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相齐英语朗读断句的规律要怎么断句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苏教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166期 苏教八年级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②。梁丘据见晏子中食③,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④,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⑤晏子师,师已轻,封已重矣,请辞。”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注释:①相:名词活用为动词,担任宰相。②说:同“悦”,喜悦,高兴。③中食:午饭。④旦日:第二天。⑤易:改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齐之习辞者也,今来(  )

    (2)寡人反取焉(  )

    (3)政民说(  )

    (4)晏子不受(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

    3.在甲文中,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4.乙文中体现晏子治齐有方、政绩显赫的一句是:________。晏子“肉不足”说明他生活清贫。他辞封地,说明他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甲、乙两文讲述的都是晏子的故事,请你说说两文各表现了晏子怎样的形象、品质。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苏教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21~26期 总177~182期 苏教八年级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②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③矣。”

      注释:①弋:泛指射猎。②数:责备,列出罪状。③命:教导。

    (1)晏婴,齐之习者也(  )

    (2)叶相似(  )

    (3)使烛邹主鸟而之(  )

    (4)寡人命矣(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3)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阅读甲、乙两文,请你说说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晏子的言辞也有所不同。请你说说两则故事中晏子在说理方面的异同点。

  • 科目:3 来源: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人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r7n):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去掉。

    A.齐之辞者也      _________

    B.王曰,何       _________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_________

    D.非君人者之言也    _________

    选出下列加粗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齐人固善盗/吾尝疑

    喟然叹曰/重修岳阳楼
    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

    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一次填写在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

    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晋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时的长场面生动地续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 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使民善盗耶?”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旁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 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用斜é“/”为下面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 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节选自《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盗 满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盗乎 是可谓学者矣
    C.水土也 览物之情,得无
    D.公悲之,喟然叹 余悲之,且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 爱 老 而 恩 无 所 不 逮 治 国 之 本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目:中档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盗/满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盗乎/是可谓学者矣
    C.水土也/览物之情,得无
    D.公之,喟然叹曰/余之,且曰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粗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注释] 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辨。⑤遽:就,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0.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1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2) 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12.内容探究。(5分)

    (1)[甲]文中晏子是如何巧妙地反驳楚王的?(2分)

    (2)有人认为鲁昭公敢于悔过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也有人认为鲁昭公的行为不值得同情。那么你对鲁昭公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呢?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13.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2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苏教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0期 总166期 苏教八年级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②。梁丘据见晏子中食③,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④,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⑤晏子师,师已轻,封已重矣,请辞。”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注释:①相:名词活用为动词,担任宰相。②说:同“悦”,喜悦,高兴。③中食:午饭。④旦日:第二天。⑤易:改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齐之习辞者也,今来(  )

    (2)寡人反取焉(  )

    (3)政民说(  )

    (4)晏子不受(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

    3.在甲文中,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4.乙文中体现晏子治齐有方、政绩显赫的一句是:________。晏子“肉不足”说明他生活清贫。他辞封地,说明他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甲、乙两文讲述的都是晏子的故事,请你说说两文各表现了晏子怎样的形象、品质。

  • 科目:3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苏教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21~26期 总177~182期 苏教八年级版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②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③矣。”

      注释:①弋:泛指射猎。②数:责备,列出罪状。③命:教导。

    (1)晏婴,齐之习者也(  )

    (2)叶相似(  )

    (3)使烛邹主鸟而之(  )

    (4)寡人命矣(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3)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阅读甲、乙两文,请你说说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晏子的言辞也有所不同。请你说说两则故事中晏子在说理方面的异同点。

  • 科目:3 来源: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人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r7n):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去掉。

    A.齐之辞者也      _________

    B.王曰,何       _________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_________

    D.非君人者之言也    _________

    选出下列加粗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齐人固善盗/吾尝疑

    喟然叹曰/重修岳阳楼
    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

    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一次填写在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

    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晋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时的长场面生动地续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 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使民善盗耶?”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旁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 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用斜é“/”为下面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 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节选自《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盗 满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盗乎 是可谓学者矣
    C.水土也 览物之情,得无
    D.公悲之,喟然叹 余悲之,且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 爱 老 而 恩 无 所 不 逮 治 国 之 本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目:中档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也,盗/满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盗乎/是可谓学者矣
    C.水土也/览物之情,得无
    D.公之,喟然叹曰/余之,且曰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粗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注释] ①蚤:通“早”。②奚:为什么。③拂:同“弼”,辅助。④辩:分辨。⑤遽:就,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0.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1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2) 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

    12.内容探究。(5分)

    (1)[甲]文中晏子是如何巧妙地反驳楚王的?(2分)

    (2)有人认为鲁昭公敢于悔过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也有人认为鲁昭公的行为不值得同情。那么你对鲁昭公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呢?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13.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2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发白帝城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