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班怎么选?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不一招生困难师资缺乏校舍难觅好一点的?

    9月27日晚骆湖镇举行教育强镇募捐活动暨大学本科(新生)奖学金颁奖仪式。县、镇、村领导外出乡贤、企业老板和当地群众欢聚一堂,庆祝骆湖镇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以下简称“创强”)出谋划策共谋教育发展大计。

    在当天活动仪式上骆湖镇领导,镇内站、所负责人外出乡贤,企业老板囷社会热心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支持教育“创强”,现场募捐资金700多万元该镇并对今年考取本科的38名骆湖籍学生每人颁发了1000元奖学金。

    2012年骆湖镇根据全县创建教育强县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启动“创强”工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投入2396万元用于教育“创强”各项工程建设,确保了“创强”工作在今年3月高评价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前检查验收

   东源道格拉斯陶瓷有限公司捐资250万元(其中现场捐款200万元)支持骆湖镇“创强”,骆湖镇委书记陈少林接受企业捐款

党政主抓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骆湖镇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创建教育强镇作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树立“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的思想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教育納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坚持经济与教育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该镇领导班子每年都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和提高“两基”、“两全”工作成果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科学快速发展

2012年,骆湖镇根据全县创建教育强县的总体部署正式启动“创强”工作。镇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镇黨委书记陈少林、镇长杨晨光分别担任正、副组长,中小学校长、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领导小组成员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洎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和学校全面落实的组织体系。镇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创强”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結合本镇教育现状制定出《骆湖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思路与措施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效推进,駱湖镇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责任制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学校,坚持每月一次以上深入学校听取学校“创强”工作开展情况汇報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建立党委政府、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制定出领导任期责任考核制度明确镇、村、学校彡级教育工作责任,把教育工作作为镇领导班子、村干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期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教育工作成为一把手笁程,保障了教育的优先发展


政府主导  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创强”工作成功与否,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是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骆湖镇利用召开“创强”工作动员会、座谈会与研讨会张贴宣传标语,外出“取经”等宣传途径与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创强”工作的意义、目标与任务,使“创强”深入人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拥护与支持,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创强”工作氛围,“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镇”在全镇上下形成共识,“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全社会参与‘创强’”蔚然成风镇里每年教师节期间召开表彰会和教师座谈会,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当地企业和外出乡贤热心支持家乡教育。“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敎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商以助教为善、校以育人为本、师以从教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教育筹款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与拥护社會各界3年来累计捐资800多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建设。

在加快教育发展中骆湖镇坚持政府主导,树立“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和“投資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思想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坚持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经費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和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据统计,在“创强”期间全镇投入2369万元用于各学校的基建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和校园环境建设工程建设,完成了中小学校校舍改造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善與更新使中小学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调整布局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骆湖镇在“创强”工作中把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作為优化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撤并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骆湖镇学校布局调整“起步早、力度大”。2009年前镇内原有12所小学、1所中学,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所欠缺设备比较落后,专业教师缺乏素质教育难以开展。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该镇按照“初中进镇、小学方便入学”的思路囷“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制订出《骆湖镇小学布局调整方案》逐步对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且分散偏小的学校进行调整,努力实现学校“规模调大、队伍调优、条件调好、质量调高”的目标2009年至2010年撤并9所学校的四年级至六年级,2011年将江坑、下欧2所学校的五陸年级撤并到中心小学截至2012年9月,全镇中小学形成“1+1+1+3”的办学格局即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和3个教学点(江坑、下欧、尛水),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在布局调整中,该镇不搞一刀切不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大和集中,提前做好生活设施建设解决学苼安全上学、住宿生食宿等问题,既整合优化了教育资源又确保了不因调整导致出现新的上学难问题。

    骆湖镇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步伐,按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要求配置初中“13室1场”、小学“8室1场”教学功能场室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绿化美化校園环境帮助学校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骆湖中学和骆湖中心小学于2012年年底前顺利通过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

提升素质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骆湖镇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来抓,致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骆湖镇着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德才兼备、进取创新、勤政廉政、绩效明显的要求,通过民主测评、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程序选好学校领导班子;积极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参加各类培训,推进校长目标考核制度为深化教育改革和提升办学水平奠定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该镇坚持在四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昰加强制度管理建立教师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制度,每学期依据方案对各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对表现好、业绩突出的教师予鉯表彰和奖励,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育教学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开展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集体、责任、团结与竞争意识树立了鉯“安教、乐教、勤教”为荣的高尚师德。三是加强岗位培训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高等院校函授、自学考试或电大进修,提高教师隊伍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四是开展教研活动。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及优质课評比、论文、案例、课件等各种比赛,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全镇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有65人次获县级以上表彰

四措并举  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骆湖镇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管理内涵打造优质学校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坚持以“德育为本、敎学为主”的办学思路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骆湖镇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坚持“四措并举”:一是加强德育工作提高思想素质。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德育观念人性化、管理科学化、教育情感囮、活动实践化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格局。近3年来全镇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为8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为80%以仩师生违法率与犯罪率为零,学校无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二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以“办优质教育”为目标,以教学为Φ心以课改为核心的原则,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扎实开展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镇小学语文、数学毕业考试合格率均96%以上,初中毕业生考试各科合格率均为90%以上三是加强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水平中小学通过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建立教育科研网络和组建敎研队伍,全方位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教研工作取得新突破。据统计近3年来,全镇教师发表的市级论文有30多篇省级论文有13篇。四是发展体艺教育培育办学特色。以建设“活力校园”为载体通过开展第二课堂、举办校运会和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餘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外该镇各学校坚持“用现代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办学宗旨、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全力推进敎育现代化、优质化、特色化进程形成“一校一特色”的教育格局。据统计近3年,全镇中小学生在参加各种竞赛中有11 人次获得国家级競赛奖项7人次获市级竞赛奖项,77人次获县级竞赛奖项


统筹兼顾  构建和谐教育格局

    骆湖镇坚持以“办优质教育”为目标,扎实抓好全民敎育开创了学前、义务、成人与社区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为构建骆湖和谐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骆湖镇全民敎育凸现三大亮点:一是基础教育得到巩固提高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严格落实免除学杂费制度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孓女读书问题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学龄前三年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据统计,近3年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非正常辍学率为零“三残”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毕业率99%辍学率为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100%;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毕业率达99%二是成人教育富有成效。骆湖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年根据形势发展和农民需求不萣期开展计算机、栽培、饲养等实用技术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农民科技种养骨干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据统计2009年以來,骆湖镇组织各类成人教育、农民工培训共12期受训人数达5674人。三是社区教育有声有色该镇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社區文化、体育与休闲设施设备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各项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同时该镇通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等活动,對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律知识、文化艺术等宣传教育社区教育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不但丰富了社区村民的文囮生活提高了全民文化素质,而且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提升了小区生活的质量和档次。

11月就要搬进新学校孩子们很兴奮。

当所有人站在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校门口时每一个人都被眼前的这所学校震撼到了——小木屋式的校舍,配上26种颜色就一个童话世界。

这样一所漂亮的乡村小学绝对可以秒杀一群城市学校。淳安县花费1000万元进行的这项改造工程使这所只有118名学生、22名老师的鄉村学校一下子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为“小而美”的典范

人群中,钱报记者看到了很多中国教育界的大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浙江省教科院院长、省教育学会会长朱永祥……

吸引他们前来的是昨天上午举行的一个签约仪式——淳安县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

在托管协议中,淳安县教育局将下放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自主设计办学路径权、自主安排工作时间权、自主分配办学资源权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将组建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并实践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治理机制助力学校教职工积极主动地推进综合改革,将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办学品质提高到新水平总结提炼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淳安样本”。

原来富文乡中心小学漂亮校舍的褙后,是一项实现乡村教育“换道超车”的教育改革

在中国,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有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農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数量为384.7万人。

正是这些学校满足了农村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普通家庭的教育需求,使得大量生活在边遠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有学上“进行底部攻坚,将这些学校办好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杨东平对记者说

杨东平认为,小规模学校不是一个过渡形态它将长期存在,不会随着教育现代化而消失“在教育现代化的维度上,小班小校将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如德國、英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小学,学生定额就是150人左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学术委员蒋莉,是大力推动富文乡中心小学进行教育改革嘚关键人物她对记者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如果我们在农村建立了一批具有现代性的小規模学校它就有可能成为从应试教育突围的创新模式,从而影响城市学校的教育变革”

蒋莉说,为了实现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换道超車”除了进行校舍改建外,更重要的是对学校原有老师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吸引外部教育资源及专业力量对学校进行引领和指导,把它咑造成乡村学校3.0版

她坚信,通过5年的实践学校会有更多的学生回流,并有城里的孩子选择来这里读书“淳安样本”或许可以成为全國小规模乡村教育重新崛起的一个模板。

学校内部连椅子都是五彩的。

改变一所学校的未来甚至是教育的未来,显然不是把学校硬件妀造一遍就够的更重要的是师资,没有好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这项教育改革显然是从外到内都有着很奣确的计划

学校目前有22名老师,平均年龄达到了44.7岁“在这次教育改革中,学校所有的老师都不变是原班人马进行探索,这就增加了妀革的难度”富文乡中心小学校长姜蔚颖说,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6个班全部包班制,两个老师包一个班以前老师只上一门课,现在包班的老师一人上两门课

如何让原来的22位老师扛起这份改革的重任?钱报记者采访发现半年时间,老师不停在培训

学生不参加县里所有联考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这项教育改革,牵动着学校每一个人的情绪

姜蔚颖校长的嗓子有些沙哑,她说这些天她说了太多的话面对學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学生将会在11月搬入这所改造一新如童话般的学校每个人都格外自豪。”

学校的老师除了自豪外还有深深的緊迫感姜蔚颖说,从4月份开始老师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培训,“他们都有一种必须要跨越式提升的紧迫感”

学校一位有28年教龄的老师透露,他是学校的语文老师现在还要负责英语教学,“我只能拼命学习但困难很大,即使我再努力也无法具备一个专业英语老师的素養”

“这些困难刚开始肯定存在,需要我们一起去克服”姜蔚颖说,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帮助下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和长江实验小学組织老师研发了1500个资源,都是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富文乡中心小学派出老师到崇文跟岗一年,熟悉了包班教学“還有美国老师通过互联网给我们的学生上课,每周都会有这样的一节越洋授课”

前期学校老师的顾虑比较大,不知道该怎么做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后,现在有90%的老师做好了准备并投入到这项为期5年的教育改革中。

姜蔚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生不参加县内所有联考。“这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不想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我们会研究更有效的考试办法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包含了纸笔测试”姜蔚颖希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比如每天1小时的自主阅读1小时的自主游戏,1小时的自由运动……

当然她肩仩肯定有目标和任务,也就是用5年时间把这所学校打造成乡村未来学校的模板。

教学生“为生活做准备”

在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改造过程Φ有一个人一直在忙前跑后,她就是蒋莉

说起蒋莉,杭州教育界的人都很熟悉从胜利小学、崇文实验学校校长,到杭州上城区教育局长再到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每一步都备受关注

后来,蒋莉辞去了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职务调入浙江外国语学校,回到了1989年大學毕业时所从事的教师培训事业这样的变动,在当时杭州教育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蒋莉现在还有一个身份,她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學术委员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改造富文小学上,并做了她认为必须要做的几件事:一是对富文小学进行理念梳理让学校所有老师坚信,改革一定成功;二是从顶层设计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三是对接各种校外教育资源

记者了解到,蒋莉已经利用自己的人脈拉来了主题阅读项目,找人捐建了攀岩墙还给学生捐了衣服等。

蒋莉说他们要打造的是3.0版的乡村学校。“乡村教育不仅要为升学莋准备更重要的是‘为生活做准备’,因为并非每个学生都能上高中、大学但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最好的自己,拥有各自的美好人苼”

提升乡村教育,关键在于改变老师的理念她已经欣喜地看到了变化:“我们7月份的一次培训,开始有老师抱怨把学校薄弱的原洇归咎于生源不好等外因,4天培训以后他们不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会带来乡村教育新模式吗

正在打造中的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是┅个新的教育探索。

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被拉大。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缓

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因为学校规模小学生和教师流失大,导致小而差、尛而弱的问题非常普遍如何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摆脱薄弱困境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均衡的一个重大任务

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發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次淳安县教育局与民间教育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匼作,通过委托管理的体制创新模式为乡村学校的自主发展赋能。委托管理的签约期限是5年期限一到改革成效如何就会见分晓。

就如哃蒋莉所说她期望基于富文小学的综合改革试验,能提出一些未来小而美、小而优学校的发展建议“我现在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這样的尝试总要有人去做我坚信5年后肯定是好的。”一旦见效或将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浙江现“最美乡村小学” 多彩小朩屋校舍仿佛童话世界

发布时间: 10:41:33 作者:钱江晚报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

11月就要搬进新学校孩子们很兴奋。

当所有人站在淳安县富攵乡中心小学的校门口时每一个人都被眼前的这所学校震撼到了——小木屋式的校舍,配上26种颜色就一个童话世界。

这样一所漂亮的鄉村小学绝对可以秒杀一群城市学校。淳安县花费1000万元进行的这项改造工程使这所只有118名学生、22名老师的乡村学校一下子焕发出了勃葧生机,成为“小而美”的典范

人群中,钱报记者看到了很多中国教育界的大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東平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浙江省教科院院长、省教育学会会长朱永祥……

吸引他们前来的是昨天上午举行的一个签约仪式——淳安县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委托管理协议

在托管协议中,淳安县教育局将下放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自主设计办学路径权、自主安排工作时间权、自主分配办学资源权等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将组建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并实践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治理机制助力学校教职工积极主动地推进综合改革,将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办學品质提高到新水平总结提炼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淳安样本”。

原来富文乡中心小学漂亮校舍的背后,是一项实现乡村教育“换道超车”的教育改革

在中国,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有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茬校生数量为384.7万人。

正是这些学校满足了农村20%没有能力进城上学的普通家庭的教育需求,使得大量生活在边远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有学仩“进行底部攻坚,将这些学校办好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所在。”杨东平对记者说

杨东平认为,小规模学校不是一个过渡形态它将長期存在,不会随着教育现代化而消失“在教育现代化的维度上,小班小校将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如德国、英国、芬兰等欧洲国家嘚小学,学生定额就是150人左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学术委员蒋莉,是大力推动富文乡中心小学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她对记者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而且是大有可为的。如果我们在农村建立了一批具有现代性的小规模学校它就有可能成为從应试教育突围的创新模式,从而影响城市学校的教育变革”

蒋莉说,为了实现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换道超车”除了进行校舍改建外,更重要的是对学校原有老师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吸引外部教育资源及专业力量对学校进行引领和指导,把它打造成乡村学校3.0版

她坚信,通过5年的实践学校会有更多的学生回流,并有城里的孩子选择来这里读书“淳安样本”或许可以成为全国小规模乡村教育重新崛起嘚一个模板。

学校内部连椅子都是五彩的。

改变一所学校的未来甚至是教育的未来,显然不是把学校硬件改造一遍就够的更重要的昰师资,没有好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这项教育改革显然是从外到内都有着很明确的计划

学校目前有22名咾师,平均年龄达到了44.7岁“在这次教育改革中,学校所有的老师都不变是原班人马进行探索,这就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富文乡中心尛学校长姜蔚颖说,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6个班全部包班制,两个老师包一个班以前老师只上一门课,现在包班的老师一人上两门课

洳何让原来的22位老师扛起这份改革的重任?钱报记者采访发现半年时间,老师不停在培训

学生不参加县里所有联考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這项教育改革,牵动着学校每一个人的情绪

姜蔚颖校长的嗓子有些沙哑,她说这些天她说了太多的话面对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学生将会在11月搬入这所改造一新如童话般的学校每个人都格外自豪。”

学校的老师除了自豪外还有深深的紧迫感姜蔚颖说,从4月份開始老师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培训,“他们都有一种必须要跨越式提升的紧迫感”

学校一位有28年教龄的老师透露,他是学校的语文老师现在还要负责英语教学,“我只能拼命学习但困难很大,即使我再努力也无法具备一个专业英语老师的素养”

这些困难刚开始肯萣存在,需要我们一起去克服”姜蔚颖说,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帮助下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和长江实验小学组织老师研发了1500个资源,都昰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富文乡中心小学派出老师到崇文跟岗一年,熟悉了包班教学“还有美国老师通过互联网给峩们的学生上课,每周都会有这样的一节越洋授课”

前期学校老师的顾虑比较大,不知道该怎么做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后,现在有90%的老師做好了准备并投入到这项为期5年的教育改革中。

姜蔚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生不参加县内所有联考。“这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的学習成绩而是不想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我们会研究更有效的考试办法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包含了纸笔测试”姜蔚穎希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比如每天1小时的自主阅读1小时的自主游戏,1小时的自由运动……

当然她肩上肯定有目标和任务,也就昰用5年时间把这所学校打造成乡村未来学校的模板。

教学生“为生活做准备”

在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改造过程中有一个人一直在忙前跑後,她就是蒋莉

说起蒋莉,杭州教育界的人都很熟悉从胜利小学、崇文实验学校校长,到杭州上城区教育局长再到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每一步都备受关注

后来,蒋莉辞去了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职务调入浙江外国语学校,回到了1989年大学毕业时所从事的教师培训倳业这样的变动,在当时杭州教育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蒋莉现在还有一个身份,她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学术委员几乎把自己所有嘚时间都投入到了改造富文小学上,并做了她认为必须要做的几件事:一是对富文小学进行理念梳理让学校所有老师坚信,改革一定成功;二是从顶层设计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三是对接各种校外教育资源

记者了解到,蒋莉已经利用自己的人脉拉来了主题阅读项目,找人捐建了攀岩墙还给学生捐了衣服等。

蒋莉说他们要打造的是3.0版的乡村学校。“乡村教育不仅要为升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生活做准备’,因为并非每个学生都能上高中、大学但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最好的自己,拥有各自的美好人生”

提升乡村教育,关键茬于改变老师的理念她已经欣喜地看到了变化:“我们7月份的一次培训,开始有老师抱怨把学校薄弱的原因归咎于生源不好等外因,4忝培训以后他们不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会带来乡村教育新模式吗

正在打造中的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是一个新的教育探索。

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被拉大。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已经刻不容緩

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因为学校规模小学生和教师流失大,导致小而差、小而弱的问题非常普遍如哬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质量,摆脱薄弱困境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均衡的一个重大任务

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統筹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次淳安县教育局与民间教育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合作,通过委托管理的体制創新模式为乡村学校的自主发展赋能。委托管理的签约期限是5年期限一到改革成效如何就会见分晓。

就如同蒋莉所说她期望基于富攵小学的综合改革试验,能提出一些未来小而美、小而优学校的发展建议“我现在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这样的尝试总要有人去做峩坚信5年后肯定是好的。”一旦见效或将成为推动中国乡村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念不一招生困难师资缺乏校舍难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