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图上这个牌子的老店在上海看儿科最好的医院那里,具体地址?百年老店那种

河西李记鸡鸭老店附近的公交站:

百货楼、川汇区政府、人民路口、人民商场、人民商场(北行)、关帝庙、荷花北门、人民商场、五一广场、人民商场(西行)、人民商场、荷花北门、荷花市场、五一路北口、五一广场、关帝庙。

河西李记鸡鸭老店附近的公交车:

1路、9路、11路、2B路、5路、2A路等。

打车去河西李记鸡鸭老店多少钱:

周口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5.0元、起步距离3.0公里、 每公里1.5元、无燃油附加费 ,请参考。

自驾去河西李记鸡鸭老店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终点:河西李记鸡鸭老店

上海餐饮业有句玩笑话,“开店3年以上而不倒的餐厅就算作老店了”,竞争激烈可见一斑。然而,即使如此,依然有那么些店能够百年长青,稳稳的立足上海滩。一起来看看,这些难得的百年老店,你去吃过吗? 

始于清朝乾隆九年,至今已有256年的历史。以专营“清水大闸蟹”、“王宝和老酒”闻名于世,素有“蟹大王,酒祖宗”之称。


上海吃蟹必去的老店,特别推荐醉蟹,好吃得不要不要的。老字号,装修和环境有点久,但是满满老上海的回忆。

地址:黄浦区福州路603号(近浙江中路)
必点:大闸蟹、蟹粉小笼、蟹粉豆腐、蟹壳黄、黄酒、蟹肉月饼

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原本是豫园的一景,后改为茶楼,名“也是轩”、“宛在轩”,湖心亭是上海留存至今最早的茶室,还接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老上海人来豫园游玩必定要去小坐的茶室。这里的小粽子、鹌鹑蛋等茶点都很好吃,再点上一壶香茶,品着茶,就着点心,看着豫园美景,人生一大乐事! 

地址:黄浦区豫园路257号豫园内(近福佑路)
必点:小粽子、豆腐干、茶点

创建于光绪六年,已然经历过百年风雨。沈大成起家时创始人沈阿金为集点心与风味小吃之大成,故取店名为沈大成。他家点心用料考究、制作精良,而且将传统的点心做出新意,更符合现代人的口感,因此一直都是上海宁最爱的点心之一。


各色点心都软糯香甜,比如条头糕啊、双酿团啊、金团,还有之前上海红极一时的网红青团!把沈大成家点心吃个遍,绝对是一件需要发朋友圈炫耀一下的事情。

人均:30-50元左右
必点:条头糕、双酿团、青团、糍毛团、金团、蟹粉小笼、小馄饨 、赤豆糕

“德兴馆”开设于清光绪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原店开在十六铺,专注于传统上海菜肴。曾经风靡上海的虾子大乌参就是德兴馆首创。招牌焖蹄面必须安利给大家,焖蹄酥软鲜嫩,一点都不觉油腻,再加上筋道的面条和微甜浓郁的汤汁,吃起来唇齿留香。
地址:黄浦区广东路471号(近福建路)
必点:焖蹄二鲜面、小笼、鲜肉月饼、焖肉面、焖蹄辣肉面、爆鱼焖蹄面、排骨年糕

大富贵原名是“徽州丹凤楼”,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看以前的名字就能猜到这是一家徽邦菜点。不过现在更出名的是各种上海小吃,一般饭点都是座无虚席。在大富贵,一例生煎,一碗三鲜小混沌是很多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回忆里的味道。虽然价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依旧是小时候的味道。三鲜馄饨里的蛋皮、榨菜、虾米一样不少,加点胡椒粉和醋,吃起来可满足了。
人均:40-50元左右
必点:小馄饨、小笼、生煎、炸猪排、虾仁锅贴、八宝辣酱面、春卷、葱油拌面、熏鱼

创办于清末同治七年,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正兴菜馆的名字取自两位创始人祝正平、蔡任兴,后来因许多饭店都叫“正兴”,所以改名为“老正兴”。

五点半才开门的晚市,10分钟内就已经坐满了。老招牌的魅力十足,油爆虾、草头圈子都是大家爱点的。还有招牌酱方好吃!入味,肉质也蛮嫩,肥而不腻,必须推荐。 

地址:黄浦区福州路556号(近浙江中路)
必点:草头圈子、油爆虾、八宝辣酱、油爆鳝丝、正兴酱方、糟溜鱼片、醉鸡、枣泥拉糕、蟹粉狮子头

创建于清光绪元年,据今已有130年历史的老店,最开始是叫“荣顺馆”,后来才改名为“上海老饭店”。老饭店在老上海宁心中那就是上海菜的发源地,坐镇的都是国家级大师,以选料精细、风味醇正著称。“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
无论是糖醋小排、油爆虾、还是响油鳝糊和草头圈子,每一道家常的菜色都被大厨做出了无与伦比的风味。

地址:黄浦区福佑路242号
必点:八宝鸭、油爆虾、八宝辣酱、草头圈子、水晶虾仁、蟹粉豆腐、熏鱼、虾子大乌参、扣三丝 、桂花拉糕

这是上海最早的一家羊肉火锅店,由当时的京剧名伶马连良的二伯马春桥创建于1891年,原本是叫“马家班伙房”。1918年,再将此店送给其友洪三巴,所以才改为如今的 “洪长兴”。

来洪长兴当然要吃热气羊肉,用的还是以前的老铜锅,无烟碳点着没有烟味很贴心。羊肉新鲜,量足,沾着芝麻酱吃风味十足。另一个让食客们大排长队的是牛肉煎包,3元一个的良心价,再加上上海宁认可的好味道,赞!

地址:黄浦区云南南路1号(延安东路口)

必点:热气羊肉、葱油饼、蒜香羊肋排、羊肉水饺、肥牛肉片、牛肉锅贴、牛百叶

清光绪三十一年开业,原地址位于汉口路湖北路口,民国初年搬到汉口路浙江路口,原名半斋总会,后改为半斋菜馆,因对门又开了一家新半斋菜馆,于是又改名为“老半斋酒楼”。


这里有全上海最贵的一碗清汤面:长江第一鲜的刀鱼汁面! 每年的2-5月份才开始供应,限时的美味引来无数食客们纷至沓来。此面的汤底大有来头:将小毛刀的鱼肉拆骨炒成鱼茸,加入猪骨和鸡汤慢火熬煮,最后加入淀粉勾芡,就成了这碗类似'藕粉'的刀鱼汁汤!再搭配招牌的肴肉!那味道简直太美妙~

地址:黄浦区福州路600号(近浙江中路) 
必点:肴肉面、刀鱼汁面、肴肉、狮子头、煨面、黄豆汤、小笼、黑米糕、咸肉菜饭

创建于清宣统二年,最开始的店址在城隍庙西园凝晖阁,九十年代末搬到现在的店址。松月楼是一家专做素食的餐厅,坚持净素,荤不入内,沿续至今,绝对是上海素菜第一楼。

松月楼的菜包远近闻名,虽然是全素的馅,吃起来带有淡淡的菜香,口感清爽。海棠糕最上面一层有焦糖的香,超级好吃!刚出炉的时候甜、香、脆,外层还撒了芝麻和瓜子,更香了!

地址:黄浦区旧校场路99号(近方浜中路)
必点:海棠糕、素菜包、香菇菜包、香菇面筋面、金牌面筋面、素鸭、松月腐乳肉、素蟹粉包、素火腿、罗汉面

上世纪三十年代,店主高乃超病逝后,惜余春也关了。

泰州路饺面店馄饨卖得火

地址:市人医斜对面 特色:馄饨和饺面

泰州路饺面店原名泰州路居委会小吃部,位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斜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前是扬州知名的馄饨店,在扬州小吃里是一块奇葩,至今提起来,很多老扬州仍念念不忘。

“我的老家住在泰州路193号,在现在东关街城门的位置,向南400米,马路对面就是泰州路饺面店。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82年,我姐姐参加工作了,请我去吃馄饨。”1969年出生的张玉鸾是老扬州,“大约就从13岁开始,一直到饺面店歇业,我都是那里的常客。”

张玉鸾父亲在菜场做水产生意,20岁左右就常到店里帮忙。“那时候,饺面店离我们不远,每天清早我都能看到送肉的到店里来。店面不大,只有一个大厅和后面操作间,在店堂后身的棚子里绞肉我们也都能看得见,最好吃的就是馄饨,红汤和白汤都有,但大多数人都吃红汤。那时候的馄饨肉香味真的很浓,现在是很难再吃到了。”

家住保安巷头上的潘秀英今年87岁,曾在泰州路饺面店做主任,“当时店里的生意特别好,主要做馄饨、锅贴、饺面、面条、菜饺子,大家每天都很忙,包馄饨和下面的师傅要早班、晚班两班倒,从凌晨4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

潘秀英介绍,店里的馄饨之所以做得好,秘诀就在肉和面皮上,“面皮大小有规定,专门在皮市街瞎子杨大根家拿,肉是到便益门附近的批发部采购。扬州人讲究馄饨要‘霍’,包馄饨很讲究,一碗20个,连肉带皮二两五,馄饨做的最好的师傅叫黄惠珠。”

地址:国庆路上得胜桥巷口

特色:炒面、口蘑锅巴、煨面、盖浇面、油饺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庆路上得胜桥巷口有一家老牌小吃店,名叫乐今园,这家门脸不大的店,是扬州最早的24小时经营的小吃店,经营的小吃品种很多,但最出名的是各种味道的炒面,每天前往那里吃炒面的人很多,在厨房间门口经常出现排队的“长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看儿科最好的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