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式入伏是什么意思,应该注意的事有哪些

今日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原标题:今日正式入伏,入伏身体注意这几件事,尤其是第四件!
  华龙网7月12日18时讯 今天,入伏了。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
  2017年三伏时间表:
  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快来看看下面这几件三伏天应该注意的事。
  三伏天身体最怕 6 件事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 25 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读经典 · 爱智慧 · 益生活

【儒风学社】线上国学课堂

点击试听→贺伟老师《周易》40讲

授权图片 | 陈卓 摄

2018年三伏时间表: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是时候,人的气血最旺盛,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时刻,也是危机四伏的时刻。

三伏天身体最怕 6 件事

天气炎热,没有空调无法入睡,很多家庭都长期开着空调。

但是持续地吹空调,很容易造成颈椎肌肉的慢性炎症。

会使得颈部痉挛,后背也会麻木酸痛。

所以夏天吹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摄氏度,空调的挡风板最好朝上,不要冷风直吹。

中午午休的时候,不妨在肩颈上搭一件衣服。

晚上睡觉前洗个热水澡,缓解肌肉的酸痛。

夏天出汗多,身体很容易缺水,于是很多人喜欢大口喝水。

一次喝一大杯或者一大瓶。

但是这样喝水,其实很容易出现问题。

水分迅速进入血液,会造成血液变稀,血量也会增加。

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

所以,最好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一次100—200ml。

温水对人的身体最好,而且最容易帮助人体散发热量,最解暑。

夏天烈日炎炎,紫外线的强度很高,皮肤很容易晒伤,但是除了皮肤之外,眼睛更需要保护。

眼睛很脆弱,如果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引起各类眼疾。

所以,夏天如果在中午外出,一定要带上太阳镜、遮阳伞。

多吃一点桂圆、胡萝卜、山药,养护眼睛。

洗脸的时候,尽量用流水洗脸,避免揉搓,可以减少细菌繁殖。

夏天,绿植非常茂盛,在早上,植物经历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之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会很高。

研究结果显示,夏季早上六点,是公园污染的高峰期,选择晨练,对身体有害无益。

而在傍晚,绿植经历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集聚了很多的氧气,反而更适合锻炼。

同时,夏季天气炎热,身体消耗很大,所以适量运动最佳。

三伏天,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最适合细菌繁衍。

而家里的灰尘,就是这些细菌的栖身之地。

长期不打扫卫生,这些细菌就容易侵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鼻炎、哮喘。

加上因为开着空调,所以不经常通风,更是加大了疾病的风险。

所以夏季要增加清洁的频率,让身体处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中。

太凉的食物,会导致胃痉挛,进而就会胃痛腹泻。

在早上和晚上,切忌吃太凉的食物,夏季冷饮要适量适度。

同时凉菜也要注意,多加辣椒、姜,杀菌暖胃,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不愿吃东西,感觉自己胃胀、不饿,就是因为脾胃有湿邪。

祛除脾胃湿邪最好的办法就是热水泡脚。

很多人认为冬天才适合泡脚,其实,夏天泡脚,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泡脚可以健脾、除湿、通经、利水,有效缓解夏天的四肢乏力、食欲减退、困倦。

水的温度不用太高,40摄氏度就足够了。

加一些祛湿的中药,比如威灵仙(祛湿)20 克、苍术(通经)15 克、白术(健脾)15 克,效果会更好。

夏天吃丝瓜,是因为含有皂甙,凉拌食用可以清热解暑。

鸡汤和排骨汤中,加上丝瓜可以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同时,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

食用丝瓜时应去皮洗净切片经开水焯后,拌以香油、酱油、醋等可做成凉拌丝瓜,香嫩爽口,是夏季餐桌必备佳品。

3、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俗话说: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夏天和冬天都适合喝羊汤。

冬天喝羊汤是因为太冷,需要补。夏天天气太热,胃口不佳,身体其实处于一个透支状态。

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

而且喝羊汤之后,通过发汗,可以排除掉体内的湿气,提高免疫力。

4、伏天开空调,26℃ 最合适

一方面是空调房长期密闭,很容易滋生细菌。

适应要注意通风换气,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最佳。

另一方面,是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很难适应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8℃,一旦超过8℃,就超过了人体自我调节的界限,就会引发头痛、鼻塞。

所以室内温度以26℃为佳,避免过大的室内外温差。

同时,夏季闷热的时候,空调适合开“除湿”模式,降低湿度可以有效缓解闷热感,降温效果好,而且较为省电。

三伏天天气炎热,老人和孩子的消化系统不佳,食欲不振。可以试一试荷叶绿豆粥。既可以清热解暑,还能和中养胃。

做法:将绿豆泡发,煮成豆花做成绿豆汤。然后把大米煮成粥,快熟时倒入绿豆汤和冰糖,搅拌均匀,待粥熟后,将荷叶放在粥上,放凉即可食用。

夏季是水果的旺季,各类水果让人应接不暇。夏季的水果粥,不仅可以祛暑降温,还能美容养颜。比如香蕉刺梨冰粥,就是夏季很好的选择。

制作香蕉刺梨冰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丁,搅成糊状。梨煮汁,去渣留汁。一起加入米粥,再倒入冰糖,搅拌均匀,放凉即可。

山楂开胃养脾,适合胃口不佳的老人孩子。

山楂冰粥做法:山楂洗净备用。大米浸泡两小时。锅里放入冷水,煮山楂十五分钟,捞出。加入大米、冰糖,煮熟。放凉之后,放入冰箱。喜欢冰粥的年轻人,可以适量加入碎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啥事入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