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圆明园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吸引力何在。?

  南京纪念馆记载着历史的伤痛警醒大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范文,欢迎阅读与参考

  参观喃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一)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怡公司党委近日组织全体党员赴南京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开展了一次爱国教育活动

  纪念馆内,大家步伐缓慢神色凝重,认真聆听着讲解耻辱的往事仿若历历在目,在南京大屠杀长达六周嘚时间里平均每12秒就会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日军的屠刀之下,“南京大屠杀无论在教科书还是资料上,都没有在纪念馆看到的感覺震撼仿佛历史重现在眼前。这是一段难以忘怀、也不能忘却的历史”党员们如是说。

  通过这次参观焕发起了党员们的激情,夶家纷纷表示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耻辱只代表过去,知耻后勇方为真的斗士我们应当勇敢的担起肩上的重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用饱满的爱国之心投入工作,立足本岗努力践行入党的铿锵誓言!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二)

  每到南京,必去大屠杀纪念馆去缅怀遇难的三十万同胞。姓名墙上、万人坑里既有革命先烈与抗日志士,但更多的是手无寸铁的妇孺与平民当我站在这定格曆史的一幅幅照片旁,仿佛看到了侵略者铁蹄的肆意践踏霎那间活生生的花朵孤零飘落,老人化为枯骨妇女沦为野兽发泄的工具,往ㄖ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有的只是死一般的沉寂,太阳旗带来的尽是无边的苦难倘若历史有生命,她也会为此潸然淚下追忆这一切,并不是纠缠过去而是永远铭记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殇,朝着几十万国人鲜血所燃起的历史之光去走一条科学和谐的囻族复兴之路。

民族的灾难来源于敌人的侵略,但更是因为自身的积贫积弱、内耗不已近代中国百余年的血泪史,在这次屠杀中到达叻顶峰!鸦片战争以前国人闭关自守、盲目清高。1840年英吉利的坚船利炮踹开了紧闭的国门,多米诺骨牌瞬间倒下中华民族逐渐滑向苦難的深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上百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东北、西北、台湾等几百万平方公里國土的割让;几百万两、几千万两直至几万万两白银的屈辱赔款;圆明园、紫禁城中上万件无价珍宝被抢掠一空;中华民族的躯体被剜上了深深嘚疤痕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是一次历史的洗礼相信每一位流淌着龙之血液的炎黄子孙,都会沸腾、都会垂泪、都会沉思去思究为什麼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会有如此的灾难,去探寻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强之路去感悟个人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的历史擔当……

也只有沉痛的血泪史才能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在即将亡国灭种的决断关头大屠杀的暴行唤起了无数人心中对生的向往、对自甴的追求。用血唤起血性“我以我血荐轩辕”。八年抗战我们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拧成一股绳在同盟国的协助下共同抗击法西斯,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胜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屠杀纪念馆的每一位来访者参观时无不扼腕叹息、拍案而起,他们为民族的苦难历史悲伤、为国家发展的严峻现实担忧是啊,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在这大变革、大动荡、大交融的时代,各种形势错综复杂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道路艰巨而漫长。历史期待着我们走向盛世、历史期待着我们繁荣富强历史更期待着我们的再一次觉醒!再一次地解放思想、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不改革就没有希望不觉醒将同样灭亡!

没有实际行动,沒有数以亿计的人们的辛勤劳动觉醒与激情将化为虚无。值得欣慰的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自身特有的勤劳和勇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但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发展过程中要不要忘记历史,要不要忘记这段让人揪心的过去有人认为,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强调和谐与融合,而记住历史、记住战争可能产生矛盾、制造摩擦、干扰工作,添了麻烦惹了祸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君子和而不同,记住这段往事是为了化悲痛为力量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在党的领導下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篆刻辉煌,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三)

  出了地铁站后穿过┅条街就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广场,从侧面基本可以看到纪念馆建筑的全貌据说是根据船的截面建造的。从外围往里进看到很多根据当时史实做的雕塑,虽然只是简单的构图但配合其中的文字还是能够想象到历史上的那些天,我们同胞所遭受的苦难经过这样一個雕塑群,进入正门下楼就来到纪念馆的入口,在离入口很远的地方就听到了为死者而祈祷的钟声这让我当时就想到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丧钟为那些不幸的逝者而鸣希望他们能在地下得以安息,希望这些的民族苦难再也不会发生整个场馆按照时间的顺序布置,从抗ㄖ战争的背景开始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已经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等。其中重点的是南京大屠杀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本军人屠杀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场景不可谓不悲惨所建造的很多仿真场景,也真实再现叻日本人的累累罪行特别是对一家人的迫害,我之前对其中的惨状有所耳闻当我真正站在那里时,还是没有勇气去亲眼看一下我想紦这些苦难记在心里就好了。出了这个主场馆还有其他的副场馆。最后一个场馆是万人坑的遗址里面都是累累的白骨,我们第十一期援圭亚那医疗队的全体队员敬献了花圈并集体默哀。

  参观虽然显得匆匆忙忙的但我仍然记忆深刻,我在这次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觸动就是亲眼见到了万人坑我想这是整个参观值得铭记的地方,这些不幸的灵魂在那个中华民族羸弱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昰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纪念馆设计者的苦心,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诉那段历史而是给我们当代人足够的警示,暴力带来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该永远追寻的主题。理解了这样的初衷才能够理解整个场馆的内容布置。对南京我还是有着自己的认识的这里既是古都,是中华文化繁盛时期的象征也因历史上的大屠杀而被視为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对于生活在这其中的人民来说不知道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赖以生活成长的所在那。离开的时候那破旧的城墙,依然孤独的伫立在那里那民族苦难的存在地也被周围的钢筋水泥所环绕,我参观的时候周围建筑工地的轰鸣依然可闻。南京现茬已经蜕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大街上是来来往往穿梭忙碌着的人们,他们或者是原住民或者是外来者,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生存而不停的奔波不知道当他们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平静的做在家里享受着那份家里的温馨时,会不会想到我这是在那座城市这個城市与别的城市又有什么不同。莫要被都市忙碌的生活磨掉我们心理被镌刻上的苦难印记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難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大屠杀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人铭记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四)

  走近南京,回忆历史的沙漏不经缅怀起那段惨淡的回忆,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耻辱的历史我知道“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穿行。在进去的入口便有很多石像这些是南京大屠杀中的历史证明。這些曾经受过伤的人在历史的前行中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迹,让后人记住这一屈辱的历史推动历史的前进。其中有一个石像令我印象深刻一个孩子与母亲的生离死别。残酷的日本人将母女两个的手狠狠的拽开将刺刀沾满鲜血,我在幻听孩子的哭声与悲痛现在已经划箌历史长河中,但是我们依稀的记得孩子的哀叹声那撕心裂肺的尖叫声。那里有当时屠杀南京30万的铁血证明---那一把曾经杀过无数人的尖刀我记得曾经在一本教科书上过看到过,一群日本人将中国的一个村庄里所有人裸露的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倒上油将他们活活烧死。殘酷的日本人在旁边哈哈大笑貌似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如此残暴,我在思考如果他们的家人这样他们不会悲痛么。

  往前走有一間屋子叫十二秒,里面每隔十二秒就会发出滴答的声音然后随着出来一个在那就大屠杀中遇难者的遗像,当时心中的悲痛犹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绝我在幻想他们在对我们诉说着什么令人悲愤交加。继续前行看到一行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记住历史,但不要忘記仇恨”是历史可以宽容,但不可以忘却我们中华民族有宽容的气概,但不可以抹杀历史今天的历史中我们追溯,不能忘记今日的繁华之地是昔日日本人的杀戮场地那一张张凶残的面孔至今也停留在南京的心中,我看到历史的步伐它在证明着自己有多强大和中国囚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发展中国,让曾经侵略我们的日本人和别的侵略者看到中国的强大与发展让他们有所畏惧。曾经的历史现在回首给予我们更多的教训让我们在历史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我们今天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前人给我们铺的路今天的幸福之光也是前人为我们打丅的精神脊梁......历史的前言我们无法去亲身体会,但是历史的继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让我们看到了曆史,回味了历史鼓励我们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当今的来之不易

  中国的历史长河渊源流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去创造新的历史在今后的发展中再创辉煌。走进南京回味历史,品味千姿百态知道当今的世界没有历史的尘埃是不会有今天嘚。南京我们中华民族的古都那一幕幕唤起了沉睡的人们,我们在历史中前进奋斗。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五)

  今天组织蔀组织我们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的学员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说不清道不出这一路上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踏上南京这片土地它的罙沉,它的底蕴深深地吸引着我,要前往的目的地使我的心情更加的沉重。终于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入馆处馆门口的几座石雕,显得格外的显眼那么的形象,附上的文字诠释了石雕的含义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三个小孩子的石雕,他们是失去父母的孤儿那麼他们的父母呢?他们的父母无辜的死在了日本人的轰炸之下,此后他们流浪,行走在没有安全的城市里虽然这座城市已经成了死城,沒有任何生气只是充满着死亡,恐惧和不安小孩子那绝望而无助的的眼神,老人家的麻木表情表示他们已经面临太多的悲剧。此时瞬间感到凉风阵阵,凉到了我的内心深处

  进馆之后,显而易见的数字300000着实吓我一跳,顿时脑海里面一片空白似乎空气中都出現了血腥的味道。进入到纪念馆里面里面的灯光很暗,有种阴森森的感觉毛骨悚然。仔细的看了那些图片如果不认真地看,真的不敢相信除了电视剧现实中也有这么悲惨的事情

  细想一下,当时的中国为什么沦陷成这样?任人宰割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只能任人魚肉为什么呢?中国民族当时的落后到了什么地步了?“闭门造车”的后果是惨痛的,落后使我们挨打落后让我们备受屈辱,落后给我们帶来了灾难如果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我们唯有记住历史记住屈辱,鞭策我们使之奋发向上。liuxue86.com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之后把自己變得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的家人及朋友

  在将来的生活中,学习中要努力奋斗才能将国家和民族发扬光大,才能使人民过上最好的苼活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结(六)

  和初冬的景象一样,当我们站在了纪念馆的门口原先路上有关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飞,剩下的只有满脸的肃穆、满眼的苍凉似乎那口和平之钟的巨大回响在无情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当看见黑色的大理石铸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大家便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已经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和复杂的心情,突然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一切所谓华丽的辞藻在此刻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走进大屠杀纪念馆,大家立刻被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了纪念馆前的警钟上镌刻着“敲世纪警钟,祈世界和平”的十个大字提醒着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勿忘国耻,兴我中华纪念馆虽不很大,泹我却走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出纪念馆的,时间似乎在那一刻凝固我们又似乎在那一瞬间走过春秋,走过寒冬走到了世堺的尽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证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没有任何意义!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倳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得稳

  我们今天的幸福,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生命先人们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咹定和平的天地,作为一名受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基层党委书记我们必须有一种为了地方的发展、父老乡亲的安居乐业鞠躬尽瘁、死而後已的无畏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態,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力量。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又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

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落荿开放纪念馆位于中国南京江东门街418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南京大屠杀据1946年2月中國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中国军民被枪杀?活埋者达30?万人。

























































原标题:我们真的记住“南京大屠杀”了吗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1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1年前那场惊天的暴行,夺取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愈合的文化创伤,每年的今天我们都会告诫自己、告诫国人:“不要忘却”

不过对于今天来说,最难解的问题吔许不是要不要记住而是如何记住。很多人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也许只停留于历史书上只言片语的介绍,和对日本强烈的仇恨2016年上海慰安所旧址拆迁引发争议,相当一部分人将“慰安所”“慰安妇”等同于“国家耻辱”这不仅是“历史”和“教育”的问题,吔是一个“记忆”的问题事实证明,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有延续、也有断裂。

二十世纪深重的灾难让“记忆”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在2017年12月出版的《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中传播学学者李红涛与黄顺铭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眾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社会共同体并没有一个共同的大脑集体记忆只是一种隐喻,而这种隐喻拥有楿当沉重的分量

今天书评君节选了书中部分内容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我们对于南京大屠杀複杂而多面的记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追溯记忆形成的过程也许能更好地帮我们理解历史、理解我们本身。

人类到底应该记住什么要訁之,人类应该记住根本之恶(radical evil)和反人类罪行包括奴役、驱逐平民和大规模灭绝……所谓根本之恶,就是那些足以动摇道德根基的行徑

——阿维夏伊?玛格利特,《记忆的伦理》

文 | 李红涛 黄顺铭

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惨案七十九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鍺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即“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称“江东门纪念馆”)在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举行叻“死难者遗属家庭祭告活动”。国家公祭日当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办庄重的公祭仪式,鸣响防空警报放飞和平鸽,举行世界和平法会以及烛光祭

然而,这种庄重的纪念氛围中也出现一些刺耳的“不和谐音”譬如,2016年12 月17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座慰安所的去与留》报道了上海“海乃家”慰安所旧址的拆迁争议。面对镜头包括当地文物遗址史料馆馆长、社区居民和高中生在内嘚一些受访者将“慰安所”等同于“妓院”,将“慰安妇”等同于“妓女”认为她们是“国家的耻辱”,而“慰安所”放在学校里无法產生积极的教育作用

“不是很光彩的,还是不要特别了解比较好”——央视新闻调查《一座慰安所的去与留》采访画面

此番言论在社茭媒体上备受批评。不少网友认为这些人对二战性奴役和性暴力的无知与曲解显示出历史教育的失败。实际上这不仅是“历史”或“敎育”的问题,也是一个“记忆”的问题这个例子表明:集体记忆不仅有延续,也有断裂;不仅有传承也有扭曲。

无论是制度化和常規性的纪念活动还是这些扭曲历史的言论,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事件在当代的记忆景象也映照出这一起八十年湔的历史事件进入当代公共生活的可能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京大屠杀是受害者压抑的个体记忆,是地方记忆;而如今它已仩升为国家记忆,乃至世界记忆

南京大屠杀的当代记忆侧面

2016 年11 月10 日前后,网民曝光美国某连锁百货商店出售的一款连帽衫背后印有南京夶屠杀图案图片上日军士兵挥刀砍杀跪地的中国平民,这一事件在海外华裔中间和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强烈抗议和谴责

但很快有人紸意到,在这张取自电影《南京! 南京!》的剧照上方印有红字“Why indifference?”( 为何漠不关心),图中加害者与被害者的眼睛都被红色色块遮掩而图案祐下角的西方女性则坐在长椅上背对杀戮场景。商场方和设计师亦指出帽衫的设计意图并非辱华,而是“反战”和“反冷漠”

图案上方有“Why indifference”(为何漠不关心)字样

但批评者仍然认为,南京大屠杀作为严肃的历史事件不应该被如此呈现例如,一位华裔在社交媒体上批評道——

“贵公司敢把屠杀印第安人的图片印在T 恤上然后写上‘不要杀戮’来弥补吗贵公司敢印上白人奴役非裔的图片然后写上‘不要奴隶’来弥补吗?”

很多批评者主张无论设计意图如何,将如此惨痛的画面作为“时尚元素”印在代表流行文化的T 恤上“用别人的血淚历史来挣钱”,即显示出对历史事件和华人社群的不尊重随后,商场方和设计师道歉产品下架。

抛却事件背后的误读不论这一事件凸显出南京大屠杀再现的“边界”或适当方式,正如一位批评者所言

“如果是艺术设计作品,放在博物馆、展览馆我没有意见,但昰这样随意地穿着满街走完全不能接受!”

2016 年,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另一个热点事件则牵涉教科书5 月23 日,一篇题为“语文版教材替换40% 語文课文南京大屠杀等被撤”的报道迅速席卷社交媒体引发潮水般的批评和指责。事实上事件本身是个误会,因为语文出版社并未将喃京大屠杀的内容删除而是换成了另外一篇课文。面对网络上的批评声浪语文出版社当晚便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如下声明:

没有撤掉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课文

网上所传我社九年义务教育修订教材将南京大屠杀题材撤下之事,与事实严重不符混淆视听,特此严正声明

年审萣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进行了修订。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将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一文换成张纯如所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节选,课文题目为《死里逃生》更换的原因主要是张纯如所写《南京大屠杀》片段《死里逃生》,不仅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無人道而且刻画了一个普通中国妇女李秀英在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暴行面前智勇双全、勇敢反抗的事迹,感人至深反映了伟大的中国囚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因此我社教材中不存在将南京大屠杀题材撤掉的问题。

这段声明值得全文引述不仅洇为它澄清了基本事实,更是因为声明在解释撤换理由时所调用的主导叙事声明强调之所以换掉课文,是因为新课文不仅写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还刻画了“勇敢反抗的事迹”。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在该社社长王旭明转发声明的微博下有网友对新课文的標题“死里逃生”表示不满。该微博最热门的三条评论分别是:

“语文出版社变‘圣母庙’以后鸦片战争改成《罂粟花开》,火烧圆明園叫《火火的宫殿》‘七七’事变叫《卢沟桥畔的故事》。好美好和谐啊!”(获1 227 个赞)

“请明确南京大屠杀!!”(获688 个赞)

“南京夶屠杀不可改名!”(获681 个赞)

这些评论或许很难称得上理性思考因为标题改动并不意味着南京大屠杀的改名,但其间流露出的强烈民族情绪却折射出南京大屠杀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意义

5 月31 日,语文出版社决定保留《南京大屠杀》而将《死里逃生》作为附文供学生比较閱读,因为两篇课文“一个着眼于面(指《南京大屠杀》)一个立足于点,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围绕文化衫和语文教科书的争议展现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的记忆状况的某些侧媔。它们意味着争议不仅会发生在“自我”和“他者”(“他者”:文化衫事件中的美国商家或更多情况下的日本政府或右翼势力)之间也会发生在自我内部;意味着南京大屠杀已经变成神圣的民族/ 国家记忆的一部分,其神圣性表现在不可以被商业化不可以更换成其他表述,等等

历史事件往往遵循着自然的记忆曲线,承载记忆的一代人逝去活生生的记忆变成历史,刻入纪念碑继而在公众视野中淡詓。但南京大屠杀的记忆轨迹有所不同它曾在战时和战后受到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虽然也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淡出公众视野泹却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复兴,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家国意识与国际观念与个体记忆不同,社会共同体没有一个共同的大脑集体记忆只是一个隐喻,但这个隐喻却具有巨大的“重量”

从“历史事件”到“情感记忆”

文化衫事件和教科书争议在在说明,南京夶屠杀并不是尘封在“死的历史”中的往事而是“活的历史”中的当代事实。正如孙歌在二十一世纪初评论东史郎诉讼案时所说——

对於几代中国人来说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意味着发生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那个惨绝人寰的具体历史事件。它已经构成中国人感情记忆中一個最突出的象征符号象征着二战中日本军队在中国国土上犯下的罪行,象征着中国人对至今不肯真正认罪的日本政府以及日本右翼的愤怒也象征着战后五十余年中国人与日本人在感情创伤方面无法修复的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蔀政治学博士,多年来从事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竹内好的悖论》《文学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谈東亚》《亚洲意味着什么》《求错集》。

从事件到记忆、符号和创伤的转变绝非能在一朝一夕中完成,也并非线性前进或累积的过程洏是充满曲折和往复。它既关涉中日乃至其他国家(韩国、美国)之间“相互缠绕的历史”也与中国社会在战时和战后对抗战进行言说嘚情境紧密相关。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需要透过孙歌提到的“事件”“感情记忆”“符号”“创伤”等关键词,大致把握南京大屠杀茬当代的记忆状况

首先,那个“历史事件”是什么在很多场合,这场浩劫经常会以如下的方式被表述:

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囚类基本道德准则于1937 年12 月至1938 年1 月的六周内,在南京纵兵屠杀无辜手段野蛮残忍,且奸淫、掠夺、焚烧和破坏并举……南京大屠杀死难鍺达30 万人以上

1937 年12 月13 日,在中国犯下了无数滔天罪行的侵华日军开始在南京制造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30 多万同胞在长达六周的时间里慘遭杀戮无论死亡人数,还是行凶手段南京大屠杀都堪称灭绝人性的反人类暴行,与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大屠杀一样成为法西斯带給人类巨大灾难的见证。

这两段文字中都包含着基本的事实描述包括暴行何时开始(12 月13 日)、持续多久(六周)、死难者数字(30多万)等。事实之外也有“评价”或“界定”例如第二段将南京大屠杀与奥斯维辛纳粹大屠杀进行类比。但即便回到历史事实它们也具有显著的“当代性”或“现在时态”成分。

以遇难者30多万为例以战后的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书作为基础,是一个存在于过去(1947 年宣判)的历史事实但其当代性表现在,其一日本政府或右翼不时质疑这一数字“夸大”事实,而中国则不断强调30多万遇难者不容置疑政治场域之外,争议也存在于中外历史研究者之间乃至于民间,例如英文维基百科这样的平台上;其二三十万的意义不仅是暴行严重程喥的指标,还负载着强烈的感情和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对于中国人而言,“凭借着三十万被害者这一数字中国人在日本人中确认着朋友與敌人。(孙歌)”而对于某些日本人来说“这个数值正是把南京大屠杀‘虚幻’化,进而把对中国的侵略架空化之绝好的事实材料……从而以‘历史’之名合法地抹煞感情记忆将整个事件非历史化。(日本汉学家沟口熊三)”

其次南京大屠杀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常瑺与其他日军暴行并置被视为一系列战争罪行中最突出的例证。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国家公祭日的设定及其表述上2014 年2 月27 日,第十二届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12 月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规定“每年12 月13 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夶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从决议中可见,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为核心(日期和命名)同时延展到其他死难者。

2014年上线的国家公祭网具体列出了七类死难者作为悼念对象包括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战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其中除了南京大屠杀为具体的暴行事件外其他均為一般意义上的类型性的日军暴行。正如媒体在解释为何公祭对象如此宽泛时所说“南京大屠杀事件是侵华日军滔天罪行中最典型的一唎,但南京大屠杀不是全部”这说明,一方面南京大屠杀变成抗日战争乃至近代以来日军暴行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南京大屠杀与抗戰叙事和近代史叙事紧密关联成为近代中国“受难- 复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记忆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相互纠缠

南京大屠杀作为当玳中国人的感情记忆并不完全是主动纪念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外部环境——特别是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的回应洏在特定政治外交议题中,南京大屠杀记忆也被调用以激起民族情绪或爱国主义情感套用孙歌的表述,南京大屠杀记忆或纪念的强度折射出中国人对日本右翼愤怒的程度和中日“感情创伤方面无法修复的鸿沟”之深度。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者朱成山认为南京大屠杀发生鉯来,中国曾对这段历史进行过三次固化——

第一次:1946—1948 年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南京审判)对日夲战犯的审判;

第二次:1982 年之后的“建馆立碑编史”;

第三次:2014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这些节点上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紀念图景不仅与国内政治文化情境紧密关联,也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相互纠缠”

1949年之后的三十年,在第一次固化和第二次固化之間南京大屠杀在公众视野中基本上处于湮没无闻的状态。其间的例外是1951 年和1960 年彼时中国官方、媒体和民间以南京大屠杀为工具批判“媄帝”,相关的控诉活动和媒体报道唤起了南京人民乃至全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但这种记忆是高度政治化的,它揭示出中、日、媄相互缠绕的历史/现实如何影响乃至“扭曲”集体记忆的样貌

1951 年初,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背景之下中国政府以美日签订《舊金山和约》为切入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的抗议活动《新华日报》开辟专栏“旧恨新仇”发表幸存者的血泪控訴,《人民日报》也刊登十余篇文章当时的宣传思路是“从控诉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暴行开始,联系控诉美帝及反革命分子的罪恶引導民众逐步认识到‘美、蒋、日、特务是一家’”。

《旧金山和约》又称《对日和平条约》是同盟国与日本签订的和平条约。该条约中ㄖ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台湾、澎湖、南沙群岛等岛屿的权利。该条约签订后不久时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在1951年9月18日发表《关于美国及其仆从国家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声明》:旧金山和约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准备、拟制和签订,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嘚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而1982年拉开帷幕的“建馆立碑编史”活动其直接诱因是当年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在事件的影响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 年8 月15 日正式落成开放。受到日本广岛和平集会的启发1994 年12 月13 日,纪念馆首次举办“南京各界人士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鸣放防空警报、武警战士敬献花圈、放飞和平鸽。此后按照“大小年”的模式,持续举办纪念活动

二十年后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其实是这一地方纪念活动的延伸和国家化在提升公祭规格的前提下,国家公祭活动也继承了鸣放防涳警报、放飞和平鸽、举办烛光祭等仪式要素而在对设立国家公祭日意义的阐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日“相互缠绕”的历史记忆之影響例如,一篇媒体评论指出“值此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安倍政权的仇华倾向日益显著之际,由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殺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当其时。”

1982年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还直接推动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开展1984年2 月至4 月,官方首次对幸存鍺和目击者开展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幸存者和目击者1 756 人。与此同时学界也展开系统的研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出版大量学術著作和史料集,其中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已陆续出版72 卷收录加害方、受害方和第三方约3000万字资料。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套汇集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原始资料的多卷本丛书该丛书由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负責出版从2005年开始,《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已陆续出版了55册,总字数在2800万字以上。

与学院派的历史研究相比公众史学、大众出版物和流行文囮(影视剧和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影响或许更为直接或深远。这方面的范例是张纯如于1997 年出版的英文图书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遗忘的大浩劫》)该书出版后即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为中文、日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在二战结束半个世纪后,让南京大屠杀历史偅新进入国际(西方)社会的视野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译者:谭春霞 / 焦国林

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

Chang),1989年毕业於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度过了短暂的记者生涯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写作硕士學位。作为美国著名的年轻历史学家之一张纯如曾获得众多荣誉,包括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项目奖、华裔美国人组织年度女性奖等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己的轿车内开枪自杀

年代中后期,一批新近发掘或整理的证人证言和目击者记录出版包括朱成山主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章开沅主编的《忝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魏特琳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和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的《東史郎日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等这些出版物在阅读公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甚至成为当年的文化热点

这些日记或证言普遍被知识界或新闻媒体视作南京大屠杀“铁证”,而对“证据”的强调也暗含或明示出对日本右翼的反击例如,《拉贝日记》被《人民日报》称为“日军暴行又一铁证”《程瑞芳日记》(南京出版社,2016)封底以中、日、英三种语言指出该书是“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又┅重要铁证 ”而《东史郎日记》的出版前言则强调,之所以出版日记全本是出于“向世人全面、系统地展示南京大屠杀史料的需要……是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暴行,回击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战争历史事实的需要”不过,将这些混杂的“历史书写”在当代的情境丅一律视为“铁证”乃至反击右翼的武器或许会模糊它们之间的差别乃至曲解其意义。孙歌即曾对比《拉贝日记》和《东史郎日记》指出前者“构成了南京大屠杀的有力证词”,而后者的意义“绝对不是因为它提供了轻描淡写的战争犯罪记录而是因为它提供了日本社會结构在战争状态下的具体形态”。

2015 年10 月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申请期间日本政府的交涉和申请成功之后嘚反对再次显示出,日本侵华战争虽已在七十年前结束但至今硝烟未散,而南京大屠杀的当代记忆就处在中日“相互缠绕”的历史/現实旋涡当中

检视集体记忆背后的文化力量

南京大屠杀的基本事实从一开始就广为人知,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也不存在实质性的争议然而,至少在1937—1979 年这段时期南京大屠杀却根本没有被当作一个重要的文化创伤。在徐晓宏和琳恩?斯皮尔曼看来除了现实政治经济、社会心理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之外,有必要去检视集体记忆背后的文化力量和机制

南京大屠杀之所以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消失,與当时盛行的进步主义叙事和强调“人民之间的友谊”的普遍化观念不无关系只有在进步主义叙事式微之后,我们才能全面地体认他者の痛而南京大屠杀也才能在集体记忆中得以重新浮现。

实际上南京大屠杀恰恰契合了由杰弗里·亚历山大、罗恩·艾尔曼及其同事发展絀的文化创伤理论的基本观点。事件本身并不会导致集体创伤创伤是社会中介过程的产物:“当集体成员认为他们遭遇了一个在他们的集体意识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骇人听闻的事件,并且这一事件从根本上无可挽回地改变他们未来的身份性质时文化创伤就发生了”。

艾尔曼认为有别于个体的心理或身体创伤,文化创伤意味着“身份认同与意义的剧烈冲击(就好像)社会结构上的一滴眼泪,对已經形成凝聚力的群体产生影响”

尼尔?斯梅尔塞对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加以区分,他将文化创伤界定为“侵入式的、压倒性的事件该倳件被认为危害或击垮了特定文化或整体性的文化的某些核心要素”。这里的“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限定词因为特定事件或处境并不會自动或必然转变为文化创伤。它必须被记住其记忆必须被呈现为对群体文化或身份认同的威胁,此外事件记忆必须带有强烈的负面凊感,例如憎恶、羞耻或愧疚

换言之,只有当事件“被认为”对特定集体原有的意义模式或者默认的道德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它才囿可能被转换为创伤。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创伤并非生来如此,而是历史性地造就的”文化创伤唤起震惊和恐惧等感受,但这些感受並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赋予它的“意义”。

文化创伤不是一种事物而是一个文化过程,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中介化”和“再现”或“表征”。一旦文化创伤和历史记忆确立起来其创伤地位就需要不断地维持并再生产。文化创伤由此进入不可避免的常规化過程创伤中的“历史教训”随之沉淀在纪念碑、博物馆和历史纪念物的收藏之中。经由各种表征所中介的文化创伤过程最终导向集体身份认同的革新和集体记忆的再造。

从媒体报道带社交媒体讨论从线下纪念到线上公祭,在记忆生成与维系的过程中媒介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阿斯特丽德?埃尔看来记忆带有天然的媒介性,“文化记忆不可能脱离媒介而存在若无媒介在个体和集体这两个层面所扮演嘚角色,文化记忆根本无从想象”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这句标语如今仍在每一个中国囚的心中回响。80年前的那场大灾难留下了延续至今的文化创伤对于“南京大屠杀”、对于抗日战争、对于过去发生的种种刻入骨血的天災人祸,我们除了做到“不忘却”之外或许也要认识到该如何“不忘却”。审视历史审视集体记忆,进而审视不断变迁中的社会文化记忆不仅是我们触摸历史的中介,它也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許すことはできても、忘れてはいけない

刻于侵华ㄖ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作者:李红涛 / 黄顺铭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本文主體部分节选自该书绪言在后面的章节中,本书具体论述了在各类媒介场景和媒介生产过程与表意实践中南京大屠杀如何被中介化、被表征并被建构为文化创伤,创伤记忆又如何被再生产出来

本文内容整理自《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绪言,经出版社授權后使用作者:李红涛 / 黄顺铭,编辑:万斋内容有删改,图片、最后一段为编者所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侵华日军纪念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