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武功教研论文投稿投稿

    6月29日,武功县召开第三届劳动模范座谈会,县领导田一泓、薛岩、林梅、张向阳、刘峰、黄长怀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县委书记田一泓向当选的武功县第三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祝贺。他指出,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是武功发展的功臣,是时代的英雄,社会发展需要健康向上的风尚来引领,时代前进需要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当前,武功已进入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的新阶段,希望大家继续在各自行业、各条战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和感召更多的人为建设“两富两美”小康武功争光添彩、汇聚力量,使“劳动光荣、创业伟大”在全县蔚然成风,使勇于争先、勇创一流生动局面在武功加速成形,使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强大动能在武功充分释放,努力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发展氛围。

    会后,在武功县纪念建党97周年颁奖典礼暨文艺展演上,县委书记田一泓向当选的武功县第三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颁奖。

武功县第三届劳动模范(9人)

陕西博菲特流体控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陕西美力源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O二厂九车间工人

武功县益阳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陕西伟宏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

陕西盛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

陕西省武功县东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苏坊镇岗上村党支部书记

武功县第三届先进工作者(3人)

武功县5702完全中学教研组长

武功县中医医院副院长、疼痛科主任

武功县公安局巡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

  各高(职)中、初中、学区、直属小学(园):

  现将《武功县2016年教研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并抓好有效落实。

  武功县2016年教研工作要点

  2016年,全县教研工作继续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着眼于高效课堂校本化研究,着力于《高效课堂人人过关》工程,坚持“立足课堂高效促研究,校本研修勤指导,常规督导抓服务”的基本思路,贯彻“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用有效的机制驱动,用科学的评价激励”的管理思想,运用“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坊和科研课题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作用,带动引领全县教科研工作蓬勃开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不懈努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扎实工作。

  (一)以实施《高效课堂人人过关工程》为切入点,强化教研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引领教师主动发展;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吸引教师广泛参与。

  (二)以名师示范引领为手段,利用典型引路,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坊效应,建立学科工作室,规范和完善校本学科工作室管理制度,制定活动规划、实施细则。建立学科优秀教师成长档案。以“校本教研先进学校”为依托开展现场研讨活动。开展优秀教学案例、优秀微课评选活动。开展教师基本功评比展示活动。

  (三)以高效课堂校本化研究为重点,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整体研究水平。高效课堂校本化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课堂,切实做好有主题的“案例研究”;一课多讲的“比较研究”;定人跟进式的“追踪研究”。二是抓反思,努力让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三是抓问题,教学中突出问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重点研究,在不断的突破中逐步得到解决。

  (四)以课题研究为引导,有效推广应用教研成果。重视课题立项,严格把关,确保立项课题切合学校实际。严格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开展,保证课题研究的经常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县级立项课题,做到定期检查指导,定期学习交流,定期上报相关材料。严格结题管理,防止课题结题弄虚作假现象。

  (五)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为核心,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重点抓好“三落实”:一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研究与管理,二是切实落实体育和艺术课教学,三是继续抓好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落实。加强常规过程监控,重点抓教研组活动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和师生关系的管理。加强常规监控,完善质量评价办法。

  (一)完成《高效课堂人人过关工程》实施方案的验收及后期总结评比工作。制定评价验收细则,对学校确定的优秀、合格的教师逐人审核,重点从五个方面审核:一是教育理念测试,二是课堂教学反馈,三是教研资料检查,四是教学效果检测,五是师生意见调研。

  (二)继续推行点课制度。细化点课制度的评价细则,规范点课制度的形式和流程。

  (三)在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学硬件设施比较全面的学校做好微课堂形式的试点工作。做好试点学校、微课堂承担者的确定及微课堂开展的活动规划工作。

  (四)进一步抓好中青年教师的基本能力培养,开展好三项活动:一是教师板书基本功评赛活动,二是教师课堂语言规范表达评价,三是教师优秀课件制作、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五)做好“双考”复课研讨工作,重视市高考模拟测试的质量分析,做好试卷分析和讲评。科学安排专题讲座和有效练考,研读2016年高考大纲,密切关注高考动态,及时组织高三教师参加重要的高考复课、高考信息发布会议。

  (六)进一步完善网络教研,共享本地优质资源。引导学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抓好空中课堂教学管理。学科教研员要建立网络教研平台,负责网络教研策划,并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管理。要求基层校建立教研博客或官方网站,全面真实地展示本校的教研活动过程及成果。

  (七)继续做好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工作。严格学分认定评价办法,细化学分认定环节,学分认定做到贴近教学,贴近教师,有利于学生发展,建立教师学分认定档案,做好学分认定不合格教师的培训工作。

  (八)强化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督促学校确保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教研员包抓一个学校、一个教研组,指导教研活动正常开展。

  (九)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关注国家、省市规范的竞赛活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及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

  (十)继续落实三项检测工作。教学质量监测突出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总结反馈。通过质量监测,进一步落实《武功县关于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意见》,杜绝滥用教学辅助资料和各种练习册,优选、精选训练题。完善“高初中考试题资源库”建设。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课堂检测训练,优化学案设计,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科学有效的引导服务。

  (十一)切实办好教研室学术刊物《武功教研》,通过这一平台,促进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扩大刊物容量,开辟更多的科研栏目,及时推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刊载教师优秀课件、学术见解。

  (十二)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水平。教研员担负着一门学科的“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求教研员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二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完善蹲点驻校、联片教研、定课研究等教研方式。三要强化引领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努力做一名学校和广大教师满意的教研员。

功夫出少林 习武进德修

深圳市德修武术馆创办于1985年,位于深圳市八卦岭社区,紧邻深圳市体育馆是一家集培训、表演、赛事、咨询、交流访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武术馆。

三十多年来,德修武术馆为社会各界培育、输送了大批武术精英,并代表国家武术界参加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交流与比赛,为国家赢得多项荣誉,并获得八个国家元首的亲切接见和慰问,成就举世瞩目。德修武术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家体育局局长伍绍祖亲笔题写了馆名。馆长李吉成同时还受到了国际武术联合会李梦华,亚洲武术联合会徐才,国家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刘吉,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刘镇武等领导和首长的亲切接见并题词。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李吉成馆长题写“少林正宗”墨宝。

2003年德修武术馆被深圳市企业评价协会评为“深圳市300家具成长性企业”,获“常务理事单位”称号;2004年被中教院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中国社会教育部评为“社会满意学校”,同年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授予“中国知名品牌”;2005年被中教创新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授予“指定武术学科教研示范基地”、获“中国经典品牌-商标”荣誉称号;同年被中国质量促进会确认为“AAA级质量诚信会员单位”;2006年协办第1届“功夫之星”大赛赛事,被主办单位深圳卫视指定为大赛报名点;被中国教育发展联合会评为“中国公认武术名校”。

德修武馆教学场地宽阔,设备齐全,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教学体系,常年开设套路、散打、搏击、拳击、跆拳道、刀、剑、棍、少林功夫、女子防身术、形意拳、太极拳及其它综合项目。

名师出高徒,德修武馆师资力量雄厚,教练均来自各大体育院校及少林寺武僧。本着“一切学员皆能成材”的教学态度,始终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对待每一位学员,让每一位学员学有所成。

德修武馆开馆以来,多次参加全国各种武术赛事均获佳绩。

中华武功民族之魂,世人瞩目,它不仅有着精湛多彩的技艺,更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它渗透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武术不仅是表面的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它能丰富人的思想,培养个人品格、道德与情操,完善人生价值。德修武馆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武术、促进全民健身、共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崇尚“武德双馨”,以“积极培育、造就人才”为已任,坚持“务真求实、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为中华武术事业的发展而奋斗不息。

“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二十多年风雨兼程,德修武馆始终以开放性姿态屹立于深圳特区,为弘扬中华武术、提高中华武术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武术交流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研论文投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