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和活人禁地女主和死亡回忆差不多的书?

主神圣的人性
12.天堂和人类有一种对应关系
13.天堂和尘世有一种对应关系
14.天堂的太阳
15.天堂的光和热
16.天堂的四方
17.天使状态的起伏变化
18.天堂的时间观
19.天堂景象的表现和显相(representations and appearances)
20.天使的服饰
21.天使的居所
22.天堂的空间观
23.天堂的样式
24.天堂的管理形式
25.天堂的礼拜
26.天使的大能
27.天使的语言
28.天使如何与人交流
29.天堂的书作
30.天使的智慧
31.天使天真无邪的秉性
32.天堂和谐的景象
33.天堂与人类的联结
34.天堂藉圣言与人类联结
35.天堂地狱出自人类
36.非基督徒在天堂
37.孩童在天堂
38.智者愚者在天堂
39.富人穷人在天堂
40.天堂的爱情与婚姻
41.天使的工作与职责
42.天堂的喜乐与福份
43.天堂浩瀚无边
44.何为精灵界
45.人的内在是一个灵
46.人死后在灵界苏醒,进入永生
47.人死后依然是完整的人
48.人死后依然享有各种感官、记忆、思想、情感,唯独撇弃了尘体
49.人死后的景况取决于在世间的生活方式
50.人死后生命的乐趣转化为相对应的事物
51.人死后的第一个阶段
52.人死后的第二个阶段
53.人死后的第三个阶段:即将进入天堂的人受教的阶段
54.没有人单凭神的怜悯进入天堂
55.过一种配得天堂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56.主掌管地狱
57.主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完全是人自愿的选择
58.所有在地狱的人,皆因自私自利而变得邪恶愚昧
59.不灭的火、咬牙切齿当如何理解
60.魔鬼恶毒凶残的伎俩
61.地狱的形状、位置与数量
62.天堂地狱之间的平衡
63.人的自由意志取决于天堂地狱之间的平衡
对天堂、地狱、永生的不同看法
《天堂与地狱》一书内容丰富,这里只能选取某些主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从史威登堡的一次灵界经历开始,因为这个有趣的故事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对天堂、地狱、永生的不同看法,极具代表性。然后在阐述选取的主题的过程中,给这些观点作一个回应。
有一次在精灵界,史威登堡和天使们交流时,看到一条路上挤满了人,都是刚刚离开尘世,跨入灵界的人。由于他们刚刚步入灵界,对灵界的事尚一无所知,还不知道自己已不在以前的世界。因为灵魂离开肉体,在灵界苏醒的过程,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一样。史威登堡和天使们从中挑选十二个人,想知道他们对天堂、地狱及永生有着怎样的观念。
第一位说道:“神职人员告诉我们有天堂和地狱,我们死后将得着永生。所以我相信一切有好行为的人都将进入天堂,而且由于所有人都有良好的表现,所以我相信没有人会打入地狱。故此,地狱只是神职人员编造的神话,为要警戒我们离开恶行。”
第二位说道:“我也相信有天堂和地狱。神掌管天堂,魔鬼掌管地狱。他们彼此为敌,皆称自己为善,称对方为恶。道貌岸然的人都是一些伪君子,他们可以粉饰恶行,也能毁谤善行,两面三刀。既然如此,我是投靠神,还是投靠魔鬼,有何分别呢?只要讨他喜欢就行了。”
第三位说道:“要是我相信有天堂和地狱存在,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有谁从天堂或地狱回来过,告诉我们它们真的存在呢?如果真有永生,为何人类历史上数不胜数的人中,没有哪怕一个回来告诉我们呢?”
第四位说道:“让我告诉你为何没有一个人回来告诉我们。因为当我们呼出自己的灵魂,我们就死了。于是我们就成了一个精灵,飘散在风中,或者就像人口中的气息。既是如此,谁能回来向我们说话呢?”
第五位说道:“朋友们,等到最后审判的日子,那时所有人都将复归尘体,你就能看到他们,和他们说话,每个人都将述说自己的命运。”
第六位嘲笑地说道:“如同风一般的灵魂,怎能回到早已腐朽瓦解沦为尘土的躯体呢?埃及木乃伊还能回来向我们说话吗?你若相信,就等着这一天吧!但你将永远等下去,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第七位说道:“要我相信天堂地狱及永生存在,我也得相信鸟类和动物也有永生,因为有些动物像人类一样讲道德有理性。人们都说动物不会有永生,所以我说人类也不会有永生,这道理是相通的。我们不就是动物吗?”
第八位说道:“你若愿意,就相信有天堂存在吧,但我不相信有地狱存在。神是无所不能的,他能救每一个人。”
第九位和第八位握了握手,说道:“神不仅是无所不能的,而且是满有恩典的,他不会将任何人投入永远不灭的火中。即使真有人已经在地狱的火中,神也会将他解救出来。”
第十位说道:“我也不相信有地狱存在。神差遣他儿子降世,担当了全人类的罪,为他们代求。魔鬼焉能反对神呢?既然魔鬼已无能为力,还要地狱做什么呢?”
第十一位曾是一位神父,听了这些话,他愤怒地说道:“得救的只是那些获得信心的人,神所拣选的人就获得这种信心,上面写着基督的功德。谁配得拣选,全在乎全能的神。谁能与他强嘴呢?”
第十二位是从政的,一直默默无言。大家请他作最后的陈述,于是他说:“关于天堂、地狱和永生,我无法表述任何心里的想法,因为根本没有人清楚地知道。不管怎样,只要神父们不冒犯他人,不妨让他们传讲这些道理。这样,人们就会无形中服从法律和政府的管束。社会安全有赖于此,不是吗?”
灵魂不朽的信念
波斯匿王曾向佛陀请教死后生命的问题。“我过去没有听过佛的教诲,听一些大师说,我们现前的身体死后就断灭了,名为‘涅槃’。今天虽然听了佛的教诲,还是有些疑惑,能否说得再透彻些,使我们确知真心的确是不生不灭的。”
佛说:“大王,我问你,你的肉身能像金刚一样永存不朽,还是终究要归于毁坏?”
王说:“世尊,我现在的身体终归要毁坏的。”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如今还在,怎知将来必当朽杯呢?”
王说:“世尊,现在我的身体虽然未曾断灭,但我发现念念之间它都在不断迁移变化,如同火烧成灰,逐渐消亡。可见我的身躯总有一天要消亡殆尽。”
佛说:“正是如此!大王,你如今已走向衰老,和童年相比,你的容颜相貌如何?”
王说:“世尊,我小时皮肤光滑润泽,成年时气血充满,如今已是颓败之年,形容枯槁,精神不济;头发白了,脸皮皱了,我看活不长久了,怎能和年轻力壮时相提并论呢?”
佛说:“大王,你的容颜相貌该不是突然衰败的吧?”
王说:“世尊,些微变化我自然没有感觉,但寒来暑往,时光不断变迁之间,逐渐就到了今天的地步。二十时虽然年轻,但比十岁时老了一些,三十时又比二十时老了一些,如今我六十有二了,回想五十岁时,觉得比现在强壮多了。世尊,我看身体细微的变化,虽然今天看来有了很大的落差,但其中的变易,哪里限于十年啊!细细想来,它实在年年在变,月月在变,天天在变。再深入地观察,每一刹那,念念之间,变化从未停止。因此,我知道我的身体终有一天会彻底消亡。”
佛说:“你看到身体在不断变化,就明白它终究要归于断灭。但你是否发现,当你身躯断灭时,身上有不灭的东西存在?”
王说:“我实在不知。”
佛说:“我现在把不生不灭的自性指示于你。大王,你多大年纪时看见恒河水的?”
王说:“我三岁时,慈母带我朝拜耆婆天,经过恒河,就知道了这条河。”
佛说:“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比十岁衰老,到六十岁时,日月年时,念念变迁。那么,您三岁时看见恒河水,与三十岁时,这水有何不同吗?”
王说:“和三岁时一样,没什么不同。直至如今六十岁,依然没什么差别。”
佛说:“您今天为自己发白面皱黯然神伤,可见你皮肤比童年时褶皱了许多。但是,你今天与幼时观恒河之‘见’,有无年青与衰老的分别呢?”
王说:“没有,世尊!”
佛说:“大王,您皮肤虽然皱了,但您精微的‘见’性并不曾皱。皱的在变化中,不皱的就不在变化中。变化中的自然有消亡之时,不在变化中的本来就没有生灭。既无生灭,身体的消亡又怎能影响到它呢?”
王听到这席话,确信肉身死后,生命依然存在。
撒都该人曾向耶稣询问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他们来不是虚心请教,而是自以为是地故意刁难,因为他们根本不信死后生命的存在,他们所设计的问题就是要否定永生的存在。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他是七个人中那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他。”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耶稣没有对人死后的情景作描绘,因为他们根本不接受,但他肯定了死后生命的存在。主还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主且应许时机成熟的时候,当人能够领受的时候,要将人丧失的真理再详细启示出来:“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
自从史威登堡自由出入灵界以后,经年累月的经历告诉他,人原本可以与灵界自由来往,灵魂不朽因而是他们普遍的信念。人的内在就是灵,就肉体而言,人在尘世;就灵魂而言,人在灵界。远古时代的人可以自由与灵界交往,只因后来人类逐渐沉溺于声色肉欲,与灵界似乎就隔离了,灵魂不朽的意识也变得模糊了。
但理性还是告诉我们,使人活着的是灵魂,不是肉体。肉体是物质的,本身没有生命活力。离了灵魂的肉体,不再有知觉、意识、活动、生气,只有逐渐冷却、腐朽,化为尘土。由此可知,生命在于灵魂,灵魂才是真我,肉体的形状、知觉、活力、意识都来自灵魂。既是如此,人离开肉体进入灵界后,必定依然是活生生的人,有人的形体、样貌、知觉、意识、记忆、活力等等。
基督教的传统认为,人死后处于休眠的状态,要等到最后审判之日,灵魂复归肉体之时,才得以复活。耶稣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既然叫人活着的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灵魂为何还要复归肉体才得以复活呢?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诸如此类违背理性的传统教义,使人们对天堂、地狱、永生的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死后生命被认为只是某种思想性的东西,如风或气一般的存在,要等到与肉体复合时,才成为活生生的人。由于这种普遍无知的情况,史威登堡发现,多数人在灵界苏醒以后,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以为尚在人间。
“许多刚刚死去的人,当他们发现自己还是像以前一样活着(因为人死后的第一个阶段与生前相似,只是以后会逐渐发生改变,或上天堂,或下地狱),简直大喜过望。他们说这简直不敢相信,并为以前对人死后的光景那般蒙昩无知感到奇怪。基督徒更是如此,他们本该比无信仰的人更明白这些道理才对。直到此时,他们才发现从前之所以蒙昩无知,是因为世俗、肉体的事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心,使他们得不到真光的照耀,也就不能透过形式看到实质。当人们贪爱世俗肉体的事,正如现代的人那样,黑暗必遮蔽他们的心,真光就不能照耀进来了。”
“许多基督教界的学者,当他们发现自己死后依然有形体,有衣服,有房子,同生前一样,简直目瞪口呆。他们想起从前对来生、灵魂、天堂、地狱的观念,觉得很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真是糊涂透顶,还不如那些信仰单纯的人来得聪明。”
其实,虽然圣经因当时人们接受能力的缘故,没有对人死后的情景作详细的描绘,但人死后依然是活生生的人这一事实还是清晰可见的。比如:
1,耶稣应许强盗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
2,耶稣对法利赛人所设的比喻,说:“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路16:19-31)一个已在天堂享福,一个却在阴间受苦。
3,论到复活,耶稣对撒都该人说:“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太22:32),主的意思是说,神既自称“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说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如今都是活生生的人。
4,耶稣在山上显荣时,摩西和以利亚显现,和主说话。(路9:30-31)
时至今日,现代医学界对濒死体验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死后的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197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博士在他的著作《死亡回忆》(Life after Life)一书中,首创了“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一词。虽然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在此之前已层出不穷,但穆迪博士的杰作将“濒死体验”这一概念呈现在了大众面前,使“濒死体验”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研究发现,多数濒死体验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灵魂脱体、穿过隧道、遇见强光、与神灵交流、舒适的感受、全景式的人生回顾,等等。如今,濒死体验已经超出学术研究的范畴,开始进入普通人的视野。相信濒死体验对于人们了解生命真相,重新认识原始本真的信仰会大有帮助。
在神的启示、宗教的教导、圣人的见证、科学的发现之外,我们不妨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史威登堡说,伴随着神生命的流入,人的内心有一种悟性,是人共有的常识,使人直觉和相信灵魂的不朽。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我们称之为“潜意识”。当我们站在感官的层次思考,当我们醉心于世俗名利,沉溺于声色享受时,可能会怀疑甚至否认。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候,那么一些情境,心性突然闪现了,如同暗夜闪现的星光,此时我们毫不怀疑死后生命的存在。不是吗?正因为从生命之源流入的直觉,有史以来,不论时光如何变迁,人类一直没有丢失诸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灵魂不朽”、“真爱永恒”等信念。正如圣经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
死亡发生的经过
要理解死亡发生的经过,需要对“对应”有所了解。简单地说,对应是因与果的相互关系。譬如,心情与表情有一种对应关系。快乐的心情对应快乐的表情,愤怒的心情对应愤怒的表情,悲伤的心情对应悲伤的表情,痛苦的心情对应痛苦的表情,等等。心情在表情上反映出来,从表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情。这就是对应。
心情不仅在表情上反映出来,也在心脏的跳动上反映出来。这是古人将情绪称为“心情”的原因。心情微妙地影响着心脏跳动的轻重、缓急和规律性。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确是事实。古时经验丰富的郎中能通过诊脉准确判断一个人的病症,可见心理和生理状态确实微妙地影响心脏的跳动,这其中有一种对应关系。
思想与言语也有一种对应关系,言语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同样地,思想不仅在言语上反映出来,也在肺的呼吸上反映出来。不过这一点相对心情与心跳的关系而言更加微妙,平常我们从未加以留意。但它们确实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不同的思想状态下,相应地会有不同的呼吸状态。
思想和情感属于灵魂的范畴,而心脏的跳动和肺的呼吸是肉体新陈代谢的主推动力。灵魂和肉体的这种对应关系好比一个结。随着肉体逐渐衰老,我们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当肉体与灵魂的结因肉体衰老或其它原因而逐渐松懈,直到最终完全脱落时,灵魂就离开肉体。此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死”了。肉体缺了灵魂的生气和活力,就丧失知觉,并逐渐冷却、腐朽。
每个人死亡的原因和过程的长短可能各不相同,对死亡的体验和灵魂离开肉体之后的经历也可能各不相同。在这方面,史威登堡有过亲身体验。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对死亡的过程和死后的经历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尽管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各有不同。
据史威登堡描述,主引导他进入濒死状态,好让他对死亡的经过有全面的了解。他始终保持有敏锐的感觉和清醒的意识,这样他就能切身体验并事后回想起整个过程。他注意到肉体的呼吸已变得非常微弱,几近停顿,同时发现有一种深沉的内呼吸正在进行,乃是灵魂的呼吸。
然后他看到有属天的天使,有的在远处,并有两位坐在枕边。周围的灵逐渐退去,以为他死了。他闻到一种香味,乃因为有属天的天使同在。精灵闻到这种气味,就不敢靠近。当人进入灵界时,这种香味使得恶灵不敢靠近而伤害他们。
坐在枕边的天使一直默默无声,只是与他交流思想。一旦他接收到天使的思想,天使就知道他的灵魂马上要出离肉体了。他感觉到一种牵引力,将他的灵魂从肉体中牵引出来。天使告诉他,是主将我们的灵魂引导出来,于是我们就在灵界复生了。
人在灵界苏醒以后,属天的天使不会马上离开,因为他们爱每一个人,乐意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们。但是,有些人因生命本性的缘故,无法承受属天天使在身边停留太久,因而希望他们离开。这样的话,就会有属灵的天使前来,此时我们将得到亮光,因为之前还只有思想,不能看见。
史威登堡回忆,他感觉从左眼到鼻子中间似乎有一层覆盖物被天使卷起来,这样,他左眼就打开了,能看见了。然后又感觉似乎有东西从脸庞轻轻地卷起来。天使无微不至地照看刚刚苏醒的人,尽量让他们感受到爱,并将灵界的情形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灵,已离开尘世进入灵界。
在此状态下,刚刚苏醒的人若有任何愿望,天使都会倾力相助。至少,天使会尽我们所能明白的,告诉我们灵界的各种情况。倘若我们的本性决定我们不愿受教,就希望离开天使。可见不是天使离开我们,是我们离开天使。天使实在爱每一个人,他们最大的心愿和快乐莫过于帮助和指教人,引他们进入天堂。
当他们离开天使以后,会有善灵前来迎接,与他们作伴,也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如果他的本性使他甚至不愿与好人相处,就会离开他们。根据需要,这个过程会反反复复,直到他找到与他生命习气相同的人群。至此,他仿佛找回了自己的生命,找到了生命的乐趣,然后过着与之前相同的生活。
人死后的第一个阶段
离开尘世进入灵界后,我们并不是直接提升天堂或沦落地狱,而是先进入精灵界。精灵界是天堂地狱之间的居间状态,因而也是天堂地狱之间的居间地带。我们在此经历两到三个状态和阶段,然后或提升天堂,或沦落地狱。
只有极少数人能直接提升天堂。这等人在世间已很好地完成重生的过程,为进入天堂做好了准备。他们只需褪去肉体及属乎肉体的不洁净因素,就立即被天使带入天堂。据史威登堡见证,他见过有人死后一小时就被带入天堂。
另一方面,也有少数深藏不露,道貌岸然,其实极为阴险诡诈,惯行欺骗的人,被直接投入地狱。史威登堡说,他也见过人死后立刻被打入地狱的情况。还有一些道貌岸然,惯行欺骗的人死后立即被禁闭在洞穴中,与精灵界的人隔离开来。他们时而被释放,时而被遣送回去。
相对而言,绝大多数人首先进入精灵界,按主的安排经历两到三个阶段的预备,然后或提升天堂,或沦落地狱。那么,人为何要先进入精灵界,而不是直接进入天堂或地狱呢?
简单地说,这是因为我们在世间都学会了伪装,习惯了带着面具生活。我们常常心口不一,言行不一,口里一套,心里是另一套。我们常常言不由衷地说着虚假、讨好、奉承的话,尽量在人前表现得客气和善。毕竟,谁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尊敬?谁不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所以,世间大多数人都尽量过着道德文明的生活,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和想法隐藏起来。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害怕法律的惩罚,不是因为顾及自己的名声,每个人都无所顾忌把自己的内心敞开,将自己的本相显露,将会是什么模样呢?还会是同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吗?任何人只要安静地自省反思一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自己的本相。
精灵界作为一个居间状态和地带,就是要剥去每个人的面具,显露各人的本相,再根据各人的善恶,或提升天堂,或沦落地狱,进入适合他本性的地方。笼统地说,我们在精灵界的第一个阶段是延续生前习性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显露本性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善灵受教预备进入天堂的阶段。
初入灵界时,我们还是原来的面孔、声音,保持以前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与生前如出一辙。我们甚至以为还是活在以前的世界,只有在注意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事物,或想起天使曾告诉我们已进入灵界的往事时,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已身处另一个世界。可见肉体的死亡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我们的生命将在另一个世界延续并永存。
因此,在精灵界的第一个阶段,亲人和朋友能透过我们的面孔、声音及生命的气息立刻认出我们。在灵界,每当我们想起任何人,他的音容笑貌各种细节就出现在我们脑海中,此时,我们所想到的人会立刻出现在眼前。因为灵界的空间与尘世的空间不同,虽然看起来有同样的空间感,却不像尘世的空间是固定的。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刚跨入灵界,亲人和朋友就会立刻认出我们。史威登堡说,他在灵界时常见到故友重逢或夫妻相聚时欢喜交加的场面。朋友会像生前一样继续来往,夫妻也会像生前一样继续生活在一起。
但是,倘若夫妻在人间并没有情真意切的爱,他们迟早会要分开。他们在灵界呆在一起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生前婚姻快乐融洽的程度。性格不合的夫妻继续吵吵闹闹,直到进入第二种状态和阶段时,他们就会分开。
很多人由于对灵界的情形一无所知,当他们进入灵界,发现自己依然是活生生的人,有人的形体、样貌、知觉,周遭的世界与以前的世界极为相似时,都惊奇不已。惊奇过后,都很想知道天堂地狱在哪,各是什么模样。他们先到的朋友就会指教他们,带他们到各地参观,与各种人群交往。他们不时回想起生前在天堂、地狱、来生方面所持的观念,发现自己在这些重要的事上竟一无所知,而教会居然也是如此无知,不禁心生愤慨。
几乎所有人都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入天堂。很多人自以为能,因为他们在世间曾过着道德文明的生活。他们不曾想过,其实坏人和好人在表面上并无差别,也是过着道德文明的生活,与人为善,参加聚会,听道,祷告。大多数人都只看到表面,真正了解天堂、教会和生命实际的人少之又少。
第一个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有长有短,有的数日,有的数月,但一般不超过一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各人表里一致的程度,伪装越深的人进入第二种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但不管怎样,在灵界,谁也不允许思想意愿是一套,言语行为却是另一套。每个人都必须褪去伪装,拿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并归入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在此,我们有必要分辨一个概念:精灵界不是炼狱。“关于炼狱,我可以证实,它完全是天主教为了敛财所编造的谎言。没有炼狱这回事,也不可能有。每个人死后即进入精灵界(天堂与地狱的居间地带),根据他在世间的生活方式,为进入天堂或地狱做准备。没有人是来这里受苦,恶人也只是在预备完成、进入地狱以后才开始受苦。在精灵界有无数的团体,每个团体内都有许多快乐的事,和世间相似。因为精灵界的灵与世上的人是相连的,人同样是处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精灵在这里逐渐褪去外表,显露内在本性,直到主导欲,也就是他生命至内至强的欲望显露出来。此时人显出了他的本相,然后根据他主导欲的性质,从精灵界进入适合他自己的地方:若为善,则进入天堂;若为恶,则进入地狱。事实如此,这是我可以肯定的,因为主准许我与精灵界的人来往,随处观察,并透过我的实际经历述说我的见闻,迄今已足足二十年了。因此我可以证实,炼狱简直是魔鬼的谎言,因为它的目的是敛财,且意图主宰人的命运,连死人的灵魂也想操纵。”
人死后的第二个阶段
人生在世,常有身不由己的感慨,诸多因素制约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言语不一定真实反映我们的思想,行为也不一定真实反映我们的意愿。我们或多或少地隐藏起心中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常常言不由衷,矫揉造作。如果每个人的真心和本相都如实显露出来,扪心自问,我们会是什么模样?
在世间,似乎人人都过着文明道德的生活,只是每个人的动机和目的可能各不相同。举例来说,一个人忠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不在事实行为上背叛自己的配偶,可能是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结果:或是害怕法律的惩罚;或是顾及自己的名声,唯恐名誉扫地;或是担心染上疾病;或是因年龄和身体的缘故力不从心;或是害怕对家庭造成恶劣影响,祸及子孙;或是担心招到别人的报复,等等。不难看出,如果一个人的好行为不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而是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为着自私自利的目的,他的善行只是徒有其表。
我们在精灵界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溶解各人的面具,显露各人的本性。每个人都要被带到这个阶段,没有例外,但善人与恶人的经历截然不同。善人进入第二个阶段,褪去属乎肉体的粗糙和不洁净的因素后,人性得到净化和升华,更能深切体会到神乐意赐给每个人的自由、平安、智慧、喜乐、幸福,等等,心态思想焕然一新,和第一个阶段或生前比起来,有如梦初醒的感觉,或由暗入明的感觉。他们沐浴在神性的光辉和温暖中,沉浸在神的智慧和博爱里,深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
恶人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其邪恶的本性就完全暴露出来。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顾忌法律的惩罚,也不再顾及自己的名声、地位、利益、荣誉,变得肆无忌惮。曾经小心隐藏的恶欲恶念就直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耶稣说:“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因此,你们在暗中所说的,将要在明处被人听见;在室内附耳所说的,将要在房上被人宣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个阶段,恶灵由于肆无忌惮地往各种罪恶里直奔,自然就时常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是不可避免地。在精灵界,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你曾经贵为君王,或贱如奴隶,皆一视同仁。每种恶都有相应的惩罚相随,有因必有果。但是,任何人都不会因生前的过错受罚。恶人不会因从前的恶行受罚,善人也不会因从前的过失受罚。受到惩罚的,都是因当前所行的恶。不过对恶人而言,这两者并无差别。因为他从前喜欢作恶,如今更加肆无忌惮。
不是神要惩罚任何人,是人自取惩罚,因为每种恶必有相应的罚与之相随,如影随形。恶人要受到惩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惩罚是约束他们的唯一手段,鼓励、规劝、警告、提醒、教育、引导都不能奏效。他们不像从前那样服从法律的约束,也不再顾及自己的名声、地位、利益、荣誉。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就是自己的恶或自己的善。恶人就是自己的恶欲,恶欲带出恶念,再藉着恶念作出恶行,这是本性使然。所以,只有严厉的惩罚带给他们的恐惧心理能使他们受到一定的约束。
恶灵还会时而短暂地被带回到第一种状态,此时,他们会想起自己在第二种状态下本相完全显露时的所言所想和所作所为。有些人会感到尴尬,承认自己是愚昧疯狂的;有些人却丝毫不觉难为情,已不再有丁点羞耻之心。经过两种状态的交替往返,恶人就认清了自己恶的本相,并自愿选择地狱作为永远的归宿。
这在某些人是难以理解的:谁都知道地狱是个痛苦的地方,谁都希望进入天堂,何以恶灵还会自愿选择地狱作为永远的归宿?我们回忆一下史威登堡的某个灵界经历,就能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了。“我询问那些刚刚离世进入灵界、不以淫荡为罪的人——当他们进入精灵界时,无不渴望进入天堂——说地狱允许行淫,天堂却不许,只得钟爱自己的配偶,共同生活直到永远,永不相弃。我问他们是更愿意呆在天堂还是地狱,我问过上百次,从未从这种人口中得到一个回答。”天堂还是地狱?对他们来说,天堂是地狱,地狱才是天堂!由此,我们对爱是人的本质,每个人就是自己的善或恶,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了。
人死后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预备进入天堂成为天使的善灵受教的阶段。恶灵无需这个阶段,因为他们不可能接受指教。因此,他们在经过第二个阶段以后,就自愿选择地狱作为永远的归宿。
在灵界,每个人就是自己的善或自己的恶。恶人不接受真理,因为真理教人行善,而他们本性为恶,自然就鄙视真理,弃如敝屣。他们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以光为暗,以暗为光;以甜为苦,以苦为甜;爱作恶,不爱行善;爱虚假,不爱真理。
进入灵界以前,恶人似乎也赞同真理,谈论真理,但真理只存在于他们的外部记忆里,不存在他们的意愿中,也就不存在他们的本性中。进入灵界以后,每个人都必须揭下面具,卸掉伪装,显露本相,表里如一。至此,恶人就真实地按自己的恶欲认同和谈论虚假,对真理嗤之以鼻。
进入天堂的途径因人而异。有的人在世间渴慕、追求并奉行真理,为进入天堂做好了预备。因此,他们提升天堂的途径自然与众不同。有的人死后直接升入天堂,有的人在精灵界只作短暂停留,与善灵交往、去除思想和意愿中粗糙的因素、人性得到净化以后,就得以提升天堂。有的人则必须经历一些痛苦,因为他们抱有一些错误的成见。这些错谬的成见已在他们思想上扎根,很难得到纠正。所以,他们不得不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根除、舍弃那些谬误,从而明白真理,得以进入天堂。
不管怎样,在进入天堂之前,我们都必须去除谬误,明白真理。我们得知道神、天堂、地狱、死后生命的存在及其性质,知道天堂的神是谁,认识他的属性,领悟生命的意义,初步体验天堂妙不可言的福乐,等等。只有明白真理,我们生命的管道才能逐步开启,生命的层次逐步提升,渐渐进入天堂美妙的福份和快乐之中。
教导真理的任务由多个团体的天使来完成。根据各人秉性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施教的场所和方式自然也因人而异。譬如,夭折的孩子与成人,基督徒与非基督徒,受教的地点和方式各不相同,由不同的天使施教。夭折的孩子在天堂长大以后就被带到这里,由第三层天的天使指教,因为他们没有从被扭曲的宗教吸收错误的信仰观念,也没有因贪恋名利地位而使生命受到污染。长大以后告别尘世进入灵界的人,往往因受了错误的信仰观念和名利地位虚荣的影响和引诱,只适合由第一层天的天使来给予指教。因为更深刻的道理,他们暂时接受不了。非基督徒则由曾与他们持有相同信仰,后来认识基督教真理的天使来指教。
有些人曾坚信自己死后一定比别人更有资格进入天堂,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了许多有关圣经和各教派教义的知识,因而以智慧人自居。他们却不知道,任何人追求真理,若不是出于真正的渴慕,就是说,若不是出于真理本身的缘故,而是为着自私自利的目的(或出于爱慕虚荣之心,渴望被称为智慧人,令人称羡;或出于骄傲自大之心,希望在教会并将来在天堂得着权位,高高在上,受人景仰;或是以信仰为谋取私利的门路,利欲熏心,等等),知识就仅仅停留在外部记忆的层面,没有进入生命本身,因为他没有真正渴慕的心,只是为着一己私欲。
谱写自己的生命册
进入灵界时,我们俱各携带着生前完整的记忆。在这个方面,史威登堡有许多耳闻目睹、值得一提的经历。
有的人矢口否认自己在世间犯下的累累罪行。为了证明他们决非无辜,他们一生的经历,从头至尾,被依次从记忆中揭发出来,其中多数是纵欲淫乱之事。
有的人深藏不露,阴险狡诈,惯于用欺骗的手腕暗中窃取他人的财物。他们欺骗、巧取的伎俩一个接一个被揭露出来,其中很多是无人知晓的。
有的人曾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依次被揭露出来。从他们履职开始,到离职为止,收受贿赂的数量、时间、当时的心理状态,全都一览无余。令人称奇的是,在一些情况下,他们曾经记录这些事的日记也被一页接一页地披读出来。
有的人曾诱骗和强暴妇女,他们的恶行也被详细地揭露出来。那些女人的容貌被呈现出来,仿佛就在眼前。另外,作案的地点,说过的话,闪过的念头,等等,全都展露在眼前。
有人曾不把中伤诽谤他人当回事。他毁谤的话,中伤的人,也依次被披露出来,尽管他曾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不让意欲诽谤中伤的人听到。
有人曾暗中毒害了他的邻居,他的罪行以下述方式被揭露出来。他脚下似乎开了一个口,有个人仿佛从坟墓冒出来,对着他厉声尖叫:“你对我做了什么?”此后,他毒害邻居的经过就被呈现出来,先是表面和善地和他说话,然后递给他一杯饮料,还包括他事前的想法及事后发生的事。这件事被揭露出来以后,杀人犯就被投入了地狱。
总言之,恶人所犯下的一切罪行劣迹,所隐藏的一切诡诈欺骗,都会从记忆中被揭露出来,没有否认的余地。由此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主的话,他说:“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因此,你们在暗中所说的,将要在明处被人听见;在室内附耳所说的,将要在房上被人宣扬。”(路12:2-3)且说:“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所以,我们不要存任何侥幸的心理,以为心中的恶念、暗中所干的坏事,是神不知鬼不觉的。
由此我们也能明白圣经所说的“生命册”是什么意思。“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也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20:11-12)我们生命的一切信息都记录在各自的“生命册”上,并不需要天使整天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把我们的一言一行记录在案,因为一切信息都存于我们的记忆中。而且令人称奇的是,有的天使专负检查之责,通过仔细察看我们的面孔,然后从一只手的手指到另一只手的手指,再到全身,天使能明察秋毫,洞察一切。史威登堡惊奇不已,感觉不可思议。天使告诉他,我们生命的信息不仅记录在脑海上,也记录在我们整个身体上。
爱是人的本质
人们知道爱存在,只是不知爱为何物。我们知道爱存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人们说:父母爱儿女,夫妻彼此相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如己,等等。可是等我们思考爱究竟为何物,可能找不到任何观念,浑然不知爱是人的生命全部。
试想,如果拿走爱,拿走属于爱的一切情感,人还会有思想吗,还会有言语行为吗?言语行为是情感和思想的流露,情感是因,思想是缘,言行是果,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包含着相应的思想和情感。
“大量经历向我证实一个事实,死后我们就是各自的爱或欲。”(HH479)整个天堂由爱的不同分成无数不同的团体,进入天堂成为天使的人是被带到与他的爱一致的地方。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团体,我们觉得仿佛回到了家乡,团体内的同伴仿佛是早已熟知的亲人或知己。倘若去到别的地方,我们总会感到一种牵引,渴望回到自己主导欲所在的地方。
在灵界,我们就是自己的爱或欲,就是自己的善或恶。凡是与主导欲不相合的都会被移走。对善人来说,所除去的是与他的善愿冲突的错误的认识;对恶人来说,所除去的是与他的恶欲冲突的对真理的认识。不管怎样,每个人最终都将成为自己的爱或欲,善或恶。
只要掌握了精灵的主导欲,就能随意牵引他。他们不能自已,尽管他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并以为自己能够抵挡。精灵时常试图突破自己的欲望,却总是徒劳无功。他们的欲望就像一把锁或一条绳,把他们捆锁起来,无法逃脱。世人也是如此。欲望牵引着我们,也使我们受制于人。等我们成为灵,更将如此。
判断一个人,要看他的爱或欲,而非他知道什么,在记忆里储存了什么。邪情恶欲之人不可能有任何信仰,他们所有的只是某些记忆层面的知识,而吸收这些知识是为他们的欲望服务的。以为只要在头脑上接受某种信仰,而不省察自己的爱或欲,不注重自己的行为,不断恶修善,那是自欺欺人。这种知识并不属于他的生命,只是在他生命之外。等到了灵界,当这些知识不能再为欲望服务时,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弃如敝屣。
人死后的景况取决于他在世间的生活方式
“基督徒通过圣经知道,死后我们的生命将要延续,因为圣经多处说到,我们将根据各自的行为接受审判,或善或恶受报。再者,在良善和真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人必然看出,生活良善的人上天堂,生活败坏的人下地狱。反之,喜欢罪恶的人不愿相信他们死后的状况取决于今世的生活方式。他们情愿相信(特别是在健康衰退的时候),上天堂纯粹在于神的怜悯,人的行为无关紧要,只要相信就行了。”
圣经确实多处说到,我们将按照各自的行为受到审判。例如:
[1] 我也必照他们的行为,按他们手所作的报应他们。
[2] 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3] 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4] 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5]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只是我们要知道,圣经说按行为报应,不是说按表面的形式进行报应。众所周知,人的行为是出自他的意愿和思想,是意愿和思想的外在反映。这就是说,意愿和思想的性质决定行为的性质。如果思想和动机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很多人做同一件事情,表面看不出任何差别,以致无法分别,然而在本质上可能大相径庭,因为动机不同。
比方说,同样以诚实和公平待人,有的人最终目的是自己,或为名,或为利,或为地位,等等,总之是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有的人是出于顺从真理,认为理当如此。有的人是出于爱慕良善,并从中获得快乐。表面看来都是好行为,其实大相径庭。有性质的不同,有层次的不同。
所以,配得天堂还是当下地狱,不是看表面的形式,而是看里面的动机。在这个问题上,明朝袁了凡先生在给儿子的家训中,对善的性质有精彩的剖析,值得借鉴。精而言之,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之分,皆当深辨。
比如,何为善之真假呢?从前有几个儒生,拜见中峰和尚,问道:“佛家说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何有些人行善却子孙不兴,而有些人作恶反家门隆盛呢?可见佛所说的报应是无稽之谈。”和尚回答说:“常人为俗见所蒙蔽,认善为恶,指恶为善,是常有之事。岂可不为自己颠倒是非而遗憾,反埋怨天理报应有差呢?”儒生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何致相反?”和尚请他们举例。其中一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和尚说:“未必如此。”儒生请教。和尚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骂人打人也为善;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也为恶”。
何为善之端曲呢?“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何为善之阴阳呢?“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何为善之半满呢?从前有一女子入寺拜佛,欲施而无财,只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僧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女子不解,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主僧答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熟悉耶稣教训的人,必发现袁了凡所说与耶稣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耶稣叫人行善当出自真心,不可贪名图利。“你们小心,不要在众人面前行你们的义,让他们看见;如果这样,就得不到你们天父的赏赐。因此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到处张扬,好像伪君子在会堂和街上所作的一样,以博取众人的称赞。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好使你的施舍是在隐密中行的。你父在隐密中察看,必定报答你。”
有一次,耶稣看见有钱的人把钱投入奉献箱。他又看见一个穷寡妇,投入两个小钱,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投的更多。因为这些人都是把自己剩余的投进去作奉献,这寡妇是自己不足,却把所有养生的都投进去了。”
可见是善是恶,要看人的动机。如果他的最终目的是人,则为真善;最终目的是己,则为伪善。此外,判断他的动机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看人行善是偶尔为之,在大事上为之,视对象为之,还是日常为之,在小事上为之,不论对象为之。对此耶稣曾设过两个比喻。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这个比喻的主要意思是:一个人是属于天堂还是地狱,判断人的善是真善还是伪善,要看他的善是不是行在最小的事上,是不是行在最小的人身上。这是一块试金石!有的人自称信主,却没有好的行为表现,生活与信仰毫不相称。他们说信就够了,行为无关紧要;犯罪不会使他们被定罪,行善也不能使他们得称赞。有的人自称爱主,却不能在善行上表现他对人的爱。有的人积极行善,却只在人前为之,在大事上为之,选择对象为之。他们有此分别心,是因为行善的最终目的是自己,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声和利益。
“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主的意思是说,真善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在小事上,是在对待最不起眼的人身上。如此行善,就是做在主身上,就为主所悦纳,就属于天堂。
第二个比喻:“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作生意赚了多少。头一个上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主啊,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又有一个来说:‘主啊,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它包在手巾里存着。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有十锭的。’他们说:‘主啊,他已经有十锭了。’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
这个比喻的内容太过丰富,我们只能说说它的主要意思。主交给我们的银子,表示他赐予我们的爱和智慧。爱和智慧属于他,但他交给我们使用。我们可以选择按自己的意思来用,仿佛它本来就属于我们。有的人用一锭银子赚了十锭:他善用所获得的爱和智慧,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对大众有益的人。他可以管十座城,表示主将许多事交给他管理,因为他能善用所获得的爱和智慧。出于爱,他乐意为大众服务;凭借智慧,他有能力为大众谋福。在天堂他将成为管理者,因为他愿意做最小的人,甘心做大众的仆人。正如主对门徒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有的人用一锭银子赚了五锭:他同样善用所获得的爱和智慧,只是程度不同,他相应地可以管五座城。还有的人将银子包起来,原封未动,指他不能善用所获得的爱和智慧,不能实现他相应的价值,不能做一个对大众有益的人。爱和智慧,才能和价值,只有在不断使用和实现中才能得到增长,反之必要萎缩和枯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就是表示这个意思。
这个比喻的重点是主所说的“在最小的事有忠心”。行善不是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以爱心和智慧,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所行的每一件事上,在所处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爱是因,智慧是缘,作用是果,一脉相承。
在行善的问题上,史威登堡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许多人以为爱就是周济穷人,帮补有缺乏的人,向每一个人行善。其实行善还需要有智慧,以求达到美善的效果。帮助一个贫穷的坏人实际上是害人,因为他的帮助等于鼓励他干坏事,并为他提供了害人的工具。帮助贫穷的好人,情况就不同。
而且行善远非帮助穷人这么狭窄,它包括在每一个工作上,每一项职责上,做正确的事。一个法官为维持正义而公平执法,是行善。他惩罚犯罪的人,赦免无辜的人,是行善。因为他考虑的是同胞和国家的福祉。牧师为弘扬真善美,教人真理,引人向善,是行善。但是,如果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名闻利养,就不是行善。因为他不是爱人,而是爱己。
在其它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他是不是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比如儿女对父母,父母对儿女,仆人对主人,主人对仆人,臣民对君主,君主对臣民,等等,只要以责任感尽职尽责,以公正心实行公平公义,就是行善。”
“今天已很少人知道行善不求回报竟有着天堂般的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加官进爵、受人服侍、财源广进、养尊处优之外有任何快乐存在。他们浑然不知在这些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影响人内在的快乐,也就是天堂的快乐,而这快乐在于践行真善。问一问当今时代的智慧人,看他们知不知道行善之中有着天堂的快乐!正因为人们对此一无所知,许多人拒绝行善,以为任何行善之人必定怀揣着功德思想。他们不知道,那些为主所引导的人最大的愿望莫过于与人为善,而且没有半点功德思想。因为这正是主赐给重生之人的一颗新心,这颗新心其实就是主与他的同在。”
没有人单凭神的怜悯进入天堂
很多从基督教界进入灵界的信徒抱有一种错误的信念,以为进入天堂纯粹是出于神的怜悯,谁得到神的允许,谁就能进入天堂,谁进入天堂,谁就能享受无上的快乐。持这种观念的往往是那些坚持“唯信称义”的人,一厢情愿地认定信就上天堂,行为并不是衡量的标准。这种人对天堂及天堂福乐的性质可以说一无所知。天使告诉他们,主从不向任何人关上天堂的大门,一切向往天堂的人都可以进去并呆在那里,只要他们确实适合那里。史威登堡看到,一些向往天堂却对天堂的性质毫无认识的人蒙主许可进入了天堂,可他们刚刚跨入天堂的门槛,感受到天堂的光和热时,立刻感到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仿佛是在地狱备受煎熬,而不是在天堂享受福乐。震惊之余,他们只好狼狈而逃。
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没有人是单凭神的怜悯进入天堂。真要那样的话,所有人都能进入天堂了,连地狱的人也无不可了。更应该说,地狱根本就不会存在了。因为神就是爱,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得救,在天堂享受永远的福乐。
神的怜悯是面向所有人的。“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从不向任何人收回他的怜悯和爱,一如既往地希望拯救他们。就算是恶人,也是如此。这意味着凡愿意得救的人都能得救,但没有人是单因神的怜悯得救,而是需要遵循正确的途径。这途径就是神所启示的真理,真理告诉我们该怎样生活,该怎样行事为人,以便得救。主透过真理将天堂的生命注入我们里面,引我们进入天堂。
天堂与地狱是截然相对的,正如善与恶是截然相对的。凡是愿意顺从真理,努力止恶修善的人,主就能天堂的生命注入他里面。反之,不愿意离恶向善的人,主不可能将天堂的生命注入他里面(尽管主满心希望拯救他),因为恶与善是截然相对的。接受地狱的人就属于地狱,接受天堂的人就进入天堂。
一些人问,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大卫及使徒们是否也不能单凭神的怜悯进入天堂,天使说是的。每个人都得看他的生命是否属于天堂,谁也没有特权。并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圣经中备受尊崇,是因为在圣经的属灵内涵里,他们象征主。
史威登堡通过经年累月的灵界经历向我们证实,在灵界,恶人不可能被灌输天堂的生命。一些人天真地相信,在他们死后,当他们从天使听到真理时,一定会欣然接受,成为虔诚的信徒,从而被接入天堂。凡是有此想法的人,主都允许他们一试,让他们亲自体验事实。一些人确实能明白真理,而且似乎表示接受,可一旦他们回到自己的欲望中时,他们就舍弃真理,甚至驳斥真理,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护。一些人希望自己的欲望被抽离出来,代之以天堂的生命。甚至这样的愿望,主都满足他们。然而,欲望刚被抽离,他们就横倒在地,好像死尸一样。
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在灵界,我们的生命不可能再发生质的改变,恶人不可能重生为善人,地狱的魔鬼不可能转变为天堂的天使。每个灵的本性,从头到脚,都由他的主导欲决定,把它改变为截然相对的性质,无异于将他的生命完全毁灭。
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一些人觉得要过通往天堂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以为“灵性的生活”意味着要放弃世上的一切,禁戒身体上的各种乐趣享受,终日虔诚地默想、祷告、读经、赞美,神情严肃,刻苦己身。从大量的灵界经历及通过与天使交流,史威登堡确知实际情况与此截然不同。事实上,以这种方式过着所谓灵性生活的人是活在消沉和悲观之中。这种生活不能自由接收天堂的快乐,因为每个人死后将延续他生前喜欢和习惯的生活方式。
相反,我们若要接收天堂的生命和快乐,就必须尽心尽力活在这个世界当中,参与其中的责任和事务。这样,通过一种文明道德的生活,灵性的生命在我们里面得以成形。没有其它任何方式能让我们的灵魂做好进入天堂的准备,因为过着缺乏外在社会生活的内在精神生活就像住在一栋没有稳固根基的房子里,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在灵界,我被准许与一些生前曾远离世界、追求虔诚圣洁生活的人交谈,也与一些曾以种种方式禁欲苦修,以为这就是弃绝世界、克制肉体情欲的人有过交谈。他们当中多数人因此过上了悲惨的生活,使自己远离了只有在世界当中才能实践的积极仁爱的生活。他们不能与天使同在,因为天使的生活是快乐蒙福的,由有价值的、仁爱的行为构成。再者,抛弃世俗生活的人怀有一种功德心理,不停地渴望进入天堂。他们以为自己配得天堂的快乐,对究竟何为天堂的快乐一无所知。当他们被准许与天使同在并感受他们的快乐时,都非常困惑,仿佛遇见了与他们信仰完全相左的东西。因为天使的生活不掺杂自我功德的观念,由各种社会活动和职责构成,并从自己所成就的善行中获得快乐。由于不能接收天使的快乐,他们就离开,与生前曾过着相同生活方式的人结合起来。
另有一些人过着表面虔诚的生活,经常呆在教堂并在那里祷告。他们禁欲苦修,心里却始终想着自己,以为比别人更有价值,当更受尊敬,死后必被尊为圣徒。在来生,他们不能进入天堂,因为他们做这一切是把自己放在首位。由于他们以自己的私欲玷污了神的真理,以致其中一些人疯狂地把自己当作神。因此,他们与地狱的同类呆在一起。当中还有一些虚伪狡诈的人,他们也在地狱,因为狡诈的人用他们诡诈的伎俩伪装成道貌岸然的样子,诱导众人相信他们是神圣的。这其中包括许多天主教圣徒。我被准许与他们当中一些人有过交谈,也对他们先前在世间并后来在灵界的生活作过清楚的描述。
我提这一切是为了让大家明白,通往天堂的生活不是退离世界,而是活在世界当中。缺乏仁爱生活(这只有在世间才有可能)的所谓虔诚根本不能引向天堂。只有本着属天的动机过仁爱的生活,在每项责任、事情、任务中表现诚实和公平,才能引入天堂。当我们按诚实和公平行事为人的时候,这种生命的源头就在我们心里,因为这样行是与神的律法相符的。这种生活并不难,缺乏仁爱行为的所谓虔诚的生活才是困难的,而且肯定让人远离天堂,尽管有些人相信它能引向天堂。”
史威登堡通过大量的灵界经历证实,财富、地位、尊贵的生活、娱乐享受等并不妨碍人上天堂。我们大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积累财富,大可以追求优雅高贵的生活,大可以住宽敞华丽的豪宅,大可以参加悠闲娱乐、社交活动。我们无需整天板着一副深沉哀伤的面孔,耷拉着脑袋,以表虔诚。我们完全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只要心里始终以爱为念,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在所处的每一个岗位上,总怀着仁爱怜悯的心肠,本着诚实公平、尽职尽责的原则处世待人。
如果我们以理性的眼光观察生活,将发现人的生活可分为三重,可分别称之为“文明的生活”、“道德的生活”、“灵性的生活”。文明的生活指在法律的框架内生活,至于法律的规定是否属于道德的要求,这并不重要。它所注重的仅仅是不触犯法律,对道德和良心等东西漠不关心,也不以为然,一言一行只要不受到法律的惩罚就行了。道德的生活指遵循诚实、公平等道德准则的生活。这种生活高于文明的生活,因为它不仅考虑法律的要求,也考虑道德的标准。灵性的生活指按照信仰的原则生活,它不仅考虑法律,考虑道德,还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爱神爱人的原则,是否于人于己有益。不难看出,灵性的生活同时也是文明兼道德的生活,而缺乏灵性原则的不以爱人如己为标准的所谓文明或道德的生活,不是真正文明或道德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是以自己为目的,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利得失,终究是为了一己私欲。
世上多数人都过着文明道德的生活,因为没有人愿意被认为是不文明不道德的。我们从小就学会并习惯了在人前表现得体,不论好人坏人,都尽量遵循诚实公平的准则。灵性的人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所不同的是,他们不仅将诚实公平视为文明和道德的要求,也当成神和信仰的标准。表面看来,好人和坏人是差不多的,都是诚实公平的,从本质上说却有天壤之别。恶人虽然也表现得诚实公平,可他们是为着自己的缘故,若不是因为害怕法律的惩罚或者名利的损失,他们就会反其道行之。因为他们不敬畏神,缺乏内在的约束。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会冲破外在的束缚,追求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从中获得快乐。等到了灵界,他们内在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此时外在的约束已不奏效,他们不再像以前顾及法律的惩罚和名利的损失,真正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
在人类文明史上,文明的、道德的、灵性的生活都是以诸如十诫、五戒十善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为基础。不以任何信仰原则为标准,仅仅过着表面文明和道德生活的人,虽不杀人,心里却仇恨一切妨碍他的人,且燃烧着报复的情绪。如若不是法律等外在因素的束缚,他们就会杀人,因为这是他们的欲望。或者他们虽不通奸,心里却藏着奸淫的欲望,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会实行出来。或者他们虽不偷盗,心里却贪恋别人的财物,时常带着夺取的念头。一切否认神明、永生等信仰观念的人都是如此,因为他们缺乏基于某种信仰的良心作为约束。尚在人世的时候,惑于表象,人们或许不觉得将来会是这样。但是到了灵界,当人的本性显露以后,没有内在约束的人就为恶欲所驱使,往各种罪恶里直奔。
当我们将人的生活经过这样一番剖析以后,就发现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原本已经表现出了文明道德的生活,需要做的只是将动机改换一新。当有任何违背诚实公平等原则的东西吸引我们时,我们及时省察、发现并因此禁戒不做。当我们习惯了这样思想和行动,我们就逐渐与天堂相连,我们更内在的生命层次就会打开,我们对何为罪恶就看得越清楚,实践真理的力量也会越强。只是我们要知道,如果我们故意犯罪,罪对我们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我们抵挡罪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小,最终我们必恋慕罪,并以种种借口自我原谅和欺骗,越陷越深。
总言之,通往天堂的生活不是退离世界,健全的社会生活才是走向天堂的基础。耶稣说爱是信仰的总纲。如若退离世界,又如何实践爱、实践信仰呢?如果在这世间不懂爱,不懂快乐,将来又怎会懂得爱,懂得快乐呢?保罗曾给那些自表谦卑、苦待己身的人指出,他们禁欲苦修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毫无功效。他一切的指导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圣徒缺乏要帮补;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等等。
六祖慧能曾给门徒作偈,也说明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在家在寺无关。照偈修行,在家亦得;不依偈修,剃发出家无益。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天堂的太阳
在天堂,神性的光辉看上去好像太阳一般。史威登堡说,这不仅是天使告知的信息,也是他自己多次亲眼目睹的事实。从本质上说,这太阳所发的温暖,是圣爱和圣善;所发的光辉,则是圣智和圣理。另外,主在天堂如同太阳,从他在彼得、雅各、约翰面前显出荣耀时的形像也可以得知。当时,他的“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太17:2)。
在各天使的眼中,主的形像是有差别的。在属天的天使看来,主的光辉好像辉煌的太阳,而在属灵的天使看来,主的光辉如同皎洁的月亮。另外,随着天使生命状态的起伏变化,主在他眼中的形像也随之变化。
在属天天使的眼中,神性的光辉看似辉煌的太阳,因为他们在更大程度上领受神的爱和善。在属灵天使的眼中,神性的光辉看似皎洁的月亮,因为他们在更大程度上领受神的智慧和真理。因为这个缘故,在圣经中,太阳代表神的爱或人对神的爱,月亮代表神的真理或人对神的信赖。当教会丧失爱心(或良善)和信心(或真理)的时候,圣经就说“日头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例如:
“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赛13:9-10)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天上的亮光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32:7-8)
3.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珥2:31)
这些预言都指向主大而可畏的日子。主要降临,因为教会已濒临毁灭,走到了穷途末路,丧失了爱心与信心,徒有其表,名存实亡。“日头要变为黑暗”,就是教会将丧失仁爱和良善;“月亮也不放光”,就是教会将丧失信心和真理。
主降临的时候,正是犹太教会名存实亡的时候。因为这个缘故,尽管主就是真理的化身,当时的犹太人不但不认识主,反欲除之而后快。主降临的目的是要征服黑暗的权势,施行最后的审判(教会已走到尽头,故谓之为“最后的审判”),分别善恶,在灵界建立公平公义的次序,并在地上从新建立教会。圣经说建立新天新地,就是这个意思。
但主知道,他亲自建立的教会必再一次走向毁灭,因为主希望告诉他们的许多道理,他们当时接受不了,主要表现在教会对主的身份和位格的认识上。为此,主早就预先告诉我们,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将父明明地告诉我们。
论到基督教会的结局,主用同样的话预告门徒:“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太24:29)启示录也有类似的预言:“揭开第六印的时后,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启6:12-13)“日头变黑”是说教会的爱心和恩慈将渐渐冷淡,“月亮不放光”是说信心和真理将渐渐失落。所以主才说:“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18:8)
基督教会必像过去犹太教会那样走向毁灭,根本原因在于教会对主的身份和位格认识不清,不知道他是独一神耶和华在人性的显现,不知道圣父、圣子、圣灵集于主一身,却将神一分为三。这是主需要再来的原因,为要将神明明地启示给我们,从新建立教会,启示录所预言的从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就是指主所要从新建立的教会。主再来从新建立的教会将不再走向毁灭,因为他们将明明地认识天地的主。
当主在天使当中显现的时候(这是常有的事),不是以太阳环绕的形状出现,而是以天使的形状出现。从他脸上散发的神圣气质,可以分辨出是主的显现。但是,这不是主本体的临在(因为主的本体在那太阳中),而只是他的显现。在天堂,事物在某处显现,本身其实在很远之外,这是很平常的事。
正因为主的神性好像太阳照耀,其光辉乃是真理,天使因为这光而获得智慧,所以在圣经中,主被称为“真光”、“世界的光”、“生命的光”,天使则被称为“光明的天使”。如以下经文:
[1]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上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2]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4]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
[5]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6]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
[7] 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
[8] 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9] 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
[10]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
由于天上的光乃是神的智慧,人们在天光的照耀下就显出他真实的本相;每个人的内在本性都从他的脸上显露出来,无可隐藏。心地越善良的天使,越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敞开,让心里的一切表露无遗,因为在他们的心思意念里,只有良善。但是,天堂底下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却生怕自己的本相在光中显露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狱的人彼此看来是人模人样的,然而在天光的照耀下,却看起来像狰狞可怕的怪物,正好反映他们邪恶的本相。
当天使注视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显出各自灵魂的本相。如果是良善的,我们看上去就是俊美的;如果是邪恶的,我们看上去就是丑陋的,如同怪物。由此可见,在天堂的光中,没有什么可以隐藏,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因为天堂的光乃是神的真理。
天堂的时间观
在自然界,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年复一年的寒暑交替,日复一日的明暗变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四时,早晨,中午,黄昏,夜晚;人生四个阶段,孩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这种周期性的时间往复,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使人们有明确的时间观念。
天使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因为天堂没有这种自转公转,没有固定的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没有生命的终结,有的只是生命状态的变化。生命状态的变化指爱和智慧的变化,或者说情感和思想的变化。
“既然天使没有时间观念,他们对‘永恒’的理解就与世人不同。他们将永恒理解为恒定的状态,而不是永远的时间。
曾有一次,我带着时间的观念来揣摩永恒的含义,我可以理解‘直到永远’是没有尽头的意思,但我无法理解‘永远以前’是何概念。因此,我无法想象在创世以前,永远以前,神在做什么。困扰之中,我被提到天堂的境界,因而懂得了天使是如何领会永恒的。于是我明白了,我们应该从状态的角度,而不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永恒。这样,我们就能领会‘永远以前’是什么概念了。”
在潜意识中,其实人们是知道天堂没有时间的。事实上,我们也这样说,仿佛我们确实知道,因为当有人离世的时候,我们说他进入了永恒。我们也能看出,时间其实是状态的产物,因为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比箭还快;心情烦闷的时候,我们感叹时间比蜗牛还慢;灰心绝望的时候,我们哀叹度日如年;坠入爱河的情侣可以忘记时间的存在;身处梦境的时候,我们似乎也不知道时间为何物。
灵界有着和自然界相同的事物,所不同的是,灵界的事物是属灵的。要理解属灵的特性,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我们的思想或精神来对比揣摩。因为人类可以说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就他的肉体而言,他生活在自然界,就他的灵魂而言,他与灵界息息相连。所以,通过省察我们思想或精神的情形,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属灵的事情。
天堂的空间观
  自然界的空间是固定的,可以度量的,但灵界的空间是可变的,不可用世间的方法度量。在自然界,当我们渴望见到一个人,我们可以加快自己的脚步,以求尽快见到他的面。但在灵界就没有这么麻烦,因为灵界的距离是可变的,由我们的心态所决定。也就是说,当我们渴望见到某个人时,我们可以立刻见到他。就好比我们现在想起一个人,脑海中会立时浮现他的影子。但在自然界,这种看见是虚的,而在灵界就成为现实。正如心态决定了天使的时间观念,心态也决定了他们的空间观念。
  因为这个缘故,天使的生命光景(也就是他们里面爱和智慧的光景),决定了他们距离的远近。生命状态越相似的天使,住得越近,反之越远。外在的空间或距离,正好反映他们内在生命状态的相似程度。在自然界,站在一起的人,就他们的灵魂而言,可能是相距遥远的,因为他们心思品性的差异很大。到了灵界,他们将归属各自的群体。同床异梦的夫妻,虽然今生连在一起,距离很近,但到了将来的世界,他们将彼此分开,不再相见。当然,当他们尚在精灵界,在最后决定各自永远的归宿之前,只要他们渴望见到对方,就能立刻实现。所以,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当他们到达精灵界、想起自己先逝的亲人时,就能立刻见到他。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论在自己城市、庭院、花园之内,还是出到团体之外,如果他的心情是迫切的,就能更快到达想去的地方,反之就更慢。同样的路程,根据天使心情迫切的程度,路程可变长变短。我经常目睹这个事实,惊奇不已。由此可见,在灵界,距离和空间完全取决于天使的内心状态。因为这个缘故,尽管灵界看起来和自然界有同样的距离和空间的表现和感觉,然天使没有空间的概念或观念。”
“世人或许认为,倘若剥离时空物质的观念,我们的思想也就随即消失了,因为人的思想依赖这些观念。但愿他们明白,带着时空物质观念的思维是受到限制和束缚的,只有脱离这些观念,我们的思维才能自由发散。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想就能超越肉体和世俗的局限,这正是天使获得智慧的原因。天使的智慧,我们应该用“高深莫测”来形容,因为他们的智慧超越肉体世俗的观念。”
天使的语言
天使交谈的方式,和人与人交谈的方式是一样的。他们也谈论各种不同的事情: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道德方面的,灵性方面的。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天使说话更有智慧,因为他们的语言是从思想的更深处流露出来的。
“主许我经常和天使们在一起,和他们交流,像朋友与朋友谈心,有时也像陌生人与陌生人说话。此时我与天使处于一样的生命状态,因此我与他们说话就像与世人说话一样。”
  和世人的语言一样,天使的语言也由不同的词语组成,说话和聆听的方式也相似。他们有嘴巴、舌头、耳朵,和我们一样。也有声音赖以传播的空气,不过这空气是灵质的,适合天使,因为天使是灵性的。天使在这灵质的空气中呼吸,用他们的气息发出声音,和我们一样。
  天堂所有的人说一样的语言。不论来自哪个团体,或远或近,天使的语言是相通的。这种语言不是学来的,而是本能的,从他们的情感和思想中流露出来。其中语气反映他们的情感,言词反映他们的思想。
  任何人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一切思想是从情感出来的,情感则是从爱中出来的,一切思想观念是基本情感各种不同的反映,因为任何思想或观念皆不可能脱离情感而单独存在。可以说,情感是思想的灵魂和生命。因为这个缘故,单单听一个人说话,天使就能看出他是怎样的人:从他的语气可以听出他的情感,从他的言词可以读出他的思想。更有智慧的天使,透过人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他的主情感,因为这是他们最为留意的。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情感或情绪——快乐时是一种情感,悲伤时是一种情感,同情怜悯时是一种情感,真诚信实时是一种情感,仁爱体贴时是一种情感,嫉妒愤恨时是一种情感,虚伪欺骗时是一种情感,贪恋虚荣时是一种情感,等等。所有情感之中,有一种是主导性的。由于最有智慧的天使只需听一个人说话就能看出他的主情感,也就能看透整个人的生命光景。
  “通过大量的亲身经历,我得知这个事实。我见过天使单单听一个人说话,就能披露他生活的种种情况。天使告诉我,通过一个人零星显露的观念,就能知晓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这些观念使他们看出他的主情感所在,而一个人的主情感以某种样式包含着他生命的全部信息。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册’。”
  既然天使的语言是情感的反映,情感是爱的流露,而天堂的爱是爱主及爱人,我们能看出天使谈话会是何等优雅动听——不仅悦耳,而且怡神。“我见过一个心肠刚硬的灵和天使说话,最终因天使的话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自己从不哭泣,但这次他情不自禁,因为他听到爱在说话。”
  再者,天使的语言也满有智慧,因为是从内在思想流出来的——他们的内在思想是智慧,正如内在情感是爱。爱和智慧一齐在言语上表现出来。因为这个缘故,天使的言语满溢着智慧,他们能用只言片语表达我们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的意思。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包含许多我们无法领会的东西;既然无法领会,更别说用言语表达了。这就是为什么说天堂所看到所听到的,难以用言语表达,是耳朵未曾听见,眼睛未曾看见的原因了。
  “这同样是我通过大量经历得知的事实。每次当我进入天使一样的生命状态和他们交流时,当时我能明白他们所说的一切。可是当我回到之前肉身的光景,复归世人的思想观念时,我渴望记起天使的话,却是不能。有太多的东西是超越世人的思想观念的,因此是无法表达的。只有在天堂的光中才能领会,断不能以人间的言语表达。”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灵界共通的语言,不过它隐藏在我们的理性深处。由于它没有从我们的情感中直接流露出来,像天使那样,我们因而没有发现它的存在。然而我们确实拥有这种本能,使我们在进入灵界时,不用教就知道如何与精灵和天使沟通。
  我们已经说过,天堂所有人的语言是相通的,但它还是有所分别的,就是说,更有智慧的天使说话更为深奥,更为全面具体地展现他的情感和思想。智慧程度较低的天使,说话就没那么深奥,也不能那么全面地表现其情感和思想。智慧程度更低的天使,说话则更为浅显,好像人与人谈话一般。
由此看来,虽然天使也有语言,且说话和聆听的方式与人间的相似,但与世人语言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天使的语言是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因此是本能的,整个灵界的语言都是相通的;而世人的语言是学来的,因此有多种不同的语言,也不一定真实反映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因而可能是虚谎、欺骗、奉承等言不由衷的话。再者,天使的语言既是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所以他们能自由地表达自己;世人的语言明显是受到限制的,太多东西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有靠心意相通,彼此心领神会。有时在梦中似乎听到美妙动听的歌声,看到富有启发的文字,醒来时不论怎么回想,却总是想不起来,只知道那意境是美妙的;或许你也曾有过这种感受和经历。多多思想和体会我们内在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情感和思想,你就能对灵界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
天堂:人类向往的理想国
天堂由无数大小不同的团体组成,每个团体的天使其爱相似,但智慧有高有低。其必然的结果是天堂存在各种不同的管理形式,以保证团体并进而保证整个天堂井然有序的运作。
整个天堂的管理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属天国度的团体是一种类型,属灵国度的团体又是一种类型。根据每个团体所发挥的功能的不同,管理形式也不同。但不管怎样,整个天堂的管理无非是以彼此相爱为基础。
属天国度的管理可称为“公义”,因为其中所有天使的主要特征是爱,或者说善,由善所衍生的一切被称为“公义”。真理写在他们心里,他们从不为事情是否公平而争论,只关心如何公义的生活。智慧较低的天使请教智慧较高的,智慧较高的又求问主。在主的指引下过公义的生活,这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属灵国度的管理称为“公平”,因为其中所有天使的主要特征是信,或者说真理。真理关乎公平,良善关乎公义。属灵的天使同样为主所引导,不过是间接的。因此他们有管理者,根据团体的需要,管理者可多可少。他们也有共同生活当遵守的律法,管理者根据律法管理一切。
由于基于良善的管理称为“公义”,基于真理的管理称为“公平”,所以圣经在谈论天国和教会时,常连带提及“公平和公义”。例如:
[1] “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
[2] “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3] “耶和华被尊崇,因他居在高处;他以公平公义充满锡安”
[4] “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
属灵的国度有各种不同的管理形式,根据所尽职能的不同,团体的管理形式也随之不同。他们的职能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有一种对应关系。我们知道,心有心的功能,肺有肺的功能,肝有肝的功能,脾有脾的功能,感觉器官有感觉器官的功能,等等。正如人体内有各种不同的功能正在运行,宇宙大人体(即天堂)也有各种不同的功能正在运行,两者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正因为如此,古人将人体称为小宇宙。
天堂所有的管理形式以整个天堂的公共利益为共同目标,每个团体、每个天使为整个天堂的公共利益发挥自己的职能和贡献,又从整个天堂的良好运作中获得益处。正如人体每个组织器官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又从整个人体得到支持和供养。
作为天堂管理者的,是更具爱心和智慧的天使。出于爱,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获得幸福;凭借智慧,他们知道如何达成这样的愿望。他们不滥用权力,不颐指气使,而是事奉和服务。他们不认为自己比别人重要,却将团体和其中成员的福祉放在首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
他们确实享受尊贵和荣耀,住在团体中央壮丽的宫殿中。他们也接受这种尊贵和荣耀,因为知道这是主的恩赐,是为了服务他人,不是为了自己。主对门徒说的话正是这个意思,他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人的。”
整个天堂的管理以彼此相爱为基础,以服务他人为快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互助互惠,相辅相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柏拉图向往的理想国,摩尔憧憬的乌托邦,“大道通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的儒家大同世界,终于在天堂得到完满的实现。
人类与灵界息息相连的关系
随着灵魂的觉醒和与灵界交往的日渐加深,史威登堡对人类与灵界息息相连的关系有越来越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每个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靠自己活着,不是凭自己存在。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依赖灵界而得建立。人只是生命的受体,一种承载生命的组织形式,通过灵界与生命的本体息息相连。在宇宙大人体中,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一个细胞,依赖整个人体而存在,而生命之主就好比宇宙大人体的灵魂,时时刻刻赋予它生命的活力。“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经历,我对人与灵界息息相通的联系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每个人都有善灵和恶灵与他同在,通过善灵他与天堂相连,通过恶灵他与地狱相连。这些灵在精灵界,即天堂与地狱的居间地带。人之所以有恶灵同在,是因为人生来就带着各种罪性。若非相同种类的恶灵与他相连,他就不能存活,也不能从恶中被引导出来以得重生。
所有精灵界的灵都与天堂或地狱相连:善灵与天堂相连,恶灵与地狱相连。天堂和地狱都分成无数不同的团体,每个灵都属于其中某个团体,其生命依靠该团体的灵流得以维持。因此,我们与精灵相连,又通过精灵与天堂或地狱相连。事实上,每个人都与天堂或地狱的某个团体相连。
什么样的灵与人同在,取决于他在爱或感性上是怎样的人。根据人感性的变化,与他同在的灵也随之变化。这意味着人在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与他同在的灵是不断改变的。在婴孩期,与他同在的是天真无邪的灵,这些灵与第三层天相连。在儿童和少年期,与他同在的是渴慕知识的灵,这些灵与第一层天相连。在青年和成年期,与他同在的是渴慕理性悟性的灵,这些灵与第二层天相连。在老年期,与他同在的是智慧天真的灵,这些灵与第三层天相连。
上述情况说的是能够重生的人。没有重生的人情况不同。虽然有善灵与他同在,以尽可能抑制恶,但是他与灵界的直接联系是与地狱相连的恶灵。这表示怎样的人就有怎样性质的灵与他同在。贪财的人有贪财的灵与他同在,好色的人有好色的灵与他同在,以此类推。倘若善灵无法约束他离开恶,恶灵就会煽动他,恶欲就会操纵他,恶灵就会缠住他。
这样,恶人就与地狱相连,善人就与天堂相连。不过我们要知道,人类与灵界的联系不同于人与人的联系,因为这种联系是内在的。或者说,这种联系不是显意识上的,而是潜意识中的。我们并未直接感觉到天堂或地狱的流入,只是人的理性如此推断,神的启示如此教导,人的经验也如此认同。
现在的人只在潜意识中受灵界的影响,在显意识上没有清楚的认知,因为人已经变得肉体化,离灵性的世界越来越远了。对于远古时代的人来说,与精灵和天使交往是十分平常的事。现代人若如古代人那样与灵交往,又不认识真理真相的话,就会非常危险。所以因着主的安排,现代人基本上不能与灵取得联系,即使他知道有灵与他同在。只有极少数人,因各种原因,偶尔能听到灵说话的声音。
现代人基本上不能与灵取得联系,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灵同在,也不知道有灵界的存在。同理,精灵也无法与人取得联系,很多灵也并不知道有人与他同在,不知道灵界之外有人界的存在。若非如此,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人会变得非常危险,因为有太多的恶灵与他同在,而恶灵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将人完全毁灭。
“我曾与天使谈论天堂与人类的联结问题,我说:教会的人的确承认一切善都来自主,人有天使与他同在,只是很少有人真正相信天使离我们如此之近,更不知道天使就在我们的理性和感性当中。
然事实上,天堂与人类的联结如此重要,以致人若没有灵与他同在,就不可能有任何思维。我们的灵性生命取决于此。天使说,人如此无知的原因,是因为相信他是靠自己活着,与生命之源毫无关系,不知道人通过天堂与生命之源息息相连。其实,一旦这种联系被打破,我们立刻会一命呜呼。
如果我们能相信事实的真相,相信一切善都来自主,一切恶都来自地狱,就不会将善归功于自己,也不会将恶归咎于自己。起任何善念行任何善事的时候,我们将它归于主;有任何恶欲恶念流入的时候,我们将它扔回地狱。只是由于我们不相信天堂或地狱的流入,以为所思所欲的一切都属于自己,出于自己,我们就将恶归为己有,又以功德思想玷污了善。”
了解事情的真相,对于帮助我们消除负责的情绪和心理,转变对生活的态度,改善人际关系,将人生观、价值观改换一新,有很大的作用。无知的时候,我们以为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我们在宇宙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是靠自己活着,凭自己存在,以为一切欲望、感觉、念头、想法都出于自己,属于自己,因此认为己有,据为己有。于是我们在各种消极负面的情绪中不可自拔,难以醒转,虐待自己,也伤害身边的人,损伤我们本十分珍惜的各种人际关系,继而又在自我悔恨中备受煎熬。或者被各种邪恶的欲望和念头牵着鼻子走,欲罢不能,伤害自己,也伤害至爱的人,后悔莫及。
如果我们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就无需将出现的恶欲恶念认为己有,我们不用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我就是这种人!”我们完全可以轻松地说:“这些坏的欲望和念头是从地狱流入我心里的,我用不着接受它们。”这样我们就将恶打回了地狱。
“恶之所以粘附在人身上,是因为人相信一切所思所行都出于自己,于是就将恶认为己有。倘若他能相信事实的真相,恶就不会粘到他身上,因为就在恶流入的瞬间,他立刻发现这是出自周围的恶灵。一旦作此思维,天使就能将恶推开。因为天使是流入人的所知和所信,而不是人所未知和所不信。”
只是我们要知道,在发现恶流入的瞬间,我们当立刻加以拒绝,不可留恋。“进入思想的恶并不给人造成危害,因为时常有恶从地狱灵流进来,也时常为天使所抵挡。然而恶一旦进入意志,就会产生危害,因为当没有外在约束的时候,恶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恶之所以进入意志,是因为思想保留并认同了它,特别是在付诸行动并从中感觉到快乐以后。”
也就是说,恶进入思想表现为恶念,还不会给人造成危害。只有在思想保留它,认同它,并从中感觉到快乐时,恶就进入了意志,就成了恶欲。此时,恶就难以拒绝了。因为爱或欲是人的本质,凡是人所欲的,就感觉到快乐,凡是感觉到快乐的,就难以割舍。鉴于此,人应该经常省察并发现恶的流入,且即时加以拒绝,别保留它、认同它、享受它,否则恶欲将使你难以自拔。
为了改善自己的情绪、心理、态度、人际关系、生活质量、身心健康,我们需要更多地省察和体认自己的心性,不能浑浑噩噩,不能随随便便。生活别太匆忙,别太劳累,别太功利,别太忧虑。要常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人禁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