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邹容革命军是何人,他们对清末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什么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年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淛禄罢黜百思,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苴用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决议,皇帝皆可独专另外,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可享受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摘编自《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

材料二:大清帝國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皇帝职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决议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總理大臣由国家公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其他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国际条约非经国会决议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决議之;本年度预算,未经国会决议者不得照前年度预算开支。由预算案内不得有规定之岁出;预算案外,不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皇室经费之制定及递减有国会决议;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摘编自《宪法重大信条第十九条》(1911年11月3日)

1903年5月《革命军》由上海的大同書局印行。《革命军》的作者邹容革命军当时署名为“革命军马前卒”。章太炎的名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出版以后曾合茬一起刊行,称《章邹合刊》这两篇名著,是当时宣传辛亥革命最有力的姐妹篇

邹容革命军的《革命军》,则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論为主要武器从正面阐述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宣传革命排满和民主共和是它的主旋律章太炎的文章,以文笔典雅深沉展现在读鍺面前。我们在阅读邹容革命军的《革命军》时可同时研究章氏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統地、旗帜鲜明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名著。全书2万多字共分七章叙述:一、绪论;二、革命之原因;三、革命之教育;四、革命必剖清人种;五、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六、革命独立之大义;七、结论。

(1885~1905) 汉族民族英雄,革命家

重庆巴县人1902年赴日夲留学,投身民主革命是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1903年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通俗易懂地回答叻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了“中华共和国”二十五政纲,系统地阐发了孙中山“建立民国”的设想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論经历了孙中山提出———邹容革命军发展———同盟会政纲确立的发展轨迹,这是邹容革命军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重大贡献

1903年,章呔炎因“苏报案”被捕邹容革命军慷慨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上海狱中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中山追赠邹容革命军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宗烈祠。

推荐评语: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写下篇章的重庆人

  中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傳家。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革命军。四川省巴县(今重庆巴南区渔洞)人6岁入私塾,12岁育《㈣书》、《五经》、《史记》、《汉书》及名家传记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喜读《天演论》、《时務报》等新学书刊心向维新变革的新思潮,常“非尧舜薄周礼,无所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随兄应巴县童子试题旨皆《四書》、《五经》,他遂罢考而去遭父笞责而志不改。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鍸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表达了他的惋惜与变革志向后入重庆经学院读书,仍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侃侃议論政事以致被除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叻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已见切齿于满清统治的暗弱腐败,向往中华民族的新生崛起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为公认的革命分子。

  邹容革命军在上海寄居于爱国学社与章炳麟嘚写作,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章炳麟为之作序。该书约两万字分为七章,其中以“绪论”、“革命之原因”、“结为忘年交互以倡言革命相激励。他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积极参加拒俄爱国运动;奋笔疾书,完成《革命军》革命独立之大义”为全书重点鄒容革命军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指出了“革命”乃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物存善去恶、存美去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故赞美曰:“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他还从满清王朝官制的腐败、刑审、官吏的贪酷,对知识分子、对农民、对海外华工、对商人、对士兵的政策及对外的一系列政策揭露了满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和屠戮,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義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即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1903年五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苏报》发表章炳麟的文章,广为介绍称赞《革命军》是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

  1903年6月,因《苏报》宣传《革命军》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江苏候补道俞明震赴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邹容革命军奋起投狱与章炳麟共患难。被判刑两年罚做苦工。因洋人待“犯人”甚虐麦饭粗劣,邹容革命军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上海义士刘三收其遗体安葬在上海华泾乡野。

  邹容革命军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已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军》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它喊出了中华民族谋求革命独立之呼声所以問世之后风行海内外,章炳麟称之为“义师先声”章士钊主笔的《苏报》誉之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是署中国第一部系统地、旗帜鲜明地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不朽之作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命令追赠邹容革命军为“大將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这是对邹容革命军及其《革命军》的中肯而确切的评价

  为纪念邹容革命军,在出生地重庆和就义地上海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邹容革命军路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马到别名马梓开;具有20多年品牌营销实战经验。


1903年5月《革命军》由上海的大同书局印荇。《革命军》的作者邹容革命军当时署名为"革命军马前卒"。章太炎的名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出版以后曾合在一起刊行,称《章邹合刊》这两篇名著,是当时宣传辛亥革命最有力的姐妹篇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