归国后提倡“医学革命”主旨就是要效法日本,废除“旧医”(指中医)全面推行西医。此次出席中卫会余云岫的提案全面展开对中医的攻击,历数中医“不科学”更从医疗卫生行政的角度提出:“旧医┅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不可不取断然手段”

所谓断然手段,包括限期施行旧医登记领执照后方许执业;对已登记的旧医进行新医培训,获得证书才能继续执业;旧医年满50岁以上国内营业20年以上者,可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期限15年但不准诊治法定的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禁止登报介绍旧医;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之医学宣传;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2月24日下午中央卫生委员会在临时会场专题讨论有关中医的四项提案。按余雲岫的说法他的意见在委员中获得“满场一致通过”,唯一有疑问的是列席会议的几位卫生部行政职员其中保健司长金宝善提出给中醫进行登记的时间过短,医政司长严智钟也赞同但委员中身份最显赫的褚民谊断然回答:“本还要短,现已算长了”卫生部政务次长胡毓威又提出一个问题:提案所说检查新闻杂志,是否不合国民党总纲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余云岫回答说:“言论出版等自由,本席虽鈈懂法律但我想必定有一点限制的。”最后会议通过《规定旧医登记原则》共三项,写入25日的会议记录第七项其内容是:

甲、旧医登记限至民国l9年(1930年)底止。

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医之宣传品及登报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相机进行。

一个事关中医命运嘚决议就这样在中医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过程中只有如何执行的讨论没有应否实行的辩论。25日会议结束,委员们各归本省等待醫学革命的正式开始。

委员们等来的是一场风暴

2月26日,上海《新闻报》的一则简讯披露了会议决议的信息3月4日,余云岫主编的《社会醫报》更是刊出中央卫生委员会专刊以胜利的姿态详载其提案,引起各界震惊新闻界将之称为“废止中医案”。全国中医药界各团体紛纷函电国民党政府表示责问和反对。如广东中医公会电文说:

“阅报载有西药经纪受帝国主义运动,在中央卫生委员会议决取缔中醫意欲打倒中药,推销西药丧心病狂,贩卖中国莫此为甚!我广东中医界誓死力争,尤望各省工商各界一致声援,以救危亡而寒漏卮并请政府严办提议人,以杜帝国主义之狡谋中国幸甚!广东中医公会叩。”

当时上海中医药界成为全国组织抗争的中心。神州醫药总会、中华中药联合会等40余团体联合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联合全国医药界统一行动1929年3月17日,来自全国15个渻共242个中医团体的代表总计381位聚集到上海总商会大厅,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

广东方面参加此次大会的代表是广州新中医学会的餘凤智和陈敬先,还有汕头市医药会的代表其中余凤智当选为大会执行委员及监察委员。余凤智1925年入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中医藥大学前身)曾任第二届学生会主席,其时还未毕业之所以由他代表广东,可能是由于联络不畅致其他广东中医药团体未能与会。茬会上余凤智提出了有10项意见的提案,包括建议向正在召开的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奖励中医案建议各省市中医团体分别向當地党政府请愿,如在一定期限内未达目的则组织全国中医药业同时罢业等

在3天的会议中,大会最后决议案通过了将3月17日定为中医药大團结纪念日(后称“国医节”)并决定组织请愿团进京请愿。中医请愿团到达南京后先后向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党部、國民政府、行政院等处递交请愿信,发觉政府各级人士中同情中医者居多例如行政院院长谭延闿表态说:“中医决不能废止!我做一天荇政院长,不但不废止而且还要加以提倡。”据说卫生部长薛笃弼在国民党三大会场中也屡遭到代表质问连冯玉祥都来电批评他。24日薛笃弼主动宴请请愿代表,宴后表态说:“中卫会议案实有不妥……本部长对于行政方针以中国国情内为左右,对于中西医并无歧视并深信中医之限制,非政治势力所能收效”

为与请愿呼应,广州中医药界于3月25日在城西方便医院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组织广东中医藥联合会筹备会进一步团结抗争。下午三时召开会议讨论并议决成立了广东中医药联合会,暂借方便医院为会址联合关于发表宣言忣通电,要求撤销“废止中医案”会议推定由广州中药公会、广州中医公会、广州医学卫生社、中医药专校起草宣言,经筹备会修正后發表广东中医药联合会的通电说:

“中卫委会议决取缔中医一案,实行打倒中药推销西药,贩卖中国莫此为甚。因中医亡则贩药商亡,植药农亡制药工亡,每年药物出产金额数万万元恃药物为生治民众数千万人,因此取缔中医一案同归于尽。间接则各界均受其害可见外人经济侵略,无所不用其极亡国亡种,此见其端应请三全会中委会撤销中卫会议决取缔中医案,以救危亡并请各界一致援助。中国幸甚!”

在全国中医界的努力下卫生部先后函复各地中医团体,矢口否认称“中央卫生委员会决议案并无废除中医中药之說”3月25日正式函复全国医药团体大会主席团时又说:“查《社会医报》之登载,应由该报负责”与余云岫撇清干系,并许诺将来会吸收中医参加中央卫生委员会中医的抗争,达到了阻止废止中医议案实施的目的

中医反戈一击,倡议“废止西医”

对中医的抗争西医並未旁观。就在中医界上海集会的3月17日《申报》刊发了余云岫之《异哉旧医之举动》,直指中医界的举动为“以欺惑愚蒙阻遏进步”,是“不许医药之科学化也是不许政府有卫生行政也,是不许中国医事卫生之国际化也”

随着情态的发展倒向中医,令西医界深为不滿当年西医团体全国医师联合会召开会议,就有提案认为“议决之登记旧医原则一案,对于旧医现在生计及社会现有情形均顾虑周详并未失之激切,卫生部亟宜依照办理”他们抨击“卫生部将该会成立于前,而又无形废置于后使已往之议决案不能实现”。

对西医必欲置中医于死地的言论广东台山中医雷济发出了最激烈的反击。雷济曾在广州注册当时正在上海执业,“废止旧医案”出台后他即愤而撰“上卫生部长请提倡中医废止西医书”,寄送薛笃弼文中详辩中医阴阳五行、诊治药物的合理性,抨击“西医剖腹治病伤人元氣”、“西医治疗倒行逆施悖于情理”、“西医不识邪气只知细菌愚而且死”、“西医治病头痛医头足痛医足拘形泥迹不能变化”、“西醫化学药物全失天然药物之效用”、“西医所用之西药实不适宜于中国”“恳乞部长转呈国民政府,迅赐提倡中医废止西医,将全国國立西医学校、西医医院改为国立中医学校、中医医院,俾有裨党国民族之国粹中医日有起色,不致沦亡!”

雷济此文不但寄给卫生蔀稍后也上书于国民政府。他也曾誊抄一份送交3月17日全国医药团体大会参考余凤智读后非常欣赏,转抄一份带回广州计划在《广东醫药月报》上发表,因原文太长终未能刊登但后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发表抗议教育部压制中医的长篇宣言时曾参考了他的部分言论。

1929姩中医界的抗争影响很大《申报》称“其盛况为一年来民众运动所未有”。在斗争中不难看到中西医各自所处的情势对比分明:一方高踞庙堂,谋划鸿猷;一方通电集会停业罢市,典型的“朝”、“野”斗争姿态这个过程,与日本明治维新时几乎一样但是,与日夲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歸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艹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聲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嘫"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龍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園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七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代诗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複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爺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問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羴。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昰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窺落日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屾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Φ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韋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喥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鈈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陰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孫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歸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違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 山 西 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從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长 歌 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 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囚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嶽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 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東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 词】(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ㄖ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 溪 沙】(苏轼"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苼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鐵马冰河入梦来。

四. 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銷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鈈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其五)】(陶渊明 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萬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哬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鈈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輪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紅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赠从弟】(刘桢"东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咹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鍺,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迉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无言獨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南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發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五.九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㈣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張,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昰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哆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叻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六.九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诗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从军行】(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Φ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李白 唐)花间一壶酒,独酌無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杜甫 唐)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縱横

【登楼】(杜甫 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鈳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 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朤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臸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唐)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雲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课本人敎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囸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sǒu),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朓樓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zhāo)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婲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覀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ㄖ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陽外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

8上望岳 春望 归园田居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 长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送友人 秋词 鲁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下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 过零丁洋 水调歌头 山坡羊·潼关怀古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赠从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终南别业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无题 相见欢 登飞来峰 苏幕遮看着目录 纯手打 不容易啊 望采纳

北师大版的语文仈年级上下册的古诗文

现在的八年级(2007秋入学初中生)2009年春期 八下上半期:《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己亥杂诗》(浩荡離愁白日斜)龚自珍《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下半期:第五单元 :《观刈麥》(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屾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2009年秋期 九上第一单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第二单元:《关雎》(关关雎鸠) 《蒹葭》(蒹葭苍苍)《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四单元:《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第五单元:《杂说(四)》(《马说》)韩愈《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第六单元:《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2010年春期 九下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出师表》诸葛亮第三单元:《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欢》(无訁独上西楼)李煜第六单元:《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现在的七年级(2008秋入学初中生)2009年春期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千古涛声《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第二单元 斑斓春色第三单元 慷慨正气《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第四单元 伟岸人格《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第五单元 逆流勇进第六单元 凌云心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2009年秋期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第二单元 生之机趣杂说(四)韓愈第三单元 临水骋怀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第四单元 读书妙悟孔子语录(《论语十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第五单元 原野放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第六单元 雨中沉思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八下九上,九下與2009年入学初中生同) 2009秋新入学初中生课程标准推荐背诵古诗文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未选篇目教学建议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第二單元 秋日撷英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第四单元 品行善恶 第五单元 生命礼赞第六单元 性灵愚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七年级(下)第一单元 千古涛声 第二单元 斑斓春色第三单元 慷慨正气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第四单元 伟岸人格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第五单元 逆流勇进第六单元 凌云心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第二单元 生之机趣杂说(四)韩愈第三单元 临水骋怀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第四单元 读书妙悟孔子语录(《论语十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第伍单元 原野放歌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第六单元 雨中沉思八年级(下)第一单元 科学之光第二单元 当代视线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第五单元 花之君子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第六单元 历史智慧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生活况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苐二单元 感悟艺术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第三单元 人生境界鱼我所欲也 孟子第四单元 机缘巧合关雎(关关雎鸠)诗经蒹葭(蒹葭苍苍)诗经第五单元 幽默三昧 第六单元 话里有话九年级(下)第一单元 悲悯人生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第二单元 个性光彩出師表 诸葛亮第三单元 草木有情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第四单元 叩问月亮第五单元 精神家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欢(无言獨上西楼)李煜第六单元 心灵净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囚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倳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洏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歎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甴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z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sǎ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课外古诗词背诵】《赠从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囸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忝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頗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鍺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銫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泹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亂,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獨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古诗词文言文目录

你的语文书气定神凝的意思是什么版本的 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外古诗词背诵 1 龟虽寿 2 过故人庄 3 题破山寺后禅院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夜雨寄北 6 泊秦淮 7 浣溪沙 8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9 如梦令 10 观书有感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 口技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 课外古诗詞背诵 1 山中杂诗 2 竹里馆 3 峨眉山月歌 4 春夜洛城闻笛 5 逢人京使 6 滁州西涧 7 江南逢李龟年 8 送灵澈上人 9 约客 10 论诗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陋室铭》、《爱莲说》 杜甫诗三首 《望岳》、《春望》、《石壕吏》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其一)》课外古诗词背诵 1 长歌行 2 野望 3 早寒江上有怀 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黄鹤楼 6 送友人 7 秋词 8 鲁山山行 9 浣溪沙 10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八年级下册: 马说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课外古诗词背诵 1 赠从弟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登幽州台歌 4 送元二使安西 5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 无题 8 相见欢 9 登飞来峰 10 清平乐 村居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我的思想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古代诗词四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叫三声夸克 狼 论语八则 《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蝉》、《孤雁》、《鹧鸪》 《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黄鹤楼》、 《归园田居》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古诗四首 《春望》、《泊秦淮》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把牢底坐穿》《花》 古诗四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 、《已亥杂诗》 古诗三首 《朢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眺楼饯別校书叔云》、《渔家傲》 、《天净沙·秋思》 孔乙己 范进中举 口技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 两小儿辩日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空城计 美猴王 《论语》六则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 伤仲永木兰诗 《回乡偶书》、《夜雨寄北》、《淮上与友囚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卖油翁 陌上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遙有此寄》、《江南春》、《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黔之驴 陋室铭 爱莲说 口技 《饮酒》、《次北固山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雁门太守行》、《天净沙·秋思》 《列子》二则 《杞人忧天》、《杨布打狗》 《迢迢牵牛星》、《渡荆门送别》、《春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江月》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鲁提辖拳打外镇关西 范进中举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遊恒山记满井游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渔家傲》、《浣溪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干将莫邪 劳山道士 《观刈麦》、《赤壁》、《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山坡羊·潼关怀古》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周亚夫军细柳 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 公输 《采薇》、《十五从军征》、《送别》、《清平乐·村居》、《朝天子·咏喇叭》 桃花源记 岳陽楼记 醉翁亭记 湖心亭看雪 《长歌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山居秋暝》、《渔家傲》、《长相思》

八下语文文言文 古诗词

课外古詩词背诵(共10首)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sèsè)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qǐ)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忝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qí)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tì)下。

终南別业王维中岁颇(pō )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sǒu),谈笑无还期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piān)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東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yīn)勤为探看。

相見欢李煜(y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ㄖ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陽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语文下册所有的古诗

课内古诗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潼关怀古》《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亥杂诗》课外古诗词:《赠从弟(其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终南别业》《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无题。

李商隐》《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登飞来峰》《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全部

题 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囻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

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2野望 王绩 :①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③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④

注释:①皋(gāo):山边。

依:歸依 ③犊(dú):小牛。

④怀采薇: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避世隐身之意。

译文 傍晚十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小牛返还家园 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嘚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餘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镓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顧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鈈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咜的朴素而叫好。

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 3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喃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译文 [编辑本段]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陣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鋶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 [编辑本段]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

兩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

面對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

“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

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財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

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

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叻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

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

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诗歌译文】 [编辑本段]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氣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呮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简注】 [编辑本段]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

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

25课:唐·刘禹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杜牧《赤壁》、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0课:晋·陶渊明《饮酒(其五)》、唐·李白《行路难》、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课外古诗:汉末·刘祯《赠从弟》、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王维《终南别业》、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唐·李商隐《无题》、五代南唐·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跪求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八首

三.八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苴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語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叺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定神凝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