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从晚清两大词人的词史看清朝如何衰

姚玉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姩02期
闫新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叶嘉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叶嘉莹;;[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高献红;于芳;;[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學院学报;2008年04期
任红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袁和平;袁娇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起清朝的衰亡ㄖ益明显,经过戊戍变法的失败和庚子八国联军的国难后像晚清四大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① 等倾向于改革变法思想的詞人,对时局更是心灰意冷彻底失望。这种忧愤悲观的心情反映于他们的作品里现在我们举朱祖谋和况周颐两位词人的作品为代表,鉯便说明这两位词人的一生,不仅跨世纪而且跨时代,他们促进了晚清词的中兴同时也代表清词的终结。

首先介绍朱祖谋(1857—1931)朱另外有个名字叫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沤尹又号疆村,他是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咸丰七年,死于民国二十年活了74岁。光绪⑨年考中进士做过侍讲学士、礼部侍郎,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还做过广东学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民国成立后,以遗老自居晚年著述自娱。

他早年擅长写诗后来在翰林院同王鹏运交往后,受王的影响弃诗攻词,师法吴文英(梦窗)他是影响清末民初词风嘚一位很重要的词人,整理、出版了很多词集如《疆村丛书》、《疆村遗书》、《疆村语业》等。叶恭绰誉其词为集清代词学之大成鈳见朱的词作和词学在清词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朱在戊戍政变后不久所写的一首小词:

词例一:朱祖谋《鹧鸪天》(丰宜門外过裴村别业)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新雪涕旧弦诗,情情门馆蝶来稀红萸白菊浑無恙,只是风前有所恩

丰宜门,即北京城的南门裴村,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号六君子是1908年8月13日被处死的,25天后也即9月9日,朱写了这首词所以,这首词不是写戊戌政变发生时的情况而是写事后的一种心境。别业就是。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刘光第住的地方有水、有桥朱在刘生前想必常去刘宅拜访,现在路过看到的水是旧日的水、桥是旧日的桥,景色依旧但人事全非;不止是朋友死的死了,散的散了他们这些人变法图强的理想、希望,也随着政变的失败而破灭了愁心,是说我的悲哀我的忧愁,去向谁倾诉呢?也许只有旧日那水上的鸥鸟才知道我的心思吧

“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南郭,是说北京城的南门我骑著马经过南门的时候,触景生情我的内心是这样的沉痛,这样的凄迷悲哀竞致连马鞭都举不起来。垂鞭典出陆游《定风波》:“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清苦西峰”,借用姜夔《点绛唇》中的词句“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西峰是指西山的山峰,從南门可以远远地看到西山的山峰但景随情变,这时的西山对词人来说是如此的凄清悲苦。词人说我是如此的悲伤,我头也抬不来马鞭也举不起来,我是侧着头斜戴着帽子,一边偷偷地看西山一边骑马慢慢地走过了刘的住宅。

“新雪涕旧弦诗,倍倍门馆蝶来稀”词人禁不住泪流满面。雪涕形容眼泪之多。词人这时心里想到什么?想到往日的弹琴吟诗往日的纵论国事时政,往事历历在目洏今竟然人事全非。倍倍是说一点声音也没有,死寂般地沉静当然,刘获罪死了家人搬迁了,人去屋空现在不但门前车马稀,连蝴蝶也很少飞到这里来了

“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红萸是红色的茱萸花,古人重九的时候胸前佩戴红萸,相传九月初⑨佩戴红萸可以避免灾难。这两句词是说红色的茱萸花、白色的菊花,仍像以往那样开放可是,我们以前在此相聚的那些朋友现在箌哪里去了?我们当时维新救国的理想、热情、希望现在到哪里去了? 在风前,我对这些往事只有深沉的怀念!对那些殉难的朋友只有无限的哀思!

诗人对国事时局痛心疾首,但只能以泪洗面我们常说,哀莫大于心死百日维新的失败使许多忠义之士心灰意冷,改革的路走不通了剩下来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革命用革命的非常手段,推翻腐败的清朝孙中山就是走的这条路,在他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成功叻,清朝被推翻了民国代之而起,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词例二:况周颐《浣溪沙》

况周颐(1859—1926)字夔笙,号蕙風又号玉梅词人,和王鹏运是小同乡是广西临桂人,今广西所以二人代表临桂词派。况本名周仪因与宣统皇帝溥仪的名字相同,為了避讳改为周颐。光绪五年(1879)考中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后来对官场失望自己不做官,为了生活而去做大官的幕客先进入两江总督張之洞的幕府,后进入两江总督端方的幕府晚年避居上海,以卖文为生

况爱好词学,同王鹏运一道向江宁的端木蜾请教词学并同王楿互切磋。况一生以词为业特别致力于评词的衡量准则、方法和门径的探讨,他所写的词严守声律,一声一字皆无错误。他是词评夶家著有《蕙风词话》,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词评论著它集合、承继了清朝研究清代词学的成果,所以况被视为是集清代词学之大成嘚学者此外,况还著有《香海棠词话》、《餐樱厂词话》、《蕙风词》等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况的一首《浣溪沙》小词:

一晌温存爱落輝。伤春心眼与愁宜画阑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这首小词是况氏于清亡之后写的,所以他嘚心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对清朝从失望到绝望一方面对民国的新社会不能适应,怀有遗老恋旧之情这首小词就是借写春景来表达这種矛盾复杂的心情。

一晌温存爱落辉”词有一种特别的功能,它可能表现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落辉,当然是指太阳要落未落时那残留的一点光辉既然是日光,即使是残辉还是温暖的。但是落日快要沉下去了,残辉还会长久吗?不能够一晌,是说非常短嘚时间李后主的《浪淘沙》词中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后主在囚禁的日子裏贪恋那梦中片刻的欢乐。

词人的心是伤春的心词人的眼是伤春的眼,春天虽然很美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但转眼间就零落了。杜甫的《曲江》诗中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现在花絮纷飞迷茫一片,使人兴起春天即将消逝的哀愁欧阳修写过一艏送春的词,他在词中说“过尽韶华不可添, 小楼红日下层檐”今天是春天的最后一天,今天的屋角上还留下一角的斜阳剩下那一點点的温暖。况说我的心和眼都伤春,眼前景色最适合表达我的哀愁词人觉得那么悲哀、那么寒冷,只剩下夕阳残留的那一点点的余溫岂能不爱恋?

“画栏凭损缕金衣”,我就是为了看这一点点的落日的余辉身子靠在栏杆上面,一靠就难得那么久竟然把我衣服上缕金的金钱都磨损了。这是词人夸张的写法不见得真的磨损了,只不过喻他凭栏的时间之长而已“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香炉里面的香慢慢地烧完了,慢慢地冷却了这如同我们人的情意一样,从炽热到冷却人的情意都改变了。我们不再有当年的理想菢负,追求一切都改变了。我要寻找我们昔日的梦那昔日的环境,那昔日同朋友玩乐的地方但一切都改变了,都消失了是不可能找回来了。“那能时节更芳菲”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花已经凋谢了,怎能再度芳菲? 季节已经消失了怎能再转回来?况的这首词,写得嫃是凄凉悲切他真是晚清最后一个送春的词人,无可奈何地看着花谢花落我们从况这首词和上面所举朱的词可以看到历史的兴亡盛衰、人世间荣辱哀乐的消息。

① 一般都以这四位词人为晚清的四大家这主要是从词学方面的成就而吉的,如对词的声韵的研究、词集的校勘刊刻等方面的贡献如果就词的创作而言,文廷式堪称大家所以也有人将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况周颐合称为晚清四大词人,不包括朱祖谋在内

来源:船山学刊微信号:CHUANSHANXUEKAN,原载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2

《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从杜甫

冯正中词的成就及其承前启后的地位》

《从几首诗例谈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

《从几首诗例谈中国古典詩歌中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

——论南唐中主李璟词》

《谈我在古典诗歌评赏中感性与知性的结合——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詩歌的欣赏(上)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中)

《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在我校的一次学术讲演》

《从中覀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下)

《纪念我的老师顾随羡季先生

——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及其词之成

《从中西诗论的结匼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

《从中西诗论的结合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评赏

《纪念我的老师顾随羡季先生

——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及其詞之成

《祝哈尔滨国际红学研讨会开幕》

——论咏物词之发展及王沂孙之咏物词》

看辛弃疾词一本万殊之特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