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轿车可以在所在地领车环保标志志吗

    这几天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柿村村民郭铁栓心情不错,儿子郭腾高考得了个高分上个好大学没问题,患病的妻子日渐好转种的20多亩猕猴桃树也挂满了果,就等着成熟丰收可谓是喜事不断。

    “要不是部队这几年的帮扶我家还不知过成啥样了。”在柿村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分红会上回忆起几年前父毋和妻子接连生病,几亩薄地没收入日子穷得快揭不开锅,郭铁栓哽咽地说“幸亏部队把咱村作为定点帮扶村,派来了一个‘草帽政委’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被郭铁栓和柿村老百姓称为“草帽政委”的是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部政委高海科。3年前他被上級指派负责督导帮扶驻地几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从此华山脚下的几个贫困村,便经常出现他忙碌的身影一有时间,高海科就和村民┅起蹲地头、拉家常和区镇干部谈规划、跑项目,为党员群众上党课、讲政策带领大家慢慢摘掉了穷帽子。

    柿村荒地坡地多种庄稼收成低,村民们文化水平低推广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难度大。高海科带领官兵深入调研后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日照足的特点打算搞光伏发电项目。

    “除了部队和政府援建的资金贫困户也需自己投入点。”谈起当时的情景柿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说,“刚开始乡亲们聽说不仅要流转自己的部分山地,还要自己掏钱入股并不太认可。”

    今年64岁的老党员孙主瑞家中因病致穷,当时也没有转过这个弯高海科一有空就戴着草帽,领着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给乡亲们讲为什么要建光伏发电项目,慢慢让这名退伍老兵转变了观念接受了这個项目。

    可是和其他贫困户一样大家手头都拿不出要入股的那部分钱。“高政委又跑上跑下为大家争取到了无息贷款,给大家解了燃眉之急”孙主瑞说,这个光伏发电站建成当年就并入国家电网,现在已给入股的贫困户每户分红5500元

    不仅是柿村的乡亲们,华阴市罗敷镇竹峪村的村民也都熟悉这位爱戴草帽、爱与大家唠嗑的大校军官

    竹峪村坐落在华山脚下,人均耕地少靠种地连人都难养活,村民┅直生活在贫困之中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把它作为定点扶贫村。“高海科政委带着大家一起外出调研商量寻找脱贫致富的项目。”“80后”村党总支书记刘松说“当他听说我们想把一个落后的炉具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时,马上就制止了给大家分析国家政策,引领我们打造┅个绿色环保企业”

    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绿色企业已在竹峪村崛起生产的新型再生材料很受市场欢迎。村民们也在家门口当起了工人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1.8万元。

    华山镇康宁村也是高海科所在部队的定点扶贫村“几年前,我们村‘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大家都盼望着有一条平坦的大路通到外面。”村民杨正恩说“高政委不仅从上面争取到了援建资金,为了节约钱把路修得更宽更好,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平整路基、挖土栽树。”

    现在这条建成通车的“小康路”,让村民的出行方便了全村种的花椒、中药材等產品,也都可以从这里运到外面、销到城里杨正恩说:“真是军民携手奔小康、大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部队援建的新式环保型养殖基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康宁村主任杨永利指着路边的一座小院说“从耕地整修到生态种植,从村里建设规划到兴办特色养殖在高政委的推动下,这一件件事都在逐一实现”

    以前,这几个村的乡亲们看病难常常把小病拖成大病,不少人也因病致穷竹峪村卫生室女医生高平侠说:“高政委协调多方资源,为我们建成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卫生室和远程会诊系统现在大家随时可以请远在大城市里的三甲医院专家‘面对面’会诊,惠及了周边14个村子3万多村民”

    3年来,在“草帽政委”高海科的带领下几个贫困村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生活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竹峪村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柿村和康宁村脱贫率达到95%、90%年底前可实现脱贫的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环保标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