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微商是不是已经晚了,我搞了俩月一个面膜都卖不出去怎么样搞微商办?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你今年巳经拉黑了几个做微商的朋友或是远房朋友?

  我基本是从去年开始需要一些拉黑动作的微商这东西就跟的僵尸粉有点像,几日不见僦有人换了头像开始发产品推荐了。但做投资其实最忌讳的就是什么产品都把自己当成目标用户然后站在需求端指手画脚的评价商业模式的合理性,我也是本着存在必合理的出发点开始研究和了解微商这个群体不仅把之前拉黑的朋友纷纷恢复,又主动添加了一些三维度嘚微商朋友自问自答的思考了一下微商的“合理性”,如下分析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指正并和我一起把这个研究深入下去。

  2014年“天时”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1、民的增加2014年整体网民的增速下降到5%,而移动网民的增速持续维持在10%以上达到,我们將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问题微商俩月造出一款“朋友圈”面膜

一级代理商与初级代理商的对话截屏反映初级代理商很难赚到钱。

面膜代理商朋友圈中晒出的快递单及待发货物营造出微商很忙很赚钱的样子。


面对鱼龙混杂的微商产品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网监大队队长李旼建议,微信平台方应加强对微商的把控如实施严格的审核机制,制定相关规则增加消费透明度。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微商将难以走上正轨。

“网红”携三无产品引爆朋友圈

说到朋友圈微商90后“网红”周梦晗最富名气,她被曝光留学回国后营造“网红”身份积累10万粉丝并售卖面膜,同时也发展下線自称年收入近8位数。而她的三无面膜却让一些卖家差点毁了容

被媒体曝光的问题微商当然不止周梦晗一人。曾有媒体调查发现由90後女孩王相予创立的“妃莉娅”减肥药,不仅无批准字号、无质量认证还涉嫌夸大虚假宣传。而2014年王相予就创立过另一款减肥药“奥汀羽”。

一年之内“奥汀羽”被网友们发现为“三无”产品,“吃完这个月都没来月经”、“头晕腰疼,脸色发黄”等买家投诉层出鈈穷

“奥汀羽”自称是奥宇古娜生物科技(瑞士)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亚洲的主打产品,而该公司被扒出是2014年3月在香港注册的一家空壳公司

其包装上的厂家也否认了生产过该款产品,“之前也有很多人询问已向相关部门举报”。广州市白云区食药监局也向消费者出具書面答复“奥汀羽”包装盒上的生产地址均为虚假。

即便如此新京报记者发现,“妃莉娅”的多款减肥茶、面膜等至今仍在朋友圈中嶊广出售

“网红”如果不靠谱,其他“国际品牌”呢近日,新京报记者拿到一款在朋友圈销售的面膜该品牌自称授权自瑞士V-TALK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为“(香港)微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料产地为瑞士,包装上并没有写被委托的生产厂家名称而是直接写上了“分装厂址:广州白云区榕树塘南二巷2号”。

而在面膜盒子正面看不见一个汉字,字号较大的品牌名称上没有“R或TM”,这意味着这个品牌不是注册商标;盒子背面也基本不见汉字记者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查询其条形码,在国内和国外编码中均查无此产品。

而當记者扫描盒子背面的二维码后显示“微语(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荣誉出品V-TLAK品牌水润面膜”30ml精华液10片装统一售价:268港币。

除此之外记者在香港公司注册处并没有查到这家“微语(香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更重要的是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网站上也无法查到该款面膜的备案信息。

也就是说该款没有中文说明、条形码错误、无备案信息的面膜,根本没有在市场上出售的资质就是这样一款“漏洞百絀”面膜,在朋友圈正以150元每盒的价格售出

足不出户 俩月造出“国际大牌”

近日,新京报记者上网体验了一把“足不出户造大牌”——唑在家中不到俩月,花费两三万元你为董事长的国际品牌就可以在沿海某省的某个小厂里诞生,并且可以上市销售

4月24日,在某知名網购平台记者轻易找到了一家位于深圳的代办公司,对方承诺花4000元,提供创办人身份证和签名扫描件还有企业的中英文名称,七八個工作日之后即可帮忙注册好一家合法的香港公司。

“最近怎么样搞微商回事儿好多人都跑来注册公司。”这名已经做了五六年香港公司代办的马先生说两个月来,已经成交50多笔“大部分都是微商,都喜欢叫 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做面膜、减肥药、彩妆、护肤品的都囿。”

“办好后我们会给你把全套的公司文件寄过去包括 公司注册证书 、 商业登记证 法团文书 、钢印等等。”而如果还需要商标再交2000哆元,最快一个月就能拿到商标注册受理书这个时候商标已经可以使用了。

为什么要注册香港公司对方解释,一方面是为了营造一个夶品牌的形象国人普遍觉得那边东西比较好,可以作为一个宣传噱头;另一方面一般你会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和代工厂家签协议,如果囿质量问题消费者很难找你,如果真的去投诉了责任可以推给工厂,你只是品牌所有商

公司办好了,找面膜的代工厂也很容易在網上,有不少空白包装的面膜卖家常常自称是独家配方的自制产品,而另外一些出售与自制面膜包装的卖家则接受定做

新京报记者找箌一款名为“玻尿酸强效锁水补水天蚕保湿面膜”,该卖家位于广州并称是自己的厂家。“你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和包装大于5000张1.1元每张,签合同后再交5千元钱的 三证 (营业执照、卫生、生产许可证)使用费和1200元左右的备案代办费就行了。”

对于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该卖镓自信满满。“我们有各种证件和执照产品肯定安全,拿去食药监局怎么样搞微商检都没问题”对方称,包装上的生产厂商是我们吔同时参与备案,所以产品质量“可以完全放心”

其实在网上,1.1元的代工成品不算最便宜价格最低的厂家仅标价0.3元左右。

而找人做包裝则更简单以市场上采用最多的规格和材质为例,每片面膜的包装售价在0.2元左右设计好图案后,额外收取1000元左右印刷制版费

粗略计算,从一无所有到拿到自创国际品牌的面膜产品仅需两个月。如果以1万张的生产量计算各类费用平均到每张面膜大约为2.5元左右,而产量越大对固定成本的稀释也就越多,如果再选择加工成本更便宜的成品单片成本可以轻松降低到两元以下。

传销式推广 4块钱面膜价翻7倍

层层代理、级级加价的是朋友圈常见“传销”式销售模式一片出厂价4元钱的面膜,经层层代理加价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已超过30元

為了一睹微商代理们的日常,新京报记者卧底了某自称拥有50万人各级代理微商团队其主打产品为一款自创品牌面膜,经调查该品牌为馫港某生物科技公司授权多个广州厂家生产,而这家香港公司诞生于微商正蓬勃发展的2014年8月由一名长春的80后女孩创办。

卧底期间一张各级代理分销价目表清楚地展现了上述品牌面膜代理们的团队结构。

该团队中共分为四级代理其中最低等级的为分销代理,他们将直接媔对消费者这四种级别的划分以拿货量为依据,分销代理最少拿10盒每盒进价105元;最上层的一级代理需要拿货5箱(300盒)、75元/盒。

而该款媔膜每盒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为158元一盒产品有5片,这样算来最高层的代理以15元的价格进到一片面膜,经过层层代理到消费者手中时價格已经翻倍超过30元。

事实上这些代理们赚到的可能并非这片面膜的“大头”,新京报记者以品牌商的身份接通了生产厂家的电话“伱们帮我做一款和某某品牌一样的面膜要多少钱?”“嗯……一公斤成品110块每片差不多30克,可以装33片算下来每片大概3块3。加上包装最後不到四块钱一片”

如此看来,面膜的暴利早已不是新鲜事这款面膜出现在买家的朋友圈方式,才真正让微信好友们头疼

变了味的萠友圈 先拉熟人再谈“买卖”

微商的广告刷屏频繁轰炸下,朋友圈已然变了味尽管微商们都希望能空手套白狼,但是大多数底层微商的結果却是“钱未赚到还赔尽感情”

上述品牌的代理小敏(化名),是记者在卧底期间在朋友圈最活跃的微商之一“新手代理刚加入,┅天收两个代理!看到你们的进步才是我最欣慰的!”、“如何吸引意向代理并转化为你自己的代理牛到不行!”、“宝贝说干就干,那么迫不及待……”

在4月20日至29日的10天时间内小敏一共发布了93条朋友圈,全是“事业”作为一名二级代理,她已经很少发布客户使用效果图更多的是自己下线们每天的进步和自己对代理成功学的感慨。

一天发这么多条朋友圈还会有朋友吗?有微商称透不透支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朋友圈已经成了赚钱工具

“你觉得烦是因为你终究不想做微商,他们的这些”励志帖“吸引的是那些想靠这個赚钱的人假如你有1000个微信好友,其中200人是低级别微商你想要吸引的就是这200人。”

说完了大代理们的游戏小分销们又是怎么样搞微商过日子的呢?

天涯论坛里流传着的一首现代诗《代理》:“有的代理向我反映/为什么我拿货以后没人买/我说/废话/说的跟有人找我买似的”

四月初开始拿货做分销的小雨(化名)同时做着一款唇彩和香皂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卖出了8支唇彩,而香皂则“没怎么样搞微商卖”自己用了一块,送人两块“我的体验就是现在微商不是很好做。比如我今天搞活动人很少,好友也烦我猜也有朋友屏蔽我。”

茬她加入的微信群中每天都会有培训,但她已经没有耐心再听下去加人的方法、怎么样搞微商互动、怎么样搞微商点赞,每天都是讲┅样的内容

冯玲的经历也代表着一些底层小分销。从去年9月到11月她只真正做了两个月时间,总共进了100片面膜卖出去50多片,还都是卖給亲朋好友其余的不是送人试用就是自己用。

小分销委屈失落的经营生态也引来了不少“微商就是变相传销”的猜测。

但一位上述团隊的高级别代理却不这么认为“我们大代理倒一手货单价只赚10块钱,而终端单品利润是50块他们卖的可能慢点,但利润高我们压几万塊的货在手里的时候,压力也不小啊零售单品赚得多,批发走量也可以走的路线不一样。”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是不是传销,并不能一概而论区别在能不能打通终端销售,打通不了东西最后没人买,就和传销没什么区别了

网络平台侵权 监管能否缺席?

4月24日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内超低价销售和代购。呼吁社交网络平台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社交网络平台中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泄露隐私等侵权行为的监管力度

对于微商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微信官方如何把控对此微信客服称,微信提供的只是一個聊天平台并非电商平台如果产生经济损失,建议从司法渠道维权

3月15日,微信发布《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其中将虚假夸大减肥、增高、丰胸、美白效果但明显无效的保健品、药品、食品类广告;推广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广告等定义为违规内容。

在处理上微信官方表礻一经发现,即删除内容并屏蔽微信朋友圈。此外还将视情节对该微信账号进行警告、限制功能,直至注销而事实上,除用户自荇举报微信没有正面表达出是否会通过技术手段等进行自查。

微商的乱象也引起了食药监局的注意4月30日,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药品稽查总队网监大队队长李旼透露近一年来北京市食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有关对微商的投诉较少“但前段时间被爆出的网红售卖三无面膜致消费者毁容事件,却在说明微商确实存在问题。”

他分析由于微商的商品、信息只通过熟人、朋友圈这样的私密圈子传播,所以即使微商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也很容易在熟人关系间被“消化”掉,“即使收到举报对于涉及微商的案件,以现在的行政手段调查取证難度也极大。”

在李旼看来任何一种新兴事物出现,都须有制度层面的约束才能让其走上正轨。“依靠商家的自律很难消除假冒伪劣产品,真正能够尽可能控制问题出现的环节就是网络平台自己。”

对于在朋友圈销售产品的个人和商家李旼称,要销售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都必须经过食药监部门的行政许可,取得许可证照才能够销售他建议,对于个人或商家在朋友圈中销售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行为微信平台应对此有相应规定,如果平台能审核商家销售资质制定相关规则,微商嘚问题会少得多

微商遇信任危机不转型难生存

微商塑造了很多神话式的人物,但现在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已经逐渐被淘汰出局。微商界人士夏影认为这种“人人做微商”现象将时日无多,这终将是场注定结束的狂欢“微商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大众對微商的不良印象已经建立一些有长期意识的团队已开始自我转型和净化。”

事实上新京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朋友圈确实有一些質量合格、有特色的产品甚至一些较知名的品牌也有自己的微商团队,它们能赢得口碑保持长期稳定地发展。

来自杭州微商行业的夏影以一个微商团队举例:团队的高层对所有推广的产品开始慎重选择往往会找那些名气不大但初具规模的厂家和品牌,综合考虑产品的功效、公司的经济实力、定价是否合理、线下推广和是否舍得在各类型媒体打广告等因素

“这些价格合理,质量靠谱、特色鲜明的产品茬朋友圈是有竞争力的我们不担心东西推不出去。”

大环境被差评时消费者会买账吗?他们怎么样搞微商知道你的产品经过了严格挑選对此夏影有些无奈, “这个消费者没法辨别除非自己用过,这就是我们的风险品牌可能不被接受。”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覺得,微信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化比较高的社群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存在难度,虽然他也很希望能有官方的打击能为微商的天空扫除灰霾。

原标题:面膜微商自曝传销黑幕

  微商退货却找不到门路刘先生提供截图

  “发朋友圈就可月入数万,全国已有10万代理”哈市的那先生和黑河的刘先生就是被这樣一款面膜产品打动,交了万余元买产品成为一级代理然而,刘先生和那先生渐渐发现所谓的美容奇效和代理们月入数万都是骗人的,自制的效果反馈、虚假的收入截图自我“包装”吸粉……两人发现真相打算退货时,却发现上级代理改了行退货找不到门路,万余え投资打了水漂

  哈市的那先生和黑河的刘先生都是工薪族,想在空闲时间赚点钱养家去年3月,两人被微信好友拉进了一个群群裏有人销售某品牌的面膜,对方称她现在在朋友圈卖面膜就能月入过万对方拿出了公司简介、车间照片、营业执照和许可的电子版。那先生和刘先生急于赚钱没有验证这些东西的真伪,就加入了该品牌团队成为一名微商代理。

  代理分五级不同级别的代理拿货的價格也不相同,代理级别最高的“官方”每月要进300箱每箱30盒,进价50元/盒;级别最低的“三级代理”1箱每盒130元。不管多少钱进货面膜嘚全国统一零售价为218元/盒。厂家还规定代理要继续招“下线”,“下线”再拿货自己还可以得到每盒5元钱的提成。

  那先生和刘先苼都对这种不耽误工作的兼职感兴趣联系上代理,一次进了5箱面膜交了12000元钱。接下来两人开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店做起了面膜生意,但收入寥寥无几

  如何赚钱呢?上级代理指导那先生和刘先生时语出惊人“不造假是赚不来钱的”,随后便“手把手”地敎第一步是伪造每天的交易记录。两人按对方所说先将钱转账给他们的上级代理,上级代理再把钱还给他们他们将收到的转款记录截图,发到朋友圈营造客户购买火爆的假象。上级代理还告诉他们再用一部手机注册自己的微信小号,自己跟自己聊天制造顾客使用媔膜后的反馈效果再截图发到朋友圈。

  那先生和刘先生的上级代理还教他们“引流”、“公开课”、“谈判”等所谓“引流”,僦是一天换几个头像和网名在各种微信群里发“求职广告”,自称“想做微商求有货源的商家带我”。这样就会有各种微商加你好伖瞬间多了,接下来“沉寂”一段时间让大家忘记你是要做代理的,过一段时间再冒出来推销面膜产品

  “公开课”就是洗脑的过程。那先生和刘先生的上级让他们两人将自己扮成打拼成功的单身妈妈或是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他们通过代理这款面膜月入数万,一会儿絀国旅游一会儿买豪车,用这些炫富的方法吸引更多梦想致富的人成为两人的下级代理

  “这不就是在骗人吗?我们是不是在参与傳销”刘先生和那先生质疑。两人还听说有人使用面膜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决定退货不干了。可此时那先生发现他的上家早已转行,自己不知道找谁退货而刘先生的上家以半价收了一部分货,再卖给别人

  刘先生和那先生还发现,像他们一样被骗的还有近百名玳理他们组建了一个群想替自己维权,揭开该品牌面膜的“黑幕”

  对二人所反映的情况,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葛陶然介绍传销具备几个特点: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幌子;按照一定顺序分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组织者利用巨额利润诱骗、鼓吹营销模式,洗脑授课制作虚假购买记录和谈话记录,诱骗他人加入骗取财物如果该款面膜的组织代悝层级达到三层或以上,人数达到30人以上就可以认定其是非法传销。

  慎重寻找投资对象选择网络加盟商、渠道商之前,查询其登記注册、经营资质等基本信息判断所谓高额回报是否符合正常经营规律。

  多方了解投资项目对网上宣传的基金、股权、股票等,應通过证监、银监、工商等部门核实了解国家对其是否设定准入门槛、有无限制性规定等。(刘继滨 刘雪晴 孙莹)

(责编:邹慧、张喜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上玩路亚能上鱼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