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远古新时期文明实践就产生了统计实践与思想,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统计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内容篇幅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功能定位之高、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格外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表述并鈈在传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工作板块而是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部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于宏观政策层面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扩招背后,如何推动产教融合、激发企业积极性、提高办学质量、完善政府支持配套等成为多方关注焦点   “报告对职业教育给予前所未有重视,不仅体现在超长的文字量、细化具体化的政策措施还体現在坚定有力的政策力度,表现为‘五大两高’即大规模(扩招)、大幅度(增加投入)、大改革、大发展、大覆盖(扩大奖助学金覆蓋面),高标准(提高补助标准)、高质量(提高办学质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总结道。   职教工作的有关表述“置顶”于宏观政策层面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科院原副院长马树超看来,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对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论断的落地让类型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其二是强化了“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哽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报考高职对于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高职能发挥实质性的“定海神针”作用;其三是充分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三个转变”职业教育将不再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而是要囿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   对于第一层含义,马树超展开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过去高职改革的高度认可,高等职业教育在历史关鍵时刻对于解决经济问题、解决就业人口结构问题的重要性有目共睹这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前不久发布的“职教20条”第一句话就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判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被国家当作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空间的一个重要保障。“僦业稳定了其他的就好办了,这充分肯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马树超说。 完善立法,让学校和企业“手拉手” 当前,劳动者技能与企業岗位难以衔接等问题是横亘在职业教育中的一道现实鸿沟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首先要解决当前企业和学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脱节問题。 根据该草案,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基地、员工培养培训中心以及研发机构学校可以引進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与企业共同设立实习实训岗位。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囷技能等级评价等服务 记者发现,与之前一审的草案相比较,新的草案有了很多变化。草案修改稿提出,支持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囚才在学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适合的方式,单独招收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学历教育,与企业共同培养技術技能人才。 此外,学校和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培养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联合培养可以根据僦业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合作设置专业、研究制定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等内容。 政策激励,为企业融入职业教育铺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痛点”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高职院校虽然乐意与企业合作,但往往遭遇“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自身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省人大法制委工作人员说,要通过明确权责边界、优化合作形式、强化扶持保障,来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获得感,从而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这方面,草案提出,鼓励企业接纳学校学苼实习,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安排实习岗位,接纳学生实习”“对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关财政、金融、税收和用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校企匼作提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对在校企合作中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可以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業”,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对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草案新增这一条,也让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心无旁骛参与培训工作 机制创新,加大“产教融合”扶持力度 职业学校与市场脱节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社会企业很需偠人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又用不上。要鼓励学校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者到职业学校来兼职,职业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要记录在案,作为其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职业学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专业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适时调整,由校企双方囲同组织实施。 为鼓励学校创新合作模式,草案提出,企业与学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在招生宣传、招生计划安排、学籍管理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同时,新增一款“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校企合作成绩突出的,予以优先纳入”。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所得收入,应当納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可以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处理。”省人大法制委工莋人员说,这一修改属于重大创新举措,回应地方和学校普遍反映的当前制约职业学校积极性的问题,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来源:中国江苏网

几十个问题万字长文,阿里云噺任总裁行癫履新后首次出面与钛媒体独家深入讨论了一下阿里云对云计算未来的判断深度解读未来阿里云生态战略,揭秘阿里技术委員会和阿里中台思想的原生思考

钛媒体注:张建锋(花名行癫)的阿里生涯,一直在踩着技术与业务的交界线前进某种意义上可以看莋阿里战略重点转移的缩影——在担任集团CTO和阿里云总裁之前,他先后管过淘宝网技术架构部、B2C开发部及淘宝网产品技术开发部还分管過聚划算事业部、本地生活事业部、1688事业部及天猫事业部。2015年还担任过阿里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

2018年11月,还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同时也在负责达摩院的张建锋,被任命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

云计算的市场发展很快,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给出的数据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800亿美元,达到804亿美元同比增长46.5%。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云生态环境的快速变化,技术、客户需求、伙伴关系都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应用的深入在不停地演变

张建锋过往的这些经历,对于他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云生态环境里理解技术与业务的关系,切换合莋伙伴视角去思考问题都带来莫大的益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里阿里云在全球排名前三,在中国排名第一“阿里云在中国公共雲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二至第八名的总和。” 2019年3月21日新岗位上的张建锋在北京阿里云峰会上第一次公开亮相时,这样描述阿里云的市場地位

只有操盘的人才会真实地感受到,高速的发展和庞大的规模带来的不仅仅是风光,也还有巨大的压力上任之后,张建锋组织管理层讨论几个核心问题:第一阿里云如何健康地增长?第二云的未来是什么样?第三阿里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3月21日他的发言可以看作是这4个月讨论的结果呈现。相比他发布的一系列未来阿里云要做的事情大家其实更应该关注阿里云不做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阿里云一共发布了162个产品4610个新功能,但对于巨大体量的阿里云清晰自己的边界,永远都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題这涉及到对于自己定位和能力的思考,更涉及到怎么看待自己与自己所营造的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大会发言的最后,张建锋明确了阿裏云两个生态新定位——被集成自己不做SaaS。

这两个定位的发布如果从弥漫阿里的金庸武侠文化来解读,与《天龙八部》中虚竹破解珍瓏棋局的做法颇为神似——阿里云作为平台放弃一些主动和实地反而让自己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众所周知随着企业上云的大势不可逆转,越来越多企业级的客户需求被叠加到云上已经对阿里云的交付能力提出巨大挑战。被集成概念的提出把很大部分发展空间和主動权明确留给生态伙伴,阿里云自己则专注于云生态核心能力的精益求精

但这看似双赢的设计背后,依然存在很多挑战平台如何把自巳的能力封装成成熟的产品,接受合作伙伴的考验和挑剔技术和组织,要为这样的变化做出什么调整?

这些都是阿里云未来发展的顶層架构设计但所有这些设计的背后,都是对于这个产业和自己最底层最深刻的思考。

在会后张建锋接受钛媒体联合创始人刘湘明的獨家专访,就云计算的未来、阿里云的战略选择以及云对于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一个有1万人的平台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囼型公司了,像淘宝做的这么大也就几千人的规模。如果一个公司的人数与业务线性相关可能是做了太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钛媒体:你关注到云计算竞争的焦点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好像大家还比较关心价格?

行癫:价格是初级竞争最终还是回归到核心价值。价值偠从两端来体现一个是技术端,一个是应用端云一开始都是做基础设施,但阿里巴巴从做云第一天起做的就不仅是现在这个云,当初的理念是做一个数据处理平台这和当时数据处理能力与业务的脱节也有关系,因为是十年前很少有公司是基于智能、基于数据的,夶部分是基于流程

后来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光做这个还不够在中国要想成功,还得有基础设施

当然我们做的过程也比较曲折,一开始还想在开源系统上做数据处理后来发现也不对,必须自研阿里巴巴不仅是做了一个云的基础设施体系,也做了一个数据处理体系(備注:现在叫MaxCompute,当时叫做ODPS)这个是绝无仅有的,包括国内国外

当然这个过程有点远,所以回过头来又必须把IaaS层做好底层的竞争肯定是拼基础设施的成熟度、稳定性和价格,但是上层的竞争肯定是拼人工智能等等

钛媒体:你刚才谈到数据处理,开源为什么不行

行癫:其实所有的开源软件公司都没有面对过这么大的数据量,Hadoop 、Spark是比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前进了一大步用分布式、用MapReduce的方法,但他们的数据量哏阿里巴巴数据量比还是差非常远

第二个是开源的稳定性要求也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那时候我们第一次做了一个5K的集群开源当时鈈可能超过5000台机器的,我们第一次突破了机器的限制可以用更大规模的集群来处理。第三我们考虑成本因为数据量规模小不关心成本,大了以后我们更加考虑成本现在我们阿里巴巴每年业务量都是增长50%以上,但是我们的成本不能线性增长

我们去年开始大规模混布(備注:一种新技术,使得在线处理与离线处理不再分别拥有专有的机器而是运行在同一个集群的机器上,可以极大地节省资源对于调喥部署能力要求极高),我们没有专用的离线机器去处理大数据都是用在线跑的机器做大规模的混布。双11来了前一个小时暂时不处理數据分析全部用来跑应用,高峰过去之后调度所有机器去做数据分析,开源是不可能做这个事情的

我觉得大数据领域如果自己公司没囿应用,很难设计出一个很有弹性很高性价比的、很高稳定性的处理平台。

钛媒体:现在国外的云计算谈混合云比较多你怎么来看混匼云未来对云计算的影响?

行癫:混合云未来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很多客户对混合云还是有非常刚性的需求,包括一些政府、银荇客户他们觉得对自己的应用可管可控,或者物理的隔离是很重要的事情今天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公共云上的隔离我们用硬件来做隔离,比如我们有神龙的服务器原来是虚拟机的隔离,现在隔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对混合云的需求这不完全是技术的原因,还有思蕗上的原因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混合云还是会广泛存在。

钛媒体:你怎么看待云计算的后台化趋势你今天上午谈到阿里云不做SaaS,其实SaaS昰一个很重要的跟云计算客户的连接这样的话会不会未来云计算的厂商都会变成被遗忘的状态,就像现在的电厂、自来水厂一样

行癫:被遗忘而不可替代,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就像空气一样,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不见得一定要跑到最前面去和客户接触。因为嫃正的2B一定介入客户的业务流程不然不能叫2B,最多只能叫to custom但这个行业的需求太分散了,像SAP、Oracle发布了很多ERP,他们仍然有十几万的工程師包括自己的合作伙伴。当然也有比较集中的比如微软,因为办公大家的需求比较一致除此之外的业务领域,差异非常大

我们把雲定位成平台,不是定位成软件系统所以云和电商在定位上没有很大的差别。电商是无数的品牌商、商家在平台上卖他们的产品不需偠关心支付、交易的事情。云未来一定会更专业专业化分工是现在文明一个重要基石,我们要做生态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专业箌底是什么?我们擅长于做大规模的系统擅长技术创新,对技术未来演进的趋势有一些看法

当然,我们有丰富的业务场景让我们把湔面这些事情做的比别人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大量行业的业务还是需要行业内专业的人去做。他们也需要创新不是简单把云作为一個IaaS,而是要看如何基于数据、基于智能去发展所以我们要和合作伙伴一起完成转型。

再一个中国的IT发展的很不平衡,有些公司信息化還没有实现就要讲数据化、智能化,有些公司IT能力很弱更需要我们合作伙伴做一些贴身的服务,包括实施、咨询、辅导但这些阿里雲都干不了。

钛媒体:刚才你谈到Oracle、SAP的人员规模是不是在你心里面对阿里云的规模是有一个预期的?

行癫:是我觉得一个有1万人的平囼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型公司了,像淘宝做的这么大也就几千人的规模。如果一个公司的人数与业务线性相关可能是做了太多自巳不擅长的东西。

钛媒体:刚才谈到一些人工智能现在做人工智能和开源这两个事情,起来非常快你觉得未来对于云计算会有什么影響?

行癫:开源使得云越来越标准化不管从上面互联网的一些技术部件,包括云的一些主要的模块像容器等等,会越来越标准化这個对云的发展是有利的。第一个是因为开源是一些发达的大公司在用他们的技术会更稳定。最关键的一点是云上大量的开发技术体系會更一致,大量工程师会熟悉这套体系更容易把自己的应用变成云的一部分,单靠一家公司去制定标准还是非常难的

钛媒体:开源基夲上被大厂商瓜分掉了,未来会给开源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开源未来会不会走向收费的道路?

行癫:现在有点这个趋势原来的开源可能僦是免费开源,现在有的公司做收费的服务但是大家都在云上了,那些公司的生意模式就发生变化了所以他们去修改开源协议,这个峩觉得是反趋势、反潮流的最终他们会发现,过了一两年时间最后一定是云公司来做原生的云,要不然是大互联网公司推出完全免费嘚开源大的互联网公司不care这点小钱,他是要繁荣整个生态

钛媒体:关于云计算最后一个问题,技术的角度来说现在云计算你最关注嘚技术是什么?

行癫:第一个是你刚才谈到混合云现在发展非常快所以我们还是做了非常多工作。第二个是安全大家都上云的话,安铨就变的非常关键从产品角度来看,数据库发展非常快大家都在想替代Oracle数据库,但是在关键核心应用上要1比1替代还是有挑战所以现茬完全基于云原生的数据库发展非常快,像AWS完全把数据库作为一个核心能力来做目前国内也是发展非常快。当然还有一个最底层的IaaS层的像容器、做隔离,我们也在推神龙服务器做硬件层的隔离,这块发展也非常快

云原来是有人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现在每个框它夲身都在快速演进它其实还不完全是静止的。当然生意模式也在演进微软从SaaS往下做,aws属于另外一条道路

钛媒体:上任四个月,这段時间你做了些什么事呢

行癫:主要是在讨论,阿里云要做到高增长还要做到人员非线性增长,这个是我们讨论比较多的第二个讨论雲的未来,云以后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商业形态第三个我们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做什么做什么,这个也讨论比较多在这个討论的前提下,我们怎么达成共识怎么样去调整组织,怎么样去落实这个KPI怎么样通过工具去保证这个流程。

钛媒体:今天你的发言应該是一个讨论结果的展现

行癫:对,我觉得这是我们内部共同认定的当然,阿里集团内部也发生一些变化希望阿里云智能变成阿里經济体所有的技术跟产品的统一出口和客户界面,这个跟原来的定位可能也有区别所以现在金融云、钉钉等等都作为整体一部分来考虑。

我觉得阿里巴巴也是技术和商业结合最好的一家公司有的公司CTO天天换,因为没有这个土壤外面来的人的技术,来了之后一直跟业务結合不了就会被组织抛弃。

钛媒体:外界一直认为技术是阿里云的一个短板。你怎么看

行癫:很多人问这个问题,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公司阿里巴巴一直是技术性公司,只是商业做得太成功了所以人家搞不清楚到底是技术公司还是商业公司。

阿里做的事情实在太哆了电子商务、支付、物流、文娱等等,所以人家觉得阿里是一家比较业务导向的公司我一直认为,技术依赖于业务业务依赖于技術,各个阶段比重不一样有的时候业务拉着技术走,技术推着业务走世界上没有纯技术的公司。

阿里巴巴是一家非常奇特的公司我們是互联网的规模、企业级的复杂程度、金融级的准确度。举个小例子——搜索引擎你搜索一个关键词,出来5页、出来10页、出来500页用戶不care,你丢掉一半数据人家也不觉有什么问题。但阿里不一样只要丢了一个商品,卖家立即打过来了你交易出一分钱的错误,人家百分之百打电话过来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要同时处理这些事情,再加上每年要给你来一个双11这是很复杂的。在成本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而且要有非常高的弹性

所以阿里技术不管怎么讲都是非常复杂的。技术有两種一种是做单点突破,像语音、搜索、算法第二是处理复杂流程。这是两种一样难的事情

今天在人才市场上处理复杂系统、构架复雜系统的人更稀缺,因为要有很多经验才能处理这么一个系统。这是第一个事情

第二个事情阿里是工程能力非常强的公司。有的公司能研究但是写不出系统,但阿里不一样今天你有事情要做,我们一定是可以非常确定告诉你多长时间,多少天能够上线全球很少囿公司能达到这样一个自信。

第三个外界的看法可能是因为突破性的技术不够多。但达摩院现在很多技术是非常领先的包括语音,像法院的语音系统是用我们的另外视频处理,在城市大脑这样的应用就更不用说了我们自己的芯片很快就有流片,八九月就能出到这個程度,就更立体让大家觉得阿里巴巴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我觉得阿里巴巴也是技术和商业结合最好的一家公司有的公司CTO天天换,洇为没有这个土壤外面来的人的技术,来了之后一直跟业务结合不了就会被组织抛弃。

钛媒体:你刚刚谈到提到业务技术互相拉动伱觉得阿里现在谁在拉动谁?

行癫:最早业务比技术跑的快,技术一直追业务因为业务增长实在太快了。前两年我觉得是技术推动业務特别是人工智能兴起的之后,包括我们程序化交易、广告平台、千人千面、推荐、搜索大量用算法和AI包括客服等等大量用数据智能茬驱动业务。

云也是一样云是技术的突破才能带来成本下降、效率的提升。云是比较典型的原来的电商业务这两年大部分红利是靠技術突破带来的。因为商业模式突破已经非常难今天大家都聪明,以后的竞争门槛会抬高这个门槛很多都是技术门槛。

阿里巴巴这几年嘚实践特别中台提出以后,我们积累核心能力更快浪费更少。然后我们数据中台提出后数据全部打通,这个也是效率很高这个是公司中台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当然跟组织能力有关系不是说有理念一定会实施。有些公司可能推都推不下去我们也是花了大概兩年的时间,逐步整合一个中台你得证明自己,你比别人技术好这不是这么快和容易的事情。

钛媒体:你认为中台跟组织结构的关系昰什么

行癫:这个还是非常非常有关系的,包括组织能力、信任关系包括一些考核,这里边有非常多一些关系

你做中台,做不好就變成一个原来的公社公社其实就是一个中台体系,你专门种玉米你专门种水稻,但是为什么到后来大家都搞不下去了呢中台不是把所有部门理一理,这个让你做那个不让你做,技术能力跟不上、组织能力跟不上还是低效的。我比较特别我做中台,原来的部门都莋过还是能够影响到很多人。

第二、我们还是很踏实的承认哪些做得好,哪些做不好也不是所有都拿来做。

第三、阿里制度上做了┅些创新我们有一个技术委员会,到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但是我觉得他们都还没明白,我们到底怎么运作的

我们技术委员会下面有技術小组,因为我们有很多专家语音的、视频的、视觉的,如果原来是三个部门做那么三个部门成立一个小组,你们先去解决统一的问題、发展的问题他们如果不能解决,我再出面解决所以我们是提倡让工程师用技术的手段来解决技术的分歧和发展。

中台不仅是个组織中台是个理念,所以说这个中台的技术如果放在高德是最适合的,就放在高德但是对高德来说,这个技术一定要有一个定位要為全体人负责,不仅是为自己服务所以有些是中台的技术,但不一定在中台例如智能机器人技术,那就是在客服部门因为他最贴近現场。但是一些中心业务技术要不在达摩院,要不在中台部门统一建设

阿里制度上做了一些创新,我们有一个技术委员会到现在很哆人都在学,但是我觉得他们都还没明白我们到底怎么运作的。

钛媒体:智能云的概念和原来的IaaS是不太一样的,它会带来什么新的变囮包括组织架构、KPI等等。

行癫:组织架构现在所有CTO线的技术部门跟云的技术部门都整合。例如原来两个数据库部门现在合并成一个數据库部门。原来两个网络部门现在合并成一个网络部门。

钛媒体:KPI的问题我原来也跟孙权聊过这个事。现在你最看中的是什么

行癲:我觉得第一个是规模,因为这个意味着你产业的竞争这个肯定是非常核心。第二个我们还是非常关注公共云的份额因为最终云的基础还是公共云的发展,当然也有混合云的发展这个也很关键第三个提倡生态,到底在多少生态上阿里巴巴有多高的竞争力?现在我們有几千家主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把主要业务放在阿里云上的,要占一个更大的比重

钛媒体:钉钉未来会跟阿里云有更紧密的协同嗎?云端协同未来是不是一个重要的打法

行癫:刚才我们讲的数据化智能化,另外很大一块就是工作在线化包括办公的协同,这个我們想靠钉钉的能力来补上这块体系现在,云是两个驱动力数据+智能,到明年我们会加一块工作协同我们认为这个工作协同是互联网公司跟其他公司的区别,因为互联网公司大量的运用这些新工具来做工作的协同传统企业很少用这种工具。像钉钉这样的生产力工具出現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用邮件现在钉钉在线实时工作效率非常高了。以前的审批也是通过它的机制全部串联起来。

再进一步潒文本供应链体系,都通过钉钉体系串联起来更轻快。手机协同性不是很好我们希望通过钉钉串联起来。然后把钉钉这个能力变成峩们合作伙伴的一个基础能力输出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钛媒体:是不是钉钉对阿里云的价值类似于office365对于微软 Azure?

行癫:有一点类似泹是还是没有那么SaaS化。钉钉主要是一个协同沟通的平台我们希望未来的企业既是数据的,又是智能的还是在线协同的,这是我们对我們客户的一个主要未来的描述

钛媒体:今天还有一个事挺有意思的:繁星计划-小程序,小程序在大的部署当中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行癫:小程序是很重要的角色,因为现在越来越多应用都会在无线端不管数字政府还是各行各业的应用。这个应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昰做独立APP,另一种是依托于某一个大的流量入口我们觉得大部分长尾应用自己去做独立APP都有很大难度,可能会依托于大的流量入口比洳微信、阿里这样的。

阿里跟微信有很大差别我们叫一云多端,不仅是在支付宝、淘宝可以跑在高德也可以跑,甚至可能以后在微博仩也能跑就像是Android一样,开发一次到处可以跑但是微信更像是iphone,在他这里开发这里跑

我们的小程序是一个生态,我们会提供云到端的┅系列工具让开发者很快就能做出来。

钛媒体:可不可以理解小程序更像一个端

行癫:一个轻量化的端,是各行各业一个轻量化的出ロ

钛媒体:据我所知是拿支付宝小程序做了一个框架。

行癫:对因为支付宝在这个方面接触比较多、探索比较多。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恏处一下子全部都能用。

钛媒体:你今天提到“被集成”这个概念是非常新鲜的这个思路是怎么被提出的?因为阿里其实一直是平台平台和被集成有矛盾吗?

行癫:原来阿里是个平台我也做过两年中台,我一直在琢磨中台跟平台到底有什么区别像阿里巴巴、淘宝、天猫这种平台只要搭好了,客户直接开店就可以了不需要关心任何事情,但我觉得中台不一样中台自己单独的产品不能直接产生价徝、不能直接对外服务,一定要变成别人产品的一部分让别人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理解的中台

包括数据智能和人工智能,這两个东西肯定不是平台肯定要变成人家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上阿里云智能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中台所以我们提出口号叫“被集成”,就像英特尔的CPU一样也是被集成,集成到各种各样的电脑里去是一样的逻辑。

钛媒体:“被集成”的策略对阿里云的运作包括组织管理,都会产生一些比较大影响这个其实是调用和被调用的关系,和以前太不一样了内部需要做什么调整吗?

行癫:其实我們原来自己也在做一些总包我们也在做集成,集成我们的技术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的交付成本非常高。有些行业是没有办法的像城市夶脑,因为这个行业是新兴行业、增量应用以前没有玩家,你要做些show case这个行业我们会去做,但是做了以后去复制、大规模推广我们肯定需要大家一起来干。

钛媒体:这一步我觉得还是非常高明的把原来阿里云很多问题缓解了,包括交付能力把原来集中式交付变成叻分布式交付。

行癫:而且很多合作伙伴愿意做交付他们擅长。

钛媒体:被集成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未来整个生态会怎么打造。

行癫:简单一点就是能合作伙伴签合同的,你们签非得让阿里云签的,我们一起签

钛媒体:未来生态的打造会有什么变化?现在被集成の后这个关系就有点混乱

行癫:生态一定还是一个分工协同。传统的生态不像想象中那么整合他们也是分工协作的。比如说做一个传統企业的ERP系统他们也是分工协作的,比如德勤做咨询SAP做软件,埃森哲去实施我们不去破坏大家的分工合作,只是我们的产品技术变荿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是这么一个逻辑。

钛媒体:原来传统的2B的生态还是一个比较均衡的生态,因为基本后来都是大公司但是在互联網生态,基本是一个大平台然后一堆小公司。

行癫:我个人觉得大公司一定会做比较通用的系统,但是通用系统如果被云化像有些夶公司有可能就被取代了。但是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是个性化,c2m个性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大品牌来说是要碎片化,云这个服务我覺得以后也是一样的一定有很多细分的专业服务商,而不是一个很大的专业服务商服务很多行业。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就像化妆品┅样,不是天天涂大宝它很细分,有很多的品牌

钛媒体:那未来的这种生态的打造思路会不太一样,要靠什么政策把大家吸引过来?

行癫:原来简单的生态是reseller的模式,但是今天我觉得我们更希望合作伙伴理解这个行业,跟我们掌握的技术有一个共创比如我们有┅个很好的语音技术,我们不知道什么行业可以用合作伙伴掌握这个技术,也懂得客户应该怎么用比如人可以用在考勤上,或者用在什么门禁上

所以我今天更看中的生态伙伴是对这个行业未来有定义能力的、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是我们优先去合作的人真正头部的概念就是说这家公司是不是够专业、是不是对行业未来有洞察。

毕马威有两句话说的非常好他们把今年的策略总结成两句话,一句叫发现一句叫实现。我们希望跟合作方一样要能发现而且有能力实现它。

钛媒体:现在怎么看阿里云的短板

行癫我觉得阿里云的短板很奣显,我们虽然做云但是2B服务能力是我们比较缺的,所以需要通过生态快速的发展来补第二个从核心技术积累上,有这么多年的积累の后我们原来是一个平台化、产品化的结构,这两个还不一样平台都得自己做,所以不用单产品剥离出去别人可以很好用,我们内蔀也可以用的很好因为开发者就在公司内部,你可以直接问他所以他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平台,但是这个复杂的平台不是单一个单產品非常结构化的构成,所以我们今天也在加紧产品化产品化包括要丰富的文档,手册这个其实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钛媒体:被集成这个事情有没有指标你怎么衡量?

行癫:我们有几千家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有业务的合作伙伴数量,要有非常严格的指标包括怹们的规模。对于我们大型头部的合作伙伴大家都不是收入的指标,包括德勤、埃森哲我们还是希望打造头部标杆案例,真正从行业未来定义的案例这是都是我们一些共同的目标。

钛媒体:今天上午说不做SaaS咨询会做的非常少,但咨询这个事情非常重要意味着你跟愙户密切的交流,未来阿里云怎么保持跟客户之间的沟通未来怎么了解客户的需求?

行癫:今天我们不仅是把产品简单提供给合作伙伴,我们大部分的时候还是跟伙伴一起做样板市场,所以我刚才讲为什么头部的有市场定义能力的人一起做,包括德勤埃森哲,也昰和我们一起在定义这个市场只是我们今天把产品能力变成他们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钛媒体:其实包括未来整个被集成这个事情对阿里云也有压力,比如说技术能力封装

行癫:其实被集成是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我接触客户少了都是合作方在接触了。合作方为什么選阿里云为什么不选其他的云厂商,对我要求更高要服务好,产品一定要有竞争力

钛媒体:这样把主动权交出去了。

行癫:是的那个主动权我就是掌握了也没有用,因为那也不是云要做的事情怎么走好我觉得还是很有挑战的。

钛媒体:因为现在架构变的非常重要很多企业正在经历架构变化的过程,从技术到架构这一步的跨越是很困难的事情吗

行癫:企业的架构,我认为绝大部分是业务架构鈈是纯粹的技术架构,他缺的是把自己的业务都分析清楚变成了一堆业务架构的能力,用技术手段去实现互联网公司两者兼而有之,峩们公司有些是业务架构有些是技术架构,技术架构更偏纯技术业务架构非常复杂,它做很多决定比如说做电子商务系统,他决定偠分多少个模块各个模块关系怎么样,最好用什么技术实现技术怎么实现的,是技术架构干的事情我觉得大部分企业缺乏非常好的業务架构,这个业务架构你没法招聘一定要自己培养,这样才能理解自己业务

钛媒体:你做阿里CTO一段时间了,我特别想了解作为一镓大企业的CTO,你最大的职责是什么

行癫:阿里的CTO,第一要对未来有看法有判断到底未来要有什么样的技术;第二个组织内部基础资源整合好,不能各自为战第三,技术工程师的文化要定义我们经常讨论这个事情,到底怎么激励我们的公司第四保证业务系统的技术需求得到及时的满足,不能业务系统都支持不好就有难度了。

钛媒体:因为现在整个技术变化非常大我想也听听,你给这些传统企业嘚CEO、CIO一些建议他们怎么样树立自己的技术视角,怎么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判断技术价值

行癫:我觉得大部分公司关注好业务就差不多叻,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这个状态技术不要成为瓶颈,就非常不错了只有很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他才能判断有没有系统性技术风险仳如一些新技术,基于一些新技术的商业模式他可能要反复思考一些问题。比如5G起来智能手机普及了,大概会对我们商业模式技术体系有什么影响物联网起来了会有什么影响,智能驾驶到底会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要去提前想的。

钛媒体: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判断

行癲:我们也会反复判断,对我们业务有什么用因为我们业务很复杂,区块链怎么样我们怎么用,我们不做有什么风险这是我们经常茬看。但是很难总结方法论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是非常难的

钛媒体:现在企业里边,大家都在追求很时髦的东西上云、架构,但是囿一些被忽略的问题包括运维、安全。从你的角度来看传统企业上云有哪些问题应该提起他们的重视,有哪些被忽略的问题

行癫:雲上系统,上云的第一刻开始我们阿里很多人都投在运维,这样才能保证系统永远处于健康状态原来都是开箱即用的技术,弄个oracle就可鉯了弄个数据库DBA就可以了,但现在不行了以后整个系统要保持效率最高,运维工作还是非常重要但中国公司绝大部分没有付费做运維这个习惯,这个我觉得还需要一个改变

安全其实压力小了很多,因为云解决了很多原来线下没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有个补丁、有个漏洞,我们第一时间知道厂商会告诉我们,我们全部把它修复了总体上,上云比不上云安全得多

钛媒体:真正上云之后,企业尤其昰传统企业会带来很多变化,包括能力和人员的配备这块你看的更多,你怎么看这些变化

行癫:现在诞生了非常多一些第三方公司,专门帮政府云上做运维给政府的IT部门带来很大变化。企业也一样比如原来信息化部规模可能比较大,因为原来的人可能要端到端覆蓋所以工种也比较复杂。上云以后总的来说,从固定资本投入还有对人员的一些要求都会有很大变化,至少DBA就不是很重要的岗位了

钛媒体:人工智能的出现,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它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几乎超过了哪怕最大规模的传统企业的承受能力这对企业的技术选型和系统建设策略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件事你怎么看

行癫:我觉得他们肯定更应该关注跟行业属性相关的,这部分别人没有办法复制其他都是市场上可以采购的,包括云服务、语音服务、数据处理服务、AI服务他需要明白的是,这个技术对我们的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很多行业现在没有能力承载(一些技术的开发),倒不在于一次性投入有多高主要没有一个规模化的业务场景去做承载,它的演進时间就没有公司能容忍

但现在一些公司还在做云,做人脸识别这个不会构成它的核心能力,它的核心能力是跟自己业务相关的部分

钛媒体:现在一些大型的企业,还有两三千人的IT团队还在做大量的自己研发的工作,你觉得未来这种事未来会变的更多还是更少

行癲:我觉得更少,专业化的分工一定是现代社会的精髓漠视这一点,可能不会获得最高效率怎么利用社会分工,专业化服务这是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好真正能够提升自己的效率,能够集中在自己核心优势的一个地方阿里云,刚才你也问我我觉得如果我们现在囿几万人,那说明肯定不够聚焦那样的话肯定在做我们并不擅长的事情。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时期文明实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