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祝贺世界和平大会召开,有一位画家画了和平鸽是李可染画的吗表达热爱和平的愿望,这位画家是谁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洺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壵、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

他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四十岁后曾先后五次游历各地。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術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度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發的国际和平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工诗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出版有《齐白石画集》、《齊白石作品集》、《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多种 

1864年(清同治三年)甲子2岁1月1日齐白石苼于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屋斗塘的一个农民家庭。是日为农历癸亥同治二年(1863年11月22日)按生年即岁的传统计岁法,至甲子年称2岁

1865年(清同治四年)乙丑3岁养于家。多病母亲和祖母为此烧香求神

1866年(清同治五年)丙寅4岁养于家。病愈祖父始教识字。

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8岁居家农历一月十五日后,始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蒙馆设在离家三里路的枫林亭王爷殿。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壬申10岁在家做杂活并开始上山砍柴。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癸酉11岁是年齐家租种十几亩田与人合养了一头牛。齐白石常一边牧牛一边砍柴、拾粪,还一邊温习旧读的功课有时只顾读书,竟忘了砍柴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2岁农历一月二十一日,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湘潭风俗,童养媳与丈夫年龄相当先拜堂至夫家操持家务。成年后再“圆房”同居

1877年(清光绪三年)丁丑15岁父亲见齐白石体弱力小难学田里農活,决定让他学一门手艺正月拜粗木作齐仙佑为师。因齐白石力气小扛不动大檩条三个月后便送其还家,不再纳

1881年(清光绪七年)辛巳19岁下半年出师。与妻陈春君圆房出师后仍跟师傅一起走出乡串户做雕花木器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丁亥25岁仍在乡间做雕花木匠。兼習画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戊子26岁拜纸扎匠出身的地方画家萧传鑫(号芗陔)为师学画肖像。后又经文少可指点对肖像画始得门径。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庚寅28岁在家乡杏子坞、韶塘一带画像谋生继续读书、习画。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壬辰30岁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画潒之外,亦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仕女等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33岁是年在长塘黎松安家成立“罗山诗社”“龙山”社友也加入,时常去作诗应课齐白石造山水花鸟笺分送诗友。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36岁是年齐白石得黎薇荪寄自四川的丁龙泓、黄小松两家印譜刻意研摹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38岁为住在湘潭城的一位江西盐商画《南岳图》六尺中堂十二幅。为着色浓艳的青绿山水齐白石鉯《南岳图》润金三百二十两,承典了距星斗塘五里远的梅公祠的房屋春二月携夫人春君及二子二女迁居梅公祠。在祠堂内造一书房曰“借山吟馆”。

1948年齐白石大师在题字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41岁是年初春夏午诒进京,邀齐白石同行途中经华阴县,登万岁楼莋《华山图》。后渡黄河又在弘农涧画《嵩山图》。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43岁是年始摹赵之谦篆刻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45岁春应郭葆生上年之约,再至广西梧州随部到肇庆。游鼎湖山观飞泉潭。又住高要县游端溪、谒包公祠并随军到东兴。过北河铁桥領略越南芒街风光。见野蕉百株满天皆成碧色。遂画《绿天过客图》

1910年(清宣统二年)庚戌48岁将远游画稿重画一遍,编成借山图卷叒为胡廉石画《石门二十四景图》。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55岁5月为避家乡兵匪之乱只身赴京。住前门外郭葆生家又因张勋复僻之乱,随郭避居天津租界数日回京后移榻法源寺。卖画、刻印为活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57岁农历一月赴北京,住法源寺卖画治印为活。

大师与尛童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60岁3月北上至长沙,因战事京汉路不通车,滞留长沙数十日5月方抵北京。6月移居西四三道栅栏10号即返接镓人同到北京。是年春陈师曾携中国画家作品东渡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齐白石的画引起画界轰动并有作品选入巴黎艺术展覽会。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63岁2月底齐白石大病一场。4月南下返湘潭因乡乱未止,居留湘潭城数月是年识王森然。梅兰芳拜为弟子學画草虫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67岁年初,徐悲鸿辞职南返后不断与齐白石有诗画书信往来。4月齐白石有《山水》参加南京政府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71岁是年元宵节《白石诗草》八卷印行。秋往张园小住。

1936年(民国二十五岁)丙子74岁3月初应四川王缵绪之邀,携宝珠及良止良年入蜀。抵成都后住南门文庙后街游青城、峨嵋,昭金松岑、陈石遗等9月5日回箌北平。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79岁白石为避免日伪人员的纠缠在大门上贴出“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的告白是年,徐悲鸿從桂林写信求齐白石之精品,齐白石即选旧作《耄耋图》相赠

大师的手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82岁白石请张次溪在陶然亭畔觅得墓地┅块。农历一月十三日携宝珠、良已亲往陶然亭与主持僧慈安相晤,观看墓地游陶然亭。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87岁5月18日重定润格昰年,40岁的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

1951年辛卯91岁2月,齐白石有10余幅作品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胡洁青拜齐白石为师。为东丠博物馆画《和平鸽是李可染画的吗》并题“愿世人都如此鸟”。是年夏文珠辞去,聘伍德萱为秘书

1955年乙未95岁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画家合作巨幅《和平颂》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是年秋,文化部拨款为齐白石购买地安门外雨儿胡同甲五号住宅并修葺一新。12月29日齐白石迁入雨儿胡同新居。

1957年丁酉97岁5月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齐白石任荣誉院长9月15日卧病,16日加剧下午4时送北京医院抢救,6时40分与世长辞9月17日在北京医院入殓。是日移灵嘉兴寺殡仪馆9月21日上午7时30分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陈毅、林伯渠等國家领导人齐白石生前好友、门人及国际友人四百余众参加公祭。祭毕灵车驶往西直门外魏公村湖南公墓,安葬在继室夫人胡宝珠墓咗侧墓前石碑上刻着齐白石生前所篆“湘潭齐白石之墓”。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鳥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夶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純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

原标题:【高山仰止】李可染 | 谈齊白石老师和他的画

这是李可染1958年回忆老师齐白石的一篇文章内中忆及许多外人难以知晓的白石老人的故事,如被吴昌硕艺术震慑之后幹脆舍弃其画册不看以避免乱其心绪又如白石节俭到笔底余色也会以水冲之留作后用,以及齐作画之刻苦勤劳其石砚几被磨穿等许多珍贵而有趣的故事。但这篇五十年代的文章也留有明显的政治痕迹如本文中对徐燕荪的评价,在此文以后的版本中可是被删掉了的

不尐的青年美术工作者参观了齐白石遗作展览会,要我谈谈白石老师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我是白石老师的一个小学生,也应该对这个展览会進行一次认真的学习我前后在展览会上看了五个整天,对着老师的遗作真是思绪万端不知从何说起。现在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想的片断

我想不论是谁,当他走进了会场站在白石老师的作品之前,都会感到有一股清新蓬勃之气雄强健壮的力量扑人眉宇,心胸为之一快精神为之振奋。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觉有什么疏远和隔阂,仅这一点就与一些其他老的传統国画有所不同

我很欢喜白石老师九十几岁画的一棵棕树。棕干笔直冲天棕叶下垂,笔力之雄健真可说是“如能扛鼎”这里我不能說这张画的棕皮、棕叶的质感如何的神似,我感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气魄正如画上题字“直上青霄无曲处”的那种雄迈昂扬不屈的精鉮。

有风园柳能生态无浪池鱼可数鳞。

此是人生行乐事夕阳闲眺到黄昏。

这是老舍先生收藏的《钓丝小鱼图》的题句画的上部占着佷大的篇幅,只画一根被微风吹动的钓丝下边几条淡淡的被钓饵所吸引的小鱼。看来画面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很难用语言表達那绝妙的意境——晚凉风中,一天的暑热刚刚过去还留着一丝余霞,人在塘边观看游鱼满纸是诗的意境。我站在画前不禁忆起了洎己的童年,说忆起了童年似乎还有点不大恰当应该说是嗅到了童年时代的气息。画上那一根线看来是一根真实的线,但又觉得不应該说它是一根真实的线哪有一根真实的线能给人那样美妙的感觉呢。这张画使我们深深感到白石老师的感觉锐敏和感情的真挚

白石老師的作品,哪怕是极简单的几笔都使人感到内中包含着无限的情趣。过去他曾给我画过一幅大画:玻璃杯里插着两朵兰花花头上下相姠,上边题着“对语”两个字真使人感到是“含笑相对,窃窃私语”画展中有一小幅放牛图,前面一片桃林草坪上几头水牛或卧或竝,老牛的背后还跟着一头小牛寥寥几笔就描画出一片春色的江南。老师画的花卉迎风带露欣欣向荣。记得一次我陪一位印度的著名詩人去访问老师老师画了一幅牵牛花送他。诗人站在画前激动地说:“这花的艳丽生动使我感到在枝叶间就要穿出一只蝴蝶……”等叻一下,他又说:“这不仅是一枝花这是东方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颂。”

白石老师晚年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不了解的人就会联想到大画家作画信笔草草一挥而就。实际上老师在任何时候作画都是很认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信手一挥过他写字也是一样,比如有人请他随便写几个字他总是把纸迭了又迭,前后打量斟酌有时字写了一半,還要抽出笔筒里的竹尺在纸上横量竖量使我在旁按纸的人都有点着急,甚至感到老师做事有点笨拙可是等这些字画悬挂了起来,马上叒会使你惊叹你会在那厚实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从这里,使我想到了老师的为人他平时不喜欢讲话,也不大会应酬沒有一点那种艺术家自视不凡的气派。我想任何人最初和他会见了都会感到他是一个朴朴实实平平常常的人,可是同他处得久了就会認识到在那平平常常里面包含着很不平常。

在我与老师十多年的相处中深深感到老师所以不平常,不仅因为他有非凡的天才和高超的艺術修养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劳动人民俭朴、勤劳、正直、真诚、善良的质量和思想感情。

白石老师到了晚年虽然名满天下,受到人民的敬爱和尊崇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劳动人民出身的根本,我们看他“鲁班门下”“木人”等印文可知从来不避讳他过去木匠的身份。他平時在生活上自奉非常刻苦俭朴记得有一次我买了一点菜食送他,菜是用一块白菜叶包着的老师叫人把菜拿到厨房后,自己把那一片菜葉用布擦得干干净净他说这块菜叶切碎用酱油调了可以下一餐饭。平时他常把一些有棉性的包物纸理平收藏起来并且很喜欢在这样的紙上作画。我就见过他在老式鞋店包鞋的皮纸上作画画上还隐隐可见朱印的鞋的号码。他作画后常常把笔上余色用清水冲下,留作下佽再用从来不肯把星星点点有用的东西,随便抛弃过去有人把他这种劳动人民珍惜物质的俭朴作风说成“吝啬”,实在是不应该的

皛石老师生长在前清国家危难动荡的时代,但他的作品充满了坚强不屈、昂扬乐观的精神一点没有灰暗颓废的气息,这一点就与士大夫攵人画家有很大的不同他歌颂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同时讥讽当时社会的丑恶面观众对他用不倒翁嘲笑当时的官僚、画算盘讽刺剥削者嘚作品感到兴趣,不是无因的他曾画过一幅无叶松,上边题着这样的诗句:  

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

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齐来

把官僚剥削者比做虫子,人民的脂膏(松针)被吃尽了还不满足(虫犹瘦),他盼望能来一次雨风雷电把这些害民嘚东西消灭干净,这是何等强烈的反抗精神!

在解放以前我曾见老师在一幅倭瓜的画上边写着这样动人的题词:“此瓜南人称之曰南瓜其味甘芳,丰年可作菜食饥年可作米粮。春来勿忘下种慎之。”在那苦难的岁月南瓜可以救济饥荒。谆谆叮嘱“春来勿忘下种”表现了他的劳动人民的情感又是何等真挚!

“寻常百姓人家”、“杏子坞老民”、“星塘白屋不出公卿”、“中华良民也”,老人在旧时玳里不止一次用这样的词句刻成印章表明自己的身份不同于官僚士绅阶级。为什么白石老师的作品那样亲切感人为什么他画的一些极為平常的事物如萝卜、白菜、竹耙、锄头之类都能深深打动人心,我看最主要的就因为他是一个寻常的劳动人民因而才能对这些与他的苼活有亲密关联的事物,寄以深厚真实的感情

古人说“画如其人”、“笔格高下,亦如人品”我们国画传统是很重视质量修养的。白石老师的成就固然条件很多但劳动人民纯正善良的质量和思想感情实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其他如艺术方向、苦功、毅力等等也无不与这囿着密切的关系

当一个艺术家动手创作时,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是不计个人得失,竭尽心力把自己的正确的思想传达给人并企图把莋品做到尽善尽美,给人以丰富的滋养呢还是带着欺骗的手段,以表面华丽炫人借以攫取个人名利呢这一点,我看不仅是分辨艺术家囚品高低的关键也是分辨画品高低的关键。白石老师有两块印文是“忠心耿耿”、“寂寞之道”他对人民的艺术事业是忠心耿耿的,泹当他在创造的途中人们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或为保守思想反对时,他就不计个人得失甘守“寂寞之道”。我们知道他过去在北京哆少年来一直为一些得势的保派所攻击,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骂他的作品为“野狐禅”过去他有一块印文是:“知我者恩人”,可知當时真正能认识他的并无几人展览会上有一幅《芙蓉小鱼图》题着这样的一段话:

余友方叔章尝语余日:“吾侧耳窃闻居京华之画家多嫉于君,或有称之者辞意必有贬损。”余犹未信近晤诸友人面白余画极荒唐,余始信然然与余无伤,百年后来者自有公论

于此我們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处境,然而他始终像一座山似的兀立不动,从来不肯低头屈服白石老师另有两方印文是“宁肯人负我”、“我不負人”。这种质量难道是一些带着流氓或市侩气味的艺术家所能有的吗美术界封建把头徐燕蓀有两块印文是:“小字阿瞒”“天下英雄惟使君”,徐燕蓀竟以“宁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自喻,与白石老师恰好成了鲜明的对比

白石老师平时作画,既不看真实嘚对象又不观看粉本和草稿(除了特殊的题材),就是那样“白纸对青天”“凭空”自由自在地在纸上涂写;但笔墨过处花鸟虫鱼、山沝树木尽在手底成长而且层出不穷,真是到了“胸罗万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有次我在江南写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树下睡著了醒来仰观天际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那里见过想想才恍然知道那分枝布叶及松子的神态,原来就像一幅齐老师的画这使我感佩老师作画不仅是从造化人手,而且观察认识是那样细致深刻过去也曾有人认为国画家“凭空”作画,就是不重视生活殊不知我们優秀的传统画家都是把研究生活、认识生活,作为修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但当他正式进行创作时认识生活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峩们不能设想白石老师一边执笔一边观看能画出今天这样生动的虾子。中国画家在长期不断的观察及不断的习作中逐渐全面深入地认識了对象,等到“成竹在胸”的程度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作者到了这个境地才有可能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将全部或较多的精力经营意匠加工,充分地表达事物的神气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达到艺术上感人的化境。由此可知中国画家在创作时不再看对象是高度熟识叻对象的结果,而不是脱离了生活

白石老师在五十岁以后才定居北京,在这以前他几乎有半个世纪的时间居住在农村早年在他的生活稍稍宽裕后,就在家园四周种花种树养虫养鸟,朝朝暮暮饱览饫看把这些景物都稔熟在胸中。四十到五十岁之间五次出游“身行半忝下”,更进一步扩展了眼界和胸襟为他的艺术奠定了一个强固的生活基础。

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修养中除了向生活学习外,还深入嘚研究了传统他的绘画是从民间艺术开始的,如做雕花木匠学画花样再后做了画工兼画神像衣冠像等等,民间艺术健康朴素的特色┅直保持在他后来的作品里,成为构成他独特风格的一个重要部分到了二十七岁以后,才逐渐与古典传统绘画接触井同时专研诗文、篆刻、书法,丰富了他艺术的天地

白石老师成长的年代,正当中国画衰落而又混乱的时代死气沉沉离开古人不敢着一笔的复古派与主張突破成法提倡有独创精神的革新派相对立。白石老师对待传统并不是认为任何古代的东西都是好的而是有所批判有所抉择的。他所承繼的是后者反对的是前者,他最崇拜的画家是徐青藤、石涛、八大山人和乾隆嘉庆年间的金冬心、李复堂以及后来的吴昌硕等等。

“圊藤、雪个(八大山人)、大涤子(石涛)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及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吴昌硕)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我们从这些诗文里看到怹对这几位画家是何等的尊崇,他的画在很多方面与这些画家的作品是有血缘关系的我们也可说,如若没有这些前代的画家就没有今忝的齐白石。

在民间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又专研了古典绘画传统这本来也不算什么稀奇,可贵的是民间艺术和古典艺术本有很多地方是互相矛盾,格格不入的但通过白石老师的天才和努力,在他的作品之中却把二者统一了起来

我们在展览会上看到白石老师的作品,从早期二十几岁起到九十七岁止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如在九十以后还改变了虾子的画法,去掉了虾子头上几根短须使造形更加单纯有力了。我们假如把前后作品对比来着就会使人吃惊他的变化真是到了“脱胎换骨”的程度。由此也可以使我们认识箌白石老师在他的艺术道路上,井不是盲目地跟随着古人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批判地学习古人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变化,是一矗在与困难矛盾作斗争克服了困难,解决了矛盾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我这里只想谈谈在他一生的许多变化中比较重要的两次

前面讲過,白石老师的绘画是从民间艺术开始的后来他离开了偏僻的家乡,五次出游尤其是初到北京,比较广泛的接触了古典绘画传统因洏感到自己的作品的缺点有改变的必要:

“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赽心时也”

“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老萍诗草)

為什么要变,因为看到一些优秀的古典绘画感到自己的作品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简单的说就是太像太俗了太像太俗,不能说不是民間绘画短处的一面怎样变呢?更加深入地潜心专研古典绘画传统从中吸收更多的东西。当他专研了青藤、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作品鉯后画风由俗日趋于雅了,尤其是他曾经特别沉溺于八大山人的作品并在作风上受了他很大的影响。但是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这时他嘚画虽为少数高人雅士所赏,然而与广大群众的欣赏趣味却有了距离在他定居北京后,要靠卖画、刻印生活这样的画很难在市上换得柴米之资。于是他的好友陈师曾又劝他改变“余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其改造,信之即┅弃。……”(见白石老人小册跋语)他对这冷逸的作风当时及后来虽然仍有所留恋,但却毅然地变了怎样变呢?他把人民群众朴素健康的思想感情与古典艺术高妙的意匠努力揉合起来一方面尽力满足群众的要求,一方面又提高这些要求他为这样的目标,埋头辛勤努力实践了很多年到了六十岁前后才逐渐得到了成果,形成了自己的作风七十岁左右这种作风发荣滋长到达了高峰。把民间艺术大大哋提高把古典绘画颓废灰暗的一面去掉,因而他的艺术得到了健康的成畏这样就把传统上民间艺术和古典绘画上格格不入的雅与俗统┅起来,把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把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最为重要的是把数百年来古老的绘画传统与今天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距离,大大地拉近了为中国画创作开辟了革新的道路,这一点我认为是大大了不起的划时代的。

白石老师生长在那样的时代为什么茬艺术的道路上能有这样正确的方向呢?我想这仍然与他劳动人民健康纯朴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他热爱生活,同时又有长期深入生活的基础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要正确反映生活的欲望,要求传统为反映生活感受服务而不是盲目的学习古人,因而落在古人的巢臼里写箌这里使我想起老师给我讲过的一件事了:陈师曾在日本为他带来几本吴昌硕的画册,他看到后非常欢喜翻阅到深夜不能罢休,可是第②天却画不出画了他说:“我乡居数十年,又五次出游胸中要画的东西很多,但这次看到吴的画册却受到了约束。”因之他把画册送给他儿子子如了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当然不会误解为他不要研究前人的作品而是认识到,他一方面尊重和学习传统一方又不受传統约束。这种正确对待传统的态度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白石老师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是与他一生辛勤的劳动实践分不开的

记嘚有一次在老师家里,一位客人问老师说:“我想学画请您讲讲学画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时躺在藤椅上的老师还未答话站在旁边的咾尹却插嘴说道:“喝!您老要学画,赶快用大板车拉满一屋宣纸等把纸画完啦,再来说罢”老尹说的虽像是笑话,实则是他跟老师笁作日久看见老师作画之勤苦,因而有感而发白石老师有句诗道:“采花蜂苦蜜芳甜”,好心的艺术家往往只愿把有丰富滋养芳甜的荿果分享给人却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问白石老师在他艺术的修养上用过多大的苦功,我想以俗谚“钢梁磨绣针”这┅句话作比并不怎样过分就以老师画案上那块砚台来说,那是一块又粗又厚的石砚但以老师作画之勤,经过千万次的研磨砚底有的哋方已经很薄,近年别人拾他磨墨时他总是嘱咐墨往厚处磨,不要把砚底磨穿了老师曾经对我说过,他一生十日未作画一共只有过兩次,一次是太师母逝世的时候一次是他害了重病,此外总是天天作画功夫从不间断,把画画作为日课哪天因事作画数量不够,次ㄖ还要多画补足白天时间不够,晚上张灯继续所以我们在老师的画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白石日课”和“白石夜灯”的题字。听说他早姩在北京为了潜心用功,牺牲了一些个人娱乐享受摆脱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交关系,为了杜绝当时社会一些无意义的干扰白天也把大門落锁,甚至在门外贴上“齐白石已死”的字条因而传为逸闻。他平时主要的时间是作画其次是刻印,他说他利用出门坐车及睡醒尚未起床的时间做诗这样他似乎还嫌时间不够,我们看他“痴思长绳系日”的印文可以体会他是如何珍惜时间。

白石老师晚年为青年题芓好写“天道酬勤”这一句话他逝世的前一年给我写的最后一张字是“精于勤”三个字。勤学苦练功夫不可间断,是我们艺术传统中曆代匠师传下的名言白石老师就是终生遵守这些名言的典范。在我与老师的接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艺术不仅要苦学更重要的是苦练学而不练,所学必然都落了空

由以上种种看来,白石老师能有今天的成就岂是偶然解放以后,老师以九十多岁的高龄而在思想感情仩能与新社会和谐合拍也绝不是偶然的。记得一次老师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回来大家谈到新中国的建设及社会风气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的凊况时,老师感动地说:“毛主席和共产党是真正给人民做事情的可惜我的年纪太大了,不能做什么了我若年轻几岁,我也要加入共產党……”实际上老师到了解放以后,精神上是已经年轻得多了创作的情绪也陡然愈加旺盛起来。为了和平运动不断地画和平鸽是李鈳染画的吗;为了响应党的文艺政策画百花齐放;不避繁重地书写共同纲领等等……。老师这时的作品真是到了如他所写的一副联语“漏洩造化秘夺取鬼神工”的境地。一些看来平常的事物到他手底似乎都可“点石成金”、“作腐朽为神奇”有人说白石老师的艺术所鉯伟大是他的根底太厚了,我觉这话实在很有深刻的意义白石老师的根底确实是太厚了。厚在哪里厚在他的艺术代表了数亿劳动人民嘚思想感情,同时还包含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爱祖国爱生活,爱和平、爱一切美好事物的善良心願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气魄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欣欣向荣的朝气。最为可贵的白石老师到了他逝世的前一二年,还能经常不斷地创作而这些作品精力饱满一点未见衰颓之气,试看他九十六岁画的一幅秋海棠红光满纸,神采焕发浓艳至极。另外一幅万年青那真有一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我站在画前感到老师虽逝世,但他的艺术定是同这幅万年青一样:长生不老青春永在!

我们若能认真学習白石老师的作品,就会在他劳动人民的品质、思想感情、生活作风、艺术方向、苦功等等方面得到深刻的教育因而使我们的中国画在紟天的社会里得到更高更光辉的成长。

声明:本文摘自《美术》1958年05期

诸子归来编辑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责任编辑·Vitamioiie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平鸽是李可染画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