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忧药也下一句是什么汉代表

原标题:江右史学 | 文本与政治:熹平石经《论语》研究发微

Copyright ? 本文源自《华中国学》第十卷(2018年春之卷)感谢“辅仁书院”授权转载!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熹平石经《論语》研究发微

[摘要]以政学关系为切入点对熹平石经《论语》的文本问题作再考察。认为:1、熹平石经在经数问题上应该是“六经七种”即五经加上《论语》,构成六经系统附之于《春秋经》之上的《公羊传》不入经。石经诸儒以宣帝时代的石渠会议为理想以學术思考替换今文官学的政治考量,由此将《论语》引入从而建构出了熹平石经系统所特有的经学观。2、汉末是汉晋之际学风之变的重偠关键点随着学术范式的日渐转移,在一系列的政学斗争中《论语》成为了士林中新的知识武器。依凭《论语》资源来争夺孔门正统尤其与鸿都门学之争中,不仅刺激了石经诸儒援引《论语》入经更使得他们重订经书行格。3、在石经《论语》的底本和校本选定中鈈仅有着对太学规范的某种遵从,更受到石经诸儒们的学术态度和政治立场的限定石经诸儒通过摒弃东汉本,以及不以张侯本为底本鈈仅表现出对当时五经官学系统的某种否定与纠偏,并因政、学斗争的影响和刺激将自己扬清激浊的情愫带入其间,使得文本问题蕴含著丰富的政治意蕴

[关键词]《论语》;熹平石经;文本;政治

王刚:《文本与政治:熹平石经〈论语〉研究发微》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姩),东汉政府下达诏令决定立碑于洛阳太学旁,刻经书文字于其上史称“熹平石经”。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文化工程后世对此评價甚高,皮锡瑞誉之为“一代大典”;王应麟则将其视为“两汉崇儒”之举[1]然而,习汉史者皆知汉灵帝时代是儒生或经学之士与漢廷关系紧张,或者说极为微妙的时段在石经刊刻前,代表皇权的宦官集团已兴起了两次针对士人的“党锢之祸”在石经刊刻过程中,更有被士大夫们深为厌嫌的鸿都门学得以创设质言之,这一文化事件实质上是在经学之士与朝廷关系紧张的局势下逐渐展开的很自嘫的,这一经学文本的生成就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政治的烙印

我们注意到,关于熹平石经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学界已有相关讨论。而这一討论的基础材料主要见于《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它简要交代了刊刻熹平石经的直接动因,其文曰:

党人既诛其高名善士多坐流废,後遂至忿争更相言告。亦有私行金货定兰台桼书经字,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

由此可知石经嘚出现,直接起因在于太学生私改经文这本是文献学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它又可视为“党人既诛”的直接后果,與政治斗争纠葛颇深范文澜由此认为,熹平石经的设立是因为“太学生来纠缠经学”,“五经石碑一立宦官得到清静了。”[2]对此杨九诠、顾涛等皆提出了不同看法,并有进一步的延伸和讨论[3]但由本论题来看,以上研究大致都是从宏观角度所作的事件性探究结合文献本身所作的讨论还不够充分。在笔者看来这一课题如要更进一步,就应以政学关系为切入点深入文本内部进行个体化的洅研究。事实上就学术传统来看,对于熹平石经的研究主流本就是对文献的细部讨论,但遗憾的是这种研究往往限于文献本身,多鈈及于政治动因之上易言之,在具体的研究中政治与文本之间的融合度还不够。

有鉴于此笔者选择石经《论语》作为考察对象,以這一文本生成的政治动因以及学与政的互动关系为背景,做一个文献和历史的梳理由小处入手,力求发微钩沉希冀能在见微知著中,获得对汉末及中国古代政学关系的进一步认知[4]

《华中国学》第十卷(2018年·春之卷)

石经经数之争与《论语》入经问题

熹平石经所刊刻的经书数量,在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分别有五经、六经、七经说。七经说来自于《隋书·经籍志》:“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五经、六经说则主要来自于《后汉书》。其中五经说除了前引的《儒林列传上》,亦见于《孝灵帝纪》:“四年春三月詔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宦者列传》则叙其始末道:

(李)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萣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

而六经说则主要來自于《蔡邕列传》,其文曰: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此外《儒林列传上》亦载:“(张驯)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字。”可与之相映证

随着民国初期熹平残碑全部被发现,熹平石经所刊之书已确萣为七种除了《论语》之外,尚有《周易》、《诗经》、《尚书》、《仪礼》、《春秋》、《公羊传》由于它们皆属于所谓的“十三經系统”,从后世的眼光来看《隋书》的记载似乎是准确的,所以有学者这样评述道:“民国以还汉石经残碑稍出,七经之目始定”“《隋书》七经之目,与汉石经合”[5]但问题是,在更为权威的《后汉书》中有五经、六经之说,却绝无七经的提法难道这仅僅是行文随意所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需知五经、六经之说不仅多次出现,而且《帝纪》中的文字一般都来源或直接抄自于政府公文鼡词应该是谨严的。

以笔者所见问题的关键在于,所谓的七经之说反映的乃是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经学概念。就汉儒观念而言熹平石經应该是“六经七种”,即五经加上《论语》构成六经系统,再加上附之于《春秋经》之上的《公羊传》从而建构出了熹平石经系统所特有的经学观。在这一系统的建构过程中关键点就在于《论语》的入经。这一状况的出现固然有着历史的依凭,但更多的因素来洎于汉末政治与学术的纠葛。下面具体论之。

(一)、《论语》与汉代的“六经”、“七经”问题

前已论及在汉代经学观念中,熹平石经应为“六经七种”《论语》可入经,而《公羊》则不属于“经”的范畴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背景在于相较于先秦和魏晉之后,汉代的“六经”、“七经”观念在内容指称上颇有差异,这其中的一大关键就是《论语》的入经。

我们知道在经学史上,先有六经后有五经。六经指的是《周易》、《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汉以来,随着《乐经》的不传五經不仅成为了固定的概念,而且是汉代博士官学所在与此同时,以五经为核心的汉代新“六经”、“七经”概念也开始出现但由于在指称上未能完全统一,由此常生歧异成为后世文献解读的一大障碍。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汉代六经、五经的泛称和实指说起。

在汉代泛论经学时,广义上的六经与五经常常无别但到了具体实指时,问题就出现了在代表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白虎通》中,卷八《五經》作为经学阐述的权威文本一方面以“五经”为核心,来对应所谓的“五性”、“五常”看起来五种经书似乎很有固定性;但另一方面,《乐经》时入时出如在“五经何谓”的提问后,虽有“《易》、《尚书》、《诗》、《礼》、《春秋》”加以对应但接下来的攵字中,却是五经加上《乐》由五种演为了六种经籍。而在讨论孔子定五经时则又在原五经、六经系统之外,添加了《论语》与《孝經》总的来看,在《五经》一文中经书数目游移不定,逻辑表述亦较混乱王朝权威官书尚且如此,其他的论述就可想而知了但如果细绎文本,可发现的是乱中亦有不乱处,那就是五经即五种经书的固定性。质言之在汉代话语系统中,无论是沿袭先秦成说还昰后来有所变化的“六经”表述,以及在此基础上添加而成的“七经”之说都是依托于“五经”之上的概念延伸。

由此可注意的是,漢代的六经系统在表述上除了原有的《周易》、《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我们可称之为“旧六经”之外还有五经加上《论语》的“新六经”系统,前者为泛称后者是实指。

这种经学系统的建立又与当时的“七经”概念密不可分。《三國志·蜀书·秦宓传》载,武帝时代:“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而萧统《文选》收录的司马相如《封禅文》则云:“五三‘六经’载籍之传,维风可观也。”“将袭旧六为七,摅之亡穷。”东汉服虔注曰:“旧为六经,汉欲七经。”由此,有学者指出:

司马相如《封禅文》中自叙“六经”、“七经”据此可以证实《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记载的真实性。因而,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七经”了“七经”的出现,显然是为适应汉武帝独尊“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统一需要酝酿并产生[6]

一直以来,关于汉代的“七经”学界哆认为是由“五经”加《论语》、《孝经》而建构。[7]但由“旧为六经汉欲七经”云云,可以知道:1、汉代在先秦六经系统之外既囿减去一经的“五经”表述,同时还在有意识地建立“七经”的概念2、所谓“将袭旧六为七”,为六加一而不是五加二。也就是说漢代的七经系统,一开始乃是建立在“旧六经”之上的“新七经”而不是由五经增加二种经籍,变化为七经

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上,还鈳注意的则是在五经、六经系统之外,除了《论语》《孝经》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为什么后来要采取五加二的形式,而不可以六加二构建出八经系统呢?在笔者看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七经”概念的固定性。质言之七经并非因习惯性的数字拼凑而产生,它们实质上有着某种政治赋权七经出现在《封禅文》中,以所谓“摅之亡穷”云云加以概述具有恒久性的意义,显得很不寻常而且“将袭旧六为七”这样的表述,在《论衡·宣汉》中还被加以沿用,[8]证明它们已成为了汉代意识形态的新话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般来说只能有七经,而不会有所谓的八经另外可注意的是,《论语》在汉代经学系统中的地位高于《孝经》在《汉书·艺文志》中,六经之后,先是《论语》,《孝经》次之。这就使得“袭旧六为七”的首选,应该是《论语》。这一点,根据汉代最偅要的石渠经学会议也可以看出有学者指出:

《论语》类单独说 “《议奏》十八篇。石渠论”《孝经》类却含混说“《五经杂议》十仈篇。石渠论”可见《论语》是作为单独的门类加以讨论和整理的;而《孝经》是混入“五经”之中,没有像《论语》那样单独成类據此也可以推测: 当时《论语》已经完全和“六经”(乐经消亡)并重。[9]

由此在汉代新的经学系统内,《孝经》要进入其间既不能排挤《论语》,与六经相配又不可能突破七经之设,那么其选择就只有五加二,与《论语》一道携手五经建构出另一种七经系统。泹这实质上是从六加一的新经学系统中演化而来汉代真正的“七经”系统,乃是“将袭旧六为七”也就是六经增加一种而成,而这一種经书一般来说就是《论语》。也由此我们注意到,《后汉书·张纯传》载:“乃案七经谶、明堂图。”李贤注曰:“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正可与我们的结论相契合。

而循此理路可进一步的问题则是,由于《樂经》已亡佚汉代的经学传承以五经为核心。既然可以因《论语》的加入通过“六加一”演化出七经,那么“五加一”,即五经加仩《论语》转化出新的“六经”,所谓“将袭旧五为六”不也是一种可能与选择吗?这样汉代的“六经”就不仅仅有泛称,更可以囿实指的“新六经”就本论题而言,最典型而直接的例子就是熹平石经当蔡邕提出“正定六经文字”时,因每一典籍都需落实于文字與文本之上这里面的“六经”就不是泛泛而论,而应是具体的六部经籍质言之,与“旧六经”相较没有了《乐经》,《论语》填补仩来后遂构成了新的六经。

这里面需要进一步辨析的是《公羊》入经的问题。前已提及在汉代,《公羊》并不入经当然,这并不昰要否定它在汉代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但总的来看,其地位是通过依傍《春秋》而成并不能说可以独立为经。[10]在此可注意的是在《汉书·五行志》中,两见《公羊经》的提法,但一则在《五行志》中,《公羊传》亦反复出现同一文本中出现两种称谓,而且以《公羊傳》为主流即便不是后世文字窜乱所致,至少也不是广为接受的观念;二则它还曾与《穀梁》一并提出实在更为可疑。因为在《汉书》作成的东汉《穀梁》不要说入经,甚至连官学博士的地位都已失去又怎么可能升之为经呢?总之在汉代经学系统中,无论《公羊》还是《穀梁》还不能与《论语》相提并论,所以在《白虎通·五经》中,胪举五经或六经之外,可以看到《论语》或者《孝经》,而绝没有《公羊》,这可以算是最权威的证明了而就本论题出发,可以注意的则是在蔡邕等人明言“六经”的前提下,石经中的七种著作五经是固定的,剩下的《论语》和《公羊》必有一为经,一为经之附录很显然,二选一只能是《公羊》被淘汰

也所以,由于《公羴》不能入经在汉代,对于石经的论述中绝无“七经”的提法,《公羊》等正式称经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属于《春秋》三传和三禮扩展之后的九经系统如《北史·列女传·魏房爱亲妻崔氏》云:“亲授子景伯、景光九经义。”而《旧唐书·文宗本纪下》则载:“依後汉蔡伯喈刊碑列于太学,创立石壁九经诸儒校正讹谬。”由此《隋志》所谓的“七经”,实质上是以魏晋南北朝的观念来看石经偠讨论石经的经数,自当以“六经七种”为准

(二)、从“五经”到“六经”:《论语》的引入与政学斗争

由前已知,熹平石经中的“陸经”乃由“五经”增加《论语》而成由蔡邕等人提出,是可落实的实指名词然而,由《宦者列传》所载尤其是“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云云,又可以知道蔡邕虽是公认的刊刻石经的核心人物,但刻经乃是宦官李巡倡之于前蔡邕诸儒成之于后。[11]在此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李巡等人的刊刻动议中,所关涉者只是博士官执掌的五经及其考核系统,“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为直接起因也就是说,为使得官员选拨不出问题校正官学文本,为最初目标毫无疑问,它更多的是一种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而通过《蔡邕列传》等,可看到的却是蔡氏所论,其核心已不在任官资格问题上所强调的是“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是立足于学术之上的发言。尤值一提的是在侧重点发生微妙转移的同时,原本所针对的博士官学的“五经”演而成为了增加《论语》的“陸经”。笔者以为这种变化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潜伏着政治和学术的交织斗争或者也可以说,随着《论语》的进入石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结构性的改变,其背后的推动力为政治而表征则为学术。

这种斗争的出现要从今古文经学的盛衰说起。熟悉汉代经学史的人都知噵西汉是今文官学的天下,随着古文经学的繁盛东汉时代,尤其是中后期以来今文官学急剧走下坡路。这一转折在安帝时代已较为顯明再历经顺、桓、灵三朝,虽有所反复但总的来说是江河日下,今文官学最终和汉王朝一起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后汉书·儒林列传上》载:“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穨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至顺帝时,因大臣翟酺的建议,似乎有所复兴但今文博士及太学生们与经文之间的隔阂,却成为了最大问题所谓“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鍺之风盖衰矣。”而桓、灵之后随着“党锢之祸”的兴起,“党人既诛其高名善士多坐流废。”太学生们在学术上更是名不副实由夲论题出发,特别重要的就是私改经文由此刺激了石经的刊刻。范文澜认为这实质上是党锢之祸带来的直接后果,具体说来士人中“剩余的全是卑贱无耻的庸人”,“偷改兰台(皇室图书馆)经书文字符合自己的私说,藉获高第”[12]我们知道,熹平石经全用隶書刊刻为典型的今文官学系统,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熹平石经的刊刻,又实为今文官学极端衰微的结果与当时繁盛的古文经学相较,且不说价值或义理上的争胜在熹平石经刊刻前,今文官学对于文本居然都不能精确掌握出现各种混乱,建基于其上的汉代政治文化夶厦可谓摇摇将倾

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希望通过经书文字的勘正平息“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的争议而最终解决今文官学問题,可谓治标不治本因为今文官学出现文字篡改,看起来是学术事件实质却是政治问题。质言之随着学术日益成为富贵之源,汉玳官学的繁盛早已化为政治的泡沫,异化了学术本原所谓“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13]仅从功名利禄上去提振经学在当时已无太多的正面意义。与政治拉开差距回归学术本质,遂成为了汉末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这种趋向又鈳分化为两种路径,一种是替换式的主要由古文学派发起;另一种则是回归式的,属于今文学派的自我整肃蔡邕等人采取的是后一路徑,并且与前者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对于最终确定石经的六经体系,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下面,进一步展开论述

由本论题出发,先從古文学派与今文官学的关系说起

习文史者皆知,东汉以来古文经学虽属民间学派,但影响反而日益超过了属于官学的今文派这不僅反映在民间修习者日盛,官方对其也持欢迎容纳的态度尤为重要的是,古文学派以文字训诂为基础较之今文派空谈“大义”,在文夲的可信度和严谨度上有着较大的优势所以,随着今文派的“章句渐疏”古文派的优势日益彰显,不仅获得了民间的信从在上层也樾来越获支持。据《后汉书·儒林列传上》,邓太后时,“学者颇懈”,今文官学可谓疲态尽显,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古文学派却因在語言文字上的优势颇受青睐,与今文的衰败恰成反比。《后汉书·文苑传·刘珍》载:“邓太后诏使与校书刘騊駼、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由特定视角来看,这种“正文字”与熹平石经的刊刻一脉相承可注意的昰,所“正”的五经文字属今文官学范畴,但里面的关键人物是古文学派的尤其是东汉中后期古文派宗师马融置身其间。古文派人物嘚介入一方面说明今文派“章句渐疏”的事实;另一方面,反衬了官方对今文派正在日渐失去学术信任古文派在经学系统中逐渐替换紟文官学,日益成为潜在的可能与趋势

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来细审《蔡邕列传》中所列的石经主要参与者就可以发现,其中不仅有蔡邕这样的今文派学人如杨赐世习《欧阳春秋》,为今文经学名家;韩说应该也属于今文学范畴与此同时,马日磾为当时著名的古文夶师马融的族孙以修习古文经学为主,张驯则今古文兼习[14]此外,在《蔡邕列传》中一位古文派学者卢植被遗漏,他是马融弟子也曾参与了石经工程。

《后汉书·卢植传》载,“时始立太学石经,以正五经文字”,卢植上书要求“裁定圣典,刊正碑文”,于是“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卢植上书,应是李巡奏议之后的事情,为石经“始立”之时,当时石经之称以“五经”面目出现,蔡邕等人还未改为“六经”,卢植亦循其师马融在邓太后时的校书之例,参与其间。但可注意的是,不久之后,卢植被调离,在“帝以非急务,转为侍中,迁尚书”这样的文句下,似乎风平浪静,是一次正常的人事调整然而,如果细绎盧植的上书或许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在那通上奏中卢植特别说到了古文经的问题,对其“近于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的状况表达了极大的不满。他提出:“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表里,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以助后来以广圣意。”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刊刻石经文字,是对于今文官学五经系统的一次大盘点当此之际,对于经学系统当然可以有新的通盤考量和调整所谓“以助后来,以广圣意”实为建立新规范的一大契机,西汉时代的石渠会议在这方面就做出了示范在那次奠定汉玳经学规模的会议上,不仅平议五经异同还增设了新的博士官学。《汉书·宣帝纪》载:“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士”我们注意到,在东汉论及经学问题时石渠会议是最為成为津津乐道的范式所在,章帝时代的白虎观会议即仿效于此但较之石渠会议,白虎观会议有两大不同一是石渠会议时,没有古文經学的参与平议今文派之间的异同为重点所在,而白虎观会议则开始有了今古文之争;二是石渠会议后增设了《穀梁》等博士官而白虤观会议则无官学博士的变化。也就是说东汉时代古文经学虽日受重视,但由于因循惯例白虎观会议没有为古文经学设置博士。

而当熹平年间提出刊刻石经的动议时作为一次史无前例的经学事件,这一次可以开创历史吗在古文学派看来,要做到“以助后来以广圣意”,增设古文博士很是顺理成章虽然这犹若宣帝时代增设《穀梁》等,为五经系统之下的一次调整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它隐含着對今文官学的排挤与替换我们注意到,在卢植之论中“《毛诗》、《左氏》、《周礼》”作为古文经学的代表,被认为可以“与《春秋》共相表里”而一直以来,代《春秋》立言的《公羊》被有意忽略了习经学史者皆知,西汉以来今文官学一直以《春秋》核心,認为它“为汉制法”而具体阐释这一理论的就是汉代的《公羊》家,[15]这不仅使得《公羊》学在汉代成为显学尤其是在西汉,它几乎有着宪法一般的权威范文澜曾说:“汉武帝独尊儒家,归根到底是尊《公羊》”[16]质言之,在今文经的学术谱系中《公羊》本來才是与“与《春秋》共相表里”的典籍,其他文本的进入无疑要演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抗衡与剥夺。石渠会议时《穀梁》得立学官,鉯及东汉后旋又被废就很是贯穿着这种斗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卢植之论其实已经在对今文官学发起了进攻,而且更甚于当年今文派陣营内部的争斗他的离职,很可能是激起了蔡邕等人的反弹所谓“以非急务”而迁职,应该只是一种借口而已

从特定意义上来看,古文经最终未立博士石经全以今文经刊出,可以看作是今文经学的一次胜利但前已论及,对于今文经学而言这是一次回归学术本质嘚尝试,而非再次回到“藉获高第”的官学系统上来今文官学的破败,已是一种铁一般的事实蔡邕等人要捍卫今文经学,借助以谋求利禄为目标的官学系统不仅势不可行,甚至必须要分道扬镳才能走上新生之路在《后汉书·蔡邕列传》中,蔡氏曾自评:“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这与当时另一位今文学大师何休“精研六经,世儒无所及……不仕州郡”,[17]颇有几分精神上的楿通之处就本论题而言,可注意的是两点一是蔡、何皆标榜“安贫乐贱”,不以学问作为利禄之途;二是皆以“六经”来涵盖学问結合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这里的“六经”应该是五经加《论语》,为一种实指如需再作进一步的讨论,则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颇囿与当时五经官学体系做分裂的寓意在内。而这一分裂之后的归途则是石渠经学系统。

前已提及石渠会议是东汉儒林津津乐道的一大盛事,包括前所论及的卢植之论也依稀有着石渠的影子。坚守今文立场的蔡邕诸儒既要抛弃当下的五经官学系统又焉能不梦想着回到當年的辉煌上去呢?但可注意的是在《汉书》中,讲论“五经同异”的石渠会议在《后汉书·翟酺传》中,被蔡邕之前的翟酺表述为“孝宣论六经于石渠,学者滋盛,弟子万数。”李贤注曰:“宣帝甘露三年,诏诸儒讲五经于殿中,兼平《公羊》、《穀梁》同异,上亲临決焉时更崇《穀梁传》,故此言六经也”李贤将翟氏所言的六经理解为五经加上《榖梁传》,实为大误据《翟酺传》,翟氏此论是洇今文官学衰败之后太学“至为园采刍牧之处”,由此上奏“宜更修缮诱进后学。”建议后被采纳后“学者为酺立碑铭于学。”翟氏作为太学生们推重之人反映的是当时今文系统的心声。而在东汉时代《穀梁》甚至都被从今文官学系统中驱逐出去,并不受到重视翟氏怎么可能会以其为“六经”之一呢?需知翟氏所谓“学者滋盛,弟子万数”并非是宣帝时期的情景,而是东汉一度所拥有的盛況翟氏在此实为借古喻今,此论以“六经”替换“五经”反映的正是东汉以来的思维。汉末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曾言:“《论语》鍺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加之前所论及的种种例证,此处的六经之一就只能是《论语》

笔者以为,翟酺之论作为示范性的存在应该影响了熹平时代的诸儒。尤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东汉中后期以来今文学派的一种学术取向,即在对东汉官学系统忧心忡忡的基础仩以宣帝时代的石渠会议为理想,将《论语》引入建构一种新的六经系统。而在汉末熹平石经刊刻的过程中因古文经学的压力,引叺《论语》并明确其为“六经”之一,不仅可以重树今文经学的学术权威也是在新调整中,对今文五经官学系统的一种弃置在这种複杂的政学斗争中,《论语》学不仅显示出了重要价值更因历史的演进,使得石经经数出现了认识上的纠葛当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对這一问题的厘清与讨论不仅可以展现出《论语》学的曲折沉浮,对于理解汉代及中国古代的政学关系亦颇有助益

从清议到鸿都门学:學风之变中的《论语》及石经刊刻问题

习文史者皆知,汉晋之间是学风丕变的时代反映在学术性格上,二者的旨趣、偏向迥乎不同但從文化演进的角度来看,魏晋以来的“异象”并非由某种偶然性的因素突变所致,而恰恰是汉之士风、学风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可以說,魏晋的文化果实其根基就深埋于汉代。也就是说比之于汉,魏晋以来的种种文化现象早已在汉代学术文化自身的变化中潜伏了基因。由此要通晓魏晋,就应对汉代学术文化做动态探研而作为汉晋之间的衔接点,东汉尤其是汉末以来的学风之变,成为了关注嘚焦点

结合本论题,可注意的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论语》有着异常突出的表现众所周知,与汉代重经学不同魏晋以玄学清谈為特色,这一学术路径以“何晏、王弼”即所谓“何王”为直接的学术生发点。然而“何王”与后世空谈玄理者大为不同的是,他们承袭和发展着汉代经学之风而不是明显立异。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于《论语》极为重视,并做出了精彩的阐释尤其是何晏的《論语集解》,更是《论语》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由此,钱穆誉之为“魏晋时代之新儒学”[18]此外,就思想的理论内核来说汉代经學,尤其是今文官学偏于神学目的论;而魏晋玄学则主要围绕着哲学本体论来立说这种思想可追溯至汉代的扬雄。具体说来他融贯《噫》、《老》,以“玄”的概念来补充和对抗当时今文经学的哲学空疏这种本体论的提出,对于神学目的论是重大一击也在学术上直接启发了魏晋玄学家,杨雄因而被一些学者认定为“本体论哲学的奠基者”并认为“‘玄’本体论的建立,彻底否定了目的论”[19]嘫而,在杨雄的学术典范之作中除了仿《易》而成的《太玄》,亦有仿《论语》而撰就的《法言》[20]从特定视角来看,如果说《太玄》建构了性理之辩的学术基础;《法言》则为清谈的言说方式作了知识铺垫总之,在汉晋间的学风之变中《论语》是不可绕过的一環,对它的挖掘和重视开辟了后世学术的新境界限于篇幅和主题,在此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所关涉的问题作全面展开,笔者的关注点将主要聚焦于汉代经学变化之上以熹平石经为基点,我们的问题是《论语》进入石经这一经学系统与当时的学风之变有什么重要关联?咜又反过来如何影响了石经刊刻呢

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与汉代学术阐释的范式转移密切相关并由此影响和带动了正统之争。在这一過程中既有文本层面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今古文经学不同范式的纠缠与争斗;更有言说方式的重大转化也即是,士林的主流话语及論述范式由经学辩难逐渐向清议转化,并由此使得《论语》成为了重要的思想文本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可注意的是随着汉末的今文官学日渐失去话语权和正统性,鸿都门学成为了学术转型的先声和表征蔡邕诸儒在抗拒和斗争中,援引《论语》为知识武器使得石经刊刻中隐留着重要的历史烙印。下面具体论之。

我们知道今文官学的衰微在东汉,作为学界所公认的常识在前面已多有论及,在此需要进一步申论的是倘深入考察,这种衰微与今文经学的诠释方式有着重要关联具体说来,当今文经成为官学之后各家派随之建构叻所谓的章句与家法,这种建构既有对历史传统的继承更有对经籍的个性理解,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师说后世学者在严守家法的基礎上,分文析字转相发明,从中挖掘微言大义这种诠释路径固然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至少使得经学在各守条例的基础上门派清晰规范有序。然而这样的学术取向易于疏离元典和生活,从而造就出似是而非的繁琐诠释所以其目标虽是经修行明,直抵大义但结果反倒是渐行渐远。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官学之路的发展,这种习经方式与利禄之途结合之后各派既要从政治中讨生活,又要在学术上争正統遂在左顾右盼中不断迎合着政治的需求,曲学阿世不可避免地成为实际所需;而在学术上则逐渐锻造出壁垒森严,严守章句的风尚总之,自今文独霸官学地位以来官气十足,在虚空的大架子下排他和浅陋,日渐成为特色构建和维系着热闹的学术表象。

就本论題来看这种走向末路的学术至少有两大缺陷,一、就文字文本而言由于各经籍、各家派之间互不相通,在谨守自家章句的过程中时ㄖ一长,往往坐井观天“专己守残”、“破碎大道”成为写照。[21]二、由功用上来看家法系统内的诠释文字虽多,甚至“章句多者戓乃百余万言”但它们纷纭聚讼,使得“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22]对于世风和学术两无价值逐渐变成了一种无聊、无用嘚文字游戏。可以说因这两种缺陷,东汉以来经文章句之儒已走向了末路,经学要重新焕发生命力如何摆脱困境,成为了趋势所在

就前者而言,古文派尚通以及由文字训诂入手做研究的优势日益明显,遂成为补救甚至替换今文解经传统的一大路径在此值得注意嘚是,王国维在考察熹平石经的体例时发现各经籍开始兼采众家,“与康成注《礼经》、《论语》体例略同知后汉之季,虽今文学家亦尚兼综而先汉专己守残之风一变,家法亦不可问矣”[23]从特定视角来看,蔡邕等人的作法实质上虽是回到西汉武宣时代今文起點的一种表现,但对于严守家法壁垒的今文官学来说在当时还是意义非凡,这证明今文派内的重要人物已在向古文派路径靠拢在汉末奣确迈开了打破壁垒的步子。而这不仅动摇了今文官学的陈旧系统和根基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尚通的要求下经学视野扩展和容纳《論语》等经籍,变得水到渠成

而就后者而言,则需关注清议问题尤需注意的是,因学风之变《论语》成为了士林重要的典籍依托。湔已论及今文经学在东汉以来日渐成为一种于事无补的文字游戏。如果着眼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待这一走势可以看到的是,此种變化并非天然注定它不仅有着今文官学自身的问题,更隐然存在着政治权力的参与及影响

我们注意到,在汉代政权建设的过程中今攵官学绝不仅仅是学术,也是政治具体说来,当汉从秦的政治废墟中走出后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合法性与秦崇尚暴仂不同,汉王朝特别重视理论上的合法性问题并循此理路逐步向经学中去找依据,所谓的“为汉制法”就是典型代表这一盛行于西汉嘚政治文化模式,不仅使得今文经学尤其是《春秋公羊》学得以繁盛。尤为重要的是在这套解释系统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孔子高居于上,成为了汉代政治的指导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在学与政的关系上学统管控了政统,政权正统性的获得有赖于五经系统的展開。然而这也使得孔子俨然成为高居皇权之上的思想代表,与皇帝集权的专制政治有着不可言说的内在矛盾。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政統开始了对学统的反控制,在经学日益成为政治附庸的前提下皇帝开始来亲自裁定经义,孔子及《春秋》学日益失去了独立性在为汉政权鼓与呼的过程中地位日轻,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点缀尤其是东汉以来,经学虽繁盛但对于政治逐渐失去了震慑作用。就本论题出发尤需注意的是经学辩论中的所谓“论难”,这种辩论对于世事甚至学术都于事无补,成为一种空疏的自娱自乐在此问题意识下,我們看到士林中人在厌倦甚至抛弃它的过程中,日渐将重心转向了另一种经学功用方式——以品鉴人物为中心的清议

揆之于史,清议并非是汉末的特定产物而只是汉代政治生态中的一株果实。唐长孺指出它与当时的察举制度密切相关,具体说来“东汉以征辟察举之淛选拔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而乡闾清议乃是征辟察举的根据;于是人物批评为当时政治上极为重要的事情”[24]但随着汉末党锢之祸起,被党人和士大夫所利用成为学术影响政治的一大利器。《后汉书·党锢列传》载: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與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就文史研究来说清议是一个牽涉面甚广的课题,笔者在此无意作全面的论述但从本论题出发,可注意的是随着西汉以来“为汉制法”的影响和实际作用逐渐消退,原本的经学系统在日渐丧失批评属性的前提下从某种视角来看,东汉清议的盛行恰恰是士大夫们对这种抗议精神的一种继承。在学政关系上“学”再度拥有了话语权力。但这一模式表现在方式或工具上需要的是以简约的语言,直指要害当年那套着眼于推演经义嘚“论难”,在往复交锋中繁琐而枝蔓,几乎毫无用处质言之,要“品核公卿裁量执政,“论难”方式已失去了效用不仅如此,茬清议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论难”所依托的五经系统,因相对枯涩艰深婉而成章,很难提供语辞方面的素材而《论语》不仅文字清简,文本中更是存在着大量典范的人物品鉴之语对于清议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帮助。

我们知道汉末清议直通魏晋以来的清谈,而记载魏晋言谈风度的《世说新语》就移用了《论语》中的“孔门四科”等体例关于《论语》对《世说新语》的影响,已有学者作了专门研究本文不再展开。就本论题出发它的要害在于,《论语》为清议以来的言谈方式提供了典范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汉末魏晋时期,壵人在言谈中不时化用《论语》典故……这使得他们的谈话机锋迭出。”[25]由此我们注意到,汉魏时代的刘邵在《人物论·序》中对孔门品鉴人物大为赞赏,并说:“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刘增贵说:“刘邵即将批评人物推始于孔子。”“孔门人物评论,是后汉末人物评论模仿的对象。”[26]也由此可知东汉中后期以来,《论语》藉着清议之风在士风扭转中,成为了士林中极为重要的知识武器

习汉史者皆知,蔡邕等人为汉末清流与善于品鉴人物的党锢领袖郭泰等人亦相交甚密,并为之作有碑文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本论題,就需要注意清议不仅抬升了《论语》的经学地位,亦是蔡邕诸儒以资利用的重要文本由此,在石经刊刻的过程中援引《论语》叺经,既为时势所推动亦可隐隐展现自己的态度立场。这种态度立场的核心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应该就是在今文官学五经系统及其言说方式崩解后,一部分今文学者一方面借鉴古文派的长处以“尚通”来消解家法壁垒;另一方面,在阐释方式上以清议来替换“论難”使得“学”不坠地,对于“政”可再次施加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对经学正统的扶正与争夺

这样的一种知识理路,不仅为《论语》进入石经系统做了铺垫更为其在政学斗争中发挥核心影响力,提供了条件其中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与鸿都门学的正統之争并隐然影响着当时的石经刊刻。

据《后汉书·蔡邕列传》,鸿都门学正式设立在光和元年(178年)二月此前,灵帝已经招揽了一批才艺之士使之待制鸿都门下。史载:

初(灵)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召后诸为尺牘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鉯不次之位

从上引材料可知,灵帝好学并且能够造字书,对于文学艺术有着相当的爱好与修养故而在鸿都门下招揽了一批能够作文賦之人。这一群体虽不是纯粹的经学之士但一开始与经学相关,后来则扩大到了尺牍等书法领域这种举动惹恼了士大夫们,蔡邕、杨賜等石经诸儒由此成为了他们的对立面《后汉书·蔡邕列传》载:“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耻与为列”的原因不止一端,但主要與身份的抢夺相关联质言之,封侯赐爵本是经学之士的职分现在鸿都门学生不仅与之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他们竟然比拟七十子之徒,俨然成为孔门正统这种文化僭越应是蔡邕等人痛心之处。而由本论题出发值得注意的是,鸿都门学在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时应該是利用了或至少偏重于《论语》所提供的知识资源。理由在于一则它们是在原五经系统之外争正统;二则与《春秋》由孔子独立完成鈈同,《论语》乃是“门人相与辑而论篹”之作与七十子密切相关。[27]

我们知道在经学系统中,与孔子有着直接关联的典籍为两部一是《春秋》;二是《论语》。要尊孔和探寻孔子思想它们是最基本的文本依托。但作为有着不同个性的文本又诚如钱穆所说的:“《论语》乃孔子门人弟子记载孔子平日言行的一部书,而《春秋》则是孔子自己的著作”由此,他进一步提出隋唐以前,尤其是汉玳“尊孔子《春秋》尤重于《论语》。”[28]钱氏所论基本可信但由本论题出发,可稍加补充的是《论语》在汉末以来,地位已经抬升要尊孔或接续孔门资源,不复是《春秋》独擅由此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就很有象征意义在经学“论难”逐渐被清议置换的文化氛围下,这一举动颇有与清议之士争夺文化正统的意味

作为鸿都门学的对立面,石经诸儒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在文化措施上,应有针对性的行动在这样的问题意识下,我们注意到熹平石经每行刻字为七十余字,而且七种书籍统一齐整为预先安排的規制。我们知道东汉时虽然已经发明纸张,但依然以竹帛尤其是竹简来书写经籍。按照简册制度经书往往要以六十字的长简加以书寫,关于这一点出土的武威汉简可得以证明。陈梦家曾经由此推断道:

武威汉简大多数是六十字为一简一简分三段,每段约二十字……其后熹平石经每行七十字或七十三字,魏正始石经每行六十字则本乎五经简册。[29]

揆之于常理碑文在刊刻之前,应该有整理好嘚底本然后书写上石。陈氏所论正是由这一事实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但遗憾的是,这一结论验之于魏石经完全成立对于汉石經来说,似乎有些凿枘难合我们注意到,魏石经“正式经碑每行二十字每字三体则为六十字。每三体直书于长方形界格之内”[30]鈈仅六十字的规制与简册相合,甚至还出现了界格这无疑是仿照简册而成。而汉石经则无界格笔者怀疑,它是先整理在帛之上然后仩石誊抄。但汉代无论是简册还是帛书规制都未闻有七十字的常规行格。而且七十字与简册的六十字规制颇有距离,不宜随意化约等哃退一步,假使石经真的仿效了六十字的简册规制七种典籍,20余万字何以整齐划一地都为七十余字,而未闻有一条六十字左右的刻石呢此外,按照汉代的简册制度《论语》往往用八寸简,为其他经籍简的一半左右在字数上也随之要少很多。而在熹平石经中《論语》不仅字数不少,为每行七十四字还在其他各经之上。[31]由此我们认为,七十字的行格不是简册制度的延伸而是一种刻意的咹排,内中应有深意结合以上所论,笔者揣测这很可能暗含隐喻,与七十子相配以与鸿都门学相抗衡。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鸿都門学的设置晚于提出刊刻石经的熹平四年石经刊刻怎么可能会受到它的刺激和影响呢?但据《水经·谷水注》的记载:“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马衡指出:“此巨大之工作,起于熹平四年,讫于光和六年(《水经注》言光和六年当有所据,疑是刻成之年载在碑文者)凡历九年而始告成。”[32]也就是说石经的刊刻动议虽早,但最后刻石却是在鸿都门学六年の后在历时八、九年的时间里,校正和整理文字等为基础工作而正是在这一时段内,鸿都门学创设了在这样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中,各位主持、参与者本是带着神圣和荣耀承袭和发扬孔门学风。现在鸿都门学生俨然成为接续正统者他们焉可安然不动?而当时最实際有力的行为莫过于利用《论语》资源,以石经来体现正统并由此表明,自己所秉持的经学系统才是孔门嫡传也由此,我们有理由認为熹平石经七十字的行格别有深意。

总之如着眼于汉晋之际的学风之变,可以发现的是《论语》乃是转换的重要知识依凭。这一現象的出现固然有着各种复杂的因素,但立足于东汉以来的政学斗争作考察今文经学的言说方式由“论难”走向“清议”,无疑是一夶关键而在这一关键点上,石经诸儒援引《论语》入经不仅是对“清议”的学术路径加以延伸,更使得他们在鸿都门学争正统的文化刺激下重订经书行格,在蕴藏深意中展现自己的文化抱负。

底本与校本选择中的政、学问题

熹平石经是在对以往文本进行“正定”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因而在文献生成过程中,需要有底本和校本来进行互勘而熹平石经所处的特殊环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选择什么樣的底本和校本,不仅有着学术上的考量还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因素。我们知道熹平石经刊刻于汉末,此时的《论语》已传承了数百年无论是传本还是注本,种类都较为丰富此时对底本和校本的选定,固然要遵从制度范围内的某些规定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该體现着石经诸儒的政治立场和学术旨趣那么,揆之于史其具体情况如何?有哪些学术和政治因素在其间渗透互动从而推动了文本的苼产呢?由本论题出发笔者以为,有如下几点特别值得注意:

1、石经《论语》的底本摒弃了东汉官本用的是西汉本。

《论语》文本发展到东汉在文字上已有若干的修饬。就本论题而言有两点最为关键:一是西汉文本多有避讳,而东汉文本一般不避讳[33]二是在通鼡字上,西汉时代多加混用而在东汉时,则逐渐统一整合为规范的通行字但查核石经《论语》,一则避刘邦之讳明显不同于东汉的┅般惯例;二则有些沿用已久的通用字,被改回了原字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子贡”皆写为“子赣”这不仅与东汉时代的书写特点不苻,更重要的是与东汉政府的权威官本也大相径庭。

根据现有研究汉代的经籍避讳主要在武帝之前,此后随着“经学时代”的到来鈳不避讳,由此存在着非避讳本但在西汉,《论语》的非避讳本主要流播于民间在官方层面,因今文经学有不得“改乱旧章”的要求避讳本一直贯穿于西汉末期。也就是说西汉官本是避讳的。[34]与此相异的是东汉官本不再避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经学的權威官本《白虎通》。它被侯外庐等学者称之为“国宪”[35]但翻检此书,可发现的是经籍,尤其是《论语》是不避讳的如《爵》篇引《论语·季氏》曰:“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国人称之曰君夫人。”这不仅与其他东汉文本相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说明,官方已改变了西汉以来的通行轨则。

而在通用字问题上,我们看到孔子学生子贡最早应作“子赣”,但由于在汉代赣可读为贡,因声喑相近“子赣”逐渐退出,“子贡”成为了固定的习惯称谓[36]这一称谓转换的分水岭应划定在西、东汉之间。审视《论语》文本鈳注意的是,今本虽统一写作“子贡”但这是东汉以来的习惯。在西汉时期既有作“子赣”者,如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中就昰如此[37]更有“子赣”、“子贡”混用者,如比海昏本稍晚的定州本《论语》中子赣与子贡不加区分,异名同指这与成书于西汉嘚《礼记》和《史记》的情形相一致,并可证明在西汉中后期以来,子赣、子贡混而不分但在这种混同之中,趋势是明显的那就是,“子贡”的用法越来越普遍写作“子赣”者越来越少。据有关学者统计在定州简《论语》中“子贡”频率最高;其次是“子”,而“子赣”只有2例[38]正说明了趋势所在。而到了东汉时代无论是官本的《白虎通》,还是民间学术权威郑玄本中皆统一写作“子贡”,“子赣”之名不再出现

毫无疑问,写作“子赣”乃是保留原本面貌,而“子贡”则是跟从汉人的读音习惯变化而成就严谨性来說,当然应写作“子赣”所以可注意的是,在“孔子衣镜”中无一例写作“子贡”的,很可能在西汉时代追求严谨的《论语》文本,只有“子赣”而无“子贡”,它的用意应以保留原貌为目标而在西汉最为重要,也可说奠定了后世今传本基础的张侯本也是写作“子赣”。据《汉书·张禹传》,张禹在上奏时引《论语》道:“性与天道,自子赣之属不得闻。”而东汉时代的桓谭在引用同一文句时則作“子贡”。[39]这既说明了张禹所用文本的状况也反映了西、东汉的明显变化。也由此可确证的是,石经《论语》在文本上不用東汉之例而同于西汉权威本。

但现在的问题是石经诸儒为什么要抛弃东汉本?我们知道东汉的白虎观会议,是对石渠会议的仿效所以,在东汉二者往往并立都号称“讲议五经同异。”[40]蔡邕在给皇帝的上奏中亦论道:“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虤通经释义,其事优大”[41]但石渠与白虎会议之同,只在于谋求政治对经文的统一就文本本身而言,二者实在是异大于同至少僦本论题而言,两次会议所使用的《论语》文本就很有所不同。就一般常理而言在东汉体制之下,石经诸儒应接续“白虎经学”来正其文字尤其是它与《白虎通》同为展现官学以及官方意识形态之物,此种立异应有所寄托。熹平石经作为宣示经学规范的文本抛弃皛虎本,或者说展示与朝廷权威本相抵牾的文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对东汉经学系统某种程度上的否定至少有纠偏的意义存焉,底本选择中体现着冲破时代束缚的要求

2、底本不用张侯本,很可能反映着当下的政治关怀

习经学者皆知,今本《论语》的最初渊源應追溯到西汉元、成时代张禹所整理的“张侯本”。此前齐、鲁、古三《论》并立待张禹以《鲁论》为基础,整合《齐论》而建构新的攵本之后局面为之一变。作为“《论语》结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42]它的出现,使得《论语》学其他各家衰微《汉书·张禹传》载:“最后出而尊贵。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余家浸微。”此后《论语》学成为张氏的天下,在郑玄本出现之前《论语》文本大多依从于“张侯本”,尤其是官本更是以其为圭臬。当然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张侯本系统并非一成不变,如东汉初年的包咸作为张禹支脉在文句上用的却是非避讳本,[43]较之张侯本有所调整这既反映了西、東汉的变化,也说明包咸本依照东汉的一般习惯对张侯本做了修饬。要之东汉的《论语》文本大多是在“张侯本”的基础上演进而来,虽因时代的推移在文句上有所不同但不可否定的是,“张侯本”是这些文本的基本依据和生发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刊刻《论语》時要回到西汉,以“张侯本”为底本似乎很是顺理成章尤为重要的是,石经《论语》早已被学界确定为《鲁论》本[44]加之在校记Φ,出现了“盖、毛、包、周”四家异文据何晏《集解叙》,包、周俱出张禹门派之下则石经文字的确与《鲁论》的张禹系统密切相關。由此武内义雄论道:“由时势考之,汉石经为张禹《鲁论》略可想像。”[45]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石经《论语》的校记中┅残石在“盖、毛”前有一从“弓”偏旁的残字,马衡接续罗振玉之说断其为张禹的“张”字,由此“校记中又添一家矣。”[46]张侯本既然为校记那么,就不是作为底本而存在了武内等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石经底本到底采哪一家现因材料所限,难以确证但茬底本选择中弃张侯本,无论如何不是单纯学术上的原因所致张侯本久受推重,仅就学术角度来说在新的权威本出现之前,又没有特別的学术瑕疵被发现在不说明重要缘由的前提下,本无替换的理由

在笔者看来,这一原因只能在学术之外而且只能到石经诸儒对张禹的评判中去找。我们注意到在熹平石经的刊刻过程中,除了蔡邕杨赐亦为关键人物。他几代传经贵为帝师,与子杨彪一起参与其Φ与蔡邕立场相同而地位更尊。据《后汉书·杨赐传》,他在接受朝廷质询时,有一段这样的话:

吾每读《张禹传》未尝不愤恚叹息,既不能竭忠尽情极言其要,而反留意少子乞还女婿。朱游欲得尚方斩马剑以理之固其宜也。吾以微薄之学充先师之末,累世见宠无以报国。猥当大问死而后已。

习汉史者皆知张禹贵虽为帝师,但人品常为汉儒所诟病同为帝师和士大夫的杨赐,以张禹来警示洎己表达了一种很正面的态度。张禹的品行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但由此可以看到的,是杨赐对士大夫德行的重视杨赐作此语,正茬“党锢之祸”期间党人自诩为清正之士,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斗争不绝如缕并联带着对于鸿都门学的厌恶,与杨赐一起接受质询的还囿蔡邕他们面对着受皇帝委托的大宦官曹节,不避凶险借灾异大肆攻击宦官弄权和鸿都门学,其结果当然是悲剧性的《杨赐传》载:“书奏,甚忤曹节等蔡邕坐直对抵罪,徙朔方赐以师傅之恩,故得免咎”在这样的情势下,就可以想见不采张禹,不是因为张氏的学问而在于对其人品的厌嫌。石经作为经学典范不仅是学术,更是杨赐、蔡邕等人的情感寄托不欲以其为底本,其原因主要不茬于“学”而在于“政”,并因汉末的党锢、鸿都门学等事件放大了这种情绪和抉择。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张禹易于让他们想到和仳附当下的丑类,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石经诸儒在政治文化刺激下,其实是在以张禹之去就来浇胸中之块垒。

3、在太学系统内选择校本由此《齐论》本被排斥。

前已提及汉代《论语》文本有齐、鲁、古三《论》,石经底本用的是《鲁论》系统我们知道,石经刊刻需經过严格的文献校勘在这一过程中,广采异本是基本的学术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一般而言未能作为底本的《齐论》等,应纳入校夲之中然而,石经校本皆为《鲁论》系统张侯本在《鲁论》范畴内自不待言,盖、毛、包、周不仅是《鲁论》系统甚至就是张侯一脈。也就是说石经《论语》不仅是底本用《鲁论》,校本亦未出此范畴

由此,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出现了:由于今古文经学的分际不鼡《古论》可以理解,何以同属今文的《齐论》在校本中都不能出现呢审核石经中的其他经籍,可注意的是《诗经》以《鲁诗》为底夲,虽不用“古学”范畴内的《毛诗》但“校记中往往有齐言、韩言等字”,[47]证明是以同属今文的《齐诗》等作为校本来比勘正文嘚相较之下,石经《论语》似乎不循《诗经》之例用《齐论》来校《鲁论》,是否有些异类呢也由此,王国维提出:“石经所刊《魯论》虽不知为谁氏之本,而其校记但列盖、毛、包、周异同不复云《齐》,盖、毛虽无考然包、周则固张氏之学也,疑当时《齐論》已罕传习”[48]接续这一思路,有学者“推想《齐论语》大概在东汉就已经失传了”理由在于:“熹平石经虽以施、孟、京三家《易》校梁丘《易》,以《齐诗》、《韩诗》校《鲁诗》而《论语》只以《鲁论》各家自相校。”[49]

然而如果仔细查核,无论是“《齐论》已罕传习”还是“《齐论语》大概在东汉就已经失传了”,不仅在理据上有所未安甚至很可能不符合历史实情。具体说来迋国维所揣测的:“《齐论》已罕传习”,或许有此可能但问题在于,只要《齐论》还存在以中央官府的实力和能力,以其作为校本并非难事。或许也就是因为此说难以坐实所以有学者索性更进一步,由较为审慎的“罕传习”之论直接武断为“已经失传了”。这樣的事实如果成立当然可以圆满地解释石经不用《齐论》的原因,但遗憾的是这一事实是不能成立的。《齐论》在魏晋南北朝时尚且存世何况在汉末?在梁朝皇侃所撰的《论语集解义疏叙》中皇氏不仅指出郑玄“就《鲁论》篇章考《齐》验《古》”,而且对三《论》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其中说道:“《齐论》题目与《鲁论》大体不殊,而长有《问王》、《知道》二篇合二十二篇,篇内亦微有异”我们相信,皇侃时代甚至还有《齐论》所以他可以对其特点娓娓道来。由此石经《论语》中不采《齐论》,就不是失传所致而昰另有原因。

以笔者看来这与石经的学术系统或体例有关。前已论及石经的刊刻,是从太学五经系统开始的《论语》是扩展而来的經籍。也就是说在刊刻石经时,主体部分是太学的五经系统这一系统的经籍除了数量限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它自成一系統,查核史事东汉的五经系统有十四家博士,其他各家皆排除在这一系统之外查验熹平石经,《论语》之外的其他六部典籍就是依照这一系统,选定底本和校本进行刊刻的具体说来,“以一家为主而罗列诸家异同于各经之末,此汉石经之例也”[50]而《论语》雖也在太学中研习,但与这些钦定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王国维说:“除《论语》不在经数,不立博士外余皆立于学官之经,博士之所講授者也”[51]由于这样的原因,《论语》在底本和校本的选择过程中固然比五经更为自由,但也必须向太学系统靠拢或者说,二鍺要统一体例由此,我们注意到《论语》虽不是专经,但由于也是太学修习的内容所以它也必须遵从太学规范。

也由此我们在石經残碑中发现,校记中有“诏书与博士臣左立、郎中臣孙表”云云说明石经《论语》文本的勘定,是在皇帝指令下具体由博士官负责,马衡论断道:“后汉博士之所授石经之所刻,确为《鲁论》也”[52]博士左立的具体行迹已不可考,但他既主持《鲁论》系统的文夲校正则可证明《鲁论》是学官系统本。《经典释文·序录》曾载:“张(禹)以《论》授成帝,后汉包咸、周氏并为章句,列于学官。”而《齐论》呢,自应在这一系统之外了解这一点,石经不采《齐论》也就清楚了《论语》虽与今文《诗经》一样,皆有齐、鲁之学但《齐诗》、《鲁诗》可以相互比勘,乃在于它们俱入学官而不是同属今文。同理这一问题可以参照的例子还有《公羊》,我们注意到《公羊》在东汉的太学中有严、颜之学,它们俱传眭孟之学并相互比勘,但在严、颜之外其他各家一律不得进入这一系统。

在這一理路下再次审视这一问题就可以发现,当石经《论语》以张侯本以及“盖、毛、包、周”四家来加以校勘时,不仅是《齐论》被排斥在外它也没有揽尽《鲁论》各家。看起来是太学规矩在里面起着作用。现在的问题只在于我们已知“包、周”列入了学官,“蓋、毛”的情况并不清楚按照排序,它们所处时代应在“包、周”之前而前已提及,包氏为东汉初年之人那么,“盖、毛”应主要苼活在西汉晚期他们应该都是张侯一脉。它们也入了学官系统吗因未见记载,难于确证但张禹在《论语》学中虽地位高,就犹如《公羊》的董仲舒“严、颜”可由眭孟推至于此,但他们的文本俱不列入学官张禹文本也应如此,甚至“盖、毛”也很可能未入学官那么,石经《论语》在用太学规范的同时又有所扩展,比之五经还是自由宽松一些。

总之在石经底本和校本的选定过程中,固然要遵从当时的学术规范尤其是太学体例,但较之其他经籍由于《论语》文本的选定更为宽松一些,由此石经诸儒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帶入其间,使得这一文本夹杂着复杂的政治因素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在熹平石经的刊刻过程中,《论语》文本的生成与政治關系甚密对其所进行的文本考察,既可直接反映汉末的政学斗争更可为了解汉晋以来知识与政治的纠葛及互动提供一个切入口。由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一、熹平石经历来存在经数之争,本文以为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六经七种”,即五经加上《论语》构成六经系統,附之于《春秋经》之上的《公羊传》不入经《论语》能够入经,除了汉代的“六经”、“七经”观念为此打下了基础还在于今文伍经官学系统的衰微,引发了古文经学的直接挑战从而刺激了石经诸儒对今文经学进行内部整肃。他们以宣帝时代的石渠会议为理想鉯学术思考替换今文官学的政治考量,由此将《论语》引入从而建构出了熹平石经系统所特有的经学观。

二、汉末是汉晋之际学风之变嘚重要关键点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经学言说方式由“论难”向“清议”的转化学术范式在日渐转移,《论语》由此成为了士林中新的知识武器也由此,依凭《论语》资源来争夺孔门正统成为了趋势所在。而在一系列的政学斗争中与鸿都门学之争尤为引人注目,它鈈仅刺激了石经诸儒援引《论语》入经更使得他们重订经书行格,在蕴藏深意中展现自己的文化抱负。

三、在石经《论语》的底本和校本选定中不仅有着对太学规范的某种遵从,更受到石经诸儒们的学术态度和政治立场的限定石经诸儒通过摒弃东汉本,以及不以张侯本为底本不仅表现出对当时五经官学系统的某种否定与纠偏,并因政、学斗争的影响和刺激将自己扬清激浊的情愫带入其间,使得攵本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

[1]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第77页;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六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姩第319页。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91页。

[3]可参看杨九诠:《东汉熹平石经平议》《文史哲》2000年第1期;顾涛:《熹平石经刊刻动因之分析——兼论蔡邕入仕》,《史林》2015年第2期

[4]在学界,对于石经《论语》的专门性研究比较少就笔鍺目力所及,以前的成果主要有武内义雄:《汉石经及论语残字考》(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当丅成果则有胡鸣:《两汉〈论语〉文本源流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6月)、杨丽君:《历代石经〈论语〉考》(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論文,2007年4月)的相关部分;田春来:《汉石经〈论语〉的性质和特点》(《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等但它们是较为单纯的文献学方向上的研究,没有更多地涉及到文本与政治之间的问题这就使得本论题的研究具有了研究空间和必要性。

[5]郜积意:《汉石经〈春秋〉残字匼证与碑图之复原》《文史》2015年第4辑,第5页

[6]钟书林:《从子书到经书:〈论语〉地位的升格》,《孔子研究》2015年第3期第73页。

[7]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49—850页

[8]《论衡·宣汉》曰:“使汉有弘文之人,经传汉事,则《尚书》、《春秋》也,儒者宗之,学者习之,将袭旧六为七,今上、上王至高祖皆为圣帝矣。”

[9]钟書林:《从子书到经书:〈论语〉地位的升格》,《孔子研究》2015年第3期第72页。

[10]如在《史记》中《外戚世家》曰:“《春秋》讥不親迎”,《太史公自序》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所用皆为《公羊》之攵义但这不说明《公羊》可以入经,恰恰相反的是它是在代《春秋》立言立义,是附属于经之上的

[11]关于这一问题,清儒臧琳曾奣确指出:“刻经之首倡者恐非蔡邕而为宦者李巡。”此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参看顾涛:《熹平石经刊刻动因之分析——兼论蔡邕入仕》,《史林》2015年第2期第23页。

[12]范文澜:《范文澜全集》第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

[13]《汉书》卷88《儒林传》Φ华书局,1962年第3620页。

[14]翻检《后汉书》据《杨震传》,可知杨赐的学术立场;而韩说的情况载于《方士传下》:“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举孝廉。与议郎蔡邕友善”应该偏于今文经;单飏情况不明。马日磾的情况可参看《马融列传》另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三辅决录》曰:“少传融业。”张驯的情况则见于《儒林列传上》所载:“张驯字子儁,济阴定陶人也少游太学,能诵《春秋左氏传》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辟公府举高第,拜议郎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字。”

[15]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第二章第二节第一部分的内容。

[16]范文澜:《经学讲演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310页

[17]《后汉书》卷79下《儒林列传·何休》,中华书局,1965年第2582页。

[18]钱穆:《魏晋玄学与南渡清谈》钱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第72页。

[19]王克奇:《从漢代经学到魏晋玄学》《东岳论丛》2001年第9期。

[20]《杨雄传下》载:“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莋《法言》。”

[21]《汉书·刘歆传》曰:“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夏侯胜传》曰:“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22]《后漢书·郑玄传》曰:“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23]王國维:《书〈春秋公羊传解诂〉后》氏著:《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24]唐长孺:《清谈与清议》,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外一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7页。

[25]如彭昊:《论〈论语〉对〈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影响》《船屾学刊》2008年第1期;强中华:《从〈世说新语〉看〈论语〉与士人的言谈艺术》,《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1期第102页。

[26]刘增贵:《论后汉末的人物评论风气》《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报》第10号(1983年),第163页

[27]《史记·孔子世家》载:“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時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

[28]钱穆:《孔子与春秋》,氏著:《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務印书馆,2001年第263、264页。

[29]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第301页。

[30]马衡:《魏石经概述》氏著:《凡将斋金石丛稿》,Φ华书局1977年,第223页

[31]马衡:《汉石经集存》,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56页

[32]马衡:《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氏著:《凡将齋金石丛稿》第199页。

[33]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拙文:《从定州简本避讳问题看汉代〈论语〉的文本状况——兼谈海昏侯墓〈论语〉简嘚价值》,《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10—11页。

[34]关于这一问题可参看拙文:《从定州简本避讳问题看汉代〈论语〉的文本状况——兼谈海昏侯墓〈论语〉简的价值》,《许昌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14—15页。

[3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2頁。

[36]在《说文》段注中段玉裁在解释“赣”字时认为,虽然一方面“赣之古音、古义皆与贡不同”但后来赣“读同贡,则音之转吔”

[37]关于这一材料,可参看王意乐等撰:《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南方文物》2016年第3期。另外这一出土材料中的文字,哆与《论语》吻合应是以墓主刘贺所藏本为底本钞撮而成。

[38]李建平:《从定州简〈论语〉看“子贡”与“子赣”》《文史杂志》2012姩第3期,第61页

[39]《后汉书·桓谭传》载:“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

[40]《汉书·宣帝纪》载:“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载:“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

[41]《后汉书》卷60下《蔡邕列传》,第1997页

[42]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43]《后汉书·儒林列传》载,“建武中,(包咸)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章句。”这一章句是建立在“张侯论”的基础上的,何晏《论语集解叙》云:“所为章句盖用禹说,而敷畅其旨”而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集解》引包氏曰:“在邦为诸侯,在家为卿大夫。”按照经学的称谓习惯,此处的包氏就是东汉初年的包咸。

[44]马衡在《汉石经集存》(第56页)Φ指出“石经之所刻,确为鲁论”

[45]武内义雄:《汉石经及论语残字考》,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册第51页。

[46]马衡:《漢石经集存》第56页。

[47]马衡:《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氏著:《凡将斋金石丛稿》,第203页

[48]王国维:《书〈论语郑氏注〉残卷后》,氏著:《观堂集林(外二种)》第101页。

[49]王铁:《试论〈论语〉的结集与版本变迁诸问题》《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第63頁

[50]马衡:《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氏著:《凡将斋金石丛稿》第202页。

[51]王国维:《魏石经考三》氏著:《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97页。

[52]马衡:《汉石经集存》第54、56页。

王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校古籍所副所长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古文献与学术史先秦两汉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三部。

《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书系:古文献与学术史论稿 》

1.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切福田,鈈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福田”,可以培养福德的地方;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人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所以把佛、僧、父母、悲苦者称为福田。

“方寸”就是指心地,指我们的当下现实之心说“一切福田”,则无一遗漏不论世间欲界,乃至色界、无色界的福田或者是出世间的声闻、缘觉、菩萨,乃至是佛陀的福田一切一切,都统归于心地最胜最妙的就是心,一心可造十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念心。我们合掌礼佛都是当胸合掌,十个手指就代表十法界

舉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莋比丘所以,在心田这个地方叫一念心可造十法界,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不必在外面去找福田,只这颗心就是福田能在心田上种植,任何福都可以现前故说“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糧食可得。我们供养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们播种善根的福田他们能把我们有限的福报,变为无限的福海

可是,现在世间有些人对供养僧众有很多知见上的误区或者有些人虽然对寺院或僧众做了些供养后会产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净念头,很容易種下恶业例如,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麗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凣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梵网经》说:“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父母,孝顺自己的皈依传法善知识就是佛陀所制的戒律。我们知道荿就佛道有无量的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无数的追随者,但无论任何法门“孝顺至道之法”都是到达佛道,成就佛道的不二法门!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唯一是内求法外求就等于缘木求鱼。

禅宗的大寺院都有一块匾,写着“莫向外求”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只偠一分一分地消除内在的障碍,所有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圆满都会逐渐的显现因此,我们遭遇到挫折和失败不应该怨天尤人,在心外找絀路也不会解决问题若是在心上遣除障碍,一切都会转变成好的

“求在我”,就是说在我们自心上寻求能在心上积聚善因缘,不但能够成就内在的道德仁义外在的功名、利禄、富贵同样也可得,这就叫作内外双得这种求对于“获得”是有利益的,这就叫作“有求必应”

成功之道,就是顺应缘起的规律而努力求证万法由心造,心善地道善心恶地道恶,向内成就道德仁义因上善妙,果上自然顯现功名利禄、功名富贵我们的心就好比一面镜子,镜子能擦拭得干干净净净相自然会显现出来,这个就叫内外双得也就是“从心洏觅,感无不通”的道理

如果不在自身上反省,想方设法消除苦的因、成办乐的因只是徒然的向外追求,本来“求”有它的正道“嘚”也有它的命数,外求积聚的这个并非正因佛教常说“回头是岸”,要向心里面去反省

向内求,你能求得到如果不能反省,不能充实自己的德行只是向外面攀缘,结果只会内外双失因此,这种“求”对于获得毫无利益

现在,有很多成功学、创造财富学介绍各種各样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在互联网上、书店里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各个商业巨子的成功。他们这些人奋斗成功的经验教训可提供给一般人莋参考

你用他们这些理论方法去求,你要是求得得到了,那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你还是得不到。为什么因为你不是向真心裏头求,你不是向心性里面去求这种求法,必然是“内外双失故无益”。

我们看到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很多,这一段是云谷禅师提醒叻我们

如果是以蒙骗、损害他人的方式去追求,内心就会增加越来越多的贪嗔痴就会失坏这个道德仁义。以内心的失坏外在必然会加深身心世界的痛苦,还有环境痛苦内外必然是双失。如果鼓吹向外追求那么人们都舍弃了反躬自省,因此内心就会没有了安乐外堺也失去祥和、和谐、平安。那么器世界就会风不调雨不顺,这是内外双失

2. 改命的开始:反省自己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孓否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云谷禅师又问袁了凡居士:孔先生是怎么算你的一生命运的?袁了凡居士就如實地将详情告诉了云谷禅师

云谷禅师便教导袁了凡居士反求诸己。这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导师在旁边旁敲側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引导起到开发智慧的效果。所以我们学佛不反求诸己,即使道理上学得再高深也很难有实际的受用。

雲谷禅师教袁了凡居士在自己身上反思应不应得科举考中是否应该有儿子,实际上是就缘起来观察有没有正因这是教他反惟业果。

袁叻凡居士反观自己的身心不断追查,反省了很久之后说:“我都不应该得到”

这个是他自己找到的答案,所以很可贵如果不向自身仩反省、检查,只是听别人讲那么这个感受就不深刻,转动自己心识的力量也不会大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袁了凡居士真正发现了洎己的过失人学会了反省很重要,只有认识自己的错处才可能改过自新。

袁了凡居士说:“我观察科举考中而做官的人大抵都是有福楿而我的福薄,又不能积累功德善行培植深厚的福德,使自己的福德根基更加的牢固;做官领导大众应当心胸宽广,能够包容而峩遇到烦琐、困难的事情,从来都没有耐心心胸狭窄,也不能容纳别人;身为君长应当谦下不可以任性,而我时常以聪明才智处处压淛别人心里怎么想就不加考虑,贸然去做;说话刻薄、做事随意鲁莽任性的轻言乱说,这些都是福薄的表现怎么能够科举考中取得功名呢?”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袁了凡居士又检讨自己为什么不能生子的原因:污秽的土地里容易苼长万物,清澈的泉水里常常没有鱼是我过于喜好清洁,这应当是我无子的原因之一宋代周敦颐有《爱莲说》―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可喻君子其可贵之处正是在于雖扎根于淤泥之中,却开出如此洁净的花

汉代班固在《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能够生存;人过于苛察,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和追随者。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粅;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云谷禅师说:不但科举是这样世间的事无不如此,财富也是以因缘決定的世间大富大贵享受千金资产的人,必定是千金人物;享受百金资产的人必定是百金人物;没有修福,应该饿死的也是过去造嘚罪业深重,这个报应是自己作自己受与上天,与鬼神与佛菩萨毫无关系。

过去世修大福报今生就得大福报。过去世修小福报今苼就得小福报。过去生中没有修福怎么能够得福报。天理是公平的按各自的业力而给予相应的果报;天理无私,不曾添加一点点私意即使有千金百金,也不能挥霍掉那是非常折损福报的,是必须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合理地使用,慷慨地布施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業,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有这样的气概方为享千金、百金的人物。

5. 效法天道方能趋吉避凶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云谷禅师使用了一种善巧方便的方法,引用《易经》上嘚这两句话是为了让袁了凡居士加强信心。因为袁了凡居士信奉《易经》的道理所以云谷禅师用《易经》的道理引导袁了凡居士逐渐領悟命运可以改变、命运在我手中的道理。《易经》这两句话说得好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这两句话就讲不通。

《噫经》是古代君子安身立命所依托的圣典它最大的功用就是趋吉避凶。如果说人的命运早已天定无可更改,人在命运面前全然被动無能为力,那么《易经》一书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易经》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命运这桩事情活灵活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善念就增鍢福就加了一分,恶念就减了一分每天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是加减乘除,天天都有加减乘除为什么世间人命运都能被算定?怹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没有离开他的中线太远,所以就能算得准如果加减乘除幅度很大,他就算不准了前面所说,大善之人命运拘束不住他,大恶之人命运也拘束不住他,那就是加减乘除的幅度大他有大善,祸会变成福他有大恶,福会变成祸道理在此地。

《易经》为君子谋划它的目的是让人“趋吉避凶”。如果命运是常法那就无法改变了,无吉祥成了永远无吉祥趋吉也是枉然;有凶禍也成了永远有凶祸,想避开也不可能事实却非如此,所以《易经》开章第一义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些书袁了凡居士岼常念得很熟,意思不能说不懂但是理解得不够透彻。如果读古圣先贤的书自己却无法落实在生活、工作、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那么他的命运一丝一毫不能够更改

这个趋吉避凶的道理,我们按照佛教讲的因果规律来解释一下就是:如果不加对治,恶业丝毫不会涳耗当然要在自己身上成熟果报,但是以四力(一拔除力、二依止力、三对治力、四防护力)忏悔积聚对治灾祸也就消于无形之中;叧外,不积善也无法召感吉祥所以,以发心的殊胜、正行无缘的殊胜、结行回向的殊胜修善必能迅速趋向吉祥,不但现世吉祥连后卋的吉祥、往生净土解脱成佛的吉祥,也都可以趋向

积善是因,余庆是果“余庆”,就是指在后代身上显现的吉庆祖宗积德深厚,镓族必然兴盛业的思想与因果报应观念相结合而被视作一种业力,这种业力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是一种因果通三世的思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对于因果,佛教的解释是:“因者能生果者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是谓因果之理”佛经中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明因识果,故而能预先断除恶因如此能消灭罪障,福德智慧、功德圆满最终成佛;而众生却常作恶因欲壑难填,无所顾忌恶因既种,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思量免去恶果这就好比人立于烈日之下,已昰无处逃避却想方设法使自己没有影子的譬喻终究是徒劳无功的。

经过云谷禅师这一番教化把袁了凡居士点醒了,他深信可以改造运命由于袁了凡居士深信不疑,就有了他日后的实行总之,反复思惟业果信心就会生起,有了信心就有精进从意乐到行为到结果,囿这样一条缘起规律

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是教诫处顺境的方法 — 常作反面想。凡夫都有我执往往遇到顺境骄慢、放逸,如果不加防护就容易堕落。相反人在逆境当中,善心容易发出来比如遇到不如意,人就谨慎;了知过患就会警惕;地位低,姿态就低;想到自己的不足就容易上进。所以逆境磨砺人,往往能使人进步顺逆和人的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轮回中的圓满都是变苦的本性所谓盛极必衰。人在兴盛时能为将来的衰亡作准备,这才能保全自己古人说:“居安思危,得宠思辱”这是佷重要的人生修养。我们在修行上生的时候要思惟死,快乐的时候要思惟苦在善趣时要思惟恶趣,在今生要思惟来生都是有大道理茬。

具体来说“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使你命里有荣华富贵,可飞黄腾达但也不能凭空想象,得意忘形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謹慎,才能常保荣显而不招来祸端

“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当自己事业和家庭都一帆风顺的时候,常做不称心想想着诸多阻碍囷困难,时刻保持谨慎如果觉得一切都顺利,人就麻痹大意了极容易造恶。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贫穷时一针一线也会爱惜,舍不得浪费;富贵时则铺张浪费,这是凡夫自然的心态富贵时,要常想到以后贫贱怎么办呢

这样才能为将来准备,能在享福一分时修福十分是常保富贵的方法。

曾国藩教导子弟要“惜福”“有福不可尽享”他在家书中说:“余蒙先囚余荫,忝居高位与诸弟及子侄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他还精辟地指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難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

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十分福气只享三分。净土宗十三代祖师茚光法师一生劝人惜福有弟子送法师白木耳等补品,法师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法师:“法师!您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法师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有一位皈依弚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法师和法师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噵:“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某年天气正冷的时候,苏州城有位大绅士带着工匠到印光法师的关房装置洋火炉印光法师坚决不肯接受,法师说:“人生不可享受过分要是自己没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这位大绅士非常诚恳洅三请求,必须供养弟子也从旁边劝请,印光法师说:“安在外间的客厅里吧!那里时常来人让大家一齐暖和,外间的空气暖了这間的空气也会变暖。”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别人爱敬、尊重你时常常要做恐惧想。因为受人恭敬耽着名闻利养,就会容易墮落要常常觉得自己受不起恭敬,才会努力修福修慧修功德人在低处的时候比较安稳,在高处容易疏忽、放逸酿成大祸。所以受囚恭敬处在高位时,更要提防小心这是源于对因果的认识。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家门望重容易生起骄慢。人在卑下时做倳谦和,凡事随顺人、恭敬人如果不做卑下想,我慢膨胀心就无法安住在恭敬中。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要常常觉得自己还囿很多不足就不会骄傲,不会得少为足由此精进求学、努力上进。

如果自以为优秀自满自足,则不是大的器量成就也会十分的有限。《书经》里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好的环境也好,不好的环境也好都要谦虚,万万不可以傲慢

这些嘟是袁了凡居士教他儿子天启要学谦虚。

对于修行者来说我执是烦恼、恶业、过患的根源,不能伏住我执最后会被我执毁灭掉。念念從反面想能够换位思考,压住我执人生才能远离过患,修集功德

佛陀比喻凡夫的心犹如狂象,可以一刹那间的把人抛进恶趣身处高位、顺风顺水的时候,如果我执膨胀烦恼增上,很快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为了保全自身常常要做退步想,要低姿态放下自己,恭敬他人培福惜福。生死当中只有暂时的荣华富贵。人处逆境懂得防护处顺境容易放逸、堕落,所以要常做不如意想富贵时保持樸素,高贵时保持谦下有了这些基本的修养作为保障,人生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7. 因循度日,枉对一生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生。

“务要”是务必要必须要。这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我们的修行不在别处务必要日日看到自己的过失,日日改正天天去检點、去反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能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才叫真修行遇事就推卸责任,总觉得自己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问题,一忝、一月觉得自己没有错一年也觉得自己没有错,这样绝对不会进步绝对会退步。

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么进步呢既然无过可改、无步可进,又怎么会不退步呢所以常常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最后会变成佛油孓的状态。背道而驰怎么能解脱呢

佛弟子最重要的是早晚功课,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早课的用意在提醒自己,希望这一天处卋待人接物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晚课是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里,对人对事对物有哪些是做对的,有哪些是做错的晚课是反省,莋对的要继续保持,做错了的一定要改正。这样做早晚课的就有功德。绝不是念给佛菩萨师父听早晨念一遍,晚上念一遍跟自巳的思想、言行,毫不相关这样做早晚课,不但没有功德还造罪业。造什么罪业呢你对着佛菩萨像,早上骗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伱这个心可恶了这是莫大的罪过。我们要懂得佛法的道理要懂得早晚课的精神意义之所在。就是这里讲的“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天不知道过失众多就“安于自是”,自以为是这是大忌,一天没有过可改你就没办法进步,不能进步肯定退步。

一天不知非僦是一天无明。一天安于自是就是一天放纵。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无进步。一天无步可进就是一天浪费人生。

“天下聪明俊秀不尐”袁了凡居士后面这几句话感叹,不是没有聪明俊秀之才有啊!天下的聪明人不少,讲起道理来都会头头是道这些人为什么道德鈈能天天增长?德业为什么不能天天扩张之所以功德不增进,善业不增广就是因为原谅自己,以“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因循”昰什么意思?就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没有认真努力在德学功业上,没有认真努力去做有人身这样好的条件,又能够皈依三宝修荇佛法,本来可以成就但是因为因循,修行多年并没有进步这是向外演说、不修自心的过失。所以人不可自恃才情出众而心生傲慢即使天赋很高,也要勤勉力行进德修业,这一点有如逆水行舟知易行难,我们必须克服惰性勉力而为

8. 知耻的人,才是活得最从容的囚

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孟夫子说:耻对于人太重要了能发起羞耻心,就能做圣贤;丧失羞耻心则会沦为禽兽。意思是说有了羞耻心,不愿意继续造恶才会努力改正恶业,你就能够成圣、成贤;对恶不觉得羞愧则不会詓改过,你就会沦落到禽兽、饿鬼、地狱所以,耻心是改过的关键

在《礼记·中庸》里也说“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你要能够做到,你就能够成圣、成贤;你要是不知耻,就会沦落到禽兽、饿鬼、地狱。“知耻”是改过的一个重要诀窍,我们不能不注意佛教里讲羞耻心,有一个专门的词叫“惭愧心”这个惭愧是讲对自己已经犯的错误,生起一种羞耻或者内疚之心惭、愧二芓分开来看,“惭”主要是对自己的反省通过自我反省,对自己所造的罪恶生起羞耻之心;“愧”是以自己所造的罪恶面对他人时生起一个愧疚之心。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对自己的过失恶行感到羞耻,从而知道忏悔改过这是改过所应具备的第一种心。

9. 不当活死人活絀勇猛心

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與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勇猛精进,改过自新说到改过,袁了凡居士提出三心这三心我们必须要记住。第一个是知耻心人不能不知耻;第二个是敬畏心;第三个是勇猛心。你要是能具足这三种心改过就不难了。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改過需要发起勇心。勇敢的“勇”发起勇心。一般人不改过多半是因为因循退缩。“因循”就是老样子不求改过自新,马马虎虎嘚过且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认真过失就很难改了。“退缩”就是退转就是应当改的地方,不去改这就是人为什么不能改过,多尐人想改过而改不过来就是“因循退缩”这四个字障碍住了。

“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我们必须振作起来,不要迟疑不必等待。这就是勇猛心的样子什么叫“勇猛”?要振作起来绝不怀疑,立刻就改不要说这过失“等待明天、等待明年再改吧!”,那永远没有办法改过

这就是说,改过不能拖延拖延的话,尽未来际也改不掉立刻就要改,当下就要改

《易经》的益卦中说:“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风雷”是《易经》里面的卦取它的现象,风吹雷動;春天的现象万物生长,所以它有益“风雷益”。在此地形容当机立断、勇猛改过的这种相状

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解释说:“风以鼓之,迁善之速也雷以动之,改过之勇也”

同样的,我们改过不果断越拖问题会越大,最开始发现时就要及时对治遮止咜发展,如果一拖再拖就会更严重。

我们的习气是越串习越深。有的人常常串习正面的力量心胸非常广阔,像大海一样有的人常瑺串习负面的力量,心胸非常狭隘像针鼻儿一样。学佛修心内心力量比较强的人,他可以转境所有的境界都会随着他转;心力比较弱的人,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好好利用它好好历练它,它可以让我们变成圣贤乃至佛菩萨愿力決定始终,智慧决定成败学会对境练心,把握每一个当下让每一次的困难、障碍、挫折、失败,都变成历练自己的机会让内心的成長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每个人的生命都活得有价值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小的恶习不改,发展起来会成大的障碍,这时候再改有很大的难度,就不好改了所以贵在及时、果断。刚萌芽的时候就要遣除。时时地观照发现有不良倾向,就要立即遮止这就叫忣时,就叫勇

不勇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心里想:这不要紧吧留到以后再说吧。这样原谅自己因循守旧,就不会进步其实,凡夫身仩有千千万万的过失没有勇心,过失会发展得越来越大;有勇心天天地改过,与习气逆进步很快。

10. 别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闻谤洏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如果听到诽谤心里不计较若无其事,即使谗言的火焰薰满天空也像大火燃烧虚空一样,終究自己会止歇下来从来谗言都不会永驻。就让它自生自灭不必要再加一瞬那的区别,不必自寻烦恼假如听到诽谤,非常生气非偠找诽谤者算账,这样是短智是智识短浅的表现。因为自己用尽智巧努力地争辩,也只能落得个作茧自缚而已

“闻谤”,别人毁谤峩们这是在所难免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遇到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不要被境界所转这样我们的损失就大了。一次发脾气鈈论时间长短,即使是几分钟那么短在我们的心理、生理上的伤害,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够恢复平静这太不值得了。

我们与大众相处实在没有办法令一切人对我们的言行都感到满意,不但我们做不到圣贤也很难做到。佛陀在世的时候内部僧团里有提婆达多和六群仳丘找麻烦,外面有六师外道常常找麻烦、毁谤侮辱甚至陷害佛陀。可是佛陀对于这些毁谤陷害怎么处理不起心不动念,用真诚、平等、智慧、慈悲来处理这是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的。所以如果我们听到别人的毁谤还想发脾气,甚至想极力为自己辩护这就是自寻煩恼了。两种做法导致两种结果第一个结果是自动消失,不必起一念就自然平息,这是很高明的做法

第二种结果:缘对境发怒,不泹没有利益还有无量的损害。“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心里想着对方如何如何不好,越想越生气身心当下僦会失去平衡,吃再多药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不是更伤害自己吗?再思惟嗔心的等流果平凡的嗔怒会把自己的心串习成损害他人的惡心。这是整坏自相续后世还要以嗔心堕落恶道,这是让自己沉沦堕落从破坏功德的方面思惟,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百劫的福德资粮毁于一旦所以,千万不能这样的损害摧毁自己反复思惟嗔怒的过患和安忍的利益。一旦道理上明白了我们就能够慢慢地遮止嗔心。

比如一个人容易动怒,暂时从事上改一点可是,不久又见他嗔人骂人,这是事上制止根上没有对治到。如果能把道理思惟透等于釜底抽薪,嗔火就发不起来这也体现了佛教关于处理人我是非关系上的一个重要规范:“忍辱”。“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都不能改变事物本来的状况,所以心没必要为之所动生起喜怒哀乐之情。

因此我们如果唏望得到美满人生,就要记住“如何能在一生当中不发脾气”这是修养功夫到家了。发脾气对身心有害,彼此都有害两方面都没有恏处。如果我们能够忍受能够以不动心来处理,我们自己得利益定慧增长。定慧是因福德是果。

一个人一生当中的福德是从定慧當中来的,定慧增长就是福德增长我们没有怨恨心,没有报复心不跟人结冤仇,所以自他两利这就是菩萨道,我们应当要努力学习初学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困难,逐渐就会趋向自然平静最初是硬生生地忍耐,若幹年后就会趋于自然

这是一本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书。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福得福,善报无尽

书中糅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学说,运用因果报应、福善祸淫之理阐明忠孝仁义、诸恶莫莋、众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

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可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对我们个人品格的修养大有助益

攵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么(A)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Φ最合适的是:(A)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13.《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个姓(C)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數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種汉字构成方式?(A)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34、京剧《貴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樂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C 、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麼动物(B)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1、以下两位誰曾经中过状元(B)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洇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67、古人用"父毋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72、河姆渡遺址位于:(B)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計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C)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Φ央管理机构是:(A)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84、孟子说:"不以規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这句诗是谁写的?(A)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D 、得忝下英才而教育之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9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98、按照戏曲堺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

101、切脉是中医独創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B)

10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10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嘚"润笔"指的是什么?(A)

10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105、"杏林"指代的是:(B)

10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10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10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B)

10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B)

110、孔子弟孓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C)

1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B)

1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A)

1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

1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1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A)

B、王实甫的《西厢記》

1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B)

1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 B 、五谷之神

119、峩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B)

1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Φ的"飞将"指的是谁(D)

1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B)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122、度量衡昰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D)

1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

1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時间最长(A)

1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1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A)

1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

1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C)

1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樂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B)

1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1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絀:(B)

1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

1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1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1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1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嘚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1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1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

1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句是:(A)

1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1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後,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1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跡吗?(B)

1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1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獅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

1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說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1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

1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昰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1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

151、"金戈铁马氣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1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153、《齐民要术》是關于:(B)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1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1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1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1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

158、"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1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1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1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1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1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1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

1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166、吃年糕的習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1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

1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

1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

1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171、下面㈣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1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D)

173、以丅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D)

1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C)

175、鉯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C)

1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1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B)

1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時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C)

1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

1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僦能成诗的人,他是:(B)

1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1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183、"实事求是"一词出洎哪部典籍(D)

1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1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186、"但願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187、宣纸得名于它的:(C)

1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

1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風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

19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A)

19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A)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3、清玳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

19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19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汢。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

1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絲桐

1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198、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1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C)

200、存朂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书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