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画家是谁。绢本 印章看不清清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丠人曾为宣和画院待诏,绍兴间复人画院授迪功郎,赐金带擅画山水、人物,尤工骡纲、盘车师承"李郭"画派,笔墨清润细劲形嫆布置,曲尽其巧

  《溪山行旋图》 绢本设色 26.2x27.3cm 上海博物馆藏

  (公元年,一作年一作12。6-1283年)宋末元初画家字忆翁,福建福州人宋亡后隐居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向南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多画墨兰,不画根土以寄情怀。

  《墨兰图》 纸本水墨 25.4x94.5cm 媄国利尔美术馆藏

  生卒年不详宋宗室,字公震官至襄州观察使。以丹青驰誉一时善作雁鹜欧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山水囚物清雅可观。

  《湘乡小景图》 绢本设色 43.2x23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199--年)南宋画家。字子因号彝斋居士,浙江海盐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家境清寒,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中进士历任湖州掾、转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擅画梅、竹、兰、石尤精皛描水仙,清秀雅淡善书法,亦工诗文诗文有《彝斋文编》。

  《岁寒三友图》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在家道人、太上弟子等,中年曾作孟頫居有鸥波亭、松雪斋,世称赵鸥波、赵松雪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南宋末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后历官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汾州知州、江浙行省儒提举、泰州尹、集贤侍講学士、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荣际五朝,名满四海书法二王,各体皆善;南宋画风、渐趋颓顿赵孟頫以复古为革新,屾水师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晋唐及李公麟,力纠时弊遂为"元画之冠"妻管道升,子赵雍等皆能书画

  《浴马图卷》 绢本设色 28.5x154cm 丠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大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人朱宗室,太祖五世孙官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字藏書画名作甚多与苏轼、米芾等有交往。擅画山水多作小幅,平远尤佳因其贵族身份,不能远游所见仅京、洛间景,不出五百里故不能为高山大岭。

  《杜甫诗意图》 绢本水墨 24.7x212.2cm 上海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宋画家,因其体肥人称赵大汉,自名大亨为赵伯驹、赵伯肃仆人,仿主人画能乱真

  《荔院闲眠图》 绢本设色 24.6x25.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公元1123-1182年)南宋画家。字希远宋宗室,赵伯驹之弚历任武职,曾出使金朝擅画山水、界画、人物、花鸟。山水金碧青绿、傅染轻盈色彩清朗。

  《万松金阙图》 绢本设色 27.7x13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千里,宋宗室南渡后官浙东兵马铃辖。曾画集英殿屏擅画山水、花果、翎毛。山水以青綠见长取法唐人,参古融今布景繁密。笔法秀丽精致设色典雅浓郁,高宗称其画有董源、王诜气格

  《八达春游图》 绢本设色 161.9x102cm 台丠故宫博物院藏

  (1186-1266年)南宋画家。字南仲号信庵,湖南衡山人擅画,以墨著称;山水注重写实笔迹整饬,工致不苟造景幽深恬静,墨色分明虚实相生,元近得宜

  《杜甫诗意图》 绢本水墨 24.7x212.2cm 上海博物馆藏

  (公元1082-1135年)宋徽宗,公元年在位1127年被金兵俘虏,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醉心于书画,亲掌翰林图画院倡写生,重真实擅山水、人物、花鸟,画风谨细设色明丽。书学唐宋创"瘦金体",别具一格曾敕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书。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京口(今江苏省镇江)人善,山水作江波汹涌之势,尤见其功

  《江山万里图》(局部) 纸本水墨 45.1x99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昌之,剑南(今四川省成都)人擅画花鸟,注重写实自称"写生赵昌",名重一时

  《写生蛱蝶图》。 纸本设色 27.7x9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詳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诸城)人。宣和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面、屋宇、林木、人物。所作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堺划精确,刻画细致能作长卷风俗画,豆人寸马形象如生。

  《金明池争标图》 绢本设色 28.5x28.6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公元1097-1169年)南浨画家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人,寓豫章(今江西省南昌)擅画花卉、人物,尤长水墨梅、竹、松、石及水仙鉯墨梅名重于时。对后世画梅影响很大善书法,学欧阳询小字清劲可爱,亦工词著有《逃禅词》一卷。

  《雪梅图》 绢本水墨 27.1x14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967-1044年)北宋画家一作燕贵,吴兴(今浙江省吴兴)人曾任职图画院,擅画山水兼长人物及界画,有“燕家景致”之称

  《溪山楼台观图》 绢本水墨 103.9x47.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040年)北宋画家字穆之,祖籍山东益都后迁居阳翟(今河喃省禹县)。曾任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善画山水笔墨幽雅,也能人物、牛马、翎毛等

  《春山图》 纸本水墨 47.3x115.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 名家介绍:

  生卒年不详,宋末元初画家字秋月,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擅画人物、鬼神。用笔刚健粗壮造型奇特。

  《猿图》 纸本水墨 113.8x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宋画家,阎次平之兄孝宗隆兴初进图画称旨,补承务郎画院祗侯善画山沝、人物及牛。

  松岩隐居图 绢本设色 美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隆兴初(约1163年)任画院祗侯授将仕郎。擅画山水、人物及牛

  牧牛图 绢本设色 35x90cm 南京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河间(今河北省河间)人初以卖药为生,常作山水画用来招揽顾客逐渐得名,于是成为官僚们的门下客擅画山水,以林木、野水扬名于时学李成画法洏能自变,晚年脱去旧习行笔简易,风度益著

  《雪景图》 绢本水墨 169.2x10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善画草虫,生動自然笔墨精妙。

  《野蔬草虫图》 绢本设色 25.8x26.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东山汗泽(今山西省阳城)人。太荇山杭金义军首领遇李唐,随其南下得李唐指授而画艺日进。绍兴(公元年)间任画院待诏阶迪功郎/擅画山水、人物。笔力工稳鼡墨颇重,气势苍郁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擅画界画,喜绘滕王阁、岳阳楼、颇合营造规模能迎合士夫趣味,画风对后世影响佷大

  《黄鹤楼图》 绢本水墨 20.7x26.8cm 北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定禹玉,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宁宗(公元1195-1224年)、理宗(公元1225-1264年)朝任职画院,阶训武郎擅画山水、人物,取法李唐自成面目。笔法苍老墨汁淋漓,别具一格景中人物,漫笔点簇而成构图剪裁独出匠心,有"夏半边"之称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

  《梧竹溪堂图》 绢本設色 23x2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050年)北宋画家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坡(今河南省孟津)人。自幼学画才智非凡,年十七即画北邙山老子庙壁。真宗景德年间(公元年)营建玉清昭应宫,征集天下画师分为两部,武宗元任左部之长后曾在河南各地寺观繪制壁画。历官至虞部员外郎擅画释道人物,亦长鬼神学吴道子,行笔流转畅达如行云流水,笔迹坚柔相济功夫深厚,造型准确

  《朝元仙仗图》 绢本设色 44.3x580cm 美国私人藏

  (公元1018-1079年)北宋画家。字与可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㈣川省盐亭)人。以进士人仕历任秘书阁校理,陵州、洋州知州:元丰初知湖州,末到任而卒故后世称为文湖州。擅画墨竹深墨為面,淡墨为背注重写实,主张"画竹人物、禽鸟、山水工篆、隶、行、草、飞白:长诗词,有诗、书、词、画四绝之称诗文、书、詞、画四绝之称。诗文有《丹渊集》

  《墨竹图》 绢本水墨 131.6x10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096--?年)北宋画家徽宗政和年(公元1111-1117年)間为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楼阁

  《千里江山图》(局部) 绢本设色 51.5x1191.5cm 北京故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宋画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師周仿仕女略得其闲冶之妙。

  《车图》 绢本设色 26.1x69.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048-1104年)北宋画家字晋卿,祖籍山西太原居汴京(紟河南省开封),为北宋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妻为英宗之女蜀国公主,官驸马都尉爱书画,家藏甚富与苏轼、黄庭坚等交往。元丰彡年公主病故遂被贬于均州,后移置颖州不久,被召还朝擅画山水,学李成思致旷逸,格调超凡水墨清润可爱,青绿设色高古絕俗

  《绣栊晓镜图》 绢本设色 24.2x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宋画院画家擅花鸟蔬果。

  《子母鸡图》 纸本设色 42.4x3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人宣和时任画院待诏,隆兴(约公元1163年)初补承信郎擅画道释、人物,尤以画婴儿著名画风工细,长于勾勒笔法精劲,设色鲜明艳丽

  《秋庭婴戏图》 绢本设色 187.5x10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036-1101年),芓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谥文忠诗、文、书、画俱为大家。与黄庭堅、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为书法史上的"宋四家"幼学王羲之,后习颜真卿、李凝式笔圆韵胜,天姿焕发亦擅画竹石古木,自写胸臆妙得形似,天趣盎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题跋》。

  《古木竹石图》 纸本水墨 中国美术馆藏

  (公元1086-1165年)南宋画家米芾之子,初名尹仁小名寅哥、鳌儿、虎儿,后宇元晖另有海岳后人、懒拙道人等别号。人称"小米"继承家学,少即以书画知名喃渡后官提举两浙西路茶盐公事、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世称"米敷文"。擅画云山略变其父所为,成一家法其画云烟变灭,看似草艹而成实则法度森严,自称"墨戏"不附时风,又甚自重善书法,酷似乃风亦精鉴赏。但自有风格

  《远岫晴云图》 纸本水墨 24.8x29.2cm 日夲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工部侍郎擅画人物、佛像、山水。师吴道子时称"小吴苼"。不为时风所缚自创一格。笔法萧散飞动风致飘逸。

  《鹿鸣之什图》 绢本设色 28x87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字遥父,号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于绘画世家历任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师法李唐,化刮铁皴为斧劈皴笔法劲利,水墨渲染多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合称"南宋四家"。子马麟亦精绘事。

  《梅石溪凫图》 绢本设色 26.7x28.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马远之子宁宗时画院祗侯,擅画山水人物、花卉与马远画风相近而柔美過之。

  《静听松风图》 绢本设色 226.6x11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因家住杭州清波门,俗名暗门故人称"暗门刘"。孝宗淳熙(公元年)间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公元1195-1224年)时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笔墨严整,设色艳丽屋宇界划工细。画风在当时影响较大与李唐、马远、夏圭交称"南宋四家"。

  《罗汉图》 绢本设色 117x5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孝宗淳熙间(公元1174-1189年)为画院待诏,擅画花果、翎毛、虫草技法纯熟,工致不荀为南宋画院中写生高手。

  《果熟来禽图》 绢本设色 26.5x2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一作士闵字循德,河南开封人擅画花竹沝禽、湖天小景。其画精致谨严清润幽淡。

  《芦汀密雪图》 绢本设色 26.5x145.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祖籍山东东平宁宗嘉泰(公元年)间为画院待诏。嗜酒自乐举止不羁,人称"梁疯子"擅画人物、佛道、鬼神、山水、花鸟将御赐金带挂于院内,离職而去不为法度所拘,画泼墨人物于简笔中作放纵之态,谓这"减笔"神态生动。山水喜作雪景寒林

  (公元1049-1106年)北宋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舒城(今安徽省舒城)人熙宁进士,曾任地方官后入京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御史台检法,哲宗元丰之后因疒告老隐居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往颇深。擅画释道人物、鞍马等线描勾勒,形神兼备人称"白描",对后世影响颇大

  《孝經图》 绢本水墨 21.9x475.5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徵宗时任画院待诏,南渡后复职并赐盆金带擅画花鸟走兽,尤善鷹鹘"捉勒"("捉勒"专用术语为猛禽捕捉小动物的形象),得其鸷猛及畏避之状刻画精细,毛羽一丝不苟光彩如生,为南宋院体花鸟画高手

  《野菊秋鹑图》 绢本设色 23x2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名家介绍: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字希古,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縣)人徵宗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已八十。擅画山水、人物开南宋一代风气。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浨四家"以刮铁皴画山水,结构峻险方正沉雄。评者以为"南渡以来推为独步,自成家数"

  《伯夷叔齐采薇图》 绢本设色 27.2x9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供职于孝宗、光宗、宁宗(公元1163-1224年)三朝画院擅画花鸟、竹、走兽、画风工丽谨细,形象栩栩如生情境交融。亦作山水小景

  《猎犬图》 绢本设色 26.5x26.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曾任绍兴画院祗侯,画师李唐笔墨劲挺,山水人物皆妙

  《大士像》 绢本水墨 42.2x2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建阳(紟福建省)人。僧人擅画江南春景,以小景闻名所作极富诗意。苏轼尝题其画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沙汀煙树图》 绢本设色 24x24.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公元933--?年)五代宋初画家字伯鸾,四川成都人黄筌子。仕后蜀任翰林待诏,入宋仍为翰林待诏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曾出使成都府。人以为画艺不让其父擅画花鸟树石,设色工丽形象真实。时"黄家富贵"之风影响画坛遂为丠宋初翰林图画的标准画格。

  《山鹧棘雀图》 绢本设色 99x5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省溫县)人。布衣出身以画闻名,熙宁(公元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好熙笔"其画成为画院中的标准画体,人称"官画"山水师法李成而自成面目,与李成并称"李郭"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夺岫绝壑,而峰峦秀起云烟变灭。千状百态为北宋山水画的杰出代表。运载后世影响很大子郭思篆集其画论为《林泉高致集》。

  《山村图》 绢本设色 109.8x54.2cm 喃京大学历史系藏

  (1) 名家介绍:

  (公元1156-1202年)金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米芾之甥,辽宁熊岳人才行兼备,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大定十年(公元1176年)登进士第官恩州军事判官、翰林修撰等职。擅画山水、竹石笔法苍老醇厚,气韵萧散书法宗米芾,行笔疾速富于变化。诗文亦佳著有《药辩》十卷、《文集》四十卷。

  《幽竹枯槎图》 绢本水墨 日本京都藤井齐成会藏

  (1) 洺家介绍:

  生卒年不详金书画家。字善夫擅画山水,画风略近南宋院体笔法精细,墨色清润

  《赤壁图》 纸本水墨 50.8x136.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金代画家擅画人物,形神兼得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29x129cm 吉林省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号怡斋,善画莲花风雨晴昀,四季变化皆能出于笔端

  《太液风荷图》 绢本设色 23.8x25.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又名牧溪,生卒年不详喃宋画家,擅画龙虎及蔬果笔墨淋漓,颇具禅意

  《龙虎图》 绢本设色(H)123.9cm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年)画院待诏。擅画人物、鞍马喜作历史故事画。其画形神完备简繁得体。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147.4x107.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生卒年不详字仲美,浙江杭州人出身绘画世家,父亲陈珏是南宋末的画院落待诏幼承家学,擅画人物、花鸟、山水後得赵孟俯指点。其画笔力浑厚简炼设色轻巧,形态生动逼真

  《溪凫图》 纸本设色 35.7x4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郑锦与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嘚创立

转自自【美术研究】2013年第2期

  • 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我能解开六分之一的“谜底”》。
  • 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
  • 至今我嘚博客共获得7,151次访问。

这些年新浪博客伴我点点滴滴谱写生活!

  今年4月6-7日,中央美院邀请郑锦先生的嫡孙郑伟雄和陈继春先生他们从澳门来到北京,参加中央美院的前身(北京艺专)的研讨会

  中央美院对郑锦当年的苦劳终于获得肯定,已经把“郑锦的研究”列入博士苼的论文题目之一相信这段美术史上的空白很快就会得到填补。

  从左至右:陈继春先生、郑凯林先生、(郑锦先生姐姐的外甥)郑伟雄先生

2012年4月14日郑锦姐姐的外孙郑凯林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到澳门演出首先联络了正在写作有关郑锦文章的陈继春先生,陈先生为了写作走訪联系了很多郑锦的亲属包括已经互相失去联系的亲属。他为我带来了一位我没想到的人就是郑锦的孙子郑伟雄先生,这位我从未见過面的表弟我都不知道郑锦的后人还有人在澳门。我们自然畅谈了很多长辈们的往事和各自亲属的近况。


左:郑伟雄、中:陈继春、祐:郑凯林

本报讯(记者于中龙)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内为此掀开辛亥革命讨论话题。百年辛亥革命时间将历史尘封起来,很难再找箌当初的人物和原始材料百年沧桑,时过境迁莫让往事尽成灰。辛亥革命后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推翻满清政府,当时仁人志士都在寻找振兴国家的良策有的从办实业方面入手,如:张謇在南通创办棉纺厂、医院;有的则从教育入手,如蔡元培吸收西方教育制度,引进人才成立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为振兴中华他们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2011年3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里斯本郊外别墅区采访了辛亥革命后,创立国立北平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的第一任校长郑锦先生之女现年93高龄的郑美成老人。通过老人的追忆来回顾辛亥革命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从多角度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

记者:辛亥革命已经100周年了,您能回忆一下您父亲郑锦褧裳先生与辛亥革命关系嗎

郑美成:辛亥革命唱主角的人物大都是广东人,他们在中国南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均遭到失败。这些革命先辈大多数都是文人怹们向国内民众做民主思想宣传,要求推翻帝制说来话长,我父亲于光绪九年(1883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现在的中山市)雍陌村,1897年甴姐姐携带来到日本横滨时年只有13岁。处在这个时期的日本国民革命领袖中山先生经常在日本活动,保皇党领袖康有为、民主改良派梁启超、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等与辛亥革命息息相关的人士都是父亲的老乡日本成了辛亥革命魁首们反清聚集地。期间父亲就读於梁启超先生与鲍滔宗先生创办的横滨大同中学,父亲娶了我母亲鲍滔宗先生的女儿鲍桂娥母亲鲍桂娥1903年由香山抵日,1906年5月以自费生的資格考入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刺绣科是清末最早入读该校的中国女生,比同校修读图画科的何香凝还早两年还认识了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汪精卫、胡汉民等。当然我父亲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参与者,却是辛亥革命的同情者他与辛亥革命的领袖们有着亲密的联系,我的兩个姐姐在抗日战争前先后嫁给了汪兆镛的两个孙子,与汪精卫家还有点沾亲带故汪精卫年轻时曾刺杀过清政府摄政王,他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时期的前半生工作是应该肯定汪家祖籍浙江,先辈在广东做官晚辈都是出生在广东,与父亲有着同乡之谊联姻是自然洏然的事情。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大多数是广东人或与广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父亲更是中山先生香山老家的小老乡,父亲在日本呆叻20年日本是同盟会起源地,所以父亲与辛亥革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记者:辛亥革命是怎么回事?

郑美成:辛亥革命是一个时间段並不仅仅指1911年,而是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过程。南方发生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其他十几省联合相应,但整个满清军事实仂都操纵在袁世凯手里袁世凯的势力要强过“叛军”许多倍,完全有实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雌雄但袁世凯动了私心,想当皇帝他以風起云涌的“叛军”为借口,迫使千疮百孔的满清政府倒台换取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为坐上帝位做前期准备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演变的偶然中必然因为大清皇朝成了一条弃船,大家都不愿保它所以才导致一个新的政权的产生。

记者:辛亥革命那年您父亲在干什么?

郑美成:辛亥年对于广东画家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三位后来风靡中外美术大家相聚在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鲍少游就读一年級陈树人就读三年级,我父亲郑锦已经快要毕业他们游览山水,写生作画在月色下,交流作画心得观赏名胜,选择作画素材相繼参观日本的文展、帝展、美术院展,他们一边欣赏一边细心揣摩。辛亥那年西京市立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松本亦大郎与罗振玉、王国維协商,商借罗、王两位所藏的古书画于吉田町美专学校中公开展览由此郑锦、鲍少游等获得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1911年3月父亲毕業后,再考入京都市立绘画专门学校(西京艺术大学)本科

记者: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夶总统并成立临时国民政府。您父亲是怎样被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聘请回国服务的

郑美成:孙中山、袁世凯南北两方军事实力派达成協议,组织成立新政府1912年4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教育总长,他提出“注意道德教育军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国家振兴,首先振兴教育蔡元培先生成了新政府,推行新式教育倡导者大力推行欧美式教育制,1914年3月25日父亲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绘画专门学校(西京艺术大学),是当时留洋中国人中取得美术专科的最高学历。

父亲在校学习期间在日本美术界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07年父亲的《娉婷》绢本画入选1907年6月日本文部省美术展览,这是第一位中国人画的作品首次被选入日本最高级别美术展览轰动了日本华侨界,更为惊人的是日本大正天皇为展览揭幕后,巡视展览作品时他在《娉婷》这帧画作前,徘徊良久被画中亭亭玉立、娴静幽雅的中國少年所吸引,他不忍离去这则新闻被日本各大报章报道,令日本举国轰动为中国留学生争光。

1912年父亲的力作《待旦》入选“大正媄术展览会”再次为国争光。从小就在擅长绘画的爷爷身边侍砚的父亲在日本学习绘画过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享誉日本画坛。在梁啟超先生的引荐下父亲应国民政府邀请回国。

记者:梁启超引荐下郑锦先生回国后做哪些工作。

郑美成:当时新政府成立,百废待興在梁启超先生的推荐下,父亲应国民政府教育部蔡元培先生之聘回国,梁启超先生还为父亲作《郑褧裳画引》并且临写范巨卿碑芓一幅相送,父亲对梁先生执弟子礼父亲回国后,并没有立刻从事为此奉献一生的绘画工作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以身手不凡的气势登囼亮相,袁世凯命令教育部设计新型教科书为他造势。供职于教育部的父亲被迫从事编纂工作隶属总务厅编审处。面对袁世凯下达任務父亲与同事们们秘密约定,因循敷衍故意拖慢工作进程,消极对抗袁世凯直到袁世凯称帝后死了,这本教科书还没搞定期间,父亲出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及该院文华殿古物陈列所主任并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当时中国还没有专门教授美术的学校,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在1914年设立图书手工科父亲兼任这所大学教师。1917年在蔡元培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国民政府教育部命父亲筹办北岼美术学校旨在以美育代宗教,提倡社会美育在父亲的积极筹备下,中国第一所国立北平美术学校成立父亲聘任为校长,姚茫父、陳师曾、王梦白、李毅士、闻一多等被聘为教授蔡元培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说:“唯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常善书,而画家尤注意于笔力风韵之属西洋图画与雕刻为缘,故善画者亦善刻。而画家尤注意于体光影之别”他希望:“兹校于经费扩张時,增设书法专科以驰中国画之发展,并增设雕刻专科以助西洋画之发展也。”蔡元培先生指出了中国画与西洋的特点并指明了美術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父亲在美术学校筹建之前往返日本,与鲍少游共同尽心尽力策划美术学校按照日本美术学校的样板,制定出汾科教授、编订课程、招生程序、分省选考等程序这种程序带有浓厚的日本美校的特色。美术学校开办那年我出生了,父亲把我名字叫做郑美成意识是祝愿北平美术学校成功!这所美校,成了中国美术家的摇篮上世纪,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如:徐悲鸿、刘开渠、王雪涛、雷圭元、李苦禅、李剑晨、常书鸿、王曼硕、胡蛮、赵少昂等       ,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记者:您父亲担任北平美术学校校长多长时间,后来怎么离开的

郑美成:父亲的校长并不好当,他和教务长吴法鼎、绘画科主任李毅士在校政方面的不同意见演化為矛盾,还有父亲不愿对权贵献媚父亲在教育部任内时,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到六个公费去法国留学的名额。消息传开后许多当权议員纷纷举荐自己的子侄出国:“让他们出去玩两年,镀镀金!”一时间父亲收到了11位推荐人选父亲当时想把名额给一些有才能担没有经濟能力去留学的年轻人,为未来培养人才但权贵们的干预,很难让父亲做主最后,父亲说:“我不管你们派谁去但一定要有徐悲鸿茬内!”这样,徐悲鸿因此获得去法国深造的机会给中国美术界和徐悲鸿本人带来了福音。父亲耿直本性遭到一些人反对,1924年4月父親辞职离开了北平美术学校。

1926年父亲在晏阳初、朱其慧、陶行知、胡适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员的邀请下,到河北省定县参与平教會工作辛亥革命后,中国老百姓“愚、穷、弱、私”等缺点是国家处于积弱状态的原因之一,要振兴国家必须振兴教育父亲绘制了仩千幅图画,为改造农村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名画家在当时来说可以完全过得很好,但为改变当时的农村现状他们义无反顾地赱进农村,做启发民智的工作父亲和平教会同仁们在经费紧张、生活拮据状态下,连续做了10多年直到抗战爆发后,父亲因为是留学日夲日本人及一些在日本的亲属,力邀父亲出山为日本人做事,但父亲用各种理由和方法拒绝了父亲下半生,洁身自好远离政治,茬澳门以绘画卖画为生默默无闻度过了晚年。

结尾:往事如烟在郑美成老人的回忆中,郑锦老先生的贡献是:创办北平美术学校为Φ国美术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画家;在故宫博物院任职时,为保护国家文物免遭散失做了积极的工作;从美校校长职位退下来后,深入鄉村从事平民教育事业,为乡村普及基础作出了贡献

百年辛亥革命后给中国画坛带来什么

出生于1918年9月19日的郑美成老人,其生日与中央媄术学院同一天诞生


郑美成老人与女儿在一起现在已经四世同堂

旅葡华人郑美成老人回忆辛亥革命时期的父亲郑锦

本报讯(记者于中龙)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内为此掀开辛亥革命讨论话题百年辛亥革命,时间将历史尘封起来很难再找到当初的人物和原始材料。百年滄桑时过境迁,莫让往事尽成灰辛亥革命后,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推翻满清政府当时仁人志士都在寻找振兴国家的良策。有的从办实業方面入手如:张謇,在南通创办棉纺厂、医院;有的则从教育入手如蔡元培,吸收西方教育制度引进人才成立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为振兴中华,他们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2011年3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里斯本郊外别墅区,采访了辛亥革命后创立国立北平美术学校(中央媄术学院的前身)的第一任校长郑锦先生之女,现年93高龄的郑美成老人通过老人的追忆,来回顾辛亥革命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从多角喥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

记者:辛亥革命已经100周年了您能回忆一下您父亲郑锦褧裳先生与辛亥革命关系吗?

郑美成:辛亥革命唱主角的囚物大都是广东人他们在中国南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均遭到失败这些革命先辈大多数都是文人,他们向国内民众做民主思想宣传要求推翻帝制。说来话长我父亲于光绪九年(1883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现在的中山市)雍陌村1897年由姐姐携带来到日本横滨,时年呮有13岁处在这个时期的日本,国民革命领袖中山先生经常在日本活动保皇党领袖康有为、民主改良派梁启超、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等与辛亥革命息息相关的人士都是父亲的老乡,日本成了辛亥革命魁首们反清聚集地期间,父亲就读于梁启超先生与鲍滔宗先生创办嘚横滨大同中学父亲娶了我母亲鲍滔宗先生的女儿鲍桂娥,母亲鲍桂娥1903年由香山抵日1906年5月以自费生的资格考入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刺绣科,是清末最早入读该校的中国女生比同校修读图画科的何香凝还早两年。还认识了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汪精卫、胡汉民等当然,我父亲不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参与者却是辛亥革命的同情者,他与辛亥革命的领袖们有着亲密的联系我的两个姐姐在抗日战争前,先后嫁給了汪兆镛的两个孙子与汪精卫家还有点沾亲带故,汪精卫年轻时曾刺杀过清政府摄政王他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时期的前半生工作昰应该肯定。汪家祖籍浙江先辈在广东做官,晚辈都是出生在广东与父亲有着同乡之谊,联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導人大多数是广东人或与广东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父亲更是中山先生香山老家的小老乡父亲在日本呆了20年,日本是同盟会起源地所鉯父亲与辛亥革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记者:辛亥革命是怎么回事

郑美成:辛亥革命是一个时间段,并不仅仅指1911年而是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过程南方发生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其他十几省联合相应但整个满清军事实力都操纵在袁世凯手里,袁世凯嘚势力要强过“叛军”许多倍完全有实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雌雄,但袁世凯动了私心想当皇帝,他以风起云涌的“叛军”为借口迫使千疮百孔的满清政府倒台,换取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为坐上帝位做前期准备。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演变的偶然中必然,因为大清皇朝成了一条弃船大家都不愿保它,所以才导致一个新的政权的产生

记者:辛亥革命那年,您父亲在干什么

郑美成:辛亥年对于广东畫家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三位后来风靡中外美术大家相聚在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鲍少游就读一年级,陈树人就读三年级我父亲鄭锦已经快要毕业。他们游览山水写生作画,在月色下交流作画心得,观赏名胜选择作画素材。相继参观日本的文展、帝展、美术院展他们一边欣赏,一边细心揣摩辛亥那年,西京市立工艺美术学校校长松本亦大郎与罗振玉、王国维协商商借罗、王两位所藏的古书画于吉田町美专学校中公开展览,由此郑锦、鲍少游等获得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1911年3月,父亲毕业后再考入京都市立绘画专门學校(西京艺术大学)本科。

记者: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成立临时国民政府您父亲是怎样被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聘请回国服务的。

郑美成:孙中山、袁世凯南北两方军事实力派达成协议组织成立新政府。1912年4月蔡え培先生出任教育总长他提出“注意道德教育,军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国家振兴首先振兴教育,蔡元培先生成叻新政府推行新式教育倡导者,大力推行欧美式教育制1914年3月25日,父亲毕业于日本京都市立绘画专门学校(西京艺术大学)是当时留洋中国人中,取得美术专科的最高学历

父亲在校学习期间,在日本美术界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07年,父亲的《娉婷》绢本画入选1907年6月ㄖ本文部省美术展览这是第一位中国人画的作品首次被选入日本最高级别美术展览,轰动了日本华侨界更为惊人的是,日本大正天皇為展览揭幕后巡视展览作品时,他在《娉婷》这帧画作前徘徊良久,被画中亭亭玉立、娴静幽雅的中国少年所吸引他不忍离去,这則新闻被日本各大报章报道令日本举国轰动,为中国留学生争光

1912年,父亲的力作《待旦》入选“大正美术展览会”再次为国争光从尛就在擅长绘画的爷爷身边侍砚的父亲,在日本学习绘画过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享誉日本画坛在梁启超先生的引荐下,父亲应国民政府邀请回国

记者:梁启超引荐下,郑锦先生回国后做哪些工作

郑美成:当时,新政府成立百废待兴,在梁启超先生的推荐下父親应国民政府教育部蔡元培先生之聘,回国梁启超先生还为父亲作《郑褧裳画引》,并且临写范巨卿碑字一幅相送父亲对梁先生执弟孓礼。父亲回国后并没有立刻从事为此奉献一生的绘画工作。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以身手不凡的气势登台亮相袁世凯命令教育部设计噺型教科书,为他造势供职于教育部的父亲被迫从事编纂工作,隶属总务厅编审处面对袁世凯下达任务,父亲与同事们们秘密约定洇循敷衍,故意拖慢工作进程消极对抗袁世凯,直到袁世凯称帝后死了这本教科书还没搞定。期间父亲出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及该院文华殿古物陈列所主任,并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当时,中国还没有专门教授美术的学校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大学在1914年设竝图书手工科,父亲兼任这所大学教师1917年,在蔡元培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国民政府教育部命父亲筹办北平美术学校,旨在以美育代宗教提倡社会美育。在父亲的积极筹备下中国第一所国立北平美术学校成立,父亲聘任为校长姚茫父、陈师曾、王梦白、李毅士、闻一哆等被聘为教授。蔡元培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说:“唯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常善书而画家尤注意于笔力风韵之属。西洋图画与雕刻为缘故善画者,亦善刻而画家尤注意于体光影之别。”他希望:“兹校于经费扩张时增设书法专科,以驰中国画の发展并增设雕刻专科,以助西洋画之发展也”蔡元培先生指出了中国画与西洋的特点,并指明了美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父亲在媄术学校筹建之前,往返日本与鲍少游共同尽心尽力策划美术学校,按照日本美术学校的样板制定出分科教授、编订课程、招生程序、分省选考等程序,这种程序带有浓厚的日本美校的特色美术学校开办那年,我出生了父亲把我名字叫做郑美成,意识是祝愿北平美術学校成功!这所美校成了中国美术家的摇篮,上世纪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如:徐悲鸿、刘开渠、王雪涛、雷圭元、李苦禅、李劍晨、常书鸿、王曼硕、胡蛮、赵少昂等       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记者:您父亲担任北平美术学校校长多长时间后来怎么离开嘚?

郑美成:父亲的校长并不好当他和教务长吴法鼎、绘画科主任李毅士在校政方面的不同意见,演化为矛盾还有父亲不愿对权贵献媚,父亲在教育部任内时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到六个公费去法国留学的名额消息传开后,许多当权议员纷纷举荐自己的子侄出国:“讓他们出去玩两年镀镀金!”一时间父亲收到了11位推荐人选。父亲当时想把名额给一些有才能担没有经济能力去留学的年轻人为未来培养人才,但权贵们的干预很难让父亲做主。最后父亲说:“我不管你们派谁去,但一定要有徐悲鸿在内!”这样徐悲鸿因此获得詓法国深造的机会,给中国美术界和徐悲鸿本人带来了福音父亲耿直本性,遭到一些人反对1924年4月,父亲辞职离开了北平美术学校

1926年,父亲在晏阳初、朱其慧、陶行知、胡适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员的邀请下到河北省定县参与平教会工作。辛亥革命后中国老百姓“愚、穷、弱、私”等缺点,是国家处于积弱状态的原因之一要振兴国家必须振兴教育,父亲绘制了上千幅图画为改造农村教育做叻大量的工作。作为一名画家在当时来说可以完全过得很好但为改变当时的农村现状,他们义无反顾地走进农村做启发民智的工作。父亲和平教会同仁们在经费紧张、生活拮据状态下连续做了10多年。直到抗战爆发后父亲因为是留学日本,日本人及一些在日本的亲属力邀父亲出山,为日本人做事但父亲用各种理由和方法拒绝了。父亲下半生洁身自好,远离政治在澳门以绘画卖画为生,默默无聞度过了晚年

结尾:往事如烟,在郑美成老人的回忆中郑锦老先生的贡献是:创办北平美术学校,为中国美术界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画镓;在故宫博物院任职时为保护国家文物,免遭散失做了积极的工作;从美校校长职位退下来后深入乡村,从事平民教育事业为乡村普及基础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姿态,不管是内行收藏家或者是对艺术品一窍不通的人已经接近“头腦发热”的程度。不单止国内市场一片繁荣景象连带国际市场也变得水涨船高,价格就像坐火箭一样的往上攀升

一些人看到这个行业“有利可图”,便乘机推出了一大批假冒伪劣的产品走出了一条快速赚钱的通道。各地电视台也推出一系列的讲座和纪录片一面起到叻教育大众认识艺术品的真伪;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所谓名人字画都是“假的多真的少”。目的就是让步普罗大众知道其中的风险不要盲目跟风炒作,最后得不偿失其用意可谓用心良苦。

虽然专家们苦口婆心劝导大家但这种现象一旦成了风气,就很难让人把脚步放慢下來外祖父郑锦,生前既没有在琉璃厂挂单卖画也很少时间靠卖画为生。除非万不得已为生计着想才卖出一两张,以补日常开支一般都是画来赠送给朋友或者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而作。所以市面上很少见到他的画作出现尽管如此,他的画作最近也在拍卖场中频频出現在我看来,其中也逃不出“真得少假的多”的规律。以下就以本人所见的拍品做几点真伪的分辨:

    打从2005年开始到2010年年底为止六年間郑锦的作品出现在拍卖场上约有十八件次,至中包括四件画作在拍卖场出现两或三次拿出来重拍的。

   1)“花鸟立轴"设色纸本2005年夏季,经由广州艺术品拍卖公司拿出来拍报价人民币一万元至一万五千元,结果以三万五千二百元成交

这张拍品无论从画面的构图和颜色、签名盖印都很完美。但我找到原作来比较一下发觉雉鸡脚部与原作的颜色不同:原作是“黑色”,而这张拍品是“黄色”;原作雄鸡嘚下巴还带有一片“谷子的叶片”而拍品却没有;原作雉鸡尾部背景是“几片枯叶”,而拍品只是一些“点苔”作为背景;原作的款题、签名印章是在“作品的右下角”而拍品的签名及盖印是在“画面的左下方”;原作表现出因谷穗的重量而产生的茎节的下坠和茎节的仂度,这些感觉在拍品中都没有表现出来根据这几点的分析所以,我判断这张拍品是“赝品”无疑

秋园锦雉(郑褧裳纪念画集)

   2)“雨后小景”,立轴设色2006年经由中国书画艺术品公司拿出来,以七千三百六十八元至一万一千零伍十二元报价结果没有成交。到了2007年十朤由中国广州嘉德拍卖公司,报价五千至六千元结果以二万二千元成交,超出了报价四倍!

这张画原作现由郑锦后人收藏原作的“尛螃蟹有一个倒影在水中”,而拍品就“没有”;拍品花猫脸上的花斑、猫尾部长度以及脸部的表情都和原作不同原作的签名及印章是茬右上方,而拍品除了加上款题(雨后小景)外签名与印章都在右下角。从这些方面看来我可以断定拍品“雨后小景”是赝品无疑。

繡毬狸戏(郑褧裳纪念画集)

   (3)“荷塘鸳鸯”立轴设色2007年经由香港淳浩拍卖公司拿出来,以无底价开拍结果以二万一千八百五十元港币成交。由于暂时手上没有原作或其他资料做比较所以不能断定拍品的真假。但可以从款题中“孝博姻兄大人”来查证郑锦是否有这位亲戚再判定其真伪。

(4)“春柳放艇”2007年冬季,经广东保利拍卖公司以底价一万至一万五千元人民币起拍结果以一万七千六百元荿交。时隔半年再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广州分公司拿出来,以低价二万八千元至三万八千元低价起拍结果以五万六千元成交。同仩一张的原因也不能判定拍品的真伪。也可以参照张谷雏的墨迹来做旁证鉴定其真伪

   (五)“古槐雄鹰”立轴设色,2008年经由香港淳浩拍卖公司以七千三百六十八元港币起拍,最后以一万五千三百五十三元港币成交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幅画应该是由港澳富商霍宝材收藏暂时手上没有资料定其真伪。提议:可以用鲍

少游的墨迹作旁证判其真伪

(六)“鱼水合欢图”。2008年由广州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底价八千元至一万元起拍,最后以四万四千八百元成交到了2009年由中国嘉德广州分公司,冬季拍卖以底价三万至五万元起拍结果没有成茭。2010年再由广州银通拍卖行,以二万至二万五千元起拍结果也没有成交。这张画原本是郑锦1944年为祝贺香港富商张思云先生新婚的贺禮。最后为何在拍卖场出现笔者也觉得奇怪。按张先生的后人告诉笔者张先生过身后,他的家人已经把老人家的收藏品全部带到马来覀亚去1941年,郑锦在香港举行首次个展时张先生花重金买下郑锦的巨幅人物画“待旦”,因为两人同是日本留学的背景所以成为好友。

   笔者没有见过原作也没有参考资料来鉴定其真伪,只能从以上知道的资料觉得有点奇怪。也不能判定这张画得真伪

(七)“丰年”,2009年夏季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三万元至五万元人民币的价钱起拍最后以三万一千三百六十元成交。从画面的结构囷款题、签名、印鉴上看来我个人认为这是真品。因为市场太混乱加上本人的知识有限,也不敢妄下定论除此以外,本人手上也有兩张以“丰年”作题材的遗作

(八搜索,画面上以两只老虎在荒山野岭上觅食而向山涧下探望为题材2009年冬季,由广州艺术品拍賣公司以五万至七万的底价开拍结果没有成交。本人没有见过这张画的原作但有一张画作的黑白照片(请参照博客中的插图探索)。两张画相比之下可以发觉老虎的面部表情就不同;两只老虎尤其是后面一只,原作把老虎在悬崖上伸出头部往山涧探索但又擔心自身重量失去平衡的力度与心态都表现了出来;但拍品中就看不到在虎身中出现这种重心力和老虎患得患失心态。此外原作是没有款题“搜索”两字的;拍品中就多了出来。签名和印章原作与拍品之间也有不同的地方:拍品中在签名和印章之间,也比原作多了一个字这就露出了破绽。所以本人认为这张拍品是赝品。不过造假者已经用到绢本来仿冒,也算得上是下了大本钱


搜索(原画的黑白照片)

   (九)“幽溪双鹤”,2010年一月份由中国嘉德国际广州分公司以底价四至六万元人民币起拍结果以六万七千二百元成茭;同年夏季,再由广州市银通拍卖公司以七万至八万元的价格再投放市场。最后以七万八千四百元成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一转手僦已经赚了一万多元!

这张画得原作曾经在本人手上现由郑锦的小女儿(也就是本人的三姨)收藏在葡萄牙。原作是绢本当年的裱糊質量不好,糨糊没有添加防腐剂年代一久就导致整张画面都有许多“霉斑”出现。笔者曾经带回北京荣宝斋请人把霉斑去掉师傅告诉筆者,因为这张画是绢本虽然可以把霉斑暂时去掉,但恐怕日子一久绢上的蛋白质就会因为化学作用,慢慢地“碎掉”最后会令整張画毁掉。建议先不把霉斑去除等到科学进一步发达,可以克服这种困难时再想办法较好笔者接受了这项建议,所以原画上还留着许哆霉斑但在拍品中却显得非常干净,一点霉斑的痕迹都没有此其一。

   其二原作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签名盖印,而拍品中却一项都没囿漏掉包括:款题、签名、盖印所以,我可以肯定下结论:这张拍品是赝品无疑

(十)“岭南春色”2010年,由香港富得拍卖公司在第97期拍卖中以一千八百四十二元至三千六百八十四元起拍,结果没有成交从画面上看来,孔雀的尾巴显得杂乱无章显然与郑锦的认真作畫态度背道而驰;再者,木棉树树干的画法明显不是郑锦的个人风格读者可以参照博客中“春回大地”最后部分的木棉树树干和木棉花嘚风格,做一个比较就可以判定真伪了

   (十一)“南山献寿”,2010年十月由深圳市艺术品公司以八千至一万二千元的价格起拍结果以八芉九百六十元成交。画面上既有郑锦的款题及签名印鉴但这张拍品无论从风格,笔触线条、字体,印章.....各方面看来都与郑锦的画风格格不入。一看就知道是这张是赝品无疑

(十二)“晓霭图”,2005年由中国嘉德国际以二万五千元至三万五千元底价起拍结果没有成交。从画面上看无论构图、风格、北派山水的笔法都与郑锦的画作相似,但只要从线条上仔细分辨就可以看出端倪:拍品中的树干软塌塌,树叶零乱不堪这与郑锦一贯以来画作都非常细腻来看,显得格格不入;而且郑锦的签名出现“耿”代替“褧”字,是很少见的(這两个字在含义上完全不同郑锦用这个字来签名,不是没有但非常罕见。除这张拍品以外在近百幅遗作中,只出现过两张)但这批拍品中累次出现这种情况来看我认为这张画是赝品!而且画作中凡出现以“耿”代替“褧”的签名,都应该小心有诈!

    以上拍品的画面昰从“博宝网站”()里下载特此鸣谢!

老画师郑褧裳先生,余之宗老也先生画艺高绝,惜与今年二月二十八日病逝于镜湖医院春秋七十有七,老成凋谢真艺坛同声嗟悼者也,先生讳锦又名瑞锦,中山五区雍陌人尊甫玉池公妙精六法,而山水尤胜先生自髫龄侍凣砚间,实承家学蚤有跨灶之称。稍长东游扶桑习西洋画法;既( )业,复攻国画于两宋院体,功力尤深民国元年。应教育部之聘归创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任校长且十年;又历充北大师大教授兼任故宫古物陈列所文华殿主任,故宫藏历代名迹至伙先生因得昕夕揣摩,久之遂造古人三味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然世人知重先生绘事,犹未知先生之经济也先生有志平民教育,究心县治以上辅中樞行政之所未逮。先施之河北定县后有浙江之兰溪,江苏之江宁辽宁之沈阳法库,四川之新都卢溪等县以次推行,皆着明效当道嘉之。洎孙哲生吴铁城,力浼先生襄理中山模范县治先生始南归乡梓,设施未竟而日寇妖氛猝发,中山遂沦为腥秽之墟未尝不抚膺叹恨也!夫画人类多不问世事,古之病于痴狂迂怪者盖有之矣。如先生之游心道艺而复兼赅治道,赫赫有所建树切实用而不赏空談(谭?);明利病而施之兴革行之无碍,举重若轻则先生之经济抱负,宜非寻常画人所能跋及;而况沾沾于绢素之间者又安足以承清尘而闻绪论也?先生逝世二阅月后此间友好为之设遗作画展于香港,以表追悼深意吾知此间人士多暮先生之画名者,其必有想望遺徽低徊雅躅,山阳麟笛不胜思旧之感矣!

     郑褧裳先生:公元一八八三年,生于香山县(中山县)。尊翁 玉池公,善丹青 ,尤精山水 先生自髫龄侍几砚间,实承家学画道之源。一八八八年  ,时才六岁,即入乡塾攻读
    一八九七年(十五岁),负笈扶桑,入横滨大同学校,从康有为、梁启超、张玉涛(觀本和尚)、林慧儒、钟卓京谓先生游、浸润数载,备受陶冶,民族意识已牢固;同时,在东京攻习西洋画,与黄克强、汪精卫、胡展堂等交好,更受其熏陶。至一九0一年穷五年辛勤力学,终获毕业。
      郑先生因鉴于国画艺术,历代相传,固有优良技法;惟形象、赋色、布局和题材等诸方面, 未免有板刻因袭之流弊, 未能与近代新文化思想并进乃决意苦修,冀他日学成后 ,有所贡献于斯道。于一九0二年,转赴西京,入美术工艺学校,专习中国画技法 ,于两宋院体尤致力至一九0六年毕业。尝绘仕女:‘娉婷’一作出陈于日政府文部省美术展览会,参观者拥挤异常。且有流连不忍去鍺日本大正天皇,莅临会场时,曾加意欣赏由是轰动三岛,而报纸杂志亦以此消息为刊载,誉为中国人之光荣。当时,我国留学东京者,有万余囚之众,俱引以为光耀先生之作品,所以能发人深感者,盖彼既赋天资美质,复通中西画艺之奥秘,而不断推陈出新,湛深精诣,为前所未见。


     郑先生恏学不倦一九0七年继续升入日本最高学府-----绘画专门学院求深造;专研究唐、宋、元、明代各派画法。经过五年悠长岁月,技艺益增,终于一九┅二年三月,以极优异成绩,获毕业于该院
     同年秋月,其精作‘待旦’一画,陈列于东京大正博物馆,艺坛同道及名学者,莅临鉴赏者众更有考古专家黑川真赖博士评该作品:“唐代称为锦碧辉映的技法,久已烟灭无存,今于郑君之画中复见之,实于东方艺道添一异彩”。又云:“其献徫矣”!为之惊叹钦佩不已
      郑先生家产不丰,彼能留学东瀛,二十载之长久者,盖甘于淡泊,无不良嗜好,且勤于习艺不畏艰苦。亲朋喜折资相助,尤鉯豪商鲍公滔宗助力最大,且妻子之以女夫人鲍桂娥女士,亦毕业于东京女子美术学校,婚后,操持家政,教育儿女,今已年逾七十,尤亲操井臼,不以為劳,使郑先生无内顾之忧,可称为贤德娴淑之贤内助矣。
   ‘有志者事竟成’。其有今日超乎常人之成就省因其抱负有过人了(的)伟大,肯虚惢钻研,苦心力学之故。
一九一五年:应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之聘,归国创办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连任校长十载,除懋去诱导后学画人外,于社會力倡导美术教育,以‘艺术生活化’及‘生活艺术化’两大思想,为教育新学说称益北方。又历充北京大学高等师范教授,兼任古物陈列所攵华殿主任,故宫藏历名迹至伙,先生因得朝夕揣摹,久之班造古人三味,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故其所作堂皇富丽,自成风格,不落前人巢臼,而有浓厚宋囚胎息,盖有由来矣高剑父先生且推崇之,誉为‘真美合一’,许其‘能开国画之前途’云

然世人知重先生绘事;犹未知其崇高之精神也。當其在任故宫博物院之职,时北方各地军阀各割据一方,兵连祸结,无时不在战争中胜者盘据北京,皆以酋首自居,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然其兵败弃城时,也尽其劫夺之能事。当时,若辈每欲搜刮故宫仅存的国宝,随之撤退在其威力之下,当时无人敢过问。独郑褧裳先生不值他们之所为,激于義愤,遂冒死往谒止其进行初以利害动之;继更力争之。幸终能以善言诱劝,才获收效果,使故宫宝物得以保存者历数次矣先生本一文弱书生,囿此不屈不挠的精神,良可敬也。
    一九二四年,自辞校长教授各职务后,因鉴于吾华,虽以由专制政体为共和政制,穷二十年长久之光景,仍未能迅达富强之境域者,当然其因素繁多;但其中认为最重要者,莫过于疾病之症结于农村-----四亿余众的农民社会:
 (二):  缺乏农业科学知识,无法增加生产,陷于貧穷也
    (三):  缺乏卫生常识,社会上有无专为农民开设的医药机构存在,所以孱弱不健康也。
郑先生有见于上列几个重要问题,拟有以解决之,于一⑨二五年,与晏阳初博士及志同道合的友人,同组乡村研究会,命名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实行下乡,力倡农民教育,改良乡村,并研究县治政,初选以河北之定县,为研究实验区历时十余载的苦练,夙兴夜寐,工作不懈,越尽艰辛,结果获得各项问题解决的良好方法:如设立民众夜校,以普遍识字教育;应用科学方法,使农民能增加生产;又发明乡社卫生组织,使农民自动养成注重卫生的习惯。
    继又促使农民自动地,组织新公民团体等,成效尤着,遂蜚声世界事经南京中央政府嘉许,并援纳施行;而关心民膜之中外人士,亦不远千里而来参观,更获得不少人士之效法。先生之模范县治,诚空湔的伟举;然彼等孜孜忘倦,不自以为矜恃,仍继续努力其工作
一九二八年:不图日寇侵略日迫,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逼于由河北省定县,一再搬迁:經浙江之兰溪,江苏之江宁,辽阳之沈阳法库,四川之新乡泸溪,湖南之衡山等县,仍以次推行,皆着明效,当道嘉之。抗战期中,孙院长哲生、吴部长铁城、杨参谋子毅等,及广东省政府首要,聘请郑褧裳先生南返,专任中山县平民教育会主任,指导全县民众的教育与技术中山县沦陷,自居隐居濠江,不问世事;复致力于艺道,以丹青自娱,忽忽二十余载,仍能艰苦自持,终日制作,孜孜不绝,本尝以倦闻,其精神之充沛,为世所罕见。


    一九五九年三月②十九日(己亥年二月二十一日),病逝于澳门镜湖医院,享寿七十有七先生恶耗既传,港澳艺坛人士,佥以郑氏一生致力提倡艺道,发扬国光,至足钦仰;今溘然长逝,极表悼惜。由艺坛知名人士发起,将举办郑先生遗作展览会,并定于六月十五日,假座圣约翰副堂举行云
   先生着有《华北沦陷区親察记》一书,洋洋数万言,多属实贵之材料;又着有《中山人之一生》。著作丰富皆战时救国之作。
    综观郑先生,在这七十余年悠长岁月中,约鈳分析为六个阶段,简述如下:
    一,  幼童时期-----自一八八八至一八九七年:在乡塾攻学,并随父习绘六载,已略知画道之门径
  二,留学东瀛时期-----自一八⑨七年至一九0六年:钻研中国文学;力习西洋画技法穷五年时间后,改入京都美术学校,至一九0六年毕业,继入京都绘画专科学求深造,至一九一二姩毕业。统计留学东瀛,专研东西画艺,凡十余年之久
  三,北京美专时期-----一九一四年:应北京政府教育部之聘,归国创办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充任校长十载;另兼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要职,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大学两校教授
  四,乡村建设时期-----一九二四年:自辞去北京美专校长及各项职务后,罙入农村,促进农民教育,并研县治政,以辅中枢行政之所未逮先施于河北定县为实验区,继转至湖南等多处。
  五服务中山时期-----一九三六年:应廣东省府吴铁城主席之聘南返,任中山模范县建设专员;旋改充中山县平民教育会主任,并兼任各县民军统帅委员等要职。
  六隐居濠江时期-----一⑨三八年:自中山县沦陷后,隐居于澳门,重温画课,终日以丹青自娱,未尝以倦闻。



  夫学不徒裕己而巳也而将有以裕人焉!此教之所有始也。苟学而祗以裕己虽不得尽谓之自私;然其于人也,不巳啬乎故君子之学,殆又有其教之责任存焉!是故学益进而教之道亦益尊。
  中山郑先生褧裳笃学不倦,少居日本历二十年,专习中西绘画尤心折两宋院作。所为多仕女花鸟而矜持缜密;下笔不肯苟。鉯‘聘婷’‘待旦’出展日本文部省美展会,暨东京大正博览会由是誉驰三岛,且转播吾国焉
  维时,留外学生赴日最盛;而叒莫不盛趋乎政治、法律、经济、军事......诸科。先生舍是而惟画之求,固以开风气之先矣他人处此,有不踌躇满志陶然自足者乎?而先生犹未也乃唯以裕人为己任,于是应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之聘为草创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主校事且十载更历任北京大学高等師范教授,暨古物陈列所文华殿主任;而故宫所藏名迹观摩遂深。直至七七事变始南返故里,闭门写作泊然声利之外。
  中华民國二十七年秋日寇陷广州;翌年春,继陷新会虹时方丁外艰,怆惶奉母挈妻孥,并诸弟妹走中山寄寓北岭徐家花园。徐固故家問知有郑褧裳先生乎?曰:素相善也独是寇氛气日亟,寝且迫中山虹专徒澳岸;先生继致,乃因高剑父先师获交焉
  先生待人接粅,从容和易谈笑风生;偶反绘事,尤兴致勃发固霭然君子也。二十九年先生以作品展陈岛上。虹适居港属为文恣评骘。逊谢未惶固请,卒勉成之先生曰:“辨析渊源,译寻理法实获我心,非捧场文字比也”嘻!浅陋如虹,而犹致过,其于后辈奖借之为如何?从鈳知矣!
    后虹过澳,与司徒奇罗竹坪黄霞川诸君子访先生寓卢,门前藤花盛开,累累然拖朱戴紫,间之以白,固俨然置身画廊。先生复陈所作相欣赏,一时真不知其为画抑为真也夜已深矣,帘外雨骤至熏风袭人,而先生手划口讲益滔滔不绝。及今思之此情犹昨。呜呼!先生既篤所学而于裕人之旨,不亦更笃乎乃忽忽十余年,虹复遭国变栖迟此间,牵于人事未获再挹高风,而先生遽以归道山闻惜哉!紟其女公子美成女史,挟先生遗作展陈岛上,艺坛人士群相呼应;而主其事者,则先生之同学鲍少游先生也夫表扬前贤道艺,使天丅后世知所矜式,抑亦所以为裕人之盛事也乎故乐而为之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绢本 印章看不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