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不离弃受人之托,终还是忠忠不离弃?

原标题: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人在生活中不管大事小事都替人办过,想信大家都想把事办好办的漂亮让对方满意,因为让你办事的人是对你的信任和看重你的能力,从古老传到现在有这么一群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天天用数字办事服务天下。

会计作为一个行业,其社会性特点非常鲜明。如杨时展教授所指出的:“受托责任”已成为现代会计控制中的核心问题了,在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中,人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为了正视这一问题,就必须发挥好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基本职能,切实履行“受托责任”。为此,一定要突出会计的公共服务性。唯有对事业诚信,会计人员会计工作才能立身、才能处世、合作、共蠃。

内蒙古立业会计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规范、专业、创新、共赢”。“高效贴心的服务、团结协作、敬业负责、服务奉献、求实进取”是公司的企业精神。“始终贯彻以追求合作伙伴最大利益为目标,竭诚为合作伙伴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是公司对客户的承诺。

立业会计有限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财税服务与咨询,始终坚持发扬以“立业、立企、强企、强国”为立业之本的理念精神。希望通过专业的服务能力和不懈努力,重塑行业信心,提供标准化财务服务,为企业严格把控财务风险,及财务管理建设提供服务指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自去年从央视离职后,外界一直关心他的动向。6月14日,腾讯视频正式宣布:陈晓卿入职腾讯,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他带领团队即将在近期为大家带来全新一辑大型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前天,陈晓卿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了一段关于张艺谋、高仓健、寿司大师的故事,里面“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故事让人尤为感动。

——微信公众号:百神搜神记

我手里有一本书,《高仓健·最后的采访》。一位朋友托我转给张艺谋老师,然而关于这本书的故事,需要从去年讲起。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去年春上是我难熬的一段时光,几乎天天在家闲着。朋友闫涛找到我,说有个小视频的“活儿”,十几天就能拍完,希望我去做些“出镜嘉宾”之类的工作,顺道呢,可以在重庆、广州、澳门还有札幌吃点好吃的。闫涛老师是我之前制作纪录片的美食顾问,也是岭南著名的食评家,嘉宾什么的谈不上,我因为闲的太久,又嘴馋,便承诺随行。

不成想这个美食短片系列,拖后了半年多才开拍,其实那会儿我已经很忙了。去年底,第一次随闫涛的摄制组到达北海道,飞机在暴雪中降落,眼前的城市一片银装素裹。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便跟两位日本青年厨师藤川和冈崎,去北日本最大的海鲜集散地——札幌水产市场采购海鲜。天冷,冻得我话都说不成句。

好在当晚有惊喜,闫老师带着我,冒雪一起去拜访北海道最著名的一位厨师,看他料理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食物。之前老闫不知在哪里看了一个什么旅游纪录片,说北海道有吃“蟹生”的习俗,就是新鲜红毛蟹的腿肉刺身,据说这位厨师会做,我当然也很好奇。

这位厨师也是藤川和冈崎的师父,叫嶋宫勤,在日本,是与小野二郎齐名的寿司大师,他经营的寿司善也是米其林餐厅。

嶋宫师傅是位长者,面相和善,当着摄影机和我,他一板一眼地给两位徒弟演示如何制作蟹生。

要用最新鲜的红毛蟹,快刀斫足,精准去壳,然后缓缓剔出蟹肉,再迅速放到冰水里激一下,蟹生就做成了。尽管我知道这是建立在对食材结构充分了解,以及无数次训练的基础之上,但整个过程相对简单,我还是有些小小失落。好在蟹肉口感像冰镇果冻,且鲜甜无比,配上北海道产的一种清酒,很享受。

拍摄完蟹生教学,隔着柜台与嶋宫师傅寒暄。没聊两句,他突然问我是否认识张艺谋导演。当时我的蟹肉还没吃完,没过脑子就说,认识。嶋宫立刻放下手中的毛巾,做了一个长长的 surprise 的表情。

怎么了?认识张艺谋会有这么大反应?尽管我和张导不算很熟,但确实有过交往的。二十年前,他在拍《一个也不能少》的时候,曾经托文学师王斌约我去他工作室面谈过两次,原因是之前我拍过一部纪录片叫《龙脊》,讲的是广西龙胜大山里孩子上学的故事。当时张导希望能够从我这儿,多了解一些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情况。虽然这部电影之后,我们之间音信渐少,不过对一个千里之外的日本人,我说认识也不算夸张,对吧?

伴着嗒嗒的木屐声,嶋宫先生从柜台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相册。嶋宫说,他平生最好的一位朋友,叫高仓健。这本影集里的100多张照片,都是他和高仓健的合影,时间跨度在10年以上。“去年,高仓健最后一次来店里,我们喝酒喝到很晚,他说,一个中国的好友叫张艺谋,是很有名的电影导演,很喜爱寿司,他答应张艺谋,要带他一起到札幌来吃一次寿司。” 

说到这,我好像听出了什么意味。嶋宫继续解释,那是高仓健最后一次来寿司善,半年后便因病离世。不过嶋宫一直记着好友最后的嘱托,只要有中国客人来,都会不厌其烦问他们同样的问题,您认识张艺谋吗?

“今天太幸运了,我终于见到了你,见到了一个和张先生相熟的人”。嶋宫激动不已,“希望您转告艺谋导演,或者打一个电话,当年他和高仓的约定依然有效,因为我还活着,我希望能够替朋友完成他当初的承诺,希望张先生能够来这里品尝我的寿司。”

这一次轮到我尴尬了,其实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任何场合见过张老师,也早丢了联系方式。窗外雪花在飘,室内有点冷场。情急之下打开通讯录,给我能想到的、曾经在张老师身边工作过的人都发了短信,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一个人及时回。急死我了。老人那边已经在准备我们的正餐,看着他一脸真诚,还不时看我动静,我有些过意不去,只好在微信的一个电影评论群里,发出了求救信号。

还好,不到半小时,原来在《新京报》负责艺术评论的张文伯老师伸出援手,通过张团队的熟人,拿到了文字回复:“张导说,他每年都要去日本,北海道也常去,先生的邀请收到了,他一定抽空去做客。”收到回复,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下,在此之前,我一直没好意思放下过手机,心说,这要是没有回音,我可就糗大了。

作为寿司爱好者,那天晚上寿司善,是我味觉的一次奇妙经历。嶋宫勤先生不愧是日本顶尖的烹饪艺术家,而且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时期,像一位海鲜与稻米的魔术师。经他手制作的寿司,不仅手法精准,疏密有致,而且整体菜式设计精巧,仪式感充分。

更让人扼腕慨叹的,是他的食物造型,在视觉上充满生命的欲望,甚至让你舍不得吃……

好了,不多描述,这篇文章的主题也不是美食本身。总之欣赏了美食奇观之后,我以为,自己当了一次雷锋,信使的任务完成得还不错,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没想到,上个月去澳门的“泓”餐厅,见到嶋宫师傅的徒弟藤川英树。小伙子拿出了两本书给我,就是前面我说到的那本书。他说,张导演还没有去北海道呢。这书一本是送给我,另一本托我送给张艺谋老师。书的扉页上是嶋宫的寄语:

我诚惶诚恐地接过了书,心想回去一定找时间转给张先生。

但回到北京事情这么多,又把这件事给忘了,书一直在我办公桌上。前些天,闫涛的美食短片《濠江味传》在腾讯上线(点击欣赏),上周播到了第二集《传承》。天呐,又看到了老人和善的面容,我这几天心里老不踏实,真是羞愧万分。于是赶紧再找朋友打听张老师的联系方式,热心的张文伯和艺谋导演当年的助手亚特,很快都发来了快递地址,昨天我终于把这本书寄了出去。

在给张导的信里,我特地写了一段嶋宫先生常说的话,他说,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做食物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授权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248578.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忠而见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