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了多少诗的诗意思是什么?

原标题:乾隆写诗如发微博 什么芝麻事都爱写成诗

日前,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该院已经启动乾隆御制诗文稿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新发现了两箱乾隆皇帝的2.8万首御笔诗,正在清理,这批诗作即将面世。这次的发现证实了乾隆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作的传言。一位故宫专家告诉记者,“在我看来,他的诗作对他来说就像我们现代人的‘微博’‘微信’一样。”很多学者都认为,乾隆的御制诗“历史价值大大超过艺术价值”。

单霁翔介绍,清理文物时,工作人员在库房里发现了两个箱子,上面写着“乾隆诗稿”,打开后,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8万首诗的诗稿。“过去库房里有1.7万多首乾隆的诗,加上这次的发现,有4万多首”。史传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作。对此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没人见过这么多诗作,还有人猜测乾隆的诗是大臣代笔。

记者看到这批文物的图片,长方的白色纸页上用蝇头小楷写着诗句,每叠诗页用黄色封条封好,再用黄纸包好。“史传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有4万多首诗作。这对此前的争议以及代笔的传闻或许是有力佐证。同时或许能够说明:乾隆皇帝是非常勤奋的,几乎每天都要写诗,就像我们作功课一样。”单霁翔表示,这些乾隆诗文稿的数量非常大,基本包含了乾隆皇帝一生的诗文作品,既有御笔稿(朱笔),也有大臣誊写稿(墨笔),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与考古价值。“拿破仑一件手稿曾经拍出巨额天价,故宫馆藏如此大量珍贵的乾隆亲笔诗稿,其价值无法估量。”

据不完全统计,乾隆所写诗作已有4万多首,这意味着在乾隆88年的人生中,每天都要写约1.3首诗,而《全唐诗》共有两千多位作者,也不过四万多首诗,乾隆以一人之力就超过了。据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古往今来写诗最多的人。

从诗的内容上看,单霁翔介绍,乾隆写的是纪实诗,记当天或某个时期的事件以及国家大事,几乎每一句后面都有一个“注”(即这句诗的意思),所以篇幅比较长。他表示,这批文物整理完成后将尽快展出,“故宫馆藏文物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正在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归类。”

故宫专家向记者表示,故宫中很多文物上都有乾隆题写的诗作,“瓷器、画作上都有,乾隆‘家天下’的思想让他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这些诗作数量很多,质量不高。”这位专家表示,乾隆写这些诗作就像今天我们写微博和微信,“我觉得他并没有把诗歌创作当做文学创作,当然,他是皇帝,他说好也没人说不好。”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酷喜弄墨,但这位伟大的皇帝在诗赋上的天份却相当有限。他的作品只能做到合乎平仄而已,堆砌且雕琢,后人很少将他看成是诗人,可他自我感觉却很好。不过据介绍,乾隆的这些诗作内容能弥补当时历史记录的不足,“乾隆把什么都写到诗里头了,他的所见所感所想,也是他留下的认知、思考和创作。”

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无鱼非水德,无徒势云孤。

鱼岂离于水,潜渊转江湖,

人岂离于世,适将他有图。

知一贵知二,通变乃达常,

不逆复不亿,抑亦先觉良。

吹芋三百人,隐笑齐宣王。

夜雨打船窗,恰值清梦醒。

入耳适宜听,披衾不览冷。

即南已增润,忆北牵怀永。

须臾声渐稀,无眠以耿耿。

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

茂学本工文,清辞每出群。

虽称有奇节,未觉副高闻。

锦字常悬壁,朱楼喜梦云。

所输老杜者,一饭不忘君。

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

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

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

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迭嶂青云放晓晴,乍看红叶一枝横。

徘徊体物难成句,几点玫瑰衬绿琼。

翠柏红垣见葆祠,羔豚命祭复过之。

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道济长城谁自坏?临安一木本犹支。

故乡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

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

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行馆傍花宫,林峦益致静。

山游薄暮归,篝灯夜方永。

定钟近宵声,弗霜亦念警。

安禅付彼僧,我自娱清省。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

泛舟何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

  乾隆帝不仅酷爱书画艺术,对各类工艺美术亦非常嗜好,特别是对瓷器艺术更为偏爱。在乾隆帝浩若烟海的诗篇中有一批专门题咏瓷器的,约为199首。对宋代五大名窑的赏鉴是乾隆帝的重点,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一件孩儿枕是定窑白瓷中的名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亦有两件,三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除细部纹样、尺寸等略有差异外,面貌、衣饰皱褶基本一致。带到台北的这件器底还有当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刻乾隆御制诗《咏定窑睡孩儿枕》一首:“北定出精陶,曲肱代枕高。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彼此同一梦,蝶荘且自豪。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乾隆癸巳春闰御题”。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年曾多次提看“定瓷娃娃凉枕”,并下令为其配制木座、锦垫,可见对孩儿枕的喜爱。而在乾隆咏定瓷的御制诗中,也以孩儿枕题材为最多,共计11首。

  乾隆不光作诗,而且还把诗作直接镌刻在自己喜爱的瓷器上。每得到一件宋官瓷,特别是五大名窑的作品,他必要赋诗一首,同时命工匠把诗镌刻在器物上,传之久远。乾隆帝降旨刻诗,并非整批送交,而是分次交办清宫专门负责的如意馆和懋勤殿处理,间接反映出镌刻御制诗背后所存在加以选择的意向。在清代之前漫长的瓷器发展史中,并未有帝王诗篇被题写于器身上。如明代御厂所制官窑瓷,帝王并不亲自监督参与宫廷用瓷的制作,多由内臣指定和设计纹饰,因而以图案化的官样纹饰为主,极少有文化气息。乾隆御题刻瓷器几乎都是采用阴刻的手法,将诗文刻在器物的釉面上,故其文字都是低于釉面的凹型字体。字存原釉,阳文凸现;间隙剥釉,显纹露胎。之所以把御题诗刻在器身上,是为了更加有利于观赏,工整、秀丽的文字也给器物平添了几分艺术气息。为了尽量避免对器物釉面的损害,在镌刻时只将文字间隙处的瓷釉刻剥掉,而所有文字上都保留着器物原有的瓷釉。这样,既使文字有了立体感,而且间隙处被剥掉瓷釉后,露出的器物胎体上的开片纹清晰可见,细细观赏颇多情趣。如此超凡的技术,非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的高级工匠所不能为。

  乾隆瓷器御题诗,书法风格并不多样,早期延承康熙书法遗风,主要是晚明董其昌派,格调较高,气势较宏伟,而中后期则因乾隆帝的喜爱而转为以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书法为主体。因而,乾隆御制诗瓷器书法大都精谨沉稳、圆转秀逸、骨骼清纤,如出一人之手。宋代五大名窑以釉色取胜,极少题字,而乾隆帝命御题诗镌刻其上,平添其文化品位。乾隆瓷器上的御制诗大多为乾隆帝所创并复制其上,往往是对瓷器本身的解读,使观者能加深对瓷艺作品艺术风格的理解。

  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图1),高4、口径/taocizhishi/9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写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