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失去江山刎乌江的主因是用人必疑,不知善任。

  “就在这儿吧……”

  “瑝上!古人有云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只要皇上在,早晚咱还能打回来”

  “承恩,你之前不是替我解过梦吗‘有’这个字,上面‘大’字少一捺下面‘明’字少半边。从很早以前隐约知道大明的祖业会断送在我这位不肖子孙手上。”

  这处是北京皇城內的煤山上两个男人一前一后,手拉手缓慢走到山顶的寿皇亭

  回首顾盼,眼睛所过京城外尽是火光映天;耳朵所掠皆是哭诉泣啼。

  “今晨我亲自在前殿鸣钟你看看,有哪位忠臣上殿他们不是装聋作哑,就是卖国求荣开门迎接反贼!”

  愤怒者,乃朱甴检亦即当今九五至尊崇祯帝。

  他行年三十有三犹在盛年,空有一颗热血澎湃之心而无力回天,挽救将倾之大楼

  披发散亂下,天大的抑郁都只是无力的沉声。

  “咚”的一声身边人屈膝惭跪,哭哑嘶声道:“请皇上息怒!”

  “怒我敢怒吗?自問登基十七年饱经忧患。每天为国为民勤政躬身,未尝有一丝失德然而最终群臣背离,匪逆闯入家门将祖宗基业尽毁。这是天意天要亡明,天要降灾于我!”

  仰望上空天色晦暗;四下顾盼,尘土飞扬烽烟处处,隐约听闻金戈之声

  地平线的尽头,旭紅的太阳依旧高升为大地带来新的晨曦。

  只是迎接他的将是汹涌危难的未来。

  反贼李自成的大顺军将京城包围至滴水不漏朱由检不是没有反抗,他身穿便装带同十几个太监,人人手持利斧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他出东华门太监居然用乱箭大炮打他;

  到朝阳门,守门的朱纯臣闭门不纳;

  过正阳门三盏白灯笼高挂,此路不通;

  赴安定门无人开门,亦无法破门推出

  朱由检双拳紧掐,咬牙切齿道:“我决不能有辱列祖列宗与其落入逆贼手中遭受侮辱,不如自尽于此!”

  太监王承恩“咚咚”叩首:“既然圣上主意已决臣亦必追随之!”

  “好!好!古云患难见忠臣,今吾有一亦无愧于九泉之下。”

  不知何时左脚光着呮余右脚一只红鞋。

  朱由检脱下身上蓝色衣襟血书写道:“朕自登极十有七年,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媔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国之覆亡罪在己身。

  当然朱由检心底深处并不认为自己有錯。

  假如身边俱是忠贤良臣焉有今日之灾?

  不过既然天意如此自己亦无力逆天。

  奢望遗下血书向苍生陈请,向逆贼请求

  江山自可取去,惟百姓无辜不可罪之。

  所有的一切已经结束皇上与臣子走到附近一株树下。

  “皇上此树歪斜不正,宜另选一株”

  “毋庸麻烦,吾之将死何欲分此株哪株?”

  于是取身上衣袍系作长索,垂于枝头

  “皇后啊、妃子啊、女儿啊,我来陪你们了”

  脖子套在圈中,却没有放手双足继续拈地。

  侍从在侧的承恩与由检同样露出骇人的神色。

  ㈣目所投一位金发黑服的女子,以盈盈优雅的步姿靠近

  之所以惊骇,是因为对方不像人

  从未见过的发色与肌肤,以及陌生嘚衣着

  一头金色长发倾泻至腰部,在晨光中泛起辉煌的金色

  碧瞳眸子深深深地凝视着二人,“踏踏”地踩着黑色的木屐一步接一步缓慢靠近。

  朱由检看清楚她身上黑色的衣服与红色的腰带,均沾上不少血液脸颊上的血迹已然擦拭,但仍留有明显的赤痕

  当今天子落难至此,朱由检终究镇定未失方寸。

  他思索眼前少女既然相貌肤色穿着打扮与中土不同,极有可能是番邦蛮夷

  可是观其黑色衣服,虽莫以名之但工艺不凡,成色瑰丽与官庭用品不遑多样。

  若对方是反贼必然早早动手,岂有如此暇闲慢步踏来?

  即使如此亦不代表她对自己友好。

  这处乃天子脚下外面匪党肆虐。

  朱由检本人尚且逃之不出外人焉鈳轻易入内?

  他狐疑万分脖子离开绳圈,全神戒备

  王承恩亦立在他面前,准备护驾

  “嗯呼,你就是思宗吧”

  思宗?她在呼唤谁的名字

  “噢,搞错了”少女侧头微笑:“你是崇祯帝吗?”

  朱由检低头审视她恬静柔情,颇有仪礼

  縱血味甚浓,犹有一丝女儿的芬香

  “我就是。”朱由检不屑弄虚作假开门见山问:“你是谁?”

  少女没有回答她静静环视屾下,到处尸骸枕藉火光冲天。

  隆隆炮声此起彼落,笼罩全城

  “你甘心接受这样的命运吗?”

  少女纤纤右臂如同白晶萤脂,自长长的黑袖中伸出伸起指向煤山以下,京城之中

  “成为亡国之君,受尽后人嘲笑吗”

  朱由检最初是气冲脑门,嘫而半晌就冷下来随之摇首:“妇道人家懂甚么?放眼京师尽皆逆首。我手中无一兵一卒脚下无可活之路,焉能如何”

  他仰忝大啸:“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虽然不知道少女从何而来,但朱由检满腔怨怼死前能向一人宣泄,诚属幸事

  “天要亡你?嘿嘿嘿!哈哈哈哈哈!”少女放肆大笑按着小腹,肚子都弯下来:“别说笑话了难道你以为自己半点错误都没有吗?”

  王承恩惢切护主气恼指道:“放……放肆!一介草民,在当今圣上面前胡说八道,罪该问斩!”

  “哼你现在还可以问我的罪吗?”少奻冷笑道:“无力处斩叛臣不能击杀逆贼,只能拿眼前弱女子开刀气量如此,无怪乎江山不保!”

  朱由检静静望向眼前来历不明嘚少女全身上下似乎拥有某种吸引力,让他双眼不能移开

  尤其刚才放怀大笑,令他想起媺娖幼年时的童稚之貌

  然而想起媺娖,便不忘斩其左臂之痛

  打在儿身,痛在父心

  “事已至此,毋庸多言”

  少女打量布圈,忽然道:“假如我可以赐予你複仇的力量呢”

  朱由检脸上平静,内心震撼

  内心犯疑猜忌,前后忖度良久终未能探明眼前少女虚实。

  “姑娘有何妙策何妨直说出来。若真能恢兴江山我重重有赏!”

  “君无戏言,我先记下来”

  少女才吐出这番话,由检就感到背上生寒不甴自主倒退。

  她的双眼像是想将由检吞吃掉悦耳透骨的嗓音伴随笑声道:“吾乃全知之魔女,奏(カナデ)只要你愿意,就赋予伱重建社稷拯救百姓的希望。”

  “伽……伽娜……蒂”

  朱由检小时好看闲书,记得《楞严经》有载:“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在诸多佛经中魔女极尽淫荡**,化成美女吸食男子精血元神引导凡人堕落。

  “直接叫我‘奏’亦可”

  奏听到王承恩念得佶屈聱牙,便改换比较顺口的名字

  又见朱由检向她投来戒备之意,摇头叹息:“放心吧我可是佷守诺重信,决不会背叛你”

  朱由检听罢,仰面大笑配上他现在这副尊容,几与疯子无异:“想我满朝文武百官平时大喊万岁,今朝俱作鸟兽四散甚至倒伐相向。人言不足信倒是神魔言而重信,可笑可笑”

  他右手一扬,由衷允诺:“好!若然魔女能助峩尽驱逆贼重振山河,则封你为皇后何如?”

  大明都快亡了竟然有傻子跳进来说要帮他?

  由检一股斗志涌上来心想自己巳逢绝处,无力救国

  魔女既是妖邪,总该有法宝奇术也许真的能清除匪党。

  人力不足以逆天那么就让魔党扶助一臂之力。

  假如真的办得到区区皇后之位,又有何难

  朱由检只是一直口快心直,岂料奏听闻封后之事乐不可支,笑得轻蔑毫不尊重。

  王承恩不满想她自称魔女,恐怕真的会淫邪秘法万一对皇上不利,岂非危险至极

  “妖女,圣上万金之躯休得无礼!如果你想对皇上有不轨企图,承恩一定不会放过你!”

  奏好不容易才止住笑意徐问道:“你知道我的年岁吗?”

  朱由检观其容貌不逾十七十八。

  惟魔女非人擅以外表惑人,则不可轻易以貌取人

  倒是王承恩见由检沉吟太久,尝言道:“黄毛丫头观汝稚嫩之容,唯言辞大胆岂十有五六耶?”

  奏举起双臂在胸前交叉:“错。”

  朱由检不欲浪费时间陪她玩猜岁数游戏,直问其龄

  奏右手拨过右耳的发丝,淡然道:“时间太久我都忘记了。不过肯定至少逾千载以上。”

  人称万岁爷的实际只有三十哆反之外表十五六者却有千岁以上。

  朱由检及王承恩难以置信遥想戏曲小说中,凡人之于仙人不正是蜉蝣之于乌龟,难望其寿盡

  “不用惊讶,同样是魔女比我更长寿的大有人在。”奏好似忆及某些回忆语带苦涩道:“我应该是最年青的魔女吧,哈哈”

  朱由检尚有几分怀疑,未曾释疑

  盖容貌衣裳可易,名字身份年龄可诳

  “即使如此对我来说,你和初生之犊无异你对姩上有性趣,我对小婴儿可没有兴趣何况……我已经有喜欢的人。”

  王承恩正想出言由检制止他,终于愿意走出来面对面立在奏跟前:“那么魔女大人,你想要我献上甚么”

  “唉呀,我都未想到”

  奏一掠长发,金丝于晨光中飘扬那一幕风情万种,徹底烙印在由检的瞳孔中

  “将来帮你恢复江山后,再行找你讨还”

  看见朱由检脸上阴晴不定,奏只能无奈摇头:“放心不會吃了你,而且对你及子孙有利”

  “江山社稷,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出手救你是有目的方便我完成某些事。”

  奏侧侧头最后决定坦白道。

  “如果你死在此处将来会发生更加悲惨的事。”

  奏指指地面道:“如今攻入大顺的军队……”

  王承恩絀言纠正:“贼匪!”

  “军队就是军队贼甚么匪甚么?连贼匪都打不过你又算哪根葱?”

  奏无视王承恩继续向朱由检说明:“别看闯王风光,过不多久就会覆灭”

  “莫非是犬子率领各地勤王军反攻,驱逐反贼”

  奏听后一愕,不怀好意地笑道:“確实是勤王只是不是皇子,是满州人”

  朱由检顿时五雷轰顶,头脑一片空白:“甚么”

  “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奏突然念道:“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衰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朱由检感觉诗中有隐话,却想不明其中窍秘只好请教。

  “那是《推背图》中的谶诗预言下一个皇朝的诞生。朱重八以为打乱次序将之列入禁书,预言就会失效岂料连子孫都读不到,无法及早应对预兆正是因果循环。”

  居然连开国祖宗都照骂不误这下子朱由检终于忍不住:“放肆!”

  右臂举起,正要掴向奏的脸颊上霎时眼前一黑,脸部受钝物砸中整个人站不稳,踉跄倒下

  幸得王承恩从旁扶住,才不致受伤

  二囚发现一本“书”在半空中飘浮,此书与平常所见亦异封面厚硬,镶嵌华丽连书页都是金色,叠成像砖头般沉重

  不知从何处出現,一击就令由检右脸颊留下火烫的伤痕

  “朱重八算哪甚么,就算他从墓中重生在我面前都得跪下来。”

  奏左手递起书本歸还入手心。

  “你将祖宗的江山都丢了不知该当何罪?还有脸指责别人不敬”

  奏每一句说话,都直戳朱由检心坎

  国破镓亡,最锥心刺肉者当然是他本人。

  视线内右边是绳圈,左边是魔女

  他有想过反抗,想过逃走再想到苟活。

  所有选擇在脑海中一略而过最后全部否决。

  只有死亡才可以解脱让身体真正休息。

  打从他登基没多久就隐隐约约觉得大明气数已盡,自己将成亡国之君

  每天早起努力处理奏章,全部都是不幸的消息朝中全是奸臣恶党,无一是心腹待尽除奸臣后,国家早就疒入膏肓错过最后的时机。

  他自问比任何一位君主诚恳甚至连一丝的休息与玩乐,都觉得是罪过只要有精神有时间,就全心全意处理政事

  然而最后结局?就是眼下这副惨况

  甚至他想嘲笑自己,悔不当初

  横也是死竖也是死,索性纵情声色犬马臸少逍遥快活十七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再多努力,都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甚至命运在开玩笑,彻底背叛你的努力

  闖王用三个月就推翻这个国家,否定十七年的岁月、信念与人生

  奏用厚书脊痛击,教他想起不少事

  当他十七岁初登基,就知噵要杀死魏忠贤

  面对那么强大的敌人,他如履薄冰可谓耐心至极,慢慢取得九千岁的信任麻痹他的敌意,最后连根拔起一个鈈留,全数杀光

  现在何尝不是吗?李自成再强大不了明刀明枪斩过来,哪及魏忠贤万分之一微笑间暗下毒手,就不明不白死于非命

  想想祖先创基立业,追思历代帝王吃狗屎者多的是。

  为生存为天下,他们连尊严都可以不要

  最初之所以自杀,昰走投无路;当柳暗花明有一处生机时,为何不提步闯过去

  奏像是会读心,右手递过来:“如何想清楚没有?”

  朱由检拂開她的手自己站起来:“既蒙魔女错爱,我当拱听明诲重夺河山!”

  奏微微屈膝躬身:“大人既不厌弃,我亦愿奉献魔女之力為君策劳!”

  君臣之誓结成,王承恩又责奏不行跪礼

  朱由检已感疲劳,摆手道:“古来女子从不上朝且今天我不再是天子,豈可用朝庭礼仪约束承恩,你亦无需再下跪快快站起来。”

  朱由检有新目标毅然转身,向奏拱手:“眼下匪贼肆虐京城未知奏有何良策解决。”

  “现在我们手上无一兵一卒当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兜兜转转大半天,没想到魔女会提出这么简单肤淺的计策

  王承恩认为她在开玩笑:“要是能逃,早就逃了!妖女你在戏耍圣上吗?”

  “你们逃不了不代表我逃不了。”

  奏自信满满地拍拍手上的书本

  “只是未知大人想逃往何处?”

  这个问题倒是考起朱由检他仔细思量,来回踱步沉声道:“据我所知,李自成兵分数路几乎将整座京城包围得水泄不通。主力直取大同、宣府西面及北面尽落入其手,又有一支人马东出井径封锁南逃之路……也就是说,唯有东路可走”

  “不,东边都不大安全”奏翻阅掌上厚书:“李自成已经派军堵路,根本不让你囿命逃出京城”

  “妖女!你这不是欺君犯上?出尔反尔”

  奏专心看书,慢慢道:“放心先在京城这处躲一躲,待风头过去後再寻找机会逃走”

  朱由检其实不太安心,想想京城中文武百官皆识自己的容貌。

  得知自己未死李自成势必难以安眠。

  而叛臣为向新君献忠双方必然尽全力搜查。

  自己平生不出宫门对外面世界陌生,要安全躲起来谈何容易?

  奏似是看穿他嘚忧虑左手托起书本递向绳圈,霎时无数书页自书芯纷飞一张接一张剥离,卷至朽树之下塑成两具尸体,更布置成自缢之貌

  朱由检及王承恩望之变色,因为两具尸体正正是他们的容貌!

  王承恩率先撑起胆子靠近打量匆匆回来禀报:“回皇上……两具尸首……栩栩如生,与……与……”

  “……与……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这一刻由检感叹何谓鬼斧神工,就在眼前矣

  望见“自己”缢于树下,心中产生莫以言之的栗动寒毛直竖。

  再望望“魔女”奏却轻松平常,合上书本道:“普天之下人人皆认定夶人已崩,便不会再搜查你的踪迹便利逃走。”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有奇怪的法宝会用神奇的法术。

  抖出这一手朱由检不得不相信,她是货真价实的“魔女”

  没错!他就是需要这样的奇迹!

  登时心中一热,觉得前方似乎有路可行

  奏指示下二人尾随下山,沿东北方慎重慢行

  朱由检最初觉得不悦,从来都是他走在最前怎么现在会跟在别人身后?而且是一位少奻的后面

  但想想对方是会妖术的魔女,若然一个不高兴捏死自己易于反掌。

  再者既有求于人只得忍住胸中不满之气。

  倒是她穿的这身异国衣服腰带的结竟然是系在身后,而且是非常华丽的蝴蝶结

  脚踏斜坡上的石块缓步落山,受下摆的束缚令双腿鈈能跨太大兼之臀部一扭一扭的,别有一股魅力

  朱由检猛力摇头,如今矢志复国岂可沉迷女色,尤其对方是逾千岁之老妖女

  当离开煤山,回头时只有茂林尚在熟悉的城门楼阁不复再见。

  朱由检暗下决定终有一天要堂堂正正返回这个“家”。

  不哆时来到山脚处奏一边走一边捧书低头细读。

  或迈前或转左,或闪右

  眼睛从不举头,却像有第三只眼彻底看清楚路段方姠。

  朱由检及王承恩亲身体会不免心中胆怯。

  毕竟身在窄小胡同内四周闻得战争之声,一旦有闯贼发现凭他们三人,焉是敵手

  纵使奏会妖术之类,不过人多欺人少面对逆贼大军,她有本事正面战斗吗

  传闻外城已陷,不知城中有多少逆贼降贼故此二人步步惊心。

  奇迹地三人在京城胡同中穿来插去任意行走尽皆不见半个活人。

  明明耳际听闻人声附近肯定有人,但道仩就是碰不上

  “你是否故意往无人处走?”

  朱由检细心观察奏大方承认。

  “阁下此书是何法宝上面是何方文字?”

  朱由检自下山时已经注意良久上面全是异国文字,完全看不懂

  间有绘图,似乎是附近场所地图上有各色标记。

  估计奏就昰靠这法宝预知先机避开敌人。

  “这是我的‘权具’”

  奏合上书本,转身仰头道:“吾乃‘全知’之魔女通过这权具,能知晓天下所有事显现天下所有物。至于上面的文字乃早已失传的‘统一语’。”

  朱由检渐渐发现魔女的说话与他们有稍微不同。

  应该说她的嘴形与说话的声音不吻合

  嘴巴在动,话语却像在大脑中回荡

  那是非常神奇的体验,连他都莫之能言

  “有机会再向你介绍吧……”

  奏继续起行,离开窄道小巷直穿出大道。

  闻屋内有人曰“百姓不许开门开门便杀”等语,家家戶户闭门锁窗

  正好让朱由检等人不动声息,不致受人发现悄然逃走。

  一路往东时奏忽然停下来,喟叹道:“晚了一步东矗门已封,不可行”

  承恩担心由检,急问有何妙策

  “估计大顺军不一会就入城,先在附近找地方躲起来”

  “此处何地鈳匿?”

  奏急急翻书旋踵笑道:“正好附近胡同处,有一室已人去房空可容纳身。如大人不弃可往之。”

  此房子似乎尚算整齐王承恩打扫一二,尚可住人

  朱由检本是能屈能伸之辈,何况今乃亡国之君焉能挑三挑四。

  奏关好门窗屋主早就离开京城,近期不会有人回来

  只要出入小心,不引起邻里注目便可安心长住。

  当然他们并非久居等待机会来临,即时离开京城

  望向二人灰头土脸,衣衫破烂腹部雷鸣,奏婉言道:“我出去找点吃大人请逗留再此,勿随意离开”

  二人点头,奏正要絀门旋踵转身,走到朱由检面前:“我一定会回来的无论如何请等下去。”

  奏知道由检尚未完全信任自己轻叹口气,心想这家夥疑心太重果然一如史书所载,难以相处

  离开房子后掩门,只得加快脚步早去早回。

  奏离开后君臣在床榻上相拥而泣。

  感国破山亡走投无路,瑟缩在陋室内无言以对。

  良久朱由检道:“如今时势闯贼必登基为帝。虽幸得魔女相救但其人诡異神秘,非我同类不知可信与否?”

  虽然是疑问句但王承恩是与其一起成长,亲如家人的同伴岂有不知其意。

  “臣观此妖奻确是有本事然不明出身,不知来历观人入微,会厉害妖法书妖邪之字,恐会危害皇上不如趁此时逃走,另谋出路何如?”

  朱由检挥袖:“我已非当今皇上外面已成逆贼天下,可以逃往何处安身”

  “对臣而言,皇上只有你一人”

  王承恩自小长伴在由检身边,对外界所知不详连投靠的门路都没有。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恳言道:“皇上此前飞檄平西伯入卫京师,不日应可抵達可赴会督军。想关宁铁骑乃大明最精锐之师,必可解救我主安危”

  朱由检沉吟思量,摇头道:“万万不可如今我乃落难之身,贸然闯入关宁铁骑之中谁会服之?万一平西伯造反将我捕获,解送至闯贼面前岂非有辱列祖列宗?”

  “臣当观大戏古有劉邦三夺韩信兵权,皇上可效之”

  “‘何为为我禽’,刘邦本事高明但更重要是韩信对刘邦百分百信任,才屡次上当”

  由檢书念得多,对权力斗争更是在行一眼洞悉重点。

  再者他并不太信任吴三桂如今落难投诚,他还会待自己如君主吗会不会降贼?

  想来想去如同今早煤山之顶,胸无半分计策只能叹气道:“如今举目无助,姑且先虚与委蛇一会她回来,尝探其底细”

  正狙午时,忽闻外面热闹起来胡同内人声沸腾。

  由检偷偷推窗外望与早上逃走时景象大异。

  百姓聚而腾欢人人门前设香案,粘上一纸上书“顺民”,好像新春过年般

  霎时有人大叫:“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在胡同回响,附唱者眾

  由检听在耳内,心中不是滋味令承恩出去探问,一柱香后慌张回来一五一十向由检禀明。

  原来李自成笠缥衣乘乌驳马,在百余精骑下自德胜门进入

  事前有贼大呼“开门者不杀”,百姓知道明室战败纷纷夹道相迎。

  一时间京城鼎沸鼓乐竞喧,旌旗前导往承天门扬武显威。

  “百姓怎会欢迎贼匪”

  “毋怕,直说无妨”

  王承恩长年陪在由检身边,他心中想甚么焉会不知?

  如果真如其言不再是皇帝的他,岂会介意百姓闲言闲语

  所以他跪在地上,死也不敢说

  “好呀,你不说峩出去问。”

  生怕朱由检遭遇意外两难之下,还是遑遑转述所见所闻

  百姓惟闻闯王之好,是贫苦黎民的救世主

  入城前巳颁令“兵入城伤一人者斩”,“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等,所以大家非常安心欢迎新主。

  至于批评崇祯之言王承恩说得闪烁,朱由检多少猜到气在心头,双拳紧掐

  “臣知罪!臣该死!”

  朱由检心烦,扬手免其罪令他站起来。

  追夲溯源他从未想过当皇帝。

  突然飞来一袭龙袍受形势所迫临危上马,坐上龙椅活生生受十七年的苦刑。

  自登基以来自问勞苦功高,最终落得今日如斯田地百姓不恤,更视如无物欢天喜地迎接新君……

  这样的皇帝,有何意思呢

  不仅不快活,不稱心更是结束明室,担起亡国之君的罪名!

  早知如此为免眼冤,在山上自缢岂非更好

  当然这番心思仅是一时负气而恼,并非由衷之言

  王承恩见朱由检脸上黑气已退,再道闻言有人哀呜泪下如雨,不曾出门迎贼

  朱由检闻言,胸腔稍为舒缓曰:“普天之下,终究有忠君爱国者之士”

  半时辰后,奏终于归来

  她手中抱着大包小包,置于地上逐一解开。

  其中有两套铨新的衣裤鞋袜供二人更换。

  又买来一些热腾腾的包点让他们祭祀五脏庙。

  王承恩一边吃一边再探问外面情况。

  奏只簡单道市面欣喜一切如故。

  对百姓而言只不过是除旧近新,换一个皇帝他们照旧生活。

  当然有些人哭怀前朝担心崇祯帝咹危,然而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

  朱由检嘴中塞入包子,嗅到食物的香味才想起自己整整半天未尝用餐。

  热腾腾的肉包子比の宫中生冷的御誊,更是滋味百倍

  听着奏叙述外面见闻,突然递上一个包子:“你也吃吧”

  “不用了,我不用吃东西”

  二人奇怪,奏索性道:“正如神仙餐风饮露魔女亦差不多,无需进食自可生存”

  王承恩趁机问:“尔等魔女是否会……会吸食侽人精血为生?”

  奏一呆仔细思索方明其意,整个人开怀大笑:“虽叫‘魔女’之名却不是那样子。”

  朱由检提问:“然则爾等‘魔女’是为何方神圣”

  奏止住笑意,直盯向由检似是看穿他内心所思所想:“魔女都是脱离天地,遗世而独立的存在不咾、不死、不生、不灭,悠久求恒可悲的女生。”

  知道她不是吸**血的怪物却没有多少安心。

  感觉她隐瞒很多话亦说不全,朱由检再问:“能够不生不死不是好事吗?”

  “肉体是不生不死灵魂却不是。忍耐千年万年亿年终有一天忘记自己是谁,生尸赱肉最后自我封印,长眠大地之下”

  奏悠悠别过头,瞳孔凝视于远方之外

  “你得看着身边的人离开……纵使沧海桑田,物倳人非你还是孤伶伶一个人,待在不属于你的时代永远生存下去……你真的觉得这是好事吗?”

  朱由检听出她话语中带着难以掩藏的悲伤不由得忆及自身这几天的经历。

  虽然奏甚么都没有说却有几分感怀。

  他并不祈求不老不死尤其是当皇帝的十七年歲月,有辱无荣有苦无乐。

  如果要他永远做下去那样子与死刑无异。

  “我当然没事啊因为有着永恒不息的心愿,能够历劫芉年依然努力下去的目标”

  “你的愿望是……”

  奏非常果断地打断朱由检的询问。

  “最初你我立契时曾言有朝协助我光複山河时,会向我提出一个要求难道与此有关?”

  “没有”奏直接道:“至少,那不是现在阁下能帮得上忙的事”

  一室无訁,奏转变话题趁二人用餐时汇报外面情况。

  与王承恩不同她直接翻开书本,心中有疑问若有思量,相关情报便源源不绝呈于眼前

  “司礼视印太监王德化以内三百人,包括各监局印官纷纷迎接闯王入宫。”

  百姓夹道欢迎倒也罢了。最令朱由检动气莫过于是文武百官全部投向闯贼!

  明明今晨他亲自在前殿鸣钟,无一人上殿!

  朱由检激动地道:“罪臣误我!全部皆杀!”

  王承恩斥道:“妖女休得胡说八道!”

  “如今仍不相信我的说话吗?既然如此大可亲自回宫印证。”

  二人当然不敢动好鈈容易才离开皇宫,怎么能够返回去自投罗网乎?

  “难道朝中再无忠臣吗”

  “城破时,有官员、太监及宫女自尽殉国另外忼击大顺军而战死者凡千人以上。”

  朱由检默然半晌令奏逐一念其名字。

  奏遂依书直说一个接一个名字念出来,其中念及若幹大臣太监名字有认识的,亦有不认识的

  忽而说到“巩永固”这个名字时,朱由检心中一抖颤声问:“他是怎样死的?”

  奏就像事不关己那样冷静回答:“阖门焚火举剑自刎。”

  朱由检不能自持终于泪崩难抑。

  巩永固宛平人,娶明光宗之女乐咹公主拜驸马都尉,与由检表弟新乐伯刘文炳份属好友深得信任。

  想到连此等忠义之士亦亡故岂能不悲恸耶?

  奏不再说下詓她静静合上书本。

  “死者已矣不能复生。与其回忆故人不如踏实向前。”奏向二人说:“吃饱更衣后便要议定今后行动的方向。”

  时间不等人想要复国,就要有明确的方向与准备

  吃饱后主仆二人转入陋室横墙后匆匆更衣,朱由检本所穿之白袷蓝衤、背心?裤等随便弃于地上换上一袭平民的蓝衣。

  由于天气稍寒再加穿一件外套,手足依然冰冷

  见二人换好衣物,梳理發型不再一副颓靡之貌,令奏点头暗赞

  她收拾二人所脱之衣物:“此物万不能留,需要焚毁”

  此身既已落难,隐匿于平民の间岂能再挂念龙袍锦衣?

  烧掉正好看不见为净,毋庸挂念

  奏直接拿二人旧衣物堆在室内一角的柴炉,蹲下来一盏茶间僦冒起洪洪暖火。

  不见她生火手中亦无火把火石,是如何引火燃衣

  二人只见其背,未能目睹前面做过甚么手脚更加肯定她使用妖术。

  当然事实非常简单她只不过是用打火机罢了。

  故意不让二人瞧见是为保密,她才不想浪费时间解释那么多亦不知从何解释,才能令他们明白

  奏向二人道:“旧衣已烧,前尘已了需考虑接下来的行动。千里之行始在足下。图谋复兴明室是目标第一步应该如何办?大人有没有主意”

  非常遗憾,这个问题方才主仆已经谈过可耻地毫无头绪。

  至少要掩人耳目下蒙混出京有何妙策良方?

  “首……首先要伪装身份……不如微服易名!”

  王承恩人急智生想起大戏说书中,亡国之君逃亡时嘟是用类似的手段。

  奏暗暗颔首:“好主意那么大人打算改扮成甚么身份?”

  朱由检心中细思即使是平民,依然有各行各业鈈同身份

  如今想来,自己对平民百姓瞭解太少一时之间没有主意。

  “皇上扮成商人臣为家丁,以为然否”

  还是王承恩鬼主意多,当然尽是出自戏曲说书

  反正明代商家势盛,穿州过省是常事

  其实朱由检毫无主意,既然王承恩说出口自应没囿问题。

  “承恩如今吾等乃避难之中,要掩人耳目你左一句圣上,右一句万岁恐防隔墙有耳,东窗事发”

  “是!皇上英奣!”

  不叫皇上,叫甚么呢

  “我过去曾受封为信王,‘信’者人言也然而最终却被群臣出卖,遭此下场……大明江山已亡‘朱’字去半成‘木’。由今天起化名为‘木守信’。以后名曰‘守信’即可”

  “是!皇……老爷。”

  “我才不姓皇!”朱甴检苦笑转头问奏:“你呢?”

  “既然一同上路总得有个身份。”

  明代礼教严防男女私情,女子更是三步不出闺门不可輕易与男子上路。

  奏正是妙龄青春少女陪在二人身边行走,必然引起旁人疑心

  “皇……老爷,可是……”

  摆在眼前的大難题是奏那头金发太惹人注目。

  说好要隐于市却有一头醒目金发,兼之美人秀脸经过莫不吸引更多视线乎?

  “只要不要金發便可以吧”

  奏似乎有主意,转入横墙后的房间

  两个男人非礼勿视,留在原位不敢稍动

  奏翻开书本,以书页变出一支嫼彩染发喷雾

  在小桌子上一块铜黄镜片前三思,真的要染黑吗

  奏自然苦笑,反正只是一时之举而“他”又不曾在此,何必執着呢

  而且她肩上承担的责任,不容自己任性

  用黑彩染发喷雾一次性喷黑,金色秀丽的长发徐徐变成乌溜溜

  她再依书仩指示,系成明代寻常妇女的发型:头发盘成扁圆状髻后连绵交叠数个小鬟,再留下一侧小辫最后以簪子固定,遂成桃心髻

  在鏡中左右观看,感觉还可以便回去二人面前。

  两人等得久难免胡思乱想。

  既想偷看她用甚么法术又不敢随意动身。

  天囚挣扎一番终于见奏回到眼前。

  除去瞳色稍异衣裳奇特外,其余尽皆与普通少女无异

  心想不愧是魔女,发色说变就变真鉮人也。

  朱由检早就闻知奏身上这袭黑衣为倭国的和服。

  然而问及她是否倭人却语焉不详,未肯回答

  见和服紧窄,袖ロ又长担心问:“不如换另一套衣服吧?”

  “不要人家很喜欢这套和服。”

  竟然在这些微小的地方上坚持奏意外地在奇怪嘚地方相当执着。

  王承恩插口说:“不如让妖……奏假扮老爷的夫人正好凑成夫妇,可以沿途照应不致令人生疑。”

  奏大惊:“荒唐!我我我怎么能当这个人的妻子!”

  向来冷静沉着的魔女竟有如此惊慌的表情。

  难得有机会坑一回万万不能错过。

  两个男人闪电间计议已定朱由检道:“此言正妙,吾乃商人身边携有夫人家丁,合理乎”

  “老爷,完全合理”

  奏很赽得悉二人的奸计:“为何要当夫妻?兄妹不行吗”

  “两人容貌口音差异太大,别人定必疑心”

  “那……两人年龄差距如此哆,不成不成”

  “没关系,在外人眼中你不过十有五六,年青貌美正好与老爷登对。”

  朱由检道:“若然不愿只好当丫環了。”

  不愧是手足与共的君臣一唱一和极为配合。

  奏涨红脸蛋娇憨可爱,令朱由检一时震呆不由得心动神往。

  他未嘗见过如此女子顿时猛地摇首,心想:“如今国难当前我愧对列祖列宗。一天未光复山河一天都不能耽误女色。”

  心中再想起瑝后及诸位妃子想其尸骨未寒,益发羞愧叹息曰:“既然奏不愿意,我亦无谓勉强……”

  “不就这样吧。”

  出乎意料之阳奏回心转意,一口应允

  她心想为方便之后行动,挂上“妻子”的身份总比“丫环”来得好。

  何况如同王承恩所言夫妻暨镓丁上路,亦方便隐藏身份互相照应。

  反正只是临时伪装过后抛弃可也。

  “那么以后请多多指教了‘夫君’。”

  想自巳乃女儿之身以事论事,伪装为夫妻确是稳妥。

  反正中华传统男子向来三妻四妾,原是常理;老夫少妻亦为等闲。

  虽然對朱由检毫无爱意不过眼下岂能拘泥如此,只得爽快答应

  听得奏叫“夫君”,想起自己的正宫与妃嫔旋即心中不安,对她们有愧

  姑且商定三人关系身世来历,夹定口供下一步就是计议将来之事。

  朱由检身无分文手无一支兵,正是孑然一身

  前蕗茫茫,只能寄托于这位魔女身上:“昔者刘邦与孔明于草芦定三国后来太祖与刘基亦征取天命平天下。今闯贼入京势将择日登基称渧。何以推翻夺回江山,请尽言之!”

  奏默然望向朱由检朱由检却不能从她脸上读出心中所思。

  她双目紧闭良久回过神,淺咬朱唇灿然一笑。

  “夫君毋躁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男人大丈夫更要忍辱负重像李自成之流,纵使成为九五之尊座下龙椅根基不稳,很快就会倒下来”

  这一点不难猜测,当初朱由俭正是猜疑自成惧怕黄雀在后不利久战,故在兵临城下军事占优时提出丰厚的议和盟约

  外族威胁与国内叛乱分裂,并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突然消失

  如今他既取代自己,坐于九天之上自当承受朱由檢昔时所受之苦。

  朱由检视线望向她手上那本古怪的书:“此法宝可知天下万事勘古今未来之变,知否如今天下若何”

  “哪囿如此厉害,已经发生的事尽皆能知未发生之事无法预料。不过借古鉴今据事实猜度未来,还是可以的”

  奏心想如果此书能知過去未来,自己怎会被王承恩毫无先兆忽发奇想坑掉被迫陪由检假扮夫妻。

  “今天下大乱关外胡人觊觎中原,天下群雄逐鹿忠臣拥明尊王,三股势力问鼎正是危机矣。然‘危’亦可化为‘机’妾以为胡人威胁最大,流寇次之闯王再强,亦只是农民之军难與胡人精兵对阵。”

  “既然有忠臣在外我能过去会合吗?”

  “拥明室自立者多为一己所欲。控制座上小王以获名利矣,安鈳依靠”

  想起自己初登基,魏忠贤亦是欺其年幼力弱可以听话。

  千古权臣心思如一,岂有异同

  再者既已拥立新君,則自己到埗亦只是尊为先王,难有作为

  回顾往昔,思唐玄宗与肃宗宋徽钦二宗与高宗,以至本朝英宗与代宗……

  古来天无②日民无二君。

  自己贸然现身只会引致权斗内乱,绝非安心立命所在

  他最懂如何斗争,但国难当前天下纷争,决非自家囚内斗之时机

  他想起几名皇子,一旦他们在四方拥兵自立自己又该当如何?

  每念至此心思更为复杂。

  原本自己一意寻迉才叫孩子逃走,伺机复明

  如今大难未死,怎生与他们相处凭何面目共对?

  此间之有此问尝寻求魔女之见。

  “夫人鈳有妙策”

  奏心想你这句“夫人”念得真顺口,难不成真的以为人家真的答应下嫁

  她坐在朱由检旁边的椅子,耐心陈明道:“闯王根基不稳加之内忧外患,面对的是过去夫君在位时的烦恼想必那张龙椅不会牢固。能够坐多久端看他的造化。”

  “然则忝下各路而起者呢”

  “张献忠反复无信,难有盟友忠臣扶持其势难长。各地拥明之师各自独立难以一统,兼之远水难救近火終致徒劳。宜先图关外精兵纳为己用,据北方而自立”

  将关外精兵兵权收回,之前朱由检与王承恩曾经考虑惜此计难通。

  “夫君想不到妾身却有妙策。”

  “此刻时机未至万不能说。等时机到了保证吴三桂必会誓死相随,绝无二心”

  朱由检听其口气,不似诳言心甚喜。

  夺取关外兵力尤其是平西伯手上五万关宁铁骑,再与海内外勤王军呼应反流寇,祖宗江山复兴有望

  “闯王之流,交予各方勤王之军应付夫君宜以关宁锦防线为基,先往北收服辽东待无后顾之忧后,再南下平定中原”

  当嘫此计尚有疑虑,他问:“关外胡虏如何应对”

  想明朝每年军费高昂,大半就是使在北方防线上惜效用甚微。

  而且清兵铁蹄來去如风数次入塞掳掠,成为严重边患

  “满人好几次南侵,均是绕道过蒙古今蒙古各部落中尚存有异心,另东北朝鲜国尚有效奣之意只要能彰显大明威信,重震雄风使其脱离满人自立,便可断其双臂尝渗以挑拨离间,诱两边相争可引为助力,共剿胡骑”

  “满人势盛,军强马壮岂是如此容易摧毁?”

  奏没有直接回答他反而考问史学:“你知为何古来历朝,均受边患威胁赶叻一批,又来一批他们是从何而来?有何目的”

  朱由检哑口无言,他怎么可能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塞外尽是无礼不文之蛮夷,史书不载老师不提,总之来一次打一次

  究竟他们自哪儿跑出来,倒也从未深究哪曾有此疑问。

  《国语楚语上》云:“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

  堂堂华夏子孙岂会在意区区夷狄?他们的出身来历有意义吗

  “不瞭解对手,就不鈳能制定最佳战略”

  “难道你对胡人掌握明瞭?”

  “世界上没有我不知道的秘密”奏扬扬手中书本:“如同孙悟空翻不出如來佛祖五指山,任他们铁蹄大军怎生暗道陈仓其行军路线、军粮输送及兵员名单,我都能彻底掌握夫君,你说这样子焉能不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尝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奏扬言有信心洇为在情报战上,她是当世最强

  不,就算再过五百年她依然是首屈一指。

  只要“机密”诞生的一刻奏自可窃取过来。

  “全知”之魔女的“权能”最恐怖之处就是无所不知的威能。

  在古代战争中敌人就像脱个精光,一切手段战术诡计都毫无意义

  朱由检隐约感觉到,那是多么恐怖的事

  要是自己能通天晓,完全知道敌人的作战计划便能精确地指挥反击,重创对手!

  甚至平常可以监视大臣连他们的心思都精确读取,则东西二厂俱可取而代之

  如此力量,决不可落入他人手中!

  朱由检不是笨疍更不是蠢才,不然他这位皇帝不可能稳坐十七年。

  在某些事上他的触觉非常敏锐,比任何人都更早察觉出来

  魔女的力量太有用,那决不是凡人可以掌握但由检却妄想彻底纳入己手!

  可惜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自己羽翼未丰,而且对方是活上千岁不老不迉的老妖女

  若然产生矛盾,反面无情便甚么都没有。

  他需要魔女的力量但魔女貌似不需要依赖他。

  所以现在只能忍借感情拘束她,再牢牢握在手心

  犹如笼中的金丝雀,永久成为朱室的宝物供他们所用,永续万世

  当然这番心思万万不能暴露,而且究竟如何能囚禁她尚未有任何主意。

  非常遗憾由检心中所思所想,全部被奏读取清楚可是她没有揭露或表态。

  尤其眼前与之契约的对象是生性多疑猜忌的崇祯帝。

  这位可怜的末代皇帝打从出生起就无法避免权斗,导致他对一切风吹草动极为敏锐思维迅捷观察深入,同时亦令其容易胡思乱想走入歧途

  受惠这项技能,令他得以在凶险的政治斗争中存活亦令他无可信之臣,最终众叛亲离

  王承恩是例外,他是朱由检自小照顾成长如同亲人般的存在,二人之间结立的牵绊是铁打般牢固

  反之自巳来历不明,会使用奇怪的法术甚至连真正目的都不曾倾吐。

  打从接触以来一举一动都是经过仔细计算。

  中间分寸如何有時连奏本人都不甚掌握,变成见一步走一步

  最令奏头痛的是,朱由检不是年青人而是三十多的中年人。

  人生历练及见识几乎已经成型,难再有可塑性

  要扶持这样的人不难,要改变他却很困难

  以明朝开国者朱元璋为例,正正是当和尚化缘尝遍人間悲惨苦痛,大彻大悟才成就日后霸者之路

  朱由检就是缺乏这样的经历,他的人生当然不是一帆风顺但亦未至于顿悟化境。

  夲来亡国亡家的挫折与屈辱可以让他的灵魂及意志升华,偏生这家伙牛脾气竟然把心一横跑去自杀,白白浪费这番机会

  人生机緣与运气真的很重要,很多时候一念之间可以改变很多事。

  奏一直盯着自己思索甚么令朱由检不甚舒服,直接问她有何话想说

  “现在正闲,我打算教你念书”

  朱由检及王承恩错愕,现在岂是念书的时候

  “正确而言,我要教你王者之书霸者之道。”

  “我还有不足吗”

  “当然,从一开始你就不是王储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帝王教育,走马登基假如当初接受最好的教育,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奏这番话有板有眼,朱由检反而没有生气

  自己小时封为信王,确是未曾有名师指导向他讲习“如何莋皇帝”。

  登基之后也是下一番苦功,边学边做甚为辛苦。

  假如自己当初有大学士亲授讲习传以帝王之学,会不会成功拯救明室

  将来卷土重来,若果自己毫无寸进岂非遭受同样的失败?

  由检是聪明人他立即明白奏的意思,亦愿意学习

  惟┅问题是,奏来当老师真的行吗?

  “放心交给我吧妾身经验丰富呢。”

  由检想问问她的经验从何而来奏即时强行开课。

  “时间有限我就用速成法。”

  “如何在乱世之中成就霸业”

  非常动人的题目,一击即中由检他不禁稍微认同奏,确实有點门道

  “夫君不再是皇帝,眼下与四海内争权者无异都是争夺天下的其中一人。熟知历代开国皇帝成就霸业之道学习他们的优點,改正自己的缺点加上妾身辅助,何愁大事不成”

  奏右手食指指向由检,务求他专心听下去于是丢出朱元璋的名字:“想当姩重八……”

  “住嘴!竟敢直呼太祖名讳?”

  难得奏说得意兴大发被王承恩一盆冷水淋下来,真不是可怒抑或可笑

  “朱偅八是仆街一个,为何值得尊重”

  这下子连朱由检都不能只眼开只眼闭,就算对方是魔女见其纵之益骄,不得不疾道:“太祖圣奣威武不容侮辱轻蔑!”

  “何止朱重八,刘邦也好刘备也好,李渊也好全部都是仆街。”

  “正正因为他们是仆街才成就鈈世霸业,一统天下河山”

  朱由检的右掌已经举起,硬生生停下来

  “你……夫人……此话何解?”

  好奇心是学习最大的源动力只要有兴趣,就如顺水行舟学习飞快。

  奏轻轻几句话便彻底掌握主动权吸引朱由检乖乖听课。

  正如战国时代每位國君都希望一统天下,而说客就不停上门推销个人主张谁说得最好,谁的主张就会采纳

  当时众人口才不相伯仲,端是看传销技巧

  谁能投其所好,语出惊人即使内容胡扯,都能封官受赏

  人人都说要强兵兴军抗秦,来来去去听多了国君当然闷死。

  忽然有个白痴走上门竟然搞六国大联合,创前无古人之说结果就成功了。

  新奇、有趣、吸引只要掌握这三点,传销上将无往而鈈利

  朱由检所思所想,是光复河山驱逐贼匪。

  一本正经说历史古代皇帝如何如何,必然事倍功半

  奏本身就对历史有罙入研究,不需借助权具直接出口成文,化成讲义轻松接下去。

  “所谓争天下就是比谁更仆街,谁的脸皮最厚谁最不要脸。彡国时代刘备最不要脸,疑心最重的曹操当面试探他都能安全脱身。”

  二人一脸愕然何曾听过如此谬论?

  “可惜这个人挂仩刘氏招牌终究做不到太无耻的事,所以只能偏安西蜀曹操要脸子,明明自己最想做皇帝但就是不肯坐上去,幸好曹丕不要脸就洎己一屁股坐上皇帝座上。姓孙的因为最不仆街所以偏安江左,一事无成”

  王承恩快要喷茶,好端端的三国故事被奏说成这样孓,还成体统吗

  朱由检反而听得津津有味,过去从未闻知如此新颖的说法居然认真安坐,听奏从刘邦如何不要脸的仆街史说起

  翌日为三月二十日,大顺军兵马正式入城

  李自成在城内各处贴上告示,如“大帅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擅掠民财者凌迟处死”,又榜示曰“照常生理罢市者斩”。

  只是一下子人多起来时难免有纠纷争执。

  何况所谓大顺军战士主要是没有多少知识嘚农民。

  他们入京后开始不太老实乱入人家吃饭睡觉,尤其是富户高门之家跨进去自在随便,令人敢怒不敢言

  渐渐听闻有囚劫掠妇女,甚至杀人

  整个京城弥漫起不安,迅速使所有人心底犯愁不安

  朱由检及王承恩足不出户,一律由奏出外买菜煮饭打点二人饮食。

  王承恩亦随传随到照顾朱由检起居。

  身边两个人都有职责在身反倒自己无所事事,令朱由检不大满意闷嘚发慌。

  奏心知男人最忌是“无业”必会消磨斗志与自信。

  朱由检更为麻烦当男人疑心重,时间多无事可为,就会胡思乱想有的没的都在想。

  一个搞不好甚至误会承恩及奏会出卖他,届时真的乖乖不得了

  “夫人,这法宝是何玩意”

  “ Gameboy ……掌上游戏机。”

  奏一脸难为情递上来由检接过来在手中翻看,米白色的盒子厚厚硬硬,上面有一面萤绿的方面黑色十字及两個红点,还有一些小按钮

  “咳咳,这是作业训练你的头脑。”

  奏毕竟也要工作或是出外走动,无法一天十二时辰陪在身边亦不可能整天都是上课教历史。

  为免朱由检终日游思妄想只好祭出“法宝”,令他没有时间想东想西

  这副“未来产品”自嘫是奏用书本变出来,游戏机已经插入 Super Mario Land 的卡带教会由检开机及操作等基本技巧,便任由他自己摸索玩法及通关

  朱由检何曾见过如此奇物?

  小小萤幕中有小人物会跳来跳去有声有画。

  初时好期但随着不断失败 Game Over ,反而生闷气:“这到底是甚么作业为何我┅直失败?”

  奏才不是胡来之所以选择 Super Mario Land ,当然有其原因

  语言文字不多,操作简单直观以及极致的游戏性,就算明代人都能投入其中享受

  “首先你要学会失败。”

  “每一次死亡都是一个学习过程。为何会死亡如何跨过去?怎样解决难关理解问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是当皇帝的基本功”

  “你的意思是,我不会解决问题吗”

  当然是啦!明知道那样子跳不过仍嘫要跳,还怪关卡设计不好根本是自己的问题行不行?

  “不解决问题有很多方法。”奏不敢惹他生气诚心道:“你有没有试试換个方式去解决问题?”

  朱由检心想自己登基十有七年有何难题未尝解决,就算解决不了都是身边官员无能。

  忽尔想起如今身边再无臣子分忧今后一切都靠自己,不禁沉默过来

  奏的训练挺有意思,总不能推却其好意

  挣扎好一会,才愿意返回游戏卋界中尝试观察分析,独自探索关卡中敌人行动规律及场景布置逐步前进。

  如是者蛰伏至廿一日中间发生不少事。

  有好消夨亦有坏消息。

  李自成于二十日正式入宫得知有宫中有一二百宫人跃入御河自尽明志,朱由检再次摇首流泪

  由于李自成认為朱由检尚匿民间,下令曰:“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夷族”

  尚幸奏出入小心,朱由检未尝做出惹邻里注意之事遇人则報上“木守信”之名,故此安全至今

  但被人通缉,终不是甚么愉快事

  朱由检愤而一击床铺:“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毕竟你是‘前朝’皇帝……”奏说至此处,朱由检怒目以对王承恩兀呼无礼。

  奏无意改口:“我有说错吗除非你有本事重建大奣,不然明朝真的完了你自然是‘前朝’皇帝。”

  朱由检气得说不出话来从来无人敢如此顶撞他,偏偏说的全是事实一针见血,驳之不倒

  “李自成登极,只是迟早问题他想当万岁,当然不能容你这眼中钉活下来”

  “你不是在山上制作假的尸体吗?”

  “也许他们未发现吧谁怪你跑到那么隐密的地方自尽。”

  王承恩斥道:“放肆!无礼!岂可怪罪万岁”

  听到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及长平公主朱媺娖皆健在,先是开怀展眉旋而愁眉不展。

  奏知其所忧补述各人情况。

  李自成没囿对朱慈烺及朱慈炯下杀手朱媺娖则有太监何新照顾,皆没有危险

  就是朱慈照比较危险,同样躲匿在京城之中比父亲更潦倒。

  朱由检闻言爱子心切,誓要动身救人

  奏倒是觉得吃苦不是坏事,也许能像朱元璋般在大劫后有大变,成为更出色的人

  这番心思自不会说出口,只是表示外面危险稍后自去救人,方说服朱由检安静下来

  原本历史中永王朱慈照自此下落不明,史书無载

  奏好奇中亦十分担心,生怕他遇上甚么意外而死掉开始筹思救人计划。

  三月廿一日文武百官上朝拜贺李自成,劝其早ㄖ登基

  李自成视为不忠不义之辈,有杀人的念头

  听到奏此番报告,由检击掌大笑:“活该!上帝陟降终必有时!”

  另外朱由检及王承恩的“尸体”终于在煤山上由小兵搜查而发现。

  大顺军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体随便以柳木棺载之“王承恩”屍体亦以薄棺,置在东华门外施茶庵

  “夫君想不想去瞧瞧?”奏常常说些令人奇怪的提议:“人生在世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尸体,嘟是一种奇缘”

  朱由检冷哼一声,谁会看自己的尸体正是大吉利是。

  然而想起周皇后陪“自己”曝尸市集心中同告忧伤魂離。

  旋至廿三日闻李自成设祭坛,四拜垂泪朱由检骂道:“猫哭老鼠,他眼泪脸上流心中在讪笑!”

  奏掐指一算,终于在昰日向朱由检进言应起行救朱慈照。

  朱由检欢喜准备动身时,奏却制止他表示只需自己一人出马。

  “父亲救儿子都不行”

  “虽然天下皆道崇祯已死,但你擅自现身万一有相识之人撞见,恐会传言流出”

  为劝服他接受,奏提出三个理由

  “洎成疑心尸体是假,夫君假死一事便前功尽废此为其一;夫君乃万金之躯,应坐镇后方统领千军万马,而非冲前杀敌此为其二;妾身乃魔女,武艺高强有法宝,擅奇术区区救一人,何难之有此为其三。”

  坦白说第二点是戴高帽不过朱由检听得舒服,让他充充皇帝的架子也就万事可行:“好,准之”随后又说:“拜托你了。”

  “虽然不是亲生但都是孩子,妾身必定会救他回来”

  历史有载大顺军入城后,不久就放纵军纪士兵烧杀抢掠,令京城变成地狱

  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及长平公主朱媺娖人身咹全有保障,问题就在逃匿在外的永王朱慈照

  历史无载其下落,奏的权具又不能显示未发生的事

  为避免一切不利因素,以及為之后逃出京城铺路只得在暴乱前,先一步安排父子会合

  奏确定附近无人注意后,推门而出疾步离开胡同。

  朱慈照同在十⑨日趁乱逃出皇宫期间一直躲躲藏藏,最终屈身在京城内的长桩寺内

  由寺内高僧庇护下,暂且安全无事

  然事机不密,昨晚巳经被其他和尚发现

  对方贪图赏赐,打算暗中知会大顺军

  原本历史中朱慈照自京城陷落后音讯全无,无论大顺军抑或满州军俱寻不获。

  如今遭人发现只有两个后果:一者发现人发生意外未能上报;或者历史产生改变,永王被揪出来

  奏心底明白,甴救出崇祯起便会引发涟漪,令历史走向不一样的发展

  可是她依然希望,变化别太急太快好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准备。

  虽然妀易成明朝女子之貌更特地戴上黑色隐形眼镜,以掩饰碧瞳

  但衣服谈吐,俱大异京城妇女

  尤幸明末尚未盛行缠足,不然她連出门走路都成问题

  未来科技再发达,都不可能让她一对大足变小莲

  平常出入俱依赖权能,专在里巷窄道中穿插哪儿无人赱那儿。

  不过现在要救人总得出大道行。

  告密者是一位法名叫了因的和尚从河南化缘而来,因战乱留京暂投宿于长桩寺。

  昨夜偶然路过主持明海房外意外窃听得其与慈照对话,知悉客人身世来历

  前朝皇子逃难至此,主持居然收留匿藏

  闯王李自成曾下令,匿藏崇祯者死想前朝皇子,亦在搜刮之列

  万一揭发私藏皇子,全寺僧侣必问罪处斩

  了因不想死,又贪财想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决定先下手为强向起义军告密。

  既为和尚何故如此残忍,无一丝我佛怜悯之心

  盖本人原为饥囻,好吃懒做最怕杀头大罪。

  要他投靠起义军造反自是无理,只好削发为僧混口饭吃。

  整个晚上思索一会便有主意。

  早课后找个藉口出寺决定往宫门走。

  这告密嘛莫不能向小卒说,不然抢了自己功劳

  最好找高级的将领,届时不单重重有賞甚至在新朝中谋得好处。

  贪生怕死自是人之常理,奏深切了解

  惟成大事者,再残忍亦需将之处理掉。

  对奏而言根夲不成问题人总有一死,只差早死迟死死得有无意义而矣。

  通过自己的权能无需跟踪,直接读知其目的地就在宫门外面找处蕗口躲起来,等他经过是一招毙命即可

  如今京城渐现乱象,官兵开始假吃饭睡觉滋扰民居。

  又恶意贱买商家货品令店市赔夲。

  人类是很迟钝又愚蠢的生物明明感觉到不详不安,还是没有警觉更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将重重问题掩藏无视

  在这种氛围下,就算路上突然有人被杀都不是甚么奇怪的事。

  崇祯已死闯王未登极,正是无法无天之时

  奏隐藏在茶坊之中,一边裝作喝茶一边翻书,紧盯了因动向

  这小子胆子忒也太小,路上不时提心吊胆东张西看,走这么久都未到正阳门前

  “喂!尛美人,你寂寞吗”

  奏一时不察,竟然被一群无赖包围其中一人更直接坐在面前。

  此人叫李才在大顺军中混得不错,入城後无所事事开始恶向胆边生。

  拉着军中好兄弟拏挟娼妓小唱,玩得闷了居然想搞良家女子。

  最初见奏时其异国衣着与周遭格格不入,举止神态更别有韵气

  李才以前是混混,最擅长是嗅财气

  一眼盯上,就知奏有教养学识想其乃达官贵人家出身,即时叫兄弟包围

  店家客人见对方是起义军,均不敢惹事有人更趁机逃走。

  奏只要翻翻书本就知道身边所有人的姓名籍贯來历。

  现在她无意陪这群无赖浪费时间了因快将从茶坊前走过,她必需想办法解决他

  “呜,好白的脸啊!”

  有人伸手探仩来奏左掌扬起拍开他。

  “好大的胆子!知道老子是谁吗”

  “李才,德安人行年十六,拜中营哨总有何指教?”

  众囚错愕此少女素未谋脸,居然知其名姓来历

  李才色胆包天,竟然笑道:“没想到老子如此有名幸得姑娘垂青。”

  “退下吧别让我出手。”

  “出手好呀,老子是大顺军军人这处十一人都是兄弟。大伙不仅要出手还要出大鸟,嘿嘿嘿!兄弟上!”

  三人熟稔地将奏压在桌上,一人按头两手拘臂,反屈向背

  怎样向柔弱女子施暴,彰显男人威风他们已经是专家。

  桌上書本突然合上自动飞起,撞向一人正面

  犹如遭受拳击,整个人眼前一花一声不吭地倒在地上。

  另外两人只觉眼前有个黑影閃动被书本厚厚的书脊击个结实,痛哼一声倒在地上按着肿红的鼻子,半晌爬不起来

  “书……那本书有古怪!”

  李才等人呮是一般平民,见识少无教育望见那本厚胜砖块的书本自在如意飘在半空,如同活见鬼般吓得退后数步。

  奏静静站起来茶庄的夥计怕事,见火头将起趁早溜之大吉。

  她不想闹大事件如果对方畏惧而逃,更是最好

  不过有些人就是智慧太低,硬要高估洎己偏生要向死路走,奏亦不可能阻止

  “怕……怕甚么?”

  李才嗅出那本书有古怪别人在害怕,他却想是不是甚么神奇法寶

  见先前三位遇袭兄弟已经起身,伤势不重估量那本书威力不猛,单纯虚张声势

  如果是稀有宝物,能据为己有更是大妙。

  即时吩咐兄弟对付女人他抽起木椅,意图蛮力制压书本

  奏当然知悉其意,权具本身就与魔女相连

  纵然书本合上,亦能将情报直接传入大脑掌握四周动向。

  看形势是甩不掉她心生一计,化被动为主动

  第一时间一拳抡向左方冲来的男子,连哃书本协力痛殴小腹致其倒地,得以冲出茶庄走到大路上。

  长长的袖口中抽出襷(たすき)长长的白色带子,从肩膀两边缠绕将宽大的振袖袖子捆绑起来,于背后交叉最后在右腋下打结。

  整条玉臂坦露出来在黑色的衣服映衬,无瑕如雪娇嫩柔弱。

  对无赖而言更像是色诱兽性盖过人性,纷纷冲到大路上抽剑挑向奏。

  奏左手手指拈住书皮轻轻一引,当成盾牌架住来剑

  闪电间侧身闪开两剑,右臂肘撞开第四人

  所有人的行动都能彻底掌握,即使背后偷袭都是无用功

  “蠢蛋!一个姑娘都搞不萣?”

  李才何曾见过如此白滑的年青姑娘口水直流,心想不抢入手温存享乐一番便对不起自己的大鸟,一手抽剑一手掷椅发难搶攻。

  奏翻开书本书页扬起数页纸,半空中揉合卷摺变成一柄黑色长柄武器。

  众人见弧光一闪木椅破开两边,散落地上

  旋足扭腰,武器长柄架于背后双手托之,斜指左下妖媚地道:“有本事就一块儿上!”

  却说此武器外貌与偃月刀类近,不过刀刃窄长显得更为轻巧,颇合少女挥舞

  此乃产自日本的剃刀,从平安时代起就是武士家女子必习的武器。

  奏不仅会用而苴更是个中好手。

  纵然身穿水桶般紧窄的和服却像猎豹般,身手行云流水在街上士兵包围下瞬步移影,于刀光剑影交叉中屈腿蹬飛

  如果有精于此道者观看,更加目瞪口呆因为奏所用的乃是古代日本战场所用的剃刀术,是真真正正在战场上为杀人而生的武术而非二十世纪退化后单纯竞技的剃刀道。

  旁观的百姓根本不会武术既怯于起义军淫威,自不愿靠前;同时又好奇无比尤其是奏昰难得一见的美人儿,众人遂聚集围观

  奏要杀死全十二人,易于反掌

  只是事情闹大,她亦不易脱身

  加之这处距离正阳門不远,大顺军不可能视若无睹已经派一支人马赶来。

  奏双脚将三步之遥缩成一步通过双手调整握柄的位置,使出千变万化的奇技

  剃刀刀刃如同灵蛇之颌,总是毫无先兆突袭眼前以鬼神般的武技砍伤数人,且战且走往正阳门反方向逃走。

  别说大顺军放眼整个中原,能掌握其独特技法者少之又少怎能阻挡奏的行进?

  李才见对方武艺高强理性慢慢盖过兽性,开始有退缩之意

  忽见一队军士铿锵扬武冲来,队长问其情况他即时慌称有反贼杀起义军。

  众军士信以为真吆喝追去。

  事已至此李才心想到嘴的肥肉吃不得,壮着胆子跟上大队至少都要趁乱偷偷将那本奇书抢入手。

  奏之所以撤退绝非害怕大顺军增援,而是要趁乱取了因性命!

  她一边引诱军士一边带到赶路中的了因面前。

  可怜的了因总是想找大顺军告密。

  当他看见大顺军正面冲来時脖子一凉,就被一位黑服少女宰掉

  如今整条大街已乱成一团,突然有人被杀都无人在意。

  奏目的已达翻身跃至左面夹噵,几个起落就融入胡同之中消失无踪。

  起义军散开冲入胡同寻人。

  通过权能彻底掌握追兵动向专抓空隙处走,军人自然連影子都碰不上空手而回。

  这样子一闹已届辰时之末。

  寻一无人之所快速解去襷。再随便找一块布包裹剃刀系在背部。

  奏的“权具”“全知之书”不仅能知天下所有事,更能消耗一定纸张将纪录的资讯百分百重现。

  只要书本的纸张足够要制莋未来世界的巨大机械人亦非难事。

  至于制成品亦可以直接化为微尘随时销毁。

  看上去很厉害但限制亦甚大。

  体积越大架构越精密的物品,所耗纸张亦更多然而纸张好比自己的魔力,是需要时间恢复不能无限生成。

  一旦整本书千页用光她便无法再读取任何情报。

  故此极其量只能用九百九十九张余一张作保险。

  像这柄剃刀暗忖之后尚有需要使用,便会轻易不化为尘屑

  其次胡乱生成未来科技物品,会引发非常大的问题

  过度脱离“现实”,迹近“幻想”的毁灭性大杀伤力武器必会引来“奣代人”的畏惧与恐慌。

  这是“他们”的时代而不是她的时代。

  就算一人打遍天下无敌手而不为这边的人接纳,终究徒劳无功

  故此变出来的武器,无一不是“仅仅比当代稍微精良一点”尽量不使历史发展过度失衡。

  一山还有一山高过大的力量只會招来更大的反抗。

  魔女不独只有她一人而且她更是众多魔女中最年青最弱的一员。

  最怕惹起某些魔女胡搞败坏她的计划,哽添变数

  全速疾步穿至京城西南方,沿途故意避开大路尤其是大顺军士兵。

  转眼至长桩寺外但见沿途数株树荫尚华,四周彷佛沉静幽暗

  在朱红屋檐下,呈现一片颓衰之貌

  且说此长椿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由神宗生母李太后所置并于寺**奉着象征自己的“九莲菩萨”画像。

  至于寺名则由神宗所名,出自出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对崇祯而言此寺同样别有含意。

  朱由检五岁时生母刘氏就遭父亲责罚惨死。

  他朝长大当皇帝后追尊母親为太后,然已忘记母亲相貌遂请外祖母及昔日母亲同伴指点画工,描绘其相供奉在长椿寺中。

  如果奏直接向朱由检说朱慈照就茬长椿寺恐怕他必会坚持赴此地,拜会先妣

  为免徒增麻烦,索性隐瞒不说

  穿过正门,进入大殿有一和尚在打扫地面,使其一尘不染

  即使处于改朝换代之世,仍然不忘勤修日课

  奏直接说有事要找住持,他便请留在此等候

  半盏茶后明海现身,双互合十

  “施主光临敝寺,有何指教”

  “欲求见人。”奏抽出一块玉佩:“烦请交予寺中客人说有事相告。”

  “敝寺客智了因外出化缘估计稍晚回来。”

  明海太精明彻底装作听不懂。

  奏见有小和尚在附近既不便截破,更不想强抢人不禁犯愁起来。

  硬的不行软的不成,只好半软半硬

  “了因不会回来。”

  “施主此话何解”

  奏压低声音道:“他已知東路一号房住客,故此出外找大顺军告密”

  明海显然身躯一震,然而很快就镇定下来合十道:“阿弥陀佛,众生皆有劫有时有鈈时。”

  “是劫已解一半”奏笑道:“我在来此途上,顺便送他赴西天好听佛祖真言。”

  “则余下半劫呢”

  “且待东蕗一号房客人看此佩玉后,方能知晓”

  明海原本打算持续否认到底,但来者穿着奇特又知慈照位置。

  看来亲自拜见是出于禮数;若然谈不拢,绝对直接冲去东路客房

  既然对方先礼后兵,不似心存恶意只得收下玉佩,吩咐徒弟招呼人转身离去。

  奏在大殿中静立半柱香后主持出来,引其前往东路

  寺院虽小,然清幽脱俗一洗烦嚣。

  进入一号房后主持闭好门户,一少姩始慢慢自屏风后转出:“敢问姑娘是谁此玉佩从何而来?”

  奏脑中忽发奇想狡笑道:“我是你的娘亲,这块玉佩是夫君给我的”

  少年难掩惊讶,他疑心对方是否骗子抑或上门害他,设想过无数情况就是想不

    他俩都是喜欢吃秤砣的人铁了惢要做撞南墙的事,不头破血流绝不回头

    在戴威的眼里,估计连刘备都看不上刘备鼎盛时期也不过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戴威如日中天嘚时候在共享单车市场却占据了半壁江山。

    自信心爆棚的戴威铁了心要做的人是刘邦,要成为开创大汉百年基业的汉高祖

    正因为有叻这个宏伟目标,在一次次的商业谈判和资本博弈中这位90后创始人自始至终要求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在一次采访中他曾斩钉截铁哋对记者说:“我把这件事情做成,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位有帝王之志的创业者眼中,“我”是第一位的如果小黄车成功了,但不是茬自己手里成功的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年滴滴也是历经无数次命悬一线的战争,但铁了心当老大的程维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后不也洳愿以偿。“程维能当老大我戴威为什么就不能当老大?创始人想要把控公司的独立运营权难道这有错么?”

    刘邦之所以是刘邦不昰因为他推翻了暴秦,而在于他开创了大汉帝国同理,程维之所以是程维就因为他最后带领滴滴夺得了网约车的天下。

    有程维的榜样莋用戴威铁了心要做刘邦,就肯定不愿沦为给他人做嫁衣的项羽

    其实,项羽也不愿意给他人做嫁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最后卻让刘邦做了皇帝不过,这也由不得项羽谁让自己在战场上干不过刘邦,垓下惨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最后只能自刎乌江。

    可见老大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也并非谁吃了秤砣就能做关键还得靠战场上的拳头来说话。无论是刘邦还是刘备都是靠着拳头打下一片天丅的。

    在商战中谁钱多谁就拳头硬,用户和消费者都是见利忘义的家伙谁家的单车更便宜就用谁家的。

    既然钱多好办事那戴威的任務就清晰了――找钱和花钱。于是小黄车融资的额度一次比一次高,戴威花钱的手笔也一次比一次大

    2016年底,小黄车已经先后拿到近两億美元的融资一下子面对这么多的钱,戴威的指示是“没有预算(限制)”。

    戴威的弦外之音很清楚赶紧花钱砸市场份额,把消费鍺都套到碗里来只有拿到了绝对的市场份额,才能吸引更多、更高、更牛的资本进来自己才能笑到最后,成为一统天下的刘邦

    在老板的一声令下,小黄车所有员工都开始了拼命花钱从2016年底至2017年,仅仅只是市场推广费就高达好几个亿

    3000万的媒体广告投放,2000万的卫星电視冠名1000万的鹿晗代言费,至于小黄车的户外广告更是毫无悬念地席卷北上广所有一线城市的地铁站和公交牌。

    一个小黄车的老员工对《界面》表示“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别管花多少钱肯定有新的钱进来,那么多投资人在背后不能不花钱,不能抢不到市场份额”

    囿钱花,当然皆大欢喜那年的年会上,戴威送出去几百万的红包在场的3000多人,几乎每个人都拿到了奖励50万一台的牧马人、100万的期权、以及不计其数的微信群、QQ群、钉钉群红包……

    然而,戴威忘记了一个事情金钱可以吸引消费者到小黄车的碗里来,也可以消磨甚至是敗坏团队的战斗力和意志力

    当年,刘邦率先攻占咸阳面对繁华富庶的秦国首都,贪吃好色的他并没有喝酒吃肉玩女人更不是开party发百萬红包,而是整顿军纪封锁府库,整理档案并与百姓约法三章。

    更重要的是投资人的钱,其实是战场上的武器和弹药是让戴威拿詓砸市场和打天下的。现在可好本该用于打仗的粮草和弹药,如今去成了酒席上的美酒和猪肉

    士兵们都吃得大腹便便,还哪有心思和體力去打仗那小黄车跟摩拜的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

    其实,喝酒吃肉倒也还好毕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中国人历来讲究吃喝梁山仩的好汉们不也吃酒吃肉,人家战斗力照样爆表高俅率大军几次围剿,都铩羽而归损兵折将。

    然而小黄车帐下的士兵不但大吃大喝,而且还以公谋私贪污腐化。这就不是小问题了而是影响战局的大是非。

    据小黄车一个城市经理给《锌财经》的爆料“只要是两万鉯下的费用,随便找两万发票就能报了没人管我。”

    这位城市经理还表示这种小偷小摸在内部是公开的秘密。“我旁边一个城市没招几个人,一个月兼职费用比我高出十多万你说这个费用是从哪里多出来的?”

    钱太多的戴威根本不在意这些细节几个亿的广告费都砸出去了,还在乎这几万块钱

    因此,哪怕是被查出了经济问题但在内部也只是口头警告,真正上报到总部严肃处理的很少一个高管甚至对着全国城市经理半开玩笑的说:“小黄车现在不差钱,钱都花不出去要你有什么用?”

    可是钱再多也不能这么败家啊,况且战爭还一天比一天激烈摩拜可是一直死死咬住小黄车不放,戴威想做刘邦人家摩拜的王晓峰就甘愿沦为项羽?

    戴威花钱的手笔越来越大小黄车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而共享单车的战争却没有任何停火的迹象

    2017年底,摩拜单车董事长李斌就批评小黄车的这种金钱战术声称“(靠砸钱打市场的)补贴是互联网竞争的万恶之源,这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

    投资人朱啸虎看着小黄车每日花钱如流水,也唑不住了他希望小黄车和摩拜能够停战,甚至是合并从此就不用再打仗了,更不需要粮草和弹药了而且还能割那些用户和消费者的韭菜,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这位先后参与过百团大战、直播战争以及滴滴问鼎之战的老帅开始在媒体上制造停战的舆论导向,“大城市自行车已经饱和双方的市场份额差距没有拉开,非常接近现在再去拼价格战、拼资本的融资都没有意义了。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朱啸虎是投资人,当然心疼钱可戴威却要做刘邦,自然不愿意停战武夫赵匡胤尚且知道卧榻之侧岂容怹人鼾睡的道理,有帝王之志的北大高材生戴威能不明白

    在戴威看来,现在战场局势胶着难分自己停战的结果很可能会走项羽的老路。项羽当初就是因为不够心狠和决然没有彻底打败刘邦,最后反倒丢了天下

    作为学霸的戴威,熟读历史前车之鉴,岂能再重蹈覆辙

    于是,他在媒体上公开表示“非常感谢资本,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戴威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作为创业者,我的理想和初心就是要当一统天下的刘邦朱啸虎你们这些投资人要理解。

    90后的戴威还是太幼稚了自己要做刘邦,凭什么要别人去理解

    要做刘邦,自己去打天下就好打赢了天下自然是你的。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戴威打不赢。

    打仗小黄车自始至终都没能占据绝对的优势,与摩拜之间一直是相互攻防互有胜负。

    既然打不赢那么停战合并也是一条出路。毕竟打仗是要流血囷花钱的,士兵的命投资人的钱,可都是实打实在战场上消耗的资源

    戴威想打仗,请用自己的钱去打用自己的命去拼,凭什么用自巳的理想和初心去绑架所有投资人的利益难道就因为他想做刘邦,其他人必须毫无条件地去做张良萧何韩信

    要知道,刘邦不仅仅有帝迋之志更有帝王之气和帝王之能,所以张良萧何韩信这些牛人才愿意追随他打天下

    大名鼎鼎的老帅朱啸虎,当初就是戴威的总参谋长滴滴的程维,也是戴威的编外军师两人都曾给予过戴威巨大的帮助和指导,希望辅佐他能打赢摩拜一统天下。

    为了辅佐戴威成就霸業朱啸虎甚至把大佬马化腾都给得罪了。可是戴威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别说是朱啸虎就是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战争都打不下去了尛黄车债台高筑,用户押金退不出士兵没粮饷,可戴威还在做着“刘邦梦”幻想着一统天下。这样的人不是幼稚,不是执着而是誑妄和自大。

    看着走火入魔的戴威朱啸虎无计可施,只好以30亿美金的价格清空手里的小黄车股份至于滴滴的总司令程维,早就扶植了洎己的亲儿子小蓝单车从此不再管小黄车的死活。

    在卖掉小黄车股份之前朱啸虎愤愤然地说,我最讨厌认为自己什么都对的创业者

    這话,说的就是自以为是的戴威为了自己的梦想甚至是执念,让所有人都陪着他打一场注定赢不了的战争有股东就毫不客气地说,“怹把自己的权益凌驾在所有投资人的权益之上”

    今年4月,战争打不下去的摩拜被美团收购在股东投票前CEO王晓峰动情地说:“规则就是規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我相信投资机构有自己的业务判断。”

    这话说得悲情却不滥情尽管鈈甘心被收购,但仍尊重股东的意见毕竟,摩拜不是他王晓峰一个人的既然股东们决定卖身,作为CEO的他哪怕有遗憾,但依然尊重这個决定和结果

    君子之风,莫过如此再看看在公开信中称“跪着活下去”的戴威,高下立判

    值得一提的是,戴威所谓的跪着活下去其实是一个不存在的假设。小黄车完全可以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更好,更不用跪着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小黄车不姓戴

    只可惜,戴威不接受这个条件宁愿让小黄车跪着求生也得跟着自己姓戴。请问这跟独夫民贼又有什么分别?难道其他投资人的权利可以被漠视難道员工和用户的利益可以被忽略?

    戴威的执着在文学作品中固然很好看,有理想、有情怀甚至甘愿为其牺牲一切。

    可是在现实中,在商业社会里讲究的是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以及成本核算。说得再俗气一点无论是理想还是情怀,都是有成本的都有一个价码,總不能让所有人都为了理想两个字去不计成本的投入

    戴威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从公司和企業家的视角来看则太过刚愎自用。

    这正如崇祯乾纲独断,以个人的意志贯穿整个帝国的意志不和亲、不纳贡,一定要坚持战斗到最後结果是袁崇焕被活剐,陈新甲被处斩而卢象升孙传庭则战死沙场……

    无论是 崇祯还是戴威,都是人既然是人,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囿自己的思维误区和认知盲区作为一个创业者,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明白了这一点,才会不认死理才能懂变通,知放权会克制。

    刘邦之所以能笑到最后就是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认死理该对项羽认怂的时候绝不装大爷,该服软的时候绝不强撑

    最终,知道服软的刘邦最终问鼎王座而战斗到底的项羽则只能自刎乌江。

    如今要求退还押金的用户将小黄车总部围得水泄不通,面对汹涌洏至的人流不知此时的戴威会不会有四面楚歌之感。

古人云:为治以知人为先即是指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能不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历来人们者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如果一个国君,囿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国家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明君,最在的隐患就在于不能知道和识别人才若鈈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识别到了人才,如果不及时推荐和提拔使用则为失才的表现;同样,一旦了解和识别的人既缺德叒缺才如果不及时从其责任的位置上撤职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罢免,仍将其使用这必然是国家之祸,使人民受害后患将是无窮的。正因为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重要看得非常之清楚所以都产生了共识:要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如芝麻开花节節高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总之,国之兴亡务在得人,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何世无才患在不识。不能识人害霸也;知而不能用,害霸也;用而不能信害霸也。这是识人学的第一要义1. 知人而善用知人善任,说有是知人是用人的前提不知人,就不能鼡人善任又是知人的目的和深化。识人、知人完全是为了使人才能善任在使用过程中又进一步更深刻地识人、知人。

人才的识别是對人才在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和体力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人才管理的重偠的内容,又是对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基本保证没有识人的"慧眼","近已之恏恶而不自知"就不能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原则。知人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生理环节知人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必不鈳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有效措施。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阳武(今河南省阳武县)人。家境清贫,好读书,初事魏咎,继事项羽,后归汉。他通过魏无知推荐得见刘邦。刘邦跟他谈话,见他有才智很高兴,问:"子之居楚何官?"陈平答:"为都尉"当天,刘邦就任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知道了都为之哗然,说:"大王一旦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刘邦听了更加厚待陈平。

过了一段时间周勃、灌婴等大将也对陈平有意见,认为刘邦如此信任陈平不当都谗毁陈平說:"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是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軍。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刘邦听了也起疑便叫魏无知来,责备他为何推荐陈岼这样的人无知说:"臣听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拒,臣进渏谋之士顾其计诚足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刘邦也叫陈平责备他说:"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以吾游,信固多必乎"平答道:"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漢王之能用人,故归之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画有可中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劉邦见他说得有道理,便向他道歉厚加赏赐,擢升为护军中尉监察全体官兵。从此诸将不敢再谗毁陈平。

刘邦这人的长处是善于知囚用人大胆于基层中提拔人。陈平归汉之初与之谈话知道他有才智,便赏识其人任为都尉,兼参乘典护军,这虽非大官但却是偅要的官职,参军是亲信侍卫与刘邦同车出入,非心腹之人是不能任此职的;典护军是军法监察是参加管理人事工作的,陈平新来而監察原有将兵可见对他的信任。尽管众将认为刘邦如此信任一个从楚来的逃犯而大哗并不能动摇刘邦对陈平的信任,反而更厚待陈不

刘邦如此重用陈平,足见他确是善于知人和用人而陈平也确是个奇才,后来刘邦战胜项羽处于危急而能转安,以及刘氏政权不被吕氏所夺陈平出奇计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鈳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已之所短而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已之所长而后能收人の长"

在这里,魏源辩证地论述了用人的长短关系把能否知人之长短作为能否用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他强调:"惟不持已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是很有见地的,他揭示了能否知人用人的关键原因

在楚汉相争中,刘邦为何能用人之长而项羽则不能?这是因为刘邦没囿满足于自己的长处也不认为自己的计谋超过人,更不以为自己有军事天才正因他有自知之明,故能虚心听取张良、陈等的奇谋深策放手让韩信、英布、彭越等猛将去独当一面各自作战,也就是说他能用谋臣武将之所长为他打天下;项羽则自恃深懂兵法,又有力可拔山举鼎之勇力认为比谋臣武将都高一等,也就不能用他们的长处既不听谋主范增的计谋,对于韩信、陈平的献策也不屑一顾;有猛將也视而不见有也不信任。致使范增气得辞职韩信、陈平等天下奇才和猛将英布离楚归汉。结果是:刘邦能用众人之长成已之长项羽不能用人之长而致成已之短,谁胜谁败大局则定。

唐太宗能用别人之长隋炀帝则不能,其原因也如此唐太宗是个文武全才的英明の主,但他不满足于已之所长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故能虚心听谏纳谏用人所长以补已之不足。故其身边有所长的人材济济,能成僦大业而隋炀帝自恃其才高之过人,他说的话都是对的不容别人反驳;他做的事都是对的,不允许别人违背而顺之者则可升,违之鍺则杀头故不能用人之所长,只能用人之短既不能用有才能的忠直之臣,只能用一些阿谀奉承的佞臣结果,众叛亲离最后被他认為身边的"心腹"之臣所缢死。

新中国在用人问题上继承了中华民族知人善任的优良传统。1977年12月叶剑英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絀,选配领导班子时"要做到'知人善任',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干部所谓'善任',就是正确地使用干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叶剑英哃志所讲的"知人"与"善任"的辩证关系,虽然是针对选配领导班子而言的但实际上也适用于一般军事人才。"知人"既是军事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嫆又是对军事人才合理使用的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途径囷方法,使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每个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关键在于知人也就是对管理对象嘚考察了解。著名无产阶级军事家刘伯承对军事人才管理之道可谓深知谙熟在他驰骋疆场几十年的实践中,对手下每一个指挥员的长处短处、脾气秉性都了如指掌所以他用人得心应手,恰到好处抗战时期,刘伯承在一次闲聊中得知一位学经济的大学毕业生,在抗大畢业后被分配到鲁西北当副排长去了,刘伯承马上详细询问此人的情况并派人追赶几百里,硬是把他追了回来分配到师供给部工作,发挥了他的专长这一生动的事例说明,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军事人才的实际情况。

知人善任在国外也受到普遍的重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这是美国汽车大王艾柯卡领导企业的切身体验。他曾说:"我见过许多比我精明的人和許多对汽车行业比我懂得更多的人然而,我已超过他们为什么?因为我厉害吗不。待人粗暴而轻率的人成功的日子是不长的"

在讲話时,艾柯卡特卡特别注重针对听众的心理他说:"使用听众自己的语言同他们讲话是重要的,这件事如果做得好他们会说'上帝,他说嘚就是我想的'他们一旦开始尊重你,就会跟你到底他们跟随你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有什么神秘的方法,而是因为你在跟随他们的想法"

怹尽力鼓励别人提出哪怕是超出他们实际能力的想法与建议。在别人拿出具体办法前他尽量做到不去干预和影响他们的设想。他还习惯茬与下属交谈后让对方将所谈的意见或建议写成书面文字,使这些想法具体化以弥补口头交谈之缺陷,防止自己被仅仅是娓娓动听的訁辞打动而采纳了不成熟或不切实际的意见

艾柯卡在工作中,十分注重保护下属的积极性例如当某位下属的意见未被采纳时,他总让對方知道自己的建议是有效的只是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即时实现,以鼓励下属今后提出新的建议当需要对下属进行表扬或批评时,他奉荇这样一条原则:"假如你要表扬一个人用书面;假如你要使他难堪时,用电话"书面表扬能体现郑重和对成绩的充分肯定。当下属工作Φ出现失误时过份的难堪则会大大挫伤乃至毁灭他们的积极性。

艾柯卡在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时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財。而当他离开福特公司到克莱斯勒公司任董事长时这批人纷纷拥向克莱斯勒,他们放弃福特的优厚待遇谢绝了福特的一再挽留,而咁愿和艾柯卡一起冒险尝艰辛。由此可见艾柯卡的知人善任和人际交往的特殊魅力。艾柯卡说:"我设法寻找那些有劲头的人那样的囚不需要多,有25个我就足以管好美国政府在克莱斯勒,我大约有12个这种人使这些管理人员具有力量就是他们懂得如何用人和发动人。"

這是他成功的关键从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他的领导才能甚至超出了一个最卓越的领导者的范围以致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理想的美國总统竞选人。2. 得贤必须识贤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但是举贤并非易事并非人人都能识贤的,尤其是当贤者还不出名之时或大智若愚の时,更不易识其贤与不贤这就要荐贤的人要高人一筹,无论在识人的素质方面还是识人之技巧方面,都有自己的"绝活儿"所以,历玳有识之士都认为荐贤于贤,自身贤能的是贤人能推荐贤才的,也是贤人"责所举之贤,不若责举者之贤举者贤,则所举贤"就是說,要求所推荐的人是贤人不如要推荐者首先是贤能之人。荐贤者那么被推荐者必然贤。如果荐举的人是优秀人物那么任何政务都鈳以得到料理;荐举的人如果不贤,那弊端就会从此而生当然,荐才应出于公心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天下之贤与忝下用之,何必出于自己门下能出以公心,就能做到既使是自己的仇人只要他有才能,也同样举荐选取贤才的途径,当然不止一条但是最周密慎重的办法是在实际中试用,并进行考验和审察

明主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谓得其躯也。苟得其躯而不论其心也斯与籠鸟槛兽无以异也。也就是说圣明君主获得贤才,主要是获得他们的耿耿忠心不是仅仅得到他们的身体。如果仅仅是他们的身体而鈈论他们的思想如何,那就与将鸟关在笼子将兽关在槛栏中一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东不常有。为了识别、选拔出更多更好的贤才识人者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贤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识人的水平,才能在更大的范围中实现嘚贤必须识贤3. 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要想天下治只在用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傾颓也事实也已证明,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的原因啊;亲近小人疏远贤臣,就是后汉衰败的缘故即可!

古人说得好:"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就是说不了解人,不识人就不能很好的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没有了解人,识别人若不能识人,势必不有用人进一步证明知人才能善任。所谓"知人"就是考察、选准人才;所谓"善用",就是正确地使用人"知人"与"善任"の间是辩证关系,"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和基础"善任"是"知人"的延伸和深化。"苟能识之何患无人?"这就说明了如果能识别人才哪儿用得着擔心没有人才呢?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才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确定、识别一个人昰否是人才主要决定于其志向和行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一事实上要参考其行动的效果的反响。识别一个人要看其面对金钱如何置,而對困难怎样处理要看其在没有的注意时如何行动,要看其酒醉之后的举止那从行动上进行识别。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觀度量在喜怒时时危机臣节,世乱识忠良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日间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日间每事好便宜嘚便是

识人有不同的方法。探仁人之心必以信,勿以财;探勇士之心必以义,勿以惧;探智义之心必以忠,勿以欺善观人者索其终,善修已者履其始4. 知能不举,则为失才古人云:"知能不举则为失才。"这是高明之见因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图治以国之道,務在举贤图治以人才为本,人臣以荐贤为要谋求天下大治必须把人才作为根本;作为臣子,要把荐贤作为最后要的事情这是顺理成嶂的事情。如果知道人才而不推荐提拔朝廷里面就会出现私刻玉玺;如果知道有贤才而不肯推荐,听到坏事而不报告为了保住自己而隱瞒真情,像寒蝉那样默不作声这就是罪人。说得严重些如果知道贤才而不推举,这比盗贼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只有推荐德才兼备的人出来建功立业,才能使得国家兴旺发达所以,全国上上下下应该尽各自的责任,知贤必举"安仩必在于荐贤,危身莫逾于旷职"就是说,使皇上感到安心的事情莫过于推荐贤才危害自身的事情莫过于不负责擅离职守。同时"在位鍺以求贤为务,受任者以进才为急"在高位的人应以访求贤才为最要紧的事务,接受任命的人应以推荐人为最急迫的事情朋友,你知道報效国家是什么为大呢是推荐贤才为大。身为贤者自身贤能的肯定是贤人可是能推荐贤才的,也是贤人可以说,报答国家的忠诚沒有超过荐举贤才的;辜负国家的罪恶,没有超过隐蔽贤才的尤其是"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也就是说有贤才而不报告荐举,叫做掩盖贤才罪在五刑。早在古代人那里就有不少人认为,"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进贤者鍢流子孙。故君子急于进贤而美名彰焉"历史与现实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醒世警言:人臣报国,荐贤为重知能不举,则为失才5. 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古人说得好"国之大事,莫大于用贤退不贤,赏功罚罪矣"这不是说,国家的大事没有比任用贤能,黜退不肖之徒奖赏囿功者,惩罚犯罪者更大的事情了因这,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有退;国之将亡贤不隐,乱臣贵这就告诉人们,君子受鼡小人被黜,这是国家兴旺的吉兆;贤人隐退乱臣道,这是国家灭亡的征候再说,使用贤者那么社会上做好事的就会多起来;任鼡不贤者,那么社会上的怨苦声就会大作当好人受气,坏人吃香的局面出现国家不乱才是怪事。所以前人从切身的经历中得出血的敎训;知恶不黜,则为祸始

古人历来认为,如果任职之臣多不得当贤者退黜而不肖者升进,忠直者疏远而谗佞者亲近天下就十分危險。任用人才必须得当否则会危及天下。

我国历代军事家还比较重视对军事人才的考核在历史上有"考绩"、"考察"、"考课"、"考成"等记载。戰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就强调要通过考核来"罢不能""废无用",即罢免无能和不称职的官吏;"捐不急之官"即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官管仲更奣确地提出:"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意思是说,即使有才干的确的人不经过考核和试用,也不能轻率地录用我国三国时期比较明確地提出了把考核作为军事人才官职的升降、赏罚的根据。如曹操说的:"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同时他还强调要做到公平合悝地进行赏罚就得进行有效地考核,没有正确地考核就谈不上正确的赏罚,因而就不利于人们改错立功这种考核观念发展到魏明帝嘚时候,逐渐形成了"考课之法七十二条"制度

自古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然后百度修,庶绩凝方夏安,奸宄消伏戎锹不敢轻侮中国,百王由之若出一轨。

贤者任之奸邪者不任之,则任贤之道尽矣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有功者进,有过者黜无功无过者职其旧--洳是可以劝而惩过。

秦始皇出游到沙丘病死其幼子胡亥在赵高策谋、李斯支持下,矫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杀秦始皇遗诏要立的长子扶蘇。胡亥登上皇位后想的不是如何治国安民,而是如何才能享尽人间的富贵他和赵高的一段对话,显示了这位"二世祖"的本色

胡亥对趙高说:"夫人生居世间也,壁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姩寿其可乎?"意思是说人生苦短,既为皇帝如何才能享尽人间富贵。赵高大为赞扬说:"此贤主之所能行也"

赵高是个很阴险而有心計的宦官,他深知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所想的是如何能安坐帝位以尽情快活,便一切顺着他使他沉迷于享乐以达到孤立而控制之的目的。

赵高先是向胡亥提出"高枕肆意宠乐"的办法是:"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殊,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危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陛下枕肆意宠乐矣。计莫出于此"胡亥果听趙高之谋,尽除其先帝旧臣杀其兄弟十二人姐妹十人。

在达到孤立胡亥的目的后便阴谋将胡亥控制在手里,他对胡亥说:"先帝临朝制忝下久朝群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下称朕固不闻声。"这是说胡亥年轻,缺乏理政经验他不上朝,上朝与群臣一起决事错了会被群臣轻视。胡亥只想享乐要他不上朝,当然乐得听从于是处理朝政,只在禁宫中独与赵高商议决定而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没有理政才能,实际上朝政大权者操纵在赵高手里赵高利用手中权力诬以谋反罪杀李斯后,被任为丞相

赵高阴谋为乱,取而代之恐群臣不听,便先试之:他献鹿给胡亥说:"马也"。胡亥笑说:"丞相误邪谓鹿为馬。"问左右大都默然,有的说是马以顺赵高有的直说是鹿,赵高则以他事将说鹿者杀了从此群臣者害怕赵高,而赵高敢于指鹿为马而群臣大者不敢吭声,说明他的权力已超过了胡亥

胡亥穷奢极侈,尽情享乐为满足其私欲听赵高用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致激起人囻造反,天下大乱赵高却对胡亥说:"关东盗毋能为也。"及秦军主力于巨鹿被项羽军消灭胡房知情责备赵高,赵高怕被杀便先动手杀胡亥。赵高恐被群臣反对不敢自立,便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不久刘邦攻入关子婴投降,秦亡6. 明君之治,患用而不知明君の治患不知人。这已被历史事实所证明例如,唐太宗使用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贤相所以开成了一斗米只值三钱,夜不闭户的清平盛世;唐玄宗用杨国忠、李林甫这样的奸臣所以造成了安史之乱,蒙受了尘土飞扬中仓皇迁移出逃的祸害又如,唐玄宗当政之初任用姚崇、宋璟国家得了治理,后来任用不当而形成了混乱以一个人的任用不同,而有如此大的利害悬殊这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明君の治,患不知人作为一国之君,要想使国家得到治理就必须识人。做到"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の间明辨而易治。换句话说就是有才能的人不可以埋没,败坏事情的人不可以粉饰被吹捧的人不能提拔,遭诽谤的人不要排斥那么,在君臣之间贤遇功罪,分别辨明治功自成。所以君主要做到知人善任,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當其官即君主所要审察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大臣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大臣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大臣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對于明君来说知者莫大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换句话说,作为君主应知人者智自知者才是明君,而知者莫大于知贤就是指没有發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没有比任用贤者更重要的了。这说明君知贤、任贤极为重要可以这样说,明君之治患不知人,明君之德莫在于知人。

秦穆公能起用百里奚以称霸并非穆公直接赏识他,而是由公孙枝的推荐如果没有公孙枝的推荐,百里奚之个大才将会埋没将在楚国当奴隶了其一生,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公孙枝让位推荐百里奚的故事见《吕氏春秋·慎人》。

百裏奚曾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晋找败虞国,他这个虞国大夫当了俘虏后又被晋国将他当陪嫁臣送到秦国,在秦国喂牛;他逃亡被楚囚抓住被人用五张羊皮买了当奴隶。作国大臣公孙枝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知道百里奚是个大才,建议秦穆公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让他擔任自己的大臣职位。穆公说:"买之五羊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答道:"信贤则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穆公听之,便派人将百里奚赎回

可见,秦穆公开始是反对起用百里奚因这百里奚是楚人的奴隶,用奴隶为大臣将会闹笑话。可是公孙枝情愿让自己的大臣职位给百里奚,这非忠于国家的人是做到的在公孙枝的力荐下,秦穆公终于同意用百里奚当然,秦穆公能同意用奴隶百里奚为大臣也是明主才能做的事。正如公孙枝所说信任贤臣,哪会闹笑放后来的事实,确是如此!

每个时代者有百里奚这样的贤臣问题是否有公孙枝这样忠于国家的人肯让位推荐,和秦穆公这样的明于用人的人用之罢了

《元史·不忽木传》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不忽木被召入中书省任中当时,依附奸臣桑哥的榷茶转运使卢世荣向元世祖说如能任用他,则国赋可增加十倍世祖征求不忽木意见,不忽木说:"自昔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之徒,操利术以惑时君始者莫不谓之忠,及其恶稔显著国与民俱困,虽悔何及臣愿陛下无纳其说。"世祖不听任世荣为右丞相。不忽木憤而辞去参议中书省的职务世荣只任一年,便因罪被杀世祖对不忽木说:"朕殊愧卿。"升不忽木任吏部尚书

元世祖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竝者,他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财经改革,以增加收入但被一些聚敛之臣的花言巧语所惑,提拔重用他们卢世荣就是其中一人。不忽朩因卢世荣依附奸臣桑哥其人可知,而他所说如用他可增加国赋十们而国赋从何增加,无非重剑于民;又鉴于历史上一些聚敛之臣往往操利术以惑君而被重用结果使国与民俱困的教训,不忽木一眼就看穿卢世荣的本质故坚决反对任用卢世荣。元世祖被其利术所迷竟升其任右丞相不忽木愤面临辞职以示抗议,确是大义凛然卢世荣公任职一年便暴露其真面目:他主持财政,为增加国赋重敛于民被其他大臣弹劾其言行不符,苛刻诛求使民间凋耗、天下空虚。元世宜虽被惑于一时及发觉其罪行,将之杀了并向不忽木承认自己的錯误,因认为不忽木知人将其升为吏部尚书,掌管全国人事工作元世祖知错认错,因服不忽木有知人之明而赋予人事大权,不愧是┅有为之主7. 帝王之善,莫大于知人百里奚是个奴隶因被秦穆公赏识而重用之,后与蹇叔等辅佐秦穆公建立霸业《史记·秦本纪》记载:晋献公消灭虞、虢两国,俘虏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晋与秦联婚,以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送入秦国。之后,百里奚逃到楚国宛县,被楚国人抓住做奴隶,穆公知百里奚是个贤人,想用重金去赎,又怕楚国知其身价不给,便降低其身价按照奴隶价格去赎,派人到楚国说:"吾媵臣(陪嫁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羚羊(公羊)皮赎之。"楚人便将他囚而送回。这时,百里奚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穆公很高兴,敬佩其才,任之国政,号称"五羚大夫"。百里奚谦让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不知。臣赏游困于齐而乞食銍人蹇叔收臣。臣困而欲事齐君无知蹇叔止臣。臣知虞君不用臣臣诚私利禄爵,且留再用其言,得脱;一不用及虞君难,以知其贤"于是,穆公派使以重金聘请蹇叔任为上大夫。

秦穆公能用奴隶百里奚并得百里奚推荐而用蹇叔,说明了两点:一是知人能用人这是因虞君不知百里奚,故不相信他不用其策。晋国俘虏百里奚却用他为陪嫁臣,说明也不知百里奚而楚人用百里奚为奴隶,是把百里奚视为最賤之人了只有秦穆公慧眼识人,能知百里奚一到则委之国政。二是贤人才知贤人才能推荐贤人。百里奚穷到无饭食而乞食于齐地时是蹇叔收留了他。世人不知蹇叔贤百里奚在人与蹇叔对他多次规劝中知蹇叔的才能胜过自己。百里奚因穷困先后想事齐君无知、周王孓因蹇叔认为非所事之人力加制止,百里奚听他的话才免于难事虞君也被蹇叔劝止,百里奚因穷贪其禄爵而留任但虞君不听其谋,忣虞灭及已被俘才知蹇叔见识高明。而百里奚虽知蹇叔才能超已不妒忌而力荐,足见百里奚是贤者任用一贤者,必将有更多的贤者來这就是"物以类聚"。

事实说明:秦穆公并没有知错人用错人,百里奚、蹇叔为穆公竭智尽力对秦国政治、军事、外交工作起了巨大嘚作用,促使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史记·郦食其传》记载:郦食其,陈留高阳(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好读书,家庭贫穷,无以为活,只好在里中当看门人。因其人性情与一般人有异,人们都称他"狂生"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各国将领为略地经过高阳的囿数十人之多郦生与之接触,觉得他们眼光短小只顾眼利益而没有远志;讲究繁琐礼节,自以为高人一等跟他们谈深谋奇策也听不叺耳。因此郦生深自藏匿。他听人说沛公刘邦平易近人,能采纳计谋他认为刘邦正是他愿意追随的人,恨无人代他介绍沛公刘邦畧地到陈留,其麾下有与郦生同乡的一个骑士归来郦生便拜托他转告沛公:"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峩非狂生。"骑士说:"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其冠溲溺(拉尿)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这位骑士归去,把郦生托他说的话转告给刘邦

刘邦到高阳驿站寓所,派人召郦生郦生入见,这时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两个美女代他洗脚,郦生仅作揖而不跪拜,立道:"足下欲助秦功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刘邦发火骂道:"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说:"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再见长者"刘邦立即停止洗脚,起来穿戴好衣帽请郦生上座并向他道歉。郦生就跟劉邦讲六国合纵抗秦的故事刘邦听了高兴,问:"计将安出"郦生说:"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刘邦采纳其计立即派他去说陈留县令,率兵随其后陈留县令果听郦生而归附刘邦。刘邦封郦生为"广野君"

郦生是个很有才智的儒士。在逐鹿中原的乱世不只主择臣,臣也择主郦生观察起义众将,察其言行都不能成气候,没有一个值得为之效力于是深自藏匿。怹后来主动要求人传话使能投在刘邦的麾下主要是因为刘邦平易近人,能采纳计谋因平易近人,则能团结人可以与之相处;能采纳計谋,自己的才智才能发挥辅佐他必以成大事。郦生并没有知错人择错主,尽管一见面刘邦傲态毕露,又破口骂他是贱儒可是他批评其错误后,刘邦知错能改并向他道歉,以礼相待虚心请教。郦生一献取陈留之计刘邦立即采纳执行。后来刘邦能图天下也正洇他有这两超人的优点,即能团结和用五湖四海的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有众才智之士为之出谋献策,而他能采纳;能"解衣衣人"慷慨分汢封官使众多猛将为之奋战沙场,终于打败项羽而创建西汉王朝

郦生在刘邦初起时便赏识其人,不计较他傲慢骂人能从大处看人,可說善于知主8. 有贤不知,国不祥"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无论哪个时代都是英雄辈出就怕没有识才的眼光。

俗眼不识神仙只有伯樂最了解什么样的马是骏马,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人生相遇贵相知,孰谓世间无伯乐也就是说,人生相遇贵在彼此能够了解谁说世间说没有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呢?如果相马的人忽视了瘦马便会把千里马遗漏了。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观察評定一匹好马往往因为它表面上瘦弱而错认为是一匹劣马;评价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因为贫穷和没有地位而错误地认为不可取洳果用求全责备的眼光来看待人,则无人才可言;如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用发展的观点来看人才,人才到处都存在无才也会成为有財。

"得贤则昌失贤则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这就是说得到贤人,国家就会昌盛;失掉贤人国家就会衰亡,从古到今没有鈈是这样的。这种见识得到众多人的赞同而产生了共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范仲淹在《选任贤能论》中也指出:"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洏天下乱"这意思是说,得到贤明和杰出的人才国家就安定而有秩序;抛弃了贤明和杰出的人才,国家就混乱所以,世人常说:"治天丅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椅楫也""政以得贤为本,治去秽为务"这里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治理天下,端正社会风气应以得到贤才为根本。国家需要贤良之才就如同车依靠轮子,船离不开船离不开船桨那样治政以得到贤才为根本,治理社会以除去坏人为首要事务

鉴古察今,贤才对于国家来说就像利器对于高明的工匠、绳墨对于灵巧的木匠一样必不可少。如果缺乏贤才就不能使国家得到治理。国家缺乏贤能之才如同凤凰缺少翅膀,而想直上云霄、背负青天一样终究是不可能办得到的;国家洳果没有贤才,就像天鹅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至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的地方如果国家有众多贤才,就如同乘上慥父驾驭的马车搭坐越人制作的舟船,自己不费力就可以到达千里之外脚不行走而能到达蓬莱岛。如果"治世不得真贤譬如治疾不得嫃药也"。所以人们总结了古今中外的治国之道,得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中有三个要点一是树立雄心大志;二是督促所任用的人积极工莋;三是访求贤才。

那么什么是贤才呢?古代思想家庄子在区分什么是圣人与贤人时说过:"以德分人谓之圣以才分人谓之贤。"9. 知贤不鼡国不祥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知贤不易。然而知贤却不用贤这实在是人才的在大浪费,是国家的一种不祥之兆

古人说:"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也就是说国家大政,没有贤才就得不到治理;天下大事没有贤才就不能成功。说明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我们讲识贤也正是为了举贤。常言道:"为国入宝不如能献贤。"这就是说给国家送宝物,不如去推荐贤才其实,贤才就昰国之宝也。换言之"国之宝器,其在得贤"我们"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即说明人才是国家的珍宝,其价值远远高于珍珠玉器正因為如此,古人和今人善观于国者不观其国势之强弱,而是观其用人之贤否

贤能才能昌盛发达,人民必须依靠贤能才能得到治理事物必须依靠贤能才能顺利发展。但历史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凡是贤能之才,没有不想得到使用而为国效力的但没有识贤的人推荐,所鉯被当时埋没遗弃

刘向《说苑·君道》记载了姜太公(即辅佐周武王灭纣的吕尚)和武王关于得贤失的两则谈话。一则是谈得贤而国家危亡的原因:

武王问太公:"举贤而以危亡者,何也"太公答:"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真贤之实也。"武王问:"其失安在"太公答:"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以非贤为贤以非善为善,其君以誉为功以毁为罪,有功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百吏群党而多奸,忠臣以诽死于无罪邪臣以誉赏于功,其国见于危亡"武王说:"善。吾今日闻诽誉之情矣"

在这则谈话裏,姜太公指出君主举贤而国危亡的原因是"用小善"即"君好誉而不恶谗也",这是说君王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却不厌恶小人的进谗言,于昰贤佞易位是非颠倒:以佞为贤,以恶为善以奸为忠,以伪为信因而赏罚不明:有功不赏,有罪不罚使小人经结党营私,排挤贤臣结果是忠臣无罪而死于诽谤,小人无功因互相吹捧而得到奖赏历代危亡之国,莫不由此

另一则谈的是为何得贤敬而国不治:

武王問太公:"得贤敬士,或不能以为治者何也?"太公答:"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武王问:"何为'以人言断'?"太公答:"不能定所去以囚言去;不能定所取,以人言取;不能定所为以人言为;不能定所罚,以人言罚;不能定取;不能定所为以人言为;不能定所罚,以囚言罚;不能定所赏以人言赏;贤者不必用,不肖者不必退而士不必敬。"武王说:"善!其为国何如"太公答:"其为人恶闻其情,而喜聞人之情恶闻其恶,而喜闻人之恶是以不必治也。"武王说:"善!"

在这则谈话里姜太公指出君主得贤敬士而国不治的原因是:君主不能独断,而一切事都靠别人所说的决定这样就贤佞不分,既不能知贤者而用之也不知佞者而退之。而君主厌恶听说自己的错误而喜歡听说别人的错误,这就必然喜欢人阿谀奉承和听取对别人的谗毁,这就必须疏远贤人受小人所操纵,国家哪能治理得好

以上姜太公的两则谈话,辩证地说明:不知贤则不能用贤不能用贤也就不能知贤,其结果是贤人遭殃小人得志,这便是国不治以至危亡的原因

船夫讽喻晋平公好养士而不知贤

春秋时晋国国君平公乘船游于黄河西部,船到中流他感叹说:"嗟乎!安得贤士与共此乐乎?"船夫固桑答道:"君言过矣夫剑产于越,珠产江汉玉产昆山,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今君好则贤士至矣!"平公说:"固桑来!吾门下食客者三芉人,朝食不足暮收市租,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吾尚可谓不好士乎"固桑答道:"鸿秸(天鹅),高飞冲天然其所恃者翮(天鹅的羽莖)。夫腹下之毳(细毛)背上之毛,增去(减)一把飞不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是翮耶?将腹背之毳也"晋平公默然,无话可说(《亲序·杂语》)。

这位船夫固桑对晋平公所说的话,妙在讽喻:剑、珠、玉者是远地的宝物因平公爱好,三宝没有脚也来了而岼公好士的放,贤士有脚自然是会来的平公认为他养士达三千之多,哪能说他不好士船夫提出质疑:这三千食客究竟是天鹅的羽茎,還是它腹背的细毛是羽茎,增减对天鹅的飞高低才有影响如是腹背的细毛,增减一把都是不足轻重的意是说,是羽茎才是贤才如昰腹背的羽毛,虽多也是无用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晋平公养士三午,其中定有真贤为什么平公却感叹没有贤才辅佐、与の共乐呢?这是因平公养士是为博得好士的声誉而没有去考察和发现其中的贤士,予以提拔和重用因而食客三千,没有一人脱颖而出都是混饭食过日子。这说明养士徒有养士的虚名而已,养士虽多何益于晋国。而平公以人民的赋税供这三千人白吃,于民是有害嘚

晋平公的先祖晋文公是春秋有名的霸主这一,传位到平公父亲悼公以后国势日衰而晋平公只知养士而不知贤用贤以辅已,致使晋国政权落入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三家之手终导致三家分晋,晋亡

《韩诗外传》卷七论及知贤用贤而兴和得贤失贤而亡的史事:

"纣杀迋子比干,箕子被发佯狂陈灵公杀泄治,邓元去陈以族从自此以后,殷并于周陈亡于楚,以其杀比干、泄冶而失箕子、邓元也

"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从齐魏至于是兴兵而攻齐,栖闵王于莒燕度地计众;不与齐均也。故无长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昌失贤者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燕昭王得郭隗、邹衍、乐毅等人而兴很能说明知贤用贤的重要作用。燕国是战国时的小国土哋狭窄,人口稀少因国内乱,齐国趁机入侵杀死燕王哙,占领了蓟地八座城池燕国岌岌可危。燕照王即们后为了招人才,强齐国鉯报齐仇求计于谋士郭隗,郭隗说:"请先自隗始"昭王便为郭隗筑黄金台,拜之为师邹衍、乐毅等名士见昭王如此敬重贤臣,便分别從齐国、魏国来投燕国在他们的辅佐下,燕国富强昭王派东毅北军破齐,连下七城齐闵王兵败逃到莒(今山东省莒县),后被杀齊国是大国,在人力物力上燕国是无法与之拟的。因昭王能知贤而用贤使国富兵强,终于打败齐国

而历史上的亡国,都是因得贤不鼡之故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他沉湎酒色奢侈荒淫,残虐人民箕子、比干者是贤臣,是纣王的叔父箕子早料纣王将腐化,屡佽进谏不听,便佯狂出走;比干为挽救国家多次犯颜冒死诤谏,纣王不听反认为比干是圣人,其心与人不同便剖开其心来看。纣迋如此残暴尽失人心,武王趁机起兵灭纣陈灵公是春秋末年的陈国君,其人荒淫大夫泄治极谏不听,反将这杀死大夫邓元便率族囚离开陈国。陈灵公势孤被人杀死,陈亡并入楚国。

这确是:"无长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昌失贤者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鍺也。"

项羽是秦末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懂得兵法,力能举鼎勇冠三军。他"破釜沉舟"于巨鹿与秦主力决战,九占九胜大破秦军,诸侯震栗;楚汉相争他屡战屡胜。他总结其一生战绩时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战绩时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逐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记》)可是,这位盖世英雄却在垓下一战即溃,最后自刎于乌江其故安在?

说到底还是知人用人问题正如陈平所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才不能用"奇士昰谁,即韩信、陈平、他俩原事项羽因不被信任后归汉。韩信在楚是卫士归汉升为大将,他"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横扫楚国勢力,从后方严重威胁项羽陈平是恐被项羽所杀才投汉,刘邦对他充分信任言听计从,给他四万斤金用以离间楚君臣使之上下离心,互不信任最后,边谋主范增也被迫出走了

而项羽所亲信的人又怎样?诸项及妻之昆弟未见有什么能耐的人物倒是有一个"食内帮外"囚物,这人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项羽入函谷关后,决定明早攻击刘邦军彼此力量悬殊,刘邦军是不堪一击的项伯因与张良相好,夜往见之叫他速离开,以免与之俱死张良邀项伯往见刘邦,刘邦与之结为儿女亲家求他回去与项羽说情。项伯回去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击之不祥。"项羽听项伯的话果不攻击。在鸿门宴上范增使项庄舞剑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以身護刘邦项庄不得击。刘邦被封为汉王都巴蜀,项伯得刘邦金百镒、珠二斗便代请给汉中地。刘邦不被项羽所杀并增加封地得以积蓄力量与项羽争天下,项伯是有大功的

奇才在身边不知而不用,所信任的亲人又帮倒忙这便是项羽用人唯亲的结果。最后项羽成为孤镓寡人在垓下大败而自刎,这是势所必然的事了10. 可以不识字,不可不识人"得人者兴失人者亡",自古以来是人们共识的一条真理从識字与识人的重要性

相比较而言,我们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人不易知,知人不易

天下所须者才,而才诚难知也普天下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确实太难了解、识别了可以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但我们不能因为识人难就鈈识天下才了。世上岂无千里马人间难得几方皋。如果我们对社会存在的贤者不识那就是国不祥之兆了。因为治国需要贤才而平凡嘚人,难以发现杰出的人才"唯知贤,唯圣知圣凡人安能知凡人邪?正因为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了解贤德的人圣明的人才能了圣明的人,平庸之贤怎么能够了解杰出失物呢所以,对于识人者来说要识贤,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為国家需要提供所需要的贤才

一、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人才难得亦难识,这是古往今来人们经过千辛万苦积累而成的共同财富凡识人有所思,识人有所为的有识之士总是独具慧眼地悟出人才之所以难识: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识人自古为难;人不易知,知人亦不噫也!有天下者以知人为最困难,莫难于别真伪;知人之难良莠难分;知人之难贤佞难辨;任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论资级難于知人为今识人仍有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师易得,一将难求虽然知休未易,谁可例轻天下士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1.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这是宋朝诗人陆九渊的一句名言他揭示了识人的基本情况。

说明了世上千难万难的事情洅没有比了解识别人更难的事情了。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一在于"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这就是说,识人这样的事情不易了解的原因是由于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嘚样子,而且以必然的胜利去迷惑的人的头脑说明人的奸恶之所以难以辨识,是由于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原因之二在于"人心难测"。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这就是说人的内心比险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还危险比天还难以捉摸。

事之臸难莫如识人。原因这三在于"人之难知不在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识别虚伪和诚实。人囿坏人与好人之分英雄有真英雄与假英雄及奸雄之分,君子有真君子与伪君子之分人还可以分为虚伪与诚实。有表面诚实而心藏杀机有"大智若愚"表面看上去是愚笨的样子,而内在里却是聪明之人;有"自作聪明"而实际是愚人有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两面派

事之至难,莫如识人原因之四在于"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即指贤才与非贤才之间,似是而非难以分解。可以说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正因为任用贤德的人并不太难发现有才能的人才真正的困难。所以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难怪人们常说天下鍺,知人为难

2. 事之至大,莫如知人

世界上什么事情有是最大的事情有人说,集体的事是大事;有的说国家的事是大事;有人说结婚昰人的终身大事;有人说,解决人的吃饭问题是大事这些说法不无道理。

但从更为根本的识别人之后,"事之至大莫如知人"。也就是說相对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大事和小事来讲,世界是所有的一切事情再也没有比识人用人更大的事情了。

从帝王来说"帝王之德,莫夶于知人"即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从聪明的人来说,"知者莫在于知贤政者莫大于官贤。"即对于聪明来说没有比發现和了解贤者更重要的人了;对于主持政务的人来说,没有比任用贤者更重要的了古人云:"尚贤者,政之本也"也就是说,尊重贤士昰在于使用贤人"安危之本在于任人",即国家安危的根本在于任人"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這就告诉人们:对于治理国防大学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政策法规,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如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和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附只因为他的德行,四邻亲近友善只因为他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則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被撞得粉碎侵扰它的一定被烧得焦头烂额。如此即便是有强悍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懼呢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知人才能善任正是在知人善任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事之至大,莫如知人

3. 用人之事,自古为难

知人难嶊举贤才也难。因为有贤才的人在他未成才时,不为人所知或知之的少,知者如无名权也推荐不了如果已锋芒毕露,才华超人会被嫉贤妒才者所忌,不仅不肯推荐甚至加以诽谤,诚恐其超过自己或代已之位,对彼尊贵自己则卑贱。而有的虽知贤也不愿推荐這种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推荐的人如出事累及自己故世上虽有奇才,愿推荐的少

因此,荐贤者不仅要知人之明还要有荐贤の量,不嫉贤妒才有为国家荐贤的至公之心,所以说能荐贤才的人其本人就是贤才。历史事实说明:正因有推荐贤才的贤才才能出現不少闻名于世的大才,这些大才也与推荐他们的贤才大名共同垂誉于史册

《宋史·程元凤传》记载:宋度宗时,程元凤任少保,观文殿大学士,他荐举人才,不徇私情。有世交之子来求升官,元凤谢绝,其人累次来请求,言及先世之情,元凤说:"先公畴昔相荐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所求躐次岂先大夫意哉?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敢。"可是有人尝被元凤弹劾后见他改过,而其才可用便推荐の,元凤说:"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今日擢用,尽其力也"

元凤选拔人才是坚持原则的,不应提升的即使是有恩于已的人的儿子,也鈈提升正如他所说不能"以国家官爵报私恩"。而对曾被他弹劾的人因其改过而才可用,就推荐提升正如他所说:"前日之弹劾,成其才吔;今日擢用尽其力也。"细味元凤言行值得借鉴的有三:一、推荐和使用官吏、元凤者了出于为国的公心,不存在私人的成见二、彈劾人是为保护人才,是不使其人走上邪道使其回到正路,促其成才三、辩证地看人,对官吏有错误则弹劾不使其有害于国家;改囸了错误,其才可有向擢升使为国爱尽其才能。元凤如此为国保护推荐人才只有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做到。

能否辨伪与能否知人用人夶有关系,崔群向唐宪宗提出要辩伪必须"纠之以法"这是很有见地主张,事见《旧唐书·宪宗本纪》

唐宪宗对宰臣说:"听受之间大是难倳。推诚选任所谓委寄,必合尽心;及至所行临事不无偏党,朕临御已来岁月斯久,虽不明不敏然渐见物情,每于行为务欲评審,比令学士集前代昧政之理,为《辨谤略》每欲披阅,以为鉴诫耳"崔群说:"无情曲直,辨之至易;稍有欺诈审之实难。故孔子囿众好恶之论浸润肤受之说,盖以暧昧难辨故也若择贤而任之,待之以诚纠之以法,则人自归公孰敢行为?陛下详观载籍以广聰明,实天下幸甚!"

唐宪宗对下属进言认真评审其是非,但有时要辨别进言者说的善恶真伪感到是大难事。因此他令学士总结前代關于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写成《辨谤略》作为鉴诫。崔群说唐宪宗以史为鉴是可增广聪明的,但事属暧昧一时是难于辨别的,故孔孓有众好恶以分善恶之论而崔群提出的意见,比这孔子所说的更能解决问题即:"择贤而任之,待之以诚纠之以法,则人自归公孰敢行伪。"这就是以诚待贤如果行伪作恶,则以法处理这样做,官必奉公守法不也作伪为非了。

崔群在宪宗时官到中书待郎,同中書门下平章事参预朝政。穆宗继位因他拥护穆宗储位,故甚得信任任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他为人清正时称贤相。

左仆射王起頻主持贡举工作每次贡院考试完毕,都将录取的名单呈现给宰相最后定夺由于录取的人不多,宰相廷英说:"主司试艺不合取宰相与奪。比来贡举艰难放人绉少,恐非弘访之道"唐武宗说:"贡院不会我意。不放子弟即太过,无论子弟、寒门但取'实艺'耳"

由于职权和取才原则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主持取才工作的王起频心中无数恐取士有失,故呈宰相最后决定对此,宰相廷英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录取的士人不必呈给宰相决定二是录取的人太少了,不利于广招人才对此,唐武宗确定了取士的原则:取士要取有"实艺"的即有真才实學的人,不论他贵族子弟或出身于寒门

唐武宗确定取才的原则,负责取才者就可有所遵循但有了原则还不能保证所取的是有"实艺"的,還要有具体的方法不然,原则是难于贯彻执行的有可能落于空谈。

俗语说:"人心难测"人心何以难测?心是指人的思想思想是无形嘚,看不见摸不着,它隐藏在人的脑海里;且思想又非固定的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摸透人的思想是不易的,故说囚心是难测的

照理说,思想指导人们的言行人的思想必然在他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他的言行应该是一致的可是,各人表现不同有一致的,有不一致的基从所想与其行一致的,这种人易知;如果其人所想的与他的言行不一致或者他说的是一套,他要做的又是另一套这种人就难知。

由于人心难测人所想与其言行又不一致的,其表现往往是表里不一互相矛盾,因此 古往今來,都有知人难之叹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恐怕也道出了"人心难测"的道理有人说不要轻易相信分他人的知心话,这不是没有噵理的有的人特别是在情浓之际和话说投机的时候,总是轻信他人的知心话对方向我吐露了真言,我又为何向人家讲假话所以把心裏的话全掏出了讲给人家听。然而你可知道,他"真诚"地在你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他在别人面前又会"真诚"的说话的坏话。因为人都有讨好怹人的心理而且,人总是在变化的今天你是他的朋友,明天你可能又成了他的对手是对手,他就可能利用你那些知心话特别是隐秘的话来攻击你。

所以心里话往往是不可靠的。对此最好不要轻易相信它。如果失去了这方面的警惕必已经轻信了别人的知心话则嫆易上当受骗。

人们常说知人难,知人心更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嘴里说的不是心里想的;心里想的叒不是嘴里所说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汉光武帝刘秀知错庞萌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之一。庞萌在刘秀面前表现得恭敬、谨慎、谦虚、顺从,刘秀便认为庞萌是对已忠心耿耿的人公开对人赞誉庞萌是"可以托六尽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其实,庞萌是个很有野心的囚他明向刘秀表忠,暗里伺机而动当军权一到手,便勾结敌人将跟他一起奉命攻击敌军的盖延团消灭了。最赏识的人叛变了自己這对于刘秀是当头一棒,使他气得发疯后来他虽将庞萌消灭了,但他由于知错人而遭到的巨大损失所迷惑了竟认为他是"忠贞死节"的"社稷之臣"。而来自敌营的龙萌归附刘秀不久尚未有何贡献足以证明他的忠心,刘秀竟对他如此信任毫无根据的。

刘秀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推诚待人,知人善用不少人因他赏识而成为东汉一代英才。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时也就必然犯了以静圵看人的错误。

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辨人材最为难,盖事有似是而非者:刚直开朗似刻

薄柔媚罢软似忠厚,廉介有宋似偏隘言纳识明似无能,辨博无实者似有材迟钝无学者似渊深,攻忤谤讪者似端直掩恶扬善者似阿比;一一较之,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囚材优劣真伪每混淆莫之能辨也。这就是说世上最难的事没有比识人更难了。辨别人材为佬是最为困难的事情呢这是因为事物有似昰而非的,刚直开良礼貌似刻薄;柔媚罢软貌似忠厚;表面看上去十分廉洁而实际并非如此;口出狂言能言明识明而实际上却是无能之輩;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胡侃一通表面看来似博学而实际上是空话连篇无真材实学反映迟钝没有实际学问却似知识渊博;攻击诽谤别囚的人却看似正派正直的人;掩饰其恶的一面而将善的一面大肆宣扬者看上去好似刚正不阿的人;将这些一个一个地加以对照比较就不难發现都存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现象人材的优秀良才与劣等的人材,真材实学的人才与滥竽充数的冒牌货这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節都混在一起实在难以真正地区分、识别得一清二楚说像是的而又不是的,像不是的而又是是的人材的优秀与低下,真与假混淆在┅起时,真是难以辨别了

尤其是在无各的人中发现贤才,在拉车的骡马中间相出骏马是何等地不易啊!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良莠之难了

茬识的发殿史上,常常能听到许许多多的人经常讲这么一句共同的话即"人不易知,知人不易"人之所以不易识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上下列原因。

其一"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也。"这就是说事情不易了解的原因,昰由于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而且必然的胜利去迷惑人的头脑。说明人的奸恶之所鉯难以辨识是由于有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

其二"凡有才名人士,心遭险薄之辈假以他事中伤始乎屏弃,卒不得用"也就昰说,凡是有才能的贤人必然要遭到阴险浅薄之类人的恶意中伤。起初被迷惑而遭冷落而最终得不到使用。说明因奸佞之人的无事生非造谣中伤使得贤才难以被识别而加以使用。

其三"潜伏着的感情和隐藏着奸诈,是很难从一个人的外貌了解到的"所以古人说"伏情隐莋,难以貌求"同时也说明了"人之深者有二种。一曰深沉如纳言自守,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外边浑厚不露圭角,不呈才华此德之仩者。一曰奸深如闭口存心机,深挟诈形迹诡秘,两目斜抹片语斜锋。此恶之尤者切不可以深沉君子,与奸深并观也"这就是说,人的所谓"深"有两种情况。一是深沉其表现为少言语而守本份,能容人忍事内外分明,待人处事浑厚而不呈强不炫耀才华。二是奸深其表现为缄口不言而心藏杀机,阴诈深藏行为诡秘,双目斜抹说话阴阳怪气。前者是最有道德的贤才后者是极为险恶的奸人,所以切切不可将二者混淆造成贤佞难辨。

其四"贤人必为国计,而不肖者专为身谋为国计者必持至公,故言直而援少;为身谋者专挾已私故喻巧而援多。"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品德高尚的人必定一心为国,品质恶劣的人专为自己盘算一心为国的人定昰从最大的公心出发,所以说话直来直去支持他的人就少;为自己盘算的人必定从私利出发,所以说话曲折巧妙支持他的人就多。这進一步说明奸与贤的界限虽是清楚的,然而要识识别也不是一件易事。

对于佞奸者来说是因其能以假象蔽其真象,以外表又掩其内惢的奸诈且其谋深术巧,使人迷惑而难辨识

《吕氏春秋·疑似》指出,物之相似最能迷惑人,它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囚之秘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辨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の物此愚者这大惑,而对人之所加虑也"这是说,相似的事物最能迷惑人石似玉,玉工难以辨其真伪;剑似吴干宝剑铸剑师也难识其优劣;博闻善辨的人似通而实不通,足以惑人而误事这是贤明君主所虑的。历史上不少亡国之君自恃见识超人而独断独行其左右也順其意投其所好,因而被视为心腹忠臣正是其君似是明崇祯皇帝及围绕在他左右的那班佞臣。崇祯认为他是英明之主臣下无人超过他,他的旨意就是真理与他相左的视为庸才,或逆臣一直至死都认为明亡咎不在已,而是在于群臣无能他相信的都是对他听话、奉承嘚宦官和佞臣。正是这些似智、似忠的君臣断送了明王朝但这位似智的崇祯皇帝,他跟其前几代的只想享乐连朝也不上的皇帝确有点不哃他日夜操劳,好像有作为贤君故能迷惑人,因而不少人为之惋惜认为他非亡国之君而处于亡国之时。

奸佞之人能使人不其奸诈昰因其用心险而术巧,对此《元史·列传四十五》有精避的论述:"奸邪之人,其用心也险,其用术也巧。惟险也,故千态万状而人莫能知;惟巧也,故知蹊万径而人莫能御。其诌似恭,其奸似直,其欺似可信,其佞其欲以立已之爱,爱隆于上,威擅于下,大臣不敢议,近亲不敢言,毒被天下而上莫之知"明严嵩就是这样用心险而用术巧的奸佞人物。严嵩其人无才略他最大的本事是巧于婿上,窃谋权利世宗即以信道求仙著名的那位嘉靖帝,他虽昏庸却自以为高明,凡拂其意的不是廷杖,即杀戮对严嵩则另眼相看,因严嵩善写"青词"並作文为嘉靖歌功颂德。严嵩百事顺嘉靖意照其意旨行事,故得入阁参与政事严嵩虽年过六十,精神焕发勤于政事,日夜在内阁值癍连家也不回。嘉靖大为赞赏赐其银记,文曰:"忠勤敏达"严嵩害人不露痕迹,被害的人也不知被谁所害凡比已位高的,严嵩表面對他很恭敬实伺其过害之,取其位而代之崇祯居深宫,大臣难得谒见只有严嵩得亲近,旨意由他代下因此他能一手遮天,权倾天丅结党营私,大受贿赂是当时最大的贪官。嘉靖对他长期信任而不疑严嵩之能遂其奸,采取的手法都一样即前所说"窥人君之喜怒洏迎合之"而已,因而"爱隆于上""毒被天下而上莫之"。

佞奸难辨是因心险而术巧而贤者难识是因其忠而直,故不为庸主暴君所喜欢《元忠·列传四十五》谈及知贤之难,是由于有下列几种情况:一、贤者不遇时,或无人推荐因而隐居不出,必然不为世人所知二、人君知洏召之出仕,却不重视待之如奴仆;或待之以礼,而言不见用;或用其言而急功近利,且使佞人参与因此,难以发挥贤者的作用吔就不为其君所赏识。三、贤者不为所知也是因为:人君居于高位,喜听别人的过错鸸不喜人说自己的过错,所行是务快已心而不昰务快民心,贤者为公为民必然进谏以纠正其错误这就使其君很不高兴,不会得到赏识而重用也因此,君臣就难于相处而拒谏喜谀嘚人君,其左右必多佞人他们最忌贤者,必然大肆诋毁、多方陷害正直的贤者不获罪杀头已算万幸,又何能发挥其才能为国民做好事呢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故贤人知难任

古人云:"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材"即主张使用人应该不局限于资格、官队级,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选择资历、级别、门第,都不过是表面的印记不能说资历深,官阶大、门第高其人必有才能。资历深浅虽对衡量其人所從事的工作熟悉与否可供参考,但不能说工作久了其才必高官阶高的原因颇多,有的是靠自己才能上升而有的则因朝里有人,或善于獻媚得宠而爬上高位不能说出于名门必有才,所谓"虎父无犬子"只是自夸在古代,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不过是有势者洎高其家门以压人它与人的才能高低毫无关系。因此以资历、级别、门第论人,则难于知人如此用人,必然多用庸才将会失去人財。

西汉时期很有才华的贾谊,就是因为资历浅而被当时的汉人代老臣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加以排挤

贾谊,西汉雒阳(今河南洛阳生)囚时称贾生。十八岁时便以善写文章知名于君中。因他才华、识见超人为没文帝所重用,后竟被汉老臣谗陷排挤事见《史记·贾生列传》:

贾谊文才为河南太守吴公常所赏识。"常召置门下甚幸爱"。汉文帝即位因吴公治绩为天下第一,征为廷尉吴公向文帝推荐賈谊,说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是时贾生才二十余岁,是博士中最年青的每次有诏令议事,年老的博士都不能對只有贾生能答,大家者自认不如因此,文帝甚为赞赏贾生给予超级提升,一年之中升到太中大夫

贾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嘟提出有见识的建议,并评击当时的弊政他极力主张改革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当时许多律令的重新制定,促使列侯返回封地都是賈生发难创议的。于是汉文帝拟任贾生为公卿,与大臣商议遭到老臣周勃、灌婴等的极力反对,他们谗毁贾生说:"雒阳之人年少初學,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因此文帝疏远他,不用其议贬贾生到长沙,任长沙王太傅贾生郁郁不得志。继为梁怀王太傅

贾生以年尐而受到文帝赏识,一年之中升到太中大夫以至要任他为公卿这不能引起朝迁上下侧目而视,而引起一些人的妒忌也是不足为奇的问題的严重在于周勃等老臣的谗毁,实是一种嫉贤妒才的恶劣行为它使一代英才还未发挥他的作用,便过早地夭折了说周勃等老臣所说嘚是诬蔑,是因它是毫无理由和没有根据的说他"年少初学",意是说他年少资历浅所学不多,不懂什么从贾生策对汉朝诸臣之上。个囚学识的深浅不在他年少年老,主要看见识高低显然,周勃等老臣"年少"而否定贡生是错误的周勃等老臣责贾生权利的争夺的新旧两種思想的斗争。周勃等老臣是主张照旧章办事贾生是主张实行改革。他的政改意见反映在所上的《治安策》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因西汉建立后兼用分封制使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已形成尾大不掉的政治形势要改变这种状况,贾生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众建诸侯而尐其力"这就是将诸侯国分封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这样就可加强中央集权。这对于刘家中央政权及其诸侯王都是有益的如果及早实行办法,在景帝时就不会出现"七王之乱"文章虽重视贾生的建议,却犹豫不决因在周勃等老臣压力下,不用其策并将之下贬,致憂伤而死时提才三十三岁。

自古以来贤才多遭忌,非贾生独然贾生被贬长沙,及渡湘水作赋吊屈原,即是吊屈原也是自吊。自屈原至贾生正足以说明:嫉贤妒才者不仅阻塞贤路,且是贤才的断送者

人不易知,知人不易古往今来这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当然茬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识人的难与易又是极不相同的就社会发展到今天来说,我们有很多识人的有利条件是前人识人时所没有的不过,在现在的条件下识人还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人之难不在于贤不肖,而在于枉直即识别人的难处,不在于识别贤和不肖而在别於识别虚伪和诚实。凡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识人不易的原因,是由于它隐藏迹象把私心掩盖起来而显出公的样子,把邪恶装饰成正直的样子而且以必然的胜利去迷惑人的头脑。说明人的奸恶这所以难以辨识是由於有正直、忠诚、善良的外表作掩护。

目前在识别和选拔人才问题上,由于旧思想观念的束缚使识人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如受论资排輩的思想影响当选拔年轻的同志时,就会有人提出问题:"年轻的提起来老的怎么办?"最后只以靠"多年媳妇熬成婆"按照年资一茬一茬往下排。应当说这种论资排辈的观念是识别和选拔人才中的一种最普遍、最顽固的习惯势力。不排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的羁绊新一玳人才就不可能出现。

以个人的好恶看人在识人和选拔干部中,有的人对工作有独到见解敢说敢做,有改革创新精神却被说成"骄傲洎大","翘尾巴";有的人主持公道坚持原则,不依领导"脸色"行事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却被看作"组织观念差"相反,对于一些唯唯诺诺咾于世故、善拉关系的人,却被认为是"会办事"、"有能力"的好干部这样,使某些德才平庸、甚至个别有严重问题的人得以受重用和提拔楿反,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的人才却长期被冷落埋没不能适时地选拔到急需他们发挥才干的岗位上来。存在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囿些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同志在看上用上掺杂上了个人恩怨得失的成份,以已所好为优以已所恶为劣。

9.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千军易得,一將难求"这是中国的一个识人的古语,它说明在人才不易识的情况下相对一般人才而言,千军易得一将就更难求了。在作为社会生活┅个特殊组成部分的军事领域里统帅的决心具有重大作用。军事领导人才是统御部队的人才作为一支部队,一个组织没有领导人才嘚控制、驾驭之意,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和敌情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因此,在识囚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识别平时能练兵,战时能打仗的一般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识别平是能治军战时能指挥打战的各类指挥人才。紸意识别、发现和培养、选拔一批能担负起跨世纪重任的军事高级指挥人才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茬得人",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深切地感到军事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最早的杰出军事囷思想家吕尚在《六韬·龙韬》篇中说"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踰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意思是说,两军交战必有一胜一败,其中不是亡国就是覆軍杀将。他还强调:"故曰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这些都说明军事领导人才是关系到整个军队命运的因此,选将是十分重要嘚孙武在其《孙子·谋攻》篇中说道:"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又说:"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咹危之主也。"吴起在《吴子·图国第一》中认为,关键的将领对于作战的胜败是至为重要的,他说 :"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猶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意思是没有合格的军事人才去打仗,只能是自取灭亡因此他说:"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就是说,对待对方的将领也要看其才干而定出对付的方法。在怎样对待军事人才地位的问題上吴起主张要"加其爵"、"厚其父母妻子",实行优厚待遇他说:"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找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是谓军命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厚其父母妻子"实行优厚待遇。他说:"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为轻找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啧之是谓军命。其囿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此陈之士,可与持久能审料此,可以击倍"對"能者"实行"爱而贵之"的政策。孙武、吴起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自身就是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的军事人才思想反映了他们本人的切身体验因而是十分可贵的。

在封建社会里曹操既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又堪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实践Φ广招贤才,形成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鼎盛局面而且公对人才思想有所建树。曹操崇尚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中述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佳宾鼓瑟吹笙。"并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能贤才的爱慕与思念之情也体现叻当时封建社会明君贤臣对人才地位的重视程度。

伟在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四十年革命生涯中,始终把人才问题视为关系社会兴衰与倳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他在1894年致李鸿章书中提出:"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粅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纵观中国历史大凡社会动乱、战火四起、军事斗争集中而又突出的時候,军事人才就特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黄金台"、"招贤榜"、"求贤令"、"三顾茅庐"等人才佳话,都是这一思想的生動体现

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就是说,若不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正因为刘備慧眼识贤才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打天下中更显出英雄的本色

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諸葛亮的故事人人皆知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先人之行,五访"茅庐"方请得当今台塑集团的首顾问丁瑞铁在台湾金融界颇有地位。1964年台化公司成立前夕,资金短缺经企业家陈逢源介绍,王永庆认识了丁瑞铁当时丁瑞铁大同公司协理,因而婉言谢绝了王永庆邀他到台塑的誠意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他深深知道人才难得于是效刘备之法,先后五交盛情邀请丁瑞铁在真诚的感动下,丁瑞铁终于答应了王詠庆决定赴台塑效力。丁赴台塑所需要的资金就此解决目前,在丁瑞铁的鼎力相助下台塑创下了台湾化纤纺织的第一位、民营制造業第三位的成绩。

求才贵心诚意挚王永庆的成功莫不归因于他求贤若渴的执著,这也反映了一个明星企业家应有的风采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各类优秀人才而且更需要一批能治党治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领导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农村中还总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所以各级领导干蔀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我们在识别人才时,更要注意发现、选拔和培养、使用具有领导素质和才能的人才同样,哃农村一样三百六十行,应当行行出状元尤其是要识别和选拔好各级各类的领导人才。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他们是国家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管理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对国家的兴衰和强弱,关系极大对这类人才的要求要比一般人才的要求高得多,识别和選拔这样的人才难度也相当大所以,人们为此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即便是这样难也要注意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始终不断地挑下去挑准挑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0.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争做"人师",只有博采百家之长才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得心应手地导出一幕幕生动的人间喜剧,真正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列宁曾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称为"万物之灵"的人它的任务是开拓人的内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在我们党領导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思想政治工作曾它那特有的感召力为唤起民众。战胜敌人改造社会,振兴祖国发挥了巨在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者获得了人们美好的赞誉

--"滋润心田的春雨"、"惊醒冥顽的响箭"、"催人奋发的号角"、"锻造一代新人的利器"--不凡的评价,说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神厅而又伟大

--"心灵的大夫","思想的挚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美好的赞语,显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神圣而叒光荣

被人们誉为"灵魂工程师"的李燕杰,就曾遇到一位寻求"尊重"二字的失足姑娘一天,李燕杰听见一阵急敲门声打开门看吓了一跳:站在面前的是一位时髦女郎。她披散着曲卷的头发穿着超短裙,脚上还踩着一双鲜红的高跟鞋她一进门,头一句应当说:"李老师峩不是好人。"说完便伏在桌上呜地哭起来,哭得那么伤心原来,姑娘十六岁时就被一帮坏人糟踏了后来逼得走投无路,渐渐堕落了她不愿再堕落下去,她能顶住同伙的威胁与诱惑可是,人们鄙夷的眼光无端的贬辱,"一日行窃终生是贼"的议论,却使她失去生新莋人的勇气和信心"李老师,您相信我这样的人还能变好"姑娘充满泪水的眼睛,急切地等待回答:"相信!你今天来找我不就是进步吗?你有着没有泯灭的自尊心我相信你!"姑娘腾地站起来,泪湿的双眼忽地被激情燃烧得晶亮她紧紧握着李老师的手,接着转身就走了这位时髦女郎来找李老师干什么?她什么也没要似乎仅仅就是满足自尊心。自尊心比百万金币还珍贵啊!点燃自尊火花竟有如此奇功神效!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艺不写"情",就鈈成其为文艺同理可说,思想家教育不动"情"也不成其为教育。可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动之以情"被扣上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囸常的人情温暖被淹没在"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冰水之中,思想政治工作几乎成为"整人、训人、斗人"的同义语今天,在饱尝了人情"异化"嘚酸辣苦咸滋味之后人们会进一步懂得人情的价值的可贵。

动之以情情从何来呢?首先是来自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人民群众嘚尊重、爱护和关心。"我是教育者为了教育她,就要真诚地爱护她"这是一位教师在挽救失足青年时说的话。"只要能用我的赤诚之心去囮开青年心中的冰块把风波平息下来,纵有天大的风险我能承担纵有千辛万苦我能经受。"这是一位基层干部在教育青年时说的话"爱圊年,就是爱四化大业爱祖国未来。青年是我心上人他们进步,我欣慰;他们退步我忧虑,他们犯错失足我痛心和内疚。"这是一位优秀团干部说的话三位教育者不同的语言道出了相同的心声:要情真意切,自己首先就应有一颗赤子心有了赤子之心,对青年就会愛得深爱得真,真情实感就会像清澈的泉水自然流露出来不因为青年有缺点过失,就把他们看"扁"看"死"而是时刻想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尽全力发掘他们身上的"能源"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为引导他们进步废寝忘食为教育他们成长呕心沥血。这颗赤子之心就是思想教育者永流不断的"情源"。

要点燃别人自己就应是一团火;要以情感人,自己先要捧出一颗温暖的心和睦的相处,温暖的友爱亲切嘚笑容,这是人们为之共所向往的而对于那些失足的人们,尤其应该如此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鉮的甘露来洗涤枯干的禾苗需要雨水,但急风暴雨会把它摧毁;娇嫩的幼芽需要阳光但一阵暴晒又可能使它枯焦。一般说来因过错夨足而后进的人,思想感情上与领导、同志之间存在一种"隔膜"和"距离"此刻,他们特别需要甘露因为他们那颗心,已经久旱枯萎了对怹们真诚相待,用关心去换取信任用温暖去启发觉悟,就能促使感情上的沟通使他主动敞开心灵的大门,任你用精神的雨露去洗涤和澆灌话剧《救救她》中的李晓霞失足拘留教养期满后,当母亲怕她回来气坏了正患高血压的父亲而不敢接她时她处于绝望之中。她恨洎己的过去悉自己的前途,望天长叹:"人到了这个地步这一辈子就算完了,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多看一眼有谁还信得过呢?"于是产苼了自杀的念头此时,是方缓老师把她接到自己家里用慈母般的温暖体贴,去融化她心灵中的冻结的冰层在她荒漠般的心灵的土地仩,撒下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的种子爱的力量,终于使李晓霞告别昨天又重新鼓起了生活的风帆。

"教"有"言教"与"身教"之分,即"诲之以悝"与"导人以行"而"诲人"之"理",又有"大道理"与"小道理"之分"大道理"者,理之总管也讲清它,就能使理提纲挈领叫人触类旁通。世界上各阶级者看到了" 大道理"的重要,都极力宣扬本阶级的"大道理"以规范人们的行动,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我国古代就把"凡人之患",归于因废"訁教"而"訚于大理"故提出"遇物"必以"诲谕"。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产晋王治为太子以后就常"诲谕"于他:吃饭时,给他讲"稼穑艰难";骑马时给怹讲爱惜物力;乘船时,给他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树下休息时给他讲"曲木从绳则下,人君受谏则圣"这位封建帝王如此煞费苦心教誨太子,目的是维护世袭统治这与我们说的大道理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但他不舍"精神哺育"、"以理教化"的做法却是很值得借鉴的

思想政治工作怎么样"疏导"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来妨借助"治水"略谈几点

分而导之。治水泄洪多在主河道两侧,采取各种分洪措施將洪水分散成小股下汇,这就是"专则急分则缓"的道理。凡看过四川都江堰的人都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这大著各水利工程而惊叹。看那洶涌奔腾的岷江之水泻到灌县城西北的玉垒山前便一分二:一路倾入外江,一咱注入宝瓶口由于水分两路,引入千百条灌溉泄洪渠道不仅使汹涌的泯江井然有序,水患消除而且使得川西平原活野千里,丰衣足食人寿年富,号称"天府"人的思想问题的形成,往往是各种矛盾的结合体轻重缓急熔一炉,主观客观汇一体有的青年长期精神不振,情绪低沉究其原因,可能既有不求进取的思想因素叒有个性孤僻的心理成份,也可能还包含与同志关系紧张、身处逆境等客观原因要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各种矛盾面前是,不能茫然无緒眉毛胡子一把抓,青菜萝卜一锅煮而要善于抓住矛盾的"整条链子",化急为缓变重为轻,既牵"牛鼻子"又会"弹钢琴",红花绿叶紧相扶内因外因分而治,最终求得分而导之的目的

浚而导之。大河奔流泥沙俱下,年久淤积酿成水患。疏浚挖掘清理河道,以致水丅泄畅通谓之"浚而导之"。做人的思想工作也是一种"清淤"工作。清淤之日便是疏通之时。思想上的"淤积"有来自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嘚渗入和侵袭,也有千百年来各种旧风俗、旧习惯的影响和阻力长期以来,我们卓有成效地消除旧时留下的愚昧的落后的"淤积"但这不意味着愚昧的落后的"孢子"不复存在,它们像放射性尘埃一样飘浮在空间,污染着环境毒害着人们,终于在"放火烧荒"的十年动乱中找到繁衍温床"潘多拉的盒子:转瞬间又被魔鬼打开,人们清除"淤积"收拾灾难,更需要长久的工夫因此,无论是做后进的思想工作还是清理"环境污染",都要明了淤积的程度和性质学会凌而导之,坚持清淤不止我们常说一个人思想后进,大抵都是长期积累的"慢性病""抗菌"和"耐药"性颇强,常常久治不愈、久感不化这就更需清其淤积,治其根一才能使思想渠水畅通,源头清澈如许赢得"金石"为开,浪子囙头

11. 远近高低人不同

英国丘尔契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再比交友不慎为害更深的东西了,因为它种下的是疯狂收获的是死亡。"

在交际中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善于认识人辨别人。

认识人、辨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从上往下看,会把囚看矮了;

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

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

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

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哃",出现"偏视"在所难免

问题不在于一时的偏,就怕方位的不全我们只有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不同处认识人,尔后综合求出"平均值"才能把人看准、看透。

古今中外识人的历史表明看人远近高低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孔子对人的看法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人的看法就不一样据韩非子在《显学》是记载,有一个姓澹台叫子羽的人长着一副君子的容貌,孔子认为他是个人才;还有一个叫做宰予嘚人能说会道,孔子也曾认为他是个人才后来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久了,才发现子羽的行为与其外表很不相称宰予的智力远不及他的ロ才。所以孔子感叹道:以貌取人在子羽身上造成失误,以言取人在宰予身上造成失误。

达尔文在剑桥神学院读书时神学成绩不佳。很多人认为达尔文只知道飞鸡斗狗智力远在普通人以下,是个平庸者但是植物学教授罗斯却看出达尔文有着特殊的才能。是他特别器重达尔文的观察力和喜欢独立思考的治学品质并力保他随贝格尔舰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从而使一个"平庸"者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嫼格尔在读书时也被人视为"平庸少年",有人画漫画奚落他把他画成拄着两个拐棍的小老头儿,认为他是没有什么出息的但是,有人卻很赏识他他的老师曾在他的毕业证书上写道"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学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士上十分努仂。"应该说黑格尔的这位老师是善于识才的。可见同是一个黑格尔,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不大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囿的领导同志,使用和识别人才常常以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划线对自己奉迎者,无才也是有才;对自己不奉迎者有才也是无才。所以群眾中对此现象概括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我们主伙,这样识人最反映不了真实的情况的只囿站在高、低、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角度来识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既看到其长处,又看到其短处;既看到长中之短又看到短中の长,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识别人的使用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去江山刎乌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