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和鸡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能一起吃吗

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26&分页:静凈竞发信人: swareuplife (静凈竞),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1:30:59 2016), 站内 && 全聚德的盐水鸭肝很好吃。嘉和一品粥也有鸭肝。 && 【 在 sumanwang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3.124.23.*]
色,即使色,空,及时空发信人: studyman (色,即使色,空,及时空),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1:35:29 2016), 站内 && 因为鹅可以喂成脂肪肝。。 && 【 在 sumanwang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7.73.145.*]
每天爱你多一些发信人: sorb (每天爱你多一些),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1:59:18 2016), 站内 && 因为洋大人爱吃。 && 【 在 sumanwang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58.249.112.*]
杨sir发信人: youngSir (杨sir),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2:00:20 2016), 站内 && 鹅肝好大好大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51.42.*]
【云无心以出远岫】发信人: AerialTower (【云无心以出远岫】),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2:06:56 2016), 站内 && 鹅肥鸭瘦。所以为什么粵人爱吃烧鹅。 && 【 在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沉浸于幸福/还是历经着痛苦
即将到来的是明天/还是时间的终点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23.104.11.*]
伊蒙|凹凸贞洁党发信人: eamon (伊蒙|凹凸贞洁党),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2:08:49 2016), 站内 && 嘉禾的没法吃
便宜坊的曾经很好吃,郭林曾经能吃
【 在 swareup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聚德的盐水鸭肝很好吃。嘉和一品粥也有鸭肝。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3.122.82.*]
God bless发信人: HS0808 (God bless),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2:13:25 2016), 站内 && 肥鹅肝好吃一些。另外欧洲很多人也吃肥鸭肝,口味也差不多,价钱还便宜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4.246.154.*]
爽歪歪发信人: buptsyy (爽歪歪), 信区: Food
标&&题: Re: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6 22:36:31 2016), 站内 && 我觉得自己家养的鸡鸭的肝清炖就很香了
【 在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rt&& :--&& :FROM 223.72.82.*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4.243.102.*]
I wanna be发信人: iwannabe (I wanna be),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Nov&&7 09:43:02 2016), 站内 && 吃潮汕的卤水鹅干,跟果冻一样,法国鹅肝和他比,弱爆了 && 【 在 sumanwang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最痛的不是爱过 而是瘦过发信人: MuaMua (最痛的不是爱过 而是瘦过), 信区: Food
标&&题: Re: 为什么鸡肝,鸭肝人们都不太爱吃.鹅肝就是美味?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Nov&&7 09:48:17 2016), 站内 && 鸭肝还可以,鸡肝确实难吃啊
【 在 suman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211.99.13.*]
文章数:26&分页:深夜放毒 | 好吃到合不拢嘴的东京美食攻略
终于忙完上新啦,大家这次收获怎么样啊?我们第一次尝试了淘宝直播新品介绍,感觉还挺新鲜的,可以更直接的让大家了解每一件衣服,还能互动吐吐槽,本胖辛辛苦苦解说,没想到最后竟然都爱上了声线带磁性的摄影小哥哥
既然这样今天就深夜放毒祸害你们一波,独胖胖不如众胖胖嘿嘿。。。
上回介绍完箱根攻略(指路不一样的日本攻略 | 除了富士山和泡温泉,箱根还有什么好耍的?),在好山好水中陶冶完情操之后,就麻利儿地滚回东京去逛吃逛吃了。
每次到东京都觉得有逛不完的街,又不想错过这座充满了美食的城市,鱼和熊掌要如何才能兼得呢?这次就跟大家分享既能大饱口福,吃完又能散步消食逛到爽的独门攻略,mark起来哦~
你们知道腻是个资深甜品爱好者,不过现在因为要减肥+控糖,普通的甜品已经很少去碰了,除非遇到什么真的很fancy的东西才会破戒。
这家Flipper‘s是上次去香港时,在铜锣湾希慎广场看到的,远远就飘来一股浓郁的奶香味,店里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地猛拍猛吃着,原来是日本开过来的舒芙蕾胖松饼,看起来好好吃哦!但是门口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不喜欢排大队的我当场放弃了,却一直对这样东西念念不忘,下决心到日本一定要找机会拔草。
这次去东京时特意查了一下,几家分店都位于我喜欢的区呢,其中自由之丘好久没去过了,那就正好去溜达一圈吧
【自由之丘】是东京美食甜品的集中区域,世界各地顶级甜品都汇聚在这里,有“甜点森林“之称,也有很多好逛的精品店和杂货店,是游客和本地人都会来休憩和拍照的好去处。可以说是少女心满满,是连空气都是微甜的梦幻街道了。
Flipper‘s自由之丘店是比较大的一家,位于一座三层楼的小洋房里面,楼下2层是卖衣服的,3楼才是吃甜品的地方,人多的时候占好位还可以逛逛服装店打发时间。
我们去的那天挑了一个工作日下午,排队的人不多,稍微等了一阵就入座了。点了一份季节限定的蜜瓜松饼和一份新鲜莓果松饼,都是下单现做的,没吃之前就被浓郁的香味诱惑得不行...
所谓舒芙蕾松饼就是打发得特别蓬松柔软,端上来的时候会dua dua晃动着,每一叉子下去仿佛有种插在云朵上的感觉,压一压还会弹起来,放进嘴里轻轻一抿就会化开,口感轻盈奶香味浓郁,而且不会像一般日式甜品那样过甜,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感觉啊
而我最喜欢的是蜜瓜口味,清甜多汁的夕张蜜瓜跟奶香味十足的胖松饼真是太搭了,最惊喜的是松饼夹层中间还藏着一颗溏心蛋,这是别的口味所没有的(没有图,因为一上桌就被大家抢食一空),好吃到流泪啊
这个季节限定口味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吃到了,
每次我翻到手机里的图,
都会觉得卡路里限额给了它,值得!
糖分限额给了它,值得!
松饼界的白月光,就是它了!
不管你是热爱大牌、古着还是小众买手精品店,表参道和南青山一带都是值得花上至少一整天时间逛的地方,可以说每个拐角都有惊喜,也是我每次必踩的圣地。
在表参道那家很大的苹果店旁边有个路口,走进去就是介绍过好几次的中古店vintage qoo(指路【私服笔记】东京一周穿搭(&买买买)),还有来自丹麦品牌flying tiger,里面有好多设计特别有趣而且性价比又高的家居小物。
只要拐进了这条小巷,就从大牌名店林立的表参道,进入了一个散落着精致小店、咖啡馆和花店的另一个世界,下面两家店就位于这个区域。
幸せのパンケーキ
舒芙蕾松饼在日本非常流行,除了上面的介绍flipper's,这家叫做幸福pancake的地下小店人气也很高,逛累了不妨进去试试看~
这家店暗藏在地下B1层,门口能看到一块有pancake照片的招牌,周末会排队排到地面上来,平时去的话就还好,在店门口有留位的小本本可以写电话姓名,这样就不用亲身占位留坑啦。
正好最近是日本国产白桃上市的日子,所以就点了一份季节限定的桃子舒芙蕾松饼,旁边有桃肉和桃子味道的果冻点缀,口感很清爽,吃完唇齿中会有桃子甜蜜的留香。松饼本身味道也不甜,胖胖的舒芙蕾入口很轻盈,感觉整个口腔被柔软的棉花包围。
旁边配料还有一个黑色的粉粉,感觉像是山椒粉,吃起来有点点像胡椒的feel?应该是吃甜品时用来沾着吃解腻的。看介绍松饼里还加入了高纯度的北海道生牛乳,难怪奶味很醇厚而且分量十足,吃完后确实会很满足很幸福。店里人气很旺,很多日本小姐姐都会在这里每人点一份吃,搞不清怎么能吃这么多甜食还是那么瘦的,我自己觉得两个人share一份是刚刚好啦。
另外他家品种比flipper's多一些,还有一个红茶味貌似是招牌来的,下次去可以试试看。
舞泉炸猪排(青山本店)
吃完松饼就一直逛到天黑,查了下点评发现附近有家分数很高的百年炸猪排老店舞泉炸猪排。这么扎实又高热量的东西我一年也难得吃几次,但是当天实在有点饿了,就决定去拔个草过过瘾。
这家店门面小小的,外面有玻璃橱窗展示超逼真的炸猪排模型,之前路过的时候还看到很多当地人在排队买外带的炸猪排三明治。本来以为这种老店都是那种又挤又小的座位,走进去没想到别有洞天,空间超大还是两层楼,本地和各国的食客都有,应该是在什么旅行指南上被推荐过吧...
因为是专卖炸猪排的名店,里面可选的种类非常多,有各地产的特色猪肉和部位可以选择。小伙伴先点了一份甘口炸黑毛猪排,从图上就能看到非常的厚实,外表被炸的松脆可口,没有那种面包糠过多的粉感,里面的猪肉多汁鲜嫩,能咀嚼到肉的纤维感,同时又保留了能够被筷子夹断的松软。
旁边还有生菜用来解腻,一份对于女生来说单吃完肉已经很厉害了,建议share一下。
我自己点了鸡蛋猪肉丼(dong,也就是盖浇饭),用的是我更喜欢的猪肋排,有一点筋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和蛋花搅在一起,猪排外皮既有被酱汁和鸡蛋浸湿的绵软,又保留了炸物的脆感,还铺了腌过的洋葱丝,虽然饭没吃完,但是上面的浇头都被一扫而空。
难得放纵吃一次罪恶的东西,幸福感瞬间倍增。如果是要减肥的妹子,一年偶尔想吃一次炸猪排的话,把卡路里贡献给这里绝对不会出错的
这几年去东京基本都住在银座,有几次都住在筑地市场附近的Conrad酒店,也没来得及去逛逛,因为实在不喜欢早起和排队啊。
这次突然特别特别想吃海胆,查了半天貌似还是筑地市场最靠谱了,于是挑选了一家全天营业的店,特地错过正常吃饭时间,下午三点跑过去大搓了一顿
这家筑地虎杖的招牌就是五种海胆饭,光听名字就开始分泌口水了有木有
下午的筑地市场冷冷清清,但这家店人气还是很旺的,门口贴满了各种海鲜饭的图片,光是看看就令人血脉喷张了,又有点眼花缭乱选择障碍症发作
我左看右看还是选了招牌五种海胆饭,里面有来自五个不同产地和品种的海胆,每种的甜咸度和鲜味都不一样,口味上层次感很丰富,如果你是海胆狂热分子的话,这份饭可以一次吃个过瘾。
同行的小伙伴点了一份豪华虎杖丼内容和名字一样豪华,金枪鱼大toro泥和各类鱼生、三文鱼籽混在一起,满口都是鲜美的味道。
这个set里还有一份炙烤过的海胆,表面被烤的有点焦焦的,我觉得吃起来比生的更香。
基本上去筑地吃一圈,感觉一年份的海鲜都能吃到饱,完全大满足,喜欢新鲜海产或者想吃稀有品种鱼生的朋友值得到此一游。
如果说上面是为了吃而去专门探店的话,下面这些美食餐厅都是在逛街的时候无意拔到的草。
银座大食堂
银座大食堂是我在GINZA SIX逛街的时候路过的,这家商场是去年4月新开业的,据说是在银座最大的商业设施,成为东京的新地标建筑。
Ginza Six除了大牌旗舰店还有很多独立买手店、家具店、本地设计师店可以逛,撇开纯商业设施,商场设计初衷还保留了老牌百货店的历史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和艺术,老旧创新让客人感觉不只是一家买东西的shopping mall。
很多知名艺术家的画展和作品都可以参观到,茑屋书店也占据了整整半层楼,可以在里面轻松消磨个半天,所以每次去都会到这里溜达一下。
每次逛累了就到6楼的银座大食堂歇一歇,这里汇集了日本国内很多家美食名店开的小包厢,有烧肉、寿司、刺身...反正各种可以选择,真的有种高配大食堂的feel。
在日本虽然有名的鳗鱼店很多,但是懒得特意花时间去找了,所以看到这家感觉是很有腔调的一家老店就进去试试看。他家做的是关东流的蒲烧鳗鱼,肉质不是特别肥,烤的很香。如果喜欢偏肥的朋友可以等到入秋一点的时节去日本吃,秋天的鳗鱼会更加肥美一些。
set里面的小食也非常精致,胡麻豆腐上有蔬菜碎榨成的酱汁,冷菜很小巧,玉子烧中间夹着一块鳗鱼和厚切豚肉,最后甜品送的是西瓜和哈密瓜冰霜。每一样东西正好满足一个人的食量,一个set吃完也是饱饱的。如果你去GINZA SIX逛街的时候顺路想吃个饭,就可以去银座大食堂里觅食一下,有其他好吃的也可以留言告诉我哦。
Tokyo Midtown Hibiya也在银座商圈里,是今年3月底新开的复合式商场,楼下就是日比谷车站,交通便利。
这个商场整体设计以“dancing tower”为概念——源自一张在鹿鸣馆跳双人舞的照片,从室内装修上就能看出,圆圆的拱门型屋顶和承柱有种昭和年间西方宴会厅的感觉。
旁边又有东宝电影院和东京宝冢剧场,所以经常会有很多演出在这附近公演。总的来说逛街的收获一般,但是艺术文化气氛浓厚,略微有些怀旧缓和的气氛或许更让现代都市人迷恋吧。
Bar & Tapas Celona
在HIBIYA的B1层就是一条food hall,里面全是琳琅满目的美食,那天正好去拜访完了一家合作商,饿得不行就跑到这里来觅食。
路过这家专门做西班牙tapas的店门口就被罗列的精致小食吸引到了,说起tapas是一种西班牙国粹级别的小吃,通常都是一片面包上加不同口味的小菜,对于减肥人士和无暇吃正餐的上班族来说是个很好的垫腹小食。
这家店把所有品种的tapas都做好放一起,像自助餐形式任客人挑选,有点点像学校食堂但是每一个点心都做的非常精致又好看,一行人立马就决定吃这家,然后冲过去开始各种拿。
每个tapas的分量不算大,去拔草的话人多一点可以尝试更多的品种,鸡肝吐司是最受欢迎的,还有一种番茄肉丸子也超好吃。
另外他家也算一个小型的bar,里面有各种西班牙啤酒果酒都可以选择,还有happy hour哦,逛街逛累了小酌两杯也不错。
新宿NeWoman
NEWOMAN是新宿车站的新地标商场,名字上这个综合了NEW和WoMan两个字的新造词,据说是特别为新时代的新潮女性而开发的高级空间,紧邻车站地理位置也非常方便。
虽然没有那些很高端的传统大牌入驻,但却有不少精品店,商场设计也非常小清新,逛的时候就算不买东西心情也会很愉悦,餐饮方面也有很多本土网红店入驻。
Sawamaura Bakery & Restaurant
这家店也是逛街时碰巧遇到的,分为面包店和餐厅两部分,感觉和安福路上的sunflour有点像,只不过更大东西更多。
中午坐电车到新宿,先在这里买了个面包垫肚子,完全被惊艳到了 话说东京高水准的面包店有很多,几乎全世界有名的bakery都能找到,而这家店应该是我试过印象最深的了。
吃完面包发现对面就是同名tapas餐厅,里面高朋满座,大家都吃得很high的样子,门口还有一堆人排队,于是决定晚餐就来这里解决了,我们晚上逛到9点伊势丹关门,走回到这家店也还是坐满了人,而且基本都是日本顾客,感觉相当靠谱啊。所以虽然我不喜欢排队,还是忍着饥肠辘辘等了一会儿,终于如愿以偿吃上了
在等位的时候我就发现基本每桌都会点一盘长得像烤生菜的东西,坐下来一看menu发现是烤凯撒沙拉
别看它其貌不扬,但是味道真的炒!鸡!棒!第一次见到把生菜拿来烤的做法,烤出来有点焦香又不失生菜本身的爽脆多汁,上面还撒着烤到略微融化的芝士混合着厚切的煎培根。虽然做法并不复杂,但每样原料品质都极高,是让人难忘的美味。
烟熏鸭胸肉是在点评上被推荐的TOP1,他家菜的卖相真的是灰常朴素,可是鸭肉真的是嫩到没朋友,应该是低温慢煮的制作手法。外面的鸭皮被火炙烤过的样子,焦香脆嫩,上面的sauce也调的刚刚好。
这家店感觉就是能把普普通通的食材升华一个境界,这两道菜以口味俘获我们所有人的心。
这一坨长得像巧克力冰淇淋的,其实是店家自制的鸭肝酱泥,口感爽滑细腻,配上他家本来就优秀的面包,让我心甘情愿打破了晚上不吃碳水的戒律。
带有独特香味的山羊芝士口感柔软,配上咸香的陈年parmesan芝士片,简简单单撒上点黑胡椒和优质橄榄油就很好吃。
原本真的不打算晚上吃这么多高热量的硬货,但几道菜下肚后我们都进入了吃high的状态,又要来menu追加了一些,罪过罪过...知道我为什么要买这么多肠胃药和酵素了吧(指路日本开箱 | 大型养生“嗑药”现场)
左边这道是炖煮牛脸肉,炖得非常软烂入味,汤汁很鲜,上面放了一坨芝士增加了一股奶香,如果能扣一碗饭应该是可以上天了吧~右边这个是有点fusion风味的绿咖喱猪,猪排烤得非常鲜嫩多汁,绿咖喱酱汁也极其开胃,忍不住多吃了两口。。。
这家店我真的实力推荐,一行人认为是超棒的一餐,后来还时不时都会回味,如果去逛新宿的话不要错过啊!
在日本除了正正经经坐进餐厅吃饭以外,我还特别迷恋百货公司的地下美食区。像三越、伊势丹和高岛屋这样的高级百货,美食街里都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店,各种好吃的让人应接不暇,看起来都特别新鲜又美味,只恨自己眼大肚子小啊
走之前的那天晚上,我们终于有机会在美食街和超市里大扫一通,买了超多吃的在酒店房间里开了个趴,现在想起来还真怀念呢
逛超市的时候还发现了我很爱的“银河交响曲”起泡清酒,同款在国内某app上卖200多一瓶,在日本超市里的价格还不到50块,知道真相的我当场眼泪流下来,特意买了几瓶一次喝个够(不酗酒不酗酒)
啊泥轰真是有太多美食回忆了,你要是有吃到过什么特别难忘的,也来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p.s. 在上篇《不一样的日本攻略 | 除了富士山和泡温泉,箱根还有什么好耍的?》中提到的日本大礼包,明天就会在微博上抽奖了,如果想参与的话就抓紧时间啦,等你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朋友送我一本书《鱼翅与花椒》,一个英国女孩写中国菜。书不厚,正好够一次旅程在飞机上看完。我出门带书的选择标准基本是按照厚薄,就像小S找蔡康永推荐适合搭配裙子的书,并不是按照内容来选
打开第一页我就笑了,果然是老外看中餐。这些年出国多的人喜欢嘲笑英国没什么吃的,那就让你们看看英国人眼中的中国菜吧
在大部分老外的心目中,最恐怖的中国菜之一就是皮蛋,这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受不了那种黏乎乎、更受不了那股味道,所以狠多老外菜单上把皮蛋写成“千年蛋”,意思是埋藏了一千年的蛋蛋。Q弹可爱的皮蛋如果知道这个,肯定死活不肯出国去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作者1994年在成都留学的经历,正巧那天我是从上海飞往成都,作者描述了川大附近的家常饭店,用了狠大的篇幅讲一家担担面馆,写得狠精妙,看得我在空中狂咽口水,她是这样写的:我看着年轻的伙计们做着我的午饭,把辣子和各种各样的调料倒进我那小小的一碗担担面里,再往那碗大一点的海味面里加点盐和胡椒。他们准确地抓起一两或二两面,扔进锅里煮。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两碗面就端到我桌上。海味面和以往一样,浸在浓郁的海鲜汤里,有种安慰人心的感觉,上面还加了炖好的肉、笋、蘑菇,再加点干虾米和淡菜。担担面呢,嗯,毫无疑问这是成都最好吃的担担面,走遍天下恐怕也就是这一家了。它看上去倒是其貌不扬:一小碗面,加了一勺深色的、松脆的牛肉碎。但只要你拿起筷子,把面拌一拌,就会唤醒铺在碗底的那些香料。每一根面条都会裹上酱油、红油、芝麻酱和花椒混合成的调料,效果实在是石破天惊。入口短短几秒,你的嘴巴就会着火,你的双唇会在花椒的猛攻下不停颤抖,你的全身都会散发着热气(天气热的时候就会汗流浃背了)。一个老外能把担担面写成这样,一是懂、二是爱。我越看越饿,饿着肚子下飞机,直奔面馆来了一碗担担面,辣椒和花椒混杂的热热的香气进入鼻腔时,人马上就舒坦了
《鱼翅与花椒》的作者是获得“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的英国女青年Fuchsia Dunlop,她1994年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奖学金,到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一年,研究项目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学业期满后,她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进修,学习做菜、做川菜。。。Fuchsia Dunlop有个中文名字叫“扶霞”,估计是刚到中国时按自己名字音译的,看起来像是一名会开手扶拖拉机的农村新女性。扶霞毫不讳言自己的留学生活非常闲散,主要精力是在吃喝玩乐上。1994年的成都物价非常低,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足以在天府之国过上舒服的日子。她说:我们很快发现,校外的吃的太多了,而且好吃得不得了,浪费时间去抢公共厨房也太没有意义了。所以每天的午饭时间,我们都成群结队地跑去最喜欢的一家面馆,狼吞虎咽地吃下一大碗佐料丰富的面。晚上,我们会在学校附近那一溜小木屋中的几家小餐馆找一家吃。中国的同学觉得我们每天出去吃实在是太奢侈了。但用西方的标准来看简直“相因惨了”。中午一碗面也就几块钱;晚饭大家聚餐大吃一顿,再加一瓶啤酒,每个人平摊下来通常也很少超过十二块。在成都待上几个星期,我们就熟知了所有经典菜的名字。辣子鸡:外焦里嫩的爆炒鸡块,埋在一堆爆得焦香的辣椒之中,翻找也是种乐趣;鱼香茄饼:肥厚多汁的茄子切片,夹着碎肉入油锅炸熟,配上丰富醇厚的酸甜酱汁;回锅肉:二刀肉(后腿近臀部处)整块煮好,切片后再配蒜苗爆炒,调味用的是豆瓣酱,那美味难以形容&&其实辣椒无处不在:卤鸭心肝的蘸料(干辣椒面)、鸡丝上鲜艳欲滴的红油、猪肉和茄子的酱料,整个的、切碎的、红色的、绿色的、新鲜的、晒干的、捶成粉的、泡过的、浸了油的,种类花样数也数不清。有没有发现,这名英国女孩比大多数中国人更熟悉四川家常菜?而且如此喜爱。她先是在川大附近吃,又跟着别人去成都其他地方吃,从普通的家常菜吃到经典的川菜。1994年的成都,一个外国女孩的珍稀程度估计仅次于大熊猫,她受到了非常多的邀请,成都人对自己的食物是非常自豪的,如果你能接受,就会由衷地喜爱你。大部分老外害怕吃川菜,不光是怕辣椒,还怕过度的油和盐,以及味精。扶霞对这些都能接受,就像安东尼·波登在他的成都美食探访之旅中说过:我觉得中餐馆综合征和味精过敏都是发达国家的种族歧视。大部分老外对中国人“什么都吃”是心怀恐惧的,而且对中国菜活杀动物来食用也狠难理解,扶霞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渐渐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她的分析是:在英语和大多数欧洲语言中,可供人吃的有生命的东西,用于它们的词很多都来自拉丁语的“anima”,代表着空气、呼吸、生命。英语里的“creature”(生灵)这个词,来自拉丁语中和“创造”有关的词,似乎将动物与我们人类联系在了某个十分神圣的宇宙当中。我们也都是生灵、是动物。而中文里的“动物”一词,可以直接解释为“移动的物体”。如果说你只是把其简单看作一个“移动的物体”,几乎没什么生命可言,那伤害其性命还算是残酷吗(除非你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她还横向比较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不同的观念:在英国,一顿肉食为主的聚餐,死亡的腥臭就像秘而不宣的罪恶,被掩藏在所有人都看不见的背后。人们都是在超市买安全卫生的肉食,动物们在养殖场经历悲凉痛苦的短暂一生后惨遭杀害,这样的情景没人看得到。而在中国,你能看到肉食到底是怎么来的、意味着什么,真是无处躲藏。你睁大眼睛亲眼看着,然后选择吃掉。总之,扶霞选择了接受中餐、接受中餐文化。四川本地各种活杀的菜她都能吃,甚至她还吃了猪脑和兔头,要知道这在大部分中国人看来也是无法接受的
如果仅仅是旅途中的一次尝试,那最多算猎奇或者挑战,但扶霞是完全爱上了川菜,她和餐馆老板以及厨师交朋友,不光做笔记,还要偷师学艺,这时她已不是一名外国游客,而是一名在成都生活了一年、熟知川菜的中国通。从她对炒鸡杂的认知来看,她吃懂了川菜:这道菜用到的鸡下水,大多数欧洲厨师都会当垃圾丢掉:凝固成果冻状的鸡血、鸡胗、鸡心、鸡肝和鸡肠。泡椒和姜香了锅,细细的香芹切成小条,和在一起炒。每种内脏都做过处理,能够充分突出特有的味道和口感。这道菜的做法体现了四川家常菜很典型的经济实惠,这只鸡真是一点儿也没浪费。
光看已经不够了,扶霞渴望自己动手学做川菜,这个想法够大胆的,中国女孩都极少学川菜,更何况是名老外。她去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求学,先是参加一个月的短训班,学了十六道四川家常菜,然后去西藏旅游了一圈,回到成都又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正式厨师培训班。业余爱好和正式做菜还是有狠大区别的,她说:学习新的菜系,就像学习新的语言。一开始,你对最最基础的语法规则都一无所知。各种各样的词汇一股脑儿向你涌来,不成体系,没有结构章法,正如这些五花八门的菜。在甘老师的私教课上,我开始学习这些“基础语法”,不仅是川菜的,还有整个中国烹饪。各种步骤一开始看似随意杂乱,不断重复之后,就可以将其联系起来,进而理解结构和流程。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在中国朋友们家里旁观做菜也能对那锅里春秋略知一二。而且,能复制出我每天在“竹园”以及“意大利餐厅”大快朵颐的那些“大菜”,真是太激动人心了。很快我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扶霞有中文基础,但烹饪语言相对冷僻,而且老师的四川口音挺难懂,回头看她的烹饪笔记,能想象当时的艰难
扶霞会说一些成都话,书是用英文写的,译者何雨珈是川妹子,所以文中经常出现成都口音的用字,让整本书颇具有趣的川味
看看扶霞做的麻婆豆腐,是不是挺像样?
这本书里不光写了成都和川菜,她还陆续去了长沙、扬州、杭州了解当地菜系,还去了福建、广东、香港等美食重镇吃当地菜,有不少名厨和她多年之前就打过交道。作为一名热爱中国菜的老外,扶霞总能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既不是外国普通游客的一惊一乍,也不是国内美食爱好者的司空见惯,而是站在普世的餐饮审美上进行分析,这对我们来说就更有参考价值
扶霞回英国后写了好几本关于中国餐饮的书,并因此荣获the James Beard Awards烹饪写作大奖
书中还深入阐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尤其是饮食习惯上的异同。这些年国内餐饮界一直在思考走向世界的事儿,如果不了解老外对于美食的认知、对于餐饮的习惯和喜好,光自己琢磨是没用的,并不是学个摆盘、撒上黑松露就国际化了,需要更深度地了解这个世界,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也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我是偶尔看到这本书觉得有趣就推荐给大家,出版社并未委托我进行推广,所以我也不能再多说书中的内容,这属于剧透,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点击下方链接买一本来看看,非常有意思。友情提醒:看这本书容易饿。我是地主陆,带你们吃喝玩乐的地主陆以成都为圆心,流了一圈直径69公里的口水爱喝威士忌的你,苏格兰一定要去这碗泡饭,有点高级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ee4c79ab68.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肝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