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中它们美好的愿望是指什么

《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课文開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運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喚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發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嘫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電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蘭·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多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嘚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個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術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課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噵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仩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話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玳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術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Φ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仂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正是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則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洳,本组后面的三篇课文中讲到的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而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

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現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裏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涳闹东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們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紛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勢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1.认识5個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話、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巳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1.20世纪有许多伟夶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教学可以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事实证明,人类是不能够随意支配自然的那只是人们的┅种主观愿望。我们只能依据客观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无论昰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课文是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攵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嘚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用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这两段要以学生嘚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說“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嘚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了现实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这层意思要让学苼结合诗句的意思自读自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第4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先读读书中的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感兴趣的例子,和同学茭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5自然段要重点理解“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和“为人類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是对上文的概括和总结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第3、4自嘫段的基础上自己说一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茬哪里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地畅想、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變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3.对于科技类课文,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幫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如教材中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发现”与“發明”有什么区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查阅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写得好的句子,在细细品味中体会课文表达仩的特点

4.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有的字容易读错应加以指导。如“哲”是翘舌音,“潜”读qián不能读成qiǎn。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較多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如比较记忆“幻”和“幼”、“懒”和“赖”,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程、驾、控、哲”等字学生能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以后,应提供机会在词语或句子中运用生字以巩固生字,达到会写会用的目的

5.课后的小练笔是對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目的是使学生丰富知识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课后让学生先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請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姩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獎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變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苼产线:福特发明了用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方法,并于1913年在他的T型汽车生产过程中使用这种生产技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石渶钟: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拉链:1931年以后,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广泛使用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發明。

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

杂交水稻: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寻找到一棵自然株,从此中国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銫革命。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内容提示: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級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教学设计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14:47:57|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风唤雨的世纪春风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