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四书五经内容里面的内容做好不好??

内容简介 ······

《四书章句集注》(上下)内容简介:“四书”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极为重视这四部经典,纷纷对其进行注释讲解,其中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最为著名。朱熹此书去取诸家之说,推敲注释文字,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钦定的教科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与“五经”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

朱熹(1130年-1200年4月23日),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字元晦,又曰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滄州病叟、雲谷老人,南宋理學家,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實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尊稱為“朱子”。在中國,許多人認為他確立了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曆高孝光寧四朝,一生清白,貧困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於建陽雲穀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說,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儒家的思想經其整理注釋才普遍為人所瞭解。世稱朱子,又稱朱文公。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中庸章句序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论语序说卷第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卷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卷第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卷第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卷第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卷第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卷第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卷第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卷第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卷第十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孟子集注孟子序说卷第一 梁惠王章句上卷第二 梁惠王章句下卷第三 公孙丑章句上卷第四 公孙丑章句下卷第五 滕文公章句上卷第六 滕文公章句下卷第七 离娄章句上卷第八 离娄章句下卷第九 万章章句上卷第十 万章章句下卷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卷第十二 告子章句下卷第十三 尽心章句上卷第十四 尽心章句下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中庸章句序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论语序说卷第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卷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卷第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卷第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卷第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卷第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卷第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卷第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卷第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卷第十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孟子集注孟子序说卷第一 梁惠王章句上卷第二 梁惠王章句下卷第三 公孙丑章句上卷第四 公孙丑章句下卷第五 滕文公章句上卷第六 滕文公章句下卷第七 离娄章句上卷第八 离娄章句下卷第九 万章章句上卷第十 万章章句下卷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卷第十二 告子章句下卷第十三 尽心章句上卷第十四 尽心章句下

喜欢读"四书章句集注(上下)"的人也喜欢 ······

  • 这个金良年谁啊!翻译的这么烂,什么学者啊!!

  • 应该好好书一下这样的书

  • 0

    读了论语的前四个book 有机会可以买一套留着长知识

  • 0

    只有下。哲学班舍友的书,毕业搬走时遗落下的,留给我了。

  • 0

  • 0

    不讀這個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是讀哲學的。

  • 四书章句集注(上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四书章句集注(上下)的书评 · · · · · · ( )

    •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卫大夫。疾时人文胜,故为此言。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其郭反。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质等耳,不可相无。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子小人无以辨矣。夫棘子成矫当时之弊,固失之过;而子贡矫子成之弊,又无本末轻重之差,胥失之矣。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卫大夫。疾时人文胜,故为此言。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其郭反。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质等耳,不可相无。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子小人无以辨矣。夫棘子成矫当时之弊,固失之过;而子贡矫子成之弊,又无本末轻重之差,胥失之矣。

    •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子夏曰:“商闻之矣:盖闻之夫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子夏曰:“商闻之矣:盖闻之夫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书》里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

        南宋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千年前就有了的“五经”双峰并峙,共同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础柱石。汉唐是《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几与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相似。人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翔实的记载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客观上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与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二遍。 早上原典读二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二遍。 早上原典读二遍。 早上原典读三遍。 早上原典读二遍。 ..

      早上原典读二遍,晚上原典抄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晚上原典读二遍。

      上午原典读三遍,晚上原典读一遍。

      ,看完一遍。原典全文抄一遍。

    • 早上,原典读一遍。 早上,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抄一遍,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看完一遍。

      ,原典抄一遍,原典读一遍。

    • ,原典读一遍。 ,原典11-20读一遍。 ,原典1-10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2,抄原典(繁体版)。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原典读一遍。 ,读原典..

      ,原典11-20读一遍。

      ,原典1-10读一遍。

      2,抄原典(繁体版)。

      ,原典读一遍。开始抄原典,1007,抄完。

    • 2,读原典,每周2篇,每天一遍。 ,读原典,每天2篇。 2,看一遍。 4,读原典,抄一遍。

      2,读原典,每周2篇,每天一遍。

    •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卫大夫。疾时人文胜,故为此言。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其郭反。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质等耳,不可相无。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子小人无以辨矣。夫棘子成矫当时之弊,固失之过;而子贡矫子成之弊,又无本末轻重之差,胥失之矣。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卫大夫。疾时人文胜,故为此言。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言子成之言,乃君子之意。然言出于舌,则驷马不能追之,又惜其失言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其郭反。鞟,皮去毛者也。言文质等耳,不可相无。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子小人无以辨矣。夫棘子成矫当时之弊,固失之过;而子贡矫子成之弊,又无本末轻重之差,胥失之矣。

    •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子夏曰:“商闻之矣:盖闻之夫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子夏曰:“商闻之矣:盖闻之夫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书》里很多内容告诉人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宋代张载(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对儒学精义的概括。按梁启超先生的说法,《论语》《孟子》等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

        南宋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与千年前就有了的“五经”双峰并峙,共同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础柱石。汉唐是《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使孔子的儒家思想几与基督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相似。人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翔实的记载了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客观上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与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3、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书五经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