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丨您和老一辈是什么意思都认同的育儿观点有哪些

老一辈育儿观念会影响宝宝发育,当妈不能妥协,网友:确定不是在坑娃?

如今,很多新手妈妈们因为工作繁忙,经常把孩子交给长辈照看,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老一代的育儿经验已不能作参考,隔代育儿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许多长辈育儿与新手妈妈们格然不同,老一辈的错误育儿观念很可能对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当妈的绝对不能妥协。

下面有三条是老一辈育儿时的错误观念:第一点是尿布胜过纸尿裤,由于以前时代的影响,和纸尿布的未开发,许多长辈只对尿布留下了观念,而纸尿裤又不了解,自然会坚持使用尿布,清洁不会麻烦而且还能省钱,但是用尿布是影响了婴儿的发育,相较于尿布还是使用纸尿裤比较好。

第二点是孩子一定要穿得多穿的暖,老人体虚经常会感觉冷,因此对外的体感温度也与婴儿不一样,这时老人感觉冷了就会给孩子添衣,但孩子穿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造成生理上的影响,因此,天气回温了,也要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最后一点就是用嘴喂食,这是最危险的一项,因为成年人的口腔细菌非常多,而孩子免疫力小,是很容易细菌感染造成生病的。因此不要效仿。

切记要用现时代科学的方法育儿,而不是盲目跟随以前的做法,宝妈们,你家的老人又是怎么样带儿的呢?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网友“爱孩mi”:这确定不是在坑娃吗?我婆婆就是,孩子穿三件已经是最多的了还加两件。

@网友“shwin”:给大人带总是不放心,都自己带。

@网友“wil”:学到了,以后要让我妈看一下应该怎么带宝宝。

(文中配图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成长 | 老一辈儿的育儿经

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养育可谓重中之重。据科学家研究,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只有成人的25%;至3岁,达到80%;而6岁孩子的脑容量,已接近成人。所以,6岁之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若能给婴、幼儿以足够合理的营养和外部科学的刺激,对培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十分重要,错过了就难以弥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最为迅速。7岁前,是培养孩子智力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若能广泛开发孩子的右脑,对发展儿童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非常有效,家长不可轻视。教育专家说,1-3岁是孩子的模仿期。孩子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等,以后就很难改变。所以,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不能放任自己。孩子越小,教育越重要,效果也最好。

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小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视的。但由于年轻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暇或很少有大块的时间顾及子女的教育。

“妈妈生,奶奶养,爷爷来教育,爸爸来欣赏”,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由隔代来养护孩子,虽然这些老人都有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一日千里,有关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经验层出不穷,如果还固守着传统的那一套办法,即使好哄歹说,孩子也不一定听话;即使累得腰酸腿疼,孩子的父母也不一定满意。

远方著的《老一辈儿的育儿经:0-6岁儿童成长与教育笔记》这本教育笔记,给初为爷爷、奶奶的呈献了一个生动的范例,给初为父母的提供了一部“必读之书”。作者和许许多多照看隔代幼童的老人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老一辈应该更新教养理念,需要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有效方法。更技巧地处理家庭教养角色关系。

如此,才能轻松快乐地带好孩子,才能让年轻的父母更放心,才能使自己的付出有所值,从而无怨无悔。

转载请联系小编,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产生育儿分歧,家长如何有效与长辈沟通?

家长如何有效与长辈沟通?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多数家里是三代同堂,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有分歧的,老一辈有老一辈的方法, 那我们年轻一辈的应该怎样有效的与老一辈沟通呢?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前两天恰好也有朋友跟我诉苦,说她最近为了“孩子的自理问题”和老人家发生了一些冲突,好好沟通无果,原本就微妙的婆媳关系,碰上育儿分歧,矛盾很容易就放大了,所以我就想借此和大家谈一谈这个话题。

其实从我嫁入这个新家庭以来,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来和婆婆“同步”,一直也在摸索达到同频、共振的沟通方式,毕竟生活中哪有完美的人,需要的还是彼此的宽容和理解。

但我知道仅有宽容和理解其实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主动跨出第一步,建立起彼此良性和稳定的沟通通道。

对孩子来说,稳定的家庭关系非常重要,所以从孩子出生以来,我一直也在提醒自己把握好和长辈沟通的分寸,让家人间形成一股合力。下面我先谈谈我在沟通时,会注意的几个点:

找到彼此合适的沟通频道

前几年刚和婆婆住一起时,我也找不准和婆婆相处的方式,很多话都忍不住“委托”老公作中间人去协调,哪怕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比如晚上不能回家吃晚饭、或者之前说好了的事情临时改变主意等等,刚开始的我都会觉得生分,鼓不起勇气开口。

但我自己知道这样的心态并不好,总让老公夹在中间,不仅会让我和婆婆之间感情生分,而且沟通也会更低效。有时候老公一忙起来忘记的话,就变成了我在单向沟通,婆婆并不知道我的情况,误会就容易出现了。

那个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开始去了解婆婆习惯的沟通频道。我主动找婆婆聊了下,才发现原来婆婆和我一样,很多话藏在心底,不好意思说。同时也感觉到两代人的沟通方式差别很大。

对家庭习惯方面的问题,她喜欢当下问题当下聊清楚,面对面沟通的方式。比如婆婆的厨艺很好,也希望我可以学会烹饪,但实际上我对烹饪并不感兴趣,也觉得是一项高挑战,我们就利用一起散步的时间,边走边聊,通过面对面的沟通,让婆婆降低对我的期待,而我也答应学习最基本的下厨技能。

而在一些关于育儿上的分歧,婆婆则习惯用文字沟通,最开始的时候,婆婆没有办法立刻理解我们这一代教育观的改变,所以针对育儿上的讨论,很多时候我都用文字+资料的和婆婆在微信上沟通。我们之前就 Eric 的睡眠习惯问题,讨论的内容差不多有3000字(捂脸)。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主动地调整沟通频道,找到彼此都舒服的节奏,用合适的载体来恰当地表达想法,这不仅适用于家庭中,在工作或其他社交场合也需要有这个意识。

找到了合适的沟通频道,但不代表所有的沟通就顺畅自如了。最难的还是在面对分歧和矛盾的时候吧,有时候很多话真的堵在心底很想和长辈好好谈谈,但万事开头难,可能刚开始三分钟就毁了一场谈话,伤了感情,问题也没有解决。

两代人的相处,肯定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从育儿观念、行为方式、到养育的态度和视角,都很有可能不一致。这就需要我们强调“求同存异”,因为不管发生了怎么样的分歧,全家人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

很多时候,真正引发矛盾的往往不是是与非、好与坏,而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导致越说越带情绪,最后就是为了争论本身而吵起来。

而一场好的对话,往往能帮助我们打破僵局。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比如调整自己说话的态度和逻辑,掌握更好的说话方式,不要害怕学习沟通技巧。

我也分享几种落地的沟通方式给大家平时做做练习:

◇ 当你想提意见的时候—>请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开头

大家对观点(Opinion)一词应该不会陌生,当我们想表达我们的想法的时候,最常用的句子就是“我认为/我觉得”。

我觉得孩子得学会照顾自己。

我想要在家里养多一只小狗。

我想要三个月就去上班。

观点的表达聚焦在“我(Me)”,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提供证据用来解释为什么我持有这个观点。

比如针对上面的观点,我们会解释说“孩子需要独立”、“小狗对我来说特别重要”、“上班让我有价值和意义感”、“我有我的小家庭,不应该被干涉”,但这种解释方式听起来是不是马上让人有了距离感?很容易让长辈觉得我们是在推开他们。

这种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劝说(Persuasion)的沟通技巧,学会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观点”本身对对方造成的影响。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当我们说“我觉得孩子得学会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一个观点;但如果我们说“为什么我们不试试,让孩子学下如何照顾自己呢?”,这个便是劝说。围绕劝说的主题,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解释:

· 孩子学习照顾自己的过程,并不复杂,不同年龄段的要求都不一样(降低长辈的顾虑)

· 孩子能照顾自己,可以让全家人更轻松(减轻长辈的工作量)

· 孩子能照顾自己,也同样可以学习照顾他人(安抚长辈的不安全感)

· 孩子能照顾自己,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明确家庭的培养目标)

这种沟通方式广泛运用在TED演讲、会议和商务合作中,意味着我们把对方也纳入到了我们的关系里:我知道一个改变和建议可能会给全家人带来很多变化,所以我希望通过坦诚地讨论,让彼此明白,我们是站在同一边的,谁都不是为了谁而单向付出,而是一起合作、一起帮助孩子。

当长辈提意见的时候—> 请用聚焦事实的方法辨别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很多长辈因为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并没有机会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可能一遇到问题,就会抛出“你怎么连孩子都照顾不好呢”,或者即便是在陈述事实也让人不太舒适,“你真是操劳,忙到连孩子都顾不上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两种,一是反驳,“妈,我哪里没照顾好孩子了?”;二是自责,“妈,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没有真正解决彼此之间的意见冲突。我之前收到过很多妈妈的,觉得和长辈聊不下去,长辈说话太难听。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下意识反驳或者觉得自责的话,都无疑是加重了“负面意见”的影响范围,让关系中积累更多压力。

我之前学传播学时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看各大媒体报刊的文章,比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并在阅读时做一个小练习:对比在同一件新闻事件里,不同的媒体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我很喜欢做这个练习,因为这个过程中让我明白,即便是陈述事实,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讲述方式,和不同的侧重点,读者对事件本身的感受也会因为表述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常常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这篇文章里,哪些是可用事实,哪些是局限性观点?

这两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思辨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常会困在话语、文字的表面信息,却忽视了对背后的情感、态度、动机进行分析,为此争执不休。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快速过滤事实和观点的能力,辩证去看待对方话语中的可信度,这个过程能让我们学会“理解”,学会倾听,透过表明的文字信息,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

回到家庭生活中,如果长辈向我们提出了意见,最好的回应方式是,搜集更多的信息,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回应长辈,“妈,我可能有些做得不够的地方,你觉得有哪些?”

这种提问方式紧扣着长辈的思考方式,也是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他们所提出来的观点。这个时候,长辈应该会告诉你,她/他觉得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随着彼此交互的信息量增多,你脑海中可以用来过滤事实和观点的素材就越多,慢慢地我们就能把长辈的话语进行归纳和分类,一类是观点,一类是事实。

面对长辈提出的观点,我们可以先消除观点的负面。比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妈,我听到你说的这些了/我听懂你的意思/我明白你的苦心/妈我知道你辛苦了”,这些贴心话其实是很好的情感桥梁,意味着不管长辈说的话有多难听,但我已经听到了。我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和家人开放地沟通。

接着需要我们直面事实,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大方地和长辈说,“那针对这个事情,你觉得我们怎么做会更好?”这便是“聚焦事实”的沟通方法了。

其实在一个家里,大家的诉求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可以成长得好,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为孩子的过去而争论不休,但我们需要齐心往前看,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彼此付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的未来更好、更完整。

其实,我不认为三代同堂的家庭,父母的责任就稍微减轻了。

作为家长,孩子如果出现了问题,我发自内心地认为,首先得是我们自己的责任,而无论孩子出现了怎么样的问题,都不应该把原因归咎到“老人家没带好”。

只有清楚地明白养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我们才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和长辈相处过程中出现的育儿分歧。

要搭建良好的沟通,需要我们真正把长辈纳入到育儿的统一战线上,这个过程,我们得先学会如何进行妥善地沟通,减少无谓的争执,克制不理智的情绪,辩证地看到双方所讨论的东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一辈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