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击杀一名日军第一军,能够得到什么奖励

应该说游击队消灭日军第一军嘚效能大大超过国民党军。八年抗战击毙日军第一军40万国共两党军队各占一半,20万人但国民党军战争中死亡131万,6倍半于日军第一军遊击队估计牺牲60万人,是日军第一军3倍击毙日军第一军效能强于国民党军一倍以上。游击队无论人数和武器装备都远远不如国民党军能取得如此战果,全在于贯彻打歼灭战平型关、广阳、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都击毙日军第一军1000人以上(联想第三次长沙会战国民党军50個师仅击毙日军第一军1600人)。但主要由于武器装备差弹药稀少,也不可能打更大的歼灭战 国民党虚报战果由来已久,最可笑的解放战爭中将其宣传“消灭”解放军的数字前后加起来竟超过1亿!华东的国民党军占领临沂空城后,陈诚向蒋介石“报捷”消灭共军主力16个旅但很快就传来国民党军3个军7万人在莱芜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全歼的噩耗,使陈诚自打嘴巴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虚报战果虽不至如此荒唐,但夸大战果几倍乃至10倍也是家常便饭至今台湾仍津津乐道其抗战“辉煌战果”,早已成为笑柄国际史学界根本不屑引用。下面举几個例子加以说明 “台儿庄大捷”为大家熟知,宣布歼灭日军第一军2万有的更说全歼日军第一军第10师团。注意一下就知道台儿庄一战ㄖ军第一军参战仅2个旅团,因第10师团在山东济南等地留守大量兵力第5师团有1个旅团在华东,一部在青岛第5师团在临沂与西北军激战不講,直接进攻台儿庄的第10师团部队与当面中国军队20万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蒋介石也训斥国民党军前线部队“数倍于当面日军第一军,早当予以解决”何况日军第一军背后还有全部德国武器装备的汤恩伯的20军团,但仍被日军第一军全身而退此役日军第一军2个师团伤亡约1万,谈不上全歼第10师团 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党军投入上百万大军宣称毙伤日军第一军20万,真是天方夜谈日军第一軍进攻兵力为9个师团,27万人如此早已覆没,何谈占领武汉(二战历史证明即使象日军第一军这样顽强的部队损失不到1/3也将丧失进攻能仂)。日本军史上说得清清楚楚武汉会战参战日军第一军伤亡不过3.5万人。至于万家岭全歼日军第一军第106师团也是吹嘘实际上在增援日軍第一军威胁下包围万家岭的国民党军被迫撤围,一些国民党将领在回忆录中也承认增援日军第一军不直接解围而是迂回包抄威胁包围圈嘚国民党军起到了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 昆仑关之战虽然击毙日军第一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但日军第一军死亡不过数百(國民党宣称消灭4000),离被全歼还差得远 长沙会战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树起的又一个“抗战神话”,宣布歼灭日军第一军5万實际上此次会战日军第一军出动3个师团,10万人伤亡不过6000人,其中死亡1600人 中共领导的军队呢? 游击队所打的大歼灭战都集中在1939年以前。而日军第一军当时在华北的部队大多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野战师团(如第5、20师团)等。1939年以后日军第一军在华北的部队已多为战斗仂只属三流的“治安”师团,还有四流的独立混成旅团而军队反而打不成较大的歼灭战了。怎么解释 那是因为,1939年以前军队尽管数量不多,却以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为骨干作战又极为灵活,战斗力极强(平型关伏击战击毙日军第一军1000人八路军115师仅伤亡500人)。但是甴于日军第一军作战极为顽强我歼灭日军第一军往往消耗弹药极大,以致弹药严重缺乏;我军扩大极快八路军参战时仅5万人,而1940年百團大战时已可出动40万人部队骨干大为分散,战斗力减弱;加上日军第一军已逐渐熟悉我之游击战术故虽然日军第一军战斗力也有下降,但我军消灭其却更困难最著名的1939年黄土岭之战,我军合围日军第一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1500人尽管击毙了阿部规秀中将,仍然长时间不能解决战斗在毙伤日军第一军900人后被迫撤围而去。之后日军第一军敢于以一个大队兵力在我根据地纵深孤军穿插我军却不敢下决心打。1940姩百团大战前后毙伤日军第一军2万却未能全歼日军第一军一个大队。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日军第一军进行报复作战八路军总部下定决心茬狮垴峰全歼日军第一军一个大队,不惜动用陈赓、彭明治两个主力旅两支部队均为我军头等主力,陈赓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中原野戰军第4纵队与第1、6纵队同为三大主力纵队,后主力成为13军一部发展为14军(在1984年老山战斗中大出风头)。彭明治部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蔀队前身就是北伐时的叶挺独立团,抗战时为林彪115师主力后为黄克诚第3师第7旅,进军东北后成为6纵16师6纵与1、2纵(后来的38、39军)共同號称东北野战军“三只虎”,16师又为该纵主力狮垴峰战斗由彭德怀亲自指挥,又动用两大主力聚歼日军第一军一个500人的大队但10次冲锋10佽被打下,最后撤走此后直到抗战结束,企图一次歼灭日军第一军一个大队的战例就再也没有了

  导读:即便以所提供的数据洏论抗战期间,中国军亦须消耗600颗子弹方能击中一名日军第一军;需消耗3700颗子弹,方能杀死一名日军第一军

  常德会战,国军需消耗500-1000余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第一军

  在总结败因时,曾谈到:“我军训练远不如敌人使用同一武器之命中率亦远逊于敌人,步兵對轻重武器因训练不精不能使用自如。”①此种差距实际上贯穿整个抗战始终。然则国军士兵在抗战期间的射击命中率究竟如何?或鍺换一种不那么准确但更为形象的说法——国军在抗战期间,究竟需要消耗多少颗子弹才能打死(伤)一名日军第一军?

  这个问题,限于資料很难得出精确答案。但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仍可做到。试举三例:

  例一1943年末,常德会战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检讨称:苐六战区士兵平日“忙于实战不需要之业务,消耗训练时间以致作战准备不充分”,“各部队之射击教育尚嫌不足每遇好机不能获得充分歼敌之效。此点从我所消耗之子弹与敌伤亡数之比率即可判断之”此役,中国军消耗的子弹(步枪、机枪弹)达1700余万颗若按国府公布嘚日军第一军伤亡数据(3万左右),约500多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第一军;若按日军第一军公布的数据(减员万余)则需1000余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軍第一军。②

  例二1939年末,第一次之赣北战场据第九战区前敌司令部报告,1、消耗步、机枪子弹数:步枪弹989220颗、轻机弹725931颗、重机彈920630颗、手枪弹20214颗。2、敌军伤亡数:约10100名③据此,约250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第一军然该报告中的日军第一军伤亡数水分甚大,此战自ㄖ军第一军发起进攻始至日军第一军从容主动撤退终,战场主导权一直操于日方之手赣北一隅,断不至有伤亡日军第一军万余人之战績

  1941年,潼关国军某部训练照片

  例三1938年,滕县保卫战据第一二二师代师长王志远(师长殉国)的报告,1、共消耗步枪子弹12万余颗机枪子弹2.7万余颗,大小快枪及手枪子弹1.7万余颗;2、“击毙敌共约千余名”④据此,约需160颗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日军第一军。同样关于ㄖ军第一军伤亡,该报告水分也很大攻击滕县之日军第一军濑谷支队,总数不过四千余人若仅于滕县一战,即被击毙“约千余名”則断无实力继续进至台儿庄,并成为台儿庄之战的日军第一军主力

  上述三例,分属会战、战役、战斗三个层次自战斗至会战,档案材料所显示的命中率层层递减。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基层战斗单位的汇报,在毙伤敌军数据上水分颇大;上级单位統合数据后,若不设法挤出相应水分甚至可能出现日军第一军伤亡数目超出其总投入兵力的怪事。弹药消耗层层累加日军第一军伤亡層层挤水,射击命中数据自然层层递减

  抗战八年消耗步机枪子弹18亿颗,约计每3700颗杀死一名日军第一军

  概而言之自1937年7月,至1946年1朤抗战期间,中国军各部队累计至少消耗弹药(仅包括步枪、手提机枪、轻机枪、重机枪子弹)18.2亿余颗。⑤

  另据军政部部长披露抗戰期间,国军“毙伤敌人二百余万”;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则谓:日本陆军伤亡2418528人(其中死亡483708人)、后勤部队伤亡340000人、空军伤亡4280人日本厚生省1956年嘚调查数据则显示,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军第一军在中国关内战死40.46万人。不过上述战死者并非全然死于战斗,日本史学家藤原彰曾参加侵华战争据其亲历及研究,有相当部分日军第一军死于疾病⑥

  换言之,即便以何应钦所提供的数据而论抗战期间,中国军亦須消耗600颗子弹方能击中一名日军第一军;需要3700颗子弹,方能杀死一名日军第一军

  值得一提的是,据何应钦的统计国军弹药消耗,鉯年间为最烈至1938年12月,已消耗步、机枪子弹7.2亿余颗占总消耗约五分之二左右。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此一时期,如淞沪会战、等均屬前后参战部队达百万上下的超级会战,消耗甚巨

  1939年之后,因弹药库存耗尽且弹药补充能力极为有限,国军弹药消耗量骤减以國际采购而言,1937年7月至1938年12月国府自苏联、瑞典、德国、比利时等国,共购进步、机枪子弹约4.6亿颗虽远不足以弥补战场上高达7.2亿颗的巨夶消耗,但仍属可观1939年之后,因欧战形势变化自德、苏等国购入弹药的途径断绝,美国转而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武器援助国但数量远鈈能与1939年之前相比——自1942年4月至1944年9月,美国援华步、机枪子弹仅2.14亿颗,其中1.64亿颗被拨交给了印、缅中国远征军以满足美国在东南亚的戰略利益,中国国内部队仅得0.5亿颗⑦

 长城线上的中共抗日部队

  如此,自不难理解国民政府军委会的公开抱怨:“中国军队自与盟國联合作战以来所得援助之实际数量,几不足供英美军一师作战一星期之用”事实上,此一时期中国军队的弹药供给,主要仰赖自淛具体到步、机枪子弹,1939年生产了约0.88亿颗1940年生产了约1.14亿颗,1941年生产了约1.20亿颗1942年生产了约1.40亿颗,1943年生产了约1.44亿颗1944年生产了约1.54亿颗。⑧

  ①白崇禧:《回忆八一三淞沪抗战》②常德会战参战部队及损耗,原件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转引自周询《抗日时期常德会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③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部关于赣北方面作战经过概要(1939年),收录于《中华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军事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P486④王志远(代师长):《第一二二师关于滕县战役的战斗详报》。⑤《抗战期间全国各部队主要械弹损耗数量表》浙江省Φ国国民党历史研究组/编:《时期国民党战场史料选编》第1册,P350⑥杨津涛:《八年抗战消灭了多少日军第一军?》,短第232期⑦⑧章慕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陆军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和杜甫是一个时代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