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韩非列传的感悟中的人物形象

那些深藏不露的人
那些深藏不露的人
据说现在通行的,是什么都“秀”一把。古人不如此。《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了一个两位先哲当面交流心得的故事,其中就有这句和“秀”相反的名言,两位先哲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和老子。据说孔子到周王朝所在地,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学问。孔子先畅谈了一通,老子接着说:“你说的这些,说的人跟他们的骨头一样,都早已腐朽,只有他们曾说过的话还在。”他很实际,教给孔子两个重要的生活原则。一个是:“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坐专车,干大事;如果生不逢时,就把自己深藏起来,随大流。另一个是:“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意思是,除去你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也除去你摆谱的脸色和过高的志向,因为这些都对你自己毫无益处。在说第二个原则之前,老子还特意引用了一句他从别处听得的名言,就是:“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话用今天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即使你很有钱,很有品位,也不一定非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让自己边缘一点,就是被人误解了,也没啥大不了。其实,被别人视为傻瓜,总比把别人当成傻瓜好。因为当你身在暗处,你总能比较清晰地看清明处的事物。说起来,凡事“秀”一把,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或者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自然不是什么罪过。但深藏不露,大智若愚,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来源:领导文萃)道家的老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求历史详解_百度知道
道家的老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求历史详解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社会民生类芝麻团
采纳数:614
获赞数:2041
参与团队: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老子骑牛图立轴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采纳数:81
获赞数:208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封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老子授经图卷(局部)[1]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 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应当注意到: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 老子故事圣人辞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其实,道教的创始人是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并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 ,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望采纳!谢谢!
_____★快乐★小说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ciguangge123
ciguangge123
采纳数:2613
获赞数:54648
据史书资料记载老子的事迹、老子其人和传闻,是真伪杂出,让人难知其详,就连博学多闻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为老子立传,也只能写下寥寥四百余字,而其中既有不很肯定的说法,给后人留下不少疑点和分岐。能确认的说法是,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孔子到周时曾向他问过礼,老子在周的时间比较久,约五十多岁时,老子看到东周王室衰微,他便离开东周去秦国隐居。西行途中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求他著书,在他人的逼迫之下,写出《道德经》五千多字。写完便离关西去,在秦国隐居。
采纳数:53
获赞数:787
老子是周朝的图书馆管理员,管理王室的藏书,类似于史官的工作。孔子曾几次拜访他,向他问礼,那时孔子30余岁,老子五六十岁,后来他就辞职了。因为看到社会战乱不断,王室衰微,就隐退了。
获赞数:53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封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孔子到周时曾向他问过礼,老子在周的时间比较久,约五十多岁时,老子看到东周王室衰微,他便离开东周去秦国隐居。西行途中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强求他著书,在他人的逼迫之下,写出《道德经》五千多字。写完便离关西去,在秦国隐居。
要做大丈夫
要做大丈夫
采纳数:14
获赞数:244
老子犹龙百度之
其他3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庄子》中寓言形象探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庄子》中寓言形象探析
总评分4.2|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项羽的悲剧及其现代启示
  许多高校的《古代文学》和《大学语文》教材都节选了司马迁的《项羽本纪》,作为司马迁最得意的作品,《项羽本纪》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项羽这位盖世英雄的形象。项羽,这个充满传奇色彩、有着复杂性格的悲剧英雄,在风起云涌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中,迅速崛起,所向披靡,推翻暴秦,号令天下,成为莫可与抗的“霸王”。但如他的迅速崛起一样,项羽这颗耀眼的星星在楚汉相争的大舞台上很快陨落了,他的悲剧引人深思,给人启示。学习这一作品,反思他的悲剧,对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 /9/view-3129281.htm  一、项羽悲剧   1.项羽其人   项羽,“下相人也”,“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家世代为楚将,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也是他成就英雄霸业的基础。其祖父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这又使他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可以说这是他驰骋疆场、冲锋陷阵、志在灭秦的感情基础。   年少时的项羽,不愿读书,不愿学习剑法,只想学“万人敌”的兵法,但又“不肯竟学”,不能坚持到底。在观看秦始皇游会稽时的盛大场面时,他竟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这些基本表现出了项羽的性格特征,甚至也预示了他日后的辉煌与失败。   吴中起兵是项羽事业的起点。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梁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殷通,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使项梁、项羽得到了吴中郡下属各县,以及八千精兵,为他们的反秦积蓄了力量。   巨鹿之战是项羽功业的顶点。当秦军打败项梁军队进而又大败赵军、包围巨鹿后,楚军上将军宋义畏惧秦军,不顾赵国危在旦夕,一味按兵观望,而不敢渡河相救,此时项羽当机立断,杀死宋义,取而代之。他先派当阳君英布、蒲将军带领两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随后亲帅主力破釜沉舟,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决战。战斗中,身为统帅的项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个个斗志高昂、勇猛杀敌,终于九战九胜,大败秦军。这一战役,不仅解了巨鹿之围,而且震慑了诸侯,诸侯军对他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也因此成为诸侯军的统帅。也可以说,巨鹿之战奠定了灭秦的基础。   鸿门宴是项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当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时“大怒”,发誓要“击破沛公军”,可项伯三言两语又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甚至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鸿门宴”上,刘邦谢罪,是委曲求全、迷惑项羽,目的是缓解矛盾、保存实力;范增举玦,暗示项羽杀掉刘邦,是政治家的老谋深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更使刘邦命悬一线;然而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阻止了项庄的刺杀行动;樊哙闯帐,指责项羽,更是让项羽觉得理亏。出身贵族而又缺乏政治经验的项羽唯恐担当“不义”的罪名,损伤其“威信”,而不用范增之计,以致错失良机,放虎归山,铸成大错。他自己也因此由主动变被动,并最终走向失败。   垓下自刎是项羽英雄末路的终点。项羽明知刘邦有埋伏,却不听群臣的规劝,一意孤行,出兵迎战刘邦,以致损兵折将被围垓下。可以说垓下之围意味着楚汉相争的结束,也意味着传奇的陨灭。兵少粮绝,四面楚歌,围困重重;霸王别姬,儿女情长,却不免英雄气短。然而在此绝境,项羽却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份胆气、这份豪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溃围、斩将、刈旗”,也尽显其英雄本色。但是,尽管他骁勇善战、神勇无敌,尽管他武艺超群、所向披靡,尽管他豪气冲天、身先士卒,却也难挽危局,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到头来这位绝世英雄不仅失去了他心爱的女人,也丢掉了他梦寐以求的江山,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   这就是项羽。   2.项羽悲剧   项羽,这位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他的故事被无数次搬上舞台和荧幕,后人常常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那么,在与刘邦的对峙中,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的呢?他的失败,难道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吗?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应该说项羽的悲剧只不过是《史记》中历史悲剧意识的延伸和集中表现。项羽这个绝世英雄从会稽起事到乌江自刎,用短短八年的政治斗争生涯清晰地展示了历史悲剧的产生过程。所以,他的倒下,并不仅仅是意味着一个历史人物走向死亡,更是一段历史的终结。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剧呢?是什么造成了这位绝世英雄的悲剧命运呢?   总的来说,《史记》大约写了一百二十多个具有悲剧命运的人物。在这些具有悲剧性命运的人物中,有的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权力之争,最终成为权力争斗无辜的牺牲品,如《魏公子列传》中的公子无忌,《李斯列传》中的公子扶苏和李斯,《吕太后本纪》中的戚夫人等;有的是曾经叱咤风云、主宰局势,后来由于过失而事败身亡的英雄,如《陈涉世家》中的陈胜,《淮阴侯列传》中的韩信,《项羽本纪》中的项羽等;有的是恪尽职责、克己奉公,事业上颇有建树,却被妒贤嫉能者视为异己,不容于世,最后被恶势力所湮没的豪杰,如《屈原贾生列传》中的屈原,《商君列传》中的商鞅,《老子韩非列传》中的韩非等;有的是德盛才高、积极进取、屡建奇功,但却困顿坎坷、空怀大志、壮心难酬、赍志而没的精英,如《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贾谊,《孔子世家》中的孔子,《李将军列传》中的李广等;有的是仗义行侠、扶弱济困、不畏强暴、勇于自我牺牲的侠者,如《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灌夫,《赵世家》中的公孙杵臼,《刺客列传》中的荆轲等。仔细分析上述《史记》中悲剧人物酿成悲剧的原因,不难发现,主要是来自外部,如屈原、荆轲、贾谊等,而项羽的悲剧却有其独特性。在笔者看来,造成项羽悲剧的主要原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甚至可以说是他自己毁灭了自己的事业、情感、人生,是他自己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性格是人的态度体系与稳定的行为方式结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而且性格标志着个人的行为方向和其行为的结果。所以说它可能有益于社会,也可能有害于社会;它可能成就自我,也可能毁掉自己。   纵观项羽人生的那几个重要阶段,不难发现这位盖世英雄的性格特点是:想学“万人敌”的豪迈不群;“不肯竟学”的粗疏浮躁;“彼可取而代也”的胸有大志、无所畏惧;吴中起兵、巨鹿之战的果毅决断、骁勇善战、神勇无敌、身先士卒;鸿门宴的优柔寡断、自矜功伐、做事轻率、缺乏谋略、缺乏政治经验;垓下之围时“四面楚歌”的英雄末路、心有不甘却又无计可施;“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东城快战”的威猛异常、临危不惧、豪气冲天;“乌江自刎”的大义凛然、重情重义、坚守尊严。其中,还有一些细节也表现出项羽鲜明的性格特点。如项羽入关后,杀秦降王子婴,坑杀秦降卒二十万,并火烧秦宫室,体现出他的残暴不仁。又如项羽中了刘邦的离间之计说明他怀疑、疏远范增,体现出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再如当有着惊世之才的陈平、韩信来投奔他时,项羽却因一个出身无赖一个出身寒门而看不起他们,大材小用,以致两人都离他而去,投奔了刘邦,成了刘邦的重臣谋士,甚至也可以说他轻视的人成了他的掘墓人,这表明他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这就是项羽,一个优点与缺点如此鲜明对立的项羽,一个让人既敬仰又扼腕叹息的项羽。   由此可见,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将长处与短处都发挥到极致的人:他叱咤风云,千人皆废,在英雄气概方面,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望其项背,而他在思想与政治上的幼稚也是极为惊人的。所以,性格决定命运。笔者认为,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有很大关系,而不像他说的那样是“此天之亡我”。他不具备那些能统一天下、创造太平盛世的君王所具有的斩钉截铁、当断则断,深思熟虑、智勇过人的非凡品质。他的骁勇善战、神勇无敌、坦荡赤诚、豪气冲天成就了他的英雄霸业,而他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拒纳良言、残暴不仁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走向毁灭。一些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也佐证着这个观点。如:
  史学家司马迁把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的传记列入“本纪”,就足见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把他看得如同帝王一样。正如在《项羽本纪》“论赞”中所说“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司马迁对项羽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他顺应历史潮流,乘势而起消灭秦王朝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他又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思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批判了他的刚愎自用、不懂政治、不善经营、不重谋略。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描写,真实而又客观,且带有强烈的感情。他赞扬项羽,但并不隐瞒其缺点;他批评项羽的缺点,但并不妨碍对项羽的敬仰。在《项羽本纪》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都在突出地表现着项羽这位卓越战将的骁勇善战、神勇无敌、身先士卒、豪气冲天,如:“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复斩汉一都尉”等。同时也有大量的细节在表现着他的刚愎自用、不善用人、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残暴不仁,如: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就大怒,就要“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他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以待大王”时又放弃进攻杀刘的打算;鸿门宴中,对范增的多次举玦暗示,他都“默然不应”,以致放虎归山;“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等。这就是司马迁笔下的项羽。   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说项羽的不善用人。   韩信也曾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这是说项羽虽有关爱士卒的妇人之仁,却因残暴不仁而失去天下民心。   著名的《史记》与传记文学研究专家韩兆琦教授认为:“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有时有龙飞凤舞之雄姿,有时又愚蠢昏庸得像一头驴子;有时宽厚仁慈,有时又暴戾凶残得令人发指。”这深刻指出了项羽性格中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的尖锐对立。   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一诗中也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可见,毛泽东也认为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项羽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   周恩来总理在1966年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连用了六个“一”字开头的成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过程:不顾当时不利的形势,不听群臣的劝阻,不听虞姬的规劝,执意出兵迎战刘邦的“一言堂”、“一家之长”;孤军深入中了刘邦埋伏的“一意孤行”;被围垓下时的“一筹莫展”;“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曲挽歌”;乌江自刎的“一败涂地”。   可见,不是“天之亡我”,而是项羽的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二、项羽悲剧的启示   项羽这位顶天立地、豪气冲天的彪悍英雄,最终由于自己的性格因素而没能在乱世秦末建立功勋伟业,不可挽回地走向失败,成为让人扼腕叹息的悲剧英雄。他的悲剧对今天的大学生们树立健康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启迪意义。项羽悲剧警示我们:   1.光明磊落、胸怀坦荡   这是做人的根本。在教学《项羽本纪》时,有同学曾提出:“鸿门宴”中的项羽不仅是一个优柔寡断、自矜功伐、做事轻率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对此笔者也深有同感。那么难道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真诚对待对手的人就注定要失败?而圆滑狡诈、不择手段陷害对方的人则注定要化险为夷、获得胜利?其实不然,这样来看待问题未免太过片面了。因为一个人、一个团队也好,还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也罢,造成其胜败荣衰的原因毕竟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以点概面,甚至片面认为圆滑狡诈、不择手段才能获得成功。就项羽而言,他不知“得民者昌,失民者亡”,却攻伐嗜杀、暴虐不仁,以致尽失民心;他胸无一统天下的宏图大略,仅仅满足于诸侯霸主的地位;在破秦入咸阳后,他未能利用当时的大好形势,果断采取建立帝业的措施,反而采用分封诸侯的下策,以致坐失良机;为了衣锦还乡、炫耀故里,他宁愿舍弃险要的关中而回都彭城;他不知充分利用谋臣良将为其效力等等。凡此种种,大多可以源于他在政治上的无知和性格上的弱点。所以对大学生而言,做人,首先就应该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这是时代、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品质期待。   2.遇事冷静、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风雨相伴、祸福相随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所以无论是面对坎坷、挫折、失败,还是面对坦途、成功、殊荣,大学生都要多一分冷静,少一分冲动;也不要像项羽那样刚愎自用,而是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旁观者清,所以遇事要多一点冷静,多听听他人意见,这样才会让自己尽量少做一些亲者痛、仇者快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   3.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项羽悲剧还启示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身上往往很明显地表现出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以及与优越感相对应的性格缺陷,诸如自我、任性、脆弱、怕苦、怕累、做事难以坚持等。而脆弱、缺乏一定的抗挫能力往往就使他们在挫折、困难、失意面前钻牛角尖、走极端,甚至轻视生命。对此,笔者认为应坚强一点,勇敢面对,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而自我、任性的性格容易使他们在有意无意间伤害家人、朋友、同学,当然在伤害他人的同时常常也就伤害到了他自己。诸如“虐猫”、“虐狗”;诸如同学、朋友之间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向,甚至致伤致残;诸如校园暴力甚至拍同窗裸照上网传播;诸如不堪父母管束而弑父弑母等。对此,笔者还是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做一个坚强的、乐观的、有爱心的、懂感恩的、善良的人。   总之,项羽的悲剧警示我们,在人生转折的重要关头,我们尤其是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控、保持清醒头脑,要多谋善断、把握契机,要注重培养理想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阳光的心态,只有这样才可能让自己拥有魅力人生,才可能在人生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的华章。      参考文献:   [1]梁扬,杨东甫.《史记》传记赏析[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2]韩兆琦.《史记》赏析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8.   [3]郭双成.《史记》人物传记论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张大可.《史记》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程正芳等.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徐季子等.中国古代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韩兆琦.史记博议[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         (廖智勇江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2170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子韩非列传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