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大幅度如何提升文笔笔?

就文笔提升来说,我为什么推荐阅读《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这本书,就在于它以新锐的视角和表达,可以帮助我们“练就甄别妍媸的眼力”、“增强赏析说理的脑力”、“卯足意到笔随的手力”。

下面结合书上内容,作具体的解析。

1.练就甄别妍媸的眼力

读文章最怕老道,所谓老道就是“眼毒”。眼毒的人,能看破文义,能识破作者,能点破美丑。世间文章,不计其数,有人看得懂的地方,有人看不懂;有人看不到的地方,有人看得到。能否看懂或看到,全在于有一双慧眼。眼毒也好,慧眼也罢,说到底就是眼力问题。

眼力不佳的人,改变的最好方式不是天天做眼保健操,而是看看别人是怎么睁眼看世界的。在《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一书的序言里,作者舒明月就“耀武扬威”地指出:

在本书中,我将试着以一个世故读者的犀利的眼,看穿貌似浑然天成的作品下作者的匠心,并将它们条陈出来,这些作者包括但不止于鲁迅、张爱玲、沈从文、汪曾祺、胡兰成、余光中、金庸(一大串)……希望我的发现能够给执着于提升文笔的人们一点启发和助益。(002页)

我相信舒明月说的话是认真的,态度也是诚恳的。一个有世道人心的作者,往往忍不住要把自己的价值,宣扬给她的读者的。事实上,书中,舒明月确实也做到了。人教版教材中收录的《珍珠鸟》想必大家是熟悉的。文中有这样的语段: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034-035页)

我相信很多语文教师教给你的,无非是诸如“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信赖”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人人都能看得到,这也就表明这种眼力确实平庸至极。舒明月忍不住要说“NO”了,因为她看到的是“描摹对象本身就具萌态”。

“萌态”,多么精准的观感呀。在作者道出之前,没有人能轻易感觉到;但一经作者道出,所有人都惊为洞见。什么是好眼力?这就是。透过文字的迷雾,看到别人看不到之处,并且能直陈其要,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针灸大师,一下手就能把穴位死死扎准扎稳。有一双这样毒的眼睛,难道不值得你点赞么?

畅销书《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有一段文字:

草坪从海滩发足奔向大门,一路奔了有四百来米,跨过日晷、砖径和绚烂的花园——终于奔到房前,像是借助于奔跑的势头,一跃而成绿油油的常青藤继续向上。迎面,一排法式落地窗破绿壁而出,金光闪闪……(125页)

这样的文字,很多读者十有八九都会一带而过,甚至根本没有耐心去觉察其中的表达奥秘。是的,我要说,在读书这件事上,睁着眼睛的瞎子到处都是。眼力不佳的人,不只是看不到“特别之处”,很多时候,压根就看不到“该看之处”。

面对这段文字,舒明月几乎要大声疾呼:且慢!她有话要对你说:

(作者)菲茨杰拉德……从不遵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美德,没有动态创造动态也要写,无中生有,兴风作浪,怎么着都要给搅扰个透。……人家好端端一个静如处子的草坪,生生被他写得动如脱兔了。菲茨杰拉德就像个魔术师,有化平庸为神奇的法力。(124-125页)

此等一抓一个准的眼力功夫,其实无不在提醒我们这些读者:长点心吧,文笔的读出来的!当然,眼力不只是能看到绝妙之处(妍),也逻辑地包括看到蹩脚之处(媸)。

在很多人眼里,大作家屠格涅夫《猎人笔记》里的这段话,当属描写的典范之作了:

他的脸像球一样圆肥,表现出羞涩、和善而温顺的神情;鼻子也很圆肥,上面全是青筋,表明他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头上,前面一根头发也不剩了,后面簇着稀疏的淡褐色发卷;一双小眼睛好像是用芦苇叶子切出来似的,亲切地眨动着;红润的嘴唇甜蜜地微笑。(052页)

就正规的语文教育而言,我们会毫不客气将其视为学生写作的模仿对象,你看看,这里的外貌描写绝不是为外貌而外貌,作者以精到的笔触,将人物性格特点和外貌几乎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况且刻画之精细,堪称大家。对这样的分析,我们常常是自信满满的,直到看到舒明月的“洞见”,我们才发现自己眼力有限。

是的,面对这么烂的外貌描写,舒明月毫无客气地开始了她的“评头论足”:

果不其然,又开始给人相面:鼻露青筋,说明好色。其他地方呢,则跟古典油画似的面面俱到,笔笔认真,写实到无趣。阅读中遇到类似段落,我基本都是一目十行地略过,得到同样待遇的还有许多描写风景的片段。很多小说家,哪怕是某些一流的小说家,作品中也常常会出现大段琐碎无趣的人物外貌和自然风光描写,究其原因,大概因为这既能满足创造欲望,且又不像塑造性格和罗织情节那么困难,所以作者们往往觉得过瘾,忘记了节制。

这段文字如何有失水准,本书52页,有诸如此类文字的细腻交代。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眼睛不只是心灵的窗户,它们还是世界的照妖镜,只有眼力如孙悟空的人,才能以火眼金睛识别出真假妖精。真的很气愤啊,年纪轻轻的舒明月就有了这样的火眼金睛。我相信,她这两枚眼球,多半拜阅读所赐,而书籍可能就是那盛有熊熊烈火的八卦炉吧。

如此找人羡慕嫉妒恨的眼力,本书随处可见。读着这样的文段,读着这样的识见,我相信,我们的眼睛会跟着明亮起来,我们的眼力之功会也会像中年男人的肚腩一样,会慢慢膨胀起来的。

不急,关键我们要坐得住。

2.增强赏析说理的脑力

如果说眼力就是知道“什么是好”,那么脑力就是明白“好是什么”。

很多人误以为,文笔只是遣词造句的功夫,实则不尽然。事实上,能够激赏文字,品评妙理,作出符合美学、心理学、逻辑学和社会学上的分析,恰恰是文笔功力深厚的必然保障。在这点上,我的男神作家毕飞宇,道出了我久蛰心中的观点,他说,写作的才华全部在阅读里面,可我们经常讲“写作的才华”,很少提到“阅读的才华”。什么是“阅读的才华”?我以为,就是要有能耐对“文字的好”说个清楚道个明白。

幸运的是,《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到处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赏析说理的语言张力和思想魅力,可以说新见迭出,锐气逼人。读这样的论述,实际上就是在提升我们的鉴赏水平和分析能力,就是在增强我们的文笔内力。

什么是文笔好?在《出奇制胜,才能“惊”艳于人》一节中,舒明月旗帜鲜明地指出:

“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以理解为誓死以精准的,富有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的文字惊艳于人,这是文学的永恒准则,大约也是“文笔好”的定义。任何作品,哪怕受了诺贝尔奖的加冕,获得世界性的赞誉,倘若不符合这些标准,也还是上不了文学的台面。

这样脑洞打开的精辟见解,着实醒人耳目。带着这样的批判之刀,舒明月开始了她的赏析说理征途。

面对这首熟悉的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舒明月首先抄袭了一段网络分析: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我相信我们善良的语文教师或语文学子,看到这样的分析,心灵一定早已“缴械投降”了:靠,分析得好好喔!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空洞无力,我们的语文之所以学无长进,我们的文笔之所以功力不逮,这种流俗的美学分析难辞其咎。

我们的舒明月同志,在一番狠批之后,道出了这首诗让人印象深刻的个中缘由:

在作者以无厘头的方式凑出了前面三句之后,第四句会是什么?如果没有一个漂亮的煞尾,这首诗简直交代不过去。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还是白啊,看你如何结尾?就在读者还执着于颜色时,作者志得意满地交上了答卷:一句“白狗身上肿”真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效果,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令人哑然失笑。(100页)

作者有效规避了语文教师刻板化的解析路径,独独拈出“出乎意料”这一美学价值术语,瞬间就秒杀了前面那段全面而空洞的网络分析。文本解读是一门技术活,其核心技术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感觉和思维。只有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精到的思考力,才能将文本解析得切中肯綮,入心入肺。

即使是面对一些人人皆能觉其佳处的文句,舒明月也常常能独出机杼,分析得别有理趣。在谈到严歌苓的作品时,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他站在一帮黄皮肤“亲戚老表”里,喉结大幅度升降。(207页)

显然,“喉结大幅度升降”这种写法人见人赞,因为,同样的意思,一般人的写法也就是“感到紧张,不住吞咽口水”。问题是,为什么严歌苓的文笔就好?好在哪里?此时此刻,让我们静下心来,听听作者的闪耀着理性之光的分析吧:

“喉结大幅度升降”和“不住吞咽口水”的关键区分在于,后者是质朴的,写小说的人最自然而然会使用的方法,即从人物本身出发, 由内向外。而前者则是经艺术的反省而来的,电影式的、由外向 内的写法。效果哪种好呢?当然是后者。不要跟我说什么质朴才可贵。艺术没有质朴和天真,质朴和天真是无数种艺术风格中的一种,它们也是处心积虑、微妙调控之后呈现出的效果;是一种

文章是一种美,但文论是另一种美;通常而言,文章是一种大众之美,而文论是一种精英之美,是少数人享用的美。惟其少,方显高贵。贵就贵在偏僻入里的思想。舒明月这种放射着思乡之光的文论,着实让人直呼过瘾。

这本书名为“大师们的写作课”,实际上作者借助大师们的文段,上出的是自己的“写作课”。在这样的课堂里,作为学生,我们享受到的是激情与思想搭配制作而成的阅读盛宴。在这样的营养大餐里,你的脑力将会因滋补而大幅提升。

3.卯足意到笔随的手力

积蓄了眼力和脑力的文笔,最终是要显现到“手力”上的。

手力不是手臂的气力,而是语言的表现力,但它要借助你的手臂气力来完成。文笔文笔,文章的气韵,最终是要落实到手上那只笔上的。俗话说“眼高手低”,说的通常就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困境:看得见,想得到,就是说不出,写不好。这种困境是人类的精神折磨之一,这一点,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名篇《文赋》中开头就指出: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如何提升文笔,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积蓄手力之功,朝着“意到笔随、思尽辞达”的目标阔步前进。但即便是手力这样的技术活,也不是关起门窗瞎练就能解决的,它依然要通过阅读,从这个意义上来,“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就更具针对性和指引性。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一书的“企图”就集中体现在这里,作者舒明月也不遗余力地要完成这一使命:

语言文字何其精微复杂,埋头硬写绝对难以搞定。必须阅读经典作品,取法乎上,写作才有可能获得实质提升。(001页)

故此,作者在书中专辟一栏,直接称之为“深入解码,寻找大师们的写作密码”,光是看目录,就让人充满无尽的期待。比如在“善于比喻是一种基因突变”一节中,作者告诉我们:

比喻的大德当然是要妥帖,即本体和喻体确有明显相通处,这是一条及格线。

但很遗憾,我们一些名家的比喻就很“缺德”,为了破译比喻的写作密码,舒明月愣是将步枪的准星对准了诺奖获得者莫言,在列出几个《娃》里几个不及格的比喻句后,作者稳健地扣动了扳机:

莫言的文风向来急躁,上面的几个比喻,根本没有书面文字该有的考究与斟酌,而完全是一种人来疯式的夸夸其谈、口沫横飞。写作固然要生动,不可死气沉沉,但总不能沦于躁狂。处理语言时,作者必须沉静下来,研究语言的质地,思忖如何织染、剪裁、缝接。莫言对于语言太轻视,又在表演上用力过猛,如评论家李建军所言,他的文字“显示出一种外向的修辞姿态和浅表化的修辞效果”。他喜欢比喻,可是效果都不好,本体跟喻体之间一点都不像,有挥之不去的胡扯感。

说的是莫言,但巴掌又何尝不是打在我们读者的脸上:你的本体和喻体,不要胡扯,好吗?

我向来也以“比喻研究者”自居,对比喻这一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做出过学理上的辨析,一度痛心许多语文教师连比喻句都教不好,却在学生面前大言不惭地纵论“文采”和“创新”。事实上,一个不研究喻体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比喻的。舒明月在此处点出莫言的比喻弊病,实际上就是给我们指明了喻体的择用方向。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一面大量援引了张爱玲的精妙比喻句,一面又揪出钱钟书那些掉书袋的蹩脚比喻句,一面还翻出鲁迅的比喻珍品,夹引夹评,生猛火辣,让读者创作比喻句的手力有望大增。

至于“标点、造语、通灵、情感、血书、匮乏、节制、雅俗、收束”等诸多写作密码,书中一一有大师们陪同解码,想要提升文笔的教师或学生,可自行出入。

我坚信你不会后悔的。散落于书中的写作“秘技”,让你如拾稻穗的田间少年一般,常有惊喜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扬手几例给你感受下吧:

——如果不关注对象,不斟酌语言,不在意形式,不追溯古典,只知道一股脑地将情绪倾倒在花花草草上,结果往往不会很妙,十有八九要落入一种造作的拟人俗套。(016页)

——从小孩的角度感受世界,据此叙事,往往造成一种远近交错的暧昧氛围,令读者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觉。(044页)

——文字令人情动于中,多半需借助音韵和节奏。……最重要的是以重复的句式造成语气的峻急,向读者排山倒海压过去。一波连着一波,一浪推着一浪。(149页)

——由古典词汇带来的丰饶意象以及音节的和谐是周译本成功的秘诀。而任何具备了这两点的文字,我们都无法抵挡其美妙。(190页)

——作家的创造力是靠具体的词与句来承载,每一词都有其明暗色泽,每一句都讲究快慢节律,且句与句之间还有彼此的应和反复。(201页)

——如果你对什么东西有强烈的爱憎,或者对某一方面非常敏感,或者狂喜过,崩溃过,心如死灰过,死灰又复燃过,这都是你写作的资源库啊,绝不是丢人的需要掩盖的事。请你一定在文章中把它展露出来。(241页)

对于一个致力于提升文笔的学生来说,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应该是不累。它没有作文辅导书那种老气横秋的训导脸色,没有那些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满分作文点评。作者舒明月本身就是一位文笔佼佼者,满纸文字,活色生香,小酌或痛饮,皆能让你情趣盎然,不忍释卷。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书倒数第二章节“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中,作者终于大方亮出了自己颇为自得的写作杀手锏“四有文章”。所谓“四有”,即有趣、有用、有料、有力,干货十足,招招制敌。学生要是能借此将手力之功养成,写作水平定不负你心中梦想。

本人长期致力于写作研究,尤其对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用力更勤。我深知我们的语文教学之弊,之痛,之恨。我身体力行倡导“技术作文”,其意正如鲁迅所言“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舒明月原非语文教师,其著作《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也不是为语文教师和语文学子所写。在写作教学塌方般的惨痛现实面前,重温这本书后,我欣喜地发现,这本书里蕴藏着无数值得研修的写作智慧和技术,虽然书中有些材料、观点和分析,我并认同,但其倡导的写作理念,其遴选的写作案例,其提供的写作指引,对于提升我们文笔,确有不尽的好处。

文笔提升,则语用能力提升,则语文课程目的有效落实,则语文教育之功能彰显。诸如《小说稗类》、《玩具屋九讲》以及《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这一类书,是语文老师和语文学子提升眼力、脑力和笔力的宝贵资料。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信我者,不妨寻来一阅,诚如此,则语文幸甚,语文教师幸甚,语文学子幸甚。


即使自己的职业和写文章无关,但是如果文笔好的话,这也是自己的一种长处和优点。很多人羡慕文笔好的人,那么,自己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文笔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有空没空的每天抽出时间来看看书,不是看那些无聊的网络小说,而是读一读那些能让你感受到受益的书籍,既能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一些写作经验。
曾经有个大四的学生跟我抱怨,想做自媒体可是写出来的文章总是被人骂说是文笔不好内容不好,觉得自己大学都要毕业了怎么可能文笔不好呢?这没什么奇怪的,学历和文笔关系不大,而是和你的感情有关。写字的时候你没有用心,只是在迎合或者在模仿,当然写不出好文章。
如果有人说你写作的风格像谁谁哪一位作家,别以为次沾沾自喜,更不要一味的模仿谁,那样你永远写不出好文章。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根据自己的喜好写文章,才能有一个好文笔。
平日不写,没有什么写作经验,自然写不出好文章。不管是写出来给自己看,还是投稿,都要多多练习,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笔越来越好。

【怎么提高自己的文笔】作者:萌呆呆


许多人都很苦恼,自己写文章就像记“流水账”,一点文采都没有。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文采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 每天早上大声朗读课文,训练自己的语感,可以提高文章语言的通顺感。另外还可以加深对课文中一些好词好句的印象,写作时可以用上。

  1. 多看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也非常重要,最好选择看一些同龄人的好文,适当的做一些摘抄。既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充实生活,又可以提高文笔,何乐而不为呢?

  1. 写周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不用天天写,不然会产生疲惫感。多写一些自己的见闻、对某事的看法,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往后去翻阅自己以前的文章,回忆往事,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啊!

    以上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3^!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 0
  • 0
  • 0
  • 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升文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