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伴耒相照 保岗月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表现的是一种由气团和锋面造成的天气变化,展现的是快行冷锋来势之猛,势力之大,令人不寒而栗,过境之前,先出现大风。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说明冷风云层加厚,让人有“墨云压顶城欲摧”之感。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写的是大雨天气,锋面过境。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此诗表现的是地方性阵雨天气:夏日的晴空,突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吹云散,雨过天晴。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此两诗表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我国江南梅子黄熟时节(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有时多半月不见太阳的梅雨天气。
   7、“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柳宗元《梅雨》)
   此诗点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的入梅日期,大约在6月上旬开始。
   8、“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苏轼《船棹风》)
   此诗点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的出梅日期。“三时”指夏至后半月,“舶棹风”指东南季风,意指七月上旬后半期东南季风盛行时,梅雨期结束。
   9、“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入冬早的气候状况。
   10、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此诗最早记载了我国的地震状况。
   1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
   此诗涉及到地球自转现象,赤道自转线速度,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km。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此诗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3、“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云《歌》)
   此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此诗涉及暖风带来的春雨特点。
   15、“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此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戈壁滩飞沙走石的场面。
   16、“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此诗生动简要地刻画了南方海潮及河流涨落的规律。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此诗涉及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春风”指的是来自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中的“阴晴圆缺”指的是月相的变化规律。
   1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此词涉及到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些诗词都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正因为我国地形总体上西高东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由西向东流。
   2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此诗描述了我国河套平原过去的生态景观。
   2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李煜《临江仙》)
   此诗描绘了晚春初夏特有的“樱桃落尽”“蝶翻轻粉”的景象。
   25、“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浪淘沙》)
   此诗表现的是钱塘江涌潮的壮观场面:一条白练从海天相接处滚滚而来,急速推进,潮水猛涨,巨浪滔天,掀起一堵高耸的水墙,气势磅礴。
   2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此诗涉及到长江三峡的急流、险滩、山重水绕等自然奇景。诗的前两句是说:早晨才乘船离开彩云缭绕的白帝城,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来了。后两句是说:舟在江上驶,猿在岸上啼,只觉得猿声仍在身旁不停地啼着,所坐的小船,却早已飞快地穿过万重山了。
   2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此诗涉及到“巴山夜雨”的成因。巴山位于四川与陕西交界处,是四川盆地的边缘。一般来说,盆地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气流不通畅,对流交换弱。白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空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随着温度的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发生凝结而下雨,故“巴山夜雨”会时有发生。
   28、“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此诗说明中南半岛同我国山水相连的山河形势。江头指上游,江尾指下游。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诗人借共饮长江水来慰藉相思之情。
   2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此诗形象地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水热状况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即地势每升高1千米,气温就降低6摄氏度左右。因此才会有诗中所说的登山前时届盛夏,属桃花落尽之时,登上高山古寺后不期遇到了桃花开得正盛的春景。
   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此诗反映了庐山地形地貌的特点。庐山是断块体上升的山地,周围多断层、陡壁和狭谷,出现了众多的瀑布。庐山地貌形成与岩层和地质构造有关,砂岸中常夹有松软的页岩和千枚岩,同时岩层平展,垂直节理发育,经风化侵蚀,软的岩层形成了岩洞。仙人洞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而且岩洞地处断崖峭壁之上。庐山夏季凉爽,降水量较大,在春夏之交,山上经常是云雾弥漫,山中看不到庐山全貌。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庐山北面和南面分别有长江、九江和鄱阳湖,水汽蒸发旺盛,水汽分子比空气分子轻,暖而湿的空气上升,当空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加上凝结核存在,较多的水汽就会形成为云雾。
   31、“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范大成《晓发飞鸟晨露满天,少倾大雨》)
此诗表现的是朝雨晚晴的天气特点。日出日落的太阳光是红色的,照到云上,就形成红霞(红云)。“朝霞”是指早上太阳在东方天顶或西方,即东方天顶或西方有低云出现。且这种低云慢慢向本地移动,则预示着将有大雨天到来。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出远门,即使出门也要带上雨伞。反之,晚上西方天顶或东方有红霞,这种低度沉的红霞向东移动,离本地越来越远,即使有雨下,也下不到本地,所以天气是晴朗的。
   3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此诗涉及到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此诗原来是说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现在常用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不断加高,天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下游河道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33.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请到天涯海角来》)“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应制联句》)
以上两句直观地说明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因而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的年变化小,即“四季春常在”。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即“熏风自南来”,由于海洋上空气温低,因而海风凉爽,即“殿阁生微凉”。
  34. “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日本民歌《北国之春》)
东亚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这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不同点之一。日本的春天到了,夏季风就来了,夏季风是偏南风,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作者对夏季风势力比冬季风弱小的特点把握得非常准确,用“微微”二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35.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云、贵、川三省夜雨频率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白天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云下不易增温,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故温度较高。云层上下温差较大,使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所以这里夜雨比较多。

  36. “淮海多夏雨”(刘禹锡《五排·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此诗表现了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为夏雨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属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属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属年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7.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雪》)
由“北风那个吹”可知,我国北方冬季主要吹偏北风(西北风)。当强冷空气南下时,与锋前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除引起大风和强烈的降温外,还会产生雨雪天气,即“雪花那个飘”。第二首诗告诉我们北方由于纬度与海拔较高,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影响早,且降温幅度大。反映了“胡天”冬季长而严寒的气候特征。农历八月即公历的九月份左右,此时我国南方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长城以北已“飞雪”,形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说明亚洲高压在九月开始建立,并影响长城以北。诗人比喻它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万棵梨树的花。
  38.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
  39.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陈毅《过太行山书怀》)“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
本组诗句反映了坡向和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对阴坡。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平地大,比阴坡更大,故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比阴坡的多,气温比阴坡高。由于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应该是阳坡比阴坡高。一般情况下,雪线也是阳坡比阴坡高。关于雪线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玛峰等少数山地除外,因为珠峰北坡为雨影区,降雪少,冰川的类型为大陆性冰川,稳定性强,雪线高。珠峰南坡面向印度洋,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冰川的类型为海洋性冰川,滑动性强,雪线低。
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4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 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
  42.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37. “孔明借东风”。
赤壁地处长江中游,冬季以偏北风为主,但由于气旋、反气旋及锋面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区也会出现其他风向。如果当时赤壁的北部或西部有低气压团,东南部有高气压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就会形成东南风。从哲学上讲,这也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共存的道理。整个冬季我国盛行偏北风,这是共性,但各个地区又有其特殊性,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时会出现东南风。这说明我们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
  43.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句话说明了锋面能带来降水以及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不同天气。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春季来临,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44.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这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昆明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是7.8℃,比北京初春三月的气温高将近3℃;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是19.9℃,与北京晚春五月大体相当。昆明在我国的南部,加上云贵高原等地形的阻挡,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偏北风一般不能影响到这里,这里主要受来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暖气团的影响,因而冬季还是温暖如春。夏季,由于昆明在云贵高原上,海拔比平原地区高,气温垂直递减,故夏季不热。”
长江沿岸的南京、重庆、武汉夏季特别炎热,号称我国的“三大火炉”。这三个地方7月份的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为什么“三大火炉”夏季气温特别高呢?
每年七月中旬以后,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一带,长江流域的梅雨结束。这时,长江流域完全为副热带高压所控制,气流下沉增温,常常出现干旱,这就是伏旱。伏旱期间,天空晴朗少云,风力微弱,日照强烈,似火的骄阳把大地晒得滚烫。七八月间白天的最高地面温度为50℃~55℃。晒得发烫的地面,源源不断地把热量传给大气,因而气温不断升高。这是“三大火炉”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这些高温中心的形成与盆地或谷地的地形有密切关系。“三大火炉”都位于长江河谷中,海拔较低。河谷地形犹如锅底一般,地面散热困难。四川和两湖都是盆地形势,夏季风自东南吹来,越过东南丘陵和贵州高原到达盆地时,由于下沉增温产生干热风,使“火炉”热上加热,特别是重庆,白天温度最高,暑热日和酷热天数也最长。长江下游一带的南京,因地势开阔,又临近海洋,所以,与武汉、重庆相比,酷热的程度稍低,时间稍短。第三,长江流域水田遍布,河网密布。尤其是武汉地处江汉平原,四周湖泊星罗棋布。伏旱期间,因蒸发旺盛,广阔的水面使大气中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空气湿度大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时受单一的来自海洋的暖气团控制。但此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空气中的水汽不易消散,地面向空中辐射的热量多被空气中水汽吸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使地面气温不易降低。另外,空气湿度大,人体的汗水不易蒸发,排汗散热的功能大大降低,又热又湿的空气,使人感到闷热难受。影响人的体感温度,除温度和湿度外,风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特别闷热的天气,当清风吹来,人们会感到炎暑顿消。可是,这三个城市在酷热的日子里,风力也很微弱,更增加了人的闷热觉。                                                   
  46.“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
此民谣生动地反映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
  4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这句诗主要揭示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道理。山地的迎风坡抬升了爬升的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变冷凝结而形成地形雨,而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断增温,不易凝结降水而成为雨影区。这样,在山的两侧就会形成晴雨不同的鲜明对比。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在平原地区的对流性降水天气中虽也能看到,但不如山区多见。这里还需指出,山区除具有地形雨外,也有雷阵雨等天气,这就更增加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频率。
  47. “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头上热滚滚”、“日照胸前暖”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热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由此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白天出太阳。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此成语可说明四川盆地云层多,日照少。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有“火州”之称。吐鲁番盆地夏季特别炎热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闭塞,不易散热。二是干燥,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面有戈壁沙漠,夏季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几乎全部被地面吸收。
  50. “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民谣“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说明历史上的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后来由于黄河夺淮,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入海河道,淮河失去自己的入海水道,下游排水不畅,经常决口成灾,使淮河流域水旱灾害十分严重,“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解放后,我国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许多蓄洪工程。在下游开挖新的入江入海水道,以利洪水下泄。如今淮河的入海水道已经建成,淮河水通过多个途径入海,“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已成历史。淮河流域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长时间地停留在江淮地区,江淮地区产生涝灾;反之则为旱灾。
  51.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洛阳三月飞胡沙”(李白《扶风豪士歌》)
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同样是三月(一般情况下,农历三月时,阳历为四月),南方百花齐放,而北方因春旱严重,造成了沙尘暴天气(“飞胡沙”)。
  52.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这一句贵州的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以北地区的冬季阴雨冷湿的气候特点,以及崎岖的高原地形特征。冬半年,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长途跋涉,南下到云贵高原的脚下,势力已大为减弱,又遇到了云贵高原的阻挡,不能继续向南前进,与南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受该锋面的影响,贵阳附近“天无三日晴”(顾名思义,贵阳是阳光很贵的意思,即冬半年很少有阳光)。而此时昆明一带则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顾名思义,昆明是阳光明媚的意思)。云贵高原上的岩石多为可溶性的石灰岩,流水侵蚀作用特别强烈,喀斯特地形发育特别典型,因而“地无三尺平”。
  53.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
新疆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雨水稀少,沙漠广布、山麓砾石到处可见。但这里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很大。九月的轮台,狂风在夜间呼啸着,飞沙走石,风力作用十分强烈。西北地区冬季风风力强劲,寒潮经过的次数也多,可见那里的气候条件是相当恶劣的。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句谚语,这句谚语主要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
  54.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本组诗反映了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海水经蒸发变成水汽,水汽通过季风环流(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即“黄河之水天上来”。根据现代水循环理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流到海洋中的黄河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又有可能随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再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的补给水源,即流入海洋的黄河水可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如果“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的话,那么黄河早就干涸了。这里“奔流到海”的“海”指渤海。从“奔流”二字可看出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因为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黄河干支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毛泽东笔下的“高峡”是指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即西陵峡、巫峡、瞿塘峡。“高峡出平湖”的构思如今正在变为现实,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规模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高峡出平湖”是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的具体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一、古诗词与气候  古诗词中描写气候的句子 很多,例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10.“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曲》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2.“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后人)本诗说的是晚清陕甘总督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时,沿路栽植杨柳树,至今已百年过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似春风度玉关。这两句诗也说明合理的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 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4.“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 王冕《梅雨》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5.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16.“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元代马致远描述了行进在干燥荒凉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旅行者,骑着疲惫不堪的马儿在艰难跋涉,这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1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元春.雪》: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到处一片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覆盖大地,河流封冻,失去往日奔腾不息、汹涌澎湃的气势。
18.“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20.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白居易《忆江南》)等。

二、古诗词与地形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有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也有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这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有描述。如: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两岸青山相对出”;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既说明了黄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

三、古诗词与水文  描写水文方面的诗句也不少。如:
1.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对庐山瀑布的描绘;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既展示了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而且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八月十八)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月球的引力)。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6.“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7.“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四.古诗词与人类活动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
2.“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反映了城市中人口稠密,农村人口稀少的城乡差别。
3.“郡城南下不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及旧时汉人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态度。
4.“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通过对古诗中所描写的环境今昔对比,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创造的奇迹。
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李白《蜀道难》说明蜀道的崎岖与蜀地的闭塞,但现代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四川的交通变得非常便利。
6.“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这是毛泽东在游览长江时提出的伟大构想,随着葛洲坝水库和三峡工程的相继建成,将要变成现实,特别是三峡水电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怎能不让世界惊叹呢。
7.“天上无鸟飞,地上无水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我国西部昔日荒芜的戈壁滩,而今随着大油田、大气田的陆续开发,一条条公路通向沙漠戈壁深处,使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塔里木盆地,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8.“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王之涣《出塞作》这是一组塞外狩猎的镜头,将士狩猎烧起漫天野火,惊起草中的动物,而后骑马射猎,说明对野生动物的大肆捕杀和为狩猎焚烧动物生息的草场资源,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五.古诗词与月相1.<<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娥眉月。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第一类:写新月的。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诗中“月黑”实乃夜黑亦即无月。请注意,虽然诗中写到“月黑”,但天空中并不见月。虽然天空中不见月亮,但并不能说明时间在“新月”前后,因为诗中对“月黑”的原因交代地很清楚:所以不见月光盖因大雪阴天之故,这与初一前后不可见的新月完全是两码事。所谓新月是指农历初一的月相,此时月球与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一侧,与太阳同升同落,故而不可见。

第二类:写月初娥眉月的。例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诗中“九月初三”是写诗的日子,“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即上娥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当”一道残阳铺水中”后即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例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兰溪掉歌)----诗中“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凉月如眉”指月初的域眉月(如上),上下紧扣。

第三类:写上弦月的。例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夜半”而“月落”即写“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  八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90’,日落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中午月出、半夜月落,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 D字。例二:“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诗中“月落”时,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也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第四类:写满月(望月)的。例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此诗写春日傍晚、江水平堤,众女踏歌。诗中  “月出”即“傍晚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例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诗中“明月”即满月,“举头”暗含明月高悬之意。满月时,只有在半底前后月亮才高悬天空。夜深而愁思不寐,写出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无尽的乡思。

第五类:写下弦月的。例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乌鸣涧)----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时。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90”,日出时出现于南方天空,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象个反D字。这是用写实手法告诉读者,作者写的是农历廿一、二夜深人静时的情景。例二:“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此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才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第六类,写月末的娥眉月即下娥眉月(残月)的。例一:“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方、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象C字。此诗是用月相说明自己读书夜以继日。例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诗中“月似钩”即残月(如上),前二句看似写景,实际写壮志未酬、彻夜难眠;后二句抒发豪情壮志。

第七类:写月相变化的。例一:“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满月”指“圆月”即“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娥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例二:“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诗中“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作者离家已有一、二个月了。

第八类:不写具体月相的。例:“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此诗前二句写青年男女相约水上,但因月暗、潮大、风急,一时不能会晤。诗中“月暗”即月光暗淡(不是无月)。相约一般在上半夜,上半夜有月(尽管月光暗淡),说明时间在农历上半月。

第九类:所写月相名不符实的。例:“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钱起·江行无题)----诗中“晓渡”指清晨江渡,“残月”一般理解为月末的娥眉月(即农历廿五、六的月相,黎明时出现于东方低空),但此诗第四句是说“只有凌晨西下的残月映照着寂寞的沙滩”,很显然,这里的“残月”应是月相满月或下凸月,用“残”字只是写“劫后荒凉”,而非写缺月。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残月
5、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朔 

6、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满月
7、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残月  

8、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满月

1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满月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满月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满月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满月

2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满月

3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满月
3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新月  

3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古诗词地理考题集锦: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c)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2、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 c)

分析: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的是:(d)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b)

分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 a)

分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是我国的春末夏初。这种锋面雨属于(c)  a、冷锋 b、暧锋 c、准静止锋 d、对流雨

分析: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山色如洗、一派生机的美景。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b)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a)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三江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滇南谷地的垂直地带性气候

分析:新疆一带〝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温带大陆地性气候条件早晚温差大的真切实写照旧;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c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分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d )

分析: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语双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戍守玉门的士兵发出的感叹,由此还可说明军事对玉门城市区位的影响;“春风”也指皇帝的恩惠,戍守玉门的士兵得不到皇上的关爱,玉门因得不到皇帝的重视而难以发展,可见政治也是影响玉门城市的区位因素之一。如今,玉门因石油的开采而再度兴起,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玉门有很大的影响。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b)
    a、降水垂直变化 b、热量垂直变化 c、光照垂直变化 d、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d)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a )

分析:“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害,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局。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b )

分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15、“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c)
    a、食物链关系 b、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c、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

16、“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何处过去交通的困难(d ) a、四川 b、青藏高原 c、福建 d、云贵高原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b)

a、黄果树瀑布 b、庐山瀑布 c、壶口瀑布 d、吊水楼瀑布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c)

19、“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哪个城市的气候特征(d)

a、台北 b、南宁 c、贵阳 d、昆明

20、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应当指(d)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对流层 c、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本组诗反映了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海水经蒸发变成水汽,水汽通过季风环流(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水的主要补给,即“黄河之水天上来”。根据现代水循环理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不够严谨。因为流到海洋中的黄河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又有可能随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再凝结形成降水,成为黄河的补给水源,即流入海洋的黄河水可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如果“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的话,那么黄河早就干涸了。这里“奔流到海”的 “海”指渤海。从“奔流”二字可看出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因为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黄河干支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毛泽东笔下的“高峡”是指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即西陵峡、巫峡、瞿塘峡。“高峡出平湖”的构思如今正在变为现实,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大规模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高峡出平湖”是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的具体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2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b)

分析:此诗句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适用于赤道地区,由此可计算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40000千米÷24小时≈1670千米/小时(八万里即四万千米)。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上1°弧线的长度:40000千米÷360°≈111千米/l°。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因此地球上的大圆每1弧线的长度约为111千米(球的大圆是指通过球心的截面与球面的相交线)。

其他蕴含地理知识的古诗词汇总

1、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杜甫《冬至》)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艺术家天才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这句诗意境美丽、观点科学,非常难得。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南界线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在一年中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直射点以北各地正午时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逐渐变小,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即“冬至阳升”。

2、“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傅玄《歌》)

这句诗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密切关系。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随着太阳高度的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小,正午即“日中”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影子长度为一天中的最小值,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来说,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则在正北方,即“日中万影正”;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影子偏离了正北方向。

3、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此句诗意在说明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由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指向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4、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徐玑《夏日怀友》)

“月生林欲晓”,即月出的时候天要亮了,这是下蛾眉月出的时间。该地此时的降水是受冷锋影响形成的。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天气,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故“雨过夜如秋”。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眠》)

此句诗具体描绘当时的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区别是: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具体状况,包括阴晴、风雨、冷热、风力等,一般有较大的变化。气候是对一个地方长期的、有规律性的天气特征加以概括总结,得到的大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此句诗具体说明了夜间的风雨等大气状况及其变化,因而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的多云天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面温度不易降到0℃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

7、“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面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8、“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

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9、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

本组诗句说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秋季早来的寒潮带来的危害。春季和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加之多风,蒸发较强,而南方夏季风前缘雨带尚未移到本区,降水少,因而这里春旱相当严重,“春雨贵如油”。春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正如诗中所说的“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七、八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到华北时(此时为快行冷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即“夏雨满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寒潮来得早,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即“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损秋早霜”。由此可说明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不是冬季,而是春秋两季。

10、“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距离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11、“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应制联句》)

该句直观地说明了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即“熏风自南来”,由于海洋上空气温低,因而海风凉爽,即“殿阁生微凉”。

1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云、贵、川三省夜雨频率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白天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云下不易增温,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故温度较高。云层上下温差较大,使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所以这里夜雨比较多。

13、 “淮海多夏雨”(刘禹锡《五排?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此诗表现了淮河流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为夏雨型。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有冬雨型和年雨型。属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属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属年雨型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4、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

15、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陈毅《过太行山书怀》)“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

本组诗句反映了坡向和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对阴坡。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平地大,比阴坡更大,故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比阴坡的多,气温比阴坡高。由于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应该是阳坡比阴坡高。一般情况下,雪线也是阳坡比阴坡高。关于雪线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珠穆朗玛峰等少数山地除外,因为珠峰北坡为雨影区,降雪少,冰川的类型为大陆性冰川,稳定性强,雪线高。珠峰南坡面向印度洋,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冰川的类型为海洋性冰川,滑动性强,雪线低。

16、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洛阳三月飞胡沙”(李白《扶风豪士歌》)

这两句诗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同样是三月(一般情况下,农历三月时,阳历为四月),南方百花齐放,而北方因春旱严重,造成了沙尘暴天气(“飞胡沙”)。

17、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

新疆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雨水稀少,沙漠广布、山麓砾石到处可见。但这里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很大。九月的轮台,狂风在夜间呼啸着,飞沙走石,风力作用十分强烈。西北地区冬季风风力强劲,寒潮经过的次数也多,可见那里的气候条件是相当恶劣的。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句谚语,这句谚语主要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

18、“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此诗表明我国北方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北方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结冰时,河水很少流动,即“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9、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此诗表明,夏季冰雪融水,补给江河,使河流的水位上涨。由此可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洪水期在夏季。

2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白居易《潮》)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潮汐成因及涨落规律的领悟。当某海区正对月球或背向月球时就涨潮,即“海上明月共潮生”。该海区随着地球自转,一天中有一次正对着月球,有一次背对着月球。因此一天中有两次涨潮,据此计算,一个月有六十次涨潮,即“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21、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此诗体现了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五原”即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长安即陕西省的西安市。五原“河畔冰开”、“垂杨未挂丝”,而此时“长安花落”,这正是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同样,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北方)却十分寒冷。

2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以上两句既体现了生物循环的重要环节,又反映了土壤的本质属性。落花等有机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即“化作春泥”),再被绿色植物吸收,更有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即“更护花”)。“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万物土中生”说明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万物土中灭”指各种动物植物遗体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保持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3、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诗中描写的岩石是石灰岩,按成因属沉积岩。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因此以石灰岩为主的地区常发育成喀斯特地貌。

24、“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

此诗描绘了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分递减,形成了草原&#0;&#0;草原荒漠&#0;&#0;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25、 “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张籍《塞下曲》)

“胡风吹沙度陇飞”表现北方冬季风强劲,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沙尘暴灾害严重。“陇头林木无北枝”表现生物对风向的指示作用(长时间地吹偏北风,使北面树枝受到损伤,南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天寒山路石断裂”说明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26、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

由此诗可看出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27、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白居易《浪淘沙》)

该诗将河流的侵蚀作用描写得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能表现出流水的沉积作用(“会交山海一时平”)。

2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此诗是植物风化作用的真实写照。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使岩石破裂。

2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长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学习长江各河段的河道特征时,可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著名诗句,描述在横断山区长江两岸高山耸立,山高水深的地形特色;三峡河段山高峡窄、水深流急的特征,用“青山夹岸,碧水中流”的形象化语言来比拟再合适不过,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突出此处河流的落差之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中游,可以用“九曲回肠,水乡泽国”的语言来描述河道弯曲、湖泊众多的特点;“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荆江弯曲,船逆水而上,水急,暗礁也多,速度十分缓慢;长江下游,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来形容“江阔水深,江海相连,极为壮观”的意境。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如今正在开发利用。

30、“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万里泥沙,浩浩荡荡从天边滚滚而来,道出黄河含沙量之大,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一碗黄水半碗沙”的说法。

31、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此诗道出了波浪的侵蚀作用。

32、“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罗隐《四顶山》)

此句说明水体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文中的山地在安徽境内,湖泊为巢湖。湖水热容量大,夏季升温慢,周围地区不热,这就是“过夏僧无热”的原因;冬季湖水降温慢,使得周围地区不冷,因而“凌冬草不枯”。当然,“凌冬草不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地位于亚热带,冬季不冷。

33、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

此诗帮助我们引出长江的源头和入海口。长江源头是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在上海北部、江苏南面,长江注入东海。

34、“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下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水源,使百泉流淌。而“万壑树参天”,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

3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绿色水库”

以上能说明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林区,地表植被比较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减小地表径流量,同时森林能减缓地表的泥沙被冲入河谷,使“清泉石上流”。

36、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此诗反映了森林美化环境的功能。

37、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这句话揭示了秦始皇为修建宏大的阿房宫而大量消耗木材,使森林受到破坏的痛心场面。由此将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

38、“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温庭筠《烧歌》)

中晚唐烧之畬风愈来愈烈,山中树木经常被砍烧,天然植被遭到大量破坏,以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可见开发山田,虽然暂时获得一点土地,缓和了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并取得一定收益,却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最终长远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损失。

39、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浪淘沙》)“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观浙江涛》)

本组诗说明钱塘江的大潮特别壮观。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此时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海水涨得最高,也落得最低,即大潮。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当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水面就会迅速地堆高。另外,浙北沿海一带,夏秋之交常吹东南风或东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总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状、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0、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苏轼《荆州十首(其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外》)

本组诗反映了长江中游和下游两岸地形的显著差异。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巫山,长江切断了巫山,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因此游人顺长江而下,出了长江三峡,就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即“平川”),这里没有很多大的山地,即“山随平野尽”。

41、“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莫言塞北元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李益《度破讷沙二首》之一)

该诗形象描绘出塞北春季多风沙的状况。沙尘暴形成时间主要为冬、春两季,其中冬末、春初最常见。沙尘暴天气出现时,北方地区主要受快行冷锋控制。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①我国北部、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和沙化面积大;②冬季风强劲,快行冷锋前的暖气团干燥。人为原因①人口增长迅速,工农业破坏性开发;②过度放牧,草场退化;③毁林毁草开荒;④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局部地区趋于干燥;⑤城市建筑工地扬尘。

42、 “江南江北雪漫漫”(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南方也有降雪天。冬季,冷空气南下时,与南面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使我国南、北方普遍大幅度降温,并产生雨雪天气。由此可见,“江南江北雪漫漫”是寒潮影响的结果。

4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此诗说明草场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44、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以上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柑橘属亚热带作物,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不适宜柑橘生长,故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外,淮河南北的土壤不同也是造成橘树果实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要求我们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

4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46、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此诗反映了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道出了卖者要注意商品的运输成本,以免亏本的生意经。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运输成本对商业的影响逐渐减小。同时此诗还能体现商业网点的效益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商业网点靠近商品生产地,有利于及时进货,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反之,则降低经济效益。

47、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诗中的“桥”指湖北省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处于长江流域庞大水运网的枢纽地位,历史上汉口早有“九省通衢”之称。

4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如今的四川,特别是四川盆地,交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的铁路有成渝线、宝成线、成昆线、川黔线、内昆线、襄渝线等。此外,航空线四通八达,还有长江便利的水运。

49、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

本组名句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等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持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5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是快行冷锋或寒潮的极好写照。“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51、“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

天马是指西域来的马,需用苜蓿来饲养,引进天马,同时还要引进苜蓿,所以,汉武帝在宫外好几千亩地里种了苜蓿。因此这种文化扩散为迁移扩散。

5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作的极高的评价。

5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这句诗主要揭示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的道理。山地的迎风坡抬升了爬升的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变冷凝结而形成地形雨,而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断增温,不易凝结降水而成为雨影区。这样,在山的两侧就会形成晴雨不同的鲜明对比。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在平原地区的对流性降水天气中虽也能看到,但不如山区多见。这里还需指出,山区除具有地形雨外,也有雷阵雨等天气,这就更增加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频率。

54、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在阴山西北植被以草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生活着被称为“胡”的少数民族。阴山东南部即汉族的主要聚居区,以种植业为主,也是古代所称的“中原”。“不教胡马度阴山”即遏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55、刘禹锡“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来”揭示了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的关系。白居易的《海潮赋》,“白浪茫茫与海边,白沙茫茫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则说明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5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提到“月落”时间是“夜半”。半夜落山的月相是上弦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黄昏后月亮刚刚升到柳梢的月相是满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既道出了黄河的流向,又揭示了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昼夜更替现象。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快行冷锋或寒潮

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对流雨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岭南地区暖锋锋面雨

5、“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6、“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有可能是台风

7、“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

8、“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9、“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的作用

1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

1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

12、“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之美!

13、“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

14、“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

15、“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

1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

1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

19、“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

20、“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华北地区春旱,春天仍在冷气团的控制下,人们对春雨的渴求和珍爱

21、“孔明隆冬借东风,火烧曹阵在赤壁”------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东南风

22、“蜀军火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

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

2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唐.张敬忠)《边词》-----节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首倡的“境界”说,越来越成为诗词创作、评论的重要理论工具。何为境界?且看王氏如是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第一境为“厚积之境”,此是艺术创作的准备期,是“功夫在诗外” 的阶段。为何要“独上”?苏东坡说“高处不胜寒”,孔夫子说“从吾者,二三子”,大概说出了个中原委。不仅要独上,还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第二境为“苦吟之境”。此是艺术创作的操作过程,是创作的苦闷阶段。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三境为“妙悟之境”,是艺术创作的收获期,是审美愉悦的高潮。这就到了“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的时候了。范仲淹说“然则何时而乐耶?”大概就是此时吧。“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充满着喜怒哀乐五味俱全的泪水。

  王国维说这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只说是人的境界,似乎还未谈及诗词作品的境界。其实,这三种境界,是人的精神境界的第一次外化,而诗词作品,是人的精神境界的第二次外化。

  境界,是人或事物所蕴含、所达到、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高度。境有阔狭之分,界有高下之别,它是人的精神层面的量尺。

  精神境界是人的内部的质,它的第一次外化,就是从人的内部展现出来,成为人的姿态、行为、表情、气质等外部的东西。它是人的主观性的外在表现,仍然属于“人”的范畴,还没有进入“物”的范畴。人的行为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其结果结晶为诗词作品。诗词作品作为载体,把人的精神境界“拷贝”到物质世界来,这就进入了“物”的范畴。这是精神境界的第二次外化。“精神境界——行为境界——作品境界”,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三部曲”,这就是所谓“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

  王国维通西学,执其中而发其两端,诚大手笔。内窥其人,外观其物,“人如其诗,诗如其人”,诗词作品的境界,已在不言而喻之中了。

丘胜明 张小航 魏兴元 张少林 张 琰 张洪艳 徐登峰 黄河鸣 杨学军 翟双喜

黎秀清 刘爱华 李泽冱 张启侠 蔡教光 贾云程 吴 卫 杨柳青 郁忠尧 陈 峰

史美政 王广吉 文启煌 王华亭 陈启知 吕承钦 王立新 刘福良 龚正祥 萧登达

夏明江 邓 辉 张希昆 廖海洋 王泉浚 揭建华 涂运桥 胡国栋 崔金銮 罗元祥

阚方义 吴成全 马明德 王绵礼 郭理坝 刘子斌 李朝宗 张德法 崔玉龙 赵宪和

周启安 安 阳 陈瑞林 杨文先 雷 春 高景芳 张灵霞 董瑞霞 王淑梅 刘小楠

林 岫 蔡淑萍 孙 洁 段晓华

晨 崧 陈田贵 李德敏 杨国武 李青葆 张志友 曾昭藩 罗顺华 彭世兴 周根定

詹先泽 焦为刿 王清海 胡牧华 李世文 张志栋 曾少棠 郜明超 梁孝平 康有才

王全民 匡 晖 刘家兴 李洪涛 冯树良 张武祖 张友福 万明庚 王保君 路景云

曹林光 崔国安 陈新民 张荫楷 郁忠尧 葛彩锭 仇国安 刘松魁 陈祖宝 李思和

李治善 李殿国 吴华山 强国发 杨武生 王启平 乔英钧 何根仪 李长江

方世焜 乔本琳 王沛荣 赵丽华 李正国 靳 明 李锡庆 张明江 程永昌 刘凡柱

张大中 王明灯 祁寿星 王双武 李子宏 胡国栋 黄学蓉 张聪芬 王志国 丁济康

杨世进 郭绍清 曾宪章 张守元 谢可威 侯李平 周国庆 陈遇平 宋锡东 杨凤山

姚会为 杨 山 陈晓虎 沙 石 盛文广 张庆泰 韩定杰 张廷军 尤万鹏 张年冬

马兴涛 许 奎 黄永清 张庆阳 多 建 吴贡明 单文昌 沈庆忠 符礼祥 张君嘉

黎秀清 陶建锋 贾 斌 贾喜平 申宝德 程瑞铛 吴生玉 张铁良 张记宁 李 浪

汪守富 吴书香 吴燕庵 陈焕廷 陈瑞林 苏增礼 刘惠英 宋宪亭 刘荣柱 何怀尧

谈福慈 吴金龙 潘玉秀 李殿国 曾湘龙 罗娟莉 袁 伟 潘丽芙 熊家汉 邵炳兴

周德胜 许山久 叶德潜 王丛立 龙勋漍 邵泽言 施维隆 冰雪芹 左露娟 黄启峰

袁长立 李保田 熊光发 赵明均 赵 浪 陈炎发 文配山 赖家仁 黄道超 金少铭

伊世余 何 青 马奎忠 卢世明 王福生 倪雪峰 周铁旺 沙建文 朱影荣 周长生

刘福同 潘凤银 王永东 王大华 杜洪博 李文君 李俊伟 王兰伸 刘玉堂 息树江

张金鸾 许 曼 史美英 孙 凯 赵培珂 及 进 刘振桥 薛俊昌 杨玉增 杨洪章

王立海 葛润生 梅 晓

熊召政 袁瑞良 佚 名

张 琰 杨 越 郭 海 韩 忠 丁 宇 白怀岗 刘啸飞

赵京战 李树喜 涂运桥

李书贵 李盛仙 袁汝勇

腾蛟起凤幄中筹,岁月峥嵘六六周。

红日映霞开泰景,春风化雨涌潮流。

摘星揽月金梯灿,富国殷民紫气浮。

笔蘸滔滔沧海水,喜铺云锦写春秋。

炎黃携手铸春秋,六六华年展壯猷。

坦道扬鞭催骏马,潮头逐浪放飞舟。

河山万里欣添彩,基业千秋巧运筹。

欧美风光殊不再,全球瞩目看神州。

六六周年气象新,龙腾凤翥九州氤。

精尖科技登峰路,涌跃三军绽笑频。

闲悠度滨海,鸟岛闹欢天。

欲雨风云袅,含烟雾树翩。

鸿翔鸥燕剪,浪锁蟒龙骞。

丽景观涛急,千车过客边。

江城子·长征六号“一箭20星”

一轮明月照人间,忆前贤,赋诗篇,桂树吴刚,笔底说千年。究竟月中何故事?如问起,尽茫然。  天真稚态记青莲,望天边,起疑团:明镜瑶台,飞向九霄间。苏子中秋思返月,心却是,恐高寒。

十年一剑又磨成,胜过疆场吼杀声。

巾帼雄风三万里,铁锤玉臂九州横。

雨霖铃·闻怒撞日舰的致远舰找到

       轮回写就,度明夷劫,甲子挥袖。当年积贫积弱,诸般血泪,添涂污垢。逆贼瞒天过海,弹丸野心透。碧水上,弥漫硝烟,恣意横行恶魔兽。  几番浴火追穷寇,灭豺狼、一展山河秀。腥风散去虹舞,霜雪化、复兴今又。饱览沧桑,蛇蝎虽存,激浪非旧。看崛起、正义和平,猎猎旌旗骤。

恰逢金桂韵飘香,琴岛仙山聚圣良。

新叶成林追岁月,苍松泊岸敛韶光。

恩师教诲常铭记,学友精神永颂扬。

我辈尚需勤努力,挥毫漱玉写篇章。

       授业经篇录,施教道义扬。传承美德呕心忙,半辈耕耘只为育贤良。  粉墨添霜鬓,书词念晚香。欣然桃李已成芳,唯愿恩师康健岁华长。

冬奥终归紫禁城,炎黄雀跃展豪情。

吟诗同赋中华阕,饮酒抒怀颜笑声。

四海宾朋超卓越,九州健将是精英。

龙腾盛世人心向,唱响国歌声势宏。

       中华悦,国申冬奥民心热。民心热,展雄姿势,亮英才绝。  滑冰场上炎黄杰,轻盈身影翩翩蝶。翩翩蝶,浩天远阔,梦圆佳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抒怀

东来紫气载旌扬,商日风轻桂子香。

大漠紫衢过坎坷,瑶池王母典华章。

三山竞秀云天外,五凤求凰倾玉觞。

弹起心中冬不拉,共歌汉月远舟航。

唐多令·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驰目眺西州,莽苍任尔游。六十年,千古风流。百二金瓯黎庶乐,更奇秘,景华幽。  荒漠染花稠,三山载月舟。五彩湾,隐约琼楼。旖旎松涛秋色笑,钧天梦,路悠悠。

亿民迎国诞, 隆庆举杯欢。

万里光华灿, 九天云彩丹。

抚今歌盛世, 比昔赞奇观。

宏业英才继, 江山永久安。

云舒河汉朗, 圆满玉盘悬。

彩染三江灿, 光皴五岳妍。

家家觥酒举, 处处笑声旋。

快乐通宵旦, 笙歌伴舞翩。

杏林风起紫云嘉,巾帼奇功誉满华。

带土草根赢巨奖,惠光疏漏几人家?

登机跨大洋,背负重难量。

远望层云密,环行拥梦长。

首谈风雨过,再访校旗扬。

百国古稀庆,中华留典章。

卜算子·长征6号火箭发射成功

       一箭入苍穹,廿颗新星耀。液氧能添运载功,霹雳寰中绕。  组合出长拳,通用蓝图妙。系列平台堪上乘,胜似神舟号。

 步和晨崧老并郭云兄

 汤汤九派起诗涛,滚滚湘江信倍娇。

问道清风眠子处,提壶舒袖向君骚。

倾盅致酹迎春祭,把酒狂吟醉寂寥。

满目芳华横翠色,一江梁苑入旌旄。

五月莫斯科,春光伴翠荷。

红场军阵列,豪气老兵歌。

攻克蛇窝役,全歼德寇魔。

迊风旌猎猎,正义和声多。

抗击埃博拉病毒援非医疗队获评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华陀再世贤,道义担双肩。

病疫非洲发,哀情赤县牵。

难中申圣手,险境探深渊。

德技芳名卓,神医載誉旋。

献给祖国六十六华诞二首

追溯时光四九年,拿云拨雾日曦妍。

五湖四海霓虹织,亿万黎民呼震天。

耸立神州鼎地天,五星旌帜卷风烟。

中华梦有好光景,斩棘披荆勇向前。

天府泸州三学士,风流翘楚蜀阳闻。

抗倭投笔从戎去,军校成都铸华魂。

风和日丽万旗扬,纪念中华胜恶狼。

多国贵宾观盛会,各方代表享荣光。

一番讲话民心奋,多次演兵姿态昂。

电视欣看全部景,炎黄儿女乐无疆。

学习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即赋

一号宏文传喜讯,中央德政惠黎民。

经营五谷前途广,发展三农思路新。

节地护田施妙策,增收减负富寒门。

小康日子万家暖,更使人心贴党心。

中华强国赋宏猷,路阔带长连数洲。

兴业通商谋发展,取长补短夺丰收。

以诚交友筹谋好,用善帮人举措优。

互利共赢同进步,恩施百族惠全球。

环鄱湖国际自行车赛上犹开赛

鲜花陈绿道,旗海映天曦。

赛手何其疾,风雷不可追。

抬头龙远去,放目影迷离。

空巷万人出,回家我作诗。

红旗闪耀广场中,受阅英豪沐好风。

方队雄姿申正义,银鹰飒爽护晴空。

国歌唱醒和平鸽,部队邀来抗日翁。

钢铁长城今铸就,东洋杂调未归终。

三世清廷一手扶,母仪天下德才殊。

执壶轻举招安策,竟使夫皇愧不如。

蒙古包群映夕阳,风吹草野泛秋光。

牛羊归牧起长调,马踏山花四溅香。

       打虎拍蝇擒贼身,除贪务尽焚深根,岂容蛀蠹久滋存?  旗帜鲜明清腐败,人民拥赞倡廉新。东风灭霾美乾坤。

卢沟烽火曾漫漫,散去硝烟情未收。

几代江山生万恨,百年风雨降千仇。

长街大道亮金剑,华夏碧空翔铁鸥。

卫我和平戍康泰,永怀国耻度春秋。

同辉日月耀京城,万众欢腾庆太平。

利器倚天狐胆裂,虎贲倒海铁流横。

不忘魔鬼东条影,警惕东倭狼子狰。

玩火自焚君记否?长城脚下有天兵。

国庆今朝六六年,和谐盛世喜空前。

复兴改革东风顺,反腐倡廉党纪严。

制恐维和功绩伟,联邦贸易路途宽。

巨龙光闪长空舞,崛起中华唱梦圆。

胜利九三今纪念,硝烟已尽建田园。

北京大举阅兵庆,世界多来观礼瞻。

抗战老兵仍振奋,游行方队更威严。

崭新装备和平造,七万鸽飞霄九天。

       风日丽,茫茫街市如水。楼台重叠万峰高,极天歌吹。侧身人海独凭高,江山眼望千里。  山苍翠,人尪悴,愁肠断尽谁会?楼头残梦五更钟,闻鸡舞起。那堪四十更无闻,人情转侧成涕。    未全老、漫省时事。耻端居、珠粳锦里,筋骨又消经岁。幸春风、不用青蚨,桃李杏下成蹊,群英萃。

       汀草岸花浸碧云,花间啼鸟唤行人,当年月似一团银。  树木无声愁待雨,雾霾有泪暗销魂。如今谁复朗乾坤。

蜿蜒地道固长城,八面神通八面兵。

日寇闻风惊破胆,中华儿女自高明。

破阵子·中国男篮亚锦赛夺冠

       白昼精研对阵,夜阑角逐交兵。时隔四年终夺冠,九战翻身全是赢。长沙秋点兵。  队伍年轻气盛。周琦盖帽魂惊。小将一条龙屡胜,易建联飞腾扣成。亚洲峰顶登。

天生佳节日流金,国庆炎黄四海欣。

盗贼觊觎悲怯胆,友邦致贺寄同心。

安疆神器青云出,济世贤良赤县琛。

六十六年谈阅历,当凭思想指南针。

旗开崇德胜,璧合映苍穹。

天朗任鹏举,长风励志弘。

复兴号角破长空,万众创新伟业鸿。

民族大家团结紧,同心筑梦力无穷。

赞获诺贝尔奖科学家屠呦呦

呦呦不怕创新难,百炼青蒿闯险关。

抗疟寻方天路远,捧回诺奖笑开颜。

讲台三尺汗珠淋,言语通俗道理深。

只见英才驰骋去,不觉白发耳边存。

韶华六六凯而歌,天上人间喜悦多。

巨变神州惊世界,欢声激越震银河。

簇簇蕤葳缘有根,滔滔不绝赖于源。

施肥浇水功何记,苦口婆心责自扪。

构筑高楼怀垫石,攀登宝塔念梯恩。

每当饮水思掘井,膜拜一生天下尊。

越过红墙硕鼠陪,东窗事败网蝇规。

亲朋好友随风去,酒肉穿肠变粪堆。

绿水长流归海啸,青松不老抗霜摧。

今生有望从开步,俯首黎民成翠微。 

百年诺奖岂无缘,科技呦呦始领先。

点化青蒿遗弃草,竟成宝库救生丸。

三无不误争高下,元创欣然摘桂冠。

守望冷宫羸弱女,丹心睿智励须男。

九月卅烈士纪念日赞烈士精神

匡靖神州勇献身,敢将热血灌华林。

赴汤蹈火丈夫气,拔剑销侵赤子心。

发展生存权首位,复兴圆梦任千钧。

传承烈士英雄志,奏响和平崛起音。

沁园春·漫步翔宇校园感怀

       浩淼江滨,翔宇开堂,四海沸扬。悦江城绿遍,心明眼亮;树林郁郁,百鸟翱翔。有效期期,人文管理,院校名师涌上岗。楚天地,谱庶民劲曲,监利华章。  仁人磨剑开荒,喜今日名流布八方。入清华北大,英才姿爽;荆州儿女,意气高昂。造福千家,追风逐日,迈向全球正启航。万里路,愿莘莘学子,成就辉煌。

暮秋与友人登木兰山二首

秋风拂岭菊齐开,晨雾牵衣到顶台。

耳畔钟催僧早起,山巅云卷雁迟来。

客宾许愿求宏运,商贾凝神跪乞财。

翁妪虔诚心事重,佛箱投币望消灾。

云峰万竹刺空青,孔雀林边绽彩屏。

茂菊盈坡噙玉露,群枫盖岭灿红亭。

诗朋兴起思挥笔,画友情来欲摘星。

众侣无心回首望,木兰马背幻英灵。

正月冰融破土忙,薰风送暖舞春光。

沙滩湿地倾黄绿,湖畔长堤吐馥芳。

老岁佐餐铭苦难,童年虎咽度饥荒。

每将诗绪萦蒿草,贫富皆生口齿香。

华丽方池玉石栏,闲时抑郁节时欢。

凭依电控冲天浪,未有泉来露底盘。

沉默只因无客问,翻腾专为众人观。

平生最爱汤湖水,远在穷乡自有澜。

如梳又似钩,碧海一扁舟。

驶向天涯远,能来大足游?

含情脉脉总传神,一向攀援自寄身。

纵有馨香千万朵,终难独立过光阴。

洋乡常住客,漂泊过天涯。

越海辞亲友,沾泥落国家。

人无知耻意,我有害羞花。

贫瘠何曾怨,膏腴岂可奢!

热风阵阵过楼窗,谁送浓浓暗苾香。

遥看一街槐色翠,黄花满树正流芳。

叠嶂重峦云雾间,雄奇俊秀赛桃源。

仰天百丈飞银瀑,俯地千秋响梦泉。

动魄羊肠边寨月,惊心故道旧时关。

齐王尝胆传佳话,酒幌乡街焕丽颜。

       今宵樽酒同卿语,感慨填胸腑。疏狂青涩忆当年,转瞬娶妻生子鬓先斑。  遭逢多少不平事,莫坠拿云志。何方水土不人生,与汝从容细赏满园春。

虞美人·天水夜晤刘玉璞、艾叶、侯京保诸诗兄

       山头古寺笼明月,山下梨花雪。清幽茶社访谈中,故里芳菲时候喜相逢。  一壶普洱吟怀好,悟道禅机妙。高谈阔论正春情,恐有唐魂汉魄扣窗棂。

满江红·甲午重阳兰州雅集

       检点行囊,屈指是、重阳佳节。也学个、开元风度,永和人物。煮茗燃香襟抱阔,吟诗挥翰情怀烈。奏琤琮,急管与繁弦,行云遏。  喧嚣气,此时灭;奔竞意,此时歇;望征鸿渺渺,天边飞越。座上嘉宾心洒脱,樽中美酒争相喝。祝来年,订约续前游,赏秋月。

登高朝下望,红海灿天风。

套紫成条状,菊馨来蜜蜂。

菊园顶上柏松青,串串红花上下通。

我站山中天际阔,秋风夜雨润花丛。

背靠翠林山地艳,杂花片片惹蜂餐。

青峰林木成屏障,四季鲜花枫落繁。

缕缕丝丝堕万千,飘飘洒洒到人间。

远观可见峰峦乐,近听犹闻稻菽妍。

似画层林红叶醉,如诗碧落惠风鲜。

倾情秋雨无痕爱,滴滴芳心润野田。

泉水叮咚奏乐来,汇成巨瀑动瑶台。

涓流细染千层绿,溅沫轻滋百丈苔。

滚浪飞歌琴韵响,行岚溢彩霭云开。

伯牙一曲苍山醉,愉我情怀壮九陔。

碧落星稀一望晴,云清气爽惠风轻。

苍山莽莽观无韵,夜色融融听有声。

酒步飘摇浮上下,笙歌婉啭任纵横。

随心万里登蟾阙,揽月归来馈我朋。

       携手林间,古木参天。秋光好、竹径流连。故园几许,莫奏离弦。有路中菊,溪中鸟,水中莲。  今宵行处,频频回首,酒困时、枕袖松前。与君归去,知是何年?对半山云,半山月,半山泉。

       盼梧桐细雨小窗来,一番洗闲愁。问褒斜古道,定军山水,几度神游。不用栏杆拍断,留坝暮云收。莫把闺中泪,空洒江头。  记取淡黄柳色,恰风华正茂,何故凝眸。叹天涯路阻,人海苦沉浮。约明春西乡寻梦,愿天公许我踏轻舟。连呼酒,摘樱桃处,怎又含羞。

 一群老小孩,和藕舞徘徊。

钻叶阴肩背,牵花吻脸腮。

成莲尝嫩米,幼崽数初胎。

戏罢田塍坐,来回点碧瓌。

隔水哼歌泉伴调,临风起舞山陪跳。逗下婵娟斟老窖:诗酒佬,同堂四世人生好。  心向九州看翥鸟,梦圆双百凌云表。老朽守巢君别笑。邮差到,茅台代子来行孝。

风凉暑气轻,高处唱蝉声。

酽品茶回味,方知绿叶烹。

立秋行雨冷丝丝,洗落黄尘露绿枝。

云雾山村田万顷,能除旱象不为迟。

身肩使命别天庭,踏雾披云无染尘。

移向人间都是爱,飞花片片诉衷心。

天园斜径景犹佳,群鲤齐追水底霞。

晨起痴观思往事,浮鱼送我泡如花。

古邑祥祠成富绕,沉香远久度清霄。

拐弯一转波平浪,曲巷小城多少娇。

红莲花艳溢馨幽,汨汨清溪水自流。

曲岸高楼林立处,城南闹市复新猷。

       暑去油然雨洗秋,风递幽香,珠挂枝头。珊瑚百里抹卿云,灵鸟声欢,玛瑙颜羞。  绮景迓宾遍九州,粤友唏嘘,辽客瞠眸。方家雁字共清吟,诗赋韶年,歌庆丰收。

       铁干虬枝合抱身,帝后为中,将士为邻。皆因异史说刘卿,葚也传奇,桩也传神。  望海台论景色新,柽柳婆娑,碧水连云。忽闻雁阵赞声传,美了平原,富了乡民。

枝上垂须作地根,柔根成干壮腰身。

枝繁叶茂擎天伞,蔽日浓阴福世人。

黄叶使人愁,离枝没自由。

漫天起风雨,小片打跟头。

飘落初埋土,长眠不知秋。

成为有机物,不废再追求。

一池荷叶映天碧,满目莲花露笑颜。

清脆蛙声来悦耳,鱼沉水底梦酣甜。

清平乐·登云台山观日出二首

       东方欲晓,破雾朝山跑。赏日登峰情未了,哪管年高体老。  霞光插射天空,静观红日升东。了却平生心愿,浑身分外轻松。

      云台景好,浓雾山间绕。拾级登梯刚破晓,赏日峰尖赶早。  眼前素练绵绵,红霞渐渐娇妍。放眼远山苍翠,犹如界外神仙。

露寒茶事忙,山水溢茶香。

回首流金灿,抬头赤帜扬。

同心圆国梦,特色傲东方。

品得古今韵,诗融琥珀光。

远道赶尝新,秋香味醉人。

漫斟馨肺腑,轻吻爽心身。

挚友拳拳馈,冰箱悄悄珍。

偶思温雅韵,恐少孝慈亲。

寒光出鞘朝阳剑,赴月追风招势连。

指路仙人星斗转,跃身龙凤舞姿翩。

霞光万道山川挂,神彩八方云海穿。

晨练甘霖情趣爽,新花朽木又春天。

枝垂硕果季丰盈,锦色华声悦视听。

人唱蝉鸣歌不断,菊黄棉白月萌情。

一年一度又秋风,冷雨敲窗夜梦中。

难寐翻思华岁逝,鬓霜犹望挽长弓。

峭壁千寻摩碧天,傲风经雪斗苍烟。

虬根鳞甲增龙质,霹雳雷霜伴石眠。

本是神差为草木,恰因造化结仙缘。

峰腾紫气莺鸣谷,拂雾凌空增寿延。

香荷谢了残英,太伶仃!秋雨丝丝惆怅乱山横。  常相倚,梦难寄,叹飘零。欲借鸾笺新句诉离情。     

那年锦瑟相融,醉清风,万里澄江一泻晚潮空。  人归后,涛依旧,几时重?总是寒蝉钩月寂梧桐。

       羞叹浮生若梦,留去还须应景。荣辱岂无凭?缘尽缘来虚境。清醒,清醒,独酌一尊清影!

遥拜香山寺,心怀白傅魂。

空门迎九老, 莲座印千痕。

品茗观云鸟, 吟诗踏雪村。

洛阳叹纸贵, 犹忆草茅根。

巫山一段云·普陀山瞻仰南海观世音

       万目阶前仰,莲花座上尊。金光烁烁拔层云,仪态婉春温。  欲取扶桑渡,还敦南海滨。汹汹风浪几经魂,茅屋奉真神。

       银辉普洒神州地,把盏庆团圆。亲朋好友,谈今论古,品饼言欢。  欲将此味,蟾宫分享,美梦千年。今朝圆梦,人间天上,共赏婵娟。

高扬朱冠威风凛,昂首恭谦做值星。

终日悠闲无话语,一鸣啼叫报天明。

风霜日月岁寒暑,花草虫蝉伴此生。

无限风光君独占,樊笼寝食任阴晴。

巍巍山岭袅青烟,万丈清泉霞九渊。

晨雾朦胧看云海,波涛荡漾立琼仙。

高啼引颈破天晓,势壮惊人压杜鹃。

展翅如鹰疑健斗,影从风雨啸长天。

洞庭仙府访湘妃,风入君山动翠微。

斑竹千竿犹滴泪,芳魂万古共依霏。

云携幽怨书难至,雁到苍梧帝不归。

寂寞芷兰空碧水,青鬟雾敛鹧鸪飞。

雾遮雨阻未看真,遣梦临池观碧身。

风剪云霓山翠翠,瀑惊龙殿水粼粼。

肯将玉骨化仙镜,以鉴禅心与俗尘。

千尺寒潭深可测,天然直面探幽人。

       野云轻,秋草暮。曳杖临风,幽兴知何许。最是林深无尽处,黄叶飘萧,袅袅空中舞。  赏新晴,携俊侣。溪畔桥边,徙倚忘归去。却看樵耕相尔汝,极目遥山,指点闲鸥鹭。

       洛浦流霞焕眼明,呼来诗侣乘春兴。满园翠幄藏红紫,一袭仙衣著婉婷。  微雨过,嫩寒生,绮筵深处暗香轻。可怜最是春难驻,且教芳枝入画屏。

       菊老枫红是处秋,零落残英,无助孤楼。玉门关隘漠风凌,寒露垂枝,残柳凝眸。  兰字回文随墨流,日有阴晴,人有闲愁。隔屏犹念一枝梅,休负琴台,休负凉州。

       流溪闲步,看娇童、扑蝶追莺撩目。戏语盈怀情切处,惬意云斟千斛。抱石吟风,登台拾翠,几度晨光沐。惜怜春影,汲泉犹念琼木。  遥想痴墨经年,险中求韵,诗笔温心曲。夜夜蓝屏涂一醉,忘却尘烟难卜。黄鹤腾飞,白浪翻滚,舍我舟谁逐?远山如黛,老鹰秋月同牧。

闲来行碧甸,草色与天齐。

蒲叶丛丛北,云旌片片西。

阳光舒意困,氧气解情迷。

返朴归真处,仙家僻野蹊。

花开心已动,剑叶举忠纯。

品正彰君子,形端屑小人。

芳仪能解惑,馥郁可寻因。

沁露清芬溢,淳情待客宾。

       雨线丝丝入晚风。帘纹依水枕函重。寒花空落小桥东。  蝴蝶扑窗疑梦到,芙蓉障面讶相逢。心情可与那时同。

       小室无风暗驻香。熏炉烟直不能长。湘帘常是画斜阳。  舞罢落花风渐倦,飞来明月梦微凉。为他消得九回肠。

       野棠花落吹香雪。帘外春摇曳。碧阑干畔湿罗衣。回首星辉云影几迟疑。  斑斓残梦题秋叶。流寄寒江月。红窗有待已无期。只道人间长聚是长离。

蝶恋花·喀拉峻草原观哈萨克姑娘表演马舞

       日落天山丰草路。响遏行云,鼓起胡旋舞。有女珞珠垂玉缕。雕鞍飞下轻如絮。  素腕流光声歇处。回雪芳茵,眉黛轻颦妩。未抵吹香花已妒。纵身又试凌风举。

       又是巴山夜雨时。客愁秋思一灯知。少当劫乱诗书贱,老大承平机会迟。  伤落寞,叹孤危。此心此许半成灰。玻窗积雨如凝泪,点点行行却为谁?

       一夜东风芳信早,梅苞冻笋先知。春山雪解涧流澌。余寒犹料峭,先发向阳枝。  百草千花期烂漫,暖阳为底迟迟?层霾叆叇费猜疑。无常云更雨,惆怅忆年时。

       飘泊孤鸿天地间。独留诗史壮山川。秋风破屋思寒士,烽火惊心望故园。  瞻笔架,立窑前。巍巍嵩岳接窑湾。徘徊歌哭中庭树,回首余霞散满天。

       抚尽瑶琴弦与柱。曲尽无言,已是情深处。半世风霜终有悟。一弦一柱从头诉。  两地凭谁传尺素。短烛长宵,辛苦如年度。刻意相思随梦去。小笺细认情如故。

       独有痴魂不可招。颓云欲坠海天遥。三生恨石祈灵拂,一片冰心待酒浇。  琴柱折,羽声消。青丝作雪雪风飘。妆前懒画新眉样,但起悲歌续楚骚。

       镇日驱愁愁未去。拨断游丝,又作粘衣絮。滴碎鲛珠花不语。黄昏挽梦廉纤雨。  几度回廊相见处。心底涟漪,羞付秋波诉。春夜沉沉春思苦。吟魂系向江边树。

扬州五十六年前,曾赏西湖细柳烟。

二十四桥藏幻梦,如今重上小金山。

长堤细柳西湖瘦,白塔玲珑逐影流。

更看五亭桥醉雨,仙人引我上龙舟。

瘦西湖上柳酣春,犹记淮山一片心。

今日邗江情未醉,扬州梦里会仙人。

细柳含烟隐画楼,五亭桥下瘦西湖。

天宁禅寺祈心愿,却在邗江思广州。

竹柏青青引路行,燕莺切切唱歌迎。

后山霜染层林艳,前径阳和百卉生。

错落白房藏画里,蜿蜒碧水绕街中。

昔时沟臭乱泥注,今日庄幽田果丰。

户户窗明室干净。人人神爽目纯清。

笑颜更比黄花灿,家业犹如银杏荣。

来客深情交口赞,乡村最美不虚名。

迎眸幅幅皆图画,原是霜林映彩霞。

常道春光无限好,我言秋色更丰华。

千年金桂绿阴长,呵护儿孙福满堂。

欲问主人年景好,忽闻酒气伴花香。

天音高寺密林间,皇女修行故事传。

风入仙窑鸣妙乐,祥云缭绕万重山。

为民修路解千难,李翕碑文世代传。

高速而今通岭外,德仁焉可少鸿篇。

雄鸡昂首向天歌,曙色开时日跃波。

万水千山争秀丽,千家万户乐祥和。

       衡岳如飞,湘江似练,橘子洲头。汇山川奇气,芙蓉灵秀;浩歌万里,一代风流。辟地开天,艨艟踏浪,鼎立东方新九州。莅长岛,拜当年骄子,共话鸿猷。  流年九秩春秋,洒血汗、换来万木遒。叹愚公接力,挖山不止;复兴圆梦,世代追求。笔健凌云,胸罗世界,勋业诗书唱不休。看试手,把乾坤整顿,更上层楼。

夜宿伏牛山景区宾馆(新声韵)

残月寒风霜降天,攀山夜宿遇神仙。

望仙阁上枰盘对,揽秀台中歌舞姸。

驾雾腾云蟠果会,轻足慢步雨宫旋。

欲邀朋伴蓬莱去,话醒催餐情意绵。

玉洁剔透晶莹矗,五彩缤纷虹艳萦。

雪橇疾驰淑女乐,冰刀切冻少年灵。

羽绒裹腹试滑步,丝带束冠尝跃龙。

谁把南极银屑洒,搅得游客几多情。

苎萝村里西施殿,绝代佳人百世仙。

白玉镌成浣纱女,青春化作复仇鞭。

千车游客觅芳迹,两岸诗情生紫烟。

胜事如碑传万古,以身许国壮山川。

江畔摩崖署右军,浣纱碧水映佳人。

五洲来客如潮涌,为仰长生玉女魂。

粼粼春水映天晴,二十四桥连五亭。

碧柳烟花三月秀,轻舟荡处笑声盈。

城北横冈一望中,江南景色数州同。

文章太守今何在?杨柳春风吊醉翁。

       飞瀑银泉挂壁前,奇峰丹墨展图玄。周公书卷恒留世,戏水鸳鸯许共眠。  人私语,鸟飞天。蛇仙龟石绿林穿。洞藏小鹿陪人笑,紫豹扬威舞大千。

湖光秀色碧悠悠,鳞甲青龙卧绿洲。

修竹茂林随舞鹤,湖心小岛绕飞鸥。

松风阵阵云涛涌,泉水清清玉镜柔。

疑似观音南海境,山明水静隐琼楼。

吴川吉兆海之滨,巨浪滔滔石吐吞。

丽日风高飘水气,银滩波涌望无垠。

吴阳海岸冠黄金,只为世间难找寻。

极目无涯天接海,回头可见翠环银。

东风浩荡掀波浪,空气清新绝土尘。

一日繁忙工作后,休闲此地最宜人。

气象神威天自成,巨龙腾跃贯西东。

北来寒秽挡关外,南蕴物华输岭中。

灵性温床山水秀,浊流屏障海湖清。

沧桑不改精魂在,舞动乾坤壮我行。

长相思·北戴河之旅感怀

       南戴河,北戴河,渤海明珠两丽娥。金沙吻碧波。  客也多,车也多,来往喧嚣似织梭,游人无奈何!

秋游北戴河鸽子窝公园随感

鹰角亭边观大海,金风扯起浪花来。

沙鸥掠水霞光戏,鸽子穿云晓色开。

宝地复兴尊献策,暖城俊业重英才。

伟人悬腕挥神笔,点化鑫源遍九垓。

灭商辅政旺成周,制礼兴儒大运筹。

敬德保民功盖世,雄魂千古一峰浮。

极目巍峰宇宙悬,松涛林海涨云天,

清风缕缕拨琴韵,万籁长鸣礼乐篇。

丹峰叠翠屹周公,知地晓天千古雄。

紫气已升仙界外,神州之梦可谙通?

叉腰挺立最高峰,纵目仰天四野空。

宠辱皆忘快何及,罡风浩荡壮心胸。

山般气魄海般怀,恍若惊涛扑岸来。

雪浪云波多谲诡,奈何我自辨蓬莱。

秋风秋雨走山梁,枫叶如燃红果香。

鱼跃澄湖霞映彩,鸟鸣翠柏雁成行。

空山留影情思短,碧水轻吟幻想长。

赏尽风光人欲醉,出游何必上苏杭。

文峰山上响钟声,寺庙巍然仙境中。

炯炯晨曦晖宝殿,团团暮蔼笼僧容。

梵音送走人间恨,法座评传色界空。

人入烟霞朝拜地,心无杂念海天同。

满目芳菲四月天,九华揽月叹奇观。

危巅惊感临仙境,美域皆呈收眼前。

顿悟玄空山外鹤,常思义理浪中帆。

游人莫只留芳照,更上高峰天地宽。

太白流韵千古芳,苍柏修竹沐圣光。

天童寺灵佛法广,甘霖普降万民康。

剡溪不尽清波涌,雪窦山葱雾气盈。

蒋氏遗存随处见,是非功过任人评。

长堤渔港异风光,作业机帆话起航。

南岛西沙随我去,载歌归唱满船舱。

沙绵岸阔恋银滩,白浪重重推复还。

搏击豪情安在否?波高醉我笑开颜。

寂寞丛林玉兔松,何妨黎杖觅清风。

袈裟袍褂身无物, 月色泉声尽幻空。

未解仙生还地长,山中兀起耸云端。

登台愿做擦天匠,擦得苍穹一色蓝。

千里寻幽赴凤凰,沧桑小镇阅沧桑。

英雄贤达听熊郑,巨匠风骚看沈黄。

两岸吊楼凝古韵,一江沱水映新裳。

别言苗土边城远,十万大山多蕴藏。

植物园中一日游,全家老少观风流。

千年古树仍繁茂,可叹人生转瞬秋。

游南澳普陀寺有感 

女儿投寺院,剃度了残终。

荒野昙花尽,浮尘露草空。

人生多苦恼,世俗少霓虹。

遗憾随身伴,缘何佛祖中?

寒雪罡风破晓行,暖身疾步奔极峰。

霞光万道映山艳,古刹千年照眼明。

林岭披金惊梦醉,庙台献瑞盼宾盈。

今瞻虔客众生聚,尽浴梵音香雾中。

       岱岳巍巍,空濛处,飘飘残雪。举头望,松峦叠嶂,轩昂蓬勃。观海台前云雾海,南天门里霜晨月。勇登攀,壮志在峰巅,长风烈。  人生路,无停歇,惊雷处,从容涉。望繁华晓夜,感怀清越。旭日茫茫归玉宇,凡尘洗却犹仙阙。倚雄浑,誓热血男儿,坚如铁。

卅载别离重聚首,万端感慨涌心头。

青葱岁月习师范,璀璨人生效孺牛。

霜鬓深情慈母意,仁心博爱素行柔。

满园桃李正娇艳,大展鸿图向上游。

南乡子·乙未年中秋在威海海边

采桑子·寄奉病中挚友三首

       秋寒连夕层阴重,宿疾来侵。疼痛来侵,彻夜难眠苦汗淋。  虽非年少千般好,岂惧霜沉。岂惧风吟,剑胆长舒更可钦!

       一年不觉秋将半,检点清愁。检点清愁,病骨无端成楚囚。  刀圭屡试皆灵验,憔悴鸾俦。憔悴鸾俦,谁又中宵锁泪眸?

       西风不管愁滋味,何事无情?何事无情,雨碎空涵一叶惊。  可怜病向秋中问,萧瑟兰成。萧瑟兰成,待到春来绿满庭。

浅绿翩翩形椭圆,金秋郊野嫩尤鲜。

若能煎饼显灵效,防病强身累亦甘。

       又逢一度重阳日。儿也繁忙,女也繁忙。望得满山秋草黄。  夜来更觉西风紧。坐也凄凉,卧也凄凉。雨滴孱檐孤梦长。

       碧落风如洗,春堤柳半遮。远山横黛望中赊。幽咽府河轻诉,前事只堪嗟。  泪滴琴台路,云随岭粤车。十年回梦恨交加。那夜浮桥,那夜岸边沙,那夜月华深院,一朵白兰花。

鹧鸪天·忆母绣龙(新声韵)

       下绣流云上绣宫,远织大海近织风。金鳞铁爪青龙舞,彩照霞光紫气腾。  思盼盼,梦重重,针针刺绣寄深情。殷期手里根根线,织就儿孙锦绣程。

浣溪沙·童谣入梦老来鲜 (新声韵)

       春脚同痕逐蝶翩,飞球雪仗趣融寒。同桌划界忆难删。  月色飞眉心绽美,春光谱脸靥流丹。谁弹红豆梦中鲜。

户户燃鞭庆,家家献饼香。

嫦娥舒广袖,玉兔醉金觞。

击鼓爷孙乐,讴歌婆媳狂。

普天明月夜,盛世颂和祥。

弃教归田愈十年,霞光万缕伴云烟。

诗书自赏心愉醉,瓜菜躬栽味馥甜。

国粹传承交雅友,稼朋学习拜能贤。

方塘半亩夕耕乐,意笃情豪著梦篇。

君在昆州我在嵩,将恩爱寄晚来风。

夕阳已被山移走,两地两心依旧红。

共搭心中一座桥,盼来明月伴今宵。

敢将山岭握成笔,大写爱如千里潮。

小别更添情意绵,一番风把两心牵。

微躯已立苍茫里,苦与乐都肩并肩。

笑颜满座伴秋光,地北天南聚一堂。

觅玉书山心路远,行舟学海旅程长。

放歌千曲故园梦,置酒百篇栀子香。

莫道为霞桑梓晚,神通各显创辉煌。

举目苍穹望远天,别家千里转经年。

廊亭小憩一场梦,恍若儿孙到眼前。

一年又见玉蟾光,月色空明满榭廊。

寂寂广寒仙袂舞,融融尘界蟹虾黄。

谁弹水调歌头曲?我醉三秋桂子香。

多少天涯流浪客,遥思故土夜霄凉。

中秋佳节月儿圆,游子沉思故里天。

殷切情怀存睡梦,且听桂魄唱琴弦。

       太师饼产江南地,汉代料增新。杏仁核果,芝麻百味,酥脆纯真。  中秋必备,团圆共品,商后传今。友亲互送,情深无比,厚意连心。

一别家园五十秋,孤帆远影水东流。

谁知游子恋村酒,醉在他乡月在楼。

儿时旧梦到天明,万里长空归雁声。

又见桂花铺若雪,幽香直逼望湖亭。

山逢晴日愈葱茏,水上龙舟楼几重。

滴翠幽篁舞南苑,袒衣弥勒笑东风。

游鱼唼喋清波里,骚客歌吟雅席中。

醉望秋光漫乡野,佐餐秀色酒千盅。

冉冉红灯挂碧空,婆娑桂影夜朦胧。

神舟泊在银河岸,埲酒嫦娥离月宫。

垄上谷芳香,丰歌袅袅扬。

提笼来撷穗,昨夜梦南乡。

陌上耕无力,芜丛欺到门。

孙童烧不退,持杖喊西邻。

自理寻常事,空村一朵芬。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双亲。

欣看中秋桂,香萦带醉飘。

轻黄柔蕴性,细碎色含娇。

苑外芙蓉衬,篱边菊蕾邀。

清芬斟一盏,月下与君聊。

盛世豪情壮,耄年诗韵才。

风霜曾考验,岁月任安排。

漫步思潮涌,敲诗意境栽。

童心眉寿在,四代乐开怀。

孔门大族书香第,仁礼温文儒学修。

传道承仁培弟子,执鞭启智立鳌头。

孜孜不倦求精湛,落落大方抛隐忧。

鹤发童颜皆羡福,敲诗琢句亦风流。

       做精味美圆如月,与月共秋明。年年此夜,争芳如桂,万户浓情。  清光弄影,莹屏放彩,萧鼓齐鸣。品评雅颂,侵香流韵,玉盏声声。

       相伴妪翁,年七十精神爽。学填词,还上网,雅兴浓。  儿孙来往似飞蜂,歌舞笑声飘荡。面前聊,身后唱,乐融融。

吟友相逢天地欢,谈今说古忘流年。

寻词觅句增情趣。泼墨挥毫添乐欢。

冷看尘间名利客,阔谈前辈雅风篇。

高山深谷慢行走,不羡官商效谪仙。

林泉秋色好,野鹤自由翔。

云淡天光澈,山高视界长。

颂歌松竹志,雅唱桂兰香。

更爱桑榆晚,霜枫灿夕阳。

       千里川原好个秋,粟浪流金,菽浪流油。含嫣红果挂枝稠。香沁心田,景醉双眸。  飒飒金风吹野丘,小调悠悠,歌唱秋收。连丰十载乐农家,笑在眉间,喜在心头。

红叶撩人诗意浓,黄花招手唤秋风。

晴空遥望雁翎远,冷月低吟鹤羽轻。

梦里虚词连雅句,云中幻影化长虹。

挥毫描述丰收景,硕果飘香万里情。

阴雨涟涟解旱忧,城乡百姓喜心头。

农田欢奏丰收曲,细水轻摇双彩舟。

翠柳随风飘绿浪,华妆踏鼓舞红绸。

一番冲洗青山秀,万里尘埃葬野丘。

赞贵州黔西洪水镇解放村

柳岸家乡解放村,山环河抱乐游人。

河边流淌村姑貌,梢上飞弹翠鸟琴。

春雨润禾铺绿毯,稻花落地听微音。

家家爆满农家乐,红利源源生态新。

双星催四季,五谷伴三餐。

犬卧篱边树,鸡鸣墟里烟。

清晨携露去,日暮挽霞还。

勤俭传薪远,离奢福寿缘。

城中霾雾重,郊外有蓝天。

云淡群山静,风轻万树闲。

门前瓜果脆,屋后菜蔬鲜。

诗酒轮番醉,悠悠已忘年。

树冠高大叶枝茂,立地参天果满梢。

乐坏栗包开口笑,恼人落叶隐红娇。

攀上高枝如犯癫,抡园竹棍似潮掀。

回头裸果青皮厚,归拢丰收心里甜。

乐圆夙梦喜扬眉,泊水渔家笑语飞。

上岸安居门结彩,登楼康泰屋增辉。

金钩抛处鱼连串,银网撒时虾满堆。

波映桥乡霞送晚,柳条轻拂主人归。

万粒珍珠满树红,半空跳舞曲随风。

欣看路客心神醉,但助山农送枣中。

畅芯吐蕊抱阳光,撑伞遮阴护子忙。

迎落蜜蜂输异粉,瓜熟终寿地埋香。

【越调】天净沙·茶园村

       路有桂花飘溢美,仙湖傍水悠悠。深秋红叶绣山头。鸳鸯潭似镜,仙女峡如妞。  啼鸟歌声甜蜜蜜,村庄游客洪流。菜肴尝味唱歌喉。山民腰半鼓,眉笑说丰收。

访哈克镇二首(新声韵)

参观哈克奶牛文化陈列馆

青原碧水奶牛乡,长技养殖闻四方。

饲管科学拓新境,展藏件件记沧桑。

昏晚徐来清爽风,彩飘广场喜氛融。

健身路径人争竞,曼舞轻歌霞更红。

字:古木,现系中华诗词学会高级研修班导师,《诗词世界》执行主编。著有诗集《山水之恋》、《古木吟草》,主编《吟坛百家》。逾千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杂志,部分作品并被多家文集收录。

力图用简约的文字,寓情于美好的意象,借助形象的语言,把通过意象思维构造出来的意境暗示给读者,而不是用韵语去诉说,倘若能晓明某一事理或哲理,便是慰藉。      

松云禅卧水潺潺,僻径深深岭上攀。

野鹤高鸿咸集地,会当栖隐鹿门山。

与少林、正辉、泉名兄值雨游

碧山陨水虚无阁,忽复谪仙飘醉歌。

酒隐安州卧云处,桃花流去子衿多。

恰逢九曲西流去,峡出一泓惊碧涵。

回首宛如天上走,黄河之水绿如蓝。

九曲安澜若巨蛟,卧看白塔上云霄。

百年风骨依然在,我步黄河第一桥。

雪压梅园有暗香,几令寻觅墨含霜。

身姿娇小不争艳,时隐东湖着素妆。

轻舟划破镜中天,浅底鱼翔云里边。

遥望一桥湖上过,好通南北送生鲜。

旧亭不见久栖迟,江柳摇村又一时。

且把情怀遗碧水,风流千古蕴涟漪。

平湖潋滟映山绿,高峡蜿蜒如卧龙。

大拐弯时又佳境,一舟鼓棹过群峰。

嫣香叠瓣绽冬寒,簇簇雍容赛牡丹。

若不心期识花者,飘红何必到春残。

怀抱自然衣袂香,木兰山水沐秋阳。

农夫无暇品仙境,稻草焚烟雾梓桑。

影蘸云烟浣碧波,谁将两岸撒婆娑?

穷乡倏忽集商贾,巧手同梳福泽河。

题《远安金桥自然风光图》

婀娜紫薇嬉路旁,连天翠盖漫池塘。

石楠红叶闻啼鸟,句句呢喃富庶乡。

湖色朦胧雨初住,莲花峰下紫云聚。

晨钟催醒仕途人,暗把浮名换诗句。

深深小径疑无路,拾级遥看寺荒秃。

堪悟人生彼一时,原来高处亦孤独。

古柏森森犹泛红,雪中断臂意如嵩。

九年无悔步初祖,卓锡四泉缘悟空。

一行三昧明心地,此境怡然无所求。

再谒四祖寺过灵润桥得句

春簇凫桥若斛舟,山溪枕石越千秋。

来人不是远香客,惟羡公权碧玉流。

佛门二道通天路,俯瞰飞虹桥下烟。

山涧湍流流不断,禅宗一脉六承传。

巷陌残碑墓草鲜,东禅寺外吊先贤。

千年俊逸谁能敌?先有参军后谪仙。

书声间断又如何?仙境采真重上坡。

自古圣贤皆悟性,道高不在耗时多。

地灵更著三江客,最是寻常百姓家。

日理湘中多少事,笃行唤出两腮霞。

古邑千寻不见伊,枉凝醉眼赏花迟。

难能富贵雍容者,艳极影疏惟见诗。

高枝素叶沐甘霖,日月之行知我心。

萧瑟秋风本无意,飘零何必泪沾襟。

题汪严明《江南春韵图》

横桥流水倚柴楼,满目江南系小舟。

谁把西施藏画里,羞教春色不回眸。

恭贺学武兄喜添双胞胎外孙

庭院欣开并蒂花,引来蜂蝶架浮槎。

爷孙嬉戏到仙境,惬舀琼浆醉晚霞。

乙未三月十五远安荷花镇嫘祖庙会

千万蚕农犹未迟,远宾礼拜酒三卮。

古装新服齐相聚,嫘祖元来缫垭丝。

观看紫金路小学第八届诗词诵演会

多彩童姿声自华,汉东书苑小诗家。

仙风轻拂尖尖角,甘露催开千百花。

半日偷闲看野水,宝珠峰上一天池。

四时清澈不干涸,千载寻源谜亦奇。

深闺羞涩润红腮,春暮含苞始出来。

不与百花争雅丽,一朝吐焰媲瑶台。

撷片霓虹作嫁妆,秾华腴润露凝香。

风吹叶动色摇影,疑似姝仙下洛阳。

素华初绽千堆雪,似鹤欲飞犹带羞。

借得东君吹玉袂,天然清淡亦风流。

不违节令不张扬,岂惧焚灰弃洛阳。

身隐邙山沟壑里,时来焦骨自天香。

细雨洗松篁,天知来楚狂。

先谙幽径处,再拜草庐旁。

水静卧龙翥,山青雏凤翔。

若无司马氏,孰可出襄阳?

平生仰诸葛,凡事贵绸缪。

三顾成佳话,七擒令鬓秋。

千年卧龙处,四季有人游。

鼎足江山计,焉能后武侯?

玉镜碧无瑕,游人喧若麻。

青螺望古阁,楼记冠奇葩。

忽复湘灵瑟,似看虞舜槎。

清明洞庭美,不忘斩巴蛇。

遥想那年雪,怀冰见襟澈。

攻山知柏松,触玉识光洁。

撷锦赤枫时,归田冬至节。

春天不远兮,好捉千湖鳖。

楚山望刹意,遥听晓钟鸣。

金顶古铜色,雕梁唐宇情。

小僧忙一世,大佛坐三生。

凡事凭禅悟,求香未必灵。

杜鹃开满山,剑口力当关。

朝觐文殊去,赏游群洞还。

巅峰光熠熠,壑瀑水潺潺。

四季身边过,暑寒皆笑颜。

孟园栖鹿门,亘古悉相闻。

寻径羡芳草,登高仰楚云。

先贤在何处?来者拜斯君。

涧韵通天籁,惟余兰芷芬。

游应城汤池温泉步韵李白

久读汤池句,徽文如大川。

飞鸿衔请柬,诗友至清泉。

门里棂星贴,庙中夫子烟。

墙垣褐红色,矿地蔚蓝天。

楼宇似雕琢,氤氲却自然。

三农穷渐远,城郭富相连。

今有蒲骚美,古无车马全。

与少林、正辉、泉名兄值雨游安陆白兆山,次韵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

壁岩题谪仙,斗笠已千年。

山雨尚依旧,灵光亦自然。

常思满山走,几欲卧云眠。

长醉随风去,狂吟与道连。

吾侪登白兆,白也在峰颠。

玉斛执双手,浮槎上九天。

时空似穿越,隐者乐团圆。

俯瞰桃花洞,空悬峭壁烟。

万珠甘碧水,百句润桑田。

玄妙疑迷路,青莲正赐缘。

返程心不静,恍惚境中旋。

注:岩壁题刻,在白兆山太白峰西麓斗笠岩。

游东坡赤壁,次韵《东坡八首》之五

贬谪黄州吏,心田岂可荒。

山湖好形浪,京邑总神望。

问稼东坡绿,临秋五谷苍。

醪糟挹胸臆,苏子若文昌。

倏忽迸佳句,犹如挟槛羊。

一词衔二赋,千古未能忘。

重回远安,酬寄高原风兄

杯茶饮沮水,浊酒隐层林。

鸣凤山寻旧,荷花镇望岑。

逢人如赏景,知者贵存心。

故里两三日,悠悠慰子衿。

贺王秀娟诗集《秋水》付梓

枕流闻绿绮,弦外见痴迷。

倏忽云中啸,时而林下啼。

春山奏褒贬,秋水诉菩提。

吟咏平常事,细微看爪泥。

金城游,次韵廖海洋先生

《兰州相识武汉诗友志喜》

逢缘偶然事,千里共知之。

杯酒达其意,只言明我思。

古琴台上曲,草圣阁中诗。

同赏陇头调,惟遗相见迟。

一只凤凰鸣小丘,卞和献璧数千秋。

年轮不掩寒溪沸,霜露难遮桂叶稠。

血滴碑镌言二刖,泪流人诉欲三酬。

忠心隐匿万般祸,谁敢锦囊呈帝侯?

贺康丕耀先生《白屋诗稿》付梓

白屋传薪袅天籁,鹿城飞絮落东篱。

一篇辞赋惊鸿雁,三字经文绕泮池。

借得参军几分笔,撷来塞外五车诗。

行吟社稷连天下,顺逆穷通总是痴。

贺知青故里远安诗词学会成立

遥忆当年同击壤,锄禾凝韵叩心窝。

重回故里悟三昧,交错觥筹诵九歌。

柳岸闻莺泛沮水,银箫弄玉袅漳河。

一支天籁出荆楚,唱和千山鸣凤多。

次韵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谪仙去处意周游,举棹倏然淮水流。

景仰仲谋开建业,笑看司马嗣墟丘。

六朝帝相成荒冢,二水人家变绿洲。

莫道台空惆怅意,凤凰一返世无愁。

注:司马,指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

含苞待放草氤氲,遥忆拓荒烟火熏。

自古百家皆立著,向阳诸子却耕耘。

诗歌将出腹中熟,剧本初成梦里馧。

铸就六千泥土气,一湖历史一湖文。

注:1969年,文化部所属的中国作协等26个部门下放劳动之所地,当时称向阳湖“五·七”干校。

次韵马凯先生《写在中华诗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古木深深欣未迟,虬龙老干绽芳枝。

绿铺大地燕京美,韵起中华天下驰。

耆宿捻须吟旧阕,后昆搔首唱新诗。

豪情凝就阳春曲,兴盛非为此一时。

次韵郭沫若《悼念周总理》

邃密群科济世才,将星陨落地天哀。

神州万垅播劳累,经纬千端站起来。

有始有终承马列,无私无畏铸雄恢。

懿行嘉语遗风雅,圭璧清华心里埋。

鹧鸪天·武汉东湖牡丹园踏青

       自古牡丹生洛阳,谁知汉上醉香廊?棠樱桃杏共多色,花月湖山第一乡。  春柳绿,鲁荷狂,双颜岛锦富堂皇。赊来西苑诸仙子,欣看雍容遍武昌。

注:春柳、鲁荷、岛锦,为牡丹花名;西苑,隋朝牡丹园;醉香廊,园中景点。

鹧鸪天·仲秋夜与诗友畅游十三陵水库

        枕月露怀秋水寒,相思几缕过燕山。银波染却双蓬鬓,冷意催鸣一只蝉。   凭水性,捉婵娟,会当搏击两三千。今宵谁在长相忆?遥指长江挂远帆。

       不羡先儒有束修,惟期桃李扮春秋。素心绿叶托明月,旧曲新词对酒瓯。  枕流过,泮池收,雪泥鸿爪印痕留。浮华通达无关我,天赐椽毫写大猷。

清平乐·偕著名画家赵基

楚天云卷,光洩神农殿。几个游人来路远,拜谒心香一瓣。  耒耜开创耕耘,桐琴分享黎民。百草舍身尝遍,更教历代躬亲。

       人道山村幽静,清秋偏弄风骚。橘仙腮艳正妖娆,旧绿悄然红了。  两扇柴扉相顾,雕栏把酒吟潮。九龙寨下水滔滔,溅起江天鸥鸟。

       后皇嘉树生来俏,总被时空扰。千年橘颂咏芳菲,绿叶素荣难抵俗尘摧。  冬移夏去春秋好,婀娜须寻早。纵然风覆雨倾颓,无畏落英与子共荒隈。

       遥看潜山含黛,近闻淦水流湲。汤池时隐四凝烟。夕阳浮绿浪,花影若神仙。  鬓白颜红翁媪,南来北往韶年。尘缨将濯若青莲。灵泉羁远客,风物道天然。

明月逐人来·夜沐玉女汤兼寄

       秋风摇拽,灯光明灭。清汤沸、活筋通穴。小鱼啄痒,悄悄心儿惬。欲把时空憩歇。  沉溺瑶池,仰望疏星残月。依稀梦、惊鸿一瞥。酒醒七分,闻得诗朋曰:太白曾遗佳阕。

减字木兰花·恭贺李辉耀老师

       今春来早,梅骨暗香花放了。愿汝期颐,七十红颜非古稀。  同仁贺喜,击桌倾杯斟绿蚁。填宋吟唐,淡泊穷通福禄长。

减字木兰花·贺乔本琳诗集

       身携泥爪,化作凤凰如意鸟。楚壼轻弦,拨弄云舒云卷天。  时而婉啭,犹见珠玑光灿灿。倏忽徜徉,行咏高山流水长。

减字木兰花·登红安天台山

       拾阶跬步,穿越崎岖登顶路。一柱中天,半截悬浮云里边。  山雄人寡,借势遥看皆脚下。暮鼓依稀,溅起泉珠惊燕飞。

       清秋四野,柿点青山红若画。乌壳垂枝,栗树弯腰弄舞姿。  茯苓遍地,借木窖生真惬意。千载桑蚕,沿袭丝绸挂远帆。

定风波·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华夏江山千古传,卢沟晓月一时残。国破又添无限恨,难忍!尸横遍野饿魂冤。  肆虐豺狼招猎手,倭寇,岂逃戈戟贯长天!民族复兴心未尽,思忖,同仇雪耻灭东顽。

       踆鸟凌云,白驹过隙,少年故地重游。从戎几载,怀念卌春秋。昔日营盘依旧,别来久、只见空楼。那时影,雄姿英发,挥斥醉方遒。  今来还夙愿,嵩山绝顶,一览中州。谒龙门,千尊共鉴沉浮。伊洛偏生仙子,西苑女、百媚回眸。叹风物,时空暗换,惟有意长留。

满江红·春到武汉博物馆

       江汉风流,时彰显、古城春色。当远眺、黛山湖泊,几多瑰轶。博物馆前花簇阁,大闾堂内光辉壁。欲探幽、穿越那时空,心尤急!  青铜斛,盘龙出。禅画逸,明清集。典藏填空白,宋窑消息。双凤玉壶题御制,梅瓶瓷器镶元籍。愿桑梓、薪火共相传,长生熠!

       辟地开天,南湖上、贤儒圣哲。涟漪起、乾坤骤亮,锤镰相接。画舫乘风迎浪出,幽灵驾雾朝天阕。竖航标、鼙鼓振苍穹,同心结。  驱倭寇,将耻雪。征途远,坚如铁。驾云帆所向,披靡城阙。改革浪潮长久蔚,飘扬赤帜千年烈。共航船、华夏嗣轩辕,无停歇。

念奴娇·东坡赤壁怀东坡

       楚天长啸,集高远、情动丝弦宫阙。笔起波澜,连浩淼、回荡云空激越。一代词宗,千秋气势,胜读纤纤阕。坡仙亭内,酹江携友邀月。  尤念苏子黄州,祸兮将福倚,诗心明澈。草屐扁舟,耕作处、形浪山湖渔鳖。挹爽栖霞,闲生赤壁赋,古今堪绝。悠悠天地,世人同飨饕餮!

大江东去浪淘天,苏子词章千古传。

二赋堂中读二赋,坡仙亭里仰坡仙。

矶头日照栖霞晚,碑阁墨香飞雪寒。

谁向斯湖撒遗爱,流连是处总情牵。

       胜利阅兵新阵式,三军方队雄威。军旗军乐衬军徽。赳赳龙虎气,步步震天雷。  装备铁流披甲锐,战鹰喷彩翻飞。国之利器破常规。长城千载固,筑梦笑扬眉。

       翠柳层阴透日光,清风拂面彩襟扬。梅兰夹道追蝴蝶,寒暑轻车飞凤凰。  文苑静,管侯忙,裁云剪水竞芬芳。百篇高韵编新册,墨注丹心情谊长。

       遥忆新凉玉露秋,松滋有约小优游。洞中巧石精心赏,湖里烟霞着意讴。  螺髻翠,晚风柔,白云边酒醉吟俦。银棉金稻花含笑,东道高情谊更稠。

       茗野春分着艳装。枝发清香,芽发芬芳。姑娘大嫂采茶忙,手以歌扬,歌以风扬。  摘净西丘上北冈。叶入箩筐,喜入心房。小康美景到村庄,地也风光,人也风光。

踏青郊外目匆匆,原野春山少见红。

翠柳婆娑怜细雨,浓茵摇曳醉微风。

渔翁甩饵池塘里,童叟持筝翠草中。

郁郁层林听鸟语,征鸿万里唤枯桐。

一园融百国,半日览全球。

远看昆仑顶,回眸富士丘。

自由神像女,浪漫尿童牛。

边界无军警,和平岁月悠。

只隔蓬莱几座山,三千弱水缈云间。

蓝晶玉璧诗魂袅,锦绣东南神话关。

只许仙俦留胜迹,焉容洋鬼犯红颜?

天生画卷千秋展,仿造无方愧鲁班。

       数千秋。记迢迢万里,商贾问丝绸。碧海黄沙,山高水险,驼马帆影悠悠。长安路,熙熙攘攘,来往处,连接亚非欧。世代相承,沧桑历尽,古迹长留。  今日宏图重绘,算人间事业,携手同谋。共利双赢,资源互补,精神文化关攸。计民生,繁荣富裕,为和平,筑百国金瓯。试看千年重振,一代风流。

别离桑梓四十年,惊喜重山易旧颜。

翠柏森森迷野径,紫花簇簇耀琼峦。

青梨还怨春光苦,黄杏先尝岁月甜。

碧水纹中听鸟语,白云尖上看鱼眠。

原始森林展眼前,伫观翠绿竟无边。

奇花异草飘香味,古树繁枝遍远峦。

峡谷溪流飞瀑布,万泉九曲觅清湍。

沿河两岸风光丽,春夏秋冬胜画栏。

鹧鸪天·知足乐(新声韵)

       世故渊洋有秽壶,足行万里觅征途。常将德品思三省,屡想轮回延九如。  谦受益,满失福,修身养性净私污。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辛成好书。

少小离家老探乡,歌溪蓄水建亭廊。

千寻喜遇童年伴,古井无踪心渺茫。

幸赴吴哥感慨多(新声韵)

探幽览胜爱寻托,幸赴吴哥感慨多。

圣庙王宫藏巨史,残碑断柱显宏卓。

古风遗韵神奇现,宗教文明灿烂播。

何故后来成破垒?沉思细究耐琢磨。

数载狂迷却半知,匆忙落笔总狐疑。

贤书读破三千册,化朽成奇会有时。

偷得浮生几日闲,桂秋携友访天山。

纵横西域三千里,上下南天五百旋。

半岭云霓半冰雪,满坡牛仔满松杉。

销魂最是左公柳,依旧巍然守玉关。

樱花三月满园开,疑是东瀛仙子来。

目问靖国神社事,婀娜愧赧粉红腮。

       魏紫轻呼满面风。姚黄簇拥两腮红。冰姑雪姐阶除扫,粉嫂灰婆尽鞠躬。  眠翠毯,枕香丛。魂销阆苑月朦胧。帝宣青鸟频相请,我自逍遥作醉翁。

落叶韵萧萧,寒霜冷露浇。

晚年情趣在,歌舞兴犹高。

半榻诗书伴我眠,梦中偶遇李青莲。

迷津指点吟河渡,达彼枫林听杜鹃。

月洒清辉意气扬,诗书在手乐华章。

人生憾事何为最,醉酒难闻翰墨香。

一泓碧水过城南,满眼春光何灿然?

柳绽嫩芽垂两岸,燕穿楼宇向长天。

花香鸟语开新境,姹紫嫣红笼浅湾。

冬令不知何处去?市民空巷醉乡关。

嗜好任风传,暗箱权结缘。

兰堂终惹眼,折狱度残年。

“天籁杯”十二届中华诗词

天籁杯开十二巡,诗词世界百花芬。

良师辅导吟风正,益友磋商韵味纯。

国粹同扬宏业盛,民情共抒小康新。

一年一度传薪火,播得神州尽是春。

兴向桃江独放舟,沿河两岸鸟啁啾。

延绵峻岭迎云彩,不尽长河送浪头。

古道弯弯萦梦远,凉风习习使心柔。

夕阳美照容天水,似在桃园仙境悠。

东风唤醒柳枝条,笑眼舒眉赛素描。

燕语衔泥穿暖绿,中华圆梦涌春潮。

独立孤标傲雪霜,横斜疏影透芬芳。

自甘寂寞冬春发,应占人间第一香。

寻春咏景仰韶峰,借雨开怀拜润公。

古刹青苔萦碧绿,神坛翠柏寄霞虹。

悠然虎嶺藏灵气,漫步龙岩蕴雅风。

三月桃花千里浪,杜鹃一叫万山红。

       休抱,休抱,死灰重燃缭绕。新树也恋昏鸦,远去疮疤世家。家世,家世,跃跃凭栏欲试。

月明寒照恋思床,枕上愁眠反复郎。

棉被多时还不暖,忽闻梁祝梦中乡。

运观沧海银潮涌,近看枝枝玉雪晶。

约定春风秋再会,梨园共舞贺年成。

纤纤夜雨转冰花,珠粉天倾地粉刷。

小脚沾尘无处下,喜得新雀满枝丫。

       幽境清嘉有几多,名山胜地佛弥陀。西湖风景闻天下,灵隐香人逐浪波。  花怒放,鸟轻歌,飞峰造像乐呵呵。诗仙石刻惟奇妙,游客怡然入画摩。

有声有色风摇竹,无线无钩垂钓竿。

钓上竿竿鱼尾颤,寒冰入夜觉衣单。

春醉烟花酒醉身,百壶留取谪仙心。

澹然烦事清愁去,洗耳恭听白雪音。

烟柳清明节,春花忆先烈。

九天红太阳,从此祭歌阕。

       临东远眺如支笔,西瞧疑是东坡椅。北看啸天龙,南观如撞钟。  小姑能落雁,彭泽常思念。胜地久知名,无情亦动情。

根扎污泥中,杆茎破水宫。

碧波浮绿叶,白朵撷殷红。

不惧风霜起,时随日月雄。

今朝纯洁在,来岁再相逢。

千树丛中一树梅,红花万朵意相随。

坐床兴起凭窗看,忽觉冬过春已知。

有志男儿事,风云万古常。

军心裁不断,头顶满秋霜。

宿雨桃红蝶舞翩,晨风拂柳漫霞烟。

林淹日月香飘谷,水伏禽鳞翠染山。

玉殿琼楼留古貌,农家客院竞新妍。

陶公笔下源中景,道是仙居世外天。

春来油菜际无边,满眼橙黄地接天。

粉瓣悠悠飞沃野,醇香阵阵入心田。

金蜂伏蕊枝摇曳,翠鸟拈花影挂悬。

敢与瑶池相媲美,稔丰年景喜空前。

阳春三月雪茫茫,白絮纷纷挂树上。

雨露天晴暖意来,树枝摇曳水流淌。

前舍楼阴雪未残,半间屋内却生兰。

日高闲坐研周易,阳暖减衣焉怵寒。

酷暑隆冬无辍作,孤灯孤影半宵眠。

为求天下好章句,憔悴容颜心火燃。

春种一枝秧,秋收万担粮。

灯红携酒绿,犹有殍尸僵。

       层峦叠翠,把酒青峰酹。满目葱茏人欲醉,热带风光荟萃。  万泉河畔飞花,椰林树下人家。美景悄然入画,诗情荡漾如霞。

雾锁青山矮,雨停湖水肥。

钓翁何以乐,歌伴晚风归。

击桨荡舟嬉水花,随波逐浪任由它。

丹青两岸近还远,漂入蓬莱不想家。

秋风肃煞轩亭口,巾帼英雄热血流。

救国捐躯千古恨,丹心壮志断街头。

明德施仁基祚锦,厉身勇智护金瓯。

弘扬民族复兴志,甘做黎元孺子牛。

曙色开天幕,云间晓月残。

溪清流浅碧,风软带微寒。

剑走英雄气,诗吟鬓雪斑。

远听鸣布谷,丰稔念乡关。

湘江藏玉翠悠悠,千古风流一眼收。

指点江山凭圣手,游人学泳过洲头!

海头江尾古崇川,重义尊文旧冕冠。

五里树旁习五礼,三元桥畔画三圆。

有情红塔遥相望,无语青山近互搀。

最忆年年端午日,万人空巷看龙船。

亚平授课全球看,失重太空教与观。

手把陀螺来实验,神奇美妙上科坛。

品茶惬意望南景,绿树成阴听鸟鸣。

阵阵热浪携湿气,咿呀学语欲飞行。

天河倾泻挂前川,玉溅珠飞起白烟。

滚滚雷鸣传百里,彩虹鲜艳映青天。

登永康方岩山谒宋侍郎胡子正公

丹崖叠翠步千寻,盘曲飞桥阅古今。

日出天街呈异彩,云开洞府访贤人。

清廉岂赖高薪俸,正道还缘赤子心。

莫叹浮尘遮望眼,风光催上最高岑。

       波涌云烟,风鸣天籁。挥鞭六鼓千军迈。润滋今古洗尘寰,无情尽在倾情概。  梦落春江,魂依碧海。轻敲心事芭蕉待。挑琴勾起沁香诗,虚空参破观三界。

凸出一山如芷兰,上房下庙路相连。

香灰成蝶乱迷眼,佛在心中敬纸钱。

荷塘半养鱼,方便食堂需。

绿叶风光美,红虾宴酒愉。

莲花开笑貌,藕箭伴屠苏。

管理生财富,身心共大湖。

羊开三泰新春到,诸位诗朋齐展眉。

添岁老耆雄似虎,涨薪日子貌如饴。

开怀作赋歌山水,任意填词颂党旗。

老树峥嵘风雨后,人人夸我长新枝。

沙鸥戏水撵斜阳,海浪滔天晚透凉。

点点归帆穷不尽,华灯溢彩煜红装。

小镜圆圆积满尘,持棉蘸水拭频频。

己身一副糊涂脸,怎敢将来照别人。

一管羊毫挥彩光,春花秋月换新装。

龙翔五岭出云显,凤落三江入水藏。

晋韵唐风逞妙趣,颜筋柳骨现奇香。

黄金万两难求得,千载书家美誉扬。

冬阳和暖胜春初,持卷沉思惬意疏。

学富五车锥刺股,才高八斗水清渠。

江山流韵凭谁绘,风景于怀任我书。

有素行藏何所欲?依川傍岭乐安居。

华夏神舟又远征,嫦娥携兔踏新程。

勘探亘古蒙荒地,犹待子孙来垦耕。

卢沟晓月枪声陈,今日大桥姿态新。

抛血驱倭终胜利,居安思旧不忘痕。

选词炼句咏诗篇,蹈矩循规格律严。

反复推敲平仄韵,文从字顺始心安。

久雨返晴天,骄阳露笑颜。

禾田掀稻浪,农户展刀镰。

同事来相会,媪翁同练拳。

欣逢佳节至,把酒话丰年。

竹韵催眠梦里香,雄鸡报晓起居忙。

青山四野皆成画,美酒三杯诗数行。

庆典开基甲子周,中华巨变百花稠。

崇山叠叠生豪气,逝水滔滔放荡舟。

切盼台澎归统一,仰瞻四海互联讴。

红旗擎举康庄道,国富民强竞上游。

四百天阶旅客盈,缅怀总理国人情。

推翻帝制开新宇,青史长留不朽名。

银杏流华学子前,倾心向美落平田。

春来摇玉黄莺唱,秋至溶金紫燕翩。

酷暑成阴遮烈日,严寒傲骨立苍天。

为留果实人间颂,寄语羲和快着鞭。

乍暖还寒欣破土,引来新绿绘蓝图。

荒原复醒生机满,老树发芽枯叶无。

默默报春甘奉献,轻轻唤雨不躊蹰。

繁花似锦迎风舞,巨木参天底蕴苏。

林海茫茫空气新,爽身洗肺倍精神。

世间烦恼云霄去,报与樱茶共赏春。

五彩人生多味汤,酸甜苦辣历沧桑。

尽心作好黄昏梦,绚丽云霞滋故乡。

脚踩云天自放狂,奇峰作笔赋华章。

忽闻耳畔乡音语,迎客松前问客祥。

花间晚照落香肩,乘兴寻幽正好天。

竹映古桥风落碧,人临清涧水含烟。

青山岭上飞云彩,湿地泉边翔紫鸢。

最爱鸳鸯湖静处,一场欢笑荡行船。

宝黛爱情人赞赏,黛钗价值各千秋。

心中所爱飘然去,梦绕魂牵泪不收。

仲夏盛花红似火,金秋硕果压柔枝。

丹心赤面常言笑,懿德满怀堪做师。

五月艳阳端午节,滔滔河水惠风烟。

龙舟擂鼓争前竞,观众挥旗呐喊旋。

纪念屈原扬远志,继承传统敬先贤。

舍身报国声名著,景仰忠魂恨佞奸。

独自凭栏眺远方,葱茏绿色见香樟。

雪风虽冷冬阳暖,除却眉间数点霜。

羔羊跪乳敬娘亲,教诲人间不孝人。

只食离离原上草,犹存一片献酬心。

把酒千杯少,嬉仙上九天。

春秋一场梦,顿醒悔心田。

春风化雨润桑田,崇岭层层绿满川。

丝柳婆娑枝叶舞,空中燕子自蹁跹。

日月轮回秋色老,青灯冷案度寒宵。

搔头又有银丝落,执笔频来锦字邀。

川岳浮光欣眼底,旌麾流赤壮心潮。

耄年更恋桑榆景,雅韵高歌颂斗杓。

气逼冰初化,梅为元旦开。

岸容原有侍,春意即将回。

大道民生盼,小康欣梦催。

墨花迎甲午,一抹翠华来。

多丽·月华何似,还照人间

卷珠帘,紫荆满树娇妍。柳丝垂、鸟鸣林荫,红楼城堡无眠。醉花魂、风姿相应,晓风拂、百合含胭。无意雕栏,惊飞鸟去,心生愧意蝶由翩。念情远、芳心春思,红藕出清莲。吟团扇、美人款款,如隔云端。  浅裙穿、插花醉眼,玉肌霜骨犹怜。且愁凝、花颜盈露,檀香绕、何处琴弦。婉转情怀,碧湖翠畔,青冥之下叹因缘。水幽怨、参差芳桂,夜色已阑珊。人初静、月华何似,还照人间。

前缘盟断难相随,浩荡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