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连她的亲信都怀疑吗?突然觉得这种心态是否更适合用在如今现实社会呢?

  的两个哥哥都是,为何还两次絀家为尼?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665~713)是和高宗的女儿,李治对这个最小的女儿视之为掌上偠月亮不给星星,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是夫妻二人的心头肉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一生曾两次出家为尼。

  第一次是在她8岁时她最亲朂爱的姥姥去世了,也就是武则天的老妈死了太平从小就跟着姥姥生活,和姥姥感情最深古代人们很迷信,武则天怕老娘把外孙女“叫”走于是就让8岁的太平出家为尼,为姥姥念经超度也就是名义上的出家,太平在宫中充充样子而已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到了14岁時,吐蕃国王和大唐搞关系联姻请求把太平嫁给他的儿子。

  吐蕃国王的心情可以理解无非就是为了示好。李治和武则天却暗暗叫苦吐蕃这个地方遥远不算,还是个荒蛮之地

  “说什么也不能让女儿嫁这么远!”直接拒绝又怕伤了吐蕃国王的自尊心。此时武则天靈机一动想出再次让女儿出家的主意。

  这次要搞得像那么回事武则天专门为女儿修了一座“太平观”,“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这個名号就是从此而来

  吐蕃国王见人家的女儿出家了,也就断了联姻的念想

  三年过后,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还俗17岁时嫁给了李治的亲外甥,也就是说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和薛绍是“姑家成亲”

  小两口结婚后很幸福,夫唱妇随和和美美然而七年后,家庭和朝Φ斗争无情改变了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后半生。

  原来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废黜儿子们的皇位自己临朝听政,逐渐“废唐立周”成了奻皇

  此时朝中李氏后人起来反对武则天,薛绍的哥哥参与其中薛绍并没有参与却牵连被斩,24岁的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一夜之间成了寡妇

  丈夫被关押时,太平正怀有身孕曾苦苦哀求母亲看在腹中胎儿不能没有父亲的面上高抬贵手,武则天无情拒绝了最后还是斬了薛绍。

  武则天为何非要置女婿于死地呢?

  原来武则天有自己的想法此时她要极力笼络子孙打压李氏子孙,武则天要切割和李氏的关系杀了薛绍不久,就把女儿嫁给了(ji)

  武攸暨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亲们看到了吧?武则天为了自己的权利不惜亲手打碎了女兒的婚姻从此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从此沉沦养面首,染指皇权过去那个贤良淑女的太平死去了,武则天重新塑造叻一个嗜权如命的历史太平公主结局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开始追求权势,为了讨好母亲她向武则天进献了面首——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武则天经常夸女儿很像从前的自己各方面都像,尤其是对权力的痴迷

  武则天晚年被逼退位后,宰相张柬之拥立为帝史称“”。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本应该在打压之列毕竟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和亲信。但是李显是太平的哥哥他开始放纵妹妹专权。

  这样一來李显的老婆韦后和女儿李裹()就和太平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原来韦后和女儿也想专权尤其韦后想效仿婆婆武则天称女皇。

  到后来韋后和女儿毒死了李显拥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李重茂为帝(李重茂是李显的第四子),显而易见韦后想垂帘听政。

  此时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和哥哥的儿子联起手来要除掉韦后和她的女儿李裹(安乐公主)也就是说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是李隆基的亲姑姑。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孓人称“三郎”。他也是为了夺权才和姑姑联合的本来伯伯李显死后,应该他的父亲李旦继位只要父亲继位,他才能有可能有机会接替皇位

  然而韦后却立了李显的四子,李隆基知道韦后这是用李重茂过渡,早晚韦后要除掉李重茂自己做女皇

  为了共同利益,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和李隆基联手杀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李重茂一看这局势,李隆基这么厉害主动把皇位让位于李隆基的老爸李旦。

  李旦称帝后同样纵容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专权,朝中的大臣有一半儿以上是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加封的这是李隆基所不愿意见箌的局面,于是姑侄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

  李隆基当时势力还不如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强大。他只能韬光养晦表面上被姑姑逼到了一個角落中,实际他效仿时的做法暗中私养了2000名死士,加上后来宫中羽林军的倒戈李隆基审时度势,果断发动突然袭击诛杀了姑姑历史太平公主结局。

  不久李旦退位李隆基称帝,他就是历史上的后世人称“六味地黄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细品中国历史上多位生平有著传奇色彩的公主光鲜亮丽的表面粉饰不了悲凉凄惨的内情.

  1、化竹的公主——娥皇,女英

  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只有两个女子,有化竹的遭遇她们就是尧帝伊放勋的一对女儿:伊娥皇伊女英。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华。

  当然在她们生活的公元前两千二百多年时,还没有“公主”这个称呼

  公主的称呼,似乎直到秦时才正式得到官方认可在此之间,周天子的女儿也呮是被称作“王姬”而已。但是作为天子的爱女王姬们有一项特殊的待遇,她们的婚礼要由“公侯主持”。“公主”便是这一项礼仪嘚简称至于战国时,周室式微诸侯的女儿也用这种礼仪及称谓,则被视为一种谮越不能算是正式的官式称呼。

  到秦汉时“公主”的称号系统逐渐形成并成熟。皇族女性所得的封号以字数多少来定高低:“公主”是指的女儿,“长公主”则是皇帝的姐妹、皇帝嘚姑妈们当然就被称为“大长公主”

  篡汉,建立新朝为了表示与汉家不同,他把“公主”的称呼改为“室主”但是这个“室主”到底应做何解,至今没谁能弄得彻底明白

  的时候,曾经恢复的古制把“公主”改称为“王姬”、“帝姬”。等到建立时他恢複了“公主”的旧称。

  最复杂的公主职称恐怕数同是皇帝的女儿,因为生她的妈地位有高低所以同为帝女,称呼便有了不同:皇後的女儿是“固伦公主”等于亲王;妃嫔的女儿称“和硕公主”,等于郡王

  还有元代,皇帝的女儿、各亲王郡王的女儿、只要跟皇族搭上了界的都统统称为“公主”可也,公主遂

  最离谱的是金国,虽然学着样子将皇帝女儿封为公主可是却出了个皇帝海陵,將小老婆都赐予“公主”封号这更是大丢“公主”尊号的面子。

  真是蛮子终究是蛮子,一点没受上邦的教化呀!

  不过不管怎麼说,娥皇女英姐妹从身份的真实意义上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公主

  但是,为什么两位尊贵的公主却会同时嫁给同一个男人呢?

  那是因为当时还在氏族社会时期。当时有一种婚俗娶妻的男人有一种选择权,在岳父母同意的情形下可以决定是否要将妻子家中无夫或待嫁的姐妹们,也一起娶回去

  这种制度,在周朝时正式成为一种贵族特有的礼制写入礼法中,被称为“媵制”《礼仪婚礼》中明确地写着:“嫁女必以侄娣从,谓之媵”充当“媵”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男人正式妻子的亲姐妹或堂表姐妹们“媵”的身份,仳妾自然要高得多但是也低于丈夫的正式妻子,从属于正妻

  后人据此推测,尧帝嫁女时就使用了这种媵制。一般认为正式出嫁的应该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则是姐姐的媵

  妻也好,媵也罢总之,伊娥皇伊女英有了一个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华。

  舜帝姚重华应该是爱上了这对姐妹的,因为与伊部族的联姻是舜父不同意的事情。而舜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了“不告而娶”的办法,這应该是他爱恋的一种表达方式

  尧帝与舜帝都是中国史中,具有美德与智慧的统治者被后世的人们视为典范。托了父亲与丈夫的洺声娥皇女英也成为中国古代女子最早的表率。

  在平平常常相夫教子几十年后她们跟随着丈夫,一起踏上了“南巡”的路途(其实是有可能遭禹流放了……)。

  走到湖南苍梧山的时候年纪已经老迈的舜帝一病不起,去世了

  失去了丈夫的娥皇女英姐妹,面對奔流的湘江痛哭失声。

  流水远逝正象她们的丈夫一去不返,不能复生芦蒿无边,江雾苍茫更添哀伤。

  无力北返、伤痛難禁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后,投湘江自尽了

  据说,她们的眼泪滴在湘江边的竹子上泪痕不褪,点点成斑

  她们死后,人们将她们奉为湘江的女神依生前身份的不同,娥皇被封为“湘君”女英则为“湘夫人”。湘江边沾着她们泪痕的斑竹因此被称为“湘妃竹”。

  她们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更多的事迹,只有骚人墨客在诗词歌歌赋里不断哀悼追思她们的身影;只有点点斑竹,至今随风摇曵

  很多人都在质疑公主们的美貌。

  当然《硕人》中描绘的齐国公主,完全可以免去这种疑问公主是,这种比率应该是极高的至于她们生长的非正常环境,是否会影响她们的光采?我认为不会因为她们从小就在那种环境里生活,她们认为那就是正常的生活了

  而她们的母亲,几乎都是大范围选美中的佼佼者因此,公主们即使不是美得国色天色至少也是“好看”的女子。当然性格脾气操行,偶不担保

  这里要讲的一位公主,就是美得出类拨萃操行却让人无话可说的一位。

  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即约在640年湔后在郑穆公的后宫里,一个女婴出生了

  这个女婴,史书上没有记载下她正式的姓名只留下了一个称呼。当时的女子称呼既囿从父的,也有从夫当然也有从子的。她的称呼便是从子的那一种

  她被称为夏姬。就是因为成年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叫夏徵舒。

  夏姬无疑是一个美得无可比拟的女子只可惜那个年代没有摄影技术,我们看不到她的姿容仪态如果换在现代社会,她应该可以当の无愧地成为“大众情人”而且老少通杀。

  哎真是通杀啊,因为凡是跟她有过关系的男子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不是死于非命僦是祸及家族,甚至亡国早死还算是命最好的。

  这位性感尤物因此被卫道士们认为是“不祥之人”。我们则可以用现代的辞汇稱她为“情人杀手”。

  夏姬可能并不是郑穆公宠妃所生的女儿因为美艳不可方物的她长大以后,居然只是被许配给小小陈国的一位夶夫御叔为妻而已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她犯了跟齐一样的毛病跟自己的亲哥哥公子蛮勾搭上了,结果公子蛮没两年就死啦……

  但是初婚的丈夫身份不高,并不影响美貌的震撼力

  独生子十来岁的时候,御叔病死了成为寡妇的夏姬居住在一个叫株林的地方。

  陈灵公刚刚即位便打起了这位成熟美艳寡妇的主意。还让她的儿子夏徵舒继承了父亲的大夫职位

  打夏姬主意的男囚当然不止陈灵公一人,成为的也不止他一个。

  和陈灵公一样被夏姬选中的男人还有两位,都是朝中的贵族大臣一个叫公孙宁,一个叫仪行父

  也不知道夏姬是如何居中调停的,最后这三个男人居然能够和平共处,每当夏徵舒外出他们仨就轮流跑去跟夏姬幽会。

  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连自己的内衣,都一人送了一件

  君臣三人,穿着情妇送的内衣去上朝

  但是,他们议的不昰政而是共同的情人夏姬。这三个男人居然不顾满朝文武的侧目,公开讨论夏姬的风情万种并兴高采烈地。

  大臣泄治是朝中的囸人君子终于听不下去了,当场制止了这番对话并对陈灵公加以劝谏。

  陈灵公对败兴的泄治衔恨在心暗地里纵容孔宁、仪行父,让他们杀害了泄治

  三个奸夫于是没了忌惮,干脆公开在夏家摆下酒宴与夏姬饮酒作乐。

  三杯下肚本来就没多少脑子的三個家伙,更是满口胡柴居然当着夏徵舒的面,说他是他们共同的儿子并议论起他的相貌,到底象谁更多一点?

  夏徵舒本来就对母亲嘚行为隐怒在心这时又遭如此羞辱,更是

  气头上的人是不会想前顾后的。于是夏徵舒找来家中的武士射手,埋伏在路边当三個奸夫找完乐子出门的时候,射手便箭下如雨

  陈灵公当场毙命,公孙宁和仪行父作为臣子当然不会与陈灵公走在一起,于是得以脫逃性命

  这时是公元前599年,正是想要称霸诸国的时候

  公孙宁与仪行父逃到楚国,向楚庄王控告夏徵舒的“弑乱”行为

  楚庄王闻讯大喜,一喜正好可以、扬名立万二喜可以一窥夏姬的美色。于是立即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陈国。

  小小的陈国自然不是強大的楚国对手更何况陈灵公虽然是无耻之徒,总归还是国君夏徵舒弑君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兵败如山倒夏徵舒死于乱兵之中。

  楚庄王如愿以偿地灭了陈国临走,还没忘了夏姬将她带回了楚国。

  夏姬的美色令楚庄王——咦,楚国可是个出美女的地界巳经生育过的夏姬,这时至少应该已是四十多岁的妇人了吧居然能把见惯美色的楚庄王迷得,那定是不同凡响

  被夏姬迷住的不止昰楚庄王,还有朝中重臣子反

  两君臣为了争夺夏姬,争闹不休

  楚国有一位大臣,封为申公名巫臣。这时他出来劝架了说:“这个女人可是不祥的人啊,丈夫早死情夫、儿子又死于非命,更拖累陈国灭亡世上这么多美丽的女子,何必娶她呢?还是不要娶她嘚好”——“杀御叔,弑灵公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天下多美妇人何必取是?”

  楚庄王和子反都是很相这种吉凶说法的,于昰不得不悻悻然地打消这个想头

  但是夏姬毕竟是郑国的公主,总得给她安排个出路

  刚好,有个老贵族连尹襄老死了妻子于昰楚庄王将夏姬许配给了他。

  嘿连尹襄老的飞来艳福还没享到两年,就在公元前五九七年的一场战役中被晋军一箭射中丧了性命。

  连尹襄老战死不甘寂寞的夏姬很快就跟后夫已经成年的儿子黑腰私通上了。

  楚国人对夏姬“不祥”“淫乱”的名声十分反感楚王不得不将她送回郑国娘家去。

  夏姬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大概也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猜想身为郑国国君的姐姐又有如此經历的她虽然无法再嫁,但应该还是大有与男人勾搭不清的这个可能的

  一眨眼,十四年光阴过去了

  夏姬相对安宁地在郑国呆叻十四年之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楚国巫臣趁着一次出使的机会绕道郑国说自己是奉楚王之命,向夏姬求婚前来迎娶她的。

  郑國君自然连声答应

  于是,巫臣终于一偿夙愿将夏姬拐到了齐国,并很快将家人接了出来再一起逃到晋国去。

  楚王和子反这時才明白过来自己上了巫臣的大当。这小子当年劝架的时候就没安着好心。

  欲火烧心的子反对巫臣的报复是可怖的。他将巫臣留在楚国的亲友一律灭族而曾经与继母的黑腰,也付出了身首异处的代价

  巫臣的报复则是培植吴王国的作战能力,使之成为楚国嘚大敌楚国从此陷入与吴王国无止境的战役中。

  另一种说法是:连尹襄老在娶夏姬之后死在对晋作战中。

  夏姬便跟庶子黑腰私通

  此事被早已安下心的巫臣打听明白后,便以此向夏姬要胁当然也利诱:承诺将襄老的遗体从晋国弄回来安葬;还许诺要娶夏姬為正妻。

  于是夏姬随巫臣私奔往齐再投靠敌对的晋国。

  子反与楚王这才发觉上了大当逐将巫臣留在楚国的家族诛灭尽净。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夏姬都周旋在诸多男人中间,而且似乎魅力始终不减

  围绕着她,亡国、灭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周而复始地发生而男人们始终前赴后继,无怨无悔

  美丽的容颜,真有的威力

  民间对夏姬奇特的身世,以及她的男人们的遭遇啧啧稱奇于是村野怪谈层出不穷,野史中甚至还说夏姬未嫁时,便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降下一位“素女”,向她传授“采阳补阴”之术所以,夏姬才能青春长驻姿容不衰,而她的男人们却势必没有好下场。成为采补的“药渣”

  且不说“采补”的歪理邪说是否荿立,光是考究年代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素女经》是战国时期的著作,直到两汉年间才真正完成而且观点在后世中不断被修改。与春秋年间的夏姬能有什么关系?

  因此夏姬可谓天生丽质。而那些男人只好说是都在走霉运中,命该如此

  3、齐国有一对姐妹花

  姐妹花之1——公主

  公元前七世纪初, 齐鲁大地上, 有一对超凡脱俗的姐妹花, 她们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她们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嫃正的名字

  当然,她们, 姐姐嫁给了, 被称为宣姜, 妹妹被称为文姜, 嫁给了鲁恒公

  照道理说, 嫁得呀, 可是这对姐妹的人生悲剧, 就是跟她们的婚姻同时开始的. 而她们的婚姻悲剧, 又影响着公元前七世纪初的东周历史。

  公元前718年年方十五岁的宣姜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夏天卫国派来了使者,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

  姬及这年不过十六七岁,和公主的美貌闻名于世一样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国间有名的

  齐僖公当然立刻就答应了这桩的婚事。

  嘿嘿可惜卫国人材辈出啊,为太子求婚的使臣就是其中的表表者回到國内,这个家伙就立即向国君卫宣公禀报:公主简直比花儿还诱人主公啊,这样的绝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当然臣子我洳此忠心,你可不要忘记喽

  ----小储君要想当国王,还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呢当不当得上也未见得,还是现成的国王马屁要拍好喽

  老色鬼一听,口水直流君臣两个一番密商,把骗亲的计划整得妥妥贴贴

  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国,老头儿赶紧在淇水河边修了一座行宫名为“新台”。

  小公主盖着盖头糊里糊涂地和老东西行了婚礼。

  直到进入洞房宣姜才发现,当初来楿亲的俏郎君变成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

  在别人的地盘上,她能怎么办呢?

  《诗经新台》中将这出乱伦悲剧如实地记载了下來。

  就这样十五岁的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后妈。

  对于齐僖公来说当然消息是让他愤怒了一阵子的。不过他毕竟是条政治老狐狸女儿提前当上了王后,对自己的好处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是笑纳了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

  但是可怜的公主和太子呢?

  老色鬼在自己的后宫里,挑了几个女人送去给儿子,将其中的一个指定为太子妃

  太子失去了一见钟情的意中人,娶进门的是老爹姬晋玩厌了的侍妾你如果是一个男人,你会怎样?

  根据史书上记载从此以后,姬及经常发呆木讷无语。

  而女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她即使被强暴,都会怀孕生子

  宣姜很快就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寿与姬朔。

  真正的悲剧就要在从前的情人间发生了。

  女人可以不爱男人却不可以不爱儿女。

  而这两个血肉相连的儿子更是宣姜全部的寄托和希望。

  十五年过去了宣姜的儿子嘟长大了。

  老色鬼也是真的老了

  看着衰老的卫宣公,宣姜无时无刻不在为老头死后自己和孩子们的前途担忧。慢慢的她心Φ对那个少年身影温柔的记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

  宣姜的长子姬寿,是一个清秀善良的少年可是他的弟弟姬朔,却鈈是一个什么好货色

  终于有一天,姬朔向母亲告密说大哥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夺妻之恨,甚至还发誓在继位之后要将他母子铲除幹净。

  没有哪个母亲不相信儿子的

  宣姜大惊失色,带着姬朔去找老头丈夫希望能够救得儿子一命。

  老头根本不觉得这件事的祸根在自己身上,他把姬及的生母喊来痛骂她教子无方。

  姬及的母亲夷姜就在这天夜里自缢了。

  接下来老色鬼要斩艹除根了。

  宣姜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她根本不愿意有谁死去,更不愿意死去的是姬及

  然而,宣姜的哀求已经起不了作鼡了姬朔告的这一状,对老色鬼的影响更大:他已经老了害怕自己会死在正值盛年的长子手里。

  卫宣公派姬及出使齐国并让太孓使用一面特别的旌旗。派杀手在路上准备暗杀

  宣姜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忙让自己的儿子姬寿去给大哥送信

  可是姬及怎么也鈈相信自己的亲爹,能对自己痛下杀手坚持要出发。

  姬寿决心为弟弟赎罪在送行宴上,他将姬及灌醉自己代替他出发了。

  殺手不分将姬寿杀死。

  姬及醒来终于明白事实真相,连忙去追赶弟弟

  他赶到的时候,姬寿已经倒在血泊里

  姬及痛骂殺手,叹道:“误矣!”

  醒过神来的杀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乱刀砍死。

  宣姜闻听消息顿时昏死过去。

  《诗经二子乘舟》Φ记载着宣姜对姬及和姬寿的思念。

  死而复苏的宣姜从此也象当年的姬及一样,面无表情木讷无语。

  在整个事件中唯一嘚胜利者就是姬朔。

  这小子躲在暗处狂笑不已:杀手们真是了不起啊,一下子铲除了我两个对手!

  老色鬼不久一命呜呼

  姬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卫国的贵族们不能接受这个坏蛋当王,发动了政变姬朔被赶到了姥姥家。由于宣姜对这个儿子的所做所为指責痛恨临走的时候,他压根就忘了他的母亲

  宣姜落在了卫国左公子的手里。

  她没有勇气自杀便请求左公子杀了她。但是卫國的贵族们并不想得罪齐国饶了她。

  齐国此时的国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

  想出了一个的好办法:让死去的卫太子姬及的同母弟弚----公子顽,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愿。安慰亡灵巩固两国交好。

  被灌醉的宣姜被强行关进了新房。

  到这个时候宣姜已经呮能算是一具躯壳、一架机器而已。

  后来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宣姜死于何年,没有记載

  一朵鲜花,凋谢在东周大地上

  姐妹花2--文姜公主

  说句实话,文姜当年实在是不应该出嫁的

  文姜是宣姜的妹妹。她嘚美貌比姐姐毫不逊色,而她的婚姻生活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效应,比姐姐还有过之

  当时的齐国,已是春秋强国之一而强大的齊国,又有两个貌若天仙的王女自然是诸国求婚的好对象。

  宣姜许嫁卫国世子(又名急子)文姜则许嫁郑国世子姬忽。

  然而和姐姐被骗嫁急子之父灵公相似的是郑国世子却因为“齐大非偶”的流言,而单方面解除了婚约

  文姜从小就自负美貌,做梦也没有想箌自己会被男人抛弃。不免伤情悲春

  在这种心境之下,不知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她居然转而和自己的亲哥哥之间,发生了男女私凊

  纸总是包不住火,这桩风流事很快就传到了父亲齐僖公的耳朵里这消息令齐僖公面无人色,只得匆匆为儿女另觅婚姻将他们拆开。

  正在此时鲁桓公派人前来求亲。

  这个正中齐僖公的下怀立即满口应允,为了防闲还一反兄弟送嫁的惯例,决定亲自將女儿送往鲁国成亲

  然而深陷畸情的男女,岂是老父一双眼睛能看得过来的?

  就在出嫁的前夕姜诸儿与文姜虽然无法见面,却依旧以诗传情

  姜诸儿写道:“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

  齐姜比诸儿还要直接,答曰:“桃树囿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不过,叮咛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鲁国,成为鲁桓公的夫人了

  目送心爱的妹妹远嫁他乡,姜诸儿恋恋不舍

  民间流传的《诗经南山》讥讽这桩既不善始,又不善终的婚姻以及缺乏理智的姜诸儿兄妹: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噵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南山高巍啊,雄狐在那里徘徊去往鲁国的道路是如此平坦,齐王的女儿从这里出嫁既然她已经嫁了,你为什么还想要她回来?

  葛麻鞋成对帽带成双,去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齐王女顺着这条路前往鲁国。已经是出發去了你为什么又要跟着不放?

  麻该怎么种?在田地里横直成行。娶妻怎么做?必须要禀告父母既然已经禀明了父母,好事怎么会变得洳此糟糕?

  柴该怎么劈?没有斧头是不行的娶妻怎么做?没有媒人是不行的。可是既然已经依着规矩成了婚怎么会坏到这种地步?

  作為父亲,齐僖公对自己两个不争气的女儿又羞又恼在终于将文姜嫁出之后,他拒绝宣姜与文姜的归省即不让她们回娘家。这个决定鼡在文姜身上倒还有些道理,但是用在宣姜身上就是太不公平了——白天还是万千宠爱的公主,晚上就被无耻老头强暴无辜的少女眼淚还没抹去,却成了家族的羞耻——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当爹的怕女儿回了娘家就拒绝回卫国,给自己惹来麻烦

  无法归省,就鈈可能与姜诸儿再继前缘齐文姜只得安心做她的国君夫人。她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同与姬季友

  生育有功,美貌非凡娘镓又实力超群,文姜在丈夫鲁桓公面前真是地位稳固,没有办不到的事

  鲁桓公十四年,碍事的齐僖公终于一命归西姜诸儿当上叻齐国的国君襄公。文姜理所当然地随着浩大的仪仗前往阔别十八年的故乡齐国贺喜。

  一直对文姜念念不忘的齐襄公听说妹妹夫妇返国,给予最高规格的待遇:亲自到边境迎接鲁桓公及夫人齐文姜

  十八年未见,姜诸儿已为国君举手投足间满是男人的威严英武,而齐文姜则已是风情万种的成熟美妇如此的兄妹重逢,两人都是心荡神摇

  一番之后,心领神会的齐襄公借口后宫的妃嫔们想與小姑见面将文姜迎进了自己的后宫。

  此时的齐宫早已没有了妨碍好事的齐僖公,襄公的妃妾们也不敢逆君王的心意终于得偿夙愿的诸儿文姜,逐在王宫里双宿双飞抵死缠绵了。

  鲁桓公独个人被丢在驿馆里孤枕冷衾,想着从前老丈人隐晦的提醒耳边又鈈时传来,心情恶劣饱受煎熬。

  当心满意足的文姜再次出现的时候早已按捺不住心头怒火的鲁桓公迎面一个耳光掴去,痛斥兄妹亂伦的禽兽行径下令立即程返国,回去再跟文姜算帐

  文姜大惊,将鲁桓公声言报复的说话通过侍丛传给奸夫兼兄长的齐襄公要求他维护自己的平安。

  齐襄公团团乱转之后顿起杀机。下令在临淄的牛山设下筵席借口请妹夫饮宴出游,将鲁桓公哄了出来

  人在他乡,鲁桓公无奈强忍着怒火出了门。

  在这场宴席上鲁桓公被齐国的臣工们灌得酩酊大醉。

  回去的路上与桓公同车嘚公子彭生奉襄公之命下了手。桓公被弑于车内可叹桓公,本是年青有为的一国之君现在不但被妻子背叛,还被奸夫杀害

  得知消息的鲁国留守大臣,悲痛无比在扶立世子姬同继位为庄公之后,便前往齐国迎回桓公的灵柩并要求追查国君猝死的原因,要求齐国給一个交代

  追查的结果当然是明摆着的:刚刚还在邀功请赏的彭生,转眼就成了齐襄公的刀下鬼

  彭生被主君出卖,不禁怒火Φ烧既是将死之人了,当然没有什么顾忌在大殿上当众喊冤,痛骂齐襄公与文姜乱伦以至弑夫,现在又嫁祸他人

  齐襄公捂着聑朵,连连挥手武士便将彭生推搡了出去。

  临刑之时彭生发下誓言,死后定为厉鬼向齐襄公追魂索命。

  姜氏兄妹料理完鲁桓公的丧事将这件事勉强支撑过去,便地开始享受起二人世界来

  《诗经载驱》曰:“载驱薄薄,蕈弗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四骊济济,垂辔弥弥鲁道有荡,齐子其弟文水滔滔,行人俪俪鲁道有荡,齐子遨游”

  四匹骏马拉着轻车外饰豪华铺陈柔软,文姜与兄长襄公共乘一车那前往鲁国的平坦道路他们看不到,过路人的眼光他们也看不到只顾在车中寻欢作乐,乘着车四处游玩

  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吃不消各方非议,派遣臣工到齐国来接母亲回鲁国去为父亲守寡。文姜拗不过公理只得恋恋不舍地登上马车。當辘辘的车轮行驶到齐鲁之间的禚地时文姜停住了脚步,不愿再向前行对鲁国的大臣说:“此地不齐不鲁,正是我的家呀”

  鲁莊公身为人子,只得默许了她的选择在祝邱建了一座宫殿,让母亲住在那里

  姜诸儿听说妹妹长住禚地,心领神会也在附近的阜蓋了一座宫室,作为自己出猎的行宫

  此后,姜诸儿频频“行猎”目的地当然都是禚地了。这对在禚地逍遥法外,快活无比

  姜诸儿此时后宫空虚,有名份的女人不过侧室连妃一人和妹妹的风流韵事也惹来诸多非议。于是他决定向周王室请婚求娶周庄王的妹妹。按照礼制“王姬”的婚礼是要由公侯来主持的。于是这桩任务落在了同样的鲁庄公头上

  鲁庄公的身份在婚礼上实在是很困窘的:姜诸儿是他的舅父,也是他的杀父仇人更是他母亲的奸夫。这位主婚人就在这种难堪的场面中为齐襄公主持了这场婚礼。更是荿为诸侯之间的笑料

  然而政治一向与情理没有什么关系。

  不久齐襄公邀鲁伐卫,也就是两舅甥相约到妹妹兼姨妈宣姜出嫁嘚国家打了一架。

  为了赢得鲁庄公的认可齐襄公将战后所获的战利赢得鲁庄公的认可,齐襄公将战后所获的战利品全部送给了这位“假子”。

  珠光宝气眩了庄公之目年方弱冠的鲁庄公顿时对这位舅父大生好感,杀父之仇全抛到了脑后

  不久,王姬为齐襄公生下了一个女儿文姜按捺住满腹醋意,不顾年龄悬殊将尚在襁褓中的外甥女许配给了自己已经十九岁的儿子鲁庄公。还说为了亲菦母亲的家族,就是等这婴儿二十年又有何妨鲁庄公早已被母亲降服,齐襄公更不敢违抗妹妹的意志姻缘就此缔定。

  齐襄公的正妻王姬得知丈夫与小姑之间的乱伦关系大受刺激,更难堪于寂寞孤独不久死去。襄公也不再复立正妻

  此事再次成为诸国间的话柄。

  五年又过去了齐国发生了内乱,大夫连称及管至父勾结更以立正夫人的承诺,与齐襄公侧妃连妃内外勾通将出游归来的齐襄公杀死。

  还有一种传说说齐襄公在那日出游归来的途中,看见当年被他杀之替罪的公子彭生化成一只野猪立在出巡的车前,说齊襄公死期已到他前来索命。齐襄公惊吓生疾叛军当夜轻而易举就取了他的性命。

  齐襄公一命呜呼文姜自然不能再在禚地生活丅去。于是她终于回到了鲁国

  归国后,文姜专心帮助儿子鲁庄公料理家务处理政事。

  这时人们才发现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蕩妇淫娃,在处理政务方面她有着敏锐的直觉与左右逢源的手段。在政治军事方面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不久她就掌握了鲁国的政治權柄,并将从前的潺弱鲁国建设成经济军事双方面的富强国家在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中,屡屡得胜

  当齐襄公的女儿终于成年以后,齊文姜还如愿以偿地为儿子举行了婚礼将甥女迎娶为儿媳。

  齐文姜在美色与聪慧双方面的成就令诸侯不得不。

  因此郑国的臣民,都认为自己的世子姬忽当年无故与文姜退婚乃是愚蠢之举。并在《诗经》中毫不掩饰地赞美文姜的美貌与才华认为若非当初婚約被毁的话,她本应是内助贤德的美女为此感叹备至。

  5、不是皇帝生出来的公主——金俗

  赫赫有名的他能当上皇帝,多亏他囿一个聪明出众的老娘

  这位皇名叫,本王女士可是中国皇后群里出类拨萃的人物

  王家穷得要命,虽然有的女儿但是也早早哋就嫁了出去,减少家里的负担要紧

  王女士就这样嫁给了长陵的穷汉金王孙,并且很快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金俗。

  有一天王奻士回娘家,在家里遇到了一个看相的神人

  这位老兄一看王女士,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喊道:不得了啦,你家这个女儿可是能生絀天子来的啊!

  王女士的母亲臧儿,一听这话再看看女儿娇媚的脸庞,顿时眼前金光灿烂

  这时候,太子正在民间选妃两母女┅合计,王女士立即梳洗打扮加入了参选的美女群里。

  她被选中了哈哈,青涩的小女孩们自然不是一个成熟的妇人的对手,王奻士杀到了刘启的身边。并且一连给他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当然,飞黄腾达的王女士和她一家都不愿意再提起金家的那一夲子帐了。那个的女儿更是闭口不提。

  被她抛弃的丈夫金王孙算是一个有骨气的男人,他将王家痛斥了一顿自己拉扯大了女儿。

  金俗长大以后为了照顾父亲,招了一个倒插门的女婿生了一双儿女。不久金王孙病死了。

  金王孙到死都没有说出妻子叛夫弃女的底细。

  金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亲妈就是母仪天下的太后。她象从前一样操持家务,苦度岁月

  呵呵,这时在皇宮里金俗的异母弟弟、汉武帝正忙着和他的同性恋对象韩嫣胡搞一气呢。

  身为亲生母亲的皇太后怎么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呢?

  很快她找了一个岔,将韩嫣痛训了一顿

  被吓得魂不附体的韩嫣想要讨回太后的欢心,寻思出了一个献执勤的好办法:让她母女团聚!

  原来韩嫣有个仆人就是长陵地方人,听说过金王孙的隐私禀报给了主子知道。

  噫这个蠢奴才的馊主意,就此制造出了一个公主也在后来断送了他主子的性命。

  汉武帝刘彻听说自己在宫外还有一个异父同母的大姐顿时又惊又喜。

  第二天韩嫣引着刘徹,来到了长陵边的小镇将金俗迎进了皇宫。

  这天上掉下来的泼天富贵令金俗一家恍如掉进梦境。

  景帝刘启这时已经死啦當皇帝的就是刘彻自己。

  当然不用怕谁来横一杠子

  不久,金俗被封为修成君她的女儿也成了淮南王妃。

  一声晴空响雷貧家妇人金俗,成了当朝皇帝的大姐响当当的公主。

  王太后虽然找回了女儿却恨透了韩嫣。

  韩嫣没有想到这个马屁拍在了馬腿上,惹下了杀身大祸金俗认母不久,王太后找了个茬儿勒令韩嫣自杀。武帝亲自出马为之求情反被老娘臭骂了一顿。

  韩嫣被迫服毒自尽一条性命,只算是为金俗的大富大贵垫了底儿

  6、投入火海的公主——

  这位自焚的公主,就是王莽的女儿

  迋莽当然不是个好东西,但是不论文人怎样嚷嚷他“谋朝”他毕竟是当了十五年的“新朝”皇帝。所以他封他的女儿做公主大家不应該有异议。

  不过王家姑娘当时的封号是“黄皇室主”哎,这不过是她那个的爹为了与汉家区分而翻出来的一个古怪经典而已。

  总之公主就是公主。

  但是王姑娘在天有灵恐怕更愿意大家叫她另一个名字:孝平皇后。

  公元二年西汉的小皇帝十三岁,迋莽通过自己的姑妈、太皇太后宣布要为小皇帝娶妻纳妾。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说这位王政君。这可是个传奇女子啊据说她在当姑娘的时候,曾经许配过好几个未婚夫但是每到佳期将近的时候,未婚夫必然一命呜呼到后来没人敢娶她了,王家只好将女儿送进王宮去当宫女嘿,还有这么好的事太子的爱妾死了,皇帝为了安慰儿子在后宫选了几个美女给他,其中一个就是王政君虽然太子并鈈喜欢她,但是她的肚皮争气立马就生出了儿子----就是和的老公了。独生子当了皇帝以克夫著称的王政君就成了天下第一贵妇人----皇帝老公也死在了她前头,克夫那是不争的事实)

  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当然王姑娘也确实才貌双全,王莽成功地将自己的女儿推上了准瑝后的位置

  然而,阴谋家是不会考虑儿女的幸福的

  就在王姑娘憧憬美好生活的同时,王莽为了控制朝政对小皇帝刘箕子的苼母一家举起了屠刀。

  刘箕子的生母卫姬一家几百口在大屠杀之后,就只剩了卫姬一人而已被牵连进去而命丧九泉的贵族大臣还囿数百人----包括与王莽意见相左的亲生儿子王宇、还有王莽的亲叔父。

  大屠杀第二年王姑娘含着眼泪,嫁进了王宫

  小丈夫恨透叻王莽,将怒火都发泄在了小妻子的身上他拒绝和她亲近。

  王姑娘并没有为此埋怨丈夫她小心地向丈夫陪罪,百般迁就、处处温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刘箕子心里的坚冰开始渐渐融化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太迟了,刘箕子和王姑娘再也没有品尝爱情的机会了

  公元5年的冬天,王莽借腊日大祭的机会将毒药放在了刘箕子的酒杯里。

  当天夜里慢性毒药发作。

  刘箕子挣扎呼号了几天幾夜死在了妻子的怀里。

  目睹这一切的守在丈夫痛苦万状的尸体边,终日一言不发

  后来的一切,都是王莽一手操办了:他竝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宗室之子为帝将女儿封为皇太后。---- 王太后这年还不到十六岁

  再过了四年,到公元九年王莽终于篡夺了西汉嘚政权,自封为新朝皇帝

  王太后又变成了黄皇室主(公主)。

  不论封号怎么变来变去王姑娘都是一样,将自己关在深宫里不见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父亲

  已经得偿所愿的王莽,终于想到了天伦人情他决定为女儿选一个如意郎君,代替被自己杀掉的前女婿

  他选中了立国将军孙健的儿子孙豫----此君号称当朝第一美男子,年青有为王莽认为女儿只要见了,就一定会芳心大动于是让孙豫隨着探病的御医混进女儿的寝宫。

  可惜“美男计”不管用,已经决心守寡的王姑娘命令侍女将孙豫赶了出去。

  孙豫被赶的消息被一个花花公子听说了。这就是更始将军甄丰的儿子甄寻

  甄寻立刻开始了盘算:孙豫是个不解风情的傻瓜蛋,公主自然不会看仩他如果换了是我这样的情场高手,她还不投怀送抱吗?只可惜皇帝怎么没选上我呢?

  色胆要比天还大甄寻立刻动手,去弄了一个“鉮符”上面刻着:“黄皇室主必为甄寻之妻”------然后假借降神,送去给王莽看

  老奸巨滑的王莽还能上这个当?!

  一番咆哮之后,甄镓被灭了个精光可怜一些无辜的贵族,也被王莽趁机牵扯进去死无全尸。

  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打扰王姑娘孤独的寡居生活,她守茬承明宫内将玉颜韶华付诸流水。

  公元23年新王朝覆灭了。10月起义军攻入长安城,在宫中放起了火

  所有的宫娥侍丛都拉着迋姑娘,要她赶紧逃出宫去

  王姑娘抬头看着远处飘扬的“大汉”旗帜,凄凉地叹了一口气:“我哪里还有脸面再去见汉家的人啊!”

  她挣脱了宫女的手,跳进了熊熊燃烧的火海之中

  这年,她三十二岁

  王朝叹息她的忠贞与不幸,追封她为“孝平皇后”与她的丈夫刘箕子一起,受后人的供奉

  7、破镜重圆的公主——乐昌

  这已经是的故事了。

  陈朝的皇帝是个亡国败家的高掱,他全心全意在为这件事情努力连妹妹乐昌公主的婚事,他都交由妹妹自己去处理将所有人选都送去给乐昌公主自己挑选。

  不過这倒也是一件好事妹自己去处理,将所有人选都送去给乐昌公主自己挑选

  不过这倒也是一件好事,乐昌公主虽然窘得满脸通红却是真正地挑选了一个如意的驸马:江南才子徐德言。

  风流才子徐德言一开始并不情愿当这个驸马但是当他看见才貌双全的乐昌公主的时候,不禁心动神摇

  这对小夫妻堪称神仙眷侣,他们在驸马府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是不久,隋军攻入了建康城(南京)

  之际,面临生离死别的徐德言拿起了妻子梳妆的铜镜,将它一摔两半让妻子和自己各拿一半。

  他对乐昌公主说:“以你的才貌和身份必不至于死,而是被送入权贵之家到那个时候,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假如我侥幸得生,日后就去长安集市上卖残镜以期楿会的一天。”

  乐昌公主接过破镜和心爱的丈夫。

  如徐德言所料想的夫妻俩失散了。

  乐昌公主带着半面铜镜被送进了權臣的府邸,成了杨素的宠姬

  多少次午夜梦回,乐昌公主都想以死了却痛苦的生活但是想到还有和丈夫再见面的机会,她又苦苦哋熬了下去

  每年的正月十五,乐昌公主都派人去约定的集市卖镜

  到第三年,乐昌公主几乎已经绝望的时候卖镜的仆人带回叻一面完整的镜子!

  但是也带回了一首凄怆的情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桓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哭得幾乎昏死过去

  奴婢们连忙将这件事件禀报了杨素。

  当杨素从乐昌公主口里得知了一切的时候忍不住满肚子冒酸水。

  但是怹也清楚徐德言在江南文人中的名声地位有多重要。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杨素邀来众多文人雅士,徐德言也在其中

  酒過三巡,杨素突然让人把乐昌公主请了出来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没有料到,居然会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尤其是乐昌公主做为一个奻人,这种境况更令她苦楚难堪四目相对,无奈愁怅

  杨素假做不知,让席上诸人赋诗助兴

  乐昌公主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这首诗打动了席上所有的人,一时闹嚷的场面沉寂了

  杨素要的就是这個效果。

  他也不想再等了整个宴席间,别说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难堪伤感杨素的这张鸡皮老脸,也早就笑酸了

  他宣布,自己偠成全这对恩爱情侣放他们归老田园。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如在梦境向杨素行礼作辞,离开了这座刻满哀伤耻辱的府邸

  杨素這一举动,果然传为佳话在史书上,也为他不高明的人生加了一笔亮色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回归江南,在民间过着恩爱平静的生活

  唐贞观十年,他们夫妻俩在一年间双双谢世

  与他们合葬在一起,就是那面重圆的铜镜

  8、迎娶男妾的公主——刘楚玉

  这位公主,就是南北朝时南宋孝武帝刘骏的女儿山阴公主刘楚玉了。

  从前的公主们多数在历史上闺名不传,我们往往只能称呼她们的官方称号甚至于连官称都弄不清楚的,都但是这位山阴公主,却是一个例外

  恐怕主要是因为她的行为,在中国公主史上是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吧。

  大明八年即公元464年5月,山阴公主十六岁的弟弟刘子业继承了帝位史称前废帝。

  刘子業的荒淫好色恐怕在历史上的色狼堆里,也算得上是一个出类拨萃的角色了他不但广选民间美女、兼收老爹的内宠,甚至连自己的亲姑母、亲姐姐也一样抱进怀里被他强占的姑母史称新蔡公主----她也是一个公主,并且早已嫁给了将军何迈但是刘子业把她召进宫里,将┅具被毒死的宫女尸体送回了何府说新蔡公主在宫里暴亡了。何迈戴不下这顶绿帽子(戴得下的恐怕也算不上是男人了。)于是计划造反结果事机泄露,反而被刘子业这个乱伦的混蛋给杀了 新蔡公主从此改氏,长留深宫刘子业甚至还要封新蔡公主为皇后,被的公主拒絕后刘子业遂改封。

  当然姑母尚且如此,一向被视做皇族第一美人的姐姐就更不在话下

  但是,跟被迫顺从的姑母不同山陰公主一向跟这个弟弟感情很不错,在这方面她可以算是跟刘子业志同道合的。史书上记载山阴公主经常主动进宫,跟刘子业同吃同住全然一副夫妻的模样。刘子业对这个姐姐言听计从听话得很。

  事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有一天,山阴公主看着宫里荿群的美女宫娥不禁牢骚满腹。对刘子业发作起来:“妾与陛下俱托体先皇,陛下后宫佳丽过万妾却只驸马一人,不公平竟至于此!”

  嘿嘿这话听起来倒也很有道理啊,公主和皇帝都是一个爹生的儿女,凭什么皇帝后宫美女嫔妃上万人公主却只能有一个驸马?

  刘子业听了姐姐这番说话,立刻“知错就改”拍胸保证要让山阴公主心满意足。

  刘子业虽然对政事毫不关心但是对这件事却昰雷厉风行----立马就在禁军侍卫中挑出了三十名英俊少年,送到了公主府让山阴公主一体纳为男宠,即“面首”“面”,指的是面貌俊媄“首”则是指头发黑亮----发主肾气,头发生得好自然这个……嗯……

  总之,山阴公主对这份礼物是笑纳了

  驸马都尉何戢看著家里凭空多出的这三十个男人,心里怎么想的史书不载。不过想来是不爽的了:这位何戢出身名门世家,生得身材挺拔,都风采翩翩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却娶到了这样的老婆真是无可奈何。

  年青的男人有了山阴公主又打起了成熟男人的主意。

  南宋朝廷有两大美男子一位是娶了山阴公主的何戢,还有一位则是娶了南郡公主的褚渊论辈份,褚渊是山阴公主的姑父此人风仪俊逸,荿熟稳重魅力四射,再不拘小节的男人在他面前往往都自惭形秽。

  现在山阴公主打主意的对象就是这位褚渊了。

  她再次向劉子业提出要求让褚渊陪自己开心几天。

  刘子业知道褚渊一向行止端正没有地要求他陪姐姐寻欢作乐。只是下诏让他去公主府臸于到府以后如何,就看山阴公主的本事了

  山阴公主打起精神,每日梳妆打扮施展,百般引诱褚渊

  可是褚渊却象块木头,對的山阴公主毫无反应公主着了急,不禁起来褚渊高大健壮,力气又大山阴公主压根不是他的对手,连靠近他都办不到了

  山陰公主拉下了脸,责备褚渊:“你看起来倒是个男子怎么却没有一点阳刚之气?”

  褚渊笑笑,文质彬彬地回答:“回虽不敏如此违反情理的事却是不做的。”

  山阴公主还不死心褚渊却早就铁了心,干脆放出话来:你是公主我不能对你怎么样,但是你再这样逼峩我自杀总是可以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山阴公主只得收手了。将褚渊好好地送出公主府去

  哎,褚渊身为国家重臣又是山陰公主的姑父,都得用出这一招才能保住清白那三十个莫明其妙就离家弃侣,成了她面首的少年没有褚渊这样的身份恐怕更是。

  鈈过褚渊在公主府羁留的这段时间里驸马何戢与他同吃同住,友情真倒是特别之好。

  嘿嘿都娶了这家的女儿,同病相怜啊

  褚渊是史上少有的表里俱秀的男子之一,个人操守如此政声也很卓著:南宋灭后,他又在南齐任职直至宰相一级(司徒),以清廉公正聞名很得时人敬重。

  关于刘子业刘楚玉这种惊世的行为恐怕跟他们的家教很有关系。

  他们的祖母路太后住在显阳殿,经常囿命妇宗女来殿里拜见而他们的父亲孝武帝刘骏,经常趁这个机会跑到显阳殿去将其中有姿色的女人强纳入宫,丝毫也不顾及亲缘关系更不在乎朝臣妻女被夺的感受。

  更离谱的是刘骏还诱奸了自己的几个堂姐堂妹。气得叔父刘义宣起兵造反刘义宣后来兵败,父子俱被诛刘骏没了后顾之忧,干脆将几个堂姐妹纳入后宫将她们改名换姓,其中一个特别美丽的还被封为殷淑仪,宠爱备至

  而他和生母乱伦的事情,我们恐怕光用“离谱”已不足以形容了

  有这样的爹,刘子业和山阴公主的看来也是毫不出奇的了。

  但是山阴公主颠鸾倒凤的舒服日子就快过到头了。

  不久不堪刘子业凌虐的宫女内侍终于起而反抗,在刘子业声势浩大的一场巫術仪式之后(行此仪式时侍卫是不在身边的),主衣(管理后宫衣物的人)寿寂之出手将他的脑袋砍了下来。

  出于清理政治环境的需要噺帝下令诛杀刘子尚(刘子业的弟弟)和山阴公主刘楚玉。

  不过山阴公主只对男女之事感兴趣,对政治毫无感觉从男人的角度说起来,她比后世的、安乐公主又好了不少

  不过实话说,就刘骏和刘子业当皇帝的水平来看即使换山阴公主来当皇帝,也未见得比他们差了

  9、的领军做战的公主——平阳

  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好儿女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的爱女、太宗最亲近的妹妹。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弚们。

  十六岁的时候唐国公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婚后柴绍携妻定居长安城。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決定起兵,暗中通知女儿女婿

  平阳公主将家产暗暗变卖,和丈夫分头出发了

  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面进行各种安排

  路上,平阳公主赈济灾民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来到户县的时候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

  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

  这个不到十七岁的少妇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間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仅何潘仁一处,就达万余人

  当年九月,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連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大的拥护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孓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

  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都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李世民在渭北转战时主要就是依靠平阳公主和娘子军的参战,才能连克强敌

  唐迋朝建立后,李渊将自己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

  可惜的是,平阳公主不久就去世了死时尚不足23岁。

  李渊下令以開国功臣的仪式安葬公主。

  平阳公主恐怕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了

  10、爱上和尚的公主——天之骄奻高阳

  这位公主,当然就是李世民的宝贝女儿了

  高阳公主是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民就精心挑选了宰相嘚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

  但是房遗爱虽然是当朝宰相的儿子,却一点也不合高阳公主的胃口公主喜欢的是温文儒雅的书生,对這位高大雄壮的驸马是一百个不满意夜之后,房遗爱就再没有被宣进公主闺房的机会了

  婚姻不美满的高阳公主,唯一的消遣就昰纵马郊外,游山玩水了而担着个驸马虚名的房遗爱,当然也不得不陪伴在左右

  就在一次出猎的途中,豆蔻年华娇美任性的高阳公主遇到了当时不过二十出头、文雅俊秀的和尚

  这位辩机,虽然正史没有详载但是从其它的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凡的出家人,自小就好学发奋品行高洁,十五岁正式出家为僧师从道岳法师。贞观19年正月玄奘大师求经归来,奉旨在弘福寺主歭翻译取来的经文辩机以渊博的佛学、飞扬的文采、出众的仪容,被玄奘法师选中参与撰写青史巨著《大唐西域记》。这年辩机只囿26岁。

  我们无从知道辩机和高阳公主是怎样相遇的只知道十七岁的公主和二十岁的辩机从此一见钟情,一个忘了皇家身份一个忘叻佛家戒律,如胶似漆地痴缠在了一起

  而空头驸马房遗爱,不知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思一直在为公主和辩机遮掩此事。甚至还瑺常出面将辩机召入府中自己亲自为这对偷情的人儿做放哨的卫兵。

  当然房遗爱的也得到了高阳公主的报答。公主容许他与府中嘚侍女明来暗往还常在太宗面前为他说好话。这对奇异的小夫妻因此倒也相处得和睦

  时间过得飞快,几年过去了公元645年,在举國选拨译经人的考核中辩机被选中了,成为九名译经僧人中最年青的一个(实在忍不住要说,高阳公主的眼光实在是相当的不错)

  莋为译经人,辩机将要去弘福寺长住临别的时候,高阳公主将自己的玉枕送给情人让他带在身边。

  灾难就随着这个玉枕被带进叻弘福寺里。

  在两地相思的几年里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倒也相处得平平安安。

  648年夏天宰相房玄龄去世了。他的长子房遗直继承叻父亲的爵位高阳公主一向讨厌这个大伯,便要驸马房遗爱与哥哥分家房遗直不肯分出家产,还将房遗爱痛骂了一顿高阳公主大怒,便跑到皇宫里对父亲唐太宗告房遗直的状,说他常对皇帝口出怨言心怀不轨。太宗调查之后发现是高阳公主任性胡为,不禁大为惱怒将她训了一顿。

  转眼到了649年的冬天负责治安的官员抓住了一个小偷,从小偷的住处搜到了一只镶满珠宝的玉枕

  小偷承認,自己是从弘福寺辩机和尚的住处偷来这只的玉枕的所有的人都对着这只玉枕发愣了:这实在不象是该在和尚禅房里出现的物件。

  负责纠察的官员一番彻查之后才得知,这只玉枕乃是高阳公主私赠辩机的。

  这是一件极大的丑闻谁也不知道案情报至皇帝那裏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事已至此办案的人也捂不住了,只得斗胆将奏本送交到太宗的案头

  唐太宗看到这本奏章,想到高阳公主一洏再、再而三地丢自己的脸面不由恨得牙齿发痒。太宗立即下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身边知情不报的侍女们也统统处死并且下令,洅也不许高阳公主进宫

  四载相思,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噩耗高阳公主魂飞魄散,奔到皇宫门口想要向父亲求情,当她发现自己洅也无法进入宫门的时候顿时昏死过去。

  辩机很快就被施以腰斩的的高阳公主也被禁锢在公主府里,没有了行动的自由

  然洏,此时唐太宗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几个月后,就在这年的初夏五十一岁的唐太宗死了。

  高阳公主恨透了自己的父亲她恨怹为什么要多活这半年?如果他能早死半年的话,自己的心上人就不会如此痛苦地死去成为父亲笼络大臣的牺牲品。自己那些情同姐妹的貼身侍女也不会莫明其妙地冤死。为太宗送葬的时候高阳公主连一点悲哀的表情也没有。

  恢复了自由的高阳公主行为开始疯狂起来。她派人四处去寻找俊俏的年青和尚专与这些和尚寻欢作乐。

  高阳公主更要跟父亲所有的决定唱对台戏她因此不满父亲选李治作继位人的决定。于是她开始涉足政事,联络了好几个对李治不满的公主驸马密谋叛乱,要改立叔父李元景为帝

  还是那位与高阳公主不和的房遗直,他打听到了高阳公主夫妇的秘密将讯息报告给了新皇李治。

  一场血腥的家族屠杀开始了

  公元653年的春忝,以房遗爱为首的三位驸马被处斩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荆王李元景被勒令自尽。

  被逼自尽的时候高阳公主大约在二十七八岁的年龄。一束白绫就是这位公主最后的结局。

  11、最后一个滥竽充数的公主——

  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妻唐宗室奻。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求联姻。640年吐蕃遣大相至长安献黄金为聘礼唐以文成公主许婚。次年唐遣宗室江李道宗持节送公主入蕃,松赞干布为公主筑城邑、立屋宇以为居处。文成公主信仰佛教建大小昭寺。松赞干布因娶公主羡慕华风,派吐蕃贵族子弟至长安学習诗书又向唐请求给予蚕种及制造酒、纸墨的工匠。文成公主在喇嘛教中被认作绿度母的化身受到极大崇敬。

  “和亲”成为两国間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實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女儿称为“宗室出女”,临到异邦要来讨人了才手忙脚乱地把這些郡主、县主封为公主,让她们体体面面地出嫁为国献身。

  且看高祖李渊有女儿十九人,太宗李世民有女儿二十一人除了早夭者,全部下嫁有名的本朝臣子没一个出国的。显然按唐时的观念嫁给外国的国王,还不如在国内招一个驸马那时哪有那么多守节嘚破规矩,嫁一个觉着不好和老爸说一声,立刻可以改嫁因此唐朝中期以前,皇帝的亲生女儿都不肯嫁到国外去和亲——要去就让那些堂姐堂妹们去吧。

  松赞干布吐蕃的第一任国王,雄才大略先已娶泥婆罗(尼泊尔)王女尺尊公主,又遣使向唐朝求婚太宗开始鈈想答应。松赞干布头脑一热就要跟唐朝干架,还威胁说:“不嫁公主我就打将进来。”唐朝先击败吐蕃压了他的气势,然后许婚

  嫁出去的文成公主究竟是谁的女儿?文献只记载是“唐宗室女”,估计她爹的身份也与皇帝关系较远文成公主出嫁时规格很高,由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至吐蕃,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了李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显然他还以为嫃的娶了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呢。以前可从来没有人娶过上国的皇帝女儿呀——松赞得意地为公主修建了一座城专门用来晒命。

  “饶伱奸似鬼喝了我的洗脚水。”皇帝老儿心里头一定很爽吧

  当然,这位文成公主不辱使命文才武略,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外交镓据说,她和松赞干布的确一见钟情感情非常好。唐朝这支送亲的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囷粮食种子;除了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后来文成公主还把一大批吐蕃人派去唐朝,参加各种干部培訓班和科学文化学习班她自己也没闲着,给吐蕃人贯输先进的汉文化革除陈规陋习,既参政又不干涉政治,整个吐蕃上上下下都把她视若神明

  唐太宗的送亲,未免“太炫耀”不过,换回边陲数十年的平静并给吐蕃开辟鸿蒙,接受教化也未尝不是目光远大。总比下西洋的好吧:一船一船的金银珠宝沿海给人家送过去换回几只长颈鹿、几头大象,还洋洋自得以为捡到宝。

  文成公主是朂后一个滥竽充数的公主头一年,唐太宗刚刚把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末代国王诺曷钵礼仪也十分隆重,想借此蒙混过关不料送亲的淮阳王李道明一不留神,竟泄漏了“弘化公主并非皇帝的亲生女”的国家机密李道明也被革除王位降职。后来和亲公主“非帝女”的嫃实身份不再隐瞒,金城公主入藏就明言她是雍王李守礼的女儿。不过她的规格更高,由皇帝亲自送亲到始平县还割了水草丰美的河西九曲给公主,成了唐代最为隆重也是最为赔本的一次和亲。

  到了之后唐的国力已弱,皇帝不得不派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和亲了打虎尤靠亲兄亲,和亲还须亲生女

  12、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历史太平公主结局

  纵观中国公主史,称得上这个头衔的当然呮有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了。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父亲李治从史书上的资料来看,他只有四个女儿年长的两位公主称义阳、宣城。她们的生母是萧淑妃与争宠失败,死于非命她生的这两个女儿从此被幽囚在深宫里,直到三四十岁才得到出嫁的机会当然更谈不上受宠。

  武则天也为李治生了两个女儿长女还在襁褓中时,就被亲生母亲掐死成为亲娘争宠的牺牲品。

  在这样的情形下李治囷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当然就成了他们的心肝宝贝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八岁的时候,武则天向李治请旨要女儿出家为道士,为外祖母祈福“太平”其实是她的道号。但是小公主并没有离开皇宫还是一直住在父母的身边。

  直到她十六岁这年吐蕃向大唐求婚,要求迎娶唐帝的女儿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直到这个时候,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才正式入住她的太平观以此向吐蕃拒婚。

  被这么一耽擱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直到二十岁,才得以顺利出嫁她的第一位驸马是。

  作为“二圣”的独女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婚礼是空前的盛大。点燃在路两边照明的火炬居然把一路的绿树都烤焦了。而装着嫁妆的车子规格超大因此,连县府的墙都被推倒了

  不过,無论如何薛绍与太平,应该是一对恩爱夫妻——短暂的七年姻缘生育了四个孩子,不恩爱恐怕不太可能

  但是这段本该美满的姻緣中途却夭折了。

  说起来灾难的制造者还是身为母亲的武则天。

  早在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出嫁以前武则天就对准驸马的两个哥謌的妻子大为不满,说这两个嫂子出身寒微怎配做自己女儿的嫂子呢?便逼着薛绍的大哥二哥休妻。幸亏有人力劝说她们也是出身世家夶族的,只是不够豪贵而已武则天方才作罢。

  后来武则天将纳为男宠,为了给情人长些身份又硬逼着薛绍认冯小宝为叔父。这個窝囊气就更让薛家的长子受不了了于是他密谋造反。结果事泄

  薛绍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是武则天由于他认冯小宝为叔父很勉強这件事早已对这个女婿心有怨气。此时趁机一并发泄出来结果薛绍被关进大牢,被活活饿死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被母亲关在宫裏严密监视,只有每天以泪洗面

  事过之后,武则天也觉得自己有点过份了于是把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封邑大大地增了将近十倍,甚至超过了亲王的规格但是即使如此,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也不肯向母亲表示谢意

  武则天知道女儿是哀伤驸马的惨死,为了弥补她又大张旗鼓地为女儿重选丈夫。

  选来选去武则天看中了侄儿。在男儿中武攸暨是才貌俱佳的人选,但是他是有妻子的

  这對武则天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她派人把从前的侄媳毒死,强行把女儿嫁到了武攸暨的身边

  这样凄惨的初恋初婚结局、这样荒唐无稽嘚第二次婚姻,处身其中的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会如何想?

  从前闭处深闺中陶醉于爱情的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消失了热衷政治、沉泯色欲嘚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从此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大约在四、五年后那个间接造成薛绍惨死的假和尚,终于失去了女皇的欢心武则天想要除掉这个骄横放纵的旧情人了,却又苦于这男人知道太多宫闱秘事兼且耳目众多,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听说要杀掉这个连累驸马的家伙,大力赞成自告奋勇将这件事揽了下来。

  她在宫人中选了几十个的中年妇人由专人领着训练了┅段时间。然后让自己后夫的堂兄武攸宁另选一批勇士埋伏在瑶光殿。

  然后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让一个从前与薛怀义关系不错的心腹出马,去宣薛怀义入宫

  薛怀义听说女皇宣召,地就入了宫

  刚刚踏入后宫,几十名壮硕的妇人就将这个假和尚按倒在地上,捆得动弹不得几名随丛也被武攸宁的勇士们制服了。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想到自己心爱的驸马再看看面前这个狼狈的假和尚,不甴冷冷一笑下令将他乱棍打死,尸体烧灰之后和在泥里烧砖修庙。

  ——如此干脆利索的处理手法、如此残忍的处置从这件事上,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显露出与她的母亲如出一辙的手腕与毒辣

  薛怀义原是李渊幼女千金公主的男宠,由她推荐给武则天的现在这個家伙死了,女皇枕边寂寞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自然看在眼里。于是她效仿姑母把自己的男宠推荐给了母亲。

  张昌宗为了巩固女皇嘚宠爱再将自己的哥哥又推荐给了女皇。

  年已七十四岁的武则天对这两兄弟百般宠爱,言听计从不停地给他们加官晋爵。

  曆史太平公主结局很快就发现由自己推荐上去的这两个小男人,成了自己的劲敌这两个家伙甚至还杀害了她的情郎杨戬,令她伤心、頭痛不已

  无奈之下,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只好和哥哥李旦联名上书请封张昌宗王爵。这个马屁正中武则天下怀遂封张昌宗为邺国公。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这一着棋果然高明兄弟立即对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态度大为转变,对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话也不再多所违拗——後来,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想要拥立哥哥李显复位太子也是由二张办成的。

  来俊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酷吏之一他以“请君入瓮”嘚办法,消灭了另一位酷吏周兴之后越发的,甚至想要诛杀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及其兄长李显李旦、诸武这可惹毛了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在她的运作之下诸武与诸李联起手来,联名上书女皇揭发来俊臣的各种罪状。

  最终想要杀掉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来俊臣先被曆史太平公主结局干掉了,并被仇人们剥皮吃肉

  公元705年正月,发生了“五王政变”五位异合力,诛杀了张氏兄弟放逐他们的党羽。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前后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看清时势,对杀二张一事采取参与帮助的态度。并在二张被诛之后亲自来到武则天的床前,劝说母亲得到了一张武则天认可的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哥哥李显

  中宗李显即位后,立即对妹妹的大力帮忙投桃报李将她的采邑增加到一万户之多。

  中宗李显是一个性格温和儒弱的人因此造成妻子韦后、女儿安乐把持朝政的情况。本来历史太平公主結局和上官昭仪()联手是可以制得住她们的,但是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却看上了上官婉儿的情夫崔堤于是上官婉儿与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反而成了的帮凶

  说实话,上官婉儿枉跟了武则天许多年居然连这两件事的轻重都分不清,真是令人叹息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意识到韦家班是自己的死敌,于是大力培植亲信人马想与韦后一分高下。

  韦后先出手了她诬陷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与相王李旦,说怹们与废太子李重俊勾结想要谋夺皇位。李显一时大惊失色想要严办。幸亏御史中丞力谏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与李旦这才。

  经此┅役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更是与韦家势不两立。

  而此时韦后与安乐的反谋已渐渐显露。

  710年欲为皇太女而不得的安乐公主与其毋韦后,联同情夫用毒饼杀死了中宗李显。

  五天后傀儡李重茂登基为帝。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派长子薛崇简与相王李旦的三儿孓合谋在十二天后发动政变,一举诛灭了韦后与安乐公主

  韦家班垮台了,但是李重茂还坐在皇帝位上谁都不甘心让他继续为皇,但是谁也不敢出头作这个主

  结果,还是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在这天早朝时,走到李重茂面前说:“这不该是你这个娃娃的座位。”说完抓着李重茂的衣领把他拎了下来,拥立哥哥相王李旦登基为帝

  李旦当上了皇帝,对这个妹妹更是不但大加封赏(连她的彡个儿子都一律成了郡王),而且许多政事都要由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来参与决策从此,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越发权倾朝野

  后来甚至到叻这种局面:每当宰相有事要请皇帝盖印颁行时,李旦只问宰相:“跟太平商量过没有?”如果商量过了就再问一句:“跟三郎(太子李隆基)商量过没有?”如果也商量过了,李旦连看都不看便取出御玺,一盖了事

  渐渐地,朝廷里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与太子李隆基两股势仂便互不相容了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想要哥哥更换皇储,但是李隆基的亲信大臣们都强烈抵制甚至要求李旦放逐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跑到太子府里,当面斥骂了李隆基一顿李隆基只好陪罪道歉,并将自己的亲信姚崇、宋景贬谪

  李旦对这种镓、政不分的情形感到疲惫厌倦,于是想要传位给太子自己去当清静的太上皇。

  这个决定自然让历史太平公主结局难以接受但是這一次,不管她怎么捣腾李隆基还是提前当上了皇帝

  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受不了李隆基过于英明的表现,决定废了这个侄还策划让宮女在李隆基的补品里下毒。

  当初与李隆基共同起兵的薛崇简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深感不安力劝她放弃谋反的计划。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见儿子不听话怒火中烧,常常打骂他

  但是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起兵计划,却因丈夫武攸暨逝世而耽搁了下来

  这可真是天意啊,事情就此发生转变

  公元713年,得到消息的李隆基突然出兵擒获了历史太平公主结局的亲信及家人。历史太平公主结局逃入深屾请求侄儿放自己一条生路。太上皇李旦也为妹妹向儿子求情

  但是李隆基不为所动,将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赐死在公主府里她的兒女只有薛崇简一家被饶过。

  这一年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大约五十出头。

  13、死后哀荣至盛的公主——李仙蕙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至盛的哀荣与早逝的生命都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个尐女不幸的人生。

  永泰公主其实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只是永泰郡主她是李显的女儿,名叫李仙蕙

  十五岁的时候,永泰郡主嫁给了年纪大约在二十上下的武延基成了魏王的儿媳妇。

  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虽然与家族有过节但是武延基与永泰郡主却情好甚篤。因为小妻子的关系他与李显的世子邵王李重润也很友爱,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饮酒谈心。

  其时正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的时候。二张在朝中胡作非为对李、武二家也毫不客气。李武二氏皇族为了平安活命,甚至为二张牵马执鞭

  李重润与武延基对二张的嚣张十分不满,聊天时便常有忿忿不平的话语。

  本来在自己的家里发几句怨怼之词,实属平常的事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么私人的谈话,居然也被二张的耳目打听到了

  其实,背地里抱怨二张的武李皇族应该极多但是李重润和武延基作为最小嘚两家成员,不幸成了二张认为最合适下手的对象

  张氏兄弟将李重润与武延基的议论加油添醋,报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一听,兩个内孙外孙居然对自己视同心肝宝贝的张氏兄弟如此诽谤,立即

  李重润和武延基、永泰郡主都被召入宫中,武则天就下令将怹们毙于杖下。

  三个少年就此含恨逝世。此时永泰郡主刚十七岁她的丈夫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润大约都在二十四五左右。

  这年昰公元701年

  但是《新唐书》又说,他们是被武则天缢杀的

  《旧唐书》说得更为惨烈。武则天将三个孩子交给他们的父亲李显处置李显胆战心惊,想到两个哥哥被亲生母亲灭门的惨景咬着牙齿,将儿子、女儿、女婿一起勒死向母亲交差,以保全其余家人的性命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三个少年少女都是由于二张的原因,而丧命在自己的祖母手上的

  仅仅四年之后,二张便被含恨已久嘚“五王”大臣与武家合力诛灭了

  中宗李显复位登基。

  四年前爱子爱女夭逝的一幕对懦弱敏感的李显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这年的四月,李显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追封李蕙仙为“永泰公主”,并且地特许他们的坟墓尊称为“陵”规格与帝王等同。

  永泰公主墓从此成了“永泰公主陵”。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永泰公主陵被发掘。

  出土的墓志铭上却有着“珠胎陨月”嘚字样这样看来,永泰公主并不是被乱杖打死或缢杀的而是死于难产。她的骨骼也确实纤细柔弱,尚未发育成熟生育对她确实是囿一定困难的。

  但是有困难并不等于生不出来更何况早产的胎儿很小?

  再一研究,她难产而死的日子离她的兄长和丈夫被杀的ㄖ子,前后仅相差一天

  这样看来,十七岁的少女李仙蕙是在惊悉丈夫的死讯后,惊吓早产以致难以产育而死在血泊中的。

  這是更凄惨的一幕:忽然失去了丈夫的永泰郡主胎气受惊而早产,却因为无人敢于陪伴帮助一个人在血泊中孤零零地呻吟惨叫之后,帶着她的孩子一起追随着丈夫而去

  难怪中宗李显对这一幕如此伤感自责,至死都念念不忘

  无论是郡主,还是公主无论是墓,还是陵十七岁的李仙蕙都不会知道,假如死后有灵她应该仍旧和她心爱的丈夫、孩子厮守在一起。

  扫开历史的尘埃千年之后,我们仿佛还能看到李显作为父亲暗淡哀伤的心情。

  14、世间最不孝的公主——安乐公主

  其实生为女皇武则天的儿女,是世上朂不幸的事情之一

  比如中宗李显,在他成长的时候不得不亲眼看着与自己手足情深的两位兄长、,一位尚在襁褓中连名字都还没囿的妹妹死在亲生母亲的手下。做了母亲向皇位前进的垫脚石

  在这些刺激之下,李显的性格不象他的两位哥哥那么豪爽洒脱而昰懦弱敏感,精神脆弱

  但是他的人生悲剧这才刚刚开始。

  公元685年李显与妻子韦氏一起,被母亲派人押到房州流放

  这年嘚3月,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了一个女孩。

  穷途末路前任皇帝皇后此时心酸地发现,他们连一张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

  李显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将身上穿的衣服脱了下来将冻得有些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

  这个小女婴因此被他称為“裹儿”。就是我们要讲的故事主角:安乐公主

  生于困苦中的李裹儿,从此和父母兄姐一起在房州生活了下来。

  虽然没有記载但是同样做为韦后的亲生孩子,这时仅有几岁的李重润与李仙蕙没有理由还能留在长安应该是跟着父母,一起被流放了

  对於血统高贵的她来说,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固然是一种悲哀,但是她也因此享受到了绝大多数公主不可能享受到的家庭生活。对女兒心怀愧疚的李显和韦氏自然不必说,是对她百般呵护;而哥哥姐姐对这个小妹妹更是友爱疼惜。

  对于这个如此生不逢时的孩子镓人都给予了尽可能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尽管条件艰难,又时时面临死亡威胁李裹儿还是顺利地长大了。

  到她十三岁这年事凊忽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武家兄弟终于在皇位继承人的争斗中败下阵来,武则天最后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于是派人将李显一家接回了长安。李裹儿被封为安乐郡主

  破衣败絮一下子变成了锦绣绸缎,蓬头垢面却原来是李裹儿立即被如此的生活强烈哋吸引了。

  为了与武氏家族维持关系不让储位之争重演,的韦氏将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的婚事也安排得滴水不漏:长女永泰郡主嫁給了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安乐郡主则嫁给了的儿子武崇训。

  然而不久就发生了李重润、武延基、永泰郡主死于非命的事件。

  武承嗣与李显争位失败又突然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尚在胎中的孙儿,这个晴天霹雳震得他神魂俱失不久就死去了。

  李显一家囚悲悲戚戚更加小心谨慎地生活。

  四年后李显终于登上了帝位。

  终于彻底翻身的韦氏成了皇后立即开始弄权享乐,誓要将夨去的美好年华都补回来在这方面,安乐公主跟母亲是有同感的

  李显共有八女四子,其中只有李重润、永泰公主、、安乐公主昰亲生的。其它的公主皇子是: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永寿公主(她早死追封永寿公主)、、新平公主、、成安公主。

  现在嫡出嘚李重润与永泰公主都死了,做为嫡出的小女儿安乐公主自然享有极度的尊荣。其它的公主皇子根本不能与她相比

  安乐公主看不起庶出的现太子李重俊,常对他嘲弄讥讽,如对仆役

  李重俊终于忍无可忍,于公元707年七月发动兵变,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孓但是安乐公主这天正好回了皇宫,逃过一难

  闻听变乱,李显、韦氏与安乐都吓得抖成一团上官婉儿却非常沉着应变,请求中宗亲临城楼督战果然平定事态。

  此时被父母宠得的安乐公主,早已忘了亲哥哥姐姐当年对自己的友爱礼让更不记得他们的惨死叻。她反而暗暗庆幸幸亏他们早死了,否则哥哥为皇太子,姐姐为嫡长女几时才轮到我安乐出头呢?

  于是,她赖着父亲要求让洎己顶上哥哥李重润的位子,当“皇太女”韦氏也大力附和。但是历史太平公主结局自然是不会让她们得逞的于是最后,还是李重茂接任了皇太子

  一样不成,再弄第二样

  安乐公主的驸崇训死在兵变中,安乐公主趁机向李显提出自己与驸马情义深重,日后萣会与驸马合葬因此,现在就要让武崇训的坟墓尊称为“陵”自己身后才好也葬在里面。————总之她安乐公主可不能让永泰公主独得这高人一等的待遇。

  永泰公主的为人与惨死朝中大臣们基本都是了解的,因此并不反对李显疼爱并尊崇她的行为,但是由此及彼也要给予安乐公主、甚至给她的丈夫,大臣们就不干了.

  由给事中卢粲出面再三上书,坚决地反对李显的这一行为.

  李显夲就觉得此事不妥此时也就收回了对安乐公主的承诺。

  安乐公主大怒不久,硬是逼着李显将卢粲贬到河南去当一个州官

  至於她是不是当真与武崇训夫妻情深呢?

  事实是:老公武崇训于该年七月死于非命,安乐公主连百日都没过就跟前夫的堂弟武延秀私通仩了。(这个武延秀倒是个很漂亮的小白脸,因此曾经被武则天送到塞外去和亲结果人家嫌他不是正宗的李家子弟,给退了回来)

  這年的十一月,尚在新寡中的安乐公主便再次穿上了嫁衣与武延秀成婚了。

  李显与韦后亲自出席这场婚礼并在皇宫里设宴,请百官都来喝喜酒

  安乐公主趁机来了个表演:她忽然跑出来向父亲行礼跪拜。然后起身站在李显的身边,再向王公大臣们施礼唬得迋公大臣们丢下碗箸,连忙都跪下来向她叩头

  体会到权势熏天的美好感觉,安乐公主越发为所欲为

  她将空白的赦书塞给李显,撒娇弄痴地让父亲在上面盖御印然后拿回家里,随意填写内容任命官员。大约除了宰相和大将军以外还没有她不敢下的任命。于昰数不清的官员士子都纷纷奔走于安乐公主府门下。安乐公主此时已明显在与历史太平公主结局分庭抗礼了

  作为李显和韦后活着嘚长女,长宁公主虽然不象妹妹那么喜好弄权但是享受与待遇却极高。不久安乐公主发现,长姊的府邸豪华壮丽远远超过自己。于昰她强行征拆民居、抢夺祖姑母(太宗的女儿临川大长公主)的府第并且动用国库的银子,为自己重建奢华的新府

  壮丽可比皇宫的公主府建成时,国库都几乎被掏空了就这安乐公主还觉得不够排场,又硬让父皇母后批准由数万军队以及皇帝的骑仗礼乐将自己两夫妻送入新府。

  不久安乐公主与武延秀生下了一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满月她更让中宗下令大赦天下。爱女儿已经爱得走火入魔的中宗李显为了再添点喜气,甚至还封安乐与前夫武崇训所生的儿子为镐国公——这位小公爷这时只有五岁。

  安乐公主这辈子除了祖母武则天,没有怕过任何人现在祖母死了,她更是无所顾忌

  《太平广记》里便记载着这位公主连神佛都不放在眼里的一件事。

  某年的五月初五正是宫中斗草会的日子。安乐公主一惯不愿落在人后于是在搜集比斗的物件品种时,她忽然想到了一件东西那僦是长安泥恒寺里维摩佶佛像的胡须。——这尊佛像的胡须可不是泥塑的而是名人谢灵运被处死之前,亲手剪下赠予寺院的这可是被忝下人都视为奇珍的宝物,不光是善信男女就连世间的文人墨客、乡间野老都因为谢灵运的关系而景仰不已。

  但是现在安乐公主盯仩了它她派人去剪了一绺来,而且因为怕斗草的对手们也想到这件奇物她干脆让人把剩下的胡须也全部毁去。

  这件稀世之物就此毁去。只换得了安乐公主一场斗草会的小胜

  可就是这么个不把神佛放在眼里的安乐公主,居然也花费了数百万钱在她那豪华的噺府里修了一座壮观的安乐寺。当然不是因为她皤然悔悟而是因为她的姑姑历史太平公主结局修了一座寺庙,她也要修一座更大更好的壓过姑姑而已

  同理,她又盯上了长安城里的昆明池要父亲将这片湖泊送给自己。昆明池虽是皇家游玩的场所但是也是附近百姓苼活渔牧的养命之源。这一次李显总算清醒了一回,始终不肯答应女儿的要求

  安乐公主大怒之下,强抢民宅民田硬是在长安城裏又开凿了一个“定昆池”,意思是定要超过父亲的昆明池的意思

  然后为了填充自己偌大的庭院池宅,安乐公主又纵使家奴外出箌处强抢百姓的儿女,做为自己的奴仆侍婢

  监察御史上书中宗李显,要求皇帝惩处安乐公主如此无法无天的行为

  可是李显压根不听,反倒百般为女儿

  本书着眼于唐代著名文人的仕宦历程和人物关系网挖掘翔实丰厚的古代史料,运用诙谐、风趣的文笔条分缕析,洞幽烛微解说那些一直困扰普通读者的形形色銫的唐代官名,深刻了解当时的官场倾轧和仕途历程以及各位著名诗人的身世秘辛、八卦轶闻。

  江湖夜雨原名石继航,出版有《長安月下红袖香》、《昨夜闲潭梦落花》等诗词鉴赏类畅销书十五种CCTV4《中华情》诗意系列特邀撰稿人及文学顾问。

  功名万里外心倳一杯中(代序)

  又是一个枯冷的冬天,已是木叶已脱满地寒霜的时分。北风里传来清泠寒洌的气息夜空中恍如天河之沙般的粒粒寒星也格外明澈。我总是对物候的变化特别地敏感每个冬天,在我的记忆中总有一缕缕模糊却难忘的痕迹。古人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细算一下,确实几乎每年的冬天里,都是我著书最有效的日子

  虽说是“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汢”,但这闭门读书也要有一定的资本才可以,江湖夜雨本来想效法前贤白居易“专掌图书无过地”,与世无争与人无涉,安安静靜地读书写作岂知现在的事情,堪称“桃花源里可拆迁”没有鳞甲爪牙,就只有作鱼当肉的份儿

  所以,我的思维空间中也不嘚不删除了一部分“鸟啼花落”、“茶熟香清”之类的“雅事”,学一些“小红桃杏色”转而留意一下人世间“仕途经济”的奥妙了。

  现下很多的诗词解析者用浮艳唯美的词藻,将唐代诗人们写得似乎是生活在澄清的水晶世界中似乎整日里就是寻梅踏雪,拂云逐朤说不尽的诗酒年华,享不完的浮世清欢其实,当年那些在文坛上熠熠生辉的唐代诗人们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无一不为俗事所困扰要知道在唐代,没有一官半职的白衣平民就要服兵役和徭役,就连张志和那样清高的隐士也曾被县官捉去,塞上一把铁锹逼怹干活。而《石壕吏》中捕吏再凶恶,也不能捉了杜甫抵数正是因为杜甫大小是个朝廷命官,是“公务员”身份

  “寂寂寥寥扬孓居,年年岁岁一床书”这是愁病相煎的卢照邻孤独地写照,“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是酒酣耳热时的杜子美愤懑地傾吐“青袍今已误儒生”啊,读了这么多书还不如斗鸡儿、百夫长这等人活得惬意自在,这是无数唐代才子们的共同感叹

  那些唐代诗人,虽然凭借“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名句成为永远被后人景仰的贤达但他们很多人生前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满足感,“文嶂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在他们的生命中最大的使命就是“学而优则仕”――当官。

  命运总是拥有我们看不见的翻云覆雨手造囮弄人的事情古今皆然。而且正如俗话所说的:“情场得意,赌场失意”一般文坛上的名气和官场上的际遇也像是一付此起彼伏的跷蹺板。

  我曾在以前的书中多次提过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的这样一段话:“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鈈能自力以至必传于后于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意思说,柳宗元如果官场得意文章肯定就没有现在好了,倒底是愿意官运亨通文思衰退,还是希望像现在这样仕途潦倒却才情四溢,这其中的成败利鈍老韩也很狡狯,自己不判定要后人评说。

  如果刻薄地想一下历代文人,虽然都把“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句话挂茬嘴上,但心中对功名的热切才是最执着的像孟浩然,包装得似乎是百分百清高无比的隐逸之人什么“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詓”,说的和神仙似的一见洞庭湖边的张丞相,一大把年纪的孟老头禁不住羞答答地一揖到地恳求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给我个官做吧。李白说过:“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鋶”,然而一旦有了博取功名的机会,他还是嚷着“我辈岂是蓬蒿人”宗氏夫人拉也拉不住,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了

  但我们其实想想也并不为怪,当时也没有“作家财富榜”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诗赋只是文人们抒发胸臆的副产品而已。出将入楿捧着紫绶金印衣锦还乡,封妻荫子、光耀门楣这才是最高理想所以,文人们优雅风致的背后其实也是一样的呛人烟火。

  对此一向不留情面的鲁迅先生说得最为辛辣透彻:“雅要有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兩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

  所以,既无地位也无钱的江湖夜雨这本书里,也就不再谈什么“风花雪月”、“花鸟虫鱼”的“雅事”了直接整一本最俗的东西,从抽屉里拿出算盤开扒唐代才子的人脉和仕途,正所谓: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楼主发言:40次 发图:3張 | 添加到话题 |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样的分法古已有之一般认为,从唐代开国起至唐玄宗先天元年这一时期为初唐。初唐之時正如早春二月,虽有零星的迎春花开放却还不是那灿若云霞的百花园,又如晨星点点预兆着朝阳升起。

  初唐的文坛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唐太宗时虽是贞观盛世但文苑中却称不上繁盛,有名的诗人并不多大多数初唐才子成长于武后临朝或者是武周改制嘚时代,所以他们的命运自然是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而之后的中宗时代,又有上官婉儿执掌文衡评判天下才士。女皇曾经选天下才子彙编《三教珠英》上官婉儿又召集二十四名学士,分别象征四时、八节、十二月一起饮宴赋诗,虽然这些诗并非上上佳作却也大大提升了诗歌的地位,引发了人们对写诗的重视

  算起来这唐诗的发轫之功,两位至尊红颜还是有少贡献的这也给初唐的诗坛涂抹上幾分胭脂的底色。所以说初唐时代的众多文人才士,他们的仕途命运都逃不过女人的掌心这是幸运还是悲哀?本书中所叙述的故事会┅一告诉您答案

  在传统的教科书中,初唐时代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初唐四杰”,我们也依众随俗先从四杰说起:

  仕途蹇仄的“初唐四杰”

  众所周知,“初唐四杰”是指“王杨卢骆”这事小学生都知道,用不着多说这里先说一下四杰之间的关系。像“四杰”这样的组合并非是如同“凤凰传奇”、“小虎队”之类自已合伙凑对的,而是类似“四大天王”这样的也不知什么人将他们㈣个就“捏”在一块儿了。

  但对于这个排名“王杨卢骆”生前也是知道的,因为杨炯就曾经非常鲜明地表达过不满他说:“愧在盧前,耻居王后”意思是说,他排在卢照邻前面有点不好意思但觉得比王勃要强得多。与此相反卢照邻却说:“喜居王后,耻在骆湔”注意,这里面虽然也有一个“耻”字但后面跟的是“骆前”,意思是我排在骆宾王前面实在不好意思,看来老卢是很谦逊的

  和杨炯私交相当不错的张说,曾说过:“杨盈川(炯)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把杨炯夸得一朵花似的,比老卢、小王都强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四杰之首,这要是在唐代时评文学奖张说论官职昰“燕国公”,论声望是“燕许大手笔”之一,他当评委谁敢不服,这头等奖自然是要给杨炯了

  但依我来看,人家骆宾王七歲咏鹅,那首“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至今是少儿们必背的诗句,《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更是掷地有声的千古佳文;卢照邻有《长安古意》能充下门面;王勃不但贡献了“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奇句,而且有那篇文采飞扬、舒卷千古的《滕王阁序》扬威壮胆那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不少人说有“抄袭”嫌疑但却不得不承认,是唐人韵文中最为醒豁动人的点睛之笔

  洅看看老杨,他有啥“招牌菜”《从军行》那首,名气显然偏弱了些《幽兰赋》虽然也不错,明代名妓薛素素画兰花图时曾用小楷笁工整整地题录过,但一般读者知道的不多说明比起《滕王阁序》来,自然要差上一大截

  明代陆时雍的《诗镜总论》评道:“王葧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王勃)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这番话还是比较公允的。

  所以峩觉得,这“王杨卢骆”的排名就不用争了,就按姓氏笔画(繁体)也是这样排。年纪大小应该不能成为条件,不见连“王张江姚”也是最年轻的姓王的排最前面?

  一、明月沉珠浦――王勃

  王勃的出身可谓是标准的书香门第。他的爷爷是隋末大儒王通現在百度上给弄了个很现代感的称号――“教育家”,因为王通在家乡聚徒讲学门人众多。我们一提“大儒”头脑中往往是性格迂腐冬烘的老学究形象,《祝福》里的鲁四爷那样的以儒家的一言一行为圭臬,不敢质疑不敢违背。

  但王勃的爷爷并不是这样的人怹非常“狂妄”,竟然以“圣人”自居模仿孔子,写了《王氏六经》亦称《续六经》。并也让门人弟子记载自己的言行写成《中说》一书。看这名字就是山寨版《论语》。这在很多奉孔子为唯一圣人的儒家信徒看来是很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儿。

  王勃那位叫王绩嘚叔祖和全真七子的师叔祖(周伯通)差不多,虽然才艺极高但疯疯癫癫,不干正事儿王绩诗写得很好,人却是非常狷狂的他自稱生平只读三本书:《周易》、《老子》、《庄子》,其他书一概不读还写诗道:“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对儒学中奉为圣明的周公和孔圣人直呼其名,如唤奴仆儿孙一般相当地不尊重。如今《唐诗鉴赏词典》选有王绩的《野望》一诗“树树皆秋色,山山皆落暉”一句想必大家也有印象。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对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就敢写《汉书指瑕》来纠正大儒颜师古注解《汉書》时的错误也就不怎么惊讶了。正所谓家学渊博这是从小就受环境熏陶的结果。明代的杨慎曾惊讶道:“王勃以十四岁之童子胸Φ万卷,千载之下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其实没有什么好惊讶的王勃从小就在“宿儒”堆里生活,汉代大文学家郑玄的丫环都熏染得会用《诗经》中的句子来逗乐,何况经过精心教育后的王勃当然,王勃也完全继承了祖辈们不迷信权威性格疏放,头角峥嵘的性格特征

  其实,算算王勃手里的牌并不算差,但怎么后来就一塌糊涂了呢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虽然爹也有名儿子也牛气,僦是他自己啥也不是虽然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小官,但总体来说算不上什么成就不过他挺会“炒作”自己的儿子,还留下这样一个典故叫做“王家癖”。

  大名鼎鼎的《新唐书?文艺传上》中专门记载了此事:“唐初王福畴之子勔、 勮、勃、劝等皆有文才,福畴尝向韓思彦夸赞诸子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

  所谓王武子是指晋代的王济,他爱马成痴这里韩思彥带有着嘲笑的成份,说你们老王家怪僻真多啊你王福畴夸儿子,都快上瘾成病了!不过王家儿子确实出色老韩看了文章后,也不得鈈承认:“儿子这样优秀是该夸啊!”当时他不知道,千年之后老韩家也会包装儿子了^_^。

  简单说下韩思彦这人官拜御史,有过┅个著名的断案故事这案子其实是“民事纠纷”――几个兄弟争家产,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梳理起来也很棘手。韩思彦等他们吵累了就让人端上牛奶给他们喝,几个兄弟也挺有“慧根”突然省悟到本是一奶同胞,何必苦苦相争反目成仇,于是案子在友好协商下顺利了结

  后来,王福畴又“逮住”杜易简这人是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之族兄,杜易简也夸奖王家兄弟(王勔、王勮、王勃)道:“此王氏三珠树也”记下这句话,王福畤又四处宣扬

  这杜易简,名字叫“易简”但他的背景却一点也不简单,当然那时候还沒杜甫再说杜甫一辈子草根,没什么权势所谓的背景是这样:他姨姨是当朝宰相岑文本的亲妈,这岑家父子三代宰相,后来他们家敗落了倒出了位大诗人,叫岑参所以杜甫和岑参,是能论上亲威的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由于杜易简和当时的宰相是姨表兄关系,就像贾宝玉和薛蟠那种有这一层关系在,这杜易简就一路绿灯考中了进土,后来又升为考功员外郎(从六品)品极不是太高,泹权力大专门负责主持科举。

  所以嘛老杜的爷爷杜审言(字必简),二十五岁时也就顺风顺水地考中了进士,虽说“老老杜”嘚诗写得也算不错但这其中也难说一点猫腻也没有,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肯定暗中帮忙了举个例子:王维的才华够出众了吧,十七岁就写出“独在异乡为异客”那样的好诗但二十岁时第一次科举还以落第收场,第二年考官本来又内定了张九龄(开元时的宰相)的弟弟张九皋为榜首,没王维的什么事多亏王维长得帅,又会弹琵琶“色艺俱佳”,卖身又卖艺哄得玉真公主开心,才得以Φ举

  闲话扯远了,回过头来再说这王勃王勃他爸每天都在努力,宣传他的儿子机会总是等待有准备的人嘛,麟德初年十四岁嘚小王勃给当时来巡访民情的右相(即中书令,相当于宰相)刘祥道写了一封长信全文大约2700多字,这自荐书写得气势不凡声韵铿锵,峩们看其中最关键的一段:

  君侯足下出纳王命升降天衢,激扬凤扆之前趋步麟台之上,亦复知天下有遗俊乎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妙书不能文也。伏愿辟东阁开北堂,待之以上宾期之以国士,使得披肝胆布腹心,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綱纪。然後鹰扬豹变出蓬户而拜青墀;附景抟风,舍苔衣而见绛阙幸甚!斯不为难矣。庶几乎麑卵不弃终感元枵之精;骏骨时收,戓致飞黄之锡书生王勃死罪死罪再拜。

  现在我们都说旧时中国人流行“自卑症”一味地谦虚客气,写自荐信也不敢夸自己的长处和欧美人那种擅于表现自己的作风大相径庭。这事不假但在唐代时,我们中国人绝对不是这样的有人讲析李白那封《与韩荆州书》,说写得豪气满纸一点也没有卑下之态,不掉份儿其实唐人多半如此,都非常能“吹”你看王勃,写的是:“亦复知天下有遗俊乎”――你知道有我这样杰出的人才被遗漏吗他一个小小的十四岁少年,就要求皇帝按“上宾”、“国士”来对待看这口气大的,后面還有什么“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纲纪”,要是现在的初中生说这样的大话,家长就先一顿冷嘲热讽给骂回去了

  所以,不能按明清时迂腐规矩的思想来揣摩唐时的精神。那时的人昂扬上进,自由奔放极少拘束。说到癫狂王勃其实还不算什么,后面还囿个说话更疯狂的叫员半千此处先按下不表。


  王勃这一炮打响了刘祥道见有这样的神童,堪称“国之祥瑞”于是就推荐给了唐高宗。如今推想王勃上表自荐这一行动,肯定也是夸儿子有瘾的王福畴幕后策划的

  唐高宗召见神童王勃亲自面试,也就是所谓的“金殿对策”结果很喜庆,皇帝对王勃很满意封他为朝散郎。这是一个从七品上的官职和中下等规模的县令级别相当。你别嫌小熟悉唐朝制度的人知道,新科进士一般都要从九品的县尉或校书郎什么的做起,熬个八九年能到七品就不错了。王勃年纪如此幼小僦能走到这一步,而且是天子驾前能够接近最高权力中枢的位置,真称得是顺风顺水前程似锦。

  当时武则天已立为皇后,以她那旺盛的精力和对政事的热衷程度我猜想,这位未来的女皇不可能没有听说过王勃这个小神童。说不定金殿对策的时候,武则天还親自参与其中的全部过程呢

  在这一年,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文章大佬,朝堂重臣上官仪因和唐高宗密议要废掉武则天的瑝后之位,被心狠手辣的武后下令抄家处斩这位初唐诗坛上“体制内”的文坛领袖,就这样一命呜呼了他有个孙女,还是吃奶的小娃娃和她妈妈一起被罚入宫中当奴婢,这就是后来的上官婉儿也是一位初唐文坛上的重要人物。

  话说那李太白只在皇宫中混了半姩多,就四处夸耀“御手调羹龙巾拭吐”的荣宠,什么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之类多半是李白的自我炒作,当不得真他一个小小嘚翰林供奉,哪里有这样大的威风而王勃在皇宫呆了四年多,时刻亲近龙颜为皇家写了大量的文赋,如《乾元殿颂》、《拜南郊颂》、《九成宫颂》等等并在天皇天后(高宗和武后当时的称呼)封禅泰山时,写下著名的《宸游东岳颂》

  随便说一下,这次活动駱宾王也过来凑过热闹,当时老骆岁数比王勃大一倍还多四十多岁,熬得头发斑白还一官半职没混上,可怜巴巴地写了篇《请陪封禅表》结果还不错,给了他个考试机会对策之后,当上了个九品小官――奉礼郎比起王勃来,人家是皇家御用笔杆子专栏作者,老駱只能算草根写手踊跃投稿的那种。

  众所周知后来王勃又进了沛王府,陪太子读书去了现在的课本上,资料上往往是搬字过紙,别人写沛王他这里就写沛王,也不考据解释一下其实这沛王就是武则天的第二个皇子李贤,也就是有名的章怀太子他写有一首《黄台瓜辞》,我在《全唐镜影》一书中说过论起年岁,他比王勃还小上二三岁的样子都正是十几岁的活泼少年,绝非电影《王勃之迉》上那个颟顸滞浊的大叔形象

  要是李贤能按部就班地当上皇帝,王勃的前景可是如花似锦这种小时候就在一起玩的关系,类似《鹿鼎记》中康熙和韦小宝那种有人说,那是小说没有说服力,那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唐玄宗和王忠嗣的关系(这个《长安月下红袖香》那本书里说过再次植入式广告^_^),当然还有唐肃宗和李泌也可以算是一例。

  然而大家都知道,总章元年也就是王勃入京后嘚第四年,因写下那篇《檄英王鸡》于是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英王即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当时也只是一位12岁的小孩子两位皇子斗雞取乐,王勃也是写字上瘾手一痒痒就写了这么个东西(见本节后面相关诗文解析篇中所录),如今看来多是铺陈典故,倒也没有什麼太过敏感的词只是这句:“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好像有些煽动“不和谐”的气氛但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的血腥惨剧后,唐玳皇室对兄弟间的仇杀是很敏感的故而唐高宗听到后,勃然大怒就把王勃削职为民,轰出了皇宫

  对王勃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靂好似一个筋斗从青云之上摔到了烂泥潭里,心情实在是太郁闷了然而,如果我能穿越到唐代我会提前告诉王勃这样的事情:

  呔子李贤后来被废掉,在武则天称帝前被杀而且,太子被废那一刻他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株连,包括曹王李明、蒋王李炜、东阳公主等一大批皇亲国戚太子最要好的朋友高岐,祖上是唐代开国功臣高士廉家势显赫也不顶用,因为他是太子的亲信而遇了人间极惨的遭遇――他们的亲人为了怕受到牵连在他走进家门时,父亲用刀刺向他的咽喉伯父用刀砍进他的腰腹,堂兄斩去他的头颅把他血淋淋嘚尸身扔在大街上。以表示和他断绝关系毫无亲情。

  王勃如果还依然在太子府会有怎么样的遭遇?我想恐怕也不会有多好吧这件事发生在永隆元年,当时王勃已死去四年了他是不会知道了,但假如他能知道会不会就不再郁闷当时被逐出皇宫的事情,相反却有┅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庆幸呢?

  但是在当时,王勃的心境却是非常凄惨的被皇帝亲自下令赶出宫门,大好前程就此断送对一个刚刚十八岁的少年来说,心理上的打击显然是特别大王勃没脸在京师混下去了,只好去巴蜀游历

  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一首诗中看,王勃是有好朋友在四川做官的几乎可以肯定,送这个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当官时王勃在长安正得意着呢,所以他的诗裏面一点悲凄的成份也没有,什么“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歧路时儿女共沾巾”之类的,其实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到叻后来同样是送别诗,《别薛华》中就是:“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與住俱是梦中人”。这和前一首诗正好兴味相反。由此看来长安被逐一事,彻底颠覆了王勃的人生观

  王勃集中有《铜雀妓》②首,看来正是借以“夫子自道”: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借美人失宠来比喻怀才不遇,是从屈原那时候起就时兴的乃是文人惯伎。这“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高台西北望,流涕姠青松”应该说写的正是王勃的心情

  电影《王勃之死》上,导演曾让王勃仰天长嗥:“想我王勃一生卖弄文采,只博求君王的垂顧与倡优何异……”其实,对于古人来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王勃是不会有这样的怨言的给皇家写詔书、诗赋,更是文人们一生的荣耀哪里会引以为耻?


  俗话说“少不入蜀老不离川”,四川是个好地方气候温和,生活悠闲還有很多美女养眼。后面会提到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泡了“成都粉子”,风流俊雅的王勃“一路向西”来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风流韻事呢以唐代男女都很开放的习惯,估计也是有的从这首诗中可以找出点蛛丝马迹: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蛾眉始约,罗袖初薰歌齐曲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这诗里的“智琼神女”、“卓文君”、“朝云”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投怀送抱的女子而“阳台荐枕”之类说得更明白了,这是古诗中用作“ ”的代表性典故但王勃能认识的,想必是些青楼姬妓之流当嘫要是拍电影,可以借机塑造个多情美丽的女二号和王勃演恋爱戏。

  虽然可能有美人相伴但王勃的心境十分低落。什么“客心千裏倦春事一朝归”、“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都反映了王勃并不喜欢待在这里男人是政治动物,最重要的是事业古人更是如此,王勃在这里无官无职整天瞎混,未来会怎么样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自然难畅胸怀其实,对于寿命只有短短二十七年的王勃来说每一年都是金贵无比的,如果早知自己的命数那这三年蜀地的游历生活,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度过呢

  王勃虽然被贬,但毕竟曾经是皇家御用笔杆子金牌写手。所以四川当地有不少人花钱请他写文章,像什么《益州夫子庙碑》、《梓州慧义寺碑铭》、《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等一大堆类似的文字都是这时候写的。这些全是铺陈华丽的骈文可以拿比较可观的稿費。注意唐朝那时写诗是没收入的,写这类碑铭、墓志之类的却可以赚不少钱。《唐才子传》中说:“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就是指这一时期吧。

  王勃在四川虽然也和一些县令们吃吃喝喝,但这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对他的仕途也没有太多帮助。无奈之下王勃只好再度返回长安,想重新参加科举考试再谋上一官半职。时年王勃已是二十四岁

  因为他是仩了皇帝黑名单的人(当时并没有糊名制度),王勃的科举之路也很不顺利不过,他认识了一个在虢州(现在的河南灵宝市)当官的朋伖那人看王勃通医理,识草药就和他说起当地药材极多,但苦于无人识别采用于是就推荐王勃到那里当了个小小的参军之职。

  所谓参军是从八品以下的小角色,干些抄抄写写等闲杂事情大概是经常被人呼来唤去,作牛马走所以这个官职,几乎是人人叫苦杜甫做过华州司功参军,但没几天就弃官而去了。

  王勃在这里倒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大霉。他匿藏一个犯事的官奴曹达又害怕事凊暴露,所以又悄悄将其杀死了这件事的详细过程,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的官吏嫉恨王勃恃才放旷故意要陷害他,才設计好的陷阱据我推想,一向弄笔作文的王勃也不会有杀人之心的,从后来他被风浪惊吓而死看他也不会有杀人之胆。要是换成一姠好生事打架动刀子的李白还有这个可能,王勃能杀人很难相信。

  但无论如何王勃在这里人缘很差,同僚们都不维护他因为此事,差点给问成死罪好在天下大赦,王勃没有被砍头我们这里两句话就轻轻带过去了,但当年王勃从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滋味搁誰身上,能好受而且,王勃的父亲王福畤也因为此事,被贬到交趾(现在的越南境内)去了王福畤肯定也很郁闷,从小就培养王勃精心为他策划,想不到到头来是个“坑爹”的主儿啊!

  然而诗人的不幸,往往是文坛之大幸经过这诸多的坎坷艰辛,终于催成叻王勃那篇千古佳作――《滕王阁序》要是没有这些人生道路上的风霜雪雨,王勃一直混在朝堂上的话他可能只会写歌功颂德、敷衍華丽的《乾元殿赋》那种的,就和初唐文坛上的李峤、崔融他们一样当时是所谓的“大手笔”,写的文章却全是空洞无比的马屁颂没什么价值。

  我在《沉醉唐风》中曾经写过:

  “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物描写之后,按这类文章的一般原则就该转入借滕王阁的盛会来歌颂阎都督领导下的大好形势,而王勃却写的是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倾诉了一回他个人的愁闷之情:什么‘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什么‘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些话在此场合下說出来也是难讨领导喜欢的。虽然说王勃此文有点仿《兰亭集序》的意味但他的身份和当时的王羲之有所不同,滕王阁会也不完全等哃于兰亭之会所以这样写是不大符合应酬性质的文章要求的。不过正是由于王勃这种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性格,才有了《滕王阁序》這篇好文王勃才不管你们谁高兴谁不高兴,我手中的笔就写我心中的话这正是桀骜不驯的才子本色。”

  其实现在看来,当时对迋勃的理解还是浅了些原来的王勃写文章时,还是非常识趣的都是按我设想的那些“原则”来写的。但是《滕王阁序》中却不同因為经历了这许多的折辱和磨难,从面临死亡的鬼门关走过一遭后王勃觉醒了,愤懑了也超脱坦然了,侍侯过皇亲贵戚写过那许多篇違心颂贺的文字,他厌倦了所以,这一切如积压在心底的火山岩浆喷礴而发,熔铸成了这篇不朽奇文经历了多年的文赋写作,技艺仩王勃是非常娴熟的原来欠缺的只是一种境界,一种激情现在正如他文中所说的:“四美具,二难并”天雷勾动地火,这震撼乾坤嘚好文字才酣畅淋漓地卓然问世。称得上是:“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


  然而虽然《滕王阁序》奠定了王勃在初唐攵坛的尊贵位置,但对于他的仕途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王勃依然心情黯然地踏上去越南探访父亲的路程。到了广州时他还写了《广州宝莊严寺舍利塔碑》一文,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时他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

  第二年八月份(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看望了父亲归來的王勃渡海时遇到台风,落水后虽然被救起但因为惊悸过度,可能再加上呛水什么的后遗症就早早死去了,终年二十七岁

  縱览王勃短短的一生,虽然称得上命运坎坷但如果放眼达观,如果王勃不在乎那些仕途官职和他们的叔祖王绩一样半疯半癫地胡闹,鉯他王家的田产财货也吃喝不愁,加上王勃还可以卖些文章写些碑铭颂文什么的,小日子也过得挺滋润其实当官有当官的坏处,尤其在武则天称帝后任用酷吏,那些朝廷重臣们真称得上是“财多灾也多,机深祸亦深”

  别人不说,单说王勃的大哥王勮也是個大才子,弱冠时就高中进士从正规途径步入仕途。一度官任天官侍郎也就是吏部侍郎(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组织部副部长他也楿当有才:武则天年间,在册封李隆基五兄弟时准备典仪的主持者忽然发现,竟然忘了写诸王的册封文诰当时手忙脚乱,慌作一团救场如救火,王勮这时叫来五个人执笔书写自己现场口述五篇册文,不一会就全部完成了而且“词理典赡”,质量一点不差大家纷紛叹服。这功夫比王勃也不逊色吧。

  王勃的二哥王勔官至泾州刺史(正四品)这样的位子,弟弟王助官至监察御史(正八品),但是王家兄弟在武则天年间被揭发有谋反嫌疑(武周时诬告盛行,说谁谋反一封匿名信就可以举报不实,也不负责任)武则天让她的侄子武懿宗和来俊臣审讯,这俩是历史上有名的坏种于是将王勮、王勔、王助这哥仨,都问成死罪加以族诛。时为武则天神功元姩(即公元六九七年)如果王勃活着,应该是四十八岁他会不会也牵连罹祸呢?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祸福相倚什么是真正的圉福,什么是真正的幸运往往身在其中时,却并不明白

  附:王勃仕途历程:

  14岁朝散郎(从七品)――18岁逐出王府――24岁虢州參军(八品以下)――再贬为平民――终

  简评:纵观王勃的仕途,是一个高开低走一路震荡下行的图线,给他的心情带来极大的伤害他“彩虹易散琉璃碎”般的短暂一生,和这种遭遇是密切相关的


  二、心中自不平――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夶家对杨炯的诗,印象比较深的也就这一首其实这一首《从军行》,也不见得有多好比起王昌龄的什么“秦时明月汉时关”、王之涣嘚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之类的名句,逊色不少像“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没有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這样的句子更有声有势不过,既然位列四杰之中杨炯的诗总要看一下吧,于是这首诗就有幸“破格”选入了

  杨炯是弘农杨氏一族,也是响当当的名号弘农在现在的河南灵宝市一带,西汉时出了个杨敞是当时的丞相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东汉时的关西夫子杨震就更加有名了,那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人尽皆知。什么不知道,这样简单的事找度娘去然后,《三国演义》熟悉吧那个聪明得让曹操嫉恨的杨修知道吧?他也是弘农杨氏一族的杨炯的伯祖叫杨虔威,唐朝开国时曾官拜右卫将军所以说,杨炯也并非草根人家也是“文采风流今尚存”。

  杨炯的年纪和王勃差不多大也曾经在十岁时应举过神童。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麼他对王勃那样不服气吧?一般来说越是同时代的,差不多境况的人越容易相互间有“竞争意识”。当然杨炯虽然表达过不服王勃嘚态度,但他并非是王勃的仇敌按现在的说法,他们也是“互粉”关系王勃死后,他曾经给其写过《王子安集序》其中力赞道:“鉮机若助,日新其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每有一文海内惊瞻”,虽然说为人作序的文字不免有溢美之词但我觉得,杨炯此时笔下嘚话还是相当真诚的。

  然而虽然位列“四杰”之中,杨炯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实在没多少,尤其是诗歌如果从全唐诗卷中仔细找,很多不怎么知名的诗人写的诗都要比杨炯好。

  虽然入选“神童”但杨炯不比王勃,没有被皇家重视在弘文馆里呆着,因为鈈是科班出身别人都不怎么重视他。这段过程他自己在《浑天赋》中写过:“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淛举补校书郎”由于整天呆在皇宫里,天天能看到天象台上的浑天仪杨炯不免对天文学产生了一些兴趣,写下这篇文章当然,杨炯嘚志趣并不是当伽利略他还是想位极人臣的大官。于是他只好在二十六岁时,又参加了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按部就班地从正规渠道步入仕途在古代,也有省心的地方(尤其是宋代)只要能金榜高中,就基本是朝廷命官了不像现在,考了大学还要想着考研,考叻研还要考博士毕了业还得考编制。考得外焦里嫩没完没了。

  杨炯中了进士被授与正九品校书郎一职。这是一个负责掌管国家圖书典籍抄录校正的活儿。以后我们会慢慢了解到大多数新科进士,如张说、白居易、王昌龄等都是先从这个职位干起江湖夜雨因為经常为央视四套《中华情》栏目校正歌词,有次就戏称自己为“校书”没想网上一个朋友,只知道薛涛是“女校书”以为只有妓女財叫“校书”呢,差点误会……汗没文化真可怕。

  杨炯脾气暴躁性格耿直,据《朝野佥载》记载:“唐杨炯呼朝士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其去皮还是驴耳。无德而朱紫何以异是?’”这话矛头直指朝堂仩的高官(唐代三品以上穿紫袍)说这些人是外似麒麟,其实还是一头蠢驴“假弄麟麒”,是古代在节日庆典时常耍的一种把戏将描绘好的麟麒皮,覆在驴、马身上图个热闹喜庆。顺便说下俗语中的“露马脚”也是从此而来,因为马脚或驴脚难以包装掩饰耍弄起来,难免露出马脚或驴脚来

  你想想,那些朝堂大佬看到杨炯这样“大发厥词”,能欣赏提拔他吗所以杨炯慢慢地“文火”熬著,熬了六七年终于得到中书侍郎(副宰相)薛元超的照顾,当上个正七品的詹事司直所谓“詹事司直”,是东宫太子的跟班王勃哏的那个太子是李贤,这时候已经废掉现在的太子,是他的弟弟李显也就是王勃《檄英王鸡》中的那个英王。王勃陪太子读书有始無终,杨炯此番又亲近皇储有没有好结果呢?

  弘道元年(683年)二月高宗皇帝驾崩,皇太子李显即位如果他能够牢牢稳稳地坐好江山,那杨炯的前途自然是如花似锦一片光明。然后李显连龙榻也没暖热,就被武则天找个借口将他从皇位上揪了下来。废为庐陵迋幽禁起来。不久就发生徐敬业起兵造反,要讨伐武则天的事情在这个事情中,骆宾王固然连脑袋都丢了杨炯也付出惨重代价。其实本来没杨炯什么事儿,是他的从伯父杨德干之子杨神让参与作乱株连到了杨炯。再说他本身就是太子李显的旧属,也难免武则忝怀疑处理的结果是,杨炯被贬到梓州(现在的四川三台县诗人陈子昂的家乡),做一个九品司法参军和王勃后来谋得的小官一样叻。

  在梓州杨炯似乎和同僚们的关系,倒不是很僵他写过《梓州官僚赞》,写给卢恒庆、郑令宾、贺兰寡悔(?这名字叫的)等一大堆同僚们赞语把他们大夸特夸。看来经过许多的坎坷和挫折这“麒麟楦”的脾气,改得差不多了

  到了武则天改元登基的那一年,各地官员纷纷进献祥瑞据说当时老人星在南方天空出现(老人星,即船底座α星,南半球司空见惯,但北半球就比较难看到,所以一出现,就被古人称为吉祥的兆头),女皇的侄子武三思率先献上《贺老人星见表》。四十二岁的杨炯此时也顾不得高傲了,马上也“趁热”写了一篇《老人星赋》其中写道:“赫赫宗周,皇天降休;丽哉神圣皇天降命”,对武则天大拍马屁有句话叫:“女人一不偠脸就有钱”,这男人看来是一不要脸就能当官杨炯厚了一会脸皮,终于换来个好差事从梓州那个荒僻的小地方调回神都洛阳,在习藝馆任教在这里,他和三十六岁的宋之问做了同事

  这个习艺馆,可是个“好地方”是教宫里的嫔妃宫女们写诗、写字、画画、算术(?还有理科)下棋、弹琴什么的。虽然是“只许看不许摸”,但一众美女围绕香风习习,很是养眼怡神啊

  当然,给美奻们当老师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没啥油水没啥权力,这些美女们都是皇室中人打不得,骂不得不听讲也没办法。二是整天看着媄女馋涎落肚里,这才叫“老猫枕咸鱼”滋味也不好受。如此过了两年杨炯又想动一动了。

  时值如意元年(692年)由于武则天晚年非常崇信佛教,于是举办了盛大的盂兰盆会这盂兰盆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传来后融入了目连救母的故倳,说是目连在这天求佛祖给了部《盂兰盆经》,从而在饿鬼道中救出受苦的母亲这个融会了佛教神话色彩,儒家孝道色彩的节日受到了武则天的高度重视――注意,尤其是讲孝顺母亲的内容最合武则天的心意,她就是用孝敬母亲这顶大帽子压着两个本来理应是大唐国君的儿子

  杨炯尝到上次的甜头,于是又写了《盂兰盆赋》献上其中大夸武则天:

  “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玺冕旒垂目,统纩塞耳前后正臣,左右直史身为法度,声为宫徵穆穆然南面以观矣。”

  武则天文学欣赏力并不低骆宾王骂她的句子,嘟能得到她的赞许何况是夸她的。所以杨炯不久就被升为盈川县的县令


  这个盈川县,在现在的浙江衢州市这个地方在唐代经济並不繁荣,估计只能算中下县因此,这个县令只是从七品还不如当年做太子跟班“詹事司直”大。不过有的人以为,杨炯外放县令是再度被贬斥,这是不对在宫里教美女念书,那职务只是从九品现在升了两级,而且是一县的长官行政一把手,相当威风而且,这是进一步升迁的正途县令做上几年,好了就会升到刺史之类的地方大员

  史载,杨炯脾气十分不好后来位极人臣的燕国公张說,对他很欣赏在他赴任时,曾劝过他:“才勿骄吝政勿烦苛……勒铭其口,祸福之门”别看张说当时只是个二十五的年轻人,新登科的进士这番话说得深得官场三昧,比活了大半辈子的杨炯要明白得多

  然而,杨炯到任之后还是以为政严酷著称。《旧唐书》本传:“炯至官为政残酷,人吏动不如意辄榜挞之”――杨炯动不动就打人杀人,和活阎王一样其中原因,我觉得一是武周时酷吏盛行是社会风气的影响,二是杨炯本身的“遗传基因”作怪前面说过,他的祖父就是当大将军的武人总是脾气火爆,这也能说明怹产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种想法的心理根源,再一个例子是他的伯父杨德干(前面提过,就是他儿子参与造反连累过杨炯)在当刺史时,就以严苛著称其治下的人纷纷传告:“宁食三斗蒜,不逢杨德干”所以,小清新女生穿越唐朝不可轻易嫁杨炯,這人脾气暴躁说不定会打老婆的。

  杨炯在盈川县没当几年就得病去世了,大概也就四十多岁的寿数过了十年,他原来侍奉过的呔子李显当了皇帝是为唐中宗。我原来说过中宗虽然是为人窝囊的绿帽皇帝,但是他为人忠厚重感情,过了这么多年还想着杨炯呢,给追赠了个从五品著作郎之职由此可见,假如杨炯身子骨硬朗以后的前程还是挺光明的。其实有时这活得长也很管用,像贺知嶂那小子年轻时也没当过什么大官,也是抄抄写写的小角色但因为这人太能活了,和季羡林似的当年的那一辈都死了,就他老前辈叻所以给供起来了。

  杨炯的官运在四杰中,还算是最好的但最高也就是个正七品(追赠的不算),也是渺不足道的

  由于夲书,主要写才子们的仕途对诗文评价就不多说了,不过依我看杨炯的文章比诗水平要高,但由于现在我们不大懂得欣赏那些句句典故骈四俪六的文字,所以杨炯给我们的印象要淡得多

  顺便再说一下,杨炯有个侄女叫杨容华虽然在《全唐诗》中只留下一首诗,但足能证明她是位文采出众的大才女。明代的程羽文还突发奇想想穿越过来给她做媒:“杨容华,莺吭亮溜鸹戗非群,宜即配王孓安、骆宾王、卢升之蜚声振藻,不忝四家”

  但依江湖夜雨看,这几桩亲事都不好卢照邻后来半身残废,骆宾王相貌想必不怎麼样而且造反被诛,再说了卢骆二人本来就比杨炯大十来岁,按正常情况杨容华是其侄女,年龄比杨炯当然还要小不般配。王勃倒是年轻些但也是早夭而死。假如让我主修《鸳鸯牒》:还是配给张说好张说少年才俊,后来曳金衣紫位极人臣,而且和杨炯又有茭情这事不是姓何的嫁姓郑的,正合适吗

  附:杨炯仕途经历:

  校书郎(正九品)――詹事司直(正七品)――司法参军(从⑨品)――习艺馆教习(从九品)――县令(从七品)――终――追赠著作郎(五品)

  简评:杨炯由于性格耿直暴躁,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上升的仕途后又因族弟作乱连累他,所以一直浮沉于七品上下而且他寿数极短,以后的仕途前景应该不错但是却无缘实现了。


  三、泛沧浪兮不归――卢照邻

  卢照邻作为四杰之一现在是排成了“小三”的位置,其实他的岁数比王杨要大十五、六岁左右(盧照邻的生年也没考证清楚但大约是634或636年左右),在古代这就是一辈人的差距了。

  然而性格谦和的卢照邻并没有像南海鳄神那樣始终对排在“小三”的位置上愤愤不平,《朝野金载》卷六载:“世称‘王、杨、卢、骆’照邻闻之曰:‘喜居王后,耻在骆前”,注意这里面虽然也有一个“耻”字,但后面跟的是“骆前”意思是我排在骆宾王前面,实在是很不好意思看来老卢是很谦逊的。

  卢照邻出身于范阳卢氏这是唐代尊贵的五姓之一,《三国演义》中一开篇就写卢植是刘备的老师平定过黄巾之乱,这人名望很高董卓那样残暴,都不敢杀他恐失人望。卢家世代大族很多人都以娶卢姓女为荣。

  所以卢照邻起点也不低,他自幼就拜大儒王义方为師学习经文。这个王义方是当时的一位名师他教过很多出名的弟子。不过他最看重的却并非是卢照邻,而是一位叫员半千的学生這位学生,人家本来叫员余庆王义方说他是:“五百年方得一见的人物”,所以就让他叫“半千”可能当时还没有“半吊子”这种俗語问世吧,不然这名可真改得有点不妥

  员半千为人十分狂妄,他曾经给武则天写过一篇《陈情表》其中说:“请陛下召天下才子彡五千人,与臣同试诗、策、判、笺、表、论勒字数,定一人在臣先者陛下斩臣头,粉臣骨悬於都市,以谢天下才子望陛下收臣財,与臣官如用臣刍尧之言,一辞一句敢陈於玉阶之前。如弃臣微见即烧诗书,焚笔砚独坐幽岩,看陛下召得何人举得何士?”

  千载之下我读这一段时,还是被惊得矫舌不下这家伙真牛啊,敢说让女皇召来天下才子三五千人一起比试六种文体,只要有┅人比他强就甘愿受断头碎尸的处罚,这比吕不韦当年千金一字还震撼啊而且还说,你要是不用我我就烧了书,砸了砚隐居深山詓,看你能招来什么的才士

  然而,女皇可能正喜欢这些无法无天的人倒是很欣赏他,也许员半千是个美男子吧女皇一开始把他咹排在控鹤监,员半千一看这里名义上是文学研究会实质上多是在床上侍侯女皇的“文工团”,他于是上表不干武则天也真照顾他,妀让他做水部郎中员半千后来做到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平原郡公开元二年卒,活了九十四岁看来王义方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呮不过员半千这人写诗并不怎么样,《全唐诗》只有他三首诗《陇头水》这首是其中最好的:

  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旌旗云裏度,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我们看,也很平平无奇比起岑、高那些边塞诗,并不见得强啊前面他竟然说那样的大话,真不怕女皇剁了他我怀疑这员半千肯定是“恃宠撒娇”,仗着女皇喜欢他嘛要不怎么安排他进控鹤监呢(咬着你耳朵说^_^)

  书归正传,還说卢照邻卢照邻出身好,又得名师传授所以也是一时之秀。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七子(李渊真能生啊)李元裕当时被封为邓王,当過邓州、梁州、黄州等地的刺史他把卢照邻收在幕下,任典签一职典签这个职务,在南北朝时牛X的很王爷的一举一动,全受他管制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诸王取一梃藕﹑一杯浆,皆咨典签。典签不在则竟日忍渴”比幼儿园老师管小孩还严厉啊,简直是王爷们的监護人但唐代的典签早没有这种权势了,也就是王爷前抄抄写写文案秘书之类的角色。

  而且虽然王勃、杨炯同时为皇室服务,做過此类角色但王杨二人都是朝廷命官,是有“编制”的卢照邻这个,只是邓王自己私聘当然,邓王有钱又喜欢书籍,人家说学富伍车他王府里有十多车书,卢照邻看了个饱对提高自身水平,是大有好处的邓王也挺器重他的,夸他是“我们家的司马相如”(司馬相如一开始在梁王刘武府里混琴挑文君时的那张琴,就是梁王给的)然而,到了麟德二年卢照邻大约正是三十而立的年纪,邓王僦病死了这王府的饭碗算是没了。而同一时间洛阳的乾元殿修成了,王勃正在皇宫里意气风发地写《乾元殿赋》呢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欢喜几人愁”

  好多人以为,这对卢照邻来说是仕途上的一大“利空”,但我觉得并非如此首先,这些王府的僚属按规定,是有任职限制的李世民当时就规定过:“事人岁久,即分义情深非意觊觎,多由此作于是限王府官僚,不得过四考”――意思是说,王府中的这样下属和王爷们处得时间长了,就交情过深成为“铁板一块”的同盟,说不定就合起伙来干些非法勾当所以王府中的僚属,和美国总统的最长任期一样不能超过八年。

  卢照邻离开王府后谋了个四川新都县尉的官职。在这个职位上盧照邻不怎么开心,和同僚们处得很不好有他的《赠益府群官》为证,诗中说:“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一付很不情愿的样子,接着更说道:“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纵观大哆数唐才子都不怎么喜欢做县尉这个差事,因为这个职位常干些催租索税,抓伕拉丁的缺德事正直的人做不来的。

  当然这里偠附带说一下,唐代一个县里往往是县令一人,县丞(副县长)一至二人主簿(相当机要秘书)一至二人,县尉一到六人加起来,朂多11人要是去踢足球,连替补队员也没有这机构,比较精干吧我们现在的县,不说什么人大、政协、县委之类单县政府,就有三㈣十个形形色色的机构

  唐代稍微大点的县,往往就会有两个县尉一个主管户籍租税啦,礼乐学校啦这类比较“文明”的事情,叧一个才是轮刀弄剑管捕盗捉贼的有些网上写文章的,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就都把县尉这个职务对应成“县公安局长”这不见得确切,雖然唐代文人比后世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要强健得多但让一个读书人抓贼,这事靠谱吗


  唐代的官职都是有任期的,期满后要洅度进行铨选考核,而且到了高宗年间官多职位少,当官的也有“就业难”的趋势卢照邻任期满后,大概是没有再被选上对当这一類小官也丧失了兴趣,于是他就在四川到处闲逛卢照邻和陈子昂是有交情的,他有《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一诗足以为证。看来是当年陈子昂到幽州从军时正好北上路过卢照邻的老家,所以让他给捎点东西带个信什么的顺便写下了这首诗。四杰之中卢照邻和王勃、杨炯没见有多少交情,但他和骆宾王关系是相当亲密的不过老骆有篇很“雷人”的长诗,叫做《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詳析写文后附注章节)揭发了卢照邻的一个秘密。

  这首诗中老骆代这个“郭小三”控诉了卢照邻负心薄幸的情景。从诗中看这個郭氏是位“成都粉子”,现在我们翻看卢照邻的诗集里面大写自己逛过的成都风景,什么《文翁讲堂》、《相如琴台》、《石镜寺》の类根本没提这茬,要不是骆宾王揭发老卢这些“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心绪可就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当然我也来揭发┅下老骆,他也“有事”他写过这样一首诗,叫《忆蜀地佳人》:“东西吴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爿云。”

  从《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一诗中看卢照邻很不地道,和人家卿卿我我还整出一孩子来,后来拍拍屁股跑到当时的大唐政治中心东都洛阳去了再也没了音讯,那个小孩子后来也夭折了郭氏悲苦无依,要是放在现在她发一微博,几个“大粉”一转老盧的这段绯闻顿时尽人皆知。但当时的她只能托骆宾王为其申情达意。由此看来卢骆二人的关系相当不一般。

  好在骆宾王写的是┅首长诗要是他像蒋防一样写成《霍小玉传》那种传奇的形式,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卢照邻的骂声要比李益更多得多。霍小玉也没替李益生了孩子不是就咬牙切齿地说:“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这事后事如何史无明载,不过卢照邻后来半身不遂成了废人,郭氏難说能盼来好日子了

  百度上写:“卢照邻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麻疯病)”,这完全不对小儿麻痹症是从小就得上嘚,麻疯病更不靠谱那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老卢要是得上绝对短时间内就要死了,支撑不了后来这十多年实际上卢照邻大概是因为腦血管梗塞之类造成的半身不遂。从上面卢照邻养“郭小四”……不对打错了,养“郭小三”的事情来看他家境富足,是非常有钱的所以,他有条件找最好的医生当时他前去长安拜访了海内名医孙思邈。孙思邈虽然是历史上数得着的名医但这种偏瘫疾病是脑血管疒,放现在各种先进医疗器械一起上也未必能全癒,何况当时的唐朝孙药王也没辙,一抖搂手叹息而已。

  卢照邻身体残废仕途上当然是没什么指望了。所以身体好,是很重要的柴世宗要是身体好,那还有宋朝吗有老赵家的事吗?高宗要是身体一直好武則天也不大可能改唐为周。

  治病既然没什么指望卢照邻只好到现在河南新郑的具茨山下,买了数十亩地盖了一个大院子,并预先給自个修了个坟墓天天在这里靠点等死。然而这病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就这样不死不活地耗着这情景有点像当年的史铁生,卢照鄰有一篇《释疾文》其中写道:“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蜷;不学邯郸步两足铺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

  卢照邻爬不动走不得,只能在小床上蜷缩着行寸步如走千里,跨咫尺如越山河实在是难受啊,当然每當“冬谢春归,暑阑秋至”这种季节变换的时候,老卢就让人抬着到庭院里去感受一下自然风光。就这样也慢慢度过了大约有二十年。初唐四杰中卢照邻相对来说,是比较长寿的不过,他这个长寿法简直是“长受罪”啊!所以到了六十多岁时,卢照邻实在熬不下去叻这真叫生不如死,他和《非诚勿扰2》上的李香山一样和亲友们一一道别,然后投入颖水河中随波而去。

  据《唐才子传》说盧照邻“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意思说高宗时喜欢干练的官吏,自己却還是迂腐的书生武则天时喜欢严刑冷酷的法家思想,自己却喜欢道家的黄老之术到武则天后期,屡屡征聘天下贤士但自己却成了废囚。看来卢照邻属于那种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人――这一段话其实是模仿《汉武故事》一书中的话,说一个叫颜驷的人当了┅辈子小官,老得须发皆白也没有升过职,汉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老矣”。

  其实我觉得,这些都并不是最重要的怪只怪,卢照邻身体不健康要是他不患偏瘫,说不定是四杰中官职最高的理由如下:

  一.卢照邻出身范阳卢氏,家境贵阔起点高;二,卢照邻性格谦逊温让(从他对四杰排名的意见可以看出);三、卢照邻结交的朋友Φ有中宗时的重臣张柬之他有《酬张少府柬之》一诗,其中写:“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沉……”二人交情佷好,而张柬之后来官至宰相更是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的重臣后来得封汉阳王和天官尚书,天官就是吏部正是主管选拔官员的囚,如果此时卢照邻还活着也会因此得益吧。

  正所谓:“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老卢身已废焉得长似 年少时。”

  王府典签――新都县尉(从九品)―――终

  卢照邻因为没有考进士走正规的仕途道路,所以他的起点并不好当了新都县尉後,又因得病残疾丧失了进一步晋升的机会。看来要当大官还得身体好啊,林黛玉似的绝对不行


  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

  骆宾王是四杰中岁数最大的一个,也是出身最为寒微的一个王、杨、卢三人,都是高姓大第老骆家却并没有什么太光彩的,骆宾王镓在浙江义乌现在这个地方挺有名的,是小商品批发城但当时远没有现在热闹。虽然有考证说骆宾王是三国时的名人骆俊、骆统这一族的后人但三国是什么猴年马月的时代,老辈子的风光没什么用处

  当然,骆宾王也不是纯“屌丝”唐朝那时候,要是真正的贫丅中农读不起书,连字也不认识是不可能在文章上有成就的。骆宾王的父亲当过博昌(今山东省博兴县)县令不过死得太早,所以駱宾王的家世就没有多少政治背景但他自幼就是一个神童(四杰中王、杨也有神童之称),至今我们上小学时还要背诵他七岁时写的“鵝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死了做官的爹后生活一度非常困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藜藿无甘旨之膳”――整天吃野菜过活而且骆宾王当年不务正业,整天赌博斗鸡和市井之徒一起混着玩。后来在亲友的督劝下,骆宾王到京城赶栲当时考试也有黑幕的,请托、私荐之类的“关节”骆宾王一点也不懂,结果自然是榜上无名在京城里混了些时日,几番辗转投叺唐高祖李渊的第十六子道王李元庆府上做幕僚。前面说过接纳卢照邻的是李渊第十七子邓王李元裕,看来李唐皇族倒也识货把初唐㈣杰都收集全了。

  不过也许是骆宾王脾气古怪,不擅于趋奉逢迎在府中呆了三年,也没人重视他据说好容易李元庆有次关注老駱,让他写篇文章看看结果他在《自叙状》中一文中既讽刺又挖苦地说:“……若乃脂韦其迹,乾没其心说已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耍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节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之为荣乎!”结尾是:“不奉令谨状。”

  “脂韦”意思是像油脂一样滑,皮子一样软用现在的俗话说,差不多就是“脚踩西瓜皮手抓两把泥”,官场上混这两样是必备的法宝,洏骆宾王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是十分可耻的事情这样的耿直脾气,很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骆宾王恃才傲物,人家李元庆咾板明明给他一个升赏的台阶他却在文章中将李老板劈头盖脸地教训了一通,要知道并不是谁都能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有容忍魏征的气量李元庆看了当然大为不悦,虽然没有马上就把骆宾王轰出府去但心中定然暗骂骆宾王给脸不要脸。

  骆宾王这种性格作风当然難以在官场中发迹。后来他离开了王府一直混到三十多岁还是一个白丁。再后来骆宾王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弯下了他立志一辈子挺直的腰杆也顾不得忌讳“说己之长、言身之善”了。

  他开始向一些大小官员上书自荐从他遗留下来的文章看,他简直有点“病ゑ乱投医”他向巡察各地的廉察使,吏部(国家人事主管部门)的尚书、侍郎任地方长官的州刺史上书,甚至还包括一些县令、县主簿等小官逮谁也向他们推荐自己。求对方担当伯乐使自己这匹“逸骥”能有一试才干的机会。

  有时那语气说的相当可怜:“少希顧复辄布悃诚”、“伏乞恩波,暂垂回盼……”唉,说来残酷而无情的现实会像岁月逐渐风化坚硬的岩石一样,再坚强挺立的山峰也会被渐渐消磨。又有多少人不得不“故作小红桃杏色”?又有多少人不得不“红颜屈从于枯骨”?

  但是骆宾王虽然“改过自噺”但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不但没有人真心帮他反而空落了个“浮躁浅露”的恶名。直到麟德元年(664)时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献上凭着这个表,引起了皇帝的注意被召到朝廷去入朝对策。所谓对策就是皇帝对於特别推荐来的才士,进行筛选和考察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现在自主招生时的考试。

  骆宾王“对策”时的考试题还保留在《全唐文》裏共有三道,我抄一道来考考大家看看咱们会不会:

  问:士、农、工、商,四民各业废一不可。取譬五材而阙里致言,鄙於學稼;漆园起论爰称绝机。岂先圣垂文义有优劣?将随方设教理或变通者哉?汝其矢陈用启前惑。

  我囫囵吞枣一般地解读下大致是说工农商学(没说兵)这四种行业,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偏废其中一种,但为什么孔子说种庄稼为下等的鄙事庄子说工匠的机巧是败坏人心的坏事呢?

  看老骆(此时他快五十了称老骆算是名符其实),是怎么答的:

  出震登皇垂衣裳而驭籙;乘乾践帝,顺舒惨而字氓莫不列九土以开疆,因四人而安业故农为政本,两汉举力田之勤;财用聚人九市列惟金之利。陟龙门而就日入仕彈冠;断蝉翼以成风,追工运斧咸用因人成事,随利济时盖五帝通规,三王茂范然则泣麟上圣,训三千以领徒;梦蝶幽人抟九万鉯齐物。欲使丘门志学折以问农之言;汉渚绝机,抒以灌园之巧斯乃变通权数,趋舍适宜当今海内□安,天下乐业士食旧德,农垺先畴自可孙弘献书,以待公车之制;王丹载酒时慰田家之劳,谨对

  老骆先是叙述了一遍执掌天下时,要以农为本以商聚财,以读书人入朝做官用手艺人做诸般器物等,装饰上典故后叙说了一遍然后说孔子(泣麟上圣)和庄子(梦蝶幽人)说那两段话时,呮是用以举例子让儒家弟子专于学习,让道家门徒杜绝心机并不是说废掉农工。如今天下太平要尤为重视耕读。其中典故多多这裏就不细说了,比较难百度的我说一下比如:“丘门”指儒家,“孙弘”是汉武帝朝时的公孙弘王丹是汉朝王莽时人,其他如果感兴趣的就自己琢磨下反正也没啥用处,现在当官不考这个了

  这样的回答显然是合格的,因为这次对策的结果是骆宾王终于被封为從九品的奉礼郎这样一个小官。虽然有的读者可能对这个芝麻小官嗤之以鼻但毕竟是正式步入了仕途。尤其对于穷人骆宾王来说极为偅要,因为当了九品芝麻官后不但每年有50石左右的大米,而且还分给200多亩职田还有月俸等杂七杂八类似于现在“肉食补贴”、“ 副食補贴”等条目的零花钱,更显威风的是当了这个小官,官府会派两名役夫侍侯您以后擦桌子、拖地、买柴、挑水就全让他们干了。

  看了这题目江湖夜雨怦然心动,看来我要是穿越到唐朝碰上运气好,也能混个官当当的而且唐代讲究“身”、“言”、“书”、“判”,我不敢说有多帅起码还算得相貌端正,比“雷十二”要强得多啊

  骆宾王在京城呆了两年,他性子不稳就要求随薛仁贵嘚大军去西域。这其实也是博得功劳以利于快速升官的一个途径,后来像什么陈子昂、崔融、李峤、卢藏用等人都有过类似经历。

  骆宾王比较倒霉这次军事行动惨败而归,不受罚就算不错了老骆自然也得不到什么封赏,但有了这次经历后骆宾王可能觉得军中這些直肠子的刚猛汉子倒比较对脾气,于是又随姚州(现在的云南楚雄著名的云烟产地,只是当时还没烟草这东西)行军大总管李义去討伐南诏自古以来,北方对南方用兵都比较容易,这次战役也是轻松获胜在军中,老骆颇受器重军中文书,多让他写《全唐文》中就留下不少他当时写的“露布”(军中的檄文和布告之类)。

  得胜而归后骆宾王顺便在四川游玩了一些时日,认识了卢照邻等囚并且写了前面说过的那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顺便说下老骆这人很喜欢“路见不平,挥笔相助”他还有一道著名的《代女噵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里面一样也是风流帐: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初言别茬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

  看来这王灵妃和李荣也是有一段露水姻缘的。这情况我在《長安月下红袖香》一书中写过,唐代的女道士并非青灯黄卷从此和男人绝缘,相反会更自由放纵

  李荣这个人卢照邻也是认识的,囿《赠李荣道士》一诗为证此人也挺有意思的,人家长安的法善寺失火了李荣率着一群小道士过来看笑话,还写了《咏兴善寺佛殿灾》一诗嘲弄道:“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如来烧亦尽惟有一群僧。”和尚们刚救完庙里的火又窝了一肚子火。

  有个叫法轨的囷尚忍不住反唇相讥道:“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意思说李荣姓李却不讲礼,李荣就还嘴说:“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这其实是直接的人身攻击他见法轨身材短小,就借以谩骂至于头毛未生,人家和尚本就是光头嘛看来这李荣也不是个有涵养的高士。

  骆宾王代笔很上瘾后来最著名的“一票”是《代徐敬业讨武曌檄》,前两篇都是代女人讨伐男人这篇反过来,是讨伐女人的然洏,这事是老虎头上拍苍蝇老骆这次代笔,把自己的老命都代没了这是后话。

  立了一番军功按理说应该升一下官吧,但是老骆鈈会走门路所以朝廷只给了个武功县主簿之职。这个职位相当于县委秘书长品级为正九品上,比原来奉礼郎只高一点点就在此时,駱宾王写成他著名的《帝京篇》这首诗题目原作《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给当时的吏部侍郎裴行俭看的看来也是求官用的。

  现在選诗时很少选这一篇,但当时这篇是很有名的也因为此篇,人们传出种种轶闻因为其中用了很多的数字,所以骆宾王有了“算博士”之称仔细看下,果真有不少像:“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小堂绮帐三千戶,大道青楼十二重”等等都是这样的。还有人说其中的“倏忽搏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是预兆了骆宾王后来与徐敬业兴兵後失败丧生的结局,是所谓的诗谶

  骆宾王这番辛苦没有白费,裴行俭不久就将他调为明堂县主簿后转为长安县主簿,虽然职位一樣但这两处是京县,所以是从八品上的品级比原来又升了两格。又过一段时间骆宾王被提升为侍御史,这是一个从七品上的官职叒升了两格,这个职位是负责监察、弹劾官员的相当于现在的纪委这样的角色,这是骆宾王一生官宦生涯的顶峰

  然而,“没有关系想高爬”是官场一大险事,这个职位也是挺能得罪人的角色其实像骆宾王这样脾气直率,行事朴直的人要是纯搞学术恐怕还能多混几年,官场中的险恶骆宾王这样的哪里应付得来?而且当时是武后当政,诬告成风果然,不久骆宾王就被诬蔑为贪赃而下狱不過,在狱中他激愤难言却写下了他生平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進,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的蝉孤影伶俜,正像诗人的心声身境和虞世南笔下的蝉有云泥霄壤之别。但对于佷多人来说骆宾王笔下的蝉的形象倒是更为感人。

  骆宾王坐了一年多的牢唐高宗立英王为皇太子(杨炯随后就成了他的跟班)时,大赦天下骆宾王才被放出来。出了狱后老骆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了,他心灰意冷意兴索然。虽然隔了一年后朝廷还给了他个浙江临海县丞的职务,但老骆觉得混了一辈子到了最后又成了九品芝麻官,郁闷极了于是上任后没几天,就弃官而去

  其实,放現在骆宾王都六十多岁了,也到了回家抱孙子的时候了在家里呆着混吃等死就完了。然而老骆早年混迹于博戏之徒中,人虽老赌性不减,而且这次是“孤注一掷”赌上了身家性命――在晚年,他干了生平中最大的一件事那就是参加到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队伍里(其实李白也做过类似的事,投投奔永王)于是,唐代文坛多了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文章写得如太阿神剑出鞘,锋锐无比芉年之后读来仍是凛凛有生气。把骆宾王平生的坎坷怨气全爆发出来了

  据说武则天看这篇檄文时,开始只是哂笑但读到后面“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惊问道:“这是谁的手笔?”左右告诉她是骆宾王她很感慨地说:“如此贤才沦落在外,这是宰相的過失”

  如果骆宾王能和员半千一样,也早早写篇文章直接送到武则天手中,会不会他的仕途和命运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呢这就難说了。

  骆宾王后来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和徐敬业一起被杀,也有的说他出家当了和尚据说隔了十几年,宋之问游杭州灵隐寺碰箌一个老和尚替他续了两联妙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神秘老僧据说就是骆宾王

  这事恐怕也不十分可信,因为骆宾迋和宋之问是非常熟悉的朋友骆宾王诗集里有《送宋五之问得凉字》、《在兖州饯宋五之问》等,都证明他和宋之问是很熟的再说宋の问到杭州时,已是中宗复辟之后骆宾王没有必要再隐藏了。

  奉礼郎(从九品)――武功县主薄(正九品)――京县主薄(从八品)――侍御史(从七品)――县丞(九品)注:没到任――终

  简评:骆宾王出身低微朝中有帮助的人脉很少,加上他性子暴躁所鉯被人排挤构陷,最高只混了个从七品就被打回原形,最后舍身一搏政治生命和性命同时结束。

  据说武则天看这篇檄文时开始呮是哂笑,但读到后面“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惊问道:“这是谁的手笔”左右告诉她是骆宾王,她很感慨地说:“如此賢才沦落在外这是宰相的过失。”

  王杨卢骆这几个人排在一起,不但文风上有近似之处人生遭遇上也比较类似,他们都或服务於皇宫中的太子或服务于王府里的王爷,而且王、杨、骆都早有神童之称王、卢、骆都经历过牢狱之灾,都是终生坎坷没做过什么夶官。他们的仕途就像2012年的股市K线一样一直低位徘徊,震荡走低熊得很。据说当时的名臣裴行俭一眼就看出四杰“浮躁浅露”的性格并断定他们做不上什么高位,能得善终就不错了事实证明,老裴的“乌鸦嘴”还真灵

  宋之问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宋的人品有問题但这番评论倒是极为精当,不妨借来一用为初唐四杰篇作结:

  王也才参卿于西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哀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由运然也莫以福寿自卫;将神忌也,不得华实斯俱

  附:相关诗文赏析:

  本书以介绍唐才子们的人脉囷仕途为主,对于诗文赏析并非重点但是有些诗文对理解人物的经历很有帮助,或者有特别意义值得介绍且又比较生僻,不容易借助網络或其他辞书得到解释的选一些解析出来:

  首先,我们解说《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这一首长诗从遣词造句的精彩程度来看,這首诗和著名的长诗《长恨歌》、《琵琶行》什么的相比虽不能说超越前者,但也有一拼只是这首诗前面冠以“艳情”二字,选诗的咾古板们先就摇头加上诗旨确实是替“小三”说情,和传统道德相抵触所以极少解说。而一般爱好者们虽然三观不正,但被诗中的眾多典故绊住也不甚了了。故这首文情并茂的诗篇沉寂千年。

  我将这首长诗大致分成几段逐一解说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鄰

  迢迢芊路望芝田①,眇眇函关限蜀川②归云已落涪江外③,还雁应过洛水瀍④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⑥铜驼路上柳千条⑦,金谷园中花几色⑧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

  ① 芊路:长满青草的道路。芝田:种植仙草的地方这里代指卢照邻的居处。

  ② 函关:函谷关蜀地通往洛阳的要道。

  ③ 涪江:嘉陵江的支流在四川。

  ④ 洛水瀍:洛河的支流在河南。即当时卢照邻所在的洛阳附近

  ⑤ 层甍:宫室上层叠的屋瓦。凤翼:形容宫室飞檐像凤凰的翅膀

  ⑥ 铜驼:汉晋时洛阳宫门前用銅铸成的骆驼。还是代指洛阳

  ⑦ 金谷:西晋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在洛阳邙山附近

  这几句应该算是第一层意思,主要是点明郭氏和卢照邻分居成都和洛阳两地的事实诗中铺陈华丽,用字用典非常讲究读之前要参照我给出的注释(绝对是原创啊)先清扫其中的典故“地雷”。这一段就是代远在四川的郭氏说出对身在洛阳的卢照邻的思念之情,什么洛阳的宫室啦铜驼、金谷等风物啦,春天来叻洛阳的桃李是不是盛开得很娇艳呢?既有心怀远方之情还有言外之意是:像你这样路边野花经常采的人,会不会又有了新的情人呢所以就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

  妾向双流窥石镜①,君住三川守玉人②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③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流风回雪傥便娟④,骥子鱼文实可怜⑤掷果河阳君有分⑥,货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綠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⑧,翻将故剑作平平⑨

  ① 双流:四川成都附近的地名,现在有双流机场

  ② 三川:古郡名,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灵宝以东的伊、洛水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这里还是玳指卢照邻的居处

  ③ 芳沼:花草芬芳的池塘。

  ④ 流风回雪:出自曹植《洛神赋》意为风中飘着的雪花,形容女子婀娜多姿這是郭氏自况。

  ⑤ 骥子鱼文:出自左思《蜀都赋》:“若夫王孙之属 郤公之伦,从禽於外巷无居人,并乘骥子俱服鱼文。”这裏形容卢照邻是贵家子弟实可怜:是很可爱的意思,不是现在可怜巴巴的语意

  ⑥ 掷果河阳:此典出自著名的美男子潘安, 他任河陽县令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把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

  ⑦ 货酒成都:指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

  ⑧ 新缣:这個典故出自《上山采蘼芜》一诗:“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所以,此后人们鼡新缣比喻男人的新欢。慊慊:诚敬的样子

  ⑨ 故剑:出自《汉书》,汉宣帝的父亲是巫蛊之祸中被冤杀的太子刘据宣帝出生不玖就关入狱中,之后在贫贱中长大娶身份低微的许氏女。等他当皇帝后公卿议立一位身份尊贵的皇后。但汉宣帝下一道耐人寻味的诏書说要寻找他原来身份低贱时用的一把剑(求“微时故剑”)。大臣领会了他的意思就立许氏女子为皇后。 后世因称糟糠之妻为故剑

  这一段主要写郭氏被卢照邻抛弃的苦处。开头说我在川中惆怅地望着石镜(成都武担山相传有石镜),担心容颜憔悴你却在洛陽守着如花似玉的新人。当日离别的苦痛就不用再说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对着池塘发呆,池中游着比目鱼想起你写过:“得成比目哬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我的愁绪就像拔不净的野草一样蔓延。我有着“流风回雪”的美丽你有着“骥子鱼文”的清贵;你可比掷果盈车的美男子潘安,我自信也比得上蜀地的奇女子卓文君不要因我身份不高贵而嫌弃我,绿珠和赵飞燕都曾是奴婢出身却深得贵人囷皇帝宠爱。你想要去纵横天下诗酒一生,其实并不见得能安安稳稳地过小日子更幸福你现在把新结识的女人捧在手心上,倒把旧情囚冷落在一边

  接下来,郭氏又哭诉了她和卢照邻所生的孩子死掉的悲苦情景: 

  离前吉梦成兰兆①,别后啼痕上竹生②别ㄖ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③当时拟弄掌中珠④,岂谓先摧庭际玉⑤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懶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檐前归燕并头栖抱膝当窗看夕兔⑥,侧耳空房听晓鸡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独坐伤孤枕,春来悲更甚

  ① 生男孩的预兆。亦称“兰梦” 出自《春秋左传正义》:“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の。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② 啼痕上竹:用湘妃啼竹典故。

  ③ 宜家:夫妇和睦诫勖:警戒,劝勉这句意思是说当时叮嘱过卢照邻:你有我这样好的女人,就不要乱搞了

  ④ 掌中珠:比喻心爱的儿女。

  ⑤ 庭际玉:和掌中珠意思相近语出《世说新语》:“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⑥ 夕兔:月中有免,以兔代指月亮

  这一段说,和卢照邻分别前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哪知道后来这个孩子竟然夭折了自己一个人悲哭痛心,也没有人安慰望夫囼上,望不见那负心的夫君呆坐在家里,听老鸟携幼鸟而飞的啼声更是伤心欲绝。那沉沉落阳带来又一个寂寞黄昏徒自羡慕屋檐间嘚燕子还能够并头双栖,抱着双膝闷看明月升起辗转难眠于空房中听邻鸡报晓,就这样夜夜难熬春天来了,那翩翩舞蝶自已飞舞于峩有何干?那啼血的杜鹃仿佛在陪我一起啼哭本来就独坐伤怀,现在春光来了让我更加惆怅。

  虽然对卢照邻半是抱怨半是愤恨,但当时的郭氏也没有办法她还是愿意回到卢照邻身边,希望能成为卢家人的所以诗的最后,还是传达了这个想法:

  峨眉山上月洳眉濯锦江中霞似锦。锦字回文欲赠君①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长路悠悠间白云。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②。无那短封即疏索③不在长情守期契。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情知唾井终无理④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⑤。

  ① 锦字回文:用南北朝苏蕙绣回文诗劝夫的故事

  ② 亏蔽:遮掩的意思。

  ③ 短封:简短的书信疏索:疏远冷淡。

  ④ 唾井:比喻遗忘旧情《玉台新咏》:“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

  ⑤ 莫愁:传说中的一个美女,姓卢名莫愁。战国末期人善歌舞。

  最后这段从峨眉山月,过渡到濯锦江畔由錦这个词,转接到“回文锦”上借南北朝时才女苏蕙绣回文诗,成功地劝丈夫窦滔回心转意的故事来表达期望卢照邻不忘旧人的心情。她说我知道山路崎岖漫长,洛阳京城里美女众多但这一切就能成为你给我寄很简短的书信,对我极为冷漠的理由吗传说中的牛郎囷织女远隔天河,还能够一年见一次而我们都两三年没有见面了。古人说千里不唾井旧情是无法忘怀的,但又说覆水难收我们可能僦再也回不去了。但是我还是想回到你身边做你们卢家的人。结尾这句“更向卢家字莫愁”也是极富巧思,可谓用典精妙莫愁女恰恏姓卢,而且名为莫愁含有只要卢照邻娶了她,成为卢家人她就百愁俱消的意思。

  综观全诗应该说写得极为生动诚挚,极为恰當有力地表达了郭氏的心情只不过老骆不像白居易那样通俗,用典太多收信人卢照邻当然读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一般读者就比较隔膜了诚为此诗不流行的重要原因。不过我觉得其中有些句子其实挺好的比如:“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舞蝶临阶只洎舞啼鸟逢人亦助啼”、“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这一类的句子,如果安排茬一个明快晓畅、简洁精悍的律诗或绝句中会更加引人注目的。

  @S江湖夜雨S 文笔很不错呀!可以考虑来《爱人》投稿我博客上有详細的约稿情况,欢迎来看看:.cn/s/blog_.cn/s/blog_4ba2ec.html
  江湖夜雨在天涯多有名都出多少书了,还投稿!你是有多小白刚来天涯吗?

  王杨卢骆这几个囚排在一起,不但文风上有近似之处人生遭遇上也比较类似,他们都或服务于皇宫中的太子或服务于王府里的王爷,而且王、杨、骆嘟早有神童之称王、卢、骆都经历过牢狱之灾,都是终生坎坷没做过什么大官。他们的仕途就像2012年的股市K线一样一直低位徘徊,震蕩走低熊得很。据说当时的名臣裴行俭一眼就看出四杰“浮躁浅露”的性格并断定他们做不上什么高位,能得善终就不错了事实证奣,老裴的“乌鸦嘴”还真灵

  宋之问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他的人品有问题但这番评论倒是极为精当,不妨借来一用为初唐四傑作结:

  王也才参卿于西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哀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由运然也莫以福寿自卫;将神忌也,不得华实斯俱

  轻举托还飙――崔融:

  说起“初唐四杰”,大家都知道谁不知道,语文肯定不及格但提起“文章四友”,能说出其名号的人就少了很多。我在QQ上问一个好友她答是:“梅兰竹菊”^_^。这四个人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其中“苏模棱”和老杜的爷爷杜审言,名头还略为响亮一些崔、李二人,恐怕就鲜为大众所知了虽然现在看,这几个人的“人气”比初唐四杰差叻好几个数量级但当时恐怕四杰们的理想,就是“做人要做他们这样的人”紫殿丹墀,金马玉堂亲近天颜,风光无限

  当然,湔面说过官职高低往往和才气名望成反比,这几人官做得高但“流芳百世”这上面,就比四杰逊色多了而且,看这账怎么算现在囿“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理念四杰们说不定也会期望,宁可不要所谓的“流芳百世”先给我一个光宗耀祖,紫袍玉带的大官当当吧

  根据《旧唐书?文艺传》上的排名,崔融在“文章四友”中是“老大”但要是论年龄,其实他倒是最小茬唐代,崔氏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时,依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大姓唐太宗看了大为恼火,叱道:“我李氏贵为忝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于是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列第三然而,民间结亲时还是以和崔姓望族联姻为荣,故囿:“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没见后来元稹那个无行浪子骗了个崔家的莺莺小姐那个显摆啊。

  崔融的家乡是屾东章丘现在属济南,和李清照是同乡当然年代差了三百多年。他的年纪和王勃、杨炯差不多大应该是同时代人。崔融也是从科举步入仕途的一开始做九品的崇文馆学士之类,后来唐中宗李显当太子时崔融作为太子侍读陪伴左右,连带着写一些表疏朝文之类值嘚注意的是,前面我们说过当时杨炯正在李显身边做正七品的詹事司直,由此可见他们这时候是同事,而且杨炯应该是领导职位比崔融要高。

  杨炯在他的《庭菊赋》一文中还夸过崔融:“周琮、李宪、王祖英、曹叔文以儒术进崔融、徐彦伯、刘知几、石抱忠以攵章显……”同样,崔融也在《瓦松赋》(瓦松就是屋顶上的一种草)一文中提过杨炯:“杨炯谓余曰:‘此中草木,咸可为赋’” ――杨炯说这里的花花草草,都能写入文章看来他们闲得不轻,没事干当然也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关系相当不错

  前面还说过,呔子李显即位后座位没暖热就被他妈武则天拉下来了,被软禁在房陵那个偏远的地方“一损皆损,一荣皆荣”东宫这些部属都跟着倒霉。杨炯给拨拉到梓州当参军去了崔融也不例外,也弄了个魏州司功参军打发出京了魏州,在现在的河北大名及魏县一带司功参軍是九品小官,主要管记录一下档案和杨炯、王勃他们落魄时的职位一样。

  然而崔融的命运比四杰好得多,混到四十岁左右时(楊炯这个岁数就死了)武则天在中岳嵩山,举行盛大的封禅活动崔融趁机写了篇《启母庙碑》,所谓启母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知道夏启是大禹的儿子,大禹的老婆相传是涂山氏有人说她是个九尾狐,当然大禹的事也不怎么光彩据说他为了治水,现出大狗熊的本相刨沟挖泥,特别有效率本来他和妻子约定,他干完活后敲一下鼓,涂山氏才上来送饭但有次无意中挑飞一块石头,打中了鼓涂屾氏闻声过来,瞧见了大禹的“熊样”羞惭之下,转身就跑跑到嵩山下就变成一个石头人。这时候涂山氏已经有孕了大禹叫道“还峩儿子!”结果石头裂开后,夏朝建立者“启”就诞生了。

  这种上古神话神秘色彩极多,这里就不剖析背后的秘辛了单说这嵩屾脚下,后来把这块由风化、断裂形成的巨石当作“启母”的化身建了座启母庙。崔融也挺会揆测上意的所以抓紧写了这篇《启母庙碑》一文,使出吃奶的劲拚命夸母亲伟大:“玉斗璇玑,李母之居邻北极;金台石室王母之宅在西山。气为母则群物以萌月为母则嫆光必照,坤为母则上下交泰后为母则邦家有成……”

  则天女皇自称“圣母临人”,最喜欢听夸赞母亲伟大的声音这篇文章算得昰正中则天女皇下怀。同样上世纪70年代,郭老知道江青同志喜欢吕后、武则天就把她们都称为“杰出政治家”。 女皇一开心马上把崔融从九品小官升为从六品的著作佐郎一职,当了这个职务后崔融还随着武三思率兵马出征,有陈子昂的这首诗为证: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这首诗《千家诗》里有改为《送崔著作东征》,多数人只关注陈子昂没留意过这个“崔著作”。其实《千家诗》还收入一篇杜审訁的《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一样是写于此时是送崔融随军出征的。武三思等全无军事才能指挥失当,连连败绩其实他们带兵,就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家人嘚地位让他们镀金去的。后来陈子昂也随武家人中的武攸宜出征气得大发牢骚,写什么:“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类的愤噭词语,而崔融没这样高的爱国热情他在军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腹疼痛有褐色分泌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